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4250B - 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74250B CN104174250B CN201410404484.6A CN201410404484A CN104174250B CN 104174250 B CN104174250 B CN 104174250B CN 201410404484 A CN201410404484 A CN 201410404484A CN 104174250 B CN104174250 B CN 1041742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gas
- ball valve
- manual ball
- t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TXEYQDLBPFQVAA-UHFFFAOYSA-N tetrafluoro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FC(F)(F)F TXEYQDLBPFQVAA-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29910018503 SF6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SFZCNBIFKDRMGX-UHFFFAOYSA-N sulfur hexafluoride Chemical compound FS(F)(F)(F)(F)F SFZCNBIFKDRMGX-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29960000909 sulfur hexafluoride Drug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274 desicc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808 molecular sie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URGAHOPLAPQHLN-UHFFFAOYSA-N sodium alumino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Na+].[Al+3].[O-][Si]([O-])=O.[O-][Si]([O-])=O URGAHOPLAPQHL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KYKAJFCTULSVSH-UHFFFAOYSA-N chloro(fluoro)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F[C]Cl KYKAJFCTULSVSH-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6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926 pur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KRHYYFGTRYWZRS-UHFFFAOYSA-M Fluoride anion Chemical compound [F-] KRHYYFGTRYWZRS-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463 ad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3 biological exti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7 frag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431 greenhous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053 low toxicity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4 troubleshoo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它涉及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回收后的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相容性较好,无法进行分离和净化处理的问题。装置包括混合气体入口管、干燥器、过滤器、压缩机、风冷器、气体分离塔、液位计、称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态灌装机、六氟化硫气体出口管、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和四氟化碳气体出口管。方法:一、混合气体回收至分离塔;二、SF6气体提纯;三、CF4气体充装;四、第一气体分离塔和第二气体分离塔的气体压力平衡;五、分离塔中SF6气体灌装。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SF6气体是重要的绝缘介质,以其优良的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压电气设备中。但在实际应用中SF6气体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SF6气体属于高温室效应气体,其温室效应指数为C02的23900倍,被《京都议定书》列为受限制的六种温室气体之一。SF6是分子量较大的重气体,液化温度较一般普通气体高,在压力较大、温度过低环境下,容易液化,因此不适用于高寒地区。此外SF6气体价格昂贵,不适用于用气量大的电气设备。因此,工业中开始采用SF6和温室效应较低的CF4混合气体替代单一的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以有效地克服SF6气体的不足。
在混合气体中,SF6占40%~50%(体积比),CF4占50%~60%(体积比),因此可以节省50%以上的SF6气体用量。但对于采用SF6和CF4混合气体作绝缘和灭弧介质的高压电气设备,仍存在设备检修、故障处理和退役时混合气体的回收处理问题,而且CF4是低毒物质,也不能任意排放,因此回收后的SF6和CF4混合气体需要进行分离和净化处理,实现SF6和CF4气体的循环利用。
但由于SF6和CF4都是氟化物,两种气体相容性较好,因此对于体积比近于1:1的SF6和CF4混合气体,很难将两种气体彻底分离,因此需要设计一套预分离装置,将两种气体进行初步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回收后的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相容性较好,无法进行分离和净化处理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
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装置,它包括混合气体入口管、干燥器、过滤器、压缩机、风冷器、第一气体分离塔、第二气体分离塔、-40℃制冷机组的第一热交换器、-40℃制冷机组的第二热交换器、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称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态灌装机、六氟化硫气体出口管、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和四氟化碳气体出口管;
所述的混合气体入口管与手动球阀C1的入口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1的出口端与电磁阀V1入口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1与电磁阀V1之间设有第一压力表,电磁阀V1的出口端与稳压阀F1的一端相连接,稳压阀F1的另一端与干燥器的入口端相连接,干燥器的出口端与过滤器的一端相连接,干燥器与过滤器之间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过滤器的另一端与手动球阀C2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2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入口端相连接,压缩机的出口端与风冷器的一端相连接,风冷器的另一端与单向阀S1的入口端相连接,单向阀S1的出口端与电磁阀V2的入口端相连接,单向阀S1与电磁阀V2之间设有第一压控开关,电磁阀V2的出口端与手动球阀C3的入口端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气体分离塔的下端与第二气体分离塔的上端之间设有与第一气体分离塔和第二气体分离塔分别相连通的不锈钢管,在不锈钢管上设有电动球阀DF1;手动球阀C3的出口端分别与第一气体分离塔的底端和电动球阀DF1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10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气体分离塔的底端和电动球阀DF1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1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气体分离塔的上端和电动球阀DF1另一端相连接;第一气体分离塔内设有-40℃制冷机组的第一热交换器,第二气体分离塔内设有-40℃制冷机组的第二热交换器,-40℃制冷机组的第一热交换器上设有制冷剂进口阀D1,-40℃制冷机组的第二热交换器上设有制冷剂进口阀D2;
所述的第一气体分离塔的上端与手动球阀C7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7的另一端与电磁阀V4的入口端相连接,电磁阀V4的出口端与稳压阀F2的入口端相连接,稳压阀F2的出口端与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的入口端相连通,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手动球阀C9的一端相连通,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与手动球阀C9之间设有第二压控开关和第四压力表,手动球阀C9的另一端与四氟化碳气体出口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第二气体分离塔的下端与手动球阀C4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4的另一端与手动球阀C5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5的另一端与液态灌装机的入口端相连接,液态灌装机的出口端与单向阀S2的入口端相连接,单向阀S2的出口端与电磁阀V3的入口端相连接,电磁阀V3的出口端与手动球阀C6的入口端相连接,电磁阀V3与手动球阀C6之间设有第三压力表和第二安全阀,手动球阀C6的出口端与六氟化硫气体出口管相连通。
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混合气体回收至分离塔:
首先将装有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钢瓶与混合气体入口管相连通,开启手动球阀C3、电磁阀V2和电动球阀DF1,再开启手动球阀C2和电磁阀V1,再启动-40℃制冷机组,再开启制冷剂进口阀D1和制冷剂进口阀D2,再启动压缩机,再开启手动球阀C1,打开装有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钢瓶,使装有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钢瓶出口压力控制在0.2MPa以下,当观察到第一液位计有液位时,停止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回收,停止压缩机和-40℃制冷机组,关闭电磁阀V1、电动球阀DF1、电磁阀V2、制冷剂进口阀D1和制冷剂进口阀D2,关闭装有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钢瓶的阀门和手动球阀C1;
二、SF6气体提纯:
启动-40℃制冷机组,开启制冷剂进口阀D1,对SF6气体进行提纯20min,再停止-40℃制冷机组,关闭制冷剂进口阀D1;
三、CF4气体充装:
将一处于真空状态的CF4气体钢瓶与四氟化碳气体出口管相连接,确认电动球阀DF1关闭,打开手动球阀C7、电磁阀V4、手动球阀C9,打开钢瓶阀门,启动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将第一气体分离塔中的气体充入钢瓶中,当第一气体分离塔中的气体压力低于0.05MPa或钢瓶中气体压力大于7.0MPa时,CF4气体充装完成,停止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关闭电磁阀V4、手动球阀C7、钢瓶阀门和手动球阀C9;
四、第一气体分离塔和第二气体分离塔的气体压力平衡:
打开手动球阀C10,待第一气体分离塔和第二气体分离塔内的压力平衡后,再打开电动球阀DF1,关闭手动球阀C10;
五、分离塔中SF6气体灌装:
将一处于真空状态的40LSF6气体钢瓶与六氟化硫气体出口管相连接,打开手动球阀C4、电磁阀V3、手动球阀C6和钢瓶阀门,再打开手动球阀C5,开启液态灌装机,将SF6气体灌装到钢瓶中,当钢瓶的质量为40kg~50kg,停止液态灌装机,关闭手动球阀C6和钢瓶阀门,拆卸并移走钢瓶,重新更换另一个处于处于真空状态的40LSF6气体钢瓶进行SF6气体灌装,灌装完成后,关闭电磁阀V3、手动球阀C4和手动球阀C5。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F6和CF4混合气体的预分离装置,可以对以SF6和CF4混合气体为绝缘和灭弧介质的运行高压电气设备中的气体进行回收和分离;本发明分离后的SF6气体中CF4含量小于1%(m/m),可以直接回用于以SF6和CF4混合气体做介质的电气设备中,以减少SF6气体的排放量,达到环保节能的目标;本发明装置结构合理,气体净化处理效率高,安全性高,实用性强,具有较广泛的推广价值。
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本实施方式是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装置,它包括混合气体入口管1、干燥器2、过滤器3、压缩机4、风冷器5、第一气体分离塔6、第二气体分离塔7、-40℃制冷机组8的第一热交换器9、-40℃制冷机组8的第二热交换器10、第一液位计11、第二液位计12、称重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液态灌装机15、六氟化硫气体出口管16、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和四氟化碳气体出口管34;
所述的混合气体入口管1与手动球阀C117的入口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117的出口端与电磁阀V119入口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117与电磁阀V119之间设有第一压力表18,电磁阀V119的出口端与稳压阀F120的一端相连接,稳压阀F120的另一端与干燥器2的入口端相连接,干燥器2的出口端与过滤器3的一端相连接,干燥器2与过滤器3之间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2,过滤器3的另一端与手动球阀C223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223的另一端与压缩机4的入口端相连接,压缩机4的出口端与风冷器5的一端相连接,风冷器5的另一端与单向阀S124的入口端相连接,单向阀S124的出口端与电磁阀V226的入口端相连接,单向阀S124与电磁阀V226之间设有第一压控开关25,电磁阀V226的出口端与手动球阀C327的入口端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下端与第二气体分离塔7的上端之间设有与第一气体分离塔6和第二气体分离塔7分别相连通的不锈钢管28,在不锈钢管28上设有电动球阀DF129;手动球阀C327的出口端分别与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底端和电动球阀DF129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1048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底端和电动球阀DF129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104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气体分离塔7的上端和电动球阀DF129另一端相连接;第一气体分离塔6内设有-40℃制冷机组8的第一热交换器9,第二气体分离塔7内设有-40℃制冷机组8的第二热交换器10,-40℃制冷机组8的第一热交换器9上设有制冷剂进口阀D18-1,-40℃制冷机组8的第二热交换器10上设有制冷剂进口阀D28-2;
所述的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上端与手动球阀C730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730的另一端与电磁阀V431的入口端相连接,电磁阀V431的出口端与稳压阀F232的入口端相连接,稳压阀F232的出口端与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的入口端相连通,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的出口端与手动球阀C933的一端相连通,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与手动球阀C933之间设有第二压控开关46和第四压力表47,手动球阀C933的另一端与四氟化碳气体出口管34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第二气体分离塔7的下端与手动球阀C435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435的另一端与手动球阀C536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536的另一端与液态灌装机15的入口端相连接,液态灌装机15的出口端与单向阀S237的入口端相连接,单向阀S237的出口端与电磁阀V338的入口端相连接,电磁阀V338的出口端与手动球阀C639的入口端相连接,电磁阀V338与手动球阀C639之间设有第三压力表40和第二安全阀41,手动球阀C639的出口端与六氟化硫气体出口管16相连通。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混合气体入口管,2为干燥器,3为过滤器,4为压缩机,5为风冷器,6为第一气体分离塔,7为第二气体分离塔,8为-40℃制冷机组,9为第一热交换器,10为第二热交换器,11为第一液位计,12为第二液位计,13为称重传感器,14为温度传感器,15为液态灌装机,16为六氟化硫气体出口管,17为手动球阀C1,18为第一压力表,19为电磁阀V1,20为稳压阀F1,21为电加热棒,22为第一压力传感器,23为手动球阀C2,24为单向阀S1,25为第一压控开关,26为电磁阀V2,27为手动球阀C3,28为不锈钢管,29为电动球阀DF1,30为手动球阀C7,31为电磁阀V4,32为稳压阀F2,33为手动球阀C9,34为四氟化碳气体出口管,35为手动球阀C4,36为手动球阀C5,37为单向阀S2,38为电磁阀V3,39为手动球阀C6,40为第三压力表,41为第二安全阀,42为电磁阀V6,43为真空压力传感器,44为电磁阀V5,45为真空泵,46为第二压控开关,47为第四压力表,48为手动球阀C10,49为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6-1为手动球阀C8,6-2为第一安全阀门,6-3为第二压力表,6-4为第二压力传感器,8-1为制冷剂进口阀D1,8-2为制冷剂进口阀D2;
本实施方式中手动球阀:用于气体流量的调节和气体流路的打开或截止;电磁阀:用于气体流路的打开或截止;稳压阀:用于气体的压力控制;单向阀:用于气体的单向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优点: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SF6和CF4混合气体的预分离装置,可以对以SF6和CF4混合气体为绝缘和灭弧介质的运行高压电气设备中的气体进行回收和分离;本实施方式分离后的SF6气体中CF4含量小于1%(m/m),可以直接回用于以SF6和CF4混合气体做介质的电气设备中,以减少SF6气体的排放量,达到环保节能的目标;本实施方式装置结构合理,气体净化处理效率高,安全性高,实用性强,具有较广泛的推广价值。
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第一气体分离塔6外部设有第一液位计11,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上端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6-4,且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上端与手动球阀C86-1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86-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压力表6-3和第一安全阀门6-2相连接。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第二压力传感器6-4的测量范围为0MPa~5.0MPa,精度为±0.01MPa,第一安全阀门6-2的整定值为4.0MPa。第二压力传感器6-4用来监测第一气体分离塔6内的气体压力,第一安全阀门6-2用于第一气体分离塔6内气体超压时的紧急泄压;第一液位计11用于观测第一气体分离塔6内液体液位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第二气体分离塔7外部设有第二液位计12,第二气体分离塔7的外部底端设有称重传感器13,第二气体分离塔7内下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4。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温度传感器14的测量范围为-50℃~100℃,精度为±0.5℃,用于监测塔内气体温度;第二液位计12用于观测第二气体分离塔7内液体液位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手动球阀C117的出口端和稳压阀F232的入口端分别与电磁阀V642的一端相连接,电磁阀V642的另一端与电磁阀V544的一端相连接,电磁阀V642和电磁阀V544之间设有真空压力传感器43,电磁阀V544的另一端与真空泵45相连接,真空泵45为双级旋片式,极限真空度小于0.05Pa,流量为60m3/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真空泵45用于对钢瓶和装置内系统抽真空。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干燥器2为不锈钢材质,罐体壁厚6mm,容积为30L,工作压力为1.5MPa,干燥器2内填装5A分子筛干燥剂,干燥器2内置一个功率2.0kW的电加热棒21,电加热棒21的最高温度不大于300℃;稳压阀F120控制干燥器2出口气体压力小于0.25MPa;过滤器3为网布式过滤器,过滤精度小于5μ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干燥器2内填装5A分子筛干燥剂,用以吸附去除混合气体中的水汽;干燥器2内置一个功率2.0kW的电加热棒21,对干燥器2进行加热,并通过抽真空将吸附剂中的水分抽出,使其得以再生,恢复吸附干燥能力;过滤器3防止破碎后的干燥剂微粒进入后面的系统中。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压缩机4为无油压缩机,入口进气压力0.05~0.25MPa,出口气体压力大于3.2MPa;第一压控开关25控制压缩机4的出口气体压力不超过3.5MPa;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为无油压缩机,入口进气压力0.05~0.25MPa,出口气体压力大于5.0MPa,第二压控开关46控制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的出口气体压力不超过8.0MPa。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风冷器5的材质为铝合金,风冷器5的形式为管与翘片相结合,散热面积为60m2;液态灌装机15为活塞式,入口气体压力为0.5MPa~5.0MPa,出口增加压力大于3.5MPa,最大流量为10L/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相同。
风冷器5将压缩机出口气体中的热量强制带走。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第一热交换器9为不锈钢材质的蛇形管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10为不锈钢材质的蛇形管交换器;所述的-40℃制冷机组8的冷媒为无氟制冷剂,制冷深度为-4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相同。
第一热交换器9和第二热交换器10对气体进行深度降温,促进气体的液化(固化)和分离。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第一气体分离塔6采用多层筛网式结构,材质为不锈钢,罐体壁厚6mm,工作压力为5.0MPa,容积为120L;第二气体分离塔7的材质为不锈钢,罐体壁厚6mm,工作压力为5.0MPa,容积为120L;不锈钢管28的直径为500mm,外径为512mm;第二压力传感器6-4的测量范围为0MPa~5MPa,精度为±0.01MPa;第一安全阀门6-2的整定值为4.0MPa;温度传感器14的测量范围为-50~100℃,测量精度为±0.5℃。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相同。
第一气体分离塔6采用多层筛网式结构,增加气体接触面积,促进SF6气体分子的结合和液化,从而与CF4分离。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是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混合气体回收至分离塔:
首先将装有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钢瓶与混合气体入口管1相连通,开启手动球阀C327、电磁阀V226和电动球阀DF129,再开启手动球阀C223和电磁阀V119,再启动-40℃制冷机组8,再开启制冷剂进口阀D18-1和制冷剂进口阀D28-2,再启动压缩机4,再开启手动球阀C117,打开装有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钢瓶,使装有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钢瓶出口压力控制在0.2MPa以下,当观察到第一液位计11有液位时,停止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回收,停止压缩机4和-40℃制冷机组8,关闭电磁阀V119、电动球阀DF129、电磁阀V226、制冷剂进口阀D18-1和制冷剂进口阀D28-2,关闭装有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钢瓶的阀门和手动球阀C117;
二、SF6气体提纯:
启动-40℃制冷机组8,开启制冷剂进口阀D18-1,对SF6气体进行提纯20min,再停止-40℃制冷机组8,关闭制冷剂进口阀D18-1;
三、CF4气体充装:
将一处于真空状态的CF4气体钢瓶与四氟化碳气体出口管34相连接,确认电动球阀DF129关闭,打开手动球阀C730、电磁阀V431、手动球阀C933,打开钢瓶阀门,启动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将第一气体分离塔6中的气体充入钢瓶中,当第一气体分离塔6中的气体压力低于0.05MPa或钢瓶中气体压力大于7.0MPa时,CF4气体充装完成,停止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关闭电磁阀V431、手动球阀C730、钢瓶阀门和手动球阀C933;
四、第一气体分离塔和第二气体分离塔的气体压力平衡:
打开手动球阀C1048,待第一气体分离塔6和第二气体分离塔7内的压力平衡后,再打开电动球阀DF129,关闭手动球阀C1048;
五、分离塔中SF6气体灌装:
将一处于真空状态的40LSF6气体钢瓶与六氟化硫气体出口管16相连接,打开手动球阀C435、电磁阀V338、手动球阀C639和钢瓶阀门,再打开手动球阀C536,开启液态灌装机15,将SF6气体灌装到钢瓶中,当钢瓶的质量为40kg~50kg,停止液态灌装机15,关闭手动球阀C639和钢瓶阀门,拆卸并移走钢瓶,重新更换另一个处于处于真空状态的40LSF6气体钢瓶进行SF6气体灌装,灌装完成后,关闭电磁阀V338、手动球阀C435和手动球阀C536。
本实施方式的优点: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SF6和CF4混合气体的预分离装置,可以对以SF6和CF4混合气体为绝缘和灭弧介质的运行高压电气设备中的气体进行回收和分离;本实施方式分离后的SF6气体中CF4含量小于1%(m/m),可以直接回用于以SF6和CF4混合气体做介质的电气设备中,以减少SF6气体的排放量,达到环保节能的目标;本实施方式装置结构合理,气体净化处理效率高,安全性高,实用性强,具有较广泛的推广价值。
采用以下试验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一: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装置,它包括混合气体入口管1、干燥器2、过滤器3、压缩机4、风冷器5、第一气体分离塔6、第二气体分离塔7、-40℃制冷机组8的第一热交换器9、-40℃制冷机组8的第二热交换器10、第一液位计11、第二液位计12、称重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液态灌装机15、六氟化硫气体出口管16、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和四氟化碳气体出口管34;
所述的混合气体入口管1与手动球阀C117的入口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117的出口端与电磁阀V119入口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117与电磁阀V119之间设有第一压力表18,电磁阀V119的出口端与稳压阀F120的一端相连接,稳压阀F120的另一端与干燥器2的入口端相连接,干燥器2的出口端与过滤器3的一端相连接,干燥器2与过滤器3之间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2,过滤器3的另一端与手动球阀C223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223的另一端与压缩机4的入口端相连接,压缩机4的出口端与风冷器5的一端相连接,风冷器5的另一端与单向阀S124的入口端相连接,单向阀S124的出口端与电磁阀V226的入口端相连接,单向阀S124与电磁阀V226之间设有第一压控开关25,电磁阀V226的出口端与手动球阀C327的入口端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下端与第二气体分离塔7的上端之间设有与第一气体分离塔6和第二气体分离塔7分别相连通的不锈钢管28,在不锈钢管28上设有电动球阀DF129;手动球阀C327的出口端分别与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底端和电动球阀DF129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1048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底端和电动球阀DF129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104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气体分离塔7的上端和电动球阀DF129另一端相连接;第一气体分离塔6内设有-40℃制冷机组8的第一热交换器9,第二气体分离塔7内设有-40℃制冷机组8的第二热交换器10,-40℃制冷机组8的第一热交换器9上设有制冷剂进口阀D18-1,-40℃制冷机组8的第二热交换器10上设有制冷剂进口阀D28-2;
所述的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上端与手动球阀C730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730的另一端与电磁阀V431的入口端相连接,电磁阀V431的出口端与稳压阀F232的入口端相连接,稳压阀F232的出口端与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的入口端相连通,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的出口端与手动球阀C933的一端相连通,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与手动球阀C933之间设有第二压控开关46和第四压力表47,手动球阀C933的另一端与四氟化碳气体出口管34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第二气体分离塔7的下端与手动球阀C435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435的另一端与手动球阀C536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536的另一端与液态灌装机15的入口端相连接,液态灌装机15的出口端与单向阀S237的入口端相连接,单向阀S237的出口端与电磁阀V338的入口端相连接,电磁阀V338的出口端与手动球阀C639的入口端相连接,电磁阀V338与手动球阀C639之间设有第三压力表40和第二安全阀41,手动球阀C639的出口端与六氟化硫气体出口管16相连通。
所述的第一气体分离塔6外部设有第一液位计11,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上端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6-4,且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上端与手动球阀C86-1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86-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压力表6-3和第一安全阀门6-2相连接。
所述的第二气体分离塔7外部设有第二液位计12,第二气体分离塔7的外部底端设有称重传感器13,第二气体分离塔7内下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4。
所述的手动球阀C117的出口端和稳压阀F232的入口端分别与电磁阀V642的一端相连接,电磁阀V642的另一端与电磁阀V544的一端相连接,电磁阀V642和电磁阀V544之间设有真空压力传感器43,电磁阀V544的另一端与真空泵45相连接,真空泵45为双级旋片式,极限真空度小于0.05Pa,流量为60m3/h。
使用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装置预分离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混合气体回收至分离塔:
首先将装有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钢瓶与混合气体入口管1相连通,开启手动球阀C327、电磁阀V226和电动球阀DF129,再开启手动球阀C223和电磁阀V119,再启动-40℃制冷机组8,再开启制冷剂进口阀D18-1和制冷剂进口阀D28-2,再启动压缩机4,再开启手动球阀C117,打开装有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钢瓶,使装有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钢瓶出口压力控制在0.15MPa,当观察到第一液位计11有液位时,停止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回收,停止压缩机4和-40℃制冷机组8,关闭电磁阀V119、电动球阀DF129、电磁阀V226、制冷剂进口阀D18-1和制冷剂进口阀D28-2,关闭装有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钢瓶的阀门和手动球阀C117;
二、SF6气体提纯:
启动-40℃制冷机组8,开启制冷剂进口阀D18-1,对SF6气体进行提纯20min,再停止-40℃制冷机组8,关闭制冷剂进口阀D18-1;
三、CF4气体充装:
将一处于真空状态的CF4气体钢瓶与四氟化碳气体出口管34相连接,确认电动球阀DF129关闭,打开手动球阀C730、电磁阀V431、手动球阀C933,打开钢瓶阀门,启动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将第一气体分离塔6中的气体充入钢瓶中,当第一气体分离塔6中的气体压力为0.04MPa时,CF4气体充装完成,停止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关闭电磁阀V431、手动球阀C730、钢瓶阀门和手动球阀C933;
四、第一气体分离塔和第二气体分离塔的气体压力平衡:
打开手动球阀C1048,待第一气体分离塔6和第二气体分离塔7内的压力平衡后,再打开电动球阀DF129,关闭手动球阀C1048;
五、分离塔中SF6气体灌装:
将一处于真空状态的40LSF6气体钢瓶与六氟化硫气体出口管16相连接,打开手动球阀C435、电磁阀V338、手动球阀C639和钢瓶阀门,再打开手动球阀C536,开启液态灌装机15,将SF6气体灌装到钢瓶中,当钢瓶的质量为45kg,停止液态灌装机15,关闭手动球阀C639和钢瓶阀门,拆卸并移走钢瓶,重新更换另一个处于处于真空状态的40LSF6气体钢瓶进行SF6气体灌装,灌装完成后,关闭电磁阀V338、手动球阀C435和手动球阀C536。
所述的干燥器2为不锈钢材质,罐体壁厚6mm,容积为30L,工作压力为1.5MPa,干燥器2内填装5A分子筛干燥剂,干燥器2内置一个功率2.0kW的电加热棒21,电加热棒21的最高温度为250℃;稳压阀F120控制干燥器2出口气体压力为0.2MPa;过滤器3为网布式过滤器,过滤精度为3μm。
所述的压缩机4为无油压缩机,入口进气压力为0.2MPa,出口气体压力为4MPa;第一压控开关25控制压缩机4的出口气体压力为3MPa;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为无油压缩机,入口进气压力为0.2MPa,出口气体压力为6MPa,第二压控开关46控制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的出口气体压力为7.0MPa。
所述的风冷器5的材质为铝合金,风冷器5的形式为管与翘片相结合,散热面积为60m2;液态灌装机15为活塞式,入口气体压力为3MPa,出口增加压力为4MPa,最大流量为10L/min。
所述的第一热交换器9为不锈钢材质的蛇形管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10为不锈钢材质的蛇形管交换器;所述的-40℃制冷机组8的冷媒为无氟制冷剂,制冷深度为-40℃。
所述的第一气体分离塔6采用多层筛网式结构,材质为不锈钢,罐体壁厚6mm,工作压力为5.0MPa,容积为120L;第二气体分离塔7的材质为不锈钢,罐体壁厚6mm,工作压力为5.0MPa,容积为120L;不锈钢管28的直径为500mm,外径为512mm;第二压力传感器6-4的测量范围为0MPa~5MPa,精度为±0.01MPa;第一安全阀门6-2的整定值为4.0MPa;温度传感器14的测量范围为-50~100℃,测量精度为±0.5℃。
本试验提供了一种SF6和CF4混合气体的预分离装置,可以对以SF6和CF4混合气体为绝缘和灭弧介质的运行高压电气设备中的气体进行回收和分离;本试验分离后的SF6气体中CF4含量为0.08%(m/m),可以直接回用于以SF6和CF4混合气体做介质的电气设备中,以减少SF6气体的排放量,达到环保节能的目标;本实施方式装置结构合理,气体净化处理效率高,安全性高,实用性强,具有较广泛的推广价值。
Claims (7)
1.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混合气体回收至分离塔:
首先将装有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钢瓶与混合气体入口管(1)相连通,开启手动球阀C3(27)、电磁阀V2(26)和电动球阀DF1(29),再开启手动球阀C2(23)和电磁阀V1(19),再启动-40℃制冷机组(8),再开启制冷剂进口阀D1(8-1)和制冷剂进口阀D2(8-2),再启动压缩机(4),再开启手动球阀C1(17),打开装有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钢瓶,使装有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钢瓶出口压力控制在0.2MPa以下,当观察到第一液位计(11)有液位时,停止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回收,停止压缩机(4)和-40℃制冷机组(8),关闭电磁阀V1(19)、电动球阀DF1(29)、电磁阀V2(26)、制冷剂进口阀D1(8-1)和制冷剂进口阀D2(8-2),关闭装有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的钢瓶的阀门和手动球阀C1(17);
二、SF6气体提纯:
启动-40℃制冷机组(8),开启制冷剂进口阀D1(8-1),对SF6气体进行提纯20min,再停止-40℃制冷机组(8),关闭制冷剂进口阀D1(8-1);
三、CF4气体充装:
将一处于真空状态的CF4气体钢瓶与四氟化碳气体出口管(34)相连接,确认电动球阀DF1(29)关闭,打开手动球阀C7(30)、电磁阀V4(31)、手动球阀C9(33),打开钢瓶阀门,启动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将第一气体分离塔(6)中的气体充入钢瓶中,当第一气体分离塔(6)中的气体压力低于0.05MPa或钢瓶中气体压力大于7.0MPa时,CF4气体充装完成,停止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关闭电磁阀V4(31)、手动球阀C7(30)、钢瓶阀门和手动球阀C9(33);
四、第一气体分离塔和第二气体分离塔的气体压力平衡:
打开手动球阀C10(48),待第一气体分离塔(6)和第二气体分离塔(7)内的压力平衡后,再打开电动球阀DF1(29),关闭手动球阀C10(48);
五、分离塔中SF6气体灌装:
将一处于真空状态的40LSF6气体钢瓶与六氟化硫气体出口管(16)相连接,打开手动球阀C4(35)、电磁阀V3(38)、手动球阀C6(39)和钢瓶阀门,再打开手动球阀C5(36),开启液态灌装机(15),将SF6气体灌装到钢瓶中,当钢瓶的质量为40kg~50kg,停止液态灌装机(15),关闭手动球阀C6(39)和钢瓶阀门,拆卸并移走钢瓶,重新更换另一个处于真空状态的40LSF6气体钢瓶进行SF6气体灌装,灌装完成后,关闭电磁阀V3(38)、手动球阀C4(35)和手动球阀C5(36);
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装置包括混合气体入口管(1)、干燥器(2)、过滤器(3)、压缩机(4)、风冷器(5)、第一气体分离塔(6)、第二气体分离塔(7)、-40℃制冷机组(8)的第一热交换器(9)、-40℃制冷机组(8)的第二热交换器(10)、第一液位计(11)、第二液位计(12)、称重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液态灌装机(15)、六氟化硫气体出口管(16)、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和四氟化碳气体出口管(34);
所述的混合气体入口管(1)与手动球阀C1(17)的入口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1(17)的出口端与电磁阀V1(19)入口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1(17)与电磁阀V1(19)之间设有第一压力表(18),电磁阀V1(19)的出口端与稳压阀F1(20)的一端相连接,稳压阀F1(20)的另一端与干燥器(2)的入口端相连接,干燥器(2)的出口端与过滤器(3)的一端相连接,干燥器(2)与过滤器(3)之间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2),过滤器(3)的另一端与手动球阀C2(23)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2(23)的另一端与压缩机(4)的入口端相连接,压缩机(4)的出口端与风冷器(5)的一端相连接,风冷器(5)的另一端与单向阀S1(24)的入口端相连接,单向阀S1(24)的出口端与电磁阀V2(26)的入口端相连接,单向阀S1(24)与电磁阀V2(26)之间设有第一压控开关(25),电磁阀V2(26)的出口端与手动球阀C3(27)的入口端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下端与第二气体分离塔(7)的上端之间设有与第一气体分离塔(6)和第二气体分离塔(7)分别相连通的不锈钢管(28),在不锈钢管(28)上设有电动球阀DF1(29);手动球阀C3(27)的出口端分别与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底端和电动球阀DF1(29)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10(48)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底端和电动球阀DF1(29)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10(4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气体分离塔(7)的上端和电动球阀DF1(29)另一端相连接;第一气体分离塔(6)内设有-40℃制冷机组(8)的第一热交换器(9),第二气体分离塔(7)内设有-40℃制冷机组(8)的第二热交换器(10),-40℃制冷机组(8)的第一热交换器(9)上设有制冷剂进口阀D1(8-1),-40℃制冷机组(8)的第二热交换器(10)上设有制冷剂进口阀D2(8-2);
所述的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上端与手动球阀C7(30)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7(30)的另一端与电磁阀V4(31)的入口端相连接,电磁阀V4(31)的出口端与稳压阀F2(32)的入口端相连接,稳压阀F2(32)的出口端与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的入口端相连通,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的出口端与手动球阀C9(33)的一端相连通,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与手动球阀C9(33)之间设有第二压控开关(46)和第四压力表(47),手动球阀C9(33)的另一端与四氟化碳气体出口管(34)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第二气体分离塔(7)的下端与手动球阀C4(35)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4(35)的另一端与手动球阀C5(36)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5(36)的另一端与液态灌装机(15)的入口端相连接,液态灌装机(15)的出口端与单向阀S2(37)的入口端相连接,单向阀S2(37)的出口端与电磁阀V3(38)的入口端相连接,电磁阀V3(38)的出口端与手动球阀C6(39)的入口端相连接,电磁阀V3(38)与手动球阀C6(39)之间设有第三压力表(40)和第二安全阀(41),手动球阀C6(39)的出口端与六氟化硫气体出口管(16)相连通;
所述的第一气体分离塔(6)外部设有第一液位计(11),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上端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6-4),且第一气体分离塔(6)的上端与手动球阀C8(6-1)的一端相连接,手动球阀C8(6-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压力表(6-3)和第一安全阀门(6-2)相连接;
所述的第二气体分离塔(7)外部设有第二液位计(12),第二气体分离塔(7)的外部底端设有称重传感器(13),第二气体分离塔(7)内下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球阀C1(17)的出口端和稳压阀F2(32)的入口端分别与电磁阀V6(42)的一端相连接,电磁阀V6(42)的另一端与电磁阀V5(44)的一端相连接,电磁阀V6(42)和电磁阀V5(44)之间设有真空压力传感器(43),电磁阀V5(44)的另一端与真空泵(45)相连接,真空泵(45)为双级旋片式,极限真空度小于0.05Pa,流量为60m3/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器(2)为不锈钢材质,罐体壁厚6mm,容积为30L,工作压力为1.5MPa,干燥器(2)内填装5A分子筛干燥剂,干燥器(2)内置一个功率2.0kW的电加热棒(21),电加热棒(21)的最高温度不大于300℃;稳压阀F1(20)控制干燥器(2)出口气体压力小于0.25MPa;过滤器(3)为网布式过滤器,过滤精度小于5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4)为无油压缩机,入口进气压力0.05~0.25MPa,出口气体压力大于3.2MPa;第一压控开关(25)控制压缩机(4)的出口气体压力不超过3.5MPa;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为无油压缩机,入口进气压力0.05~0.25MPa,出口气体压力大于5.0MPa,第二压控开关(46)控制四氟化碳充装压缩机(49)的出口气体压力不超过8.0MP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冷器(5)的材质为铝合金,风冷器(5)的形式为管与翘片相结合,散热面积为60m2;液态灌装机(15)为活塞式,入口气体压力为0.5MPa~5.0MPa,出口增加压力大于3.5MPa,最大流量为10L/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交换器(9)为不锈钢材质的蛇形管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10)为不锈钢材质的蛇形管交换器;所述的-40℃制冷机组(8)的冷媒为无氟制冷剂,制冷深度为-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气体分离塔(6)采用多层筛网式结构,材质为不锈钢,罐体壁厚6mm,工作压力为5.0MPa,容积为120L;第二气体分离塔(7)的材质为不锈钢,罐体壁厚6mm,工作压力为5.0MPa,容积为120L;不锈钢管(28)的直径为500mm,外径为512mm;第二压力传感器(6-4)的测量范围为0MPa~5MPa,精度为±0.01MPa;第一安全阀门(6-2)的整定值为4.0MPa;温度传感器(14)的测量范围为-50~100℃,测量精度为±0.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04484.6A CN104174250B (zh) | 2014-08-15 | 2014-08-15 | 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04484.6A CN104174250B (zh) | 2014-08-15 | 2014-08-15 | 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74250A CN104174250A (zh) | 2014-12-03 |
CN104174250B true CN104174250B (zh) | 2015-12-09 |
Family
ID=51955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04484.6A Active CN104174250B (zh) | 2014-08-15 | 2014-08-15 | 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742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15493A (zh) * | 2017-11-24 | 2018-02-23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的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
CN113074320B (zh) * | 2021-03-19 | 2022-06-14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一种sf6/cf4混合气体的高纯度分离回收装置及方法 |
CN114225445A (zh) * | 2021-12-02 | 2022-03-25 | 势润化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2-羟乙基肼提纯系统 |
CN114307517B (zh) * | 2021-12-31 | 2022-10-11 | 天津大学浙江绍兴研究院 | 惰性气体保护的高纯全氟碳电子特气吸附纯化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35527A (ja) * | 2000-07-26 | 2002-02-05 | Japan Atom Energy Res Inst | ガス分離装置 |
US6921428B2 (en) * | 2001-01-25 | 2005-07-26 | Ube Industries, Ltd. |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and collecting halide gas |
JP3793427B2 (ja) * | 2001-06-15 | 2006-07-05 | 株式会社カネコ | 活性炭の製造方法と製造装置並びに活性炭の使用方法 |
CN102173392B (zh) * | 2011-01-31 | 2012-11-28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六氟化硫气体分离净化装置及其六氟化硫净化方法 |
CN102327727A (zh) * | 2011-07-29 | 2012-01-25 | 天津市泰亨气体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膜分离法回收混合气中六氟化硫的方法 |
CN103213952B (zh) * | 2013-04-26 | 2014-12-31 |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 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分离提纯系统 |
CN203971684U (zh) * | 2014-08-15 | 2014-12-03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装置 |
-
2014
- 2014-08-15 CN CN201410404484.6A patent/CN10417425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74250A (zh) | 2014-1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74249B (zh) | 一种六氟化硫和氮气混合气体分离净化处理装置净化处理混合气体的方法 | |
CN104174250B (zh) | 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的方法 | |
CN105864632A (zh) | 移动式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快速回收补气装置 | |
CN203971684U (zh) | 一种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预分离装置 | |
CN108355461A (zh) | 六氟化硫和氮气混合气体净化分离提纯装置及其回收净化提纯六氟化硫方法 | |
CN208406522U (zh) | 六氟化硫和氮气混合气体净化分离提纯装置 | |
JP6025393B2 (ja) | ガス状の媒体を圧縮する方法ならびに装置 | |
CN205903656U (zh) | 一种油气回收装置 | |
CN105858619B (zh) | 移动式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快速回收装置 | |
CN205781969U (zh) | 移动式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混合气体快速回收补气装置 | |
CN108101006A (zh) | 一种sf6和n2混合气体快速回收处理装置和方法 | |
CN206121471U (zh) | 轨道专用移动式压缩空气干燥系统 | |
CN103626142B (zh) | 一种氦气低压回收、纯化及储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4857735A (zh) | 一种VOCs气体的冷凝吸附回收装置 | |
CN102874768A (zh) | 集中控制型六氟化硫气体净化处理装置 | |
CN113108558A (zh) |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装置及其干燥方法 | |
CN206785636U (zh) | 天然气压缩机系统 | |
CN200953451Y (zh) | 封闭母线微正压控制装置 | |
CN202898021U (zh) | 集中控制型六氟化硫气体净化处理装置 | |
CN203990234U (zh) | 一种六氟化硫和氮气混合气体分离净化处理装置 | |
CN202860185U (zh) | 绝缘油中气体在线分离装置的油循环系统 | |
CN215372041U (zh) | 一种吸附式天然气充装装置 | |
CN215337336U (zh) |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装置 | |
CN102942163B (zh) | 一种电网用六氟化硫的回收处理系统 | |
CN113432036A (zh) | 一种吸附式天然气充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Li Guoxing Inventor after: Jiang Ziqiu Inventor after: Guan Yanling Inventor after: Yu Lan Inventor after: Hou Shichun Inventor before: Li Guoxi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Ziqiu Inventor before: Guan Yanling Inventor before: Yu La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