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8856B - 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8856B
CN104258856B CN201410467858.9A CN201410467858A CN104258856B CN 104258856 B CN104258856 B CN 104258856B CN 201410467858 A CN201410467858 A CN 201410467858A CN 104258856 B CN104258856 B CN 104258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temperature
raw material
batch mixer
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678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58856A (zh
Inventor
延晓峰
杜德亮
王庆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nyi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NTUO AUTOMOBILE MUFF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NTUO AUTOMOBILE MUFF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NTUO AUTOMOBILE MUFFL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678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58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58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8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58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8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以二氧化钛、蒙脱石和α氧化铝为载体,以偏钨酸铵、偏钒酸铵、硝酸铈和乙酸钯为活性组分,在辅料伴随下,经过混炼、陈腐、捏合、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所述辅料包含:一乙醇胺、氨水、乳酸、硬脂酸、玻璃纤维、高分子聚合纤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氧化乙烯、柠檬酸和水。本发明的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了适应温度变化频繁、氮氧化物浓度高、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高的应用工况,将催化剂载体进行优化,用蒙脱石和α氧化铝代替部分二氧化钛,这样蒙脱石起到增强的作用,氧化铝起到热稳定强的作用,同时用高分子聚合纤维代替木浆,在生产过程中磨具不容易堵塞,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中的一种蜂窝陶瓷催化剂,具体是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产品特别适用于火电厂、玻璃厂、化工厂等领域烟尘净化。
背景技术
针对烟气脱硝,目前世界上最为成熟的技术是SCR法脱硝技术。SCR脱硝技术是指在脱硝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的NOx和喷入烟气中的还原剂(NH3)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2和H2O。而脱硝催化剂是SCR技术的核心,它决定着SCR技术的脱氮效率。
目前国内脱硝改造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根据火电厂的烟气条件,大多数通常都采用15孔—20孔比表面积(400—450㎡/m3)较小的蜂窝陶瓷催化剂,为了达到脱硝效率,防止堵灰、减小氨逃逸通常脱硝催化剂的体积数量会增大用量,这样就带来了设备投资大的诸多问题。
然而在某些行业,比如玻璃厂、不锈钢酸洗线、钢厂烧结炉等氮氧化物浓度高、粉尘含量少,开/停机频繁的锅炉或机组,15—20孔的脱硝催化剂显然不适用,容易炸裂、而且占地面积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适应温度变化频繁、氮氧化物浓度高、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高的应用工况,而提出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二氧化钛(钛白粉)、蒙脱石和α氧化铝为载体,以偏钨酸铵、偏钒酸铵、硝酸铈和乙酸钯为活性组分,在辅料伴随下,经过混炼、陈腐、捏合、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所述辅料包含:一乙醇胺、氨水、乳酸、硬脂酸、玻璃纤维、高分子聚合纤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氧化乙烯、柠檬酸和水。
上述方案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1)首先制备活性组分,包括将40-60㎏的水加入溶解罐,将8-12㎏的一乙醇胺加入到溶解罐中,温度控制85-95℃时,将8-12㎏的偏钒酸铵和20-30㎏的偏钨酸铵加入到溶解罐中,搅拌均匀,将10-15㎏的柠檬酸加入到溶解罐中搅拌,将5-7㎏的硝酸铈和5-7㎏的乙酸钯加入到溶解罐中,直至全部溶解制得活性组分溶液;
(2)混炼过程:
一次混炼:先将310-340㎏的钛白粉、40-60㎏的蒙脱石和25-35㎏的α氧化铝加入混料机中干混均匀,再将2-3㎏的硬脂酸、6-7㎏的乳酸、210-250升水和40-50升氨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
二次混炼:将90-120㎏的钛白粉和15-25升水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
三次混炼:将120-150㎏的钛白粉和6-10升氨水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混料机中温度控制在85-95℃;
四次混炼:将3.0-3.5㎏的高分子聚合纤维、30-40㎏的玻璃纤维和50-70升活性组分溶液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
五次混炼:将混料机中温度降至70℃以下时,将2-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1.9-2.3㎏的聚氧化乙烯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
六次混炼:将2-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8-2.3㎏的聚氧化乙烯和4-6升氨水加入混料机混合均匀,原料混炼完毕;
(3)原料充分混合完毕后的PH值在7.0—8.0之间,水份控制在28.0—30.0%;
(4)混炼好的原料密封在温度20—30℃、湿度在50.0—70.0%环境中进行陈腐;
(5)陈腐后原料进行过滤和充分捏合,再次进行陈腐;
(6)二次陈腐后的原料挤出机成型,包装好后进行干燥;
(7)干燥完成的成型原料进行焙烧,焙烧升温曲线为抛物线,由室温开始,最高温度为605—615℃,往后温度会逐渐降低,出窑温度为60—80℃,焙烧时间控制在28-36小时。
在第三次混料过程中,原料温度达到85-95℃时,排出原料产生的气体,在第三次混炼结束后,原料水份控制在26.0—28.50%。
上述方案更进一步优化方案是:
(1)原材料的准备:称取564.5的二氧化钛分成三份,分别为324.5㎏、105㎏、135㎏,称取50㎏的蒙脱石粉和30㎏的α氧化铝;
(2)活性组分的制备:将50㎏的水加入活性溶液溶解罐;再将10㎏的一乙醇胺加入到溶解罐中,温度到达90℃时,将10㎏的偏钒酸铵和25㎏的偏钨酸铵加入到溶解罐中,均匀搅拌20分钟,再将12㎏的柠檬酸加入到溶解罐中搅拌5分钟,在将6㎏的硝酸铈和6㎏的加入到溶解罐中,直至全部溶解制得活性组分溶液,最后将活性溶液体积调整到60升;
(3)混炼过程:
一次混炼:先将324.5㎏的钛白粉、50㎏的蒙脱石和30㎏的α氧化铝加入混料机中干混10分钟;在将2.6㎏的硬脂酸、6.5㎏的乳酸、230升水和45升氨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均匀混合30分钟;
二次混炼:将105㎏的钛白粉和18升水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均匀混合20分钟;
三次混炼:将135㎏的钛白粉和8升氨水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均匀混合,直至混料机中温度到达90℃左右;
四次混炼:将3.25㎏的高分子聚合纤维RP-CHOP、36㎏的玻璃纤维和60升活性组分溶液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均匀混合15分钟;
五次混炼:将混料机中温度降至70℃以下时,将2.44㎏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2.14㎏的聚氧化乙烯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均匀混合10分钟;
六次混炼:将2.44㎏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14㎏的聚氧化乙烯和5升氨水加入混料机进行均匀混合10分钟,原料混合完毕;
(4)原料充分混合完毕后的PH值在7.0—8.0之间,如果PH值低于7.0,那么在第六次混炼中加入氨水进行调节;
(5)在第三次混料过程中,原料温度达到90℃时,排出原料产生的气体,在第三次混炼结束后,原料水份控制在26.0—28.50%;
(6)原料全部混炼完毕水份控制在28.0—30.0%左右,PH值控制在7.0—8.0;
(7)混炼完的原料密封放在温度20—30℃、湿度50.0—70.0%环境中进行陈腐12—24小时;
(8)陈腐后的原料,经过过滤机和预挤出机,对原料进行过滤和充分捏合;
(9)经过过滤和充分捏合后的原料,再次进行陈腐12-24小时;
(10)二次陈腐后的原料,经过强力挤出机挤出成型后进行干燥;
(11)干燥分为一次干燥和二次干燥,一次干燥环境温度为20—60℃,干燥环境湿度为85—10%,开始由高湿低温到低湿高温,最高温度不能超过60℃;干燥时间10天;二次干燥环境温度为57—60℃,最高温度不能超过60℃;干燥时间24—48小时;
(12)干燥完成进行焙烧,焙烧窑炉为连续式网带窑炉,该窑炉设有12个温度控制点和13个温度显示点,总共25个温度显示点;升温曲线为抛物线,由室温开始进产品,最高温度为605—615℃,往后温度会逐渐降低,产品出窑温度为60—80℃,焙烧时间控制在33小时。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了适应温度变化频繁、氮氧化物浓度高、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高的应用工况,将催化剂载体进行优化,用蒙脱石和α氧化铝代替部分二氧化钛,这样蒙脱石起到增强的作用,氧化铝起到热稳定强的作用,同时用高分子聚合纤维代替木浆,在生产过程中磨具不容易堵塞,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的孔数可以增多,在相同的截面下,由原来的15孔—20孔,提高的30孔—40孔,比表面积大大增多(700—1200㎡/m3),同时提高了脱硝催化剂物理强度和增强了热稳定性,同时还不影响脱硝效率。
本发明的产品可用于氮氧化物浓度高、烟气量少、温度变化不稳定,冷热交替频繁的烟气条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载体中加入了α氧化铝以适应此工况环境。α氧化铝耐高温、热稳定性好,产品的抗压强度增大,这样就避免产品炸裂,增加产品的机械寿命。在脱硝设备经常开启、关闭温度急冷急热的情况下,该产品的优良性能极为突出。该产品也可应用在灰尘含量较少的不锈钢酸洗线、移动船舶、燃气锅炉、热水供热小锅炉、陶瓷烧结窑炉。该产品特别适用于电厂、玻璃厂,在150mm横截面积内,孔数为35-40孔,比表面积在770—1200㎡/m3,大大增加了反应活性位,强度还得到提高;比现有的电厂、玻璃厂等使用的孔数为18—20孔、比表面积400-450㎡/m3的常规产品有了很大的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首先制备活性组分,包括将40㎏的水加入溶解罐,将8㎏的一乙醇胺加入到溶解罐中,温度控制85℃时,将8的偏钒酸铵和20的偏钨酸铵加入到溶解罐中,搅拌均匀,将10㎏的柠檬酸加入到溶解罐中搅拌,将5㎏的硝酸铈和5㎏的乙酸钯加入到溶解罐中,直至全部溶解制得活性组分溶液;
(2)混炼过程:
一次混炼:先将310㎏的钛白粉、40㎏的蒙脱石和25㎏的α氧化铝加入混料机中干混均匀,再将2㎏的硬脂酸、6㎏的乳酸、210升水和40升氨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
二次混炼:将90㎏的钛白粉和15升水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
三次混炼:将120㎏的钛白粉和6升氨水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混料机中温度控制在85℃;
四次混炼:将3.0㎏的高分子聚合纤维RP-CHOP、30㎏的玻璃纤维和50升活性组分溶液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
五次混炼:将混料机中温度降至70℃以下时,将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1.9㎏的聚氧化乙烯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
六次混炼:将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8㎏的聚氧化乙烯和4升氨水加入混料机混合均匀,原料混炼完毕;
(3)原料充分混合完毕后的PH值在7.0—8.0之间,水份控制在28.0—30.0%;
(4)混炼好的原料密封在温度20℃、湿度在50.0%环境中进行陈腐;
(5)陈腐后原料进行过滤和充分捏合,再次进行陈腐;
(6)二次陈腐后的原料挤出机成型,包装好后进行干燥;
(7)干燥完成的成型原料进行焙烧,焙烧升温曲线为抛物线,由室温开始,最高温度为605℃,往后温度会逐渐降低,出窑温度为60℃,焙烧时间控制在36小时。
实施例2:
(1)首先制备活性组分,包括将60㎏的水加入溶解罐,将12㎏的一乙醇胺加入到溶解罐中,温度控制95℃时,将12㎏的偏钒酸铵和30㎏的偏钨酸铵加入到溶解罐中,搅拌均匀,将15㎏的柠檬酸加入到溶解罐中搅拌,将7㎏的硝酸铈和7㎏的乙酸钯加入到溶解罐中,直至全部溶解制得活性组分溶液;
(2)混炼过程:
一次混炼:先将340㎏的钛白粉、60㎏的蒙脱石和35㎏的α氧化铝加入混料机中干混均匀,再将3㎏的硬脂酸、7㎏的乳酸、250升水和50升氨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
二次混炼:将120㎏的钛白粉和25升水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
三次混炼:将150㎏的钛白粉和10升氨水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混料机中温度控制在95℃;
四次混炼:将3.5㎏的高分子聚合纤维RP-CHOP、40㎏的玻璃纤维和70升活性组分溶液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
五次混炼:将混料机中温度降至70℃以下时,将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2.3㎏的聚氧化乙烯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
六次混炼:将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3㎏的聚氧化乙烯和6升氨水加入混料机混合均匀,原料混炼完毕;
(3)原料充分混合完毕后的PH值在7.0—8.0之间,水份控制在28.0—30.0%;
(4)混炼好的原料密封在温度20—30℃、湿度在50.0—70.0%环境中进行陈腐;
(5)陈腐后原料进行过滤和充分捏合,再次进行陈腐;
(6)二次陈腐后的原料挤出机成型,包装好后进行干燥;
(7)干燥完成的成型原料进行焙烧,焙烧升温曲线为抛物线,由室温开始,最高温度为615℃,往后温度会逐渐降低,出窑温度为80℃,焙烧时间控制在28小时。
在第三次混料过程中,原料温度达到95℃时,排出原料产生的气体,在第三次混炼结束后,原料水份控制在26.0—28.50%。
典型实施例3:
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制备方法,以二氧化钛、蒙脱石、α氧化铝为载体,与活性组分混合好后,经过混合、捏合、陈腐、成型、干燥、焙烧而制成。
载体组成为二氧化钛、蒙脱石、α氧化铝;
活性组分组成为:偏钨酸铵、偏钒酸铵、硝酸铈、乙酸钯;
其他辅料包含:一乙醇胺、氨水、乳酸、硬脂酸、玻璃纤维、高分子聚合纤维(RP-CHO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氧化乙烯、柠檬酸和水;
原料准备:
①、称取564.5㎏的二氧化钛(分成三份为324.5㎏、105㎏、135㎏)、50㎏的蒙脱石粉和30㎏的α氧化铝;
②、活性组分制备:
a、称取25㎏的偏钨酸铵、6㎏的硝酸铈、6㎏的乙酸钯、10㎏的偏钒酸铵;称取10㎏的一乙醇胺溶液、12㎏的柠檬酸。
b、先将50㎏的水加入活性溶液溶解罐;再将10㎏的一乙醇胺加入到溶解罐中,温度到达90℃时,将10㎏的偏钒酸铵和25㎏的偏钨酸铵加入到溶解罐中,均匀搅拌20分钟,再将12㎏的柠檬酸加入到溶解罐中搅拌5分钟,在将6㎏的硝酸铈和6㎏的乙酸钯加入到溶解罐中,直至全部溶解制得活性组分溶液,最后将活性组分溶液体积调整到60升;
混炼过程:
一次混炼:先将324.5㎏的钛白粉、50㎏的蒙脱石和30㎏的α氧化铝加入混料机中干混10分钟;在将2.6㎏的硬脂酸、6.5㎏的乳酸、230升水和45升氨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均匀混合30分钟;
二次混炼:将105㎏的钛白粉和18升水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均匀混合20分钟;
三次混炼:将135㎏的钛白粉和8升氨水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均匀混合,直至混料机中温度到达90℃左右;
四次混炼:将3.25㎏的高分子聚合纤维(RP-CHOP)、36㎏的玻璃纤维和60升活性组分溶液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均匀混合15分钟;
五次混炼:将混料机中温度降至70℃以下时,将2.44㎏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2.14㎏的聚氧化乙烯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均匀混合10分钟;
六次混炼:将2.44㎏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14㎏的聚氧化乙烯和5升氨水加入混料机进行均匀混合10分钟,原料混合完毕。
原料充分混合完毕后的PH值在7.0—8.0之间,如果PH值低于7.0,那么在第六次混炼中加入氨水进行调节。
在第三次混料过程中,原料温度达到90℃时,排出原料产生的气体,在第三次混炼结束后,原料水份控制在26.0—28.50%。
原料全部混炼完毕水份控制在28.0—30.0%左右,PH值控制在7.0—8.0。
混合好的原料密封起来,放在温度20—30℃、湿度在50.0—70.0%环境中进行陈腐,时间在12—24小时左右。
陈腐完毕后的原料,经过过滤机和预挤出机,对原料进行过滤和充分捏合,使其原料中的杂质被过滤掉和泥料均匀混合。
原料经过过滤机和预挤出机加工后,在进行陈腐时间在12-24小时。
二次陈腐后的原料,经过强力挤出机基础成型,用纸箱包装好后进入一次干燥。
干燥分为:一次干燥和二次干燥。
一次干燥:干燥环境温度为20—60℃,干燥环境湿度为85—10%,开始由高湿低温到低湿高温,最高温度不能超过60℃。干燥时间10天。
二次干燥:二次干燥环境温度为57—60℃,最高温度不能超过60℃。干燥时间24—48小时。
干燥完成的产品进入焙烧步骤:
该产品焙烧窑炉为,连续式网带窑炉,该窑炉总长为52米,网带为316L履带式结构,有12个温度控制点,和13个温度显示点,总共25个温度显示点,可方便调节每个区域的温度。
升温曲线为抛物线,由室温开始进产品,最高温度为605—615℃,往后温度会逐渐降低,产品出窑温度为60—80℃,焙烧时间控制在33小时。

Claims (3)

1.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钛白粉、蒙脱石和α-氧化铝为载体,以偏钨酸铵、偏钒酸铵、硝酸铈和乙酸钯为活性组分的原料,在辅料伴随下,经过混炼、陈腐、捏合、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所述辅料包含:一乙醇胺、氨水、乳酸、硬脂酸、玻璃纤维、高分子聚合纤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氧化乙烯、柠檬酸和水,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首先制备活性组分,包括将40-60㎏的水加入溶解罐,将8-12㎏的一乙醇胺加入到溶解罐中,温度控制85-95℃时,将8-12㎏的偏钒酸铵和20-30㎏的偏钨酸铵加入到溶解罐中,搅拌均匀,将10-15㎏的柠檬酸加入到溶解罐中搅拌,将5-7㎏的硝酸铈和5-7㎏的乙酸钯加入到溶解罐中,直至全部溶解制得活性组分溶液;
(2)混炼过程:
一次混炼:先将310-340㎏的钛白粉、40-60㎏的蒙脱石和25-35㎏的α-氧化铝加入混料机中干混均匀,再将2-3㎏的硬脂酸、6-7㎏的乳酸、210-250升水和40-50升氨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
二次混炼:将90-120㎏的钛白粉和15-25升水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
三次混炼:将120-150㎏的钛白粉和6-10升氨水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混料机中温度控制在85-95℃;
四次混炼:将3.0-3.5㎏的高分子聚合纤维、30-40㎏的玻璃纤维和50-70升活性组分溶液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
五次混炼:将混料机中温度降至70℃以下时,将2-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1.9-2.3㎏的聚氧化乙烯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
六次混炼:将2-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8-2.3㎏的聚氧化乙烯和4-6升氨水加入混料机混合均匀,原料混炼完毕;
(3)原料充分混合完毕后的pH值在7.0—8.0之间,水份控制在28.0—30.0%;
(4)混炼好的原料密封在温度20—30℃、湿度在50.0—70.0%环境中进行陈腐;
(5)陈腐后原料进行过滤和充分捏合,再次进行陈腐;
(6)二次陈腐后的原料经挤出机成型,包装好后进行干燥;
(7)干燥完成的成型原料进行焙烧,焙烧升温曲线为抛物线,由室温开始,温度为605—615℃,往后温度会逐渐降低,出窑温度为60—80℃,焙烧时间控制在28-36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原材料的准备:称取564.5的钛白粉分成三份,分别为324.5㎏、105㎏、135㎏,称取50㎏的蒙脱石粉和30㎏的α-氧化铝;
(2)活性组分的制备:将50㎏的水加入活性溶液溶解罐;再将10㎏的一乙醇胺加入到溶解罐中,温度到达90℃时,将10㎏的偏钒酸铵和25㎏的偏钨酸铵加入到溶解罐中,均匀搅拌20分钟,再将12㎏的柠檬酸加入到溶解罐中搅拌5分钟,再将6㎏的硝酸铈和6㎏的乙酸钯加入到溶解罐中,直至全部溶解制得活性组分溶液,最后将活性溶液体积调整到60升;
(3)混炼过程:
一次混炼:先将324.5㎏的钛白粉、50㎏的蒙脱石和30㎏的α-氧化铝加入混料机中干混10分钟;在将2.6㎏的硬脂酸、6.5㎏的乳酸、230升水和45升氨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均匀混合30分钟;
二次混炼:将105㎏的钛白粉和18升水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均匀混合20分钟;
三次混炼:将135㎏的钛白粉和8升氨水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均匀混合,直至混料机中温度到达90℃;
四次混炼:将3.25㎏的高分子聚合纤维RP-CHOP、36㎏的玻璃纤维和60升活性组分溶液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均匀混合15分钟;
五次混炼:将混料机中温度降至70℃以下时,将2.44㎏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2.14㎏的聚氧化乙烯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均匀混合10分钟;
六次混炼:将2.44㎏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14㎏的聚氧化乙烯和5升氨水加入混料机进行均匀混合10分钟,原料混合完毕;
(4)原料充分混合完毕后的pH值在7.0—8.0之间,如果pH值低于7.0,那么在第六次混炼中加入氨水进行调节;
(5)在第三次混炼过程中,原料温度达到90℃时,排出原料产生的气体,在第三次混炼结束后,原料水份控制在26.0—28.50%;
(6)原料全部混炼完毕水份控制在28.0—30.0%,pH值控制在7.0—8.0;
(7)混炼完的原料密封放在温度20—30℃、湿度50.0—70.0%环境中进行陈腐12—24小时;
(8)陈腐后的原料,经过过滤机和预挤出机,对原料进行过滤和充分捏合;
(9)经过过滤和充分捏合后的原料,再次进行陈腐12-24小时;
(10)二次陈腐后的原料,经过强力挤出机挤出成型后进行干燥;
(11)干燥分为一次干燥和二次干燥,一次干燥环境温度为20—60℃,干燥环境湿度为85—10%,开始由高湿低温到低湿高温,最高温度不能超过60℃;干燥时间10天;二次干燥环境温度为57—60℃,最高温度不能超过60℃;干燥时间24—48小时;
(12)干燥完成进行焙烧,焙烧窑炉为连续式网带窑炉,该窑炉设有12个温度控制点和13个温度显示点,总共25个温度显示点;升温曲线为抛物线,由室温开始进产品,最高温度为605—615℃,往后温度会逐渐降低,产品出窑温度为60—80℃,焙烧时间控制在33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第三次混炼过程中,原料温度达到85-95℃时,排出原料产生的气体,在第三次混炼结束后,原料水份控制在26.0—28.50%。
CN201410467858.9A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258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7858.9A CN104258856B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7858.9A CN104258856B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8856A CN104258856A (zh) 2015-01-07
CN104258856B true CN104258856B (zh) 2016-04-13

Family

ID=52150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67858.9A Active CN104258856B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588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1780B (zh) * 2015-01-28 2016-08-31 武汉科丝力纤维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rp-chop脱硝催化剂纤维及其制备的催化剂
CN104815644A (zh) * 2015-03-16 2015-08-05 南通亚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轮船脱硝用多孔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126816A (zh) * 2015-08-28 2015-12-09 山东天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烟气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8093A (zh) * 2016-02-26 2016-06-01 东营信拓汽车消声器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型低温烟气脱硝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5688668A (zh) * 2016-02-26 2016-06-22 东营信拓汽车消声器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工业锅炉模块化脱硝设备
CN110639501A (zh) * 2019-11-06 2020-01-03 山东博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73668A (zh) * 2021-02-23 2021-06-18 华电光大(辽阳)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蜂窝式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42915A (zh) * 2021-10-27 2021-12-28 江苏龙净科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基蜂窝低温脱硝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制备设备
CN117019143A (zh) * 2023-07-21 2023-11-10 中节能(山东)催化剂有限公司 一种脱硝、脱碳、脱氨三效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3537B (zh) * 2005-04-11 2011-12-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催化剂、催化剂结构体和用于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方法
CN103301831A (zh) * 2012-03-16 2013-09-1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脱除排放废气中氮氧化物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8136A (zh) * 2012-04-01 2012-09-12 东营信拓汽车消声器有限公司 含贵金属的废气净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769137B (zh) * 2012-10-25 2016-01-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烟气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8856A (zh)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8856B (zh) 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209117B (zh) 一种稀土基高强度、抗氧化烟气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307553B (zh) 一种宽温稀土基复合氧化物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464139B (zh) 一种结构化烟气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226301A (zh) 一种稀土基复合多组分脱硝、脱二噁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162421A (zh) 一种耐高温钒钨钛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126816A (zh) 烟气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1489A (zh) 稀土基复合多组分脱硝、脱二噁英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1549A (zh) 超声混合沉淀法制备成型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的方法
CN109453761A (zh) 一种scr蜂窝型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2790A (zh) 一种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9586B (zh) 球状铈锰复合氧化物低温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40150A (zh) 一种蜂窝式铈锆锰钛基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3213B (zh) 一种无毒的稀土型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42164A (zh) 挤出式分子筛蜂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0455A (zh) 一种环境友好的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08291B (zh) 烟气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32699A (zh) 一种用于火电厂烟气脱硝宽温型钛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8991A (zh) 一种壁流管式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87665A (zh) 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5423A (zh) 一种蜂窝式无钒铈锆钛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12212A (zh) 高温废气用脱硝催化剂及其制造方法、高温废气脱硝方法
CN106179324A (zh) 一种蜂窝式铈锆钨钛基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89319A (zh) 一种烟气脱硝催化剂专用纳米钛白粉及其制造方法
CN107469811A (zh) 一种宽温度窗口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9

Address after: 257300 200 meters northwest of the intersection of Shengli Road and Weigao Road, Dawang Town, Guangrao County,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Xinyi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57335 Xintuo company of Xinyi Group, Daw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Guangrao County,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YING XINTUO AUTOMOBILE SILENCE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