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4441B - 垫圈、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注入器用筒芯和注入器 - Google Patents

垫圈、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注入器用筒芯和注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4441B
CN104234441B CN201410270467.8A CN201410270467A CN104234441B CN 104234441 B CN104234441 B CN 104234441B CN 201410270467 A CN201410270467 A CN 201410270467A CN 104234441 B CN104234441 B CN 1042344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or
hollow container
mobility
patching material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04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34441A (zh
Inventor
原琢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a Kasei KK
Original Assignee
Hara Kase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297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2126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177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4363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328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1500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528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4175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a Kasei KK filed Critical Hara Kasei KK
Publication of CN104234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4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34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44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垫圈、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注入器用筒芯和注入器。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结构简单且能容易地将从蓄压机构施加于粘接剂等流动性修补材料的复原力调整到适于注入的复原力。所述蓄压机构(TN)包括:中空容器(4),基端安装于所述注入机构(IN)且前端开口;分隔构件(5),在所述中空容器(4)内设置成能在基端和前端之间不摇晃地滑动;以及盖体(6),将所述中空容器(4)的前端气密性封闭。所述盖体(6)在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部以从前端向基端侧突出的状态安装。

Description

垫圈、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注入器用筒芯和注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向混凝土结构件和墙壁等产生的裂纹等修补对象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
此外,本发明涉及例如向混凝土结构件等修补对象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所使用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以及固定在修补对象上并与注入器主体一起构成所述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的垫圈。
而且,本发明涉及用于向对象物注入粘接剂、敛缝材料、密封材料等具有流动性的注入剂的注入器和注入器所使用的注入器用筒芯。
背景技术
对混凝土结构件等中发展到内部的裂纹进行修补时,为了使粘接剂等流动性修补材料从外表面的裂纹开口遍布到内部,需要对流动性修补材料施加规定的压力进行注入。
这种粘接剂的注入作业中采用专利文献1所示的注入器100A。具体如图10所示,所述注入器100A包括:筒状的注入机构IN,其前端安装成堵塞作为修补对象的裂纹AO的开口,基端与作为粘接剂L的供给源的胶枪等连接;以及蓄压机构TN,从所述注入机构IN分路设置。并且所述蓄压机构TN包括:密闭的大体中空圆筒形状的缸4A;圆板状的活塞5A,在所述缸4A内设置成能在基端至前端之间不摇晃地滑动;以及弹簧BN,设置在所述缸4A的前端和活塞5A之间。
在这种注入器100A上连接胶枪并注入粘接剂L时,粘接剂L的一部分流入所述缸4A内,使活塞5A从缸4A的基端侧向前端侧移动,从而所述活塞5A与所述缸4A的前端之间的空间中的气体G以及所述弹簧BN成为被压缩的状态。
从所述注入机构IN取下胶枪从而使向裂纹AO侧按压粘接剂L的力消失时,尽管在裂纹AO内部成为高压的粘接剂L存在向外部逆流的倾向,但是利用所述蓄压机构TN中被压缩的气体G和弹簧BN恢复原状的复原力,向裂纹AO内部按压粘接剂L。
由此,利用所述蓄压机构TN的动作,防止了取下胶枪时粘接剂L从裂纹AO逆流,可以使粘接剂L充分遍布裂纹AO内的各处。
可是,由于上述结构下所述蓄压机构TN对粘接剂L施加的压力过弱,所以有时存在粘接剂L不能充分遍布裂纹AO内的问题。
更具体而言,因裂纹AO的内部尺寸和粘接剂L的种类产生的粘性差异等,从所述蓄压机构TN向粘接剂L施加的压力不同,在专利文献1的注入器100A中,由于所述缸4A的容积和弹簧BN的弹性被固定,因此有时所述蓄压机构TN按压粘接剂L的压力会大幅偏离适于粘接剂L注入的压力,从而不能良好完成粘接剂L的注入。
此外,专利文献1记载的所述蓄压机构TN不能从图10所示那样密闭的所述注入机构IN分割,所以难以对应于修补状况和使用的粘接剂L而更换弹簧BN等,以调整来自所述蓄压机构TN的复原力使其增大,以便适于粘接剂L的注入。
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注入器中,例如在缸上形成微小的孔和间隙而出现气体泄漏时,即使活塞移动到了缸的前端侧,蓄压机构内的气体也不会被充分压缩,可能出现中空容器内的粘接剂未向裂纹内充分注入的情况。
即,活塞在缸内的位置不一定表示了气体的压缩量,而直到取下胶枪后发现粘接剂不易移动为止,都不会注意到这种问题。
此外,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注入容器那样具有能对蓄压机构内的气体加压的结构时,只要能够把握蓄压机构内的气体的压缩量,就能够以适度的压力使粘接剂向裂纹移动,高效向裂纹内注入足够量的粘接剂。
此外,例如注入粘接剂修补混凝土结构件产生的裂纹时,采用专利文献1所示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所述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由最初利用粘接剂固定在修补对象上的垫圈,以及安装在所述垫圈上的注入器主体构成。而且,所述垫圈与所述注入器主体之间形成有阴螺纹和阳螺纹,通过使所述注入器主体相对于固定的垫圈旋转,使所述垫圈和所述注入器成为连接状态。
可是,所述注入器主体由分路件和安装在所述垫圈上的连接件构成,所述分路件从所述连接件垂直地分路,并在粘接剂注入时储存一部分粘接剂,所以向所述垫圈安装所述注入器时需要规定的旋转半径。
因此,如图24所示,在裂纹的开口附近存在立壁等障碍物OB时,如果所述垫圈100A在圆周方向的安装朝向不适当,则相对于所述垫圈100A旋转所述注入器主体IB期间,所述分路件5会和障碍物OB发生干扰,存在所述垫圈100A和所述注入器主体IB不能完全连接的情况。
此时,作业者在相对于所述垫圈100A旋转所述注入器主体IB的过程中,为了使所述分路件5与障碍物OB不发生干扰,需要通过尝试来调整所述垫圈100A的安装朝向。
可是,由于所述垫圈利用粘接剂固定在修补对象上,所以将所述垫圈在固定的状态下向圆周方向拧转来调整安装朝向时,存在粘着材料大幅移动而堵塞裂纹的开口从而妨碍粘接剂注入等危险。因此,作业者需要暂时将所述垫圈从修补对象取下后改变圆周方向的安装朝向,并再次把所述垫圈粘贴到修补对象上。
此外,根据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的规格将所述注入器主体完全安装到所述垫圈的状态下,有时不得不将所述分路件朝向铅直上方,考虑到这种情况有时不得不调节垫圈的安装朝向。
针对调整这种垫圈在圆周方向的安装朝向的作业需要尝试、非常繁琐的原因,本申请发明人经过认真探讨后发现,在现有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中,作业者难以把握到底将所述注入器主体相对于垫圈在什么样的旋转角度范围内旋转才能完全安装。
此外,在建设现场和工程现场向对象物注入粘接剂、敛缝材料、密封材料等注入剂时,有时用敛缝枪和胶枪作为注入器进行作业。例如专利文献3所示,敛缝枪包括:筒芯,由缸和活塞构成,并储存注入剂;以及枪主体,与所述筒芯构成一体,并具备使所述活塞在所述缸内进退的活塞杆。所述敛缝枪首先利用枪主体的活塞杆使活塞从缸的前端侧向基端侧移动,并通过吸引注入剂使缸内成为储存了注入剂的状态,随后,使活塞从缸的基端侧向前端侧移动从而将注入剂注入对象物。即,每当缸内没有注入剂时都必须通过吸引动作向缸内补充注入剂。
重复这种补充作业有时非常麻烦。例如当现场不能被注入剂弄脏时等,必须在远离现场的补充场所放置注入剂,而为补充注入剂就不得不反复往返于现场和补充场所。此外,假设即使能将补充场所设置在现场附近,也必须交替重复进行活塞对注入剂的吸引和注入,对作业者来说很麻烦。
在此,专利文献4提出了将所述筒芯设置为能从所述枪主体装拆和更换,准备多个筒芯并分别预先吸引注入剂并贮存,从而降低补充作业的繁琐。
更具体说明时,所述敛缝枪具备连接分离机构,其包括:卡合爪,设置在所述枪主体的活塞杆的前端部;以及卡合孔,设置在活塞的外侧面,并与所述卡合爪卡合。所述枪主体与所述筒芯构成为能够分离。
可是,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敛缝枪中,所述筒芯必须是具有与所述卡合爪一致的卡合孔的专用品才能安装到枪主体。因此,不能在用户现有的任意的枪主体上使用这种能装拆的筒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4-46026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3-129718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337517号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9-150091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结构简单且能够容易地将从所述蓄压机构施加于粘接剂等流动性修补材料的复原力调整为适于注入的复原力,可以使流动性修补材料遍布修补对象内的各处。
此外,本发明鉴于以往难以把握上述蓄压机构内的气体压力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把握蓄压机构内的气体的压力,可以将蓄压机构内的气体对粘接剂等流动性修补材料施加的压力设为适于注入的压力,从而使流动性修补材料遍布裂纹等修补对象内的各处。
而且,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垫圈以及具备所述垫圈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当注入器主体相对于垫圈旋转安装时,可以使作业者容易预测必须在什么样的旋转角度范围内旋转所述注入器主体,从而可以调节垫圈在圆周方向的安装朝向以便例如在组装中途使分路件不会与障碍物发生干扰。
此外,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入器用筒芯以及使用该筒芯的注入器,所述筒芯可以配合注入剂注入现场的情况,对于注入剂的补充例如可以采取贮存等方法,并且能够在任意的枪主体上使用。
即,本发明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包括:注入机构,在基端形成有与流动性修补材料供给源连接的连接口,在前端形成有与修补对象相对安装且向所述修补对象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的注入口;以及蓄压机构,从所述注入机构中的所述连接口和所述注入口之间分路,在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时使流动性修补材料的一部分流入而压缩内部的气体,所述蓄压机构包括:中空容器,基端设置于所述注入机构且前端开口;分隔构件,在所述中空容器内设置成能在所述中空容器的基端和前端之间不摇晃地滑动;以及盖体,将所述中空容器的前端气密性封闭,所述盖体在所述中空容器的内部以从前端向基端侧突出的状态安装。
按照这种结构,由于所述蓄压机构至少分割为所述中空容器和所述盖体,且所述盖体在所述中空容器的内部以从前端向基端侧突出的状态安装,所以在所述中空容器内能够将所述分隔构件与所述盖体之间的气体设为被预先压缩的状态。
因此,在注入时流动性修补材料流入所述中空容器内,不仅仅是通过所述分隔构件向所述中空容器的前端侧移动来压缩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而积蓄的复原力施加到流动性修补材料上,而且气体被预先压缩的部分的复原力也施加到流动性修补材料上。因此,可以比以往加大使流动性修补材料从所述蓄压机构向修补对象前进的压力,在从所述注入机构取下所述流动性修补材料供给源时也能防止流动性修补材料从修补对象逆流,还可以使流动性修补材料遍布各处。
此外,由于通过调节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所述盖体从前端的突出量,也能调节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的预先压缩量,所以例如也能够以对应于修补对象的尺寸和粘接剂的种类等的压力,使所述蓄压机构朝向修补对象按压流动性修补材料。
为了在从所述蓄压机构按压流动性修补材料的压力过强时,通过降低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力而防止产生所述注入机构从修补对象脱开等问题,优选所述蓄压机构能将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所述分隔构件和所述盖体之间的气体向外部释放。
为了在从所述蓄压机构按压流动性修补材料的压力过弱时,通过使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压力上升而能向修补对象注入足够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优选所述蓄压机构能从外部向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所述分隔构件和所述盖体之间注入气体。
作为能适当调节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力从而始终设定在适于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的压力的具体结构,可以列举所述盖体包括:罩,从前端向基端侧插入所述中空容器,并形成有在插入方向上贯穿的通孔;以及空气压力调整阀,插入所述通孔。
在一次使用所述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后,有时会除去所述中空容器内残留的流动性修补材料以便再利用,但是因流动性修补材料的除去不彻底会导致再利用时作业质量出现问题。为了防止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的再利用,以便防止向修补对象注入不理想的流动性修补材料,优选所述盖体和所述中空容器之间形成有嵌入固定结构。按照这种结构,为了再利用而取出所述中空容器内残留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时,只能破坏所述盖体或所述中空容器。即,由于所述蓄压机构的功能消失而基本不能再利用,所以能够防止因使用旧流动性修补材料而向修补对象进行不理想的注入。
将所述流动性修补材料供给源从所述注入机构取下时,为了不因来自修补对象的逆流从所述连接口泄漏流动性修补材料而污染周边,优选所述注入机构包括:垫圈,形成有所述注入口,并安装在所述修补对象上;筒状主体,前端安装在所述垫圈上,侧面上连接有所述中空容器;以及逆止阀,插入所述筒状主体的基端侧,并形成有所述连接口。
为了使从所述流动性修补材料供给源施加的压力无消耗地传递到向所述修补对象内前进的流动性修补材料,从而高效进行注入作业,优选所述连接口、所述筒状主体和所述注入口的中心轴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为了从所述注入机构向修补对象高效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并使流动性修补材料的一部分适度流入所述蓄压机构内,从而使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被充分压缩,优选连通所述筒状主体和所述中空容器之间的连通孔设置在所述连接口的附近。
在所述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安装于所述修补对象的状态下,为了减小从修补对象的突出量,容易紧凑地进行注入作业,优选所述中空容器相对于所述筒状主体垂直地设置,从所述修补对象观察时,所述筒状主体的基端与所述中空容器的修补对象相反侧的侧面处于大体相同的高度。
即,本发明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包括:注入机构,在基端形成有与流动性修补材料供给源连接的连接口,在前端形成有与修补对象相对安装且向所述修补对象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的注入口;以及蓄压机构,从所述注入机构中的所述连接口和所述注入口之间分路,在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时使流动性修补材料的一部分流入而压缩内部的气体,所述蓄压机构包括:中空容器,基端设置于所述注入机构且前端侧密闭;分隔构件,在所述中空容器内设置成能在所述中空容器的基端和前端之间不摇晃地滑动;以及压力指示构件,利用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力而变形。
按照这种结构,由于所述蓄压机构具备利用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力而变形的压力指示构件,所以例如在所述分隔构件向所述中空容器的前端侧移动时,如果所述压力指示构件发生变形,就能确认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已被压缩到适于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的压力。或者,尽管所述分隔构件向所述中空容器的前端侧移动而所述压力指示构件未变形时,可知气体从中空容器内漏出,从而可以立刻更换其他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向修补对象内注入足够的流动性修补材料。
此外,在所述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具有加大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力、调节所述分隔构件向修补对象侧按压流动性修补材料的力的功能时,可以通过观察所述压力指示构件的变形来调节加压量,从而可以将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到修补对象内的各处。
为了容易利用所述压力指示构件视觉确认所述中空容器内的压力、便于判断当前的气体压缩状态下是否可以使流动性修补材料充分遍布修补对象内,优选所述压力指示构件设置成与所述中空容器前端和所述分隔构件之间的空间中的气体接触,并能向所述中空容器的外侧变形。
为了在对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加压到足够使流动性修补材料遍布修补对象内的压力的时刻,能立刻结束加压操作以消除无谓的作业,优选当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力在规定值以上时,所述压力指示构件向所述中空容器的外侧膨出。
作为利用所述压力指示构件把握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力、以将气体的压力调节到适于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的压力的结构,优选所述蓄压机构还具备空气压力调整阀,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能从外部向所述中空容器的前端与所述缸之间的空间内注入气体。
为了在设置所述压力指示构件和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的情况下较高地保持所述中空容器的耐压性、以构成所述蓄压机构,优选所述中空容器的前端开口,并被由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和所述压力指示构件构成的盖体密闭。
即,本发明的垫圈用于安装注入器主体,并与所述注入器主体一起构成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所述注入器主体由连接件和分路件构成,所述连接件在基端侧连接流动性修补材料的供给源,所述分路件从所述连接件分路,并在从所述供给源供给流动性修补材料时使流动性修补材料的一部分流入,其中,所述垫圈包括:台座,固定在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的修补对象上;主体安装构件,从所述台座向与所述修补对象相反侧突出,并形成有与所述连接件的前端侧螺纹连接的螺纹部;以及位置表示件,以从所述螺纹部的轴向观察时可见的方式,在所述台座或所述主体安装构件中形成在与所述螺纹部的起始点具有规定关系的位置上,所述位置表示件构成为表示将所述注入器主体螺纹连接于所述主体安装构件时的所述分路件的旋转范围或者螺纹连接终点的所述分路件的安装朝向。
按照这种结构,由于所述位置表示件设置在从所述螺纹部的轴向观察时可见的位置上,且所述位置表示件与所述螺纹部的起始点具有规定关系,所以作业者在修补对象上安装所述垫圈时通过观察所述位置表示件,可以预测所述螺纹部的螺纹起始点以及应将所述注入器主体相对于所述垫圈在什么样的角度范围内旋转。
因此,能够预先调整所述垫圈相对于修补对象在圆周方向上的安装朝向,以便使所述分路件不会与所述注入器主体的安装场所附近的障碍物发生干扰。
因此,无需通过尝试来调整所述垫圈在圆周方向上的安装朝向,可以通过一次调整就将所述注入器主体以适于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的姿势安装在所述垫圈上。
例如为了使作业者容易理解所述螺纹部的起始点、或所述垫圈与所述注入器主体的螺纹连接开始位置以及螺纹连接结束位置等,作为所述位置表示件的配置,优选从所述螺纹部的轴向观察时,所述位置表示件形成在所述台座或所述主体安装构件中的通过所述螺纹部的中心的虚拟半径上,所述虚拟半径相对于连接所述螺纹部的中心和起始点的虚拟直线呈规定角度。
在此,规定角度的概念包含0度以上且小于360度的角度。例如规定角度为0度时,在所述台座或所述主体安装构件上表示所述位置表示件位于螺纹起始点本身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
为了使作业者不仅通过视觉、也可以通过触觉容易地理解所述螺纹部的起始点以及将所述注入器主体完全安装到所述垫圈所必要的旋转范围等,优选所述位置表示件为肋,在从所述螺纹部的轴向观察时,所述肋从所述主体安装构件的外侧周面向半径方向突出。
为了在向修补对象安装所述垫圈时使作业者容易看到所述位置表示件,并使作业者容易预测将所述注入器主体相对于所述垫圈在什么样的旋转角度范围内旋转,优选所述台座具有固定在所述修补对象上的固定面,以及突出有所述主体安装构件的露出面,所述位置表示件形成在所述露出面上。
向所述垫圈安装所述注入器主体时,为了可以容易理解所述注入器主体不空转而是螺纹彼此开始啮合的实际旋转开始点,从而能明确预测所述分路件通过什么样的旋转范围,以便进一步防止分路件与障碍物发生干扰,优选所述位置表示件表示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主体安装构件的螺纹连接开始点。在此,螺纹连接开始点的概念包含阳螺纹与阴螺纹的起始点相互开始螺纹连接的点,或从起始点旋转规定角度后阳螺纹与阴螺纹以规定值以上的阻力开始卡合的点。规定值以上的阻力可以列举作业者能从注入器主体感觉到的阻力。
为了在组装时使作业者能从起始点至终点准确把握所述分路件的通过范围,从而能可靠地防止所述分路件与障碍物发生干扰,优选所述位置表示件表示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主体安装构件的螺纹连接终点。
为了可靠地将所述注入器主体组装到所述垫圈、使作业者容易判断是否能够处于作为所述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充分发挥功能的状态,优选所述螺纹部构成为: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主体安装构件螺纹连接并旋转规定角度以后,阻力变大。
在将垫圈固定到修补对象上时,例如因裂纹的开口小会被台座遮住,有时不能将流动性修补材料的注入口与裂纹的开口良好对位。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优选所述台座由不透明树脂形成,并具有安装到所述修补对象的固定面以及与所述固定面对置的露出面,所述露出面上具备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引导在所述固定面上开口的注入口的位置。
为了使作业者容易把握所述注入器主体是否完全螺纹连接到所述垫圈,优选所述主体安装构件具备止转部,所述止转部在所述注入器主体完全螺纹连接的状态下与所述注入器主体接触。
按照具备本发明的垫圈和所述注入器主体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即使裂纹附近存在障碍物,在安装作业时也可以简单地将垫圈安装在能避免所述分路件发生干扰的朝向上,可以大幅降低作业者的繁琐设置作业。
即,本发明的注入器用筒芯包括:缸,前端具有吐出或吸引注入剂的注入剂通过口,基端具有插入活塞杆的杆插入口;活塞,设置成能在所述缸内不摇晃地进退;以及连接结构,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之间连接成能够装拆,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具备被吸附面,所述被吸附面形成在所述活塞的杆插入口侧,并被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吸附。
在此,“被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吸附”的概念包含借助后述的配件将所述活塞间接地吸附在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上的方式,以及将所述活塞直接吸附在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自身上的方式。此外,“设置为能不摇晃地进退”例如是指所述缸与所述活塞未形成大的间隙,所述活塞能保持大致相同姿势在所述缸内进退的状态。
按照这种结构,通过利用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将所述活塞向所述缸内的前端按入,可以使所述活塞的所述被吸附面直接或间接地吸附在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上。因此,通过从所述缸内拔出所述活塞杆,可以使被吸附的所述活塞追随所述活塞杆向所述缸的基端侧移动。
而且,所述活塞的所述被吸附面到达所述缸的杆插入口时,空气进入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与所述活塞的所述被吸附面之间,解除了吸附从而可以使所述活塞和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分离。此外,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杆自然分离时,所述活塞自身成为所述缸的杆插入口的盖。因此,仅通过将所述活塞杆向缸内压入、随后拔出,缸内就被注入剂填充,而且由于利用所述活塞成为加盖的状态,所以能够高效进行向多个注入器用筒芯填充注入剂的作业。
如此,由于所述缸内的活塞利用所述连接结构被吸附并连接在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所以不论设置在哪种枪主体上的活塞杆都能容易地进行连接。因此,在用户现有的任意的敛缝枪的枪主体上都能使用本发明的注入器用筒芯。
此外,如果使用本发明的注入器用筒芯,则可以用任意的敛缝枪向多个注入器用筒芯预先填充注入剂并贮存,而且能够将一个注入器用筒芯安装在敛缝枪上并依次反复进行注入和补充,可以采用配合作业现场的各种状况的使用方法。
作为利用任意敛缝枪的枪主体都能实现由上述的注入器筒芯填充注入剂的具体结构,可以列举所述连接结构还具备配件,所述配件安装在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且在所述缸内不摇晃地进退,所述配件具有与所述活塞的所述被吸附面接触的接触面。
利用所述活塞杆向所述缸的前端按压所述活塞、从所述注入剂通过口吐出注入剂时,为了防止注入剂从所述活塞向所述缸的基端侧泄漏,优选在所述活塞的所述注入剂通过口侧形成有流入注入剂的凹部。按照这种结构,由于处在所述凹部中的注入剂的压力将所述活塞的一部分压向所述缸的内周面,所以所述缸与所述活塞之间的密闭性增加,注入剂不易泄漏。
作为提高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之间的密闭性的活塞具体结构,可以列举所述活塞具有形成所述凹部的侧周面的薄侧壁,薄侧壁的外侧周面与所述缸的内侧周面气密性接触。
为了使所述活塞被充分吸附在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上、在吸引注入剂时等受力的状态下也不会脱开,优选所述活塞的所述被吸附面与所述配件的所述接触面大致整面紧密接触。
作为容易在所述活塞的被吸附面和所述配件的接触面之间形成真空从而使各构件的吸附状态牢固、且能用于任意类型的敛缝枪的具体结构,可以列举所述配件包括:转接器,螺纹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以及盖构件,具有所述接触面,并安装成覆盖所述转接器,所述盖构件与所述缸气密性嵌合。
为了在注入剂的注入时逐渐少量地将注入剂注入而能完成精细的作业、且在吸引注入剂时可以在短时间大量地向所述缸内吸引注入剂,优选还具备喷嘴,所述喷嘴以和所述缸的所述注入剂通过口连通的方式,能装拆地设置在所述缸的前端部。更具体而言,只要在注入时将所述喷嘴安装在所述缸上、吸引时将所述喷嘴从缸取下的状态下使用即可。
为了在注入作业时能适当调整注入剂的注入量,优选所述喷嘴包括:安装在所述缸的前端部的大口径部;以及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大口径部的前端部的小口径部。
按照具备本发明的注入器用筒芯和所述活塞杆的注入器,通过预先准备多个注入器用筒芯,可以向各个注入器用筒芯内吸引注入剂,从而高效进行贮存作业。
如此,按照本发明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构成所述蓄压机构的所述中空容器和所述盖体分开设置,而且所述盖体在所述中空容器的内部安装成从前端向基端侧突出,所以能够在注入作业开始前将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预先压缩。因此,不仅注入时因所述分隔构件的移动将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压缩而产生的复原力施加到流动性修补材料上,而且预先压缩部分的复原力也施加到流动性修补材料上,所以能够使流动性修补材料遍布修补对象内的各处。
此外,以往仅靠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所述分隔构件的位置不能可靠地判断气体的压力是否适于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但是按照本发明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利用因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力而变形的压力指示构件,能可靠地把握气体的压力是否处在适于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的状态。此外,通过确认压力指示构件的变形状态,可以对中空容器内的气体适度加压,所以能够使流动性修补材料遍布修补对象内的各处。
而且,按照本发明的垫圈和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由于所述位置表示件与所述螺纹部的起始点具有规定关系、且以从螺纹部的轴向观察时可见的方式配置,所以作业者向垫圈安装注入器主体时通过参考所述位置表示件的位置,可以容易预测注入器主体的旋转范围和分路件的通过范围。因此,即使所述垫圈的安装场所附近存在障碍物,安装时也能预先调整垫圈在旋转方向上的朝向以使所述分路件不发生干扰。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注入器用筒芯,因为具有将所述缸内的所述活塞吸附到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的连接结构,所以不论哪种枪主体,活塞都能相对于活塞杆的前端部进行装拆。此外,可以仅仅通过把所述活塞杆向所述缸内压入并拉出而向缸内填充注入剂后,从所述活塞取下所述活塞杆,就可以用所述活塞自身作为所述缸的基端的盖。即,能够高效进行向多个注入器用筒芯填充注入剂的作业,还能良好适用于贮存等使用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将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的零件分解后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的组装方法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表示组装第一实施方式的蓄压机构时内部的气体被预先压缩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在注入开始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从注入开始经过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在取下胶枪的状态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表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空容器内的气体压力的解压或加压相关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的另一安装状态的示意图和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现有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将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的零件分解后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的组装方法的组装示意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从注入开始经过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对第二实施方式的中空容器内的气体进行加压时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和垫圈的断面示意图。
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垫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1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垫圈的俯视示意图和侧视示意图。
图2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位置表示件和分路件的旋转范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中的位置表示件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中的止转部的示意图。
图24是表示现有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在安装时的问题的示意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注入器用筒芯和注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6是同一实施方式的注入器用筒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7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的注入器的初始状态的断面示意图。
图28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中将活塞杆压入注入器用筒芯、处于活塞和配件即将连接前的状态的断面示意图。
图29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中从注入器用筒芯拔出活塞杆、处于填充注入剂中途状态的断面示意图。
图30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中从注入器用筒芯拔出活塞杆完毕、处于注入剂填充完毕的状态的断面示意图。
图31是表示使用现有的活塞时注入剂从缸与活塞的间隙向外漏出的问题的断面示意图。
图32是说明同一实施方式中活塞对缸的紧密接触效果的断面示意图。
图33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中活塞与配件在缸中央部的分离方法的断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100 粘接剂注入器(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
IN 注入机构
TN 蓄压机构
1 垫圈
11 薄圆板部
12 圆筒部
2 筒状主体
21 阳螺纹
22 连通孔
3 逆止阀
4 中空容器
5 分隔构件
6 盖体
61 罩
62 空气压力调整阀
62A 气密部
62B 阀部
(第二实施方式)
100 粘接剂注入器(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
IN 注入机构
TN 蓄压机构
1 垫圈
11 薄圆板部
12 圆筒部
2 筒状主体
21 阳螺纹
22 连通孔
23 台座部
3 逆止阀
31 熔敷部
32 躯体部
4 中空容器
41 凸缘部
5 分隔构件
6 盖体
61 压力指示构件
62 空气压力调整阀
63 突出部
(第三实施方式)
200 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
100 垫圈
1 台座
2 主体安装构件
21 螺纹部
3 位置表示件
4 连接件
5 分路件
IB 注入器主体
(第四实施方式)
200 敛缝枪(注入器)
100 注入器用筒芯
1 缸
11 注入剂通过口
12 杆插入口
2 喷嘴
21 大口径部
22 小口径部
C 罩
3 活塞
31 凹部
4 连接结构
41 配件
42 转接器
43 盖构件
4A 被吸附面
4B 接触面
4N 螺母
AG 注入剂(粘接剂、敛缝材料、密封材料)
PL 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各图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
第一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是修补作业中使用的粘接剂注入器100,用于在土木工程等中向混凝土结构件C等产生的作为修补对象的裂纹AO注入作为流动性修补材料的粘接剂L。更具体而言,如图1的立体图所示,所述粘接剂注入器100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件C中的裂纹AO向外表面开口的部分上,介于混凝土结构件C与作为粘接剂L的供给源的胶枪SP等之间。并且,构成所述粘接剂注入器100的部件不使用金属而是由树脂形成,使用后不需要进行分类等而能原状整体废弃。
所述粘接剂注入器100包括:注入机构IN,相对于存在修补对象的混凝土结构件C等垂直地安装,使粘接剂L从胶枪SP流向裂纹AO;以及蓄压机构TN,与所述注入机构IN垂直地分路设置,由胶枪SP注入粘接剂L时粘接剂L的一部分流入其内部,将内部的气体G压缩。
如图1的立体图所示,所述注入机构IN是所述粘接剂注入器100中的细圆筒状的部分,基端形成有与作为粘接剂供给源的胶枪SP连接的连接口CP,前端形成有与裂纹AO相对地安装并向所述裂纹AO注入粘接剂L的注入口IP。
更具体而言,如图2的分解图所示,所述注入机构IN包括:垫圈1,形成有所述注入口IP,并安装于存在裂纹AO的混凝土结构件C上;筒状主体2,前端安装于所述垫圈1,侧面连接有所述中空容器4;以及逆止阀3,插入所述筒状主体2的基端侧并形成有所述连接口CP。
所述垫圈1包括:薄圆板部11,在中央部开设有所述注入口IP;以及圆筒部12,包围所述注入口IP并从所述薄圆板部11的上表面垂直地突出。所述薄板圆板部11的下表面外周部由固定材料F粘接并固定在裂纹AO的开口周围的壁面上。由于所述固定材料F在压缩或拉伸方向表现出强粘性、但在剪切方向表现出弱粘性,因而向裂纹AO内注入粘接剂L后取下所述粘接剂注入器100时,可以通过使其沿壁表面方向移动而容易取下。所述圆筒部12呈中空,在内部加工有与所述筒状主体2螺纹连接的阴螺纹12A。另外,所述垫圈1具有与现有产品共通的结构。
如图2所示,所述筒状主体2为比所述圆筒部12细的中空圆筒状构件,在基端上无间隙地收容所述逆止阀3,其前端的外侧周面加工有与所述圆筒部12螺纹连接的阳螺纹21。而且,如图2的(b)的断面图所示,在所述筒状主体2的侧面中央部且所述逆止阀3收容状态下的前端附近,形成有与所述蓄压机构TN内连通的连通孔22。
在胶枪SP插入了所述逆止阀3的状态下,所述逆止阀3的前端开放,粘接剂L向所述筒状主体2内流通,但是在取下胶枪SP的状态下,所述逆止阀3前端部的切口封闭,从而使筒状主体2内的粘接剂L不会从连接口CP向外部流出。所述逆止阀3由弹性体等具有柔软性的树脂形成,即使在胶枪SP与所述筒状主体2的轴向不完全一致、略微倾斜的状态下也可以连接,提高了连接的容易程度。
此外,由于构成所述注入机构IN的所述垫圈1、所述筒状主体2和所述逆止阀3各自的中心轴位于一条直线上,所以从所述连接口CP上连接的胶枪SP向裂纹AO压出粘接剂L时,其力量能基本没有损耗地传递。因此,即使裂纹AO内存在被尘埃和砂粒等堵塞的部位,也可以利用粘接剂L的压力冲散而使粘接剂L遍布裂纹AO内的各处。
下面说明所述蓄压机构TN。
如图1所示,所述蓄压机构TN包括:中空容器4,在所述粘接剂注入器100中相当于粗圆筒部分,基端安装于所述注入机构IN且前端开口;分隔构件5,设置成在所述中空容器4内能在基端和前端之间不摇晃地滑动;以及盖体6,将所述中空容器4的前端部气密性封闭。即,所述蓄压机构TN由二分割为所述中空容器4和所述盖体6的零件构成。此外,在所述中空容器4与所述筒状主体2组合的状态下,作为一个零件一体成型。而且,所述中空容器4与所述筒状主体2垂直地设置,从裂纹AO观察时,所述筒状主体2的基端和所述中空容器4的裂纹相反侧的侧面处于大体相同的高度。
所述中空容器4是缸,由呈大体中空圆筒形状的透明树脂构成,其内部透明可见。如图2所示,所述中空容器4的外侧周面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带有刻度,以便可以知道从所述注入机构IN流入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粘接剂L的量。
所述分隔构件5为大体扁平实心圆筒状的活塞,与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侧周面气密性嵌合,并具有与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径大致相同的直径。所述分隔构件5以在注入开始时与所述中空容器4的基端大体紧密接触的状态安装,当从所述注入机构IN上连接的胶枪SP开始注入粘接剂L、粘接剂L也进入到所述中空容器4内时,所述分隔构件5朝向中空容器4的前端侧移动。此外,所述分隔构件5的厚度设定为,当从所述连通孔22流入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粘接剂L推压所述分隔构件5时,所述分隔构件5不倒伏且其平板部分以平行于所述中空容器4的半径方向断面的姿势滑动。
所述盖体6在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部以从前端向基端侧突出规定长度的状态安装。所述盖体6具有逆止阀功能,可以借助所述盖体6将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向外部排出以进行解压,或者向所述中空容器4内注入气体G以进行加压。
更具体而言,如图2的分解图所示,所述盖体6包括:罩61,从前端向基端侧插入所述中空容器4,并形成有在插入方向上贯穿的通孔61H;以及空气压力调整阀62,插入通孔61H。
所述罩61的基端部形成与所述中空容器4的外径大体相同尺寸的薄板圆环状,以便与所述中空容器4的前端卡合,并且向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部插入的前端侧形成外径比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径略小的大体圆筒状。并且,所述罩61的前端部通过被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的一部分覆盖,而与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侧周面无间隙地气密性嵌合。而且,所述罩61的外侧周面与所述中空容器4之间形成有嵌入固定结构7。
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由弹性体等具有柔软性的树脂形成,其包括:气密部62A,具有与所述罩61的前端部相同的形状,在安装于所述罩61的状态下,外径与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径大致相同;以及圆筒状的阀部62B,插入所述罩61的中央所形成的通孔61H中。
以下,参照图3说明由上述各零件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粘接剂注入器100的组装步骤。组装步骤如下:
1)由弹性体成型为所述逆止阀3和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的形状后,在所述逆止阀3的前端和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的阀部62B的前端加工切口以发挥作为逆止阀的功能。2)将所述逆止阀3插入所述筒状主体2的基端。3)将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嵌合于所述罩61的前端部和通孔61H以形成所述盖体6。4)在所述中空容器4内将所述分隔构件5嵌合在成为所述筒状主体2侧的基端。5)将所述盖体6嵌合于所述中空容器4的前端。此时,以使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空气不从所述盖体6向外侧漏出的方式,将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的所述气密部62A在不脱离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侧周面的状态下保持气密地压向内部。6)最后,将所述筒状主体2的前端螺纹连接到混凝土结构件C上安装的所述垫圈1,完成粘接剂L注入器100。
在此,参照图4说明通过向所述中空容器4安装所述盖体6、对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的预先压缩效果。
如前述的4)、5)的步骤所示,在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部,分隔构件5在保持气密的状态下配置于基端,并在所述状态下从所述中空容器4的前端将所述盖体6压向基端侧。由于所述盖体6在与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侧周面保持气密的状态下被压向基端侧,所以在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部处于所述分隔构件5与所述盖体6之间的气体G,以所述盖体6的前端部分被压入的距离部分被压缩。即,所述粘接剂L注入器100在开始注入前的状态下,即使粘接剂L未进入所述中空容器4内时,也能成为对所述分隔构件5朝向所述中空容器4的基端侧前进的方向上施加力的状态。因此,利用所述预先压缩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从所述蓄压机构TN将粘接剂L压入裂纹AO内的力。
以下参照图5至7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粘接剂注入器100在注入粘接剂L时的动作。
如图5所示,将所述粘接剂注入器100安装到存在裂纹AO的混凝土结构件C的壁面上时,将胶枪SP的喷嘴插入所述逆止阀3,利用胶枪SP的动力借助所述注入机构IN开始向裂纹AO内注入粘接剂L。
如图6所示,在裂纹AO内一定程度注入粘接剂L而导致阻力变大时,粘接剂L的一部分流入所述蓄压机构TN内。此时,由于所述中空容器4内被所述分隔构件5分隔,所以成为中空容器4内的前端侧只有气体G、中空容器4内的基端侧只有粘接剂L的状态。即,被封入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因存在所述分隔构件5而不会向所述注入机构IN侧的粘接剂L内漏出。因此,粘接剂L内不会产生气泡,可以防止在裂纹AO内存在气孔的状态下粘接剂L凝固而导致修补结果不充分。
此外,如图6所示,所述分隔构件5利用流入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粘接剂L的压力向前端侧移动,从而所述分隔构件5与所述盖体6之间的气体G被压缩。只要由所述胶枪SP施加使粘接剂L向裂纹AO侧前进的力就能保持所述状态。
如图7所示,来自裂纹AO内的阻力变大、所述中空容器4内成为流入足够量的粘接剂L的状态下,从所述逆止阀3取下胶枪SP。从胶枪SP向粘接剂L的加压消失时,由于所述分隔构件5中的力的平衡被打破,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被压缩的气体G借助所述分隔构件5推压粘接剂L的力变大,所以所述分隔构件5在中空容器4内从前端侧向基端侧移动,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粘接剂L被注入裂纹AO内。所述分隔构件5的移动持续到来自裂纹AO内的阻力所产生的压力与气体G的压力平衡的时刻为止。在此,第一实施方式中,因为在安装所述盖体6时将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预先压缩,所以即使中空容器4内完全没有粘接剂L、气体G的体积与最初的状态相同时,也向所述中空容器4的基端侧按压分隔构件5。因此如图7所示,分隔构件5最终移动到所述中空容器4的基端,能够将中空容器4内的大致所有的粘接剂L注入裂纹AO内。
以下参照图8说明利用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对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进行解压或加压。
如图8的(a)所示,由于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的阀部62B具有逆止阀结构,所以如图8的(b)所示,可以通过向阀部62B插入圆筒等,将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排出到外部以进行解压。利用这种解压动作,即使粘接剂L流入所述中空容器4内、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在压缩中途的状态下,也可以在粘接剂L凝固前将粘接剂注入器100从混凝土结构件C的壁上取下。另外,当从所述蓄压机构TN对粘接剂L的压力过强时,能够解压到适于注入的压力。此外,由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所述中空容器4中,在基端侧的连通孔22与前端侧的空气压力调整阀62之间设置有能滑动的分隔构件5,所以即使在由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进行解压的情况下,粘接剂L在中空容器4内也被所述分隔构件5遮蔽而不会到达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因此,解压时粘接剂L不会通过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向外部漏出,在工程现场等能防止粘接剂L飞散污染,可以保持工程现场等的清洁。
此外,在想要将所述中空容器4内残留的凝固前的粘接剂L注入另一裂纹AO时,如图8的(c)所示,将取下的粘接剂L注入器安装到另一裂纹AO,并借助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对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进行加压,从而能够将粘接剂L注入裂纹AO内。另外,在从所述蓄压机构TN对粘接剂L的压力过弱时,能够加压到适于注入的压力。
由此,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粘接剂注入器100,通过将所述盖体6安装于所述中空容器4,并将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设为预先压缩的状态,可以始终在使分隔构件5向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基端侧前进方向产生复原力。
因此,通过在注入时使粘接剂L进入所述中空容器4内而使所述分隔构件5移动,不仅可以利用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被压缩所产生的复原力,也可以利用气体G的预先压缩所产生的复原力,在取下胶枪SP时将中空容器4内的粘接剂L向裂纹AO内按压。因此,所述蓄压机构TN可以对粘接剂L施加比以往更强的压力,从而使粘接剂L遍布裂纹AO内的各处。
而且,由于在使用开始前所述分隔构件5以在被预先压缩的状态下堵塞所述连通孔22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中空容器4的基端,所以从所述胶枪SP注入的粘接剂L的压力不会向所述中空容器4侧释放。因此,从胶枪SP对粘接剂L施加的压力基本都作用到裂纹AO内,所以能吹走堵塞在裂纹内的小石块等,进一步提高使粘接剂L遍布各处的效果。
此外,由于能借助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自由进行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的解压、加压,所以可以在注入作业的中途阶段取下粘接剂注入器100,或将中空容器4内残留的粘接剂L向另一裂纹AO注入。此外,利用解压、加压操作可以将所述蓄压机构TN对粘接剂L的压力始终调整到适于注入的压力。
而且,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粘接剂注入器100中,由于在所述中空容器4内设置所述分隔构件5,所以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不会混入粘接剂L而成为气泡。因此,以往不得不将所述蓄压机构TN铅直地朝上安装到所述垫圈1,而第一实施方式的粘接剂注入器100如图9的(a)所示,能将所述蓄压机构TN朝向自由的方向安装,例如铅直地朝下。因此,修补现场中的处理非常容易、便于使用。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设置于罩61,但例如也能设置在所述中空容器4的侧面。这种结构也可以进行解压、加压操作。此外,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6具备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但也可以省略所述功能。至少将所述盖体6安装到所述中空容器4的前端时,盖体6形成以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被压缩的方式向内部侧突出的形状即可。此时,只要所述盖体6与所述中空容器4之间保持气密即可。而且,使盖体6向中空容器4内部突出的长度可以对应于预先压缩量来确定。例如将粘度高的粘接剂L注入裂纹AO内时加大预先压缩量,可以使粘接剂L注入到裂纹AO的深处。
也可以不设置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而是在所述盖体6上形成仅以解压为目的解压结构。例如所述解压结构具有形成在所述盖体上的解压口,以及将所述解压口气密性封闭的密封件,在规定方向上施加力时所述解压口与所述密封件之间的连接脱离。更具体而言,所述解压结构例如可以由类似形成于易拉罐等的拉环形成。按照这种结构,能以不能加压的简单结构对蓄压机构TN内的压力进行解压。
所述蓄压机构TN可以相对于所述注入机构IN非垂直地设置,而是倾斜安装。也就是说,从所述注入机构IN分路设置所述蓄压机构TN即可。此外,构成所述蓄压机构TN的所述中空容器4的形状不限于圆筒管形状。例如可以将所述中空容器4设为基端侧比前端侧细的两级圆筒形状。按照这种结构,能够缩短所述中空容器4相对于所述注入机构IN的突出长度尺寸,从而使粘接剂注入器100自身结构紧凑。另外,由于还能加大所述盖体6安装时向中空容器4内压入的空气的体积,所以能和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同等或进一步对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空气进行预先压缩。此外,可以在所述中空容器4与所述盖体5之间形成螺纹,通过将所述盖体5与所述中空容器螺纹连接,预先压缩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空气。
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修补对象为裂纹AO,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的修补对象。此外,列举了粘接剂L作为流动性修补材料的一例,但本发明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100例如也可以使用敛缝材料等其他材料。此外,流动性修补材料供给源不限于胶枪SP,例如可以用注射器等通过人力向修补对象内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
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容器4和所述盖体6利用嵌入固定结构7一旦安装则不能拆卸,但是也可以构成能拆卸的结构。
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将筒状主体2的安装中空容器4的外侧周面以及与所述外侧周面相对的分隔构件5的面形成平坦面,但是为了使粘接剂L流入所述中空容器4内时所述分隔构件5容易在保持初始姿势下在中空容器4内移动,也可以如图9的(b)所示在各面上形成凹凸结构。
更具体而言,作为所述凹凸结构在所述筒状主体2的外侧周面形成包含所述连通孔的开口的环状凹槽23,并且在所述分隔构件5的对置面上形成与所述凹槽23卡合的环状突条51。如此,从所述筒状主体2通过连通孔22流入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粘接剂L,首先充满所述凹槽23的底面与所述突条51的间隙,可以防止粘接剂L仅集中在所述中空容器内侧面而仅按压分隔构件5的一部分。即,由于成为环状的粘接剂L在轴向均匀按压所述分隔构件5的对置面,从而使所述分隔构件5不易产生倒伏,而是顺畅地在所述中空容器4内滑动。
此外如图9的(b)所示,对于筒状主体2的插入有逆止阀3的开口部,也可以使其一部分向外侧膨胀而成为形成有台阶部的卡合台阶部24,并在把所述逆止阀的基端侧与所述卡合台阶部24卡合的基础上,通过边在所述筒状主体2的轴向加热所述开口部边按压,从而将逆止阀3安装为不能拆卸的状态。所述中空容器4的前端侧开口41也可以和卡合台阶部24同样形成,并安装所述盖体6。如此,结构简单且不必形成嵌入固定结构7等,就可以将所述逆止阀3和所述盖体6以气密方式安装成不能拆卸。
以下参照各图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
第二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是修补作业中使用的粘接剂注入器100,用于在土木工程等中向混凝土结构件C等产生的作为修补对象的裂纹AO注入作为流动性修补材料的粘接剂L。更具体而言,如图11的立体图所示,所述粘接剂注入器100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件C中的裂纹AO向外表面开口的部分上,介于混凝土结构件C与作为粘接剂L的供给源的胶枪SP等之间。并且,构成所述粘接剂注入器100的部件不使用金属而是由树脂形成,使用后不需要进行分类等而能原状整体废弃。
所述粘接剂注入器100包括:注入机构IN,相对于存在修补对象的混凝土结构件C等垂直地安装,从胶枪SP向裂纹AO流通粘接剂L;以及蓄压机构TN,与所述注入机构IN垂直地分路设置,由胶枪SP注入粘接剂L时粘接剂L的一部分流入其内部,将内部的气体G压缩。
如图11的立体图所示,所述注入机构IN是所述粘接剂注入器100中的细圆筒状的部分,基端形成有与作为粘接剂供给源的胶枪SP连接的连接口CP,前端形成有与裂纹AO相对地安装并向所述裂纹AO注入粘接剂L的注入口IP。
更具体而言,如图12的分解图所示,所述注入机构IN包括:垫圈1,形成有所述注入口IP,并安装于存在裂纹AO的混凝土结构件C上;筒状主体2,前端安装于所述垫圈1,侧面连接有所述中空容器4;以及逆止阀3,插入所述筒状主体2的基端侧并形成有所述连接口CP。
所述垫圈1包括:薄圆板部11,在中央部开设有所述注入口IP;以及圆筒部12,包围所述注入口IP并从所述薄圆板部11的上表面垂直地突出。所述薄板圆板部11的下表面外周部由固定材料F粘接并固定在裂纹AO的开口周围的壁面上。由于所述固定材料F在压缩或拉伸方向表现出强粘性但在剪切方向表现出弱粘性,所以在裂纹AO内注入粘接剂L后取下所述粘接剂注入器100时,通过使其沿壁表面方向移动而容易取下。所述圆筒部12呈中空,在内部加工有与所述筒状主体2螺纹连接的阴螺纹12A。另外,所述垫圈1与现有产品具有共通的结构。
如图12所示,所述筒状主体2是比所述圆筒部12细的中空圆筒状构件,在基端侧形成平圆板环状,其上表面形成有台座部23,所述台座部23上热熔敷有所述逆止阀3的同样形成平圆板环状的熔敷部31。并且,在所述筒状主体2的内部收容有与其形成规定间隙的所述逆止阀3的躯体部32。此外,在所述筒状主体2的前端的外侧周面上加工有与所述圆筒部12螺纹连接的阳螺纹21。而且如图12的(b)的断面图所示,在所述筒状主体2的侧面中央部且所述逆止阀3收容状态下的前端附近,形成有与所述蓄压机构TN内连通的连通孔22。
在胶枪SP插入了所述逆止阀3的状态下,所述逆止阀3的躯体部32的前端开放,粘接剂L向所述筒状主体2内流通,但是在取下胶枪SP的状态下,前端部的切口封闭,从而使筒状主体2内的粘接剂L不会从连接口CP向外部流出。所述逆止阀3由弹性体等具有柔软性的树脂形成,即使在胶枪SP与所述筒状主体2的轴向不完全一致、略微倾斜的状态下也可以连接,提高了连接的容易程度。此外,由于躯体部32的外径如上所述设定为小于筒状主体2的内径,所以组装时容易将躯体部32插入所述筒状主体2。而且,由于仅仅是将所述熔敷部31热熔敷于所述台座部23,所以容易在由所述逆止阀3保持气密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筒状主体2固定并组装。
此外,由于构成所述注入机构IN的所述垫圈1、所述筒状主体2和所述逆止阀3各自的中心轴位于一条直线上,所以从所述连接口CP上连接的胶枪SP向裂纹AO压出粘接剂L时,其力量能基本没有损耗地传递。因此,即使裂纹AO内存在被尘埃和砂粒等堵塞的部位,也可以利用粘接剂L的压力冲散而使粘接剂L遍布到裂纹AO内的各处。
以下说明所述蓄压机构TN。
如图11所示,所述蓄压机构TN包括:中空容器4,在所述粘接剂注入器100中相当于粗圆筒部分,基端安装于所述注入机构IN且前端开口;分隔构件5,设置成在所述中空容器4内能在基端和前端之间不摇晃地滑动;以及盖体6,将所述中空容器4的前端部气密性封闭。即,所述蓄压机构TN由二分割为所述中空容器4和所述盖体6的零件构成。此外,在所述中空容器4与所述筒状主体2组合的状态下,作为一个零件一体成型。而且,所述中空容器4与所述筒状主体2垂直地设置,从裂纹AO观察时,所述筒状主体2的基端和所述中空容器4的裂纹相反侧的侧面处于大体相同的高度。
所述中空容器4是缸,由呈大体中空圆筒形状的透明树脂构成,其内部透明可见。如图12所示,所述中空容器4的外侧周面上从基端侧向前端侧带有刻度,以便可以知道从所述注入机构IN流入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粘接剂L的量。此外,所述中空容器4的前端侧形成有凸缘部41,后述的盖体6的一部分热熔敷于所述凸缘部41。
所述分隔构件5为大体扁平实心圆筒状的活塞,与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侧周面气密性嵌合,并具有与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径大致相同的直径。所述分隔构件5以在注入开始时与所述中空容器4的基端大体紧密接触的状态安装,当从所述注入机构IN上连接的胶枪SP开始注入粘接剂L、粘接剂L也进入所述中空容器4内时,所述分隔构件5朝向中空容器4的前端侧移动。此时,由于所述中空容器4内被所述分隔构件5分隔,所以成为中空容器4内的前端侧只有气体G、中空容器4内的基端侧只有粘接剂L的状态。即,被封入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因存在所述分隔构件5而不会向所述注入机构IN侧的粘接剂L内漏出。因此,粘接剂L内不会产生气泡,可以防止在裂纹AO内存在气孔的状态下粘接剂L凝固而导致修补结果不充分。
此外,所述分隔构件5的厚度设定为,当从所述连通孔22流入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粘接剂L推压所述分隔构件5时,所述分隔构件5不倒伏且其平板部分以平行于所述中空容器4的半径方向断面的姿势滑动。
所述盖体6在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部以从前端向基端侧突出规定长度的状态安装。所述盖体6具有逆止阀功能,借助所述盖体6可以将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向外部排出以进行解压,或者向所述中空容器4内注入气体G以进行加压。
而且,所述盖体6还具备压力视觉确认功能,可以使作业者至少视觉确认所述中空容器4的前端侧的空间中存在的气体G是否被充分压缩。
更具体而言,如图12的分解图所示,所述盖体6从前端向基端侧插入所述中空容器4,其外周部分形成有因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的压力而变形的压力指示构件61,中央部设有具有逆止阀功能的空气压力调整阀62。此外,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的外周设有突出部63,所述突出部63形成平板环状并向半径方向突出,且热熔敷在所述中空容器4的所述凸缘部41上。
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由软质的树脂形成大体薄壁环状,其外侧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侧周面气密性紧密接触。并且,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的外周侧、内周侧之间形成有多个向半径方向延伸的肋,从而保持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压力上升时也不会破裂的规定强度。而且,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例如图14所示,在胶枪SP与注入机构IN连接而从所述胶枪SP注入的粘接剂L的一部分因来自裂纹AO的阻力流入所述中空容器4内,且所述分隔构件5通过向中空容器4的前端侧移动而将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压缩到规定的压力以上时,利用所述压力,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的一部分向所述中空容器4的外侧膨出变形。
此外,以使作业者能视觉确认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向中空容器4的外侧膨出、气体G成为适于将所述分隔构件5向裂纹AO侧按压的压力的方式,设定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的例如底面部的厚度尺寸和其他的尺寸、材质、结构、弹性等。另外,在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的压力不是特别大时,所述压力指示构件的上表面侧如图13等所示,不从所述中空容器4的前端向外侧伸出而是形成相同平面。
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由具有柔软性的树脂形成,其前端部分开有切口,通过将圆筒等插入所述切口,可以对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进行解压。利用这种解压动作,即使粘接剂L流入所述中空容器4内、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处于压缩中途的状态下,也可以在粘接剂L凝固前将粘接剂注入器100从混凝土结构件C的壁上取下。
此外,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所述中空容器4基端侧的连通孔22与前端侧的空气压力调整阀62之间设置了能滑动的分隔构件5,所以即使在由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进行解压的情况下,粘接剂L在中空容器4内也被所述分隔构件5遮挡,不会到达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因此,解压时粘接剂L不会通过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向外部流出,能防止粘接剂L飞散而污染工程现场等,可以保持工程现场等的清洁。
而且,在想要将所述中空容器4内残留的凝固前的粘接剂L注入另一裂纹AO时,如图15的(a)所示,将取下的粘接剂注入器100安装到另一裂纹AO,并且如图15的(b)所示,借助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对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进行加压,从而能够将粘接剂L注入裂纹AO内。
在此,如图15的(a)所示,中空容器4内的粘接剂L减少、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的压力未达到适于向裂纹AO内注入粘接剂L的压力时,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成为不从所述中空容器4的前端侧膨出的状态。如此,从所述蓄压机构TN对粘接剂L的压力过弱时,可以通过加压使气体G达到适于注入的压力。
更具体而言,如图15的(b)所示,作业者利用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进行使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向中空容器4的外侧膨出为止的加压作业,可以成为在使所述分隔构件5向所述中空容器4的基端侧前进方向充分施加了力的状态。通过在确认这种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的变形的同时进行加压作业,可以始终调整为适于将粘接剂L注入裂纹AO内的状态。
此外,例如根据高压时的气体G的压力,有时即使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的压力降低时,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仍旧保持膨胀的状态而残留变形。此时,如果作业者按压所述压力指示部61的膨出部分,则在压力低时能容易地按回到中空容器4的内部侧,所以作业者能确认气体G的压力降低到了不适于注入粘接剂L的压力。此外,在压力指示构件61膨胀的状态下作业者按压也不复原时,可知气体G具有充足的压力。即,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可以使作业者不仅靠视觉、还能靠触压(触觉)确认是否成为适于注入粘接剂L的压力。
按照这种第二实施方式的粘接剂注入器100,由于所述蓄压机构TN具备按照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的压力而变形的压力指示构件61,所以通过确认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的变形,就可以在取下胶枪SP后根据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的压力确认是否能向裂纹AO内充分注入粘接剂L。
更具体而言,尽管看起来所述分隔构件5处于中空容器4的前端侧则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就应具有足够的压力,但是实际上有时也会出现气体G泄漏、气体G未被压缩的情况。此外,即使如第二实施方式那样,在中空容器4内的粘接剂L的量减少、所述分隔构件5在中空容器4内向基端侧移动的状态下进行气体G的加压时,也会出现分隔构件5在中空容器4内的位置不表示气体G的压力、以往难以确认气体G是否具有足够的压力的情况。
对此,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根据气体G的压力而变形,所以能可靠地确认气体G是否具有足够的压力,从而可以使粘接剂L遍布裂纹AO的各处。
以下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设置在中空容器4的前端,但是例如也可以设置在所述中空容器4的侧面。这种结构下,也能够进行解压、加压操作。此外,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6具备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62,但也可以省略所述功能。即,中空容器4形成为密闭容器,可以仅设置根据所述中空容器4的前端侧存在的气体G的压力而变形的压力指示构件61。这种结构下,也可以进行气体G的泄漏检查。此外,压力指示构件61不仅可以设置在中空容器4的前端,例如还可以设置在中空容器4的侧面。此外,压力指示构件61的变形方式不限于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情况。例如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可以与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的压力相关地改变变形量。
所述蓄压机构TN也可以不垂直于所述注入机构IN,而是相对于所述注入机构IN倾斜安装。只要从所述注入机构IN分路设置所述蓄压机构TN即可。此外,构成所述蓄压机构TN的所述中空容器4的形状不限于圆筒管形状。例如可以将所述中空容器4设为基端侧比前端侧细的两级圆筒形状。按照这种结构,能够缩短所述中空容器4从所述注入机构IN突出的长度尺寸,从而使粘接剂注入器100自身结构紧凑。另外,由于安装所述盖体6时能加大向中空容器4内压入的气体的体积,所以能够与第二实施方式同等或进一步将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预先压缩。此外,可以在所述中空容器4和所述盖体6之间形成螺纹,并通过将所述盖体6与所述中空容器螺纹连接,预先压缩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
第二实施方式的修补对象为裂纹AO,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的修补对象。此外,列举了粘接剂L作为流动性修补材料的一例,但本发明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100例如也可以使用敛缝材料等其他材料。此外,流动性修补材料供给源不限于胶枪SP,例如可以采用注射器等通过人力向修补对象内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
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气体G被加压时使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膨出变形的方式,不限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例如可以使包含插入所述中空容器4内的部分的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整体在气体G加压时向中空容器4的前端侧移动,从而使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膨出。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相比于将粘接剂注入器100安装在裂纹AO上的最初状态下的所述中空容器4的内部容积,通过使分隔构件5向中空容器4的前端侧移动而使气体G的压力上升、从而所述压力指示构件61整体向前端侧膨出的状态下的中空容器4的内部容积变大。因此,即使将中空容器4的长度尺寸设定为短于第二实施方式记载的长度尺寸,中空容器4内也可以储存作为蓄压机构TN发挥功能所需的足够量的粘接剂L。即,由于能够考虑压力指示构件61的膨胀部分而缩减所述中空容器4的长度尺寸,所以能够使粘接剂注入器100整体结构紧凑,安装时粘接剂注入器100不易和壁面等其他部件发生干扰。
参照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是修补作业中使用的粘接剂注入器200,用于在土木工程等中向混凝土结构件C等产生的作为修补对象的裂纹CR注入作为流动性修补材料的粘接剂。更具体而言,如图16的立体图所示,所述粘接剂注入器200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件C中的裂纹CR向表面开口的部分上,介于混凝土结构件C与作为粘接剂的供给源的胶枪等之间。
所述粘接剂注入器200包括:垫圈100,最初安装于存在修补对象的混凝土结构件C等;以及注入器主体IB,相对于所述垫圈100旋转安装。在所述垫圈100和所述注入器主体IB之间形成有由螺纹构成的连接结构,通过相对于固定在所述混凝土结构件C上的所述垫圈100旋转所述注入器主体IB,使各自的螺纹连接进行组装。在此,所述粘接剂注入器200如图17所示,在安装于混凝土结构件C的状态下,平行于壁面的方向的外形尺寸大于垂直于壁面的方向的外形尺寸。因此,将所述注入器主体IB完全安装到所述垫圈100上时,需要以所述垫圈100为中心C的规定的旋转范围。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相对于所述垫圈100将所述注入器主体IB从螺纹牙的起始点CS旋转90度时到达螺纹连接终点、成为完全安装的状态,所以由作业者调节所述垫圈100的安装朝向,以便后述的分路件5在90度旋转期间中,其旋转范围内不存在立壁等障碍物OB。
以下说明各部分。
如图17的(a)所示,所述注入器主体IB由细圆筒状的连接件4和粗圆筒状的分路件5一体形成,所述连接件4安装于所述垫圈100,所述分路件5从所述连接件4垂直地分路。
所述连接件4为大体中空细圆筒状,其基端侧插入有逆止阀42,所述逆止阀42形成有与作为粘接剂的供给源的胶枪连接的连接口CP,所述连接件4前端侧的外侧周面上形成有阳螺纹41,所述阳螺纹41与图17的(b)所示的所述垫圈100的螺纹部21螺纹连接。如图17的(a)所示,在所述连接件4安装于所述垫圈100的状态下,所述连接件4的内部形成一条大体直线状的粘接剂通道,从胶枪供给的粘接剂的压力直接作用到裂纹CR内。所述逆止阀42仅热熔敷在所述连接件4基端侧的沿半径方向扩展的扩宽部上,并形成规定的间隙插入所述连接件4的内部。
所述分路件5作为蓄压机构发挥功能,在如图17的(a)所示由胶枪注入粘接剂时,粘接剂的一部分流入所述分路件5的内部,将其内部的气体压缩。从所述连接件4取下胶枪后,利用所述分路件5的气体内部压力将蓄积的粘接剂从所述分路件5向裂纹CR内注入。
更具体而言,所述分路件5包括:大体粗圆筒状的硬质透明树脂制的中空容器51,通过连通孔43与所述连接件4的内部连通;圆板状的分隔构件52,设置成能在所述中空容器51内不摇晃地滑动;以及盖体53,设置成堵塞所述中空容器51的前端开口。
所述分隔构件52为树脂制的大体圆板状构件,在初始状态下配置于所述中空容器51的基端侧,伴随从胶枪供给的粘接剂的一部分向所述中空容器51内流入,所述分隔构件52向所述中空容器51的前端侧移动。此时,所述分隔构件52与所述盖体53之间的气体被压缩,从所述连接件4取下胶枪后,所述中空容器51内蓄积的粘接剂被压向裂纹CR侧。因为由所述分隔构件52将中空容器51内气密性密闭,所以所述中空容器51内的气体不会向裂纹CR侧流入并在粘接剂内形成气泡。因此,由于第三实施方式的粘接剂注入器200设有所述分隔构件52,所以安装结束时不一定要使所述分路件5铅直朝上,无论哪种朝向都不会损害粘接剂注入器200的功能。
所述盖体53由软质的树脂形成并将所述中空容器51的前端开口气密性封闭,并且与所述逆止阀42同样,其一部分热熔敷并固定在所述中空容器51的前端侧形成的扩宽部上。并且,所述盖体53具备:空气压力调整阀531,用于在中央部对所述中空容器51内的气体进行解压或加压;以及压力指示构件532,形成在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531的周围,对应于所述中空容器51内的气体压力而膨出变形。
例如加压源等被插入所述空气压力调整阀531,用于将所述中空容器51内的气体压力加压到适于使蓄积在中空容器51内的粘接剂向裂纹CR移动并注入的压力。由此,当中空容器51内的气体压力升高到适于粘接剂注入的压力时,所述压力指示构件532向所述中空容器51的外侧膨出变形,作业者可以通过视觉或触觉来确认当前的气体压力是否适于粘接剂的注入。
以下说明垫圈100。所述垫圈100由与粘接剂F亲和性高的不透明硬质树脂形成,以使裂纹CR的开口与其内部的注入口IP相对的方式,由粘接剂F粘贴在混凝土结构件C等修补对象上。所述粘接剂F在与裂纹CR垂直的按压或拉伸方向表现出强粘着力,但是在平行于裂纹CR的开口的剪切方向没有表现出上述程度的粘着力。并且所述垫圈100具备:台座1,由粘接剂F粘贴在混凝土结构件C上;主体安装构件2,从所述台座1朝向与所述修补对象相反侧突出,并形成有与所述连接件4的前端侧螺纹连接的螺纹部21;以及位置表示件3,设置在与所述螺纹部21的螺纹牙的起始点CS具有规定关系的位置上。
所述台座1形成为大体薄圆板状,中央部具备粘接剂的注入口IP,由作业者以和裂纹CR相对的方式进行对位。在所述台座1的背面,所述注入口IP周围的面成为利用粘接剂F粘贴在混凝土结构件C上的固定面12,相反侧的面是向外部露出的露出面13。在所述台座1上形成有四个锥状的楔孔11,所述楔孔11的直径从露出面13侧朝向固定面12侧变小,通过使所述楔孔11深入粘接剂F来提高所述垫圈100相对于修补对象的固定力。
所述主体安装构件2是以连通所述注入口IP的方式突出的中空圆筒状构件。在所述主体安装构件2的内部且所述台座1侧形成有螺纹部21,从开口侧至规定的深度未形成螺纹而形成有导孔,用于将所述连接件4的前端侧引导到所述主体安装构件2的内部。并且,形成在所述主体安装构件2内部的作为阴螺纹的螺纹部21加工成螺纹牙的起始点CS和螺纹牙的终点始终形成在相同位置。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表示件3设置在所述主体安装构件2的外侧周面上,如图18和图19所示,从所述螺纹部21的轴向观察时,所述位置表示件3形成为向半径方向突出的两个肋。
换句话说,以所述螺纹部21的轴为中心C,使形成所述位置表示件3的位置和所述螺纹部21的起始点CS在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不论在哪个垫圈100中都为一定关系。
并且,如图19的(a)所示,不论在哪个垫圈100中,从所述螺纹部21的轴向观察时,所述位置表示件3在所述台座1或所述主体安装构件2中与螺纹的起始点CS始终成对地不散乱地形成在虚拟半径VR上,所述虚拟半径VR通过螺纹部21的中心C,且相对于连接所述螺纹部21的中心C和起始点CS的虚拟直线VL呈规定角度θ。
更具体说明所述位置表示件3在圆周方向的设置位置的意义,位置表示件3的位置设定在相当于螺纹连接终点的位置。另外,螺纹连接终点被规定为从所述螺纹部21的起始点CS沿圆周方向旋转规定角度θ的位置上。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构成为将所述注入器主体IB旋转90度时使所述注入器主体IB完全安装到所述垫圈100,所以从所述螺纹部21的轴向观察时,各位置表示件3配置在构成圆的相对的象限点的两点上。
因此,例如图20所示在裂纹CR的开口附近存在立壁等障碍物OB时,作业者通过以使连接各位置表示件3的直线平行于所述立壁的方式安装所述垫圈100,可以预先设定为在将所述注入器主体IB旋转安装到所述垫圈100的过程中、所述分路件5不与立壁发生干扰。即,由于作业者能通过所述位置表示件3预测所述分路件5的旋转范围,所以能够将所述垫圈100的圆周方向的姿势调整到适当的姿势后进行安装。
此外,所述螺纹部21在开口侧和底面侧改变其螺距,第三实施方式如图20所示,相比于所述注入器主体IB从所述垫圈100和所述注入器主体IB的螺纹连接开始点例如大约旋转30度时的螺纹牙的螺距,所述注入器主体IB大体旋转30度后至旋转90度到达螺纹连接终点为止的螺纹牙的螺距更小。这样,所述注入器主体IB向所述垫圈100的组装即将结束前,作业者感受到的阻力加大,可以向作业者传达是否已经组装到能作为所述粘接剂注入器200发挥功能的程度。另外,可以适当调节阻力感开始变大的角度。
按照这种结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垫圈100和粘接剂注入器200,由于从所述主体安装构件2的外侧周面向半径方向突出形成作为肋的两个位置表示件3,分别表示了所述垫圈100与所述注入器主体IB的螺纹连接开始点和螺纹连接终点,所以作业者通过将这些位置表示件3作为标记,可以预先准确预测例如图20所示的组装时所述分路件5的旋转范围。因此,作业者可以根据所述位置表示件3从最初开始调节所述垫圈100在旋转方向的安装朝向,以使障碍物OB等不会存在于分路件5的旋转范围内。因此,不必像以往那样通过进行尝试来调节所述垫圈100的安装朝向,从而可以大幅减少在裂纹CR上安装所述粘接剂注入器200的繁琐作业,可以快速开始粘接剂的注入作业。
以下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表示件3从所述主体安装构件2的外侧周面突出设置,但是也可以形成在所述台座1的露出面13上。例如图21的(a)所示,相比于第三实施方式将肋在半径方向的突出量加大,直到形成在所述露出面13上,从而更加明显。此外如图21的(b)所示,也可以由表示螺纹连接开始点或螺纹连接终点的、形成在所述台座1的露出面13上的箭头等标志,来构成所述位置表示件3。
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表示件3表示了螺纹连接开始点和螺纹连接终点,但是例如也可以表示所述螺纹部21的螺纹牙的起始点CS本身,还可以表示从所述起始点CS旋转规定角度θ后的位置。只要从所述位置表示件3的位置向旋转方向偏离规定量的位置上存在螺纹连接开始点或螺纹连接终点,使作业者能预测所述分路件5的通过范围即可。
而且,第三实施方式在所述主体安装构件2上形成的所述螺纹部21为阴螺纹,但也可以是阳螺纹。此时,只要在所述连接件4的前端侧形成阴螺纹即可。
可以在所述台座1的露出面13上形成图22所示的导向部G,用于引导注入口IP的位置。更具体而言,所述垫圈100为了容易利用粘接剂F粘贴到修补对象上而由不透明树脂形成,有时在所述注入口IP上设置用于防止来自裂纹CR的粘接剂逆流的逆止阀。此时,由于作业者从所述主体安装构件2的开口侧窥视注入口IP也不能视觉确认裂纹CR,因此有时裂纹CR和注入口IP不能对准、所述垫圈100的设置位置偏离裂纹CR,从而不能进行有效的修补。所述导向部G正是用于防止这种问题。
即,所述导向部G是宽度与所述台座1的露出面13上形成的所述主体安装构件2的开口内径大致相同的一对线。图22的实施方式中两对直线垂直相交,形成以所述主体安装构件2作为注视点的格子状的导向部G。例如图22的(a)所示,将裂纹CR预先配置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直线之间,如图22的(b)所示,以使裂纹CR大体进入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对直线之间的方式挪动所述垫圈100,从而即使所述垫圈100由不透明树脂形成,也能够使所述注入口IP与裂纹CR的开口大致准确相对,能以最佳的设置方式注入粘接剂。
此外,构成所述导向部G的直线的宽度例如也可以设定成配合所述注入口IP的直径。此外,构成所述导向部G的各直线的朝向不限于图22所示的朝向。
而且,如图23所示,可以在所述主体安装构件2和所述注入器主体IB之间设置止转结构6,用于使所述注入器主体IB与所述垫圈100在完全螺纹连接的状态下不能进一步旋转,使作业者容易发觉安装结束。
更具体而言,所述止转结构6包括:止转部61,使形成所述主体安装构件2的上表面开口的筒部边缘在螺纹连接开始点至螺纹连接终点之间凹入;以及卡合部62,从所述分路件5向所述主体安装构件2突出。
如图23的(a)所示,所述止转部61在圆周方向上与所述位置表示件3相同的位置上具有承接面63,从图23的(a)的状态如图23的(b)所示将所述注入器主体IB旋转90度时,所述卡合部62的抵接面64与所述承接面63接触,从而不能进一步旋转。另外,所述止转部61不必从螺纹连接开始点设置到螺纹连接终点,也可以仅形成在螺纹连接终点的附近。此外,所述止转部61可以不仅使所述主体安装构件2的边缘凹入,也可以使螺纹连接终点的部分突出并与所述卡合部62卡合。
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粘接剂作为流动性修补材料,但是也可以通过本发明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注入其他的敛缝材料等修补材料。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分隔构件52,所述分路件5的最终安装朝向不必特意朝上,但是如果使用本发明的垫圈100,在所述分路件5最终必须铅直朝上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中可以进一步发挥作用。此外,相对于所述垫圈100旋转所述注入器主体IB进行安装所必要的角度不限于90度,例如也可以旋转180度进行完全固定。
以下参照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的注入器用筒芯(Cartridge)100如图25的(a)所示,能相对于枪主体G进行装拆,通过安装到所述枪主体G上而构成敛缝枪200(注入器)。所述敛缝枪200用于向对象物注入粘接剂、敛缝材料、密封材料等注入剂AG。
所述注入器用筒芯100为大体圆筒状,安装在所述枪主体G的枪身部分上。所述枪主体G的手柄部分具有使插入所述注入器用筒芯100内的活塞杆PL进退、或将活塞杆PL固定在规定位置的机构。
所述注入器用筒芯100如图25的(b)和图26的分解立体图所示,具备:中空圆筒状的缸1;设置在所述缸1内的活塞3;能装拆地设置在所述缸1前端的喷嘴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活塞3和所述活塞杆PL的前端部的连接结构4。
以下具体说明各部分。
所述缸1由硬质树脂成型,如图26的(a)和图29所示,前端形成有吐出或吸引注入剂AG的注入剂通过口11,基端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活塞杆PL的杆插入口12。如图27所示,所述杆插入口12具有和缸1的内径相同的直径,所述注入剂通过口11具有比所述杆插入口12小的直径。即,所述缸1的前端的外侧部分被封闭,只有中央部成为小径的注入剂通过口11。
如图26的(a)所示,在所述喷嘴2的基端部形成有阴螺纹,用于和所述缸1前端部上形成的阳螺纹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喷嘴2的全长为所述缸1的全长的1/3左右。所述喷嘴2如图27的断面图所示,包括:大口径部21,具有与所述注入剂通过口11大致相同的内径且前端侧略微尖头;以及小口径部22,具有所述大口径部21的一半程度的内径。所述小口径部22能通过螺纹相对于所述大口径部21进行装拆。此外,所述小口径部22上连接设置有用作前端的盖的罩C。所述大口径部21和所述小口径部22的基端侧分别形成为相同形状的正六棱柱状,能用一种六角扳手装拆。例如可以在所述小口径部22安装于所述大口径部21的状态下,将所述缸1内填充的注入剂AG注入对象物,从而还能容易地进行细致的注入作业。另一方面,在所述小口径部22从所述大口径部21取下的状态下向所述缸1内填充注入剂AG时,能够加大被吸引的注入剂AG每单位时间的量,短时间结束填充作业。
所述活塞3如图26的(b)和图27所示,由软质的树脂成型为大体扁平筒状,并且与所述缸1嵌合从而不摇晃地气密性进退。更具体而言,所述活塞3以流入注入剂AG的凹部31朝向所述缸1前端侧的方式设置,凹部31相反侧的面形成平面状。此外,所述活塞3中的形成所述凹部31的侧壁部分形成为薄侧壁,如后所述利用注入剂AG的压力被按压在所述缸1的内周面上。
所述连接结构4如图26的(b)所示,所述活塞3中的所述缸1基端侧的平面与所述活塞杆PL的前端部能装拆地连接。更具体而言,所述连接结构4包括:被吸附面4A,为所述活塞3的所述杆插入口12侧的平面,间接地真空吸附在所述活塞杆PL的前端部;以及配件41,安装在所述活塞杆PL的前端部,具有与所述被吸附面4A接触的接触面4B。所述被吸附面4A通过被所述接触面4B吸附而追随所述活塞杆PL的进退,使所述活塞3在所述缸1内进退。
所述配件41如图26的(b)所示,包括:形成大体盘状的转接器42,由螺母4N固定在所述活塞杆PL前端部分形成的阳螺纹上;以及软质树脂制盖构件43,具有所述接触面4B,安装成覆盖所述转接器42的前端侧。所述盖构件43与所述活塞3为相同形状,且设置成在所述缸1内的朝向相反。也就是说,所述盖构件43前端侧的面即接触面4B也形成平面,并与所述活塞3的被吸附面4A整面接触以便容易产生真空吸附。此外,通过将所述活塞3和所述盖构件43形成相同形状,能用一个模具成型,从而能利用部件的通用化来降低制造成本。
参照各图说明向这种结构的注入器用筒芯100填充注入剂AG时的动作和作用。
首先如图27所示,成为将所述喷嘴2的大口径部21安装在所述缸1的前端部,并且将所述活塞3嵌合于所述缸1的杆插入口12的状态。此外,成为在所述活塞杆PL的前端部安装有所述配件41的状态。
接着如图28所示,通过由所述活塞杆PL将所述活塞3按入到所述缸1的前端,去除所述活塞3的被吸附面4A与所述配件41的接触面4B之间的空气以进行真空吸附。所述状态下拔出所述活塞杆PL时,所述活塞3追随所述活塞杆PL的动作在所述缸1内运动。
而后,将所述大口径部21的前端放入预先准备的注入剂AG中,通过从所述缸1内拔出所述活塞杆PL,如图29所示被真空吸附的所述活塞3也向缸1的基端侧移动,注入剂AG被吸引到缸1内。
进一步将所述活塞杆PL从所述缸1拔出,使所述配件41的接触面4B和所述活塞3的被吸附面4A到达所述缸1的杆插入口12时,由于构成所述缸1的侧壁消失,空气进入所述接触面4B和所述被吸附面4A之间,所以真空吸附的吸附力减弱,所述配件41从所述活塞3自然脱开。而且如图30所示,向所述缸1内填充注入剂AG的状态下,所述活塞3可以成为缸1的杆插入口12的盖。
这样,由所述活塞杆PL将所述活塞3按入到所述缸1的前端,随后仅仅拔出所述活塞杆PL就成为向所述缸1内填充了注入剂AG的状态,进而所述活塞3还可以成为所述缸1的基端的盖。而后在所述填充状态下,如图30所示,通过将所述小口径部22安装在所述大口径部21的前端并由罩C盖上前端,可以贮存填充了注入剂AG的注入器用筒芯100。
以下说明将所述注入器用筒芯100中填充的注入剂AG注入对象物时的动作和作用。
图31表示了现有的注入器用筒芯100A的结构,活塞3A中的缸1A前端侧的面为平面状而没有凹部31,并表示了将注入剂AG向喷嘴2A侧按压的状态。这种情况下,由所述活塞杆PLA将注入剂AG向缸1A的前端侧按压时,因注入剂AG的压力增高,注入剂AG会从活塞3A与缸1A的间隙向缸1A的基端侧漏出。
另一方面如图32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注入器用筒芯100中,由于在所述活塞3中的所述缸1前端侧设有所述凹部31,所以由所述活塞杆PL按压所述活塞3和注入剂AG时,所述凹部31内的注入剂AG的压力增高,注入剂AG向半径方向按压形成所述凹部31的侧壁部分。因此,由于所述活塞3的侧壁部分被向所述缸1的内周面按压,所以能强力封闭所述活塞3与所述缸1的间隙,注入时可以使注入剂AG不向缸1的基端侧漏出。
此外,所述枪主体G可以将所述活塞杆PL固定在任意的位置,从而保持对所述活塞3施加压力的状态。因此,即使在图32所示的状态下,也能够从所述喷嘴2将内部的注入剂AG持续注入。另一方面,解除由所述枪主体G对所述活塞杆PL的位置固定功能、从所述活塞杆PL向所述活塞3施加的压力消失时,从图33的(a)所示的状态如图33的(b)中的虚线所示,活塞3利用注入剂AG的压力向所述活塞杆PL侧膨胀。因此,所述活塞杆向缸1的基端侧后退,即使所述活塞3处在所述缸1中央部的状态下,也可以使所述配件41从所述活塞3脱开。此时,由于所述活塞3未被按压,所以不再将注入剂AG向对象物注入。另外,如果是图31所示的活塞杆PLA与活塞3A通过螺纹固定等连接成为一体的现有的注入器,则即使解除了活塞杆PLA的位置固定功能,因活塞3A与缸1A之间的摩擦,活塞3A和活塞杆PLA不会后退,对注入剂AG持续作用有朝向缸1的前端侧的压力,会在短时间内继续注入剂AG注入。对此,由于第四实施方式的注入器200分割为活塞3和配件41,所以仅解除枪主体G的位置固定功能,活塞杆PL就会后退,基本能可靠地停止注入剂AG的注入。
由此,按照第四实施方式的注入器用筒芯100和注入器200,由于在所述活塞3的被吸附面4A与安装在所述活塞杆PL前端部的所述配件41的接触面4B之间,构成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连接的连接结构4,所以仅仅将所述配件41安装在活塞杆PL的前端部,就可以使用所述注入器用筒芯100。
此外,当所述缸1内填满注入剂AG时,所述活塞3可以自然离开所述配件41而在所述缸1的基端侧成为盖,不必像以往那样进行在缸1上另外安装盖的作业。因此,当不得不在远离作业现场的场所向所述缸1内填充注入剂A时,可以在多个所述注入器用筒芯100中预先填充注入剂AG进行贮存,极为高效地进行作业。
此外,第四实施方式的注入器用筒芯100在交替重复注入剂AG的填充、注入时也能顺利使用。即,按照第四实施方式的注入器用筒芯100,可以对应于作业现场的情况采取各种使用方法。
而且,由于所述活塞3的所述凹部31设置成朝向所述缸1的注入剂通过口11侧,所以利用从注入剂AG作用在形成凹部31的侧壁部分上的压力,可以大幅提高所述活塞3与所述缸1的内周面的紧密接触性。因此,注入时能够使注入剂AG不从所述活塞3和所述缸1的间隙漏出。
此外,由于所述缸1的前端部能装拆地安装有粗细可变的喷嘴2,所以能够在吸引注入剂AG时、注入时分别更换适当的喷嘴直径以高效进行作业。
说明其他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枪主体上安装所述注入器用筒芯作为注入器使用,但是也可以通过人力仅用所述活塞杆进行所述注入器用筒芯的注入剂的吸引、注入。此外,根据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的形状,也可以不设置所述配件。即,只要所述活塞杆的前端具有与所述活塞的吸附面进行吸附的平面,则不需要所述配件。而且,所述活塞的被吸附面也可以不在整面上吸附,只要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活塞杆直接或间接地吸附,并且所述活塞追随所述活塞杆的动作即可。此外,也可以通过在所述被吸附面与所述接触面之间少许分离的状态下进行吸附,使所述活塞和所述配件大致相同地在缸内进退。此外,所述被吸附面和所述接触面不限于平面也可以是曲面等。此外,可以在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设置吸盘作为配件。
关于所述喷嘴,也可以不分割为大口径部和小口径部而是构成一体,进而所述缸和所述喷嘴也可以构成一体。此外,可以在进行注入剂的吸引时将所述喷嘴从所述缸取下,从所述注入剂通过口直接吸引注入剂。
例如,当注入剂对所述活塞与所述缸的间隙未作用很大的压力而没有泄漏的危险时,可以不设置所述活塞的凹部,而是将朝向缸的前端侧的面也形成平面。此外,所述凹部的尺寸不限于第四实施方式的尺寸,可以适当设定。只要是利用注入剂的压力使形成所述凹部的侧壁部分充分变形并被按压在所述缸的内周面上即可。
此外,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变形和对实施方式进行组合。

Claims (20)

1.一种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入机构,在基端形成有与流动性修补材料供给源连接的连接口,在前端形成有与修补对象相对安装且向所述修补对象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的注入口;以及
蓄压机构,从所述注入机构中的所述连接口和所述注入口之间分路,在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时使流动性修补材料的一部分流入而压缩内部的气体,
所述蓄压机构包括:中空容器,基端设置于所述注入机构且前端开口;分隔构件,在所述中空容器内设置成能在所述中空容器的基端和前端之间不摇晃地滑动;以及盖体,将所述中空容器的前端气密性封闭,所述盖体在所述中空容器的内部以从前端向基端侧突出的状态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压机构能将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所述分隔构件和所述盖体之间的气体向外部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压机构能从外部向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所述分隔构件和所述盖体之间注入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包括:
罩,从前端向基端侧插入所述中空容器,并形成有在插入方向上贯穿的通孔;以及
空气压力调整阀,插入所述通孔。
5.一种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入机构,在基端形成有与流动性修补材料供给源连接的连接口,在前端形成有与修补对象相对安装且向所述修补对象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的注入口;以及
蓄压机构,从所述注入机构中的所述连接口和所述注入口之间分路,在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时使流动性修补材料的一部分流入而压缩内部的气体,
所述蓄压机构包括:中空容器,基端设置于所述注入机构且前端侧密闭;分隔构件,在所述中空容器内设置成能在所述中空容器的基端和前端之间不摇晃地滑动;以及压力指示构件,利用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力而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指示构件设置成与所述中空容器前端和所述分隔构件之间的空间中的气体接触,并能向所述中空容器的外侧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空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力在规定值以上时,所述压力指示构件向所述中空容器的外侧膨出。
8.一种垫圈,用于安装注入器主体,并与所述注入器主体一起构成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所述注入器主体由连接件和分路件构成,所述连接件在基端侧连接有流动性修补材料的供给源,所述分路件从所述连接件分路,并在从所述供给源供给流动性修补材料时使流动性修补材料的一部分流入,所述垫圈的特征在于包括:
台座,固定在注入流动性修补材料的修补对象上;
主体安装构件,从所述台座向与所述修补对象相反侧突出,并形成有与所述连接件的前端侧螺纹连接的螺纹部;以及
位置表示件,以从所述螺纹部的轴向观察时可见的方式,在所述台座或所述主体安装构件中形成在与所述螺纹部的起始点具有规定关系的位置上,
所述位置表示件构成为表示将所述注入器主体螺纹连接于所述主体安装构件时的所述分路件的旋转范围或者螺纹连接终点的所述分路件的安装朝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垫圈,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螺纹部的轴向观察时,所述位置表示件形成在所述台座或所述主体安装构件中的通过所述螺纹部的中心的虚拟半径上,所述虚拟半径相对于连接所述螺纹部的中心和起始点的虚拟直线呈规定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表示件为肋,在从所述螺纹部的轴向观察时,所述肋从所述主体安装构件的外侧周面向半径方向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部构成为: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主体安装构件螺纹连接并旋转规定角度以后,阻力变大。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垫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座由不透明树脂形成,并具有安装到所述修补对象的固定面以及与所述固定面对置的露出面,
所述露出面上具备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引导在所述固定面上开口的注入口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安装构件具备止转部,所述止转部在所述注入器主体完全螺纹连接的状态下与所述注入器主体接触。
14.一种注入器用筒芯,包括:缸,前端具有吐出或吸引注入剂的注入剂通过口,基端具有插入活塞杆的杆插入口;活塞,设置成能在所述缸内不摇晃地进退;以及连接结构,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之间连接成能够装拆,所述注入器用筒芯的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结构具备被吸附面,所述被吸附面形成在所述活塞的所述杆插入口侧,并被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吸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注入器用筒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结构还具备配件,所述配件安装在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且在所述缸内不摇晃地进退,
所述配件具有与所述活塞的所述被吸附面接触的接触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注入器用筒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所述被吸附面与所述配件的所述接触面大致整面紧密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注入器用筒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件包括:转接器,螺纹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以及盖构件,具有所述接触面,并安装成覆盖所述转接器,
所述盖构件与所述缸气密性嵌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注入器用筒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器用筒芯还具备喷嘴,所述喷嘴以和所述缸的所述注入剂通过口连通的方式,能装拆地设置在所述缸的前端部。
19.一种注入器用筒芯,包括:缸,前端具有吐出或吸引注入剂的注入剂通过口,基端具有插入活塞杆的杆插入口;活塞,设置成能在所述缸内不摇晃地进退;以及连接结构,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之间连接成能够装拆,所述注入器用筒芯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活塞的所述注入剂通过口侧形成有流入注入剂的凹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注入器用筒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具有形成所述凹部的侧周面的薄侧壁,薄侧壁的外侧周面与所述缸的内侧周面气密性接触。
CN201410270467.8A 2013-06-20 2014-06-17 垫圈、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注入器用筒芯和注入器 Active CN1042344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9718 2013-06-20
JP2013129718A JP6021266B2 (ja) 2013-06-20 2013-06-20 流動性補修材注入器
JP2013217758A JP6143639B2 (ja) 2013-10-18 2013-10-18 流動性補修材注入器
JP2013-217758 2013-10-18
JP2013-232832 2013-11-11
JP2013232832A JP6215006B2 (ja) 2013-11-11 2013-11-11 座金及び流動性補修材注入器
JP2013252893A JP6141758B2 (ja) 2013-12-06 2013-12-06 注入器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注入器
JP2013-252893 2013-1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4441A CN104234441A (zh) 2014-12-24
CN104234441B true CN104234441B (zh) 2018-02-09

Family

ID=52223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0467.8A Active CN104234441B (zh) 2013-06-20 2014-06-17 垫圈、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注入器用筒芯和注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344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5298A (zh) * 2018-09-07 2018-12-18 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防水密封膏涂刷方法及检测方法
JP7093285B2 (ja) * 2018-10-11 2022-06-29 株式会社Subaru シール剤吐出装置
JP7341474B2 (ja) * 2019-12-10 2023-09-11 株式会社呉英製作所 化粧キャップおよび剥離補修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46026Y2 (zh) * 1985-10-11 1992-10-29
DE3625448A1 (de) * 1986-07-28 1988-02-11 Hilti Ag Vorrichtung zum verfuellen von rissen
JPH072622U (ja) * 1993-06-10 1995-01-13 株式会社サンノハシ 角度締結用ボルト
CN2450493Y (zh) * 2000-10-31 2001-09-26 马晓煜 带有装配标记的卡套式接头连接装置
JP3717442B2 (ja) * 2001-10-25 2005-11-16 世界長株式会社 樹脂注入用治具の構造
CN2594384Y (zh) * 2002-09-09 2003-12-24 姜英子 树脂注入器
CN201560589U (zh) * 2009-11-28 2010-08-25 赵树青 一种改进的裂缝补强注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4441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4441B (zh) 垫圈、流动性修补材料注入器、注入器用筒芯和注入器
US7878360B2 (en) Container for sealant for pneumatic tires
US20070286919A1 (en) Unit for Compression Moulding Articles of Polymer Material
US7354537B2 (en) Laminated glass repair tool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laminated glass
CN108612896B (zh) 充注阀、空调系统及电动车
CN101404917A (zh) 具有耗损过滤料或胶囊的咖啡机
CN103402467B (zh) 排出装置
CN108697221A (zh) 用于制造双内容物封装及施放装置的充注组件
US10279532B2 (en) Blow molding device
CN108349341B (zh) 瓶盖及其使用方法
US10035117B2 (en) Mix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 closed resin infusion process
KR20160142993A (ko) 자석을 이용한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균열보수용 주입장치
JP6143639B2 (ja) 流動性補修材注入器
CN109476050A (zh) 用于填充密封盖的方法和装置
JP6021266B2 (ja) 流動性補修材注入器
US20170248133A1 (en) Air compressor
CN106640620A (zh) 一种高压清洗机的低保压装置
US11326709B2 (en) Diaphragm type of solenoid valve
US20080251133A1 (en) Pumping valve with a safety leaking device
JP6774678B2 (ja) 流動性補修材注入器
US20170190125A1 (en) Glass rest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H043069Y2 (zh)
JP2008188939A (ja) モノマー充填シリンジの製造方法
KR20170047829A (ko) 압축가스를 이용하지 않는 파우더 용기
CN101389547B (zh) 多成分药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