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2851B - 一种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2851B
CN104212851B CN201410459862.0A CN201410459862A CN104212851B CN 104212851 B CN104212851 B CN 104212851B CN 201410459862 A CN201410459862 A CN 201410459862A CN 104212851 B CN104212851 B CN 1042128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tank
rate
culture medium
feed supp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98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2851A (zh
Inventor
陈可泉
肖文
何珣
王震
欧阳平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4598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128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12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2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2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2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通过种子培养、发酵培养和多级连续发酵来完成,具体是以大肠杆菌WR1001为出发菌株,进行三级以上的发酵,通过控制不同级发酵罐内的发酵条件,满足菌株在不同时期的代谢需求,提高原料转化率和L‑苯丙氨酸产量。本发明简化了发酵过程,提高了L‑苯丙氨酸产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苯丙氨酸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L-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 简称L-Phe)又名L-苯基-α-氨基丙酸为白色斜方晶系结晶粉末。具有苦杏仁味,熔点:283 ℃(分解)。L-苯丙氨酸是人体所需八种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常用大肠杆菌WR1001为出发菌株进行发酵,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L-苯丙氨酸的发酵过方法包括分批发酵、酪氨酸流加分批发酵、三阶段流加葡萄糖发酵、多级连续高密度发酵。分批发酵由于营养物质的缺乏,菌体生长受限,因此产量不高;酪氨酸流加分批发酵中L-酪氨酸流加加速了菌体的生长,提高了生产强度,缩短了发酵周期。在流加浓度为75 mg/h时,最大菌体干重达到了40.13 g/L,生产周期缩短到30 h,生产速率达到1. 409 g/h/L。但是L-酪氨酸的流加减少发酵时间并提高生产强度,但对L-苯丙氨酸的最终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三阶段流加葡萄糖发酵分别优化了L-苯丙氨酸发酵的初始葡萄糖浓度和葡萄糖的指数流加策略,显著地降低了乙酸的积累,促进了L-苯丙氨酸的合成,最终获得L-苯丙氨酸的产量达48.45 g/L;多级连续高密度发酵是最近一种新的发酵方法,该方法已经应用在一些微生物发酵上,该方法降低了底物抑制作用、产物抑制作用 ,提高了底物利用率,产品生产率和收率。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简化工艺的同时提高了L-苯丙氨酸的产量。
一种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种子培养;
第二步,发酵培养;
第三步,多级连续发酵,以大肠杆菌WR1001为出发菌株,进行三级以上的发酵,通过控制不同级发酵罐内的发酵条件,满足菌株在不同时期的代谢需求,提高原料转化率和L-苯丙氨酸产量,所述三级以上的发酵是指将3个以上的发酵罐串联后进行发酵。
作为优选的是,第三步,多级连续发酵,以大肠杆菌WR1001为出发菌株,进行三级以上的发酵,通过控制不同级发酵罐内的发酵条件,满足菌株在不同时期的代谢需求,提高原料转化率和L-苯丙氨酸产量,所述三级以上的发酵是指将5-10个发酵罐串联后进行发酵。
上述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中多级连续发酵具体包括以下方法:
步骤1,配种子培养基、初始发酵培养基、糖补料罐培养液、酪氨酸补料罐培养液和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
步骤2,对发酵罐、糖补料罐、培养基补料罐、酪氨酸补料罐、种子培养基、初始发酵培养基、糖补料罐培养液、酪氨酸补料罐培养液、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以及三角烧瓶进行灭菌处理;
步骤3,取灭菌后的三角烧瓶,接入灭菌后的种子培养基,接入大肠杆菌WR1001摇床培养后作为发酵菌种;
步骤4,将灭菌后的发酵罐串联后,在各级发酵罐中接入初始发酵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或纯O2,再按照接种量体积比为10%向各级发酵罐中接入发酵菌种,培养6个小时,然后多级连续发酵系统开始运行,通过控制通气量,使最后一级的发酵罐中的溶氧在20%,除最后一级发酵罐外的各级发酵罐中的溶氧在5-20%;控制一级发酵罐中的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流加速率;控制各级发酵罐的补糖速率、补酪氨酸速率、发酵液流出速率、发酵液流入速率、发酵液循环速率,使得各级发酵罐中菌体的比生长速率为0.3-0.8 h-1,发酵全程pH为6.5-7.5,温度为32-37℃。
作为优选的是,步骤4,通气量为0.03-0.08L/(min•L),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流加速率为10-40ml/h,补糖速率为10-50 ml/h,发酵液流出速率为50-150 ml/h,发酵液流入速率为50-150 ml/h,发酵液循环速率为20-50ml/h。
作为优选的是,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中发酵过程所用糖为葡萄糖、淀粉糖化液、糖蜜或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的一种,初始发酵培养基中糖浓度为25-50g/L。
作为优选的是,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中的多级连续发酵中补酪氨酸速率为5-15 ml/h。
作为优选的是,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中的多级连续发酵中pH通过体积比为50%的氨水来调节。
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使发酵体系中维持较高的菌体浓度,缩短了细胞生长的延滞期,与分批发酵相比,底物的利用率高,目标产物量大,产率稳定,不需要反复的洗罐、灭菌、接种等操作,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L-苯丙氨酸标准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2为实施例1发酵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多级”是依照串联发酵罐的个数确定,如四级发酵即将四个发酵罐串联后进行发酵,其中第一个发酵罐为一级发酵罐,第二个发酵罐为二级发酵罐,第三个发酵罐为三级发酵罐,第四个发酵罐为四级发酵罐。
实施例1
第一步,配种子培养基、初始发酵培养基、糖补料罐培养液、酪氨酸补料罐培养液和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配方如下:
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酵母粉0.5%,NaCl 0.8%,卡拉霉素硫酸盐0.004mg,pH7.0。
初始发酵培养基:6g/L trptone,3g/L Yeast extract, 3.0 g/L MgSO4· 7 H2O,0.015 g/L CaCl2 · H2O,3.0 g/L KH2PO4,1.0 g/L NaCl,5.0 g/L (NH4)2SO4,0.075g/LFeSO4 · 7 H2O,1 g/L柠檬酸钠,0.075 g/L 维生素B(过滤除菌),0.4 g/L酪氨酸,40mg/L卡拉霉素硫酸盐(过滤除菌), 25 g/L葡萄糖(分消),1.5 ml/L TES溶液(分消)。
TES溶液: 2.0 g/L Al2(SO4)3 · 18 H2O, 0.75 g/L CoSO4· 7 H2O, 2.5 g/LCuSO4 × 5 H2O, 0.5 g/L H3BO3,24 g/L MnSO4 · H2O,3.0 g/L Na2MoO4· 2 H2O, 2.5g/L NiSO4 × 6 H2O ,15.0 g/L ZnSO4 ·7 H2O,pH7.0。
糖补料罐培养液:600g/L葡萄糖溶液。
酪氨酸补料罐培养液:10g/L 酪氨酸溶液(灭菌后加入7.5%左右的氨水溶解)。
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6g/L trptone, 3g/L Yeast extract, 3.0 g/L MgSO4·7 H2O,0.015 g/L CaCl2 · H2O,3.0 g/L KH2PO4,1.0 g/L NaCl,5.0 g/L (NH4)2SO4,0.075g/L FeSO4 · 7 H2O, 1 g/L 柠檬酸钠,0.075 g/L 维生素B(过滤除菌),1.5 ml/LTES溶液(分消)。
第二步,对发酵罐、糖补料罐、培养基补料罐、酪氨酸补料罐、种子培养基、初始发酵培养基、糖补料罐培养液、酪氨酸补料罐培养液、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以及500ml三角烧瓶在121℃下灭菌15分钟,备用;
第三步,取灭菌后的三角烧瓶,接入50ml种子培养基,接入大肠杆菌WR1001(Escherichia coli WR1001),摇床37℃转速为200 rpm下培养10小时;
第四步,将灭菌后的发酵罐串联后,在各级发酵罐中接入初始发酵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通气量为0.07 L/(min•L),再按照接种量体积比为10%向各级发酵罐中接入发酵菌种,培养6个小时,使菌体生长并消耗各级发酵罐中的初始发酵培养基,然后多级连续发酵系统开始运行,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连续流加到培养罐组的一级发酵罐,接着由一级发酵罐流入二级发酵罐,二级发酵罐流入三级罐,依次进行,控制发酵过程最后一级发酵罐中的溶氧在20%,其他各级发酵罐溶氧在5%,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流加速率为10ml/h,发酵液流出速率50 ml/h,发酵液流入速率50 ml/h,发酵液循环速率为30 ml/h,补葡萄糖速率为10ml/h,酪氨酸补料速率为5 ml/h,使得各级发酵罐中的菌体的比生长速率在0.3 h-1,发酵全程pH为7.0,温度为37℃,发酵120小时后取发酵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色谱图如图1所示,并测定含量。通过将图1与L-苯丙氨酸标准品的色谱图进行对比,验证发酵产物为L-苯丙氨酸。
实施例2
第一步至第三步同实施例1,其中,发酵过程中所用糖为淀粉糖化液。
第四步,将灭菌后的发酵罐串联后,在各级发酵罐中接入初始发酵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通气量为0.07L/(min•L),再按照接种量体积比为10%向各级发酵罐中接入发酵菌种,培养6个小时使菌体生长并消耗各级发酵罐中的初始发酵培养基,然后多级连续发酵系统开始运行,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连续流加到培养罐组的一级发酵罐,接着由一级发酵罐流入二级发酵罐,二级发酵罐流入三级罐,依次进行,控制发酵过程最后一级发酵罐中的溶氧在20%,其他各级发酵罐溶氧在15%,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流加速率为20 ml/h,发酵液流出速率150 ml/h,发酵液流入速率150 ml/h,发酵液循环速率为30 ml/h,补淀粉糖化液速率为30 ml/h,酪氨酸补料速率为10 ml/h,使得发酵罐中的菌体的比生长速率在0.8 h-1,,发酵全程pH为7.0,温度为37℃,发酵120小时后测定发酵产物的产量。
实施例3
第一步至第三步同实施例1,其中,发酵过程中所用糖为糖蜜。
第四步,将灭菌后的发酵罐串联后,在各级发酵罐中接入初始发酵培养基,通入纯O2,通气量为0.04L/(min•L),再按照接种量体积比为10%向各级发酵罐中接入发酵菌种,培养6个小时,使菌体生长并消耗各级发酵罐中的初始发酵培养基,然后多级连续发酵系统开始运行,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连续流加到培养罐组的一级发酵罐,接着由一级发酵罐流入二级发酵罐,二级发酵罐流入三级罐,依次进行,控制发酵过程最后一级发酵罐中的溶氧在20%,其他各级发酵罐中的溶氧在10%,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流加速率为20 ml/h,发酵液流出速率100 ml/h,发酵液流入速率100 ml/h,发酵液循环速率为30 ml/h,补糖蜜速率为20ml/h,酪氨酸补料速率为10 ml/h使得发酵罐中的菌体的比生长速率在0.6 h-1,发酵全程pH为7.0,温度为37℃,发酵120小时后测定发酵产物的产量。
实施例4
第一步至第三步同实施例1,其中,发酵过程中所用糖为淀粉糖化液。
第四步,将灭菌后的发酵罐串联后,在各级发酵罐中接入初始发酵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通气量为0.08L/(min•L),再按照接种量体积比为10%向各级发酵罐中接入发酵菌种,培养6个小时,使菌体生长并消耗各级发酵罐中的初始发酵培养基,然后多级连续发酵系统开始运行,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连续流加到培养罐组的一级发酵罐,接着由一级发酵罐流入二级发酵罐,二级发酵罐流入三级罐,依次进行,控制发酵过程最后一级发酵罐中的溶氧在20%,其他各级发酵罐中的溶氧在8%,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流加速率为10 ml/h,发酵液流出速率70 ml/h,发酵液流入速率70 ml/h,发酵液循环速率为30 ml/h,补淀粉糖化液速率为40 ml/h,使得发酵罐中的菌体的比生长速率在0.3 h-1,发酵全程pH为7.0,温度为37℃。发酵120 小时后测定发酵产物的产量。
实施例5
第一步至第三步同实施例1。
第四步,将灭菌后的发酵罐串联后,在各级发酵罐中接入初始发酵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通气量为0.06L/(min•L),再按照接种量体积比为10%向各级发酵罐中接入发酵菌种,培养6个小时,使菌体生长并消耗各级发酵罐中的初始发酵培养基,然后多级连续发酵系统开始运行,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连续流加到培养罐组的一级发酵罐,接着由一级发酵罐流入二级发酵罐,二级发酵罐流入三级罐,依次进行,控制发酵过程最后一级发酵罐中的溶氧在20%,其他各级发酵罐中的溶氧在15%,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流加速率为20 ml/h,发酵液流出速率150 ml/h,发酵液流入速率150 ml/h,发酵液循环速率为30 ml/h,补葡萄糖速率为40 ml/h,使得发酵罐中的菌体的比生长速率在0.4 h-1,发酵全程pH为7.0,温度为37℃。发酵120小时后测定发酵产物的产量。
实施例6
第一步至第三步同实施例1,其中,发酵过程中所用糖为木质纤维素水解液。
第四步,将灭菌后的发酵罐串联后,在各级发酵罐中接入初始发酵培养基,通入纯O2,通气量为0.03L/(min•L),再按照接种量体积比为10%向各级发酵罐中接入发酵菌种,培养6个小时使菌体生长并消耗各级发酵罐中的初始发酵培养基,然后多级连续发酵发酵系统开始运行,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连续流加到培养罐组的一级发酵罐, 接着由一级发酵罐流入二级发酵罐,二级发酵罐流入三级罐,依次进行,控制发酵过程最后一级发酵罐中的溶氧在20%,其他各级发酵罐中的溶氧在20%,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流加速率为10 ml/h,发酵液流出速率150 ml/h,发酵液流入速率150 ml/h,发酵液循环速率为30 ml/h,补木质纤维素水解液速率为40 ml/h,使得发酵罐中的菌体的比生长速率在0.4 h-1,发酵全程pH为7.0,温度为37℃。发酵120 小时后测定发酵产物的产量。
对比例1
以重组大肠杆菌WSH-Z06(pAP-B03)为出发菌株,采用三阶段葡萄糖添加的方式,控制发酵初始葡萄糖糖浓度为20g/L,预设稀释率为0.4,L-苯丙氨酸的最高浓度只有48.45g/L。
对比例2
以组大肠杆菌WSH-BRl65(pAP03)为出发菌株,采用酪氨酸流加的方式,初始葡萄糖浓度为20g/L,在酪氨酸流加浓度为75mg/h时,生产周期30h,生产强度达到1.409g/h/L,最终产物最高浓度只有42.27g/L。
与现有发酵技术相比,本方法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工艺简单,易操作,所得L-苯丙氨酸的产量高,产量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实施例发酵产物的产量

Claims (1)

1.一种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大肠杆菌WR1001为出发菌株,进行三级以上的发酵,通过控制不同级发酵罐内的发酵条件,满足菌株在不同时期的代谢需求,提高原料转化率和L-苯丙氨酸产量,所述三级以上的发酵是指将5-10个发酵罐串联后进行发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种子培养基、初始发酵培养基、糖补料罐培养液、酪氨酸补料罐培养液和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
步骤2,对发酵罐、糖补料罐、培养基补料罐、酪氨酸补料罐、种子培养基、初始发酵培养基、糖补料罐培养液、酪氨酸补料罐培养液、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以及三角烧瓶进行灭菌处理;
步骤3,取灭菌后的三角烧瓶,接入灭菌后的种子培养基,接入大肠杆菌WR1001摇床培养后作为发酵菌种;
步骤4,将灭菌后的发酵罐串联后,在各级发酵罐中接入初始发酵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或纯O2,再按照接种量体积比为10%向各级发酵罐中接入发酵菌种,培养6个小时,然后多级连续发酵系统开始运行,通过控制通气量,使最后一级发酵罐中的溶氧在20%,除最后一级发酵罐外的各级发酵罐中的溶氧在5-20%;控制一级发酵罐中的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流加速率;控制各级发酵罐的补糖速率、补酪氨酸速率、发酵液流出速率、发酵液流入速率,使得各级发酵罐中菌体的比生长速率为0.3-0.8h-1 ,发酵全程pH为6.5-7.5,温度为32-37℃,其中,步骤4,通气量为0.03-0.08L/(min·L),培养基补料罐培养液流加速率为10-40ml/h,补糖速率为10-50ml/h,发酵液流出速率为50-150ml/h,发酵液流入速率为50-150ml/h,发酵液循环速率为20-50ml/h;发酵过程中所用糖为葡萄糖、淀粉糖化液、糖蜜或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一种,初始发酵培养基中糖浓度为25-50g/L;补酪氨酸速率为5-15ml/h;pH通过体积比为50%的氨水来调节。
CN201410459862.0A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 Active CN104212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9862.0A CN104212851B (zh)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9862.0A CN104212851B (zh)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2851A CN104212851A (zh) 2014-12-17
CN104212851B true CN104212851B (zh) 2018-05-29

Family

ID=52094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9862.0A Active CN104212851B (zh)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128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8444A (zh) * 2016-08-31 2016-11-23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多级连续发酵产l‑赖氨酸的方法
CN106967761A (zh) * 2017-05-27 2017-07-21 新疆苏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L‑苯丙氨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87794B (zh) * 2020-04-03 2023-06-16 杭州巴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大肠杆菌发酵制备l-苯丙氨酸的方法
CN112251476B (zh) * 2020-09-25 2022-11-15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l-苯丙氨酸的生产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2546A (zh) * 2008-06-06 2008-11-12 江南大学 连续发酵或半连续发酵生产丁二酸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0669A (en) * 1984-04-30 1990-02-13 Biotechnica International, Inc. Dual-stage fermentation
CN103911333B (zh) * 2014-04-16 2016-04-13 南京工业大学 一株产高产苯丙氨酸的菌株及其生产苯丙氨酸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2546A (zh) * 2008-06-06 2008-11-12 江南大学 连续发酵或半连续发酵生产丁二酸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2851A (zh)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6102B (zh) 微生物法生产葡萄糖酸盐的控制方法
CN104212851B (zh) 一种多级连续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
CN109486876A (zh) 一种发酵、提取和纯化苏氨酸的方法
CN106635934B (zh) 一种嗜热型乳酸杆菌及人工添加该嗜热型乳酸杆菌的玉米浸泡方法
CN103088089B (zh) 一种阿卡波糖的发酵方法
CN113321580B (zh) 一种生产苹果酸的方法
CN103409477A (zh) 一种提高l-色氨酸发酵过程中糖酸转化率的方法
CN110904163A (zh) 一种提高玉米浆乳酸含量的方法
EP0154647A1 (en)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process
CN109136299B (zh) 一种制备、提取以及纯化苏氨酸的方法
CN112625980A (zh) 解淀粉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酸的工艺
CN111334532A (zh) 一种丁酸连续发酵的方法
CN106754486A (zh) 一株高产海藻糖合酶的假单胞菌及其发酵产酶方法
CN111172094A (zh) 酵母浸出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89766A (zh) 用于生产丙酸的基于水解玉米和/或甘蔗醪的发酵
CN101575579A (zh) 一种富铁酵母及其生产方法
CN106148444A (zh) 一种多级连续发酵产l‑赖氨酸的方法
CN208762515U (zh) 一种生物抑菌糖蜜酒精发酵的系统
CN101974500A (zh) 高纯中温α-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CN102399845A (zh) 基于尾气中co2浓度的维生素b12发酵生产控制工艺
KR101496503B1 (ko) 내부필터시스템이 구비된 생물반응기를 이용한 유산균의 고농도 배양 및 대사산물의 생산 방법
CN110923275A (zh) 谷氨酸的发酵和提取工艺
CN104498542A (zh) 连续法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
CN111235192A (zh) 一种生产、分离和纯化l-苯丙氨酸的工艺
CN110885774A (zh) 一种优化谷氨酸发酵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