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0683A - 冷却塔 - Google Patents

冷却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0683A
CN104180683A CN201310593754.8A CN201310593754A CN104180683A CN 104180683 A CN104180683 A CN 104180683A CN 201310593754 A CN201310593754 A CN 201310593754A CN 104180683 A CN104180683 A CN 104180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tch
inlet scoop
air
outer cover
auxiliary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937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0683B (zh
Inventor
具齐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 Ltd's Capital Benevolence Machinery
Kyung 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 Ltd's Capital Benevolence Machine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1300567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483195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923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483200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Co Ltd's Capital Benevolence Machinery filed Critical Co Ltd's Capital Benevolence Machinery
Publication of CN104180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0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0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0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此项发明是有关冷却塔。此项发明的冷却塔实例中包含下面装置:设有吸入将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主要吸风口,以及吸入将与已和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空气互相混合的空气的辅助吸风口的外罩;引导由辅助吸风口吸入到外罩内部空气的沟机组。其中,沟机组包含下面装置;底面开放的多面体形状的第1沟;第1沟上面和内面用来空气流路的第2沟。

Description

冷却塔
技术领域
此项发明是有关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的主要功能如下:使流动在空气调节装置或者冷冻系统,即,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剂冷凝所使用的冷却水与空气接触而产生冷却效果。此冷却塔为了使高温的冷却水换热,而向空中喷射冷却水或者使流动的冷却水与所排出的空气相接触。
这种冷却塔包括以下装置:多个填充料、向该填充料注入冷却水的冷却水供应装置、使空气流动,并与沿着填充料表面流动的冷却水相接触的送风设备。上述冷却塔还包含下面装置:减轻噪音的减震器;防止白烟现象的防白烟装置,即,防止与冷却水接触,相对湿度增加,并达到饱和湿度的空气中水分凝结。组成该冷却塔的各种组件安装在外罩内部,并且上述冷却塔被另外支撑装置所支撑。上述外罩设有吸风口和排风口。吸风口用于将与冷却水接触的空气向内部吸入,而排风口用于已与冷却水接触的空气向外排出。
作为上述防白烟装置有设在外罩辅助吸风口上的加热部。即,由加热部而加热,并相对湿度较低的空气由辅助吸风口吸入到外罩内。而且,吸入到外罩内的高温空气与由吸风口吸入并沿着填充料表面流动的相对湿度较高的空气混合。如此,下降从排风口所排出空气的相对湿度,以减少由前述空气中水分导致白烟现象。
然而,对于以往的冷却塔,按从上述辅助吸风口的距离,由加热部所加热的相对湿度较低空气和已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相对湿度较高空气之间混合形式不同。即,在辅助吸风口附近,由辅助吸风口吸入的相对湿度较低空气充分流动,所以可与相对湿度较高空气有效混合。但在离辅助吸风口相对远一点之处,即,上述外罩中央部,相对湿度较低空气不充分流动,所以难以与相对湿度较高空气混合。因此,相对湿度较高空气从排风口排出去,造成白烟现象等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课题)
此项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方面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结构上能够解决白烟现象的冷却塔。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而实施的此项发明的冷却塔实例包含下面部分:设有吸入空气所需的主要吸风口和辅助吸风口,以及排出空气所需的排风口的外罩;位于外罩内部,而供应冷却水的供水部;使由主要吸风口和辅助吸风口向外罩内吸入,及由排风口向外罩外部排出的空气流动的送风部;由供水部供应的冷却水和由主要吸风口向外罩内部吸入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换热部;曾在换热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水积到一起的集水盘;加热由辅助吸风口吸入到外罩内部的空气的加热部;将由加热部被加热的空气传输给外罩内部,以使之与已换热的空气互相混合的至少1个沟机组。其中,上述沟机组按设置长度,形成两端或底面开放的多面体形状。
此项发明实例中另外形式包含下面部分:设有吸入空气所需的主要吸风口和辅助吸风口,及排出空气所需的排风口的外罩;位于外罩内部,而供应冷却水的供水部;使由主要吸风口和辅助吸风口吸入到外罩内部,以及由排风口向外罩外部排出的空气流动的送风部;由供水部供应的冷却水和由主要吸风口吸入到外罩内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换热部;曾在换热部与空气换热的冷却水积到一起的集水盘;加热由辅助吸风口吸入到外罩内部的空气的加热部;将由加热部被加热的空气传输给外罩内部,以使之与已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相混合的至少1个沟机组。其中,上述沟机组包含下面装置:按设置长度,形成两端或底面开放的多面体形状的第1沟;按设置长度,形成两端或底面开放的多面体形状,而叠在第1沟上面的第2沟。
此项发明实例中另外形式包含下面部分:设有吸入将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主要吸风口,以及吸入与已和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空气互相混合的空气的辅助吸风口的外罩;引导由辅助吸风口吸入到外罩内空气的沟机组。其中,沟机组包含下面装置;底面开放的多面体形状的第1沟;第1沟上面和内面用来空气流路的第2沟。
(发明效果)
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实例中,由加热部所加热的相对湿度较低的空气被沟引导。在此项发明的实例中,已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相对湿度较高的空气和相对湿度较低的空气可有效混合。特别是,按冷却塔所在环境,用于由加热部所加热的空气吸入到外罩内部的第2吸风口位置不对称或偏心,则被沟机组引导相对湿度较低的空气流到离第2吸风口远一点之处,从而和以往设备相比,更加有效减少白烟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大概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实例的断面图。
图2是表示此项发明的第1实例中导向辅助材料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实例中空气流动的状态图。
图4是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实例与采用以往技术的外罩内部相对湿度分布的断面图。
图5是大概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2实例的断面图。
图6是大概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3实例的断面图。
图7是大概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4实例的断面图
图8是大概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5实例的断面图
图9是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6实例中沟的斜视图。
图10是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7实例中沟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8实例中沟的斜视图。
图12是大概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9实例的断面图。
图13是表示此项发明的第9实例中导向辅助材料的斜视图.
图14是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9实例中空气流动的状态图。
图15是表示此项发明的第10实例中导向辅助材料的斜视图.
图16是表示此项发明的第11实例中导向辅助材料的斜视图
图17是大概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2实例的断面图。
图18是大概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3实例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加图纸,详细说明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实例中结构。
图1是大概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实例的断面图,而图2是表示此项发明的第1实例中导向辅助材料的斜视图。
参考图1及图2,该实例中冷却塔(1)包含外罩(100)、供水部(200)、送风部(300)、换热部(400)、集水盘(500)及沟机组(600)等。上述外罩是指设有上述冷却塔(1)组件的一定空间。供水部(200)供应作为换热对象的冷却水。送风部(300)使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流动。换热部(400)是由供水部(200)供应的冷却水和由送风部(300)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装置。此外,集水盘(500)是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水积到一起的装置。沟机组(600)不仅引导吸入外罩内的空气,而且使外罩(100)内部空气和由换热部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互相混合
具体而言,上述外罩(100)带一定形状,例如,六面体等。该外罩(100)设有主要吸风口(101)、辅助吸风口(120)及排风口(130)。主要吸风口(110)和辅助吸风口(120)分别位于外罩两侧中任一侧下方和上方。此外,排风口(130)位于外罩(100)上面中央。但主要吸风口(110)、辅助吸风口(120)及排风口(130)的位置由设在外罩(100)内部的组件,即,供水部(200)、送风部(300)、换热部(400)及集水盘(500)的位置决定,所以并不局限于上述位置。唯主要吸风口(110)及辅助吸风口(120)位于外罩(100)两侧中同一侧。
上述供水部(200)包含水浴(210)及喷嘴(220)等。水浴(21)用于贮存将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水,而喷嘴(220)用于喷射水浴(210)内冷却水。例如,供水部(200)可位于外罩(100)内部两侧,以使之向水平方向从排风口(130)远一点。
另外,上述送风部(300)包含送风扇(310)及送风电机(320)。其中,送风扇(310)用于使空气流动,即,送风扇(310)旋转,空气由主要吸风口(110)及辅助吸风口(12)吸入到外罩(100)内部,并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其空气由排风口(13)向外罩(100)外排出去。作为送风扇(310)可用轴流风扇等。送风电机(320)带动送风扇(310)旋转。送风扇(310)安装于属于排风口(130)下方的外罩(100)上面。
上述换热部(400)位于接近吸风口(120)的外罩(110)内部两侧。实际上,上述换热部(400)会位于水浴(210)正下方。例如,换热部(400)可包含相互错开的多个填充料。实际上,由喷嘴(220)喷射的冷却水沿着换热部(400),即,填充料表面流动,并与空气接触,进行热交换。
集水盘(500)位于换热部(400),即,填充料下方。集水盘(500)有沿着填充料表面流动,并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水堆积。而且,积到集水盘(500)的冷却水与流动于空调系统(未图示)或冷却系统(未图示)的流体进行热交换。
另外,沟机组(600)引导由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到外罩(100)内部的空气。同时,该沟机组(600)干涉在换热部(400)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流动,以使之与由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到外罩(100)内部的空气互相混合。在此实例中,沟机组(600)按辅助吸风口(120)数量,由一个构成。按辅助吸风口(120)前后长度,可有多个沟机组(600)左右平行配置。
在此实例中,沟机组(600)包含第1及(610)第2沟(620)。第1及(610)第2沟(620)各带多面体形状,例如,底面开放的六面体形状等。而且,在此实例中,第1及(610)第2沟(620)上下叠积。即,第2沟(620)置于第1沟上面。如上述,第1及(610)第2沟(620)带底面开放的多面体形状,因此,实际上,第2沟(620)底面被第1沟(610)上面屏蔽。鉴于此,也可以说其是由第1沟(610)上面和第2沟(620)内面空气流动的流路。而且在此实例中,第1沟(610)比第2沟(620)相对长。在此实例中,第1及(610)第2沟(620)长度为外罩(100)两侧间距的1/2以上。
第1及(610)第2沟(620)分别设有吸风口(611)(621)及排出口(613)(623)。实际上,开放的第1及(610)第2沟(620)两端用作吸风口(611)(621)及排出口(613)(623)。吸风口(611)(621)用于接收由辅助吸风口(120)所吸入的空气,而排风口(613)(623)用于将由沟机组(600)引导的空气传输给外罩(100)内部。实际上,吸风口(611)(621)与辅助吸风口(120)联通,而排出口(613)(623)与外罩(100)内部联通。鉴于此,吸风口(611)(621)位于辅助吸风口(12)附近,而排风口(613)(623)位于外罩(100)内部。而且,吸风口(611)(621)纵切面的总和会低于辅助吸风口(120)纵切面。
以下,将参考附加图纸,详细说明此项发明的冷却塔实例中各种作用。
图3是表示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实例中空气流动的状态图,图4是表示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实例中和采用以往技术的外罩内部相对湿度分布的断面图。
首先参考图3,由送风电机(320)旋转送风扇(310),空气就由主要吸风口(11)吸入到外罩(100)内。由主要吸风口(110)吸入到外罩(100)内部的空气再由送风扇(310)在外罩内流动,并从排风口(130)向外罩外部排出去。
水浴(210)内冷却水由喷嘴(220)喷射,并沿着换热部(400),即,填充料表面流动。流动前述填充料表面而流动的冷却水,再由送风扇(310)从主要吸风口(110)与在外罩(100)内流动的空气接触,并进行热交换。因此,实际上,从主要吸风口(110)吸入的空气与冷却水接触,其相对湿度增加。
另外,送风扇(310)旋转,空气通过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到外罩(100)内部。在此,从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到外罩(100)内部的空气相对于已与冷却水换热的空气,其相对湿度低。
从辅助吸风口(120)吸入的空气,再由沟机组(600),即,第1沟(610)及第2沟(620)引导到从包含外罩(100)中央部的辅助吸风口(120)远一点之处。即,从辅助吸风口(120)吸入的空气由吸入口(611)(621)传输,并沿着第1沟(610)及第2沟(620)流动。而且,沿着第1沟(610)及第2沟(620)流动的空气再由排出口(613)(623)及排出开口(715)传输到外罩(100)内部。
因此,从主要吸风口吸入,并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能够与从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并沿着第1沟(610)及第2沟(620)流动的空气有效混合。特别是在此实例中,第1沟(610)及第2沟(620)的长度不同,所以从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到外罩(100)内部的空气更有效地传输到外罩(100)内部。即,空气由第1沟(610)引导到离辅助吸风口(120)相对远一点之处,而由第2沟(620)引导到离辅助吸风口(120)相对近一点之处。
由送风扇(310)旋转,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后,再向着向排风口(130)的空气被沟机组(600)干涉,特别是第1沟(610),所以已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和从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到外罩(100)内部的空气更加有效混合。
特别是,如图4所示,在此实例中的冷却塔与以往的冷却塔相比,更加有效减少白烟现象。具体而言,图4(a)表示未具沟的外罩内部相对湿度分布,图4(b)表示具1段沟的外罩内部相对湿度分布,而图4(c)表示在此实例中外罩内部相对湿度分布。图4(c)与图4(a)及(b)相比,由排风口(130)排出的相对湿度高,即,湿度约80%以上的空气排出减少。对于白烟现象,从排风口(130)排出的空气相对湿度越高,其现象发生率越高。所以,从此实例可知,与以往的冷却塔相比,白烟现象减少。
以下,将参考附加图纸,详细说明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2实例。
图5是大概表示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2实例的断面图。在此实例的构成因素中,有与上述此项发明的第1实例中一样的构成因素,就引用图1至图4的图纸编号,而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在此实例中的冷却塔(2),其沟机组(600)包含第1、第2及第3沟(610)(620)(630)。第1及第2沟(610)(620)与上述第1实例一样,而在此实例中,第2沟(630)叠在第2沟(620)上面。而且,第3沟(630)比第2沟(620)相对短。
以下,将参考附加图纸,详细说明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3实例。
图6是大概表示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3实例的断面图。在此实例的构成因素中,有与上述此项发明的第1实例中一样的构成因素,就引用图1至图4的图纸编号,而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在此实例中冷却塔(3),外罩(100)两侧各设有主要吸风口(110)及辅助吸风口(120)。为引导从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到外罩(100)内部的空气,辅助吸风口(120)附近设置沟机组(600),即,第1及第2沟(610)(620)。但在此实例中,第1及第2沟(610)(620)的长度不到与辅助吸风口(120)距离的1/2。因此,在此实例中,从辅助吸风口(120)吸入的空气被沟机组(600)导向。
以下,将参考附加图纸,详细说明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4及第5实例。
图7是大概表示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4实例的断面图,而图8是大概表示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5实例的断面图。在此实例的构成因素中,有与上述此项发明的第1及第3实例中一样的构成因素,就引用图1至图6的图纸编号,而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7所示,在此项发明的第4实例中,冷却塔(4)外罩(100)两侧中只任一侧设有主要吸风口(110)及辅助吸风口(120)。而且,在此实例中,辅助吸风口(120)上设有加热部(700)。加热部(700)用于加热从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到外罩(100)内部的空气。此外,在此实例中,有沟机组(600)将从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并被加热部(700)加热的空气引导到外罩(100)内部。沟机组(600)包含第1及第2沟(610)(620)。即,此实例只是在上述第1实例中附加加热部(700)。
如图8所示,在此项发明的第5实例中,冷却塔(5)外罩(100)两侧各设有主要吸风口(110)及辅助吸风口(120)。还有加热部(700)加热从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到外罩(100)内部的空气。在此实例中,也有沟机组(600)将从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并被加热部(700)加热的空气引导到外罩(100)内部。沟机组(600)包含第1及第2沟(610)(620)。即,此实例只是在上述第3实例中附加加热部(700)。
以下,将参考附加图纸,详细说明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6及第7实例。
图9是表示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6实例中沟机组的斜视图,图10是表示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7实例中沟机组的斜视图,而图11是表示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8实例中沟机组的斜视图。
如图9所示,在此项发明的第6实例中,沟机组(600),即,第1及第2沟(610A)(620A)两侧设有多个辅助排风口(615A)(625A)。辅助排风口(615A)(625A)用于将从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并被第1及第2沟(610A)(620A)导向的空气排出去,实际上,其是第1及第2沟(610A)(620A)两侧部分被切开而形成的。辅助排风口(615A)(625A)的数量及位置不局限于图9所示。即,辅助排风口(615A)(625A),可在第1及第2沟(610A)(620A)两侧中任一侧至少设置一个。此外,辅助排风口(615A)(625A)形状,如图9所示,不局限于矩形。
如图10所示,在此项发明的第7实例中,第1及第2沟(610B)(620B)上面设有多个辅助排风口(617B)(627B)。辅助排风口(617B)(627B)是和上述第6实例中辅助排风口(617B)(627B)一样,用于将从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并被第1及第2沟(610B)(620B)导向的空气排出去。实际上,辅助吸风口(617B)(627B)是第1及第2沟(610B)(620B)两侧部分被切开而形成的。但第1沟(610B)上的辅助排风口(617B)(627B),可设在第2沟(620B)外侧,即,第1沟(610B)上面。此外,辅助排风口(615A)(625A)的数量和形状,如图10所示,不局限于此。
如图11所示,在此项发明的第8实例中,第1沟(610C)两侧从吸风口(611C)到排风口(613C),其断面积逐渐减少。即,第1沟(610C)两侧带梯形。此外,安装于第1沟(610C)上面的第2沟(620C),与第1实例中的第2沟大同小异。
以下,将参考附加图纸,详细说明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9实例。
图12是大概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9实例的断面图,图13是表示在此项发明的第9实例中导向辅助材料的斜视图,而图14是表示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9实例中空气流动的状态图。在此实例的构成因素中,有与上述此项发明的第1实例中一样的构成因素,就引用图1及图2的图纸编号,而省略详细说明。
从图12及图13可知,在此实例中的冷却塔,主要吸风口(110)及辅助吸风口(120)分别设在外罩(100)两侧下方及上方。而且,有沟机组(640)引导从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到外罩(100)内部的空气。但在此实例中,加热部(700)设于辅助吸风口(120)附近。因此沟机组(640)会引导被加热部(700)所加热的空气。
在此实例中,沟机组(640)按辅助吸风口(120)的数量,由两个构成,也可以按辅助吸风口(120)左右宽度,左右平行设置多个沟(640)。而且,沟(640)长度会不到辅助吸风口(120)间距的1/2。
在此实例中,沟(640)按设置长度,带两端及底面开放的多面体形状,例如,两端及底面开放的六面体形状。沟(640)的任一端位于辅助吸风口(120),即,加热部(700)附近,而沟(640)的另一端延伸到外罩(100)内部。
沟(640)设有吸风口(641)及排出口(643)。实际上,所开放的沟(640)两端分别是吸风口(641)和排出口(643)。吸风口(641)用于接收从辅助吸风口(120)被吸入的空气,而排出口(643)用于将由沟(640)导向的空气传输到外罩(100)内部。实际上,吸风口(641)与辅助吸风口(120)联通,而排出口(643)与外罩(100)内部联通。
此外,沟(640)两侧或上面中至少一侧设置多个排出开口(645)。排出开口(645)用于将由沟(640)导向的空气向外罩(100)内部排出。排出开口(645)也可能是沟(640)两侧的一部分切开而形成。但在此实例中,排出开口(645)比排出口(643)相对小。
在此实例中,排出开口(645)是按沟(640)的长度方向,在其远一点之处设置多个。在此,在排出开口(645)中相对接近于吸风口(641)的任一个和吸风口(641)之间的距离,比在排出开口(645)中相对接近于排出口(643)的另一个和排出口(643)之间的距离相对远一点。
排出开口(645)的大小与从吸风口(641),即,辅助吸风口(120)的距离成正比。即是与接近于辅助吸风口(120)的排出开口(645)相比,离辅助吸风口(120)远一点的排出开口(645)大小还大。由此可知,排出开口(645)大小,按由沟(640)引导空气的方向,从上流侧至下流侧增加。
如此,排出开口(645)与从辅助吸风口(120)的距离成正比,以使由辅助吸风口(120)吸入的空气充分传输给从辅助吸风口(120)相对远一点的外罩(100)内部,特别是外罩(100)中央部。
举另一个例子,排出开口(645)也可以同一大小加工,排出开口(645)间距与从辅助吸风口(120)的距离成正比。即是和接近于辅助吸风口(120)的排出开口(645)间距相比,远离辅助吸风口(120)的排出开口(645)间距相对大。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使从辅助吸风口(120)吸入的空气有效传输给远离辅助吸风口(120)的外罩(100)中央部。虽然如此,排出开口(645)中大小最大的任何一个会比排出口(643)相对小。
如图14所示,在此实例中,由辅助吸风口(120)吸入的空气被吸风口(641)传输,并沿着沟机组(640)流动。而且,沿着沟机组(640)流动的空气,再由排出口(643)及排出开口(645)传输给外罩(100)内部。
因此,由主要吸风口(110)吸入,并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能够与由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并被加热部(700)所加热,再沿着沟机组(640)流动的空气有效混合。特别是可以由上述排出口(643)及排出开口(645)的大小,以及排出开口(645)间距,空气有效引导至外罩(100)内部,特别是远离辅助吸风口(120)的外罩(100)中央部。此外,由送风扇(310)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后,向排风口(130)流动的空气被沟机组(640)干涉,已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能够和被加热部(700)所加热的空气有效混合。
以下,将参考附加图纸,详细说明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0实例。
图15是表示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0实例中导向辅助材料的斜视图。在此实例的构成因素中,有与上述此项发明的第9实例中一样的构成因素,就引用图12至图14的图纸编号,而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在此实例中,沟(640A)是两侧及底面开放,而带有设置长度的多面体形状。在此,沟(640A)上面,从两端向中央往上倾斜,以形成沟(640A)纵切面的两端及底面开放的五角形。而且,沟(640A)两端设有用于传输空气的吸风口(641A)及排出口(643A)。
此外,在此实例中,上述沟(640A)设有多个排出开口(645A)(646A)。其排出开口(645A)(646A)包含第1及第2排出开口(645A)(646A)。第1排出开口(645A)设在沟(640A)上面,而第2排出开口(646A)设在沟(640A)两侧。
其中,第1排出开口(645A)位于沟(640A)上面中接近于排出口(643A)的一端,而第2排出开口(646A)位于接近于吸风口(641A)的沟(640A)上面另一端。第1及第2排出开口(645A)(646A)按沟(640A)长度方向隔开,并且第1及第2排出开口(645A)(646A)的大小与从吸风口(641A),即,辅助吸风口(120)的距离成正比。
此外,第1及第2排出开口(645A)(646A)的大小与从吸风口和在此9实例中排出开口(645)一样,其比排出口(643A)相对小。而且,第2排出开口(646A)接近于吸风口(641A)的任一个和吸风口(641A)之间的距离,比第1排出开口(645A)接近于排出口(643A)的任何另外一个和排出口(643A)之间的距离相对远。
在此实例中,在离辅助吸风口(120)相对远一点的沟(640A)任一端,即,接近于排出口(643A)的沟(640A)任一端上加工第1排出开口(645A),所以实际上,可使被加热部(700)所加热的空气有效传输给外罩(100)中央部。同时,由除第1排出开口(645A)外的沟(640A)上面其他部分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能够与被加热部(700)所加热的空气充分混合。
以下,将参考附加图纸,详细说明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1实例。
图16是表示在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1实例中导向辅助材料的斜视图。在此实例的构成因素中,有与上述此项发明的第9实例中一样的构成因素,就引用图12至图14的图纸编号,而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在此实例中,沟(640B)两侧的断面积是从吸风口(641B)向排出口(643B)减少。例如,沟(640B)两侧与吸风口(641B)相比,可形成接近于排出口(643B)的端高减少的梯形。因此,在此实例中,被加热部(700)所加热的空气由沟(640B)引导,相对于外罩(100)两侧,相当部分都传输给外罩(100)中央部。
以下,将参考附加图纸,详细说明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2实例。
图17是大概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2实例的断面图。在此实例的构成因素中,有与上述此项发明的第9实例中一样的构成因素,就引用图12至图14的图纸编号,而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7所示,在此实例中的冷却塔(12),沟机组(650)(660)包含多个第1及第2沟(650)(660)。第1沟(650)下方设有第2沟(660),类似于上述此项发明的第1实例。但在此实例中,第1沟(650)按水平方向,即,垂直于第1沟(650)长度方向的水平方向隔一定距离,并设置。同时,第2沟(660)也按垂直于第1沟(650)长度方向的水平方向隔一定距离,并设置。
在此实例中,第1及第2沟(650)(660)不得上下重叠。即是第1及第2沟(650)(660)按垂直方向的射影(projection)不得重叠。第1及第2沟(650)(660)按垂直方向的射影相互错开。因此,在此实例中,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后,由送风扇(310)而流动的空气被第1及第2沟(650)(660)中任一个干涉,所以可以与被加热部(700)加热,并由第1及第2沟(650)(660)引导的空气有效混合。
以下,将参考附加图纸,详细说明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3实例。
图18是大概表示此项发明的冷却塔第12实例的断面图。在此实例的构成因素中,有与上述此项发明的第9实例中一样的构成因素,就引用图12至图14的图纸编号,而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在此实例中的冷却塔(5),只在外罩(100)一侧设有主要吸风口(110)及辅助吸风口(120)。而且,由辅助吸风口(120)吸入到外罩(100)内部的空气被辅助沟(670)导向。此外,由主要吸风口(110)吸入到外罩(100)内部的空气被主要沟(680)导向。其中,上述辅助沟(670),其实与此项发明的第9实例中沟(640)一样,而主要沟(680)和在此项发明的第9至第11实例中沟(640)(640A)(640B)的任一个一样或相似。实际上,主要沟(680)位于换热部(400)和集水盘(500)之间。
在此实例中,由主要吸风口(110)吸入并被主要沟(680)引导的空气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且,由主要吸风口(110)吸入,并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则和由辅助吸风口(120)吸入的空气,即,被加热部(700)所加热的空气混合后,再由排风口(130)向外罩(100)外排出去。
如上所述,在此项发明的基本技术思路的范围内,对在此行业具有基本知识的人来说,不仅可以进行其他多种变化,而且此项发明的权利范围应在附加的专利申请范围内进行解释。
在此项发明的实例中,将实际引导空气的构成因素命名为沟,但其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并不局限于此。即,除沟外,也可命名为导向辅助材料或风管材料,若为由辅助吸风口或主要吸风口吸入的空气起导向作用,则可被认为是与上述沟一样的构成因素。
在此项发明的第1至第8实例中说明沟机组包含第1及第2沟,但第1及第2沟的名称不局限于此。实际上,第2沟底面被第1沟屏蔽,所以可将第1沟命名为沟,而第2沟命名为风管。此外,也可将包含沟机组及风管的构成因素命名为导向辅助材料。

Claims (21)

1.冷却塔,包括
外罩,设有吸入空气的主要吸风口及辅助吸风口,以及排出空气的排风口;
供水部,位于外罩内部,并供应冷却水;
送风部,由主要吸风口及辅助吸风口吸入到外罩内部,并由排风口向外罩外部排出空气,使之流动;
换热部,由供水部供应的冷却水和由主要吸风口吸入到外罩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集水盘,在换热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水积在一起;
加热部,加热由辅助吸风口吸入到外罩内部的空气;
至少1个沟,为使至少由辅助吸风口吸入并被加热部所加热的空气与已和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混合并传输给外罩内部;
所述沟,具有设定长度,形成两端及底面所开放的多面体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所述沟具有,
吸风口,位于沟的一端,并接收传输由加热部所加热的空气;
排出口,位于沟另一端,并将被加热部所加热的空气传输给外罩内部;
位于沟两侧面及上面中任一面,并将由沟引导的空气传输给外罩内部的多个排出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所述排出开口比排出口相比尺寸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所述排出开口按沟长度方向相互隔开,在排出开口中接近于吸风口的任一个与吸风口之间的距离,比在排出开口中接近于排出口的另一个与排出口之间的距离相比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排出开口按沟长度方向隔开,而排出开口的大小和与辅助吸风口之间距离成正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辅助吸风口位于外罩两侧,加热部为两个设在邻接辅助吸风口,沟为两个且长度不到辅助吸风口间距的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辅助吸风口位于外罩的一侧面,加热部为一个设在邻接辅助吸风口,沟为一个长度为与辅助吸风口间距的1/2以上及3/4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对于沟,有至少1个第1沟一端位于邻接加热部,而其另一端延伸至外罩内部;有至少1个第2沟一端位于邻接加热部,并其另一端延伸至外罩内部,位于第1沟下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塔,使第1沟及第2沟向垂直方向的射影按水平方向隔开。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塔,第1沟及第2沟向垂直方向的射影按水平方向交互。
11.冷却塔,包括:
外罩,设有吸入空气的主要吸风口及辅助吸风口,以及排出空气的排风口;
供水部,位于外罩内部,并供应冷却水;
送风部,由主要吸风口及辅助吸风口吸入到外罩内部,并由排风口向外罩外部排出空气,使之流动;
换热部,由供水部供应的冷却水和由主要吸风口吸入到外罩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集水盘,在换热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水积到一起;
至少有1个沟机组,使由辅助吸风口吸入并被加热部所加热的空气与已和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混合并传输给外罩内部;
所述沟机组,包括:
第1沟,具有设定长度,两端及底面开放的多面体形状;
第2沟,具有设定长度,形成两端及底面开放的多面体形状,并叠在第1沟上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塔,第1沟比第2沟相对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塔,辅助吸风口只设在外罩相对的两面中任一面,第1及第2沟长度为设有辅助吸风口的外罩一面和其对面距离的1/2以上。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塔,辅助吸风口只设在外罩相对的两面中任一面,
第1及第2沟设有接收由辅助吸风口吸入空气的吸风口、及将空气传输给外罩内部的排出口。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却塔,第1沟排出口相对于第2沟排出口,接近于设有辅助吸风口的外罩一面相对的外罩的另一面。
16.冷却塔,包括:
外罩,吸入将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主要吸风口,吸入将与已和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混合的空气的辅助吸风口;
沟机组,引导由辅助吸风口吸入到外罩内部的空气的,包含:
第1沟,底面开放的多面体形状;
第1沟上面和其内面用来空气流动的流路的第2沟。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冷却塔,
第1沟相对于第2沟,将由辅助吸风口吸入到外罩内部的空气引导到从辅助吸风口间隔更远的领域。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冷却塔,由第1沟导向,并从辅助吸风口吸入的空气和已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互相混合。
19.如权利要求11至18任一所述的冷却塔,第1及第2沟其两侧面及上面中任一面部分切开而形成至少一个辅助排出口,用于排出由辅助吸风口吸入并导向的空气。
20.如权利要求11至18任一所述的冷却塔,
还包括加热部,用于加热由辅助吸风口吸入并被第1及第2沟导向的空气。
21.冷却塔,包括
外罩,形成吸入将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主要吸风口;吸入将和已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互相混合的空气的辅助吸风口;排出由主要吸风口及辅助吸风口吸入的空气的排风口;
送风部,给由主要吸风口及辅助吸风口吸入空气以及由排风口排出空气提供动力;
沟机组,将由辅助吸风口吸入的空气传输给外罩内部;所述沟机组,包含
多个沟,形成两端及底面开放的多面体,而各个上下叠积,
在上述沟中,位于相对下方的沟比位于相对上方的沟,将从辅助吸风口传输相对更远的领域。
CN201310593754.8A 2013-05-20 2013-11-21 冷却塔 Active CN1041806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56720 2013-05-20
KR20130056720A KR101483195B1 (ko) 2013-05-20 2013-05-20 냉각탑
KR1020130092387A KR101483200B1 (ko) 2013-08-05 2013-08-05 냉각탑
KR10-2013-0092387 2013-08-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0683A true CN104180683A (zh) 2014-12-03
CN104180683B CN104180683B (zh) 2016-09-28

Family

ID=51961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93754.8A Active CN104180683B (zh) 2013-05-20 2013-11-21 冷却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06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7539A (zh) * 2018-12-03 2021-07-23 具泰俊 模块式冷却塔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20191A1 (fr) * 1979-05-09 1980-12-10 Hamon-Sobelco S.A. Dispositif pour le mélange des flux d'air secs et humides de réfrigérant atmosphérique mixte à flux d'air parallèles
US20030070547A1 (en) * 2001-10-11 2003-04-17 The Marley Cooling Tower Company Air-to-air atmospheric exchanger for condensing cooling tower effluent
CN1844824A (zh) * 2006-04-21 2006-10-11 清华大学 一种环保节水型冷却塔
CN102052858A (zh) * 2009-10-30 2011-05-11 京仁机械株式会社 防白烟冷却塔
CN202470811U (zh) * 2011-12-30 2012-10-03 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水环保型冷却塔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20191A1 (fr) * 1979-05-09 1980-12-10 Hamon-Sobelco S.A. Dispositif pour le mélange des flux d'air secs et humides de réfrigérant atmosphérique mixte à flux d'air parallèles
US20030070547A1 (en) * 2001-10-11 2003-04-17 The Marley Cooling Tower Company Air-to-air atmospheric exchanger for condensing cooling tower effluent
CN1844824A (zh) * 2006-04-21 2006-10-11 清华大学 一种环保节水型冷却塔
CN102052858A (zh) * 2009-10-30 2011-05-11 京仁机械株式会社 防白烟冷却塔
CN202470811U (zh) * 2011-12-30 2012-10-03 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水环保型冷却塔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7539A (zh) * 2018-12-03 2021-07-23 具泰俊 模块式冷却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0683B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6676B (zh) 微波炉
CN103502739B (zh) 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
CN1637356B (zh) 循环空气的调节装置
KR20080024379A (ko) 환기장치
US20020070010A1 (en) Supply air terminal device
CN103270374B (zh) 换气装置
CN109990387B (zh) 空调组件
CN106973542A (zh) 一种导风柜及通讯系统
US20160348940A1 (en) Adiabatic cooling unit
KR101483200B1 (ko) 냉각탑
CN104180683A (zh) 冷却塔
KR20150001653A (ko) 제습 장치
PL67862Y1 (pl) Skrzynka regulacyjna do wentylacji
JPS62186147A (ja) クリーンルーム装置
JP6057826B2 (ja) 蓄電装置
JP6129683B2 (ja) 蓄電装置
CN113692176B (zh) 电气系统
CN102196688B (zh) 横插机箱和通信设备
CN103135719A (zh) 电子装置
CN205447882U (zh) 微波烹饪装置
CN209181124U (zh) 整体式空调器
KR20140000023A (ko) 원 스팬용 바닥 설치 공조기
CN211451178U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内腔的散热结构
WO2017024789A1 (zh) 一种通信设备
CN205279259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