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2027B - 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2027B
CN109392027B CN201710675337.6A CN201710675337A CN109392027B CN 109392027 B CN109392027 B CN 109392027B CN 201710675337 A CN201710675337 A CN 201710675337A CN 109392027 B CN109392027 B CN 109392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vate network
network cell
target
cell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53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2027A (zh
Inventor
李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753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2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2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2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2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2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若检测到第一目标列车从第一专网小区运行至第二专网小区,则确定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的目标专网小区,并将所述目标专网小区中的低速用户从所述目标专网小区迁至对应的目标公网小区;其中,所述目标专网小区是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上的一个或多个专网小区,所述低速用户是在执行所述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之前,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和所述目标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后,从所述目标公网小区迁至所述目标专网小区的用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既可以保证高铁用户的业务需求又可以缓解公网资源紧张问题,改善了用户感知。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高铁日渐成为人们中长距离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随着高铁用户的快速增长,为满足用户的通信业务需求,通信运营商部署覆盖高铁线路的专用通信网络(以下简称“高铁专网”),保障用户感知。目前高铁专网通过多RRU共小区的方式搭建链状小区减少切换,利用多普勒效应判断终端是否快速移动及其移动方向,根据终端运动速度进行用户识别,并通过将移动速度低的用户(以下简称“低速用户”)从高铁专网迁出至公网和将移动速度高的用户(以下简称“高速用户”)从公网回迁至高铁专网的调度策略,有效保障高铁专网的用户感知。将车站及其周边一定距离区域,行驶速度低于一定时速的路段定义为低速路段,其它路段定义为高速路段。对高速路段沿线高铁基站配置低速用户迁出特性,沿线公网基站配置高速用户迁回特性。
现有调度策略中,低速用户从高铁专网迁出至公网后,若一直保持低速运行则不触发高速回迁机制,不允许回迁至高铁专网,导致用户聚集于公网小区,造成公网资源紧张。而与此同时,当高铁线路无列车经过的空闲时段,特别是晚间停运时段,高铁专网的小区资源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能保证高铁用户需求又能避免资源浪费的用户调度方法,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第一目标列车从第一专网小区运行至第二专网小区,则确定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的目标专网小区,并将所述目标专网小区中的低速用户从所述目标专网小区迁至对应的目标公网小区;其中,所述目标专网小区是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上的一个或多个专网小区,所述低速用户是在执行所述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之前,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和所述目标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后,从所述目标公网小区迁至所述目标专网小区的用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调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低速用户迁出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第一目标列车从第一专网小区运行至第二专网小区,则确定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的目标专网小区,并将所述目标专网小区中的低速用户从所述目标专网小区迁至对应的目标公网小区;其中,所述目标专网小区是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上的一个或多个专网小区,所述低速用户是在执行所述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之前,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和所述目标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后,从所述目标公网小区迁至所述目标专网小区的用户。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调度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上述用户调度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用户调度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从用户感知角度考虑,根据设定的预警机制,在高铁列车到来之前,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将高铁专网的低速用户迁至公网,将高铁专网资源预留给高铁用户,保障业务需求;当检测到高铁列车离开且无其它列车到达时,启动高铁列车预警机制,对沿高铁列车前进相反方向的一个或多个专网小区执行关闭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同时对所述一个或多个专网小区及其对应的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公网小区的低速用户可回迁至专网小区,缓解公网资源紧张问题,提升用户感知;在高速路段行驶过程中,若列车临时减速、停车等特殊场景下,本发明实施例以保障高铁用户感知优先的原则,对该列车所占用的专网小区关闭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同时对该列车所占用的专网小区及其对应的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归避了将高铁用户误判为“低速用户”而迁出高铁专网的弊端;若对向高速行驶的列车相遇,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与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冲突时,优先采用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保障高铁专网用户感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检测是否有第一目标列车从第一专网小区运行至第二专网小区;
步骤11、若检测到第一目标列车从第一专网小区运行至第二专网小区,则确定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的目标专网小区,并将所述目标专网小区中的低速用户从所述目标专网小区迁至对应的目标公网小区;其中,所述目标专网小区是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上的一个或多个专网小区,所述低速用户是在执行所述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之前,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和所述目标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后,从所述目标公网小区迁至所述目标专网小区的用户。
具体地,高铁专网小区呈链状分布,当高铁列车经过时,专网小区会伴随出现大量的切换信令和用户量突变现象,通过部署大数据分析服务器,实时检测高铁专网小区的信令及用户量变化情况,可以精确定位高铁列车的位置及运行方向。所述服务器实时监测是否有第一目标列车从第一专网小区运行至第二专网小区,若所述服务器检测到第一专网小区与第二专网小区之间出现大量切换信令且第一专网小区用户数陡降、第二专网小区用户数激增的现象,则可以判定第一目标列车正在由第一专网小区驶向第二专网小区,所述服务器将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上的一个或多个专网小区确定为目标专网小区,并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也就是说,将所述目标专网小区中的低速用户迁至对应的目标公网小区,其中所述低速用户是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之前,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和所述目标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后,从所述目标公网小区迁至所述目标专网小区的用户。
接下来,以京沪高铁某段LTE专网为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方法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高铁路段采用F1(带宽为20M)频点和F2(带宽为10M)频点组网方案,其中,F1频点为高铁专网小区,F2频点为公网小区。假设第一目标列车为A列车,按照图2中向右的箭头指示的方向运行。当大数据分析服务器检测到cell 1小区与cell 2小区之间出现大量切换信令、cell 1小区用户数陡降、cell 2小区用户数激增现象时,所述服务器可以获知A列车正在由cell 1小区驶入cell 2小区,此时,cell 1小区为第一专网小区,cell 2小区为第二专网小区,所述服务器可以将cell 3小区确定为目标专网小区,并对cell 3小区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将cell 3小区中的低速用户迁至对应的目标公网小区,即cell C小区。其中,cell 3小区中的低速用户是所述服务器对cell 3小区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之前,对cell 3小区和cell C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之后,从cell C小区迁至cell 3小区的用户。当获知所述A列车在由cell 2小区驶入cell 3小区时,则所述服务器将cell 4小区确定为目标专网小区,对cell 4小区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并将cell 4小区中的低速用户迁至对应的目标公网小区,即cellD小区,以此类推。
当根据切换信令获知所述A列车正在由cell 1小区驶入cell 2小区时,所述服务器也可以将cell 4小区确定为目标专网小区,对cell 4小区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相应的,当获知所述A列车正在由cell 2小区驶入cell 3小区时,所述服务器将cell 5小区确定为目标专网小区,对所述cell 5小区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将所述cell 5小区中的低速用户迁至对应的目标公网小区,即cell E小区,以此类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方法,通过信令、用户数等大数据分析,精确定位高铁列车的位置及运行方向,当检测到高铁列车在从第一专网小区运行至第二专网小区时,启动高铁列车预警机制,将高铁列车运行方向上的一个或者多个专网小区确定为目标专网小区,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将所述目标专网小区中的低速用户由高铁专网小区迁至对应的公网小区,实现了高铁专网资源提前预留,保障了高铁用户感知。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列车驶离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及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所述负荷均衡控制策略。
具体地,当大数据分析服务器根据切换信令,获知第一目标列车已经驶离第一专网小区时,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执行关闭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并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和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开启负荷均衡控制策略,低速用户可由所述第一公网小区回迁至所述第一专网小区。
接下来,还是以上述实施例中的A列车为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当所述服务器根据信令切换获知,所述A列车正在由cell 4小区驶入cell 5小区,与此同时服务器没有检测到其它高铁列车到达cell 2小区时,cell 3小区即为第一专网小区,根据高铁列车预警机制,所述服务器对cell 3小区执行关闭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同时对cell 3小区及其对应的cell C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低速用户可由cell C小区回迁至cell 3小区。相应的,当所述服务器根据信令切换获知,A列车正由cell 5小区驶入cell6小区,与此同时服务器未检测到有其它高铁列车到达cell 3小区时,cell 4小区即为第一专网小区,根据高铁列车预警机制,所述服务器对cell 4小区执行关闭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同时对cell 4小区及其对应的cell D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低速用户可由cell D小区回迁至cell 4小区,依此类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方法,通过将第一目标列车驶离的第一专网小区及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低速用户可由所述第一公网小区回迁至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可以充分利用高铁专网资源,缓解公网资源紧张问题,提升用户感知。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在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内的停留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及其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所述负荷均衡控制策略。
具体地,在高速路段行驶过程中,若服务器根据信令切换获知,第一目标列车在第一专网小区内的停留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处于临时减速或停车等特殊场景,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执行关闭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同时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及其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避免所述第一目标列车上的用户由于运行速度低,从所述第一专网小区迁至所述第一公网小区。
接下来,还是以上述实施例中的A列车为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比如,相邻两个专网小区之间的距离为3km,A列车正常高速运行时的速度为60Km/h,3km除以60Km/h为0.05h,即3min。可以将A列车在每个专网小区内的停留时间阈值设定为3min。若所述服务器根据信令切换获知,所述A列车从cell 1小区切换入cell 2小区的时间到cell 2小区切换入cell 3小区的时间,即所述A列车在cell 2小区内的停留时间为20min,超过了预设的时间阈值,则所述服务器判定所述A列车处于临时减速或停车状态,此时,cell 2小区即为第一专网小区,所述服务器对所述cell 2小区执行关闭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同时对所述cell 2小区及其对应的cell B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方法,通过若检测到第一目标列车在第一专网小区内的停留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及其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从而有效归避了将第一目标列车上的用户误判为“低速用户”而将其迁出高铁专网的弊端。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与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相反的第二目标列车即将运行至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和所述第一公网小区执行所述负荷均衡控制策略。
具体地,在高速路段行驶过程中,若服务器根据信令切换获知,第一目标列车在第一专网小区内的停留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处于临时减速或停车等特殊场景,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执行关闭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同时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和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若与此同时,所述服务器根据信令切换情况获知,与所述第一目标列车运行方向相反的第二目标列车即将到达所述第一专网小区,根据高铁预警机制,所述服务器应该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此时,对第一专网小区出现了同时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的矛盾,对于这种情况,优先选择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及其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
接下来,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第一目标列车记为A列车,第二目标列车记为B列车,所述A列车沿着向右的箭头指示的方向运行,所述B列车沿着向左的箭头指示的方向运行。若服务器根据信令切换情况获知,所述A列车在cell 2小区内的停留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判定所述A列车处于临时减速或停车状态,与此同时,所述服务器检测到所述B列车正由cell 4小区运行至cell 3小区。对于这种A列车处于临时减速或停车状态,B列车处于高速运行状态,且A列车与B列车相遇的情况,所述服务器对A列车所处的cell 2小区执行关闭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同时对所述cell 2小区和对应的cell B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方法,通过若检测到第一目标列车在第一专网小区内的停留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同时检测到与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相反的第二目标列车即将运行至所述第一专网小区时,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及其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同时保证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和所述第二目标列车上的用户感知。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与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相反的第三目标列车即将到达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执行所述低速用户迁出策略。
具体地,若服务器根据信令切换情况获知,第一目标列车已经驶离第一专网小区,根据高铁预警机制,所述服务器应该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及其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若与此同时,所述服务器检测到与所述第一目标列车运行方向相反的第三目标列车即将到达所述第一专网小区,根据高铁列车预警机制,所述服务器应该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此时,对第一专网小区出现了同时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的矛盾,对于这种情况,优先选择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
接下来,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第一目标列车记为A列车,第三目标列车记为C列车,所述A列车沿着向右的箭头指示的方向运行,所述C列车沿着向左的箭头指示的方向运行。若服务器根据信令切换情况获知,所述A列车正在由cell 4小区驶入cell 5小区且没有检测到其他高铁列车从cell 1小区驶入cell 2小区;与此同时,所述服务器根据信令切换情况,检测到所述B列车正在由cell 5小区驶入cell 4小区,此时,cell 3小区即为第一专网小区,所述服务器对所述cell 3小区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优先保证所述B列车上的用户感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方法,通过若检测到第一目标列车已经驶离第一专网小区,同时检测到与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相反的第三目标列车即将到达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执行所述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可以实现优先保证高铁列车上的用户感知。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检测模块30和低速用户迁出模块31,其中:
检测模块30用于检测是否有第一目标列车从第一专网小区运行至第二专网小区;低速用户迁出模块31用于若检测到第一目标列车从第一专网小区运行至第二专网小区,则确定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的目标专网小区,并将所述目标专网小区中的低速用户从所述目标专网小区迁至对应的目标公网小区;其中,所述目标专网小区是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上的一个或多个专网小区,所述低速用户是在执行所述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之前,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和所述目标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后,从所述目标公网小区迁至所述目标专网小区的用户。
具体地,检测模块30实时监测是否有从第一专网小区运行至第二专网小区,若检测模块30检测到第一专网小区与第二专网小区之间出现大量切换信令且第一专网小区用户数陡降、第二专网小区用户数激增的现象时,则可以获知第一目标列车正在由第一专网小区驶向第二专网小区,低速用户迁出模块31将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上的一个或多个专网小区确定为目标专网小区,并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也就是说,将所述目标专网小区中的低速用户迁至对应的目标公网小区,其中所述低速用户是所述低速用户迁出模块31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之前,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和所述目标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后,从所述目标公网小区迁至所述目标专网小区的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装置,其功能具体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装置,通过信令、用户数等大数据分析,精确定位高铁列车的位置及运行方向,当检测到高铁列车在从第一专网小区运行至第二专网小区时,启动高铁列车预警机制,将高铁列车运行方向上的一个或者多个专网小区确定为目标专网小区,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将所述目标专网小区中的低速用户由高铁专网小区迁至对应的公网小区,实现了高铁专网资源提前预留,保障了高铁用户感知。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包括:检测模块、低速用户迁出模块和第一负荷均衡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低速用户迁出模块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第一负荷均衡控制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列车驶离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及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所述负荷均衡控制策略。
具体地,当第一负荷均衡控制模块根据切换信令,获知第一目标列车已经驶离第一专网小区时,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执行关闭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并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和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开启负荷均衡控制策略,低速用户可由所述第一公网小区回迁至所述第一专网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装置,通过将第一目标列车驶离的第一专网小区及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低速用户可由所述第一公网小区回迁至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可以充分利用高铁专网资源,缓解公网资源紧张问题,提升用户感知。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包括:检测模块、低速用户迁出模块、第一负荷均衡控制模块和第二负荷均衡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检测模块、所述低速用户迁出模块和所述第一负荷均衡控制模块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第二负荷均衡控制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在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内的停留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及其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所述负荷均衡控制策略。
具体地,在高速路段行驶过程中,若第二负荷均衡控制模块根据信令切换获知,第一目标列车在第一专网小区内的停留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处于临时减速或停车等特殊场景,所述第二负荷均衡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执行关闭低速用户迁出策略,同时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及其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避免所述第一目标列车上的用户由于运行速度低,从所述第一专网小区迁至所述第一公网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装置,通过若检测到第一目标列车在第一专网小区内的停留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及其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从而有效归避了将第一目标列车上的用户误判为“低速用户”而将其迁出高铁专网的弊端。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调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用户调度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or)41、存储器(memory)42和总线43,其中:
所述处理器41和所述存储器42通过所述总线4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处理器4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4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若检测到第一目标列车从第一专网小区运行至第二专网小区,则确定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的目标专网小区,并将所述目标专网小区中的低速用户从所述目标专网小区迁至对应的目标公网小区;其中,所述目标专网小区是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上的一个或多个专网小区,所述低速用户是在执行所述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之前,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和所述目标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后,从所述目标公网小区迁至所述目标专网小区的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若检测到第一目标列车从第一专网小区运行至第二专网小区,则确定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的目标专网小区,并将所述目标专网小区中的低速用户从所述目标专网小区迁至对应的目标公网小区;其中,所述目标专网小区是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上的一个或多个专网小区,所述低速用户是在执行所述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之前,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和所述目标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后,从所述目标公网小区迁至所述目标专网小区的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若检测到第一目标列车从第一专网小区运行至第二专网小区,则确定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的目标专网小区,并将所述目标专网小区中的低速用户从所述目标专网小区迁至对应的目标公网小区;其中,所述目标专网小区是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上的一个或多个专网小区,所述低速用户是在执行所述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之前,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和所述目标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后,从所述目标公网小区迁至所述目标专网小区的用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用户调度设备等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检测到第一目标列车从第一专网小区运行至第二专网小区,则确定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的目标专网小区,并将所述目标专网小区中的低速用户从所述目标专网小区迁至对应的目标公网小区;其中,所述目标专网小区是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上的一个或多个专网小区,所述低速用户是在执行所述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之前,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和所述目标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后,从所述目标公网小区迁至所述目标专网小区的用户;
其中,若服务器检测到第一专网小区与第二专网小区之间出现大量切换信令且第一专网小区用户数大量降低、第二专网小区用户数大量增加,则可以判定第一目标列车正在由第一专网小区驶向第二专网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列车驶离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及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所述负荷均衡控制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在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内的停留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及其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所述负荷均衡控制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检测到与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相反的第二目标列车即将运行至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和所述第一公网小区执行所述负荷均衡控制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检测到与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相反的第三目标列车即将到达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执行所述低速用户迁出策略。
6.一种用户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低速用户迁出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第一目标列车从第一专网小区运行至第二专网小区,则确定执行低速用户迁出策略的目标专网小区,并将所述目标专网小区中的低速用户从所述目标专网小区迁至对应的目标公网小区;其中,所述目标专网小区是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前进方向上的一个或多个专网小区,所述低速用户是在执行所述低速用户迁出策略之前,对所述目标专网小区和所述目标公网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控制策略后,从所述目标公网小区迁至所述目标专网小区的用户;
其中,若服务器检测到第一专网小区与第二专网小区之间出现大量切换信令且第一专网小区用户数大量降低、第二专网小区用户数大量增加,则可以判定第一目标列车正在由第一专网小区驶向第二专网小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负荷均衡控制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列车驶离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及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所述负荷均衡控制策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负荷均衡控制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列车在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内的停留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对所述第一专网小区及其对应的第一公网小区执行所述负荷均衡控制策略。
9.一种用户调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710675337.6A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392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5337.6A CN109392027B (zh)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5337.6A CN109392027B (zh)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2027A CN109392027A (zh) 2019-02-26
CN109392027B true CN109392027B (zh) 2021-04-13

Family

ID=65414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5337.6A Active CN109392027B (zh)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20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2620B (zh) * 2019-03-12 2022-03-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小区的用户调度方法和基站
CN111866980A (zh) * 2019-04-29 2020-10-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1163496B (zh) * 2020-02-06 2022-04-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高低速用户的分离方法及设备
CN117692956A (zh) * 2022-08-29 2024-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调度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7766A (zh) * 2011-02-21 2012-08-22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高铁通信网络中用户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55648A (zh) * 2011-03-02 2012-09-05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移动性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44269A (zh) * 2014-09-23 2014-12-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07121A (zh) * 2014-12-19 2015-04-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优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72503A (zh) * 2015-10-09 2017-04-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非专网用户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6817678A (zh) * 2015-12-01 2017-06-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驻留高铁专网的终端的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61000B2 (en) * 2010-11-29 2014-06-24 Edge Velocity Corporation Router and rapid response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7766A (zh) * 2011-02-21 2012-08-22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高铁通信网络中用户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55648A (zh) * 2011-03-02 2012-09-05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移动性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44269A (zh) * 2014-09-23 2014-12-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07121A (zh) * 2014-12-19 2015-04-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优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72503A (zh) * 2015-10-09 2017-04-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非专网用户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6817678A (zh) * 2015-12-01 2017-06-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驻留高铁专网的终端的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2027A (zh) 201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2027B (zh) 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2647766B (zh) 高铁通信网络中用户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36104B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高速移动用户通话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CN110753377B (zh) 一种基于位置的小区切换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11642011B (zh) 一种进行无线资源管理的方法和nRT RIC
CN106550480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037352A1 (en) Access processing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20190098552A1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hannel Management Method in Rail Transport and Related Device
WO2016106699A1 (zh) 一种调度网络节点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13678A (zh) 一种动态合并小区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05792137B (zh) 一种车辆间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36862A (zh) 一种非专网用户迁出专网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792557B (zh) 一种lte轨道交通场景下数据调度方法
CN112373523B (zh) 基于区块链的列车协同自治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401270A (zh) 应用迁移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62620A (zh) 一种通信小区的用户调度方法和基站
CN105491616B (zh) 一种融合组网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08616955B (zh) 一种网络接入处理方法、基站、mme及系统
CN111405570B (zh) 网络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Kuruvatti et al. Mobility context awareness to improve Quality of Experience in traffic dense cellular networks
CN105791368A (zh) 一种车载终端通信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1866980A (zh) 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WO201411180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ergy saving
Kuruvatti et al. Monitoring vehicular user mobility to predict traffic status and manage radio resources
CN103379618A (zh) 估计终端速度的方法、目标基站以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