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4269B - 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4269B
CN104244269B CN201410490445.2A CN201410490445A CN104244269B CN 104244269 B CN104244269 B CN 104244269B CN 201410490445 A CN201410490445 A CN 201410490445A CN 104244269 B CN104244269 B CN 1042442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load
user
high ferro
us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904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4269A (zh
Inventor
徐薇
杨军
李轶群
毕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904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442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44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4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4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4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在小区处于忙时状态时,提高小区的容量,避免了小区容量受限的现象。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数据;获取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利用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预测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根据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第一数据,确定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本发明适用于小区组网的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不断发展。
在LTE网络中,LTE小区合并是高铁覆盖常用的一种技术。现有技术中,一个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基带处理单元)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的小区,通过将相邻BBU所包含的小区进行小区合并,进而使不同的BBU中独立的各个小区合并为一个新小区,从而扩大了LTE网络的覆盖范围,减少了高铁用户使用LTE网络时的切换次数和切换时延,进而减少用户在切换网络时与网络断开产生的信息传输暂时中断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LTE小区合并技术扩大了小区的覆盖范围,但是,合并后的新小区的总容量却远远小于未合并时各个小区的总容量,所以当合并后的新小区内高铁用户增多或新小区内的其他公网用户增多时,会降低用户的小区接入质量,甚至使部分用户无法接入网络,产生小区容量受限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小区处于忙时状态时,提高小区的容量,避免了小区容量受限的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第一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一负荷,所述第一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所述第一负荷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所述目标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所述目标小区为多个小区合并形成的小区;
获取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第二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二负荷,所述第二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二时间段内接入所述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用户数目,所述第二负荷为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接入所述邻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所述第三数据包括第三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三负荷,所述第三接入用户数目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所述邻小区的用户数目,所述第三负荷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所述邻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所述第一时间段大于所述第二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相同;
利用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预测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根据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或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组网的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第一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一负荷,所述第一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所述第一负荷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所述目标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所述目标小区为多个小区合并形成的小区;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第二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二负荷,所述第二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二时间段内接入所述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用户数目,所述第二负荷为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接入所述邻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所述第三数据包括第三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三负荷,所述第三接入用户数目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所述邻小区的用户数目,所述第三负荷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所述邻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所述第一时间段大于所述第二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相同;
预测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预测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用户数目或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和装置,能够通过获取第二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二负荷,以及第三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三负荷,预测出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并根据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获取的第一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一负荷,确定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与因小区合并而产生小区容量受限情况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当预测到用户数量增多时,会导致小区处于忙时状态,则执行小区合并退出机制进行小区分裂,从而提高了小区的容量,避免了小区容量受限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位置关系的举例说明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组网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组网的装置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组网的装置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小区组网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于LTE网络,通过小区组网系统统计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或小区负荷,以及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的高铁用户数目或小区负荷,从而预测目标小区在下一段时间内接入用户数目或小区负荷,进而确定目标小区是否执行合并退出机制。其中,小区中的用户可以是高铁用户、非高铁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101,获取第一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包括第一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一负荷,第一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其中,在第一时间段内,高铁用户并不是一直驻留在小区,而非高铁用户一直驻留在小区。目标小区的非高铁用户用户数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内的用户的数目。第一负荷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目标小区为多个小区合并后的新小区,可以通过网管系统检测并统计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新小区的用户数目和负荷。例如,网管系统对接入小区的用户数目进行检测,在200s内检测到最大用户数目为200,在200s内检测到一直驻留在小区的用户的数目为100,可知,在200s内检测到一直驻留在小区的用户数目为100,高铁用户数目为200-100=100。
102,获取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其中,第二数据包括第二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二负荷,第二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二时间段内接入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用户数目,第二负荷为在第二时间段内接入邻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第三数据包括第三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三负荷,第三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邻小区的用户数目,第三负荷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邻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其中,第二时间段为可以检测出非高铁用户数目和高铁用户数目的总和所需的时间,其中,在第二时间段内非高铁用户和高铁用户都一直驻留在邻小区。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相同,并且第一时间段的长度大于第二时间段的长度。可以通过网管系统对邻小区在第二时间段内的接入用户数和负荷,以及在第三时间段内的一直驻留的用户数和负荷进行检测和统计。
103,利用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预测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其中,邻小区内的高铁用户的移动方向可以通过小区组网系统检测得到。通过第二数据中的邻小区内接入的用户数目和第三数据中一直驻留在邻小区的用户数目,可以得到邻小区内的高铁用户的用户数目,再根据邻小区内高铁用户的移动方向,可以预测出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通过第二数据中的邻小区内的负荷和第三数据中一直驻留在邻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可以得到邻小区内的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再根据邻小区内高铁用户的移动方向,可以预测出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其中,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区的高铁用户在不同的时间段可能驻留在不同的小区。
104,根据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或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其中,邻小区内的部分用户切换至目标小区后使得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或小区负荷发生变化,即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包括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和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的高铁用户数目,目标小区的小区负荷包括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产生的负荷和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的高铁用户产生的负荷。
其中,将合并的小区分裂成至少两个小区的方法为合并退出机制,分裂后的小区为退出小区。例如,有N个小区合并的小区C,可以采用合并退出机制将小区C分裂为由n1个小区合并的小区C1,由n2个小区合并的小区C2和由(N-n1-n2)个小区合并的小区C3。其中,n1+n2<N,并且n1可以与n2相等,也可以与n2不相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能够通过获取第二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二负荷,以及第三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三负荷,预测出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并根据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获取的第一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一负荷,确定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与因小区合并而产生小区容量受限情况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当预测到用户数量增多时,会导致小区处于忙时状态,则执行小区合并退出机制进行小区分裂,从而提高了小区的容量,避免了小区容量受限的现象。
进一步的,在图1所示的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的具体方案,本方案对图1所示的方案中的103的执行过程进一步细化,其中,103可以具体实现为1031或者1032,如图2所示,包括:
101,获取第一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是在第一时间段内获得的。第一时间段>(小区路径/高铁用户移动速率)+第一误差修正值,小区路径为小区中高铁用户所在的高铁线路的长度。小区组网系统对目标小区内的用户数目或小区负荷进行持续性检测,当检测到目标小区内的用户数目或小区负荷突然增多时,将目标小区内用户数目或负荷突然增多的时间点设为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从该起始时间点开始,在第一时间段内对目标小区内的用户数目或负荷进行检测,从而获取第一数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时间段可以设定为T1,T1满足关系式其中,LC为小区路径,S为高铁用户移动速率,TΔ为第一误差修正值。为高铁用户从到达目标小区到离开目标小区所需要的时间,即高铁用户在目标小区驻留的时间。对于时间段(t1,t1+T1),因为T1大于内高铁用户和非高铁用户都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内,在内,高铁用户离开目标小区,所以网管系统可以统计出在T1时间内一直使用网络的用户数,即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TΔ为第一误差修正值,并且第一误差修正值可以根据历史统计数据来设置,也可以通过其他统计手段得到。由于在设定用户在目标小区驻留的时间时,可能会产生误差,而TΔ可以修正误差,从而更精确地统计出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最大用户数目或该最大用户数目所对应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例如,由4个小区合并的目标小区内的小区路径LC为2km,高铁的速率为250km/h,即高铁用户的移动速率S为250km/h,通过可以计算出高铁穿过目标小区所需的时间为28.8s,第一误差修正值设置为3s,所以第一时间段设置为31.8s。
102,获取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其中,第二数据是在第二时间段内获得的,第三数据是在第一时间段内获得的,第二时间段与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相同。第二时间段=(小区路径/高铁用户移动速率)-第二误差修正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时间段可以设定为T2i,T2i满足关系式并且第二误差修正值可以根据历史统计数据来设置,也可以通过其他统计手段得到。由于在设定用户在邻小区驻留的时间时,可能会产生误差,而可以修正误差,从而更精确地统计出邻小区内接入的最大用户数目或小区负荷。其中LCi为邻小区i的路径,一般情况下,在高铁场景中,目标小区内有一条高铁线路,通过该高铁线路可以找到与目标小区相邻的两个小区,即邻小区1和邻小区2,所以i可以为1、2,S为高铁用户移动速率,为第二误差修正值,为邻小区i内的高铁用户从到达邻小区i到离开邻小区i所需要的时间。用户从邻小区1切换至目标小区时,第二时间段为T21,用户从邻小区2切换至目标小区时,第二时间段为T22
例如,邻小区1内的小区路径LC1为2km,高铁的速率为250km/h,即高铁用户的移动速率S为250km/h,通过可以计算出高铁穿过邻小区1所需的时间为28.8s,第二误差修正值设置为4s,所以第二时间段T21设置为24.8s。邻小区2内的小区路径LC1为3km,高铁的速率为250km/h,即高铁用户的移动速率S为250km/h,通过可以计算出高铁穿过邻小区2所需的时间为43.2s,第二误差修正值设置为3s,所以第二时间段T22设置为40.2s。
例如,目标小区与该目标小区的两个邻小区的位置关系如图2a所示,穿越了邻小区1、目标小区和邻小区2的这一条线路为高铁线路。其中,A点和B点为邻小区1与高铁线路的交点,B点和C点为目标小区与高铁线路的交点,C点和D点为邻小区2与高铁线路的交点,BC之间的距离为目标小区中的小区路径,即LC,AB之间的距离为邻小区1中的小区路径,即LC1,CD之间的距离为邻小区2中的小区路径,即LC2
此外,因为T2i小于所以网管系统可以统计出一直驻留在邻小区的用户数目与切换至目标小区内的高铁用户数目的总和,或者可以统计出一直驻留在邻小区内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与切换至目标小区内的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的总和。
1031,计算所述第二接入用户数目与所述第三接入用户数目的用户数目差值,并将所述用户数目差值作为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
其中,第二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二时间段内接入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用户数目,第三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邻小区的用户数目。通过将第二接入用户数目减去第三接入用户数目,可以得到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例如,第二接入用户数目为200,第三接入用户数目为150,则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的高铁用户数目为200-150=50。
1032,计算所述第二负荷与所述第三负荷的小区负荷差值,并将所述小区负荷差值作为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其中,通过将第二负荷减去第三负荷,可以得到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104,根据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或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能够通过获取第二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二负荷,以及第三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三负荷,预测出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并根据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获取的第一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一负荷,确定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与因小区合并而产生小区容量受限情况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当预测到用户数量增多时,会导致小区处于忙时状态,则执行小区合并退出机制进行小区分裂,从而提高了小区的容量,避免了小区容量受限的现象。本方案在检测和统计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或该用户产生的负荷时,由于在设定用户在目标小区驻留的时间和用户在邻小区驻留的时间时,可能会产生误差,而第一误差修正值和第二误差修正值可以修正误差,从而更精确地统计出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或该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和邻小区内接入的用户数目或小区负荷。
进一步的,在图2所示的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的具体方案,本方案对图2所示的方案中的104的执行过程进一步细化,其中,104可以具体实现为1041a-1043a,或者104可以具体实现为1041b-1043b,如图3所示,包括:
101,获取第一数据。
102,获取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1031,计算所述第二接入用户数目与所述第三接入用户数目的用户数目差值,并将所述用户数目差值作为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
1032,计算所述第二负荷与所述第三负荷的小区负荷差值,并将所述小区负荷差值作为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1041a,计算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与所述第一接入用户数目之和,得到预测小区用户数目。
其中,第一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通过计算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用户数目与第一接入用户数目之和,可以预测出小区用户数目,即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与第一接入用户数目之和。
例如,第一接入用户数目可以为MC,邻小区1切换至目标小区的高铁用户数目为可以MC1,邻小区2切换至目标小区的高铁用户数目为可以MC2,则当邻小区的部分用户切换至目标小区后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为MC+MC1+MC2,即预测小区用户数为MC+MC1+MC2
1042a,检测所述预测小区用户数目是否大于第一用户数目阈值。
其中,可以通过网管系统检测预测小区用户数目是否大于第一用户数目阈值。其中,第一用户数目阈值可以根据历史统计数据来设置,也可以通过其他统计手段得到。
1043a,若大于,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其中,若预测小区用户数目大于第一用户数目阈值,则会产生小区容量受限的情况,并且小区处于忙时状态,所以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例如,第一用户数目阈值用Mth表示。1041a中预测小区用户数为MC+MC1+MC2,则当MC+MC1+MC2>Mth时,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当MC+MC1+MC2≤Mth时,继续对预测小区用户数目进行检测。
1041b,计算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与所述第一负荷之和,得到预测小区负荷。
其中,第一负荷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通过计算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与第一负荷之和,可以预测出小区负荷,即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与第一负荷之和。
例如,第一负荷用RC表示,邻小区1切换至目标小区的高铁用户产生的负荷用RC1表示,邻小区2切换至目标小区的高铁用户产生的负荷用RC2表示,则当邻小区的部分用户切换至目标小区后目标小区的负荷为RC+RC1+RC2,即预测小区负荷为RC+RC1+RC2
1042b,检测所述预测小区负荷是否大于第一负荷阈值。
其中,可以通过网管系统检测预测小区负荷是否大于第一负荷阈值,其中,第一负荷阈值是根据历史统计数据等方法得到的。
1043b,若大于,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其中,若预测小区负荷大于第一负荷阈值,小区处于忙时状态,从而产生小区容量受限的情况,所以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例如,第一负荷阈值用Rth表示,1041b中预测小区负荷为RC+RC1+RC2,则当RC+RC1+RC2>Rth时,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当RC+RC1+RC2≤Rth时,继续对预测小区负荷进行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能够通过获取第二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二负荷,以及第三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三负荷,预测出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并根据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获取的第一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一负荷,确定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与因小区合并而产生小区容量受限情况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当预测到用户数量增多时,会导致小区处于忙时状态,则执行小区合并退出机制进行小区分裂,从而提高了小区的容量,避免了小区容量受限的现象。本方案通过预测小区在下一段时间内的接入用户数目或小区负荷分别与第一用户数目阈值或第一负荷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准确判断出是否产生小区容量受限的情况,进而决定是否执行小区合并退出机制。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101,获取第一数据。
102,获取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1031,计算所述第二接入用户数目与所述第三接入用户数目的用户数目差值,并将所述用户数目差值作为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
1032,计算所述第二负荷与所述第三负荷的小区负荷差值,并将所述小区负荷差值作为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1041a,计算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与所述第一接入用户数目之和,得到预测小区用户数目。
1042a,检测所述预测小区用户数目是否大于第一用户数目阈值。
1043a,若大于,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1041b,计算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与所述第一负荷之和,得到预测小区负荷。
1042b,检测所述预测小区负荷是否大于第一负荷阈值。
1043b,若大于,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105,获取退出小区的第四接入用户数目或第四负荷。
其中,退出小区为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进行小区分裂后的小区,退出小区为至少两个分裂小区。第四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三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退出小区的用户数目,第四负荷为在第三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退出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其中,第三时间段的起点与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的起点不同,第三时间段的起点是在小区合并退出之后。例如,若第一时间段为[t,t+T1],则第二段时间可以为[t1,t1+KT1],其中K为正整数。在K个T1时间段内检测和统计第四接入用户数目。
106,检测所述第四接入用户数目是否小于第二用户数目阈值。
其中,可以通过网管系统检测第四接入用户数目是否小于第二用户数目阈值。第二用户数目阈值可以是用来检测退出小区是否空闲态的指标。退出小区个数至少两个,可以检测每个退出小区在第三时间段内一直驻留的用户数目是否小于第二用户数目阈值,也可以检测所有退出小区在第三时间段内一直驻留的用户的总数是否小于第二用户数目阈值。第二用户数目阈值根据检测方法具体设定。当检测每个退出小区在第三时间段内一直驻留的用户数目是否小于第二用户数目阈值时,第四接入用户数目为所有退出小区一直驻留的用户数目组成的集合,第二用户数目阈值为每个退出小区所对应的阈值。当检测所有退出小区在第三时间段内一直驻留的用户的总数是否小于第二用户数目阈值时,第四接入用户数目为所有小区一直驻留的用户数目的总和,第二用户数目阈值为所有退出小区对应的阈值。
107,若小于,则确定所述退出小区执行小区合并恢复机制。
其中,若第四接入用户数目小于第二用户数目阈值,小区处于空闲状态,则退出小区执行小区合并恢复机制,即将所有的退出小区再合并为原来的目标小区。若第四接入用户数目大于等于第二用户数目阈值,则继续对第四接入用户数目进行检测。
例如,若退出小区为C1,C2和C3,则当检测每个退出小区的接入用户数目是否小于阈值时,第二用户数目阈值用P表示,第四小区接入数目用{M1,M2,M3}表示,则M1<P或M2<P或M3<P时,执行小区合并恢复机制,M1≥P且M2≥P且M3≥P时,继续对第四接入用户数目进行检测。当检测所有退出小区接入用户数目的总和是否小于阈值时,第二用户数目阈值用Pth表示,第四小区接入数目用表示M1+M2+M3表示,M1+M2+M3<Pth时,执行小区合并恢复机制,M1+M2+M3≥Pth时,继续对第四接入用户数目进行检测。
108,检测所述第四负荷是否小于第二负荷阈值。
其中,可以通过网管系统检测第四负荷是否小于第二负荷阈值。第二负荷阈值可以是用来检测退出小区是否空闲态的指标。
109,若小于,则确定所述退出小区执行小区合并恢复机制。
其中,若第四负荷小于第二负荷阈值,小区处于空闲状态,则退出小区执行小区合并恢复机制。若第四负荷大于等于第二负荷阈值,则对第四负荷继续进行检测。
例如,若退出小区为C1,C2和C3,则当检测每个退出小区的接入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是否小于阈值时,第二负荷阈值用Q表示,第四负荷用{R1,R2,R3}表示,则R1<Q或R2<Q或R3<Q时,执行小区合并恢复机制,R1≥Q且R2≥Q且R3≥Q时,继续对第四负荷进行检测。当检测所有退出小区接入用户所产生的小区负荷的总和是否小于阈值时,第二负荷阈值用Qth表示,第四负荷用R1+R2+R3表示,R1+R2+R3<Qth时,执行小区合并恢复机制,R1+R2+R3≥Qth时,继续对第四负荷进行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能够通过获取第二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二负荷,以及第三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三负荷,预测出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并根据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获取的第一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一负荷,确定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与因小区合并而产生小区容量受限情况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当预测到用户数量增多时,会导致小区处于忙时状态,则执行小区合并退出机制进行小区分裂,从而提高了小区的容量,避免了小区容量受限的现象。本方案通过判断退出小区合并机制的小区是否小于第二小区阈值来判断小区是否处于闲时状态,从而确定开启小区合并恢复机制,进而恢复了小区的覆盖范围,减少了用户使用网络时的切换次数和切换时延,并且提高了信号的接收质量。所以,当预测到用户数量增多时,小区处于忙时状态,通过采用小区合并退出机制,提高了小区的容量,当预测到用户数量减少时,小区处于闲时状态,通过采用小区合并恢复机制,降低了小区容量,从而动态调整了小区的容量。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高铁场景,但公路等其他能够参考本方案的场景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小区组网的装置200,如图5所示,装置20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第一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包括第一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一负荷,第一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第一负荷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所述目标小区为多个小区合并形成的小区。
第二获取模块202,用于获取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其中,第二数据包括第二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二负荷,第二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二时间段内接入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用户数目,第二负荷为在第二时间段内接入邻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第三数据包括第三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三负荷,第三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邻小区的用户数目,第三负荷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邻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第一时间段大于第二时间段,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相同。
可选的,在装置200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小区路径/高铁用户移动速率)+第一误差修正值,所述小区路径为在小区中所述高铁用户所在的高铁线路的长度。所述第二时间段=(所述小区路径/所述高铁用户移动速率)-第二误差修正值。
预测模块203,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预测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确定模块204,用于根据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或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组网的装置,能够通过获取第二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二负荷,以及第三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三负荷,预测出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并根据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获取的第一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一负荷,确定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与因小区合并而产生小区容量受限情况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当预测到用户数量增多时,会导致小区处于忙时状态,则执行小区合并退出机制进行小区分裂,从而提高了小区的容量,避免了小区容量受限的现象。
如图6所示,装置200中的预测模块203包括:
用户数目计算单元2031,用于计算所述第二接入用户数目与所述第三接入用户数目的用户数目差值,并将所述用户数目差值作为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
负荷计算单元2032,用于计算所述第二负荷与所述第三负荷的小区负荷差值,并将所述小区负荷差值作为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组网的装置,能够通过获取第二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二负荷,以及第三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三负荷,预测出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并根据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获取的第一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一负荷,确定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与因小区合并而产生小区容量受限情况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当预测到用户数量增多时,会导致小区处于忙时状态,则执行小区合并退出机制进行小区分裂,从而提高了小区的容量,避免了小区容量受限的现象。本方案在检测和统计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或该用户产生的负荷时,由于在设定用户在目标小区驻留的时间和用户在邻小区驻留的时间时,可能会产生误差,而第一误差修正值和第二误差修正值可以修正误差,从而更精确地统计出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或该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和邻小区内接入的用户数目或小区负荷。
如图7所示,装置200中的确定模块204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2041,用于计算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与所述第一接入用户数目之和,得到预测小区用户数目。
第一检测单元2042,用于检测所述预测小区用户数目是否大于第一用户数目阈值。
第一退出单元2043,用于若大于,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第二计算单元2044,计算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与所述第一负荷之和,得到预测小区负荷。
第二检测单元2045,用于检测所述预测小区负荷是否大于第一负荷阈值。
第二退出单元2046,用于若大于,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组网的装置,能够通过获取第二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二负荷,以及第三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三负荷,预测出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并根据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获取的第一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一负荷,确定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与因小区合并而产生小区容量受限情况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当预测到用户数量增多时,会导致小区处于忙时状态,则执行小区合并退出机制进行小区分裂,从而提高了小区的容量,避免了小区容量受限的现象。本方案通过预测小区在下一段时间内的接入用户数目或小区负荷分别与第一用户数目阈值或第一负荷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准确判断出是否产生小区容量受限的情况,进而决定是否执行小区合并退出机制。
如图8所示,装置200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205,用于获取退出小区的第四接入用户数目或第四负荷。
其中,退出小区为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后退出的小区,第四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三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退出小区的用户数目,第四负荷为在第三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退出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第一检测模块206,检测所述第四接入用户数目是否小于第二用户数目阈值;
第一恢复模块207,用于若小于,则确定所述退出小区执行小区合并恢复机制;
第二检测模块208,用于检测所述第四负荷是否小于第二负荷阈值;
第二恢复模块209,用于若小于,则确定所述退出小区执行小区合并恢复机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组网的装置,能够通过获取第二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二负荷,以及第三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三负荷,预测出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并根据邻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获取的第一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一负荷,确定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与因小区合并而产生小区容量受限情况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当预测到用户数量增多时,会导致小区处于忙时状态,则执行小区合并退出机制进行小区分裂,从而提高了小区的容量,避免了小区容量受限的现象。本方案通过判断退出小区合并机制的小区是否小于第二小区阈值来判断小区是否处于闲时状态,从而确定开启小区合并恢复机制,进而恢复了小区的覆盖范围,减少了用户使用网络时的切换次数和切换时延,并且提高了信号的接收质量。所以,当预测到用户数量增多时,小区处于忙时状态,通过采用小区合并退出机制,提高了小区的容量,当预测到用户数量减少时,小区处于闲时状态,通过采用小区合并恢复机制,降低了小区容量,从而动态调整了小区的容量。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第一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一负荷,所述第一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所述第一负荷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所述目标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所述目标小区为多个小区合并形成的小区;
获取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第二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二负荷,所述第二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二时间段内接入所述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用户数目,所述第二负荷为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接入所述邻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所述第三数据包括第三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三负荷,所述第三接入用户数目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所述邻小区的用户数目,所述第三负荷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所述邻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所述第一时间段大于所述第二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相同;
利用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预测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根据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或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段>(第一小区路径/高铁用户移动速率)+第一误差修正值,所述第一小区路径为目标小区中所述高铁用户所在的高铁线路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间段=(第二小区路径/所述高铁用户移动速率)-第二误差修正值,所述第二小区路径为邻小区中所述高铁用户所在的高铁线路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预测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接入用户数目与所述第三接入用户数目的用户数目差值,并将所述用户数目差值作为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
或者,计算所述第二负荷与所述第三负荷的小区负荷差值,并将所述小区负荷差值作为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或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是否执行合并退出机制,包括:
计算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与所述第一接入用户数目之和,得到预测小区用户数目;
检测所述预测小区用户数目是否大于第一用户数目阈值;
若大于,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或者,计算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与所述第一负荷之和,得到预测小区负荷;
检测所述预测小区负荷是否大于第一负荷阈值;
若大于,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退出小区的第四接入用户数目或第四负荷,所述退出小区为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后退出的小区,所述第四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三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所述退出小区的用户数目,所述第四负荷为在所述第三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所述退出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检测所述第四接入用户数目是否小于第二用户数目阈值;
若小于,则确定所述退出小区执行小区合并恢复机制;
或者,检测所述第四负荷是否小于第二负荷阈值;
若小于,则确定所述退出小区执行小区合并恢复机制。
7.一种小区组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第一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一负荷,所述第一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目标小区的用户数目,所述第一负荷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所述目标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所述目标小区为多个小区合并形成的小区;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第二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二负荷,所述第二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二时间段内接入所述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用户数目,所述第二负荷为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接入所述邻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所述第三数据包括第三接入用户数目或第三负荷,所述第三接入用户数目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所述邻小区的用户数目,所述第三负荷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所述邻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所述第一时间段大于所述第二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相同;
预测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预测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高铁用户数目或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或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以及所述第一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段>(第一小区路径/高铁用户移动速率)+第一误差修正值,所述第一小区路径为目标小区中所述高铁用户所在的高铁线路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间段=(第二小区路径/所述高铁用户移动速率)-第二误差修正值,所述第二小区路径为邻小区中所述高铁用户所在的高铁线路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模块,包括:
用户数目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二接入用户数目与所述第三接入用户数目的用户数目差值,并将所述用户数目差值作为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
或者,负荷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二负荷与所述第三负荷的小区负荷差值,并将所述小区负荷差值作为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数目与所述第一接入用户数目之和,得到预测小区用户数目;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预测小区用户数目是否大于第一用户数目阈值;
第一退出单元,用于当大于时,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或者,第二计算单元,计算所述邻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所述高铁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与所述第一负荷之和,得到预测小区负荷;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预测小区负荷是否大于第一负荷阈值;
第二退出单元,用于当大于时,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退出小区的第四接入用户数目或第四负荷,所述退出小区为所述目标小区执行合并退出机制后退出的小区,所述第四接入用户数目为在第三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所述退出小区的用户数目,所述第四负荷为在所述第三时间段内一直驻留在所述退出小区的用户产生的小区负荷;
第一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四接入用户数目是否小于第二用户数目阈值;
第一恢复模块,用于当小于时,则确定所述退出小区执行小区合并恢复机制;
或者,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四负荷是否小于第二负荷阈值;
第二恢复模块,用于当小于时,则确定所述退出小区执行小区合并恢复机制。
CN201410490445.2A 2014-09-23 2014-09-23 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2442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0445.2A CN104244269B (zh) 2014-09-23 2014-09-23 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0445.2A CN104244269B (zh) 2014-09-23 2014-09-23 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4269A CN104244269A (zh) 2014-12-24
CN104244269B true CN104244269B (zh) 2017-11-24

Family

ID=52231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90445.2A Active CN104244269B (zh) 2014-09-23 2014-09-23 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442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10096B1 (en) * 2015-07-31 2019-09-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combining cells
CN106559828B (zh) * 2015-09-28 2021-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忙时段管理方法、装置及自组织网络网元
CN105848163A (zh) * 2016-06-12 2016-08-10 朱兰英 一种动态整合重选小区方法
CN109392027B (zh) * 2017-08-09 2021-04-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1385815B (zh) * 2018-12-27 2023-07-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小区网络资源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248369B (zh) * 2019-04-03 2022-05-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容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39988A1 (en) * 2004-03-30 2007-01-03 Utstarcom Telecom Co., Ltd Method of microcell manage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entralized basestation
CN103209416A (zh) * 2013-03-11 2013-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97978A (zh) * 2012-02-29 2013-09-1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配置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39988A1 (en) * 2004-03-30 2007-01-03 Utstarcom Telecom Co., Ltd Method of microcell manage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entralized basestation
CN103297978A (zh) * 2012-02-29 2013-09-1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3209416A (zh) * 2013-03-11 2013-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4269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4269B (zh) 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49200B (zh) 一种应用模糊预测模型的切换方法
CN102204344B (zh) 一种避免小区乒乓重选的方法和终端
CN106507372A (zh) 一种无线网络越区覆盖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2672366B (zh) 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个性化消费偏好的垂直切换系统
EP1971176A3 (en) Radio measurements in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s system
CN104853389B (zh) 一种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88734B (zh) 基于多因素决策的lte切换机制研究
CN104320784B (zh) 一种频点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603431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955090B (zh) 一种小区干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613532A (zh) 车辆异构网络中基于逗留时间预测的模糊垂直切换方法
CN103945466B (zh) 一种确定切换候选小区集合的方法及设备
CN103702343A (zh) 一种同频干扰小区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686895B (zh) 切换控制方法、无线网络控制器和接入节点
Herculea et al. Straight: Stochastic geometry and user history based mobility estimation
CN110753361A (zh) 一种小区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6686668A (zh) 一种语音回落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8271181B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pci优化方法及装置
WO2015169229A1 (zh) 一种功率强度估计和确定干扰小区的方法及设备
CN104184530B (zh) 一种上行干扰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Sheu et al. Using grey prediction theory to reduce handoff overhead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3220694B (zh) 一种用户设备运动状态估计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4519539B (zh) 一种在异构网络中实现垂直切换的方法和基站
CN107659943B (zh) 一种负荷均衡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