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4332A - 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04332A CN104204332A CN201380016263.5A CN201380016263A CN104204332A CN 104204332 A CN104204332 A CN 104204332A CN 201380016263 A CN201380016263 A CN 201380016263A CN 104204332 A CN104204332 A CN 1042043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m
- generating unit
- accepting groove
- casing
- steam gene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0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08000005156 Dehydr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8044 dehyd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297 de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09 ga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261 resistance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4 vap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6 vapo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40—Steam generating arrangement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5/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having further drying means, e.g. using hot air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12—Casings; Tu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衣物处理装置(100),其包括:用于收容衣物的收容槽(200);包含产生向该收容槽(200)喷射的蒸汽的蒸汽产生器(420)的蒸汽产生部(400);以及收容所述收容槽(200)和所述蒸汽产生器(420)的机壳(110)。所述蒸汽产生器(420)以与所述机壳(110)隔开距离的方式而被保持。所述蒸汽产生器(420)也可以具有规定用于产生所述蒸汽的腔室(430)的壁面(429、431、432、434)。所述蒸汽产生部(400)也可以包含对所述壁面(429、431、432、434)进行加热的加热器(425),且与所述机壳(110)隔开距离而被保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衣物进行洗涤、脱水及/或烘干的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已开发有一种向衣物供应蒸汽来进行杀菌的洗衣机(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洗衣机具备使用浸在水中的加热器来产生蒸汽的蒸汽产生器。蒸汽从蒸汽产生器向收容衣物的收容槽漏出。其结果,收容槽被充满蒸汽。
专利文献1的洗衣机具备收容收容槽及蒸汽产生器的机壳。蒸汽产生器直接安装于机壳的内面。其结果,机壳成为高温。使用者在操作洗衣机的期间有时也会接触到机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6/1267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缓和向机壳的热传递的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收容槽,用于收容衣物;蒸汽产生部,包含产生向该收容槽喷射的蒸汽的蒸汽产生器;以及机壳,收容所述收容槽和所述蒸汽产生器。所述蒸汽产生器以与所述机壳隔开距离的方式而被保持。
本发明所涉及的衣物处理装置能够缓和向机壳的热传递。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会变得更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而被例示的洗衣机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概略透视立体图。
图3是被收容在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机壳中的蒸汽供应机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4A是图3所示的蒸汽供应机构的蒸汽产生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4B是图3所示的蒸汽供应机构的蒸汽产生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用于将图4A和图4B所示的蒸汽产生部的盖部与机壳进行连接的安装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使用图5所示的安装部固定于机壳顶壁的蒸汽产生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7是连接于第一加强框架和第二加强框架的蒸汽产生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8A是图4A和图4B所示的蒸汽产生部的蒸汽产生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8B是图4A和图4B所示的蒸汽产生部的蒸汽产生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9是图8A和图8B所示的蒸汽产生器的主片的概略立体图。
图10是图8A和图8B所示的蒸汽产生器的概略展开立体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蒸汽产生器的盖片的概略立体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主片的概略俯视图。
图13是图3所示的蒸汽供应机构的供水机构的概略图。
图14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收容槽的前部的概略后视图。
图15是概略地表示图13所示的供水机构的泵的间歇动作与腔室空间内的温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6是概略地表示被供应至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水槽的水的温度变化的图。
图17A是表示脱水工序中的蒸汽供应时机的概略时序图。
图17B是表示脱水工序中的蒸汽供应时机的概略时序图。
图17C是表示脱水工序中的蒸汽供应时机的概略时序图。
图18是概略地表示基于图8B所示的蒸汽产生器的温度的、对门体的控制的框图。
图19是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而被例示的洗衣机中使用的蒸汽产生器的概略展开立体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蒸汽产生器的概略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作为衣物处理装置而被例示的洗衣机。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上”、“下”、“左”、“右”等表示方向的用语只是为了说明清楚,对衣物处理装置的原理没有任何限定。另外,衣物处理装置的原理还能够应用于具有对衣物进行洗涤和烘干的能力的装置(洗衣干衣机)、对衣物进行烘干的装置(干衣机)。
<第一实施方式>
<洗衣机>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的概略纵剖视图。使用图1说明洗衣机100。
洗衣机100具备机壳110以及在机壳110内收容衣物的收容槽200。收容槽200包括:具有包围旋转轴RX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周壁211的旋转滚筒210;以及收容旋转滚筒210的水槽220。收容槽200呈包围旋转轴RX的大致圆筒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轴RX作为中心轴而被例示。
机壳110具备:形成有用于向收容槽200投入衣物的投入口119的前壁111;以及前壁111的相反侧的后壁112。机壳110包含:在前壁111与后壁112之间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机壳顶壁113;以及机壳顶壁113的相反侧的机壳底壁114。旋转滚筒210和水槽220上分别形成有与在前壁111形成的投入口119连通的开口部213、227。
洗衣机100还具备安装于前壁111的门体120。门体120在闭塞形成于前壁111的投入口119的关闭位置与打开投入口119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使用者能够通过使门体120转动到打开位置来通过前壁111的投入口119向收容槽200投入衣物。之后,使用者能够使门体120移动到关闭位置来使洗衣机100洗涤衣物。此外,图1所示的门体120处于关闭位置。
旋转滚筒210以在前壁111与后壁112之间延伸的旋转轴RX为中心旋转。被投入收容槽200的衣物随着旋转滚筒210的旋转而在旋转滚筒210内移动,被进行洗涤、漂洗和/或脱水之类的各种处理。
旋转滚筒210包括与处于关闭位置的门体120相向的底壁212。水槽220具备:包围旋转滚筒210的底壁212和周壁211的一部分的底部221;以及在底部221与门体120之间包围旋转滚筒210的周壁211的其他部分的前部222。
收容槽200包含安装于旋转滚筒210的底壁212的旋转轴230。旋转轴230沿着旋转轴RX向后壁112延伸。旋转轴230贯穿水槽220的底部221,并出现在水槽220与后壁112之间。
洗衣机100还具备:安装于水槽220的下方的马达231;安装于在水槽220的外部露出的旋转轴230的带轮232;以及用于将马达231的动力传递给带轮232的带233。当马达231工作时,马达231的动力被传递至带233、带轮232和旋转轴230。其结果,旋转滚筒210在水槽220内旋转。
洗衣机100还具备在水槽220的前部222与门体120之间设置的衬垫结构130。转动到关闭位置的门体120对衬垫结构130进行压缩。其结果,衬垫结构130在门体120与前部222之间形成水密密封结构。
洗衣机100还具备连接于水龙头(未图示)的供水口140以及用于分配经由供水口140导入的水的分配部141。供水口140出现于横置在收容槽200上的机壳顶壁113上。分配部141设置于机壳顶壁113与收容槽20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壳顶壁113作为顶壁而被例示。
洗衣机100还具备收容洗涤剂的洗涤剂收容部(未图示)和向收容槽200喷射蒸汽的蒸汽供应机构300(后述)。分配部141具备用于向收容槽200、洗涤剂收容部和蒸汽供应机构300选择性地供应水的多个供水阀。此外,在图1中,没有示出向收容槽200和洗涤剂收容部的供水路径。对于向收容槽200和洗涤剂收容部的供水,适当地应用使用于已知的洗衣机的技术。
<蒸汽供应机构>
图2是洗衣机100的概略透视立体图。图3是在机壳110中收容的蒸汽供应机构300的概略立体图。在图2和图3中,以点线表示机壳110。在图3中,没有示出收容槽200。图3中的箭头概略地表示供水路径。使用图1至图3说明蒸汽供应机构300。
蒸汽供应机构300具备被用作分配部141的一部分的供水阀310以及配置于收容槽200的下方的储水槽320。供水阀310用于控制向储水槽320的供水。当供水阀310打开时,从供水口140向储水槽320供应水。当供水阀310关闭时,向储水槽320的供水停止。
蒸汽供应机构300还具备安装于储水槽320的泵330以及接收从泵330喷出的水的蒸汽产生部400。泵330向蒸汽产生部400进行间歇或连续的供水动作。在间歇的供水动作的期间,泵330向蒸汽产生部400供应被调整为瞬间性地产生蒸汽的适量的水。如果泵330向蒸汽产生部400连续性地进行供水,则用于产生蒸汽的水中包含的杂质(水垢)从蒸汽产生部400被冲洗。
蒸汽产生部400为了产生向收容槽200喷射的蒸汽而被加热成高温。机壳110收容包括进行旋转运动的旋转滚筒210的收容槽200以及加热成高温的蒸汽产生部400,因此,收容槽200和蒸汽产生部400适当地与使用者隔开距离。因而,使用者能够安全地操作洗衣机100。
如图2所示,蒸汽供应机构300还具备从蒸汽产生部400向下方延伸的蒸汽导通管340。如图1所示,水槽220的前部222包含包围旋转滚筒210的周壁211的周壁部223以及与衬垫结构130协作而形成水密密封结构的环状部224。蒸汽导通管340连接至周壁部223。蒸汽产生部400所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导通管340被供应至收容槽200。此外,为了避免在使收容槽200旋转的情况下的振动传递至蒸汽产生部400,蒸汽导通管340优选为波纹管形状。
图4A和图4B是蒸汽产生部400的概略立体图。使用图2至图4B说明蒸汽产生部400。
蒸汽产生部400具备大致矩形箱状的壳体410以及被壳体410包围的蒸汽产生器420。壳体410具备用于收容蒸汽产生器420的容器部411以及盖住容器部411的盖部412。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410使用耐热性的树脂材料而形成。此外,“耐热性”这一用语是指在加热器425的加热下不出现热变形之类的显著的物性的变化。
蒸汽产生器420使用连接管421和管(未图示)连接于泵330。另外,蒸汽产生器420使用排气管422连接于蒸汽导通管340。容器部411包含形成有开口部413的底壁部414。连接管421和排气管422通过开口部413向下方突出。
泵330从储水槽320向蒸汽产生部400内的蒸汽产生器420强制性地进行供水,因此,蒸汽产生器420配置于比储水槽320更靠上方的位置。如果不用泵330而进行从储水槽320向蒸汽产生器420的供水,则储水槽320中的水需要通过重力的作用而输送至蒸汽产生器420。在该情况下,蒸汽产生器420需要配置于比储水槽320更靠下方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储水槽320向蒸汽产生器420的供水是使用泵330来执行的。水利用泵330的压力而强制性地从储水槽320被供应至蒸汽产生器420,因此,在蒸汽产生器420与储水槽320的配置设计上难以产生上下关系的限制。由于储水槽320与蒸汽产生器420的配置设计的自由度增加,因此,机壳110内的空间被有效利用。
如图2所示,虽然蒸汽产生器420配置于比储水槽320更靠上方的位置,但是泵330能够将水从储水槽320适当地供应至蒸汽产生器420。
如果由于非预期的故障或其它不良状况而在蒸汽产生器中不小心流入水,则会不必要地产生蒸汽。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泵330,因此,储水槽320配置于比蒸汽产生器420更靠下方的位置。即使在泵330由于故障而停止从而无法控制向蒸汽产生器420的水的供应的情况下,在将储水槽320/泵330与蒸汽产生器420连通的软管内滞留的水也不会不必要地流入蒸汽产生器420。如上所述,如果没有泵330,则蒸汽产生器420需要配置于比储水槽320更靠下方的位置。例如在为了控制从储水槽320向蒸汽产生器420的水的供应而设置的开闭阀之类的控制部件产生故障的情况下,无法控制向蒸汽产生器420的水的供应,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从储水槽320向蒸汽产生器420不必要地供应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泵330,因此,难以产生从储水槽320向蒸汽产生器420不必要地供水的情况。
如图2所示,机壳110具备在前壁111与后壁112之间直立设置的右壁115以及右壁115的相反侧的左壁116。旋转轴RX沿着右壁115和左壁116延伸(即,旋转轴RX与右壁115和左壁116大致平行地延伸)。
图2中使用点划线表示了通过旋转轴RX的垂直面VP。储水槽320配置于机壳110的左下的空间(垂直面VP与左壁116之间的空间)。蒸汽产生器420配置于机壳110的右上的空间(垂直面VP与右壁115之间的空间)。这样,蒸汽产生器420和储水槽320配置于相对于收容槽200的中心轴(旋转轴RX)大致对称的位置。另外,储水槽320配置于后壁112的附近,另一方面,蒸汽产生器420配置成相比于后壁112更靠近前壁111。
在一般的洗衣机的情况下,收容洗涤剂的洗涤剂收容部设置于机壳的上部前方的左侧和右侧的其中之一。除了洗涤剂收容部所占的位置以外的大致圆筒形的收容槽200外的空间有效利用于分别配置储水槽320和蒸汽产生器420。例如,如果洗涤剂收容部配置于机壳110的上部前方的左侧,则如图2所示那样储水槽320配置于机壳110的左侧下方的后方。此时,如果蒸汽产生器420配置于机壳110的右侧上方的前方,则大致矩形箱状的机壳110的内面与大致圆筒形的收容槽200外面之间的内部空间有效利用于配置储水槽320和蒸汽产生器420。其结果,储水槽320和蒸汽产生器420也可以被设计成在容许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大。
如果洗涤剂收容部处于上述的位置,则储水槽320也可以配置于相对于收容槽200的中心轴(旋转轴RX)与洗涤剂收容部大致对称的位置,且蒸汽产生器420配置于相对于包含收容槽200的旋转轴RX的水平面HP与储水槽320大致对称的位置。与上述的布局设计同样,机壳110内部的空间得以有效利用。
如果洗涤剂收容部处于上述的位置,则储水槽320也可以配置于洗涤剂收容部的下方。在该情况下,蒸汽产生器420也可以配置于比储水槽320更靠上方的位置。此时,蒸汽产生器420也可以配置于相对于包含收容槽200的旋转轴RX的铅直面与储水槽320大致对称的位置。其结果,与上述的布局设计同样,机壳110内部的空间得以有效利用。
在收容槽200的旋转轴RX在机壳110的前后方向上倾斜的情况(例如在旋转滚筒210的旋转轴RX从后壁112向前壁111朝上方倾斜的情况)下,储水槽320和蒸汽产生器420也可以配置于相对于收容槽200的旋转轴RX或包含旋转轴RX的水平面HP大致对称的位置。如果储水槽320和蒸汽产生器420配置于相对于通过机壳110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心的铅直面大致对称的位置,则机壳110的内面与收容槽200的外面之间的内部空间有效利用于配置储水槽320和蒸汽产生器420。
<向机壳的安装结构>
图5是安装于盖部412的安装部150的概略立体图。使用图3和图5说明安装部150。
盖部412包括大致矩形形状的上壁415、从上壁415的缘部向下方突出的盖部周壁416以及从盖部周壁416向前方突出的突出片417。洗衣机100具备安装于盖部412的安装部150。安装部150包括固定于上壁415的第一安装片151以及固定于突出片417的第二安装片152。第一安装片151和第二安装片152从盖部412向上方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壳体410同样,安装部150使用耐热性的树脂材料而形成。
第一安装片151包括连接于上壁415的第一连接板153、从第一连接板153向上方突出的第一直立板154以及从第一直立板154向右方突出的一对第一卡合片155。第二安装片152包括连接于突出片417的第二连接板156、从第二连接板156向上方突出的第二直立板157以及从第二直立板157向前方突出的第二卡合片158。
图6是使用安装部150固定于机壳顶壁113的蒸汽产生部400的概略立体图。使用图3和图6说明蒸汽产生部400向机壳顶壁113的安装。
如图3所示,机壳110还具备沿着右壁115的上缘设置的第一加强框架117以及沿着前壁111的上缘设置的第二加强框架118。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框架117和第二加强框架118作为加强框架而被例示。
如图6所示,在第一加强框架117形成有多个开口部171。第一安装片151的第一卡合片155被插入于开口部171。由此,第一安装片151与第一加强框架117卡合。
第一安装片151包括形成于第一连接板153与第一直立板154之间的角落部的多个第一翅片159。蒸汽产生部400的热的大部分通过第一翅片159散热,因此,传递至第一加强框架117和机壳顶壁113的热量变少。
在第二加强框架118也形成有开口部。如图6所示,第二安装片152的第二卡合片158被插入于第二加强框架118的开口部。其结果,第二安装片152与第二加强框架118卡合。其结果,蒸汽产生部400通过第一安装片151和第二安装片152固定于机壳顶壁113。蒸汽产生部400通过向上方直立设置的第一直立板154和第二直立板157而与机壳顶壁113隔开距离。其结果,盖部412与机壳顶壁113之间存在空气的层。因而,从蒸汽产生部400向机壳顶壁113的热传递得以缓和。
第二安装片152的第二连接板156所连接的突出片417包括向下方突出的多个第二翅片418。蒸汽产生部400的热的大部分通过第二翅片418散热,因此,向第二连接板156传递的热量变少。第二直立板157比第二连接板156窄。因而,从第二连接板156向第二直立板157传导的热量变少。其结果,经由第二直立板157向第二加强框架118和机壳顶壁113传递的热量变少。
图7是连接于第一加强框架117和第二加强框架118的蒸汽产生部400的概略立体图。使用图7说明蒸汽产生部400的安装。
在图7中,使用点划线来表示机壳110的外形轮廓。第一加强框架117包括与从机壳顶壁113向下方延伸的右壁115接近的外缘172以及比外缘172更远离右壁115的内缘173。第一加强框架117还包括从内缘173向下方延伸的肋174。上述的开口部171形成于肋174。第一安装片151的第一卡合片155被插入于开口部171,并向右壁115突出。第一安装片151沿着盖部412的右缘被连接。因而,蒸汽产生部400通过第一安装片151与机壳110的右壁115适当地隔开距离。其结果,从蒸汽产生部400向右壁115的热传递得以缓和。在本实施方式中,右壁115作为侧壁而被例示。
与右壁115邻接的前壁111从机壳顶壁113向下方延伸。从第二加强框架118悬下来的第二安装片152向与前壁111相反的方向弯曲而连接于蒸汽产生部400。因而,蒸汽产生部400通过第二安装片152与机壳110的前壁111适当地隔开距离。如此,蒸汽产生部400离开机壳110,并通过安装部150被保持。
<蒸汽产生器>
图8A和图8B是蒸汽产生器420的概略立体图。使用图8A和图8B说明蒸汽产生器420。
蒸汽产生器420具备大致矩形形状的主片423、设置于主片423上的盖片424以及设置于主片423的线状的加热器425。在本实施方式中,主片423和盖片424由铝形成。因而,主片423和盖片424通过加热器425被适当加热。
蒸汽产生器420还具备热敏电阻426。除了上述的连接管421、排气管422和加热器425以外,热敏电阻426也安装于主片423。使用热敏电阻426并根据由热敏电阻426得到的温度信息来控制加热器425。因此,主片423和盖片424的温度大致恒定地被维持。此外,即使代替热敏电阻426而使用以指定的温度控制加热器425的通断的恒温器,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图9是主片423的概略立体图。使用图8B和图9说明主片423。
主片423包括用于安装连接管421、排气管422和热敏电阻426的主片下面427、设置加热器425的周面428以及主片下面427的相反侧的上面429。主片423还具备从上面429朝向盖片424直立设置来规定大致三角形状的腔室空间430的外腔室壁431以及在腔室空间430内规定蒸汽的流动路径的大致J字形状的内腔室壁432。
图10是蒸汽产生器420的概略展开立体图。图11是盖片424的概略立体图。使用图2、图3、图8B至图11说明蒸汽产生器420。
蒸汽产生器420具备以包围外腔室壁431的方式安装于主片423的衬垫环433。衬垫环433由耐热性橡胶形成。
盖片424具备与主片423相向的下面434以及与外腔室壁431大致相同形状的外密封壁435。盖片424被按压于主片423。其结果,外密封壁435对衬垫环433进行压缩,将腔室空间430保持为气密状态。
在主片423形成有用于使通过连接管421供应的水流入腔室空间430内的流入口437。在腔室空间430的大致中央处形成的流入口437被内腔室壁432包围。如果泵330向蒸汽产生器420供应规定量的水,则水通过连接管421和流入口437向上射出。其结果,水与内腔室壁432、由内腔室壁432包围的主片423的上面429和/或位于流入口437的上方的盖片424的下面434碰撞。蒸汽产生器420被加热器425加热(例如约200℃),具有高的热能。进行间歇的供水动作的泵330对蒸汽产生器420所具有的热能供应适量的水(例如约2cc/次)。其结果,从流入口437向上射出的水瞬时蒸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产生蒸汽而使用的腔室空间430作为腔室而被例示。通过流入口437供应的水所碰撞的内腔室壁432、由内腔室壁432包围的主片423的上面429和/或位于流入口437的上方的盖片424的下面434作为壁面而被例示。
被供应至蒸汽产生器420的水中含有的杂质在气化时还有时附着或析出于形成腔室空间430的壁面。水瞬时蒸发的结果,腔室空间430的内压急剧上升,因此,附着或析出的杂质受到气化时的压力的作用而从腔室空间430容易地被排出。
如图2所示,蒸汽产生器420配置于比收容槽200更靠上方的位置。如上所述,被供应至蒸汽产生器420的水中含有的杂质在气化时还有时附着或析出于主片423的外腔室壁431、内腔室壁432、上面429和盖片424的下面434之类的形成腔室空间430的壁面。如果杂质堆积,则壁面与所供应的水之间的热传递效率降低。其结果,水难以蒸发。然而,如果蒸汽产生器420配置于比收容槽200更靠上方的位置,则附着或析出的杂质利用气化时的压力、重力的作用而向蒸汽产生器420的下方排出或落下。因此,杂质从腔室空间430向收容槽200容易地被排出。其结果,适当地去除在蒸汽产生器420的腔室内附着或析出的杂质的堆积。因此,难以因杂质的堆积而气化能力降低。
图12是主片423的概略俯视图。使用图8B和图12说明主片423。
加热器425在主片423内沿大致U字状的路径延伸。其结果,加热器425包围安装有连接管421的流入口437。其结果,内腔室壁432和被内腔室壁432包围的区域在腔室空间430内温度最高。因此,经由流入口437射出的水瞬时蒸发。
在由外腔室壁431规定的腔室空间430内,大致J字形状的内腔室壁432延伸,因此,腔室空间430绘出旋涡状的流动路径。在主片423形成有在流动路径的末端形成的排气口438。在被内腔室壁432包围的空间内产生的蒸汽随着腔室空间430的内压的增加而朝向排气口438。在排气口438安装有排气管422。到达排气口438的蒸汽通过排气管422向下排气。
加热器425沿着旋涡状的流动路径中的外侧的路径以U字状延伸。因此,在被内腔室壁432包围的空间内产生的蒸汽一边被加热,一边朝向排气管422。由此,排出高温的蒸汽。
蒸汽产生器420向被加热的壁面射出水来使其瞬时蒸发,因此,与利用浸在水中的加热器产生蒸汽的以往技术相比,产生相同的蒸汽量所需的消耗电力少。
<供水机构>
图13是供水机构500的概略图。使用图13说明供水机构500。
向蒸汽产生器420的腔室空间430射出水的供水机构500包括上述的供水阀310、储水槽320、泵330以及连接管421。供水机构500还具备用于测量储水槽320内的水位的水位传感器321。供水阀310也可以根据由水位传感器321检测出的水位,向储水槽320供水或停止向储水槽320供水。
也可以根据泵330的工作时间和/或动作模式(间歇的供水动作和/或连续的供水动作)对供水阀310进行控制。例如在泵330的动作结束时,也可以调整来自供水阀310的供水量使得储水槽320变空。其结果,难以产生储水槽320内的水的冻结。
泵330将储存在储水槽320内的水通过连接管421向腔室空间430供应。泵330的间歇的供水动作被调整成使向腔室空间430内射出的水瞬时蒸发。
腔室空间430内的水蒸发的结果,水中含有的杂质还有时在腔室空间430内堆积。泵330的连续的供水动作被调整成使水以足够冲走所堆积的杂质的流速流入腔室空间430。
排气管422连接于蒸汽导通管340。通过泵330的间歇的供水动作在腔室空间430内产生的蒸汽和通过泵330的连续的供水动作流入腔室空间430内的水通过排气管422和蒸汽导通管340流入收容槽200。
<向收容槽的蒸汽和水的供应>
图14是收容槽200的前部222的概略后视图。使用图1、图13和图14说明向收容槽200的蒸汽和水的供应。
如图1所示,前部222的环状部224包括与旋转滚筒210相向的内面225以及与机壳110的前壁111相向的外面226。图14主要表示内面225。
蒸汽供应机构300具备安装于内面225的分支管351和喷嘴352。蒸汽供应机构300还具备将分支管351与喷嘴352连接的蒸汽管353。蒸汽导通管340经由周壁部223连接于分支管351。
在腔室空间430内产生的蒸汽随着腔室空间430内的压力增加,通过排气管422流入蒸汽导通管340。之后,蒸汽从蒸汽导通管340到达分支管351。喷嘴352设置于比分支管351更靠上方的位置。到达分支管351的蒸汽为高温,因此,被引导到蒸汽管353而到达喷嘴352。最终,蒸汽从喷嘴352向下方喷射。其结果,蒸汽通过旋转滚筒210的开口部213直接吹向收容在收容槽200内的衣物。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管422、蒸汽导通管340、分支管351以及蒸汽管353将在腔室空间430内产生的蒸汽向喷嘴352引导。
如上所述,进行间歇的供水动作的泵330向高温的腔室空间430射出适量的水,因此,水瞬时蒸发。其结果,腔室空间430的内压急剧增大。因此,蒸汽从喷嘴352以高压喷射,将收容槽200的内部空间横切为上下。在旋转滚筒210的下端附近,由于重力而衣物容易集中。从安装于收容槽200的上部的喷嘴352喷射的蒸汽到达旋转滚筒210的下端附近,因此,蒸汽高效率地供应至衣物。
分支管351具备连接于蒸汽导通管340的母管354、从母管354向上方弯曲的上子管355以及从母管354向下方弯曲的下子管356。在母管354中通过蒸汽导通管340流入蒸汽或水。上子管355连接于蒸汽管353,规定蒸汽朝向喷嘴352的向上的路径。
下子管356与上子管355不同,规定向下的路径。在泵330进行连续的供水动作的期间,通过蒸汽导通管340流入分支管351的水由于重力作用而通过下子管356流下。
图14中示出母管354与上子管355之间的夹角θ1。另外,图14还示出母管354与下子管356之间的夹角θ2。夹角θ1是钝角,另一方面,夹角θ2是锐角。由于夹角θ2是锐角,因此,从母管354向下子管356的流动损失比较大。因此,流入母管354的蒸汽几乎不会流向下子管356,主要流向上子管355。另一方面,上子管355规定向上的流动路径,因此,流入母管354的水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几乎不会流向上子管355,主要流向下子管356。因此,蒸汽的流动路径与水的流动路径被适当分离。
<间歇的泵的动作>
图15是概略地表示泵330的间歇动作与腔室空间430内的温度之间的关系的图。使用图10、图13和图15说明泵330的间歇动作。
如图15所示,泵330工作的期间(运行期间)被设定为比泵330停止的期间(停止期间)短。其结果,适量的水被射出至腔室空间430内。
在运行期间,向腔室空间430供应指定量的水。其结果,水蒸发而成为蒸汽。由于从水向蒸汽的相变化所引起的气化热,腔室空间430的温度暂时降低。如上所述,停止期间设定得比较长,因此,加热器425在停止期间能够使腔室空间430足够升温。因而,在泵330进行间歇动作的期间,高压的蒸汽持续供应至收容槽200。特别是在停止期间腔室空间430足够升温,在运行期间,对包括腔室空间430的蒸汽产生器420所具有的热能供应瞬时蒸发的适量的水(例如约2cc/次),从而良好地向收容槽200持续供应高压的蒸汽。
<洗涤工序中的蒸汽的利用>
图16是概略地表示在洗涤工序中向水槽220供应的水的温度的变化的图。使用图1、图10、图13和图16说明在洗涤工序中使用蒸汽的效果。
如图1所示,在水槽220的下部设置有温水加热器160。温水加热器160用于加热被供应至水槽220内的水。
如图16所示,当洗涤工序开始时,向水槽220供应水。在此期间,水槽220内的衣物中包含的水的温度大致恒定。之后,使用温水加热器160,水槽220内的水被加热。温水加热器160发出大的热量,因此,水槽220内的衣物中包含的水的温度迅速上升。之后,当达到指定的温度时,水槽220内的水的加热停止。
在图16中,加热停止后的点线表示由温水加热器160进行的加热停止、且没有蒸汽的供应时的衣物中包含的水的温度变化。加热停止后的实线表示由温水加热器160进行的加热停止、且蒸汽供应至收容槽200时的衣物中包含的水的温度变化。
被供应至收容槽200的蒸汽如上所述为高温,而且直接供应至衣物,因此,水槽220内的衣物中包含的水的温度降低得以缓和。蒸汽产生器420中使用的加热器425消耗比安装于水槽220的温水加热器160少的电力。因而,与使用温水加热器160进行的水槽220内的水的保温相比,通过蒸汽供应进行的保温能够使消耗电力量少。因此,优选泵330在温水加热器160停止后进行间歇的供水动作。
<脱水工序中的蒸汽的利用>
使用图1、图13和图14说明在脱水工序中使用蒸汽的效果。
在脱水工序中,旋转滚筒210以高速旋转。如图1所示,在旋转滚筒210的周壁211形成有大量的小孔219。在旋转滚筒210内收容的衣物通过随着旋转滚筒210的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而被压上周壁211。其结果,衣物中包含的水分通过小孔219向旋转滚筒210外放出。由此,衣物被适当脱水。
被脱水的衣物的纤维相互容易产生氢键。纤维之间的氢键归结于衣物的皱折。如果向旋转滚筒210内供应蒸汽,则蒸汽解除纤维间的氢键。其结果,衣物的皱折降低。因此,优选在衣物接受脱水处理的期间,泵330进行间歇的供水动作。进行间歇的供水动作的结果,从喷嘴352以高压向旋转滚筒210内喷射蒸汽。如上所述,从喷嘴352喷射的蒸汽横切收容槽200,由此,蒸汽均匀地吹到贴在周壁211上而旋转的衣物上。其结果,旋转滚筒210内的衣物整体上难以产生皱折。
图17A至图17C是表示脱水工序中的蒸汽供应时机的概略时序图。使用图1、图17A至图17C说明蒸汽供应时机。
如图17A所示,蒸汽供应机构300也可以在脱水工序的开始起经过指定期间(T1)之后开始蒸汽的供应。在该情况下,衣物所包含的水分少,因此,衣物通过蒸汽的热量和水分被高效地湿润。如图17B和图17C所示,蒸汽供应机构300也可以与脱水工序的开始同步地开始蒸汽的供应。在该情况下,衣物在脱水工序的初期被升温,因此,衣物有效地以高温被湿润。如图17A和图17B所示,蒸汽供应机构300也可以在脱水工序的一部分期间供应蒸汽。如图17C所示,蒸汽供应机构300供应蒸汽的期间也可以与脱水工序的从开始到结束的期间一致。
<蒸汽产生器的冷却>
使用图10和图13说明蒸汽产生器420的冷却工序。
优选伴随使用蒸汽进行的衣物的处理结束,蒸汽产生器420被冷却。如果蒸汽产生器420被冷却,则可防止高温蒸汽向收容槽200内的不必要的喷射。
为了冷却蒸汽产生器420而停止向加热器425的电力供应。之后,泵330开始连续的供水动作。其结果,水从储水槽320连续地流入腔室空间430内。流入腔室空间430内的水从蒸汽产生器420夺取热,并流入收容槽200。因此,蒸汽产生器420在短期间被冷却。
图18是概略地表示基于蒸汽产生器420的温度的、对门体120的控制的框图。使用图1、图8B和图18说明对门体120的控制。
洗衣机100具备将门体120在关闭位置锁定的锁定机构121以及用于控制锁定机构121的锁定和锁定解除的控制部122。锁定机构121的机械性和电气性机构也可以是利用于已知的洗衣机的结构。
如图8B所示,蒸汽产生器420具备热敏电阻426。热敏电阻426检测主片423的温度,并向控制部122输出与所检测出的温度相应的信号。
直到从热敏电阻426输出的信号表示指定的值以下的温度为止,控制部122维持锁定机构121对门体120的锁定。其结果,直到蒸汽产生器420达到指定的温度以下为止,收容槽200的内部空间与外部隔离。因此,洗衣机100非常安全。
<第二实施方式>
图19是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而被例示的洗衣机中使用的蒸汽产生器420A的概略展开立体图。第二实施方式的洗衣机除了蒸汽产生器420A的结构以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同样的结构。因此,下面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除了以下的不同点,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适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附加同一符号。因此,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还适用于附加了同一符号的要素。
蒸汽产生器420A具备主片423A、盖片424A以及被主片423A和盖片424A夹住的衬垫环433。不同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关联地说明的主片423,主片423A中未安装加热器。另一方面,盖片424A中安装有加热器425A。
图20是盖片424A的概略立体图。使用图19和图20说明加热器425A的安装结构。
盖片424A具备被外密封壁435包围的内密封壁436。内密封壁436的形状与主片423A的内腔室壁432的形状大致相同。内密封壁436与内腔室壁432重合。其结果,在腔室空间430内形成旋涡状的流动路径。被内密封壁436包围的下面434的区域与形成于主片423A的流入口437相向,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被称为“相向区域439”。加热器425A以包围相向区域439的方式安装于盖片424A内。如果水的流速被调整成从流入口437流入的水到达盖片424A,则由于相向区域439尤其成为高温,因此,实现瞬时的蒸发。
所述实施方式主要具备以下结构。
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收容槽,用于收容衣物;蒸汽产生部,包含产生向该收容槽喷射的蒸汽的蒸汽产生器;以及机壳,收容所述收容槽和所述蒸汽产生器。所述蒸汽产生器以与所述机壳隔开距离的方式而被保持。
根据所述结构,蒸汽产生器产生蒸汽。蒸汽被喷射到收容衣物的收容槽。由于机壳收容收容槽和蒸汽产生部,收容槽和蒸汽产生部从使用者被适当地隔离。由于蒸汽产生器与机壳隔开距离而被保持,所以蒸汽产生器与机壳之间存在空气层。因此,从蒸汽产生器向机壳的热传递也得以缓和。其结果,使用者能够安全地操作衣物处理装置。
在所述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蒸汽产生器具有规定用于产生所述蒸汽的腔室的壁面。也可以为所述蒸汽产生部包含对所述壁面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且所述蒸汽产生部以与所述机壳隔开距离的方式而被保持。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蒸汽产生部的加热器加热规定用于产生蒸汽的腔室的壁面,因此,在腔室内蒸汽可被适当地产生。由于蒸汽产生部与机壳隔开距离而被保持,所以蒸汽产生部与机壳之间存在空气层。因此,从蒸汽产生部向机壳的热传递也得以缓和。其结果,使用者能够安全地操作衣物处理装置。
在所述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蒸汽产生部包含包围所述蒸汽产生器的壳体以及将该壳体固定于所述机壳的安装部。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壳体包围蒸汽产生器,从蒸汽产生器向机壳的热传递也得以缓和。安装部将壳体适当地固定于机壳。因此,使用者能够安全地操作衣物处理装置。
在所述结构中,衣物处理装置也可以还包括:加强框架,沿所述机壳的上缘而设置。也可以为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加强框架。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安装部安装于沿着机壳的上缘设置的加强框架,所以壳体稳定地被固定于机壳。因此,使用者能够安全地操作衣物处理装置。
在所述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机壳包含在所述收容槽的上方横置的顶壁。优选连接于该顶壁的所述安装部使所述蒸汽产生部与所述顶壁隔开距离。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安装部使蒸汽产生部与横置在收容槽的上方的顶壁隔开距离,所以从蒸汽产生部向顶壁的热传递得以缓和。因此,使用者能够安全地操作衣物处理装置。
在所述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壳体包含收容所述蒸汽产生部的容器部以及封闭该容器部的盖部。也可以为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盖部。
根据所述结构,因为用于固定安装部的盖部封闭收容蒸汽产生部的容器部,所以盖部能够将顶壁与蒸汽收容部隔开。由于利用盖部从蒸汽产生部向顶壁的热传递得到缓和,因此使用者能够安全地操作衣物处理装置。
在所述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机壳包含从所述顶壁向下方延伸的侧壁。也可以为所述安装部使所述蒸汽产生部与所述侧壁隔开距离。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安装部使蒸汽产生部与自顶壁向下方延伸的侧壁隔开距离,所以从蒸汽产生部向顶壁的热传递得到缓和。因此,使用者能够安全地操作衣物处理装置。
在所述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收容槽呈包围沿着所述侧壁延伸的中心轴的圆筒形状。也可以为所述蒸汽产生部被配置在通过所述中心轴的垂直面与所述侧壁之间。
根据所述结构,收容槽呈包围沿着侧壁延伸的中心轴的圆筒形状。蒸汽产生部配置于通过中心轴的垂直面与侧壁之间。因此,由于蒸汽产生部被配置在顶壁和/或侧壁与收容槽之间的宽阔空间内,因此,蒸汽产生部能够与顶壁和/或侧壁大幅度地隔开距离。其结果,从蒸汽产生部向顶壁和/或侧壁的热传递得到缓和。因此,使用者能够安全地操作衣物处理装置。
在所述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机壳包含邻接于所述侧壁并从所述顶壁向下方延伸的前壁。也可以为所述安装部使所述蒸汽产生部与所述前壁隔开距离。
根据所述结构,与侧壁邻接的前壁从顶壁向下方延伸。由于安装部使蒸汽产生部与前壁隔开距离,由此从蒸汽产生部向前壁的热传递得到缓和。因此,使用者能够安全地操作衣物处理装置。
在所述结构中,衣物处理装置也可以还包括使所述蒸汽在所述收容槽内向下方喷射的喷嘴。也可以为所述机壳包含位于所述前壁的相反侧的后壁。也可以为所述蒸汽产生部被配置在与所述后壁相比更接近所述前壁的位置。也可以为在所述前壁形成有用于将所述衣物投入所述收容槽的投入口。也可以为在所述收容槽形成有与所述投入口连通的开口部。也可以为所述蒸汽从所述喷嘴通过所述开口部向所述收容槽内喷射。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喷嘴使蒸汽在收容槽内向下方喷射,因此,喷嘴被配置在顶壁附近。由于安装部与顶壁相连接,喷嘴与蒸汽产生部的距离会变短。由于向收容槽喷射的蒸汽的温度以及蒸汽的流速被维持在高水平,因此,蒸汽高效率地被供应至衣物。
在前壁形成有用于将衣物投入收容槽的投入口。在收容槽形成有与投入口连通的开口部。由于蒸汽从喷嘴通过开口部向收容槽内喷射,喷嘴被配置在前壁附近。机壳包括前壁的相反侧的后壁。由于蒸汽产生部配置于比后壁更接近前壁的位置,因此,喷嘴与蒸汽产生部的距离会变短。由于向收容槽喷射的蒸汽的温度以及蒸汽的流速被维持在高水平,因此,蒸汽高效率地被供应至衣物。
在所述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壳体采用耐热性的树脂材料而形成。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安装部和壳体采用耐热性的树脂材料而形成,即使在为产生蒸汽而加热时,蒸汽产生部也能适当地保持在机壳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上述实施方式的原理适合利用于使用蒸汽处理衣物的装置。
Claims (11)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容槽,用于收容衣物;
蒸汽产生部,包含产生向该收容槽喷射的蒸汽的蒸汽产生器;以及
机壳,收容所述收容槽和所述蒸汽产生器,其中,
所述蒸汽产生器以与所述机壳隔开距离的方式而被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产生器具有规定用于产生所述蒸汽的腔室的壁面,
所述蒸汽产生部包含对所述壁面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且所述蒸汽产生部以与所述机壳隔开距离的方式而被保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产生部包含包围所述蒸汽产生器的壳体以及将该壳体固定于所述机壳的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强框架,沿所述机壳的上缘而设置,其中,
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加强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包含在所述收容槽的上方横置的顶壁,
连接于该顶壁的所述安装部使所述蒸汽产生部与所述顶壁隔开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含收容所述蒸汽产生部的容器部以及封闭该容器部的盖部,
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盖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包含从所述顶壁向下方延伸的侧壁,
所述安装部使所述蒸汽产生部与所述侧壁隔开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槽呈包围沿着所述侧壁延伸的中心轴的圆筒形状,
所述蒸汽产生部被配置在通过所述中心轴的垂直面与所述侧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包含邻接于所述侧壁并从所述顶壁向下方延伸的前壁,
所述安装部使所述蒸汽产生部与所述前壁隔开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喷嘴,使所述蒸汽在所述收容槽内向下方喷射,其中,
所述机壳包含位于所述前壁的相反侧的后壁,
所述蒸汽产生部被配置在与所述后壁相比更接近所述前壁的位置,
在该前壁形成有用于将所述衣物投入所述收容槽的投入口,
在所述收容槽形成有与所述投入口连通的开口部,
所述蒸汽从所述喷嘴通过所述开口部向所述收容槽内喷射。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壳体采用耐热性的树脂材料而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28809 | 2012-06-06 | ||
JP2012128809A JP2013252237A (ja) | 2012-06-06 | 2012-06-06 | 衣類処理装置 |
PCT/JP2013/003406 WO2013183256A1 (ja) | 2012-06-06 | 2013-05-29 | 衣類処理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04332A true CN104204332A (zh) | 2014-12-10 |
CN104204332B CN104204332B (zh) | 2017-05-10 |
Family
ID=49711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16263.5A Active CN104204332B (zh) | 2012-06-06 | 2013-05-29 | 衣物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860299A4 (zh) |
JP (1) | JP2013252237A (zh) |
CN (1) | CN104204332B (zh) |
WO (1) | WO201318325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30390B (zh) * | 2018-02-27 | 2024-01-21 |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 洗衣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004056A (ja) * | 2012-06-22 | 2014-01-16 | Panasonic Corp | 衣類処理装置 |
TR202021290A1 (tr) * | 2020-12-22 | 2022-07-21 | Vestel Beyaz Esya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Sirketi | Bir montaj plakası bulunan bir kurutucu cihaz. |
WO2022188656A1 (zh) * | 2021-03-12 | 2022-09-15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衣物处理设备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80353A (zh) * | 2003-08-13 | 2005-02-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洗衣机的洗涤方法及其装置 |
CN1969077A (zh) * | 2005-03-25 | 2007-05-2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洗衣机的洗涤方法 |
CN101055070A (zh) * | 2006-04-13 | 2007-10-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蒸汽发生器及具有该蒸汽发生器的滚筒式洗衣机 |
CN101258282A (zh) * | 2005-08-19 | 2008-09-0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烘干管组件以及具有该烘干管组件的洗衣机 |
US20090151400A1 (en) * | 2005-02-28 | 2009-06-18 | Seog Kyu Park | Coupling structure of steam generator in washing device |
CN101970743A (zh) * | 2007-07-06 | 2011-02-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处理衣服的设备 |
CN102051794A (zh) * | 2009-10-30 | 2011-05-11 | 夏普株式会社 | 洗衣机 |
US20110219824A1 (en) * | 2010-03-12 | 2011-09-15 | Lg Electronics Inc. | Steam generator and washing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527873T3 (es) * | 2005-03-25 | 2015-02-02 | Lg Electronics Inc. | Procedimiento de lavado de una máquina de lavar |
WO2006126778A1 (en) | 2005-05-23 | 2006-11-30 | Lg Electronics Inc. | A structure of water level sensor for steam generator in drum washing machine |
US8191388B2 (en) * | 2005-08-19 | 2012-06-05 | Lg Electronics Inc. | Drying duct assembly and washing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
EP2067537A3 (de) * | 2007-05-29 | 2011-08-31 | Miele & Cie. KG | Ein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Dampf in einer Wäschebehandlungsmaschine und Wäschebehandlungsmaschine |
-
2012
- 2012-06-06 JP JP2012128809A patent/JP2013252237A/ja active Pending
-
2013
- 2013-05-29 CN CN201380016263.5A patent/CN104204332B/zh active Active
- 2013-05-29 EP EP13800437.9A patent/EP2860299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05-29 WO PCT/JP2013/003406 patent/WO201318325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80353A (zh) * | 2003-08-13 | 2005-02-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洗衣机的洗涤方法及其装置 |
US20090151400A1 (en) * | 2005-02-28 | 2009-06-18 | Seog Kyu Park | Coupling structure of steam generator in washing device |
CN1969077A (zh) * | 2005-03-25 | 2007-05-2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洗衣机的洗涤方法 |
CN101258282A (zh) * | 2005-08-19 | 2008-09-0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烘干管组件以及具有该烘干管组件的洗衣机 |
CN101055070A (zh) * | 2006-04-13 | 2007-10-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蒸汽发生器及具有该蒸汽发生器的滚筒式洗衣机 |
CN101970743A (zh) * | 2007-07-06 | 2011-02-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处理衣服的设备 |
CN102051794A (zh) * | 2009-10-30 | 2011-05-11 | 夏普株式会社 | 洗衣机 |
US20110219824A1 (en) * | 2010-03-12 | 2011-09-15 | Lg Electronics Inc. | Steam generator and washing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30390B (zh) * | 2018-02-27 | 2024-01-21 |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 洗衣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04332B (zh) | 2017-05-10 |
WO2013183256A1 (ja) | 2013-12-12 |
EP2860299A1 (en) | 2015-04-15 |
JP2013252237A (ja) | 2013-12-19 |
EP2860299A4 (en) | 2015-07-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244536B2 (ja) | 衣類処理装置 | |
CN104204332A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CN104204333B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CN104185701B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CN103443345B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EP2860300B1 (en) | Washing machine | |
JP2014171561A (ja) | 衣類処理装置 | |
CN103459698B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CN104508198B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CN104395521B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JP2013208249A (ja) | 衣類処理装置 | |
CN104520489B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JP2014004054A (ja) | 衣類処理装置 | |
CN103502520B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CN104246054B (zh) | 洗衣机 | |
WO2013145068A1 (ja) | 衣類処理装置 | |
EP2832913B1 (en) | Clothes treatment device | |
JP2014004062A (ja) | 衣類処理装置 | |
JP2014050506A (ja) | 衣類処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