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6562B - 一种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6562B
CN104186562B CN201410411913.2A CN201410411913A CN104186562B CN 104186562 B CN104186562 B CN 104186562B CN 201410411913 A CN201410411913 A CN 201410411913A CN 104186562 B CN104186562 B CN 1041865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nanoic acid
biogenic
eucalyptus oil
mixture
synergistic compl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119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6562A (zh
Inventor
张兴
周万
周一万
吴华
高保卫
张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ling Nongked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Of Biorational Pesticid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ling Nongked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Of Biorational Pesticide filed Critical Yangling Nongked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Of Biorational Pesticide
Priority to CN2014104119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65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6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6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6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65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该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以桉叶油和壬酸为主要活性成分,桉叶油和壬酸的质量比例为1:10~10:1之间,加入助剂复配而成,制剂形态是乳油剂、微乳剂和水乳剂。该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有较高的田间防除效果,在有机作物上具有极大应用推广价值,是新型的生物源除草剂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在保障农作物高产和稳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也带来了诸多弊端,如环境污染、对非靶标生物的直接毒害、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等。近年来,随着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理论的发展、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人类对自身健康和环境安全要求的提高,环境相容性好、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以及经济和使用方便的生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质视。
生物源农药是利用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源物质加工成制剂,用于防治植物病、虫、草害的农药,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生物源农药具有对人畜低毒、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在环境中易于降解,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药性以及来源广泛等优点,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首选农药品种,具备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杂草是导致作物减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中国常年受杂草危害的土地面积超过0.73亿hm2,直接经济损失超过900亿元。杂草控制成为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草坪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化学除草剂因其作用迅速、效果显著和省工省时等特点,在当今的杂草控制中占主体地位。近年来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除草剂在世界农药销售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40%,这些除草剂绝大部分都是化学合成的高效甚至超高效除草剂。然而,由于使用不当以及雾滴漂移、淋溶、药液挥发等原因,化学除草剂不仅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同时带来耐药杂草种群增加、杂草抗药性出现、残毒药害、下茬作物减产、土地退化等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全球范围内的除草剂使用量将继续增加,发展绿色除草剂,利用生物源生物活性化合物控制杂草成为目前除草剂的研究热点。一般而言,天然除草活性产物与化学除草剂相比,具有易自然降解、环境相容性高、对靶标生物相对安全等优点,特别是取之于植物及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除草活性物质,不仅来源较为丰富,更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和高度的靶标选择性。
壬酸(CH3(CH2)7COOH),英文名称为nonanoicacid,相对分子量158.24,属于脂肪酸类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在植物界,壬酸多以酯的形态存在于香精油中,如花柏、野漆树、天竺葵、油茶籽、油菜籽等;在少数植物如芸香等中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壬酸在毒性等级划分中属微毒类化合物,其原药和制剂对雌性大鼠和雌性小鼠的经口毒性LD50均大于5000mg/kg,制剂对雌性大鼠的吸入毒性大于6.29mg/L;对兔眼睛和皮肤无致敏性和刺激性。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壬酸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在环境中极易降解,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仅为3天,经过合理的增效混配,可以开发成高效安全的生物源除草剂。
桉叶油,又称白千层脑、桉树脑,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蓝桉、桉叶树、香樟树和樟树等的叶、枝中提取精油,再精制加工制得。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80%以上)、莰烯、水芹烯、松油醇、乙酸香叶醇、异戊醛、香茅醛和胡椒酮等。呈特有清凉尖刺桉叶香气并带几分樟脑气味,带些药气,有辣口清凉感,香气强烈而不持久。有一定防霉及杀菌防腐作用,广泛用于医药,配制牙膏香精等。目前还未见有桉叶油与壬酸复配或以桉叶油、壬酸复配为基础的混配生物源除草剂,也未见有桉叶油与其他除草剂进行增效混配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生物源物质桉叶油和壬酸为除草活性物质的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应用于防治农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该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以桉叶油和壬酸为主要活性成分。
优选的,所述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中桉叶油和壬酸的质量比例为1:10~10:1。
优选的,所述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具体为乳油剂;
所述的乳油剂由以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配制:桉叶油:0.1%~30.0%,壬酸:1.0%~70.0%,有机溶剂:0~30%,乳化剂:5%~15%,增效剂:0~20%,渗透剂:5%~40%,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油酸甲酯、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乳化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质、斯潘系列和吐温系列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增效剂为有机硅、植物油、油酸甲酯和碳酸烷基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渗透剂为月桂氮酮、白油、环氧大豆油和柴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的乳油剂由下述方法制备:按照配方量将桉叶油、壬酸、有机溶剂、乳化剂、增效剂和渗透剂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即得。
优选的,所述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具体为微乳剂;
所述的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配制:桉叶油:0.1%~30.0%,壬酸:1.0%~30.0%,有机溶剂:0~20%,表面活性剂:5%~30%,增效剂:0~20%,防冻剂:4%~10%,余量为水,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油酸甲酯、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磷酸酯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和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增效剂为有机硅、植物油、油酸甲酯和碳酸烷基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二醇。
优选的,所述的微乳剂由下述方法制备:按照配方量将桉叶油、壬酸、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增效剂、防冻剂和水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透明,即得。
优选的,所述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具体为水乳剂;
所述的水乳剂由以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配制:0.1%~30%,壬酸:1.0%~40.0%,有机溶剂:0~20%,表面活性剂:5%~20%,增效剂:0~20%,防冻剂:4%~10%,增稠剂:0.2%~1%,余量为水,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油酸甲酯、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磷酸酯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和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增效剂为有机硅、植物油、油酸甲酯和碳酸烷基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二醇;
所述增稠剂为聚乙烯醇、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硅酸铝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的水乳剂由下述方法制备:按照配方量将桉叶油、壬酸、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增效剂、防冻剂、增稠剂和水混合,在高速剪切机的作用下乳化分散,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除草剂,可以防治农田常见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其他种类杂草的防治效果也很好的同时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2)通过对壬酸和桉叶油两个植物源活性成分的复配研究,并通过助剂的选用、各个成分的用量及具体制剂的制备方法的研制,得到了商品质量符合要求的三种壬酸-桉叶油乳油剂、水乳剂和微乳剂,且复配后的制剂的防治效果要远远好于单一成分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以桉叶油和壬酸为主要活性成分,桉叶油和壬酸的质量比例为1:10~10:1配制,加入一定比例的溶剂和助溶剂以及其它农药助剂,进行剂型加工,可以制得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其剂型是乳油剂、微乳剂或水乳剂。
1)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乳油剂,由以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配制,桉叶油0.1~30%,壬酸1.0~70.0%,其余是助剂;助剂包括乳化剂、有机溶剂、增效剂和渗透剂,其中:
乳化剂:5~15%,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质、斯潘系列和吐温系列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有机溶剂:0~30%,为乙酸乙酯、丙酮和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增效剂:为机硅、植物油、油酸甲酯和碳酸烷基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渗透剂:月桂氮酮、白油、环氧大豆油和柴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2)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配制:桉叶油0.1~30%,壬酸1.0~30.0%;其余是助剂,助剂包括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增效剂、防冻剂和水,其中:
表面活性剂:5~30%,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质、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和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有机溶剂:0~20%,为甲醇、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和乙醇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增效剂:0~20%,为有机硅、植物油、油酸甲酯和碳酸烷基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防冻剂:4~10%,可以是乙二醇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水补齐100%。
3)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水乳剂,由以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配制,桉叶油0.1~30%,壬酸1.0~40.0%;其余是助剂,助剂包括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增效剂、防冻剂、增稠剂和水,其中:
表面活性剂:5~20%,为烷基磷酸酯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和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有机溶剂:0~20%,为甲醇、松节油、油酸甲酯胺、乙酸乙酯和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增效剂:0~20%,为机硅、植物油、油酸甲酯和碳酸烷基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防冻剂:4~10%,为乙二醇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增稠剂:0.2~1%,为黄原胶、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硅酸铝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水补齐100%。
在制备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其它助剂,其它助剂含量为0~5%,包括增效剂、润湿剂、密度调节剂。
上述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乳油制剂的生产方法为:将各个组分按配方称量药剂,混合,并在反应釜中搅拌均匀,经过质量检验后,最后制成成品。
上述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微乳剂的生产方法为:将各个组分按配方称量药剂,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透明,经过质量检验后,最后制成成品。
上述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水乳剂的生产方法为:将各个组分按配方称量药剂,混合,最后在高速剪切机的作用下乳化分散,经过质量检验后,最后制成成品。
发明人经过对桉叶油和壬酸性能研究,确定两者经过合理复配后,通过添加助剂加工成的环保型乳油、微乳剂或水乳剂,用于防治多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尤其是对于马唐、狗尾草、灰灰菜和刺儿菜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50%桉叶油·壬酸乳油剂配制
本实施例所述的50%为质量百分比,桉叶油·壬酸乳油剂表示将桉叶油与壬酸复配得到的乳油剂;
在20~25℃下,取50份桉叶油和壬酸混合物,桉叶油和壬酸的混配比为1:4,在上述混合物基础上依次加入10份氮酮,20份白油,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7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油酸甲酯补齐100%,以搅拌速度200~500转/分钟搅拌10~30分钟,即可制得50%桉叶油·壬酸环保乳油。
实施例2:40%桉叶油·壬酸水乳剂配制
本实施例所述的40%为质量百分比,桉叶油·壬酸水乳剂表示将桉叶油与壬酸复配得到的水乳剂;
在20~25℃下,分别取40份桉叶油和壬酸混合物,桉叶油和壬酸的复配比为3:7,在上述混合物中依次加入2份氮酮、苯乙烯基嵌段聚醚5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份,乙二醇5份,混合均匀后加入含0.05%黄原胶水溶液补齐100份,在高速剪切机转速为8000转/分钟下搅拌20~30分钟,即可制得40%桉叶油·壬酸水乳剂。
实施例3:30%桉叶油·壬酸微乳剂配制
本实施例所述的30%为质量百分比,桉叶油·壬酸微乳剂表示将桉叶油与壬酸复配得到的微乳剂;
在20-25℃下,分别取30份桉叶油和壬酸混合物,桉叶油和壬酸的复配比为2.5:7.5然后在上述混合物中依次加入5份氮酮、1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份苯乙烯酚聚氧乙烯(n30)醚、2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份乙二醇,混合均匀后水补齐100份,以搅拌速度800~1000转/分钟搅拌20~30分钟,即可制得30%桉叶油·壬酸微乳剂。
实施例4:桉叶油与壬酸复配对双子叶植物黄瓜的室内联合毒力研究
1.1材料与方法
供试植物:黄瓜(CucumissativusL.)。
供试药剂:A.桉叶油,广西恒信香料公司提供,桉叶素含量>75%;
B.壬酸,成都化夏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成分含量≥98%。
1.2测定方法
黄瓜幼苗形态法:将滤纸放入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加入15mL系列浓度的药液,桉叶油药液浓度分别为:0、50、100、200、400与800mg/L、壬酸药液浓度分别为:0、0.5、5、20、40与80mg/L;质复三次。每皿置入标准一致的露白黄瓜种子10粒,置于28℃恒温箱中黑暗培养;5天后取出,测主根长并求抑制率。
1.3联合毒力评价
1.3.1两种药剂合理配比的确定
参照Mansour等的方法和张宗炳的方法进行。具体为:
Mansour方法:具体方法是:将两种单剂分别配成一定质量浓度(抑制率介于30-70%的浓度),并将两种单剂配制成混合药液(混合药液中各单剂浓度与它们单用时的浓度相同),分别测定各单剂和混剂对供试植物的室内药效,生物测定采用1.2中方法。依照下列公式判定增效与否:
Pa,Pb分别为各单剂的试虫死亡率,
以c.f值大小来评判两种药剂混用的联合作用,当c.f>20时为增效作用,c.f<-20时为拮杭作用,-20<c.f<20时为相加作用。
张宗炳方法:先测定各单剂对植物的毒力,然后以二者的IC50值为基础,测定两者不同配比组合的药效,并求出各配比组合的预测抑制率和毒性比率(实测抑制率/预期抑制率),当毒性比率>1时,为增效作用;毒性比率<1为拮抗作用;毒性比率为1左右时为相加作用。毒性比率最高者,即为最佳配比。
1.3.2混剂共毒系数的测定及计算
生测方法同1.2中方法。用孙云沛提出的方法求出各种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并以CTC值评判混剂的增效作用。
毒性指数=标准杀虫剂的LC50/供试杀虫剂的LC50×100;
混剂的理论毒性指数=A药剂的毒性指数×混剂中A药剂的百分含量+B药剂的毒性指数×混剂中B药剂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性指数/混剂理论毒性指数×100
当CTC>120时为增效作用,CTC<80时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200时则有显著增效作用。
1.4结果与分析
1.4.1桉叶油和壬酸对黄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表1桉叶油和壬酸两种种药剂对黄瓜室内生物测定结果
供试药剂 毒力曲线 IC50(mg/L) 相关系数 95%置信限(mg/L) 卡方值(X2)
桉叶油 Y=2.0967+0.8632x 2308.95 0.9976 1510.34~3529.84 3.6
壬酸 Y=3.0432+1.0510x 76.94 0.9909 58.80~106.94 7.24
1.4.2桉叶油和壬酸间混用协同毒力指数(c·f)的测定结果对桉叶油和壬酸两种药剂混用进行室内生物测定,求出各混用的c·f值,结果见表2。
表2:桉叶油和壬酸间混配的c·f值(黄瓜)
药剂 稀释倍数 理论抑制率(%) 实际抑制率(%) c.f值
桉叶油+壬酸 500 75.29 93.55 24.25
由上表可以看出,通过对桉叶油和壬酸两种药剂间混配增效试验,桉叶油+壬酸的组合具有增效作用,两者的混用c·f值达到24.25。
针对以上结果,下一步将对其具体混配比例间的增效关系进行研究。
1.4.3混剂合理配比的确定
根据上述结果,进行了桉叶油和壬酸间合理配比的确定试验,具体测定结果如表3。
表3桉叶油和壬酸不同配比对黄瓜抑制作用生物测定结果
注:桉叶油药剂IC50为2308.95mg/L,壬酸药剂IC50为77.83mg/L,实际测定时,桉叶油药剂IC50为2300mg/L,壬酸药剂IC50为80mg/L,%表示质量百分比。
由表3可知,壬酸药剂IC50与桉叶油药剂IC50在质量比9:1~1:9之间时均表现出相加或增效作用,其中壬酸药剂IC50与桉叶油药剂IC50在质量比为8:2~3:7,即壬酸与桉叶油质量比为1:7.19~1:66.7下增效最为显著。
1.4.4桉叶油和壬酸混剂共毒系数(CTC)的测定结果
根据以上测定结果,配制了实施例1、2和3中的50%桉叶油·壬酸环保乳油、40%桉叶油·壬酸水乳剂和30%桉叶油·壬酸微乳剂,分别测定了3种复配制剂对黄瓜的室内毒力,并以1.3.2中的孙云沛法求得CTC值,具体结果见表4。
表4:桉叶油和壬酸及其复配制剂对黄瓜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4可知,30%桉叶油·壬酸微乳剂、40%桉叶油·壬酸水乳剂及50%桉叶油·壬酸乳油剂的共毒系数分别为276.75、256.91和300.47,均大于200,表现为显著增效作用。
实施例5:桉叶油与壬酸复配对小麦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在进行上述研究的同时,申请人以禾本科植物小麦为供试植物,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和程序,系统测试了桉叶油与壬酸混用对小麦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桉叶油与壬酸复配对禾本科植物小麦具显著增效效果。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2和3中的复配制剂对小麦的共毒系数测试结果。
供试植物:小麦(Triticumaestivum);
供试药剂:桉叶油,广西恒信香料公司提供,桉叶素含量>70%。壬酸,成都化夏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成分含量≥98%;实施例1中的50%桉叶油·壬酸乳油;实施例3中的30%桉叶油·壬酸微乳剂;实施例2中的40%桉叶油·壬酸水乳剂。
试验方法:小麦去胚乳法:选取饱满一致的小麦浸种、催芽、培养至苗高2.5左右时,精选高度一致的幼苗,摘掉胚乳,在清水中将胚乳漂洗干净,即可作为试材。以塑料杯为容器,每杯放入药液15mL,桉叶油浓度分别为:0、25、50、100、200与400mg/L、壬酸浓度分别为:0、0.5、5、20、40与80mg/L;重复三次。每杯加入标准一致的试材8株,置于28℃光培箱(光:暗为12h:12h;光强为2000Lux)中及温室(温度为20~30℃,光强为2000Lux)内培养,10天后测小麦第二叶长并求抑制率。
混剂共毒系数的测定及计算:生测方法实施例4中1.2中的方法。再通过1.3.2中的孙云沛法求出各种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并以CTC值评判混剂的增效作用。本研究认为:当CTC>120时为增效作用,CTC<80时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200时则有显著增效作用。
采用小麦去胚乳法分别测定了3种复配制剂对小麦的室内毒力,并以Sun氏法求得CTC值,结果见表5。
表5:桉叶油和壬酸及其复配制剂对小麦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5可知,30%桉叶油·壬酸微乳剂、40%桉叶油·壬酸水乳剂及50%桉叶油·壬酸乳油剂的共毒系数分别为678.32、33.352和460.51,均远大于200,表现为显著增效作用。
实施例6:桉叶油、壬酸及桉叶油与壬酸的复配制除草剂对马唐的田间药效试验
为明确桉叶油与壬酸混配后的实际除草效果,发明人于2009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站对桉叶油制剂、壬酸制剂及桉叶油与壬酸的复配制剂进行了防治禾本科杂草马唐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
质量百分比为50%的桉叶油乳油剂:在20~25℃下,取50份桉叶油,依次加入10份氮酮,20份白油,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7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油酸甲酯补齐100%,以搅拌速度200~500转/分钟搅拌10~30分钟,即得,药剂代号A;
质量百分比为50%的壬酸乳油剂:在20~25℃下,取50份壬酸,依次加入10份氮酮,20份白油,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7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油酸甲酯补齐100%,以搅拌速度200~500转/分钟搅拌10~30分钟,即得,药剂代号B;
实施例1中的50%桉叶油·壬酸乳油剂,药剂代号C;
质量百分比为20%的百草枯水剂(AS),商品名克无踪,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试验物品:注射器3支(10ml),背负式喷雾器两个,吊牌300个,搪瓷缸1个(1000ml),铅笔3支,记录本1个,盘式天平1台,及照相机一部。
防除对象:马唐(Digitariaadscendens)。
试验设计及方法:将试验地分为4个区组,每个区组划分成11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30m2。各处理随机排列,重复4次。试验分别设50%桉叶油乳油有效成分80kg/hm2、50%壬酸乳油有效成分40kg/hm2、50%桉叶﹒壬酸环保乳油有效成分40kg/hm2,20%百草枯AS2.25L/hm2和清水空白对照。施药时大部分杂草处于营养生长盛期,常量喷雾处理,喷药液量450L/hm2。施药后7天内晴,无降雨。
调查方法:施药当天调查杂草基数,喷药后7天调查药效。施药前每个小区选择4个杂草发生较均匀的调查点,并插上竹签标记,用边长0.5m正方形铁框框在定点上,分别调查0.25m2面积内的覆盖度,施药后7天,称量存活杂草地上部重量(鲜重),计算鲜重防效。调查结果用邓肯氏新复极检验法(DMRT法)统计分析各处理防效差异。按如下公式计算防除效果:
50%桉叶油乳油剂、50%壬酸乳油剂及50%桉叶油·壬酸乳油剂对马唐的防除效果见表6。
表63种生物源除草剂对马唐的鲜重防效(药后7天)
供试药剂 有效成分用量(kg/hm2) 马唐鲜重防效(%)
A 80 42.72c
B 40 75.38b
C 40 94.54a
20%百草枯水剂 0.45 96.36a
清水对照(CK) 386.48
注:表中CK数据为每小区存活杂草鲜重(g/m2),其余各处理数据为防效。同列数字后小写字母相同者,表示经DMRT法统计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显著性比较不包括CK。
从表6中可以看出,桉叶油与壬酸的复配制剂对马唐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桉叶油和壬酸单剂的防效,表明桉叶油与壬酸的混配可以显著的增加田间防治效果。在有效成分40kg/hm2用量下,药后7天对马唐的鲜重防治效果均达94.54%,与对照药剂20%百草枯水剂有效成分用量0.45kg/hm2的防效无显著差异,表明桉叶油与壬酸混配对禾本科杂草马唐具有明显的田间防效。
实施例7:桉叶油和壬酸复配除草剂防治苹果园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为明确植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对苹果园杂草的田间药效情况,发明人于2009年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东埝村对实施例1、2和3中的复配制剂进行了防治苹果园杂草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实施例3中的30%桉叶油·壬酸微乳剂,药剂代号A;实施例2中的40%桉叶油·壬酸水乳剂,药剂代号B;实施例1中的50%桉叶油·壬酸乳油,药剂代号C;质量百分比为20%的百草枯水剂(AS),商品名克无踪,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试验物品:注射器3支(10ml),背负式喷雾器两个,吊牌300个,搪瓷缸1个(1000ml),铅笔3支,记录本1个,盘式天平1台,及照相机一部。
防除对象: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东埝村苹果园杂草。试验地禾本科杂草主要包括牛筋草(Eleusineindica)、马唐(Digitariaadscendens)、狗尾草(Setariaviridissubsp.pycnocoma)、蟋蟀草(Eleusinaindica)等,阔叶类杂草主要包括灰灰菜(Chenopodiumalbum)、小飞蓬(ConyzaCanadensis)、野茼蒿(Cynuracrepidioides)、水花生(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小藜(Chenopodiumserotinum)、红花酢浆草(Oxaliscorymbosa)、鳢肠(Ecliptaprostrate)、刺苋(Amaranthusspinosus)、圆叶牵牛(Pharbitispurpurea)、决明(Cassiatora)等;其他杂草包括香附子(Cypersrotundus)、异形莎草(Cyperusdifformis)等。将杂草划分为禾本科、阔叶草和其他类杂草评价药效。
试验设计及方法:将试验地分为4个区组,每个区组划分成11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30m2。各处理随机排列,重复4次。试验分别设40%桉叶﹒壬酸水乳剂、30%桉叶﹒壬酸微乳剂、50%桉叶﹒壬酸环保乳油有效成分20、30、40kg/hm2,20%百草枯AS2.25L/hm2和清水空白对照。施药时大部分杂草处于营养生长盛期,常量喷雾处理,喷药液量450L/hm2。施药后5天内晴,无降雨。
调查方法:施药当天调查杂草基数,喷药后7天调查药效。施药前每个小区选择4个杂草发生种类较全面的调查点,并插上竹签标记,用边长0.5m正方形铁框框在定点上,分别调查0.25m2面积内禾本科、阔叶类和其他类杂草的覆盖度,施药后7天,称量存活杂草地上部重量(鲜重),计算鲜重防效。调查结果用邓肯氏新复极检验法(DMRT法)统计分析各处理防效差异。按如下公式计算防除效果:
桉叶油与壬酸混配的生物源除草剂对苹果园杂草的防除效果见表7。
表73种生物源除草剂对苹果园中杂草的鲜重防效(药后7天)
注:表中CK数据为每小区存活杂草鲜重(g/m2),其余各处理数据为防效。同列数字后小写字母相同者,表示经DMRT法统计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显著性比较不包括CK。
从表7中可以看出桉叶油与壬酸的3个复配制剂对苹果园中的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有效成分30~40kg/hm2用量下,药后7天对苹果园中的各类杂草的鲜重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与对照药剂20%百草枯水剂有效成分用量0.45kg/hm2的防效相当,表明桉叶油与壬酸混配制剂对杂草具有明显的田间防效。
实施例8:桉叶油和壬酸复配除草剂防治非耕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为明确植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对非耕地杂草的田间药效情况,发明人于2010年在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站内开展了实施例1、2和3中的复配制剂防治非耕地杂草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实施例3中的30%桉叶·壬酸微乳剂,药剂代号A;实施例2中的40%桉叶·壬酸水乳剂,药剂代号B;实施例1中的50%桉叶·壬酸乳油,药剂代号C;质量百分比为20%的百草枯水剂(AS),商品名克无踪,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试验物品:注射器3支(10ml),背负式喷雾器两个,吊牌300个,搪瓷缸1个(1000ml),铅笔3支,记录本1个,盘式天平1台,及照相机一部。
防除对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站内非耕地杂草。试验地禾本科杂草主要包括野燕麦(AvenafatuaL.)、马唐(Digitariaadscendens)、狗尾草(Setariaviridissubsp.pycnocoma)、蟋蟀草(Eleusinaindica)等,阔叶类杂草主要包括灰灰菜(Chenopodiumalbum)、小飞蓬(ConyzaCanadensis)、野茼蒿(Cynuracrepidioides)、猪殃殃(Galiumaparine)、小藜(Chenopodiumserotinum)、红花酢浆草(Oxaliscorymbosa)、鳢肠(Ecliptaprostrate)、刺苋(Amaranthusspinosus)、圆叶牵牛(Pharbitispurpurea)、荠菜(Capsellapastoris)等;其他杂草包括香附子(Cypersrotundus)、异形莎草(Cyperusdifformis)等。将杂草划分为禾本科、阔叶草和其他类杂草评价药效。
试验设计及方法:将试验地分为4个区组,每个区组划分成11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30m2。各处理随机即排列,质复4次。试验分别设40%桉叶﹒壬酸水乳剂、30%桉叶﹒壬酸微乳剂、50%桉叶﹒壬酸环保乳油有效成分20、30、40kg/hm2,20%百草枯AS2.25L/hm2和清水空白对照。施药时大部分杂草处于营养生长盛期,常量喷雾处理,喷药液量500L/hm2。施药后5天内晴,无降雨。
调查方法:施药当天调查杂草基数,喷药后7天调查药效。施药前每个小区选择4个杂草发生种类较全面的调查点,并插上竹签标记,用边长0.5m正方形铁框框在定点上,分别调查0.25m2面积内禾本科、阔叶类和其他类杂草的覆盖度,施药后7天,称量所选调查点内存活杂草地上部重量(鲜重),计算鲜重防效。调查结果用邓肯氏新复极检验法(DMRT法)统计分析各处理防效差异。按如下公式计算防除效果:
桉叶油与壬酸混配的生物源除草剂对非耕地杂草的防除效果见表8。
表83种生物源除草剂对非耕地杂草的防除作用(药后7天)
注:表中CK数据为每小区存活杂草鲜重(g/m2),其余各处理数据为防效。同列数字后小写字母相同者,表示经DMRT法统计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显著性比较不包括CK。
从表8中可以看出,桉叶油与壬酸的3个复配制剂对非耕地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有效成分30~40kg/hm2用量下,药后7天对非耕地中的各类杂草的防治效果均在81%以上,与对照药剂20%百草枯水剂有效成分用量0.45kg/hm2的防效相当,表明桉叶油与壬酸混配制剂对杂草具有明显的田间防效。
实施例9:桉叶油和壬酸复配除草剂防治枸杞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为明确植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对枸杞地杂草的田间药效情况,发明人于2011年在宁夏枸杞研究所试验地内开展了实施例1、2和3中的复配制剂防治枸杞地杂草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实施例3中的30%桉叶油·壬酸微乳剂,药剂代号A;实施例2中的40%桉叶油·壬酸水乳剂,药剂代号B;实施例1中的50%桉叶油·壬酸乳油,药剂代号C;质量百分比为20%的百草枯水剂(AS),商品名克无踪,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试验物品:注射器3支(10ml),背负式喷雾器两个,吊牌300个,搪瓷缸1个(1000ml),铅笔3支,记录本1个,盘式天平1台,及照相机一部。
防除对象:宁夏枸杞研究所试验地杂草。试验地杂草主要包括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马唐(Digitariaadscendens)、狗尾草(Setariaviridissubsp.pycnocoma)、蓼(Polygonumminus,灰灰菜(Chenopodiumalbum)、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野西瓜苗(Hibiscustrionum)、猪殃殃(Galiumaparine)、小藜(Chenopodiumserotinum)、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酸模叶蓼(Polygonumlapathifolium)、刺苋(Amaranthusspinosus)、圆叶牵牛(Pharbitispurpurea)、苍耳(Xanthiumsibiricum)等;其他杂草主要是香附子(Cypersrotundus)等。将杂草划分为禾本科、阔叶草和其他类杂草评价药效。
试验设计及方法:将试验地分为4个区组,每个区组划分成11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30m2。各处理随机即排列,重复4次。试验分别设40%桉叶﹒壬酸水乳剂、30%桉叶﹒壬酸微乳剂、50%桉叶﹒壬酸环保乳油有效成分20、30、40kg/hm2,20%百草枯AS2.25L/hm2和清水空白对照。施药时大部分杂草处于营养生长盛期,常量喷雾处理,喷药液量500L/hm2。施药后5天内晴,无降雨。
调查方法:施药当天调查杂草基数,喷药后10天调查药效。施药前每个小区选择4个杂草发生种类较全面的调查点,并插上竹签标记,用边长0.5m正方形铁框框在定点上,分别调查0.25m2面积内禾本科、阔叶类和其他类杂草的覆盖度,施药后10天,称量所选调查点内存活杂草地上部重量(鲜重),计算鲜重防效。调查结果用邓肯氏新复极检验法(DMRT法)统计分析各处理防效差异。按如下公式计算防除效果:
桉叶油与壬酸混配的生物源除草剂对枸杞地杂草的防除效果见表9。
表93种生物源除草剂对枸杞地杂草的鲜重防效(药后10天)
注:表中CK数据为每小区存活杂草鲜重(g/m2),其余各处理数据为防效。同列数字后小写字母相同者,表示经DMRT法统计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显著性比较不包括CK。
从表9中可以看出,桉叶油与壬酸的3个复配制剂对枸杞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有效成分30~40kg/hm2用量下,药后10天对枸杞地中的各类杂草的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与对照药剂20%百草枯水剂有效成分用量0.45kg/hm2的防效相当,表明桉叶油与壬酸混配制剂对枸杞地杂草具有明显的田间防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以壬酸和桉叶油为有效成分进行混配加工而成的除草剂,对常见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该除草剂适用于有机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防除各类常见杂草,具有速效性和广谱性。

Claims (7)

1.一种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该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以桉叶油和壬酸为主要活性成分;
所述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中桉叶油和壬酸的质量比例为1:10~1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具体为乳油剂;
所述的乳油剂由以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配制:桉叶油:0.1%~30.0%,壬酸:1.0%~70.0%,有机溶剂:0~30%,乳化剂:5%~15%,增效剂:0~20%,渗透剂:5%~40%,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油酸甲酯、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乳化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质、斯潘系列和吐温系列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增效剂为有机硅、植物油、油酸甲酯和碳酸烷基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渗透剂为月桂氮酮、白油、环氧大豆油和柴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油剂由下述方法制备:按照配方量将桉叶油、壬酸、有机溶剂、乳化剂、增效剂和渗透剂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即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具体为微乳剂;
所述的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配制:桉叶油:0.1%~30.0%,壬酸:1.0%~30.0%,有机溶剂:0~20%,表面活性剂:5%~30%,增效剂:0~20%,防冻剂:4%~10%,余量为水,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油酸甲酯、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磷酸酯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和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增效剂为有机硅、植物油、油酸甲酯和碳酸烷基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二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乳剂由下述方法制备:按照配方量将桉叶油、壬酸、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增效剂、防冻剂和水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透明,即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具体为水乳剂;
所述的水乳剂由以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配制:桉叶油:0.1%~30%,壬酸:1.0%~40.0%,有机溶剂:0~20%,表面活性剂:5%~20%,增效剂:0~20%,防冻剂:4%~10%,增稠剂:0.2%~1%,余量为水,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油酸甲酯、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磷酸酯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和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增效剂为有机硅、植物油、油酸甲酯和碳酸烷基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二醇;
所述增稠剂为聚乙烯醇、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硅酸铝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乳剂由下述方法制备:按照配方量将桉叶油、壬酸、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增效剂、防冻剂、增稠剂和水混合,在高速剪切机的作用下乳化分散,即得。
CN201410411913.2A 2014-08-20 2014-08-20 一种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1865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1913.2A CN104186562B (zh) 2014-08-20 2014-08-20 一种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1913.2A CN104186562B (zh) 2014-08-20 2014-08-20 一种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6562A CN104186562A (zh) 2014-12-10
CN104186562B true CN104186562B (zh) 2016-07-20

Family

ID=52072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11913.2A Active CN104186562B (zh) 2014-08-20 2014-08-20 一种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65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39212B2 (en) 2018-09-27 2023-12-12 0903608 B.C. Ltd. Synergistic pesticida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y of insecticidal active ingredient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3957A (zh) * 2017-03-16 2017-07-25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含有氟酮磺草胺和氰氟草酯的可分散油悬浮剂
IT201700088474A1 (it) * 2017-08-02 2019-02-02 Novamont Spa Composizioni erbicide a base di acido pelargonico
IT201700088554A1 (it) * 2017-08-02 2019-02-02 Novamont Spa Composizioni erbicide a base di acido pelargonico e altri acidi
WO2019064283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0903608 B.C. Ltd. SYNERGISTIC PESTICIDA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DELIVERY OF ACTIVE AGENTS
CN111239339A (zh) * 2020-01-20 2020-06-05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一种除草剂应用效果的测定方法
IT202000003635A1 (it) * 2020-02-21 2021-08-21 Novamont Spa Composizioni erbicide a base di acido pelargonico
CN111406748A (zh) * 2020-04-29 2020-07-14 上海万力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植物源壬酸的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98654B (zh) * 2021-11-08 2023-08-22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植物源增效剂、植物源除草剂及其应用
CN115886040B (zh) * 2022-10-18 2024-03-2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山沉香提取物除草剂及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3964A (zh) * 2008-12-09 2010-06-23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生物源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3964A (zh) * 2008-12-09 2010-06-23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生物源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植物源除草剂研究进展;赵志英,雷彩霞,臧爱梅;《山东农业科学》;20100630;第92页第1栏第5段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39212B2 (en) 2018-09-27 2023-12-12 0903608 B.C. Ltd. Synergistic pesticida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y of insecticidal active ingredi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6562A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6562B (zh) 一种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8164B (zh) 一种含苦参碱和博落回生物碱的植物源复配增效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89017A (zh) 一种复合植物源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74866A (zh) 一种能杀虫的生物有机肥料
CN102754667B (zh) 一种高效复合植物源农药
CN103636660B (zh) 一种用于防治甘蔗害虫的环保型颗粒剂
CN103548895A (zh) 植物源蔬菜杀虫剂
CN102007948A (zh) 高效无毒农药广普型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1940229A (zh) 小蘖碱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48489A (zh) 一种用于茶园防治病虫害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9516A (zh) 一种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43964A (zh) 一种生物源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365658B (zh) 一种复配增效除草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1116451A (zh) 一种源于黄花蒿的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9397A (zh) 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407725A (zh) 选择性控制入侵种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02484996B (zh) 苦参碱和季酮酸类农药的增效组合物
CN101843267A (zh) 高效无毒农药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4467A (zh) 一种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1098B (zh) 一种猪毛蒿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01004A (zh) 一种含有环溴虫酰胺和环氧虫啶的杀虫组合物
CN103340216A (zh) 一种无公害农药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5490B (zh) 一种用于辣椒白粉病的植物源天然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4913A (zh) 含苦豆子和白刺花提取物的农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416642A (zh) 防治果树蚜虫和红蜘蛛制剂及其生产方法和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7

Address after: 712100 Shaanxi Province, Xi'an city Yangling District Tai Road No. 3 demonstration

Patentee after: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712100 Shaanxi Province, Xi'an city Yangling District Tai Road No. 3 demonstration

Patentee befor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OF BIORATIONAL PESTICIDE YANGLING NONGKED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