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9220A - 一种连接体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体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9220A
CN104279220A CN201310284803.XA CN201310284803A CN104279220A CN 104279220 A CN104279220 A CN 104279220A CN 201310284803 A CN201310284803 A CN 201310284803A CN 104279220 A CN104279220 A CN 104279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avity
rotatingshaft
connexo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848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79220B (zh
Inventor
田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848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792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79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9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79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9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体及电子设备中,连接体,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体包括:连接主体,由具有第一比重值的第一材料制成;连接壳体,由具有第二比重值的第二材料制成,连接壳体设置在连接主体的外表面,覆盖连接主体整个或部分外表面,其中,第二比重值小于第一比重值;第一连接件,设置在连接主体上;第二连接件,设置在连接主体上;其中,在第一本体围绕连接体绕第二本体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过程中,连接体的形状也从与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形状变化到与第二位置对应的第二形状,且第一形状和第二形状为不同形状。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体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体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人性化,令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拥有了更好的体验度,为了满足用户对笔记本电脑的不同使用需求,现在有的笔记本电脑都追求大角度翻转功能,或者是显示器与键盘底座可以拆分,这些需求对笔记本电脑的连接转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笔记本电脑为了满足实现任意角度转动,使转轴在转动过程中提供足够扭矩,采用钢材来制作转轴,但由于现有笔记本电脑对外观的设计的需求一般将转轴设计得比较长,导致由钢材制作的整个转轴的重量难以控制,所以,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存在不能既满足对转轴扭矩的要求,又满足对转轴质量轻便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连接体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存在的不能既满足对转轴扭矩的要求,又满足对转轴质量轻便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体,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连接体,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连接体包括:
连接主体,由具有第一比重值的第一材料制成;
连接壳体,由具有第二比重值的第二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壳体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的外表面,覆盖所述连接主体整个或部分所述外表面,其中,所述第二比重值小于所述第一比重值;
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上;
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上;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将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连接体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连接体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本体围绕所述连接体绕所述第二本体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过程中,所述连接体的形状也从与所述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形状变化到与所述第二位置对应的第二形状,且所述第一形状和所述第二形状为不同形状。
可选的,所述连接主体具体包括:
转动支架,由N个转动件组成,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转动轴,设置于所述转动支架上,用于固定所述N个转动件,以使所述N个转动件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转动支架,且使所述转动支架能够弯曲形变;
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架的第一端;
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架的第二端。
可选的,在所述连接壳体的第一端并行设置有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在所述连接壳体的第二端并行设置有第三空腔与第四空腔。
可选的,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具体可以为相互连通的同一个空腔也可以为相互不连通的独立的两个空腔;
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四空腔具体可以为相互连通的同一个空腔也可以为相互不连通的独立的两个空腔。
可选的,在所述连接主体包含有包括第一连接子主体及第二连接子主体的M个连接子主体,且所述第一连接子主体包含有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转动轴及第二转动轴的至少两个转动轴,所述第二连接子主体包含有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三转动轴及第四转动轴的至少两个转动轴时,所述第一转动轴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二转动轴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二空腔内,以及所述第三转动轴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三空腔内,所述第四转动轴能够插设于所述第四空腔内,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子主体与所述第二连接子主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壳体连接在一起,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连接子主体中的所述转动轴个数大于2时,且所述第二连接子主体中的所述转动轴个数也大于2时,所述第一连接子主体与所述第二连接子主体之间至少通过一个所述连接壳体来连接。
可选的,当所述M个连接子主体通过至少P个所述连接壳体连接在一起之后,其中,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在所述M个所述连接子主体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子主体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在所述M个所述连接子主体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子主体的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如以上所述的连接体,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将连接体中的连接主体与连接壳体采用不同比重值的材料来制作的技术手段,对连接体中的连接主体采用比重值较大的材料来制作,使得连接体满足对扭矩的需求,对连接体中的连接壳体采用比重值较小的材料来制作,使得连接体整体的重量减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存在的不能既满足对转轴扭矩的要求,又满足对转轴质量轻便的需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既能提供足够的扭矩,又能满足对转轴轻便设计的需求的技术效果。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比重值较小的材料来制作连接壳体的技术手段,制作连接壳体的材料的比重值小于制作连接主体的材料的比重值,实现了使得被连接主体与连接壳体组合成的连接体的整体重量较轻的技术效果。
(3)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当多个包括多转动轴的连接主体被连接时,连接壳体的个数可以适当的减少的技术手段,使得被连接的连接主体不一定每个转动轴都被覆盖,实现了进一步减轻连接体整体的重量的效果,以及通过连接壳体对连接体的部分覆盖,对整个连接体起到装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体的结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主体弯曲形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子主体、第二连接子主体与连接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连接体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存在的不能既满足对转轴扭矩的要求,又满足对转轴质量轻便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提供一种连接体,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连接体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连接体包括:
连接主体,由具有第一比重值的第一材料制成;
连接壳体,由具有第二比重值的第二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壳体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的外表面,覆盖所述连接主体整个或部分所述外表面,其中,所述第二比重值小于所述第一比重值;
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上;
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上;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将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连接体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连接体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本体围绕所述连接体绕所述第二本体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过程中,所述连接体的形状也从与所述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形状变化到与所述第二位置对应的第二形状,且所述第一形状和所述第二形状为不同形状。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由于将连接体中的连接主体与连接壳体采用不同比重值的材料来制作的技术手段,对连接体中的连接主体采用比重值较大的材料来制作,使得连接体满足对扭矩的需求,对连接体中的连接壳体采用比重值较小的材料来制作,使得连接体整体的重量减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存在的不能既满足对转轴扭矩的要求,又满足对转轴质量轻便的需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既能提供足够的扭矩,又能满足对转轴轻便设计的需求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体主要是指能够用于连接一电子设备中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连接装置,并且通过这个连接装置的形状变化,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能够实现相对转动,这样的电子设备最常见的就是笔记本电脑,或者是其他的由两个设备本体组成的电子设备,下面就以笔记本电脑举例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100,第二本体200通过连接体300相连接,且第一本体100与第二本体200能够围绕连接体300相对转动。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体300,具体包括:
连接主体10,由具有第一比重值的第一材料制成;
连接壳体20,由具有第二比重值的第二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壳体20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10的外表面,覆盖所述连接主体10整个或部分所述外表面,其中,所述第二比重值小于所述第一比重值;
第一连接件30,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10上;
第二连接件40,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10上;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30,将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连接体300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40,将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连接体300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本体围绕所述连接体300绕所述第二本体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过程中,所述连接体300的形状也从与所述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形状变化到与所述第二位置对应的第二形状,且所述第一形状和所述第二形状为不同形状。
进一步的,下面在具体实施例中详细介绍一下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连接主体10的结构,如图3所示,连接主体10具体包括:
转动支架101,由N个转动件1011组成,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转动轴102,设置于所述转动支架101上,用于固定所述N个转动件1011,以使所述N个转动件1011套设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转动支架101,且使所述转动支架101能够弯曲形变;
第一固定件103,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架的第一端;
第二固定件104,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架的第二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连接主体10在整个连接体中主要起到转动的作用,所以为了提供足够的扭矩,连接主体的制作材料要选择比较坚韧的材料,比如,钢材,或者硬度较高的纳米材料等,这些材料由于硬度比较大,所以导致制作而成的连接主体的比重值也较大。下面提供一种采用钢材制作的连接主体的实现方式,连接主体10中的转动支架以及转动轴都由钢材制作而成,连接主体10具体可以设计为一组齿轮转轴,利用各个齿轮之间的相互啮合来实现整个转轴的转动,其中,转动支架101具体指的是齿轮转轴中的齿轮集合,转动件1011具体指的是齿轮集合中的齿轮,转动轴102具体指的是用于将多个齿轮集合固定在一起的芯轴,芯轴将N个齿轮两两相连,其中,N大于等于3,理论上当3个齿轮两两相连时,芯轴的个数应该为2个,被连接在同一个芯轴上的齿轮可以围绕这个芯轴转动,当多个齿轮被芯轴连接在一起后,就组合成了齿轮转轴,通过齿轮之间的两两相互啮合来实现整个齿轮转轴的转动,使得整个齿轮转轴能够弯曲形变,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主体弯曲形变后的示意图。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采用比重值比较大的材料来制作连接主体的技术手段,实现了能够为连接体在转动的过程中提供足够扭矩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下面在具体实施例中详细介绍一下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连接壳体20的结构,如图5所示,连接壳体20具体包括:
在所述连接壳体20的第一端并行设置有第一空腔201与第二空腔202,在所述连接壳体20的第二端并行设置有第三空腔203与第四空腔204。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连接壳体20主要用于将两个相互独立的连接主体10连接起来,所以连接壳体的制作材料可选择比重值相对较小的材料来制作,比如塑料,铝合金,镁合金,锂合金等。在具体应用中,连接壳体20具体为空腔的柱体结构,通过将连接主体10上的转动轴102插设到连接壳体20的空腔中来实现对连接主体10的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连接壳体20提供的一种优选结构为:在连接壳体20的第一端并行设置第一空腔201与第二空腔202,在连接壳体20上与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二端并行设置有第三空腔203与第四空腔204,当然在连接壳体的两端各设置两个空腔只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实现方式,在具体应用中,还可以将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合并成1个空腔,第三空腔与第四空腔分别合并成1个空腔,或者是在连接壳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置3个空腔,又或者是在连接壳体的第一端设置2个空腔,而第二端设置3个空腔都可以,只要当连接主体的转动轴插设至空腔后能够对连接主体的转动轴固定即可,这里对连接壳体两端的空腔个数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201与所述第三空腔203具体可以为相互连通的同一个空腔也可以为相互不连通的独立的两个空腔;
所述第二空腔202与所述第四空腔204具体可以为相互连通的同一个空腔也可以为相互不连通的独立的两个空腔。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连接壳体20也可以设计为导通结构,也就是说如果当连接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了2个空腔时,设置在第一端的第一空腔与设置在第二端的第二空腔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空腔,也可以导通为同一个空腔;同理,设置在第一端的第二空腔与设置在第二端的第四空腔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空腔,也可以导通为同一个空腔,当连接壳体中两端的空腔导通后,能够进一步减轻连接体的整体重量。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采用比重值较小的材料来制作连接壳体的技术手段,制作连接壳体的材料的比重值小于制作连接主体的材料的比重值,实现了使得被连接主体与连接壳体组合成的连接体的整体重量较轻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在所述连接主体包含有包括第一连接子主体及第二连接子主体的M个连接子主体,且所述第一连接子主体包含有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转动轴及第二转动轴的至少两个转动轴,所述第二连接子主体包含有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三转动轴及第四转动轴的至少两个转动轴时,所述第一转动轴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二转动轴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二空腔内,以及所述第三转动轴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三空腔内,所述第四转动轴能够插设于所述第四空腔内,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子主体与所述第二连接子主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壳体连接在一起,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下面提供一种通过连接壳体将两个连接主体连接在一起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假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体中包括的有多个连接主体,这些连接主体中的第一连接子主体1001与第二连接子主体1002需要通过一个两端各具有双空腔的连接壳体20来连接,在连接壳体20的第一端具有第一空腔201与第二空腔203,在连接壳体的第二端具有第三空腔203与第四空腔204,将第一连接子主体1001中相邻的第一转动轴10011与第二转动轴10012分别插设于第一空腔201与第二空腔202,将第二连接子主体1002中相邻的第三转动轴10021与第四转动轴10022分别插设于第三空腔203与第四空腔204,这就使得第一连接子主体1001与第二连接子主体1002分别连接在这个连接壳体20的两端了。由于连接主体是通过转动轴插设在连接壳体的空腔内来实现连接固定的,所以为了使得连接关系更加牢固,在实际应用中,连接壳体两个的空腔的截面形状要与连接主体上的转动轴的截面形状一致,而连接主体中的转动轴具体可以设计为截面形状各异的柱体结构,可以是圆柱体也可以是多边形柱体,所以,相应的设置在连接壳体上的空腔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或多边形的,只要能够与转动轴的界面形状相配合,使得连接方式更稳固,空腔的截面形状具体是什么形状这里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连接子主体中的所述转动轴个数大于2时,且所述第二连接子主体中的所述转动轴个数也大于2时,所述第一连接子主体与所述第二连接子主体之间至少通过一个所述连接壳体来连接。
在具体是实施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连接壳体上的空腔个数虽然不做限定,但提供的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是在连接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空腔,因为设置两个空腔使连接壳体起到对两个连接主体的连接作用的同时,当两个连接主体在通过转动的过程中,连接壳体还可以起到一些稳固的作用。这里继续上述对第一连接子主体与第二连接子主体的连接的实例,如果第一连接子主体与第二连接子主体中各自具有多个转动轴,比如各自有6个转动轴,这时,使用两端为双空腔的连接壳体来连接的话,3个这样的连接壳体并排使用就可以将这两个连接子主体中全部的转动轴都插入空腔中,当然,只要能够将两个连接子主体稳固连接起来,两个连接子主体中的转动轴不需要全部被插设如空腔中,所以使用1个或者2个连接壳体的话也可以,也就是说,不管需要的被连接的两个连接子主体各自包括有多少转动轴,他们之间至少需要一个连接壳体来连接。如图7所示,假设有8个连接主体10需要被连接,其中每个连接主体10各包括6个转动轴,当选用双空腔的连接壳体20来连接时,每两个连接主体10之间至少需要1个双空腔连接壳体20来连接,最多可以有3个双空腔连接壳体20并列来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情况来决定使用的连接壳体20的个数;在图7中,当8个连接主体10被连接在一起后,只使用了1个或者2个连接壳体的地方相对使用了3个连接壳体的地方就形成了镂空形状,在进一步减轻整个连接体重量的同时,也增加了整个连接体的外观效果,使得连接壳体在起到连接作用的同时也起到了对连接体的装饰作用。在图7中,中间4个被连接的连接主体使用的是同一个连接壳体,也就是说,连接壳体在保证对连接主体的稳固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多个连接壳体设计成为一个整体,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以及外观需要来对连接壳体进一步做类似图7中画的相关设计。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采用当多个包括多转动轴的连接主体被连接时,连接壳体的个数可以适当的减少的技术手段,使得被连接的连接主体不一定每个转动轴都被覆盖,实现了进一步减轻连接体整体的重量的效果,以及通过连接壳体对连接体的部分覆盖,对整个连接体起到装饰的效果。
进一步的,当所述M个连接子主体通过至少P个所述连接壳体连接在一起之后,其中,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在所述M个所述连接子主体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子主体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在所述M个所述连接子主体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子主体的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里继续以图7为例,当多个连接子主体10通过多个连接壳体20并排连接在一起之后,由于在每一个连接子主体的第一端都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在每一个连接子主体的第二端都设置有第二固定件,当这些连接子主体被并排连接后,所有的第一固定件会在组合成的连接体的第一端,所有的第二固定件会在组合成的连接体的第二端,所以,可以在所有的第一固定件端固定设置一个第一连接件30,在所有的第二固定件端固定设置一个第二连接件40,通过第一连接件30,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可以与连接体连接,通过第二连接件40,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可以与连接体连接,当然,将所有的第一固定件端都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以及将所有的第二固定件端都设置在第二连接件上这只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个数,理论上来说,在所有的第一固定件中只要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端设置第一连接件,以及在所有的第二固定件中只要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端设置第二连接件就可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
第一本体100;
第二本体200;
如以上所述的连接体300,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00和所述第二本体200。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将连接体中的连接主体与连接壳体采用不同比重值的材料来制作的技术手段,对连接体中的连接主体采用比重值较大的材料来制作,使得连接体满足对扭矩的需求,对连接体中的连接壳体采用比重值较小的材料来制作,使得连接体整体的重量减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存在的不能既满足对转轴扭矩的要求,又满足对转轴质量轻便的需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既能提供足够的扭矩,又能满足对转轴轻便设计的需求的技术效果。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比重值较小的材料来制作连接壳体的技术手段,制作连接壳体的材料的比重值小于制作连接主体的材料的比重值,实现了使得被连接主体与连接壳体组合成的连接体的整体重量较轻的技术效果。
(3)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当多个包括多转动轴的连接主体被连接时,连接壳体的个数可以适当的减少的技术手段,使得被连接的连接主体不一定每个转动轴都被覆盖,实现了进一步减轻连接体整体的重量的效果,以及通过连接壳体对连接体的部分覆盖,对整个连接体起到装饰的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连接体,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连接体,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
连接主体,由具有第一比重值的第一材料制成;
连接壳体,由具有第二比重值的第二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壳体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的外表面,覆盖所述连接主体整个或部分所述外表面,其中,所述第二比重值小于所述第一比重值;
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上;
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上;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将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连接体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连接体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本体围绕所述连接体绕所述第二本体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过程中,所述连接体的形状也从与所述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形状变化到与所述第二位置对应的第二形状,且所述第一形状和所述第二形状为不同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具体包括:
转动支架,由N个转动件组成,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转动轴,设置于所述转动支架上,用于固定所述N个转动件,以使所述N个转动件套设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转动支架,且使所述转动支架能够弯曲形变;
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架的第一端;
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架的第二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壳体的第一端并行设置有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在所述连接壳体的第二端并行设置有第三空腔与第四空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具体可以为相互连通的同一个空腔也可以为相互不连通的独立的两个空腔;
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四空腔具体可以为相互连通的同一个空腔也可以为相互不连通的独立的两个空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主体包含有包括第一连接子主体及第二连接子主体的M个连接子主体,且所述第一连接子主体包含有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转动轴及第二转动轴的至少两个转动轴,所述第二连接子主体包含有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三转动轴及第四转动轴的至少两个转动轴时,所述第一转动轴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二转动轴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二空腔内,以及所述第三转动轴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三空腔内,所述第四转动轴能够插设于所述第四空腔内,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子主体与所述第二连接子主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壳体连接在一起,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子主体中的所述转动轴个数大于2时,且所述第二连接子主体中的所述转动轴个数也大于2时,所述第一连接子主体与所述第二连接子主体之间至少通过一个所述连接壳体来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M个连接子主体通过至少P个所述连接壳体连接在一起之后,其中,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在所述M个所述连接子主体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子主体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在所述M个所述连接子主体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子主体的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项所述的连接体,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
CN201310284803.XA 2013-07-08 2013-07-08 一种连接体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279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4803.XA CN104279220B (zh) 2013-07-08 2013-07-08 一种连接体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4803.XA CN104279220B (zh) 2013-07-08 2013-07-08 一种连接体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9220A true CN104279220A (zh) 2015-01-14
CN104279220B CN104279220B (zh) 2017-04-19

Family

ID=52254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84803.XA Active CN104279220B (zh) 2013-07-08 2013-07-08 一种连接体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7922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5431A (zh) * 2015-07-20 2015-11-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柔性连接装置
CN105134753A (zh) * 2015-08-14 2015-12-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549684A (zh) * 2015-12-08 2016-05-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185881A1 (ja) * 2021-03-05 2022-09-0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82742A (ja) * 2000-09-11 2002-03-22 Nec Viewtechnology Ltd 携帯型電子機器
CN2545418Y (zh) * 2002-06-11 2003-04-16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式枢钮器
TW563718U (en) * 2003-04-22 2003-11-21 Lite On It Corp Double hinge structure
CN201034109Y (zh) * 2007-03-14 2008-03-12 蔡泳明 多角套筒扭力臂结构
CN201097268Y (zh) * 2007-07-13 2008-08-06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扩充座的枢纽器
CN202326681U (zh) * 2011-12-12 2012-07-11 昆山前端电子有限公司 双轴枢纽器及具有双轴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82742A (ja) * 2000-09-11 2002-03-22 Nec Viewtechnology Ltd 携帯型電子機器
CN2545418Y (zh) * 2002-06-11 2003-04-16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式枢钮器
TW563718U (en) * 2003-04-22 2003-11-21 Lite On It Corp Double hinge structure
CN201034109Y (zh) * 2007-03-14 2008-03-12 蔡泳明 多角套筒扭力臂结构
CN201097268Y (zh) * 2007-07-13 2008-08-06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扩充座的枢纽器
CN202326681U (zh) * 2011-12-12 2012-07-11 昆山前端电子有限公司 双轴枢纽器及具有双轴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5431A (zh) * 2015-07-20 2015-11-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柔性连接装置
CN105065431B (zh) * 2015-07-20 2017-12-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柔性连接装置
US9921611B2 (en) 2015-07-20 2018-03-20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flexible connection device
CN105134753A (zh) * 2015-08-14 2015-12-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134753B (zh) * 2015-08-14 2018-03-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549684A (zh) * 2015-12-08 2016-05-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549684B (zh) * 2015-12-08 2019-01-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185881A1 (ja) * 2021-03-05 2022-09-0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9220B (zh) 201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3317305B2 (en) Freely-foldable flexible LED screen
CN104279220A (zh) 一种连接体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CN204808114U (zh) 可变摩擦夹紧装置和便携式计算机
CN105465161A (zh) 双转轴枢纽器以及电子设备
WO2008109798A3 (en) Multi-instance, multi-user animation platforms
CN108885846A (zh)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CN103235638B (zh) 电子装置及其扩充基座
CN104281209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127099U (zh) 双转轴枢纽器以及电子设备
US20160104991A1 (en) Transmission Shaft Set, Transmission Shaft Structure and Metal Pin Connecting Shaft
CN206323416U (zh) 一种支撑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05755111U (zh) 电子设备
CN104281206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477052U (zh) 可360度旋转的转轴
CN207148686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168462A (zh) 电子设备及连接装置
CN103867560B (zh)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9708016U (zh) 一种带键盘的平板
CN105332996A (zh) 一种转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5209154A5 (zh)
CN206413045U (zh) 一种移动终端旋转部品应用的可变形铰链及移动终端
CN211778486U (zh) 多样连杆与链条组合的双轴外折同步转动机构
CN103362942B (zh) 枢纽器及其公连接件
CN203685841U (zh) 一种转轴及电子设备
CN104251369A (zh) 一种支架、电子设备保护外壳及电子设备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