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9620B - 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9620B
CN104219620B CN201310222048.2A CN201310222048A CN104219620B CN 104219620 B CN104219620 B CN 104219620B CN 201310222048 A CN201310222048 A CN 201310222048A CN 104219620 B CN104219620 B CN 1042196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ase station
positioning
service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20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9620A (zh
Inventor
刘劲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onggong Vacu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220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1962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9263 priority patent/WO201419484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219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9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9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9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解决上下行分离的场景下,如何精确确定终端位置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向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发送定位测量请求,所述定位测量请求指示采用增强的小区标识定位方法;接收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在接收所述定位测量请求后发送的定位测量报告,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在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时,根据所述定位测量报告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UE,user equipment)用户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通过终端来获得实时的基于位置的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
基于小区标识的定位方法的原理是根据终端上报的该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标识,获得在服务小区服务范围内的一个大致的定位区域。
为了增强上述基于小区标识的对终端的定位方法,即为了更精确的定位终端的位置,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如图1所示,由于一般的场景情况下,终端的上下行数据来自相同基站(BS,base stations),这时终端(UE,user equipment)到基站的视距dUL和基站到终端的视距dDL相等,从而可以确定终端位置轨迹是一个以基站为圆心,以dDL或dUL为半径的圆(其中dDL或dUL可以由往返程时间RTT确定,为dDL= dUL=光速*RTT/2),从而更精确的定位了终端的位置。
然而目前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aluation)中讨论了一种上下行分离(uplink and downlink split或uplink and downlink independent)的新场景,如图2所示,这种场景是针对宏小区(macro cell)中存在小小区(small cell)的情况,即终端可能从宏基站接收下行数据,而向小小区基站发送上行数据,终端的上下行数据来自不同基站。
由于此时终端到小小区基站和宏基站到终端的视距不相等,此时终端的轨迹不再是圆形,此时上述方法进一步定位终端位置的方法将不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装置,解决了如何在上下行分离的场景下,确定终端位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定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发送定位测量请求,所述定位测量请求指示采用增强的小区标识定位方法;
接收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在接收所述定位测量请求后发送的定位测量报告,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
在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时,根据所述定位测量报告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在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第一方面,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包括:
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携带的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小区标识和服务下行小区标识是否不同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或者,
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携带的场景标识,所述场景标识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处于上下行分离的场景。
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第一方面,
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包括请求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的测量;所述定位测量报告中包括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
所述根据定位测量报告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位置;
若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等于所述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第一轨迹上,所述第一轨迹为以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为端点的线段;或者,
若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第二轨迹上,所述第二轨迹为分别以所述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作为焦点、以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为长轴长的椭圆。
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所述根据定位测量报告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还包括:
获知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和所述服务下行基站其中一个是小小区基站、另一个是宏基站;
若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等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则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一轨迹的中点到所述小小区基站之间;或者,
若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则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二轨迹距离所述小小区基站较近的半个椭圆上,所述半个椭圆为所述第二轨迹以其短轴为对称轴所分割的。
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所述根据定位测量报告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还包括:
获知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和所述服务下行基站其中一个是小小区基站、另一个是宏基站;
从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获取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所述终端服务上行小区切换设置的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与所述宏基站的RSRP的偏差和所述宏基站的RSRP,或者,
从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获取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和所述小小区基站的RSRP。
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所述根据所述定位测量报告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还包括:
根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位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所述终端服务上行小区切换设置的所述小小区基站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与所述宏基站的RSRP的偏差和所述宏基站的RSRP,或者根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位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和所述小小区基站的RSRP,确定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小区范围扩展CRE区域;
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一轨迹或所述第二轨迹与所述CRE区域交叠的范围内。
在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还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的测量;所述定位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
所述根据定位测量报告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还包括:
若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上行基站的位置和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确定第一直线,和/或,通过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位置和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确定第二直线;
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二轨迹与所述第一直线和/ 或第二直线的交点。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定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接收定位测量请求,所述定位测量请求指示增强的小区标识定位方法;
生成定位测量报告;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
向定位服务器发送所述定位测量报告,以便于在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时,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述定位测量报告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在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第二方面,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的测量,所述定位测量报告中还包括测量得到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
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第二方面,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为服务下行基站;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还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的测量;
所述根据接收到的定位测量请求后,产生定位测量报告前还包括:服务下行基站从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小区获取所述终端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频码资源,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频码资源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信号,并测量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发送定位测量请求,所述定位测量请求指示采用增强的小区标识定位方法;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在接收所述定位测量请求后发送的定位测量报告,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
定位单元,用于在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时,根据所述定位测量报告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在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第三方面,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包括:
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携带的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小区标识和服务下行小区标识,所述服务上行小区标识和所述服务下行小区标识是否不同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或者,
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携带的场景标识,所述场景标识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处于上下行分离的场景。
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第三方面,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的测量;所述定位测量报告中包括测量得到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
所述定位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定位测量报告,获取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位置;
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等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第一轨迹上,所述第一轨迹为以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为端点的线段;或者,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第二轨迹上,所述第二轨迹为分别以所述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作为焦点、以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为长轴长的椭圆。
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所述定位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定位测量报告,获知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和所述服务下行基站其中一个是小小区基站、另一个是宏基站;
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等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一轨迹的中点到所述小小区基站之间;或者,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二轨迹距离所述小小区基站较近的半个椭圆上,所述半个椭圆为所述第二轨迹以其短轴为对称轴所分割的。
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所述定位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定位测量报告,获知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和所述服务下行基站其中一个是小小区基站、另一个是宏基站;
从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获取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所述终端服务上行小区切换设置的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SRP与所述宏基站的RSRP的偏差和所述宏基站的RSRP,或者,
从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获取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和所述小小区基站的RSRP。
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所述定位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位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所述终端服务上行小区切换设置的所述小小区基站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与所述宏基站的RSRP的偏差和所述宏基站的RSRP,或者根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位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和所述小小区基站的RSRP,确定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小区范围扩展CRE区域;
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一轨迹或所述第二轨迹与所述CRE区域交叠的范围内。
在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还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的测量;所述定位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
所述定位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服务上行基站的位置和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确定第一直线,和/或,通过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位置和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确定第二直线;并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二轨迹与所述第一直线和/或第二直线的交点。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定位测量请求,所述定位测量请求指示增强的小区标识定位方法;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定位测量报告,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定位测量请求,向定位服务器发送定位测量报告,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时,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述定位测量报告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在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第四方面,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的测量,所述定位测量报告中还包括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
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第四方面,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为服务下行基站;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还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的测量;
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的定位测量请求后,在产生定位测量报告前,从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小区获取所述终端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频码资源,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频码资源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信号,并测量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定位的方法、装置,通过向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发送定位测量请求,并从接收到的定位测量报告中能够得到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时,若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的场景,并在此场景下定位终端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上下行不分离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上下行分离场景的示意图;
图3为基站定时和终端定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上下行分离场景下定位终端位置的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下行分离场景下精确定位终端位置的方法示意图;
图6为在图5基础上提供的一种进一步精确定位终端位置的方法示意图;
图7为在图5基础上提供的另一种进一步精确定位终端位置的方法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上下行分离场景下定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上下行分离场景下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定位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以定位服务器为例,终端定位的测量设备可以是终端本身,还可以是终端的服务基站。
在本实施例各图示中,以服务下行基站是宏基站、服务上行基站是小小区基站为例,当然终端也可以从小小区基站接收下行数据,向宏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其中服务下行基站覆盖的范围为服务下行小区,服务上行基站覆盖的范围为服务上行小区。
如图4所示,上述终端定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定位服务器向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发送定位测量请求。
上述定位测量请求指示采用增强的小区标识定位方法。并且,上述请求中可以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定时提前 Timing Advance或终端收发时间差UERxTx time difference的测量。
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接收定位服务器发送的定位测量请求。
S102: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将定位测量报告发送给定位服务器。
具体的,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在接收到定位测量请求后,将定位测量报告发送给定位服务器,并在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
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接收定位服务器发送的定位测量请求,解析到定位测量请求为增强的小区标识定位方法,若上述请求中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或终端收发时间差UE RxTx time difference的测量,则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需要做以下操作:
首先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判断当前该终端是否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在上下行分离的场景下,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不是同一个站点;而对于传统(上下行不分离)的场景,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是同一个站点。不同的站点用不同的小区标识来区分。如果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则在定位测量报告中指示。
示例的,上述在定位测量报告中指示的方式可以有如下两种:
可选的,上述在定位测量报告中指示的方式可以为隐式的,由于上下行分离的场景下,服务上小区和服务下行小区的小区标识是不同的,如果定位服务器从接收的定位测量报告中发现两个不同的小区标识,则可以获知是上下行分离的场景,如果定位服务器从接收的定位测量报告中发现两个相同的小区标识或一个小区标识,则可以获知是传统的场景;
可选的,上述在定位测量报告中指示的方式可以为显式的,此时需在定位测量报告中增加一个标志位,如:指示场景的比特,0表示传统的场景,1表示上下行分离的场景。
上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可以是服务上行基站,服务下行基站或终端。
通常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为相同站点。在异构场景下,为了实现上下行分离带来的增益,示例的,源服务基站(服务上行基站)将终端的上行业务切换到目标基站,则该目标基站为该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具体的,如终端上报的服务基站的RSRP和其他基站的RSRP满足预先设定的上行切换判决条件,经过协商将终端的上行业务由服务基站(源基站)切换至其中一个其他基站,这个基站即为目标上行基站。
源服务基站可以将目标上行基站的信息通知终端进行上行切换,辅助终端完成上行业务的切换,如目标上行基站的小区标识。终端的下行服务基站仍然为源服务基站,而源服务基站可以将终端的信息通知给目标上行基站,如终端标识,使得目标上行基站为该终端提供上行服务。因此终端,服务上行基站,服务下行基站可以判断该定位终端是否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
如果上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是终端,则定位请求中包括请求终端自身对其终端收发时间差UE RxTx time difference的测量。终端测量的UE RxTx time difference,表示当前接收下行帧到达时间落后于上行帧发送时间差,使得不同传播时延的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到达基站的时间对齐,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提前下行数据的参数。
终端获取当前帧有效时间内的测量到的收发时间差,并将之保存在定位测量报告中。如果在有效时间内没有已经测量的收发时间差,则终端测量收发时间差,并将之保存在定位测量报告中,其中有效时间一般为协议预先规定的。
在LTE协议中,终端可以通过LTE定位协议(LPP,LTE Positioning Protocol)中的ECID-Signal Measurement Information字段来上报,目前该字段包括两部分:主小区的测量结果(primary Cell Measured Results)和其他小区的测量结果列表(measuredResults List)。其中,主小区的测量结果仅包括一个测量结果(Measured ResultsElement),其他小区列表包括最多32个小区的测量结果(Measured Results Element)。
为了支持上下行分离的场景,示例的,将ECID-Signal Measurement Information字段扩展。扩展主小区测量结果的上报格式primary Cell Measured Results为pMeasuredResults Element类型,在 pMeasured Results Element中分别上报对应的服务上行小区的标识和服务下行小区标识。而对于传统(上下行不分离)的场景,可以只上报一个小区的标识,另一个小区的标识字段指示为缺省的即可。示例的,上述描述方法中,将服务上行小区的标识字段指示设置为缺省, OPTIONAL表示可缺省。
示例的,ECID-Signal Measurement Information字段的描述方式如下:
如果上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是服务上行基站或服务下行基站,则定位请求中包括请求服务上行基站或服务下行基站对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的测量。
基站测量的Timing Advance,由于实际终端上行到达时间不一定完全能够对齐,基站可以对终端上行数据实际到达的时间进行测量,包括上下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称为类型1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 type 1),Timing advance type1=(eNB RxTx time difference)+(UE RxTx time difference),其中(eNB RxTx timedifference)是对应终端上报的(UE RxTx time difference)的帧,基站测到的下行帧比上行帧落后的时间。这种测量是针对终端已经接入,并且有上行数据的情况。
类型2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 type 2),Timing advance type 2=(eNB RxTxtime difference),表示基站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测到的基站发送下行该帧和收到该上行帧的时间差。这种测量用于终端还没有上行数据,基站通过接收终端发送的前导(preamble)序列来测量。另外,对应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的制式,基站目标的上行接收时间和下行相同。而对应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的制式,基站目标的上行接收时间和下行有一个固定偏差为624Ts,其中Ts为(1/30720)微秒。
服务上行基站或服务下行基站可以通过LTE定位协议A(LPPa,LTE PositioningProtocol A)上报基于增强小区标识测量结果,示例的,为了支持上下行分离的场景,将E-CID-MeasurementResult扩展,分别上报对应的服务上行小区的标识和服务下行小区标识,而对于传统 (上下行不分离)的场景,可以上报一个小区的标识,另一个小区的标识字段指示为缺省的即可。示例的,上述描述方法中,将服务上行小区的标识字段指示设置为缺省,OPTIONAL表示可缺省。示例性的,服务上行基站或服务下行基站上报的E-CID测量结果,如下:
上述服务上行基站或服务下行基站首先判断终端是否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然后获取当前帧有效时间内的测量到的定时提前,并将之保存在定位测量报告之中。如果在有效时间内没有已经测量的定时提前,则上述服务上行基站或服务下行基站测量收发时间差,并将之保存在定位测量报告之中。
如果是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接收到定位请求的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是服务上行基站,服务上行基站可以根据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测量类型1和或类型2定时提前;如果接收到定位请求的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是服务下行基站,服务下行基站可以向服务上行基站请求上行基站根据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测量类型1和或类型2定时提前。
往返程时间RTT,RoundTripTime等于上行传播时延与下行传播时延之和,工程上RTT可以由终端测量的终端收发定时差或由基站测量的定时提前来估计。
如图3所示,基站(BS)的下行帧经过下行传播时延(Downlink PropagationDelay)后到达终端(UE),该时刻称为终端的下行定时 (图3中b线表示),终端发送上行帧经过上行传播时延(Uplink Propagation Delay)后到达基站,为了使得终端上行帧到达基站的时间和基站发送下行帧的时间对齐,终端需要在终端的下行定时的基础上提前发送上行帧,终端发送上行帧的时间为上行定时(图3中a线表示),则终端的下行定时会比上行定时晚终端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图3中a线和b线之间的部分)。
S103、定位服务器根据定位测量报告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定位服务器通过定位测量报告中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获知终端所处于的场景。具体的,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可以是对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的测量。
如果上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则定位测量报告中包含两个不相同的服务上行小区标识和下行小区标识,定位服务器根据上述两个不相同的服务上行小区标识和服务下行小区标识确定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的位置,并获取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之间的距离,定义上述距离为 2×c。
由于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等于上行传播时延与下行传播时延之和,因此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表示终端到服务上行基站的距离dDL和服务下行基站到终端的距离dUL之和,定义为2 ×a。
将2×a和2×c做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分两种情况确定终端的位置所在的轨迹,具体如下:
可选的,如图5(b)所示,若2×a等于2×c,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以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为两个端点的线段上,定义此线段为终端的第一轨迹。
可选的,如图5(a)所示,若2×a大于2×c,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分别以所述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作为焦点、以2×a 为长轴长,以为短轴长的椭圆上,定义此椭圆为终端的第二轨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定位的方法,若与终端通信的小区标识包含不一致的服务上行小区标识和服务下行小区标识,则表示该终端通信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此时根据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光速与服务上行基站、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比较结果分两种情况,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够确定终端位置在椭圆或线段上。
在上述提供的实施例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任一种,进一步定位终端的位置。
方式1:定位服务器还可以获知所述服务上行基站和所述服务下行基站其中一个是小小区基站、另一个是宏基站;也就是说,区分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中哪个为小小区基站。示例的,通过定位服务器事先收集到基站的能力信息,如天线高度,发射功率等信息,判断天线高度低,发射功率低的为小小区基站。
则此时在上述S103的基础上,定位服务器可进一步定位终端的位置为:
若2×a等于2×c,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一轨迹的中点到所述小小区基站之间的线段,即图5(b)中该线段右侧的一半;或者,
若2×a大于2×c,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二轨迹中距离小小区基站较近的半个椭圆上,即图5(a)中该椭圆右侧的一半;所述半个椭圆为所述第二轨迹以其短轴为对称轴所分割的。
示例的,定位服务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区分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中哪个为小小区基站:
终端、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都能通过自己已知的信息,区分宏基站和小小区基站,因此,
可选的,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将区分宏基站和小小区基站的信息直接显示的上报给定位服务器,或者,
可选的,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间接隐式的指示区分宏基站和小小区基站的信息,示例的,定位测量报告中的小区标识,第一个小区标识为宏小区标识,第二个小区标识为小小区标识。
本方式1中的其余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方式2:定位服务器还可以向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获取以下参数:小小区基站发射功率、终端在上行切换判决时小小区基站与宏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Signal Receiving Power)和宏基站的RSRP,或者,小小区基站发射功率和小小区基站的RSRP。
由于基站的发射功率和终端在上下行切换时小小区基站与宏基站的RSRP是小区级的参数偏差是小区特定参数,因此若上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为基站,则定位服务器定位服务可以在初始化增强的小区标识定位测量时,即可通知目前管辖的基站上报上述基站的发射功率和终端在上行切换判决时小小区基站与宏基站的RSRP。
当上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为终端时,则:
示例的,如果定位测量请求中包含RSRP的测量,则将主小区上报的pMeasuredResultsElement扩展为服务上行小区的RSRP结果和服务下行小区对应的RSRP结果。这样就可以把上行RSRP (DLcellrsrp-Result)和下行RSRP(ULcellrsrp-Result)上报给定位服务器。
定位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定位测量设备上报的定位测量报告后,可以获知该测量是否基于上下行分离场景,如果是上下行分离场景,则根据获得的小小区基站发射功率、终端在上行切换判决时小小区基站与宏基站的RSRP偏差和宏基站的RSRP,或者,根据获得的小小区基站发射功率和小小区基站的RSRP,确定所述小小区基站的CRE区域(即图示中的环形区域)。
示例的,确定CRE区域的方法可以根据基站的发射功率和协议预先规定的终端接收机灵敏度,可以确定基站的下行信号支持协议最低码率的下行覆盖范围。由于路损为发射功率(单位dbm)减去接收功率 (dbm),而路损为距离的函数。按照接收功率为接收机灵敏度,可以确定的距离为下行覆盖范围,即图6中内圈。
可选的,若定位服务器可以直接获取小小区的发射功率和小小区的RSRP,则小小区的RSRP为实际接收功率,根据小小区的RSRP和小小区的发射功率,可以确定的距离为实际信号的下行覆盖范围,即图6 中的外圈。进一步的,可以确定CRE区域。
可选的,若定位服务器不能直接获取小小区的RSRP,但可以直接获取小小区的发射功率、宏基站的发射功率和上行切换判决时小小区基站与宏基站的RSRP的偏差,则可以根据宏基站的发射功率和上行切换判决时小小区基站与宏基站的RSRP的偏差,估计出小小区基站的 RSRP,然后根据上述估计出的小小区的RSRP和小小区的发射功率,可以确定下行覆盖范围,即图6中外圈。进一步的,可以确定CRE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S103基础上,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一步确定终端的位置:
根据上述确定的所述小小区基站的CRE区域(即图6中的环形区域),则可确定终端的位置在第一轨迹或第二轨迹与CRE区域交叠的范围内。
具体的,若2×a等于2×c,则如图6(b)所示,确定终端的位置在第二轨迹和CRE区域交叠的范围内;若2×a大于2×c,则如图6 (a)所示,确定终端的位置在第一轨迹和CRE区域交叠的范围内。
本方式2中的其余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方式3:上述实施例中S101中的定位测量请求中还可以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发送信号的到达角AOA的测量。
上述AOA可以由具有测量AOA的功能基站测量并上报给定位服务器,可以为小小区基站或宏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AOA一般是由接收上行信号的基站测量并上报。假设终端在上下行分离的场景中,终端从宏基站接收下行数据,向小小区基站发送上行数据,该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AOA自然可以由小小区基站上报。
另外,小小区基站可以通知终端向宏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频码资源,如侦听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前导码(Preamble),特定解调参考信号(DMRS,Didicate 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等参考信号,这时宏基站也可以根据参考信号进行终端的AOA测量。
对于上述终端AOA测量,示例的,服务基站可以采用以下方包含在定位测量报告中:
如图7所示,定位服务器从定位测量报告中得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AOA,则在上述实施例S103基础上,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一步确定终端的位置:
若2×a大于2×c,根据服务上行基站的位置和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确定第一直线b和/或,通过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位置和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AOA确定第二直线a;
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二轨迹与所述第一直线和/或第二直线的交点。
如果上述确定了两条直线,即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那么在不考虑测量误差的前提下,两直线与第二轨迹的交点是重叠的。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基础上,定位服务器进一步根据获取的小小区基站的位置,小小区发射功率,终端所发信号的接收角等参数,更精确的确定终端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与上述方法对应装置,该装置中的各个功能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相应的步骤,对各个功能模块的描述可参考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加赘述。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80,包括:
发送单元81,用于向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发送定位测量请求,所述定位测量请求指示采用增强的小区标识定位方法;
接收单元82,用于接收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在接收所述定位测量请求后发送的定位测量报告,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
定位单元83,用于在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时,根据所述定位测量报告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的测量;所述定位测量报告中包括测量得到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
所述定位单元83具体用于:
从所述接收单元82接收的定位测量报告,获取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位置;
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等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第一轨迹上,所述第一轨迹为以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为端点的线段;或者,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第二轨迹上,所述第二轨迹为分别以所述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作为焦点、以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为长轴长的椭圆。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定位单元83还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单元82接收的定位测量报告,获知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和所述服务下行基站其中一个是小小区基站、另一个是宏基站;
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等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一轨迹的中点到所述小小区基站之间;或者,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二轨迹距离所述小小区基站较近的半个椭圆上,所述半个椭圆为所述第二轨迹以其短轴为对称轴所分割的。
或者可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定位单元83还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单元82接收的定位测量报告,获知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和所述服务下行基站其中一个是小小区基站、另一个是宏基站;
从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获取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所述终端服务上行小区切换设置的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SRP与所述宏基站的RSRP的偏差和所述宏基站的RSRP,或者,从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获取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和所述小小区基站的RSRP。
根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位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所述终端服务上行小区切换设置的所述小小区基站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与所述宏基站的RSRP的偏差和所述宏基站的RSRP,或者根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位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和所述小小区基站的RSRP,确定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小区范围扩展CRE区域;
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一轨迹或所述第二轨迹与所述CRE区域交叠的范围内。
或者可选的,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还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的测量;所述定位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
所述定位单元83还用于:
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服务上行基站的位置和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确定第一直线,和/或,通过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位置和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确定第二直线;并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二轨迹与所述第一直线和/或第二直线的交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定位的装置80,定位单元83根据述定位测量报告定位终端的位置。并且进一步可以根据小小区基站的位置,小小区发射功率,终端所发信号的接收角等参数,更精确的确定终端的位置。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位终端的测量设备90,包括:
接收单元91:用于接收定位测量请求,所述定位测量请求指示增强的小区标识定位方法;
生成单元92:用于生成定位测量报告,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
发送单元93: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定位测量请求,向定位服务器发送定位测量报告,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时,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述定位测量报告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可以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的测量,所述定位测量报告中还包括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
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为服务下行基站;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还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的测量;
所述生成单元92还用于:在接收到的定位测量请求后,在产生定位测量报告前,从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小区获取所述终端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频码资源,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频码资源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信号,并测量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包括:
存储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以及发送器和接收器;
其中,所述发送器用于向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发送定位测量请求,所述定位测量请求指示采用增强的小区标识定位方法;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发送的定位测量报告,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在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时,执行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方法。
可选的,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的测量;所述定位测量报告中包括测量得到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从所述接收器接收的定位测量报告,获取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位置;
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等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第一轨迹上,所述第一轨迹为以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为端点的线段;或者,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第二轨迹上,所述第二轨迹为分别以所述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作为焦点、以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为长轴长的椭圆。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定位测量报告,获知所述服务上行基站和所述服务下行基站其中一个是小小区基站、另一个是宏基站;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等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一轨迹的中点到所述小小区基站之间;或者,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二轨迹距离所述小小区基站较近的半个椭圆上,所述半个椭圆为所述第二轨迹以其短轴为对称轴所分割的。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定位测量报告,获知所述服务上行基站和所述服务下行基站其中一个是小小区基站、另一个是宏基站;从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获取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所述终端服务上行小区切换设置的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与所述宏基站的RSRP的偏差和所述宏基站的 RSRP,或者,从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获取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和所述小小区基站的RSRP。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位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所述终端服务上行小区切换设置的所述小小区基站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与所述宏基站的RSRP的偏差和所述宏基站的RSRP,或者根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位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和所述小小区基站的RSRP,确定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小区范围扩展CRE区域;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一轨迹或所述第二轨迹与所述 CRE区域交叠的范围内。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发送器发送的定位测量请求中还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的测量;所述定位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服务上行基站的位置和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确定第一直线,和/ 或,通过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位置和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确定第二直线;并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二轨迹与所述第一直线和/或第二直线的交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定位的装置,根据述定位测量报告定位终端的位置。并且进一步可以根据小小区基站的位置,小小区发射功率,终端所发信号的接收角等参数,更精确的确定终端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包括:
存储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以及发送器和接收器;
其中,接收器用于接收定位测量请求,所述定位测量请求指示增强的小区标识定位方法;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生成定位测量报告。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接收到的定位测量请求后,产生定位测量报告前,从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小区获取所述终端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频码资源,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频码资源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信号,并测量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
发送器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定位测量请求,向定位服务器发送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小区和服务下行小区不同的情况。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2)

1.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发送定位测量请求,所述定位测量请求指示采用增强的小区标识定位方法;
接收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在接收所述定位测量请求后发送的定位测量报告,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所述定位测量报告中包括测量得到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
在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时,根据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包括:
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携带的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小区标识和服务下行小区标识是否不同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或者,
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携带的场景标识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的测量;
所述根据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位置;
若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等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第一轨迹上,所述第一轨迹为以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为端点的线段;或者,
若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则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第二轨迹上,所述第二轨迹为分别以所述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作为焦点、以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为长轴长的椭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还包括:
获知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中一个是小小区基站、另一个是宏基站;
若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等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则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一轨迹的中点到所述小小区基站之间;或者,
若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则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二轨迹距离所述小小区基站较近的半个椭圆上,所述半个椭圆为所述第二轨迹以其短轴为对称轴所分割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还包括:
获知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中一个是小小区基站、另一个是宏基站;
从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获取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小区切换设置的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与所述宏基站的RSRP的偏差和所述宏基站的RSRP,或者,
从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获取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和所述小小区基站的RSR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定位测量报告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还包括:
根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位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小区切换设置的所述小小区基站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与所述宏基站的RSRP的偏差和所述宏基站的RSRP,或者根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位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和所述小小区基站的RSRP,确定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小区范围扩展CRE区域;
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一轨迹或所述第二轨迹与所述CRE区域交叠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还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的测量;所述定位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
若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服务上行基站的位置和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确定第一直线,和/或,通过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位置和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确定第二直线;
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二轨迹与所述第一直线和/或第二直线的交点。
8.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接收定位测量请求,所述定位测量请求指示增强的小区标识定位方法;
生成定位测量报告;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
其中,所述定位测量报告中包括测量得到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
向定位服务器发送所述定位测量报告,以便于在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时,根据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的测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为服务下行基站;
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还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的测量;
所述根据接收到的定位测量请求后,产生定位测量报告前还包括:服务下行基站从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小区获取所述终端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频码资源,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频码资源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信号,并测量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
11.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发送定位测量请求,所述定位测量请求指示采用增强的小区标识定位方法;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在接收所述定位测量请求后发送的定位测量报告,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所述定位测量报告中包括测量得到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
定位单元,用于在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时,根据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包括:
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携带的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小区标识和服务下行小区标识,所述服务上行小区标识和所述服务下行小区标识是否不同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或者,
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携带的场景标识,所述场景标识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的测量;
所述定位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定位测量报告,获取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位置;
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等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第一轨迹上,所述第一轨迹为以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为端点的线段;或者,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第二轨迹上,所述第二轨迹为分别以所述服务上行基站和服务下行基站作为焦点、以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为长轴长的椭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定位测量报告,获知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和所述服务下行基站其中一个是小小区基站、另一个是宏基站;
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等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一轨迹的中点到所述小小区基站之间;或者,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二轨迹距离所述小小区基站较近的半个椭圆上,所述半个椭圆为所述第二轨迹以其短轴为对称轴所分割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定位测量报告,获知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基站和所述服务下行基站其中一个是小小区基站、另一个是宏基站;
从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获取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小区切换设置的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与所述宏基站的RSRP的偏差和所述宏基站的RSRP,或者,
从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获取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和所述小小区基站的RSRP。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位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小区切换设置的所述小小区基站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与所述宏基站的RSRP的偏差和所述宏基站的RSRP,或者根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位置、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和所述小小区基站的RSRP,确定所述小小区基站的小区范围扩展CRE区域;
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一轨迹或所述第二轨迹与所述CRE区域交叠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还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的测量;所述定位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
所述定位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与光速的乘积大于所述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服务上行基站的位置和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确定第一直线,和/或,通过所述服务下行基站的位置和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确定第二直线;并进一步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二轨迹与所述第一直线和/或第二直线的交点。
18.一种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定位测量请求,所述定位测量请求指示增强的小区标识定位方法;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定位测量报告,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否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
其中,所述定位测量报告中包括测量得到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定位测量请求,向定位服务器发送定位测量报告,以便于在所述定位测量报告指示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测量是基于所述终端处于上下行分离场景时,根据所述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服务上行基站与服务下行基站的距离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定时提前或终端收发时间差的测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为服务下行基站;
所述定位测量请求中还包括请求所述定位终端的测量设备对终端的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的测量;
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的定位测量请求后,在产生定位测量报告前,从所述终端的服务上行小区获取所述终端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频码资源,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频码资源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信号,并测量所述终端发送信号的到达角。
21.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执行程序相关的硬件,以及
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所述程序,其中,所述程序使得所述定位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310222048.2A 2013-06-05 2013-06-05 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219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2048.2A CN104219620B (zh) 2013-06-05 2013-06-05 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PCT/CN2014/079263 WO2014194840A1 (zh) 2013-06-05 2014-06-05 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2048.2A CN104219620B (zh) 2013-06-05 2013-06-05 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9620A CN104219620A (zh) 2014-12-17
CN104219620B true CN104219620B (zh) 2018-11-06

Family

ID=52007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2048.2A Active CN104219620B (zh) 2013-06-05 2013-06-05 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19620B (zh)
WO (1) WO20141948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0542A (zh) * 2016-08-09 2016-12-2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推荐程序的方法及终端
WO2018084773A1 (en) * 2016-11-03 2018-05-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positioning of a wireless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6572478B (zh) * 2016-11-14 2020-09-0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构造无线栅格的方法及基站
CN110234163B (zh) * 2018-03-06 2022-03-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11032792B2 (en) * 2018-04-11 2021-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system using radio beam
CN110501668A (zh) 2018-05-17 2019-11-26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682383B (zh) * 2018-11-23 2022-11-04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一种使用深空三向测量距离和数据的实时滤波定位方法
WO2023150988A1 (zh) * 2022-02-10 2023-08-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信息的上报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1743A1 (en) * 2009-10-01 2011-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device loca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localized environments
CN102210170A (zh) * 2008-11-11 2011-10-05 真实定位公司 通过代理方法的毫微微小区定位
CN102892196A (zh) * 2011-07-22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络中移动台定位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47806B1 (ko) * 2003-12-17 2006-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의 위치 측정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20090066463A (ko) * 2007-12-20 2009-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위치기반 서비스를 지원하기위한 위치추정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0170A (zh) * 2008-11-11 2011-10-05 真实定位公司 通过代理方法的毫微微小区定位
WO2011041743A1 (en) * 2009-10-01 2011-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device loca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localized environments
CN102892196A (zh) * 2011-07-22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络中移动台定位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9620A (zh) 2014-12-17
WO2014194840A1 (zh) 2014-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9620B (zh) 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3139905B (zh) 对用户设备进行定位的方法和装置
US11178510B2 (en) Network positioning method and related equipment
US93324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user equipment
US20210410097A1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Machine-Readable Mediums Relating to Reference Signals for Position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075934B2 (e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858010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1356075A (zh) 一种多站点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9392000A (zh) 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
KR101539054B1 (ko) 무선 신호 처리 장치와 위치 측정 장치, 및 그의 위치 측정 방법
KR20210066900A (ko) 업링크 도달 시간차에 대한 로케이팅 방법 및 그의 장치
CN105848281A (zh) 用户装置、装置对装置用户装置、后端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WO2014056172A1 (zh) 定位方法和装置
WO2020125989A1 (en)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using a spatial filter
CN103813440A (zh) Lte系统中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06714299A (zh) 一种定位方法、辅助站点及系统
TWI767144B (zh)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威脅偵測裝置及其威脅偵測方法
US20210112521A1 (en) A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position of a wireless device
JP2022544963A (ja) オンデマンド位置決め関連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データ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CN107645771A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4737585B (zh) 用户设备的定位测量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18112693A1 (zh) 终端定位的方法和装置
JP6561406B2 (ja) 位置決め装置および方法
EP3306992A1 (en) Position detection of user equipment with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6162615B (zh) 一种解决laa系统中pci混淆或冲突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2

Address after: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Co-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2

Address after: 221300 No. 88 Liaohe West Road, P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 Normal University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i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2414-2416, main building, no.371,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2

Address after: Unit 2414-2416, main building, no.371,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4

Address after: 221300 506, block B,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P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zhou Bochuang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88 Liaohe West Road, P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 Normal University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izho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1

Address after: 221300 Amorpho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P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Intersection of Huancheng North Road and Hongqi Roa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LONGGONG VACUU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300 506, block B,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P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uzhou Bochuang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