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1115B - 触点装置和使用它的电磁开关 - Google Patents

触点装置和使用它的电磁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1115B
CN104221115B CN201380018926.7A CN201380018926A CN104221115B CN 104221115 B CN104221115 B CN 104221115B CN 201380018926 A CN201380018926 A CN 201380018926A CN 104221115 B CN104221115 B CN 1042211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arc
movable contact
fixed contact
electric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89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21115A (zh
Inventor
鹿志村修
矶崎优
高谷幸悦
柴雄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21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1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21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11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0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33/2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arcing hor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0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of the contact-making surface, e.g. groov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22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28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electro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0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33/18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33/182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38Part of main magnetic circuit shaped to suppress arcing between the contacts of th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01H73/04Contacts
    • H01H73/045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6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arcing hor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3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 H01H2050/025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containing inert or dielectric gasses, e.g. SF6, for arc prevention or arc extin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容易地将断路时在固定触头与可动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消弧的触点装置和使用它的电磁开关。包括以保持规定间隔的方式固定地配置在消弧室内的一对固定触头(6a)、(6b);和配置成能够与该一对固定触头接触和分离的可动触头(11)。在上述可动触头(11)上形成有弧根移动促进部(12),该弧根移动促进部促进在从上述一对固定触头离开而断路时产生的电弧的根部移动。

Description

触点装置和使用它的电磁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插入到电流路径的包括固定触头与可动触头的触点装置和使用它的电磁开关,是容易将在固定触头与可动触头在断路时、即电流截断时产生的电弧消弧的电磁开关。
背景技术
作为进行电流路径的开闭的触点装置,历来在电磁继电器和电磁接触器等中提案有各种触点机构,这些触点机构在为了从固定触头与可动触头接触的触点机构的闭合状态截断电流以成为断开状态而使可动触头从固定触头离开的断路时产生的电弧消弧。
例如,提案有包括一对固定触头、可动触头、电磁铁装置和包围部件的电磁开闭装置,该一对固定触头离开规定距离而设置且分别具有固定触点,该可动触头以与该一对固定触头自如地接触和分离的方式设置且在左右端具有可动触点,该电磁铁装置驱动可动触头,该包围部件收纳可动触头和固定触头,在包围部件的外侧,与可动触头平行地配置有电弧消弧用的永磁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91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例中,虽然利用永磁铁的磁力而使电弧伸长,从而容易进行消弧,但是在从可动触头与固定触头接触的接入状态使可动触头离开的电流截断时、即断路时产生的电弧的根部,由于永磁铁的磁力而在可动触头的可动触点向消弧空间侧移动。存在移动后的电弧的根部停留在可动触头的角部,由于从弧根产生的金属蒸气等而产生电场强度降低、电弧的重复再产生等截断性能降低的未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现有例的未解决的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将断路时在固定触头与可动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消弧的触点装置和使用它的电磁开关。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触点装置包括:以保持规定间隔的方式固定地配置在消弧室内的一对固定触头;和配置成能够与该一对固定触头接触和分离的可动触头。而且,在所述可动触头上形成有弧根移动促进部,该弧根移动促进部促进在从所述一对固定触头离开而断路时产生的电弧的根部向离开该固定触头的方向移动。
根据该第一方式,在可动触头从一对固定触头离开而断路时,在可动触头与一对固定触头之间产生电弧。此时,因为在可动触头形成有弧根移动促进部,所以能够利用该弧根移动促进部使所产生的电弧的根部不停留在角部,而向从固定触头离开的方向移动。因此,电弧产生时的电场强度变大,能够抑制电弧的再产生,提高截断性能。
此外,本发明的触点装置的第二方式为,所述弧根移动促进部由在与所述可动触头的电流的流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随着向端部去而厚度变薄的倾斜面构成。
根据该第二方式,形成有随着在与可动触头的电流的流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向台阶部去而厚度变薄的锥面、圆弧面等倾斜面,因此,电弧的根部的沿该倾斜面向电弧的根部的下方去的移动得到促进。
此外,本发明的触点装置的第三方式为,所述倾斜面由锥面构成。
根据该第三方式,因为倾斜面为锥面,所以能够容易地形成具有弧根移动促进部的可动触头。
本发明的触点装置的第四方式为,所述倾斜面由圆弧状弯曲面构成。
根据该第四方式,因为倾斜面为圆弧状弯曲面,所以在可动触头的达到底面侧为止之间的部分不产生角部,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电弧的根部的移动。
此外,本发明的触点装置的第五方式为,所述弧根移动促进部由在所述可动触头的与电流流通方向正交的端面形成并突出延长(延伸)到与所述一对固定触头侧相反的一侧的引弧板构成。
根据该第五方式,作为弧根移动促进部设置有引弧板,使该引弧板向可动触头的与一对固定触头相反的一侧突出延长。因此,断路时产生的电弧的根部不停留在角部而向从固定触头离开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使电弧产生时的电场强度变大,抑制电弧的再产生,提高截断性能。
此外,本发明的触点装置第六方式为,所述引弧板以覆盖上述可动触头的侧面的方式形成。
根据该第六方式,在断路时产生的电弧的根部到达可动触头的角部时,通过引弧板向下方可靠地移动,能够提高截断性能。
此外,本发明的触点装置的第七方式为,所述引弧板的位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与所述一对固定触头相反的一侧的突出部向内侧倾斜。
根据该第七方式,因为在引弧板的位于可动触头的与固定触头相反一侧向内侧倾斜,所以能够使电弧的根部向可动触头的下侧扩展,能够扩大电弧消弧空间,有效利用容积。
此外,本发明的触点装置的第八方式为,所述引弧板的位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与所述一对固定触头相反的一侧的突出部向外侧倾斜。
根据该第八方式,引弧板在可动触头的下侧向外侧倾斜,因此能够使电弧的根部向容易扩展的方向延伸,能够扩大与固定触头的弧根的距离。
此外,本发明的触点装置的第九方式为,所述引弧板的位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与所述一对固定触头相反的一侧的突出部向外侧突出延长。
根据该第九方式,能够利用引弧板使电弧的根部向外侧扩展,扩大与固定触头的弧根的距离。
此外,本发明的电磁开关的第一方式为,包括上述第一至第九方式的触点装置,所述可动触头与电磁铁装置的可动铁心连结,所述固定触头与外部连接端子连接。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供能够可靠地将断路时产生的电弧消弧并提高截断性能的电磁开关。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可动触头形成有使断路时产生的电弧的根部向离开固定触头的方向移动的弧根移动促进部,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断路时产生的电弧停留在可动触头的角部、弧根间的电场强度降低至电弧电压以下而在弧根附近的电极间再产生电弧,提高截断性能。
此外,通过在电磁开关中使用具有上述效果的触点装置,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提供能够将断路时产生的电弧容易地消弧而提高截断向的电磁接触器、电磁继电器等电磁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应用于电磁接触器的情况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是图1的A-A线上的示意的截面图。
图3是图1的B-B线上的截面图。
图4是用于说明利用电弧消弧用永磁铁进行的电弧消弧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示意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示意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示意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示意的截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示意的截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示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的触点装置应用于作为电磁开关的电磁接触器的情况下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在该图1中,1例如是合成树脂制成的外装盒。该外装盒1由下端面开放的有底筒体1a和封闭该有底筒体1a的下端面的底板1b构成。
在外装盒1内,配置有触点机构的触点装置2和作为驱动该触点装置2的电磁铁装置的电磁铁单元3以将电磁铁单元3配置在底板1b上的关系被收纳。
一并参照图2和图3可知,触点装置2具有消弧容器4,该消弧容器4由桶状体4a、金属制的接合部件4b和金属筒体4c构成,该桶状体4a由陶瓷、合成树脂等形成且下端开放,该接合部件4b被紧密固定于该桶状体4a的开放端面,该金属筒体4c覆盖桶状体4a的侧面。而且,接合部件4b通过钎焊、焊接等以气密状态固定在电磁铁单元3的上部磁轭22的上表面。
在桶状体4a的上表面在长边方向上保持规定间隔地设置有截面圆形的贯通孔5a、5b,在这些贯通孔5a、5b内,例如被插通并通过钎焊和粘接剂等固定有例如铜制的一对固定触头6a、6b。
该固定触头6a、6b分别由上部侧的大径头部7和与该大径头部7同轴连接的下部侧的小径圆柱部8构成。
这些固定触头6a、6b以将小径圆柱部8插通在桶状体4a的贯通孔5a、5b内的状态,通过钎焊和焊接等以将贯通孔5a、5b密封的方式被固定在桶状体4a。
此外,在触点装置2中,在固定触头6a、6b的小径圆柱部8的下端面隔着比较小的规定的缝隙,以能够接触和分离的方式相对配置有可动触头11。如图2所示,该可动触头11至少在与固定触头6a、6b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平坦面11a。此外,在可动触头11上,在平坦面11a的可动触头11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前后端部侧形成有弧根移动促进部12。该弧根移动促进部12由从平坦面11a的前后端部随着向可动触头11的前后端部去厚度逐渐变薄的倾斜面、即锥面12a、12b构成。
而且,可动触头11被接触弹簧14向上方施力而安装在触头保持部件13上。触头保持部件13与后述的电磁铁单元3的可动铁心25连结,在上下方向上被驱动。
进一步,在固定触头6a、6b的大径头部7螺旋连接有外部连接端子板15a、15b。
此外,在桶状体4a的、和可动触头11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侧面相对的内周面,如图3所示那样形成有磁铁收纳筒部16a和16b,在这些磁铁收纳筒部16a和16b内收纳有电弧消弧用永磁铁17a和17b。这些电弧消弧用永磁铁17a和17b的彼此相对的内周面侧被磁化为N极,外周面侧被磁化为S极。
而且,磁铁收纳筒部16a和16b的左右的空间分别为电弧消弧空间18a和18b。
而且,在由桶状体4a、接合部件4b和金属筒体4c构成的消弧容器4内封入有氢气体、氮气体、氢和氮的混合气体、空气、SF6等气体。
电磁铁单元3具有从侧面看为U字形的磁轭21,在该磁轭21的底板部21a的中央部形成有下端开放的圆筒部21b。该磁轭21的上表面侧通过上部磁轭22被连接。
在磁轭21的圆筒部21b的外周面安装有线圈保持部件24,该线圈保持部件24卷绕安装有励磁线圈23,在圆筒部21b的内周面配置有有底圆筒状的盖部26,该盖部26能够滑动地内置有可动铁心25。在该盖部26的底面配置有橡胶座27,该橡胶座27与可动铁心25的底面接触,吸收可动铁心25下降时的冲击。
可动铁心25在中央部嵌合有连结轴28,该连结轴28的头部通过在上部磁轭22中形成的贯通孔29向上方延长,与触头保持部件13连结。
此外,在可动铁心25的连结轴28的周围形成有弹簧插通孔30,在该弹簧插通孔30与上部磁轭22之间安装有向下方对可动铁心25施力的恢复弹簧31。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现在,外部连接端子板15a例如与供给大电流的电力供给源连接,外部连接端子板15b与负载连接。
在该状态下,电磁铁单元3中的励磁线圈23处于非通电状态,在电磁铁单元3不产生使可动铁心25可动的励磁力。在该状态下,可动铁心25被恢复弹簧31施加向从上部磁轭22离开的下方向的力,成为与橡胶座27抵接的状态。被通过连结轴28与可动铁心25连结的触头保持部件13支承的可动触头11,与从固定触头6a、6b的小径圆柱部8的下端面夹着(隔着)规定的缝隙相对,触点装置2成为断路(释放)状态。
在从该触点装置2的断路状态对电磁铁单元3的励磁线圈23通电时,在该电磁铁单元3产生励磁力,抵抗恢复弹簧31的施力而将可动铁心25向上方推压。与此相应地,经由连结轴28与可动铁心25连结的触头保持部件13向上方移动,可动触头11因接触弹簧14的接触压而与固定触头6a、6b的小径圆柱部8的底面接触。
因此,成为外部电力供给源的大电流i通过外部连接端子板15a、固定触头6a、可动触头11、固定触头6b和外部连接端子板15b被供给至负载的通路(接入)状态。
在从该触点装置2的通路状态截断供向负载的电流供给的情况下,停止对电磁铁单元3的励磁线圈23施加电压。
由此,在电磁铁单元3使可动铁心25向上方移动的励磁力消失,由此可动铁心25由于恢复弹簧31的施力而下降。由于该可动铁心25下降,经由连结轴28连结的触头保持部件13下降。与该触头保持部件13的下降相应地,在由接触弹簧14施加接触压的期间,可动触头11与固定触头6a、6b接触。之后,在接触弹簧14的接触压消失的时刻成为可动触头11从固定触头6a、6b向下方离开的断路开始状态。
当成为该断路开始状态时,在固定触头6a、6b与可动触头11之间产生电弧。此时,电弧消弧用永磁铁17a和17b的相对磁极面为N极,其外侧为S极,因此,来自该N极的磁通从平面看时如图4(a)所示那样,自各电弧消弧用永磁铁17a和17b在可动触头11的长边方向上从内侧向外侧横穿过固定触头6a的与可动触头11的相对部分的电弧产生部而到达S极,形成磁场。
同样在可动触头11的长边方向上从内侧向外侧横穿过固定触头6b的接触部与可动触头11的接触部的电弧产生部而到达S极,形成磁场。
因此,电弧消弧用永磁铁17a和17b的磁通均在可动触头11的长边方向彼此向相反方向地从固定触头6a与可动触头11之间、和固定触头6b与可动触头11之间横穿过。
因此,在固定触头6a与可动触头11之间,如图4(b)所示,电流I成为从固定触头6a侧流向可动触头11侧(流向上表面侧),并且磁通的朝向成为从内侧朝向外侧的左方向。因此,根据弗莱明左手法则,如图4(c)所示,与可动触头11的长边方向正交且与固定触头6a和可动触头11的开闭方向正交而朝向电弧消弧空间18b侧去的大的洛伦兹力F发挥作用。
由于该洛伦兹力F,在固定触头6a与可动触头11之间产生的电弧以从固定触头6a的侧面、经电弧消弧空间18b内而到达可动触头11的下表面侧的方式被大幅拉长而被消弧。
此外,在消弧空间18b,在其下方侧和上方侧,固定触头6a与可动触头11间的磁通的朝向均等,根据电弧的伸长,电流朝向不同。因此,按照电流的朝向被拉伸至电弧消弧空间18b的电弧以进一步向电弧消弧空间18b的角部的方向扩展的方式被拉伸,能够使电弧长度变长,能够获得良好的截断性能。
另一方面,在固定触头6b与可动触头11之间,如图4(b)所示,电流I从可动触头11侧流向固定触头6b侧,并且流向跟前,磁通的朝向成为从内侧朝向外侧的右方向。因此,根据弗莱明左手法则,如图4(c)所示那样,与可动触头11的长边方向正交且与固定触头6b和可动触头11的开闭方向正交而朝向电弧消弧空间18b侧去的大的洛伦兹力F发挥作用。
由于该洛伦兹力F,在固定触头6b与可动触头11之间产生的电弧以从可动触头11的上表面侧自电弧消弧空间18b内通过而到达固定触头6b的侧面侧的方式被大幅拉长而被消弧。
此外,在电弧消弧空间18b,如上所述,在其下方侧和上方侧,固定触头6b与可动触头11间的磁通的朝向均等,根据电弧的伸长,电流的朝向不同。因此,按照电流的朝向被拉伸至电弧消弧空间18b的电弧进一步向电弧消弧空间18b的角部的方向被拉伸,能够使电弧长度变长,能够获得良好的截断性能。
另一方面,在电磁接触器10的通路(接入)状态,在从负载侧向直流电源侧流动再生电流的状态而成为释放状态的情况下,上述的图4(b)中的电流的方向成为相反方向,因此洛伦兹力F在电弧消弧空间18a侧发挥作用,电弧被拉伸向电弧消弧空间18a侧,除此以外,发挥相同的消弧功能。
此时,因为电弧消弧用永磁铁17a和17b配置于在消弧容器4桶状体4a形成的磁铁收纳筒部16a和16b内,所以电弧不与电弧消弧用永磁铁17a和17b直接接触。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电弧消弧用永磁铁17a和17b的磁特性,能够实现截断性能的稳定化。
而且,当可动触头11开始从固定触头6a和6b离开而产生电弧时,如上所述,由于电弧消弧用永磁铁17a和17b的磁力,电弧按照电流的流向被拉伸至消弧空间18a或18b。
此时,在可动触头11的侧面侧形成有弧根移动促进部12。因此,在电弧由于电弧消弧用永磁铁17a和17b的磁力而被拉伸至电弧消弧空间18a或18b时,通过在可动触头11形成的锥面12a或12b,电弧的根部从与固定触头6a和6b相对的位置沿锥面12a或12b在外侧且向下方移动。
因此,可动触头11的锥面12a或12b的电弧的根部与在固定触头6a和6b形成的电弧的另一个根部的距离远,不受金属蒸气等的影响,电场强度变高。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可动触头11的弧根的附近的电极间再次产生电弧,能够提高截断性能。
此外,如果为未在可动触头11形成锥面12a或12b的平坦面,则在可动触头11与固定触头6a和6b之间产生的电弧在可能触头11侧的电弧的根部在被电弧消弧用永磁铁17a和17b的磁力拉伸至消弧空间18b侧时,停留在平坦面与侧面的角部。因此,如果与固定触头6a和6b的电弧的根部的距离短处停留,则存在由于金属蒸气等而弧根间的电场强度降低至电弧电压以下的情况。其结果是,在弧根附近的电极间再次产生电弧,截断性能降低。
此时,通过令可动触头11的下侧的消弧空间大,弧根容易向可动触头11的固定触头6a和6b的相反侧的面移动,容易伸长,因此能够更加提高截断性能。
这样,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因为在可动触头11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侧面侧形成有由锥面12a或12b构成的弧根移动促进部12,所以能够使可动触头11离开固定触头6a和6b而断路时产生的电弧的可动触头侧的根部沿锥面12a(或12b)容易地移动。因此,使在可动触头11与固定触头6a和6b之间产生的弧根间的距离变长,电场强度变高,能够防止再次产生电弧,迅速进行电弧的消弧,提高截断性能。
进一步,通过可靠地进行电弧的消弧,能够使固定触头6a、6b与可动触头11之间的缝隙变窄,能够缩短截断电流的断路时间。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令固定触头6a、6b的与可动触头11相对的部位为小径圆柱部8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也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将固定触头6a和6b的与可动触头11相对的触点部形成为球面状或圆筒面状的弯曲面41。在这种情况下,在固定触头6a和6b侧电弧的根部也向上方侧移动,能够使电弧的根部间距离变得更长,能够更可靠地进行电弧的消弧,更加提高截断性能。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在锥面12a或12b形成弧根移动促进部1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如图6所示那样为形成圆筒面的一部分的圆弧状弯曲面42a和42b。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弧根沿圆弧状弯曲面42a和42b向外侧移动,能够使与固定触头6a和6b的电弧的根部的距离更长,能够更加提高截断性能。
接着,使用图7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代替倾斜面设置引弧板(arc runner)作为弧根移动促进部。
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固定有覆盖截面长方形的可动触头11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侧面、与可动触头11的下表面相比向下方延长的引弧板51a和52b。此处,引弧板51a和51b分别可以由钨(W)和银(Ag)等具有耐电弧性的材料和/或铜(Cu)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
关于其它结构,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对与图2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
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可动触头11从固定触头6a和6b离开而断路时,在可动触头11与固定触头6a和6b间产生的电弧被电弧消弧用永磁铁17a和17b的磁力拉伸至电弧消弧空间18a(或18b)侧。
此时,可动触头11侧的电弧的根部与被拉伸至电弧消弧空间18a(或18b)侧相应地向侧面的引弧板51a(或51b)侧移动,当电弧的根部到达引弧板51a(或51b)时,沿该引弧板51a(或51b)迅速向下方移动。因此,电弧的根部不停留在可动触头11的侧面的角部,与固定触头6a和6b的电弧的根部的距离长,能够防止金属蒸气等导致的电场强度的降低。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电弧消弧,提高截断性能。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以覆盖可动触头11的侧面的方式形成有引弧板51a和51b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利用连结部51c将两个引弧板51a和51b的上端部连结而呈截面倒U字形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在可动触头11的与固定触头6a和6b相对的面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长(延伸)的槽部52,在该槽部52卡合连结部51c而固定。这样,通过将引弧板形成为倒U字形,能够顺利地进行电弧的根部在连结部51c的移动,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引弧板在可动触头11的固定。
此外,也可以如图9所示那样,将呈倒U字形形成的引弧板53固定在可动触头11的下表面侧。在这种情况下,当电弧被电弧消弧用永磁铁17a和17b拉伸而到达可动触头11的侧面侧的端部时,电弧的根部也不停留在端部,而被拉到在下表面侧形成的引弧板53。因此,能够使可动触头11侧的电弧的根部与固定触头6a和6b的电弧的根部的距离长,提高电弧的根部间的电场强度,提高截断性能。
进一步,还可以如图10所示那样,使可动触头11的下表面侧的引弧板54a和54b向内侧折曲而向内侧倾斜。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可动触头11的电弧的根部向可动触头11的下表面侧移动,能够将可动触头11的下侧用作电弧消弧空间,能够使电弧的拉伸长度长,容易地进行消弧,实现容积的有效利用。
此外,还可以如图11所示那样,与图10相反地,使可动触头11的下侧的引弧板55a和55b向外侧折曲而向外侧倾斜。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可动触头11的下表面侧使弧根向电弧容易扩展的方向移动。能够可靠地进行弧根的移动,容易地进行电弧的消弧。
进一步,如图12所示,也可以使可动触头11的下侧的引弧板56a和56b在直角方向上向外侧折曲而向外侧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也与图11一样,能够在可动触头11的下表面侧使弧根向电弧容易扩展的方向移动,能够可靠地进行弧根的移动,容易地进行电弧的消弧。
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可将固定触头6a和6b的与可动触头11相对的面形成为球面形状或圆筒面形状。
此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将电弧消弧用永磁铁17a和17b配置在桶状体4a的内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电弧消弧用永磁铁17a和17b在桶状体4a的外侧与可动触头11平行地配置。
此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对由桶状体4a、接合部件4b和金属筒体4c构成消弧容器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金属制的桶装体侧内侧配置绝缘筒体,能够采用任意的结构。
进一步,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将气体封入消弧容器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截断的电流值少的情况下,能够省略气体的封入。
此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可动触头11的形状在长边方向上呈平板状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可动触头11的与固定触头6a和6b相对的触点部间的中央部形成为凹状或凸状。
进一步,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可动触头11从下侧与固定触头6a和6b相对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固定触头6a和6b的触点部配置在消弧容器4的下侧,使可动触头11从上侧与这些触点部相对。
进一步,电磁铁单元3的结构也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能够利用电磁力使触头保持部件13可动,就能够应用任意的结构。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触点装置2应用于电磁接触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应用于包括电磁继电器和其他电磁开关的任意的开关。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可动触头形成有使断路时产生的电弧的根部向离开固定触头的方向移动的弧根移动促进部。因此,能够提供能够容易地将断路时在固定触头与可动触头间产生的电弧消弧的触点装置和使用它对的电磁开关。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外装盒,2…触点装置,3…电磁铁单元,4…消弧容器,4a…桶状体,4b…接合部件,4c…金属筒体,6a、6b…固定触头,11…可动触头,12…弧根移动促进部,12a、12b…锥面,13…触头保持部件,14…接触弹簧,15a、15b…外部连接端子板,21…磁轭,22…上部磁轭,23…励磁线圈,24…线圈保持部件,25…可动铁心,26…盖部,28…连结轴,31…恢复弹簧,51a、51b…引弧板,51c…连结部,53引弧板,54a、54b、55a、55b、56a、56b…引弧板。

Claims (6)

1.一种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保持规定间隔的方式固定地配置在消弧室内的一对固定触头;和
配置成能够与该一对固定触头接触和分离的可动触头,
在所述可动触头上形成有弧根移动促进部,该弧根移动促进部促进在从所述一对固定触头离开而断路时产生的电弧的根部向离开该固定触头的方向移动,
所述弧根移动促进部由从所述可动触头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侧面突出延长到与所述一对固定触头侧相反的一侧的引弧板构成,所述引弧板的上端被连结部连结而将所述引弧板形成为截面呈倒U字形,所述电弧在与所述可动触头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朝向没有固定所述固定触头的所述消弧室的壁面被拉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弧板以覆盖所述可动触头的侧面的方式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弧板的位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与所述一对固定触头相反的一侧的突出部向内侧倾斜。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弧板的位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与所述一对固定触头相反的一侧的突出部向外侧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弧板的位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与所述一对固定触头相反的一侧的突出部在直角方向上向外侧折曲而向外侧突出延长。
6.一种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点装置,所述可动触头与电磁铁装置的可动铁心连结,所述固定触头与外部连接端子连接。
CN201380018926.7A 2012-04-13 2013-04-11 触点装置和使用它的电磁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211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92451 2012-04-13
JP2012092451A JP5990028B2 (ja) 2012-04-13 2012-04-13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開閉器
PCT/JP2013/002474 WO2013153818A1 (ja) 2012-04-13 2013-04-11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開閉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1115A CN104221115A (zh) 2014-12-17
CN104221115B true CN104221115B (zh) 2016-12-28

Family

ID=49327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892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21115B (zh) 2012-04-13 2013-04-11 触点装置和使用它的电磁开关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08509B2 (zh)
EP (1) EP2838099A4 (zh)
JP (1) JP5990028B2 (zh)
KR (1) KR20140145143A (zh)
CN (1) CN104221115B (zh)
WO (1) WO20131538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65197B2 (ja) 2012-04-13 2016-08-03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開閉器
KR101698421B1 (ko) * 2012-12-06 2017-01-20 후지 덴키 기기세이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접점 장치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전자 개폐기
JP6064223B2 (ja) * 2012-12-28 2017-0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WO2014208098A1 (ja) 2013-06-28 2014-12-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JP6202200B2 (ja) * 2014-05-20 2017-09-27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KR101592271B1 (ko) * 2014-06-30 2016-02-11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전자접촉기
KR200486468Y1 (ko) * 2014-09-29 2018-07-05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직류 릴레이
JP6548905B2 (ja) * 2015-02-06 2019-07-2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
CN114360945A (zh) 2015-03-25 2022-04-15 敬德强 大电流簧片式开关触点结构及大电流型磁簧开关应用结构
JP6528271B2 (ja) * 2015-04-13 2019-06-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KR101961661B1 (ko) * 2015-07-31 2019-03-26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고전압 릴레이 장치
JP6536472B2 (ja) * 2016-04-28 2019-07-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ソレノイド
JP6668997B2 (ja) * 2016-07-29 2020-03-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828294B2 (ja) * 2016-07-29 2021-02-1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106229179B (zh) * 2016-08-03 2018-08-03 太仓美宅姬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拨叉消弧的电磁开关
CN106710969A (zh) * 2017-02-09 2017-05-24 苏州安来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引弧角的密封型接触器
JP6919504B2 (ja) * 2017-10-31 2021-08-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801629B2 (ja) * 2017-10-31 2020-12-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19083174A (ja) * 2017-10-31 2019-05-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108231441B (zh) * 2018-03-12 2024-02-20 西安开天铁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头结构
DE102018109403A1 (de) * 2018-04-19 2019-10-24 Tdk Electronics Ag Schaltvorrichtung
KR102324514B1 (ko) * 2018-08-31 2021-11-10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 직류 릴레이
KR20200000311A (ko) * 2018-08-31 2020-01-02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직류 릴레이
KR102652524B1 (ko) * 2018-11-09 2024-03-29 샤먼 홍파 일렉트릭 파워 컨트롤즈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단락전류 방지용 직류 릴레이
JP7142219B2 (ja) * 2018-11-13 2022-09-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JP7142220B2 (ja) * 2018-11-13 2022-09-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JP7206831B2 (ja) * 2018-11-16 2023-01-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7056549B2 (ja) * 2018-12-28 2022-04-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7036047B2 (ja) * 2019-01-18 2022-03-1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7310474B2 (ja) * 2019-09-13 2023-07-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7351157B2 (ja) 2019-09-18 2023-09-2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EP3951825B1 (en) * 2019-11-18 2023-06-21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Auxiliary contact unit
CN211208340U (zh) * 2019-12-04 2020-08-07 Ls产电株式会社 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JP7443842B2 (ja) * 2020-03-11 2024-03-0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22069864A (ja) * 2020-10-26 2022-05-1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23025545A (ja) * 2021-08-10 2023-02-22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DE102022110496B4 (de) * 2022-04-29 2023-12-21 Tdk Electronics Ag Schaltvorrichtung
JP2024014554A (ja) 2022-07-22 2024-02-0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8453A (zh) * 2008-03-19 2011-02-16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CN102194611A (zh) * 2010-03-09 2011-09-21 欧姆龙株式会社 密封接点装置
CN102194610A (zh) * 2010-01-25 2011-09-21 Ls产电株式会社 电磁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9370A (en) 1991-03-28 1996-05-21 Kilovac Corporation Sealed relay device
JP3321963B2 (ja) * 1994-02-22 2002-09-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プランジャ型電磁継電器
US5680084A (en) 1994-11-28 1997-10-2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Sealed contact device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JP3228105B2 (ja) * 1995-12-11 2001-11-12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接点
JP2002334644A (ja) * 2001-05-10 2002-11-22 Toyota Motor Corp 電磁継電器
JP4241300B2 (ja) * 2003-09-29 2009-03-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タータ用電磁スイッチ
JP2006019148A (ja) * 2004-07-01 2006-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磁開閉装置
JP5197480B2 (ja) * 2009-05-14 2013-05-15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電磁継電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8453A (zh) * 2008-03-19 2011-02-16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CN102194610A (zh) * 2010-01-25 2011-09-21 Ls产电株式会社 电磁开关
CN102194611A (zh) * 2010-03-09 2011-09-21 欧姆龙株式会社 密封接点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38099A4 (en) 2015-12-30
US20150022291A1 (en) 2015-01-22
JP2013222562A (ja) 2013-10-28
EP2838099A1 (en) 2015-02-18
CN104221115A (zh) 2014-12-17
US9508509B2 (en) 2016-11-29
KR20140145143A (ko) 2014-12-22
JP5990028B2 (ja) 2016-09-07
WO2013153818A1 (ja) 201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1115B (zh) 触点装置和使用它的电磁开关
CN104246952B (zh) 触点装置和使用它的电磁开闭器
CN103477411B (zh) 电磁接触器
US8410878B1 (en) Contac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switch using contact device
CN103907169B (zh) 电磁继电器
CN101887823B (zh) 电磁继电器
US9570259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10242829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coil terminal
JP6081787B2 (ja)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開閉器
US20130335177A1 (en) Contact device
JP6359896B2 (ja)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US9373468B2 (en) Arc control for contactor assembly
US8797129B2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JP2016072020A (ja) 接点装置
US9196433B2 (e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US9859078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S2651479T3 (es) Interruptor de solenoide eléctrico biestable
CN104718591B (zh) 触点装置及使用该触点装置的电磁开闭器
JP6291871B2 (ja)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CN102610454A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的上进线静触头装置
KR101276905B1 (ko) 전자 접촉기
CN105140065B (zh) 开闭装置
CN107393742A (zh) 开闭装置
CN1881507B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及其工作方法
CN104282494B (zh) 接点装置和使用它的电磁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2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FUJI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