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9291B - 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9291B
CN104179291B CN201310306513.0A CN201310306513A CN104179291B CN 104179291 B CN104179291 B CN 104179291B CN 201310306513 A CN201310306513 A CN 201310306513A CN 104179291 B CN104179291 B CN 1041792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ing layer
layer
slurry
wall
fiber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065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9291A (zh
Inventor
付连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ancheng Weiye Business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3065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792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79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9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9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9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Revetment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所述方法包括;选取墙体模具,在所述墙体模具底面及内壁涂抹脱模剂,其中,所述墙体模具为中空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底面图案是墙体表面的图案造型;在所述墙体模具内铺设第一覆裹层;在第一覆裹层上铺设填充物;等待第一预定时间后,在填充物上铺设第二覆裹层,所述第二覆裹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覆裹层的厚度相同或不相同,且所述第一覆裹层和所述第二覆裹层将所述填充物完全包裹在中间,所述第一覆裹层、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层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墙体模具凹槽的高度;脱模成型,在常温情况下放置第二预定时间,从所述墙体模具内取出已成型的建筑墙体。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
背景技术
传统墙体建造过程一般是使用砖或混凝土构筑墙的主体,之后,在该墙主体上涂抹墙灰,贴保温材料,涂抹水泥沙浆,布置网线,最后再次涂抹墙灰,从而获得最终的墙体。当然这些工艺步骤之中,有些步骤之间需要等待一些时间才能继续后续操作,例如涂抹水泥沙浆后要等水泥沙浆干燥后再继续后续步骤,以保证墙体整体的牢固、美观。
当需要在外墙面制作各种造型时,所需的工序、工艺更加复杂,因为其需要在墙体成型后,再在成型的墙体上制作客户需要的各种造型,例如,在外墙面做欧式风格的门窗,或是在外墙面贴大理石砖,以制作出大理石风格的墙面等等。
可见,传统的建筑墙体本身的工艺就非常复杂,而且建筑墙体所需时间长,当需要在墙面制作各种造型时,建造工序、工艺更加复杂,耗时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解决了建筑墙体的工艺复杂、时间长的问题,且能够一次成型的制造出各种所需图案造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取墙体模具,在所述墙体模具底面及内壁涂抹脱模剂,其中,所述墙体模具为中空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底面图案是墙体表面的图案造型;在所述墙体模具内铺设第一覆裹层;在第一覆裹层上铺设填充物;等待第一预定时间后,在填充物上铺设第二覆裹层,所述第二覆裹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覆裹层的厚度相同或不相同,且所述第一覆裹层和所述第二覆裹层将所述填充物完全包裹在中间,所述第一覆裹层、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层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墙体模具凹槽的高度;脱模成型,在常温情况下放置第二预定时间,从所述墙体模具内取出已成型的建筑墙体。
较佳地,铺设所述第二覆裹层的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覆裹层内的预设位置预埋连接件,所述预埋连接件一部分露在第二覆裹层的外部,一部分埋在第二覆裹层内部,以使得所述建筑墙体便于吊装、安装。
较佳地,所述第一覆裹层包括整块纤维布和浆料,铺设第一覆裹层的步骤包括:先铺设一层浆料,所述浆料作为第一覆裹层的第一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及内壁;再铺设一层纤维布,所述纤维布作为第一覆裹层的第二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子层的浆料,且所述第二子层的纤维布的边缘超出所述墙体模具的外边缘,使得所述第二子层纤维布能够完全或部分覆盖所述填充物的上表面;再铺设一层浆料,所述浆料作为所述第一覆裹层的第三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子层的纤维布;再次铺设一层纤维布,所述纤维布作为第一覆裹层的第四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三子层的浆料,且所述第四子层纤维布的边缘超出所述墙体模具的外边缘,使得所述第四子层纤维布能够完全或部分覆盖所述填充物的上表面;以此类推,铺设若干子层的浆料和纤维布,并且最后一层铺设浆料,其中,铺设的层数以达到建筑墙体所需的强度要求为准。
较佳地,在填充物上铺设第二覆裹层的步骤包括:将第一覆裹层的若干子层纤维布超出所述墙体模具的外边缘的部分覆盖在所述填充物上,再在所述的填充物上铺设一层浆料,所述浆料作为第二覆裹层的第一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的填充物;再铺设一层纤维布,所述纤维布作为第二覆裹层的第二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子层的浆料,且所述第二子层的纤维布覆盖所述填充物的上表面;再次铺设浆料,所述浆料作为所述第二覆裹层的第三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子层的纤维布;再次铺设一层纤维布,所述纤维布作为第二覆裹层的第四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三子层的浆料,且所述第四子层的纤维布覆盖所述填充物的上表面;以此类推,铺设若干子层的浆料和纤维布,并且最后一层铺设浆料,最终使得所述第一覆裹层、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层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墙体模具凹槽的高度。
较佳地,所述第一覆裹层由短纤维布和浆料组成,铺设第一覆裹层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短纤维布与所述浆料混合,形成喷射砂;铺设所述的喷射砂,使所述喷射砂完全贴合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及内壁,所述喷射砂的厚度达到建筑墙体所需的强度要求;在填充物上铺设第二覆裹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填充物上铺设所述喷射砂,所述喷射砂完全覆盖所述填充物,最终使得所述第一覆裹层、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层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墙体模具凹槽的高度;其中,所述短纤维布为打碎的纤维布。
较佳地,在墙体表面有颜色需要时,当所述第一覆裹层由整块纤维布和浆料形成时,铺设第一覆裹层的步骤还包括:在涂有脱模剂的墙体模具的底面上铺设档线,将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按照颜色的需求分割成若干区域;将浆料调制为所需要的颜色;在指定区域内铺设指定颜色的浆料,所述不同颜色的浆料作为所述第一覆裹层的第一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及内壁。当所述第一覆裹层由喷射砂形成时,铺设第一覆裹层的步骤还包括:在涂有脱模剂的墙体模具的底面上铺设档线,将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按照颜色的需求分割成若干区域;将喷射砂调制为所需要的颜色;在指定区域内铺设指定颜色的喷射砂,所述不同颜色的喷射砂作为所述第一覆裹层的第一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及内壁,然后在第一子层上铺设常规颜色的喷射砂。
较佳地,所述第一覆裹层内的第二子层纤维布为细纤维布。所述非第一覆裹层内的第二子层纤维布为粗纤维布。其中,所述细纤维布为1平方厘米内有5根经线的交织布,所述粗纤维布为5目交织布。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工艺方法生产的建筑墙体,所述建筑墙体包括:第一覆裹层;填充物;以及第二覆裹层,其中,所述第二覆裹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覆裹层的厚度相同或不相同,且所述第一覆裹层和所述第二覆裹层将所述填充物完全包裹在中间,所述第一覆裹层、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层的高度之和等于建筑墙体的厚度。
较佳地,在所述第二覆裹层内的预设位置设置有预埋连接件,以使得所述建筑墙体便于吊装、安装;所述的预埋连接件一部分露在第二覆裹层的外部,一部分埋在第二覆裹层内部。
较佳地,所述第一覆裹层和所述第二覆裹层包括:浆料和整块纤维布,且所述浆料和整块纤维布依次分层铺设;或者,所述第一覆裹层和所述第二覆裹层包括:短纤维布和浆料,其中,所述短纤维布和浆料混合后作为所述第一覆裹层和第二覆裹层。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使用上述工艺生产建筑墙体时,生产工艺简便,生产时间短,且能够在生产墙体的同时一次性的制造出各种所需的图案。
经权威部门检测,当上述墙体的浆料为无机复合材料(FLC),纤维布为玻璃纤维,采用上述第一种方式铺设覆裹层时,对于规格为1220*2440*15mm墙体,其检测结果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所生产的建筑墙体,其压缩强度为90MPa,远远大于国家规定的≥50MPa,其弯曲强度在干燥情况下为25.5MPa,水饱和情况下为38.1MPa,均远远大于国家规定的≥7Mpa。
而且,经权威部门检测,上述墙体的甲醛释放量为0.1mg/L,远远小于国家规定的≤1.5mg/L。上述墙体的外照射指数、内照射指数均远远好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值。
可见,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不仅工艺简便,生产时间短,且能够在生产墙体的同时一次性的制造出各种所需的图案,而且,所生产的墙体的整体强度远远大于国家标准的强度,且无毒、环保,因而,生产成本相对低。
再有,由于在本申请的生产工艺中,是由第一、二覆裹层将填充物裹在中间,因而,本申请的墙体还具有很好的隔热、隔声、防火、防水、无味、不冻、不腐、不裂、不变、不燃、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填充物是发泡保温材料的情况下,由于其隔热、保温效果好,因而该墙体还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再有,由于一块墙体本身的面积几乎等于待建房屋一面墙、或一间房屋屋顶的面积,因而其在实际应用中,增大了建筑的使用面积,且具有很好的抗震性。且,由于在建造房屋时只需整块墙体的拆装,因而其可以重复使用,即当拆除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墙体所搭建的房屋后,可以应用拆除下来墙板在其他地方重新搭建所需的房屋,因而进一步降低了建造房屋的材料成本及时间成本。由于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方法生产出的建筑墙体的重量只有传统墙体重量的十分之一,因而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生产工艺所生产出的墙体还具有高强质轻的特点。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所用工艺方法具有以上诸多优点,是建筑建材领域的一场革命。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墙体模具底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建筑墙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建筑墙体的生产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应用于建筑行业中,具体包括:
步骤101,选取墙体模具,在所述墙体模具底面及内壁涂抹脱模剂,其中,所述墙体模具为中空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底面图案是墙体表面的图案造型;
这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取所需的墙体模具,墙体模具的底面图案即为墙体的外表面的图案造型,墙体模具凹槽的深度即为墙体的厚度。
墙体模具的长*宽可以是3m*2.5m,也可以是4m*3m等等,本申请并不对墙体模具的本身尺寸做限定,理论上讲墙体模具的尺寸可以无限大,其具体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决定。
不同的墙体模具可以制作出不同风格的造型,比如人物造型、风景造型、浮雕造型、动物造型等;还可以做出欧式造型墙面,仿古建筑的墙面,还可以做出仿木纹,仿大理石纹等效果的墙面。相应的,不同墙体模具也可以制造出不同大小的墙体。
上述的墙体模具可以为具有一定硬度的钢模、木模等,本申请并不对墙体模具的材质做限定。
本申请中,并不对模具底面的图案造型做限定,任何造型都可以应用于本申请中。并且,本申请也不对墙体模具的大小做限定,根据房屋施工工艺的要求,可以建造不同尺寸的墙体。
上述的脱模剂能够在后续的脱模操作时,使墙体易于脱离墙体模具,同时使墙面光滑洁净;所述脱模剂可以涂抹一层或若干层,所述脱模剂可以由硅氧烷化合物、硅油、合成石蜡、聚乙烯蜡、聚四氟乙烯、氟树脂粉末、氟树脂涂料、脂油混合物等物质中的一种构成,或者,由上述物质中的任意几种混合构成。
步骤102,在所述墙体模具内铺设第一覆裹层;
铺设第一覆裹层的步骤包括以下可能的实现方式:
方式一:第一覆裹层包括整块纤维布和浆料,此时铺设第一覆裹层的步骤是,
先铺设一层浆料,所述浆料作为第一覆裹层的第一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及内壁;
再铺设一层纤维布,所述纤维布作为第一覆裹层的第二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子层的浆料,且所述第二子层的纤维布的边缘超出所述墙体模具的外边缘,使得所述第二子层纤维布能够完全或部分覆盖后续工序中填充物的上表面;
再铺设一层浆料,所述浆料作为所述第一覆裹层的第三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子层的纤维布;
再次铺设一层纤维布,所述纤维布作为第一覆裹层的第四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三子层的浆料,且所述第四子层纤维布的边缘超出所述墙体模具的外边缘,使得所述第四子层纤维布能够完全或部分覆盖后续工序中铺设的填充物的上表面;
以此类推,铺设若干子层的浆料和纤维布,并且最后一层铺设浆料,最终使得所述第一覆裹层、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层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墙体模具凹槽的高度。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可以铺设为6-10层浆料和纤维布。
也就是说,在这种方式下,第一覆裹层是由一层浆料一层纤维布,一层浆料一层纤维布这种结构构成的。
上述的第一覆裹层的若干子层纤维布的边缘超出所述墙体模具的外边缘,是为了将后续铺设的填充物包裹住,然后再在其上铺设第二覆裹层,从而使得两层覆裹层连成一个整体将填充物完全包裹在中间。
方式二:第一覆裹层包括短纤维布和浆料,此时铺设第一覆裹层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短纤维布与所述浆料混合,形成喷射砂;
铺设所述的喷射砂,使所述喷射砂完全贴合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及内壁,所述喷射砂的厚度达到建筑墙体所需的强度要求;例如,可以达到前述方式一中的6-10层所形成的厚度。其中,所述短纤维布为打碎的纤维布。
也就是说,在这种方式下,第一覆裹层是由短纤维布和浆料所形成的喷射砂形成的,当然,为了达到建筑强度的要求,喷射砂的厚度较厚。
步骤103,在第一覆裹层上铺设填充物;
所述的填充物可以是发泡保温材料,也可以是浆料本身,还可以是浆料与纤维布的混合物,还可以是浆料和沙子的混合物等。当填充物是发泡保温材料时,该发泡保温材料可以是珍珠岩、发泡橡塑保温材料等。当填充物是浆料和沙子的混合物时,相当于将第一覆裹层和第二覆裹层之间填实。
本申请并不对填充物的具体材质做限定,根据工程实际应用的需要,任何可能的材质都可以作为填充物应用于本申请中。
其中,墙体的厚度可以由填充物的厚度和第一、二覆裹层的厚度来综合调节,例如,当需要较厚的墙体并且对墙体的强度要求较高时,可以将第一、二覆裹层的厚度适当加厚,并且可增加填充物的厚度来增加整个墙体的厚度;再例如,当需要较厚的墙体并且对墙体的强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将第一、二覆裹层的厚度适当变薄,并且可增加填充物的厚度来增加整个墙体的厚度。
步骤104,等待第一预定时间后,在填充物上铺设第二覆裹层;
这里,第二覆裹层的厚度与第一覆裹层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且所述第一覆裹层和所述第二覆裹层将所述填充物完全包裹在中间,所述第一覆裹层、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层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墙体模具凹槽的高度;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如果填充物是发泡保温材料,则所述的第一预定时间可以为半小时或1小时,之所以要等待一段时间,是因为需要发泡保温材料有一定强度,之后便于在其上铺设第二覆裹层。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如果填充物是浆料和沙子的混合物,则所述的第一预定时间可以为几个小时到十几小时,之所以要等待一段时间,是因为需要浆料和沙子的混合物稍干燥成型,之后便于在其上铺设第二覆裹层。
铺设第二覆裹层的步骤包括以下可能的实现方式:
方式一:第二覆裹层包括整块纤维布和浆料,此时在填充物上铺设第二覆裹层的步骤包括:
将第一覆裹层的若干子层纤维布超出所述墙体模具的外边缘的部分覆盖在所述填充物上,再在所述的填充物上铺设一层浆料,所述浆料作为第二覆裹层的第一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的填充物;
再铺设一层纤维布,所述纤维布作为第二覆裹层的第二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子层的浆料,且所述第二子层的纤维布覆盖所述填充物的上表面;
再次铺设浆料,所述浆料作为所述第二覆裹层的第三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子层的纤维布;
再次铺设一层纤维布,所述纤维布作为第二覆裹层的第四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三子层的浆料,且所述第四子层的纤维布覆盖所述填充物的上表面;
以此类推,铺设若干子层的浆料和纤维布,并且最后一层铺设浆料,最终使得所述第一覆裹层、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层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墙体模具凹槽的高度。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可以铺设为6-10层纤维布和浆料。
也就是说,在这种方式下,第二覆裹层是由一层浆料一层纤维布,一层浆料一层纤维布这种结构构成的。
方式二:第二覆裹层包括整短纤维布和浆料,此时在填充物上铺设第二覆裹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填充物上铺设由短纤维布与浆料混合而成的喷射砂,所述喷射砂完全覆盖所述填充物,最终使得所述第一覆裹层、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层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墙体模具凹槽的高度;
其中,所述短纤维布为打碎的纤维布。
也就是说,在这种方式下,第二覆裹层是由喷射砂这一层构成,当然,为了达到建筑强度的要求,喷射砂的厚度可以较厚。例如,可以达到前述方式一中的6-10层所形成的厚度。
上述步骤102和步骤104中的纤维布可以为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尼龙纤维等等;所述浆料可以为无机复合材料(FLC)、石膏、混凝土或水泥等等,所述的FLC具有寿命长、抗腐蚀、抗氧化等特性。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纤维布为玻璃纤维,上述浆料为FLC。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各层纤维布是一样的。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覆裹层内的第二子层纤维布为细纤维布;非第一覆裹层内的第二子层纤维布均为粗纤维布;其中,细纤维布为1平方厘米内有5根经线的交织布,粗纤维布为5目交织布。由于细纤维布较柔软,因而其可以很好的贴合第一覆裹层第一子层的浆料,从而使得最终的造型更精细、美观;而粗纤维布较厚,强度大,可以增加墙体整体的强度,从而保证墙体达到或超过建筑所需的强度。而且,粗、细布搭配使用还可以降低整体的成本。
所述喷射砂为短纤维布和浆料的混合体,所述短纤维为打碎的纤维布,可以为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尼龙纤维等等。
步骤105,脱模成型,在常温情况下放置第二预定时间,从所述墙体模具内取出已成型的建筑墙体。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定时间一般为5、6个小时,8个小时以上会更好。
这样,完整的墙体即建造完毕。使用上述工艺生产出的建筑墙体,生产工艺简便,生产时间短,且能够在生产墙体的同时一次性的制造出各种所需的图案。
需要说明的是,在铺设所述第二覆裹层的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覆裹层内的预设位置预埋连接件,该预埋的连接件一部分露在第二覆裹层的外部,一部分埋在第二覆裹层的内部。该预埋的连接件可以在第二覆裹的任意位置,例如可以在第二覆裹层的四周边缘位置,也可以在第二覆裹层的中间位置等。露在外部的部分用于墙体的组装搭建等,以使得所述建筑墙体便于吊装、安装,以及在搭建房屋的过程中起到连接、固定墙体的作用。根据需要可在第二覆裹层的各个方向设置预埋连接件。
所述预埋连接件的材质可以为铁、合金等。
经权威部门检测,当上述墙体的浆料为FLC,纤维布为玻璃纤维,采用上述第一种方式铺设覆裹层时,对于规格为1220*2440*15mm墙体,其检测结果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所生产的建筑墙体,其压缩强度为90MPa,远远大于国家规定的≥50MPa,其弯曲强度在干燥情况下为25.5MPa,水饱和情况下为38.1MPa,均远远大于国家规定的≥7Mpa。
而且,经权威部门检测,上述墙体的甲醛释放量为0.1mg/L,远远小于国家规定的≤1.5mg/L。上述墙体的外照射指数、内照射指数均远远好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值。
可见,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不仅工艺简便,生产时间短,且能够在生产墙体的同时一次性的制造出各种所需的图案,而且,所生产的墙体的整体强度远远大于国家标准的强度,且无毒、环保,因而,生产成本相对低。
再有,由于在本申请的生产工艺中,是由第一、二覆裹层将填充物裹在中间,因而,本申请的墙体还具有很好的隔热、隔声、防火、防水、无味、不冻、不腐、不裂、不变、不燃、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填充物是发泡保温材料的情况下,由于其隔热、保温效果好,因而该墙体还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再有,由于一块墙体本身的面积几乎等于待建房屋一面墙、或一间房屋屋顶的面积,因而其在实际应用中,增大了建筑的使用面积,且具有很好的抗震性。且,由于在建造房屋时只需整块墙体的拆装,因而其可以重复使用,即当拆除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墙体所搭建的房屋后,可以应用拆除下来墙板在其他地方重新搭建所需的房屋,因而进一步降低了建造房屋的材料成本及时间成本。由于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方法生产出的建筑墙体的重量只有传统墙体重量的十分之一,因而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生产工艺所生产出的墙体还具有高强质轻的特点。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所用工艺方法具有以上诸多优点,是建筑建材领域的一场革命。
需要说明的是,当墙体表面有颜色需要时,基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在涂有脱模剂的墙体模具的底面上铺设档线,将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按照颜色的需求分割成若干区域。
如果第一覆裹层是按前述方式一的方式铺设的,那么将浆料调制为所需要的颜色;在指定区域内铺设指定颜色的浆料,所述不同颜色的浆料作为所述第一覆裹层的第一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及内壁。再在带有颜料的第一子层上铺设纤维布作为第二子层,由于覆裹层内部的颜色不影响墙体表面的颜色,因此,可以将不带有调制颜色的浆料作为第三子层铺设在纤维布上,以此类推铺设若干层,同时最后一层铺设不带有调制颜色的浆料。
如果第一覆裹层是按前述方式二的方式铺设的,那么将喷射砂调制为所需要的颜色;在指定区域内铺设指定颜色的喷射砂,所述不同颜色的喷射砂作为所述第一覆裹层的第一子层,所述第一覆裹层的第一子层完全覆盖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及内壁,所述第一覆裹层的第一子层的厚度与所述档线的高度相当;那么类似的,由于覆裹层内部的颜色不影响墙体表面的颜色,因此在带有颜料的第一子层上铺设常规的喷射砂即不带有调制颜色的喷射砂,使喷射砂的厚度达到建筑墙体所需要的强度要求。
上述档线的高度较小,一般1-2mm左右,该档线相当于墙体内的加强筋,因而其不但不会降低墙体本身的强度还会增强墙体的强度。
例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墙体模具底面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墙体外表面图案(即墙体底面图案)为一个五角星,档线202把此墙体外表面分成两个区域: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3,其中,第一区域202需要填充黄色浆料,第二区域203需要填充红色浆料,那么,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式一的方法在铺设作为第一子层的浆料时在第一区域201内铺设黄色浆料,在第二区域203内铺设红色浆料;其后的第二子层及后续步骤与前述铺设方式完全相同。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方式二的方法在喷射喷射砂时在第一区域201内喷射黄色喷射砂,在第二区域203内喷射红色喷射砂,在带有颜料的第一子层上可以铺设常规的喷射砂即不带有调制颜色的喷射砂,最终达到建筑墙体所需要的强度。这里,第一覆裹层的第一子层的厚度与档线202的高度相当
这样,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生产方法,不但所需的造型可以一次成型,连造型上的各种颜色也是一次成型的。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建筑墙体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建筑行业,
所述建筑墙体包括:
第一覆裹层301;
填充物302;以及
第二覆裹层303,
其中,所述第二覆裹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覆裹层的厚度相同或不相同,且所述第一覆裹层和所述第二覆裹层将所述填充物完全包裹在中间,所述第一覆裹层、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层的高度之和等于建筑墙体的厚度。
在所述第二覆裹层内的预设位置设置有预埋连接件,该预埋的连接件一部分露在第二覆裹层的外部,一部分埋在第二覆裹层的内部。该预埋的连接件可以在第二覆裹的任意位置,例如可以在第二覆裹层的四周边缘位置,也可以在第二覆裹层的中间位置等,以使得所述建筑墙体便于吊装、安装。所述预埋连接件的材质可以为铁、合金等,根据需要可在第二覆裹层的各个方向设置预埋连接件。
一种情况下,所述第一覆裹层和所述第二覆裹层包括:浆料和整块纤维布,且所述浆料和整块纤维布依次分层铺设;
另一种情况下,所述第一覆裹层和所述第二覆裹层包括:短纤维布和浆料,其中所述短纤维布和浆料混合后作为所述第一覆裹层和第二覆裹层。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当墙体表面有不同颜色要求时,所述第一覆裹层301还包括:档线;所述档线设置在所述第一覆裹层的第一子层上,以将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按照颜色的需求分割成若干区域。
如果第一覆裹层是按前述方式一的方式铺设的,那么第一子层在不同区域的颜色相同或不同。第三子层及以后的浆料是常规颜色的浆料。
如果第一覆裹层是按前述方式二的方式铺设的,那么第一子层在不同区域的颜色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一子层的厚度与所述档线的高度相同,第一子层之上的喷射砂为常规颜色的喷射砂。
上述档线的高度较小,一般1-2mm左右,该档线相当于墙体内的加强筋,因而其不但不会降低墙体本身的强度还会增强墙体的强度。
上述喷射砂为短纤维布、浆料和颜色涂料的混合体,所述短纤维布为打碎的纤维布。
所述纤维布布料可以为碳纤维、玻璃纤维、尼龙纤维等等;纤维布可以为粗纤维布或细纤维布,所述细纤维布规格为5*5即1cm内有5根经线,所述粗纤维布为5目交织布。
所述的浆料可以为FLC、石膏、混凝土或水泥等等。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使用上述工艺生产出的建筑墙体,生产工艺简便,生产时间短,且能够在生产墙体的同时一次性的制造出各种所需的图案。
经权威部门检测,当上述墙体的浆料为FLC,纤维布为玻璃纤维,采用上述第一种方式铺设覆裹层时,对于规格为1220*2440*15mm墙体,其检测结果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所生产的建筑墙体,其压缩强度为90MPa,远远大于国家规定的≥50MPa,其弯曲强度在干燥情况下为25.5MPa,水饱和情况下为38.1MPa,均远远大于国家规定的≥7Mpa。
而且,经权威部门检测,上述墙体的甲醛释放量为0.1mg/L,远远小于国家规定的≤1.5mg/L。上述墙体的外照射指数、内照射指数均远远好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值。
可见,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不仅工艺简便,生产时间短,且能够在生产墙体的同时一次性的制造出各种所需的图案,而且,所生产的墙体的整体强度远远大于国家标准的强度,且无毒、环保,因而,生产成本相对低。
再有,由于在本申请的生产工艺中,是由第一、二覆裹层将填充物裹在中间,因而,本申请的墙体还具有很好的隔热、隔声、防火、防水、无味、不冻、不腐、不裂、不变、不燃、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填充物是发泡保温材料的情况下,由于其隔热、保温效果好,因而该墙体还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再有,由于一块墙体本身的面积几乎等于待建房屋一面墙、或一间房屋屋顶的面积,因而其在实际应用中,增大了建筑的使用面积,且具有很好的抗震性。且,由于在建造房屋时只需整块墙体的拆装,因而其可以重复使用,即当拆除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墙体所搭建的房屋后,可以应用拆除下来墙板在其他地方重新搭建所需的房屋,因而进一步降低了建造房屋的材料成本及时间成本。由于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方法生产出的建筑墙体的重量只有传统墙体重量的十分之一,因而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生产工艺所生产出的墙体还具有高强质轻的特点。
经相关实验,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墙体,可以不用其他钢材框架等轻松建筑四层以下的建筑物,且牢固可靠。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所用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具有以上诸多优点,是建筑建材领域的一场革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于墙体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选取墙体模具,在所述墙体模具底面及内壁涂抹脱模剂,其中,所述墙体模具为中空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底面图案是墙体表面的图案造型;
在所述墙体模具内铺设第一覆裹层;
在第一覆裹层上铺设填充物;
等待第一预定时间后,在填充物上铺设第二覆裹层,所述第二覆裹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覆裹层的厚度相同或不相同,且所述第一覆裹层和所述第二覆裹层将所述填充物完全包裹在中间,所述第一覆裹层、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层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墙体模具凹槽的高度;
脱模成型,在常温情况下放置第二预定时间,从所述墙体模具内取出已成型的建筑墙体;
其中,在铺设所述第二覆裹层的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覆裹层内的预设位置预埋连接件,所述预埋连接件一部分露在第二覆裹层的外部,一部分埋在第二覆裹层内部,以使得所述建筑墙体便于吊装、安装;
其中,所述第一覆裹层包括整块纤维布和浆料,铺设第一覆裹层的步骤包括:
先铺设一层浆料,所述浆料作为第一覆裹层的第一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及内壁;
再铺设一层纤维布,所述纤维布作为第一覆裹层的第二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子层的浆料,且所述第二子层的纤维布的边缘超出所述墙体模具的外边缘,使得所述第二子层纤维布能够完全或部分覆盖所述填充物的上表面;
再铺设一层浆料,所述浆料作为所述第一覆裹层的第三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子层的纤维布;
再次铺设一层纤维布,所述纤维布作为第一覆裹层的第四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三子层的浆料,且所述第四子层纤维布的边缘超出所述墙体模具的外边缘,使得所述第四子层纤维布能够完全或部分覆盖所述填充物的上表面;
以此类推,铺设若干子层的浆料和纤维布,并且最后一层铺设浆料,其中,铺设的层数以达到建筑墙体所需的强度要求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填充物上铺设第二覆裹层的步骤包括:
将第一覆裹层的若干子层纤维布超出所述墙体模具的外边缘的部分覆盖在所述填充物上,再在所述的填充物上铺设一层浆料,所述浆料作为第二覆裹层的第一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的填充物;
再铺设一层纤维布,所述纤维布作为第二覆裹层的第二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子层的浆料,且所述第二子层的纤维布覆盖所述填充物的上表面;
再次铺设浆料,所述浆料作为所述第二覆裹层的第三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子层的纤维布;
再次铺设一层纤维布,所述纤维布作为第二覆裹层的第四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第三子层的浆料,且所述第四子层的纤维布覆盖所述填充物的上表面;
以此类推,铺设若干子层的浆料和纤维布,并且最后一层铺设浆料,最终使得所述第一覆裹层、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层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墙体模具凹槽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覆裹层由短纤维布和浆料组成,铺设第一覆裹层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短纤维布与所述浆料混合,形成喷射砂;
铺设所述的喷射砂,使所述喷射砂完全贴合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及内壁,所述喷射砂的厚度达到建筑墙体所需的强度要求;
在填充物上铺设第二覆裹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填充物上铺设所述喷射砂,所述喷射砂完全覆盖所述填充物,最终使得所述第一覆裹层、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层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墙体模具凹槽的高度;
其中,所述短纤维布为打碎的纤维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在墙体表面有颜色需要时,
当所述第一覆裹层由整块纤维布和浆料形成时,铺设第一覆裹层的步骤还包括:
在涂有脱模剂的墙体模具的底面上铺设档线,将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按照颜色的需求分割成若干区域;
将浆料调制为所需要的颜色;
在指定区域内铺设指定颜色的浆料,不同颜色的所述浆料作为所述第一覆裹层的第一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及内壁;
当所述第一覆裹层由喷射砂形成时,铺设第一覆裹层的步骤还包括:
在涂有脱模剂的墙体模具的底面上铺设档线,将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按照颜色的需求分割成若干区域;
将喷射砂调制为所需要的颜色;
在指定区域内铺设指定颜色的喷射砂,所述不同颜色的喷射砂作为所述第一覆裹层的第一子层,其完全覆盖所述墙体模具的底面及内壁,然后在第一子层上铺设常规颜色的喷射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覆裹层内的第二子层纤维布为细纤维布;
非所述第一覆裹层内的第二子层纤维布为粗纤维布;
其中,所述细纤维布为1平方厘米内有5根经线的交织布,所述粗纤维布为5目交织布。
CN201310306513.0A 2013-05-23 2013-07-19 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 Active CN104179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06513.0A CN104179291B (zh) 2013-05-23 2013-07-19 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59181 2013-05-23
CN201310195918 2013-05-23
CN201310195918.1 2013-05-23
CN201310306513.0A CN104179291B (zh) 2013-05-23 2013-07-19 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9291A CN104179291A (zh) 2014-12-03
CN104179291B true CN104179291B (zh) 2017-02-08

Family

ID=5013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06513.0A Active CN104179291B (zh) 2013-05-23 2013-07-19 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
CN201320434064.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52224U (zh) 2013-05-23 2013-07-19 一种建筑墙体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34064.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52224U (zh) 2013-05-23 2013-07-19 一种建筑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41792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0465A (zh) * 2015-12-31 2017-07-07 秦永超 一种复合墙板一次成型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
CN105729613B (zh) * 2016-01-13 2019-03-15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房屋单元从外至内一体成型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房屋单元
CN105604346B (zh) * 2016-01-13 2019-02-19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由内至外一体成型制备房屋单元的方法及制得的房屋单元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7220A (ja) * 1997-01-31 1998-08-18 Nichiha Corp 無機質板の圧締装置
CN2397194Y (zh) * 1999-08-23 2000-09-20 刘镇昌 无机彩色型材板
CN2748545Y (zh) * 2004-10-28 2005-12-28 戴怀敏 表面具有凹凸花纹的建筑隔墙板、成型装置及制模机
CN102733571A (zh) * 2012-06-28 2012-10-17 牛智勇 一种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制备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25760A3 (en) * 2006-10-26 2015-10-14 Kanaflex Corporation Inc. Lightweight Cement Pane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7220A (ja) * 1997-01-31 1998-08-18 Nichiha Corp 無機質板の圧締装置
CN2397194Y (zh) * 1999-08-23 2000-09-20 刘镇昌 无机彩色型材板
CN2748545Y (zh) * 2004-10-28 2005-12-28 戴怀敏 表面具有凹凸花纹的建筑隔墙板、成型装置及制模机
CN102733571A (zh) * 2012-06-28 2012-10-17 牛智勇 一种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52224U (zh) 2014-02-26
CN104179291A (zh) 2014-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40790A1 (en) Insulated wall panel
CN204626838U (zh) 复合无机合成饰面一体化板
CN104294998B (zh) 一种生产板状构件的工艺方法及板状构件
CN104179291B (zh) 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
CN106481017A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ab面多功能墙体
CN204212346U (zh) 保温装饰模板一体化结构及包括其的结构墙
CN212248983U (zh) 预制集成造型混凝土层的保温装饰一体板
CN104405097A (zh) 保温装饰模板一体化结构及包括其的结构墙
KR20040040227A (ko) 건축물 내, 외장용 인조석 판재 및 제조방법
US20230182437A1 (en) Polyurethane composite floor and fabrication process therefor
CN110306683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外墙及浇注方法
CN104295100B (zh) 建造房屋主体结构的工艺方法
CN111395679A (zh) 预制集成造型混凝土层的保温装饰一体板
CN202831495U (zh) 节能石材、仿砂岩一体装饰板
CN206308817U (zh) 一种节能型环保无毒隔热夹芯复合板
CN203452260U (zh) 一种板状构件
CN205421685U (zh) 一种装饰砌块砖
CN214246196U (zh) 一体化无机生态仿真外墙板
KR20040051862A (ko) 양각문양이 형성된 콘크리트 칼라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3390685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
CN201273027Y (zh) 装饰与结构一体化复合墙板
CN202450689U (zh) 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混凝土预制建筑构件
KR20090011813A (ko) 황토타일 제조방법
RU2267473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декоративных и строительных изделий на основе вспененного полистирола
KR101455225B1 (ko) 건축용 내외장재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16

Address after: 100018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south side of the Village Road (farm chicken farm)

Patentee after: Beijing Liancheng Weiye Business and Trad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18 598, East kiln villag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Fu Lian Ch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2

Address after: Room 405, No. 21, Tianningsi Dongli,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ayou Guolia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18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south side of the Village Road (farm chicken farm)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iancheng Weiye Business and Trad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8

Address after: 100018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south side of the Village Road (farm chicken farm)

Patentee after: Beijing Liancheng Weiye Business and Trad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5, No. 21, Tianningsi Dongli,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ayou Guolia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