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9200B - 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9200B
CN104259200B CN201410472701.5A CN201410472701A CN104259200B CN 104259200 B CN104259200 B CN 104259200B CN 201410472701 A CN201410472701 A CN 201410472701A CN 104259200 B CN104259200 B CN 1042592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shaft
wallboard
shaft seat
stack
suppor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27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59200A (zh
Inventor
冯党社
邓志华
李荣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HO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HONGL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HONGLI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HONGL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7270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59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59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9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59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9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16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wire rods, bars, merchant bars, rounds wire or material of like small cross-s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属于导线压延成型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其包括左、右墙板、墙板连接支撑杆和机架顶板;一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设在左墙板辊轴座腔内;一对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设在右墙板辊轴座腔内;上压延辊支承在上压延辊支承机构上;下压延辊,支承在左、右墙板之间;施压机构,设在机架顶板上,且与上压延辊支承机构连接。当动力机构带动上压延辊运动时,使上压延辊在上压延辊支承机构的配合下产生上下交替运动,同时途经上、下压延辊之间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复数根导线的长度方向形成扁平区域与非扁平的圆形区域一隔一分布的构造,当分段裁切后可与扁平化、小型化的接插件焊接;避免在使用中的短路现象。

Description

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线压延成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前述的柔性扁平导线的英文缩写为FFC(英文全称为:FlexibleFlatCable),这种导线可以按工艺要求任意选择导线的数目以及相邻导线之间的间距,具有连线方便、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等长处,广泛应用于移动部件与主板之间、PCB板与PCB板之间、电气设备中的数据传输线、电视机等等。作为一个整体的并且被覆合在绝缘薄膜如聚酰亚胺薄膜或类似的薄膜(如PET薄膜)内的柔性扁平导线通常有数根、数十根乃至上百根的单一导线集合而成,其工艺是:在牵引装置如收卷装置的工作下,使与导线根数相等的导线盘将其上的导线有序退出并且在途经绝缘薄膜复合工位时将绝缘薄膜复合于导线外,再进入后续工艺按照合理的即按照工艺所要求的长度裁切并与接插件电气连接。
如业界所知,如果使集合于一起的复数根导线之间的间距自始自终地保持一致,那么会带来以下技术问题:一是造成与导线端部电气连接的接插件的体积增大,从而不利于电子电气产品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并且还造成资源浪费;二是增大导线之间短路的风险,特别是为了缩小接插件的尺寸而将复数根导线之间的间距缩小,但是导线之间的间距越小,短路的几率便越高;三是由于导线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因而与接插件之间的焊接效果难以保证。当然,如果将导线与接插件相连接的部件即导线端部形成扁平状,而其余部位仍维持导线固有的圆形截面,那么上述技术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因为导线端部形成扁平状可以满足与接插件之间电气连接的可靠性要求,并且还可缩小接插件的整体体积,虽然导线端部之间的间距被缩小,但是由于受接插件的管束而不会出现短路情形,而其余部位由于维持着圆形截面,因而相邻导线之间的间距显著宽于(大于)端部的间距。
由上述说明可知,如果有一种结构合理的压延成型装置以节段式压延方式一次性地使复数根导线的长度方向同时形成节段式分布的扁平区域,那么上述技术问题才得以真正解决。所谓的节段式压延方式是指在导线上形成扁平区域与圆形区域呈一隔一分布的状态,扁平区域即为由压延装置压延成型后的区域,圆形区域即为压延装置避开压延的区域(非压延区域)。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用于对导线压延的技术信息,如授权公告号CN202070548U推荐有“伺服电机直接驱动的金属丝线压延装置”,该专利方案虽然能够体现其说明书第0010段的技术效果,然而由于该专利方案是针对整根导线压延成扁平状,因而对于节段式(也可称跨跃式)压延不具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授权公告号CN203591994U提供的“一种导线压延机”同样不能在导线上压延出以节段状态分布的扁平区域。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以模拟推演方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在导线上形成有规律间隔分布的扁平区域而藉以在分段裁切后方便地与扁平化小型化的接插件焊接、有利于保障在使用状态下相邻导线在非扁平区域部位的电气间隔距离而藉以避免短路情形发生的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包括一机架,该机架包括左墙板、右墙板、墙板连接支撑杆和机架顶板,左、右墙板彼此面对面的状态设置,在左墙板上构成有一左墙板辊轴座腔,而在右墙板上并且在对应于左墙板辊轴座腔的位置构成有一形状以及大小与左墙板辊轴座腔相同的右墙板辊轴座腔,墙板连接支撑杆固定在左、右墙板之间,机架顶板的左端与左墙板的顶部固定,而机架顶板的右端与右墙板的顶部固定;一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该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左墙板辊轴座腔内;一对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该对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右墙板辊轴座腔内;一上压延辊和一上压延辊支承机构,上压延辊转动地支承在上压延辊支承机构上并且对应于所述左、右墙板之间的上方,上压延辊支承机构同时与所述的一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以及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滑动配合;一下压延辊,该下压延辊在对应于所述上压延辊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左、右墙板之间;一用于对所述的上压延辊支承机构施加压力并且对压力进行调整的施压机构,该施压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机架顶板上,并且与上压延辊支承机构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左墙板的底部固定有一左墙板底座,在该左墙板底座的长度方向间隔状态开设有左墙板底座固定孔;在所述的右墙板的底部固定有一右墙板底座,该右墙板底座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右墙板底座固定孔。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左墙板辊轴座腔的彼此面对面的腔壁上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在所述的右墙板辊轴座腔的彼此面对面的腔壁上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所述的一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在对应于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的位置设置在左墙板辊轴座腔内;所述的一对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在对应于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的位置设置在右墙板辊轴座腔内;所述的上压延辊具有一上压延辊轴,该上压延辊轴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上压延辊支承机构上;所述的下压延辊具有一下压延辊轴,该下压延辊轴通过下压延辊支承机构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左、右墙板之间;所述的施压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顶板朝向上的一侧居中位置。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各包括左滑块固定座、左滑块和左滑动导轨,左滑块固定座与所述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的腔底壁固定,左滑块与左滑块固定座固定,左滑动导轨与左滑块滑动配合;所述的一对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包括右滑块固定座、右滑块和右滑动导轨,右滑块固定座与所述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的腔底壁固定,右滑块与右滑块固定座固定,右滑动导轨与右滑块滑动配合;所述的上压延辊支承机构包括压板、上压延辊左支承座和上压延辊右支承座,上压延辊左支承座与压板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在该上压延辊左支承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滑动导轨的位置开设有左滑动导轨配合槽,上压延辊右支承座与压板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并且与上压延辊左支承座相对应,在该上压延辊右支承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右滑动导轨的位置开设有右滑动导轨配合槽;所述的左滑动导轨在对应于左滑动导轨配合槽的位置与上压延辊左支承座固定;所述的右滑动导轨在对应于右滑动导轨配合槽的位置与上压延辊右支承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顶板上的所述施压机构与所述压板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所述的上压延辊轴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上压延辊左支承座上,而上压延辊轴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上压延辊右支承座上。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施压机构包括一施压作用缸和一缸柱固定座,施压作用缸固定在所述机架顶板朝向上的一侧,该施压作用缸的施压作用缸柱朝向下并且在穿过机架顶板后与缸柱固定座连接,缸柱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压板朝向机架顶板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施压作用缸为油缸或气缸。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压延辊轴的左端和右端各设置有一内轴承和一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位于上压延辊轴的左端的内轴承和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与所述的上压延辊左支承座相配合,而位于上压延辊轴的右端的内轴承和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与所述的上压延辊右支承座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压延辊轴的左端伸展到所述上压延辊左支承座外并且固定有一用于与动力机构连接的动力连接盘。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下压延辊支承机构包括一下压延辊左支承座和一下压延辊右支承座,下压延辊左支承座在对应于所述左墙板辊轴座腔的底部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左墙板上,下压延辊右支承座在对应于所述右墙板辊轴座腔的底部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右墙板上,所述下压延辊轴的左端通过下压延辊辊轴轴承座转动地支承在下压延辊左支承座上,而下压延辊轴的右端同样通过下压延辊辊轴轴承座转动地支承在下压延辊右支承座上。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下压延辊轴的左端伸展到所述下压延辊左支承座外供动力机构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左、右墙板的左、右墙板辊轴座腔内分别设置了左、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并且将上压延辊转动地设置在了与左、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滑动配合的上压延辊支承机构上,因而当以凸轮形式工作的动力机构带动上压延辊运动时,能使上压延辊在上压延辊支承机构的配合下产生上下交替运动,使同时途经上、下压延辊之间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复数根导线的长度方向形成扁平区域与非扁平的圆形区域一隔一分布的构造,当分段裁切后可方便地与扁平化、小型化的接插件焊接;由于相邻导线上的非扁平区域部位的电气间隔距离得以维持在大于扁平区域部位的电气间隔距离,因而可以避免在使用中的短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与动力机构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图4为由图3压延出的导线的结构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复数根导线在复合绝缘薄膜后并且经分段裁切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实施例: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机架1,该机架1包括左墙板11、右墙板12、墙板连接支撑杆13和机架顶板14,左、右墙板11、12彼此面对面的状态设置,在左墙板11上构成有一左墙板辊轴座腔111,而在右墙板12上并且在对应于左墙板辊轴座腔111的位置构成有一形状以及大小与左墙板辊轴座腔111相同的右墙板辊轴座腔121。由于左墙板辊轴座腔111的开设而使左墙板11形成大体上呈Y字形的构造,同样由于右墙板辊轴座腔121的开设而使右墙板12形成大体上呈Y字形的构造。在左墙板11的顶部开设有机架顶板左固定螺孔113,在右墙板12的顶部开设有机架顶板右固定螺孔123。并且在左墙板11的下部朝向右墙板12的一侧开设有左墙板托架固定螺孔114,而在右墙板12的下部朝向左墙板11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左墙板托架固定螺孔114的位置开设有右墙板托架固定螺孔(图中未示出)。墙板连接支撑杆13固定在左、右墙板11、12之间,由图1所示,墙板连接支撑杆13的数量有四根,上部和下部各有彼此并行的两根,从而由墙板连接支撑杆13将左、右墙板11、12形成一个紧固的整体构造。机架顶板14的左端与左墙板11的顶部固定,具体是:采用机架顶板左固定螺钉141与前述的机架顶板左固定螺孔113固定,而机架顶板14的右端与右墙板12的顶部固定,具体是:采用机架顶板右固定螺钉142与前述的机架顶板右固定螺孔123固定。
给出了一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2,该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2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左墙板辊轴座腔111内;给出了一对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3,该对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3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右墙板辊轴座腔121内;给出了一上压延辊4和一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上压延辊4转动地支承在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上并且对应于左、右墙板11、12之间的上方,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同时与一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2以及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3滑动配合;给出了一下压延辊6,该下压延辊6在对应于上压延辊4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左、右墙板11、12之间;给出了一用于对前述的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施加压力并且对压力进行调整的施压机构7,该施压机构7设置在前述的机架顶板14上,并且与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连接。
由图1所示,在前述的左墙板11的底部固定有一左墙板底座112,在该左墙板底座112的长度方向间隔状态开设有左墙板底座固定孔1121;在前述的右墙板12的底部固定有一右墙板底座122,该右墙板底座122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右墙板底座固定孔1221。在使用时可采用螺栓在对应于左墙板底座固定孔1121以及右墙板底座固定孔1221的位置将左、右墙板11、12与使用场所的地坪(包括构建于地坪上的基础和/或预埋件)固定。
在前述的左墙板辊轴座腔111的彼此面对面的腔壁上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1111;而在前述的右墙板辊轴座腔121的彼此面对面的腔壁上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1211。前述的一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2在对应于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1111的位置设置在左墙板辊轴座腔111内。而前述的一对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3在对应于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1211的位置设置在右墙板辊轴座腔121内。
前述的上压延辊4具有一上压延辊轴41,该上压延辊轴41转动地支承在前述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上;前述的下压延辊6具有一下压延辊轴61,该下压延辊轴61通过下压延辊支承机构8转动地支承在左、右墙板11、12之间;前述的施压机构7设置在前述机架顶板14朝向上的一侧居中位置。
上面提及的一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2各包括左滑块固定座21、左滑块22和左滑动导轨23,左滑块固定座21采用左滑块固定螺钉211与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1111的腔底壁固定,左滑块22采用左滑块螺钉221与左滑块固定座21固定,左滑动导轨23与左滑块22滑动配合;前述的一对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3包括右滑块固定座31、右滑块32和右滑动导轨33,右滑块固定座31采用右滑块固定座螺钉311与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1211的腔底壁固定,右滑块32采用右滑块螺钉321与右滑块固定座31固定,右滑动导轨33与右滑块32滑动配合。由图1所见,在前述的左滑动导轨23上设置有一对左滑动导轨螺钉231,而在前述的右滑动导轨33上设置有一对右滑动导轨螺钉331。
继续参见图1,前述的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包括压板51、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和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采用左支承座螺钉522与压板51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在该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滑动导轨23的位置开设有左滑动导轨配合槽521,在该左滑动导轨配合槽521内开设有一对左滑动导轨螺钉孔5211,前述的一对左滑动导轨螺钉231与该对左滑动导轨螺钉孔5211固定。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采用右支承座螺钉532与压板51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并且与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相对应,在该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上并且在对应于右滑动导轨33的位置开设有右滑动导轨配合槽531,在该右滑动导轨配合槽531内开设有一对右滑动导轨螺钉孔5311,前述的一对右滑动导轨螺钉331与该对右滑动导轨螺钉孔5311固定。由此引而印证了左滑动导轨23在对应于左滑动导轨配合槽521的位置与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固定,而右滑动导轨33在对应于右滑动导轨配合槽531的位置与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固定。设置在前述机架顶板14上的施压机构7与前述压板51朝向上的一侧固定。由图1所示,前述的上压延辊轴41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上,而上压延辊轴41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上。
前述的施压机构7包括一施压作用缸71和一缸柱固定座72,施压作用缸71采用施压作用缸螺钉712与机架顶板14朝向上的一侧固定,该施压作用缸71的施压作用缸柱711朝向下并且在穿过机架顶板14后与缸柱固定座72连接,缸柱固定座72固定在前述压板51朝向机架顶板14的一侧。为了确保施压作用缸柱711与缸柱固定座72的连接效果,因而在具有螺纹的施压作用缸柱711上并且在对应于缸柱固定座72的上方和下方的位置各设置一缸柱锁定螺母7111。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缸柱固定座螺钉721将缸柱固定座72与压板51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施压作用缸71为油缸,然而如果出于规避之目的而将油缸改用气缸,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替代。此外,依据专业常识,施压作用缸71的压力可以依据工艺要求调整,藉以改变施加到压板51上的压力,调整后,处于保压状态。
请依然见图1,在前述的上压延辊轴41的左端和右端各设置有一内轴承411和一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412,位于上压延辊轴41的左端的内轴承411和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412与前述的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相配合,而位于上压延辊轴41的右端的内轴承411和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412与前述的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相配合。由图1所示,前述的上压延辊轴41的左端伸展到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外,并且固定有一用于与动力机构9(图2示)连接的动力连接盘413。
前述的下压延辊支承机构8包括一下压延辊左支承座81和一下压延辊右支承座82,下压延辊左支承座81在对应于前述左墙板辊轴座腔111的底部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左墙板11上,下压延辊右支承座82在对应于前述右墙板辊轴座腔121的底部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右墙板12上,前述下压延辊轴61的左端通过下压延辊辊轴轴承座611转动地支承在下压延辊左支承座81上,而下压延辊轴61的右端同样通过下压延辊辊轴轴承座611转动地支承在下压延辊右支承座82上。由图1所示,前述的下压延辊轴61的左端伸展到所述下压延辊左支承座81外供动力机构9连接。
在图1中,申请人示出了上面提及的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412的具体结构,以与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相配合的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412为例,将该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412设置于预设在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上的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腔533内,并且用一组第一固定螺钉4121与预设在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上的第一固定螺钉孔534固定,在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412内设置一中间轴承4122和一第一外轴承4123,前述上压延辊轴41的右端与该中间轴承4122以及第一外轴承4123枢转配合。为了对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412可靠定位,因此使上压延辊轴41的右端的并且具有螺纹的上压延辊轴轴头414伸展到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412外,并且在上压延辊轴轴头414上旋配一锁紧螺母4141。由于与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相配的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412如同对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的描述,因而申请人不再对上压延辊轴41的左端与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412相配合的过程赘述。
在图1中还给出了位于下压延辊轴61的左端和右端的下压延辊辊轴轴承座611的具体结构,现以与下压延辊右支承座82相配合的下压延辊辊轴轴承座611为例,将该下压延辊辊轴轴承座611设置于预设在下压延辊右支承座82上的下压延辊辊轴轴承座腔821内,并且用一组第二固定螺钉6111与预设在下压延辊右支承座82上的第二固定螺钉孔822固定,在下压延辊辊轴轴承座611内设置有一左轴承6112和一第二外轴承6113,前述的下压延辊轴61的右端与该左轴承6112以及第二外轴承6113枢转配合。为了对下压延辊辊轴轴承座611可靠限位,因此使下压延辊轴61的右端的并且具有螺纹的下压延辊轴轴头612伸展到下压延辊辊轴轴承座611外,并且在下压延辊轴轴头612上旋配一锁定螺母6121。由于与下压延辊左支承座81相配的下压延辊辊轴轴承座611如同对下压延辊右支承座82的描述,因而申请人不再对下压延辊轴61的左端与下压延辊辊轴轴承座611相配合的过程赘述。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给出了上面已提及的属于公知技术范畴的动力机构9,该动力机构9包括电机91、第一减速箱92、第二减速箱93和一施密特平行联轴器94,电机91与第一减速箱92传动配合,并且由第一减速箱92连同电机91固定在支架95上,第一减速箱92的第一减速箱输出轴921与第二减速箱93的第二减速箱输入轴连接,第二减速箱93设置在支架95上,该第二减速箱93的一对第二减速箱输出轴931与施密特平行联轴器94连接,前述上、下压延辊轴41、61的左端与施密特平行联轴器94连接。
电机91工作,经第一减速箱92减速,并且由第一减速箱92带动第二减速箱93,由第二减速箱93减速并且由一对第二减速箱输出轴931经施密特平行联轴器94带动上、下压延辊轴41、61运动。由于上压延辊4通过其上压延辊轴41设置于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上,又由于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的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与一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2滑动配合,并且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的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与一对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3滑动配合,因而上压延辊4表现为时而向着下压延辊6的方向运动,时而朝背离下压延辊6的方向运动,即表现为上下交替运动。具体而言,当上压延辊4向下运动时,则可在下压延辊6的配合下使同时途经上、下压延辊4、6之间的复数根导线10(图3、图4示)压延,反之解除对导线10的压延。
应用例:
请参见图3和图4并且结合图1和图2,给出了与前述的左墙板11上的左墙板托架固定螺孔114以及与右墙板12上的右墙板托架固定螺孔固定连接的托架20,在托架20上设置有导引辊201和涨紧辊202,复数根(少至4根,多至80根)横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导线10在牵引装置或收卷装置的作用下同时自左向右(以图3所示位置状态为例)途经上、下压延辊4、6之间,在行出上、下压延辊4、6后由绝缘薄膜卷30上退出的绝缘薄膜301(如前述的PET薄膜)复合到导线10的上下表面。在导线10途经上、下压延辊4、6之间时,按申请人在上面对图2的描述而使导线10呈现出由图4所示的构造,即在导线10上形成扁平区域101(也可称扁平段)与非扁平的圆导体区域102,扁平区域101与圆导体区域102以一隔一的循环交替形式存在。毫无疑问,扁平区域101由上、下压延辊4、6压延形成,而圆导体区域102即为导线10本来的圆形截面。本发明应用例是将直径为0.3㎜的圆形截面的导线10压延为具有厚度为0.115㎜的扁平区域101的柔性扁平导线。
请参见图5,将复合有绝缘薄膜301的复数根导线10依据工艺要求分段裁切,使导线10的两端的扁平区域101方便地与接插件焊接,而中部区域由于是圆形截面即导线10的本来面目,相邻导线10之间的间距满足电气间隔要求,有利于避免在使用状态下的短路。
依据专业常识,在上、下压延辊4、6的转速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导线10的线速度可使导线10上的在长度范围内的扁平区域101的数量相应改变;在导线10的线速度不变的前提下,改变上、下压延辊4、6的转速,同样可使扁平区域101在导线10的长度范围内的数量改变。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的技术问题,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在使导线10同接插件方便焊接与避免短路之间找到了合理的平衡点,体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1),该机架(1)包括左墙板(11)、右墙板(12)、墙板连接支撑杆(13)和机架顶板(14),左、右墙板(11、12)彼此面对面的状态设置,在左墙板(11)上构成有一左墙板辊轴座腔(111),而在右墙板(12)上并且在对应于左墙板辊轴座腔(111)的位置构成有一形状以及大小与左墙板辊轴座腔(111)相同的右墙板辊轴座腔(121),墙板连接支撑杆(13)固定在左、右墙板(11、12)之间,机架顶板(14)的左端与左墙板(11)的顶部固定,而机架顶板(14)的右端与右墙板(12)的顶部固定;一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2),该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2)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左墙板辊轴座腔(111)内;一对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3),该对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3)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右墙板辊轴座腔(121)内;一上压延辊(4)和一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上压延辊(4)转动地支承在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上并且对应于所述左、右墙板(11、12)之间的上方,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同时与所述的一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2)以及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3)滑动配合;一下压延辊(6),该下压延辊(6)在对应于所述上压延辊(4)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左、右墙板(11、12)之间;一用于对所述的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施加压力并且对压力进行调整的施压机构(7),该施压机构(7)设置在所述的机架顶板(14)上,并且与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墙板(11)的底部固定有一左墙板底座(112),在该左墙板底座(112)的长度方向间隔状态开设有左墙板底座固定孔(1121);在所述的右墙板(12)的底部固定有一右墙板底座(122),该右墙板底座(122)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右墙板底座固定孔(1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墙板辊轴座腔(111)的彼此面对面的腔壁上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1111);在所述的右墙板辊轴座腔(121)的彼此面对面的腔壁上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1211);所述的一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2)在对应于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1111)的位置设置在左墙板辊轴座腔(111)内;所述的一对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3)在对应于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1211)的位置设置在右墙板辊轴座腔(121)内;所述的上压延辊(4)具有一上压延辊轴(41),该上压延辊轴(4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上;所述的下压延辊(6)具有一下压延辊轴(61),该下压延辊轴(61)通过下压延辊支承机构(8)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左、右墙板(11、12)之间;所述的施压机构(7)设置在所述机架顶板(14)朝向上的一侧居中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2)各包括左滑块固定座(21)、左滑块(22)和左滑动导轨(23),左滑块固定座(21)与所述左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1111)的腔底壁固定,左滑块(22)与左滑块固定座(21)固定,左滑动导轨(23)与左滑块(22)滑动配合;所述的一对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3)包括右滑块固定座(31)、右滑块(32)和右滑动导轨(33),右滑块固定座(31)与所述右辊轴座滑动导向机构配合凹腔(1211)的腔底壁固定,右滑块(32)与右滑块固定座(31)固定,右滑动导轨(33)与右滑块(32)滑动配合;所述的上压延辊支承机构(5)包括压板(51)、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和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与压板(51)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在该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滑动导轨(23)的位置开设有左滑动导轨配合槽(521),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与压板(51)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并且与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相对应,在该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右滑动导轨(33)的位置开设有右滑动导轨配合槽(531);所述的左滑动导轨(23)在对应于左滑动导轨配合槽(521)的位置与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固定;所述的右滑动导轨(33)在对应于右滑动导轨配合槽(531)的位置与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顶板(14)上的所述施压机构(7)与所述压板(51)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所述的上压延辊轴(41)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上,而上压延辊轴(41)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压机构(7)包括一施压作用缸(71)和一缸柱固定座(72),施压作用缸(71)固定在所述机架顶板(14)朝向上的一侧,该施压作用缸(71)的施压作用缸柱(711)朝向下并且在穿过机架顶板(14)后与缸柱固定座(72)连接,缸柱固定座(72)固定在所述压板(51)朝向机架顶板(14)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压作用缸(71)为油缸或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延辊轴(41)的左端和右端各设置有一内轴承(411)和一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412),位于上压延辊轴(41)的左端的内轴承(411)和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412)与所述的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相配合,而位于上压延辊轴(41)的右端的内轴承(411)和上压延辊辊轴轴承座(412)与所述的上压延辊右支承座(53)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延辊轴(41)的左端伸展到所述上压延辊左支承座(52)外并且固定有一用于与动力机构连接的动力连接盘(413)。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延辊支承机构(8)包括一下压延辊左支承座(81)和一下压延辊右支承座(82),下压延辊左支承座(81)在对应于所述左墙板辊轴座腔(111)的底部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左墙板(11)上,下压延辊右支承座(82)在对应于所述右墙板辊轴座腔(121)的底部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右墙板(12)上,所述下压延辊轴(61)的左端通过下压延辊辊轴轴承座(611)转动地支承在下压延辊左支承座(81)上,而下压延辊轴(61)的右端同样通过下压延辊辊轴轴承座(611)转动地支承在下压延辊右支承座(8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延辊轴(61)的左端伸展到所述下压延辊左支承座(81)外供动力机构连接
CN201410472701.5A 2014-09-17 2014-09-17 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 Active CN104259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2701.5A CN104259200B (zh) 2014-09-17 2014-09-17 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2701.5A CN104259200B (zh) 2014-09-17 2014-09-17 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9200A CN104259200A (zh) 2015-01-07
CN104259200B true CN104259200B (zh) 2015-12-09

Family

ID=52150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2701.5A Active CN104259200B (zh) 2014-09-17 2014-09-17 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592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3336B (zh) * 2015-12-25 2018-05-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延装置
CN107256742B (zh) * 2017-07-25 2023-05-16 上饶市达淋新材料有限公司 导体截面可变ffc的加工方法
CN110211901B (zh) * 2019-06-11 2021-07-13 凌顶世纪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全自动成型机
CN110280585A (zh) * 2019-07-31 2019-09-27 西安泰力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式三角焊带的压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67502A (ja) * 1984-09-12 1986-04-07 Shigenobu Ueno 金属線の製造方法
KR100775489B1 (ko) * 2001-12-20 2007-11-12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선재 압연기용 선재 가이드 장치
CN201283500Y (zh) * 2008-10-15 2009-08-05 深圳闻信电子有限公司 压延机
CN202070548U (zh) * 2011-01-26 2011-12-14 贾军华 伺服电机直接驱动的金属丝线压延装置
CN202555587U (zh) * 2012-05-08 2012-11-28 苏州科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导体压延机
CN204093829U (zh) * 2014-09-17 2015-01-14 常熟泓淋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9200A (zh)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9200B (zh) 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
US7709741B2 (en) Flat cable
CN103392281A (zh) 汇流条及汇流条的制造方法
JP5252807B2 (ja) 線状部材
CN103317848B (zh) 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及制作光栅的方法
CN204093829U (zh) 柔性扁平导线节段式压延成型装置
CN102194552B (zh) 柔性扁平电缆制程工艺
CN103551942B (zh) 一种拉丝装置
CN202742442U (zh) 一种fpc钢模工装
CN103746266A (zh) 一种连接器组装设备的预压机构
JP5563634B2 (ja) ステータ構造
CN210349382U (zh) 一种抗压型电线电缆
CN204792217U (zh) 一种绞合线生成装置
CN205111478U (zh) 研磨机的滚压结构
CN204441695U (zh) 一种排线分线治具
CN102716940A (zh) 一种铜带左右压平矫正装置
CN105206623A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203645118U (zh) 一种线束端子压接机整形机构
CN205289287U (zh) 一种铜线压扁拉伸装置
CN102983480A (zh) 电缆线切断剥头装置
CN204052449U (zh) 一种外方内圆管用高精度矫直机
CN203343329U (zh) 一种线缆折弯机
CN205845539U (zh) 柔性圆导体扁平线
CN102097716B (zh) 批量排布扁平式连接器用接地端子及其制作方法
CN103906363A (zh) 一种用于线路板薄芯材粘贴拖带板的定位板及定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500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Changshou City Yushan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No. 8 Liuzhou Road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HO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500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Changshou City Yushan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No. 8 Liuzhou Road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Honglin Electron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