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1027B - 一种显影盒的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及其显影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影盒的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及其显影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1027B
CN104281027B CN201310274522.6A CN201310274522A CN104281027B CN 104281027 B CN104281027 B CN 104281027B CN 201310274522 A CN201310274522 A CN 201310274522A CN 104281027 B CN104281027 B CN 104281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etection gear
detection
delevoping cartridge
initial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745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1027A (zh
Inventor
曹建新
杨浩
王超
马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Aipe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sida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sida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Nasida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745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81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81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1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1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1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3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an electronic memor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及其显影盒,所述显影盒计数机构可从初始位置到达末位置实现计数;所述计数机构包含检测齿轮,检测齿轮位于末位置时,显影盒上有阻止检测齿轮从末位置到达初始位置的障碍物;所述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为使检测齿轮在末位置时越过障碍物到达初始位置的方法;该计数机构复位包括以下步骤:对检测齿轮施加外力使检测齿轮轴向移动的步骤,使检测齿轮在轴向上可以旋转越过障碍物;旋转检测齿轮的步骤,使检测齿轮旋转越过障碍物到达初始位置附近;对检测齿轮施加使检测齿轮在轴向到达初始位置的力,从而使检测齿轮到达初始位置的步骤。这样可保证生产测试后粉盒能再次被检测实现计数。

Description

一种显影盒的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及其显影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计数机构的显影盒,特别是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含有计数机构的显影盒在计数完毕后对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及其显影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等)广泛使用一种显影盒,这种显影盒含有计数机构,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通过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检测机构和显影盒上的计数机构相互作用,实现对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上的显影盒是否是新的显影盒的检测,从而确定显影盒的寿命。
如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计数机构,显影盒28包含显影元件31、送粉元件、搅拌元件、驱动机构61、计数机构80、齿轮护盖70和盒体60;驱动机构61包括输入齿轮62、显影元件齿轮63、送粉元件齿轮64、中间齿轮65、搅拌元件齿轮66;所述计数机构80为缺齿(圆周上一部分有齿,另外的部分没有齿,即齿轮部分和非齿轮部分)。输入齿轮62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力,输入齿轮62分别与显影元件齿轮63、送粉元件齿轮64和中间齿轮65啮合,中间齿轮65与搅拌元件齿轮66啮合,搅拌元件齿轮66与计数机构80啮合;齿轮护盖70覆盖驱动机构61和计数机构80,从而保护驱动机构61和计数机构80,齿轮护盖70在与计数机构80相对的位置有一开口,便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检测机构与计数机构接触,信息检测机构为一检测触杆,从而检测显影盒28。计数机构80包括检测件81,检测件81用于触发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检测机构。在显影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中时,计数机构80与搅拌元件齿轮66预啮合(初始位置),检测件81未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检测机构碰触;当图像形成装置开始工作时,输入齿轮62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力,计数机构80在驱动机构61的作用下旋转,检测件81开始触发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检测机构,计数机构80从旋转到停止旋转的过程中触发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检测机构;由于计数机构80为缺齿,当计数机构80的非齿轮部分与搅拌元件齿轮66相对,即计数机构80与搅拌元件齿轮66不啮合(末位置),计数机构80停止旋转,检测件81触发过程结束,即完成图像形成装置对显影盒的检测。
在生产过程中,当显影盒组装完毕后直接出售显影盒,显影盒的品质得不到保证;如果在显影盒组装、并进行打印测试以检测显影盒的品质符合标准后再出售,此时检测齿轮处于末位置不能实现计数,从而影响显影盒的寿命,甚至图像形成装置判定该显影盒没有显影剂、并提示更换显影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以解决现有显影盒在生产中出售显影盒的品质不稳定和显影盒组装完毕、且测试后检测齿轮处于末位置不能实现计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所述显影盒计数机构可从初始位置到达末位置实现计数;所述计数机构包含检测齿轮,检测齿轮位于末位置时,显影盒上有阻止检测齿轮从末位置到达初始位置的障碍物;所述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为使检测齿轮在末位置时越过障碍物到达初始位置的方法;该计数机构复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对检测齿轮施加外力使检测齿轮轴向移动的步骤,使检测齿轮在轴向上可以旋转越过障碍物;
步骤B、旋转检测齿轮的步骤,使检测齿轮旋转越过障碍物到达初始位置附近;
步骤C、对检测齿轮施加使检测齿轮在轴向到达初始位置的力,从而使检测齿轮到达初始位置的步骤。
进一步的,上述的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中,对检测齿轮施加向外拿的外力使检测齿轮沿轴向向离开侧壁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上述的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中,对检测齿轮施加向下压的外力使检测齿轮沿轴向向侧壁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上述的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中:所述的步骤B中,检测齿轮沿检测的旋转方向继续旋转,使检测齿轮旋转越过障碍物。
进一步的,上述的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中:所述的步骤B中,检测齿轮沿检测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旋转越过障碍物。
进一步的,上述的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中:所述计数机构还包含弹性元件,所述的步骤C中,检测齿轮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自动到达初始位置。
进一步的,上述的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中:所述显影盒还包含齿轮护盖,所述齿轮护盖包含开口,所述开口暴露部分检测齿轮便于外力作用于检测齿轮。
一种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包含盒体、驱动机构、限位机构和按照上述复位方法复位的计数机构;所述盒体包含一对侧壁;所述计数机构包含检测齿轮,所述检测齿轮包括检测件和有齿段;所述驱动机构包含可与有齿段啮合的齿轮,检测齿轮在所述齿轮的驱动下从初始位置旋转到末位置;所述的限位机构在检测齿轮旋转到末位置时,限制所述的检测齿轮继续旋转;检测齿轮位于末位置时,所述的检测齿轮相对于所述齿轮在检测齿轮轴向上可移动,在检测齿轮轴向相对移动后,所述齿轮与有齿段啮合的齿轮部分与有齿段在轴向上存在高度差,使检测齿轮可沿原检测齿轮旋转的方向的反方向旋转到初始位置上方或下方,从而检测齿轮可到达初始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计数机构包含定位件和弹性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齿轮利用安装柱销固定在所述的侧壁上,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安装柱销的轴上。
进一步的,定位件设置在安装柱销的末端;所述弹性元件一端与检测齿轮抵接、另一端与定位件抵接,所述检测齿轮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安装柱销轴向远离所述侧壁的方向运动,使所述的检测齿轮在反方向旋转过程中与所述齿轮脱离啮合。
进一步的,定位件设置在安装柱销的末端;此时所述弹性元件一端与检测齿轮抵接、另一端与侧壁抵接,所述的检测齿轮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安装柱销轴向靠近所述侧壁的方向运动,使所述的检测齿轮在反方向旋转过程中与所述齿轮脱离啮合。
进一步的,定位件设置在安装柱销的末端,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检测齿轮下所述的侧壁上的第一凹槽和设置在所述的检测齿轮面向所述的侧壁一侧的限位凸起;在所述的检测齿轮处于末位置时,所述的限位凸起与第一凹槽作用,对所述的检测齿轮进行限位;此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检测齿轮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件抵接,当所述的检测齿轮在外力作用下沿安装柱销向脱离所述的侧壁运动时,所述的限位凸起可离开第一凹槽,使所述的检测齿轮在反方向旋转过程中与所述齿轮脱离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为螺钉,螺钉与安装柱销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齿轮护盖,所述齿轮护盖有允许检测件伸出的开口所述定位件为所述齿轮护盖的一部分,此时所述弹性元件一端与检测齿轮抵接、另一端与齿轮护盖抵接;所述的检测齿轮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安装柱销轴向远离所述的侧壁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的形状为检测件的运动轨迹,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检测齿轮下所述的侧壁上的第一凹槽和设置在所述的检测齿轮面向所述的侧壁一侧的限位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的形状为检测件的运动轨迹,所述检测件与所述的开口构成所述的限位机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检测齿轮上还设置有带动所述的检测齿轮沿安装柱销轴向运动的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的把手与所述的检测件合二为一。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还包含凹部,暴露部分检测齿轮。
进一步的,检测齿轮沿原检测齿轮旋转的方向的反方向旋转到初始位置上方或下方时,所述弹性元件的弹性力使检测齿轮到达初始位置。
本发明中将检测齿轮从末位置复位到初始位置时,通过向检测齿轮施加一个轴向上的外力,使检测齿轮在轴向上移动,然后,通过旋转绕过障碍回到初始位置完成计数机构复位,既可保证出售显影盒的品质稳定,也可保证生产测试后粉盒能再次被检测实现计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显影盒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显影盒的驱动机构和计数机构位置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显影盒的侧视图;
图4a、图4b、图4c、图4d和图4e为实施例一中计数机构和齿轮护盖安装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隐去齿轮护盖时检测齿轮位于初始位置的侧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隐去齿轮护盖时检测齿轮位于末位置的侧视图;
图7a、图7b和图7c为实施例一中检测齿轮位于末位置的示意图;
图8a和8b为实施例一中检测齿轮被提起时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检测齿轮的另一种结构;
图10a和图10b为实施例二中检测齿轮复位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三中未安装检测齿轮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中检测齿轮的零件示例图;
图13为实施例三中检测齿轮的安装示意图;
图14 和图15为实施例三中检测齿轮位于初始位置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三中隐去齿轮护盖时检测齿轮位于末位置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三中显影盒底部立体图;
图18为实施例三中显影盒中齿轮护盖轴向定位检测齿轮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四中检测齿轮位于初始位置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四中检测齿轮位于末位置的示意图;
图21和图22为实施例四中检测齿轮复位的原理图;
图23为本发明总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的发明内容,本发明所采用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发明内容,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一:如图3、图4a和图4d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盒1,所述显影盒1包含盒体10、齿轮护盖4、显影元件、送粉元件、搅拌元件、驱动机构6和计数机构;驱动机构6包括输入齿轮62、显影元件齿轮63、送粉元件齿轮64、中间齿轮65、搅拌元件齿轮66;所述计数机构包含检测齿轮2、定位件8和弹性元件7。盒体10内形成用于容纳显影剂的容纳腔,盒体10具有一对相对的侧壁11,驱动机构6和计数机构均安装在侧壁11上;侧壁11靠近搅拌元件齿轮66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安装柱销14,检测齿轮2可旋转地安装在柱销14上;检测齿轮2的侧面圆周形成有一能与搅拌元件齿轮66啮合的有齿段21和用于与搅拌元件齿轮66断开传动关系的过渡段22;检测齿轮2背离侧壁11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在有齿段21与搅拌元件齿轮66啮合时、触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信息检测机构的检测件23,检测件23位于有齿段21的范围内,检测齿轮2是在有齿段21与搅拌元件齿轮66啮合过程中完成对图像形成装置中信息检测机构的触发;检测齿轮2的侧面圆周上还固定设置有限位凸起24和定位凸起25,限位凸起24和定位凸起25位于过渡段22的范围内;侧壁1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在有齿段21与搅拌元件齿轮66脱离啮合时止挡住限位凸起24的第一挡块101和用于在有齿段21与搅拌元件齿轮66预啮合时止挡定位凸起25的第二挡块102,在检测齿轮2的旋转方向A上,第二挡块102位于第一挡块10的上游;所述第一挡块101为限位结构的一种,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检测齿轮在末位置的继续旋转,所述限位结构与限位凸起24构成限位机构。在检测齿轮2的径向上,定位凸起24延伸长度小于限位凸起25的延伸长度,第一档块101到检测齿轮2轴心的距离大于定位凸起25延伸长度。
如图4a、图4b和图5所示,检测齿轮2与安装柱销14间隙配合,安装柱销14穿过检测齿轮2;图4b和图5所示的检测齿轮2的位置为初始位置,此时检测齿轮2的有齿段21与搅拌元件齿轮66预啮合(有齿段21的起始部分与搅拌元件66啮合),定位凸起25与第二挡块102干涉,阻止检测齿轮2顺时针方向(旋转方向A的反方向)旋转,这里,我们把检测齿轮2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正转,顺时针方向为反转。
如图4c、4d所示,弹性元件7套设在安装柱销14上,且一端与检测齿轮2抵接,另一端与定位件8抵接;所述弹性元件7可以是压簧,也可以是弹性材料制成的中空圆柱。如图4d所示,定位件8与安装柱销14螺纹连接 ,定位件8与弹性元件7抵接的端面的直径大于弹性元件7内圆的直径,即定位件8在检测齿轮2的轴向上定位弹性元件7和检测齿轮2;所述定位件8为螺钉,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定位件8和弹性元件之间增加垫片,所述垫片一端与定位件8抵接,另一端与弹性元件7抵接,所述垫片的外圆直径大于弹性元件7的内圆直径,此时定位件8的端面直径只需大于垫片的内圆直径即可;本实施例中定位件8与安装柱销14也可以是卡扣连接。如图4e所示,安装计数机构后,在将齿轮护盖4安装在侧壁11上,从而保护驱动机构6和计数机构。
如图3和图4e所示,齿轮护盖有一开口41;在齿轮护盖4安装在显影盒1的侧壁11上时,检测齿轮2的检测件23穿过开口41,并突出在齿轮护盖4的外侧,便于触发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信息检测机构;在将检测齿轮2从末位置复位到初始位置时,外力直接作用于开口41暴露检测齿轮2的部分,便于复位检测齿轮2。
如图6、图7a、图7b和图7c所示,检测齿轮2在所示的位置为末位置。在显影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后,搅拌元件齿轮66带动检测齿轮2旋转,使检测齿轮2从初始位置到达末位置。如图6所示,当检测齿轮2位于末位置时,搅拌元件齿轮66与过渡段22相对,即搅拌元件齿轮66不与检测齿轮2啮合,限位凸起24与第一挡块101干涉,从而阻挡检测齿轮2的惯性旋转(正转)。在检测齿轮2从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过程中,检测件23触发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信息检测机构,从而检测显影盒1。由图5和图6可得,因为限位凸起24要从第二挡块102的上方经过,并不与第二挡块102干涉,所以限位凸起24到侧壁11的轴向最小距离大于第二挡块相对于侧壁11的轴向高度;因为定位凸起25要从第一挡块旁边经过,并不与第一挡块101干涉,而限位凸起24可与第一挡块101干涉,所以在检测齿轮2的径向上,定位凸起25延伸长度小于限位凸起24的延伸长度,第一档块101到检测齿轮2轴心的距离大于定位凸起25延伸长度。
如图7a、图7b和图7c所示,检测齿轮2处于末位置,检测齿轮2的限位凸起24与第一挡块101干涉,搅拌元件齿轮66不与检测齿轮2啮合,定位件8和弹性元件7在检测齿轮2的轴向定位检测齿轮2。如图8a和图8b所示,将检测齿轮2从末位置复位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用手施加一个轴向外力提起检测件23(力的方向如图L所示),通过检测齿轮2挤压弹性元件7,使弹性元件7发生弹性变形,并使检测齿轮2沿弹性元件7的压缩方向移动(图中L方向),从而使限位凸起24与第一挡块101脱离干涉;然后沿原检测齿轮的旋转方向A(也就是逆时针方向)旋转检测齿轮2,使检测齿轮2越过第一挡块101和搅拌元件齿轮66到达初始位置的上方,即限位凸起24越过第一挡块101、定位凸起25和搅拌元件齿轮66;最后松手即可自动复位,检测齿轮2在弹性元件7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并到达初始位置。如图7c所示,L1为限位凸起24与第一挡块101在检测齿轮轴向方向上干涉的距离;L2为检测齿轮2位于末位置时弹性元件7的轴向长度,L4为检测齿轮2位于末位置时检测齿轮2的齿轮端面到侧壁11的距离,L5为搅拌元件齿轮66的齿轮端面到侧壁的距离。如图8b所示,L3为检测齿轮2被提起时弹性元件7的轴向长度。在检测齿轮2轴向上,限位凸起24与第一挡块101在检测齿轮轴向方向上干涉的距离长度L1小于弹性元件7在轴向上的变形量(L2-L3),即限位凸起24与第一挡块101在检测齿轮2的轴向上存在高度差,因此提起检测齿轮2时,限位凸起24与第一挡块101脱离干涉,从而在旋转方向上不再约束检测齿轮2,即检测齿轮2可沿原旋转方向旋转。
本实施例中检测齿轮2的齿轮半径小于定位凸起25末端到检测齿轮2轴线的距离,在复位检测齿轮2的过程中、且当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检测齿轮时,定位凸起25需要越过搅拌元件齿轮66;当本实施例中定位凸起末端到检测齿轮轴线的距离小于检测齿轮的齿轮半径时,在复位检测齿轮2的过程中、且当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检测齿轮时,只需限位凸起越过第一挡块和搅拌元件齿轮66即可;当本实施例中定位凸起和限位凸起的末端到检测齿轮轴线的距离都小于检测齿轮的齿轮半径时,只需限位凸起越过第一挡块即可。
本实施例中弹性变形量(L2-L3)也可以大于检测齿轮2靠近侧壁11的端面到搅拌元件齿轮66远离侧壁11的端面的距离(L5-L4)。在复位检测齿轮的过程中,在检测齿轮2的轴向上,当检测齿轮2靠近侧壁11的端面到搅拌元件齿轮66远离侧壁11的端面的距离(L5-L4)小于弹性元件7在轴向上的变形量(L2-L3)、且(L5-L4)<L1时,只需使弹性元件7在轴向上的变形量大于(L5-L4)即可,此时需沿原检测齿轮旋转方向的反向(旋转方向A的反方向),检测齿轮2与搅拌元件齿轮66在检测齿轮2的轴向上错开,即有齿段21与搅拌元件齿轮66在轴向上存在高度差,将检测齿轮2旋转到初始位置的上方,然后松手即可自动复位;当(L5-L4)>L1时,只需使弹性元件7在轴向上的变形量(L2-L3)大于(L5-L4)即可,此时需沿原检测齿轮旋转方向的反向或正向,将检测齿轮2旋转到初始位置的上方,然后松手即可自动复位。本实施例的检测齿轮复位过程保证生产测试后粉盒能再次被检测实现计数,同时复位简便。
如图9所示,检测齿轮2也可以包含两个突起,一个突起为检测件23用于触发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信息检测机构,另一个突起只用于复位时提起检测齿轮2的把手27,避免在复位过程中折断检测件23,把手27在轴向方向上的高度要小于检测件23的高度,当然突起数量也可以在两个以上。
本实施例中检测齿轮也可以通过卡扣卡接到安装柱销上,检测齿轮安装过程中卡扣弹性变形,使检测齿轮安装到安装柱销上,本方案的定位件为安装柱销,弹性元件为可弹性变形的卡扣,卡扣可与安装柱销一体制成或与检测齿轮一体制成;复位检测齿轮时,只需克服卡扣约束力即可使检测齿轮轴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检测齿轮也可与安装柱销过盈配合,检测齿轮与安装柱销间的摩擦力定位检测齿轮,复位检测齿轮时,只需使外力大于定位的摩擦力即可。
本实施例中齿轮护盖也可仅覆盖驱动机构而不覆盖计数机构,此时检测齿轮完全暴露在齿轮护盖外,复位检测齿轮的过程中外力可以更好地作用于检测齿轮上。
综上所述检测齿轮位于末位置时,检测齿轮被限位结构限制在末位置,当检测齿轮在末位置时,检测齿轮在外力作用下可轴向远离侧壁,从而避开限位结构或搅拌元件齿轮,使检测齿轮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到达初始位置的上方,最后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检测齿轮轴向靠近侧壁到达初始位置,即在末位置检测齿轮的轴向移动是为了使检测齿轮可继续旋转、并越过障碍物(限位结构或搅拌元件齿轮)到初始位置的上方。
本实施例检测齿轮的复位包括以下步骤:
1、施加外力给检测齿轮,使检测齿轮轴向移动。
用手施加一个轴向外力提起检测件23(力的方向如图L所示),通过检测齿轮2挤压弹性元件7,使弹性元件7发生弹性变形,并使检测齿轮2沿弹性元件7的压缩方向移动(图中L方向),从而使限位凸起24与第一挡块101脱离干涉或使检测齿轮2与搅拌元件齿轮66存在高度差,即检测齿轮可以旋转越过障碍物。
2、将检测齿轮2旋转到初始位置的上方(初始位置的附近)。
检测齿轮2可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在检测齿轮2旋转过程中检测齿轮越过障碍物到达初始位置的上方。
3、将检测齿轮从初始位置的上方或下方移动到初始位置。
检测齿轮2到达初始位置的上方时撤去提起、并旋转检测齿轮2的外力,检测齿轮2在弹性元件7的作用下到达初始位置。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除特殊说明之外,其它显影盒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点在于将弹性元件7设置在侧壁11与检测齿轮2之间,弹性元件7一端与侧壁11抵接、另一端与检测齿轮2靠近侧壁11的端面抵接。第一挡块包含沿检测齿轮2径向延伸的延伸部,检测齿轮2位于末位置时,限位凸起24与第一挡块101的延伸部101a干涉,从而约束检测齿轮2;类似的,第二挡块包含沿检测齿轮2径向延伸的延伸部,检测齿轮2位于初始位置时,定位凸起与第二挡块的延伸部干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都包含沿径向延伸的延伸部。检测齿轮2位于末位置时,限位凸起24与第一挡块101的延伸部101a干涉,实施例一中的挡块没有在径向上延伸的延伸部,挡块只沿检测齿轮2轴向延伸,并向远离侧壁突出;如果挡块没有径向的延伸部,在复位检测齿轮2的过程中,当沿方向N按压检测齿轮2后,限位凸起24一直与第一挡块101干涉,从而不能沿原检测齿轮2旋转方向A(逆时针方向)旋转复位,因此沿旋转方向A旋转复位时挡块须有径向延伸部;第一挡块101和第二挡块结构类似;当检测齿轮2在末位置时,在复位检测齿轮2的过程中沿方向N按压检测齿轮2后,限位凸起24不与第一挡块的延伸部101a干涉,从而在旋转方向不再约束检测齿轮2,即第一档块101与侧壁之间设置有限位凸起24通过的第一间隙,同时搅拌元件齿轮66面向侧壁11的齿轮端面与侧壁11的间距也设置有限位凸起24通过的第二间隙;当检测齿轮2在外力作用下沿安装柱销14向侧壁运动时,沿旋转方向A旋转检测齿轮2的过程中,限位凸起24从所述两个间隙中通过;所述延伸部101a与侧壁11的轴向间距为限位凸起24通过的第一间隙;在检测齿轮2通过两个间隙到达初始位置的下方后,撤去外力,检测齿轮即可自动复位。限位凸起24在检测齿轮2的轴向的长度相应减小,便于复位检测齿轮2的过程中在轴向移动较小的距离时,限位凸起24与第一挡块101的第一延伸部101a脱离干涉。
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24相对于检测齿轮2的齿轮部分有径向延伸,即检测齿轮2的齿轮半径小于限位凸起24末端到检测齿轮20轴线的距离,因此复位检测齿轮2时,限位凸起24需从搅拌元件齿轮66与侧壁11的间隙和延伸部101a与侧壁11的间隙中通过;当限位凸起末端到检测齿轮20轴线的距离小于检测齿轮2的齿轮半径时,限位凸起只需通过第一挡块的延伸部到侧壁的间隙即可。
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也可以采用与实施例一中挡块相同的结构,即没有径向的延伸部;在将检测齿轮从末位置复位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检测齿轮轴向靠近侧壁并顺时针旋转检测齿轮时,检测齿轮与搅拌元件齿轮不啮合,即检测齿轮2和搅拌元件齿轮66在检测齿轮2轴向上错开,同时保证顺时针旋转检测齿轮时第二挡块不与限位凸起干涉。
综上所述检测齿轮位于末位置时,检测齿轮被限位结构限制在末位置,当检测齿轮在末位置时,检测齿轮在外力作用下可轴向靠近侧壁,从而避开限位结构或搅拌元件齿轮,使检测齿轮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到达初始位置的下方,最后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检测齿轮轴向远离侧壁到达初始位置,即在末位置检测齿轮的轴向移动是为了使检测齿轮可继续旋转、并越过障碍物(限位结构或搅拌元件齿轮)到初始位置的上方。
本实施例检测齿轮的复位步骤如下:
1、施加外力给检测齿轮,使检测齿轮轴向移动。
用手施加一个轴向外力提起检测件23(力的方向如图N所示),通过检测齿轮2挤压弹性元件7,使弹性元件7发生弹性变形,并使检测齿轮2沿弹性元件7的压缩方向移动(图中N方向),从而使限位凸起24与第一挡块101脱离干涉或使检测齿轮2与搅拌元件齿轮66存在高度差,即检测齿轮可以旋转越过障碍物。
2、将检测齿轮2旋转到初始位置的下方(初始位置的附近)。
检测齿轮2可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在检测齿轮2旋转过程中检测齿轮越过障碍物到达初始位置的下方。
3、将检测齿轮从初始位置的上方或下方移动到初始位置。
检测齿轮2到达初始位置的下方时撤去提起、并旋转检测齿轮2的外力,检测齿轮2在弹性元件7的作用下到达初始位置。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除特殊说明之外,其它显影盒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如图14和图15所示,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似,显影盒13包含盒体130、驱动机构、计数机构、齿轮护盖4、显影元件、送粉元件和搅拌元件;如图11所示,驱动机构包括输入齿轮62、显影元件齿轮63、送粉元件齿轮64、中间齿轮65、搅拌元件齿轮661;计数机构包含检测齿轮20、定位件18和弹性元件17。
如图11和图13所示,盒体130内形成用于容纳显影剂的容纳腔,盒体130具有一对相对的侧壁131;在侧壁131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柱销134、第一凹槽132、第二凹槽133和导引检测齿轮20的导引部135,检测齿轮20旋转安装在安装柱销134上,第二凹槽133与导引部135的斜面部分135a连接;第一凹槽132、第二凹槽133和导引135处于侧壁131上以检测齿轮20轴心也就是安装柱销134的中央为圆心的一个圆上;所述限位结构为第一凹槽。
搅拌元件齿轮661为二级齿轮,即第一级齿轮663和第二级齿轮664,第一级齿轮663与中间齿轮65啮合传递动力,第二级齿轮664与检测齿轮20啮合;第一级齿轮663端面上设置有第一作用部662,第一作用部662设置在第一级齿轮663远离侧壁131的端面上。如图12所示,检测齿轮20的侧面圆周形成有一能与第二级齿轮664啮合的有齿段201和用于与第二级齿轮664断开传动关系的过渡段202;检测齿轮20背离侧壁131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在有齿段201与第二级齿轮664啮合时、触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信息检测机构的检测件203,检测件203位于过渡段202的范围内;检测齿轮20的端面上还固定设置有限位凸起204和第二作用部206,限位凸起204和第二作用部206位于过渡段202的范围内,并相对与检测齿轮20的端面向靠近侧壁131的方向突起。在有齿段201与第二级齿轮664不啮合时,限位凸起204与第二凹槽133或第一凹槽132作用,从而定位或限位检测齿轮20;在有齿段201与第二级齿轮664啮合时,限位凸起204与导引部135抵接,并可沿着导引部135a移动。
如图13和图14所示,图14中检测齿轮20处于初始位置,定位件18与安装柱销134螺纹连接,弹性元件17套设在安装柱销134上,弹性元件17一端与定位件18抵接,另一端与检测齿轮20抵接,从而在轴向上定位检测齿轮20;在定位件18与弹性元件17抵接处,定位件的端部的直径大于弹性元件17的端部的内径;第一作用部662与第二作用部206位于检测齿轮20和第一级齿轮663的两齿轮端面之间;限位凸起204位于第二凹槽133内,从而定位检测齿轮20。检测齿轮20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二级齿轮664不与检测齿轮20的有齿段201啮合;当搅拌元件齿轮661开始旋转时,第一作用部662与第二作用部206接触,并带动检测齿轮20旋转,使有齿段201与第二级齿轮664啮合,从而使检测齿轮20绕旋转方向B旋转,此时限位凸起204与导引部135接触。
如图15和图16所示,检测齿轮20位于末位置,有齿段201与第二级齿轮664脱离啮合,限位凸起204位于第一凹槽132内,从而限位检测齿轮20。检测齿轮20从初始位置旋转到末位置的过程中,在搅拌元件齿轮661的驱动下,第一作用部662与第二作用部206接触,并带动检测齿轮20旋转,使有齿段201与第二级齿轮664啮合;在从初始位置旋转到末位置的过程中,限位凸起204与斜面部分135a接触,限位凸起204沿着导引部135的轮廓移动,并从第二凹槽133内移出,此时检测齿轮20在轴向上有一段位移,即检测齿轮20在轴向上沿远离侧壁的方向131移动;检测齿轮2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检测齿轮20挤压弹性元件17,使弹性元件17在轴向上被压缩;当有齿段201与第二级齿轮664脱离啮合时,检测齿轮20正好位于第一凹槽132的上方,在弹性元件17的作用下 ,检测齿轮20向靠近侧壁131的方向移动到第一凹槽132内直至到达末位置。
如图15所示,齿轮护盖有一开口141;在齿轮护盖14安装在显影盒13的侧壁131上时,开口141与检测齿轮20的检测齿轮护盖14不覆盖检测齿轮20的检测件203,使检测件203可以伸出齿轮护盖14外,从而触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信息检测机构。
如图17所示,盒体130的底部有一凹部136,使检测齿轮20部分暴露;当检测齿轮20位于末位置时,复位检测齿轮20的过程中,只需外力作用于凹部136暴露检测齿轮20的暴露部分,从而在轴向上远离侧壁131的方向上抬起检测齿轮20,使限位凸起204离开第一凹槽132,到达第一凹槽132的上方;然后沿原旋转方向也就是逆时针方向旋转检测齿轮20,到达第二凹槽133的上方;最后撤消抬起和旋转检测齿轮20的力,在弹性元件17的作用下,检测齿轮20在轴向上向靠近侧壁131的方向移动,并到达初始位置。当检测齿轮被抬起时,第一凹槽132不再限制检测齿轮20,同时过渡段202与第二级齿轮664相对,使检测齿轮20可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并越过第一级齿轮661到达初始位置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抬起检测齿轮20后的旋转方向也可以是顺时针,当检测齿轮20在末位置被抬起后,限位结构不再限制检测齿轮20;检测齿轮20顺时针旋转时,有齿段201与第二级齿轮664相对,此时需保证有齿段201与第二级齿轮664在安装柱销134的轴向上存在高度差,使检测齿轮20在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有齿段201不与第二级齿轮啮合,从而将检测齿轮20旋转到初始位置上方,最后在弹性元件17的作用下到达初始位置。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拆卸定位件,然后提起检测件,接着将检测齿轮旋转到初始位置的上方,进而将检测齿轮安装到初始位置,最后安装定位件。
本实施例中检测齿轮的检测件的形状可以参照实施例一,同时也可以在检测齿轮的设置有检测件的齿轮端面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用于复位时提起检测齿轮的突起;此时复位检测齿轮只需用手提起所述突起或检测件。
本实施例中也可用齿轮护盖替代定位件用于轴向定位检测齿轮,齿轮护盖形状如图18所示,开口142形状为检测件203的运动轨迹,齿轮护盖14的定位部分143轴向定位检测齿轮20,复位检测齿轮20时,抬起检测齿轮20后,只能沿与按检测齿轮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也就是顺时针方向)旋转检测齿轮20,同时在轴向上抬起检测齿轮的高度足够检测齿轮越过第二级齿轮664的齿轮端面,即使检测齿轮20在旋转过程中不与第二级齿轮664啮合。
综上所述检测齿轮位于末位置时,检测齿轮被限位结构限制在末位置,当检测齿轮在末位置时,检测齿轮在外力作用下可轴向远离侧壁,从而避开限位结构和搅拌元件齿轮,使检测齿轮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到达初始位置的上方,最后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检测齿轮轴向靠近侧壁到达初始位置,即在末位置检测齿轮的轴向移动是为了使检测齿轮可继续旋转、并越过障碍物(限位结构和搅拌元件齿轮)到初始位置的上方。
本实施例检测齿轮的复位方法:
1、施加外力给检测齿轮,使检测齿轮轴向移动。
用手施加一个轴向外力抬起或提起检测齿轮20,通过检测齿轮20挤压弹性元件17,使弹性元件17发生弹性变形,并使检测齿轮20沿弹性元件17的压缩方向移动,从而使限位凸起204与第一凹槽132脱离干涉或使检测齿轮20与第二级齿轮664存在高度差,即检测齿轮可以旋转越过障碍物。
2、将检测齿轮2旋转到初始位置的上方(初始位置的附近)。
检测齿轮20可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在检测齿轮2旋转过程中检测齿轮越过障碍物到达初始位置的上方。
3、将检测齿轮从初始位置的上方移动到初始位置。
检测齿轮20到达初始位置的上方时撤去提起、并旋转检测齿轮20的外力,检测齿轮20在弹性元件17的作用下到达初始位置。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除特殊说明外,其它显影盒的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
如图19和图20、图21、图22所示,检测齿轮20的检测件203在初始位置和末位置时,检测件203均从齿轮护盖14的开口142伸出,齿轮护盖14的定位部分143用于轴向定位检测齿轮20,开口142形状为检测件203的运动轨迹。齿轮护盖14的开口142在初始位置定位检测齿轮20,在末位置对检测齿轮20限位。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不同处在于没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即在检测齿轮20被第二级齿轮664的驱动下,检测齿轮20没有轴向移动;本实施例中检测件203与开口142作用,即检测件203就是限位凸起,开口142为与限位凸起作用的限位结构。
如图21和图22所示,复位检测齿轮20时,抬起或提起检测齿轮20,此时抬起或提起检测齿轮的高度足够检测齿轮越过第二级齿轮664的齿轮端面,即检测齿轮20的下端面与第二级齿轮664的上端面存在高度差H然后沿与按检测齿轮旋转方向的反方向(顺时针)旋转检测齿轮20到初始位置轴向上方,最后撤出外力检测齿轮20即可自动复位,即检测齿轮20在弹性元件17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到达初始位置。
本实施例检测齿轮的复位步骤如下:
1、施加外力给检测齿轮,使检测齿轮轴向移动。
用手施加一个轴向外力抬起或提起检测齿轮20,通过检测齿轮20挤压弹性元件17,使弹性元件17发生弹性变形,并使检测齿轮20沿弹性元件17的压缩方向移动,从而使检测齿轮20与第二级齿轮664存在高度差,即检测齿轮可以旋转越过障碍物。
2、将检测齿轮2旋转到初始位置的上方(初始位置的附近)。
检测齿轮20可沿顺时针旋转,在检测齿轮2旋转过程中检测齿轮越过障碍物(搅拌元件齿轮)到达初始位置的上方。
3、将检测齿轮从初始位置的上方移动到初始位置。
检测齿轮20到达初始位置的上方时撤去提起、并旋转检测齿轮20的外力,检测齿轮20在弹性元件17的作用下到达初始位置。
实施例五:所述的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时例二类似,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是用外力(手动或者其它方式)将检测齿轮2向上(如实施例1)或者向下压(如实施例2),带动限位凸起24上下运动,使限位凸起24处于不被干涉,在第一挡块101上面跨过或者下面绕过,而本实施例是,检测齿轮2可以固定设置在安装销柱14上,第一挡块101和第二挡块102可以是可伸缩地安装在侧壁11上,当向第一挡块101和第二挡块102上施加一个指向侧壁11的压力时,限位凸起24处于不被干涉,在第一挡块101上面经过,定位凸起25从第二挡块102上方经过。检测齿轮由齿轮护盖覆盖,齿轮护盖有开口,从而暴露两挡块和检测件,便于外力直接作用与两挡块和检测齿轮。

Claims (15)

1.一种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所述显影盒计数机构可从初始位置到达末位置实现计数;所述计数机构包含检测齿轮,检测齿轮位于末位置时,显影盒上有阻止检测齿轮从末位置到达初始位置的障碍物;所述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为使检测齿轮在末位置时越过障碍物到达初始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计数机构复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对检测齿轮施加外力使检测齿轮轴向移动的步骤,使检测齿轮在轴向上可以旋转越过障碍物;
步骤B、旋转检测齿轮的步骤,使检测齿轮旋转越过障碍物到达初始位置附近;
步骤C、对检测齿轮施加使检测齿轮在轴向到达初始位置的力,从而使检测齿轮到达初始位置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对检测齿轮施加向外拿的外力使检测齿轮沿轴向向离开侧壁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对检测齿轮施加向下压的外力使检测齿轮沿轴向向侧壁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检测齿轮沿检测的旋转方向继续旋转,使检测齿轮旋转越过障碍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检测齿轮沿检测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旋转越过障碍物。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机构还包含弹性元件,所述的步骤C中,检测齿轮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自动到达初始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盒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盒还包含齿轮护盖,所述齿轮护盖包含开口,所述开口暴露部分检测齿轮便于外力作用于检测齿轮。
8.一种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包含盒体、驱动机构、限位机构和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进行复位的计数机构;所述盒体包含一对侧壁;所述计数机构包含检测齿轮,所述检测齿轮包括检测件和有齿段;所述驱动机构包含可与有齿段啮合的齿轮,检测齿轮在所述齿轮的驱动下从初始位置旋转到末位置;所述的限位机构在检测齿轮旋转到末位置时,限制所述的检测齿轮继续旋转;其特征在于:检测齿轮位于末位置时,检测齿轮相对所述齿轮在检测齿轮轴向上可移动;在检测齿轮轴向相对移动后,所述齿轮与有齿段啮合的齿轮部分与有齿段在轴向上存在高度差,使检测齿轮可沿原检测齿轮旋转的方向的反方向旋转到初始位置上方或下方,从而检测齿轮可到达初始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计数机构包含定位件和弹性元件,所述检测齿轮利用安装柱销固定在所述的侧壁上,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安装柱销的轴上,检测齿轮沿原检测齿轮旋转的方向的反方向旋转到初始位置上方或下方时,所述弹性元件的弹性力使检测齿轮到达初始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显影盒,其特征是:定位件设置在安装柱销的末端;所述弹性元件一端与检测齿轮抵接、另一端与定位件抵接,所述检测齿轮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安装柱销轴向远离所述侧壁的方向运动,使所述的检测齿轮在反方向旋转过程中与所述齿轮脱离啮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显影盒,其特征是:定位件设置在安装柱销的末端;此时所述弹性元件一端与检测齿轮抵接、另一端与侧壁抵接,所述的检测齿轮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安装柱销轴向靠近所述侧壁的方向运动,使所述的检测齿轮在反方向旋转过程中与所述齿轮脱离啮合。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是:定位件设置在安装柱销的末端,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检测齿轮下所述的侧壁上的第一凹槽和设置在所述的检测齿轮面向所述的侧壁一侧的限位凸起;在所述的检测齿轮处于末位置时,所述的限位凸起与第一凹槽作用,对所述的检测齿轮进行限位;此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检测齿轮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件抵接,当所述的检测齿轮在外力作用下沿安装柱销向脱离所述的侧壁运动时,所述的限位凸起可离开第一凹槽,使所述的检测齿轮在反方向旋转过程中与所述齿轮脱离啮合。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定位件为螺钉,螺钉与安装柱销螺纹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显影盒,其特征是:还包括齿轮护盖,所述齿轮护盖有允许检测件伸出的开口,所述定位件为所述齿轮护盖的一部分,此时所述弹性元件一端与检测齿轮抵接、另一端与齿轮护盖抵接;所述的检测齿轮在外力作用下可沿检测齿轮轴向远离所述的侧壁的方向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或13所述显影盒,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检测齿轮上还设置有带动所述的检测齿轮沿安装柱销轴向运动的把手。
CN201310274522.6A 2013-07-02 2013-07-02 一种显影盒的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及其显影盒 Active CN104281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74522.6A CN104281027B (zh) 2013-07-02 2013-07-02 一种显影盒的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及其显影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74522.6A CN104281027B (zh) 2013-07-02 2013-07-02 一种显影盒的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及其显影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1027A CN104281027A (zh) 2015-01-14
CN104281027B true CN104281027B (zh) 2019-02-12

Family

ID=52256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74522.6A Active CN104281027B (zh) 2013-07-02 2013-07-02 一种显影盒的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及其显影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810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8792B (zh) * 2015-03-14 2021-06-29 珠海市源呈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Tn660碳粉盒
CN106527078B (zh) * 2016-09-06 2020-01-07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
CN107561890B (zh) * 2017-10-11 2019-11-15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
CN107632502B (zh) * 2017-10-11 2020-04-10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
CN107544225B (zh) * 2017-10-11 2019-12-20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
CN108646531B (zh) * 2018-06-08 2024-02-27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可复位的显影盒
CN108732892A (zh) * 2018-08-29 2018-11-02 中山市迪迈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显影盒
CN111025870A (zh) * 2018-10-10 2020-04-17 中山市迪迈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复位计数组件的显影盒
CN109683455B (zh) * 2019-01-17 2024-02-09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显影盒、复位方法及成像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62127U (zh) * 2009-10-28 2010-08-25 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装置
CN102200726A (zh) * 2010-03-24 2011-09-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CN202421742U (zh) * 2011-12-30 2012-09-05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102736477A (zh) * 2011-03-31 2012-10-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CN202794856U (zh) * 2012-06-23 2013-03-13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盒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62127U (zh) * 2009-10-28 2010-08-25 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装置
CN102200726A (zh) * 2010-03-24 2011-09-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CN102736477A (zh) * 2011-03-31 2012-10-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CN202421742U (zh) * 2011-12-30 2012-09-05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202794856U (zh) * 2012-06-23 2013-03-13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1027A (zh)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1027B (zh) 一种显影盒的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及其显影盒
DE112012003620T5 (de) Kartusche
CN10648378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RU2021106224A (ru) Картридж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й
CN109240054B (zh) 显影盒以及处理盒
CN107589642A (zh) 显影盒
JP2014134788A5 (zh)
CN208126106U (zh) 显影盒以及处理盒
CN10474993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055105A5 (zh)
WO2015067124A1 (zh) 碳粉容器
WO2018061257A1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CN107077084A (zh) 显影盒
WO2017158889A1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CN103399476A (zh) 显影剂盒
CN108663924A (zh) 显影盒
CN108227448A (zh) 处理盒及其装机方法和拆卸方法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0476612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479345A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108762015A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和处理盒
JP2017173620A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EP3345848A1 (en) Drive gear assembly for a detachable roll
CN208654547U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和处理盒
CN206757299U (zh) 显影剂盒
CN206710795U (zh) 处理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22

Address after: 6, 519075 A District, 4 buildings, 63 North Pearl Road,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Zhuhai Aipe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075 Xiangzhou, Zhuhai, Pearl Road, North District, No. 63, No.

Applicant before: Zhuhai Seine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9060, Guangdong District, Xiangzhou, Zhuhai Avenue, No. 01, building 3883, 2 floor, 7 floor, B District, 02, 03, 04, 1, 2, 3, 4, 5, 05, Zhuhai

Applicant after: Nasida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6, 519075 A District, 4 buildings, 63 North Pearl Road,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Zhuhai Aipe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