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0803B - 纺车式渔线轮 - Google Patents

纺车式渔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0803B
CN104170803B CN201410214919.0A CN201410214919A CN104170803B CN 104170803 B CN104170803 B CN 104170803B CN 201410214919 A CN201410214919 A CN 201410214919A CN 104170803 B CN104170803 B CN 1041708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portion
rotor
seal member
way clutch
r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49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0803A (zh
Inventor
落合浩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071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3523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170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0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0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0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车式渔线轮,其能够更切实地防止液体从纺车式渔线轮的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和渔线轮本体之间浸入。禁止转子(3)的线放出方向的旋转的反转防止机构(50)具备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罩部件(52)、第一密封部件(53)和第二密封部件(54)。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渔线轮本体(2)的安装部(2e)。罩部件(52)是具有环状底部(64a)及筒状部(64b)的刚体制部件,环状底部(64a)覆盖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的前面,筒状部(64b)一体形成于底部(64a)的外周部且覆盖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的外周部(51a)和安装部(2e)的外周部。第一密封部件(53)密封安装部(2e)和筒状部(64b)的间隙。第二密封部件(54)密封转子(3)的安装部(33a)和罩部件(52)的底部(64a)的间隙。

Description

纺车式渔线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鱼用渔线轮,特别地,涉及将渔线向前方放出的纺车式渔线轮。
背景技术
纺车式渔线轮具备:手柄、旋转自如地支撑手柄的渔线轮本体、转子、卷线筒、转子驱动机构和反转防止机构。转子具有筒状的安装部,且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渔线轮本体。卷线筒通过转子卷绕渔线。转子驱动机构具有通过手柄的旋转而旋转的驱动齿轮和与驱动齿轮啮合且使转子旋转的小齿轮。在渔线轮本体的前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反转防止机构的圆形的安装部。反转防止机构经由小齿轮禁止转子的线放出方向的旋转。反转防止机构具有辊子型的单向离合器装配体。通过螺钉部件,将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固定于渔线轮本体的安装部。
公知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反转防止机构的纺车式渔线轮中,为了防止液体从反转防止机构和安装部的间隙浸入,而具有覆盖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的外周部面以及渔线轮本体的安装部的外周面的合成橡胶制的薄壁筒状的密封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由此,能够防止液体从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的外周面及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和渔线轮本体的安装部的间隙浸入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的内部以及渔线轮本体的内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0835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纺车式渔线轮中,由合成树脂制的薄壁筒状的密封环覆盖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及渔线轮本体的安装部的外周面。因此,密封环因时效劣化而劣化,防水性能可能降低。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将反转防止机构的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固定于渔线轮本体的前部的纺车式渔线轮中,能够更切实地防止液体从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和渔线轮本体之间的浸入。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纺车式渔线轮是将渔线向前方放出的渔线轮。纺车式渔线轮具备:手柄、渔线轮本体、转子、卷线筒、转子驱动机构和反转防止机构。渔线轮本体具有能够安装钓竿的竿安装部和设置于前部的圆形的安装部,并旋转自如地支撑手柄。转子具有筒状的安装部,且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渔线轮本体。卷线筒能够前后往复移动地安装于渔线轮本体,且通过转子卷绕渔线。转子驱动机构具有与手柄的旋转联动地旋转的驱动齿轮及将转子的安装部能够一体旋转地连接于前部且与驱动齿轮啮合的筒状的小齿轮。反转防止机构禁止转子的线放出方向的旋转。反转防止机构具备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罩部件、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单向离合器装配体是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渔线轮本体的安装部的内轮空转类型。罩部件是具有环状底部及筒状部的刚体制部件,环状底部覆盖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的前面且能够被小齿轮贯通,筒状部一体形成于底部的外周部且覆盖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的外周部和安装部的外周部。第一密封部件密封安装部和筒状部的间隙。第二密封部件密封转子的安装部和罩部件的底部的间隙。
在该纺车式渔线轮中,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的外周部和安装部的外周部由刚体制的罩部件的筒状部覆盖,并且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的前面由罩部件的底部覆盖。另外,筒状部和安装部之间的间隙由第一密封部件密封,且安装于小齿轮的转子的安装部和罩部件的底部的间隙由第二密封部件密封。在此,通过刚体制的罩部件覆盖安装部以及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的外周部,并且覆盖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的前面,通过第一密封部件密封安装部和罩部件的筒状部的间隙。另外,通过第二密封部件密封罩部件的底部和转子的安装部的间隙。因此,罩部件变得难以时效劣化,且能够更切实地防止液体从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和渔线轮本体之间浸入。
第一密封部件也可以安装于形成在安装部的外周部的环状槽中,且与筒状部的内周面接触设置。此时,由于第一密封部件安装于环状槽,所以容易将罩部件安装于安装部。
相比安装部的前面,环状槽也可设置在后方。第一密封部件是安装于环状槽的O型环。此时,由于能够使用通用的O型环密封,所以能够降低密封成本。
单向离合器装配体也可具有:圆形壳部件,能够安装于安装部且具有外周部;内轮,能够一体旋转地连接于小齿轮;外轮,不能旋转地设置于壳部件;以及多个转动体,设置在内轮和外轮之间。罩部件具有第一罩部和环状的第二罩部,第一罩部具有设置在外轮的前面且防止转动体脱出的底部以及筒状部,第二罩部设置在第一罩部的底部的前面且在内周部在与第一罩部之间夹持第二密封部件的外周部。此时,由于罩部件被分割成两个部件,没必要使第二密封部件伸缩,容易安装第二密封部件。
单向离合器装配体也可具有:圆形壳部件,能够安装于安装部且具有外周部;内轮,能够一体旋转地连接于小齿轮;外轮,不能旋转地设置于壳部件;以及多个转动体,设置在内轮和外轮之间。罩部件具有第一罩部和第二罩部,第一罩部具有隔开间隙地设置在外轮的前面的底部以及筒状部,第二罩部设置在底部和外轮的间隙中,防止转动体脱出,且在内周部在与第一罩部之间夹持第二密封部件的外周部。此时,由于罩部件被分割成两个部件,没必要使第二密封部件伸缩,容易安装第二密封部件。
环状槽也可以与安装部的前面相连的方式设置。第一密封部件是与筒状的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的后面接触的O型环。此时,除了安装部的外周部和筒状部的间隙之外,也能够通过O型环密封安装部和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的间隙。
第二密封部件也可具有安装于底部的内周部的环部和与环部一体形成且与安装部的外周面接触的顶端变细的唇部。此时,由于与旋转的转子的安装部接触的唇部的接触面积变小,所以能够抑制转子的旋转性能的降低。
反转防止机构还可具有用于将壳部件以及罩部件固定在安装部的前面的第一固定部件。此时,能够通过第一固定部件一起将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和第一罩部件固定于安装部。
第一固定部件也可具有贯通罩部件以及壳部件并拧入安装部且沿周向隔开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螺钉部件。此时,通过将第一螺钉部件拧入安装部,能够将单向离合器装配体以及罩部件固定于安装部。
反转防止机构还可具有将罩部件固定于壳部件的第二固定部件。此时,由于能够通过第二固定部件将罩部件固定于壳部件,所以能够使罩部件和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单元化。因此,即使拆卸下第一固定部件,单向离合器装配体也不会变的杂乱。另外,在使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单元化之后,能够通过第一固定部件安装于安装部。
第二固定部件也可具有贯通罩部件并拧入壳部件且在第一螺钉部件之间沿周向隔开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螺钉部件。此时,通过将在第一螺钉部件之间设置的第二螺钉部件拧入壳部件,能够使包括罩部件的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单元化。
根据本发明,通过刚体制的罩部件覆盖安装部以及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的外周部,并且覆盖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的前面,且通过第一密封部件密封安装部和罩部件的筒状部的间隙。另外,通过第二密封部件密封罩部件的底部和转子的安装部的间隙。因此,罩部件难以时效劣化,能够更切实地防止液体从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和渔线轮本体之间浸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纺车式渔线轮的侧视图。
图2是纺车式渔线轮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反转防止机构的剖视扩大图。
图4是反转防止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其他实施方式的与图3相当的图。
符号说明
1 手柄
2 渔线轮本体
2b 竿安装部
2e、102e 安装部
2g、102g 环状槽
3 转子
4 卷线筒
5 转子驱动机构
11 驱动齿轮
12 小齿轮
33a 安装部
50 反转防止机构
51 单向离合器装配体
52 罩部件
53 第一密封部件
54 第二密封部件
56 壳部件
57 内轮
58 外轮
59 转动体
64、164 第一罩部
64a、164a 底部
64b、164b 筒状部
65、165 第二罩部
70 第一螺钉部件(第一固定部件)
72 第二螺钉部件(第二固定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纺车式渔线轮100是将渔线向前方(图2的左方)放出的渔线轮。纺车式渔线轮100具备手柄1、旋转自如地支撑手柄1的渔线轮本体2、转子3和卷线筒4。另外,如图2所示,纺车式渔线轮100还具备转子驱动机构5、摆动机构6和反转防止机构50。转子3被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渔线轮本体2的前部。卷线筒4将渔线卷绕在外周面,且前后移动自如地设置在转子3的前部。转子驱动机构5将手柄1的旋转传递至转子3且使转子旋转,并且传递至摆动机构6。摆动机构6与手柄1的旋转联动而使卷线筒4沿前后往复移动。反转防止机构50禁止转子的线放出方向的旋转(反转)。而且,该实施方式的反转防止机构50能够在禁止转子反转的状态和允许转子反转的状态的两个状态之间切换。
手柄
手柄1具有能够一体旋转地连接于后述的驱动轴11a的曲柄臂1a和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曲柄臂1a的顶端部的把手部1b。手柄能够安装于图2所示的驱动轴11a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任一侧。而且,在此,左右是从后方观察纺车式渔线轮100时的左右。另外,上下是图1以及图2中的上下。
渔线轮本体
渔线轮本体2具有:渔线轮体2a;竿安装部2b,从渔线轮体2a向斜上前方延伸并能够安装钓竿;以及盖部件2c。渔线轮体2a如图2所示,在内部具有机构安装用空间2d,在该空间2d内,设置有与手柄1的旋转联动而使转子3旋转的转子驱动机构5和用于使卷线筒4前后移动而均匀地卷绕渔线的摆动机构6。空间2d由盖部件2c封闭。渔线轮体2a具有设置在前部且向前方突出的圆形的安装部2e。安装部2e在中心处具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贯通孔2f。在安装部2e的外周部,如图3中扩大所示,形成环状槽2g。相比安装部2e的前面,环状槽2g设置在后方。另外,在安装部2e的前面,沿周向隔开间隔形成多个(例如三个)第一内螺纹部2h。
转子驱动机构
转子驱动机构5具有:驱动轴11a,与连接有手柄1的手柄轴10的旋转联动地旋转;驱动齿轮11,与驱动轴11a一体或分开地形成,且与驱动轴11a一体旋转;小齿轮12,与驱动齿轮11啮合;以及密封部件16。驱动齿轮11具有平面齿轮齿。
小齿轮12形成为筒状,且其前部12a贯通转子3的中心部,并且通过螺母13能够一体旋转地连接于转子3的安装部33a。小齿轮12贯通贯通孔2f而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小齿轮12的前部12a,如图4所示,形成有指定长度的平行的倒角部12b和螺母13所螺合的外螺纹部12c。倒角部12b为了将转子3以及禁止转子3的线放出方向的旋转的后述的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不能旋转地连接于小齿轮12而形成。在小齿轮12的后部,形成与驱动齿轮11的平面齿轮齿啮合的齿轮齿12d。夹着齿轮齿12d,小齿轮12的轴向的中间部和后端部经由前轴承14a以及后轴承14b而被分别地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渔线轮本体2。在齿轮齿12d形成部分中,在与渔线轮体2a的贯通孔2f对置的外周面中,形成环状的安装槽12e。
如图3扩大显示,密封部件16安装于安装槽12e,且密封贯通孔2f和小齿轮12的间隙。密封部件16具有安装于安装槽12e的环部16a和与环部16a一体形成且与贯通孔2f的内周面接触的顶端变细的唇部16b。唇部16b向前轴承14a侧倾斜。密封部件16密封贯通孔2f和小齿轮12的间隙,从而防止油脂等异物从渔线轮本体2的空间2d浸入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侧。油脂主要涂布在:驱动齿轮11和小齿轮12的各个齿轮齿;摆动机构6的后述的横动凸轮轴21的外周面等卡合面;以及驱动轴11a、卷线筒轴15及小齿轮12等旋转部件的支撑部。
摆动机构
摆动机构6是横动凸轮方式的机构,且是用于使经由后述的泄力机构80被连接于卷线筒4的中心部的卷线筒轴15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而使卷线筒4沿同方向往复移动的机构。摆动机构6具有平行地设置在卷线筒轴15的下方的横动凸轮轴21、沿着横动凸轮轴21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滑动件22以及固定于横动凸轮轴21的顶端的中间齿轮23。卷线筒轴15的后端不能旋转地固定于滑动件22。中间齿轮23经由未图示的减速机构与小齿轮12啮合。在横动凸轮轴21的表面形成交叉的螺旋状槽21a。
转子
转子3被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渔线轮体2a。如图2所示,转子3具有筒部30和在筒部30的侧方相互对置设置的第一以及第二转子臂31、32。筒部30和两转子臂31、32是例如铝合金制成且一体成型。
在筒部30的内周部形成圆形的壁部33,在臂部33的中心部形成筒状的安装部33a。在安装部33a的中心部形成能够一体旋转地连接于小齿轮12的倒角部12b的长孔形状的安装孔33b。小齿轮的前部12a以及卷线筒轴15贯通该安装孔33b。通过该安装孔33b卡合小齿轮12的倒角部12b,转子3能够一体旋转地连接于小齿轮12。安装部33a具有设置在外周部的不锈钢合金制的有底筒状的间隙部件36。间隙部件36为了提高后述的第二密封部件54的密封性能而设置。
在壁部33的前部设置螺母13,且在螺母13的内部设置旋转自如地支撑卷线筒轴15的轴承35。通过该轴承35,在小齿轮12和卷线筒轴15之间形成间隙。由此,即使卷线筒轴15弯曲,也难以对转子3的旋转产生影响,转子3的旋转变轻。在螺母13的前面,安装有密封螺母13和卷线筒轴15的间隙的轴密封件34。轴密封件34具有与卷线筒轴15接触的内周侧顶端变细的唇部34a。
第一转子臂31从筒部30向外侧凸地弯曲并向前方延伸,与筒部30连接的连接部沿筒部30的周向扩展地弯曲。在第一转子臂31的顶端的外周侧,摇动自如地安装有第一导环支撑部件40。在第一导环支撑部件40的顶端安装有用于将渔线引导至卷线筒4的线辊41。
第二转子臂32从筒部30向外侧凸地弯曲并向前方延伸,与筒部30连接的连接部沿筒部30的周向扩展地弯曲。在第二转子臂32的顶端外周侧,摇动自如地安装有第二导环支撑部件42。
在线辊41和第二导环支撑部件42之间固定有使线材弯曲成大致U状的形状的导环43。通过这些第一以及第二导环支撑部件40、42和线辊41以及导环43,构成将渔线引导至卷线筒4的导臂44。导臂44在图2所示的线引导姿势和从其反转的线开放姿势之间摇动自如。
反转防止机构
反转防止机构50设置在转子的筒部30的内部。如图3以及图4所示,反转防止机构50具有:内轮57空转的辊子型的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罩部件52、第一密封部件53、第二密封部件54以及切换机构55。
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具有能够安装于安装部2e的圆形的壳部件56和被收纳于壳部件56的内轮57、外轮58、多个转动体59、多个弹簧部件60(参考图4)以及弹簧保持部件61。通过切换机构55,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能够在动作状态(反转禁止状态)和非动作状态(反转允许状态)之间切换。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设置在小齿轮12的齿轮齿12d的前方。
壳部件56固定于渔线轮体2a的安装部2e。在壳部件56中形成收纳上述各部的大致圆形的收纳空间56a。在收纳空间56a的内周面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外轮58不能旋转地卡合的多个(例如六个)的凹部56b。另外,在壳部件56中,沿周向隔开间隔交互地设置沿卷线筒轴方向贯通而形成的多个(例如三个)螺钉插通孔56c以及多个(例如三个)第二内螺纹部56d。壳部件56的外周面限定了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的外周部51a。
内轮57具有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小齿轮12且与转动体59接触的内轮本体62和用于将内轮本体62不能旋转地连接于小齿轮12的连接部件63。内轮本体62是具有大径部62a和小径部62b的带有台阶的筒状部件。在大径部62a中形成用于不能旋转地卡止连接部件63的卡止凹部62c。卡止凹部62c从正面观察是大致矩形的空间。大径部62a的外周面是转动体59转动的精密加工而成的圆形的转动面62d。在小径部62b的中心部形成圆形的安装孔62e。安装孔62e安装于小齿轮12的未形成倒角部12b的外周面,且在中心校正的状态下安装于小齿轮12。
在此,将内轮57分成与转动体59接触的内轮本体62和连接部件63,且将内轮本体62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小齿轮12,并且通过不能旋转地卡止于内轮本体62和小齿轮12的连接部件63连接小齿轮12和内轮本体62,从而能够在内轮本体62中简单地形成高精度的圆形的孔。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将与转动体59接触的内轮本体62安装于小齿轮12,能够抑制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的内轮57和小齿轮12的晃动。
外轮58在外周部具有多个突出部58a,且这些突出部58a与设置于壳部件56的凹部56b卡合。由此,外轮58不能旋转地设置于壳部件56。在此,在突出部58a的顶端和壳部件56的凹部56b之间,径向的间隙被确保比较宽,另一方面,在旋转方向上,间隙变小。因此,外轮58通过内轮57以及转动体59自动进行中心校正。另外,在外轮58的内周面,形成用于对转动体59发挥纽带效果的弯曲的凸轮面58b。外轮58的轴向的宽度比转动体59的轴向的长度短。
多个(例如五个)转动体59是圆筒滚子形状。转动体59由弹簧保持部件61保持。多个(例如五个)弹簧部件60为了如下目的而设置,即将转动体59向反转允许方向施力,并等间隔地设置转动体59,并且加速从将转子3向线放出方向施力的状态向线卷绕方向旋转时的反转允许动作的响应。
弹簧保持部件61转动自如地安装于壳部件56。弹簧保持部件61沿周向隔开间隔保持多个弹簧部件60。弹簧部件60沿周向隔开间隔保持多个转动体59。另外,弹簧保持部件61通过切换机构55在反转允许位置和设置在绕卷线筒轴的与反转允许位置不同的位置的反转禁止位置之间转动。弹簧保持部件61具有沿周向隔开间隔设置且向前方突出的多个(例如五个)保持突起61a。弹簧部件60被保持于形成于保持突起61a的保持孔61b。转动体59被保持在弹簧部件60和保持突起61a之间。
罩部件52具有第一罩部64和第二罩部65。第一罩部64具有环状底部64a以及筒状部64b,例如是金属或合成树脂等刚体制的部件,底部64a覆盖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的前面,并且小齿轮12能够贯通该环状底部64a,筒状部64b一体形成于底部64a的外周部,且覆盖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的外周部51a和安装部2e的外周部。。底部64a设置在外轮58的前面且防止转动体59脱出。在底部64a中形成设置在与壳部件56的螺钉插通孔56c以及第二内螺纹部56d相同周向位置的多个(例如六个)第一螺钉插通孔64c。另外,在底部64a中形成用于在与第二罩部65之间安装第二密封部件54以及用于将第二罩部65与第一罩部64同心地设置的环状的突起部64d。在筒状部64b的后端部的内周面,形成可设置第一密封部件53的设置凹部64e(参考图3)。在将罩部件52固定于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时,设置凹部64e与形成于安装部2e的环状槽2g对置地设置。在该设置凹部64e和环状槽2g之间设置第一密封部件53。
第二罩部65是带有台阶的环状部件。第二罩部65设置在第一罩部64的底部64a的前面。第二罩部65在内周部中在与第一罩部64之间夹持第二密封部件54的外周部。在第二罩部65的外周侧,沿周向隔开间隔形成能够与第一螺钉插通孔对置的多个(例如六个)第二螺钉插通孔65a(参考图4)。在第二罩部65的后面65b(参考图3)形成与突起部64d嵌合的嵌合部65c。通过嵌合部65c嵌合于突起部64d,第二罩部65在第一罩部64中进行中心校正。以该方式,通过第一罩部64和第二罩部65构成罩部件52,且以在内周部夹持第二密封部件的方式构成,所以容易安装第二密封部件54。
第一密封部件53为了密封罩部件52的筒状部64b内周面和安装部2e的外周面的间隙而设置。第一密封部件53例如是NBR(丁腈橡胶)制或硅橡胶制等合成橡胶制的O型环。第一密封部件53安装于环状槽2g,且外周部与罩部件52的设置凹部64e接触。
第二密封部件54例如是NBR(丁腈橡胶)制或硅橡胶制等合成橡胶制的环状部件。第二密封部件54具有安装于罩部件52的底部的内周部的环部54a和与环部54a一体形成且与安装部33a的间隙部件36的外周面接触的顶端变细的唇部54b。唇部54b从环部54a朝向前方倾斜。
切换机构55为了将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在动作状态和非动作状态之间切换而设置。切换机构55具有切换杆66和切换板67。如图2所示,切换杆66设置为在渔线轮体2a的下部能够绕与卷线筒轴15平行的轴在反转允许位置和反转禁止位置之间摇动。如图3以及图4所示,切换板67转动自如地安装于壳部件56。能够一体转动地卡合于弹簧保持部件61的卡合孔67a和卡合于切换杆66的卡合部67b为了与切换杆66的摇动联动使切换板67转动而设置。切换板67与切换杆66的反转禁止位置和反转允许位置的摇动联动而绕卷线筒轴在反转禁止位置和反转允许位置之间转动。该转动被传递至弹簧保持部件61,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在动作状态和非动作状态之间切换。
另外,反转防止机构50还具有多个(例如三个)第一螺钉部件70和多个(例如三个)第二螺钉部件72,第一螺钉部件70作为用于将外轮58以及罩部件52固定于安装部2e的前面的第一固定部件,第二螺钉部件72作为将罩部件52固定于外轮58的第二固定部件。第一螺钉部件70的长度比第二螺钉部件72长。第一螺钉部件70贯通第二罩部65的第二螺钉插通孔65a、第一罩部64的第一螺钉插通孔64c以及壳部件56的螺钉插通孔56c而拧入安装部2e的第一内螺纹部2h。第二螺钉部件72贯通第二罩部65的第二螺钉插通孔65a以及第一罩部64的第一螺钉插通孔64c而拧入壳部件56的第二内螺纹部56d。第二螺钉部件72用于使罩部件52和除去内轮57的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单元化。第一螺钉部件70为了将单元化的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以及罩部件52安装于安装部2e而设置。第一螺钉部件70以及第二螺钉部件72例如是半圆头的螺栓部件。
在将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反转防止机构50装入渔线轮本体2时,预先将弹簧部件60安装于弹簧保持部件61的保持孔61b,并且使转动体59保持于弹簧保持部件61。另外,将第一密封部件53安装于安装部2e的环状槽2g。
在该状态下,将切换板67、弹簧保持部件61以及外轮58收纳在壳部件56的收纳空间56a。接着,将第二密封部件54安装于第一罩部64的突起部64d的内周面,且将第二罩部65安装于第一罩部64。此时,对准第一螺钉插通孔64c和第二螺钉插通孔65a的周向位置。而且,也可通过例如凹凸嵌合等适宜的定位结构在第一罩部64和第二罩部65设置周向位置的定位机构,以使第一罩部64和第二罩部65的周向位置对准。
在这些作业结束后,通过将安装了第一罩部64和第二罩部65的罩部件52嵌合于壳部件56的外周面,且将第二螺钉部件72拧入壳部件56,从而使除了内轮57之外的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和罩部件52单元化。在单元化结束后,使第一螺钉部件70贯通单元化后的罩部件52以及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且拧入安装部2e,将罩部件52以及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固定于渔线轮本体2
而且,在将小齿轮12安装于渔线轮本体2后,将内轮57安装于小齿轮12的倒角部12b。
卷线筒
卷线筒4能够前后往复移动地安装于渔线轮体2a,且通过转子3将渔线卷绕于外周。如图2所示,卷线筒4设置在转子3的第一转子臂31和第二转子臂32之间。卷线筒4通过两个轴承81、82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卷线筒轴15。卷线筒4具有线卷绕躯干部4a、与线卷绕躯干部一体形成的直径大的裙部4b以及设置于线卷绕躯干部的前部的直径大的凸缘部4c。在线卷绕躯干部4a的内部设置泄力机构80。卷线筒4经由泄力机构80而与卷线筒轴15摩擦卡合。由此,在泄力机构80未动作的状态下,卷线筒4将不相对于卷线筒轴15旋转。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纺车式渔线轮100中,在洗净纺车式渔线轮100时等,存在液体从转子3的筒部30的后端部浸入筒部30的内部的情况。此时,浸入的液体亦会浸入反转防止机构50的内部。但是,由于将罩部件52设置于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且将第一密封部件53和第二密封部件54设置于罩部件52,阻止了液体从罩部件52的底部以及筒状部的浸入。因此,能够更切实地防止液体从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和渔线轮本体2之间的浸入。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非被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特别是,能够根据需要对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多个实施方式以及变型例任意地进行组合。
(a)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反转防止机构50的罩部件52中,在第一罩部64的前面设置了第二罩部65,但在图5中,在反转防止机构150的罩部件152中,在第一罩部164的后面设置了第二罩部165。即,第一罩部164具有隔开间隙地设置在外轮的前面的底部164a以及筒状部164b。第二罩部165设置在底部164a和外轮58的间隙中,防止转动体59脱出,并且在内周部在与第一罩部164之间夹持第二密封部件54的外周部。而且,由于将第二罩部165设置在第一罩部164的底部164a的后面,所以突起部164d被设置于第二罩部165,且嵌合部165c被设置于第一罩部164的底部164a的后面164f。第二密封部件54被设置于突起部164d的内周部。
另外,形成于渔线轮体102a的安装部102e的环状槽102g以与安装部102e的前面相连的方式设置。因此,第一罩部164的筒状部164b的轴向长度比筒状部64b短。第一密封部件53是与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的后面即壳部件56的后面接触的O型环。其他结构由于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在图5中赋予了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
(b)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密封部件中使用了O型环,但也可在第一密封部件中使用带唇部的密封部件等O型环以外的环状的密封部件。另外,在第二密封部件中,也可使用O型环等其他形态的密封部件。
(c)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罩部64和第二罩部65构成了罩部件52,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罩部件也可由有底筒状的一个部件构成。
(d)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罩部64的筒状部64b覆盖了安装部2e的一部分,但也可覆盖全部。此时,作为第一密封部件,也可在安装部2e的台阶部分中安装圆板状的第一密封部件而在筒状部的后端面和安装部2e的环状的台阶面之间密封。
(e)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由不同的部件构成壳部件56和外轮58,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一体形成壳部件和外轮。此时,既可将相同金属或合成树脂制的熔化的原料放入模具中一体形成,也可通过例如注入成型法将金属制的外轮一体形成于金属制或合成树脂制的壳部件。
(f)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转子3的安装部33a具有间隙部件36,且使第二密封部件54与间隙部件36接触,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例如,在安装部33a也可不设置间隙部件。此时,可以使第二密封部件直接接触安装部33a。
特征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下述方式表现。
(A)纺车式渔线轮100是将渔线向前方放出的渔线轮。纺车式渔线轮100具备手柄1、渔线轮本体2、转子3、卷线筒4、转子驱动机构5和反转防止机构50。渔线轮本体2具有能够安装钓竿的竿安装部2b和设置于前部的圆形的安装部2e(或102e),并旋转自如地支撑手柄1。转子3具有筒状的安装部33a,且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渔线轮本体2。卷线筒4能够前后往复移动地安装于渔线轮本体2,且通过转子3卷绕渔线。转子驱动机构5具有与手柄1的旋转联动地旋转的驱动齿轮11及转子3的安装部33a能够一体旋转地连接于前部12a且与驱动齿轮11啮合的筒状的小齿轮12。反转防止机构50禁止转子3的线放出方向的旋转。反转防止机构50具备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罩部件52(或152)、第一密封部件53和第二密封部件54。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是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渔线轮本体2的安装部2e的内轮空转类型。罩部件52是具有环状底部64a(或164a)及筒状部64b(或164b)的刚体制部件,底部64a(或164a)覆盖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的前面且小齿轮12能够贯通该底部,筒状部64b(或164b)一体形成于底部64a(或164a)的外周部且覆盖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的外周部51a和安装部2e(或102e)的外周部。第一密封部件53密封安装部2e(或102e)和筒状部64b(或164b)的间隙。第二密封部件54密封转子3的安装部33a和罩部件52(或152)的底部64a(或164a)的间隙。
在该纺车式渔线轮100中,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的外周部51a和安装部2e的外周部由刚体制的罩部件52(或152)的筒状部64b(或164b)覆盖,并且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的前面由罩部件52(或152)的底部64a(或164a)覆盖。另外,筒状部64b(或164b)和安装部2e(或102e)之间的间隙由第一密封部件53密封,且安装于小齿轮12的转子3的安装部33a和罩部件52(或152)的底部64a(或164a)的间隙由第二密封部件54密封。在此,通过刚体制的罩部件52(或152)覆盖安装部2e以及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的外周部,并且覆盖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的前面,通过第一密封部件53密封安装部2e和罩部件52(或152)的筒状部64b的间隙。另外,通过第二密封部件54密封罩部件52(或152)的底部64a(或164a)和转子3的安装部33a的间隙。因此,罩部件52(152)变得难以时效劣化,且能够更切实地防止液体从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和渔线轮本体2之间浸入。
(B)第一密封部件53也可以安装于形成在安装部2e(或102e)的外周部的环状槽2g(或102g),且与筒状部64b(或164b)的内周面接触设置。此时,由于第一密封部件53安装于环状槽2g(102g),所以容易将罩部件52(152)安装于安装部2e(或102e)。
(C)相比安装部2e的前面,环状槽2g也可设置在后方。第一密封部件53是安装于环状槽的O型环。此时,由于能够使用通用的O型环密封,所以能够降低密封成本。
(D)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也可具有:圆形壳部件56,能够安装于安装部2e且具有外周部51a;内轮57,能够一体旋转地连接于小齿轮12;外轮58,不能旋转地设置于壳部件56;以及多个转动体59,设置在内轮57和外轮58之间。罩部件52具有第一罩部64和环状的第二罩部65,第一罩部64具有设置在外轮58的前面且防止转动体59脱出的底部64a以及筒状部64b,第二罩部65设置在第一罩部64的底部64a的前面且在内周部中在与第一罩部64之间夹持第二密封部件54的外周部。此时,由于罩部件52被分割成两个部件,没必要使第二密封部件54伸缩,容易安装第二密封部件54。
(E)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也可具有:圆形壳部件56,能够安装于安装部102e且具有外周部51a;内轮57,能够一体旋转地连接于小齿轮12;外轮58,不能旋转地设置于壳部件56;以及多个转动体59,设置在内轮57和外轮58之间。罩部件152具有第一罩部164和第二罩部165,第一罩部164具有隔开间隙地设置在外轮58的前面的底部164a以及筒状部164b,第二罩部165设置在底部164a和外轮58的间隙中,防止转动体59脱出,且在内周部在与第一罩部164之间夹持第二密封部件54的外周部。此时,由于罩部件152被分割成两个部件,没必要使第二密封部件54伸缩,容易安装第二密封部件54。
(F)环状槽102g也可以与安装部102e的前面相连的方式设置。第一密封部件53是与筒状的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的后面接触的O型环。此时,除了安装部102e的外周部和筒状部164b的间隙之外,也能够通过O型环密封安装部102e和单向离合器装配体51的间隙。
(G)第二密封部件54也可具有安装于底部64a(或164a)的内周部的环部54a和与环部54a一体形成且与安装部33a的外周面接触的顶端变细的唇部54b。此时,由于与旋转的转子的安装部接触的唇部的接触面积变小,所以能够抑制转子的旋转性能的降低。
(H)反转防止机构还可具有用于将壳部件以及罩部件固定在安装部的前面的第一固定部件。此时,能够通过第一固定部件一起将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和第一罩部件固定于安装部。
(I)第一固定部件也可具有贯通罩部件以及壳部件并拧入安装部且沿周向隔开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螺钉部件。此时,通过将第一螺钉部件拧入安装部,能够将单向离合器装配体以及罩部件固定于安装部。
(J)反转防止机构还可具有将罩部件固定于壳部件的第二固定部件。此时,由于能够通过第二固定部件将罩部件固定于壳部件56,所以能够使罩部件和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单元化。因此,即使拆卸下第一固定部件,单向离合器装配体也不会变的杂乱。另外,在使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单元化之后,能够通过第一固定部件安装于安装部。
(K)第二固定部件也可具有贯通罩部件并拧入壳部件56且在第一螺钉部件之间沿周向隔开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螺钉部件。此时,通过将在第一螺钉部件之间设置的第二螺钉部件拧入壳部件,能够使包括罩部件的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单元化。

Claims (11)

1.一种将渔线向前方放出的纺车式渔线轮,包括:
手柄;
渔线轮本体,具有能够安装钓竿的竿安装部和设置于前部的圆形的安装部,并旋转自如地支撑所述手柄;
转子,具有筒状的安装部,且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所述渔线轮本体;
卷线筒,能够前后往复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渔线轮本体,且通过所述转子卷绕所述渔线;
转子驱动机构,具有与所述手柄的旋转联动地旋转的驱动齿轮以及筒状的小齿轮,所述转子的所述安装部在前部能够一体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小齿轮,且所述小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以及反转防止机构,具备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罩部件、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禁止所述转子沿线放出方向旋转,其中,所述单向离合器装配体是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所述渔线轮本体的所述安装部的内轮空转类型单向离合器装配体,所述罩部件是具有环状底部及筒状部的刚体制部件,所述环状底部覆盖所述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的前面且所述小齿轮能够贯通所述环状底部,所述筒状部一体形成于所述底部的外周部且覆盖所述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的外周部和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密封所述安装部和所述筒状部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密封所述转子的安装部和所述罩部件的底部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安装于形成在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部的环状槽中,且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面接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相比所述安装部的前面,所述环状槽设置在后方,
且所述第一密封部件是安装于所述环状槽的O型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具有:圆形壳部件,能够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且具有所述外周部;内轮,能够一体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小齿轮;外轮,不能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壳部件;以及多个转动体,设置在所述内轮和所述外轮之间,
所述罩部件具有第一罩部和环状的第二罩部,所述第一罩部具有设置在所述外轮的前面且防止所述转动体脱出的所述底部以及所述筒状部,所述第二罩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罩部的所述底部的前面且在内周部在与所述第一罩部之间夹持所述第二密封部件。
5.根据权利要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离合器装配体具有:圆形壳部件,能够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且具有所述外周部;内轮,能够一体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小齿轮;外轮,不能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壳部件;以及多个转动体,设置在所述内轮和所述外轮之间,
所述罩部件具有第一罩部和第二罩部,所述第一罩部具有隔开间隙地设置在所述外轮的前面的所述底部以及所述筒状部,所述第二罩部设置在所述底部和所述外轮的间隙中,防止所述转动体脱出,且在内周部在与所述第一罩部之间夹持所述第二密封部件的外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槽以与所述安装部的前面相连的方式设置,
且所述第一密封部件是与所述筒状的所述单向离合器装配体的后面接触的O型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具有安装于所述底部的内周部的环部和与所述环部一体形成且与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面接触的顶端变细的唇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防止机构还具有用于将所述壳部件以及所述罩部件固定在所述安装部的前面的第一固定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是贯通所述罩部件以及所述壳部件并拧入所述安装部且沿周向隔开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螺钉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防止机构还具有将所述罩部件固定于所述壳部件的第二固定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是贯通所述罩部件并拧入所述壳部件且在所述第一螺钉部件之间沿周向隔开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螺钉部件。
CN201410214919.0A 2013-05-21 2014-05-21 纺车式渔线轮 Active CN1041708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7172A JP6235238B2 (ja) 2013-05-21 2013-05-21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13-107172 2013-05-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0803A CN104170803A (zh) 2014-12-03
CN104170803B true CN104170803B (zh) 2018-02-09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7662B1 (en) * 1999-07-14 2002-10-01 Shimano Inc. Rotor drive device and its spinning reel housing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7662B1 (en) * 1999-07-14 2002-10-01 Shimano Inc. Rotor drive device and its spinning reel hous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40641B1 (ko) 스피닝 릴의 방수 부재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스피닝 릴
US9497947B2 (en) Fishing spinning reel
US9497948B2 (en) Spinning reel
JP5961407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防水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14226071A5 (zh)
US9370173B2 (en) Spinning reel
US20230101950A1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and spinning reel
JP6613169B2 (ja)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そのレベルワインド機構
CN104170803B (zh) 纺车式渔线轮
CN104509505B (zh) 垂钓用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
US8939391B2 (en) Spinning reel body and spinning reel
JP6261973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KR102392180B1 (ko) 라인 롤러
JP2010142220A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糸止め及び糸止め組立体
JP6046481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及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KR102566218B1 (ko) 낚시용 스피닝 릴
JP6376756B2 (ja) 釣用リールの往復移動機構
CN104170803A (zh) 纺车式渔线轮
JP6261971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15128403A5 (zh)
EP3183961B1 (en) Line roller
JP2014226070A5 (zh)
JP6261972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CN116889217A (zh) 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
CN104115798B (zh) 单轴承绕线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