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95588B - 一种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95588B
CN104195588B CN201410444414.3A CN201410444414A CN104195588B CN 104195588 B CN104195588 B CN 104195588B CN 201410444414 A CN201410444414 A CN 201410444414A CN 104195588 B CN104195588 B CN 1041955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e water
hydrogen
chemistry
oxygen
optical elect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444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95588A (zh
Inventor
李小东
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cal Material of CAEP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cal Material of CAE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cal Material of CAEP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cal Material of CAEP
Priority to CN2014104444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95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95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5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95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5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33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e.g. sunlight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 Catalysts (AREA)
  • Electrodes For Compound Or Non-Metal Manufa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化学全分解纯水制氢气与氧气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包括光阳极、对电极、反应溶液、电源、光源的光电化学反应装置,在作为反应溶液的纯水中加入满足一定能带结构的半导体纳米材料或半导体纳米材料与贵金属的复合纳米材料后,于光源和电源作用下利用所加入半导体纳米材料或半导体纳米材料与贵金属的复合纳米材料对纯水的活化作用使得纯水在光阳极和对电极附近得到分解,从而独立地制备氢气与氧气,该方法能够对纯水进行高效地分解,得到高纯度的氢气和氧气。

Description

一种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纯水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利用光电化学反应对纯水进行全分解制氧气与氢气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从1968年Boddy、1972年Honda和Fujishima证实了TiO2半导体电极在光照下可以产生氧气和氢气之后,太阳能制氢技术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这主要得益于:(1)太阳能具有清洁、储量大、可再生;(2)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绿色、无污染等优点;(3)通过全分解水产生氧气和氢气,两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只有水,因此该种方法制备的氢燃料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生、无有害副产品等优点。而结合了太阳能和光电化学合成技术的光电化学制氢被认为是最佳的太阳能制氢技术。然而由于制氢效率低,光电化学制氢技术还远未达到实际应用的水平。另外,目前的研究中为了提高制氢效率通常会在水中加入具有强还原性的牺牲剂(S-2、I-1、SO3 -2等)、碳酸盐、强碱等来改善纯水的导电性、加快光电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以期提高制氢效率。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显著提高制氢效率,但是其产物一般只有氢气,其化学反应过程不是全分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的反应,这就导致所生成的氢气并非可再生的清洁燃料。另外,碳酸盐和强碱的加入使得光电化学反应环境具有强腐蚀性,这提高了光阳极材料的耐腐蚀性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必须通过添加其它强还原剂或电解质来实现水的分解的局限性,以及在不加入强还原剂或电解质的情况下单独分解水的低效性,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对无还原性牺牲剂加入或无其它酸、碱等电解质加入的纯水进行高效地分解,并制得既有氢气又有氧气且只有氧气与氢气的产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借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使用了光电化学反应装置,其主要包括分别与电源正极相连通的光阳极和与电源负极相连通的对电极,以及在光源的作用下由光阳极与对电极插入其中并进行光电化学分解的反应溶液,其中光阳极由导电基底与附着其上的半导体纳米薄膜组成;在以上装置中,加入纯水作为反应溶液,加入活化剂于纯水中,在活化剂分散之后,于光源作用下,对以上反应溶液通电以进行光电化学分解,在光阳极与对电极附近分别收集产物氧气与氢气,加入的活化剂为半导体纳米材料或半导体纳米材料与贵金属相复合的复合纳米材料,它必须满足的条件为:相对于标准氢电极,其价带顶电位比纯水的析氧电位1.23V正方向更大,其导带底电位比0.7V负方向更小。
本发明中使用的满足以上能带结构的活化剂,可以在吸收光能的同时产生电子-空穴对,所产生的电子或者空穴可以与水分子发生反应而生成能够激活水的分解反应的还原性和氧化性的物质,包括:H2O2,·OH,O2 -,OH-和H+等,所述还原性或者氧化性物质存在于水溶液中,可以促进光电化学电池中光阳极上水的氧化反应和对电极上水的还原反应,这与现有的光催化剂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原理并不相同:光催化剂在光照作用下生成电子-空穴对并和水分子直接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气,而上述活化剂是利用活化剂与水分子初步反应产生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的高反应活性来“激活”水分子,促进水分子在光阳极和对电极上的反应,从而提高水的光电化学反应效率,此处所说的“激活”是指水溶液携带上了上述与活化剂初步反应生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如H2O2,·OH,O2 -,OH-和H+等,从而成为一种高活性的反应溶液。
同时,受到水分子裂解所需吉布斯自由能(237kJ mol-1)的限制,若使用光催化分解水技术来进行水的分解,所述光催化剂必须满足导带底比水的析氢电势0.00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负方向更小,而价带顶必需比水的析氧电势1.23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正方向更大,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必需大于1.23eV,而本发明中活化剂的要求为价带顶电位比纯水的析氧电位1.23V正方向更大,其导带底电位比0.7V负方向更小,满足上述要求的材料的禁带宽度仅大于0.53eV,能带结构的要求明显不同。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优选方案,即:加入纯水中的活化剂为选自Si、Fe2O3、WO3、CdS或Si、Fe2O3、WO3、CdS分别与贵金属Au、Pt、Pd相复合的复合纳米材料中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的各活化剂材料均满足价带顶电位比纯水的析氧电位1.23V正方向更大,导带底电位比0.7V负方向更小的基本要求。当然,本优选方案并未对其它满足所述基本要求的纳米材料或复合纳米材料进行限制,如TiO2、ZnO、GaN、CdSe、SnO2纳米材料或其分别与贵金属Au、Pt、Pd相复合的复合纳米材料中一种或多种,这些材料也可以使用在本发明中。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一种优选方案,即:加入的活化剂为直径<100nm的Fe2O3纳米颗粒,其在纯水中的用量为0.1~0.5mg/mL,并通过超声分散的方法分散于纯水中。其中所述的Fe2O3纳米颗粒可以为购买的符合直径要求的商用Fe2O3纳米颗粒或由使用者自行制备满足直径要求的Fe2O3纳米颗粒。
针对纳米半导体材料与贵金属复合的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也提出了一种优选方案,即:加入的活化剂为直径<100nm的Fe2O3-Pt复合纳米颗粒,其在纯水中的用量为0.1~0.5mg/mL,同样通过超声分散的方法分散于纯水中。
针对以上Fe2O3-Pt复合纳米颗粒,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氯铂酸溶解于酒精中作为前驱体;
2)将直径为<100nm的Fe2O3颗粒分散于上述氯铂酸的酒精溶液中,待酒精挥发之后氯铂酸附着于Fe2O3的表面;
3)将由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在空气氛围中于380℃下加热10分钟,得到所述Fe2O3-Pt复合纳米颗粒。
在上述所有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中,本发明对其使用的光阳极及对电极提出了一种优选方案:其光阳极由作为导电基底的掺F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与附着其上的能级相匹配的半导体纳米薄膜组成,该半导体纳米薄膜由ZnO/In2S3/AgInS2组成三层异质结;其对电极为Pt片或Pt网。所述的由ZnO/In2S3/AgInS2组成的三层异质结中,ZnO为半导体元件,In2S3和AgInS2主要用于拓宽阳极的吸收光谱。
在上述所有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进一步的可在光阳极附近收集氧气,在对电极附近收集氢气。
与传统的光催化分解水技术中氧气和氢气产生于催化剂表面,从而导致氧气与氢气无法分离相比较,本发明的氧气和氢气的产生主要发生在光阳极和对电极的表面,有利于两者的独立收集,无需进一步的分离提纯,有利于得到低成本、高纯度的氧气和氢气。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实现,本发明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全面提高光电化学全分解水制氢制氧的效率,经过对比可以得知,本发明使用的加入活化剂的方法可以使纯水的光电化学分解效率提高300%以上;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中活化剂可以重复利用,经济实用、环境友好,效率高;本发明可以实现水分子的全分解,在电极附近独立地收集有利于提供清洁的可再生燃料的氢气和可以被广泛进行其它利用的氧气;本发明采用的活化剂不溶于水,反应溶液为纯水没有腐蚀性,不会对光阳极产生腐蚀,使光阳极可以不断使用而不会被频繁更换;反应溶液(纯水)中也没有其它物质的干扰,使所得产物氢气和氧气纯度高、没有其它副产物混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的光电化学分解纯水的一种反应装置,其中:1-导电基底;2-ZnO/In2S3/AgInS2三层异质结;3-纯水;4-对电极;5-反应容器;6-直流电源;7-光源。
图2为未加入活化剂与本发明中加入活化剂Fe2O3纳米颗粒后分解水的伏安特性曲线对比图;其中点线代表不加Fe2O3纳米颗粒时的伏安特性曲线,实线代表在纯水中加入Fe2O3纳米颗粒作为活化剂的伏安特性曲线。
图3为未加入活化剂与本发明中加入活化剂Fe2O3-Pt纳米颗粒后分解水的伏安特性曲线对比图;其中点线代表不加Fe2O3-Pt复合纳米颗粒时的伏安特性曲线,实线代表在纯水中加入Fe2O3-Pt复合纳米颗粒作为活化剂的伏安特性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光电化学反应装置主要包括分别与电源正极相连通的光阳极和与电源负极相连通的对电极,以及在光源的作用下由光阳极与对电极插入其中并进行光电化学分解的反应溶液,其中光阳极由导电基底与附着其上的半导体纳米薄膜组成;在以上装置中,加入纯水作为反应溶液,加入活化剂于纯水中,在活化剂分散之后,于光源作用下,对以上反应溶液通电以进行光电化学分解,在光阳极与对电极附近分别收集产物氧气与氢气,加入的活化剂为半导体纳米材料或半导体纳米材料与贵金属相复合的复合纳米材料,它必须满足的条件为: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价带顶电位比纯水的析氧电位1.23V正方向更大,其导带底电位比0.7V负方向更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
实施例1:
活化剂为Fe2O3纳米颗粒的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
在光电化学反应装置中包括石英方缸反应容器5、纯水3、由掺F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做成的导电基底1和附着其上的能级相匹配的ZnO/In2S3/AgInS2三层异质结半导体纳米薄膜2共同组成的光阳极、由Pt片做成的对电极4、在光阳极与对电极之间施加的-1.3V~2V的外加偏压6、光源7,其中光阳极背面紧贴反应容器5的器壁,半导体纳米薄膜2完全浸入纯水3中,对电极4和光阳极的有效面积均为1cm2,两者间的距离为1cm。装置完成后,向反应容器中20mL的电阻为15MΩ的纯水中加入直径小于100nm的Fe2O3纳米颗粒,其用量为0.1mg/mL,并通过超声分散的方法分散于纯水中,超声功率为50W,时间为5min;以上步骤完成后,使用光照条件为100mW cm-2的光源模拟太阳光对纯水进行光电化学分解,并在光阳极与对电极附近收集氧气与氢气。同时,以同样的装置进行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与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未加入Fe2O3纳米颗粒。以上过程完成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伏安特性曲线对比图,其中点线代表不加Fe2O3纳米颗粒时的伏安特性曲线,实线代表在纯水中加入Fe2O3纳米颗粒作为活化剂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看到,加入活化剂Fe2O3纳米颗粒后,水的分解效率提高了340%。4小时后,可在光阳极附近收集到0.2mL左右的氧气,在对电极附近收集到0.65mL左右的氢气。
实施例2:
活化剂为Fe2O3-Pt复合纳米颗粒的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
在光电化学反应装置中包括石英方缸反应容器5、纯水3、由掺F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做成的导电基底1和附着其上的能级相匹配的ZnO/In2S3/AgInS2三层异质结半导体纳米薄膜2共同组成的光阳极、由Pt片做成的对电极4、在光阳极与对电极之间施加的-1.3V~2V的外加偏压6、光源7,其中光阳极背面紧贴反应容器5的器壁,半导体纳米薄膜2完全浸入纯水3中,对电极4和光阳极的有效面积均为1cm2,两者间的距离为1cm。装置完成后,向反应容器中20mL的电阻为15MΩ的纯水中加入直径为50nm的Fe2O3-Pt复合纳米颗粒,其用量为0.1mg/mL,并通过超声分散的方法分散于纯水中,超声功率为50W,时间5min;以上步骤完成后,使用光照条件为100mW cm-2的光源模拟太阳光对纯水进行光电化学分解,并在光阳极与对电极附近收集氧气与氢气。同时,以同样的装置进行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与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未加入Fe2O3-Pt复合纳米颗粒。以上过程完成后得到如图3所示的伏安特性曲线对比图,其中点线代表不加Fe2O3-Pt复合纳米颗粒时的伏安特性曲线,实线代表在纯水中加入Fe2O3-Pt复合纳米颗粒作为活化剂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看到,加入活化剂Fe2O3-Pt复合纳米颗粒后,水的分解效率提高了860%。4小时后,可在光阳极附近收集到0.35mL左右的氧气,在对电极附近收集到1.1mL左右的氢气。
其中Fe2O3-Pt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将氯铂酸溶解于酒精中得到黄色澄清的前驱体溶液,氯铂酸相对于整个溶液的质量比为1%;将50mg直径为<100nm的Fe2O3颗粒分散于上述30mL氯铂酸的酒精溶液中,待酒精挥发之后氯铂酸附着于Fe2O3的表面;将得到的氯铂酸和Fe2O3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10分钟,灼烧温度为380℃,即得到Fe2O3-Pt复合纳米颗粒,经灼烧分解氯铂酸所得的Pt金属纳米粒子的直径为2nm左右,Pt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Fe2O3的表面,且两者之间有较强的结合力。
上面虽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并更或改变等。

Claims (8)

1.一种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光电化学装置进行反应,所述装置主要包括分别与电源(6)正极相连通的光阳极和与电源(6)负极相连通的对电极(4),以及在光源(7)的作用下由光阳极与对电极(4)插入其中并进行光电化学分解的反应溶液(3),所述光阳极由导电基底(1)与附着其上的半导体纳米薄膜(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溶液(3)为纯水,向纯水中加入活化剂,在活化剂分散之后,于光源作用下,对所述反应溶液(3)通电以进行光电化学分解,并收集产物氧气与氢气,所述活化剂为满足条件(Ⅰ)的半导体纳米材料或满足条件(Ⅰ)的半导体纳米材料与贵金属相复合的复合纳米材料:相对于标准氢电极,其价带顶电位比纯水的析氧电位1.23V正方向更大,其导带底电位比0.7V负方向更小——条件(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剂为选自Si、Fe2O3、WO3、CdS、SnO2中的一种或多种,或Si、Fe2O3、WO3、CdS分别与贵金属Au、Pt、Pd中的一种或多种相复合的复合纳米材料中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剂为直径<100nm的Fe2O3纳米颗粒,所述Fe2O3纳米颗粒的用量为0.1~0.5mg/mL,所述Fe2O3纳米颗粒通过超声分散的方法分散于纯水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剂为直径<100nm的Fe2O3-Pt复合纳米颗粒,所述复合纳米颗粒的使用量为0.1~0.5mg/mL,所述复合纳米颗粒通过超声分散的方法分散于纯水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e2O3-Pt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氯铂酸溶解于酒精中作为前驱体;
2)将直径为<100nm的Fe2O3颗粒分散于上述氯铂酸的酒精溶液中,待酒精挥发之后氯铂酸附着于Fe2O3的表面;
3)将由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在空气氛围中于380℃下加热10分钟,得到所述Fe2O3-Pt复合纳米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阳极由作为导电基底的掺F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与附着其上的能级相匹配的半导体纳米薄膜组成,所述半导体纳米薄膜为由ZnO/In2S3/AgInS2组成的三层异质结;所述对电极为Pt片或Pt网。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光阳极附近收集氧气,在对电极附近收集氢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光阳极附近收集氧气,在对电极附近收集氢气。
CN201410444414.3A 2014-09-03 2014-09-03 一种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 Active CN104195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4414.3A CN104195588B (zh) 2014-09-03 2014-09-03 一种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4414.3A CN104195588B (zh) 2014-09-03 2014-09-03 一种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5588A CN104195588A (zh) 2014-12-10
CN104195588B true CN104195588B (zh) 2016-09-14

Family

ID=52080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44414.3A Active CN104195588B (zh) 2014-09-03 2014-09-03 一种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955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2061A (zh) * 2016-04-05 2016-08-1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全绿色光电化学电池水解制氢的反应装置
CN106044848B (zh) * 2016-05-26 2017-10-20 福州大学 一种一维硫化镉纳米棒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740134A (zh) * 2017-10-19 2018-02-27 杭州泰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催化阳极电极分解水制氧气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8570687B (zh) * 2018-07-03 2023-08-2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便携式应急制氧、制水装置
CN109338391B (zh) * 2018-10-18 2021-07-20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的基底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10330080A (zh) * 2019-07-18 2019-10-15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光助电控离子交换工艺及处理低浓度废水中阴离子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59186A1 (en) * 2003-09-15 2005-03-17 Kelly Nelson A. Photoelectrochemical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CN101608316A (zh) * 2009-07-27 2009-12-23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分解水制氢装置
US8388818B1 (en) * 2007-07-16 2013-03-05 Shalini Menezes Photoelectrochemical generation of hydrogen
CN103184469A (zh) * 2011-12-28 2013-07-03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光电催化制氢系统
CN103757656A (zh) * 2014-01-20 2014-04-3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结合原电池和光电化学电池的光电化学制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59186A1 (en) * 2003-09-15 2005-03-17 Kelly Nelson A. Photoelectrochemical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US8388818B1 (en) * 2007-07-16 2013-03-05 Shalini Menezes Photoelectrochemical generation of hydrogen
CN101608316A (zh) * 2009-07-27 2009-12-23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分解水制氢装置
CN103184469A (zh) * 2011-12-28 2013-07-03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光电催化制氢系统
CN103757656A (zh) * 2014-01-20 2014-04-3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结合原电池和光电化学电池的光电化学制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5588A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5588B (zh) 一种光电化学分解纯水制备氧气与氢气的方法
Pawar et al. General review on the components and parameters of photoelectrochemical system for CO2 reduction with in situ analysis
Shen et al. Novel Z-scheme W18O49/CeO2 heterojunction for improv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Nann et al. Water splitting by visible light: a nanophotocathode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Li et al. High-efficiency synergistic conversion of CO 2 to methanol using Fe 2 O 3 nanotubes modified with double-layer Cu 2 O spheres
CN105040025B (zh) 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多孔钒酸铋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Luo et al. TiO2/(CdS, CdSe, CdSeS) nanorod heterostructures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CN104711627B (zh) 一种光阳极‑光伏电池耦合的双光照完全光驱动分解水制氢方法
Zheng et al. Zn phthalocyanine/carbon nitride heterojunction for visible light photoelectro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O2 to methanol
CN103668311B (zh) 用于电催化还原co2至甲酸的催化电极、应用及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至甲酸的方法
Ren et al.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ethylene from carbon dioxide and water using intermittent sunlight
CN107324441A (zh) 镍铁羟基氧化物修饰钒酸铋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6435635A (zh) 一种高效光电催化分解水产氧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386077B (zh) 包括钴钼的水氧化催化剂
CN104498991B (zh) 一种NiO/CdSe/MoS2层状复合型光电阴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03525A (zh) 氮掺杂碳点修饰三氧化钨复合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光电催化分解水中的应用
CN108502859A (zh) 一种复合电极的光化学制备方法
Chen et al. A solar responsive cubic nanosized CuS/Cu2O/Cu photocathode with enhanced photo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Kan et al. System engineering enhances photo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Wang et al. A ternary hybrid CuS/Cu2O/Cu nanowired photocathode for photocatalytic fuel cell
CN102701312A (zh) 染料敏化光催化燃料电池降解有机染料废水同时制氢的方法
CN102978655B (zh) 一种可见光照射下将co2还原为甲醇的方法
Wang et al. Asymmetric Cu-N sites on copper oxide photocathode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towards C2 products
CN106395998A (zh) 一种含盐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
Liang et al. Hydrogen generation promoted by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ascorbate and glucose at a cadmium sulfide electro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