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66990B - 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66990B
CN104266990B CN201410592191.5A CN201410592191A CN104266990B CN 104266990 B CN104266990 B CN 104266990B CN 201410592191 A CN201410592191 A CN 201410592191A CN 104266990 B CN104266990 B CN 1042669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ene
situ measurement
detected
chemical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921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66990A (zh
Inventor
郑小平
陈增强
刘梦婷
程远
左国民
周学志
牟善军
袁纪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e Chemical Defense College of PLA
Q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EMICAL DEFENSE COLLEGE OF PLA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MICAL DEFENSE COLLEGE OF PLA,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EMICAL DEFENSE COLLEGE OF PLA
Priority to CN2014105921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669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66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66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66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669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包括:远距离探测装置、现场探测装置和分析装置;远距离探测装置,用于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远距离探测,并根据探测结果将现场探测装置发送至待检测现场进行现场探测;其中,发送现场探测装置至待检测现场的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通过机械装置携带和通过弹射装置抛射;现场探测装置用于将现场探测得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分析装置;分析装置,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显示分析结果。本发明使用远距离探测装置和现场探测装置既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又能够准确且高效的探测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的具体信息,实现了探测的准确完备性和人员安全性双重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险化学品探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针对化学品的现场快速检测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1)电离/离子迁移谱技术;(2)火焰光度法检测技术;(3)红外光谱学技术;(4)电化学检测技术;(5)湿化学检测技术;(6)表面声波技术;(7)光电离检测技术;(8)信息采集模块排列技术(电子鼻);(9)热点传导技术;(10)火焰离子化检测技术。依托上述技术的探测设备大致可归为非接触式和接触式两类。
具体的,非接触式探测设备,如使用遥测技术,其通过向外发射红外光以实现远距离探测,但是该种方式只能粗略定量化学品的浓度等参数,其不能实现准确定量;接触式探测设备,其需要到待测试现场进行检测,对于危险化学品事故,在未知危险化学品类型之前,派作业人员盲目到现场进行接触式检测,容易对作业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基于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突发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缺少一种能够实现探测的准确完备性和人员安全性双重保障的探测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包括:远距离探测装置、现场探测装置和分析装置;
远距离探测装置,用于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远距离探测,并根据远距离探测的结果,将现场探测装置发送至待检测现场进行现场探测;其中,将现场探测装置发送至待检测现场的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通过机械装置携带现场探测设备到待检测现场,和,通过弹射装置将现场探测设备抛射到待检测现场;
现场探测装置,用于将现场探测得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分析装置;
分析装置,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显示分析结果。
进一步,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还包括运载装置;
运载装置,用于将远距离探测装置、现场探测装置和分析装置运送到预设检测现场,以便远距离探测装置、现场探测装置和分析装置进行探测和分析工作;其中,预设检测现场环绕待检测现场,且与待检测现场留有预设范围。
进一步,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远距离探测装置具体用于,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远距离探测,并对探测到的化学品进行识别,确定化学品的参数信息,并根据参数信息生成驱动指令,并根据驱动指令将现场探测装置发送至待检测现场进行现场探测;同时将参数信息传输至分析装置;其中,参数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浓度和地理位置信息;
现场探测装置具体用于,根据驱动指令进行现场探测,并将现场探测得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分析装置。
进一步,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远距离探测装置包括:红外遥测模块、自动识别模块、第一信号控制电路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
红外遥测模块,用于向待检测现场发送红外线,并接收红外线的反射数据,并将反射数据发送至自动识别模块;
自动识别模块,用于对反射数据进行识别,确定化学品的参数信息,并将参数信息发送至第一信号控制电路;
第一信号控制电路,用于将参数信息发送至分析装置;同时对参数信息进行判断处理,并根据判断处理的结果生成指示信息,并将指示信息发送至现场探测装置;其中,判断处理包括定性判断和定量判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危险化学品经过定性判断和定量判断后的判断结果;
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指示信息,并将指示信息发送至现场探测装置。
进一步,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现场探测装置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号控制电路和第二无线传输模块;
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指示信息,并将指示信息发送至第二信号控制电路;
第二信号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指示信息生成驱动指令,并将驱动指令发送至信息采集模块;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根据驱动指令采集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的参数信息,并将参数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第二信号控制电路以及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将电信号发送至分析装置。
进一步,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第二信号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在指示信息处于预设范围内时,生成第一驱动指令,并将第一驱动指令发送至机械装置;
机械装置,用于接收第一驱动指令,并根据第一驱动指令将现场探测装置运送到待检测现场,用以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现场探测。
进一步,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现场探测装置还包括报警模块;
第二信号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在指示信息超出预设范围内时,生成第二驱动指令,并将第二驱动指令发送至弹射装置和报警模块;
弹射装置,用于接收第二驱动指令,并根据第二驱动指令将现场探测装置抛射到待检测现场,用以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现场探测;
报警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驱动指令,并根据第二驱动指令发送警报信号,用以提醒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为危险化学品。
进一步,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还包括定位装置;
定位装置,用于定位现场探测装置到达待检测现场的路线信息,并在现场探测装置到达待检测现场时,定位现场探测装置和危险化学品的位置信息;其中,路线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弹射装置抛射现场探测装置的路线信息和机械装置运送现场探测装置的路线信息。
进一步,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分析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号控制电路发送的参数信息和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的电信号,并对参数信息和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分析处理的结果发送至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分析处理结果。
进一步,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分析装置还包括:第三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三信号控制电路;
第三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发送至第三信号控制电路;
第三信号控制电路,用于接收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发送至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以便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对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包括:远距离探测装置、现场探测装置和分析装置;远距离探测装置,用于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远距离探测,并根据远距离探测的结果,将现场探测装置发送至待检测现场进行现场探测;其中,将现场探测装置发送至待检测现场的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通过机械装置携带现场探测设备到待检测现场,和,通过弹射装置将现场探测设备抛射到待检测现场;现场探测装置,用于将现场探测得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分析装置;分析装置,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显示分析结果。
与现有技术中,基于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突发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缺少一种能够实现探测的准确完备性和人员安全性双重保障的探测技术的方案相比,其首先通过远距离探测装置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远距离探测,确定待探测化学品的成分、大致浓度范围和位置信息等参数,并根据上述的探测结果,再将现场探测装置发送至待检测现场进行现场探测,例如,若判断待探测化学品有危险时,通过弹射装置将现场探测装置抛射到待检测现场进行现场探测;若判断待探测化学品无危险时,通过机械装置或者人工将现场探测装置携带到待检测现场进行现场探测,本发明使用远距离探测装置和现场探测装置既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又能够准确且高效的探测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的具体信息,实现了探测的准确完备性和人员安全性双重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远距离探测装置11、现场探测装置12和分析装置13;
远距离探测装置11,用于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远距离探测,并根据远距离探测的结果,将现场探测装置12发送至待检测现场进行现场探测;其中,将现场探测装置12发送至待检测现场的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通过机械装置携带现场探测设备到待检测现场,和,通过弹射装置将现场探测设备抛射到待检测现场。
现场探测装置12,用于将现场探测得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分析装置13。
分析装置13,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显示分析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包括:远距离探测装置11、现场探测装置12和分析装置13;远距离探测装置11,用于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远距离探测,并根据远距离探测的结果,将现场探测装置12发送至待检测现场进行现场探测;其中,将现场探测装置12发送至待检测现场的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通过机械装置携带现场探测设备到待检测现场,和,通过弹射装置将现场探测设备抛射到待检测现场;现场探测装置12,用于将现场探测得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分析装置13;分析装置13,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显示分析结果。
与现有技术中,基于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突发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缺少一种能够实现探测的准确完备性和人员安全性双重保障的探测技术的方案相比,其首先通过远距离探测装置11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远距离探测,确定待探测化学品的成分、大致浓度范围和位置信息等参数,并根据上述的探测结果,在将现场探测装置12发送至待检测现场进行现场探测,例如,若判断待探测化学品有危险时,通过弹射装置将现场探测装置12抛射到待检测现场进行现场探测;若判断待探测化学品无危险时,通过机械装置或者人工将现场探测装置12携带到待检测现场进行现场探测,本发明使用远距离探测装置11和现场探测装置12既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又能够准确且高效的探测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的具体信息,实现了探测的准确完备性和人员安全性双重保障。
本实施例中的远距离探测装置11为主探测仪,现场探测装置12为子探测仪;主探测仪具体控制子探测仪工作。具体的,主探测仪启动工作,其通过红外遥测技术等实现远距离探测,并对远距离探测得到的粗略数据进行识别,例如待探测化学品的成分、浓度范围以及地理位置信息等,然后根据探测得到的粗略数据,将现场探测装置12发送至待检测现场,同时驱动子探测仪工作。
具体的,若主探测仪判断待探测化学品本身有危险,或者待探测化学品组成成分的部分或全部有危险时,如有毒或者易燃易爆,则通过弹射装置将现场探测装置12(子探测仪)抛射到待检测现场,并控制子探测仪进行现场探测;若判断待探测化学品无危险时,则通过机械装置或者人工将现场探测装置12(子探测仪)携带到待检测现场并控制其进行现场探测进行探测。
其中,远距离探测装置11的体积较大,而现场探测装置12体积小,便于携带和移动,并且在不同的待检测现场,所使用的现场探测装置12的功能、体积和型号均不相同,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如易燃化学品的事故现场,则使用检测易燃化学品的专属现场探测装置12等;而现场探测装置12的工作状态由远距离探测装置11驱动控制。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还包括运载装置14;
运载装置14,用于将远距离探测装置11、现场探测装置12和分析装置13运送到预设检测现场,以便远距离探测装置11、现场探测装置12和分析装置13进行探测和分析工作;其中,预设检测现场环绕待检测现场,且与待检测现场留有预设范围。
具体的,运载装置14可以是车载装置等能够实现运输功能的装置;远距离探测装置11、现场探测装置12及分析装置13都安装在该运载装置14中,并通过该运载装置14快速达到事故现场周围;其中,预设检测现场要与待检测现场留有预设范围,目的是为了防止待检测现场中的危险化学品有毒或者发生爆炸,而对工作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该预设范围可以根据远距离探测装置11的探测需要及其探测得到的粗略结果进行设定,这样既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又能够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远距离探测,从而控制现场探测装置12更精确的对进行现场探测。其中,该预设距离也可以根据待检测现场的具体情况等进行计算和设定,也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其中,具体情况包括:待检测现场在发生事故前的工作状态,使用了化学品,是否因为漏电,漏水、高温和低温等其他原因而发生爆炸或者毒气散发等。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运载装置14为带有车厢的车载装置,该车载装置的车厢体被分割为远距离探测装置11区、现场探测装置12区以及分析装置13区,分别用来放置远距离探测装置11、现场探测装置12以及分析装置13。其中,远距离探测装置11的体积较大,其安装在车载装置车厢处的远距离探测装置11区,并通过车载装置快速到达事故现场周围;而现场探测装置12体积小,便于携带和移动,其装载在运载车厢体的现场探测装置12区,同样由车载装置携带到事故现场周围。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
远距离探测装置11具体用于,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远距离探测,并对探测到的化学品进行识别,确定化学品的参数信息,并根据参数信息生成驱动指令,并根据驱动指令将现场探测装置12发送至待检测现场进行现场探测;同时将参数信息传输至分析装置13;其中,参数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浓度和地理位置信息。
现场探测装置12具体用于,根据驱动指令进行现场探测,并将现场探测得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分析装置13。
具体的,远距离探测装置11的信号输出端即与分析装置13直接相连;而现场探测装置12将现场探测得到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到分析装置13;而远距离探测装置11与现场探测装置12之间同样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进行双向通讯。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远距离探测装置11包括:红外遥测模块15、自动识别模块16、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7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8;
红外遥测模块15,用于向待检测现场发送红外线,并接收红外线的反射数据,并将反射数据发送至自动识别模块16。
具体的,本发明是实施例中通过红外遥测技术进行远距离探测,其具体过程即通过红外遥测模块15向待检测现场发送红外线,并接收红外线的反射数据,并将反射数据发送至自动识别模块16,以便自动识别模块16对该参数信息进行识别;其中,红外线的反射数据携带有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的参数信息。
自动识别模块16,用于对反射数据进行识别,确定化学品的参数信息,并将参数信息发送至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7。
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7,用于将参数信息发送至分析装置13;同时对参数信息进行判断处理,并根据判断处理的结果生成指示信息,并将指示信息发送至现场探测装置12;其中,判断处理包括定性判断和定量判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危险化学品经过定性判断和定量判断后的判断结果。
具体的,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7首先将接收到的参数信息发送至分析装置13进行分析处理并显示,以便工作人员进行查看;同时,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7中预存有化学品信息的预设参数信息以及预设参数信息对应的判断结果,而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7将接收的参数信息与预设参数信息进行对比,得到判断处理的结果,并根据该判断结果生成指示信息,并发送至现场探测装置12,用以控制现场探测装置12工作。
判断过程如下:例如,若化学品为单质,则其本身毒性的参数信息不为0(若毒性的参数信息为0,则证明无毒)或者其本身的易燃易爆指数超出了预设范围(当易燃易爆指数在小于预设值,则说明该化学品不会易燃易爆;当易燃易爆指数在大于预设值,则说明该化学品易燃易爆;),则都证明该化学品具有危险性;若化学品为复合物,则其含有的部分成分或者全部成分毒性的参数信息不为0或者含有的部分成分或者全部成分的易燃易爆指数超出了预设范围,则都证明该化学品具有危险性,同时该第一控制电路根据采集的参数信息的具体数值计算其危险性系数。
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8,用于接收指示信息,并将指示信息发送至现场探测装置12。
进一步的,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现场探测装置12包括:信息采集模块19、第二信号控制电路20和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1。
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1,用于接收指示信息,并将指示信息发送至第二信号控制电路20。
具体的,现场探测装置12通过该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1与远距离探测装置11和分析装置13进行远距离通信。
第二信号控制电路20,用于根据指示信息生成驱动指令,并将驱动指令发送至信息采集模块19。
信息采集模块19,用于根据驱动指令采集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的参数信息,并将参数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第二信号控制电路20以及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8将电信号发送至分析装置13。
具体的,信息采集模块19可以为传感器,具体传感器的种类根据实际需要,以及对待检测现场情况进行选择使用。如激光信息采集模块19等。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第二信号控制电路20具体用于,在指示信息处于预设范围内时,生成第一驱动指令,并将第一驱动指令发送至机械装置。
具体的,指示信息处于预设范围内时即当判断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没有危险时(其具体的判断过程在上述实施例中已详细说明),第二信号控制电路20根据接收到的该指示信息生成第一驱动指令,用以控制机械装置将现场探测装置12携带到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探测。
机械装置,用于接收第一驱动指令,并根据第一驱动指令将现场探测装置12运送到待检测现场,用以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现场探测。
具体的,也可以工作人员直接将现场探测装置12携带到检测现场,用以实现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现场探测。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现场探测装置12还包括报警模块22;
第二信号控制电路20具体用于,在指示信息超出预设范围内时,生成第二驱动指令,并将第二驱动指令发送至弹射装置和报警模块22。
具体的,指示信息处于预设范围外时即当判断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具有危险(有毒或者易燃易爆等)时(其具体的判断过程在上述实施例中已详细说明),第二信号控制电路20根据接收到的该指示信息生成第二驱动指令,用以控制弹射装置将现场探测装置12抛射到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探测。
弹射装置,用于接收第二驱动指令,并根据第二驱动指令将现场探测装置12抛射到待检测现场,用以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现场探测。
报警模块22,用于接收第二驱动指令,并根据第二驱动指令发送警报信号,用以提醒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为危险化学品。
进一步的,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现场探测装置12还包括定位装置23;
定位装置23,用于定位现场探测装置12到达待检测现场的路线信息,并在现场探测装置12到达待检测现场时,定位现场探测装置12和危险化学品的位置信息;其中,路线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弹射装置抛射现场探测装置12的路线信息和机械装置运送现场探测装置12的路线信息。
具体的,使用定位装置23能够对弹射装置对抛射现场探测装置12的抛物路线(即抛物线路线)进行准确定位,从而使得弹射装置更准确将现场探测装置12抛射到待检测现场;并且在现场探测装置12到达待检测现场后,定位装置23对自身降落的位置以及探测到的化学品进行定位,并将定位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信号控制电路20,以便后续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1发送至分析装置13。
另外,使用定位装置23还能够对机械装置携带现场探测装置12的路线信息进行准确定位,从而使得机械装置更准确将现场探测装置12运送到待检测现场,并且在现场探测装置12到达待检测现场后,定位装置23对自身停留的位置以及探测到的化学品进行定位,并将定位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分析装置13,并将定位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7,以便后续直接发送至分析装置13。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分析装置13包括:处理模块24和显示模块25。
处理模块24,用于接收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7发送的参数信息和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1发送的电信号,并对参数信息和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分析处理的结果发送至显示模块25。
具体的,处理模块24为内嵌分析算法的服务器主机,其首先接收远距离探测装置11发送的参数信息,并对远距离探测模块中的红外遥测模块15探测到的参数信息通过内嵌的分析算法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如化学品的浓度分布等信息,并发送至显示模块25。
具体的,处理模块24接收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7对接收的不同时刻的具体参数信息(浓度范围值和位置信息),然后利用插值拟合确定事故现场的浓度分布,然后利用拟合后的浓度分布,与子探测仪实际检测浓度比对,当二者差异小于预设误差值时,结束探测。
显示模块25,用于接收并显示分析处理结果。
具体的,显示模块25接收到分析结果,如化学品的浓度分布等信息,并实时呈现危险化学品的浓度分布等,完成整个分析过程以便工作人员进行查看。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该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分析装置13还包括:第三无线传输模块26和第三信号控制电路27;
第三无线传输模块26,用于接收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1发送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发送至第三信号控制电路27。
第三信号控制电路27,用于接收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发送至处理模块24和显示模块25,以便处理模块24和显示模块25对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显示。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旨在高效、安全的进行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监测,其探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警报时,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进入待命状态;
步骤102:分体式探测分析装置13快速到达事故现场周围,即主探测仪、子探测仪以及分析装置13等通过运载装置14快速到达事故现场周围;其中,机械装置和弹射装置也快速到达现场周围,其可以自行到达,也可以通过运载装置14达到。
步骤103:在到达事故现场周围后,主探测仪快速启动工作,其通过红外遥测模块15实现远距离探测,然后通过自动识别模块16对红外遥测模块15获得的数据进行识别,确定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的成分和浓度范围等,并将确定的上述结果发送至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7,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7根据上述结果生成指示信息,并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8发送至子探测仪,用以驱动子探测仪工作。
步骤104:子探测仪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1接收主探测仪发送的指示信息,并发送给第二信号控制电路20,该第二信号控制电路20根据该指示信息生成第一驱动指令和第二驱动指令,从而控制机械装置和弹射装置将子探测仪发送到待检测现场进行现场探测,并将探测结果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分析装置13。
对于普通的化学品,由机器人或消防人员携带子探测仪到事故现场指定位置,进行接触式检测;对于剧毒危险化学品,由弹射装置将子探测仪抛射到指定位置进行现场接触式检测。
步骤105:分析装置13通过信号接收端接收子探测仪发送的监测数据,完成数据分析处理,并将结果在显示终端实时呈现。
步骤106:当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的协同工作能够确定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的浓度分布后,探测工作结束。由消防人员手持的子探测仪返回运载车体,完成整个工作过程。而对于抛射的子探测仪在事故现场经过安全洗消后再进行回收。
而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的分析装置13,其能够通过现场检测数据,及时分析识别事故源项,实现事故的预警处置。具体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如下:
步骤201:分析装置13的信号接收端接收主探测仪的信号。
步骤202:通过内嵌分析算法的服务器对红外光谱信号进行比对与识别,确定危险化学品的参数信息。
步骤203:根据接收的参数信息发送控制指令,开启子探测仪的运载车门;根据识别的危化品类型,确定通过人员(机器人或消防人员)携带或是通过弹射到现场来进行接触式探测。
步骤204:子探测仪根据在主探测仪的控制下,到达指定位置进行检测,并将结果通过无线传输到分析装置13。
步骤205:分析装置13的信号接收端接收子探测仪发送的电信号;其中,电信号包括待测现场的化学品的具体的浓度和位置信息。
步骤206:分析装置13对接收的不同时刻的浓度和位置信息,利用插值拟合,确定事故现场的浓度分布;利用拟合后的浓度分布,与实际检测浓度比对,当二者差异小于一定误差限时,探测终止。
步骤207:将确定的浓度分布在显示模块25实时呈现,完成整个分析过程。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模块具体可以是显示终端。
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中,子探测仪通过携带或弹射到指定位置;弹射过程依据斜抛运动原理,通过调整出射角和初速度,以准确抛射到指定位置。由于采用了远距离遥测与现场接触式检测相结合的手段,能够适应不同复杂环境下的探测检测,既保障了人员的安全,又能够保证现场数据的有效获取,为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必需的数据支持。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远距离探测装置、现场探测装置和分析装置;
所述远距离探测装置,用于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远距离探测,并根据所述远距离探测的结果,将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发送至待检测现场进行现场探测;其中,将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发送至待检测现场的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通过机械装置携带现场探测设备到待检测现场,和,通过弹射装置将现场探测设备抛射到待检测现场;
所述现场探测装置,用于将现场探测得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分析装置;
所述分析装置,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显示分析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载装置;
所述运载装置,用于将所述远距离探测装置、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和所述分析装置运送到预设检测现场,以便所述远距离探测装置、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和所述分析装置进行探测和分析工作;其中,所述预设检测现场环绕所述待检测现场,且与所述待检测现场留有预设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距离探测装置具体用于,对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远距离探测,并对探测到的化学品进行识别,确定所述化学品的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生成驱动指令,并根据所述驱动指令将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发送至待检测现场进行现场探测;同时将所述参数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装置;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浓度和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驱动指令进行现场探测,并将现场探测得到的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分析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距离探测装置包括:红外遥测模块、自动识别模块、第一信号控制电路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
所述红外遥测模块,用于向所述待检测现场发送红外线,并接收所述红外线的反射数据,并将所述反射数据发送至所述自动识别模块;
所述自动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反射数据进行识别,确定所述化学品的参数信息,并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信号控制电路,用于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至所述分析装置;同时对所述参数信息进行判断处理,并根据所述判断处理的结果生成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其中,所述判断处理包括定性判断和定量判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危险化学品经过定性判断和定量判断后的判断结果;
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现场探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号控制电路和第二无线传输模块;
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信号控制电路;
所述第二信号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生成驱动指令,并将所述驱动指令发送至所述信息采集模块;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驱动指令采集所述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的参数信息,并将所述参数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信号控制电路以及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将所述电信号发送至所述分析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号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处于预设范围内时,生成第一驱动指令,并将所述第一驱动指令发送至所述机械装置;
所述机械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一驱动指令将所述现场探测装置运送到待检测现场,用以对所述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现场探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探测装置还包括报警模块;
所述第二信号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超出预设范围内时,生成第二驱动指令,并将所述第二驱动指令发送至所述弹射装置和所述报警模块;
所述弹射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驱动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二驱动指令将所述现场探测装置抛射到所述待检测现场,用以对所述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进行现场探测;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驱动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二驱动指令发送警报信号,用以提醒待检测现场的化学品为危险化学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装置;
所述定位装置,用于定位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到达所述待检测现场的路线信息,并在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到达所述待检测现场时,定位所述现场探测装置和所述危险化学品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路线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弹射装置抛射所述现场探测装置的路线信息和所述机械装置运送所述现场探测装置的路线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控制电路发送的所述参数信息和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的所述电信号,并对所述参数信息和所述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所述分析处理的结果发送至所述显示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分析处理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还包括:第三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三信号控制电路;
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的所述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三信号控制电路;
所述第三信号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显示模块,以便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显示模块对所述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显示。
CN201410592191.5A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 Active CN1042669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2191.5A CN104266990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2191.5A CN104266990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66990A CN104266990A (zh) 2015-01-07
CN104266990B true CN104266990B (zh) 2017-03-01

Family

ID=52158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92191.5A Active CN104266990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669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4698A (zh) * 2016-08-24 2016-11-09 浙江天地人科技有限公司 危化品罐的监测系统
CN107356948A (zh) * 2017-07-10 2017-11-17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 一种基于瞬时点源化学云团的陆基遥测定位方法
CN109959416A (zh) * 2019-04-15 2019-07-02 郭军毅 一种用于危险化学品的智能监测装置
CN110470818A (zh) * 2019-09-12 2019-11-19 集美大学 一种野外土壤湿度测量装置
CN113189039B (zh) * 2021-04-02 2023-04-07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多相态危化品立体侦检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10142B2 (en) * 2006-02-24 2009-03-31 Stealth Robotics Aerial robot
CN101265813B (zh) * 2008-05-14 2010-04-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矿井搜索探测多机器人系统
CN102915039B (zh) * 2012-11-09 2015-08-12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仿动物空间认知的多机器人联合目标搜寻方法
CN103213117B (zh) * 2013-04-24 2016-01-27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抛投式探测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66990A (zh)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6990B (zh) 一种分体式化学品的探测分析装置
CN108295407B (zh) 机器人电缆管廊现场火灾预警及灭火方法、装置、系统
CN109275097B (zh) 基于uwb的室内定位与监测系统
KR101212630B1 (ko) 송전선로 모바일 감시시스템
CN108006439B (zh) 一种化工危险性气体泄漏地空一体化监测预警技术及设备
KR102126281B1 (ko) 사물인터넷 기반 스마트 화재감지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화재감지시스템
CN110187341A (zh) 人体活动姿态的监测方法及系统、人体姿态监测器
CN102426218A (zh) 一种自动探测有害气体的活动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3523676A (zh) 一种地铁盾构隧道门吊作业安全风险实时监控预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1888718A (zh) 有毒或可燃气体传感器无线探测网络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05190563A (zh) 用于识别动力设备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67303A (zh) 一种施工安全监控装置
KR101770254B1 (ko) 탄화수소 검출 단말기 및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가스누출 검출시스템
CN105425808A (zh) 机载式室内气体遥测系统及方法
CN113280814B (zh) 一种园区作业人员的安全监测方法及设备
KR101621836B1 (ko) 탄화수소 검출 단말기를 이용한 가스누출 검출 및 보수시스템
CN108614019A (zh) 一种危险危害气体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280895A (zh) 一种石化防爆巡检机器人及防爆系统
CN211205643U (zh) 一种气体泄漏自动巡检机器人
CN206863242U (zh) 车辆内部生命信号雷达探测装置
CN205068170U (zh) 机载定位装置及机载式室内气体遥测系统
KR101699322B1 (ko) 사물지능통신을 기반으로 하는 재난대응방법
CN111929712A (zh) 一种基于rtk技术的工程现场安全的监控方法
CN210836518U (zh) 感温型火灾探测器的检测器
Cekova et al. Mobile sensor system for detection of toxic gases in mi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eng Xiaoping

Inventor after: Chen Zengqiang

Inventor after: Liu Mengting

Inventor after: Cheng Yuan

Inventor after: Zuo Guomin

Inventor after: Zhou Xuezhi

Inventor after: Mou Shanjun

Inventor after: Yuan Jiwu

Inventor before: Chen Zengqiang

Inventor before: Zheng Xiaoping

Inventor before: Liu Mengting

Inventor before: Cheng Yu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19

Address after: 100084 Haidian District Tsinghua Yuan Beijing No. 1

Applicant after: Qinghua UNiversity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Chem. Univ.

Applicant after: The Chemical Defense College of PLA

Applicant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100084 Haidian District Tsinghua Yuan Beijing No. 1

Applicant before: Qinghua UNiversity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Chem. Univ.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