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3918A - 一次性手套机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手套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23918A CN104223918A CN201310271956.0A CN201310271956A CN104223918A CN 104223918 A CN104223918 A CN 104223918A CN 201310271956 A CN201310271956 A CN 201310271956A CN 104223918 A CN104223918 A CN 1042239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 disposable glove
- gloves
- disposable
- lower bols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Glo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饭店、家庭的可即时制作并穿戴的一次性手套机。该一次性手套机,用于制作一次性薄膜手套,其包括一压膜机构和一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控制该压膜机构成型一次性手套,并接收手套使用者的指令,提供该一次性手套供使用者使用。本发明的一次性手套机具有可即时制作,即时穿戴,使用卫生、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套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饭店、家庭的可即时制作并穿戴的一次性手套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医疗,餐饮,工作及日常生活中,为了提高环境的质量和个人的生活卫生,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次性产品的卫生条件。比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具盒,一次性手套等等,特别是在一次性手套在使用时,都是直接拿来带上就开始使用了,这就会造成:一是,目前人们所使用的一次性薄膜手套,都是经工厂批量生产而成,经过储存运输等多道工序,就会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当人们使用这些薄膜手套时,不仅没有满足人们的要求,反而会非常的不卫生;二是,制作好的手套放置在饭店之后,有时会放置很长时间之后才会被使用,因此在使用时这些手套有可能因为放置时间太长而产生污染物质,当消费者使用时会造成严重性的污染;三是,消费者在使用这些手套时,往往都是直接用手去去拿,这样不仅不卫生,还会非常的麻烦,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不便。
现在,有很多生产厂家为了将大型的工业手套机应用在民用或者家用上,将其尺寸小型化后直接来使用,虽然说是手套制作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穿戴及实用性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一来工业转用到家用后使手套的制作工艺太过复杂,产品尺寸过大;二来工业生产时是成批生产,对卫生和实用方面考虑过少,造成直接转用到家用后使制作出的手套不卫生,穿戴不方便等技术问题。
为了使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到新鲜的、卫生的、便利的一次性手套,急切的需要一种在吃饭时可以即时制作出并穿戴上一次性手套的自动装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一次性手套使用不卫生,穿戴麻烦,易被污染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即时制作,即时穿戴,使用卫生、方便的一次性手套机。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手套机,用于制作一次性薄膜手套,其包括一压膜机构和一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控制该压膜机构成型一次性手套,并接收手套使用者的指令,提供该一次性手套供使用者使用。
优选地,该压膜机构包括一成型机构和一下模板,手套薄膜铺设于成型机构与下模板之间。
优选地,该成型机构采用热切的方式将薄膜压合成型。
优选地,该下模板包括一手形槽,该手形槽用于收容人手。
优选地,其进一步包括一壳体,手套成型机构置于壳体内,壳体上有一可供人手伸入伸出的入口。
优选地,其进一步包括一回收系统,该回收系统将成型后的薄膜进行回收利用。
优选地,其进一步包括一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带动成型机构往复运动,该控制机构根据该成型机构的位置控制该驱动机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一次性手套机加工一次性手套的方法,其包括:步骤S1,提供一一次性手套机,该一次性手套机包括压膜机构和控制机构,该压膜机构包括一成型机构和一下模板;步骤S2,将手套薄膜架设于成型机构与下模板之间;步骤S3,将人手放置在成型机构处手套薄膜与下模板处手套薄膜之间;步骤S4,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成型机构与下模板配合压合成型一次性手套;及步骤S5,取出手部并戴出手套。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步骤S6,通过回收系统将加工过的手套薄膜进行回收,同时对待加工的手套薄膜放料到指定位置。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采用一次性手套机加工一次性手套的方法,其包括:步骤S1,提供一一次性手套机,该一次性手套机包括压膜机构和控制机构,该压膜机构包括一成型机构和一下模板;步骤S2,将双层薄膜架设于成型机构上与下模板之间;步骤S3,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成型机构将双层薄膜压合成型一次性手套;步骤S4,利用压膜机构将压合成的一次性手套在手套开口处打开;及步骤S5,人手伸入已经开口的一次性手套内将其戴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次性手套机可以在使用者需要的时候即时制作,避免现有一次性手套二次污染或多次污染的问题,使其更加符合现今大众极为关注的安全卫生的标准要求。该一次性手套机采用热切成型的原理进行制作,其加工速度非常快,只需等待几秒钟就可以制作完成。更重要的是,本发明的一次性手套机可以自动的将手套带在人手上,完全避免了现今使用一次性手套时费时费力还不卫生的弊端。当然,本发明为了进一步扩展其使用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可以在一次性手套制作完成后,直接将手套开口打开,使用者只需将手插入手套开口就可以将其带出,不需要繁琐的必须用双手捻开手套口再带上的复杂过程,同时还避免了捻开过程造成的二次污染。该一次性手套机尺寸小巧,运行安全,还可以随时移动,使其在使用时更加灵活方便,更容易被广泛推广与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一次性手套机加工一次性手套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自动感应来控制驱动机构的运行,使整个制作过程完全自动化,使用者需要按下按钮就可以将手套制作出来,整个过程非常快速、安全和便利。重要的是,在制作完成后,本发明还会将压合后剩余的薄膜尾料进行回收处理,充分循环利用有效资源。而且本发明的回收系统通过精确的控制方式,使加工的每一副手套都顺利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次性手套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次性手套机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其包括壳体,驱动机构和压膜机构。
图3是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压膜机构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上模板,热切板和下模板。
图7是上模板与热切板组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上模板与热切板组合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上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上模板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热切板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热切板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上模板、热切板的尺寸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14是下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初始状态下一次性手套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压膜状态下一次性手套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薄膜在第一次压合时的尺寸关系示意图。
图18是薄膜在第一次压合后复原状态下的尺寸关系示意图。
图19是薄膜在第二次压合时的尺寸关系示意图。
图20是薄膜在第二次压合后复原状态下的尺寸关系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一次性手套机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手套机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其包括壳体,驱动机构和压膜机构。
图2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压膜机构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上模板,热切板和下模板。
图2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上模板与热切板组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上模板与热切板组合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上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上模板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热切板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热切板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上模板、热切板的尺寸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下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5是初始状态下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一次性手套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6是压膜状态下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一次性手套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手套穿戴状态下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一次性手套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一次性手套机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的一次性手套机100主要生产用于餐饮店及卫生场所的一次性手套,其可以实现随用随生产,即在需要使用一次性手套时,只需按下按钮就可以生产出一个一次性手套并套在使用者的手上。该一次性手套机100整体呈方形,其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的尺寸相当,其高度略大于长度和宽度。其底部表面保持水平,利于放置该一次性手套机100于水平桌面上,顶部表面保持水平,可以用于放置物品,当然为了产品的外形更加美观,不管是顶部表面还是四周的平面都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结构。该一次性手套机100包括壳体101,驱动机构103和压膜机构105,驱动机构103和压膜机构105收容于壳体101内部。常用状态下,驱动机构103与压膜机构105上下放置,驱动机构103位于压膜机构105的上方,当然,作为一种变形,驱动机构103也可以位于压膜机构105的下方;作为进一步的变形,驱动机构103与压膜机构105也可呈水平放置,驱动机构103可位于压膜机构105的前、后、左、右任一方向。驱动机构103为压膜机构105提供动力,在壳体101内部制作一次性薄膜手套。
请参阅图3与图4,壳体101为一立方体结构,当然为其具有美观性,也可以为圆柱体,圆锥体,圆锥台等曲线形结构,亦或截面为一椭圆或圆形的立体结构。壳体101上方有一盒盖1011,盒盖1011的形状、尺寸与壳体101的顶部截面形状相对应。盒盖1011盖在壳体101上之后将内部的驱动机构103和压膜机构105收容在其内部。壳体101的任一面设有一送料口1012,用于放置和更换手套薄膜,其形状和大小根据手套薄膜的尺寸而定。其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椭圆形等任意规则或不规则形状,为了便于手套薄膜的更换,送料口1012的尺寸要比手套薄膜料卷的尺寸略大,方便人手操作。同样地,在壳体101的任一面还设有一收料口1013,该收料口1013可以与送料口1012在同一面也可以在不同一面,一般使用环境下均在同一面设置,为了更加符合使用者的操作习惯,竖直方向上送料口1012的位置要高于收料口1013。由于送料口1012的手套薄膜在加工完之后会被全部回收,因此回收到的手套薄膜料卷大小与送料时的手套薄膜料卷的大小相同,所以收料口1013的形状和大小设置与送料口1012相类似。当然,为了加工制造方便和整体的一致美观性,大多将收料口1013与送料口1012设置同样的大小和形状。
在壳体101的任一面还设有一入口1014,方便在手套制作的时候供人手的伸入、伸出。入口1014的尺寸比人手要大,其形状可为方形,圆形,椭圆形等任意规则或不规则形状,为了安全和便用起见,入口1014处各棱角设置为曲线光滑,防止弄伤使用者。使用时,入口1014朝向使用者,根据人们的使用习惯来说,在竖直方向上入口1014的高度一般位于壳体101的中下方或中上方,为了加工方便起见,优选设置在中下方的位置。
在壳体101内壁上与送料口1012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一送料轮1021,该送料轮1021用于放置手套薄膜料卷,保证使用时料卷可以持续自动的放料。送料轮1021的整体长度比手套薄膜料卷要大,需注意的是手套薄膜料卷或者送料轮1021的选取一定要保证手套薄膜料卷在送料轮1021上方便更换。同样地,与收料口101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一收料轮1023,收料轮1023的尺寸参数及使用时的可更换性要求与送料轮1021相同。该送料轮1021和收料轮1023均为单向止动轮,其只可以沿一个方向旋转,逆向不可动。
在与送料轮1021对立的壳体101内壁设有两个或多个平料轮1015,用于将放出的手套薄膜平直的展开,方便后续加工。其中最上端的平料轮1015在竖直高度上不高于送料轮1021,最下端的平料轮1015在竖直高度上不低于收料轮1023,且该多个平料轮1015并排平行设置。
壳体101内壁的底部有一支撑架1016,用于支撑固定压膜机构105,水平方向俯视来看,支撑架1016位于壳体101的中部。支撑架1016可以为立方体,由多个平行条形块组成的,或由两个平行条形块交叉组成等多种只要可以起支撑作用的结构在这里都可以被采用。
壳体101内壁的上部有一定位结构1017,用于在壳体101内部固定驱动机构103。定位机构1017的类型可以为:固定轴支撑定位,螺栓连接定位,过渡配合定位等,其水平位置根据定位机构1017的类型不同而不同,但其竖直方向的高度位于送料轮1021之上。
请参阅图5,驱动机构103包括一驱动电机1031,传动齿轮1033,从动齿轮1035,曲杆1037和连杆1039。驱动电机1031与传动齿轮1033,从动齿轮1035组成动力输出机构,曲杆1037和连杆1039组成标准的摇杆机构。驱动电机1031通过转动轴1041带动传动齿轮1033同步转动,传动齿轮1033与从动齿轮1035啮合后将转速调整到合适的数值后带动曲杆1037绕中轴1043与传动齿轮1033一起同步转动。驱动电机1031的转动轴1041与传动齿轮1033之间为键连接,传动齿轮1033与从动齿轮1035之间为齿轮传动,从动齿轮1035与曲杆1037的中轴1043之间为键连接,曲杆1037和连杆1039之间为轴孔间隙配合连接。
驱动电机103可以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采用直流电机时可以采用蓄电池为其供电,因此移动起来非常方便,适合小型化使用和多人共用的环境下,因其可以方便移动多用于家庭使用,小型饭店使用等。交流电机需采用220V常用的交流电源持续供电,因此其适用于大量需求的环境下,同样也适合多人共用,一般用在中大型饭店中居多。而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因其控制精度高,智能化程度高,也可以被采用,这样可以省去整台设备的控制构件,但是由于体积大、成本高,在小型场合下不太适合,多用于使用频率高的一些大型饭店场所。
从动齿轮1035和传动齿轮1033采取常用的直齿圆柱齿轮,其成本和传动精度都比较符合使用环境的需求。由于该一次性手套机100动力传动的要求不高,因此其也可以采用带传动,链传动,蜗杆传动和螺旋传动等相似机构。出于产品整体尺寸和制作成本考虑,优选采用齿轮传动机构。
曲杆1037的中轴1043固定于从动齿轮1035上,曲杆1037的摇杆1045绕中轴1043可360。转动。曲杆1037的结构可以有多种机构形式,只要是可以绕固定轴做回转运动都可用于该一次性手套机100上。在本实施例中,该曲杆1037为一直板,其一端部固定一中轴1043,用于连接从动齿轮1035,另一端部固定一连接轴1047,用于连接连杆1039。
连杆1039的一端插入连接轴1047内,并可绕连接轴1047进行转动,两者之间多采用间隙式的轴孔配合结构。另一端连接压膜机构105,曲杆1037转动时带动连杆1039做曲线运动,连杆1039再带动压膜机构105做上下回转运动。连杆1039的结构也可以有多种形式,只要是可以将曲杆1037的回转动力传送到压膜机构105,带动压膜机构105做上下往复运动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杆1039为一两端开口的方杆,一端间隙配合地套在连接轴1047上,另一端也间隙配合的连接在压膜机构105上。
请参阅图6,压膜机构105包括上模板1051,热切板1053和下模板1055,热切板1053与驱动机构103连接,热切板1053嵌套在上模板1051内,下模板1055固定在壳体101上。上模板1051的截面尺寸与下模板1055的截面尺寸相同,热切板1053的截面尺寸比上模板1051略小。
请参阅图7、图8、图9与图10,热切板1053嵌套在上模板1051内后,可在上模板1051内纵向移动一段距离。上模板1051为一中空的壳体,在四周形成一限位槽1061,热切板1053即定位于限位槽1061内。由于热切板1053会在上模板1051的限位槽1061内纵向移动一端距离,所以热切板1053的厚度小于限位槽1061的深度,为了使热切板1053在限位槽1061内运动后可以自动复位,在热切板1053的上下表面与限位槽1061之间都安装一弹簧1063。当热切板1053受力向上或向下运到抵触到上模板1051的内壁后即停止,当受力释放后,利用弹簧1063立刻将其复位到中间位置处。上模板1051的形状不限定,可为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均可。
请参阅图11与图12,热切板1053的上部中间位置有一联动杆1065,该联动杆1065套在连杆1039上,联动杆1065与连杆1039一端的开孔之间为间隙配合,通过连杆1039带动热切板1053上下运动。热切板1053的下部中间位置为缝合刀1069和热切刀1067,缝合刀1069和热切刀1067凸起于热切板1053表面。缝合刀1069为一手形,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可以在5秒内加热到足以热缝合手套薄膜的温度。热切刀1067与缝合刀1069配合后形成一封闭的手形轮廓,缝合刀1069对应缝合人手面及手指的区域,热切刀1067对应在人手腕的地方将手套薄膜切断。热切刀1067也采用电加热的方式,使其在5秒内瞬间升温到足以切断手套薄膜的温度,热切刀1067的结构可以采用刀刃状,锯齿状等常用的切割结构。由于每个人手的大小不同,及手指的不规则性,热切刀1067与缝合刀1069配合后形成的手形轮廓比人手平均尺寸要大,一般选取1.1-2倍人手轮廓尺寸。
请参阅图13,为了在使用时使热切板1053上的缝合刀1069和热切刀1067可以在驱动机构103的带动下伸出上模板1051与下模板1055配合制作出一次性薄膜手套,缝合刀1069和热切刀1067的凸起高度要大于上模板1051上下表面壳体的厚度H2,小于弹簧1063的初始长度与上下表面壳体的厚度之和(H1+H2)。本实施例采用多个弹簧1063作为热切板1053的复位调整机构,但不排除有弹性复位功能的其他机构也可以适用与此,如一些实体柔性材料。
请参阅图14,下模板1055放置在壳体101的支撑架1016上,在下模板1055的下表面将下模板1055固定。该下模板1055为一长方体或圆柱体或不规则图形的实体结构,在其上表面上有一手形槽1085,手形槽1085的轮廓与缝合刀1069相对应,当上、下模板后,缝合刀1069沿手形槽1085的边线压合手套薄膜。手形槽1085的末端手腕部位将下模板1055一侧面贯通,形成一槽口1083,该槽口1083对应于壳体101的入口1014处,主要是为了防止人手放到手形槽1085内后在手腕处被阻挡。槽口1083的最上端对应于入口1014的最下端,使人手从入口1014伸进去后需要往下按压才可以放入手形槽1085内,其主要目的是借助人手将手套薄膜往下按压将人手的一面用手套薄膜封住,而另一面是借助上模板1051带动手套薄膜往下运动后与下模板1055进行压合形成一次性手套。手形槽1085的深度即为制作出的一次性手套的展开最大厚度,一般选为手掌厚度的1.5-4倍,为了防止热切板1053与下模板1055配合压合薄膜时将人手烫伤,其深度必须大于人手掌的最大厚度,且为了使制作出的一次性手套不要太宽松,其厚度一般不宜超过手掌厚度的5倍尺寸。另外,与热切刀1067与缝合刀1069配合后形成的手形轮廓相对应,手形槽1085形成的手形凹槽空间比人手平均尺寸要大,也选取1.1-2倍人手轮廓尺寸。
在下模板1055的手形槽1085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导轮1081,该多个导轮1081一般分布在下模板1055的每个边部,用于将手形槽1085上的手套薄膜平整展开,保证薄膜可以无褶皱平缓压合。同时,该导轮1081还可以起止动定位作用,当上模板1051运动到与导轮1081接触之后,上模板1051即可停止运动,而热切板1053继续往下运动直至与下模板1055上表面接触。因此,热切板1053相对于上模板1051向下运动的最大距离为该导轮1081的高度,该导轮1081的高度与弹簧1063的最大压缩或伸展长度是相对应的,一般弹簧1063的伸展长度大于等于导轮1081的高度。通过调整该导轮1081的高度,可以设置热切板1053的凸起上模板1051的最大高度和向下压合缓冲时间。
本发明的一次性手套机100的安装方法是:
步骤S1,提供一壳体101,在壳体101的送料轮1021上装上手套薄膜料带。
步骤S2,将下模板1055放置固定在壳体101的支撑架1016上,注意使手形槽1085的槽口1083准确对应于壳体101的入口1014处。
步骤S3,安装驱动机构103,先将驱动电机1031通过定位机构1017固定在壳体101上,再将传动齿轮1033键连接到驱动电机1031的转动轴1041上;然后将从动齿轮1035也固定在壳体101上,注意使传动齿轮1033和从动齿轮1035的稳定啮合;再将曲杆1037的中轴1043键连接到从动齿轮1035上,安装好曲杆1037之后,将连杆1039的一端间隙配合连接到曲杆1037的连接轴1047上。
步骤S4,安装上模板1051及热切板1053,在安装之前,先将热切板1053定位在上模板1051上,定位时注意使热切板1053的上下两面在限位槽1061内都抵触到上模板1051的弹簧1063上。之后,将连杆1039间隙配合连接到热切板1053的联动杆1065上,当驱动机构103运行之后,上模板1051及热切板1053开始上下往复运动。其运动到最上端的极限位置位于送料轮1021之上,其运动到最下端的极限位置是刚好与下模板1055的导轮1081相接触。
步骤S5,盖上盒盖1011,将壳体101内部的驱动机构103和压膜机构105封闭于其内,使用时只需将手从入口1014伸到内部,即可自动将一次性薄膜手套带到手上。
请参阅图15与图16,采用本发明的一次性手套机100生产一次性薄膜手套的方法是:
第一步,初始状态下,驱动机构103带动上模板1051及内部的热切板1053位于一次性手套机的最上端,此时驱动电机1031通电但不转动。
第二步,备料,将手套薄膜料带通过送料口1012装到送料轮1021上,同时从手套薄膜料带的开口处平直展开,使手套薄膜依次绕过上模板1051下表面、壳体101内部侧壁的多个平料轮1015、下模板1055上的导轮1081,最后缠绕在收料轮1023上。整个过程保证手套薄膜是平直展开无褶皱。
第三步,人手伸入壳体101内,使用者将手从入口1014伸进去,放到与入口1014位置相对应的下模板1055上。由于下模板1055上已经存在展开的手套薄膜,因此当手伸进去后会位于下模板1055处展开薄膜的上部,然后用力将手按压放入手形槽1085内。此时,该处的手套薄膜被按在手下,同时一并放入到手形槽1085内。为了安全起见,人手务必要完全放入手形槽1085底端,离下模板1055的最上端保持一定高度,因为热切板1053往下会运动到下模板1055的最上端将手套薄膜压合,其压合温度会瞬间升高,因此手形槽1085内的手背到下模板1055最上端的这段距离即为安全距离X,该安全距离X可以保证在压合瞬间的高温不会伤到人手。
第四步,启动驱动电机1031,上模板1051开始往下运动。人手安全放置到下模板1055内后,自动开启驱动电机1031。此处,可在下模板1055的手形槽1085内多个方位设置感应开关,感应开关控制驱动电机1031的启动。当手放到手形槽1085内后,该多个不同方位的感应开关被开启,然后控制驱动电机1031开始启动。为了安全起见,可设置当该多个感应开关被开启的数量大于某一数值时才启动驱动电机1031,以免人手在还没完全放置好时就启动了驱动电机1031造成安全事故。
驱动电机1031启动后,通过齿轮传动将速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并通过曲杆1037和连杆1039带动与连杆1039相连的热切板1053开始向下运动,热切板1053嵌入到上模板1051内,因此热切板1053和上模板1051会一同往下运动。
第五步,压合手套薄膜,成型一次性薄膜手套。由于上模板1051下方已平铺有手套薄膜,其在匀速往下运动时将压扯手套薄膜一起往下运动,带动送料轮1021上的手套薄膜与上模板1051同步往下放料。送料轮1021和收料轮1023均为单向止动滑轮,此时收料轮1023固定不转,送料轮1021与上模板1051同步匀速放料,直至上模板1051与下模板1055上的导轮1081相接触后,上模板1051被导轮1081阻挡而停止运动,由于热切板1053在上模板1051上有弹簧1063支撑,有一弹性缓冲距离,连杆1039还会继续带动热切板1053往下运动,直至热切板1053与下模板1055的上表面接触后停止驱动电机1031。在下模板1055的上表面不同方位均设有感应开关,该感应开关控制驱动电机1031的停止和热切板1053的加热启停。当多个感应开关均感应到热切板1053已与下模板1055接触后,停止驱动电机1031的转动,这时热切板1053下部的手套薄膜与下模板1055上手形槽1085外围区域的手套薄膜相贴合。驱动电机1031停止转动的同时,开启热切板1053的加热开关使热切板1053的缝合刀1069在瞬间升高到足以缝合手套薄膜的温度,在手形槽1085外围将两层薄膜缝合在一起并在四周缝合处的边部将薄膜熔断;同时使热切刀1067在瞬间升高到足以熔断手套薄膜的温度,在下模板1055的槽口1083处切断两层薄膜,使制作出的一次性手套在该处形成对应手腕处的手套开口。
一般热切刀1067和缝合刀1069均采用电加热的方式,使其可以瞬间升高到一定的温度,所以在热切缝合的过程是非常短暂的,通常会在1-10S即可完成。两层薄膜热切缝合之后,人手在手形槽1085内按压住手套的一个面,手套的另一个面在下模板1055的上表面已被热切缝合完成,并在手腕对应处形成开口。这样以来,一次性薄膜手套制作完成并成功带到了人手上。
第六步,上模板1051及热切板1053回程运动到初始位置。在热切板1053与下模板1055接触后,驱动电机1031停止转动,开启热切刀1067与缝合刀1069,在3-10S内将薄膜手套缝合完成后,马上再启动驱动电机1031,使驱动电机1031带动上模板1051和热切板1053向上做回程运动。此处,可在驱动电机1031带动上模板触碰到导轮1081而停止时使用延时开关,使其延迟3-10S(即热切缝合时间)马上继续运转。驱动电机1031通过连杆1039带动上模板1051及热切板1053回程运动到初始位置之后,通过壳体101上的感应开关感应其已回到初始位置后,将驱动电机1031马上停止。该处感应开关可以在壳体101上安装一个行程开关,当上模板1051运到到初始位置后触碰该行程开关,将驱动电机1031停止。
第七步,人手带出手套。上模板1051运到到初始位置之后,会在壳体101内形成较大的自由空间,因此人手在伸出时会更加方便和安全。带出手套时注意使手先向上抬高越过手形槽1085后,再往后回缩从入口1014处将手套带出。
第八步,开始收料。手套被带出后,启动收料轮1023,收料轮1023连有单独的驱动机构。收料轮1023转动后,将已被热切后的手套薄膜余料卷到收料轮1023上,其收料的总长度略大于被热切后留下的手形缺口长度,目的是为了在下一个手套制作时,不会热切在有缺口手套薄膜上。
请参阅17,手套薄膜被热切之后,在上模板1051下方和下模板1055上方的的手套薄膜上形成一个长度为S的缺口,缺口所在展平的薄膜长度为L,L>S,优选L=1.2S,而其之间的的薄膜(L1+L2+L3)部分是未被热切的,可以再次被使用,因此为了可以提高手套薄膜的使用率,此处设置L1+L2+L3=L。同时也设置收料轮的收料距离为L。这样以来,每次收料和送料的长度均以L作为基准长度进行收、放料。
请参阅图18,当收料完成后,上部手套薄膜再次平直贴附在上模板1051之下,下部手套薄膜平直贴附在下模板1055之上。中间部分的手套薄膜被平料轮1015展平。此时,有缺口的薄膜被扯到平料轮1015之间的部位。当再次启动驱动电机1031进行一次性手套压合时,上模板1051下方的薄膜和下模板1055上方的薄膜都是全新的,可以进行薄膜的压合。
请参阅图19与图20,压合之后,在上模板1051的下方展平薄膜上,下模板1055的展平薄膜上,及中间平料轮1015之间的展平薄膜上均形成了长度为S的压合缺口,因此,为了可以在下次压合时不会压到薄膜缺口处,此时启动收料轮1023的收料长度为3L,收料完成后手套薄膜的状态即回到初始状态,即在上模板1051的下方、下模板1055的上方及之间的平料轮1015之间都是全新的薄膜。如此以来,即完成了薄膜收料的一个周期,之后每次收料的长度在L和3L之间交替进行。
请参阅图21,为采用本发明的一次性手套机加工一次性薄膜手套的加工流程。在整个一次性手套的制作过程中,统一受一控制机构(图未示)的控制,该控制机构控制驱动电机的启停,控制热切板的开启,控制不同位置的多个传感器的感应等。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部分,安装方法及使用控制方法。
请参阅图22,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第二实施例的一次性手套机200,该一次性手套机200包括壳体201,驱动机构203和压膜机构205,驱动机构203和压膜机构205收容于壳体201内部。常用状态下,驱动机构203与压膜机构205上下放置,驱动机构203位于压膜机构205的上方,当然,作为一种变形,驱动机构203也可以位于压膜机构205的下方;作为进一步的变形,驱动机构203与压膜机构205也可呈水平放置,驱动机构203可位于压膜机构205的前、后、左、右任一方向。驱动机构203为压膜机构205提供动力,在壳体201内部制作一次性薄膜手套。
请参阅图23与图24,壳体201为一立方体结构,当然为其具有美观性,也可以为圆柱体,圆锥体,圆锥台等曲线形结构,亦或截面为一椭圆或圆形的立体结构。壳体201上方有一盒盖2011,盒盖2011的形状、尺寸与壳体201的顶部截面形状相对应。盒盖2011盖在壳体201上之后将内部的驱动机构203和压膜机构205收容在其内部。壳体201的任一面设有一送料口2012,用于放置和更换手套薄膜,其形状和大小根据手套薄膜的尺寸而定。其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椭圆形等任意规则或不规则形状,为了便于手套薄膜的更换,送料口2012的尺寸要比手套薄膜料卷的尺寸略大,方便人手操作。同样地,在壳体201的任一面还设有一收料口2013,该收料口2013与送料口2012设置为对立面,一般使用环境下,为了更加符合使用者的操作习惯,竖直方向上送料口2012的位置要高于收料口2013。由于送料口2012的手套薄膜在加工完之后会被全部回收,因此回收到的手套薄膜料卷大小与送料时的手套薄膜料卷的大小相同,所以收料口2013的形状和大小设置与送料口2012相类似。当然,为了加工制造方便和整体的一致美观性,大多将收料口2013与送料口2012设置同样的大小和形状。
在壳体201的任一面还设有一入口2014,方便在手套制作的时候供人手的伸入、伸出。入口2014的尺寸比人手要大,其形状可为方形,圆形,椭圆形等任意规则或不规则形状,为了安全和便用起见,入口2014处各棱角设置为曲线光滑,防止弄伤使用者。使用时,入口2014朝向使用者,根据人们的使用习惯来说,在竖直方向上入口2014的高度一般位于壳体201的中下方或中上方,为了加工方便起见,优选设置在中下方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入口与出料口在同一平面上设置。
在壳体201内壁上与送料口2012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一送料轮2021,该送料轮2021用于放置手套薄膜料卷,保证使用时料卷可以持续自动的放料。送料轮2021的整体长度比手套薄膜料卷要大,需注意的是手套薄膜料卷或者送料轮2021的选取一定要保证手套薄膜料卷在送料轮2021上方便更换。同样地,与收料口201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一收料轮2023,收料轮2023的尺寸参数及使用时的可更换性要求与送料轮2021相同。该送料轮2021和收料轮2023均为单向止动轮,其只可以沿一个方向旋转,逆向不可动。
壳体201内壁的底部有一支撑架2016,用于支撑固定压膜机构205,水平方向俯视来看,支撑架2016位于壳体201的中部。支撑架2016可以为立方体,多个平行条形块组成的,两个平行条形块交叉组成的等多种只要可以起支撑作用的结构在这里都可以被采用。
壳体201内壁的上部有一定位结构2017,用于在壳体201内部固定驱动机构203。定位机构2017的类型可以为:固定轴支撑定位,螺栓连接定位,过渡配合定位等,其水平位置根据定位机构2017的类型不同而不同,但其竖直方向的高度位于送料轮2021之上。
请参阅图25,驱动机构203包括一驱动电机2031,传动齿轮2033,从动齿轮2035,曲杆2037和连杆2039。驱动电机2031与传动齿轮2033,从动齿轮2035组成动力输出机构,曲杆2037和连杆2039组成标准的摇杆机构。驱动电机2031通过转动轴2041带动传动齿轮2033同步转动,传动齿轮2033与从动齿轮2035啮合后将转速调整到合适的数值后带动曲杆2037绕中轴2043与传动齿轮2033一起同步转动。驱动电机2031的转动轴2041与传动齿轮2033之间为键连接,传动齿轮2033与从动齿轮2035之间为齿轮传动,从动齿轮2035与曲杆2037的中轴2043之间为键连接,曲杆2037和连杆2039之间为轴孔间隙配合连接。
驱动电机203可以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采用直流电机时可以采用蓄电池为其供电,因此移动起来非常方便,适合小型化使用和多人共用的环境下,因其可以方便移动多用于家庭使用,小型饭店使用等。交流电机需采用220V常用的交流电源持续供电,因此其适用于大量需求的环境下,同样也适合多人共用,一般用在中大型饭店中居多。而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因其控制精度高,智能化程度高,也可以被采用,这样可以省去整台设备的控制构件,但是由于体积大、成本高,在小型场合下不太适合,多用于使用频率高的一些大型饭店场所。
从动齿轮2035和传动齿轮2033采取常用的直齿圆柱齿轮,其成本和传动精度都比较符合使用环境的需求。由于该一次性手套机200动力传动的要求不高,因此其也可以采用带传动,链传动,蜗杆传动和螺旋传动等相似机构。出于产品整体尺寸和制作成本考虑,优选采用齿轮传动机构。
曲杆2037的中轴2043固定于从动齿轮2035上,曲杆2037的摇杆2045绕中轴可360°转动。曲杆2037的结构可以有多种机构形式,只要是可以绕固定轴做回转运动都可用于该一次性手套机200上。在本实施例中,该曲杆2037为一直板,其一端部固定一中轴2043,用于连接从动齿轮2035,另一端部固定一连接轴2047,用于连接连杆2039。
连杆2039的一端插入连接轴2047内,并可绕连接轴2047进行转动,两者之间多采用间隙式的轴孔配合结构。另一端连接压膜机构205,曲杆2037转动时带动连杆2039做曲线运动,连杆2039再带动压膜机构205做上下回转运动。连杆2039的结构也可以有多种形式,只要是可以将曲杆2037的回转动力传送到压膜机构205,带动压膜机构205做上下往复运动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杆2039为一两端开口的方杆,一端间隙配合地套在连接轴2047上,另一端也间隙配合的连接在压膜机构205上。
请参阅图26,压膜机构205包括上模板2051,热切板2053和下模板2055,热切板2053与驱动机构203连接,热切板2053嵌套在上模板2051内,下模板2055固定在壳体201上。上模板2051的截面尺寸与下模板2055的截面尺寸相同,热切板2053的截面尺寸比上模板2051略小。
请参阅图27、图28、图29与图30,热切板2053嵌套在上模板2051内后,可在上模板2051内纵向移动一段距离。上模板2051为一中空的壳体,在四周形成一限位槽2061,热切板2053即定位于限位槽2061内。由于热切板2053会在上模板2051的限位槽2061内纵向移动一端距离,所以热切板2053的厚度小于限位槽2061的深度,为了使热切板2053在限位槽2061内运动后可以自动复位,在热切板2053的上下表面与限位槽2061之间都安装一弹簧2063。当热切板2053受力向上或向下运到抵触到上模板2051的内壁后即停止,当受力释放后,利用弹簧2063立刻将其复位到中间位置处。上模板2051的形状不限定,可为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均可。
请参阅图31与图32,热切板2053的上部中间位置有一联动杆2065,该联动杆2065套在连杆2039上,联动杆2065与连杆2039一端的开孔之间为间隙配合,通过连杆2039带动热切板2053上下运动。热切板2053的下部中间位置为缝合刀2069和热切刀2067,缝合刀2069和热切刀2067凸起于热切板2053表面。缝合刀2069为一手形,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可以在5秒内加热到足以热缝合手套薄膜的温度。热切刀2067与缝合刀2069配合后形成一封闭的手形轮廓,缝合刀2069对应缝合人手面及手指的区域,热切刀2067对应在人手腕的地方将手套薄膜切断。热切刀2067也采用电加热的方式,使其在5秒内瞬间升温到足以切断手套薄膜的温度,热切刀2067的结构可以采用刀刃状,锯齿状等常用的切割结构。由于每个人手的大小不同,及手指的不规则性,热切刀2067与缝合刀2069配合后形成的手形轮廓比人手平均尺寸要大,一般选取1.1-2倍人手轮廓尺寸。
在缝合刀2069与热切刀2067形成的手形轮廓内有一上粘结器2068,该上粘结器2068的高度略高于缝合刀2069的高度,其形状与尺寸有很大的可变性,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需要具有一定的粘性,主要用于粘结手套薄膜,并同时可以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轻松将手套薄膜脱离该上粘结器2068。在本实施例中,该上粘结器2068采用表面积比较大的方形或圆形形状,其位置在手形轮廓的手掌中心处。一般常用的粘结器多采用胶粘、真空吸附或磁性吸附等粘结方式。
请参阅图33,为了在使用时使热切板2053上的缝合刀2069和热切刀2067可以在驱动机构203的带动下伸出上模板2051与下模板2055配合制作出一次性薄膜手套,缝合刀2069和热切刀2067的凸起高度要大于上模板2051上下表面壳体的厚度H2,小于弹簧2063的初始长度与上下表面壳体的厚度之和(H1+H2)。本实施例采用多个弹簧2063作为热切板2053的复位调整机构,但不排除有弹性复位功能的其他机构也可以适用与此,如一些实体柔性材料。
请参阅图34,下模板2055放置在壳体201的支撑架2016上,在下模板2055的下表面将下模板2055固定。该下模板2055为一长方体或圆柱体或不规则图形的实体结构,在其上表面上有一手形槽2085,手形槽2085的轮廓与缝合刀2069相对应,当上、下模板后,缝合刀2069沿手形槽2085的边线压合手套薄膜。手形槽2085的末端手腕部位将下模板2055一侧面贯通,形成一槽口2083,该槽口2083对应于壳体201的入口2014处,主要是为了防止人手放到手形槽2085内后在手腕处被阻挡。手形槽1085的深度即为制作出的一次性手套的展开最大厚度,一般选为手掌厚度的1.5-4倍,为了使制作出的一次性手套不要太宽松,其厚度一般不宜超过手掌厚度的5倍尺寸。另外,与热切刀2067与缝合刀2069配合后形成的手形轮廓相对应,手形槽2085形成的手形凹槽空间比人手平均尺寸要大,也选取1.1-2倍人手轮廓尺寸。
在手形槽2085的中心处有一下粘结器2087,其位置、尺寸和形状与上粘结器2068相对应,当热切板2053与下模板2055配合将手套薄膜进行热切后,通过上粘结器2068将上层手套薄膜粘住,通过下粘结器2087将下层手套薄膜粘住。与上粘结器2068相似地,下粘结器2087多采用胶粘、真空吸附或磁性吸附等粘结方式。
在下模板2055的手形槽2085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导轮2081,该多个导轮2081一般分布在下模板2055的每个边部,用于将手形槽2085上的手套薄膜平整展开,保证薄膜可以无褶皱平缓压合。同时,该导轮2081还可以起止动定位作用,当上模板2051运动到与导轮2081接触之后,上模板2051即可停止运动,而热切板2053继续往下运动直至与下模板2055上表面接触。因此,热切板2053相对于上模板2051向下运动的最大距离为该导轮2081的高度,该导轮2081的高度与弹簧2063的最大压缩或伸展长度是相对应的,一般弹簧2063的伸展长度大于等于导轮2081的高度。通过调整该导轮2081的高度,可以设置热切板2053的凸起上模板2051的最大高度和向下压合缓冲时间。
本实施例一次性手套机200的安装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一次性手套机100的安装方法相同,具体可参阅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一次性手套机100的安装方法。
采用本发明的一次性手套机200生产一次性薄膜手套的方法是:
第一步,备料。请参阅图35,将双层的手套薄膜料带通过送料口2012装到送料轮2021上,同时从手套薄膜料带的开口处平直展开,使手套薄膜穿过下模板2055上部的导轮2081,最后缠绕在收料轮2023上。整个过程保证手套薄膜是平直展开无褶皱。
第二步,复位。当需要制作一副手套时,通过壳体201上的复位按钮启动手套制作程序。按下复位按钮后,驱动电机2031开始启动,带动上模板2051及内部的热切板2053运动到一次性手套机100的最上端开始下一步的一次性薄膜手套制作流程。
第三步,驱动电机2031带动上模板2051开始往下运动。此处,可通过一启动按钮开关设置在壳体201上,当使用者需要一副手套时,直接按下该启动按钮开关,控制驱动电机2031开始运转。驱动电机2031启动后,通过齿轮传动将速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并通过曲杆2037和连杆2039带动与连杆2039相连的热切板2053开始向下运动,热切板2053嵌入到上模板2051内,因此热切板2053和上模板2051会一同往下运动。
第四步,压合双层手套薄膜,成型一次性薄膜手套。请参阅图36,上模板2051带动热切板2053一同往下运动,直至上模板2051与下模板2055上的导轮2081相接触后,上模板2051被导轮2081阻挡而停止运动,由于热切板2053在上模板2051上有弹簧2063支撑,有一弹性缓冲距离,连杆2039还会继续带动热切板2053往下运动,直至热切板2053与下模板2055的上表面接触后停止驱动电机2031。在下模板2055的上表面不同方位均设有感应开关,该感应开关控制驱动电机2031的停止和热切板2053的加热启停。当多个感应开关均感应到热切板2053已与下模板2055接触后,停止驱动电机2031的转动,同时开启热切板2053的加热开关使热切板2053的缝合刀2069在瞬间升高到足以缝合手套薄膜的温度,在手形槽2085外围将两层薄膜缝合在一起并在四周缝合处的边部将薄膜熔断;同时使热切刀2067在瞬间升高到足以熔断手套薄膜的温度,在下模板2055的槽口2083处切断双层薄膜,使制作出的一次性手套在该处形成对应手腕处的手套开口。
一般热切刀2067和缝合刀2069均采用电加热的方式,使其可以瞬间升高到一定的温度,所以在热切缝合的过程是非常短暂的,通常会在3-10S即可完成。
第五步,上模板2051带动热切板2053向上运动到指定位置后停止运动。请参阅图37,当双层手套薄膜被热切后,下模板2055上的下粘接器2087会将下层手套薄膜粘住,热切板2053上的上粘接器2068会将上层手套薄膜粘住,之后在上模板2051向上运动后,会通过上粘接器2068和下粘接器2087将两层手套薄膜分离,在薄膜手套的手腕部位形成一个开口,供人手伸入。上模板2051向上运动的距离为手腕厚度的1.2-3倍,按一般人手尺寸来看,其距离为50-125毫米。
第六步,人手伸入壳体201内带出手套。在上层手套薄膜和下层手套薄膜在手腕处分离之后,人手从入口2014处伸入壳体201内,带上刚制作好的薄膜手套。然后,轻轻用手将薄膜手套带出,使上、下两层手套薄膜脱离上粘接器2068和下粘接器2087的粘接。这样以来,一次性薄膜手套制作完成并成功带到了人手上。
第七步,开始收料。一次性薄膜手套被带出后,启动收料轮2023,收料轮2023连有单独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同步驱动送料轮2021和收料轮2023,收料轮2023转动后,将已被热切后的手套薄膜卷到收料轮2023上,同时送料轮2012开始同步送料,将新的双层手套薄膜输送到下模板2055上方。其收料的总长度略大于被热切后留下的手形缺口长度,目的是为了在下一个手套制作时,不会热切在有缺口手套薄膜上。
请参阅图38,为采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次性手套机200加工一次性薄膜手套的加工流程。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部分,安装方法及使用控制方法。
需要提出的是,以上本发明所介绍的都是制作一个手套的结构及制作方法,当然作为进一步拓展,也可以同时设置制作左、右两种手套的结构及加工方法,或者同时制作两个甚至多个手套的结构及加工方法。
为了使本发明的一次性手套机100,200可以更加普通的被应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所内不同的使用人群,还可以将热切刀1067,2067与缝合刀1069,2069形成的手形轮廓及手形槽1085,2085设置为儿童用大小,成人用大小;或者男性使用大小,女性使用大小等多种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次性手套机100,200可以在使用者需要的时候即时制作,避免现有一次性手套二次污染或多次污染的问题,使其更加符合现今大众极为关注的安全卫生的标准要求。该一次性手套机100,200采用热切成型的原理进行制作,其加工速度非常快,只需等待几秒钟就可以制作完成。更重要的是,本发明的一次性手套机100,200可以自动的将手套带在人手上,完全避免了现今使用一次性手套时费时费力还不卫生的弊端。当然,本发明为了进一步扩展其使用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可以在一次性手套制作完成后,直接将手套开口打开,使用者只需将手插入手套开口就可以将其带出,不需要繁琐的必须用双手捻开手套口再带上的复杂过程,同时还避免了捻开过程造成的二次污染。该一次性手套机100,200尺寸小巧,运行安全,还可以随时移动,使其在使用时更加灵活方便,更容易被广泛推广与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一次性手套机加工一次性手套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自动感应来控制驱动机构103的运行,使整个制作过程完全自动化,使用者需要按下按钮就可以将手套制作出来,整个过程非常快速、安全和便利。重要的是,在制作完成后,本发明还会将压合后剩余的薄膜尾料进行回收处理,充分循环利用有效资源。而且本发明的回收系统通过精确的控制方式,使加工的每一副手套都顺利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次性手套机,用于制作一次性薄膜手套,其包括一压膜机构和一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机构控制该压膜机构成型一次性手套,并接收手套使用者的指令,提供该一次性手套供使用者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套机,其特征在于:该压膜机构包括一成型机构和一下模板,手套薄膜铺设于成型机构与下模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手套机,其特征在于:该成型机构采用热切的方式将薄膜压合成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手套机,其特征在于:该下模板包括一手形槽,该手形槽用于收容人手。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手套机,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壳体,手套成型机构置于壳体内,壳体上有一可供人手伸入伸出的入口。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手套机,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回收系统,该回收系统将成型后的薄膜进行回收利用。
7.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手套机,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带动成型机构往复运动,该控制机构根据该成型机构的位置控制该驱动机构。
8.一种采用一次性手套机加工一次性手套的方法,其包括:
步骤S1,提供一一次性手套机,该一次性手套机包括压膜机构和控制机构,该压膜机构包括一成型机构和一下模板;
步骤S2,将手套薄膜架设于成型机构与下模板之间;
步骤S3,将人手放置在成型机构处手套薄膜与下模板处手套薄膜之间;
步骤S4,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成型机构与下模板配合压合成型一次性手套;及
步骤S5,取出手部并戴出手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性手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步骤S6,通过回收系统将加工过的手套薄膜进行回收,同时对待加工的手套薄膜放料到指定位置。
10.一种采用一次性手套机加工一次性手套的方法,其包括:
步骤S1,提供一一次性手套机,该一次性手套机包括压膜机构和控制机构,该压膜机构包括一成型机构和一下模板;
步骤S2,将双层薄膜架设于成型机构上与下模板之间;
步骤S3,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成型机构将双层薄膜压合成型一次性手套;
步骤S4,利用压膜机构将压合成的一次性手套在手套开口处打开;及
步骤S5,人手伸入已经开口的一次性手套内将其戴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71956.0A CN104223918B (zh) | 2013-06-18 | 2013-06-18 | 一次性手套机及一次性手套的加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71956.0A CN104223918B (zh) | 2013-06-18 | 2013-06-18 | 一次性手套机及一次性手套的加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23918A true CN104223918A (zh) | 2014-12-24 |
CN104223918B CN104223918B (zh) | 2016-08-10 |
Family
ID=52213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71956.0A Active CN104223918B (zh) | 2013-06-18 | 2013-06-18 | 一次性手套机及一次性手套的加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2391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95410A (zh) * | 2019-04-22 | 2019-06-18 | 西京学院 | 一种pe手套的制作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77697A (en) * | 1985-01-14 | 1987-07-07 | Hayes Starr R | Clean up glove |
CN1729882A (zh) * | 2005-07-30 | 2006-02-08 | 张世德 | 一次性薄膜手套加工机 |
CN2853391Y (zh) * | 2005-11-18 | 2007-01-03 | 林候荣 | 一次性手套成型机 |
CN201030640Y (zh) * | 2007-02-15 | 2008-03-05 | 张均满 | 一次性手套机 |
KR20110038329A (ko) * | 2009-10-08 | 2011-04-14 | (주)모닝터치 | 일회용 비닐장갑 융착용 지그 |
CN102215708A (zh) * | 2007-09-17 | 2011-10-12 | 马迪克手套有限公司 | 一次性手套和用于将手套施加到用户手部的设备 |
-
2013
- 2013-06-18 CN CN201310271956.0A patent/CN10422391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77697A (en) * | 1985-01-14 | 1987-07-07 | Hayes Starr R | Clean up glove |
CN1729882A (zh) * | 2005-07-30 | 2006-02-08 | 张世德 | 一次性薄膜手套加工机 |
CN2853391Y (zh) * | 2005-11-18 | 2007-01-03 | 林候荣 | 一次性手套成型机 |
CN201030640Y (zh) * | 2007-02-15 | 2008-03-05 | 张均满 | 一次性手套机 |
CN102215708A (zh) * | 2007-09-17 | 2011-10-12 | 马迪克手套有限公司 | 一次性手套和用于将手套施加到用户手部的设备 |
KR20110038329A (ko) * | 2009-10-08 | 2011-04-14 | (주)모닝터치 | 일회용 비닐장갑 융착용 지그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95410A (zh) * | 2019-04-22 | 2019-06-18 | 西京学院 | 一种pe手套的制作装置 |
CN109895410B (zh) * | 2019-04-22 | 2021-05-11 | 西京学院 | 一种pe手套的制作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23918B (zh) | 2016-08-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4023168A1 (zh) | 智能可调节型人体模型 | |
CN204777890U (zh) | 一种窗帘裁切成型机 | |
CN107117476A (zh) | 一种用于生产夏凉被的布料裁剪设备 | |
KR101207002B1 (ko) | 폴리에틸렌 매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4223918B (zh) | 一次性手套机及一次性手套的加工方法 | |
CN202293441U (zh) | 手帕纸生产线 | |
CN203665927U (zh) | 一次性手套成型机 | |
JP5647330B1 (ja) | サーキュレータ | |
CN213137772U (zh) | 一种新型电子吸塑装置 | |
CN103171170A (zh) | 用在塑料制袋机上同时形成两个菱形翻角的机构及方法 | |
JP3191223U (ja) | ラスティング機 | |
CN210538832U (zh) | 一种食品烙印机 | |
CN203381236U (zh) | 无纺布制袋成型机 | |
CN206978872U (zh) | 无缝贴膜口袋的加工模板 | |
CN208714472U (zh) | 手套机 | |
CN208440795U (zh) | 一种智能毛衫缝合机 | |
CN207806311U (zh) | 热成型机的冲切一体装置 | |
WO2015081611A1 (zh) | 一种冰箱压缩机后罩的制造方法 | |
CN106418821A (zh) | 一种无缝贴袋结构及其缝制方法 | |
CN216578294U (zh) | 一种可调距的拉链布带冲切边机 | |
CN111976369A (zh) | 一种半自动贴墙纸机 | |
CN217265826U (zh) | 一种用于羊皮制品加工的自动化缝皮装置 | |
CN206586456U (zh) | 一种手持型钉扣机 | |
CN206589345U (zh) | 三维成型机配套底座 | |
CN205368696U (zh) | 一种缝纫设备的开口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