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90338B - 一种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90338B
CN104190338B CN201410398956.1A CN201410398956A CN104190338B CN 104190338 B CN104190338 B CN 104190338B CN 201410398956 A CN201410398956 A CN 201410398956A CN 104190338 B CN104190338 B CN 1041903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t
delivery pipe
discharging opening
reacto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89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90338A (zh
Inventor
陈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enbao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ENBAO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ENBAO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ENBAO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989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903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90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03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903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03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包括:反应釜,其具有反应釜进料口及反应釜出料口;出料管,其一端连通于该反应釜出料口;输送管,该输送管上具有原料进料口,原料出料口及余料出料口,该出料管另一端连通于该输送管的原料进料口,用以向该输送管供给该反应釜所产生的原料;其中,该原料出料口用以向外供给该原料以进行后续处理;余料回收单元,其连通于该余料出料口及该反应釜进料口,用以回收在该输送管向外供给该原料阶段完成后仍残存在该输送管中的余料,并向该反应釜供给经由该余料回收单元回收后的余料。藉此,本发明通过设置余料回收单元自动化地回收余料,提高树脂生产的效率,降低安全隐患,并且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与化工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现代生活中,从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离不开化工。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对化学工业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传统化工慢慢向自动化化工转型成为当今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
现有技术中,树脂生产过程中输送管中的余料通常不经处理或者很长时间才手动处理一次,这样一来一方面余料容易造成输送管堵塞,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余料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因此,在化工行业中急需一种经济实用的树脂生产余料处理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包括:反应釜,其具有反应釜进料口及反应釜出料口;出料管,其一端连通于该反应釜出料口;输送管,该输送管上具有原料进料口,原料出料口及余料出料口,该出料管另一端连通于该输送管的原料进料口,用以向该输送管供给该反应釜所产生的原料;其中,该原料出料口用以向外供给该原料以进行后续处理;余料回收单元,其连通于该余料出料口及该反应釜进料口,用以回收在该输送管向外供给该原料阶段完成后仍残存在该输送管中的余料,并向该反应釜供给经由该余料回收单元回收后的余料。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余料回收单元进一步包括:余料回收管,其连通于该余料出料口及该反应釜进料口;抽吸装置,用以提供负压以利于该余料顺利进入该反应釜。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余料回收管为保温管。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余料回收单元进一步包括:温度探测器,用以探测该余料回收单元中的余料的温度参数;加热器,其根据该温度参数控制加热功能,以维持该余料的温度在一预定温度范围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余料回收单元进一步包括:余料回收管,其一端连通于该余料出料口;粉碎机,其具有粉碎机进料口及粉碎机出料口,该粉碎机进料口连通于该余料回收管的另一端,该粉碎机用以将冷凝后呈现块状固态的余料进行粉碎处理;余料供给管,其一端连通于该粉碎机出料口,另一端连通于该反应釜进料口,用以向该反应釜提供经过粉碎处理后的粉状余料。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余料回收单元进一步包括:余料回收管,其一端连通于该余料出料口;回收桶,其具有回收桶进料口及回收桶出料口,该回收桶进料口连通于该余料回收管另一端;开关单元,设置于该回收桶出料口,用以开启或者关闭该回收桶出料口;粉碎机,其具有粉碎机进料口及粉碎机出料口,该粉碎机进料口位于该回收桶出料口的下方,该粉碎机用以将冷凝后呈现块状固态的余料进行粉碎处理;余料供给管,其一端连通于该粉碎机出料口,另一端连通于该反应釜进料口,用以向该反应釜提供经过粉碎处理后的粉状余料。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开关单元包括:隔板,其通过转动件设置于该回收桶的底部,且该隔板的尺寸大于或等于该回收桶出料口的尺寸;弹簧,设置于该隔板下方,其一端连接于该回收桶,另一端连接于该隔板,用以通过弹簧力支撑该隔板,其中,当该回收桶中的余料的重量超过该弹簧提供的弹簧力时,该隔板向下转动,从而打开该回收桶出料口并向该粉碎机提供该余料。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反应釜的数量为多个,该些反应釜在水平方向上间隔排列并通过对应的多个出料管与该输送管连通,其中该输送管的延伸方向与该些出料管延伸方向相交。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搅拌机,其连通于该输送管的原料出料口,用以将该些反应釜经由该输送管提供至该搅拌机的原料进行混合处理。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输送管包括第一方向输送管及与该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输送管;防堵塞装置,设置于该第一方向输送管及该第二方向输送管的连接处,用以在该连接处提供一圆弧状倒角,从而防止该原料在输送过程中在该连接处堵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余料回收单元自动化地回收余料,提高树脂生产的效率,降低安全隐患,并且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八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九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在下文的细节描述中,组件符号会标示在随附的图示中成为其中的一部份,并且以可实行该实施例之特定范例描述方式来表示。这类实施例会说明足够的细节俾使该领域的一般技艺人士得以具以实施。阅者须了解到本发明中亦可利用其他的实施例或是在不悖离所述实施例的前提下作出结构性、逻辑性、及电性上的改变。因此,下文之细节描述将不欲被视为是一种限定,反之,其中所包含的实施例将由权利要求范围来加以界定。
首先请参照图1,其绘示出根据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1,包括:反应釜10,其具有设置在反应釜10上表面的反应釜进料口101及设置在反应釜10下表面的反应釜出料口102;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反应釜进料口101及反应釜出料口102可以位于反应釜10的不同部位。另外,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反应釜进料口101及反应釜出料口102可以添设有开关单元(图中未示)用以控制供水池反应釜10的进料和出料,而开关单元(图中未示)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手动式,或者自动式,在此不作限制。
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反应釜进料口101向反应釜10投放各种生产原料,反应釜10通过对原料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调控,可以将各种原料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加工处理完成后的原料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因此其一般呈现粘稠状。该部分原料会通过反应釜出料口102向外供给。出料管20一端连通于该反应釜出料口102,本实施例中出料管20的延伸方向为竖直向下。输送管30上具有原料进料口301,原料出料口302及余料出料口303,该出料管20另一端连通于该输送管30的原料进料口301,用以向输送管30供给该反应釜10所产生的原料。其中,该原料出料口302用以向外供给该原料以进行后续处理(如混合搅拌处理等)。值得注意的是,出料管20与输送管30在数量上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多个出料管20对应一个输送管30。后续将会针对该结构进行详述,在此不做赘述。
由于原料此时处于黏稠状,因此在输送管30的向外输送过程中,大部分的原料会被输往下一道处理工序进行后续处理,但小部分原料会由于自身粘着力等原因会附着在输送管30上,而这些残存的原料,业内称其为余料。随着该余料的残存量的累积,容易造成输送管30堵塞,甚至引发安全隐患。
余料回收单元40,其连通于该余料出料口303及该反应釜进料口101,用以回收在该输送管30中的余料,并向该反应釜10供给经由该余料回收单元40回收后的余料。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余料回收单元40自动化地回收余料,可以防止过量余料堵塞输送管30,提高树脂生产的效率,降低安全隐患,并且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余料回收单元40的具体结构,后续会详细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请参照图2,其绘示出根据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别之处在于:该余料回收单元40进一步包括:余料回收管41,其连通于该余料出料口303及该反应釜进料口101;抽吸装置42,用以提供负压以利于该余料顺利进入该反应釜101。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主要是针对尚处于黏稠状余料进行回收,如若余料由于温度下降造成余料整体呈块状固态时,则不适用本实施例。这是由于一方面块状固态余料不适合在余料回收管41中运输,另一方面,块状固态的余料直接投入到反应釜10中,容易对反应釜10造成损害。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余料回收管41为保温管,藉由余料回收管41的保温功能可以确保由余料仍处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而该温度范围下余料为黏稠状,适合被直接供给到反应釜10中做后续处理。
请参照图3,其绘示出根据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别之处在于:该余料回收单元10进一步包括:温度探测器43,用以实时探测该余料回收单元40中的余料的温度参数;加热器44,其根据该温度参数控制加热功能,以维持该余料的温度在一预定温度范围内。本实施例藉由温度探测器43及加热器44的设置,可以做到确保处于在余料回收单元40中的余料处于粘稠状,从而适于管道输送及直接投入反应釜10中做后续处理。
请参照图4,其绘示出根据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别之处在于:该余料回收单元40进一步包括:余料回收管41,其一端连通于该余料出料口303;
粉碎机50,其具有粉碎机进料口501及粉碎机出料口502,该粉碎机进料口501连通于该余料回收管41的另一端。
续前述对余料的状态说明,随着余料在运输管30中残留的时间增长及自身温度的下降,部分余料会慢慢冷凝呈现块状固态。粉碎机50的作用是将冷凝后呈现块状固态的余料进行粉碎处理成粉状余料。余料供给管45,其一端连通于该粉碎机出料口502,另一端连通于该反应釜进料口101,用以向该反应釜10提供经过粉碎处理后的粉状余料。本实施例藉由粉碎机50的设置,用以将块状固态的余料处理成粉状固态,从而满足了后续的管道输送及投放到反应釜10的需求。
请参照图5,其绘示出根据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别之处在于:该余料回收单元进一步包括:余料回收管41,其一端连通于该余料出料口303。回收桶60,其具有回收桶进料口601及回收桶出料口602,该回收桶进料口601连通于该余料回收管41另一端;开关单元61,设置于该回收桶出料口602上,用以开启或者关闭该回收桶出料口602;本实施例中,开关单元61的选用可以是手动式或自动式,在此不做限制。粉碎机50,其具有粉碎机进料口501及粉碎机出料口502,该粉碎机进料口501位于该回收桶出料口602的下方,粉碎机50的作用是将冷凝后呈现块状固态的余料进行粉碎处理成粉状余料。余料供给管45,其一端连通于该粉碎机出料口502,另一端连通于该反应釜进料口101,用以向该反应釜10提供经过粉碎处理后的粉状余料。本实施例通过回收桶60的设置,一方面,回收桶60可以对输送管30的余料做到统一回收,方便存放;另一方面可以将回收后的余料在回收桶60中做统一的冷凝处理,确保进入粉碎机50的余料为固态,防止粘稠状的余料附着在粉碎机50上,损害粉碎机50。
请参照图6,其绘示出根据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别之处在于:该开关单元61包括:隔板611,其通过转动件612设置于该回收桶60的底部,且该隔板611的尺寸大于或等于该回收桶出料口602的尺寸。弹簧613,设置于该隔板611下方,其一端连接于该回收桶10,另一端连接于该隔板613,用以通过弹簧力支撑该隔板611;其中,当该回收桶60中的余料的重量超过该弹簧613提供的弹簧力时,该隔板611向下转动,从而打开该回收桶出料口602并向该粉碎机50提供该余料。值得注意的是,弹簧613的弹性系数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在此不做限制。
请参照图7,其绘示出根据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别之处在于:该反应釜的数量为多个,分别为在水平方向上间隔排列的反应釜10,反应釜11,反应釜12。该些反应釜通过对应的出料管20,出料管21,出料管22与该输送管30连通,其中该输送管30的延伸方向与该些出料管(出料管20,出料管21,出料管22)延伸方向相交。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反应釜的数量仅为一个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应釜的数量可以不以此为限制。
请参照图8,其绘示出根据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八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别之处在于:进一步包括搅拌机70,其连通于该输送管30的原料出料口302。搅拌机70进一步包括一搅拌器71用以将反应釜10,反应釜11,反应釜12经由该输送管30提供至该搅拌机70的原料进行混合处理。本实施例藉由搅拌机70的设置,可以使得各反应釜供给的原料在搅拌机70中集中混合搅拌,使得原料质量均匀,从而提高后续树脂成品的质量的均一性。
请参照图9,其绘示出根据本发明之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的第九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第八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别之处在于:该输送管30包括第一方向输送管31及与该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输送管32;防堵塞装置80,设置于该第一方向输送管31及该第二方向输送管32的连接处,用以在该连接处提供一圆弧状倒角,从而防止该原料在输送过程中在该连接处堵塞。
综上,本发明通过设置余料回收单元40自动化地回收余料,提高树脂生产的效率,降低安全隐患,并且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更动及润饰的等效替换,仍为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反应釜,其均具有反应釜进料口及反应釜出料口;
多个出料管,其分别一端连通于该反应釜出料口;
输送管,该输送管上具有原料进料口,原料出料口及余料出料口,多个出料管另一端分别连通于该输送管的原料进料口,用以向该输送管供给该反应釜所产生的原料;其中,该原料出料口用以向外供给该原料以进行后续处理;
余料回收单元,其连通于该余料出料口及该反应釜进料口,用以回收在该输送管向外供给该原料阶段完成后仍残存在该输送管中的余料,并向该反应釜供给经由该余料回收单元回收后的余料,该余料回收单元进一步包括:
余料回收管,该余料回收管为保温管,其一端连通于该余料出料口;
温度探测器,用以探测该余料回收单元中的余料的温度参数;
加热器,其根据该温度参数控制加热功能,以维持该余料的温度在一预定温度范围内;
回收桶,其具有回收桶进料口及回收桶出料口,该回收桶进料口连通于该余料回收管另一端用以对多个反应釜中的在输送管中残存的余料进行回收和冷凝成块状固态余料;
开关单元,其包括隔板,其通过转动件设置于该回收桶的底部,且该隔板的尺寸大于或等于该回收桶出料口的尺寸;
弹簧,设置于该隔板下方,其一端连接于该回收桶,另一端连接于该隔板,用以通过弹簧力支撑该隔板;
其中,当该回收桶中的余料的重量超过该弹簧提供的弹簧力时,该隔板向下转动,从而打开该回收桶出料口并向粉碎机提供该余料;
粉碎机,其具有粉碎机进料口及粉碎机出料口,该粉碎机进料口位于该回收桶出料口的下方,该粉碎机用以将冷凝后呈现块状固态的余料进行粉碎处理成粉状固态余料;
余料供给管,其一端连通于该粉碎机出料口,另一端连通于该反应釜进料口,用以向该反应釜提供经过粉碎处理后的粉状固态余料;
抽吸装置,用以提供负压以利于该余料顺利进入该反应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些反应釜在水平方向上间隔排列并通过对应的多个出料管与该输送管连通,其中该输送管的延伸方向与该些出料管延伸方向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搅拌机,其连通于该输送管的原料出料口,用以将该些反应釜经由该输送管提供至该搅拌机的原料进行混合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输送管包括第一方向输送管及与该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输送管;
防堵塞装置,设置于该第一方向输送管及该第二方向输送管的连接处,用以在该连接处提供一圆弧状倒角,从而防止该原料在输送过程中在该连接处堵塞。
CN201410398956.1A 2014-08-14 2014-08-14 一种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 Active CN1041903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8956.1A CN104190338B (zh) 2014-08-14 2014-08-14 一种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8956.1A CN104190338B (zh) 2014-08-14 2014-08-14 一种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0338A CN104190338A (zh) 2014-12-10
CN104190338B true CN104190338B (zh) 2017-06-09

Family

ID=52075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8956.1A Active CN104190338B (zh) 2014-08-14 2014-08-14 一种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903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8151A (zh) * 2019-04-30 2019-08-16 浙江琰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隔热耐火浇注料的制作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7272A (zh) * 2005-01-19 2008-01-16 英尼奥斯欧洲有限公司 聚合物回收与洗涤方法
CN201537487U (zh) * 2009-03-31 2010-08-04 淳安千岛湖龙祥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出料装置的反应釜
CN201728097U (zh) * 2010-05-10 2011-02-02 南通派斯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剂调配反应釜
CN202245339U (zh) * 2011-10-18 2012-05-30 东营万通橡胶助剂有限公司 残存物料回收装置
CN204147840U (zh) * 2014-08-14 2015-02-11 湖州兆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03667A1 (de) * 2004-01-24 2005-08-11 Nill Tech Gmbh Verfahren zum Gewinnen von fraktionierten Kohlenwasserstoffen aus Kunststoffwertstoffen und/oder ölhaltigen Reststoffen sowie Vorrichtung hierzu
JP5701070B2 (ja) * 2011-01-13 2015-04-15 独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ガス・金属鉱物資源機構 触媒回収システム、炭化水素合成反応装置、および炭化水素合成反応システム、並びに触媒回収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7272A (zh) * 2005-01-19 2008-01-16 英尼奥斯欧洲有限公司 聚合物回收与洗涤方法
CN201537487U (zh) * 2009-03-31 2010-08-04 淳安千岛湖龙祥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出料装置的反应釜
CN201728097U (zh) * 2010-05-10 2011-02-02 南通派斯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剂调配反应釜
CN202245339U (zh) * 2011-10-18 2012-05-30 东营万通橡胶助剂有限公司 残存物料回收装置
CN204147840U (zh) * 2014-08-14 2015-02-11 湖州兆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0338A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93967B (zh) 污泥制陶粒系统
CN104708732A (zh) 一种新型再生塑料薄膜粉碎装置
CN205019990U (zh) 全自动化肥生产设备
CN104190338B (zh) 一种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
CN114570499A (zh) 一种工业废渣粉磨系统
CN206426428U (zh) 一种连续自动塑料颗粒输送系统
CN204147840U (zh) 一种树脂生产余料处理系统
CN205438943U (zh) 塑料颗粒生产机组
CN204687130U (zh) 一种塑料颗粒搅拌机
CN203637004U (zh) Eps颗粒覆膜机
CN207511477U (zh) 一种猪饲料生产用配料仓
CN206229828U (zh) 立轴式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
CN102153294A (zh) 生石灰、烧结返矿制粒预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3639616U (zh) 化纤投料系统
CN208151803U (zh) 一种沥青搅拌设备回收粉处理系统
CN103101969B (zh) 一种提高四氯化钛生产中原料利用率的方法及设备
CN209923399U (zh) 一种转底炉原料处理系统
CN207105342U (zh) Epp造粒挤出机的前置自动进料装置
CN208449248U (zh) 干法造粒机混合上料系统
CN208167448U (zh) 一种间歇式厂拌沥青冷再生设备
CN206337181U (zh) 设施蔬菜秸秆制肥原料定量混合系统
CN205357772U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定时投喂装置
CN205995392U (zh) 一种适用于肥皂粒子混合的进料设备
CN209254680U (zh) 一种高效药物制粒机
CN207808278U (zh) 一种塑料管件回收料科学混配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Shuwen

Inventor before: Sun Guom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08

Address after: 528100 Guangdong city of Foshan Province town Sanshui District Tang Tong Industrial Park Road No. 5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Chenbao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3000 Zhejiang Province, Huzhou city Nanxun District Hefu town Zhao Gao Song Qiao Nan Tu re (Temple Dou Cun)

Applicant before: HUZHOU ZHAOYING NEW MATERIAL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000 No.5 Xingtang Road, Datang Industrial Park, Datang Town, Sanshui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Chenbao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100 Guangdong city of Foshan Province town Sanshui District Tang Tong Industrial Park Road No. 5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CHENBAO COMPOSITE MATERIAL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