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0240B -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0240B
CN104210240B CN201410240724.3A CN201410240724A CN104210240B CN 104210240 B CN104210240 B CN 104210240B CN 201410240724 A CN201410240724 A CN 201410240724A CN 104210240 B CN104210240 B CN 1042102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printed
face
printing
print 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407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0240A (zh
Inventor
相原裕
相原裕一
望月裕史
藤本敏郎
日原康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sc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168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1411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021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1423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ca Corp filed Critical Nisc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10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0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02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02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2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by selective transfer of ink from ink carrier, e.g. from ink ribbon or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41J17/28Arrangements of guides for the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5/00Other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or incorporated in, ink-ribbon mechanisms
    • B41J35/16Multicolour arrangements
    • B41J35/18Colour change effected automatically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使用双面专用色带时没有带面板的浪费的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能够在印刷介质的双面上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1)使用彩色带面板(41a)和单色带面板(41b)按顺序构成的色带(41)进行双面印刷。这时,检测各带面板的位置,判定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色带(41)的带面板的种类(彩色或单色),判定从上位装置(201)送来的印刷数据使用哪种带面板(彩色或单色),比较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带面板的种类与根据印刷数据判定的带面板的种类,决定对印刷介质的印刷顺序。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特别是涉及借助色带由热印刷头对印刷介质实施印刷处理的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周知在塑料卡片等印刷介质(以下称为卡片)上形成面部照片、文字信息等图像的印刷装置。在这样的印刷装置中,使用借助色带(ink ribbon)由热印刷头在转印膜(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镜像)、接着将形成于转印膜的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的间接印刷方式。
在这种印刷装置中使用的色带按顺序(日文:面順次)构成Y(黄)、M(洋红)、C(青绿)及Bk(黑)这样的彩色带面板(ribbon panel),并能够通过使各种颜色重叠而进行彩色印刷。此时以YMC来印刷面部照片等彩色图像、以Bk来印刷文字等单色图像是已知的。
另外,在卡片的双面上印刷的情况下,在卡片的正面印刷后使卡片翻转,之后,对卡片反面实施印刷处理。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07375号公报(参照图2)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经常存在如下情况:在卡片的正面印刷彩色数据(面部照片等)和单色数据(文字等),在反面仅印刷单色数据(文字等)。在这种情况下,若使用图11所示连续地配置正面用的由Y(黄)、M(洋红)、C(青绿)和Bk(黑)构成的彩色带面板41a与反面用的由Bk(黑)构成的单色带面板41b,且彩色带面板41a和单色带面板41b按顺序构成的双面印刷专用色带41进行印刷,则在反面印刷时不会浪费YMC部分。
然而,虽然当始终在卡片的正面印刷彩色而在反面印刷单色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是在发行多张卡片时在中途要在卡片的正面印刷单色而在反面印刷彩色的情况下,具有以下问题:由于跳过正面用的彩色带面板41a而从反面用的单色带面板41b开始印刷,之后由下一个正面用彩色带面板41a在卡片的反面进行印刷,所以浪费了先前的彩色带面板41a。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双面专用色带时不会浪费带面板的印刷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为了在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印刷介质的双面上进行印刷,使用连续地配置单色或多色的第一带面板和与第一带面板不同种类的第二带面板并按顺序配置第一带面板和第二带面板而成的色带,直接或间接地在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处理,其特征在于,具备:印刷部,所述印刷部在印刷介质上直接或间接地形成图像;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检测色带的各带面板的面板位置;使用面板判别部件,所述使用面板判别部件根据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判别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带面板是第一带面板还是第二带面板;接收部,所述接收部接收印刷数据;印刷数据判断部件,所述印刷数据判断部件判断印刷数据是使用第一带面板进行印刷还是使用第二带面板进行印刷;以及印刷顺序决定部件,所述印刷顺序决定部件决定对印刷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印刷顺序,印刷顺序决定部件对由使用面板判别部件判别的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带面板的种类和由印刷数据判断部件判断的带面板的种类进行比较,来决定对印刷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印刷顺序。
另外,上述的印刷顺序决定部件的特征在于,该印刷顺序决定部件构成为还能够根据印刷介质的第一面是朝上地排出还是朝下地排出来变更印刷顺序,在由印刷数据判断部件判断为印刷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使用同一种类的带面板的情况下,印刷顺序决定部件根据印刷介质的排出面来决定印刷顺序。
另外,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为了在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印刷介质的双面上进行印刷,使用连续地配置单色或多色的第一带面板和与所述第一带面板不同种类的第二带面板并按顺序配置第一带面板和第二带面板而成的色带,直接或间接地在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处理,其特征在于,检测色带的各带面板的面板位置,判别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带面板是第一带面板还是第二带面板,判断印刷数据是使用第一带面板进行印刷还是使用第二带面板进行印刷,比较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带面板的种类和根据印刷数据判断的带面板的种类,来决定对印刷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印刷顺序,并按照所决定的印刷顺序在印刷介质的双面上进行印刷处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使用用于在印刷介质的双面上进行印刷的双面专用色带时,通过比较接着能够使用的带面板的种类和印刷数据的种类,来决定印刷介质的第一面、第二面的印刷顺序,从而可以得到能够消除带面板的浪费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本发明能够适用的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印刷系统的外观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说明印刷装置的待机位置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
图4是说明印刷装置的输送位置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
图5是说明印刷装置的印刷位置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
图6是带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表示供给卷轴与本体侧的卡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控制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控制部的微机的CPU所执行的印刷顺序决定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意表示检测色带的传感器与用空标记的关系的说明图,且是从图6的箭头A侧观察的情况下的图,(A)是接近用空检测前的通常处理时,(B)是表示接近用空检测后的接近用空处理时。
图11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中使用的色带的图,(A)是不同种类的带面板按顺序配置的双面专用色带,(B)是同一种类的带面板按顺序配置的色带。
图1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中使用的色带的图,且表示将图11的(B)所示的色带作为双面专用色带使用的例子。
附图标记说明
1印刷装置;5操作面板部;28剥离构件;40热印刷头;41色带;41a彩色带面板;41b单色带面板;43供给卷轴;44卷取卷轴;46转印膜;100控制部(印刷顺序决定部件的一部分);121编码器;Mr、Mr3电机;EMP_M用空标记;Se2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应用于在卡片上印刷记录文字、图像,并且对卡片进行磁或电的信息记录的印刷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系统结构>
如图1和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构成印刷系统200的一部分。即,印刷系统200大体上由上位装置201(例如,个人计算机等主机)和印刷装置1构成。
印刷装置1经由省略图示的接口与上位装置201连接,能够从上位装置201向印刷装置1发送印刷数据、磁或电的记录数据等,指示记录动作等。另外,印刷装置1具有操作面板部(操作显示部)5(参照图8),除了实现来自上位装置201的记录动作指示之外,还能够实现来自操作面板部5的记录动作指示。
在上位装置201上,连接有数码相机、扫描仪等图像输入装置204、用于向上位装置201输入命令、数据的键盘、鼠标等输入装置203、进行由上位装置201生成的数据等的显示的液晶显示器等监视器202。
<印刷装置>
如图2所示,印刷装置1具有外壳2,在外壳2中具备信息记录部A、图像形成部B、介质收容部C和收容部D。
信息记录部A由磁记录部24、非接触式IC记录部23、接触式IC记录部27构成。
介质收容部C将多张卡片以站立姿势排列收纳,在其前端设有分离开口7,由引纸辊19自最前列的卡片起输出供给。
所输出的卡片首先由搬入辊22送到翻转单元F。翻转单元F由能够回旋转动地被轴承支承于外壳2的旋转框架80和被支承于该框架的两个辊对20、21构成。并且,辊对20、21旋转自如地被轴支承于旋转框架80。
在翻转单元F回旋的外周,配置有磁记录部24、非接触式IC记录部23和接触式IC记录部27。并且,辊对20、21形成向这些信息记录部23、24、27的任一个搬入卡片的介质搬入路径65,通过这些记录部向卡片以磁气方式或电气方式写入数据。
图像形成部B是在卡片的正反面形成面部照片、文字数据等图像的部件,在介质搬入路径65的延长线上设有用于移送卡片的介质输送路径P1。此外,在介质输送路径P1上配置有用于输送卡片的输送辊29、30,与未图示的输送电机连结。
图像形成部B具有膜状介质输送装置,并具有一次转印部和二次转印部,首先一次转印部对由该输送装置输送来的转印膜46由热印刷头40印刷图像,接着,二次转印部利用加热辊33将印刷到转印膜46上的图像印刷到位于介质输送路径P1的卡片的正面上。
在图像形成部B的下游侧设有向收容堆叠盒60移送印刷后的卡片的介质输送路径P2。在介质输送路径P2上配置有用于输送卡片的输送辊37、38,与未图示的输送电机连结。
在输送辊37与输送辊38之间配置有去卷机构36,通过对保持在输送辊37、38之间的卡片中央部进行按压,来矫正由于加热辊33的热转印而产生的卷曲。因此,去卷机构36构成为可借助未图示的由凸轮等形成的升降机构而在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移动位置。
收容部D构成为将从图像形成部B送来的卡片收容到收容堆叠盒60。收容堆叠盒60构成为利用升降机构61而向图2的下方移动。
在上述的印刷装置1的整体结构中,对图像形成部B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转印膜46分别卷绕于由电机Mr2、Mr4的驱动而旋转的转印膜盒的卷取辊47和输出辊48上。膜输送辊49是移送转印膜46的主要的驱动辊,通过控制该辊49的驱动来决定转印膜46的输送量及输送停止位置。该膜输送辊49与未图示的步进电机连结。在驱动膜输送辊49时电机Mr2也进行驱动,但卷取辊47用于卷取被输出的转印膜46,而并非作为输送的主体来驱动转印膜46。此外,输出辊48与电机Mr4连结,在转印膜46被卷取于卷取辊47的方向上进行输送时,控制电机Mr4的旋转速度而向转印膜46赋予适度的反张力。
在膜输送辊49的周面配置有压辊32a和压辊32b。虽然在图2中未示出,但压辊32a、32b构成为能够移动,以相对于膜输送辊49前进及退避,图示的状态是通过相对于膜输送辊49前进并压接,从而将转印膜46卷绕在膜输送辊49上。由此,转印膜46以与膜输送辊49的转速相应的距离进行准确的输送。
色带41被收纳于色带盒42,在该盒42中收容有供给色带41的供给卷轴43和卷取色带41的卷取卷轴44,卷取卷轴44由电机Mr1驱动,供给卷轴43由电机Mr3驱动。电机Mr1和电机Mr3使用可正转反转的DC电机。此外,图2所示的Se2是用于检测被贴附在色带41的终端部且表示色带41的使用极限的用空标记(参照图10(B)的附图标记EMP_M)的透过型传感器。
此外,色带41为双面专用色带,通过按顺序重复卡片的正面(第一面)印刷用的彩色带面板即Y(黄)、M(洋红)、C(青绿)和Bk(黑)的色带面板以及反面(第二面)印刷用的单色带面板即Bk(黑)的色带面板而构成(参照图11的(A))。在该色带41中,用于在正面(第一面)印刷面部照片等彩色图像而在反面(第二面)印刷文字等单色图像。因此,使用Y、M、C、Bk、Bk在一张卡片上进行印刷。此外,双面专用色带是指连续地配置不同种类的带面板(Y、M、C、Bk:Bk或Y、M、C、Bk、Hs:Bk、Hs(Hs为热密封)等),并通过将它们按顺序配置而构成的色带。因此,通过使用第一种带面板对卡片的第一面进行印刷,并使用第二种带面板对卡片的第二面进行印刷,从而进行卡片的双面印刷。
另外,在对卡片双面都进行彩色印刷的情况下,使用同一种类的带面板(以Y(黄)、M(洋红)、C(青绿)、Bk(黑)为一个组)按顺序构成的色带(参照图11的(B))进行印刷,在双面以单色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使用仅由Bk(黑)构成的色带(未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如上所述,由于能够使用多种色带41进行印刷处理,所以需要判别色带41的种类。这既可以在色带上装载IC芯片并与印刷装置1进行通信来进行判别,也可以由用户输入色带41的种类来设定。另外,也可以在色带41上施加标记,由后述的传感器Se2读取标记,根据其结果判别色带41的种类。
此外,传感器Se2也检测Bk面板的通过,通过该Bk面板的检测,进行各带面板内的位置管理,用于后面说明的带初始设定等。具体而言,通过检测从反面用Bk(黑)的结束边缘(Off边缘)开始的供给卷轴43的旋转量(由后面说明的编码器121检测供给卷轴的旋转量),进行从Bk(黑)到下一个Bk(黑)的Y(黄)、M(洋红)、C(青绿)内的位置管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没有表示Y(黄)和M(洋红)、M(洋红)和C(青绿)的交界的标记,所以将Bk(黑)的结束边缘(Bk后端)判断为Y(黄)的开始位置(Y的前端),通过从此处开始的相对位置管理,来判断Y(黄)和M(洋红)的交界(M的前端)、M(洋红)和C(青绿)的交界(C的前端)。
另外,由于在正面用Bk(黑)与反面用Bk(黑)之间形成有大约3mm的间隙,所以也能够检测出反面用Bk的起始边缘(前端),因此能够进行反面用Bk(黑)的初始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后述的编码器121检测出供给卷轴43的旋转量,并检测出输送了恒定量的色带41时的供给卷轴43的旋转量,从而检测出供给卷轴43和/或卷取卷轴44的卷轴直径而算出带剩余量。在带初始设定时也使用该卷轴直径的信息。虽然从Bk(黑)面板的结束边缘开始、用于Y、M、C的初始设定的带输送距离是恒定的,但用于输送该恒定距离的供给卷轴旋转量根据卷轴直径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始终检测卷轴直径而控制供给卷轴43的旋转量。
压印辊45和热印刷头40构成一次转印部,在与压印辊45相向的位置配置有热印刷头40。热印刷头40由印刷头控制用IC(未图示)根据图像数据而被加热控制,用升华型的色带41将图像印刷到转印膜46上。另外,冷却风扇39用于冷却热印刷头40。
向转印膜46的印刷结束了的色带41被剥离滚轮25和剥离构件28从转印膜46拉开剥离。剥离构件28被固定设置于盒42,剥离滚轮25在印刷时与剥离构件28抵接,由两者夹持转印膜46和色带41而进行剥离。接着,被剥离了的色带41被卷取于由电机Mr1所驱动的卷取卷轴44,转印膜46由膜输送辊49输送到包含压印辊31和加热辊33的二次转印部。
在二次转印部,转印膜46与卡片一起由加热辊33和压印辊31夹持,转印膜46上的图像被转印到卡片正面上。另外,加热辊33以经由转印膜46相对于压印辊31压接/分离的方式被安装于升降机构(未图示)。
如图3、4和5所示,压印辊45、剥离滚轮25、接受转印膜46的张力的张力接受构件52A能够移动至从转印膜46分离的待机位置、经由转印膜46和色带41与热印刷头40、剥离构件28压接的印刷位置、在待机位置与印刷位置之间压印辊45与热印刷头40分离的膜输送位置。
另外,压辊32a、32b和张力接受构件52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膜输送辊49接触、分离。此外,压印辊45、剥离滚轮25、张力接受构件52、52A以及压辊32a、32b由未图示的凸轮驱动。
在处于图3的待机位置时,压辊32a、32b不与膜输送辊49压接,而且压印辊45不与热印刷头40压接。
而且,当接收到印刷命令时,图像形成部B移至图4所示印刷位置。此时,首先,压辊32a、32b向膜输送辊49卷绕转印膜46,并且张力接受构件52与转印膜46抵接。此后,压印辊45压接于热印刷头40。在该印刷位置处,压印辊45朝向热印刷头40移动,将转印膜46和色带41夹入并压接,剥离滚轮25与剥离构件28接触。
在该状态下,当利用膜输送辊49的旋转开始输送转印膜46时,与此同时色带41也利用电机Mr1的动作而被卷取卷轴44卷取而朝向相同方向输送。在该输送期间,在设于转印膜46的定位用标记通过传感器Se并移动规定量且转印膜46到达印刷开始位置的时刻,在转印膜46的规定区域利用热印刷头40进行印刷。尤其是,在印刷中,由于转印膜46的张力变大,因此转印膜46的张力向使压辊32a、32b从膜输送辊49分离的方向及使剥离滚轮25和压印辊45从剥离构件28和热印刷头40分离的方向上作用。但是,如上所述,由于转印膜46的张力被张力接受构件52、52A接受,因此压辊32a、32b的压接力不会减弱,能够进行准确的膜输送,热印刷头40与压印辊45的压接力及剥离构件28与剥离滚轮25的压接力也不会减弱,所以能够进行准确的印刷及剥离。印刷结束后的色带41被从转印膜46拉开剥离而被卷取卷轴44卷取。
转印膜46的基于输送的移动量、即要实施印刷的所述印刷区域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由设于膜输送辊49的编码器(未图示)检测,与检测结果相应地,膜输送辊49的旋转停止,同时基于电机Mr2的动作的卷取卷轴44的卷取也停止。由此,热印刷头40向转印膜46的所述印刷区域的第一种颜色的印刷结束。
之后,图像形成部B移至图5所示的输送位置,压印辊45向从热印刷头40退避的方向复位。在该状态下,压辊32a、32b依然将转印膜46卷绕在膜输送辊49上,张力接受构件52与转印膜46接触,由于膜输送辊49的反方向的旋转,转印膜46被反向输送到初始位置。此时,转印膜46的移动量也由膜输送辊49的旋转控制,被实施了印刷的所述印刷区域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转印膜被反向输送。另外,色带41也由电机Mr3往回卷绕规定量,使接下来要印刷的颜色的面板在初始位置(初始设定位置)待机。
接着,再次成为图4所示的印刷位置,使压印辊45压接于热印刷头40,膜输送辊49再次进行向正向的旋转而使转印膜46移动相当于所述印刷区域的长度的量,则由热印刷头40进行下一颜色的印刷。
如此,重复印刷位置与输送位置处的动作,直到全部颜色(在本例中,在正面的情况下为Y(黄)、M(洋红)、C(青绿)和Bk(黑)这4种颜色。在反面的情况下为Bk(黑)1种颜色。)的印刷结束。并且,当热印刷头40的印刷(一次转印)结束时,将转印膜46的一次转印后的区域输送到加热辊33,但此时解除压辊32a、32b向转印膜46的压接。此后的二次转印是一边在卷取辊47的驱动下输送转印膜一边向卡片转印。在二次转印时,通过由加热辊33和压印辊31压接并加热转印膜46和卡片,将形成于转印膜46的图像转印到卡片上。
<色带盒>
接着,详述收纳色带41的盒42。如图6所示,盒42具有成为盒42的基台的矩形板状的基座11。在基座11上突出设置有用于向本体装置(印刷装置1)安装的本体安装突起15、16。弹簧绕挂在本体安装突起15、16上,利用这些弹簧,能够滑动地被安装在本体装置上。
卷取卷轴44能够旋转地被配置在基座11的长度方向一侧(图6的上侧),供给卷轴43能够旋转地被配置在基座11的长度方向另一侧(图6的下侧)。即,在基座11长度方向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形成有能够旋转地轴支承卷取卷轴44和供给卷轴43的一侧的轴(参照图7的附图标记119)的圆形贯穿孔。卷取卷轴44在轴的相反侧具有大径的卡合部115,供给卷轴43在轴119的相反侧具有直径比卡合部115小的卡合部112。之所以如上所述使卡合部115和卡合部112的直径不同,是为了在将盒42安装到本体装置上时,即使想要在图6所示的上下方向上误安装也无法安装。
此外,盒42在与基座11交叉的方向上具有覆盖卷取卷轴44和供给卷轴43的罩17。罩17被固定在沿着基座1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另外,在盒42中,从图6的下侧朝向上侧以与供给卷轴43或卷取卷轴44的轴线平行的方式依次配设有轴14、13、轴状的剥离构件28、轴12。这些轴分别构成为,一侧被固定于基座11且另一侧被固定于以与基座11相向的方式从罩17伸出的延伸部。
因而,从供给卷轴43输出的色带41在一面侧被输送,以与轴14、13、剥离构件28和轴12滑动接触并被卷取在卷取卷轴44上,或与其相反地,与轴12、剥离构件28和轴14、13滑动接触并被倒卷在供给卷轴43上。
在这里,若提及盒42被安装到本体装置上时的本体装置侧的传感器Se2和热印刷头40与这些轴的配置关系,则如图10的(A)所示,沿着从供给卷轴43输出的色带41,传感器Se2被设置于轴14与轴13之间,热印刷头40被设置于轴13与剥离构件28之间。
此外,若提及盒42被安装到本体装置上时的色带41、供给卷轴43、卷取卷轴44等的关系,则色带41的架设在供给卷轴43与卷取卷轴44之间的长度,被设定为比Y(黄)、M(洋红)、C(青绿)、Bk(黑)这连续的4种颜色的带面板中的3种颜色的带面板的合计长度小,并且,沿着架设在供给卷轴43与卷取卷轴44之间的色带41,供给卷轴43与传感器Se2之间的距离、传感器Se2与热印刷头40之间的距离、热印刷头40与剥离构件28之间的距离、以及剥离构件28与卷取卷轴44之间的距离,均被设定为比色带41的1种颜色的带面板的长度小。
<卷轴本体和本体装置的卡合>
接着,参照图7,说明供给卷轴43侧的卷轴本体110和与卷轴本体110卡合的印刷装置1的卡合部。图7是表示供给卷轴43的卡合部112和本体装置侧的卡合构件(卡合凸部122)的卡合状态的图,由于卷取卷轴44的卡合部与本体装置侧的卡合构件的卡合状态也相同,所以仅对供给卷轴43进行说明,省略对卷取卷轴44的说明。卡合部112具有向端部方向突出的矩形的8个凸部。另外,图6所示的供给卷轴43和卷取卷轴44分别将色带41卷绕(保持)在卷轴本体110上,在供给卷轴43上卷绕有色带41中的未使用部分,在卷取卷轴44上卷绕有色带41中的已使用部分(基于热印刷头40的热转印后的色带41)。
卷轴本体110具有:两侧具有凸缘113、114并保持色带41的筒状的带保持部118、与凸缘113相邻地设于一侧端部的卡合部112、和与凸缘114相邻地设于卡合部112的相反侧且直径比带保持部118的筒状部小的轴部119。
由于凸缘113、114在卷轴本体110的轴向上对色带41向带保持部118的卷绕进行限位,所以即使卷轴本体110旋转,未使用的色带41也不会自带保持部118错位地被供给(供给卷轴43的情况),色带41中的已使用部分也被适当地卷绕于卷取侧的带保持部(卷取卷轴44的情况)。
相对于供给卷轴43的卡合部112的本体装置侧的卡合部由多个构件构成。即,支承轴125被固定于外壳2,支承轴125能够旋转地轴支承圆盘状且在外缘部具有齿轮的卡合构件。在卡合构件的、与卡合部112卡合的一侧,相向地(相对于卡合构件的旋转方向能够形成180°的相位差地)突出设置有形状与卡合部112的凸部(槽部)不同的两个卡合凸部122。在卡合部122上形成有槽,该槽由呈直线状地形成在凸部侧面且具有规定的倾斜角度的倾斜面和连接相邻的凸部的倾斜面间的底部形成(在图7中,卡合部112和卡合部122的凸部的关系是相反的)。此外,在支承轴125上绕挂有弹簧124,利用该弹簧124,卡合构件(卡合凸部122)能够滑动地向卡合部侧被施力。另外,在齿轮123上啮合有未图示的齿轮,来自电机Mr3的驱动力被传递到该未图示的齿轮。
在将盒42安装到本体装置上时,有时卷轴本体110的卡合部112的凸部的前端与设于装置本体侧的卡合构件的卡合凸部122的前端抵接(碰撞)而无法顺利地插入。由于卡合构件相对于支承轴125的轴向能够滑动地设置,所以在卡合部112的凸部的前端和卡合凸部122的前端碰撞时,卡合凸部122暂时退避到装置框架侧(卷轴本体110的相反侧)。之后,若卡合构件或卷轴本体110旋转,则卡合凸部122进入卡合部112的凸部间的槽中,由弹簧124向卷轴本体110侧施力,卡合凸部122和卡合部112的凸部(之间的槽)以两个点进行点接触。
在卡合构件的齿轮上啮合有齿轮121C,在齿轮121C上同轴地固定安装有形成有狭缝(未图示)的旋转板121A。此外,在夹着旋转板121A的位置,配置有由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构成的透过一体型的传感器121B。因而,旋转板121A和传感器121B构成作为检测供给色带41的供给卷轴43的旋转量的旋转量检测部件的编码器121。另外,设于上述的膜输送辊49的编码器(未图示)也同样地构成。即,构成为在膜输送辊49的驱动轴上嵌套有与图7所示的齿轮123同样的齿轮,具有与该齿轮啮合的齿轮(相当于图7的齿轮121C)和旋转板(相当于图7的旋转板121A),该旋转板的旋转能够由传感器(相当于图7的传感器121B)检测。
伴随着热印刷头40向转印膜46的印刷处理,色带41从供给卷轴43侧向卷取卷轴44被输送,据此,供给卷轴43的带径从大径向小径变化,此外,卷取卷轴44的带径从小径向大径变化。伴随着该变化,将色带41卷取于卷取卷轴44时的张力(张紧力)从大向小变化,将色带41倒卷于供给卷轴43时的张力相反地从小向大变化,因此,在本例中,使用成为卷取卷轴44的旋转驱动源的电机Mr1和成为供给卷轴43的旋转驱动源的电机Mr3这两个电机,这两个电机也利用速度差来调节色带41的张力。例如,在由卷取卷轴44卷取色带41时,将电机Mr3的旋转速度设定得比电机Mr1的旋转速度稍慢,赋予反张力以免色带41松弛。另外,将使电机Mr1、Mr3向色带41被卷取到卷取卷轴44上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作为正转驱动,将使电机Mr1、Mr3向将色带41倒卷到供给卷轴43上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作为逆转驱动。
接着,说明印刷装置1的控制和电气系统。如图8所示,印刷装置1具有进行印刷装置1整体的动作控制的控制部100、和将电源从商用交流电源变换为可使各机构部和控制部等驱动/工作的直流电源的电源部120。
<控制部>
如图8所示,控制部100具有进行印刷装置1整体的控制处理的微型计算机102(以下,简称为微机102。)。微机102由作为中央运算处理装置并以高速时钟工作的CPU、存储有印刷装置1的基本控制动作(程序和程序数据)的ROM、作为CPU的工作区域而工作的RAM、以及连接它们的内部总线构成。
外部总线连接于微机102。在外部总线上连接有:用于与上位装置201进行通信的省略图示的接口;以及暂时存储要向卡片印刷的印刷数据、要向卡片的磁条部或内置IC以磁气或电气方式进行记录的记录数据等的缓冲存储器101。
此外,在外部总线上连接有:控制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号的传感器控制部103;控制向各电机输送驱动脉冲、驱动电力的电机驱动器等的促动器控制部104;用于控制向构成热印刷头40的发热元件提供的热能的热印刷头控制部105;用于控制操作面板部5的操作显示控制部106;以及上述的信息记录部A。
电源部120向控制部100、热印刷头40、操作面板部5和信息记录部A供给工作/驱动电源。
(动作)
接着,以微机102的CPU(以下简称为CPU)为主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的印刷处理动作。另外,由于已经说明了印刷装置1的整体动作,因此在这里以CPU对卡片的印刷顺序的决定流程为中心进行说明。
首先,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200中,由于能够对卡片的双面进行印刷,所以用户在PC等上位装置201生成印刷数据。由于在本装置中使用的色带41例如是用于在卡片的正面印刷彩色和黑色(Y、M、C、Bk)(称为彩色)而在反面印刷黑色(Br)的部件,所以用户生成正面用的印刷数据和反面用的印刷数据。此时,当始终在正面印刷彩色而在反面印刷黑色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是在发行多张卡片时中途要在正面印刷黑色而在反面印刷彩色的情况下,跳过正面用的彩色带面板41a而从反面用的单色带面板41b开始印刷,之后,以下一个正面用彩色带面板41a印刷用于印刷在卡片的反面的图像。因此,浪费了先前的彩色带面板41a。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构成为对接着能够使用的色带41的带面板的种类(彩色或黑色)与从上位装置201送来的印刷数据进行比较,并能够变更印刷顺序。另外,即使在使用图11的(A)所示的YMCBk-Bk色带41的情况下,在使用相同种类的带面板在卡片的双面上进行印刷时(例如双面彩色或双面黑色),也浪费了任一个带面板。在该情况下,如果在卡片排出时将卡片的正面设为朝上地排出或者将反面设为朝上地排出而变更印刷顺序,则能提高卡片发行的处理速度。例如,在将卡片反面设为朝上地排出的情况下,在二次转印部,若在正面转印后转印反面,则需要在反面转印后再次翻转卡片后排出。因此,如果先转印反面后再转印正面并直接排出,则缩短了翻转处理的时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微机102的CPU比较从上位装置201接收的印刷数据与接着能够使用的带面板的种类并决定印刷顺序。以下,说明具体处理的流程。
如图9的流程图所示,在步骤S1中,判别接着能够使用的带面板的种类。这是因为通过如上所述由传感器Se2进行的Bk(黑)面板的通过的检测和由编码器121进行的供给卷轴43的旋转量的检测,可知当前的带位置,所以能够判别接着能够使用的带面板是彩色带面板41a还是单色带面板41b。
接着,在步骤S2中从上位装置接收印刷数据。首先,判断在该印刷数据中是否有正面的印刷数据(步骤S3),在没有正面的印刷数据而仅有反面的印刷数据时,判断为单面印刷,印刷顺序为“仅反面”(步骤S4)。另外,在没有反面的印刷数据而仅有正面的印刷数据时(步骤S5),判断为单面印刷,印刷顺序为“仅正面”(步骤S6)。这样,在仅有正面或仅有反面的情况下,由于使用的带面板的种类由印刷数据决定,所以,如果是彩色数据则使用彩色带面板41a进行印刷,如果是单色数据则使用单色带面板41b进行印刷。
接着,判别安装在印刷装置1中的色带41是否为双面专用色带(步骤S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色带41虽然为Y、M、C、Bk:Bk的双面专用色带、但该色带41为Y、M、C、Bk这4种颜色的带面板按顺序构成的色带(图11的(B))的情况下,无需根据印刷数据变更印刷顺序。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卡片排出面的朝向变更印刷顺序(步骤S8)。因此,在设定为以正面朝上的方式排出的情况下,印刷顺序为“正面→反面”(步骤S9),在设定为以反面朝上的方式排出的情况下,印刷顺序为“反面→正面”(步骤S10)。
当在步骤S7中判定为安装的色带41为双面专用色带时,比较正面的印刷数据与反面的印刷数据,判断在正面和反面是否使用同一种类的带面板(步骤S11)。例如,在安装了双面专用色带的状态下双面都印刷彩色数据时,由于无需根据印刷数据变更印刷顺序,因此,在该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8,根据卡片排出面的朝向决定印刷顺序。
当在步骤S11中判别为在正面和反面印刷数据的种类不同时,比较在步骤S1判断的接着能够使用的带面板的种类与正面的印刷数据的种类(彩色或单色),判断是否一致(步骤S12)。例如,在接着能够使用的带面板的种类为彩色带面板41a而正面的印刷数据也是彩色数据的情况下,如果以正面(彩色)→反面(单色)的顺序进行印刷则不会浪费带面板,所以印刷顺序设定为“正面→反面”(步骤S13)。另一方面,在接着能够使用的带面板的种类为彩色带面板41a而正面的印刷数据为单色数据的情况下,若以正面(单色)→反面(彩色)的顺序进行印刷,则由于跳过接着能够使用的彩色带面板41a印刷正面的单色数据,所以浪费了彩色带面板41a。因此,该情况下的印刷顺序设定为“反面→正面”(步骤S14)。
按照这样设定的印刷顺序在一次转印部对转印膜46进行印刷处理,并在二次转印部在卡片的第一面上进行转印处理。之后,在双面印刷的情况下,翻转卡片并对卡片的第二面进行转印处理(步骤S15)。转印处理结束的卡片被排出到收容部D(步骤S16)。此外,在根据带面板的种类和印刷数据的种类设定的印刷顺序、与根据卡片排出面的朝向设定的印刷顺序不同的情况下,能够由用户设定使哪一种印刷顺序优先。假如根据带面板的种类和印刷数据的种类设定的印刷顺序被优先,则在卡片的双面上进行转印处理后再一次进行卡片翻转处理,并将卡片排出到收容部D。
根据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从当前的色带41位置起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带面板的种类和从上位装置201接收的印刷数据的种类(彩色数据还是单色数据)进行比较并决定印刷顺序,所以能够减轻带面板的浪费。另外,在不会因印刷数据而产生带面板的浪费的情况下(安装的色带不是双面专用色带或者正面的印刷数据和反面的印刷数据为相同种类等情况),由于能够根据卡片排出面的朝向设定印刷顺序,所以处理时间缩短。
上述的根据卡片排出面的朝向进行的印刷顺序的设定,用于消除以下问题。根据将印刷介质(卡片)的排出面设为面朝上地排出或面朝下地排出来变更印刷顺序,这种构造具有能够缩短印刷介质排出时的处理时间的效果。例如,在对印刷介质从下方实施印刷处理的印刷装置的情况下,若要使印刷介质的反面朝上地排出,则进行正面转印→翻转并反面转印→进一步翻转而排出,由于增加了翻转动作,因此,在该情况下,若将印刷顺序变更为反面→正面,则无需印刷后的翻转动作,能够缩短处理时间。
但是,在对印刷介质的双面变更印刷顺序的情况下,具有以下所示的问题。例如,在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07375号公报)这样的色带的印刷装置中,在使用了图11的(A)、图12所示的、在印刷介质的正面和反面分别由不同种类的带面板(例如彩色带面板41a和黑色带面板41b)构成的双面专用色带的情况下,当使印刷介质排出时的处理速度优先而变更印刷顺序时,有可能跳过彩色带面板41a或单色带面板41b之一而印刷,恐怕会浪费带面板。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一种印刷装置中,为了在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印刷介质的双面上进行印刷,使用连续地配置单色或多色的第一带面板和与所述第一带面板不同种类的第二带面板并按顺序配置所述第一带面板和所述第二带面板而成的第一色带、或者使用同一种类的带面板按顺序配置而成的第二色带,直接或间接地在所述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处理,其特征在于,具备:印刷部,在所述印刷介质上直接或间接地形成图像;带种类判定部件,判定所述色带是所述第一色带还是第二色带;印刷数据判定部件,根据印刷数据判定是否针对所述印刷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使用同一种类的所述带面板;排出面设定部件,设定使所述印刷介质的第一面朝上地排出还是使第二面朝上地排出;以及印刷顺序决定部件,决定所述印刷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印刷顺序,在由所述带种类判定部件判定为使用所述第二色带、或者由所述印刷数据判定部件判定为针对所述印刷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使用同一种类的所述带面板的情况下,所述印刷顺序决定部件根据由所述排出面设定部件设定的信息,决定对所述印刷介质的印刷顺序。
另外,还具备:检测部件,检测所述色带的各带面板的面板位置;使用面板判别部件,根据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判别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带面板是所述第一带面板还是所述第二带面板;以及印刷数据判断部件,判断进行印刷的数据是使用所述第一带面板进行印刷还是使用所述第二带面板进行印刷,在由所述带种类判定部件判定为使用所述第一色带且由所述印刷数据判定部件判定为针对所述印刷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使用不同种类的所述带面板的情况下,所述印刷顺序决定部件对由所述使用面板判别部件判别的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带面板的种类和由所述印刷数据判断部件判断的带面板的种类进行比较,来决定对所述印刷介质的印刷顺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为了在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印刷介质的双面上进行印刷,使用连续地配置单色或多色的第一带面板和与所述第一带面板不同种类的第二带面板并按顺序配置所述第一带面板和所述第二带面板而成的第一色带、或者使用同一种类的带面板按顺序配置而成的第二色带,在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处理,其特征在于,判定所述色带是所述第一色带还是第二色带,根据印刷数据判定是否针对所述印刷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使用同一种类的所述带面板,对是使所述印刷介质的第一面朝上地排出还是使第二面朝上地排出进行设定,在判定为所使用的色带使用所述第二色带、或者针对所述印刷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使用同一种类的所述带面板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印刷介质的排出面的设定信息,决定对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印刷顺序,按照所决定的印刷顺序,在所述印刷介质的双面上进行印刷处理。
并且,检测所述色带的各带面板的面板位置,判别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带面板是所述第一带面板还是所述第二带面板,判断印刷数据是使用所述第一带面板进行印刷还是使用所述第二带面板进行印刷,在判断为使用所述第一色带且针对所述印刷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一面使用不同种类的所述带面板的情况下,比较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带面板的种类和根据所述印刷数据判断的带面板的种类,来决定对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印刷顺序。
根据以上说明,判定色带的种类、根据印刷数据使用的带面板的种类,在非双面专用色带的情况下或者在印刷介质的双面使用相同种类的带面板进行印刷的情况下,根据印刷介质的排出面决定对印刷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印刷顺序,所以具有在使用了色带的印刷装置中也能够缩短印刷介质排出时的处理时间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微机102的CPU决定印刷顺序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将接着能够使用的色带的信息发送给上位装置201,在上位装置201侧决定印刷顺序,以该决定的印刷顺序将印刷命令发送给印刷装置1。另外,也可以同样地将所安装的色带41的类别信息、卡片排出面的设定信息发送给上位装置201,在上位装置201侧决定印刷顺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一次转印部在转印膜46上形成使用了色带41的图像而在二次转印部将该图像转印到卡片上的中间转印型打印机的例子,但也可以使用由热印刷头40和压印辊45压接色带41和卡片而直接在卡片上印刷的直接转印型打印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图11的(B)所示的Y、M、C、Bk这4种颜色的带面板按顺序构成的色带41不作为双面专用色带来处理的例子,但也可以用Y、M、C这3种颜色对卡片的正面进行彩色印刷而用Bk对反面进行单色印刷。也就是说,通常来说,Y、M、C、Bk的色带41以用4种颜色在卡片的一个面上进行印刷的方式使用,但也可以如图12所示,将色带41设定为Y、M、C作为彩色带面板(第一带面板)41a而Bk作为单色带面板(第二带面板)41b使用的模式。
该模式设定既可以由用户操作操作面板部5来设定,也可以从上位装置201侧设定。在设定了该模式的情况下,即使是Y、M、C、Bk按顺序构成的色带41,也被判定为双面专用色带,所以图9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7的判断变成“是(为双面专用色带)”,之后的流程如上所述(与Y、M、C、Bk、Bk色带同样)。根据以上说明,能够在卡片的正面和反面上分别印刷不同种类的颜色(墨)的色带,能够作为双面专用色带使用,能够适用本发明的控制。
另外,本申请要求通过参照而在此引用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116846号、日本专利申请2013-116847号以及日本专利申请2014-102129号的优先权。

Claims (6)

1.一种印刷装置,为了在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印刷介质的双面上进行印刷,使用连续地配置单色或多色的第一带面板和与所述第一带面板不同种类的第二带面板并按顺序配置所述第一带面板和所述第二带面板而成的色带,直接或间接地在所述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处理,其特征在于,具备:
印刷部,所述印刷部在所述印刷介质上直接或间接地形成图像;
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检测所述色带的各带面板的面板位置;
使用面板判别部件,所述使用面板判别部件根据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判别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带面板是所述第一带面板还是所述第二带面板;
接收部,所述接收部接收印刷数据;
印刷数据判断部件,所述印刷数据判断部件判断所述印刷数据是使用所述第一带面板进行印刷还是使用所述第二带面板进行印刷;以及
印刷顺序决定部件,所述印刷顺序决定部件决定对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印刷顺序,
所述印刷顺序决定部件对由所述使用面板判别部件判别的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带面板的种类和由所述印刷数据判断部件判断的带面板的种类进行比较,来决定对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印刷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印刷数据判断部件判断的在所述第一面使用的带面板的种类、与由所述使用面板判别部件判别的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带面板的种类一致的情况下,所述印刷顺序决定部件使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第一面先印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顺序决定部件构成为还能够根据是使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第一面朝上地排出还是使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第一面朝下地排出来变更印刷顺序,
在由所述印刷数据判断部件判断为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使用同一种类的带面板的情况下,所述印刷顺序决定部件根据所述印刷介质的排出面来决定印刷顺序。
4.一种印刷方法,为了在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印刷介质的双面上进行印刷,使用连续地配置单色或多色的第一带面板和与所述第一带面板不同种类的第二带面板并按顺序配置所述第一带面板和所述第二带面板而成的色带,直接或间接地在所述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处理,其特征在于,
检测所述色带的各带面板的面板位置,判别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带面板是所述第一带面板还是所述第二带面板;
判断印刷数据是使用所述第一带面板进行印刷还是使用所述第二带面板进行印刷;
对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带面板的种类和根据所述印刷数据判断的带面板的种类进行比较,来决定对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印刷顺序;
按照所决定的印刷顺序在所述印刷介质的双面上进行印刷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决定印刷顺序时,当在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第一面使用的带面板的种类与接着能够使用的最近的带面板的种类一致时,决定印刷顺序,以使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第一面先印刷。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对是使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第一面朝上地排出还是使所述第二面朝上地排出进行设定,
在判断为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使用同一种类的带面板的情况下,根据所设定的排出面的信息来决定印刷顺序。
CN201410240724.3A 2013-06-03 2014-06-03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Active CN1042102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6846 2013-06-03
JP2013116846 2013-06-03
JP2013116847A JP6114117B2 (ja) 2013-06-03 2013-06-03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2013-116847 2013-06-03
JP2014102129A JP6114230B2 (ja) 2013-06-03 2014-05-16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2014-102129 2014-05-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0240A CN104210240A (zh) 2014-12-17
CN104210240B true CN104210240B (zh) 2017-06-20

Family

ID=51984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40724.3A Active CN104210240B (zh) 2013-06-03 2014-06-03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139018B2 (zh)
CN (1) CN1042102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48970B2 (ja) * 2015-06-19 2019-07-24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
JP6599658B2 (ja) * 2015-06-19 2019-10-30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
JP6748471B2 (ja) * 2016-04-06 2020-09-02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680927B (zh) * 2017-10-23 2023-06-16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纸传片装置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8906U (zh) * 1990-05-08 1991-01-09 周小一 电子打字机热敏色带倒带器
KR0171542B1 (ko) * 1996-01-22 1999-05-01 윤종용 칼라 프린터의 리본 모터의 구동 제어방법
JP4419713B2 (ja) * 2004-06-25 2010-02-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120942A1 (en) * 2005-11-30 2007-05-31 Ncr Corporation Dual-sided two color thermal printing
JP4830903B2 (ja) 2007-02-23 2011-12-07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熱転写印刷方法及び熱転写印刷システム
JP4698744B2 (ja) 2009-02-02 2011-06-08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CN103025532B (zh) * 2010-07-22 2016-03-1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201800326U (zh) * 2010-09-02 2011-04-20 南京芯一打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敏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39018B2 (en) 2015-09-22
CN104210240A (zh) 2014-12-17
US20140354752A1 (en) 2014-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0862B (zh) 印刷装置
CN104210240B (zh)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EP2468516B1 (en)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method
CN103832084B (zh) 转印装置及转印方法
CN103660614A (zh) 打印机
CN104369530B (zh) 印刷系统和印刷装置
US20120321362A1 (en) Heating apparatus
US10434795B2 (en) Transfer apparatus
CN104002545A (zh) 转印装置
US6762780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N104002547A (zh) 转印装置和转印方法
US9505229B2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s
US20150283801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system
CN10598474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082739A (zh) 转印装置
US998149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007642A (zh) 转印装置和转印方法
CN107073973B (zh) 图像形成体制造装置、转印色带以及图像形成体制造方法
US7133059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3832083B (zh) 转印装置
CN105313479B (zh) 印刷装置
JP6114230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6114117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CN102407681B (zh) 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72773A (zh) 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