CN104282449A - 开关改良结构 - Google Patents

开关改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2449A
CN104282449A CN201310294137.8A CN201310294137A CN104282449A CN 104282449 A CN104282449 A CN 104282449A CN 201310294137 A CN201310294137 A CN 201310294137A CN 104282449 A CN104282449 A CN 104282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roved structure
carrier
groove
conducting metal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941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2449B (zh
Inventor
吴智远
侯胜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WITCHLAB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WITCHLAB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WITCHLAB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WITCHLAB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941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824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82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2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2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2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01H1/5855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 clamping screw or n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3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crew or nut clamping member
    • H01R4/34Conductive members located under head of screw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开关改良结构,提供可应用于枢接裸线端子和扁平端子型式的导线。该开关包括一本体和本体界定的至少一个腔室;腔室配置有固定器和导电金属,用以压制端子导线形成电性连接。一可往复移动的载体,其组合固定器;载体设有臂,配合一弹性件,共同设置在一限制体上;以及,该限制体配置在腔室里面,限制载体的移动方向或距离,以改善常见开关结构强度和锁制能力较低等情形。

Description

开关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的结构设计,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提供电性导线插入连接的(凸轮)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在电机、电子、自动控制系统,让操作者控制机台工作(ON)或关闭(OFF)状态的开关或凸轮开关,现已属于一种常见的技术。
这类开关包括一个绝缘壳体10(通常是塑胶材料制成),界定有多个腔室11;腔室11内配装有导电金属20、组合在导电金属20上的华司30(或垫片)和调整螺丝35。以及,对应每个腔室11,壳体10有多个通孔12,让端子导线可插入腔室11;并且,经操作螺丝35、华司30压制固定该端子导线,而和导电金属20形成电性连接。
图1、图2特别描绘了壳体10设置有一旋钮13和凸轮14;当操作旋钮13驱动凸轮14转动时,可选择性的控制每一个装配在腔室11里面的导电金属20位在形成工作通路(ON)或关闭(OFF)的状态。就像那些熟习此技艺的人所知悉,依据现场设备的配置和需要,该壳体10可互相嵌合叠置多层或多个;例如,图1显示了应用二层壳体10叠置组合的型态。
一个有关这类开关在结构设计和应用方面的课题是,为了配合自动设备的配置而组合使用多层壳体10的型态,壳体10的厚度或高度不能太大(壳体10高度约1㎝~1.5㎝);所述的限制条件不仅影响了螺丝35的操作空间,也限制了那些插入腔室11和导电金属20连接的导线型式。
请参考图2、图3,为了让端子导线能顺利的从通孔12插入腔室11的导电金属20和华司30之间,操作者会本能的松释螺丝35,而造成螺丝35掉出壳体10外的情形。为了改善所述的问题,常见的技术在制作华司30时,配合冲压、弯折作业,使华司30具有两个垂直的圆弧形翼部31,来包围限制该螺丝35,阻止螺丝35因操作掉出壳体10的情形。
不过,就像那些熟习此技艺的人所知悉,这会增加华司30的结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并且,为了利于华司30被冲压、弯折出圆弧形翼部31,华司30的厚度必须要薄(通常约0.6㎜);相对的,也降低了华司30的结构强度和锁制该端子导线的能力,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另一个有关上述多层组合的壳体10厚度或高度不能太大的课题是,它限制了螺丝35的操作空间;这使得该壳体10、华司30只能适用那些具有扁平头端的端子型导线;例如,O型或Y型端子导线。像直径或厚度较大的裸线型导线,即很难操作插入腔室11的导电金属20和华司30之间。
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资料显示了有关开关结构和导电金属、华司、螺丝和端子导线等相关组合结构的设计技艺;如果重行设计考量开关的组合结构,使其构造不同于已知的,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会改善它的应用情形,保持它整体的稳定性和导线夹制能力。
我们发觉一个比较理想的开关结构型态,必须能够克服或改善上述所讨论的课题;还应包括下列几个设计考量,例如,在符合壳体高度限制的条件下,使该华司和导电金属、固定螺丝的配合关系具有理想的结构强度和锁制能力,以及降低华司结构的复杂性和成本;并且,在具备操作简便条件下,进一步使该壳体结构和相关组合构件可同时适用于扁平型端子导线(例如,O型或Y型端子导线)和裸线型导线的作用等手段。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资料中均未被教示或具体揭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开关改良结构,提供可应用于枢接裸线端子和扁平端子型式的导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开关改良结构,包括:一本体和由该本体界定的至少一个腔室;本体设有对应所述腔室的通孔;所述腔室配置有固定器和导电金属;一可往复移动的载体,其组合该固定器;所述载体设有臂,组合一弹性件;一限制体,其配置在腔室里面;以及该限制体设有槽室,收容该载体的臂和弹性件。
其中该导电金属包括一平面和形成在平面上的枢接孔;所述导电金属设有一墙和形成在该墙上的沟槽;所述导电金属有一触脚,可触接一配置在所述本体内的导电片,形成电性连接的状态。
其中该墙垂直于该平面。
其中该载体设有一载面和凸出于载面的颈部,对应所述导电金属的平面和沟槽,而使该颈部容许在所述沟槽内移动;以及对应所述导电金属的枢接孔,所述载面设有一组合固定器的孔洞。
其中该载体设有副臂;以及所述臂和副臂第相互平行的型态。
其中该颈部末端设有副臂;所述臂也形成在颈部末端;所述臂和副臂是相互平行的型态,垂直于该载面;所述臂的长度小于副臂。
其中该弹性件为一弹簧型态。
其中该腔室形成有一凹部,配置该限制体。
其中该限制体和本体一体成型。
其中该限制体设有槽室和导槽;该槽室收容该载体的臂和弹性件。
其中该限制体设有槽室和导槽;该槽室收容该载体的臂和弹性件;以及所述导槽收容该副臂,并容许副臂在导槽内移动。
其中该限制体设有槽室和导槽;以及所述槽室收容该载体的臂和弹性件;所述导槽收容该副臂,并容许副臂在导槽内移动。
其中该限制体为一块状物型态;该槽室和导槽为相邻和平行的型态。
其中该限制体为一块状物型态;以及该槽室和导槽为相邻和平行的型态。
其中该限制体为一块状物型态;以及该槽室和导槽为相邻和平行的型态。
其中该固定器使所述载体和导电金属夹制一扁平头端的端子型导线。
其中该固定器使所述载体和导电金属夹制一裸线型导线。
其中该枢接孔为一螺孔;以及固定器锁合在导电金属的枢接孔。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手段,本发明的开关改良结构可应用于枢接裸线端子和扁平端子型式的导线。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见的开关结构示意图;描绘了壳体组合旋钮的结构情形。
图2为常见的开关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显示了该壳体、导电金属、华司等组件翻转180°位置的情形。
图3为常见的开关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描绘了壳体、导电金属、华司等组件的配合情形。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显示了该壳体、导电金属、载体等组件翻转180°位置的情形。
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描绘了壳体、导电金属、载体、弹性件等组件的配合情形。
图6为本发明的一操作实施例示意图;描绘了固定器驱动载体往动,压缩弹性件蓄积能量的情形。
图7为本发明夹制扁平头端的端子型导线的实施例示意图;该扁平头端的端子型导线O型或Y型端子导线。
图8为本发明夹制裸线型导线的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
10:壳体;   11:腔室;      12:通孔;    13:旋钮;
14:凸轮;   20:导电金属;  30:华司;    31:翼部;
35:螺丝;   40:本体;      41:腔室;    42:通孔;
43:凸轮;   44:凹部;      45:导电片;  50:导电金属;
51:平面;   52:枢接孔;    53:触脚;    54:墙;
55:沟槽;   60:载体;      61:载面;    62:孔洞;
63:颈部;   64:臂;        65:副臂;    66:弹性件;
70:固定器; 80:限制体;    81:槽室;    82: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图5,本发明的开关改良结构包括一个绝缘材料制成的本体,概以参考编号40表示。本体40界定有多个腔室41和对应腔室41的通孔42,让端子导线可插入腔室41里面。腔室41内配装有导电金属50、组合导电金属50的载体60和固定器70。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固定器70选择一螺丝的型态。因此,端子导线从通孔42插入腔室41后,可配合操作固定器70使载体60压制固定该端子导线,而和导电金属50形成电性连接。并且,如常见作业型态,操作转动一组合在本体40上的凸轮43时,可选择性的控制每一个装配在腔室41里面的导电金属50位在形成工作通路(ON)或关闭(OFF)的状态。
图中显示了该导电金属50包括一平面51和形成在平面51上的枢接孔52(或螺孔);当操作固定器70往动时,固定器70可和枢接孔52枢接。导电金属50有一触脚53,用来和配置在本体40内的导电片45触接,形成电性连接的状态;例如,图4所描绘的情形。
在所采较佳的实施例中,导电金属50设有一垂直于该平面51的墙54和形成在墙54上的沟槽55。对应导电金属50的平面51和沟槽55,载体60设有一载面61和凸出于载面61的颈部63;并且,使颈部63被容许在沟槽55内移动。
具体来说,载面61设有一组合固定器70的孔洞62,对应导电金属50的枢接孔52。因此,当操作固定器70往动时,固定器70会压动载体60,使颈部63沿着沟槽55移动。此部分在下文中还会予以叙述。
图4也描绘了该载体60在颈部63末端设置有臂64和副臂65;臂64和副臂65相互平行的型态,垂直于载面61。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臂64的长度小于副臂65;以及,臂64组合有一弹性件66。弹性件66一弹簧型态。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腔室41形成有一凹部44,来配置一限制体80;限制体80用以导引载体60运动的方向或距离。限制体80可和本体40一体成型;考量射出成型作业,限制体80也可和本体40形成两件式组合的型态。
详细来说,限制体80一块状物型态,设有相邻和平行的槽室81和导槽82。槽室81收容该载体60的臂64和弹性件66;导槽82收容该副臂65,并且辅助导引副臂65在导槽82内移动,以增加载体60因固定器70操作而往复移动的稳定度。
图5显示了固定器70穿过载体孔洞62,组合载体60的情形。图6描绘了操作固定器70往动时,固定器70压动载体60朝导电金属50的平面51的位置移动的情形;同时,载体60的臂64会压缩弹性件66蓄积能量。图6也描绘了固定器70锁合在导电金属50的枢接孔52,形成定位固定的情形。
须加以说明的是,图5、图6显示了限制体80的槽室81和导槽82,收容该载体60的臂64、弹性件66和副臂65,而容许载体60响应固定器70的操作,沿槽室81和导槽82产生往复移动的作用;这使得载体60和固定器70具备了一个弹性的操作空间,而容许扁平头端的端子型导线(例如,O型或Y型端子导线)和裸线型导线插入腔室41的导电金属50和载体60之间,配合固定器70锁制固定;例如,图7、图8所描绘的情形。
代表性的来说,这开关改良结构在具备有符合理想和稳定操作的条件下,相较于旧法而言,包括了下列的优点和考量:
1.该开关结构或其相关结合组件(例如,使该本体10设置凹部44来配置限制体80;限制体80设有槽室81和导槽82,分别收容载体60的臂64、弹性件66和副臂65;导电金属50设置沟槽55,以容许载体颈部63沿该沟槽55运动等)在使用和结构设计、组织关系等已被重行设计考量,使其不同于常用的,而有别于旧法。并且,也改变了它的使用型态和应用范围,而具备了理想的结构强度、锁制能力和操作简便的作用。
2.特别是,像常见技艺为了阻止螺丝因操作而掉出壳体,使华司配合冲压、弯折作业而增加它的结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以及降低了华司的结构强度和锁制端子导线的能力等情形,获得明显的改善。
3.在开关或壳体高度限制的条件下,该限制体80配合载体60的结构型态,使载体60、固定器70和导电金属50之间建立了一个弹性的操作空间,而适用于扁平头端的O型或Y型端子导线及/或裸线型导线。明显改善了像常见技艺只能应用在扁平头端的端子型导线,增加了使用者选用的不便性等情形。
故,本发明提供了一有效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空间型态不同于常见的,且具有旧法中无法比拟的优点,其展现了相当大的进步,诚已充份符合发明专利的要件。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专利范围所涵盖。

Claims (18)

1.一种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和由该本体界定的至少一个腔室;本体设有对应所述腔室的通孔;
所述腔室配置有固定器和导电金属;
一可往复移动的载体,其组合该固定器;所述载体设有臂,组合一弹性件;
一限制体,其配置在腔室里面;以及该限制体设有槽室,收容该载体的臂和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金属包括一平面和形成在平面上的枢接孔;
所述导电金属设有一墙和形成在该墙上的沟槽;以及
所述导电金属有一触脚,可触接一配置在所述本体内的导电片,形成电性连接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墙垂直于该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载体设有一载面和凸出于载面的颈部,对应所述导电金属的平面和沟槽,而使该颈部容许在所述沟槽内移动;以及对应所述导电金属的枢接孔,所述载面设有一组合固定器的孔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载体设有副臂;以及所述臂和副臂第相互平行的型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颈部末端设有副臂;所述臂也形成在颈部末端;所述臂和副臂是相互平行的型态,垂直于该载面;所述臂的长度小于副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件为一弹簧型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腔室形成有一凹部,配置该限制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限制体和本体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限制体设有槽室和导槽;该槽室收容该载体的臂和弹性件。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限制体设有槽室和导槽;该槽室收容该载体的臂和弹性件;以及所述导槽收容该副臂,并容许副臂在导槽内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限制体设有槽室和导槽;以及所述槽室收容该载体的臂和弹性件;所述导槽收容该副臂,并容许副臂在导槽内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限制体为一块状物型态;该槽室和导槽为相邻和平行的型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限制体为一块状物型态;以及该槽室和导槽为相邻和平行的型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限制体为一块状物型态;以及该槽室和导槽为相邻和平行的型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器使所述载体和导电金属夹制一扁平头端的端子型导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器使所述载体和导电金属夹制一裸线型导线。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枢接孔为一螺孔;以及固定器锁合在导电金属的枢接孔。
CN201310294137.8A 2013-07-12 2013-07-12 开关改良结构 Active CN1042824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4137.8A CN104282449B (zh) 2013-07-12 2013-07-12 开关改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4137.8A CN104282449B (zh) 2013-07-12 2013-07-12 开关改良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2449A true CN104282449A (zh) 2015-01-14
CN104282449B CN104282449B (zh) 2016-07-27

Family

ID=52257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94137.8A Active CN104282449B (zh) 2013-07-12 2013-07-12 开关改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8244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75572U (zh) * 1986-04-24 1987-11-07
JPH03103556U (zh) * 1990-02-09 1991-10-28
JP2001338702A (ja) * 2000-05-29 2001-12-07 Seiko Electric Device Co Ltd 端子ねじ上昇機構
JP2001345129A (ja) * 2000-03-29 2001-12-14 Idec Izumi Corp 端子装置
DE10339670A1 (de) * 2003-08-28 2005-03-31 Siemens Ag Schaltgerät mit Leiteranschluss mittels Ringkabelschuh
EP2107581A1 (en) * 2008-04-01 2009-10-07 Santon Group B.V. Electrical rotary switch
CN203386615U (zh) * 2013-07-12 2014-01-08 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开关改良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75572U (zh) * 1986-04-24 1987-11-07
JPH03103556U (zh) * 1990-02-09 1991-10-28
JP2001345129A (ja) * 2000-03-29 2001-12-14 Idec Izumi Corp 端子装置
JP2001338702A (ja) * 2000-05-29 2001-12-07 Seiko Electric Device Co Ltd 端子ねじ上昇機構
DE10339670A1 (de) * 2003-08-28 2005-03-31 Siemens Ag Schaltgerät mit Leiteranschluss mittels Ringkabelschuh
EP2107581A1 (en) * 2008-04-01 2009-10-07 Santon Group B.V. Electrical rotary switch
CN203386615U (zh) * 2013-07-12 2014-01-08 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开关改良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2449B (zh) 201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12528B2 (en) Switch structure
KR101197963B1 (ko) 푸쉬-버튼 스위치
EP1939992A2 (en) Jack
WO2023179726A1 (zh)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319978U (zh) 按键式智能墙壁开关
CA2445722A1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 for parallel wire insertion
CN109616817B (zh) 一种终端
CN203386615U (zh) 开关改良结构
US20210005988A1 (en) Terminal block structure
JP2016001557A (ja) 2段スイッチ装置
CN104282449B (zh) 开关改良结构
CN108063071A (zh) 按压式开关接线结构
CN206441638U (zh) 按压式开关接线结构
US20180068809A1 (en) Switch device
WO2009093644A1 (ja) スライド式スイッチ
US20150008102A1 (en) Limit switch and linear actuator having the same
CN102142334B (zh) 一种滑动式电气开关
JP2005203307A (ja) コネクタ
TWM472300U (zh) 開關改良結構
CN209071185U (zh) 一种实现按压手感的按键开关
US10147993B2 (en) Connecting device
JP4857183B2 (ja) 複合操作型スイッチ装置
WO2018031316A1 (en) Plug receptacl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5177626U (zh) 开关接线装置
CN203882841U (zh) 一种汽车电动后视镜开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