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3706B -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3706B
CN104243706B CN201410476752.5A CN201410476752A CN104243706B CN 104243706 B CN104243706 B CN 104243706B CN 201410476752 A CN201410476752 A CN 201410476752A CN 104243706 B CN104243706 B CN 104243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district
state
mark
the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67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3706A (zh
Inventor
邵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767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43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43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3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3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37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移动终端的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如果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所述驱动层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防盗处理方法在移动终端被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防盗功能也会相应消失,无法继续为用户提供可靠的防盗保护功能的技术问题,将防盗标识写入NV区的同时由驱动层完成防盗处理流程,实现了即使在移动终端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仍然可以继续为用户提供有效的防盗保护功能的技术效果,优化了现有的移动终端防盗处理技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对防盗处理功能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和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移动终端被偷盗的事件也是时有发生。当移动终端被盗或者丢失后,偷盗者或者拾到者可以通过更换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客户识别模块)或者可以根本不做任何额外操作而继续使用该移动终端。这样,原机主不仅蒙受了财产上的损失,而且移动终端内的重要信息也会被丢失或者泄露。
现有的防盗技术的主要通过用户在移动终端上安装防盗软件实现的。一旦移动终端中安装的防盗软件检测到防盗模式开启后,会进行一定的操作处理帮助用户找回设备或者最大程度的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例如:通过自动发送短信,将手机当前的地理信息等发送至指定手机上,或者控制移动终端以最大声音响铃,甚至可以自动删除移动终端中的全部数据等。但是,由于防盗软件是安装于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中的,一旦移动终端被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例如,系统恢复出厂设置或者系统刷入新的手机系统固件后,防盗功能也就相应的消失了,无法继续为用户提供可靠的防盗保护服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和装置,以优化现有的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技术,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对防盗处理功能的需求。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的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NV(Non-Volatile,非易失性)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如果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所述驱动层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装置,配置于移动终端的驱动层中,包括:
状态检测单元,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NV(Non-Volatile,非易失性)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防盗处理操作执行单元,用于如果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的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如果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所述驱动层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的防盗处理方法在移动终端被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防盗功能也会相应消失,无法继续为用户提供可靠的防盗保护功能的技术问题,将防盗标识写入NV区的同时由驱动层完成防盗处理流程,实现了即使在移动终端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仍然可以继续为用户提供有效的防盗保护功能的技术效果,优化了现有的移动终端防盗处理技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对防盗处理功能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首先,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主要实现思路简述如下:
在现有的基于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例如,Android系统、IOS系统或者WindowsPhone系统)下,应用层软件对底层硬件(例如,照相机、触摸屏、加速度传感器或者陀螺仪等)的操作都是通过驱动层的驱动程序实现的。即:应用层将操作指令发送至驱动层后,再由驱动层产生相应的驱动信号控制底层硬件完成相应的操作。同时,对于一个移动终端来说,在该终端开机后,首先需要执行驱动层的驱动程序完成硬件设备初始化后,才会进入操作系统。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将防盗处理机制移植至移动终端的驱动层中后,即使移动终端被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也不会破坏防盗功能。
同时,为了实现对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需要在移动终端的内存中存放防盗标识,以区分安全的移动终端和被盗的移动终端。同样的,为了防止该防盗标识被恶意清除或者修改,在本实施例中,将防盗标识写入移动终端的NV区。
所谓NV区,是指移动终端存储器上的一个特殊硬件区域,该区域内的数据有很高的访问权限,通常只有移动终端的生产厂商才有NV区的写入权。通过恢复出厂设置获取重装系统均无法清除或更改NV分区的数据,因此,可以确保防盗标识的安全性。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一般可以与集成于移动终端中的驱动层程序配合使用,或作为驱动层程序的子程序。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移动终端的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在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中的驱动层程序可以由移动终端开机启动或者移动终端连接充电设备(充电宝、电源或者电脑等)等状态触发执行,也可以通过应用层的软件来触发执行。也即,移动终端既可以检测移动终端的开机启动状态,也可以检测移动终端连接充电设备的状态,还可以检测应用层软件的状态等。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由于更新操作系统而造成的防盗功能的消失,只有在移动终端中的驱动层通过非应用层软件触发的方式被触发后,该驱动层才会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也即,移动终端的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的设定状态具体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处于连接充电设备的状态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开机启动的状态等非应用层软件触发的状态。
实际上,当移动终端连接充电设备完成充电时,驱动层会被触发并驱动控制移动终端中的硬件充电电路完成充电操作;相应的,当移动终端开机启动时,驱动层会被触发并完成硬件设备的初始化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的驱动层被触发后,会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其中,报警标识可以为设定的数据形式,例如,全“1”或者“10101010”等,并且报警标识也可以在NV区中的设定存储地址内被写入,例如“1010H”或者1011H”等,对此不进行限制。
步骤120、如果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驱动层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驱动层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会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
在一个例子中,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连接充电设备的状态后,如果在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驱动层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可以包括:驱动层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以阻止所述充电设备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在另一个例子中,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开机启动的状态后,如果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驱动层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可以包括:强制禁止移动终端进入操作系统。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根据不同设备状态,驱动层执行的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还可以为其他的方式,对此不进行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的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如果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所述驱动层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的防盗处理方法在移动终端被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防盗功能也会相应消失,无法继续为用户提供可靠的防盗保护功能的技术问题,将防盗标识写入NV区的同时由驱动层完成防盗处理流程,实现了即使在移动终端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仍然可以继续为用户提供有效的防盗保护功能的技术效果,优化了现有的移动终端防盗处理技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对防盗处理功能的需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驱动层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防盗模式开启指令时,将防盗标识写入所述NV区;以及所述驱动层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防盗模式解除指令时,将所述NV区内的防盗标识擦除。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实现对手机状态的远程修改。
第二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步骤移动终端的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非易失性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优化为:所述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连接充电设备的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优选的将步骤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所述驱动层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优化为: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所述驱动层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以阻止所述充电设备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所述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连接充电设备的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在现有技术中,当移动终端的驱动层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连接充电设备的状态后,所述驱动层会完成对移动终端中充电电池在充电过程的管理工作。其中,上述充电过程的管理工作包括:控制充电电路的连接状态(开路或者连接)以及获取电池电量、电池电压、电池电流、电池温度和剩余充电时间等电池属性信息。典型的,当驱动层确定充电完成后,会控制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以停止充电设备继续为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层在完成对移动终端中充电电池在充电过程的管理工作之前,首先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步骤220、所述驱动层判断在所述NV区内是否检测到报警标识:若是,执行步骤230;否则,执行步骤240。
步骤230、驱动层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以阻止所述充电设备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本流程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层在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后,可以确定该移动终端被盗,相应的,驱动层所采取的防盗处理操作具体为,控制移动终端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以阻止充电设备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步骤240、驱动层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连接状态,以使得所述充电设备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的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如果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所述驱动层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的防盗处理方法在移动终端被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防盗功能也会相应消失,无法继续为用户提供可靠的防盗保护功能的技术问题,将防盗标识写入NV区的同时由驱动层完成防盗处理流程,实现了即使在移动终端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仍然可以继续为用户提供有效的防盗保护功能的技术效果,优化了现有的移动终端防盗处理技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对防盗处理功能的需求。
第三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步骤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所述驱动层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以阻止所述充电设备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具体优化为: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所述驱动层获取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值;如果获取的所述电池电量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所述驱动层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连接状态后,实时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值,直至所述电池电量值大于设定第二门限值时,所述驱动层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否则,所述驱动层直接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0、所述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连接充电设备的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步骤320、所述驱动层判断在所述NV区内是否检测到报警标识:若是,执行步骤330;否则,执行步骤340。
步骤330、所述驱动层获取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值,执行步骤350。
考虑到如果在移动终端被盗后,由于防盗处理操作使得移动终端的电量最终被耗尽。此时,即使用户最终寻回了移动终端,也无法通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防盗模式解除指令的方式,将所述NV区内的防盗标识擦除,用户恢复使用时需要进行的处理会比较繁琐,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层允许移动终端在电池电量小于第一门限值时,充入一定量的电能,以用于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防盗模式解除指令时,将所述NV区内的防盗标识擦除。
步骤340、所述驱动层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连接状态,以使得所述充电设备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本流程结束。
步骤350、所述驱动层判断获取的所述电池电量值是否小于第一门限值:若是,执行步骤360;否则,执行步骤37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设,例如:1%、5%、或者15%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步骤360、所述驱动层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连接状态后,实时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值,执行步骤380。
步骤370、所述驱动层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本流程结束。
步骤380、所述驱动层判断电池电量值是否大于第二门限值:若是,执行步骤390;否则,返回步骤36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设,其可以设置为与第一门限值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步骤390、所述驱动层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的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如果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所述驱动层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的防盗处理方法在移动终端被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防盗功能也会相应消失,无法继续为用户提供可靠的防盗保护功能的技术问题,将防盗标识写入NV区的同时由驱动层完成防盗处理流程,实现了即使在移动终端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仍然可以继续为用户提供有效的防盗保护功能的技术效果,优化了现有的移动终端防盗处理技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对防盗处理功能的需求。
第四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步骤移动终端的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非易失性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优化为:所述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开机启动的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优选的将步骤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所述驱动层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优化为: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所述驱动层执行以下至少一项操作:强制禁止移动终端进入操作系统;开启摄像头和/或录音机获取非法用户信息,并将所述非法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括所在环境位置信息的防盗报警指令;以及获取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值,并在所述电池电量值小于第三门限值时,强制关闭移动终端。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0、所述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开机启动的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在现有技术中,当移动终端的驱动层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开机启动的状态后,首先会完成底层硬件的驱动工作,之后会触发应用层进入操作系统。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层在完成底层硬件的驱动工作之前,首先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步骤420、驱动层判断在所述NV区内是否检测到报警标识:若是,执行步骤430;否则,执行步骤440。
步骤430、驱动层强制禁止移动终端进入操作系统,执行步骤450。
步骤440、驱动层完成对底层硬件的驱动后,触发应用层进入操作系统,本流程结束。
步骤450、驱动层开启摄像头和/或录音机获取非法用户信息,并将所述非法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执行步骤460。
460、驱动层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括所在环境位置信息的防盗报警指令,执行步骤470。
470、驱动层获取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值,并在所述电池电量值小于第三门限值时,强制关闭移动终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设,例如:20%、30%、或者50%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的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如果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所述驱动层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的防盗处理方法在移动终端被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防盗功能也会相应消失,无法继续为用户提供可靠的防盗保护功能的技术问题,将防盗标识写入NV区的同时由驱动层完成防盗处理流程,实现了即使在移动终端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仍然可以继续为用户提供有效的防盗保护功能的技术效果,优化了现有的移动终端防盗处理技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对防盗处理功能的需求。
第五实施例
在图5中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配置于移动终端的驱动层中,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状态检测单元51,用于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非易失性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防盗处理操作执行单元52,用于如果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的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如果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所述驱动层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的防盗处理方法在移动终端被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防盗功能也会相应消失,无法继续为用户提供可靠的防盗保护功能的技术问题,将防盗标识写入NV区的同时由驱动层完成防盗处理流程,实现了即使在移动终端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仍然可以继续为用户提供有效的防盗保护功能的技术效果,优化了现有的移动终端防盗处理技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对防盗处理功能的需求。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
防盗标识修改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防盗模式开启指令时,将防盗标识写入所述NV区,以及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防盗模式解除指令时,将所述NV区内的防盗标识擦除。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状态检测单元具体可以用于: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连接充电设备的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所述防盗处理操作执行单元具体用于: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以阻止所述充电设备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防盗处理操作执行单元进一步具体可以用于:
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获取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值;
如果获取的所述电池电量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连接状态后,实时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值,直至所述电池电量值大于第二门限值时,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否则,直接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状态检测单元具体可以用于: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开机启动的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所述防盗处理操作执行单元具体可以用于: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执行以下至少一项操作:
强制禁止移动终端进入操作系统;
开启摄像头和/或录音机获取非法用户信息,并将所述非法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括所在环境位置信息的防盗报警指令;以及
获取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值,并在所述电池电量值小于第三门限值时,强制关闭移动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装置可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实现相同的有益效果。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实施。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用计算机装置可执行的程序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处理器来执行,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的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非易失性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其中,所述设定状态为连接充电设备的状态或开机启动的状态;
如果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所述驱动层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驱动层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防盗模式开启指令时,将防盗标识写入所述NV区,以及所述驱动层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防盗模式解除指令时,将所述NV区内的防盗标识擦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的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非易失性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包括:
所述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连接充电设备的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所述驱动层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包括:
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所述驱动层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以阻止所述充电设备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所述驱动层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以阻止所述充电设备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具体包括:
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所述驱动层获取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值;
如果获取的所述电池电量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所述驱动层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连接状态后,实时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值,直至所述电池电量值大于第二门限值时,所述驱动层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否则,所述驱动层直接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的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非易失性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包括:
所述驱动层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开机启动的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所述驱动层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包括:
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所述驱动层执行以下至少一项操作:
强制禁止移动终端进入操作系统;
开启摄像头和/或录音机获取非法用户信息,并将所述非法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括所在环境位置信息的防盗报警指令;以及
获取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值,并在所述电池电量值小于第三门限值时,强制关闭移动终端。
6.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装置,配置于移动终端的驱动层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设定状态后,对非易失性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其中,所述设定状态为连接充电设备的状态或开机启动的状态;
防盗处理操作执行单元,用于如果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执行与所述设备状态相适应的防盗处理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盗标识修改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防盗模式开启指令时,将防盗标识写入所述NV区,以及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防盗模式解除指令时,将所述NV区内的防盗标识擦除。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检测单元具体用于: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连接充电设备的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所述防盗处理操作执行单元具体用于: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以阻止所述充电设备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处理操作执行单元进一步具体用于:
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获取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值;
如果获取的所述电池电量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连接状态后,实时检测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值,直至所述电池电量值大于第二门限值时,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否则,直接控制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检测单元具体用于: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开机启动的状态后,对NV区内报警标识的写入状态进行检测;
所述防盗处理操作执行单元具体用于:当在所述NV区内检测到报警标识时,执行以下至少一项操作:
强制禁止移动终端进入操作系统;
开启摄像头和/或录音机获取非法用户信息,并将所述非法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括所在环境位置信息的防盗报警指令;以及
获取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值,并在所述电池电量值小于第三门限值时,强制关闭移动终端。
CN201410476752.5A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43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6752.5A CN104243706B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6752.5A CN104243706B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3706A CN104243706A (zh) 2014-12-24
CN104243706B true CN104243706B (zh) 2016-06-08

Family

ID=52231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675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43706B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437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4795B (zh) * 2017-01-16 2020-12-08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拆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874805A (zh) * 2017-01-16 2017-06-2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保护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851623A (zh) * 2017-02-14 2017-06-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锁定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842714B (zh) * 2017-11-24 2021-06-15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防盗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1259463B (zh) * 2020-01-08 2022-09-0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防盗保护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24676A (ko) * 2004-09-14 2006-03-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불법사용 방지 방법
CN102663314A (zh) * 2012-03-23 2012-09-12 邱漫 一种便携终端防盗及保护信息安全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81404A (zh) * 2012-07-20 2014-02-1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手机及手机防盗方法
CN103702314A (zh) * 2013-12-13 2014-04-0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被盗终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24676A (ko) * 2004-09-14 2006-03-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불법사용 방지 방법
CN102663314A (zh) * 2012-03-23 2012-09-12 邱漫 一种便携终端防盗及保护信息安全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81404A (zh) * 2012-07-20 2014-02-1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手机及手机防盗方法
CN103702314A (zh) * 2013-12-13 2014-04-0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被盗终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3706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3706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928348A (zh) 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
US20130027537A1 (en) Car video recorder
CN104114441A (zh) 用于车辆的事件数据记录
CN103546643A (zh) 一种及时提示移动智能设备跌落损坏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50424A (zh) 一种电动车整车和蓄电池的防盗器及防盗方法
CN107613009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汽车安全监控系统
CN101246720A (zh) 一种车载计算机硬盘和电池的保护方法
CN102852426A (zh) 一种内置电网和摄像系统的智能保险箱
CN110379040A (zh) 一种汽车黑匣子系统及其数据获取方法
CN109450669B (zh) 一种异常报警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9214045B1 (en) Flash memory express erase and program
JP5064578B2 (ja) 充電器、充電器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201600703U (zh) 基于固态硬盘的防失密自毁系统
CN201777208U (zh) 车载gps无线定位控制仪
CN206288813U (zh) 一种易安装的电梯监控系统终端设备
CN203844715U (zh) 一种多功能gsm+gps双定位防盗及监控系统
CN205819136U (zh) 一种防入侵的车顶控制面板
CN203013274U (zh) 可数据自毁的电子盘
CN110764952A (zh) 可读存储介质、前装式etc电子标签及其防拆方法
CN207742759U (zh) 一种高清电警卡口系统专用防盗机箱
CN202896449U (zh) 一种双天线车载gps终端
CN206180633U (zh) 一种具备音视频播放功能的安全型充电桩
CN104615387A (zh) 基于xpe系统的车载设备及其设计方法
CN205541217U (zh) 一种井盖防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