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6024A - 一种自适应电压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电压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6024A
CN104156024A CN201410424146.9A CN201410424146A CN104156024A CN 104156024 A CN104156024 A CN 104156024A CN 201410424146 A CN201410424146 A CN 201410424146A CN 104156024 A CN104156024 A CN 104156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termination
output
input end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41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56024B (zh
Inventor
罗萍
付松林
白春蕾
甄少伟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4104241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56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56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6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56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60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电压调节器。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是根据延迟检测的结果,控制模块对数字脉宽调制器(DPWM)的输入码进行加减操作,这种加减方式对应于频域中的一个零频率处的极点,利用了这个极点来控制环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环路为PWM调制模式,输出电压纹波较小的优点。本发明尤其适用于自适应电压调节器。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电压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自适应电压调节器。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可以集成到一颗芯片里面,这极大的促进了便携式设备的发展。便携式设备的功耗决定了其一次充电可使用的时间,随着功能的增加,其功耗也在急剧增加,如何减少便携式设备的功耗成为了集成电路领域的热门课题。
基于流水线结构的数字负载,如中央处理器(CPU)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都能在不同的时钟频率下工作。高频工作的数字电路中,门电路的开关功耗是功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关功耗与工作频率成正比,与工作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对于给定的工作任务,CPU或DSP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钟周期个数是确定的,只降低CPU或DSP的工作频率而不改变其工作电压,完成此任务消耗的总能量是不变的。而在工作频率固定时,适当降低CPU或DSP的电源电压,其消耗的能量将明显减小。根据不同的工艺偏差、温度和负载工作频率实时自适应地调节负载供电电压,使其能量消耗最小化,这种低功耗方法称为自适应电压调节(AVS,Adaptive Voltage Scaling)。
在目前,自适应电压调节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ADC、DPID、DPWM构成控制环路做成自适应DC-DC变换器,但此法需要数字环路补偿;2)根据电压调节过程中负载电路(CPU或DSP)的运行出错率来调节电压,同时用错误校正机制来纠正错误来实现自适应电压调节,但此法实现复杂,且系统纠错耗费时间。3)基于有限状态机设计的全数字的不需要PID补偿的自适应Buck功率变换器,但其电路实现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采用主极点补偿方式的自适应电压调节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自适应电压调节器,包括电源模块、驱动及死区控制模块、数字脉宽调制器、工作模块切换模块、主极点补偿模块、延迟检测模块、软启动模块和数控振荡器;其中,驱动及死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接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接外部电源,其接地端接地电位,其输出端接延迟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延迟检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接数控振荡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接主极点补偿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数控振荡器的输入端为频率控制码;主极点补偿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接工作模块切换模块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接工作模块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工作模块切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接软启动模块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接数字脉宽调制器的输入端;数字脉宽调制器的输出端接驱动及死区控制模块;主极点补偿模块的时钟信号及使能端、软启动模块的时钟信号及使能端和数字脉宽调制器的时钟信号及使能端均接外部时钟信号和使能控制信号。
具体的,如图2所述,所述数字脉宽调制器由计数器、比较器、延迟线、选择器、分频器和RS触发器构成;其中,计数器接外部时钟信号和使能控制信号,其输出端接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比较器的使能端接使能控制信号,其第二输入端接工作切换模块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接延迟线的输入端和选择器的第一输入端;延迟线的输出端接选择器的第二输入端;选择器的第三输入端接工作切换模块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接RS触发器的R输入端;分频器接外部时钟信号和使能控制信号,其输出端接RS触发器的S输出端;RS触发器的输出端输出PWM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环路为PWM调制模式,输出电压纹波较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适应电压调节器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数字脉宽调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延迟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调压过程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是根据延迟检测的结果,控制模块对数字脉宽调制器(DPWM)的输入码进行加减操作,这种加减方式对应于频域中的一个零频率处的极点,利用了这个极点来控制环路。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主极点补偿方式的自适应电压调节器。调压时,首先是延迟线检测模块对延迟时间进行检测,由于有两个检测节点,故检测结果有三种情况,即00、01、11,然后根据检测结果通过控制模块对DPWM输入控制码进行调节,当检测结果表示电压较低,则增加DPWM输入控制码,当检测结果表示电压刚好满足,则DPWM输入控制码保持不变,当检测结果表示电压较高时,则减小DPWM输入控制码。通过DPWM输入控制码的改变来改变栅控信号的占空比,从而改变功率级输出电压,最终使输出电压刚好满足当前频率下负载能正常工作。
延迟线是数字负载的关键路径的复制。调压时,通过检测测试信号在延迟线中的传输延迟,由此确定该输出电压下负载能否正常工作。通过改变栅控信号的占空比来达到调节其输出电压的目的。保证数字负载在给定的工作时钟频率下工作电压最低,有效地降低数字负载的功耗。
如图1所示,以Buck功率变换器为例:Vin为该自适应电压调节器的输入电压;V_AVS是该自适应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电压;外部时钟信号由晶振提供,这里以32MHz为例;数控振荡器可根据外部频率控制码产生相应频率的方波信号;延迟检测模块检测当前电压是否满足当前的频率信号,检测结果为两个检测节点处的输出信号;主极点补偿模块根据检测结果对DPWM的输入控制码进行调节;软启动模块提供软启动阶段的DPWM控制码;软启动控制模块对软启动进行控制;数字脉宽调制器DPWM,通过输入码的控制产生相应占空比的方波信号;驱动及死区时间控制模块对功率管栅极信号增加驱动能力,同时让gp、gn具有死区,防止PPMOS、PNMOS同时导通;PPMOS为功率PMOS管;PNMOS为功率NMOS管;L是储能电感;C是滤波电容。频率信号为数控振荡器输出的相应频率的方波信号,作为延迟检测模块的输入;延迟检测结果信号为延迟检测模块的两位输出信号,它有三种取值,代表着输出电压过高、合适、过低三种状态;dnext为控制模块根据延迟检测结果的值对DPWM输入码调整后的值;d为DPWM输入码,PWM为其输出的对应的方波信号;gp、gn分别为增加了驱动能力和死区时间的PPMOS、PNMOS的栅驱动信号。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采用主极点补偿方式的自适应电压调节器。其中,DPWM模块的基本原理图如图2所示,其控制输入码d[8:0]是图1中工作模式切换模块输出的9为控制码d,其中高4位d[8:5]用于控制计数的时长,低5位用于选择延迟链的长度从而控制延迟的时长,两者的共同作用决定了输出脉冲的宽度。延迟线的结构如图3所示,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关键路劲长度L,安全裕度△L和BUF。其调压过程工作流程图如图4所示:当外部输入DCO控制码时,DCO产生相应频率的方波信号,延迟检测模块在给定的频率信号下检测延迟时间,检测结果有00、01、11三种,当检测到01时,认为输出电压刚好满足要求,DPWM输入码保持不变;当检测到00时,说明电压过高,DPWM输入码减1,然后再对新的电压值进行延迟检测,直到检测到01;当检测到11时,说明电压过高,DPWM输入码加1,然后再对新的电压值进行延迟检测,直到检测到01。这样,通过若干次检测、调节的过程,输出电压就会使检测结果为01,得到该频率下负载正常工作的最低电压。
上述技术方案中:
驱动及死区控制模块给功率管提供足够的驱动能力,同时严格控制功率NMOS管和PMOS关的开启与关断,避免二者同时导通;环路控制包含了加减计数器构成的主极点补偿模块和数字脉宽调制器等电路;延迟检测模块对延迟时间进行检测,判断当前的输出电压是否满足当前的频率。数控振荡器产生的信号经过延迟检测模块后的输出信号作为主极点补偿模块的输入;主极点补偿模块根据延迟检测的结果对当前的DPWM输入码进行调节。DPWM输入码的改变使得输出方波信号的占空比随之改变,从而通过栅控信号占空比的改变来调节输出电压。
本技术方案中,当需要调节负载工作频率时(对应于数控振荡器的输入频率控制码的改变),首先是延迟检测模块对延迟时间进行检测,决定是需要上调压或者需要下调压,当需要上调压时,主极点补偿模块对当前DPWM输入码加1;当需要下调压时,主极点补偿模块对当前DPWM输入码减1;然后再进行检测、调节,这样的过程以周期NT进行(T是开关频率,N是一整数),直至延迟检测模块检测到输出电压刚好满足当前频率时停止这个过程。这样,得到的输出电压就是该频率下负载恰好正常工作的最低电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自适应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电压V_AVS首先通过延迟线检测电路进行检测,判断V_AVS是否满足当前的工作频率,此工作频率在本发明中是指数控振荡器的输出方波的频率。
延迟检测模块是检测信号能否在一个数控振荡器输出周期内通过延迟线,若能通过则输出0,若不能通过则输出1,延迟线由三部分组成:L、△L、BUF,L是负载关键路径的复制,△L是安全裕度,BUF是一个提供很小延迟的缓冲,延迟线检测的节点有两个,第一个设置在L+△L长度处,第二个设置在L+△L+BUF长度处,当两个检测节点检测结果均为00时表示电压较高,当第一个检测节点检测结果为0而第二个检测节点检测结果为1时表示电压刚好满足要求,当两个检测检点检测结果均为11时表示电压较低。
当延迟检测完毕后,延迟检测结果作为主极点补偿模块的输入,主极点补偿模块根据不同的检测结果对当前DPWM控制码进行调节。当检测结果为00时,电压较高,对DPWM控制码减1;当检测结果为01时,电压刚好满足,DPWM控制码保持不变;当检测结果为11时,电压较低,对DPWM控制码加1。对DPWM控制码进行调节后,经过NT(N为一整数,T为开关周期)的时间,输出电压达到一个新的值,延迟检测模块再次进行检测,主极点补偿模块根据检测结果再次进行调节,直到检测结果为01,DPWM控制码保持不变,输出电压稳定下来,这时的输出电压值为该频率下负载能正常工作的最低电压。
在上述过程中,主极点补偿模块对DPWM控制码进行调节,其增量式传函可表示为:
d[n+1]=d[n]+e[n+1]
对应的Z域传函为:
d [ n + 1 ] e [ n + 1 ] = z z - 1
经双线性变换可得s域传函为:
c ( s ) = 2 + T s S 2 T s S
这里的Ts为上述的NT,由s域传函可以看出,控制模块引入了一个零频率处的极点以及高频处的零点,这里主要利用了零频率处的极点对环路进行补偿,其中的N应选取合适的数值,它会影响环路的带宽和相位裕度。
DPWM根据主极点补偿模块对其输入控制码的改变而产生相应的占空比信号,本发明中所设计的DPWM为计数加延迟的混合式结构,是计数式DPWM和延迟式DPWM的一种折中。
DPWM输出的方波信号经过驱动及死区控制模块后产生gp、gn两个信号,gp、gn具有更强的驱动能力,且gp、gn具有死区时间,可以避免PPMOS和PNMOS同时导通而造成的瞬时大电流,其中gp驱动PPMOS管,gn驱动PNMOS管。
本方案中所用的数字负载、功率开关管(PPMOS和PNMOS)、延迟检测模块、数控振荡器、数字脉宽调制器、主极点补偿模块、软启动、软启动控制以及驱动及死区控制模块均可以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中。
本方案中的延迟线的基本延迟单元由一端反相的二输入或非门构成,也可以由其它基本逻辑门构成,也可以由基本逻辑门和电容结合构成。
本方案中的自适应电压调节器适用于各种开关电源拓扑,包括隔离式、非隔离式、Boost、Buck、Buck-Boost、Flyback、Forward、Cuk等电路。

Claims (2)

1.一种自适应电压调节器,包括电源模块、驱动及死区控制模块、数字脉宽调制器、工作模块切换模块、主极点补偿模块、延迟检测模块、软启动模块和数控振荡器;其中,驱动及死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接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接外部电源,其接地端接地电位,其输出端接延迟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延迟检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接数控振荡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接主极点补偿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数控振荡器的输入端为频率控制码;主极点补偿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接工作模块切换模块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接工作模块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工作模块切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接软启动模块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接数字脉宽调制器的输入端;数字脉宽调制器的输出端接驱动及死区控制模块;主极点补偿模块的时钟信号及使能端、软启动模块的时钟信号及使能端和数字脉宽调制器的时钟信号及使能端均接外部时钟信号和使能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脉宽调制器由计数器、比较器、延迟线、选择器、分频器和RS触发器构成;其中,计数器接外部时钟信号和使能控制信号,其输出端接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比较器的使能端接使能控制信号,其第二输入端接工作切换模块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接延迟线的输入端和选择器的第一输入端;延迟线的输出端接选择器的第二输入端;选择器的第三输入端接工作切换模块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接RS触发器的R输入端;分频器接外部时钟信号和使能控制信号,其输出端接RS触发器的S输出端;RS触发器的输出端输出PWM信号。
CN201410424146.9A 2014-08-26 2014-08-26 一种自适应电压调节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56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4146.9A CN104156024B (zh) 2014-08-26 2014-08-26 一种自适应电压调节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4146.9A CN104156024B (zh) 2014-08-26 2014-08-26 一种自适应电压调节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6024A true CN104156024A (zh) 2014-11-19
CN104156024B CN104156024B (zh) 2016-02-03

Family

ID=51881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414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56024B (zh) 2014-08-26 2014-08-26 一种自适应电压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56024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8576A (zh) * 2016-05-23 2016-09-21 珠海市杰理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和系统
WO2017020851A1 (en) * 2015-08-06 2017-02-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scheme for io-pin-less calibration or trimming of on-chip regulators
CN107992147A (zh) * 2017-12-18 2018-05-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 一种可编程多路输出数字电源
CN108566183A (zh) * 2018-05-08 2018-09-21 南京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脉宽调制器及脉宽调制信号产生方法
CN111221374A (zh) * 2020-01-16 2020-06-02 东南大学 一种全集成负载极点补偿线性稳压器
CN112947669A (zh) * 2021-03-25 2021-06-11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soc自适应电压调节系统
CN117040263A (zh) * 2023-08-03 2023-11-10 北京伽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启动电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9933A (zh) * 2003-10-02 2005-05-25 英特赛尔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可级联电流型调节器
US20060017421A1 (en) * 2004-07-26 2006-01-26 Intersil America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boosting system bus when charging a battery
CN1848637A (zh) * 2005-04-04 2006-10-18 汤姆森特许公司 带有几个隔离的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器
CN101807852A (zh) * 2009-02-12 2010-08-18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直流转换器
CN102651611A (zh) * 2011-02-24 2012-08-29 马克西姆综合产品公司 Dc/dc转换器的延迟补偿系统和方法
US20120268093A1 (en) * 2011-04-25 2012-10-25 Fuji Electric Co., Ltd. Dc-dc converter control method and dc-dc converter control circui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9933A (zh) * 2003-10-02 2005-05-25 英特赛尔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可级联电流型调节器
US20060017421A1 (en) * 2004-07-26 2006-01-26 Intersil America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boosting system bus when charging a battery
CN1848637A (zh) * 2005-04-04 2006-10-18 汤姆森特许公司 带有几个隔离的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器
CN101807852A (zh) * 2009-02-12 2010-08-18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直流转换器
CN102651611A (zh) * 2011-02-24 2012-08-29 马克西姆综合产品公司 Dc/dc转换器的延迟补偿系统和方法
US20120268093A1 (en) * 2011-04-25 2012-10-25 Fuji Electric Co., Ltd. Dc-dc converter control method and dc-dc converter control circuit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代高强 等: "一种稳压值可调的有源箝位电路设计", 《中国集成电路》, no. 159, 31 August 2012 (2012-08-31) *
陈程 等: "一种应用于DC/DC转换器的高效PWM控制电路的设计", 《中国集成电路》, no. 147, 31 August 2011 (2011-08-31)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0851A1 (en) * 2015-08-06 2017-02-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scheme for io-pin-less calibration or trimming of on-chip regulators
US9608605B2 (en) 2015-08-06 2017-03-2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scheme for IO-pin-less calibration or trimming of on-chip regulators
CN105958576A (zh) * 2016-05-23 2016-09-21 珠海市杰理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和系统
CN105958576B (zh) * 2016-05-23 2018-08-17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和系统
CN107992147A (zh) * 2017-12-18 2018-05-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 一种可编程多路输出数字电源
CN108566183A (zh) * 2018-05-08 2018-09-21 南京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脉宽调制器及脉宽调制信号产生方法
CN111221374A (zh) * 2020-01-16 2020-06-02 东南大学 一种全集成负载极点补偿线性稳压器
CN112947669A (zh) * 2021-03-25 2021-06-11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soc自适应电压调节系统
CN112947669B (zh) * 2021-03-25 2022-09-27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soc自适应电压调节系统
CN117040263A (zh) * 2023-08-03 2023-11-10 北京伽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启动电路
CN117040263B (zh) * 2023-08-03 2024-04-12 北京伽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启动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6024B (zh)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6024B (zh) 一种自适应电压调节器
US10756627B2 (en) Enhanced switching regulator topology with adaptive duty control and seamless transition of operating modes
US9362833B2 (en) Constant voltage constant current control circuits and methods with improved load regulation
KR100945437B1 (ko) 스위칭 레귤레이터
Su et al. Ultra fast fixed-frequency hysteretic buck converter with maximum charging current control and adaptive delay compensation for DVS applications
CN102652390B (zh) 用于高电压切换调节器的有效电流感测
CN104660054B (zh) 一种适用于原边反馈反激变换器的跳脉冲模式psm控制方法
US7944721B2 (en) Switching control circuit for multi-channels and multi-phases power converter operated at continuous current mode
US20150002115A1 (en) Series-capacitor buck converter multiphase controller
Tsai et al. A stable mode-transition technique for a digitally controlled non-inverting buck–boost DC–DC converter
WO2014038684A1 (en) Switching regul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951149B (zh) 一种适用于固定关断时间控制升压变换器的频率控制电路
EP3151407B1 (en) Method for driving a resonant converter, and corresponding converter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6026653A (zh) 具有斜坡补偿的升降压变换器及其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CN108141047A (zh) 无线充电接收器
CN111200365B (zh) 一种反激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电路
CN101995895B (zh) 一种基于psm调制模式的自适应电压调节器
CN101995894A (zh) 一种基于优化psm调制模式的自适应电压调节器
CN113541491A (zh) 多模式切换低动态干扰的4管同步控制升降压变换电路
CN103633831A (zh) 控制电路、时间计算单元及控制电路操作方法
CN104009637B (zh) 一种buck-boost开关电压调整器
CN112117899A (zh) 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boost转换器
CN103036420A (zh) 一种闭环控制电源系统和电源控制方法
Zhen et al. A high efficiency synchronous buck converter with adaptive dead time control for dynamic voltage scaling applications
CN104076855B (zh) 一种基于psm调制模式的自适应电压调节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