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9500A - 噪音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噪音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9500A
CN104169500A CN201280066769.2A CN201280066769A CN104169500A CN 104169500 A CN104169500 A CN 104169500A CN 201280066769 A CN201280066769 A CN 201280066769A CN 104169500 A CN104169500 A CN 1041695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element
noise protection
protection device
wall elements
sid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67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丹纳
B·利希特贝尔热
E·迈尔霍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t A Sama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t A Sama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t A Sama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t A Sama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69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95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8/00Arrangements for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air-transmitted noise from road or railway traffic
    • E01F8/0005Arrangements for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air-transmitted noise from road or railway traffic used in a wall type arrang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8/00Arrangements for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air-transmitted noise from road or railway traffic
    • E01F8/0005Arrangements for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air-transmitted noise from road or railway traffic used in a wall type arrangement
    • E01F8/0023Details, e.g. found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8/00Arrangements for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air-transmitted noise from road or railway traffic
    • E01F8/0005Arrangements for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air-transmitted noise from road or railway traffic used in a wall type arrangement
    • E01F8/0029Arrangements for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air-transmitted noise from road or railway traffic used in a wall type arrangement with porous surfaces, e.g. concrete with porous fi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设置在交通线路上的噪音防护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底座元件(7)和至少一个壁元件(8),底座元件(7)具有上侧(9)和下侧(15),并且壁元件(8)设置在底座元件(7)的上侧(9)上。底座元件(7)的下侧(15)以一角度(16)倾斜于水平面构造。

Description

噪音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设置在交通线路上的噪音防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底座元件和至少一个壁元件,底座元件具有上侧和下侧,并且壁元件设置在底座元件的上侧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轨道设备,包括导轨和至少一个噪音防护装置,噪音防护装置设置在导轨旁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底座元件和至少一个壁元件,导轨借助枕木设置在碎石道床上,并且碎石道床构造在路基上。
背景技术
壁元件形式的噪音防护装置用于交通线路上的隔音。通常,这些防护装置固定搭建在交通线路上或交通线路旁并且为此制造相应的地基,在地基上或地基中锚定用于噪音防护壁本身的立架,所述立架通常制成I型或H型钢支架。但也已知这样的噪音防护装置,其可在不锚定于地面中的情况下被安装到轨道设备的碎石道床上,在此情况下噪音防护装置连接到轨道设备的枕木上。
AT 7753 U1描述了一种用于铁路修建的噪音防护元件。为了隔离车轮在轨道上滚动时产生的声音,在此规定,在可固定于地面上的、构成支承面的基底元件上设置隔音元件,该隔音元件优选垂直地在高度中延伸并且可相对于基底元件移动地、优选可翻转和/或可拆除地支承。
DE29805730 U1公开了一种用于交通线路的噪音防护壁,包括支承在地面上的支承结构,在该支承结构上固定有预制的吸音壁元件,所述支承结构具有多个预制的竖直框架,壁元件可插入该框架中,并且壁元件至少部分地由回收材料和/或固定废料制成。
WO 98/37276 A1描述了一种用于减少空气声波传播的噪音防护装置,包括轨道设备和沿轨道纵向方向延伸且可弹性变形的由橡胶或塑料制成的低噪音防护壁,与轨道隔开距离设置的低噪音防护壁在其朝向轨道的一侧(内侧)上具有成形部,该成形部基本上在整个壁高度上延伸,而低噪音防护壁在其背离轨道的一侧(外侧)上大多构造成平面的。内侧以角度α并且外侧以角度β分别相对于轨道垂线朝向轨道倾斜,在此角度β大于角度α。内侧的成形部是唇片系统,所述唇片以相对于轨道水平面的角度γ指向轨道地面。低噪音防护壁在上部——在此处内侧和外侧彼此相互靠近——通过一个朝向轨道倾斜的唇片封闭,该唇片相对于轨道垂线以角度δ指向上方。另外,低噪音防护壁具有至少一个沿轨道纵向方向延伸的空腔。
AT 8619 U1公开了一种紧固机构,其允许在无地基的情况下使用噪音防护壁。紧固机构包括简单的、易于安装和拆卸的型材,该型材可与导轨连接。简单的安装和拆卸通过向安装板施加力实现。相应弯曲的安装支架以精确的水平距离相对于轨道保持噪音防护壁并且同时相对于轨道稳定直角位置。锁止板通过卡锁而连接噪音防护壁和紧固机构。安装支架由橡胶或其它弹性材料包覆,以便保护导轨和枕木并减小导轨和枕木的振动。安装支架从枕木向碎石道床过渡处的向下折弯用于使安装支架嵌入碎石中并且噪音防护壁的重量负荷完全由碎石道床接收。
由AT 9954 U1已知一种用于屏蔽噪音的噪音防护壁,所述噪音因列车在铁路轨道上行驶而产生,设置在轨道两侧的噪音防护壁的高度约为0.5m至2m。沿正交于轨道纵向的方向彼此相对置的两个噪音防护壁之间的距离仅在约3%至5%的范围内大于轨道的净空限界的宽度,并且噪音防护壁朝向轨道的一侧相对于垂线的角度约在-15°至+15°的范围内并且在噪音防护壁的位于轨道碎石上的下端部上在背离轨道的一侧上具有侧面凸鼻,该侧面凸鼻具有与所述背离侧间隔开的凸鼻端部,该凸鼻端部与水平面形成约10°至约40°的角度。
AT 508 575 B1公开了一种用于设置在交通线路上的防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壁元件,该壁元件设置在至少一个底座元件上,该底座元件可无地基地设置在交通线路上或交通线路旁,底座元件可设置在轨道的碎石道床上并且不锚定于地面中,并且底座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借助该连接元件底座元件可与枕木和/或轨道的导轨连接。
DE 20 2011 052 057 U1描述了一种用于设置在轨道设备的碎石道床上的噪音防护装置,包括具有壁元件纵向延伸长度的至少一个壁元件,该壁元件设置在至少一个底座元件上,该底座元件具有沿壁元件纵向延伸长度的方向的底座元件纵向延伸长度,并且底座元件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这两个端面沿底座元件纵向延伸长度彼此相对置,底座元件的第一端面构造有第一圆拱并且底座元件的第二端面构造有第二圆拱,这两个圆拱沿垂直于底座元件纵向延伸长度的方向延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轨道线路的噪音防护装置。本发明的任务尤其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轨道线路的无地基的接近净空限界的噪音防护装置。
概念“净空限界”在此相应于铁路修建领域的专业技术术语(如参见DE 20 2011 052 057 U1)。
该任务通过开头所提的噪音防护装置和开头所提的轨道设备来解决,在噪音防护装置中规定:底座元件的下侧以一角度倾斜于水平面构造;并且在轨道设备中规定:噪音防护装置根据本发明构造并且设置在路基上。
在此实现下述优点:通过底座元件的倾斜的下侧,噪音防护装置可直接搭建在所谓的路基上。基于底座元件无需为壁元件建立地基,由此可无地基地搭建壁元件。此外,借助底座元件在轨道旁提供可安全行走的空间,该空间还可通过壁元件与轨道分开。由此进一步提高安全空间的安全性,尤其是避免或减少驶过列车的吸入作用作用于位于安全空间中的人、如轨道线路的维修人员。底座元件在此具有这样的优点:人员可在列车驶过期间安全且平稳地站立,因为他们无需回避到轨道线路旁的自然地面上。这在具有斜坡的线路区域或者说斜坡位置中尤为有利。另外噪音防护装置的这种实施方式与直接连接到枕木或轨道的实施方式相比具有这样的优点:碎石前端头的下沉不影响噪音防护装置的位置。
根据噪音防护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规定,在底座元件的下侧中设置至少一个凹部。由此改善噪音防护装置在路基上的位置稳定性,这是因为噪音防护装置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凹部以更大的阻力抵抗侧向移动力。
所述至少一个凹部可从底座元件的第一长侧端面延伸至第二长侧端面。由此可改善地表水的排走,在此该(排水)凹部也可能附加地改善位置稳定性,如上面所说明的。
为了进一步改善碎石道床的排水,底座元件的两个长侧端面之一可至少区域地倾斜于另一长侧端面延伸地构造。由此水可被导向上述横向于底座元件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凹部方向。
为了简化电气安装,可在底座元件中设置至少一个通道、即所谓的电缆槽,该通道可从底座元件的上侧接近。在底座元件中设置通道的优点还在于,电缆并不像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那样直接设置在路基上或路基中,由此不妨碍碎石道床的排水。
另外可规定,壁元件由至少一个支架元件保持,该支架元件构造成高度可调的和/或相对于水平面可偏转的。通过噪音防护装置的这种扩展方案简化噪音防护装置在超高路线中的应用,尽管其设置在路基上,由此在这些路线区域中无需复杂的结构。
在底座元件的后侧的长侧端面上可设置至少一个底座元件突出部。由此改善底座元件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底座元件突出部可设置在碎石道床下方或碎石道床中,从而在噪音防护装置的安装状态下碎石的重量加载在底座元件突出部上。
根据轨道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规定,碎石道床延伸直至噪音防护装置的壁元件。由此,通过将与噪音防护装置连接的连接区域构造成平面的并且因此可提供可安全行走的表面,改善在噪音防护装置区域中的安全空间。这在疏散乘客的情况下或例如通过司机检查时尤为有利,因为无需越过碎石道床(碎石前端头)的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倾斜的侧面。该实施方式的另一优点在于,噪音防护装置不会因列车驶过时的风和吸入作用而朝向轨道移动到净空限界中,因为这通过其间的碎石被阻止。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借助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示意性简化的附图如下:
图1为轨道设备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2为噪音防护装置底座元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前视图;
图3为噪音防护装置底座元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4为噪音防护装置底座元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5为具有噪音防护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轨道设备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6为噪音防护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从下面看的立体图;
图7为噪音防护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从后面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指出,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相同部件使用同一附图标记或相同构件名称,其中,在全部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可以按意义转到具有相同附图标记或相同构件名称的部件上。同样,在说明中选择的位置说明如上面、下面、侧面等涉及直接描述和所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到新的位置。
图1示出噪音防护装置1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尤其是,该噪音防护装置1作为噪音防护壁被搭建在轨道设备2的区域中,如图1所示,噪音防护装置1的优点在于,其可设置得非常靠近轨道线路3,从而即使在噪音防护装置1的结构高度较低时也可有效减弱在轨道车辆5的车轮4或轨道线路3的区域中产生的噪音或使该噪音转入不再干扰的区域中。
当然,这样设置根据图1的噪音防护装置1,使得轨道车辆5可不受限制的运行,即,该噪音防护装置以足够的距离6与行驶的轨道车辆5隔开设置。根据噪音防护装置1的结构,该距离6可在0.5m和1.2m之间、特别是在0.7m和1m之间,因此噪音防护装置1可安装得非常靠近声源。距离6在此在噪音防护装置1的最外侧的、朝向轨道的边缘和相邻轨道的中心之间测得。
噪音防护装置1包括底座元件7和至少一个壁元件8,也可使用多个壁元件8,例如两个彼此叠置的壁元件。当然,也可在噪音控制设备1中设置不同数量的彼此叠置的壁元件8。
这种壁元件4例如可具有最大约3m的长度、约12cm至约20cm的宽度和约80cm至约100cm的高度,在此这些说明不可理解为限制性的。
噪音防护装置1可包括多个部分,其中尤其是底座元件7和壁元件8可构成噪音防护装置1的单独的构件。
底座元件7优选构造为平面元件形式的混凝土底座。例如这种底座元件3可具有约1.1m的宽度、约3m的长度和最大约0.53m的最大高度(在壁元件8的区域中),在此这些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
优选地,上侧9是平面的并且如必要可朝向长侧端面10的方向构造坡度,该坡度沿底座元件纵向延伸长度11(图3)的方向延伸。该坡度在此可只有几度、如在0.5°和3°之间,用以排走水。
但也可这样构造底座元件3,使得在邻接第二长侧端面13的侧面区域12中构造至少大致平坦的表面14,壁元件8设置在该表面上,所述表面14朝向轨道方向的宽度可至少大致等于或大于壁元件8的宽度。
底座元件7也可与壁元件8一体构造。
底座元件7的构成其支承面的下侧15以角度16倾斜于水平面构造。
概念“水平面”是指这样的平面,壁元件在垂直设置中(如图1所示)与该平面正交定向。在此在制造公差范围内的少许偏差(尤其是最多为1°)是允许的。
角度16可从下限为2°且上限为10°的范围内选择出。该角度例如为5°,因为该角度16基本上根据支承底座元件7的所谓的路基17的倾角定向。
通常这样设计具有碎石道床的轨道设备2,使得在轨道的碎石下方构造具有5°倾角的路基17(例如压实的砂石混合物或沥青层)。路基17的目的主要应是提高轨道结构的承载能力、增强抗冻性并且尤其是将降水侧向导入排水系统中。
在根据图1的噪音防护装置1的该优选方案中,壁元件8紧邻导轨。尤其是,壁元件至少近似与位于内侧的、即朝向轨道线路3的长侧端面13对齐地设置在底座元件7上,在此壁元件也可与该长侧端面隔开少许距离地、但至少设置在局部区域12中。换言之,壁元件8将导轨区域与底座元件7的朝上方空出的外部区域分离。但也可翻转设置壁元件8,即,壁元件尤其是与底座元件7的外侧长侧端面10对齐设置。原则上壁元件也可设置在底座元件7的中间,尽管在该情况下应扩宽底座元件7,这是因为底座元件7的可自由行走的区域、即轨道设备2的安全空间应至少为50cm宽。
壁元件优选设置在内侧,其优点在于,可毫无问题地借助目前常见的机器进行碎石清洗。
底座元件7可在下侧15上具有弹性体元件、如橡胶垫或无纺布,以便一方面实现更大的摩擦系数并且另一方面将噪音防护装置1的重量负荷更好地分布到路基17上。弹性体元件或无纺布可粘接到底座元件7的下侧上,弹性体元件或无纺布也可嵌入用于生产底座元件7的模板中并且因此在生产期间就已与混凝土底座连接。
两个宽侧端面18、19可如图3所示构造成直的或带有圆拱,这例如在图6中示出并且在DE 20 2011 052 057 U1中说明,就此而言参考该文献。
为了将壁元件8设置在底座元件7上,可设置至少两个锚定板,所述锚定板与两个宽侧端面18、19隔开距离地设置,这在AT 508 575B1中被公开,就此而言参考该文献。借助锚定板可螺纹连接用于壁元件的支架元件。但原则上支架元件也可无锚定板地直接被螺纹连接到底座元件7上或固定在其上。
支架元件尤其是构造为H型支架,从而壁元件8可在没有其它连接元件的情况下被推入支架元件中。当然,如必要壁元件30也可与支架元件机械和/或形锁合地连接。也可使用其它支架元件、如DE 202011 052 057 U1中所描述的用于在侧面连接和设置壁元件8的支架元件,这方面参见该文献。因此壁元件8可竖立地设置在底座元件7的上侧9上或固定在长侧端面13上但不竖立地设置在底座元件7上。
壁元件8和必要时底座元件7可由混凝土制成、优选由尤其是多孔的、优选开孔的轻质混凝土制成。但底座元件7也可由不多孔的混凝土制成。
应指出,轻质混凝土是指最大单位容积重量为2000kg/m3的混凝土。
轻质混凝土的孔尺寸可在2mm至12mm范围内、尤其是4mm到8mm的范围内选择出。在此构造不同尺寸的孔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可覆盖声音频率的更广范围。
但壁元件8也可由其它材料、如橡胶颗粒/混凝土混合物或由包括两个侧盖板及设置在其间的橡胶颗粒的复合元件或由借助胶粘剂连接的橡胶颗粒制成。另外,为了改善侧面、尤其是朝向交通线路的表面上的声学效果,还可设置商业流通的声学无纺布。
壁元件8也可整体上由塑料或硬弹性体或类似物制成。
除此之外,壁元件8也可以其它方式构造、例如由木质材料制成,在此木质材料又可构造为复合材料,例如在两个侧壁、即朝向和背离交通线路的壁上设置木条,并且在木条之间设置声学填料或由隔音材料或类似物制成的消音填料。
在壁元件8被填充橡胶颗粒的情况下,壁元件也可例如由弹性体、尤其是硬弹性体、或混凝土浇铸而成,在此情况下在两个侧壁之间设有相应的缺口,该缺口在事后被填充橡胶颗粒。
壁元件8的一种实施例规定,作为用于料盒的填料使用石棉。
同样,壁元件8也可至少部分地或全部由轻金属或轻金属合金、如铝或铝合金制成。
优选这样设计壁元件8,使得其可由一人抬起。由此——当在噪音防护装置中未设置安全门时,尽管这当然是可能的——可在必要时拆除壁元件8并且因此可毫无问题地到达安全空间。
另外,可在壁元件8中或壁元件上设置阻挡声波的、例如由金属、塑料或混凝土制成的阻挡元件。
壁元件8优选这样设置在底座元件7上,使得壁元件跨接两个彼此相邻的底座元件7,由此可改善噪音防护壁系统20内部的连接。底座元件7也可在轨道延伸长度方向上具有至少大致等于壁元件8在相同方向上的长度的长度。
如必要,也可将壁元件8与底座元件7机械连接。
根据噪音防护装置1的一种实施方式可规定,在底座元件7的下侧15中设置至少一个凹部20,这在图1中以虚线表示。尤其是通道状或槽状的凹部20在此可从底座元件7的第一长侧端面10延伸到第二长侧端面13。通过沿轨道横向方向延伸的凹部20可使流入碎石道床中的地表水不受阻碍地流走。当然,也可在底座元件7的下侧15上设置多于一个的这种凹部20。也可将用于排水的凹部20构造为底座元件7中的贯通孔。
但所述至少一个凹部20也可构造成波纹的形式,如图2所示。在此情况下,优选在下侧15上设置多个凹部20,因为借助这种凹部20——其可附加于用于排水的凹部20或代替其设置——可提高底座元件7在路基17上抵抗侧向位移力的阻力。所述凹部20可具有三角形横截面,这在图2中示出。但也可具有其它横截面形状,如矩形或方形等。
各凹部20可沿底座元件纵向延伸长度11(图3)的方向和/或垂直于其和/或横向于其延伸地构造。
优选地,最后提到的凹部20在底座元件7沿底座元件纵向延伸长度11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和/或在底座元件7的整个宽度上或者说从第一长侧端面10直到第二长侧端面13和/或从第一宽侧端面18直到第二宽侧端面19延伸。但所述凹部也可构造成不连续的。另外,可设置离散的凹部20,由此下侧175例如具有微观或宏观结构部。
根据底座元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可规定,底座元件7的长侧端面13至少区域地倾斜于另一长侧端面10延伸地构造,这在图3中示出。由此改进水向底座元件7下侧15上的凹部20(图1)的排出。虽然在图3中示出两个这种分别具有长侧端面13的两个反向倾斜的区域的凹部20,但也仅可设置一个或多个这种凹部20,在此为每个凹部20构造底座元件7的一个相应变细的区域。也可为每个这种区域设置多个凹部20。优选地,凹部20位于底座元件7的具有最小宽度的位置区域中,这在图3中示出。
底座元件的长侧端面13的倾斜构造的区域并非必须构造成直的。也可将长侧端面13的该区域构造成弯曲的,即构造成“排水碗”。
排水碗或者说倾斜构造的区域无需构造在底座元件7的整个高度上,尽管这是可能的。优选所述区域仅从下侧15开始在底座元件7的高度的部分区域上延伸。因此,用于支承壁元件8的表面14在底座元件7的整个长度上具有不变的横截面(在俯视图中观察)。
另外可规定,位于内侧的长侧端面13(关于噪音防护装置1的安装位置)整体上倾斜于位于外侧的长侧端面10延伸地构造,即底座元件7在下侧15的区域中变细地构造,如图4所示。在此情况下,用于排水的凹部20根据长侧端面13的倾斜方向构造在底座元件7的宽侧端面18或19的区域中。凹部20在此情况下可构造为宽侧端面18或19下边缘上的倒棱,在此也可通过两个相互贴靠的底座元件7的倒棱形成凹部20。
返回图1,在噪音防护装置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范畴中,可在底座元件7中设置至少一个通道21,该通道可从底座元件7的上侧9接近。在此尤其是涉及电缆槽,其设置在底座元件7的可行走的表面中。这种电缆槽例如用于铁路技术的信号电缆、光纤电缆、信号放大器等。
在现有技术中这种电缆槽通常设置在碎石道床的排水区域中,由此电缆槽阻碍排水,这不利于轨道设备的耐久性。当然这对于电缆和其它电子装置——其往往安装在电缆槽中——也是不利的。通过将电缆槽设置在底座元件7中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该缺点。应指出,通道21、即电缆槽延伸于底座元件7沿底座元件纵向延伸长度11(图3)方向的整个长度上。
通道21优选设有可行走的盖板22,从而不干扰在图1中以虚线所示的安全空间23的可行走的表面。通道21在必要时也可用于其它目的。
如上所述,壁元件8由至少一个支架元件保持,如H型支架型材,壁元件8可简单地被推入其中。根据噪音防护装置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此可规定,支架元件构造成高度可调的(例如通过支架元件中的多个安装孔或通过可拉出的伸缩式支架元件)和/或相对于水平面可偏转的(如在0°和5°之间或0°和3°之间的范围内),为此可设置相应的铰链。因此,噪音防护装置1也可设置在超高的路段区域中、尤其是弯道中,在此碎石道床的碎石高度(在横截面上看)是不同的,壁元件8的总高度可通过这种方式彼此拉平,从而轨道设备2右侧和左侧的壁元件8可终止于至少大致相同的高度上并且也可在弯道区域中垂直定向。
另外可能的是,为了精调高度水平,在底座元件7和壁元件8之间和/或在各壁元件8之间嵌入例如由橡胶制成的间隔条。出于同样原因也可在支架元件和底座元件7之间设置这种间隔件。
另外可能的是,为了高度平衡,提供不同高度的尤其是由开孔的混凝土制成的壁元件8,并且各壁元件根据希望的高度——必要时与具有标准模块高度的其它壁元件8——进行组合。
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至少上面两排壁元件8(或多于两排的壁元件)由具有标准高度(如500mm)的高吸收性壁元件构成。
另外,在本发明的范畴中可规定,碎石道床24延伸直至噪音防护装置1的壁元件8,这在图1中以虚线示出,即在轨排上方被填铺成平坦的,由此在列车静止时在疏散乘客的情况下或为司机在噪音防护壁内部检查时在轨排上提供可安全行走的表面。
底座元件7在朝向轨排的内侧可这样设计,使得从碎石上边缘向下至路基17、即在外侧枕木边缘线和底座元件7之间保持空出一个可预定高度(如至少600mm)的区域,由此维修机器可无阻碍地进行碎石清洗工作。
噪音防护装置的该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在实践中可无阻碍地进行所有轨道施工工作(捣固、碎石清洗、换轨大修、整平、架空导线工作、钢轨装卸等)。在没有线路闭锁装置的轨道中工作时,工人在工作区中拆除壁元件8并且因此可在列车报警时无阻碍地进入安全空间中。原则上也可在疏散时如此行动。然而可规定,以规律的间隔(如间隔150m)设置用于疏散的隔音门。该实施方式的另一优点在于,噪音防护装置1不会由于列车在驶过时的风和吸入作用而朝向轨道移动到净空限界中,因为这通过其间的碎石被阻止。另外可提供安全空间23,在该安全空间中人可平稳且安全地站立。
上侧9可具有与下侧15相同的倾角。但底座元件7的上侧9也可平行于水平面延伸地构造,从而下侧15倾斜于上侧9延伸,尤其是在上侧9和下侧15之间形成上面所描述的角度16。另外,长侧端面10、13和宽侧端面18、19可至少大致垂直延伸地定向。为此参见图5。通过该实施方式支架元件无需构造成相对于水平面可偏转的。
图6示出噪音防护装置1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从下面看的立体图。示出底座元件7连同设置在其上的壁元件8。底座元件7在下侧15中具有多个凹部20,所述凹部用于交通线路、尤其是铁路区段的排水并且优选朝下敞开,这在图6中示出。凹部20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凹部25和至少一个、优选多个横向凹部26。
纵向凹部25从宽侧端面18沿底座元件7的底座元件纵向延伸长度11的方向延伸至宽侧端面19。在纵向凹部25优选在宽侧端面18、19中构造成敞开的之后,可通过接合多个底座元件7经由纵向凹部25在各底座元件7之间建立流动连接。但纵向凹部25也可在宽侧端面18、19内构造成封闭的。
横向凹部26横向于、尤其是正交于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凹部25延伸并且通入纵向凹部25中。因此纵向凹部可构成集流槽。优选在底座元件7中设置或构造具有不同横截面的多个横向凹部26。在此为了在直的朝向碎石道床24(图1)的长侧端面13中也能可靠地排水,设置多个位于内侧的从长侧端面13起并且通入纵向凹部25中的横向凹部26,这些横向凹部与从纵向凹部25延伸至第二外侧的长侧端面10中的横向凹部26相比具有较小的横截面。与纵向凹部25相比,位于内侧的横向凹部26也可具有较小的横截面。在此有利的是,位于内侧的横向凹部26彼此的间距小于位于外侧的横向凹部26彼此的间距。优选地,外侧的横向凹部26设置在宽侧端面18、19的区域中,这可从图6中看出。
应指出,概念“内侧”或者说“位于内侧”是指相对于噪音防护装置1的安装位置并且表示噪音防护装置1的朝向碎石道床24(图1)或导轨的区域。因此,概念“外侧”或者说“位于外侧”是指噪音防护装置1的相对置的一侧。
虽然纵向凹部25和横向凹部26在图1中以半圆形横截面表示,但它们也可具有与此不同的横截面形状。
在本发明的范畴中,也可在底座元件7的上侧9上构造纵向槽,该纵向槽延伸于底座元件7的整个长度上并且用于容纳壁元件8,这在图6中示出。该纵向槽27的宽度仅略小于壁元件8在相同方向上的宽度,优选比壁元件8宽最多20%、尤其是最多10%。由此可改善壁元件8在底座元件7中的结合稳定性。
关于排水可能的是,代替或附加于底座元件7下侧15上的凹部20,在底座元件中设置至少一个具有封闭横截面的排水通道(排水管)。关于所述至少一个排水通道的定向参见上述有关用于排水的凹部20的说明。
图7示出噪音防护装置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从后面看的立体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底座元件7具有扩宽的基底,其方式是,在长侧端面13上、即在底座元件7的朝向碎石道床24(图1)的后侧上尤其是与底座元件7一体构造地设置至少一个底座元件突出部28。该底座元件突出部28在此远离底座元件7的长侧端面13的方向延伸。由此,底座元件突出部28向碎石道床24的方向突出于壁元件8。从而底座元件7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底座元件突出部28延伸到碎石道床24(图1)下方,由此可通过碎石道床24的设置在底座元件突出部28上的碎石的自重附加地固定底座元件7。
底座元件突出部28在此可仅延伸在局部区域或整个底座元件纵向延伸长度11(图3)上。另外,可沿底座元件纵向延伸长度11的方向依次设置或构造多个、如两个或三个底座元件突出部28。
另外可规定,底座元件突出部28的上侧29向下倾斜构造,这在图7中可见。
底座元件突出部28优选齐平地连接到底座元件7的下侧15上或构成下侧15的组成部分。但底座元件突出部28也可在底座元件7的高度方向上与下侧15隔开地构造。
在优选情况下,即在底座元件突出部28的下侧构造在底座元件7下侧15的平面中时,该下侧优选以下侧15的倾角倾斜于水平面构造。在此情况下,也优选在底座元件突出部28的下侧上或中构造所述至少一个尤其是用于路基排水的凹部20。
另外,底座元件突出部28可向前方在远离底座元件7长侧端面13的方向上逐渐变细地构造。
为完整起见,应指出,噪音防护壁的所谓的中间元件——如图5中在两个轨道路段之间所示——可根据AT 508 575 B1或DE 20 2011052 057 U1中所示的实施例构造。为此参见AT 508 575 B1和DE 202011 052 057 U1。
上面所描述的噪音防护装置1的实施例中尤其是可用作所谓的现场元件。
所述实施例示出噪音防护装置1的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此应指出:各个实施方式彼此间的不同组合也是可能的并且这种变型可能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给出的技术措施的教导有能力实现的。
最后按规定要指出:为了更好地理解噪音防护装置1的结构,其组成部分局部未按比例和/或放大和/或缩小地示出。
另外要指出,噪音防护装置1或轨道设备2的部件可构成独立发明。例如一个独立发明可以是将通道21、即电缆槽设置在底座元件7中、尤其是在安全空间23中。另一独立发明可以是如图1所示将噪音防护装置1设置在轨道设备2中。另外,上述高度平衡也可构成独立发明。在这些独立发明中,并非必须将底座元件7的下侧15构造成倾斜的,而是下侧也可至少大致平行于水平面延伸。在其它独立发明的范畴中,噪音防护装置也可设置在无砟轨道上。另一独立发明可以是底座元件突出部28的设置。
附图标记列表
1   噪音防护装置
2   轨道设备
3   轨道线路
4   车轮
5   轨道车辆
6   距离
7   底座元件
8   壁元件
9   上侧
10  长侧端面
11  底座元件纵向延伸
12  侧面区域
13  长侧端面
14  表面
15  下侧
16  角度
17  路基
18  宽侧端面
19  宽侧端面
20  凹部
21  通道
22  盖板
23  安全空间
24  碎石道床
25  纵向凹部
26  横向凹部
27  纵向槽
28  底座元件突出部
29  上侧

Claims (9)

1.一种用于设置在交通线路上的噪音防护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底座元件(7)和至少一个壁元件(8),所述底座元件(7)具有上侧(9)和下侧(15),并且所述壁元件(8)设置在所述底座元件(7)的上侧(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元件(7)的下侧(15)以一角度(16)倾斜于水平面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音防护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元件(7)的下侧(15)中设置至少一个凹部(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音防护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凹部(20)从所述底座元件(7)的第一长侧端面(10)延伸至第二长侧端面(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噪音防护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元件(7)的第二长侧端面(13)至少区域地倾斜于第一长侧端面(10)延伸地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噪音防护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元件(7)中设置至少一个通道(21),该通道能够从所述底座元件(7)的上侧(9)接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噪音防护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元件(8)由至少一个支架元件保持,该支架元件构造成高度可调的和/或相对于水平面可偏转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噪音防护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元件7的后侧的长侧端面13上设置至少一个底座元件突出部28。
8.一种轨道设备(2),包括导轨和至少一个噪音防护装置(1),所述噪音防护装置设置在所述导轨旁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底座元件(7)和至少一个壁元件(8),所述导轨借助枕木设置在碎石道床(24)上,并且所述碎石道床构造在路基(17)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噪音防护装置(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构造并且设置在所述路基(17)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道床(24)延伸直至所述噪音防护装置(1)的壁元件(8)、尤其是至少大致水平地延伸至所述壁元件(8)。
CN201280066769.2A 2011-11-22 2012-11-21 噪音防护装置 Pending CN1041695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6342011 2011-11-22
ATGM634/2011 2011-11-22
ATA293/2012 2012-03-09
ATA293/2012A AT512523B1 (de) 2011-11-22 2012-03-09 Fundamentlose Lärmschutzvorrichtung
PCT/AT2012/050183 WO2013075160A1 (de) 2011-11-22 2012-11-21 Lärmschutz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9500A true CN104169500A (zh) 2014-11-26

Family

ID=48468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6769.2A Pending CN104169500A (zh) 2011-11-22 2012-11-21 噪音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53393A1 (zh)
EP (1) EP2817456B1 (zh)
JP (1) JP2015501894A (zh)
CN (1) CN104169500A (zh)
AT (1) AT512523B1 (zh)
CA (1) CA2860268A1 (zh)
DK (1) DK2817456T3 (zh)
ES (1) ES2570565T3 (zh)
RU (1) RU2014125229A (zh)
WO (1) WO20130751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411806A1 (pl) 2015-03-30 2016-10-10 Kamil Hajduk Moduł ekranu dźwiękochłonnego
FR3079851B1 (fr) * 2018-04-10 2022-06-03 Fournier Barriere de separation ou de cloture demontabl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9401059A (nl) * 1993-06-30 1995-01-16 Ronveaux E Ets Sa Geluidwerend scherm voor verkeerswegen.
CN2285318Y (zh) * 1996-02-07 1998-07-01 上海申华声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微穿孔吸声屏
WO1998037276A1 (de) * 1997-02-19 1998-08-27 Phoenix Aktiengesellschaft Schallschutzvorrichtung
CN1969093A (zh) * 2004-05-24 2007-05-23 M.D.S.销售及安装有限公司 道路安全屏障
JP2007170166A (ja) * 2005-11-28 2007-07-05 Toray Ind Inc 防音性能に優れた防音構造体
EP2278072A2 (de) * 2009-07-21 2011-01-26 asa-protect Entwicklungs GmbH Schutz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534470A1 (de) * 1964-02-18 1969-04-17 Autostrade Conzessioni E Costr Leitplanke fuer Autostrassen
US3656576A (en) * 1970-11-19 1972-04-18 Gunter Gubela Noise shield panel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US4158401A (en) * 1975-07-11 1979-06-19 Bridgestone Tire Company Limite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propagation direction of noise
US4114725A (en) * 1976-10-21 1978-09-19 American Can Company Shield and acoustical assembly
SE410112B (sv) * 1977-09-28 1979-09-24 Cre Design Handelsbolag Handel Bullerskerm
JP2611673B2 (ja) * 1994-08-08 1997-05-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出力制御回路
DE19500443A1 (de) * 1995-01-10 1996-07-18 Groetz Georg Gleisanlage für schienengebundene Fahrzeuge
IT1273978B (it) * 1995-02-28 1997-07-11 Stefano Ughi Barriera acustica particolarmente per armamento ferroviario
AT9954U1 (de) * 2005-02-04 2008-06-15 Steffan Datentechnik Dr Lärmschutzwand
FR2885146B1 (fr) * 2005-04-28 2007-07-06 Colas Sa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eportee lateralement d'un panneau a au moins un support preexistant
US20150053502A1 (en) * 2011-11-22 2015-02-26 Art Asamer Rubber Technology Gmbh Noise reduction device
KR101422113B1 (ko) * 2013-04-26 2014-07-22 목포해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통기통로 또는 통수통로 둘레에 중첩된 차음용 공진챔버를 갖는 통기형 또는 통수형 방음벽
US9056688B1 (en) * 2014-10-20 2015-06-16 Blast Deflector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flecting airflow in a structure with a vented rear wal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9401059A (nl) * 1993-06-30 1995-01-16 Ronveaux E Ets Sa Geluidwerend scherm voor verkeerswegen.
CN2285318Y (zh) * 1996-02-07 1998-07-01 上海申华声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微穿孔吸声屏
WO1998037276A1 (de) * 1997-02-19 1998-08-27 Phoenix Aktiengesellschaft Schallschutzvorrichtung
CN1969093A (zh) * 2004-05-24 2007-05-23 M.D.S.销售及安装有限公司 道路安全屏障
JP2007170166A (ja) * 2005-11-28 2007-07-05 Toray Ind Inc 防音性能に優れた防音構造体
EP2278072A2 (de) * 2009-07-21 2011-01-26 asa-protect Entwicklungs GmbH Schutzvor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75160A1 (de) 2013-05-30
EP2817456B1 (de) 2016-02-03
DK2817456T3 (en) 2016-05-17
ES2570565T3 (es) 2016-05-19
AT512523B1 (de) 2013-09-15
AT512523A4 (de) 2013-09-15
CA2860268A1 (en) 2013-05-30
EP2817456A1 (de) 2014-12-31
US20140353393A1 (en) 2014-12-04
RU2014125229A (ru) 2015-12-27
JP2015501894A (ja) 2015-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2646B (zh) 公路隧道行车减振降噪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RU2610476C1 (ru) Сборный выравнивающий блок под барьерным ограждением поверх конструкции подпорной стены, удерживающей давление грунта
KR20180016726A (ko) 밸러스트리스 트랙을 위한 가이딩된 수송 트랙 섹션 및 다수의 이러한 섹션으로부터 형성된 밸러스트리스 트랙
CN203334198U (zh) 新型棚洞结构
JP2007511684A (ja) タイヤ走行自動誘導都市輸送車両向け軌道区間ユニット
EP1700954A2 (en) Prefabricated modular member, permanent railway for tramways and subways including said member, and process for laying the same
CN205024544U (zh) 一种用于隧道内的嵌入式轨道系统
AU2007211764B2 (en) Ballastless track for railway vehicles
CN105256669A (zh) 一种用于隧道内的嵌入式轨道系统
CN104169500A (zh) 噪音防护装置
JP2013535595A (ja) 鉄道の騒音障壁として機能する壁構造体および騒音または通行障壁としての壁構造体の使用
ES2587272T3 (es) Sistema de soporte para vía férrea
CN105133493A (zh) 一种适合中小跨度桥梁的嵌入式轨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RU2314382C2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конструкции рельсового пути
CA2858850A1 (en) Noise reduction device
KR101262755B1 (ko) 가로보가 일체화된 하로판형교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EA006338B1 (ru) Фиксированный путь для рельс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RU2629266C2 (ru) Сборное дорожное заграждение, устанавливаемое поверх системы подпорной стенки
US20040231249A1 (en) Platform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SK43494A3 (en) Railway station platform edge and its use
CN205171363U (zh) 一种桥面下渗水边缘排水系统
KR101234091B1 (ko)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슬래브의 직접 설치를 통한 철도지하횡단 공법
CN105256667A (zh) 一种框架平板预制轨道板
EP3408448B1 (en) Railway or tramway track
KR101696396B1 (ko) 자연석 옹벽 구조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