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3822B -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3822B
CN104183822B CN201410396821.1A CN201410396821A CN104183822B CN 104183822 B CN104183822 B CN 104183822B CN 201410396821 A CN201410396821 A CN 201410396821A CN 104183822 B CN104183822 B CN 1041838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ion
manganese dioxide
ion battery
shell material
negative a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68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3822A (zh
Inventor
陈敬波
王要武
何向明
徐盛明
赵骁
方谋
李建军
王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Jiangsu Huadong Institute of Li-ion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Jiangsu Huadong Institute of Li-ion Batter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Jiangsu Huadong Institute of Li-ion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3968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38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3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382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1508 priority patent/WO201602339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3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3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高锰酸钾与氯化氢在水中混合形成溶液;以及将该溶液在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该水热釜中的溶液由高锰酸钾、氯化氢及水组成,反应温度为120℃~160℃,保温时间为0.5小时~2小时,生二氧化锰二次球。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由二氧化锰二次球组成。

Description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商业化的负极材料大多采用石墨,但是石墨材料的理论储锂比容量只有372mAh/g。为满足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需求,研究开发新型的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替代目前商业化应用的石墨负极材料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自从2000年Poizot等人首次报道过渡金属氧化物(TMOs, transition metal oxides)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来,过渡金属氧化物以及其他过渡金属化合物(TMX)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颇受关注。过渡金属的氧化物,如Fe、Ni、Co、Cu等,一般具有类似的电化学行为。其脱嵌锂机理一般是:嵌锂时,Li嵌入到过渡金属氧化物中,通过置换反应生成金属纳米颗粒,并均匀包埋在生成的Li2O基质中;脱锂时,又可逆生成过渡金属氧化物和锂。
在这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中,金属锰的氧化物,如MnO、Mn3O4、Mn2O3、MnO2等,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化学储能设备而引起广泛的兴趣。锰的氧化物具有众多的结构,其电化学行为强烈依赖于氧化态、纳米结构和形态。根据理论计算,MnO、Mn3O4、Mn2O3、MnO2的理论储锂比容量分别为755、936、1018、1232mAh/g。因此MnO2的比容量最高。传统上,MnO2在电池领域中作为一次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广泛使用,由于其较低的可逆容量和较差的循环稳定性无法应用于二次锂离子电池。
近年来,由于MnO2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对MnO2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有增多的趋势,然而,MnO2电化学性能远远无法令人满意,首次可逆比容量较低,更无法令人接受的是循环性能极差,多次循环后容量衰减迅速。甚至有研究者怀疑MnO2是否具有电化学活性,能否应用于二次锂离子电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具有较高的首次可逆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可用于二次锂离子电池。
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高锰酸钾与氯化氢在水中混合形成溶液;以及将该溶液在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该水热釜中的溶液由高锰酸钾、氯化氢及水组成,反应温度为120℃~160℃,保温时间为0.5小时~2小时,生二氧化锰二次球,该二氧化锰二次球由多个二氧化锰纳米片组成。
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由二氧化锰二次球组成。
一种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由二氧化锰二次球组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锰二次球制备工艺简单,并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能够无需与导电材料复合即可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应用,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且循环性能稳定,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二氧化锰二次球由大量二氧化锰纳米片堆积组成,作为负极活性材料具有较高的堆积密度,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容量体积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合成的负极活性材料MnO2二次球的XRD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合成的负极活性材料MnO2二次球的SEM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合成的负极活性材料MnO2二次球的电化学性能曲线。
图4为对比例1合成的MnO2纳米棒的SEM图。
图5为对比例4合成的MnO2纳米管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负极活性材料,包括二氧化锰(MnO2)二次球。
具体地,该二次球由大量瓣状MnO2纳米片组成。该MnO2二次球直径约为1μm~5μm,瓣状MnO2纳米片厚度大约为8nm~10nm左右。该大量纳米片相互堆积共同组正该MnO2二次球,纳米片从球心延伸至二次球外表面,纳米片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可以使锂离子容易地从外表面深入到二次球内部。该MnO2二次球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恒流充放电循环100次后可逆比容量(即充电比容量)大于800mAh/g。
该MnO2二次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单独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无需与导电材料,如石墨烯、导电炭黑或碳纳米管等形成复合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高锰酸钾(KMnO4)与氯化氢(HCl)在水中混合形成溶液;以及
S2,将该溶液在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20℃~160℃,保温时间为0.5h~2h,生成MnO2二次球。
具体地,在该步骤S1中,可将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中配置成高锰酸钾溶液,再将该高锰酸钾溶液与盐酸溶液混合形成所述溶液,所用盐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大于36%。该溶液仅由高锰酸钾、HCl及水组成,不含表面活性剂等其他添加剂。在该溶液中,高锰酸钾和HCl的摩尔比可以为1:10~4:1。该溶液中高锰酸钾的浓度优选为0.01 mol/L~1mol/L。
在该步骤S2中,将该溶液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将水热釜密封并加热至120℃~160℃进行水热反应,在该反应温度下保温时间为0.5h~2h。
反应完毕后水热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水热釜中的黑色沉淀,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以去除杂质离子,然后在空气中干燥,得到MnO2二次球。该MnO2二次球为通过该水热反应一步合成得到。
在此水热反应中,通过控制溶液组分、反应温度以及保温时间,可以使高锰酸钾与H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具有二次球形貌的MnO2
请参阅图1,对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黑色沉淀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以去除杂质离子,然后在空气中干燥后进行XRD测试,与MnO2的标准XRD图相符合,证明合成产物化学组分为MnO2。请参阅图2,对上述产物进行SEM分析,可以看到形成了MnO2二次球,该二次球由大量瓣状纳米片组成。该二次球的直径在1~5μm之间,瓣状纳米片厚度大约为8nm~10nm左右。该大量纳米片相互堆积共同组正该MnO2二次球,纳米片从球心延伸至二次球外表面,纳米片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可以使锂离子容易地从外表面深入到二次球内部。该纳米片之间的间隙较窄(约1nm~10nm),纳米片堆积较为紧密,使二次球整体具有较高的密度,而球体容易获得较高的堆积密度,因此该MnO2二次球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容量体积比。
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由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MnO2二次球组成,具有较高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且循环性能稳定,容量保持率较高,恒流充放电循环100次后可逆比容量大于800mAh/g。
实施例1
将1毫摩尔(mmol) KMnO4和4 mmol HCl(浓度为36%的浓盐酸)溶解于45 ml去离子水形成溶液。然后将该溶液转移至65 ml容积的水热釜内胆中。密封水热釜加热至140℃,保温2小时。反应完毕后水热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釜中的黑色沉淀,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以除去杂质离子,然后在空气中干燥,得到MnO2二次球。
将MnO2二次球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制作负电极极片,具体过程是:将MnO2二次球及导电剂乙炔黑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粘结剂SBR/CMC制成浆料,均匀涂于铜箔上,烘干后剪切成负极极片。MnO2、乙炔黑、CMC:SBR的质量比为75:15:5:5。以含1mol/L LiPF6的EC/DMC/DEC) (1:1:1,v/v)溶剂为电解液,金属锂为对电极,组装成锂离子电池。
请参阅图3,将该锂离子电池进行电化学循环性能测试,充放电电压范围为0.01V~3.0V,电流为100mA/g。从图3可以看到,负极活性材料MnO2二次球首次放电比容量约为1670mAh/g,首次可逆比容量高达1281mAh/g,100次循环后仍可具有852mAh/g的可逆比容量。
实施例2
将1 mmol KMnO4和10 mmol HCl(浓度为36%的浓盐酸)溶解于45 ml去离子水形成溶液。然后将溶液转移至65 ml容积的水热釜内胆中。密封水热釜加热至120 ℃,保温2小时。反应完毕后水热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釜中的黑色沉淀,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以除去杂质离子,然后在空气中干燥,得到MnO2二次球。
实施例3:
将4 mmol KMnO4和1 mmol HCl(浓度为36%的浓盐酸)溶解于45 mL去离子水形成溶液。然后将该混合液转移至65 ml容积的水热釜内胆中。密封水热釜加热至160 ℃,保温0.5小时。反应完毕后水热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釜中的黑色沉淀,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以除去杂质离子,然后在空气中干燥,得到MnO2二次球。
实施例4:
将1 mmol KMnO4和4 mmol HCl(浓度为36%的浓盐酸)溶解于45 ml去离子水形成溶液。然后将该混合液转移至65 ml容积的水热釜内胆中。密封水热釜加热至140℃,保温0.5小时。反应完毕后水热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釜中的黑色沉淀,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以除去杂质离子,然后在空气中干燥,得到MnO2二次球。
实施例5:
将1 mmol KMnO4和4 mmol HCl(浓度为36%的浓盐酸)溶解于45 ml去离子水形成溶液。然后将该混合液转移至65 ml容积的水热釜内胆中。密封水热釜加热至140 ℃,保温1小时。反应完毕后水热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釜中的黑色沉淀,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以除去杂质离子,然后在空气中干燥,得到MnO2二次球。
实施例6:
将1 mmol KMnO4和4 mmol HCl(浓度为36%的浓盐酸)溶解于45 ml去离子水形成溶液。然后将该混合液转移至65 ml容积的水热釜内胆中。密封水热釜加热至120 ℃,保温0.5小时。反应完毕后水热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釜中的黑色沉淀,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以除去杂质离子,然后在空气中干燥,得到MnO2二次球。
对比例1
将1毫摩尔(mmol) KMnO4和4 mmol HCl(浓度为36%的浓盐酸)溶解于45 ml去离子水形成溶液。然后将该溶液转移至65 ml容积的水热釜内胆中。密封水热釜加热至140℃,保温4小时。反应完毕后水热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釜中的黑色沉淀,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以除去杂质离子,然后在空气中干燥,得到MnO2产物。请参阅图4,对上述产物进行SEM分析,可以看到形成了MnO2纳米棒,该MnO2纳米棒长度小于10μm,直径约为50nm~200nm,优选为100nm左右。
对比例2
将1 mmol KMnO4和10 mmol HCl(浓度为36%的浓盐酸)溶解于45 ml去离子水形成溶液。然后将溶液转移至65 ml容积的水热釜内胆中。密封水热釜加热至120 ℃,保温3小时。反应完毕后水热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釜中的黑色沉淀,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以除去杂质离子,然后在空气中干燥,得到MnO2纳米棒。
对比例3
将4 mmol KMnO4和1 mmol HCl(浓度为36%的浓盐酸)溶解于45 mL去离子水形成溶液。然后将该混合液转移至65 ml容积的水热釜内胆中。密封水热釜加热至160 ℃,保温3小时。反应完毕后水热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釜中的黑色沉淀,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以除去杂质离子,然后在空气中干燥,得到MnO2纳米棒。
对比例4
将1 mmol KMnO4和4 mmol HCl(浓度为36%的浓盐酸)溶解于45 ml去离子水形成溶液。然后将该混合液转移至65 ml容积的水热釜内胆中。密封水热釜加热至140℃,保温10小时。反应完毕后水热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釜中的黑色沉淀,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以除去杂质离子,然后在空气中干燥,得到MnO2纳米棒。
对比例5
将1 mmol KMnO4和4 mmol HCl(浓度为36%的浓盐酸)溶解于45 ml去离子水形成溶液,加入4 mg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形成混合液。然后将该混合液转移至65 ml容积的水热釜内胆中。密封水热釜加热至140℃,保温2小时。反应完毕后水热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釜中的黑色沉淀,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以除去杂质离子,然后在空气中干燥,得到MnO2产物。请参阅图5,对上述产物进行SEM分析,可以看到形成了MnO2纳米管。
从上述对比例1~4可以看到,该二氧化锰产物的形貌与保温时间存在较大关系,当保温时间较长,如3小时~10小时,无法得到所述MnO2二次球。从上述对比例5可以看到,当该反应溶液中含有其他组分,如表面活性剂时也会影响该产物的形貌,而无法得到所述MnO2二次球。
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锰二次球制备工艺简单,并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能够无需与导电材料复合即可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应用,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且循环性能稳定,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二氧化锰二次球由大量二氧化锰纳米片堆积组成,作为负极活性材料具有较高的堆积密度,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容量体积比。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他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高锰酸钾与氯化氢在水中混合形成溶液;以及
将该溶液在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该水热釜中的溶液由高锰酸钾、氯化氢及水组成,反应温度为120℃~160℃,保温时间为0.5小时~2小时,生成二氧化锰二次球,该二氧化锰二次球由多个二氧化锰纳米片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锰酸钾和氯化氢的摩尔比为1:10~4: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溶液中高锰酸钾的浓度为0.01 mol/L~1mol/L。
4.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二氧化锰二次球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该二氧化锰二次球直径为1μm~5μ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该二氧化锰纳米片厚度为8nm~10nm,二氧化锰纳米片之间存在间隙。
7.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该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二氧化锰二次球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该二氧化锰二次球直径为1μm~5μ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该二氧化锰纳米片厚度为8nm~10nm,二氧化锰纳米片之间存在间隙。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该锂离子电池恒流充放电循环100次后可逆比容量大于800mAh/g。
CN201410396821.1A 2014-08-13 2014-08-13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Active CN1041838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6821.1A CN104183822B (zh) 2014-08-13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PCT/CN2015/081508 WO2016023399A1 (zh) 2014-08-13 2015-06-16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6821.1A CN104183822B (zh) 2014-08-13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3822A CN104183822A (zh) 2014-12-03
CN104183822B true CN104183822B (zh) 2016-11-30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SnO2@ MWCNT nanocomposite as a high capacity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Hou et al. An electrochemical study of Sb/acetylene black composite as anode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CN104167540A (zh)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Shi et al. Catalytic cobalt phosphide Co2P/carbon nanotube nanocomposite as host material for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y cathode
CN103682303B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11276678B (zh) 单层石墨烯包覆FeS2/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233256B (zh) 一种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33360B (zh) 无定形态四氧化三铁/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WO2014153957A1 (zh) 一种水系碱金属离子储能器件
CN111564612B (zh) 一种高导热导电性锂电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uo et al. Core-shell structured Fe3O4@ NiS nanocomposite as high-performance anode material for alkaline nickel-iron rechargeable batteries
CN110416530B (zh) 一种花状的二氧化锰/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78826A (zh) 一种锰酸钠/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6155504A1 (zh) 一种镍基可充电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Zhang et al. Cockscomb-like Mn-doped Mn x Fe 1− x CO 3 as anode materials for a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y
Qiao et al. Nanoneedle-assembled hollow α-Fe2O3 microflowers as Li-ion battery anode with high capacity and good temperature tolerance
Jia et al. In-situ formation of ultrafine ZnMn2O4-MnOOH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to porous carbon nanospheres for stable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
Mao et al. Advanced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 Enabled by 3D Ternary MnO/Reduced Graphene Oxide/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 Hybrids
Zhu et 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carbon nanotubes loaded with cobalt disulfide modified multifunctional separator on Li-S battery
CN103647040A (zh) 电极浆料、负电极及应用该负电极的锂离子电池
Li et al. A flexible nanostructured paper of MnO NPs@ MWCNTs/r-GO multilayer sandwich composite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
Cao et al. Hierarchical urchin-like Fe2O3 structures grown directly on Ti foils for binder-free lithium-ion batteries with fast charging/discharging properties
CN106299308B (zh) 一种具有双核壳结构的硫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2619B (zh) 一种无定型锰氧化物包覆铁氧化物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8212B (zh) 一种锂硫电池用正极片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