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5219B - 静液压无级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静液压无级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5219B
CN104165219B CN201410381082.9A CN201410381082A CN104165219B CN 104165219 B CN104165219 B CN 104165219B CN 201410381082 A CN201410381082 A CN 201410381082A CN 104165219 B CN104165219 B CN 1041652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erotor pump
pump
cycloid
oi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10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5219A (zh
Inventor
何嘉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3810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652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65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5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5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5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38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 F16H61/40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hydrostatic
    • F16H61/4078Fluid exchange between hydrostatic circuits and external sources or consumers
    • F16H61/4139Replenishing or scavenging pumps, e.g. auxiliary charge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7/00Headers for topping of plants, e.g. stalks with 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9/00Rotary fluid gearing using pumps and motors of the volumetric type, i.e. passing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per revolution
    • F16H39/04Rotary fluid gearing using pumps and motors of the volumetric type, i.e. passing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per revolution with liquid motor and pump combined in one unit
    • F16H39/06Rotary fluid gearing using pumps and motors of the volumetric type, i.e. passing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per revolution with liquid motor and pump combined in one unit pump and motor being of the same type
    • F16H39/08Rotary fluid gearing using pumps and motors of the volumetric type, i.e. passing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per revolution with liquid motor and pump combined in one unit pump and motor being of the same type each with one main shaft and provided with pistons reciprocating in cyli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包括中央部件和摆线补油泵,中央部件上设置一轴孔Ⅰ,中央部件内设摆线补油泵安装槽,摆线补油泵包括摆线泵油道板、摆线泵外环、摆线泵内转子、摆线泵外转子和摆线泵上盖;摆线泵油道板和摆线泵外环依次安装在摆线补油泵安装槽内,摆线泵内转子和摆线泵外转子安装在摆线泵外环内。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静液压无级变速器,该摆线补油泵由摆线泵油道板、摆线泵内转子、摆线泵外转子和摆线泵外壳组成并安装在中央部件的板面上。该静液压无级变速器成本较低,实现动力输入方向改变时,只需将摆线泵油道板翻转,将摆线泵油道板上的压力油进油道与另一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连通,便可实现动力输入方向改变。

Description

静液压无级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喂入收割机,尤其涉及一种半喂入收割机上使用的静液压无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在农业机具的应用上,因价格高,集成度尚有欠缺,适应面窄,推广应用有限。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工作需一个补充油的油泵,传统上是设计一个摆线转子泵,连接在中央部件上,液压油进油口在摆线泵壳体上,无级变速器补油泵进出油口的布局设计决定了动力输入的旋转方向,就是摆线补油泵决定了动力输入的旋转方向。如果动力输入要改变方向就必须更换一个摆线补油泵。
在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动力输入轴上如再配置变速器,因中间装入独立的补油泵,会加大变速箱与配油板的距离,整个机构体积也会增大很多,也很复杂。
现有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割台,没有完整的包括收获作物全工作过程,没有拆卸的需求和必要。现在有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割台具有全工作过程,并且可拆卸,拆卸后的行驶平台可以作为耕作等其他农机使用,但多项工作使用的控制要求有异,为寻求操控的方便,需设置并联的两个操控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更换摆线补油泵便可实现动力输入改变方向,且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更低的静液压无级变速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包括中央部件和摆线补油泵,所述中央部件上设置一轴孔Ⅰ;所述中央部件内设摆线补油泵安装槽,所述轴孔Ⅰ设置在摆线补油泵安装槽内;所述摆线补油泵安装槽内设置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和一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
所述摆线补油泵包括摆线泵油道板、摆线泵外环、摆线泵内转子、摆线泵外转子和摆线泵上盖;
所述摆线泵油道板上设置轴孔Ⅱ,在摆线泵油道板上具有压力油输出油道和与轴孔Ⅱ连通的压力油进油道;
所述摆线泵油道板和摆线泵外环依次安装在摆线补油泵安装槽内并与摆线补油泵安装槽在径向方向上固定配合;所述摆线泵油道板上的压力油输出油道与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相通,摆线泵油道板上的压力油进油道与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相互换连通;所述摆线泵内转子和摆线泵外转子安装在摆线泵外环内,摆线泵内转子位于摆线泵外转子内,所述摆线泵外转子与摆线泵外环转动配合;所述摆线泵上盖盖在摆线泵外环上并将摆线泵内转子和摆线泵外转子封装在摆线泵外环内,摆线泵上盖与摆线补油泵安装槽在径向方向上固定配合;所述摆线泵内转子和摆线泵外转子之间的通道与对应的摆线泵油道板上的压力油输出油道和压力油进油道相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摆线补油泵安装槽的内壁上设置定位销,所述摆线泵油道板上设置一定位卡槽Ⅰ,所述摆线泵外环上设置一定位卡槽Ⅱ;所述摆线泵上盖上设置一定位卡槽Ⅲ;所述定位卡槽Ⅰ、定位卡槽Ⅱ和定位卡槽Ⅲ卡在定位销上。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摆线补油泵安装槽相对轴孔Ⅰ为偏心孔,所述摆线泵外环的内孔与轴孔Ⅰ同轴心。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摆线补油泵安装槽与轴孔Ⅰ同轴心,所述摆线泵外环的内孔相对轴孔Ⅰ为偏心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中央部件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油路Ⅰ和油路Ⅱ,所述中央部件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油路Ⅲ和油路Ⅳ,长度方向的油路Ⅰ和油路Ⅱ与宽度方向的油路Ⅲ和油路Ⅳ交叉连通;所述中央部件的两侧分别设置进油支路,两条进油支路分别与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对应连通;油路Ⅲ的两端分别设置单向阀,其中一单向阀的阀芯顶在该油路Ⅲ与油路Ⅰ的交叉口上,另一单向阀的阀芯顶在该油路Ⅲ与油路Ⅱ的交叉口上;该油路Ⅲ与油路Ⅴ的一端连接,油路Ⅴ的另一端与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连通;油路Ⅳ的两端为高压液压油输出口。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油路Ⅰ和油路Ⅱ靠近油路Ⅳ的一端分别设置单向阀,油路Ⅰ上的单向阀的阀芯顶在油路Ⅳ与油路Ⅰ的交叉口上,油路Ⅱ上的单向阀的阀芯顶在油路Ⅳ与油路Ⅱ的交叉口上。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包括中央部件和摆线补油泵,所述中央部件上设置一轴孔Ⅰ;所述中央部件内且靠近轴孔Ⅰ设置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和一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
所述摆线补油泵包括摆线泵油道板、摆线泵内转子、摆线泵外转子和摆线泵外壳;
所述摆线泵油道板上设置轴孔Ⅱ,在摆线泵油道板上具有压力油输出油道和与轴孔Ⅱ连通的压力油进油道;
所述摆线泵油道板、摆线泵内转子和摆线泵外转子安装在摆线泵外壳内,摆线泵油道板与摆线泵外壳在径向方向上固定配合,摆线泵外转子与摆线泵外壳转动配合,摆线泵内转子位于摆线泵外转子内,所述摆线泵外壳安装在中央部件上并与中央部件密封配合,摆线泵油道板靠在中央部件上,所述摆线泵油道板上的压力油输出油道与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相通,摆线泵油道板上的压力油进油道与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相互换连通;所述摆线泵内转子和摆线泵外转子之间的通道与对应的摆线泵油道板上的压力油输出油道和压力油进油道相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摆线泵外壳的内壁上设置定位销Ⅱ,所述摆线泵油道板上设置一定位卡槽Ⅰ,所述定位卡槽Ⅰ卡在定位销Ⅱ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该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将摆线泵内置在中央部件内,整体体积较小,结构简单,部分配件可通过精冲压加工,生产效率高,制作成本较低。
2、摆线泵油道板上的压力油输出油道与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相通,摆线泵油道板上的液压油进油道与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相互换连通,实现动力输入方向改变时,只需将摆线泵油道板翻转,将摆线泵油道板上的压力油进油道与另一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连通,便可适应动力输入方向改变,进而适应不同动力的旋转方向,增大该静液压无级变速器的使用范围。
3、油路Ⅳ的两端为高压液压油输出口,只需将油路Ⅳ的一端与收割机上的收割台举升油缸连接,通过该油路实现收割台的升降,收割机的前进或后退都可调节割台的升降;与传统单独采用一个齿轮泵来驱动收割台升降油缸相比,节省了一个齿轮泵。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种中央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种中央部件的主视图;
图3为第一种中央部件的油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种中央部件与变量液压柱塞泵和液压马达装配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种中央部件与变量液压柱塞泵和液压马达装配连接的剖面图;
图6为第二种中央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第二种中央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第二种中央部件与变量液压柱塞泵和液压马达装配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二种中央部件与变量液压柱塞泵和液压马达装配连接的剖面图;
图10为行走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前操控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后操控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央部件;2—轴孔Ⅰ;3—摆线补油泵安装槽;4—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5—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7—摆线泵油道板;8—摆线泵外环;9—摆线泵内转子;10—摆线泵外转子;11—摆线泵上盖;13—压力油输出油道;14—轴孔Ⅱ;15—压力油进油道;16—定位销Ⅰ;18—定位卡槽Ⅰ;19—定位卡槽Ⅱ;20—定位卡槽Ⅲ;21—油路Ⅰ;22—油路Ⅱ;23—油路Ⅲ;24—油路Ⅳ;25—进油支路;26—单向阀;27—油路Ⅴ;28—单向阀;29—轴孔;30—轴孔Ⅳ;31—进油嘴;32—堵头;33—出油嘴;34—行走工作台;35—发动机;36—油箱;37—散热水管;38—前操控台;39—后操控台;40—动力输入轴;41—动力输出轴;42—变量液压柱塞泵;43—拨禾、扶禾、割刀操控杆;44—脱粒集粮离合器操控杆;45—农业作业车左右转向及刹车操控杆;46—静液压无级变速器操控杆;47—液压马达;48—油封;49—0型油封槽;50—摆线泵外壳;51—密封圈;52—定位销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变量液压柱塞泵和液压马达是现有技术,其结构原理在此不再累述。
如图1、2、3所示,第一种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包括中央部件1和摆线补油泵。中央部件1为一矩形盘,中央部件可由铝合金浇注成型。中央部件1上设置一轴孔Ⅰ2和轴孔29(动力输入轴40穿过轴孔Ⅰ2,动力输出轴41穿过轴孔29)。中央部件1内设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轴孔Ⅰ2设置在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内,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的内壁上设置定位销Ⅰ16。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内设置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和一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5(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靠近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分别设置成液压油通道,主要方便与上方的摆线泵油道板7上的压力油进油道15相通),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和一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5呈三角形分布,轴孔Ⅰ2位于三角形分布的中部。
摆线补油泵包括摆线泵油道板7、摆线泵外环8、摆线泵内转子9、摆线泵外转子10和摆线泵上盖11,摆线补油泵安装在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内。
摆线泵油道板7上设置轴孔Ⅱ14,摆线泵油道板7上设置一定位卡槽Ⅰ18,在摆线泵油道板7上具有压力油输出油道13和与轴孔Ⅱ14连通的压力油进油道15,摆线泵油道板7安装在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内,摆线泵油道板7上的定位卡槽Ⅰ18卡在定位销Ⅰ16上(使摆线泵油道板7与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形成径向固定配合,径向是指轴孔Ⅰ2的径向)。摆线泵油道板7上的压力油输出油道13与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5相通,摆线泵油道板7上的压力油进油道15与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相互换连通(即摆线泵油道板7上的压力油进油道15与第一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连通时,另一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被封堵,翻转摆线泵油道板7后,摆线泵油道板7上的压力油进油道15与第二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连通,第一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被封堵)。
摆线泵外环8上设置一定位卡槽Ⅱ19,摆线泵外环8安装在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内,摆线泵外环8上的定位卡槽Ⅱ19卡在定位销Ⅰ16上(使摆线泵外环8与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形成径向固定配合,径向是指轴孔Ⅰ2的径向)。摆线泵内转子9和摆线泵外转子10安装在摆线泵外环8内,摆线泵内转子9位于摆线泵外转子10内,摆线泵外转子10与摆线泵外环8转动配合。
摆线泵上盖11上设置轴孔Ⅳ30和一定位卡槽Ⅲ20,摆线泵上盖11安装在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内,定位卡槽Ⅲ20卡在定位销Ⅰ16上(使摆线泵上盖11与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在径向方向上固定配合,径向是指轴孔Ⅰ2的径向),摆线泵上盖11盖在摆线泵外环8上并将摆线泵内转子9和摆线泵外转子10封装在摆线泵外环8内,摆线泵上盖11与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在径向方向上固定配合。摆线泵内转子9和摆线泵外转子10之间的通道与对应的摆线泵油道板7上的压力油输出油道13和压力油进油道15相通。
实现差动,第一种方式是将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相对轴孔Ⅰ2为偏心孔,摆线泵外环8的内孔与轴孔Ⅰ2同轴心。第二种方式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与轴孔Ⅰ2同轴心,摆线泵外环8的内孔相对轴孔Ⅰ2为偏心孔。
中央部件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油路Ⅰ21和油路Ⅱ22,中央部件1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油路Ⅲ23和油路Ⅳ24。长度方向的油路Ⅰ21和油路Ⅱ22与宽度方向的油路Ⅲ23和油路Ⅳ24交叉连通。中央部件1的两侧分别设置进油支路25,两条进油支路25分别与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对应连通,需要其中的一个进油支路25时,可将该进油支路25与进油接头连接,而将另一个进油支路25进行封堵便可。油路Ⅲ23的两端分别设置单向阀26,其中一单向阀26的阀芯顶在该油路Ⅲ23与油路Ⅰ21的交叉口上,另一单向阀26的阀芯顶在该油路Ⅲ23与油路Ⅱ22的交叉口上。该油路Ⅲ23与油路Ⅴ27的一端连接,油路Ⅴ27的另一端与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5连通,油路Ⅴ27连接在油路Ⅲ23的中部。油路Ⅳ24的两端为高压液压油输出口,油路Ⅰ21和油路Ⅱ22靠近油路Ⅳ24的一端分别设置单向阀28,油路Ⅰ21上的单向阀28的阀芯顶在油路Ⅰ21与油路Ⅳ24的交叉口上,油路Ⅱ22上的单向阀28的阀芯顶在油路Ⅱ22与油路Ⅳ24的交叉口上。
在图3中,当油从一与进油支路25连接的进油嘴31进入时,另一进油支路25用堵头32进行封堵,油从进油嘴31进入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5内的油输入油路Ⅴ27,再由油路Ⅴ27进入油路Ⅲ23内,油路Ⅰ21和油路Ⅱ22中那路的油压较低,便可冲开那个油路上的单向阀,油进而输入油路Ⅳ24,使油路Ⅳ24中始终保持高压,只需将油路Ⅳ24的一端通过出油嘴33与收割机上的收割台的举升油缸连接,通过该油路实现收割台的升降运动。
本发明将摆线补油泵的进出油口全设计在中央部件1内,摆线补油泵设计为由摆线泵内转子9、摆线泵外转子10、摆线泵外环8、摆线泵油道板7和摆线泵上盖11组成。通过摆线泵油道板7翻转安装,便可改变进油口的方向,根据需求将使用其中的一个摆线泵液压油进油口,而将另一个摆线泵液压油进油口进行封堵即可。整个摆线补油泵装入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内后与中央部件1构成一个完整的平面,带轴油封的摆线泵上盖板11直接与变速箱箱体装配连接,在变速箱箱体装配的接触面上需安装轴油封。中央部件1的另一平面与变量液压柱塞泵42和液压马达47的壳体端面通过密封圈密封配合,如图4、5所示。而静液压无级变速器的部分配件可以精冲压加工,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在中央部件1的一端油路中设置一对单向阀28(即图3中左端的两个单向阀),中央部件1的两侧面设置高压油输出口(即油路Ⅳ24的两端为高压液压油输出口),高压油输出口与液压缸连接,可供收割机的割台升降调节使用,不论收割机前行或后退,都可调节割台的升降。液压缸采用单动式液压缸,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压力油驱动活塞上升,使连接于活塞杆的割台上升,通过将液压缸中的液压油排出至油箱,在割台的压力作用下,将活塞杆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割台下降。
静液压无级变速器设有通过闭回油路将变量液压柱塞泵42、液压马达47和摆线补油泵连接的中央部件,在中央部件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可供选择使用的摆线补油泵进油的进油支路25,中央部件两侧还设置有两个可输出高压油的油路Ⅳ24,中央部件1的一面是与变量液压柱塞泵42和液压马达47的壳体端面通过密封配合装配的安装部。中央部件1的另一面靠液压马达47的一端是经O形油封与驱动的变速箱装配的安装部;中央部件的另一面靠变量液压柱塞泵一端经O形油封与带轴油封的摆线补油泵盖板的安装部。如装配结合部件上装配轴油封,中央部件的另一面就可直接经O形油封与装配结合部件装配。
静液压无级变速器的另一种结构如图6、7所示,该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包括中央部件1和摆线补油泵,中央部件1上设置一轴孔Ⅰ2;中央部件1内且靠近轴孔Ⅰ2设置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和一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5。摆线补油泵包括摆线泵油道板7、摆线泵内转子9、摆线泵外转子10和摆线泵外壳50。
摆线泵油道板7上设置轴孔Ⅱ14,在摆线泵油道板7上具有压力油输出油道13和与轴孔Ⅱ14连通的压力油进油道15。摆线泵油道板7的设计与第一种静液压无级变速器上的摆线泵油道板7设计相同。
摆线泵油道板7、摆线泵内转子9和摆线泵外转子10安装在摆线泵外壳50内,摆线泵外壳50的内壁上设置定位销Ⅱ52,摆线泵油道板7上设置一定位卡槽Ⅰ18,定位卡槽Ⅰ18卡在定位销Ⅱ52上(使摆线泵油道板7与摆线泵外壳50在径向方向上固定配合,径向是指轴孔Ⅰ2的径向),摆线泵外转子10与摆线泵外壳50转动配合,摆线泵内转子9位于摆线泵外转子10内,摆线泵外壳50安装在中央部件1上并通过密封圈51与中央部件1密封配合,摆线泵油道板7靠在中央部件1上,摆线泵油道板7上的压力油输出油道13与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5相通,摆线泵油道板7上的压力油进油道15与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相互换连通;摆线泵内转子9和摆线泵外转子10之间的通道与对应的摆线泵油道板7上的压力油输出油道13和压力油进油道15相通。
第二种静液压无级变速器上的中央部件的油路结构与第一种静液压无级变速器上的中央部件的油路结构相同,在此不再重复累述。第二种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将摆线补油泵安装在中央部件1的板面上,其工作原理与第一种静液压无级变速器相同,在此也不再重复累述。第二种静液压无级变速器与变量液压柱塞泵和液压马达装配连接的结构如图8、9所示。变量液压柱塞泵的旋转轴可以一端穿过泵壳接入驱动动力,另一端也可以穿过中央部件接入动力,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液压马达的旋转轴可以一端穿过泵壳与输出动力连接,另一端也可以穿过中央部件与输出动力连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中央部件与摆线泵壳体连接的一面可以与变速箱体装配连接,中央部件的另一面也可以与输出装配面。
变量液压柱塞泵和液压马达的外壳上端散热片与连接柱在上一个平面,变量液压柱塞泵和液压马达的驱动轴伸出外壳便可以此平面作装配结合部。液压柱塞泵液和液压马达的驱动轴两端都可供选择作为动力连接轴。
使用该静液压无级变速器时,将该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安装在行走工作台34的行走驱动变速器上,如图10所示,发动机35安装在行走工作台34的后部,油箱36也设置在行走工作台34的后部并靠发动机35的一侧,在行走工作台34的后侧安装矩形方管,矩形方管的两端封闭,一端封板上设置进水口,另一端封板上设置出水口,进而构成一散热水箱37,利用散热水箱便可达到油箱36散热的需求。在行走工作台34的前端安装前操控台38,在行走工作台34的后端安装后操控台39,前操控台38的结构如图11所示,后操控台39的结构如图12所示,图中43为拨禾、扶禾、割刀操控杆,44为脱粒集粮离合器操控杆,45为农业作业车左右转向及刹车操控杆,46为静液压无级变速器操控杆。后操控台39上的操作杆上有两圆柱的左右控制摆臂,摆臂的旋转轴与左右摆臂、主摆臂装配,操作杆向后拉动,主摆臂移动进而带动左右摆臂拉动拉索刹车,松开后扭簧复位;操控杆左右移动,带动左或右摆臂旋转移动,操作杆向后移动,左右摆臂向前移动,实现刹车转向。左右摆臂上分别有拉索接头两个,两个接头连接的拉索一个向上,一个向下,一个拉索接头连接前操控台,形成两操控台联动,前操控台静液压无级变速器操控杆上的两根拉索与后操控杆上的两个拉索是并联的,前转向操控杆上的两根拉索与后转向操控杆上的两根拉索也是并联的,在前操控台与割台拆卸后,后操控台可操控农业作业车转向和无级变速的运行。前操控台经割台举升机构与割台连接,后操控台安装在行走变速箱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包括中央部件(1)和摆线补油泵,所述中央部件(1)上设置一轴孔Ⅰ(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件(1)内设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所述轴孔Ⅰ(2)设置在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内;所述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内设置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和一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5);
所述摆线补油泵包括摆线泵油道板(7)、摆线泵外环(8)、摆线泵内转子(9)、摆线泵外转子(10)和摆线泵上盖(11);
所述摆线泵油道板(7)上设置轴孔Ⅱ(14),在摆线泵油道板(7)上具有压力油输出油道(13)和与轴孔Ⅱ(14)连通的压力油进油道(15);
所述摆线泵油道板(7)和摆线泵外环(8)依次安装在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内并与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在径向方向上固定配合;所述摆线泵油道板(7)上的压力油输出油道(13)与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5)相通,摆线泵油道板(7)上的压力油进油道(15)与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相互换连通;所述摆线泵内转子(9)和摆线泵外转子(10)安装在摆线泵外环(8)内,摆线泵内转子(9)位于摆线泵外转子(10)内,所述摆线泵外转子(10)与摆线泵外环(8)转动配合;所述摆线泵上盖(11)盖在摆线泵外环(8)上并将摆线泵内转子(9)和摆线泵外转子(10)封装在摆线泵外环(8)内,摆线泵上盖(11)与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在径向方向上固定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的内壁上设置定位销Ⅰ(16),所述摆线泵油道板(7)上设置一定位卡槽Ⅰ(18),所述摆线泵外环(8)上设置一定位卡槽Ⅱ(19);所述摆线泵上盖(11)上设置一定位卡槽Ⅲ(20);所述定位卡槽Ⅰ(18)、定位卡槽Ⅱ(19)和定位卡槽Ⅲ(20)卡在定位销Ⅰ(1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相对轴孔Ⅰ(2)为偏心孔,所述摆线泵外环(8)的内孔与轴孔Ⅰ(2)同轴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线补油泵安装槽(3)与轴孔Ⅰ(2)同轴心,所述摆线泵外环(8)的内孔相对轴孔Ⅰ(2)为偏心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件(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油路Ⅰ(21)和油路Ⅱ(22),所述中央部件(1)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油路Ⅲ(23)和油路Ⅳ(24),长度方向的油路Ⅰ(21)和油路Ⅱ(22)与宽度方向的油路Ⅲ(23)和油路Ⅳ(24)交叉连通;所述中央部件(1)的两侧分别设置进油支路(25),两条进油支路(25)分别与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对应连通;油路Ⅲ(23)的两端分别设置单向阀(26),其中一单向阀(26)的阀芯顶在该油路Ⅲ(23)与油路Ⅰ(21)的交叉口上,另一单向阀(26)的阀芯顶在该油路Ⅲ(23)与油路Ⅱ(22)的交叉口上;该油路Ⅲ(23)与油路Ⅴ(27)的一端连接,油路Ⅴ(27)的另一端与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5)连通;油路Ⅳ(24)的两端为高压液压油输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Ⅰ(21)和油路Ⅱ(22)靠近油路Ⅳ(24)的一端分别设置单向阀(28),油路Ⅰ(21)上的单向阀(28)的阀芯顶在油路Ⅳ(24)与油路Ⅰ(21)的交叉口上,油路Ⅱ(22)上的单向阀(28)的阀芯顶在油路Ⅳ(24)与油路Ⅱ(22)的交叉口上。
7.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包括中央部件(1)和摆线补油泵,所述中央部件(1)上设置一轴孔Ⅰ(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件(1)内且靠近轴孔Ⅰ(2)设置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和一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5);
所述摆线补油泵包括摆线泵油道板(7)、摆线泵内转子(9)、摆线泵外转子(10)和摆线泵外壳(50);
所述摆线泵油道板(7)上设置轴孔Ⅱ(14),在摆线泵油道板(7)上具有压力油输出油道(13)和与轴孔Ⅱ(14)连通的压力油进油道(15);
所述摆线泵油道板(7)、摆线泵内转子(9)和摆线泵外转子(10)安装在摆线泵外壳(50)内,摆线泵油道板(7)与摆线泵外壳(50)在径向方向上固定配合,摆线泵外转子(10)与摆线泵外壳(50)转动配合,摆线泵内转子(9)位于摆线泵外转子(10)内,所述摆线泵外壳(50)安装在中央部件(1)上并与中央部件(1)密封配合,摆线泵油道板(7)靠在中央部件(1)上,所述摆线泵油道板(7)上的压力油输出油道(13)与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5)相通,摆线泵油道板(7)上的压力油进油道(15)与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相互换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线泵外壳(50)的内壁上设置定位销Ⅱ(52),所述摆线泵油道板(7)上设置一定位卡槽Ⅰ(18),所述定位卡槽Ⅰ(18)卡在定位销Ⅱ(52)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部件(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油路Ⅰ(21)和油路Ⅱ(22),所述中央部件(1)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油路Ⅲ(23)和油路Ⅳ(24),长度方向的油路Ⅰ(21)和油路Ⅱ(22)与宽度方向的油路Ⅲ(23)和油路Ⅳ(24)交叉连通;所述中央部件(1)的两侧分别设置进油支路(25),两条进油支路(25)分别与两个摆线补油泵液压油进油口(4)对应连通;油路Ⅲ(23)的两端分别设置单向阀(26),其中一单向阀(26)的阀芯顶在该油路Ⅲ(23)与油路Ⅰ(21)的交叉口上,另一单向阀(26)的阀芯顶在该油路Ⅲ(23)与油路Ⅱ(22)的交叉口上;该油路Ⅲ(23)与油路Ⅴ(27)的一端连接,油路Ⅴ(27)的另一端与摆线补油泵液压油出油口(5)连通;油路Ⅳ(24)的两端为高压液压油输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Ⅰ(21)和油路Ⅱ(22)靠近油路Ⅳ(24)的一端分别设置单向阀(28),油路Ⅰ(21)上的单向阀(28)的阀芯顶在油路Ⅳ(24)与油路Ⅰ(21)的交叉口上,油路Ⅱ(22)上的单向阀(28)的阀芯顶在油路Ⅳ(24)与油路Ⅱ(22)的交叉口上。
CN201410381082.9A 2014-08-05 2014-08-05 静液压无级变速器 Active CN1041652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1082.9A CN104165219B (zh) 2014-08-05 2014-08-05 静液压无级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1082.9A CN104165219B (zh) 2014-08-05 2014-08-05 静液压无级变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5219A CN104165219A (zh) 2014-11-26
CN104165219B true CN104165219B (zh) 2016-05-25

Family

ID=51909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1082.9A Active CN104165219B (zh) 2014-08-05 2014-08-05 静液压无级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652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30038B2 (en) 2015-10-02 2018-11-20 Deere & Company Corn head row unit gearbox drive shaft seal
US9863516B2 (en) * 2015-10-02 2018-01-09 Deere & Company Corn head row unit gearbox lubrication
CN108105373A (zh) * 2018-01-11 2018-06-01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油泵壳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96536A (en) * 1966-08-08 1968-08-13 Cessna Aircraft Co Hydraulic transmission
KR100755885B1 (ko) * 2006-07-13 2007-09-06 주식회사 제일유압 사판식 정유압 트랜스미션
DE102008008236A1 (de) * 2008-02-08 2009-08-13 Markus Liebherr International Ag Hydrostatisch leistungsverzweigtes Getriebe
CN203548861U (zh) * 2013-11-27 2014-04-16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 静液压无级变速器的操纵装置
CN204083194U (zh) * 2014-08-05 2015-01-07 何嘉俊 静液压无级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5219A (zh) 2014-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5219B (zh) 静液压无级变速器
CN203868275U (zh) 一种液压无级变速传动机构
CN102501917A (zh) 一种农用机器人移动平台电控液压驱动转向装置
CN105270469B (zh) 一种基于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驱动转向系统
CN201124757Y (zh) 全液压驱动装载型拖拉机
CN105557103A (zh) 一种静液压驱动的高速插秧机底盘
CN108184353A (zh) 一种静液压驱动的水田工作装置通用底盘
CN203194163U (zh) 用于联合收割机的机身液压驱动系统
CN204083194U (zh) 静液压无级变速器
CN201057256Y (zh) 滑移装载机新型液压传动装置
CN203186097U (zh) 一种单泵双马达液压式传动系统
CN205052217U (zh) 一种联合收割机履带的传动系统
CN103267003B (zh) 手动变量双联柱塞泵
CN204113779U (zh) 滑移装载机开式液压系统
CN104179738B (zh) 一种滑移装载机开式液压系统
CN201884915U (zh) 一种具有双出油口的机油泵
CN204119759U (zh) 一种翻转式深松耕种机
CN203604288U (zh) 集成式液压变压器用配流盘
CN103010014A (zh) 插秧机的电液混合驱动系统
CN202971366U (zh) 插秧机的全液压驱动系统
CN205533478U (zh) 液压绞车并联多泵多速液压系统
CN205930278U (zh) 一种全新式的机械驱动为主液压驱动为辅的四轮驱动行走系统
CN206617288U (zh) 一种变速双作用往复泵
CN204641406U (zh) 一种安装在青贮机发动机飞轮壳处的动力分配和传动系统
CN204755434U (zh) 液压传动装置的宽中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