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3307A - 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3307A
CN104153307A CN201410417849.9A CN201410417849A CN104153307A CN 104153307 A CN104153307 A CN 104153307A CN 201410417849 A CN201410417849 A CN 201410417849A CN 104153307 A CN104153307 A CN 104153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way
getting
passengers
platform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178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4178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533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53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33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及其方法,特别是任何语言的乘客都能按照地铁站台单向图形标识的提示,做分流同时上下车,高峰时处于0对抗的畅通、有序状态。从此地铁拥堵不再是世界难题。地铁站台的单向图形标识009提示乘客禁止上车、单向图形标识010引导乘客排队上车,改变以往先下后上混乱状态,高峰时远离饱和对抗拥堵。地铁站台分流的单向图形标识010、009具有国际通用的意义,其各种语言的乘客“同时上下”远远好于“先下后上”。实施方便、简单、实用,性价比特好。单门双向混流技术的先下后上,缺陷不仅仅是高峰门口堵、中间空,站台乘客无奈等下车;还是拥堵混乱的制造者、安全隐患的发源地,伤害弱小的无辜乘客。

Description

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及其方法,特别是任何语言的乘客都能按照地铁站台单向图形标识的提示,做车辆相邻门单向分流的上下车,以此形成乘客即便在高峰时上下车避免饱和对抗,处于0对抗的畅通、有序状态。
技术背景:
中科院发布的《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北京上班族平均道路消耗时间为52分钟,居全国首位,漫长的上下班时间,已成为城市人挥之不去的阴影。研究表明,城市“耗”在路上,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中国15座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财富。
东方网2010-10-11《交通拥堵成世界性难题专家称受城市规划影响大》。
北京日报2012-10-15《北京地铁今年因乘客打架影响运营事件已发生七起》。
新京报2013-01-05《北京地铁乘客经过9辆才挤上车回应称运行正常》。
新华网2013-03-16《交通部长:大城市交通拥堵是世界性难题》。
京华时报2014-02-13《北京去年日均拥堵1小时55分比前年多堵25分钟》。
央视网2014-02-17《北京地铁堪称“首堵”下车乘客被上车乘客挤回车厢》。
京华时报2014-02-27《北京面临很多令人揪心的问题》“北京如何解决好海量人口的出行问题是个大难题。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轨道交通特别是地铁,安全保障制度一定要严密,安全检查措施一定要严格,安全运行工作一定要严谨。”
专家、领导都说地铁拥堵是世界难题。消除地铁乘客上下车混流混乱、建立良好的乘车秩序是地铁服务所追求的社会责任,让乘客心情舒畅。
现有技术的地铁,是按照单门先下后上的乘车守则,即对应地铁车辆门的站台上有提示乘客中间下两边上(或者左边上右边下、左边下右边上、中间上两边下等)的单门双向图标,都是属于乘客在同一扇门(左右门合二为一)先下后上的混流双向上下车技术。
先下后上高峰时:车门口堵、中间空,站台乘客等下车是无奈的浪费时间。
先下后上高峰时充当拥堵混乱的制造者、安全隐患的发源地。
先下后上的技术缺陷是:当上、下车的乘客流量超过临界点就形成饱和对抗。上车动力占上风,就会出现下车的被上车的挤回车内。上车的乘客怕迟到扣奖金会不顾一切地往车内冲,下车的乘客被挤回车内,出不去也要迟到扣奖金,于是拼命往外挤;靠车门外的工作人员拉一把才能出来;一些弱小无辜乘客受到伤害,被挤回车内只能等下一站。先下后上守则伴随着饱和对抗肢体冲突,是危害安全的元凶。
晚高峰混乱弱的原因:下班不担心扣奖金,拥堵动力小。
北京日报2012年10月15日报道《乘客地铁打架最高罚千元专家呼吁重罚管住拳脚》,“类似的口角和撕扯,每天早高峰都能碰到。”站台工作人员说,“大多数时候是骂两句、推搡几下就各自离开了”。
现有“先下后上”技术盲目使用了151年,其技术缺陷在高峰时段就开始伤害无辜乘客,脾气性格欠缺的乘客和弱小体质的乘客尤其受到伤害。经研究,北京运营站经常都会碰到的乘客推搡、撕扯、骂架、打架、被警方拘留都是先下后上惹的祸。
地铁拥堵成了解决不了的世界难题,北京采用提高频率到2分钟/趟、空挂2节、进口限流、建复线、2元一票制讨论提价限流等。都没解决高峰饱和对抗。
法制晚报2014-01-14《北京地铁2元时代将终结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或出台》:本市公布《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工作方案》提出,本市将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并择机出台,通过价格杠杆分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降低大客流风险。这意味着北京地铁2元低票价时代即将终结。
中国网2014-01-15《政协委员:北京地铁工作日高峰票价可提至4元》对于北京地铁调价,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北安投资担保公司总经理王华民建议,短期内可提高高峰时段票价进行过渡,票价可提至4元。今后地铁可推出高峰期年卡、普通年卡、季卡,以满足不同乘客的个性化需求。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大陆动力学研究所教授吴泰然说,支持地铁调价,目前地铁是政府补贴运营,把调价的这部分钱用来多开建地铁,可以更多地方便市民。不过由于早高峰是刚需,建议地铁票价5元封顶。
第一财经日报2014-01-08《拥堵费利民懒政之争:米兰、伦敦经验》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赵瑞政此前表示:“不去认真研究造成交通拥堵的深层原因,就试图通过收费来治堵,这不但是一种典型的‘懒政思维’,还会加剧社会不公。”网友表示:“单单从限制和剥夺百姓的出行自由上琢磨,这完全是懒政行为”,“只想问一句收了拥堵费是不是就保证不堵了,如果是,双手赞成”
中国政府网2014-6-9《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中国政府网2014-6-9《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一种单向上下车的地铁及其方法》,申请号:20140090196.8的发明专利解决了地铁拥堵的世界难题,用“禁止上车”、“排队下车”图标提示乘客在相邻门(指单号门和相邻的双号门)单向分流同时上下车(单号门下车,其相邻的双号门上车或者双号门下车,其相邻的单号门上车)。避免乘客在车辆同门双向混流上下车,避免先下后上高峰形成饱和对抗。但是能够提示的乘客还不够广泛,尤其提示不了不懂汉字图标的任何语言乘客,形成上下车困难的空白。同时上下颠覆了先下后上,但仅仅是汉字标识的地铁站台会给乘客带来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是在上车站台02设置上车单向图形标识010,引导看不懂汉字图标的各种语言乘客按照图形标识箭头指示的方向排队上车。在相邻的下车站台01,设置下车单向图形标识009,禁止上车。
步骤:各种语言的乘客进入上车站台02,在上车图形标识010处排队等侯上车,相邻下车站台01的下车图形标识009处禁止上车;地铁车辆0001由驾驶室007牵引靠站,打开上客车门62,乘客上车,关闭上客车门62后车辆开往下一站。车辆靠站,上客车门62打开的同时,下客车门61打开,车内乘客下车,关闭车门,车辆开往一站。
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及其方法,包括靠站车辆、站台、图标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车站台02设置上车单向图形标识010,乘客排队上车;在相邻的下车站台01,设置下车单向图形标识009,禁止上车。
方法步骤是:各种语言的乘客在贴有上车单向图形标识02的站台排队,车辆到站打开上客车门62,站台乘客上车,关闭上客车门62后车辆开往下一站;车辆下客车门61的站台位置贴有下车单向图形标识01,禁止上车,仅供车辆内的乘客排队下车;即车辆到站,打开车辆下客车门61,车内乘客下车,下客完毕关闭下客车门61后开往下一站。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列6节编组车辆和对应地铁站台的示意图:
图中地铁6节编组车辆0001,地铁站台0002;左行驾驶室007、右行驾驶室008;地铁第1节001、第2节002、第3节003、第4节004、第5节005、第6节006。
附图2是本发明第1节连接007为驾驶室往左行驶靠站后上下车的示意图。
图中地铁6节编组车辆0001的朝左方向,地铁站台0002对应地铁车辆的左起部分;左行动力驾驶室007;第1节小部分001(大部分未显示);下客车门61,上客车门62;61和62构成地铁车辆相邻门组合,下车站台01、上车站台02。站台单向下车图形标识009,站台单向上车图形标识010。
6节编组的地铁车辆左行以007为动力的驾驶室,30扇门对应30幅上下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单数下客车门61对应地铁站台01(以及相同的03、05、07、09、11、13、15、17、19、21、23、25、27、29未显示),双数下客车门62对应地铁站台02(以及相同的04、06、08、10、12、14、16、18、20、22、24、26、28、30未显示),组成15对车辆相邻门对应的单向分流上下车站台上车单向图形标识和下车单向图形标识。
附图3是本发明第6节连接008为驾驶室往右行驶靠站后上下车的示意图。
图中地铁6节编组车辆0001的朝右方向,地铁站台0002对应地铁车辆的右起部分;右行动力驾驶室008;第6节小部分006(大部分未显示);下客车门91,上客车门92;91和92构成地铁车辆相邻门组合,下车单向图形标识31,上车单向图形标识32。站台单向下车图形标识009,站台单向上车图形标识010。
6节编组的地铁右行以008为动力的驾驶室,30扇门对应30幅上下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单数下客车门91对应站台下车单向图形标识31(以及相同的33、35、37、39、41、43、45、47、49、51、53、55、57、59未显示),双数上客车门92对应站台上车单向图形标识32(以及相同的34、36、38、40、42、44、46、48、50、52、54、56、58、60未显示),组成15对相邻门对应的单向分流上下车站台图形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站台上:地铁车辆下客车门对应的站台下车位置01贴有粘性的下车图形标识009,提示乘客禁止排队上车;地铁车辆上客车门对应的站台上车位置02贴有粘性的上车图形标识010,提示乘客排队等待上车。以此按照附图说明,实施站台2边乘客来往30对相邻门分流上下车的60幅单向图形标识(30幅下车单向图形标识009、30幅上车单向图形标识010)粘贴在相应的站台上,引导乘客0对抗上下车。
以A型车为例:
每节单边5扇门,2边5+5扇门,6节编组30+30扇门,对应的站台有单数15+15处设置下车图形标识01、双数15+15处设置上车图形标识02。
若8节编组则40扇门,方法同上。
地铁常规使用的粘贴图标,常规色或黄色,图形略大于原图标利于覆盖。
当然,颜色还可以是下车用红色,以警示乘客禁止上车;上车用蓝或黄色。
本发明的下车图形标识01和上车图形标识02都是三个相同箭头指示方向的图贴,可以是不违反相邻门站台单向分流乘客上下车0对抗的1至若干个(如4个、5个等)箭头指示方向的图贴。
现有地铁站台单边上下车各总各样的材料、形状的指示标识,原有“先下后上”的上下车图形图贴是同门双向混流技术,进行全部清除干净,然后贴上本发明的01、02,“同时上下”的上下车图形图贴是相邻门单向分流技术。
也可以保留与本发明相同的单个指示图形图贴,清除与本发明相反的指示图形图贴,然后单个补贴本发明的图形图贴,达到乘客上下车0对抗目的。
现有地铁站台上原有“先下后上”的上下车图形金属图贴,挖掉金属图形,常规技术填平,贴上本发明的01、02“同时上下”的上下车图形图贴。也可以处理单个方向不相符的图形标识,换上方向相符的图形标识。
车门内:车辆下客车门对应站台下车图形标识位置,下客车门内贴有下车图形标识(与站台上的图形标识01相匹配),提示乘客在车内排队下车;车辆上客车门对应站台上车图形标识位置,上客车门内贴有上车图形标识(与站台上的图形标识02相匹配),提示乘客在车内禁止下车。
升级“先下后上”(同门双向混流技术)为本发明的“同时上下”(相邻门单向分流技术)。由高峰时乘客饱和对抗,升级后达到高峰时0对抗。
站台语音:提示乘客上车往上客站台排队上车,下客站台禁止上车。
车内语音:提示乘客在下车门口排队下车,禁止在上车门内下车。
法律部门:制定相应法规:《地铁站台-车辆乘客上下车单向分流守则》。
保安:授权执法,禁止乘客在下客站台上车、禁止乘客在上客车门下车。
车辆上下客门内外和站台上下车位置,设置“注意安全”的相关图形标识。
必须说明,本发明单数下车也可以是双数下车,凡是在站台上有提示乘客上下车单向分流图形标识的其他技术创新(如金属图形标识、地砖图形标识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若利用本发明的带相邻门单向上下车图形标识的其他变化的发明,同样是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若利用本发明的变化相邻门单向上下车光电图形标识,同样是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发明的通用性
本发明的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及其方法,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独立用本发明的单向图形标识,效果比用“禁止上车”、“排队下车”图标要好,适用任何语言的乘客。
单向图形标识的同时上下与151年的先下后上对比,适合任何语言的乘客:
如果在用“禁止上车”、“排队下车”图标的基础上,叠加本发明技术,其效果会更好;消除文盲、外籍乘客看不懂汉字图标提示的困难,刚需消费人群大大提高。符合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强化理论。
规模效益的推进
本发明的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及其方法,除了上述的个体经济效益以外,还具有如下的社会效益:
采用本发明,任何语言的人群均可看懂,并按图形箭头指示的方向上下车,轻松达到高峰时0对抗的单向分流目的。
推广本发明,可分享到国内外城市,让发明更好地改变世界。
本发明地铁站台下车单向图形标识01、上车单向图形标识02对应车辆相邻门下客车门61、上客车门62,改变以往单门双向先下后上混流混乱的状态,消除高峰时饱和对抗拥堵,实施方便、简单、实用,性价比好。
地铁站台相邻位置分流同时上下车的单向图形标识02、01具有国际通用的意义,其各种语言的乘客“同时上下”安全远远好于现有技术的“先下后上”。
地铁站台上下车拥堵从此不再是世界难题,实施本发明的站台就畅通。

Claims (1)

1.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及其方法,包括靠站车辆、站台、图标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车站台02设置上车单向图形标识010,在相邻的下车站台01,设置下车单向图形标识009。
方法步骤是:各种语言的乘客在贴有上车单向图形标识02的站台排队,车辆到站打开上客车门62,站台乘客上车,关闭上客车门62后车辆开往下一站;车辆下客车门61的站台位置贴有下车单向图形标识01,禁止上车,仅供车辆内的乘客排队下车;即车辆到站,打开车辆下客车门61,车内乘客下车,下客完毕关闭下客车门61后开往下一站。
CN201410417849.9A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及其方法 Pending CN1041533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7849.9A CN104153307A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7849.9A CN104153307A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3307A true CN104153307A (zh) 2014-11-19

Family

ID=51878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17849.9A Pending CN104153307A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533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877A (zh) * 2016-11-21 2017-05-31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乘车分流及防夹伤的方法
CN112061143A (zh) * 2020-08-09 2020-12-11 上海梓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877A (zh) * 2016-11-21 2017-05-31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乘车分流及防夹伤的方法
CN112061143A (zh) * 2020-08-09 2020-12-11 上海梓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
CN112061143B (zh) * 2020-08-09 2021-08-13 王靖宗 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4215857A1 (de) Verfahren zum Leiten der Fahrgäste öffentlicher Verkehrsmittel
CN104442834A (zh) 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5274919B (zh) 一种高速公路
CN104153307A (zh) 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及其方法
CN201777310U (zh) 一种新型上下层开门的公交设备
Singh Meaningful mobilities: the experience of underground travel in the Buenos Aires Subte, 1913–1944
CN105274918B (zh) 一种高速公路结构
CN105539474A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门上下乘客的人流分流装置
DE4308077A1 (de) Verkehrssystem
CN103879408A (zh) 一种安全客流的地铁车辆及其方法
CN106004923A (zh) 全自动运行的点到点无人驾驶专车轨道交通系统
CN104176064A (zh) 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车辆及其方法
DE4241677A1 (de) Schwebebahn hängend, für Ballungsgebiete, mit privaten und öffentlichen Personenbeförderungskabinen und computergesteuertem Zielangabesystem
CN104149791A (zh) 一种地铁相邻门分流同时上下的单向图形标识及其方法
CN103863332A (zh) 一种单向上下车的地铁及其方法
CN103895654A (zh) 一种二次靠站主副车的地铁车辆及其方法
CN103895653A (zh) 一种空挂列的地铁车辆及其方法
Popovic et al. Improv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passenger railways in the Republic of Serbia
CN205872083U (zh) 全自动运行的点到点无人驾驶专车轨道交通系统
Acworth The Railways of England...
Burrell New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Wilful and Wanton Misconduct
CN103847754A (zh) 长超站台的轨道列车编组的过渡无侧门车厢制造
Grant-Smith et al. Putting children in their place on public transit: Managing mobilities in the child-friendly city
Connor London underground electric train
CN201659912U (zh) 一种公交车防逃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