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1761A - 储能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储能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41761A
CN104141761A CN201410345552.6A CN201410345552A CN104141761A CN 104141761 A CN104141761 A CN 104141761A CN 201410345552 A CN201410345552 A CN 201410345552A CN 104141761 A CN104141761 A CN 104141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input
ratchet
energy
input shaf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55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41761B (zh
Inventor
任文斌
符卓聪
奚鹏德
李文柱
任会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angjie Electric Hefei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oj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oj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oj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455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417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41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1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41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1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3/00Gearings based on repeated accumulation and delivery of energy
    • F16H33/02Rotary transmissions with mechanical accumulators, e.g. weights, springs, intermittently-connected fly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3/00Gearings based on repeated accumulation and delivery of energy
    • F16H33/02Rotary transmissions with mechanical accumulators, e.g. weights, springs, intermittently-connected flywheels
    • F16H33/04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velocity ratio, in which self-regulation is sought
    • F16H33/06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velocity ratio, in which self-regulation is sought based essentially on spring a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传动装置,包括:动力输入传动系,具有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入轴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外部动力源上,动力输入轴具有用于输出动力的动力输出端;换向传动系,具有换向传动轴,换向传动轴的动力输入端驱动连接至动力输入轴的动力输出端上;以及储能系,连接至换向传动系的动力输出端上,用于储存外部动力源输入的能量;动力输入轴的中心轴线与换向传动轴的中心轴线成一夹角。本发明的储能传动装置将原来的动力输入传动系的直线传动转变为夹角方向的传动,并形成避让空间,以避让在安装空间内形成阻碍的部件,这样就能够在不改变储能传动装置的安装位置的前提下,实现对高压开关设备内部不同位置的运动部件的传动。

Description

储能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开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开关设备是一种在电力系统进行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和消耗等工作的过程中起通断、控制或者保护等作用的设备。高压开关设备主要包括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高压负荷开关、高压自动重合与分段器以及高压开关柜等几大类。高压开关设备制造业是输变电设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电力工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高压开关设备的传动装置,如储能传动装置、分合闸传动装置,基本上通过某元件的转动来直接带动传动装置的传动轴转动,从而实现高压开关设备的传动装置的传动工作。如果生产的产品中不能直接采用某元件的转动来直接带动高压开关操作机构的传动装置的传动轴转动,继而实现高压开关设备的传动装置的传动工作并将该元件复位,那么,电力系统就会由于高压开关的传动装置的不良传动效果而存在故障、损坏等事故隐患。然而,现有技术中还很少有采用能够改变转动方向并将动力输入轴复位来实现传动的方式,从而实现储能利用的传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储能传动装置,使储能传动装置的传动结构能够改变传递动力的方向以避开在安装空间中对传动结构形成安装阻碍的其余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传动装置,包括:动力输入传动系,具有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入轴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外部动力源上,动力输入轴具有用于输出动力的动力输出端;换向传动系,具有换向传动轴,换向传动轴的动力输入端驱动连接至动力输入轴的动力输出端上;以及储能系,连接至换向传动系的动力输出端上,用于储存外部动力源输入的能量;动力输入轴的中心轴线与换向传动轴的中心轴线成一夹角。
进一步地,储能系包括偏心轮,偏心轮键连接在储能系的第一储能传动轴上,储能系的储能弹簧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偏心轮的凸缘上。
进一步地,储能传动装置还包括中间传动系,动力输入传动系的动力输出端延伸进高压开关设备的内部并与中间传动系的第一端驱动连接,中间传动系的第二端连接在换向传动系的第一端上。
进一步地,动力输入传动系包括安装座,中间传动系包括中间传动轴和棘轮组,中间传动轴可绕其轴线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座上,棘轮组的第一棘轮固定设置在动力输入轴的第二端上,棘轮组的第二棘轮沿中间传动轴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键连接在中间传动轴的第一端上,当储能传动装置输入能量时,第一棘轮与第二棘轮啮合。
进一步地,第一棘轮为端面棘轮,第一棘轮的棘轮齿的齿形为直角三角形,第二棘轮与第一棘轮相适配。
进一步地,中间传动系还包括卡簧和棘轮复位弹簧,卡簧卡设在第二棘轮的圆周面上,棘轮复位弹簧套设在第二棘轮上,棘轮复位弹簧的第一端抵接在卡簧上,棘轮复位弹簧的第二端抵接在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换向传动系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换向传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高压开关设备的操作机构上,第二锥齿轮键连接在换向传动轴上,第一锥齿轮键连接在中间传动轴的第二端上,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换向传动轴包括齿轮轴。
进一步地,动力输入传动系包括安装座和复位机构,安装座固定安装在高压开关设备的操作机构上,动力输入轴可绕其轴线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座上,复位机构固定设置在安装座和动力输入轴之间,复位机构具有在储能系处于储能过程中使动力输入轴回位至动力输入轴的初始工作位置的驱动作用力。
进一步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扭簧,复位扭簧套设在动力输入轴上,复位扭簧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座上,复位扭簧的第二端固定设置在动力输入轴上。
进一步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扭簧、限位销和扭簧销,复位扭簧套设在动力输入轴上,限位销固定设置在安装座上并沿动力输入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扭簧销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动力输入轴上,扭簧销的第二端沿动力输入轴的径向方向延伸,复位扭簧的第一端抵接在扭簧销的第二端上,复位扭簧的第二端抵接在限位销上。
进一步地,储能系还包括第一储能传动轴、第二储能轴、储能传动齿轮和储能弹簧,第一储能传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高压开关的操作机构上,第二储能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操作机构上,储能传动齿轮键连接在第一储能传动轴上,并与齿轮轴上的齿轮啮合,储能弹簧的第一端安装在偏心轮的凸缘上,储能弹簧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储能轴上。
进一步地,储能传动齿轮的直径大于齿轮轴上的齿轮直径。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向动力输入轴的动力输入端输入动力,从而使得动力输入传动系转动起来,并且动力输入轴驱动连接在换向传动系的换向传动轴上,从而实现换向传动系由动力输入传动系驱动转动目的,继而由换向传动系向连接在换向传动系上的储能系传递动力而实现储能转动。本发明的储能传动装置通过利用动力输入轴的中心轴线与换向传动轴的中心轴线成一夹角来达到传动转向的目的,即将原来的动力输入传动系的直线传动转变为夹角方向的传动,从而形成避让空间,以避让在安装空间内形成阻碍的部件,这样就能够在不改变储能传动装置的安装位置的前提下,实现对高压开关设备内部不同位置的运动部件的传动,而且,本发明的储能传动装置通过应用储能系,将从外部动力源传递过来的能量进行储存,以备高压开关设备利用储能系储存的能量来控制分合闸的合闸操作。应用本发明的储能传动装置,实现了改变传动装置转动传动方向的目的,适应了高压开关设备中对不同控制位置的传动,并实现储存能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法明的储能传动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储能传动装置的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储能传动装置的传动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1的储能传动装置的传动结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动力输入传动系;11、安装座;12、动力输入轴;13、复位机构;131、复位扭簧;132、限位销;133、扭簧销;20、中间传动系;22、中间传动轴;23、棘轮组;24、棘轮复位弹簧;25、卡簧;30、换向传动系;31、第一锥齿轮;32、第二锥齿轮;33、换向传动轴;40、轴套;50、操作手柄;60、第一夹板;70、第二夹板;80、储能系;81、第一储能传动轴;82、储能传动齿轮;83、储能弹簧;84、偏心轮;85、第二储能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储能传动装置包括动力输入传动系10、换向传动系30和储能系80。动力输入传动系10具有动力输入轴12,动力输入轴1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至外部动力源上,动力输入轴12具有用于输出动力的动力输出端;换向传动系30具有换向传动轴33,换向传动轴33的动力输入端驱动连接至动力输入轴12的动力输出端上,储能系80连接至换向传动系30的动力输出端上,并且储能系80用于储存外部动力源(本实施例的外部动力源即人工操作手柄50而产生的动力,如图4所示,T为人工输入的力矩)输入的能量,其中,动力输入轴12的中心轴线与换向传动轴33的中心轴线成一夹角设置的情形。
本发明的储能传动装置通过利用换向传动系30中换向传动轴33的中心轴线与动力输入传动系10的动力输入轴12的中心轴线成夹角设置的方式,将原来的动力输入传动系10的直线传动转变为夹角方向的传动,并且夹角设置的方式形成了避让空间,这样就能够实现对高压开关设备内部不同位置的运动部件的传动,而且,本发明的储能传动装置通过应用储能系80,将从外部动力源传递过来的能量进行储存,以备高压开关设备利用储能系80储存的能量来控制分合闸的合闸操作。应用本发明的换向传动系30,实现了改变传动装置转动传动方向的目的,适应了高压开关设备中对不同控制位置的传动,并最终实现储存能量的目的。
结合参见如图2至4所示,优选地,动力输入传动系10包括安装座11、动力输入轴12和复位机构13。固定安装座11固定安装在高压开关设备的操纵机构侧板上,动力输入轴设置在安装座11上并可以在安装座11上转动。当储能系80处于储能过程中的时候,复位机构13具有使动力输入轴12回位至动力输入轴12的初始工作位置的驱动作用力。当操作人员在动力输入传动系10中输入动力后,储能传动装置整体动作并进行传动,操作人员利用操作手柄50手动操作的空间有限,因而,复位机构13能够在储能系80进行储能时将动力输入轴12回复到初始工作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1包括第一安装固定板和第二安装固定板,第一安装固定板和第二安装固定板均为方形板,第一安装固定板的边缘侧面上开设有螺栓孔,并通过螺栓固定在高压开关设备的操作机构的第一夹板60和操作机构的第二夹板70上,动力输入轴12穿设在第一安装固定板的第一通孔内,为了更好地使动力输入轴12在第一安装固定板上转动,在动力输入轴12与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安装有轴套40,轴套40的应用能够减少动力输入轴12在转动的过程中与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的摩擦,减少动力输入轴12圆周面的磨损,延长动力输入轴12的使用寿命。第二安装固定板的侧面上也开设有螺栓孔,同样也是通过螺栓固定在高压开关设备的操作机构第一夹板60和操作机构第二夹板70上,并且第一安装固定板与第二安装固定板之间间隔设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复位机构13包括复位扭簧131。复位扭簧131套设在动力输入轴12上,复位扭簧131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座11(即第一安装固定板)上,复位扭簧131的第二端固定设置在动力输入轴12上。通过利用复位扭簧131的两端在动力输入时被压缩而具有的弹性力,能够很容易地使动力输入轴12在动力输入后所处的任何操作位置回复到初始工作位置。
结合参见如图2和3所示,更优选地,复位机构13包括复位扭簧131、限位销132和扭簧销133。复位扭簧131套设在动力输入轴12上,限位销132固定设置在安装座11上,并且限位销132沿动力输入轴12的轴线方向延伸,扭簧销133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动力输入轴12上,扭簧销133的第二端沿动力输入轴12的径向方向延伸,复位扭簧131的第一端抵接(或者固定)在扭簧销133的第二端上,复位扭簧131的第二端抵接(或者固定)在限位销132上。这样的结构,使得装配完成的复位机构13始终具有一定的安装预紧力,该预紧力能够使扭簧销133的第二端在动力输入轴12处于初始工作位置时紧紧地抵接在限位销132上,从而明确地限定了动力输入轴12的初始工作位置,而且,由于复位扭簧131本身的压缩极限,同样也就明确地限定了动力输入轴12输入动力时能够转过的最大转动角度,因此,复位机构13就将动力输入传动系10的初始工作位置和极限工作位置均确定了。
进一步地,储能传动装置还包括中间传动系20,动力输入传动系10的动力输出端延伸进高压开关设备的内部并与中间传动系20的第一端驱动连接,中间传动系20的第二端连接在换向传动系30的第一端上。通过动力输入传动系10直接将动力输入到传动系统中,使得整个传动系统获得动力后转动起来,从而具备了一定的转动能量;然后再经过中间传动系20将输入进来的动力传递到换向传动系30中,再由换向传动系30改变原来的传递方向,使得输入的动力由换向传动系30传递到高压开关设备需要动力的位置。
具体地,中间传动系20包括中间传动轴22和棘轮组23,中间传动轴22可绕其轴线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座11上,棘轮组23的第一棘轮固定设置在动力输入轴12的第二端上,棘轮组23的第二棘轮沿中间传动轴22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键连接在中间传动轴22的第一端上,第一棘轮与第二棘轮啮合。为了使棘轮组23能够实现单向转动传动,优选地,第一棘轮为端面棘轮,且第一棘轮的棘轮齿的齿形为直角三角形,第二棘轮也为端面棘轮,第二棘轮的棘轮齿的齿形也为直角三角形。由于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相互啮合,且两者的棘轮齿的齿形均为直角三角形,因此,当动力输入传动系10的动力输入轴12向系统内输入动力并使得整个传动系统转动起来的时候(本实施例以动力输入传动系10的动力输入轴12顺时针方向转动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棘轮的棘轮齿的直角边与第二棘轮的棘轮齿的直角边啮合驱动,由于第一棘轮固定设置在动力输入轴12的第二端上(第一棘轮与动力输入轴12可以是一体结构或第一棘轮与动力输入轴12分别制造成成品后再将两者焊接/螺接固定安装),因此第一棘轮获得动力后驱动第二棘轮开始转动,然后中间传动轴22再将动力向后续的系统部件继续传动。
更具体地,中间传动系20还包括卡簧25和棘轮复位弹簧24,卡簧25卡设在第二棘轮的圆周面上,棘轮复位弹簧24套设在第二棘轮上,棘轮复位弹簧24的第一端抵接在卡簧25上,棘轮复位弹簧24的第二端抵接在安装座11上。当动力输入轴12输入动力的转动角度达到复位扭簧131所控制的极限工作位置的时候,此时动力输入轴12中止动力输入(即动力输入轴12停止顺时针转动),在复位扭簧131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第一棘轮的棘轮齿的斜边与第二棘轮的棘轮齿的斜边啮合,由于第二棘轮在棘爪的控制下只能实现单方向(顺时针方向)运动,因此在动力输入轴12中止动力输入后,第二棘轮是不能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而当动力输入轴12中止动力输入后,动力输入轴12会在复位机构13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动作(即动力输入轴12在复位扭簧131的弹性力作用下而逆时针转动),此时由于第一棘轮的棘轮齿的斜边与第二棘轮的棘轮齿的斜边啮合并相互之间产生作用力,第一棘轮会给第二棘轮一个沿中间传动轴22的第二端的轴向作用力,又由于第二棘轮能在中间传动轴22上沿中间传动轴22的轴线移动,因此,第二棘轮在受到第一棘轮对其的轴向作用力后,第二棘轮会将棘轮复位弹簧24压缩并沿中间传动轴22的第二端方向移动,当第一棘轮回位完成一个棘轮齿的转动角度时,第二棘轮在棘轮复位弹簧24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迅速地沿着中间传动轴22的轴线方向朝其第一端复位移动(此时的棘轮复位弹簧24回复到初始的预紧状态)。第一棘轮在复位扭簧131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直至动力输入轴12完全回复到初始工作位置,然后操作人员继续操作操作手柄50向动力输入传动系10输入动力,如此往复,直到整个储能传动装置储能至最大值。
优选地,再次结合参见如图2和3所示,换向传动系30包括第一锥齿轮31、第二锥齿轮32和换向传动轴33,换向传动轴33可绕其轴线转动地安装在高压开关设备的操纵机构侧板上,第二锥齿轮32键连接在换向传动轴33上,第一锥齿轮31键连接在中间传动轴22的第二端上,第一锥齿轮31与第二锥齿轮32啮合。动力输入后经过动力输入轴12和中间传动系20的传动后,将动力传递到第一锥齿轮31,第一锥齿轮31和第二锥齿轮32啮合,并且第一锥齿轮31驱动第二锥齿轮32转动,从而由第二锥齿轮32带动换向传动轴33转动。因为换向传动是由第一锥齿轮31和第二锥齿轮32啮合传动实现的,所以转动传递至换向传动轴33后,换向后的转动传动方向垂直于动力输入方向(即换向传动轴33垂直于中间传动轴22或动力输入轴12)。
进一步地,换向传动轴33包括齿轮轴。储能系80包括第一储能传动轴81、第二储能轴85、储能传动齿轮82和储能弹簧83,第一储能传动轴81可绕其轴线转动地设置在高压开关的操纵机构侧板上,第二储能轴85可转动地设置在操作机构侧板上,储能传动齿轮82键连接在第一储能传动轴81上,并且储能传动齿轮82与齿轮轴上的齿轮啮合,储能弹簧83的第一端偏心地安装至第一储能传动轴81上,储能弹簧83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储能轴85上。换向传动系30将转动能量传输至储能系80,由储能系80将能量进行储存,以备提供给后续高压开关的分合闸的合闸操作所需要的动力。第二锥齿轮32带动齿轮轴转动,由于储能传动齿轮82与齿轮轴上的齿轮啮合,因此,转动传递到储能传动齿轮82上,并且储能传动齿轮82带动第一储能传动轴81转动,又由于储能弹簧83的第一端偏心地安装至第一储能传动轴81上,当第一储能传动轴81转动起来(动力输入轴12为顺时针转动),偏心设置的结构使得第一储能传动轴81将储能弹簧83拉伸,从而实现将输入的能量转化为储能弹簧83的弹性势能,继而对能量进行储存。在第一储能传动轴81转动而将储能弹簧83拉伸的过程中,储能弹簧83会绕第二储能轴85的中心轴线存在一定角度的转动,为了使储能弹簧83适应这样的转动而更好地工作,因此将第二储能轴85设置成可以转动的形式,这样,当储能弹簧因为拉伸而转动时,第二储能轴85也会随着储能弹簧83的转动而转动。
具体地,储能传动齿轮82的直径大于齿轮轴上的齿轮直径。这样,可以很好地对由动力输入传动系10传递过来的转速进行减速,从而使得储能传动齿轮82实现增大转矩的目的,利用减速增矩的原理使得储能弹簧83的拉伸储能更容易。
再次参见如图1所示,优选地,储能系80还包括偏心轮84,偏心轮84键连接在第一储能传动轴81上,储能弹簧83的第一端固定安装至偏心轮84的凸缘上。为了凸显实现储能弹簧83的拉伸而储能的偏心设置的结构,因而利用了偏心轮84的凸缘偏心明显的特点。当储能弹簧83所储存的能量为零时(即储能传动装置还没有能量输入),此时偏心轮84的凸缘位于远离动力输入传动系10的位置,当动力输入之后,一系列的转动传动使得第一储能传动轴81带动偏心轮84转动(动力输入轴12顺时针转动),偏心轮84的凸缘带动储能弹簧83拉伸而储能。当偏心轮84的凸缘转过180度时,储能弹簧83具有最大的弹性势能(即储能弹簧83储存了最大的能量),这时,动力输入轴12在复位扭簧131的控制下回复到初始工作位置,之后外部动力源(本实施例为手动操作操作手柄50来实现动力输入,如图4所示,T为人工输入的力矩),整个储能传动装置的传动储能工作得以完成。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应用另一种偏心实施方式(未图示)来实现对储能弹簧83的传动。将储能传动齿轮82以中心轴线为转动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高压开关设备的操作机构上,并且储能传动齿轮与齿轮轴上的齿轮相啮合。然后,将第一储能传动轴81的第一端偏心地固定设置在成传动齿轮的侧面上。当储能传动装置的传动结构将动力传递至储能传动齿轮82后,由于第一储能传动轴81偏心设置在储能传动齿轮82的侧面上,则第一储能传动轴81在随储能传动齿轮82转过一周后,第一储能传动轴81的轴线形成一个直径小于储能传动齿轮82的直径的圆。储能弹簧83的第一端可转动地直接设置在第一储能传动轴81的第二端上,例如储能弹簧83的第一端直接套设在第一储能传动轴81上。因此,当储能传动齿轮82转过180度,储能弹簧83被拉伸至最大长度,即储能弹簧83具有最大的储存能量。在这种偏心实施方式中,省略了偏心轮84,简化了储能系80的结构,简化了储能系80的安装难度。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应用本发明的换向传动系30,实现了改变传动装置转动传动方向的目的,适应了高压开关设备中对不同控制位置的传动,并最终实现储存能量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储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输入传动系(10),具有动力输入轴(12),所述动力输入轴(1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外部动力源上,所述动力输入轴(12)具有用于输出动力的动力输出端;
换向传动系(30),具有换向传动轴(33),所述换向传动轴(33)的动力输入端驱动连接至所述动力输入轴(12)的动力输出端上;以及
储能系(80),连接至所述换向传动系(30)的动力输出端上,用于储存所述外部动力源输入的能量;
所述动力输入轴(1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换向传动轴(33)的中心轴线成一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80)包括偏心轮(84),所述偏心轮(84)键连接在所述储能系(80)的第一储能传动轴(81)上,所述储能系(80)的储能弹簧(83)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偏心轮(84)的凸缘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传动装置还包括中间传动系(20),所述动力输入传动系(10)的动力输出端延伸进高压开关设备的内部并与所述中间传动系(20)的第一端驱动连接,所述中间传动系(20)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换向传动系(30)的第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传动系(10)包括安装座(11),所述中间传动系(20)包括中间传动轴(22)和棘轮组(23),所述中间传动轴(22)可绕其轴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1)上,所述棘轮组(23)的第一棘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入轴(12)的第二端上,所述棘轮组(23)的第二棘轮沿所述中间传动轴(22)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键连接在所述中间传动轴(22)的第一端上,当所述储能传动装置输入能量时,所述第一棘轮与所述第二棘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轮为端面棘轮,所述第一棘轮的棘轮齿的齿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棘轮与所述第一棘轮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系(20)还包括卡簧(25)和棘轮复位弹簧(24),所述卡簧(25)卡设在所述第二棘轮的圆周面上,所述棘轮复位弹簧(24)套设在所述第二棘轮上,所述棘轮复位弹簧(24)的第一端抵接在所述卡簧(25)上,所述棘轮复位弹簧(24)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安装座(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传动系(30)包括第一锥齿轮(31)和第二锥齿轮(32),所述换向传动轴(33)可绕其轴线转动地安装在高压开关设备的操作机构上,所述第二锥齿轮(32)键连接在所述换向传动轴(33)上,所述第一锥齿轮(31)键连接在所述中间传动轴(22)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一锥齿轮(31)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2)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传动轴(33)包括齿轮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传动系(10)包括安装座(11)和复位机构(13),所述安装座(11)固定安装在高压开关设备的操作机构上,所述动力输入轴(12)可绕其轴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1)上,所述复位机构(13)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1)和所述动力输入轴(12)之间,所述复位机构(13)具有在所述储能系(80)处于储能过程中使所述动力输入轴(12)回位至所述动力输入轴(12)的初始工作位置的驱动作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13)包括复位扭簧(131),所述复位扭簧(131)套设在所述动力输入轴(12)上,所述复位扭簧(131)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1)上,所述复位扭簧(131)的第二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入轴(12)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13)包括复位扭簧(131)、限位销(132)和扭簧销(133),所述复位扭簧(131)套设在所述动力输入轴(12)上,所述限位销(132)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1)上并沿所述动力输入轴(12)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扭簧销(133)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入轴(12)上,所述扭簧销(133)的第二端沿所述动力输入轴(12)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复位扭簧(131)的第一端抵接在所述扭簧销(133)的第二端上,所述复位扭簧(131)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限位销(132)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80)还包括第一储能传动轴(81)、第二储能轴(85)、储能传动齿轮(82)和储能弹簧(83),所述第一储能传动轴(8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高压开关的操作机构上,所述第二储能轴(85)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操作机构上,所述储能传动齿轮(82)键连接在所述第一储能传动轴(81)上,并与所述齿轮轴上的齿轮啮合,所述储能弹簧(83)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偏心轮(84)的凸缘上,所述储能弹簧(83)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储能轴(85)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能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传动齿轮(82)的直径大于所述齿轮轴上的齿轮直径。
CN201410345552.6A 2014-07-18 2014-07-18 储能传动装置 Active CN104141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5552.6A CN104141761B (zh) 2014-07-18 2014-07-18 储能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5552.6A CN104141761B (zh) 2014-07-18 2014-07-18 储能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1761A true CN104141761A (zh) 2014-11-12
CN104141761B CN104141761B (zh) 2017-01-18

Family

ID=51851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5552.6A Active CN104141761B (zh) 2014-07-18 2014-07-18 储能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4176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6126A (zh) * 2019-11-13 2022-06-03 Ls电气株式会社 断路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91026A1 (fr) * 1985-11-29 1987-06-05 Socomec Sa Ensemble de manoeuvre motorise a telecommande pour commutateur de puissance
CN2454888Y (zh) * 2000-12-15 2001-10-17 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户外负荷开关的手、电动两用操动机构
CN101763977A (zh) * 2010-01-08 2010-06-30 童建朋 用于隔离开关的驱动机构
CN201898048U (zh) * 2010-06-07 2011-07-13 福建东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负荷开关储能机构
CN102543501A (zh) * 2011-12-02 2012-07-04 万控集团有限公司 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91026A1 (fr) * 1985-11-29 1987-06-05 Socomec Sa Ensemble de manoeuvre motorise a telecommande pour commutateur de puissance
CN2454888Y (zh) * 2000-12-15 2001-10-17 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户外负荷开关的手、电动两用操动机构
CN101763977A (zh) * 2010-01-08 2010-06-30 童建朋 用于隔离开关的驱动机构
CN201898048U (zh) * 2010-06-07 2011-07-13 福建东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负荷开关储能机构
CN102543501A (zh) * 2011-12-02 2012-07-04 万控集团有限公司 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6126A (zh) * 2019-11-13 2022-06-03 Ls电气株式会社 断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1761B (zh) 2017-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072725A1 (en) Actuator for generating a rotational positioning movement
JP6971475B2 (ja) スイッチ発電機構及びスイッチ発電方法
CN205173641U (zh) 一种手动电动一体式执行机构
JP2009144908A (ja) 車両用減速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電子式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および電子式モータブレーキ
US20180340705A1 (en) Actuating Drive
JP7186449B2 (ja) 発電機構及び発電方法
CN103415729B (zh) 用于改变至少一个切换元件的运行状态的设备
US5731640A (en) Converter for changing rotary movement to axial movement
CN106246808A (zh) 一种手调切换装置
CN107496089B (zh) 一种用于轮椅的可调控蜗杆传动机构
CN209239454U (zh) 一种轮胎换装用安装装置
CN104141761A (zh) 储能传动装置
CN103696909B (zh) 具有发电功能的抗风型tmd系统
CN101947937B (zh) 汽车节能装置
JP2017153301A (ja) スイッチ発電機構
CN104733216A (zh) 一种离合储能装置
CN104315089B (zh) 等速行星轮系传动箱
TW201350701A (zh) 驅動系統
CN207334190U (zh) 一种调节装置、可调节绑带及可穿戴设备
CN209455830U (zh) 一种差速联动型卷线驱动装置
CN104786182B (zh) 一种电动拧具
US2745515A (en) Accumulator for mechanical energy
CN104036984A (zh) 一种电动操动机构的制动装置
CN102092024A (zh) 动力工具
CN103862417B (zh) 一种冲击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16

Address after: 650024 Office of 10 building, high and New Tech Plaza, Kunming hi tech Zone, Yunnan

Patentee after: Yunnan Yitong Mei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Third Street No. 9 building D room 111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ojo Electric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06

Address after: 231121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Venture Base No. 2 Weisi Road, Xiatang Town, Changfeng County, Hefei,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uangjie Electric Hefei Co., Ltd.

Address before: 650024 10/F Office of High-tech Plaza, Kunming High-tech Zone,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nnan Yitong Meier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1121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Venture Base No. 2 Weisi Road, Xiatang Town, Changfeng County, Hefei,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eChuang 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1121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Venture Base No. 2 Weisi Road, Xiatang Town, Changfeng County, Hefei,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uangjie Electric Hefei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1121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Venture Base No. 2 Weisi Road, Xiatang Town, Changfeng County, Hefei,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uangjie Electric Hefei Co.,Ltd.

Address before: 231121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Venture Base No. 2 Weisi Road, Xiatang Town, Changfeng County, Hefei,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eChuang 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