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9343B - 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9343B
CN104189343B CN201410437199.4A CN201410437199A CN104189343B CN 104189343 B CN104189343 B CN 104189343B CN 201410437199 A CN201410437199 A CN 201410437199A CN 104189343 B CN104189343 B CN 104189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weight
radix angelicae
extracting solution
salviae miltiorrhiz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71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9343A (zh
Inventor
潘杰
黄进明
王丽菊
洪绯
夏裕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Pientzehu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Pientzehu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Pientzehu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Pientzehu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371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93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9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9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9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9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和保健食品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玫瑰茄、丹参、当归、白芷、牡丹皮、香附和玫瑰花,上述原料配伍共同发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解郁,养血补血之功效,从而调理气血,从而达到祛黄褐斑之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和保健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褐斑(Cholasma)属中医学黑斑、肝斑、面尘、蝴蝶斑范畴,是皮肤黑色素增加而形成的一种常见面部呈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性损容性的皮肤病,是皮肤科疑难病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额、眉、颊、上唇等处出现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斑片,境界清楚,表面光滑,呈对称性分布,多发于孕妇及经血不调的妇女,且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之比约为9:1。此病呈慢性过程,病程顽固,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美观,给其精神和生活方面带来诸多烦恼和痛苦。该病发病率一直很高,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就诊人数越来越多。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黄褐斑日渐成为当今医学界、美容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黄褐斑的发病原因和机理复杂,与口服避孕药、遗传因素、氧自由基蓄积、微量元素含量异常、肝功能异常等诸多因素是否相关,目前尚不十分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其与内分泌失调、妊娠、子宫软巢疾病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多因肝郁化火,或肝肾不足,或脾失健运,导致气滞淤血,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致。目前,多数研究认为,黄褐斑是由于黄褐斑患者皮损部位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强,黑素和黑素小体均增加,进而表现色斑,病理状态下,真皮内巨噬细胞可吞噬滴落入真皮黑色素体,或沉着于真皮上层,或在细胞内降解,一部分经淋巴转移。色素的产生和排泄失去平衡,并过剩的聚集在表皮细胞内的部分,就形成色素沉着。黑色素的排泄有两条途径:一是从肾内排泄,另一是从皮肤排出,即黑色素被转移到角质蛋白中,随表皮生长移行到角质层,最后随角质层周期换新而脱落。
现代医学治疗本病的原理主要是抑制黑色素细胞活性、抑制黑色素合成、去除已经生成的黑色素、破坏黑色素颗粒及运用具有防光效应的遮光剂等。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1)内服或静脉给与维生素C,同时配合维生素E使用,可阻止黑色素代谢的氧化过程,抑制黑色素形成;(2)局部外用氢醌霜,抑制黑色素颗粒的形成并增加其降解,抑制黑色素细胞DNA和RNA的合成,不影响黑色素细胞,结合广谱遮光剂治疗表皮型和混合型黄褐斑有一定疗效,或局部外用维甲酸霜,可抑制体外培养的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阻止黑色素向角质层细胞的转运,同时减少角质形成,增加药物渗透。上述临床西药虽然对治疗黄褐斑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往往欠佳,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长期应用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然而中医药在治疗黄褐斑方面有完整的治疗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整体调整脏腑功能独特的优势,因此中医药在治疗黄褐斑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祛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玫瑰茄3-9重量份、丹参3-9重量份、当归1-8重量份、白芷1-5重量份、牡丹皮1-5重量份、香附1-5重量份和玫瑰花1-5重量份。
优选的,由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玫瑰茄6重量份、丹参6重量份、当归5重量份、白芷3重量份、牡丹皮3重量份、香附3重量份和玫瑰花3重量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上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选定重量份数称取玫瑰茄加水温浸提取,过滤,减压浓缩得提取液Ⅰ;
(2)按照选定重量份数称取丹参,加入乙醇,回流提取,过滤,减压浓缩得提取液Ⅱ;
(3)按照选定重量份数称取当归、白芷、丹皮、香附和玫瑰花,与上述步骤(2)中过滤得到的丹参药渣混匀,并加水微沸提取,过滤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提取液Ⅲ;
(4)将上述提取液Ⅰ、Ⅱ、Ⅲ混合,并添加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得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保健食品或食品。
进一步的,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选定重量份数称取玫瑰茄,加入6-10药物重量倍量的水60-80℃温浸提取1-2次,每次0.5-2h,过滤,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提取液Ⅰ;
(2)按照选定重量份数称取丹参,加入4-8药物重量倍量的质量浓度为50%-80%乙醇,于60℃-80℃下回流提取1-3小时,过滤并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提取液Ⅱ;
(3)按照选定重量份数称取当归、白芷、丹皮、香附和玫瑰花,与上述步骤(2)中过滤得到的丹参药渣混合,然后加入6-10药物重量倍量的水微沸提取1-2次,每次0.5-2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15-1.25的提取液Ⅲ;
(4)将上述浓缩液Ⅰ、Ⅱ、Ⅲ混合,并添加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得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保健食品或食品。
优选的,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选定重量份数称取玫瑰茄,加入8药物重量倍量的水70℃温浸提取2次,每次1h,过滤,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提取液Ⅰ;
(2)按照选定重量份数称取丹参,加入6药物重量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乙醇,70℃下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提取液Ⅱ;
(3)按照选定重量份数称取当归、白芷、丹皮、香附和玫瑰花,与上述步骤(2)中过滤得到的丹参药渣混合,然后加入8药物重量倍量的水微沸提取2次,每次1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0的浓缩液Ⅲ;
(4)将上述浓缩液Ⅰ、Ⅱ、Ⅲ加入常规辅料混合,挤压制粒,分装,即得。
本发明还公开了由上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还公开了由上述的药物组合物添加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药物制剂、保健食品或食品。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制剂包括但不限于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丸剂、糖浆剂、冲剂、酒剂、酊剂、煎膏剂、散剂、固体饮料、液体饮料、糖果或烘培食品。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药物、保健食品或食品中的用途。
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玫瑰茄,丹参,当归,白芷,丹皮,香附,玫瑰花,具有活血通经,疏肝理气,补血养血功效,主要针对胞宫失常、肝气郁结导致的黄褐斑。在该配方中:
玫瑰茄含有大量的花青素,维生素C等抗氧化活性物质,花青素是当今年人类发现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性能比维生素E高50倍,比维生素C高200倍;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活血化瘀之功效,为君药,为活血化瘀之要药;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功效,为臣药;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的功效。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古代美容方中多用之,可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去除面部色斑瘢痕,治疗皮肤疱痍疥癣等;
牡丹皮味苦,性寒、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功效;
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归肝、三焦经,有理气解郁,止痛调经的功效,主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疾病;
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最明显的功效为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此外,玫瑰花茶还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
以上七味配伍,共同发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解郁,养血补血之功效,从而调理气血,从而达到祛黄褐斑之功效。
实验例
受试物为按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配方、工艺制备的颗粒剂。按自愿原则选择24-56岁,具有黄褐斑体征的女性受试者60例。采用自身前后应对照和组间对照两种形式。6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受试物,对照组服用相同性状无功效安慰剂。每次服用1袋,每日2次,服用量为12g/日,连续30天,受试者在试食期间停止使用有在养颜祛斑的化斑品、药物及保健食品。
1功效性观察
1.1一般情况
询问病史,了解受试者试食情况,观察主要临床症状:疲劳感、烦躁、睡眠、便秘等。按症状轻重(重症3分、中症2分、轻症1分)在试食前后统计积分值,并就其主要症状改善(每一症状改善2分显效,改善1分为有效),计算改善率。
1.2头面部黄褐斑检测
1.2.1面积大小改变
用标尺测量受试前后同一黄褐斑的长径和宽径,计算面积(cm2)。
1.2.2颜色深浅变化
按照《实用标准色卡》(第一版)中的棕色(Y+M+Bk即黄+品红+黑的叠色)色卡为黄褐斑颜色深浅的判断标准:Ⅰ度(15、20、5),Ⅱ度(30、40、10),Ⅲ度(40、60、15)。
1.3祛斑功效判定
显效:黄褐斑颜色下降Ⅱ度,或面积缩小≥30%,不产生新黄褐斑。
有效:黄褐斑颜色下降Ⅰ度,或面积缩小<30%,≥10%不产生新的黄褐斑。
无效:黄褐斑面积缩小<10%,颜色无明显变化。
2实验结果
表1主要症状改善情况
表2黄褐斑颜色深浅变化
注:**组内比较p<0.01,##组内比较p<0.01
表3黄褐斑面积大小变化
注:**组内比较p<0.01,##组内比较p<0.01
表4试食前后功效判定结果(例,%)
注:**组内比较p<0.01
3结论
30例黄褐斑受试者按要求服用实施例1制备的祛黄褐斑颗粒30d,黄褐斑面积平均缩小1068±885mm2(P<0.01),颜色变浅,色卡平均降低0.26±0.39度(P<0.01),其中有效20例,总效率66.67%,说明祛黄褐斑颗粒有祛黄褐斑的作用,且祛黄褐斑颗粒对受试者的燥躁、睡眠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颗粒剂
【处方】玫瑰茄6kg、丹参6kg、当归5kg、白芷3kg、牡丹皮3kg、香附3kg和玫瑰花3kg。
【制备方法】
(1)按处方量称取玫瑰茄,加入8药物重量倍量的水80℃温浸提取2次,每次1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得提取液Ⅰ;
(2)按处方量称取丹参,加入6药物重量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乙醇,70℃下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提取液Ⅱ;
(3)按处方量称取当归、白芷、丹皮、香附和玫瑰花,与上述步骤(2)中过滤得到的丹参药渣混合,然后加入8药物重量倍量的水微沸提取2次,每次1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0的提取液Ⅲ;
(4)将上述提取液Ⅰ、Ⅱ、Ⅲ加入常规辅料混合,挤压制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2胶囊剂
【处方】玫瑰茄9kg、丹参3kg、当归6kg、白芷1kg、牡丹皮5kg、香附1kg和玫瑰花5kg。
【制备方法】
(1)按处方量称取玫瑰茄,加入10药物重量倍量的水60℃温浸提取2次,每次0.5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得提取液Ⅰ;
(2)按处方量称取丹参,加入8药物重量倍量的质量浓度为65%乙醇,60℃下回流提取3小时,过滤,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提取液Ⅱ;
(3)按处方量称取当归、白芷、丹皮、香附和玫瑰花,与上述步骤(2)中过滤得到的丹参药渣混合,然后加入10药物重量倍量的水微沸提取2次,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5的提取液Ⅲ;
(4)将上述提取液Ⅰ、Ⅱ、Ⅲ加入常规辅料混合均匀,干法制粒,填充胶囊,即得。
实施例3片剂
【处方】玫瑰茄8kg、丹参4kg、当归8kg、白芷5kg、牡丹皮1kg、香附5kg和玫瑰花1kg。
【制备方法】
(1)按处方量称取玫瑰茄,加入10药物重量倍量的水70℃温浸提取2次,每次1.5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得提取液Ⅰ;
(2)按处方量称取丹参,加入8药物重量倍量的质量浓度为60%乙醇,80℃下回流提取1小时,过滤,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提取液Ⅱ;
(3)按处方量称取当归、白芷、丹皮、香附和玫瑰花,与上述步骤(2)中过滤得到的丹参药渣混合,然后加入10药物重量倍量的水微沸提取2次,每次1.5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0的提取液Ⅲ;
(4)将上述提取液Ⅰ、Ⅱ、Ⅲ混合并加入常规辅料,高速湿法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即得。
实施例4口服液
【处方】玫瑰茄4kg、丹参8kg、当归3kg、白芷4kg、牡丹皮2kg、香附4kg和玫瑰花2kg。
【制备方法】
(1)按处方量称取玫瑰茄,加入8药物重量倍量的水70℃温浸提取2h,过滤,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得提取液Ⅰ;
(2)按处方量称取丹参,加入6药物重量倍量的质量浓度为50%乙醇,65℃下回流提取1.5小时,过滤,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的提取液Ⅱ;
(3)按处方量称取当归、白芷、丹皮、香附和玫瑰花,与上述步骤(2)中过滤得到的丹参药渣混合,然后加入8药物重量倍量的水微沸提取0.5h,过滤,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15的提取液Ⅲ;
(4)将上述提取液Ⅰ、Ⅱ、Ⅲ加入常规辅料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纯化水调整总重量份为45,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5煎膏剂
【处方】玫瑰茄3kg、丹参9kg、当归1kg、白芷2kg、牡丹皮4kg、香附2kg和玫瑰花4kg。
【制备方法】
(1)按处方量称取玫瑰茄,加入6药物重量倍量的水75℃温浸提取1.5h,过滤,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得提取液Ⅰ;
(2)按处方量称取丹参,加入4药物重量倍量的质量浓度为80%乙醇,60℃下回流提取1.5小时,过滤,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提取液Ⅱ;
(3)按处方量称取当归、白芷、丹皮、香附和玫瑰花,与上述步骤(2)中过滤得到的丹参药渣混合,然后加入6药物重量倍量的水微沸提取1h,过滤,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5的提取液Ⅲ;
(4)将上述提取液Ⅰ、Ⅱ、Ⅲ合并继续熬炼至相对密度1.30左右(60℃测),随后加入炼蜜及其他常规辅料混合均匀,收膏,分装,即得。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玫瑰茄3-9重量份、丹参3-9重量份、当归1-8重量份、白芷1-5重量份、牡丹皮1-5重量份、香附1-5重量份和玫瑰花1-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玫瑰茄6重量份、丹参6重量份、当归5重量份、白芷3重量份、牡丹皮3重量份、香附3重量份和玫瑰花3重量份。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选定重量份数称取玫瑰茄,加入6-10药物重量倍量的水60-80℃温浸提取1-2次,每次0.5-2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提取液Ⅰ;
(2)按照选定重量份数称取丹参,加入4-8药物重量倍量的质量浓度为50%-80%乙醇,于60℃-80℃下回流提取1-3小时,过滤并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提取液Ⅱ;
(3)按照选定重量份数称取当归、白芷、丹皮、香附和玫瑰花,与上述步骤(2)中过滤得到的丹参药渣混合,然后加入6-10药物重量倍量的水微沸提取1-2次,每次0.5-2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15-1.25的提取液Ⅲ;
(4)将上述提取液Ⅰ、Ⅱ、Ⅲ混合,并添加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得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或保健食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选定重量份数称取玫瑰茄,加入8药物重量倍量的水80℃温浸提取2次,每次1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得提取液Ⅰ;
(2)按照选定重量份数称取丹参,加入6药物重量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乙醇,70℃下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提取液Ⅱ;
(3)按照选定重量份数称取当归、白芷、丹皮、香附和玫瑰花,与上述步骤(2)中过滤得到的丹参药渣混合,然后加入8药物重量倍量的水微沸提取2次,每次1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0的提取液Ⅲ;
(4)将上述提取液Ⅰ、Ⅱ、Ⅲ加入常规辅料混合,挤压制粒,分装,即得。
5.一种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添加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药物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丸剂、糖浆剂、冲剂、酒剂、酊剂、煎膏剂或散剂。
7.一种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添加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保健食品。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用途。
CN201410437199.4A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189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7199.4A CN104189343B (zh)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7199.4A CN104189343B (zh)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9343A CN104189343A (zh) 2014-12-10
CN104189343B true CN104189343B (zh) 2017-05-10

Family

ID=52074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7199.4A Active CN104189343B (zh)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93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8999A (zh) * 2017-08-25 2017-12-15 广州蛭肽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美容祛斑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9008A (zh) * 2010-12-22 2011-05-11 黄琰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7745A (zh) * 2012-05-17 2012-09-12 双飞人制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药物组合物
CN103463570A (zh) * 2013-09-13 2013-12-25 武万发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9008A (zh) * 2010-12-22 2011-05-11 黄琰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7745A (zh) * 2012-05-17 2012-09-12 双飞人制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药物组合物
CN103463570A (zh) * 2013-09-13 2013-12-25 武万发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9343A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9634B (zh) 一种治疗斑秃的中药组合物
CN101352497B (zh) 一种祛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2657745A (zh) 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药物组合物
CN102988273A (zh) 一种美白祛斑中药面膜
CN102335344B (zh)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
CN103432559B (zh) 一种治疗血滞型月经减少及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491695A (zh)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
CN103599424A (zh) 一种用于美白皮肤的中药组合物
CN104013919A (zh) 一种治疗心绞痛的中药
CN101670044A (zh) 一种治疗妊娠黄褐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9171A (zh) 一种用于祛斑的中药
CN103638388B (zh)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99455B (zh) 一种用于祛斑的中药胶囊
CN104189343B (zh) 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594B (zh) 一种治疗妊娠反应的中药制剂
CN102258700B (zh) 治疗脱发和早年白发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6048A (zh) 一种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药物中的用途
CN104208411A (zh) 一种用于退黄祛斑的中药制剂
CN104147186B (zh) 蔷薇花精油水凝胶贴及其制作方法
CN102210810A (zh) 一种治疗脱发的药物
CN101940624B (zh)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洗药
CN106822300B (zh) 一种祛痘美颜的中药制剂
CN100443102C (zh) 一种治疗红血丝的药物
CN108403869A (zh) 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2434A (zh)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失眠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3000 No. 1, Amber Road, Xiangcheng District,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ANGZHOU PIEN TZE HUANG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63000 1 Street, Zhangzhou, Fujian

Patentee before: ZHANGZHOU PIEN TZE HUANG PHARMACEUTICAL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