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67026A - 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67026A
CN104267026A CN201410487581.6A CN201410487581A CN104267026A CN 104267026 A CN104267026 A CN 104267026A CN 201410487581 A CN201410487581 A CN 201410487581A CN 104267026 A CN104267026 A CN 104267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entration
solution
platinum nanoparticles
mercury
mercury 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875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67026B (zh
Inventor
陈伟
何少斌
吴钢伟
邓豪华
彭花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48758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67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67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67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67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670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本发明利用纳米铂与汞离子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后其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变化,通过纳米铂催化过氧化氢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显色,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超灵敏的汞离子检测新方法。该检测新方法所用纳米铂制备简便易得,可以实现对汞离子可视化便捷分析,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易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比色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属于分析化学和纳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汞是高毒的全球性环境污染物,尤其是其具有高迁移性、持久性、甲基化作用性、生物富集性及食物链放大性的特点,即便是极微量的存在于环境中,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健康也是极大的威胁。医学研究早已证实一定程度的汞暴露将严重损伤人的大脑、心脏、肾、肺及免疫系统。而在全球工业化进程当中,人为活动造成环境中的汞含量日益增加,污染范围日益扩大,据统计,目前大气、水、土壤中汞含量比数年前提高了3倍。美国环境保护署规定饮用水中汞离子的最大允许量不得超过10 nmol/L。目前,汞离子的常规检测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但是这些方法操作繁琐,需要麻烦的前处理、专门的分析技术人员以及昂贵的仪器,不利于现场快速分析及低浓度汞的检测。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比色检测方法。其中包括利用纳米铂与汞离子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后其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变化,通过纳米铂催化过氧化氢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显色,随着汞离子的含量增加,显色体系在最大吸收波长652 nm处的吸收值(A)降低。
为了实现上述检测方法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比色检测方法,其特征是纳米铂与汞离子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后其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变化,通过纳米铂催化过氧化氢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显色,根据显色体系溶液颜色判断或紫外吸收光谱特征的变化,来测定汞离子浓度,所述纳米铂由以下步骤制成的:在0.01~5 ml、浓度为5~200 mmol/L柠檬酸三钠溶液中加入0.01~5 ml、浓度为1~100 mmol/L氯铂酸水溶液,混匀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0.05~0.5 ml、浓度为10~400 mmol/L硼氢化钠水溶液,继续混匀搅拌得到柠檬酸修饰的铂纳米材料,将水溶液冷冻干燥即得到铂纳米材料粉末。优选的纳米铂制备方法为:将1 ml 浓度为16 mmol/L 氯铂酸水溶液与1 ml 浓度为40 mmol/L的柠檬酸三钠混合,并用38 ml的双蒸水稀释,暗处搅拌30分钟,随后加入0.2 ml浓度为50 mmol/L的硼氢化钠水溶液,加入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反应溶液颜色从浅黄色变成棕黄色,暗处继续搅拌1小时。
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能根据显色体系溶液颜色判断汞离子的浓度。
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能根据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652 nm处的吸收值以判断汞离子的浓度。
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将纳米铂溶液用双蒸水稀释50倍得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在0.1 ml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中,加入0.4 ml不同浓度的汞离子样品溶液,混合后在室温放置2分钟,在混合溶液中加入2.3 ml的双蒸水、1 ml浓度为2 mol/L的过氧化氢、0.2 ml浓度为16 mmol/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混合后45℃水浴10分钟,目视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或测定最大吸收波长652 nm处的吸收值,当不含汞离子时,溶液显深蓝色,随着汞离子浓度的增大,体系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肉眼观察的检测限为1.5 nmol/L,随着汞离子浓度的增大,在最大吸收波长652 nm处的吸收值逐渐减小,吸收光谱逐渐下降;根据空白吸收值A0与含有汞离子吸收值A的差值(A0-A)绘制标准曲线,在0.01~4 nmol/L 汞离子浓度范围内A0-A与汞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5 pmol/L。
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纳米铂溶液和含不同浓度的汞离子样品溶液混合后室温放置时间为1~10分钟,选择最优时间为2分钟。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快速测定水样中汞离子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在0.1 ml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中,加入0.4 ml待测水样,混合后在室温放置2分钟,在混合溶液中加入2.3 ml的双蒸水、1 ml浓度为2 mol/L的过氧化氢、0.2 ml浓度为16 mmol/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混合后45℃水浴10分钟,目视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或测定溶液最大吸收波长652 nm处的吸收值,根据溶液颜色判断待测水样中的汞离子含量或根据空白吸收值A0与含有汞离子吸收值A的差值(A0-A)定量计算待测水样中的汞离子含量。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试剂盒,其特征是试剂盒中包括柠檬酸修饰的纳米铂的a液,显色底物过氧化氢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的b液;所述a液包括制备后稀释50倍的纳米铂溶液,其浓度为1.56 mg/L;所述b液包括过氧化氢及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过氧化氢浓度为0.571 mol/L,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浓度为0.914 mmol/L。
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试剂盒的应用,其特征是将0.4 ml待检测的样品溶液中加入0.1 ml的a液,混合后在室温放置2分钟,在混合溶液中加入3.5 ml的b液,混合后45℃水浴10分钟,目视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或测定最大吸收波长652 nm处的吸收值;根据溶液颜色目视判断或通过吸光度测定的空白吸收值A0与含有汞离子吸收值A的差值(A0-A)绘制的标准曲线进行定量;所述目视观察的检测限为1.5 nmol/L,所述吸光度测定的检测限为8.5 pmol/L。
上述所使用的柠檬酸修饰的纳米铂的制备方法优选为:将1 ml 浓度为16 mmol/L 氯铂酸水溶液与1 ml 浓度为40 mmol/L的柠檬酸三钠混合,并用38 ml的双蒸水稀释,暗处搅拌30分钟,随后加入0.2 ml浓度为50 mmol/L的硼氢化钠水溶液,加入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反应溶液颜色从浅黄色变成棕黄色,暗处继续搅拌1小时。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纳米铂的制备:首先,将1 ml 浓度为16 mmol/L 氯铂酸水溶液与1 ml 浓度为40 mmol/L的柠檬酸三钠混合,并用38 ml的双蒸水稀释,暗处搅拌30分钟。随后加入0.2 ml浓度为50 mmol/L的硼氢化钠水溶液(加入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反应溶液颜色从浅黄色变成棕黄色,暗处继续搅拌1小时。所得的纳米铂浓度为78 mg/L,平均粒径为2.5±0.4 nm。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玻璃器皿均经过王水浸泡,并用双蒸水彻底清洗,晾干。
(二)汞离子的检测方法: 在0.1 ml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中加入0.4 ml汞离子样品溶液,混合后在室温放置2分钟,在混合溶液中加入2.3 ml的双蒸水、1 ml浓度为2 mol/L的过氧化氢、0.2 ml浓度为16 mmol/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混合后45℃水浴10分钟,目视观察颜色的变化或测定最大吸收波长652 nm处的吸收值(A)。根据显色体系溶液颜色判断或通过根据A0(空白)与A(含有汞离子)的差值(A0-A)绘制的标准曲线进行定量。目视观察的检测限为1.5 nmol/L,吸光度测定的检测限为8.5 pmol/L。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试剂盒。试剂盒中包括提供柠檬酸修饰的纳米铂(a液),过氧化氢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b液)。
为了实现上述试剂盒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三)a液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一)制备后用双蒸水稀释50倍的纳米铂溶液,其浓度为1.56 mg/L。b液包括过氧化氢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过氧化氢浓度为0.571 mol/L,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浓度为0.914 mmol/L。
(四)样品中汞离子的检测方法:0.4 ml样品溶液中加入0.1 ml技术方案(三)的a液,混合后在室温放置2分钟,在混合溶液中加入3.5 ml技术方案(三)的b液,混合后45℃水浴10分钟,目视观察颜色的变化或测定最大吸收波长652 nm处的吸收值(A)。根据显色体系溶液颜色初步判断或通过根据A0(空白)与A(含有汞离子)的差值(A0-A)绘制的标准曲线进行定量。通过肉眼观察颜色的检测限为1.5 nmol/L,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检测限为8.5 pmol/L。
相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利用纳米铂与汞离子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后其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变化,通过纳米铂催化过氧化氢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显色,从而表现出溶液颜色和紫外吸收光谱特征的变化,可以用于汞离子的含量检测。检测工作可在10-15分钟内完成并得到检测结果。
(2)本发明所使用的纳米铂由柠檬酸作为稳定剂修饰在表面,硼氢化钠还原氯铂酸得到,其制备过程简单快速。
(3)本发明在检测汞离子中无需加入稳定剂稳定纳米铂。每次检测所需纳米铂用量极少,显色底物(过氧化氢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容易获得,检测成本低。
(4)本发明对样品的处理要求低,对汞离子的检测特异性高。
(5)本发明检测汞离子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01~4 nmol/L,检测的灵敏度高,通过肉眼观察颜色变化的检测限为1.5 nmol/L,分光光度法检测的检测限为8.5 pmol/L。
本发明的测定方法,可以通过紫外吸收光谱仪测定出样本中汞离子的浓度水平,测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精确度好。同时还可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肉眼观察颜色变化的检测限为1.5 nmol/L。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汞离子检测试剂盒,检测过程简便,稳定性好,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纳米铂催化过氧化氢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显色的紫外吸收光谱图。
图2为与5 nmol/L的汞离子作用后的纳米铂催化过氧化氢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显色的紫外吸收光谱图。
图3为不同浓度汞离子存在时显色体系的颜色变化图,具体颜色变化:当不含汞离子时,溶液显深蓝色,随着汞离子浓度的增大,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图4为不同浓度汞离子存在时显色体系的紫外吸收光谱图。汞离子浓度(nmol/L):0,0.01,0.05,0.1,0.5,1,1.5,2,3,4。
图5为汞离子的标准曲线图,纵坐标表示A0(空白)与A(含有汞离子)的差值。
图6为汞离子检测的干扰性实验,对比了除汞离子外的17种不同的阳离子,纵坐标表示A(含有阳离子)与A0(空白)的比值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比色检测方法。其中包括利用纳米铂与汞离子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后其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变化,通过纳米铂催化过氧化氢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显色,随着汞离子的含量增加,显色体系在最大吸收波长652 nm处的吸收值(A)降低。取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汞离子的标准样品加入体系中反应,根据显色体系溶液颜色判断或根据A0(空白)与A(含有汞离子)的差值(A0-A)绘制标准曲线,从而实现汞离子的检测。
以下结合附图及若干实施例对本发明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将1 ml 浓度为16 mmol/L 氯铂酸水溶液与1 ml 浓度为40 mmol/L的柠檬酸三钠混合,并用38 ml的双蒸水稀释,暗处搅拌30分钟。随后加入0.2 ml浓度为50 mmol/L的硼氢化钠水溶液(加入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反应溶液颜色从浅黄色变成棕黄色,暗处继续搅拌1小时。所得的纳米铂浓度为78 mg/L,平均粒径为2.5±0.4 nm。以上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玻璃器皿均经过王水浸泡,并用双蒸水彻底清洗,晾干。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所得纳米铂溶液用双蒸水稀释50倍得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取0.1 ml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加入2.7 ml的双蒸水、1 ml浓度为2 mol/L的过氧化氢、0.2 ml浓度为16 mmol/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混合后45℃水浴10分钟,体系显色后为深蓝色,该体系最大吸收波长在652 nm(见图1)。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所得纳米铂溶液用双蒸水稀释50倍得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在0.1 ml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中,加入0.4 ml浓度为50 nmol/L的汞离子样品溶液,混合后在室温放置2分钟,在混合溶液中加入2.3 ml的双蒸水、1 ml浓度为2 mol/L的过氧化氢、0.2 ml浓度为16 mmol/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混合后45℃水浴10分钟,体系显色后为浅蓝色,该体系在652 nm的吸收值较实施例2明显降低(见图2)。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所得纳米铂溶液用双蒸水稀释50倍得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在0.1 ml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中,加入0.4 ml不同浓度的汞离子样品溶液,混合后在室温放置2分钟,在混合溶液中加入2.3 ml的双蒸水、1 ml浓度为2 mol/L的过氧化氢、0.2 ml浓度为16 mmol/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混合后45℃水浴10分钟,目视观察颜色的变化。如图3所示,当不含汞离子时,溶液显深蓝色,随着汞离子浓度的增大,体系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肉眼观察的检测限为1.5 nmol/L。
实施例5:
将实施例1所得纳米铂溶液用双蒸水稀释50倍得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在0.1 ml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中,加入0.4 ml不同浓度的汞离子样品溶液,混合后在室温放置2分钟,在混合溶液中加入2.3 ml的双蒸水、1 ml浓度为2 mol/L的过氧化氢、0.2 ml浓度为16 mmol/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混合后45℃水浴10分钟,测定体系的吸收光谱。如图4所示,随着汞离子浓度的增大,体系在最大吸收波长652 nm处的吸光值(A)逐渐减小,吸收光谱逐渐下降。如图5所示,根据A0(空白)与A(含有汞离子)的差值(A0-A)绘制标准曲线,在0.01 ~4 nmol/L 范围内A0-A与汞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5 pmol/L。
实施例6:
将实施例1所得纳米铂溶液用双蒸水稀释50倍得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在0.1 ml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中,加入0.4 ml含有不同的阳离子的溶液,混合后在室温放置2分钟,在混合溶液中加入2.3 ml的双蒸水、1 ml浓度为2 mol/L的过氧化氢、0.2 ml浓度为16 mmol/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混合后45℃水浴10分钟,测定体系在652 nm处的吸收值(A)。如图6所示,纵坐标为A(含有阳离子)与A0(空白)的比值,与10 nmol/L的汞离子产生的抑制作用相比,1 μmol/L的其它阳离子的影响均可以忽略不计(横坐标从左至右为NH4 +, Na+, K+, Ba2+, Ca2+, Cd2+, Co2+, Cu2+, Mg2+, Mn2+, Ni2+, Pb2+, Fe2+, Zn2+, Al3+, Cr3+, Fe3+)。
实施例7:
将实施例1所得纳米铂溶液用双蒸水稀释50倍得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在0.1 ml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中,加入0.4 ml自来水样品,混合后在室温放置2分钟,在混合溶液中加入2.3 ml的双蒸水、1 ml浓度为2 mol/L的过氧化氢、0.2 ml浓度为16 mmol/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混合后45℃水浴10分钟,测定体系在652 nm处的吸收值。结合实施例5的标准曲线计算汞离子的含量,自来水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3-103%,相对标准偏差为0.6~2.9%。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试剂盒。试剂盒中包括提供柠檬酸修饰的纳米铂(a液),过氧化氢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b液)。具体实施如下:
实施例8:
a液包括上述实施例1制备后用双蒸水稀释50倍的纳米铂溶液,其浓度为1.56 mg/L。b液包括过氧化氢及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过氧化氢浓度为0.571 mol/L,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浓度为0.914 mmol/L。
实施例9:
0.4 ml待测的含汞离子样品溶液中加入0.1 ml实施例8的a液,混合后在室温放置2分钟,在混合溶液中加入3.5 ml实施例8的b液,混合后45℃水浴10分钟,目视观察颜色的变化或测定最大吸收波长652 nm处的吸收值(A)。根据结合实施例4的显色体系溶液颜色判断和实施例5的标准曲线进行汞离子的定量。目视观察的检测限为1.5 nmol/L,吸光度测定的检测限为8.5 pmol/L。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比色检测方法,其特征是纳米铂与汞离子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后其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变化,通过纳米铂催化过氧化氢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显色,根据显色体系溶液颜色判断或紫外吸收光谱特征的变化,来测定汞离子浓度,所述纳米铂由以下步骤制成的:在0.01~5 ml、浓度为5~200 mmol/L柠檬酸三钠溶液中加入0.01~5 ml、浓度为1~100 mmol/L氯铂酸水溶液,混匀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0.05~0.5 ml、浓度为10~400 mmol/L硼氢化钠水溶液,继续混匀搅拌得到柠檬酸修饰的铂纳米材料,将水溶液冷冻干燥即得到铂纳米材料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能根据显色体系溶液颜色判断汞离子的浓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能根据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652 nm处的吸收值以判断汞离子的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使用的纳米铂制备方法为:将1 ml 浓度为16 mmol/L 氯铂酸水溶液与1 ml 浓度为40 mmol/L的柠檬酸三钠混合,并用38 ml的双蒸水稀释,暗处搅拌30分钟,随后加入0.2 ml浓度为50 mmol/L的硼氢化钠水溶液,加入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反应溶液颜色从浅黄色变成棕黄色,暗处继续搅拌1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将纳米铂溶液用双蒸水稀释50倍得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在0.1 ml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中,加入0.4 ml不同浓度的汞离子样品溶液,混合后在室温放置2分钟,在混合溶液中加入2.3 ml的双蒸水、1 ml浓度为2 mol/L的过氧化氢、0.2 ml浓度为16 mmol/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混合后45℃水浴10分钟,目视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或测定最大吸收波长652 nm处的吸收值,当不含汞离子时,溶液显深蓝色,随着汞离子浓度的增大,体系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肉眼观察的检测限为1.5 nmol/L,随着汞离子浓度的增大,在最大吸收波长652 nm处的吸收值逐渐减小,吸收光谱逐渐下降;根据空白吸收值A0与含有汞离子吸收值A的差值(A0-A)绘制标准曲线,在0.01~4 nmol/L 汞离子浓度范围内A0-A与汞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5 pmol/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纳米铂溶液和含不同浓度的汞离子样品溶液混合后室温放置时间为1~10分钟,选择最优时间为2分钟。
7.一种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快速测定水样中汞离子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在0.1 ml浓度为1.56 mg/L的纳米铂溶液中,加入0.4 ml待测水样,混合后在室温放置2分钟,在混合溶液中加入2.3 ml的双蒸水、1 ml浓度为2 mol/L的过氧化氢、0.2 ml浓度为16 mmol/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混合后45℃水浴10分钟,目视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或测定溶液最大吸收波长652 nm处的吸收值,根据溶液颜色判断待测水样中的汞离子含量或根据空白吸收值A0与含有汞离子吸收值A的差值(A0-A)定量计算待测水样中的汞离子含量。
8.一种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试剂盒,其特征是试剂盒中包括柠檬酸修饰的纳米铂的a液,显色底物过氧化氢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的b液;所述a液包括制备后稀释50倍的纳米铂溶液,其浓度为1.56 mg/L;所述b液包括过氧化氢及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过氧化氢浓度为0.571 mol/L,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浓度为0.914 mmol/L。
9.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试剂盒的应用,其特征是将0.4 ml待检测的样品溶液中加入0.1 ml的a液,混合后在室温放置2分钟,在混合溶液中加入3.5 ml的b液,混合后45℃水浴10分钟,目视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或测定最大吸收波长652 nm处的吸收值;根据溶液颜色目视判断或通过吸光度测定的空白吸收值A0与含有汞离子吸收值A的差值(A0-A)绘制的标准曲线进行定量;所述目视观察的检测限为1.5 nmol/L,所述吸光度测定的检测限为8.5 pmol/L。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试剂盒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试剂盒的应用,其特征是所使用的柠檬酸修饰的纳米铂的制备方法为:将1 ml 浓度为16 mmol/L 氯铂酸水溶液与1 ml 浓度为40 mmol/L的柠檬酸三钠混合,并用38 ml的双蒸水稀释,暗处搅拌30分钟,随后加入0.2 ml浓度为50 mmol/L的硼氢化钠水溶液,加入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反应溶液颜色从浅黄色变成棕黄色,暗处继续搅拌1小时。
CN201410487581.6A 2014-09-22 2014-09-22 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67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7581.6A CN104267026B (zh) 2014-09-22 2014-09-22 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7581.6A CN104267026B (zh) 2014-09-22 2014-09-22 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67026A true CN104267026A (zh) 2015-01-07
CN104267026B CN104267026B (zh) 2017-05-10

Family

ID=52158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8758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67026B (zh) 2014-09-22 2014-09-22 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67026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2065A (zh) * 2016-01-29 2016-05-11 福建医科大学 基于铂铋纳米模拟过氧化物酶的葡萄糖检测试剂盒
CN105675519A (zh) * 2016-04-01 2016-06-15 江南大学 一种汞离子检测方法
CN105784620A (zh) * 2016-05-05 2016-07-20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比色检测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分析方法
CN106546585A (zh) * 2016-11-09 2017-03-29 江南大学 汞离子、总汞和有机汞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
CN107084938A (zh) * 2017-05-01 2017-08-22 福建医科大学 基于壳聚糖‑铂模拟氧化酶的碱性磷酸酶测定方法
IT201700030715A1 (it) * 2017-03-21 2018-09-21 Fondazione St Italiano Tecnologia Procedimento per determinare la capacità antiossidante di un campione biologico e relativo kit.
IT201700052359A1 (it) * 2017-05-15 2018-11-15 Fondazione St Italiano Tecnologia Metodo per la rivelazione della presenza di mercurio in acqua e kit per la realizzazione del metodo
CN109212123A (zh) * 2018-09-10 2019-01-15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气压变化即时检测汞离子的方法
CN111122268A (zh) * 2019-12-31 2020-05-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保存液体样品中硫酸酯结合体和葡萄糖苷醛酸结合体的方法
CN111220610A (zh) * 2020-02-05 2020-06-02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铁醇盐纳米酶的As5+比色检测法
CN111239124A (zh) * 2020-03-06 2020-06-05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利用二硫化铂的过氧化氢比色检测法
CN112710652A (zh) * 2019-10-24 2021-04-2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硫化铜纳米材料的超灵敏汞污染比色检测方法
CN112844411A (zh) * 2020-12-08 2021-05-28 曲阜师范大学 汞促二维氧化石墨烯稳定Ag2S纳米模拟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06068A (zh) * 2021-07-08 2021-09-17 云南伦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快速检测草甘膦的方法
CN114570362A (zh) * 2022-03-03 2022-06-03 武汉轻工大学 一种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6504A (zh) * 2009-11-27 2010-05-12 东南大学 金纳米粒子模拟酶应用于生物检测的方法
CN102019179A (zh) * 2009-09-17 2011-04-2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金核/铂壳纳米棒模拟酶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8287A (zh) * 2012-12-25 2013-04-17 福建医科大学 基于纳米金模拟过氧化物酶的硫离子测定方法
CN103063832A (zh) * 2013-01-05 2013-04-24 福州大学 基于铂纳米颗粒模拟酶的免疫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9179A (zh) * 2009-09-17 2011-04-2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金核/铂壳纳米棒模拟酶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6504A (zh) * 2009-11-27 2010-05-12 东南大学 金纳米粒子模拟酶应用于生物检测的方法
CN103048287A (zh) * 2012-12-25 2013-04-17 福建医科大学 基于纳米金模拟过氧化物酶的硫离子测定方法
CN103063832A (zh) * 2013-01-05 2013-04-24 福州大学 基于铂纳米颗粒模拟酶的免疫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NG MA ET.AL: "Peroxidase-like catalytic activity of cubic Pt nanocrystals",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 ENG. ASPECTS》 *
YI JUAN LONG ET.AL: "Visual observation of the mercury-stimulated peroxidase mimetic activity of gold nanoparticles",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
余家会等: "《纳米生物医药》", 31 December 2011,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2065A (zh) * 2016-01-29 2016-05-11 福建医科大学 基于铂铋纳米模拟过氧化物酶的葡萄糖检测试剂盒
CN105572065B (zh) * 2016-01-29 2018-08-21 福建医科大学 基于铂铋纳米模拟过氧化物酶的葡萄糖检测试剂盒
CN105675519B (zh) * 2016-04-01 2018-02-09 江南大学 一种汞离子检测方法
CN105675519A (zh) * 2016-04-01 2016-06-15 江南大学 一种汞离子检测方法
CN105784620A (zh) * 2016-05-05 2016-07-20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比色检测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分析方法
CN106546585B (zh) * 2016-11-09 2019-04-16 江南大学 汞离子、总汞和有机汞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
CN106546585A (zh) * 2016-11-09 2017-03-29 江南大学 汞离子、总汞和有机汞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
IT201700030715A1 (it) * 2017-03-21 2018-09-21 Fondazione St Italiano Tecnologia Procedimento per determinare la capacità antiossidante di un campione biologico e relativo kit.
WO2018172904A1 (en) * 2017-03-21 2018-09-27 Fondazione Istituto Italiano Di Tecnologi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a biological sample and related kit
JP7261742B2 (ja) 2017-03-21 2023-04-20 フォンダツィオーネ・イスティトゥート・イタリアーノ・ディ・テクノロジャ 生体試料の抗酸化能を決定する方法および関連キット
JP2020514731A (ja) * 2017-03-21 2020-05-21 フォンダツィオーネ・イスティトゥート・イタリアーノ・ディ・テクノロジャFondazione Istituto Italiano Di Tecnologia 生体試料の抗酸化能を決定する方法および関連キット
CN110402389A (zh) * 2017-03-21 2019-11-01 意大利学院科技基金会 用于测定生物样本的抗氧化能力的方法以及相关的试剂盒
CN107084938B (zh) * 2017-05-01 2020-02-28 福建医科大学 基于壳聚糖-铂模拟氧化酶的碱性磷酸酶测定方法
CN107084938A (zh) * 2017-05-01 2017-08-22 福建医科大学 基于壳聚糖‑铂模拟氧化酶的碱性磷酸酶测定方法
WO2018211415A1 (en) * 2017-05-15 2018-11-22 Fondazione Istituto Italiano Di Tecnologia A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mercury in water, and a kit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IT201700052359A1 (it) * 2017-05-15 2018-11-15 Fondazione St Italiano Tecnologia Metodo per la rivelazione della presenza di mercurio in acqua e kit per la realizzazione del metodo
CN109212123A (zh) * 2018-09-10 2019-01-15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气压变化即时检测汞离子的方法
CN112710652A (zh) * 2019-10-24 2021-04-2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硫化铜纳米材料的超灵敏汞污染比色检测方法
CN111122268A (zh) * 2019-12-31 2020-05-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保存液体样品中硫酸酯结合体和葡萄糖苷醛酸结合体的方法
CN111220610A (zh) * 2020-02-05 2020-06-02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铁醇盐纳米酶的As5+比色检测法
CN111239124A (zh) * 2020-03-06 2020-06-05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利用二硫化铂的过氧化氢比色检测法
CN112844411A (zh) * 2020-12-08 2021-05-28 曲阜师范大学 汞促二维氧化石墨烯稳定Ag2S纳米模拟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06068A (zh) * 2021-07-08 2021-09-17 云南伦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快速检测草甘膦的方法
CN114570362A (zh) * 2022-03-03 2022-06-03 武汉轻工大学 一种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67026B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7026A (zh) 基于纳米铂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汞离子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Wang et al. Chemical redox-regulated mesoporous silica-coated gold nanorods for colorimetric probing of Hg2+ and S 2−
Chen et al.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of chromium (III) ions by resonance Rayleigh scattering enhanced by gold nanoparticles
Long et al. Visual observation of the mercury-stimulated peroxidase mimetic activity of gold nanoparticles
Luo et al. SERS detection of trace nitrite ion in aqueous solution based on the nitrosation reaction of rhodamine 6G molecular probe
Lu et al. Flow-injection chemiluminescent determination of nitrite in water based on the formation of peroxynitrite from the reaction of nitrite and hydrogen peroxide
Zhang et al. A convenient label free colorimetric assay for pyrophosphatase activity based on a pyrophosphate-inhibited Cu 2+–ABTS–H 2 O 2 reaction
CN103048287B (zh) 基于纳米金模拟过氧化物酶的硫离子测定方法
Moliner-Martínez et al. Improved detection limit for ammonium/ammonia achieved by Berthelot's reaction by use of solid-phase extraction coupled to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Bi et al.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sensor based on manganese doped zinc sulfide quantum dots for detection of urea
Tohidinia et al. Poly (quercetin)-bismuth nanowires as a new modifier for simultaneous voltammetric determination of dihydroxybenzene isomers and nitrite
Li et al. Analyte-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CdSe/ZnS quantum dots for paper-based colorimetric sensing of Hg2+ under visible light
Gong et al. Fluori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iocyanate with 2′, 7′-dichlorofluorescein and iodine
CN103487430B (zh) 一种三价铝离子检测试剂及检测方法
Wang et al. Determination of trace formaldehyde in blood plasma by resonance fluorescence technology
Gao et al. Rapid and accurate detection of phosphate in complex biological fluids based on highly improved antenna sensitization of lanthanide luminescence
Kawakubo et al. Catalytic spectrofluor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vanadium using oxidation of o-phenylenediamine with bromate in the presence of gallic acid
CN110596061A (zh) 基于BPEI-CuNCs荧光探针快速检测铜离子的方法
Ulusoy et al. Kinetic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race copper (II) ions by their catalytic effect on the reduction of brilliant cresyl blue by ascorbic acid
CN106596479B (zh) 一种用于游离氯检测的荧光传感器
Nascimento 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l (III) and Fe (III) in post-hemodialysis fluids by spectrophotometry and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CN102830078B (zh) 一种检测二价锰离子的方法
CN102879350B (zh) 以热处理裸纳米金为显色探针的铜离子快速测定方法
CN109799215B (zh) 一种基于G-四联体DNA的Pb2+荧光传感检测方法
Wa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core/shell organic nanoparticle as a fluorescence probe in the selective determination of Cr (V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