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7172B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37172B CN104137172B CN201280070125.0A CN201280070125A CN104137172B CN 104137172 B CN104137172 B CN 104137172B CN 201280070125 A CN201280070125 A CN 201280070125A CN 104137172 B CN104137172 B CN 1041371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olution
- unit
- terminal device
- trunking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9—Control of the bit-mapped memory
- G09G5/391—Resolution modifying circuits, e.g. variable screen forma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7—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s, e.g. identifying the communication as a video-communication,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the signa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42—Handling or displaying different aspect ratios, or changing the aspect ratio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0/00—Solving problems of bandwidth in display system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G09G2370/045—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g. parallel and serial
- G09G2370/047—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g. parallel and serial using display data channel standard [DDC]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与显示装置连接并且将图像数据输出至显示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检索推荐分辨率的分辨率检索单元、确定推荐分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优先分辨率的分辨率确定单元、选择第一分辨率的分辨率选择单元以及将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变为第一分辨率的分辨率改变单元。当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已检索的推荐分辨率大于或等于优先分辨率时,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优先分辨率作为第一分辨率。当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已检索的推荐分辨率小于优先分辨率时,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标准分辨率作为第一分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字段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以及用于控制该电子装置的程序。特别地,由发送和接收与另一传输终端装置共享的屏幕数据的传输终端装置来表现该电子装置。传输终端装置将图像数据输出至显示装置并且使显示装置显示图像数据。
背景技术
近来,视频会议系统已获得广泛应用。这些视频会议系统用于通过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在远端位置之间进行视频会议。
这种视频会议系统使会议能够在远端位置之间在接近于实际会议环境的环境中进行。在视频会议期间,参加视频会议的一方(参加者)位于一个会议室,而另一方位于另一会议室。位于其中一个会议室中的视频会议系统的传输终端装置(终端装置)对会议室和参加者的进行照相,并且传输终端装置收集音频数据。传输终端装置将所收集的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并且将该数字数据发送给另一方的传输终端装置。另一方的传输终端装置使设置在另一会议室中的显示器(显示装置)显示图像,并且通过扬声器输出声音。
这种视频会议系统的传输终端装置与显示器一起出售作为视频会议组件(videoconference set)。然而,其中仅出售单个传输终端装置的情形越来越多。因此,近来,存在可与各种类型的具有不同类型分辨率的显示器连接的很多传输终端装置。
此外,其中传输终端装置可通过接口与显示器连接的情形越来越多,所述接口除了符合传统的RGB接口(用于红-绿-蓝颜色模式的接口)和数字视频接口-数字(DVI-D)以外,还符合用于诸如数字电视的视听(AV)应用的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符合HDMI标准的数字电视的显示器能够以诸如1280像素(宽度)乘以720像素(高度)(下文由1280×720来表示)的分辨率这样的高分辨率进行显示。
即使传输终端装置不包括符合HDMI标准的接口,如果传输终端装置包括符合DVI-D标准的接口,那么通过使用将HDMI信号转换为DVI-D信号的转换电缆将传输终端装置与显示器连接,能够以高分辨率显示图像。
然而,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公开了扩展显示识别(Extended DisplayIndentification,EDID)作为用于将表示显示器性能的性能信息发送至传输终端装置的数据结构标准。基于该标准,显示器通常将唯一的EDID信息存入显示器中所包括的存储器中。EDID信息包括诸如关于显示器的显示定时的信息以及关于显示器的分辨率的信息的数据。传输终端装置通过使用基于EDID信息的值来设置已连接的显示器的分辨率。
在最新版本的EDID中,除了在传统的基础数据字段中定义数据以外,还开发了扩展数据字段,使得该标准与诸如HDMI的新标准兼容。
然而,在使用转换电缆时,仅将基础数据字段发送至传输终端装置。扩展字段并不被发送。因此,传输终端装置无法控制其中显示器可显示图像的分辨率的全部范围。
然而,由于在EDID的基础数据字段中已经描述了显示器的推荐分辨率,所以可使用该推荐分辨率。
通常,推荐分辨率定义显示器能够显示图像的最大(自然)分辨率。
由于传输终端装置可仅参考EDID的基础字段,所以传输终端装置无法选择除了基础字段以外的字段中所定义的分辨率。例如,当传输终端装置与能够以1920×1080的分辨率进行显示的显示器连接时,并且当在扩展字段中描述有显示器能够以1280×720的分辨率进行显示时,传输终端既无法选择1280×720的分辨率也无法将分辨率变为1280×720的分辨率。
当在传输终端装置中保证足够的存储器时,传输终端装置可以通过选择推荐分辨率来以1920×1080的分辨率显示图像。然而,当由于成本问题,传输终端装置无法以需要大显示存储器的1920×1080的分辨率来显示图像时,传输终端装置别无选择,只有以低于1280×720分辨率的默认分辨率1024×768来显示图像。
然而,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待审公开申请No.2010-256794)公开了一种能够单独根据显示装置来设置所需的定制分辨率而无需引入特殊的硬件的电子装置。具体地,该电子装置包括:检索部件(retrieval means),用于检索存储在显示器中的EDID信息;确定部件(determination means),用于在与多种类型的显示器相对应多块定制EDID信息的中确定与由检索部件所检索 的已检索的EDID信息相对应的一块定制EDID信息,其中在所述显示器中已经存储有多块(piece)定制EDID信息;以及提供部件,用于将已经由确定部件确定的已确定的定制EDID信息提供给用于基于EDID信息在显示器上控制显示的显示控制装置。
然而,由于上述电子装置仅能参考EDID的基础数据字段,所以该装置无法以除了基础数据字段中定义的分辨率以外的分辨率显示图像。即,该电子装置并未解决上述问题。
在上文中,已经为传输终端装置说明了该实例。然而该说明还通常应用于将图像数据输出至外部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发明内容
在考虑上文所述问题的同时开发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使得即使所述电子装置仅能够获得与所述电子装置连接的显示器的一部分EDID信息,所述电子装置也能以适于所述显示器的分辨率来显示图像。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电子装置,配置来与显示装置连接,所述电子装置配置来将图像数据输出至所述显示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述分辨率检索单元配置来检索所述显示装置的推荐分辨率;
分辨率确定单元,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确定已检索的推荐分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子装置的优先分辨率,所述优先分辨率为所述电子装置的基准长宽比;
分辨率选择单元,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配置来选择第一分辨率;以及
分辨率改变单元,所述分辨率改变单元配置来将所述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变为已由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第一分辨率,
其中,当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已检索的推荐分辨率大于或等于所述优先分辨率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所述优先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并且
其中,当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已检索的推荐分辨率小于所述优先分辨率时,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标准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配置来与显示装置连接,所 述电子装置配置来将图像数据输出至所述显示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述第一分辨率检索单元配置来检索可显示的分辨率,所述可显示的分辨率可由所述显示装置显示;
分辨率管理表读出单元,所述分辨率管理表读出单元配置来按顺序读出分辨率管理表中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数据行,其中每个数据行包括作为元素的第二分辨率;
第二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述第二分辨率检索单元配置来从已读出的数据行获得所述第二分辨率;
第一分辨率确定单元,所述第一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确定由所述第一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获得可显示的分辨率是否包括由所述第二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获得的所述第二分辨率;
第一分辨率改变单元,所述第一分辨率改变单元配置来当所述第一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可显示的分辨率包含所述第二分辨率时将所述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变为由所述第二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获得的所述第二分辨率;
第三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述第三分辨率检索单元配置来检索所述显示装置的推荐分辨率,其中所述第三分辨率检索单元当所述第一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可显示的分辨率不包括由所述第二分辨率检索单元从每个已读出的数据行获得的所述第二分辨率时操作;
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确定已检索的推荐分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子装置的优先分辨率,所述优先分辨率为所述电子装置的基准长宽比;
分辨率选择单元,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配置来选择第一分辨率;以及
第二分辨率改变单元,所述第二分辨率改变单元配置来将所述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变为已经由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所述第一分辨率,
其中,当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推荐分辨率大于或等于所述优先分辨率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所述优先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推荐分辨率小于所述优先分辨率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标准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电子装置的程序,所述电子装置配置来与显示装置连接并且配置来将图像数据输出至所述显示装置,所述 程序使在所述电子装置中所包括的计算机起到如下作用:
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述分辨率检索单元配置来检索所述显示装置的推荐分辨率;
分辨率确定单元,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确定已检索的推荐分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子装置的优先分辨率,所述优先分辨率为所述电子装置的基准长宽比;
分辨率选择单元,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配置来选择第一分辨率;以及
分辨率改变单元,所述分辨率改变单元配置来将所述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变为已由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所述第一分辨率,
其中,当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已检索的推荐分辨率大于或等于所述优先分辨率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所述优先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并且
其中,当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已检索的推荐分辨率小于所述优先分辨率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标准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电子装置的程序,所述电子装置配置来与显示装置连接,并且所述电子装置配置来将图像数据输出至所述显示装置,所述程序使在所述电子装置中所包括的计算机起到如下功能:
第一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述第一分辨率检索单元配置来检索可显示的分辨率,所述可显示的分辨率可由所述显示装置显示;
分辨率管理表读出单元,所述分辨率管理表读出单元配置来按顺序读出分辨率管理表中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数据行,其中每个数据行包括作为元素的第二分辨率;
第二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述第二分辨率检索单元配置来从已读出的数据行获得所述第二分辨率;
第一分辨率确定单元,所述第一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确定由所述第一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获得可显示的分辨率是否包括由所述第二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获得的所述第二分辨率;
第一分辨率改变单元,所述第一分辨率改变单元配置来当所述第一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可显示的分辨率包含所述第二分辨率时将所述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变为由所述第二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获得的所述第二分辨率;
第三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述第三分辨率检索单元配置来检索所述显示装 置的推荐分辨率,其中所述第三分辨率检索单元当所述第一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可显示的分辨率不包括由所述第二分辨率检索单元从每个已读出的数据行获得的所述第二分辨率时操作;
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确定已检索的推荐分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子装置的优先分辨率,所述优先分辨率为所述电子装置的基准长宽比;
分辨率选择单元,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配置来选择第一分辨率;以及
第二分辨率改变单元,所述第二分辨率改变单元配置来将所述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变为已经由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所述第一分辨率,
其中,当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推荐分辨率大于或等于所述优先分辨率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所述优先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推荐分辨率小于所述优先分辨率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标准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所述电子装置,即使所述电子装置仅能够检索与所述电子装置连接的所述显示装置的一部分EDID信息,也可以以适于所述显示装置的分辨率来显示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传输终端装置的外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传输终端装置的硬件配置的示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传输管理系统、中继设备、程序供给的服务器(programproviding server)、以及外部输入设备的硬件配置中的任何一个的示图;
图5A和图5B是在根据实施例的传输系统中所包括的传输终端装置、中继装置以及传输管理系统的功能性框图;
图6A至图6C是示出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的概念图;
图7是示出改变质量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8是示出中继设备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9是示出终端装置验证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0是示出终端装置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1是示出目的地列表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2是示出会话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3是示出地址优先级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4是示出传输率优先级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5是示出质量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6是示出管理表示中继设备的操作状态的状态信息的过程的顺序图;
图17是示出用以在传输终端装置中开始执行通信的准备过程的顺序图;
图18是示出缩减中继设备的过程的顺序图;
图19是示出缩减中继设备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用于缩减中继设备的、已计算的优先级的点的示图;
图21是示出由传输终端装置选择中继设备的过程的顺序图;
图22是示出在传输终端装置中选择中继设备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过程的顺序图;
图24是外部输入设备的功能性框图;
图25是示出使作为视频会议的相对方的传输终端装置表示已经由外部输入设备所显示的显示数据的过程的顺序图;
图26是由外部输入设备使屏幕显示在传输终端装置上的实例;
图27示出了其上由传输终端装置显示有图像数据和显示数据的屏幕的实例;
图28示出通过外部输入设备安装显示数据获取单元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9是示出图像显示控制单元的配置的实例的示图;
图30是示出所要用于显示控制的数据的实例的示图;
图31是示出分辨率控制的过程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32是示出分辨率控制的过程的另一实例的流程图;
图33是示出分辨率管理表的实例的示图;以及
图34是示出分辨率控制的过程的另一实例的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传输系统
10:传输终端装置
11:发送和接收单元
12:操作输入接收单元
13:登陆请求单元
14a:照相单元
14b:图像显示控制单元
14b10:分辨率检索单元
14b11:分辨率确定单元
14b12:分辨率选择单元
14b15:分辨率改变单元
14b16:分辨率管理表读出单元
15a:音频输入单元
15b:音频输出单元
16:选择处理单元
16a:测量单元
16b:计算单元
16c:选择单元
17:延迟检测单元
18:外部信息发送和接收单元
19:存储和读出单元
20:检测单元
30:中继设备
31:发送和接收单元
32:状态检测单元
33:数据质量确认单元
34:改变-质量管理单元
35:数据质量改变单元
40:外部输入设备
41:发送和接收单元
42:连接检测单元
43:安装确定单元
44:程序获取单元
451:显示数据获取单元
452:显示数据发送单元
46:操作输入接收单元
47:显示控制单元
48:装载单元
49:存储和读出单元
50:传输管理系统
51:发送和接收单元
52:终端装置验证单元
53:状态管理单元
54:终端提取单元
55:终端状态获取单元
56:缩减单元
56a:选择会话ID生成单元
56b:终端装置IP地址提取单元
56c:初级选择单元
56d:优先级确定单元
57:会话管理单元
58:质量确定单元
60:延迟时间管理单元
100:维护系统
120:显示器
400:显示装置
1000:存储单元
3000:存储单元
3001:改变质量管理DB
4000:存储单元
4001:文档管理DB
5000:存储单元
5001:中继设备管理DB
5002:终端装置验证管理DB
5003:终端装置管理DB
5004:目的地列表管理DB
5005:会话管理DB
5006:优先级管理DB
5007:质量管理DB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的总体配置>>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3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输系统1的示意图。将参照图1对本实施例的概要进行说明。
传输系统1包括数据供给系统和通信系统,在数据供给系统中,传输终端装置通过传输管理系统50单方面将内容数据发送至另一传输终端装置,在通信系统中,多个传输终端装置通过传输管理系统50互相发送信息和效果(impression)。通信系统用于使多个通信终端装置(与传输终端装置相对应)通过通信管理系统(与传输管理系统50相对应)互相传递信息和映像(impression)。通信系统的实例包括: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电话系统、音频会议系统、语音电话系统以及个人计算机(PC)屏幕共享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将视频会议系统假定为通信系统的实例,将视频会议管理系统假定为通信管理系统的实例,并且将视频会议终端装置假定为通信终端装置的实例。基于这些假定,将对传输系统1、传输管理系统50以及传输终端装置进行说明。即,可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输终端装置和传输管理系统应用于视频会议系统以及通信系统和传输系统。
图1中所示的传输系统1包括多个传输终端装置(10aa、10ab、…、10db);相应传输终端装置(10aa、10ab、…、10db)的显示器(120aa、120ab、…、以及120db);多个中继设备(30a、30b、30c以及30d);传输管理系统50;程序供给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终端装置10”代表传输终端装置(10aa、10ab、…、10db)中的任意一个;“显示器120”代表显示器(120aa、120ab、…、以及120db)中的任意一个;并且“中继设备30”代表中继设备(30a、30b、30c以及30d)中的任意一个。
传输终端装置10将图像数据、音频数据等发送至另一传输终端装置10。传输终端装置10从另一传输终端装置10接收图像数据、音频数据等。在本实施例中,将对图像数据的图像是运动图像的情形进行说明。然而,图像数据的图像并不限于运动图像。图像数据的图像可以是静止图像。此外,图像数据的图像可既包括运动图像也包括静止图像。中继设备30在多个传输终端装置10中对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进行中继。传输管理系统50对传输终端装置10和中继设备30进行集中管理。
外部输入设备(40aa、40ab、…、以及40db)与相应的传输终端装置(10aa、10ab、…、10db)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外部输入设备40”代表外部输入设备(40aa、40ab、…、以及40db)中的任意一个。外部输入设备40将用于显示文档数据的显示数据发送至传输终端装置10。这里,文档数据代表诸如可通过使用文档创建软件、电子数据表(spreadsheet)软件以及展示软件(presentation software)来利用的数据。
此外,图1中所示多个路由器(70a、70b、…、以及70f)为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选择最优路径。在本实施例中,“路由器70”代表路由器(70a、70b、…、以及70f)中的任意一个。程序供给系统90包括硬盘驱动器(未示出),所述硬盘驱动器存储传输终端程序。传输终端程序用于使传输终端10实现各种功能和/和各个步骤。程序供给系统90可将传输终端程序发送至传输终端装置10。程序供给系统90的硬盘驱动器还存储中继设备程序。中继设备程序用于使中继设备30实现各种功能和/或各个步骤。程序供给系统90可将中继设备程序发送至中继设备30。程序供给系统90的硬盘驱动器还存储传输管理程序。传输管理程序用于使传输管理系统50实现各种功能和/或各个步骤。程序供给系统90可将传输管理程序发送至传输管理系统50。
传输终端装置10aa、传输终端装置10ab、中继设备30a以及路由器70a与LAN 2a连接。传输终端装置10aa、传输终端装置10ab、中继设备30a以及路由器70a可通过LAN 2a彼此通信。传输终端装置10ba、传输终端装置10bb、中继设备30b以及路由器70b与LAN 2b连接。传输终端装置10ba、传输终端装置10bb、中继设备30b以及路由器70b可通过LAN 2b彼此通信。LAN 2a和LAN 2b通过包括路由器70c的专用线(dedicated line)2ab彼此连接。LAN 2a和LAN 2b可通过专用线2ab彼此通信。LAN 2a和LAN 2b位于预定区域A中。例如,区域A为日本,LAN 2a位于东京的办公室,并且LAN 2b位于大阪的办公室。
传输终端装置10ca、传输终端装置10cb、中继设备30c以及路由器70d与LAN 2c连接。传输终端装置10ca、传输终端装置10cb、中继设备30c以及路由器70d可通过LAN 2c彼此通信。传输终端装置10da、传输终端装置10db、中继设备30d以及路由器70e与LAN 2d连接。传输终端装置10da、传输终端装置10db、中继设备30d以及路由器70e可通过LAN 2d彼此通信。LAN 2c和LAN 2d通过包括路由器70f的专用线2cd彼此连接。LAN 2c和LAN 2d可通过专用线2cd彼此通信。LAN 2C和LAN 2d位于预定区域B中。例如,区域B为美利坚合众国,LAN 2c位于美利坚合众国的纽约的办公室,并且LAN 2d位于美利坚合众国的华盛顿特区的办公室。区域A中的路由器70c和区域B中的路由器70f通过因特网2i彼此连接。路由器70c和路由器70f可通过因特网2i彼此通信。
传输管理系统50和程序供给系统90通过因特网2i与传输终端装置10和中继设备30连接。传输管理系统50和程序供给系统90可通过因特网2i与传输终端装置10和中继设备30通信。传输管理系统50可位于区域A中、区域B中、或除了区域A和B以外的区域中。相似地,程序供给系统90可位于区域A中、区域B中、或除了区域A和B以外的区域中。
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网络2包括LAN 2a、LAN 2b、专用线2ab、因特网2i、专用线2cd、LAN 2c以及LAN 2d。
在图1中,分别在传输终端装置10、中继设备30、传输管理系统50、路由器70以及程序供给系统90附近所表示的四位数字的组简要地示出了IPv4的IP地址。例如,传输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是(1.2.1.3)。可使用IPv6的IP地址替代IPv4的IP地址。然而,为了简化,使用IPv4的IP地址来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的硬件配置>>
接下来,将对根据本实施例的硬件配置进行说明。
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传输终端装置10的外视图。在下文中,将对传输终端装置10的硬件配置进行说明,同时假定传输终端装置10的纵向方向为X轴方向,水平平面中的与X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为Y轴方向,并且,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垂直方向)为Z轴方向。
如图2中所示,传输终端装置10包括底盘(chasis)1100、臂(arm)1200 以及相机外壳1300。在底盘1100的前壁表面1110中形成吸气表面(未示出)。吸气表面由多个吸气孔形成。在底盘1100的后壁表面1120中形成排气面(exhaust plane)1121。排气面1121由多个排气孔形成。通过这种配置,通过在底盘1100中所包含的冷却风扇(cooling fan)的驱动,经由吸气表面(未示出)将传输终端装置10的前侧的空气吸入到底盘1100中。然后,经由排气面1121将空气排出至传输终端装置10的后侧。在底盘1100的右壁表面1130形成有声音采集孔(sound pickup hole)1131。可通过内置麦克风114(稍后描述)采集语音、声音以及噪声。
在右壁表面1130的一侧处的底盘1100中形成操作面板1150。操作面板1150包括多个操作按钮(108a至108e)、电源开关109(稍后描述)以及报警灯119(稍后描述)。此外,操作面板1150还包括声音输出面板1151。声音输出面板1151由多个声音输出孔形成。来自内置扬声器115的输出声音穿过声音输出孔。此外,在左壁表面1140一侧处的底盘1100的形成有容纳部1160,作为用于容纳该臂1200和相机外壳1300的凹部。此外,在底盘1100的右壁表面1130中形成有多个连接端口1132a至1132c。连接端口1132a至1132c用于将相应电缆与外部装置连接I/F118(稍后描述)电连接。另一方面,在底盘1100的左壁表面1140中形成有连接端口(未示出),所述连接端口将用于将显示器120的电缆120c与外部装置连接I/F118电连接。
在下文的说明中,“操作按钮108”代表操作按钮108a至108e中的任意一个,并且“连接端口1132”代表连接端口1132a至1132c中的任意一个。
臂1200通过旋转铰链(torque hinge)1210附接于底盘1100。臂1200可相对于底盘1100沿垂直方向在0度至135度的倾角θ1范围内转动(pivot)。图2示出了倾角θ1为90度的状态。
相机外壳1300中包含内置相机1021。可对例如用户、文档和房间进行照相。此外,相机外壳1300包括旋转铰链1310。相机外壳1300通过旋转铰链1310附接于臂1200。相机外壳1300可相对于臂1200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旋转。相机外壳1300可沿水平方向在-180度至+180度的摇动角(pan angle)θ2的范围内旋转。图2示出了摇动角θ2为0度的状态。此外,相机外壳1300可沿垂直方向在-45度至+45度的倾角θ3的范围内旋转。图2示出了倾角θ3为0度的状态。
由于中继设备30、管理系统50以及程序供给系统90的外观与普通的服 务器计算机的外观的相同,所以省略了对中继设备30、管理系统50以及程序供给系统90的外观的说明。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输终端装置10的硬件配置的示图。如图3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传输终端装置1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01、只读存储器(ROM)10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03、闪存104、固态驱动器(SSD)105、介质驱动器(media drive)107、操作按钮108、电源开关109、网络I/F111、相机(电荷耦合装置(CCD))112、图像传感器I/F113、麦克风114、扬声器115、音频输入/输出I/F116、显示器I/F117、外部装置连接I/F118、报警灯119以及总线110。CPU101总体上控制传输终端装置10。ROM102存储传输终端程序。RAM103由CPU101用作工作区域。闪存104存储诸如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各种类型的数据。SSD105根据CPU101的控制来控制从闪存104读出各种类型的数据以及将各种类型的数据写入闪存104。介质驱动器107控制从诸如闪存的记录介质106读出数据以及将数据写入(记录在)记录介质106。操作按钮108被操作例如用于选择传输终端装置10的目的地。电源开关109用于打开及关闭传输终端装置10的电源。网络I/F111用于通过使用通信网络2(稍后描述)来发送数据。相机112根据CPU101的控制来对物体进行拍照并获得图像数据。图像传感器I/F113控制相机112的驱动。麦克风14用于输入声音。扬声器115用于输出声音。音频输入/输出I/F116根据CPU101的控制来在麦克风114与扬声器115之间处理音频信号的输入和输出。显示器I/F117根据CPU101的控制将图像数据发送至外部显示器120。外部装置连接I/F118将各种类型的数据发送至外部装置以及从外部装置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报警灯119报告传输终端装置10的功能的非正常状态。总线110是用于将如图3中所示的上述组件进行电连接的地址总线和/或数据总线。
显示器120是如下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用于显示例如物体的图像和/或操作图标的液晶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120通过电缆120c与显示器I/F117连接。电缆120可以是用于模拟RGB(VGA)信号的电缆、用于组件视频(component video)的电缆、或者用于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信号或数字视频接口(DVI)信号的电缆。
相机112包括例如镜头和固态成像传感器,所述固态成像传感器通过将光转换为电荷来将物体的图像(照片)转换成电子数据。将例如互补金属氧 化物半导体(CMOS)或电荷耦合装置(CCD)用作固态成像传感器。
诸如外部相机、外部麦克风以及外部扬声器的外部装置可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电缆与外部装置连接I/F118电连接,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电缆与图2中所示的底盘1100的连接端口1132连接。当外部相机与传输终端装置10连接时,外部相机根据CPU101的控制比内置相机112优先驱动。相似地,当外部麦克风与传输终端装置10连接时,外部麦克风根据CPU101的控制比内置麦克风114优先驱动。此外,当外部扬声器与传输终端装置10连接时,外部扬声器根据CPU101的控制比内置扬声器115优先驱动。
记录介质106与传输终端装置10可拆卸地附接。可将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代替闪存104用作非易失性存储器,根据CPU101的控制可将数据写入到所述ROM以及从所述ROM读出数据。此外,在相机112中所包括的固态成像传感器是一种通过将光转换为电荷来将物体的图像(照片)转换为电子数据的成像传感器。固态成像传感器并不限于CCD,只要固态成像传感器可对物体进行照相即可。例如,CMOS可被用作固态成像传感器。此外,显示器120包括用于显示例如物体的图像和/或操作图标的液晶或有机发光二极管。
此外,上述传输终端程序可存储在诸如记录介质106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作为可安装的格式或可运行的格式的文件。在该情形中,可分发存储传输终端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输管理系统50的硬件配置的示图。传输管理系统50包括CPU21、ROM202、RAM203、硬盘(HD)204、硬盘驱动器(HDD)205、介质驱动器207、显示器208、网络I/F209、键盘211、鼠标212、CD-ROM驱动器214、外部装置I/F215以及总线210。CPU201总体上控制传输管理系统50。ROM202存储传输管理程序。RAM203由CPU101用作工作区域。HD204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HDD205根据CPU201的控制来控制从HD204读出各种类型的数据以及将各种类型的数据写入HD204。介质驱动器207控制从诸如闪存的记录介质206读出数据以及将数据写入(记录在)记录介质206。显示器208显示诸如光标、菜单、窗口、字符以及图像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网络I/F209用于通过使用通信网络2(稍后描述)来发送数据。键盘211包括用于输入字符、数字和各种指令的多个键。鼠标212用于例如选择并执行各种指令、选择所要处理的物体以及移动光标。CD-ROM 驱动器214控制从作为可移动记录介质的一个实例的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213读出数据和/或将数据写入CD-ROM213。外部装置I/F215将信息发送给外部装置以及从外部装置接收信息。总线210是用于将如图4中所示的上述组件进行电连接的地址总线和/或数据总线。
上述传输管理程序可存储在诸如记录介质206或CD-ROM213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作为可安装的格式或可运行的格式的文件。在该情形中,可分发存储传输终端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由于外部输入设备40具有与传输管理系统50的硬件配置相似的硬件配置,所以省略了对外部输入设备40的硬件配置的说明。然而,对于外部输入设备40的情形,ROM202存储用于外部输入设备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控制外部输入设备40。在该情形中,用于外部输入设备的程序可存储在诸如记录介质206或CD-ROM213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作为可安装的格式或可运行的格式的文件,并且可分发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由于中继设备30的硬件配置与传输管理系统50的硬件配置相同,所以省略了对中继设备30的硬件配置的说明。然而,对于中继设备30的情形,ROM202存储用于中继设备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控制中继设备30。在该情形中,用于中继设备的程序还可存储在诸如记录介质206或CD-ROM213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作为可安装的格式或可运行的格式的文件,并且可分发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由于程序供给系统90的硬件配置与传输管理系统50的硬件配置相同,所以省略了对程序供给系统90的硬件配置的说明。然而,对于程序供给系统90的情形,ROM202存储用于程序供给系统90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控制程序供给系统90。在该情形中,用于程序供给系统90的程序还可存储在诸如记录介质206或CD-ROM213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作为可安装的格式或可运行的格式的文件,并且可分发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此外,维护系统100是一种如下计算机,所述计算机维护、管理、和/或修复传输终端装置10、中继设备30、传输管理系统50以及程序供给系统90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当维护系统100位于一个国家内,并且传输终端装置10、中继设备30、传输管理系统50或程序供给系统90位于该国家之外时,维护系统100通过通信网络2来对传输终端装置10、中继设备30、传输管理系统50以及程序供给系统90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远程维护(维护、管理和/或 修复)。
维护系统100还在不使用通信网络2的情况下对传输终端装置10、中继设备30、传输管理系统50以及程序供给系统90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维护,诸如管理模块号、序列号、买方、维护与检查、或故障历史。
由于维护系统100的硬件配置与传输管理系统50的硬件配置相同,所以省略了对维护系统100的硬件配置的说明。然而,对于维护系统100的情形,HD204存储用于维护系统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控制维护系统100。在该情形中,用于维护系统的程序还存储在诸如记录介质206或CD-ROM213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作为可安装的格式或可运行的格式的文件,并且可分发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此外,用于维护系统的程序可存储在ROM202中而不是HD204中。
此外,可将诸如可记录压缩盘(CD-R)、数字通用盘(DVD)以及蓝光盘(BD)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视为可移除记录介质的实例。因此,上述程序中的每个程序均可存储在CD-R、DVD或BD中,并且可分发存储相应程序的CD-R、DVD或BD。
<<传输系统的功能性配置>>
接下来,对根据本实施例的传输系统1的功能性配置进行说明。图5A和图5B是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传输系统1中所包括的传输终端装置10、中继设备30以及传输管理系统50的功能性框图。在图5A和图5B中,传输终端装置10、中继设备30以及传输管理系统50通过通信网络2彼此连接,使得可在传输终端装置10、中继设备30以及传输管理系统50中执行数据通信。外部输入设备40与传输终端装置10连接,使得外部输入设备40可向传输终端装置10发送数据以及从传输终端装置10接收数据。此外,图24是包括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传输系统1中的外部输入设备40的功能性框图。由于图1中所示的程序供给系统90并不与用于视频会议的通信系统直接相关,所以在图5A和图5B中省略了程序供给系统90。
<传输终端装置的功能性配置>
传输终端装置10包括发送和接收单元11、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登陆请求单元13、照相单元14a、图像显示控制单元14b、音频输入单元15a、音频输出单元15b、选择处理单元16、延迟保护单元17、外部信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8、以及存储和读出单元19。当图3中所示的相应元件根据来自CPU201 的指令操作时,实现这些功能性元件或步骤。这里,来自CPU201的指令依据存储在ROM202中的程序。此外,传输终端装置10包括存储单元1000。存储单元100例如由图3中所示的SSD105和闪存104的组合来形成。
(传输终端装置的功能性元件)
接下来,将对传输终端装置10的功能性元件进行详细说明。传输终端装置10的发送和接收单元11由图3中所示的网络I/F111来实现。发送和接收单元11通过通信网络2将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发送至另一装置、另一设备或另一系统,或从另一装置、另一设备或另一系统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操作输入接收单元由图3中所示的操作按钮108和电源开关109来实现。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接收来自操作员的各种输入。例如,当操作员打开图3中所示的电源开关109时,图5B中所示的操作输入接收单元接收用于打开电源的输入,然后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打开电源。登陆请求单元13由来自图3中所示的CPU101的指令来实现。登陆请求单元13通过接收用于打开电源的输入而被触发,通过通信网络2自动将用于请求登陆的登陆请求信息以及传输终端装置10ab的当前的IP地址从发送和接收单元11发送至传输管理系统50。
照相单元14a由图3中所示的相机112和图像传感器I/F113实现。照相单元14a对目标进行拍照,并且输出通过拍照所获得的图像数据。
图像显示控制单元14b由显示器I/F117来实现。图像显示控制单元14b对将图像数据发送至外部显示器120进行控制。图像显示控制单元14b根据所连接的显示器(显示装置)120的分辨率来适当地控制所要输出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
如图29中所示,图像显示控制单元14b包括分辨率检索单元(resolutionretrieval unit)14b10、分辨率确定单元14b11、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分辨率改变单元14b15以及分辨率管理表读出单元14b16。分辨率检索单元14b10根据从显示器120所检索的信息(图30)来获得推荐分辨率和可用分辨率。当提供分辨率管理表时,分辨率检索单元14b10根据已从分辨率管理表读出的数据来获得分辨率。分辨率确定单元14b11确定分辨率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基于预定条件在多种类型的分辨率中选择分辨率。分辨率改变单元14b15将分辨率变为已由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所选择的已选择的分辨率。分辨率管理表读出单元14b16从分辨率管理表读出数据行。
图30示出了用于由图像显示控制单元14b控制的数据的实例。该数据包括诸如“当前显示分辨率”、“推荐分辨率”、“可显示分辨率”、“块#1”以及“块#2”的项。这里,“当前显示分辨率”、“推荐分辨率”以及“可显示分辨率”与EDID的基础数据字段(basic data field)中的信息相对应,并且“块#1”和“块#2”与EDID的扩展数据字段(extended data field)中的信息相对应。
将由分辨率检索单元14b10从显示器120所获得的且为显示而在当前所设置的分辨率(宽度和高度)暂时保持为“当前显示分辨率”。“推荐分辨率”是由显示器120所推荐的分辨率。“推荐分辨率”从显示器120获得。在很多情形中,推荐分辨率被定义为最大可显示分辨率(自然分辨率(native resolution))。将已由分辨率检索单元14b10从显示器120获得的且可由显示器120显示的单个分辨率(宽度和高度)或多种类型的分辨率(宽度和高度)保持为“可显示分辨率”。可将可在显示器120定义的一些项分配给“块#1”和“块#2”。例如,1280×720已被分配给“块#1”作为可显示分辨率。然而,这里,假定由于转换电缆(conversion cable),所以尚未获得“块#1”和“块#2”的内容。因此,将无效值(NULL)表示为“块#1”和“块#2”的内容。
此外,图像显示控制单元14b将如下内容用作预定数据:用于在传输终端装置10与中继设备30之间发送图像数据的基准长宽比(例如16:9)、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利用的优先分辨率(例如用于高清电视的1280×720)、作为默认分辨率的标准分辨率(例如1024×768)、大于或等于基准长宽比的优先分辨率的分辨率(例如,1920×1080和1280×720)、除了基准长宽比以外的宽分辨率(例如,1280×800、1280×768和1366×768)、以及用于标准分辨率的标准长宽比(例如4:3)。通常,将1366×768的分辨率归类为16:9的长宽比。然而,该长宽比并非严格等于16:9。因此,1366×768的分辨率从16:9的长宽比中排除。
音频输入单元15a由图3中所示的麦克风114和音频输入/输出I/F116来实现。当声音输入至音频输入单元15a时,音频输入单元15a将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并且输出包括该音频信号的音频数据。音频输出单元15b由图3中所示的扬声器115和音频输入/输出I/F116来实现。音频输出单元15b将包括该音频信号的音频数据转换为声音并且输出该声音。
选择处理单元16包括由来自图3中所示的CPU101的指令所实现的测量单元16a、计算单元16b和选择单元16c。该配置用于使选择处理单元16执 行缩减处理(narrowingprocess),最后从多个中继设备30中选择一个中继设备30。测量单元16a为已由发送和接收单元11所接收的每个预先传输信息块(advance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piece)(稍后描述)测量由发送和接收单元11接收预先传输信息的日期和时间。计算单元16b基于所测量的接收时间与预先传输信息中所包含的传输日期和时间之间的差,来为每个预先传输信息块计算从发送预先传输信息块到接收到预先传输信息块所花费的时间段,其中已由测量单元16a为每个预先传输信息块测量了接收日期和时间。选择单元16c最后在已由计算单元16b所计算的时间段中通过选择已对花费了最短时间段的预先传输信息块进行了中继的中继设备30来选择一个中继设备30。
延迟检测单元17由来自图3中所示的CPU101的指令来实现。延迟检测单元17检测已通过中继设备30从另一传输终端装置10发送的图像数据或音频数据的延迟时间段(ms)。此外,外部信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8通过外部装置I/F118将数据发送至外部装置以及从外部装置接收数据。此外,存储和读出单元19由图3中所示的SSD105来实现。存储和读出单元19将各种类型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1000中以及读出已存储在存储单元1000中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存储单元1000存储例如:用于识别传输终端装置10的终端装置标识(ID)和密码;用于识别发送图像数据、音频数据和其它类型的数据的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以及目的地终端装置的IP地址。此外,存储单元1000存储有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和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和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被发送至外部输入设备40,并且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上操作。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用于使外部输入设备40获得显示数据。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用于将已经由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所获得的显示数据发送给传输终端装置10。显示数据是例如通过将在显示装置的屏幕上显示的图像转换为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格式或位图格式而形成的图像数据,或者通过将在显示装置的屏幕上显示的图像转换为图形装置接口(GDI)格式而形成的绘图命令。
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装置ID是例如诸如用于唯一性地识别传输终端装置10的描述、字符、符号或各种类型的标记的识别信息。相似地,中继设备ID(稍后说明)是例如诸如用于唯一性地识别中继设备30进行的描述、字符、符号或各种类型的标记的识别信息。此外,终端装置ID和中继设备ID可以是其中结合了上述说明、字符、符号及各种类型的标记中的至少两种的识别 信息。在下文中,在本说明中,请求开始视频会议的传输终端装置10称为“请求终端装置10A”,并且被请求开始视频会议的传输终端装置10称为“目的地终端装置10B”。
<外部输入设备的功能性配置>
如图24中所示,外部输入设备40包括发送和接收单元41、连接检测单元42、安装确定单元43、程序获取单元44、操作输入接收单元46、显示控制单元47、装载单元(mountunit)48以及存储和读出单元49。当图4中所示的相应的元件根据来自CPU201的指令操作时,实现这些功能性元件或步骤。这里,来自CPU201的指令依据存储在ROM202中的程序。此外,外部输入设备40包括存储单元4000。存储单元4000由图4中所示的HDD205形成。此外,诸如Windows(注册商标)的操作系统(OS)已经安装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中。因此,当外部输入设备40与另一装置连接时,外部输入设备40能够运行程序。
<外部输入设备的功能性元件>
外部输入设备40的发送和接收单元41由图4中所示的网络I/F209来实现。发送和接收单元41将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发送给传输终端装置10以及从传输终端装置10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连接检测单元42检测到:能够由外部装置I/F215进行外部装置与外部输入设备40之间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安装确定单元43确定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和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是否已经被安装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中。程序获取单元44从已经通过发送和接收单元41与外部输入设备40连接的传输终端装置10的存储单元1000中获得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和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并且程序获取单元44将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和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安装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中。操作输入接收单元46通过操作员的操作来接收输入。显示控制单元47使显示装置400显示已由存储和读出单元49(稍后描述)读出的图像。装载单元48使与外部输入设备40连接的各种装置的存储单元可用。存储和读出单元49由图4中所示的HDD205来实现。存储和读出单元49将各种类型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4000中,以及读出已存储在存储单元4000中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存储单元4000存储例如文档数据。
<中继设备的功能性配置>
接下来,将对中继设备30的功能和/或步骤进行说明。中继设备30包括 发送和接收单元31、状态检测单元32、数据质量确认单元33、改变质量管理单元34、数据质量改变单元35、以及存储和读出单元39。当图4中所示的相应元件根据来自CPU201的指令操作时,实现这些功能元件或步骤。这里,来自CPU201的指令依据存储在ROM201中的程序。此外,中继设备30包括存储单元3000。存储单元3000由图4中所示的HD204形成。
(改变质量管理表)
存储单元3000包括改变质量管理DB3001,所述改变质量管理DB3001包括如图7中所示的改变质量管理表。改变质量管理表管理作为图像数据的中继目的地的传输终端装置10的IP地址;并且管理由中继设备30中继到中继目的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例如,如图7中所示,在改变质量管理表中,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与传输终端装置10的IP地址相关联。
在下文中,将对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分辨率进行说明。这里考虑三种类型的图像。第一种类型的图像是如图6A中所示的低分辨率图像。该低分辨率图像由水平方向上160个像素和垂直方向上120个像素形成。低分辨率图像是基础图像(baseimage)。第二种类型的图像是如图6B中刚所示的中分辨率图像。该中分辨率图像由水平方向上320个像素和垂直方向上240个像素形成。第三种类型的图像是如图6c中所示的高分辨率图像。该高分辨率图像由水平方向上640个像素和垂直方向上480个像素形成。当数据穿过(travel through)窄带宽路径时,低质量图像数据被中继。这里,低质量图像数据仅由作为基础图像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形成。当带宽相对宽时,中质量图像数据被中继。中质量图像数据由作为基础图像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以及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形成。此外,当带宽非常宽时,高质量图像数据被中继。高质量图像数据由作为基础图像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中分辨率图像数据以及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形成。例如,如图7的改变质量管理表中所示,当中继设备30将图像数据中继至具有IP地址(1.3.2.4)的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时,所要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图像的质量)为“高质量”。
<中继设备的功能性元件>
接下来,将对中继设备30的功能性元件进行详细说明。在下文的说明中,在对中继设备30的功能性元件进行说明的同时,还将对功能性元件与用于实现功能性元件的主要组件(在图4中所示的组件中)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5B中所示的中继设备30的发送和接收单元31由图4中所示的网络 I/F209来实现。发送和接收单元31通过通信网络2将各种数据(信息)发送至另一终端装置、另一设备或另一系统,以及从另一终端装置、另一设备或另一系统接收各种数据(信息)。状态检测单元32由来自图4中所示的CPU201的指令实现。状态检测单元32检测具有状态检测单元32的中继设备30的操作状态。中继设备30的操作状态包括在线状态、离线状态以及故障状态。
数据质量确认单元33由来自图4中所示的CPU201的指令来实现。数据质量确认单元33通过将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IP地址用作搜索关键字,来在改变质量管理表(参阅图7)中搜索所要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数据质量确认单元33通过提取与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IP地址相对应的图像质量来确认所要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改变质量管理单元34由来自图4中所示的CPU201的指令来实现。改变质量管理单元34基于从传输管理系统50所发送的质量信息(稍后描述)来对改变质量管理DB3001的内容进行改变。例如,在通过在具有终端装置ID“01aa”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与具有终端装置ID“01db”的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之间发送和接收高质量图像数据来执行的视频会议期间,当在通过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接收图像数据期间发生延迟时,例如通过经由通信网络2在请求终端装置10bb与目的地终端装置10ca之间开始另一视频会议,则可要求中继设备30将目前为止已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从高质量降低至中质量。在这种情形中,改变质量管理DB3001的内容基于表示中质量的质量信息而改变,以便由中继设备30所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从高质量降低至中质量。
数据质量改变单元35由来自图4中所示的CPU201的指令来实现。数据质量改变单元35基于已经改变的改变质量管理DB3001的内容来改变已经从传输源终端装置10所发送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存储和读出单元39由图4中所示的HDD205来实现。存储和读出单元39将各种类型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3000中,并且存储和读出单元39读出已存储在存储单元3000中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传输管理系统的功能性配置>
接下来,将对传输管理系统50的功能和/或步骤进行说明。传输管理系统50包括发送和接收单元51、终端装置验证单元52、状态管理单元53、终端提取单元54、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缩减单元(narrowing unit)56、会话管理单元57、质量确定单元58、存储和读出单元59以及延迟时间管理单元 60。当图4中所示的相应元件根据来自CPU201的指令来操作时,实现这些功能元件或步骤。这里,来自CPU201的指令依据ROM202中存储的程序。此外,传输管理系统50还包括由图4中所示的HD204所形成的存储单元5000。
(中继设备管理表)
存储单元5000包括中继设备管理DB5001,所述中继设备管理DB5001包括图8中所示的中继设备管理表。中继设备管理表为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每个中继设备ID管理如下: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操作状态、由传输管理系统50接收表示操作状态的状态信息的日期和时间、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IP地址、以及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最大传输率(Mbps)。在中继设备管理表中,每个中继设备ID均与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操作状态、由传输管理系统50接收表示操作状态的状态信息的日期和时间、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IP地址以及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最大传输率(Mbps)相关联。例如,图8中所示的中继设备管理表表示:对于具有中继设备ID“111a”的中继设备30a,操作状态为在线状态,由传输管理系统50接收状态信息的日期和时间为“13:00,2009.11.10”,中继设备30a的IP地址为(1.2.1.2),并且中继设备30a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00Mbps。
(终端装置验证管理表)
此外,存储单元5000包括终端装置验证管理DB5002,所述终端装置验证管理DB5002包括诸如图9中所示的终端装置验证管理表。终端装置验证管理表管理由传输管理系统50所管理的所有传输终端装置的终端装置ID。在终端装置验证管理表中,终端装置ID与相应的密码相关联。例如,图9中所示的终端装置验证管理表表示传输终端装置10aa的终端装置ID为“01aa”并且密码为“aaaa”。
(终端装置管理表)
此外,存储单元5000包括终端装置管理DB5003,所述终端装置管理DB5003包括如图10中所示的终端装置管理表。终端装置管理表为传输终端装置10的每个终端装置ID管理如下:相应的传输终端装置10的操作状态、由传输管理系统50接收登陆请求信息(稍后描述)的日期和时间、以及相应的传输终端装置10的IP地址。在终端装置管理表中,传输终端装置10的每个终端装置ID与相应的传输终端装置10的操作状态、由传输管理系统50接 收登陆请求信息的日期和时间、以及相应的传输终端装置10的IP地址相关联。例如,图10中所示的终端装置管理表表示:对于具有终端装置ID“01aa”的传输终端装置10aa,操作状态为在线状态,由传输管理系统50接收登陆请求信息的日期和时间为“13:40,2009.11.10.”,并且传输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为(1.2.1.3)。
(目的地列表管理表)
此外,存储单元5000还包括目的地列表管理DB5004,所述目的地列表管理DB5004包括如图11中所示的目的地列表管理表。目的地列表管理表为请求开始视频会议的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终端装置ID管理已经被登记为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候选者的传输终端装置10的终端装置ID。在目的地列表管理表中,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终端装置ID与已经被登记为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候选者的传输终端装置10的终端装置ID相关联。例如,图11中所示的目的地列表管理表表示:具有终端装置ID“01ab”的传输终端装置10ab、具有终端装置ID“01ba”的传输终端装置10ba以及具有终端装置ID“01db”的传输终端装置10db是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候选者,可从具有终端装置ID“01aa”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请求所述目的地终端装置10B开始视频会议。可根据来自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用于添加或去除的请求来向传输管理系统50添加或去除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候选者。
(会话管理表)
此外,存储单元5000包括会话管理DB5005,所述会话管理DB5005包括如图12中所示的会话管理表。会话管理表为用于执行用以选择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相应会话的每个选择会话ID管理如下:用于对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进行中继的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终端装置ID、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终端装置ID、用于在目的地终端装置接收图像数据的延迟时间段(ms)、以及由传输管理系统50接收延迟信息的日期和时间,其中所述延迟信息从目的地终端装置10B发送且表示延迟时间段。在会话管理表中,每个选择会话ID与下面的内容相关联:用于中继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终端装置ID、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终端装置ID、用于在目的地终端装置接收图像数据的延迟时间段(ms)、以及由传输管理系统50接收延迟信息的日期和时间。例如,图12中所示的会话管理表表示:具有中继设备ID“111a”的中继设备30a在具有终 端装置ID“01aa”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与具有终端装置ID“01db”的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之间对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进行中继,其中已经在当使用选择会话ID“se1”时已执行的会话中选择了所述中继设备ID“111a”,并且表示:用于由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在“14:00,2009.11.10”接收图像数据的延迟时间段为200ms。当在两个传输终端装置10之间进行视频会议时,可基于已从请求终端装置10A而非目的地终端装置10B发送来的延迟信息来管理接收延迟信息的日期和时间。然而,当在三个或更多个传输终端装置10中进行视频会议时,基于已从正在接收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一个传输终端装置10发送的延迟信息来管理接收延迟信息的日期和时间。
(地址优先级管理表)
此外,存储单元5000包括优先级管理DB5006,所述优先级管理DB5006包括如图13中所示的地址优先级管理表。地址优先级管理表管理表示IP地址的优先级的值。在地址优先级管理表中,在该IP地址与另一IP地址之间的相似度与表示IP地址的优先级的相应值相关联。普通IPv4 IP地址包括一组四个点地址部分。在地址优先级管理表中,对IP地址的优先级这样进行管理:随着该IP地址的具有与另一IP地址的相应的点地址部分共同的值的点地址部分的数量的增大,表示IP地址的优先级的值增大。例如,在图13中所示的地址优先级管理表中,当该IP地址从高顺序(order)位置至低顺序位置(即,从左至右)的三个点地址部具有与另一IP地址的相应的点地址部分共同的值时,IP地址的优先级的值为5。当该IP地址从高顺序位置至低顺序位置的两个点地址部分与另一IP地址的相应的点地址部分具有共同的值时,IP地址的优先级的值为3。在该情形中,IP地址最低顺序位置处的点地址部分是否具有与另一IP地址的相应的点地址部分共同的值与该IP地址的优先级没有任何关系。当该IP地址最高顺序位置处的点地址部分具有与另一IP地址的相应的点地址部分共同的值,但是紧接在该IP地址的最高顺序位置的位置处的点地址部分的值与另一IP地址的相应的点地址部分的值不同时,该IP地址的优先级的值为1。在该情形中,从该IP地址的最高顺序位置开始的第三位置处的点地址部分是否具有与另一IP地址的相应的点地址部分共同的值与该IP地址的优先级没有任何关系。相似地,该IP地址的最低顺序位置处的点地址部分是否具有与另一IP地址的相应的点地址部分共同的值与该IP地址的优先级没有任何关系。当该IP地址的最高顺序位置处的点地址部分的 值与另一IP地址的最高顺序位置处的点地址部分的值不同时,该IP地址的优先级的值为0。在该情形中,从该IP地址的最高顺序位置开始的第二位置处的点地址部分是否具有与另一IP地址的相应的点地址部分共同的值与该IP地址的优先级没有任何关系。相似地,从该IP地址的最高顺序位置开始的第三位置处的点地址部分是否具有与另一IP地址的相应的点地址部分共同的值与IP地址的优先级没有任何关系,并且在该IP地址的最低顺序位置处的点地址部分是否具有与另一IP地址的相应的点地址部分共同的值与该IP地址的优先级没有任何关系。
(传输率优先级管理表)
此外,存储单元5000中所包括的优先级管理DB5006包括如图14中所示的传输率优先级管理表。传输率优先级管理表管理表示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值。在传输率优先级管理表中,最大数据传输率(Mbps)的值与表示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相应值相关联。在传输率优先级管理表中,这样管理传输率的优先级:随着中继设备30的最大数据传输率(Mbps)的值的增大,表示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值增大。例如,在图14中所示的传输率优先级管理表中,当中继设备30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大于或等于1000Mbps时,表示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值为5。当中继设备30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大于或等于100Mbps且小于1000Mbps时,表示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值为3。当中继设备30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大于或等于10Mbps且小于100Mbps时,表示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值为1。当中继设备30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小于10Mbps时,表示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值为0。
(质量管理表)
此外,存储单元5000包括质量管理DB5007,所述质量管理DB5007包括如图15中所示的质量管理表。质量管理表管理由中继设备30所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图像的质量)。在质量管理表中,请求终端装置10A或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图像数据的延迟时间段(ms)与相应类型的图像质量相关联。
(传输管理系统的功能性元件)
接下来,将对传输管理系统50的功能性元件进行详细说明。在下文的说明中,在对传输管理系统50的功能性元件进行说明的同时,将对功能性元件与用于实现功能性元件的主要部件(图4中所示的部件中)之间的关系进行 说明。
发送和接收单元51由图4中所示的网路I/F209来实现。发送和接收单元51通过通信网络2将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发送给另一终端装置、另一设备或另一系统以及从另一终端装置、另一设备或另一系统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终端装置验证单元52通过将在已通过发送和接收单元51接收的登陆请求信息中所包括的终端装置ID和密码用作搜索关键字,来在存储单元5000的终端装置验证DB5002中搜索终端装置ID和密码。终端装置验证单元52通过确定与在登陆请求信息中所包括的终端装置ID和密码相同的终端装置ID和密码是否已经由终端装置验证管理DB所管理,来对传输终端装置10进行验证。为了对已请求登陆的请求终端装置10A的操作状态进行管理,状态管理单元53将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终端装置ID与请求终端装置10A的操作状态、由传输管理系统50接收登陆请求信息的日期和时间、以及请求终端装置10A的IP地址相关联。状态管理单元53将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终端装置ID、请求终端装置10A的操作状态、由传输管理系统50接收登陆请求信息的日期和时间、以及请求终端装置10A的IP地址存储在终端装置管理表(参阅图11)中,并且由此状态管理单元53对请求终端装置10A的操作状态进行管理。
终端提取单元54通过将已经请求登陆的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终端装置ID用作关键字来在目的地列表管理表(参阅图11)中搜索终端装置ID,并且终端提取单元54通过读出可与请求终端装置10A进行通信的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候选者的终端装置ID,来提取终端装置ID。此外,终端提取单元54通过将已经请求登陆的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终端装置ID作为关键字,在目的地列表管理表(参阅图11)中搜索终端装置ID,并且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已经登记有该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终端装置ID的另一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终端装置ID作为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候选者。
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通过将已经由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的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候选者的相应的终端装置ID来在终端装置管理表(参阅图10)中搜索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候选者的操作状态,并且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为已经由终端提取单元54所提取的每个终端装置ID读出相应的操作状态。通过这种方式,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可获得可与已经请求登陆的请求终端装置10A进行通信的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候选者的操作状态。此外,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通过将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终端装置ID用作关键字,来在终端装置管理表(参阅图10)中搜索请求终端装置10A的操作状态,由此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提取已经请求登陆的请求终端装置10A的操作状态。
为了便于从多个中继设备30中最终选择一个中继设备30的最终缩减处理,缩减单元56在最终缩减处理之前执行初级缩减处理。因此,缩减单元56包括选择会话ID生成单元56a、终端装置ID地址提取单元56b、初级选择单元56c、以及优先级确定单元56d。选择会话ID生成单元56a生成用于执行用以选择中继设备30的会话的选择会话ID。终端装置IP地址提取单元56b基于已经包含在从请求终端装置10A所发送的起始请求信息中的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终端装置ID和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终端装置ID来在终端装置管理表(参阅图10)中搜索请求终端装置10A的IP地址以及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IP地址,由此终端装置IP地址提取单元56b提取请求终端装置10A的IP地址以及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IP地址。初级选择单元56c通过在由中继设备管理表(参阅图8)所管理的中继设备30中选择操作状态为在线状态的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来选择中继设备30。
此外,初级选择单元56c基于已由终端装置IP地址提取单元56b所提取的请求终端装置10A的IP地址和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IP地址在中继设备管理表(参阅图8)中搜索中继设备30的IP地址,由此初级选择单元56c为每个所选择的中继设备30检查中继设备30的IP地址中所包括的每个点地址的值是否与请求终端装置10A的IP地址的相应的点地址的值以及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IP地址的相应的点地址的值相同。初级选择单元56c通过以组合值的降序选择两个中继设备30,来进一步执行中继设备30的选择。这里,为每个中继设备30所定义的组合值为如下这样的值:通过将表示相对于请求终端装置10A的中继设备30的IP地址的优先级的值与表示相对于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中继设备30的IP地址的优先级的值之间的较大的值与表示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值相加而获得的值。
在本实施例中,以组合值的降序选择两个中继设备30。然而,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如果中继设备30的数量可以缩减的话,则可以以组合值的降序选择三个或更多个中继设备30。
优先级确定单元56d通过参照地址优先级管理表(参阅图13)来确定表示已由初级选择单元56c所检查的每个中继设备30的IP地址的优先级的值。 此外,优先级确定单元56d基于由中继设备管理表(参阅图8)所管理的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最大传输率,通过在传输率优先级管理表(参阅图14)中搜索表示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值,来确定表示已由初级选择单元56c所选择的每个中继设备30的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值。
会话管理单元57管理在存储单元5000中所包括的会话管理表(参阅图12)。在会话管理表中,由选择会话ID生成单元56a所生成的每个选择会话ID与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相应的终端装置ID以及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相应的终端装置ID的相关联。选择会话ID、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相应的终端装置ID、以及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相应的终端装置ID被存储在会话管理表中。此外,会话管理单元57为每个选择会话ID将已经由传输终端装置10的选择单元16c所最终选择的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存储在会话管理表(参阅图12)中,由此会话管理单元57为每个选择会话ID管理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
质量确定单元58通过将延迟时间段用作搜索关键字在质量管理表(参阅图15)中搜索图像质量,并且质量确定单元58提取与延迟时间段相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通过这种方式,质量确定单元58确定将由中继单元30所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存储和读出单元59由图4中所示的HDD205来实现。存储和读出单元59将各种类型的数据存入存储单元5000,以及读出在存储单元5000中存储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延迟时间管理单元60通过将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IP地址用作搜索关键字,来在终端管理表(参阅图10)中搜索终端装置ID,由此延迟时间管理单元60提取相应的终端装置ID。此外,在会话管理表(参阅图12)中,延迟时间管理单元60将在延迟信息中所表示的延迟时间段存入包含已提取的终端装置ID的记录的延迟时间段的字段中。
<<处理和操作>>
(基本处理和操作)
根据本实施例的传输系统1的配置和功能(或步骤)已在上文进行了说明。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6至图23以及图25至图28对根据本实施例的系统1中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图16是示出对表示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状态的状态信息的管理过程的顺序图。状态信息已经从相应的中继信息30发送至传输管理系统1。图17是示出在多个传输终端装置10中开始进行通信的预 备阶段的处理的顺序图。图18是示出缩减中继设备30的的过程的顺序图。图19是示出缩减中继设备30的过程的流程图。图20是示出计算用于缩减中继设备30的值的状态的示图。图21是示出由传输终端装置10选择中继设备30的过程的顺序图。图22是示出由传输终端装置10选择中继设备30的过程的过程流程图。图23是示出在传输终端装置10中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过程的顺序图。图25是示出使作为视频会议的相对方的传输终端装置10表示已经由外部输入设备40显示的显示数据的过程的顺序图。图26是由外部输入设备40使屏幕显示在传输终端装置10上的实例。图27示出了其上由传输终端装置10表示图像数据和显示数据的屏幕的实例。图28是示出由外部输入设备40安装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的过程的流程图。
首先,将参照图16对表示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状态的状态信息的管理过程进行说明,所述状态信息已从相应的中继设备30发送至传输管理系统50。在每个中继设备30中,图5B中所示的状态检测单元32有规律地对中继设备30自身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S1-1至S1-4)。为了使传输管理系统50对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操作状态进行实时管理,每个中继设备30的发送和接收单元31通过通信网络2有规律地将状态信息发送至传输管理系统50(步骤S2-1至S2-4)。所述状态信息包括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以及由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状态检测单元32所检测的操作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假定:中继设备30a、30b和30d正常操作并且中继设备30a、30b和30d的操作状态为在线状态。另一方面,假定:中继设备30c操作中,在用于执行中继设备30c的中继操作的程序中出现了某种故障,并且中继设备30c的操作状态为离线状态。
接下来,在传输管理系统50中,发送和接收单元51接收从相应的中继设备30发送来的状态信息。然后,传输管理系统50通过存储和读出单元59在存储单元5000所包含的中继设备管理表(参阅图8)中为每个中继设备ID存储并管理状态信息(步骤S3-1至S3-4)。通过这种方式,在图8中所示的中继设备管理表中为每个中继设备ID存储并管理表示在线状态、离线状态以及故障状态中的一种状态的操作状态。此时,还为每个中继设备ID存储并管理由传输管理系统50接收状态信息的日期和时间。当一个中继设备30未发送状态信息时,在图8中所示的中继设备管理表的相应记录中,用于操作状态的字段以及用于接收状态信息的日期和时间的字段变空白,或者用于操作 状态的字段以及用于接收状态信息的日期和时间的字段分别表示上一次的操作状态以及上一次接收状态信息的日期和时间。
接下来,将参照图17对在传输终端装置10aa与传输终端装置10db之间开始通信之前的预备步骤中的处理进行说明。当操作员打开图3中所示的电源开关109时,图5B中所示的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接收到用于打开电源开关的输入,由此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打开电源(步骤S21)。登陆请求单元13由接收到用于打开电源的输入所触发,通过通信网络2将表示用于登陆的请求的登陆请求信息从发送和接收单元11自动发送至传输管理系统50(步骤S22)。登陆请求信息包括作为请求源的用于识别传输终端装置10aa自身的终端装置ID以及密码。终端装置ID和密码是已由存储和读出单元10从存储单元1000读出的并且已被发送至发送和接收单元11的数据。这里,当登陆请求信息从传输终端装置10aa被发送至传输管理系统50时,接收登陆请求信息的传输管理系统50可辨别出已发送登陆请求信息的传输终端装置10ab的IP地址。
接下来,传输管理系统50的终端装置验证单元52通过将经由发送和接收单元51所接收的登陆请求信息中所包括的终端装置ID和密码用作搜索关键字,来在终端装置验证表(参阅图9)中搜索终端装置ID和密码。终端装置验证单元52通过确定与登录请求信息中所包含的终端装置ID和密码相同的终端装置ID和密码是否由终端装置验证管理DB5002管理,来执行终端验证(步骤S23)。当终端装置验证单元52确定出与登录请求信息中所包含的终端装置ID和密码相同的终端装置ID和密码由终端装置验证管理DB5002管理,由此终端装置验证单元52确定出登陆请求来自具有有效使用权(valid usage right)的传输终端装置10时,状态管理单元53将传输终端装置10aa的终端装置ID与操作状态、接收登陆请求信息的日期和时间、以及传输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相关联,并且状态管理单元53将传输终端装置10aa的终端装置ID、操作状态、接收登陆请求信息的日期和时间、以及传输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存入终端装置管理表(参阅图10)中(步骤S24)。通过这种方式,在图10中所示的终端管理表中,终端装置ID“01aa”与操作状态“在线状态”、接收的日期和时间“2009.11.10.13:40”、以及终端装置IP地址“1.2.1.3”相关联,终端管理表由此管理终端ID、操作状态、接收的日期和时间、以及终端装置IP地址。
传输管理系统50的发送和接收单元51通过通信网络2将表示已由终端装置验证单元52所实现的验证的结果的验证结果信息发送给已请求登陆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步骤S25)。在对本实施例的说明中,下面将继续对本实例进行说明,其中终端装置验证单元52已经确定:传输终端装置10aa已经被确定为具有有效使用权的终端装置。
传输管理系统50的终端提取单元54通过将已经请求登陆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终端ID“01aa”用作搜索关键字,来在目的地列表管理表(参阅图11)中搜索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候选者的终端装置ID。终端提取单元54通过读出候选者的终端ID来提取可与请求终端装置10aa通信的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候选者的终端装置ID(步骤S26)。这里,将提取与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终端装置ID“01aa”相对应的目的地终端装置10ab、10ba和10db的ID“01ab”、“01ba”和“01db”。
接下来,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通过将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候选者的终端装置ID“01ab”、“01ba”和“01db”用作搜索关键,来在终端装置管理表(参阅图10)中搜索传输终端装置10ab、10ba和10db的操作状态。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通过为已经由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的每个终端装置ID读出操作状态(“离线状态”、“在线状态”或“故障状态”)来获得传输终端装置10ab、10ba和10db的操作状态(步骤S27)。
接下来,发送和接收单元51通过通信网络2将包含相应的目的地终端装置(10ab、10ba和10db)的在步骤S27已被用作搜索关键字的终端装置ID(“01ab”、“01ba”和“01db”)以及操作状态(“离线状态”、“在线状态”或“故障状态”)目的地状态信息发送给请求终端装置10aa(步骤S28)。通过这种方式,请求终端装置10aa可辨别出作为可与请求终端装置10aa进行通信的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候选者的相应的传输终端装置10ab、10ba和10db的当前的操作状态(“离线状态”、“在线状态”或“故障状态”)
此外,传输管理系统50的终端提取单元54通过将已请求登陆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终端装置ID“01aa”用作搜索关键字,来在目的地列表管理表(参阅图11)中搜索其它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终端装置ID。终端提取单元54将已经登记了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终端装置ID“01aa”的其它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终端装置ID提取作为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候选者(步骤S29)。在图11中所示的目的地列表管理表中,要被提取的其它请求终端装置10A的终端ID是“01ab”、“01ba”和“01db”。
接下来,传输管理系统50的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通过将已经请求登陆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终端装置ID“01aa”用作搜索关键字,来在终端装置管理表(参阅图10)中搜索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操作状态,由此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获得已经请求登陆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操作状态(步骤S30)。
然后,发送和接收单元51将包含了已在步骤S30获得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终端装置ID“01aa”和操作状态“在线状态”的目的地状态信息发送至在已于步骤S29所提取的终端装置ID为“01ab”、“01ba”和“01db”的传输终端装置10ab、10ba和10db中的、在终端装置管理表(参阅图10)中的操作状态为“在线状态”的传输终端装置10ba和10db(步骤S31-1和S31-2)。此外,当发送和接收单元51将目的地状态信息发送至传输终端装置10ba和10db时,发送和接收单元51基于终端装置ID“01ba”和“01db”来参考图10中所示的终端装置管理表中所管理的传输终端装置10ba和10db的IP地址。通过这种方式,可将已经请求登陆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终端装置ID“01aa”和操作状态“在线状态”发送至可作为目的地来与已经请求登陆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进行通信的其它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和10ba。
相似地,当操作员打开另一传输终端装置10的图4中所示的电源开关109时,与上文所述步骤S21相似,图5B中所示的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接收用于打开电源的输入,然后执行与步骤S22至S31-1和S31-2的处理相似的处理。因此,省略了对该情形的说明。
接下来,将参照图18对缩减中继设备30的过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步骤S28已接收到的目的地状态信息,请求终端装置10aa可与作为目的地的候选者的传输终端装置10中的、操作状态为在线状态的传输装置10ba和10db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通信。因此,在下文中,将对其中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操作员已经选择开始执行与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通信的情形进行说明。
当操作员按下图3中所示的操作按钮108并且选择传输终端装置10db时,图5B中所示的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接收到用于开始与传输终端装置10db进行通信的请求(步骤S41)。然后,传输终端装置10aa的发送和接收单元11将开始请求信息(start requestinformation)发送至传输管理系统50,所述开始请求信息包括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终端装置ID“01aa”和目的地终端 装置10db的终端装置ID“01db”,并且所述开始请求信息表示期望开始进行通信(步骤S42)。通过这种方式,传输管理系统50的发送和接收单元51接收到开始请求信息。同时,发送和接收单元51辨别出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1.2.1.3”,即传输源。在终端装置管理表(参阅图10)中,状态管理单元53基于在开始请求信息中所包含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终端装置ID“01aa”以及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终端装置ID“01db”来将包含终端装置ID“01aa”的记录的操作状态字段以及包含终端装置ID“01db”的记录的操作状态变为“通话进行中”(步骤S43)。在该状态中,请求终端装置10aa和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并未开始通信(通话)。在请求终端装置10aa和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已经开始通信的状态中,当另一传输终端装置10尝试建立与请求终端装置10aa或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通信时,则将表示线路正忙的声音或显示输出至该另一传输终端装置10。
接下来,将对执行用以选择中继设备30的会话的过程、即步骤S44至S48以及步骤S61至S66进行说明。首先,选择会话ID生成单元56a生成用于执行用以选择中继设备30的会话的选择会话ID(步骤S44)。然后,会话管理单元57将选择会话ID“se1”与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终端装置ID“01aa”和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终端装置ID“01db”相关联。会话管理单元57将已关联的选择会话ID“se1”、终端装置ID“01aa”和终端装置“01db”存入存储单元5000中所包含的会话管理表(参阅图12),由此会话管理单元57管理选择会话ID、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终端装置ID和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终端装置ID。
接下来,传输管理系统50的缩减单元56基于中继设备管理DB5001、终端装置管理DB5003以及优先级管理DB5006来执行初级缩减处理,以缩减对在请求终端装置10aa与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的中继设备30(步骤S46)。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9对步骤S46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终端IP地址提取单元56b基于已经从请求终端装置10aa发送的开始请求信息中所包含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终端装置ID“01aa”和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终端装置ID“01db”来在终端装置管理表(参阅图10)中搜索发送终端装置10aa和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通过这种方式,终端IP地址提取单元56b提取传输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1.2.1.3”和传输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 (步骤S46-1)。接下来,初级选择单元56c在由中继设备管理表(参阅图8)所管理的中继设备30中选择操作状态为在线状态的相应的中继设备30a、30b和30d的中继设备ID111a、111b和111d。初级选择单元56c基于步骤S46-1所提取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1.2.1.3”以及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通过在中继设备管理表(参阅图8)中搜索中继设备30a的IP地址来为步骤S46-2所选择的中继设备30a的IP地址“1.2.1.2”中所包含的每个点地址检查该点地址是否与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1.2.1.3”的相应的点地址相同,以及该点地址是否与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的相应的点地址相同(步骤S46-3)。相似地,初级选择单元56c基于步骤S46-1所提取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1.2.1.3”以及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通过在中继设备管理表(参阅图8)中搜索中继设备30b的IP地址来为步骤S46-2所选择的中继设备30b的IP地址“1.2.2.2”中所包含的每个点地址检查该点地址是否与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1.2.1.3”的相应的点地址相同,以及该点地址是否与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的相应的点地址相同(步骤S46-3)。相似地,初级选择单元56c基于步骤S46-1所提取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1.2.1.3”以及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通过在中继设备管理表(参阅图8)中搜索中继设备30d的IP地址来为步骤S46-2所选择的中继设备30d的IP地址“1.3.2.2”中所包含的每个点地址检查该点地址是否与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1.2.1.3”的相应的点地址相同,以及该点地址是否与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的相应的点地址相同(步骤S46-3)。
接下来,优先级确定单元56d通过参照地址优先级管理表(参阅图13)来为步骤S46-3所检查的中继设备30a、30b和30d中的每个中继设备确定表示IP地址优先级的值。图20中所示的表表示该确定过程的结果。这里,图20是示出已经计算出表示优先级的值的状态的示图,其中表示优先级的值用于执行缩减中继设备30的处理。在图20中,为每个中继设备ID指示表示IP地址优先级的值、表示数据传输率优先级的值、以及组合值。此外,还指示表示相对于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IP地址优先级的值以及表示相对于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IP地址优先级的值,作为表示IP地址优先级的值。组合值是表示相对于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优先级的值和表示相对于目的地终端装置的IP地址优先级的值之 间的较大值与表示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值的总值。
在本实施例中,中继设备30a的IP地址“1.2.1.2”的点地址相对于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1.2.1.3”的点地址是“相同.相同.相同.不同”。因此,如图20中所示,表示相对于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中继设备30a的IP地址优先级的值为5。此外,由于中继设备30a的IP地址“1.2.1.2”的点地址相对于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的点地址是“相同.不同.不同.不同.”,所以表示相对于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中继设备30a的IP地址优先级的值为1。此外,由于中继设备30b的IP地址“1.2.2.2”的点地址相对于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1.2.1.3”的点地址是“相同.相同.不同.不同.”,所以表示相对于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中继设备30b的IP地址优先级的值为3。此外,由于中继设备30b的IP地址“1.2.2.2”的点地址相对于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的点地址是“相同.不同.相同.不同.”,所以表示相对于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中继设备30b的IP地址优先级的值为1。此外,由于中继设备的IP地址“1.3.2.2”的点地址相对于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1.2.1.3”的点地址是“相同.不同.不同.不同.”,所以表示相对于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中继设备30d的IP地址优先级的值为1。此外,由于中继设备30d的IP地址“1.3.2.2”的点地址相对于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的点地址是“相同.相同.相同.不同.”,所以表示相对于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中继设备30d的IP地址优先级的值为5。
参照图19,优先级确定单元56d基于在中继设备管理表(参阅图8)中所管理的相应的中继设备30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来在传输率优先级管理表(参阅图14)中搜索表示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值。通过这种方式,优先级确定单元56d为已由步骤S46-2的初级缩减处理所缩减的中继设备30a、30b和30d中的每个中继设备确定表示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值(步骤S46-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中所示,由于中继设备30a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00Mbps,所以通过参照图14中所示的传输率优先级管理表来将表示中继设备30a的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值确定为3。相似地,由于中继设备30b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000Mbps(参阅图8),所以表示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值为5(参阅图14)。相似地,由于中继设备30d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0Mbps(参阅图8),所以表示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值为1(参阅图14)。
接下来,初级选择单元56c通过将表示相对于传输终端装置10aa的IP 地址优先级的值和表示相对于传输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优先级的值之间的较大值与表示数据传输率的优先级的值相加,来为中继设备30a、30b和30d中的每个中继设备计算组合值。然后,初级选择单元56c以组合值的降序选择两个中继设备30(步骤S46-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0中所示,中继设备111a、111b和111d的总值分别为8、8、和6。由此,选择了对应于中继设备ID“111a”的中继设备30a以及对应于中继设备ID“111b”的中继设备30b。
在完成步骤S46的缩减处理之后,图5A中所示的发送和接收单元51通过通信网络2将中继设备缩减信息发送至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以便报告已经缩减的中继设备30的数量(步骤S47)。中继设备缩减信息包括已经在步骤S46缩减的中继设备30的数量,即“2”、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终端装置ID“01aa”、以及选择会话ID“se1”。通过这种方式,当执行与选择会话ID“se1”相对应的会话时,传输终端装置10db可辨别出中继设备30的数量以及已经请求开始视频会议的传输终端装置10。此时,传输终端装置10db可辨别出已经发送中继设备缩减信息的传输管理系统50的IP地址“1.1.1.2”。
然后,传输终端装置10db通过网络2将表示中继设备缩减信息的接收已经完成的应答信息从发送和接收单元11发送给传输管理系统50(步骤S48)。应答信息包括选择会话ID“se1”。通过这种方式,传输管理系统50可辨别出在与选择会话ID“se1”相对应的会话中已经完成了中继设备30的数量的传输。同时,传输管理系统50可辨别出已经发送应答信息的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
接下来,将参照图21对由选择中继设备30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处理进行说明。在开始视频会议之前,传输管理系统50将请求预先中继的在先中继请求信息发送至步骤S46已缩减的中继设备30a和30b(步骤S61-1和S61-2)。预先中继请求信息包括会话ID“se1”、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1.2.1.3”、以及目的地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通过这种方式,中继设备30a和30b可辨别出:该会话与选择会话ID“se1”、请求终端装置10A的IP地址、以及目的地终端装置10B的IP地址相对应。同时,中继设备30a和30b可辨别出已经发送了在先中继请求信息的传输管理系统50的IP地址“1.1.1.2”。
接下来,中继设备30a和30b将预先传输请求信息从相应的发送和接收单元31发送至步骤S61-1所辨别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预先传输请求信息是 用于使请求终端装置10aa在开始视频会议之前将包括封包(packet)因特网探索器(packet internet groper,ping,稍后进行说明)的预先传输信息发送至中继设备30a和30b(步骤S62-1和步骤S62-2)。预先传输信息包括选择会话ID“se1”。通过这种方式,请求终端装置10aa可辨别出:在已经通过选择会话ID“se1”所执行的选择中继设备30的过程中,请求终端装置10aa将预先传输信息发送至中继设备30a和30b。同时,请求终端装置10aa可辨别出已经发送了预先传输请求信息的中继设备30a和30b的IP地址“1.2.1.2”和“1.2.2.2”。
在本实施例中,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并不直接从传输管理系统50发送至请求终端装置10aa。可选择地,在步骤S61-1将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发送至中继设备30a,并且在步骤S62-1中继设备30a使请求终端装置10aa将预先传输信息发送至中继设备30a。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将一个传输终端装置10的IP地址发送至另一传输终端装置10,从而保证安全。
接下来,请求终端装置10aa通过通信网络2将预先传输信息从发送和接收单元11发送至中继设备30a和30b(步骤S63-1和S63-2)。在传输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之前,预先传输信息代替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通过中继设备30a被发送至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并且预先传输信息还代替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通过中继设备30b被发送至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预先传输信息用于测量用于将数据从请求终端装置10aa发送至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所需时间段。此外,预先传输信息包括:ping,所述ping用于检测请求终端装置10aa、中继设备30a和30b、以及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可通过通信方式连接;从请求终端装置10aa发送预先传输信息的日期和时间;以及选择会话ID“se1”。通过这种方式,中继设备30a和30b可辨别出:在与选择会话ID“se1”相对应的会话的执行期间已经接收到了预先传输信息。同时,中继设备30a和30b可辨别出:已经发送了预先传输信息的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1.2.1.3”。
接下来,中继设备30a和30b将预先传输信息中继至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所述IP地址被包含在步骤S61-1和S61-2所接收到的在先中继请求信息中(步骤S64-1和S64-2)。通过这种方式,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可辨别出:在与选择会话ID“se1”相对应的会话的执行期间已经接收到了预先传输信息。同时,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可辨别出:已经发送(中继)了预先传输信息的相应的中继设备30a和30b的IP地址“1.2.1.2”和“1.2.2.2”。
接下来,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选择处理单元16基于预先传输信息来在视频会议期间选择中继设备30a和30b中的最终中继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一个中继设备(步骤S65)。
这里,将参照图5和图22对步骤S65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图5B中所示的选择处理单元16的测量单元16a通过传输终端装置10db的发送和接收单元11来对接收已经由中继设备30a所中继的预先传输信息块的日期和时间进行测量,并且测量单元16a还通过传输终端装置10db的发送和接收单元11来对接收已经由中继设备30b所中继的预先传输信息块的日期和时间进行测量(步骤S65-1)。接下来,计算单元16b基于接收相应预先传输信息块的日期和时间与包含在相应预先传输信息块中的发送相应预先传输信息块的日期和时间之间的差异,来为已经由中继设备30a所中继的并且已经为其计算了接收的日期和时间的每块预先传输信息、以及已经由中继设备30b所中继的并且已经为其计算了接收的日期和时间的每块预先传输信息来计算相应预先传输信息块的发送和接收之间所需的时间段(步骤S65-2)。接下来,在执行与选择会话ID“se1”相对应的会话期间,选择单元16c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与应当中继相应预先传输信息块的中继设备30的数量相对应的所有“2”块预先传输信息(步骤S65-3)。当确定出没有接收到预先传输信息的所有块时(否),选择单元16c确定从传输终端装置10db接收到预先传输信息块开始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段(例如,1分钟)(步骤S65-4)。当没有经过预定时间段时(否),该处理返回步骤S65-1。否则,当步骤S65-3确定出已经接收到预先传输信息的所有块时(是),或者当步骤S65-4已经经过了预定时间段时(是),选择单元16c选择中继设备30a和30b中的已经对预先传输信息块进行了中继的一个中继设备,对于该选择的中继设备而言,在由计算单元16所计算的所需时间段之间经过了最小的时间段。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在已经由中继设备30a所中继的预先传输信息块的发送和接收之间所需的时间段小于由中继设备30b所中继的预先传输信息块的发送和接收之间的所需的时间段,由此选择了中继设备30a。
在本实施例中,已经对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选择中继设备30a的情形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可将关于表示相应预先传输信息块的发送与接收之间所需的时间段的所需时间的信息发送至请求终端装置10aa或传输管理系统50,由此请求终端装置10aa或 发送管理系统50可最终选择中继设备30a。
接下来,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通过通信网络2将表示已经从发送和接收单元11选择了中继设备30a的选择信息发送至传输管理系统50(步骤S66)。选择信息包括会话ID“se1”以及已选择的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ID“111a”。通过这种方式,传输管理系统50可辨别出:在执行对应于选择会话ID“se1”的会话期间已经选择了中继设备30a。同时,传输管理系统50可辨别出:已经发送了选择信息的传输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
接下来,传输管理系统50的会话管理单元57将已选择的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ID“111a”存入会话管理DB5005中所包含的会话管理表(参阅图12)中的包含选择会话ID“se1”的记录的中继设备ID字段中,由此会话管理单元57管理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ID“111a”(步骤S67-1)。发送和接收单元51将中继设备ID“111a”和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发送至请求终端装置10aa(步骤S67-21)。传输管理系统50的发送和接收单元51通过通信网络2将表示用于开始中继的请求中继开始请求信息发送至中继设备30a(步骤S68)。中继开始请求信息包括请求终端装置10aa的IP地址“1.2.1.3”以及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通过这种方式,中继装置30a在传输终端装置10aa与10db之间建立用于进行低分辨率图像数据、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以及音频数据通信的会话(步骤S69)。由此,传输终端装置10aa和10db可开始视频会议。
根据在步骤S47处从传输管理系统50至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中继设备缩减信息的发送,已经通过步骤S48至S64-1和S64-2由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执行了选择中继设备30(步骤S65)的处理。然而,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步骤S47,传输管理系统50可将中继设备缩减信息发送至请求终端装置10aa。接下来,直到步骤S64-1和S64-2,每个信息块的来源和接收者均可在请求终端装置10aa与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之间交换。通过这种方式,代替步骤S65,请求终端装置10aa可执行选择中继设备30的处理。此外,代替步骤S66,请求终端装置10aa可发送选择信息。
接下来,通过参照图5和图23,将对请求终端装置10aa与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之间的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发送与接收以便执行视频会议的过程进行说明。首先,请求终端装置10aa通过通信网络2将已经由照相单元14a所照相的目标的图像数据以及已经输入至音频输入单元15a的声音的音频数 据从发送和接收单元11发送至中继设备30a(步骤S81)。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低分辨率图像数据、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高质量图像数据(图6中所示)以及音频数据被发送。中继设备30a的发送和接收单元31接收包括低分辨率图像数据、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和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以及音频数据。然后,数据质量确认单元33通过将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用作搜索关键字,来在改变质量管理表(参阅图7)中搜索所要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由此数据质量确认单元33提取并确认所要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步骤S82)。在本实施例中,在已确认的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为高图像质量。由于在已确认的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与已经由发送和接收单元31所接收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相同,所以将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发送至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而不改变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以及音频数据的音频质量(步骤S82)。通过这种方式,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发送和接收单元11可接收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并且图像显示控制单元14b可将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器120上。同时,音频输出单元15b可基于音频数据输出声音。
接下来,传输终端装置10db的延迟检测单元17每隔固定的时间间隔(例如,每1秒)对接收由发送和接收单元11接收的图像数据的延迟时间进行检测(步骤S84)。在本实施例中,将对延迟时间为200ms的情形进行说明。
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发送和接收单元11通过通信网络2将表示延迟时间“200ms”的延迟信息发送至传输管理系统50(步骤S85)。通过这种方式,传输管理系统50可辨别延迟时间。同时,传输管理系统50可辨别传输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
接下来,传输管理系统50的延迟时间管理单元60通过将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作为搜索关键字来在终端装置管理表(参阅图10)中搜索终端装置ID,并且延迟时间管理单元60提取相应的终端装置ID“01db”。此外,延迟时间管理单元60将与终端装置ID“01db”相对应的记录的延迟时间字段中的延迟信息中所表示的延迟时间“200ms”存入会话管理DB5005中所包含的会话管理表(参阅图12)中(步骤S86)。
接下来,质量确定单元58通过将延迟时间“200ms”用作搜索关键字在质量管理表(参阅图15)中搜索图像质量,由此质量确定单元58提取“中图像质量”,即相应的图像数据的质量。通过这种方式,质量确定单元58将相应 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确定为“中图像质量”(步骤S87)。
接下来,发送和接收单元51通过使用与会话管理表(参阅图12)中的终端装置ID“01db”相关联的中继设备ID“111a”来在中继设备管理表(参阅图8)中搜索中继设备30a的IP地址,由此发送和接收单元51提取相应的中继设备30a的IP地址“1.2.1.2”(步骤S88)。然后,发送和接收单元51通过通信网络2将表示“中图像质量”的质量信息发送至中继设备30a,所述“中图像质量”为步骤S87所确定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步骤S89)。质量信息包括已在步骤S86被用作搜索关键字的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通过这种方式,中继设备30a的改变质量管理单元34将作为目的地的传输终端装置10(这里为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与作为所要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的“中图像质量”相关联。改变质量管理单元34在改变质量管理表(参阅图7)中存储并管理传输终端装置10的IP地址“1.3.2.4”以及所要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步骤S90)。
与步骤S81相似,传输终端装置10aa继续将包含低质量图像数据、中质量图像数据和高质量图像数据的高质量图像数据以及音频数据发送至中继设备30a(步骤S91)。与步骤S82相似,中继设备30a的图像质量确认单元33通过将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用作搜索关键字,来在改变质量管理表(参阅图7)中搜索所要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由此数据质量确认单元33提取作为所要中继的相应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中图像质量”。通过这种方式,数据质量确认单元33确认所要中继的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图像数据的质量(步骤S92)。在本实施例中,已确认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为“中图像质量”,该图像质量低于已经由发送和接收单元31所接收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高图像质量)。因此,数据质量改变单元35将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从“高图像质量”降低为“中图像质量”,由此数据质量改变单元35改变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图像数据的质量(步骤S93)。接下来,发送和接收单元31通过通信网络2将图像质量已经变为“中图像质量”的图像数据以及音频质量并未改变的音频数据发送至传输终端装置10db(步骤S94)。通过这种方式,当在通过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接收图像数据时发生延迟时,中继设备30a改变图像数据的质量。因此,可避免给视频会议的参加者带来不舒服的感觉。
接下来,将通过参照图25对表示存储在外部输入设备40的存储单元4000 中的文档数据的整个屏幕进行共享的处理进行说明。这里,将在确定中继设备30之后执行共享整个屏幕的处理。在下文中,将对如下这样的示例性情形进行说明:使作为目的地终端装置的传输终端装置10db显示已经由与传输终端装置10aa连接的外部输入设备40aa所显示的信息。
如上所述,在确定中继设备30之后,传输终端装置10aa的发送和接收单元11接收已在步骤S67-21由传输管理系统50所发送的中继设备ID“111a”,并且接收目的地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存储和读取单元10使存储单元1000存储已接收的中继设备ID“111a”和IP地址“1.3.2.4”(步骤S67-22)。
当外部输入设备40aa与传输终端装置10aa彼此连接时,外部输入设备40aa的连接检测单元42对该连接进行检测(步骤S70)。当连接检测单元42检测到外部输入设备40aa和传输终端装置10aa已经彼此连接时,则如图28中所示,安装确定单元43确定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是否已经安装(步骤S71)。当安装确定单元43确定出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并未安装时,程序获取单元44获得存储在传输终端装置10aa中的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并且安装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步骤S72)。当在步骤S72中已经安装了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时,外部输入设备40aa请求传输终端装置10aa允许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执行处理(步骤S73)。当传输终端装置10aa允许外部输入设备40aa执行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的处理时,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得显示数据(步骤S74)。接下来,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将由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所获得的显示数据发送至传输终端装置10aa(步骤S75)。
当在步骤S71确定出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已经安装时,处理进入步骤S73及下文的步骤。
当传输终端装置10aa的外部信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8接收到显示数据时,存储和读出单元19获得已经存储在存储单元1000中的中继设备ID“111a”和传输终端装置10db(其将作为目的地)的IP地址“1.3.2.4”(步骤S77)。然后,发送和接收单元11将显示数据和传输终端装置10db(其将作为目的地)的IP地址“1.3.2.4”发送至由步骤S77所获得的中继设备ID“111a”所表示的中继设备30(步骤S78)。在步骤S78接收到已经从传输终端装置10aa发送的显示数据之后,中继设备30基于传输终端装置10db的IP地址“1.3.2.4”来改变显示数据的质量(步骤S79),并且中继设备30将显示数据发送至传输终端 装置10db(步骤S80)。由于步骤S77的处理的细节与改变音频数据和图像数据的质量的处理(步骤S81至S94)相同,所以省略了对步骤S77的处理的细节的说明。当传输终端装置10db的发送和接收单元11接收到已经从中继设备30发送的显示数据时,图像显示控制单元14b显示该显示数据。在图27中所示的实例中,已经由外部输入设备40aa所显示的图像基于显示数据而被显示在屏幕的左侧部分,并且已经由传输终端装置10aa的照相单元14b所照相的且已经由发送和接收单元11所发送的图像数据显示在屏幕的右上部分。此外,已经由传输终端装置10db的照相单元14b所照相的图像数据显示在屏幕的右下部分。
(显示控制的处理和操作)
图31是示出由传输终端装置10的图像显示控制单元14b的分辨率控制的处理的实例的流程图。在下文中,将对传输终端装置10的电源已经打开并且用于显示控制的数据(基础数据字段)已经从显示器120发送至传输终端装置10的存储单元1000之后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图31中,图像显示控制单元14b的分辨率检索单元14b10访问存储单元1000的基础数据字段,并且获得推荐分辨率(步骤S101)。
接下来,分辨率确定单元14b11确定所检索的推荐分辨率是否为大于或等于基准长宽比(例如16:9)的优先分辨率(例如1280×720)的预定分辨率(例如,1920×1080、1280×720)(步骤S102)。
当分辨率确定单元14b11确定出所检索的推荐分辨率为大于或等于基准长宽比的优先分辨率的预定分辨率时(步骤S102:是),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选择优先分辨率(例如1280×720),并且分辨率改变单元14b15将传输终端装置10的分辨率变为已经由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103)。
当分辨率确定单元14b11确定出所检索的推荐分辨率并非大于或等于基准长宽比的优先分辨率的预定分辨率时(步骤S102:否),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选择标准分辨率(例如1024×768),并且分辨率改变单元14b15将传输终端装置10的分辨率变为已经由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104)。
当在预定长宽比中的推荐分辨率很高时,显示器120可采用除了推荐分辨率以外的分辨率,该分辨率是比预定长宽比中的推荐分辨率低的分辨率。 因此,可根据推荐分辨率来估计可显示的分辨率,并且可将图像显示为具有适于显示器120的分辨率。此外,由于可将分辨率设置为较低的分辨率,所以即使推荐分辨率为不受传输终端装置10支持的高分辨率,也可显示图像。
图32是示出由传输终端装置10的图像显示控制单元14b的分辨率控制的处理的另一实例的流程图。在图31中所示的处理中,对于其是否支持标准分辨率(例如1024×768)为未知的宽显示器120,分辨率通常被设置为标准分辨率(例如1024×768)。因此,由显示器120所支持的分辨率可能并未有效利用。因此,在图32中,通过加入关于推荐分辨率的长宽比是否为标准长宽比(例如4:3)的确定操作以及关于推荐分辨率是否为除了标准长宽比的分辨率以外的宽分辨率(例如1280×800、1280×768或1366×768)的确定操作来加强处理。
在图32中,分辨率检索单元14b10访问存储单元1000的基础数据字段并且获得推荐分辨率(步骤S201)。
接下来,分辨率确定单元14b11确定推荐分辨率的长宽比是否为标准长宽比(例如4:3)(步骤S202)。
当分辨率确定单元14b11确定出推荐分辨率的长宽比为标准长宽比时(步骤S202:是),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选择标准分辨率(例如,1024×768),并且分辨率改变单元14b15将传输终端装置10的分辨率变为已经由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203)。
当分辨率确定单元14b11确定出推荐分辨率的长宽比不是标准长宽比时(步骤S202:否),分辨率确定单元14b11确定推荐分辨率是否为除了标准长宽比的分辨率以外的宽分辨率(例如,1280×800、1280×768或1366×768)(步骤S204)。
当分辨率确定光单元14b11确定出推荐分辨率为宽分辨率时(步骤S204:是),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选择宽分辨率,并且分辨率改变单元14b15将传输终端装置10的分辨率变为已经由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205)。
当分辨率确定单元14b11确定出推荐分辨率并非宽分辨率(步骤S204:否),分辨率确定单元14b11确定推荐分辨率是否为大于或等于基准长宽比(例如16:9)的优先分辨率(例如,1280×720)的预定分辨率(例如,1920×1080或1280×720)(步骤S206)。
当分辨率确定单元14b11确定出推荐分辨率为大于或等于基准长宽比的优先分辨率的预定分辨率时(步骤S206:是),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选择优先分辨率(例如,1280×720),并且分辨率改变单元14b15将传输终端装置10的分辨率变为已经由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207)。
当分辨率确定单元14b11确定出推荐分辨率并非大于或等于基准长宽比的优先分辨率的预定分辨率时(步骤S206:否),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选择标准分辨率(例如,1024×768),并且分辨率改变单元14b15将传输终端装置10的分辨率变为已经由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208)。
通过该处理,可在其是否支持标准分辨率(例如,1024×768)为未知的宽显示器120上显示图像,同时根据该宽显示器的长宽比调整图像的长宽比。此外,当推荐分辨率的长宽比为标准长宽比(例如,4:3)时,则指定标准分辨率(例如,1024×768)。近来,有很多显示器支持缩放模式。通过使用缩放模式,可在支持如1600×1200这样的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上放大并显示图像,同时保持1024×768的长宽比。因此,可在大屏幕上显示图像,同时根据大屏幕的尺寸调整图像的尺寸。在该情形中,没有必要准备根据显示器的分辨率的大显示存储器。因此,这种该系统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图32中,关于推荐分辨率的长宽比是否为标准长宽比的确定操作(步骤S202)与关于推荐分辨率是否为除了标准长宽比的分辨率以外的宽分辨率的确定操作(步骤S204)一起使用。然而,仅可使用上述两种类型的确定操作中的一种。
此外,图33和图34示出了处理的另一实例。图33和图34中所示的处理这样的:分辨率管理表已经被引入图31和图32中所示的处理的实例中。图33和图34中所示的处理能够对关于分辨率的优先级进行细微设置(定制)并且能够根据设计原理或便于交货目的地而执行显示控制。
图33示出了分辨率管理表的实例。分辨率管理表包括“项目名称”和“分辨率”两项。“项目名称”是识别与一行相对应的数据(行数据)的符号。“分辨率”是由行数据定义的分辨率。“分辨率”包括宽度值和高度值。宽度值表示在宽度方向上的像素的数量,并且高度值表示在高度方向上的像素的数量。
图34是示出由传输终端装置10的图像显示控制单元14b进行的分辨率控制的处理的实例的流程图。
参照图34,图像显示控制单元14b的分辨率检索单元14b10访问存储单元1000的基础数据字段并获得可显示的分辨率(步骤S301)。
接下来,分辨率管理表读出单元14b16读出与分辨率管理表中的一行相对应的行数据(步骤S302)并且确定分辨率管理表是否包括所要读出的行(步骤S303)。
当分辨率管理表读出单元14b16确定出分辨率管理表包括所要读出的行时(步骤S303:是),分辨率检索单元14b10根据已经由分辨率管理表读出单元所读出的行数据来获得分辨率的值(宽度值和高度值)(步骤S304)。
接下来,分辨率确定单元14b11确定从分辨率管理表获得分辨率是否包含在可显示的分辨率中(步骤S305)。
当分辨率确定单元14b11确定出分辨率并不包含在可显示的分辨率中时(步骤S305:否),处理返回至读出分辨率管理表中的下一行数据的处理(步骤S302)。
当分辨率确定单元14b11确定出分辨率包含在可显示的分辨率中时(步骤S305:是),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选择已经从分辨率管理表所获得的分辨率,并且分辨率改变单元14b12将传输终端装置10的分辨率变为已经由分辨率选择单元14b12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306)。
当分辨率管理表读出单元14b16确定出分辨率管理表不包含所要读出的行时(步骤S303:否),处理进行至其中不利用分辨率管理表的处理,即,执行与图31或图32的处理相似的处理。
通过引入这种处理,可根据设计原理或便于交货目的地来对分辨率进行细微设置。
图31、图32和图33中所示的实例是在传输终端装置10的电源已经打开之后的处理。然而,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可对传输终端装置10是否与另一显示器120重新连接进行监控,并且当传输终端装置10与该另一显示器120重新连接时可执行与图31、图32和图34的处理相似的处理。该监控可通过引入事件(消息循环)机制来实现,该事件机制在Windows的程序(操作系统)中所熟知。通过这种事件机制,当显示器120被切换至该另一显示器120时,同时传输终端装置10的电源打开时,在该另一显示器120上显示有具有适于该另一显示器120的分辨率的图像。
<<本实施例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将对音频数据和图像数据进行中继的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存储在传输终端装置10aa的存储单元1000中,可将存储在并不由传输管理系统50所管理的外部输入设备40的存储单元4000中的文档数据的显示数据发送至将作为会议的相对方的传输终端装置10db。由于没有必要为传输管理系统50验证外部输入设备40,所以可以减少管理负荷。
此外,当由不包括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以及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的外部输入设备40所显示的屏幕将要被共享时,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和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被安装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上,由传输终端装置10与外部输入设备40之间的连接的建立而触发。因此,可共享屏幕。
在通信网络2中,即使可获得关于LAN 2a-2d的环境的信息,如中继设备30的IP地址,也难以获得关于因特网2i的环境的信息。因此,首先,基于关于环境的可用信息来在对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进行中继的多个中继设备30中选择中继设备30。然后,在多个传输终端装置10中实际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之前,发送并接收预先传输信息,而不是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通过这种方式,可选择能够最快地中继预先传输信息的一个中继设备30。
即,通过选择中继设备30,其中靠近多个传输终端装置10的IP地址中的一个IP地址的最近的两个或多个IP地址被分配给该中继设备30,可为将最终被利用的中继设备30预留两个或多个候选者。因此,通过经由作为候选者的每个中继设备30而在请求终端装置10A与目的地终端装置10B之间实际发送和接收预先传输信息,可在中继设备30的两个或多个候选者中选择已经对在发送与接收之间所需的时间段为最短的预先传输信息进行中继的中继设备30。因此,可发送和接收通信网络2的当前环境下的最高质量的图像数据或音频数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缩减中继设备30,除了优先选择具有靠近执行视频会议的传输终端装置10的IP地址的相应的IP地址的中继设备30以外,还通过考虑中继设备30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来选择两个或多个中继设备30。通过这种方式,可缩减适于通信网络2的实际环境的中继设备30的候选者。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缩减中继设备30,选择操作状态为在线状态 的中继设备30,并且缩减已选择的中继设备30。因此,可缩减更加适于通信网络的实际环境的中继设备30的候选者。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即使传输终端装置10仅能够获得与传输终端装置10连接的显示器120的一部分EDID信息,传输终端装置10也能够以对应于显示器120合适的分辨率来显示图像。
<<本实施例的补充>>
可使用镜像驱动器(mirror driver)用于获得显示数据的处理。镜像驱动器可直接将所生成的显示数据发送至USB驱动器,而无需使显示数据通过程序。在该情形中,镜像驱动器生成显示数据,并且USB驱动器通过外部装置连接I/F118将所生成的显示数据发送至传输终端装置10。由于程序没有必要获得显示数据,所以可减少用于执行程序的资源。
在上文的实施例中,已经对程序获得由显示器驱动器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的实例进行了说明,并且程序将图像数据发送至传输终端装置10。然而,程序可获得由GDI所生成的绘图命令,并且程序可发送该绘图命令。由于在绘图命令中所包含的数据量小于图像数据的量,所以可减少网络上的负荷。此外,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可仅获得已经以虚拟显示(onvirtual display)来在多个屏幕中的预定屏幕上显示的显示数据,并且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可发送该显示数据。由于在除了预定屏幕以外的屏幕上所显示的图像数据并未被会议的相对方共享,所以可防止显示例如高机密文档,由此可提高安全性。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传输管理系统50、程序供给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可由单个计算机来实现。可选择地,可将传输管理系统50、程序供给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的部分(功能和/或步骤)进行分割,并且传输管理系统50、程序供给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可由被任意分配有已分割的部分的多个计算机来实现。此外,当程序供给系统90由单个计算机来实现时,由程序供给系统90所发送的程序可被分割为多个模块并被发送。可选择地,程序供给系统90可发送程序而无需对它进行分割。此外,当程序供给系统90由多个计算机来实现时,已分割的多个模块可从相应的计算机发送。
此外,当传输终端程序、中继设备程序、和/或传输管理程序例如被分配给国内用户和/或其它国家的用户时,可将存储传输终端程序、中继设备程序和/或传输管理程序、以及包含HD204的程序供给系统的记录介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以及HD204用作程序产品。
在本实施例中,由图7中所示的改变质量管理表以及图15中所示的质量管理表对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图像的分辨率进行管理,作为在将要由中继设备30所中继的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图像质量的实例。然而,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可对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图像的深度、音频数据中所包含的声音的采样频率、和/或音频数据中所包含的声音的比特长度作为质量的另一实例来进行集中并管理。
然而,在图8、图10和图12中,对接收的日期和时间进行管理。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接收的日期和时间中,可以仅管理接收时间。
此外,在上文的实施例中,中继设备30的IP地址由图8中所示的中继设备管理表所管理,并且传输终端装置的IP地址由图10中所示的终端管理表所管理。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将中继设备30的完全限定域名(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FQDN)以及传输终端装置0的完全限定域名作为用于在通信网络2上识别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识别信息以及作为用于在通信网络2上识别传输终端装置10的传输终端装置识别信息来进行管理。在该情形中,与FQDN相对应的IP地址通过众所周知的域名系统(DNS)服务器来获得。这里“用于在通信网络2上识别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识别信息”可表述为“表示用于在通信网络2上建立与中继设备30的连接的目的地的中继设备连接目的地信息”或“表示在通信网络2上中继设备30的目的地的中继设备目的地信息”。相似地,“用于在通信网络2上识别传输终端装置10的传输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可表述为“表示用于在通信网络2上建立与传输终端装置10的连接的目的地的传输终端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或“表示在通信网络2上传输终端装置10的目的地的传输终端装置目的地信息”。
在上文的实施例中,已经将视频会议系统描述为传输系统1的实例。然而,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传输系统1可以是因特网协议(IP)电话系统或用于因特网电话的电话系统。此外,传输系统1可以是车载导航系统。在该情形中,例如,一个传输终端装置10可相当于安装在车内的车载导航装置,另一传输终端装置10可相当于管理车载导航系统的管理中心的管理终端或管理服务器或者安装在另一辆汽车内的车载导航终端。
此外,在获得显示数据的处理中,如下所述,仅可获得屏幕中所包括的区域(窗口)中所显示的部分,而不是整个屏幕。图26示出了由外部输入设备40aa所显示的屏幕的实例。在该实例中,在屏幕上显示区域(窗口)(a) 和区域(b)。在屏幕上,通过经由操作鼠标212操作由图27中的(c)所示的指示器(pointer)来指出将要与传输终端装置10db所共享的区域。此时,通过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来获得与已指出(point)的区域(a)相对应的显示数据。
此外,可预先将已经存储在传输终端装置10的存储单元1000中并且将由外部输入设备40所利用的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和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包含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中。通过这种方式,可省略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和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的发送和接收处理,由此,可减少传输终端装置10以及外部输入设备40上的处理负荷。
此外,已经对外部输入设备40使显示装置400显示数据的情形进行了说明。这里,显示装置400可以是与外部输入设备40分离的装置,或者显示装置400可以被包含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中。
此外,在步骤S71的处理中,安装确定单元43可确定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和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是否已经安装。在该情形中,当安装确定单元43在步骤S71确定出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未安装时,程序获取单元44获得存储在传输终端装置10aa中的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和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并且程序获取单元44安装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和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步骤S73)。
此外,通过预先将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包含在外部输入设备40aa中可省略由安装确定单元43所执行的处理。通过将已经由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所获得的显示数据写入已经可用且包括在传输终端装置10aa中的存储单元1000中可省略显示数据发送单元452。
上文中,已经通过实施例对电子装置和用于控制电子装置的程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
本发明基于2011年12月22递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No.2011-281949,这里通过援引的方式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Claims (9)
1.一种电子装置,配置来与显示装置连接,所述电子装置配置来将图像数据输出至所述显示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述分辨率检索单元配置来检索所述显示装置的推荐分辨率,其中,所述推荐分辨率定义显示器能够显示图像的最大分辨率;
分辨率确定单元,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确定已检索的推荐分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子装置的优先分辨率,所述优先分辨率对应于所述电子装置的基准长宽比;
分辨率选择单元,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配置来选择第一分辨率;以及
分辨率改变单元,所述分辨率改变单元配置来将所述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变为已由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第一分辨率,
其中,当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已检索的推荐分辨率大于或等于所述优先分辨率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所述优先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并且
其中,当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已检索的推荐分辨率小于所述优先分辨率时,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标准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其中,所述标准分辨率是默认分辨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在确定所述推荐分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优先分辨率之前确定所述推荐分辨率的长宽比是否为所述标准分辨率的标准长宽比,并且
其中,当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推荐分辨率的长宽比为所述标准长宽比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所述标准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在确定所述推荐分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优先分辨率之前确定所述推荐分辨率是否为宽分辨率,所述宽分辨率与所述基准长宽比不同,并且
其中,当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推荐分辨率为宽分辨率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所述宽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在确定所述推荐分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优先分辨率之前确定所述推荐分辨率的长宽比是否为所述标准分辨率的标准长宽比,
其中,当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推荐分辨率的长宽比为所述标准长宽比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所述标准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
其中,当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推荐分辨率的长宽比不是所述标准长宽比时,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确定所述推荐分辨率是否为宽分辨率,所述宽分辨率与所述基准长宽比不同,并且
其中,当所述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推荐分辨率为所述宽分辨率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所述宽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
5.一种电子装置,配置来与显示装置连接,所述电子装置配置来将图像数据输出至所述显示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述第一分辨率检索单元配置来检索可显示的分辨率,所述可显示的分辨率可由所述显示装置显示;
分辨率管理表读出单元,所述分辨率管理表读出单元配置来按顺序读出分辨率管理表中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数据行,其中每个数据行包括作为元素的第二分辨率;
第二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述第二分辨率检索单元配置来从已读出的数据行获得所述第二分辨率;
第一分辨率确定单元,所述第一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确定由所述第一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获得可显示的分辨率是否包括由所述第二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获得的所述第二分辨率;
第一分辨率改变单元,所述第一分辨率改变单元配置来当所述第一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可显示的分辨率包含所述第二分辨率时将所述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变为由所述第二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获得的所述第二分辨率;
第三分辨率检索单元,所述第三分辨率检索单元配置来检索所述显示装置的推荐分辨率,其中所述第三分辨率检索单元当所述第一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可显示的分辨率不包括由所述第二分辨率检索单元从每个已读出的数据行获得的所述第二分辨率时操作,其中,所述推荐分辨率定义显示器能够显示图像的最大分辨率;
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确定已检索的推荐分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子装置的优先分辨率,所述优先分辨率对应于所述电子装置的基准长宽比;
分辨率选择单元,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配置来选择第一分辨率;以及
第二分辨率改变单元,所述第二分辨率改变单元配置来将所述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变为已经由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所述第一分辨率,
其中,当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推荐分辨率大于或等于所述优先分辨率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所述优先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推荐分辨率小于所述优先分辨率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标准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其中,所述标准分辨率是默认分辨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在确定所述推荐分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优先分辨率之前确定所述推荐分辨率的长宽比是否为所述标准分辨率的标准长宽比,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推荐分辨率的长宽比为所述标准长宽比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所述标准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在确定所述推荐分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优先分辨率之前确定所述推荐分辨率是否为宽分辨率,所述宽分辨率与所述基准长宽比不同,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推荐分辨率为宽分辨率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所述宽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在确定所述推荐分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优先分辨率之前确定所述推荐分辨率的长宽比是否为所述标准分辨率的标准长宽比,
其中,当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推荐分辨率的长宽比为所述标准长宽比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所述标准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
其中,当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推荐分辨率的长宽比不是所述标准分辨率时,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配置来确定所述推荐分辨率是否为宽分辨率,所述宽分辨率与所述标准长宽比不同,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推荐分辨率是所述宽分辨率时,所述分辨率选择单元选择所述宽分辨率作为所述第一分辨率。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电子装置为传输终端装置,所述传输终端装置配置来发送和接收将要与另一传输终端装置共享的屏幕的数据,并且
其中所述传输终端装置配置来将所述图像输出至所述显示装置,并且配置来使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图像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81949 | 2011-12-22 | ||
JP2011281949A JP5927900B2 (ja) | 2011-12-22 | 2011-12-22 | 電子機器 |
PCT/JP2012/083178 WO2013094714A1 (en) | 2011-12-22 | 2012-12-17 | Electronic device and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37172A CN104137172A (zh) | 2014-11-05 |
CN104137172B true CN104137172B (zh) | 2017-02-22 |
Family
ID=48668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7012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37172B (zh) | 2011-12-22 | 2012-12-17 | 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19628B2 (zh) |
EP (1) | EP2795607A4 (zh) |
JP (1) | JP5927900B2 (zh) |
CN (1) | CN104137172B (zh) |
AU (1) | AU2012354743B2 (zh) |
CA (1) | CA2858345A1 (zh) |
SG (1) | SG11201402636RA (zh) |
WO (1) | WO201309471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03835B2 (ja) * | 2011-04-28 | 2016-04-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伝送端末、画像表示制御方法、画像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伝送システム |
JP5927900B2 (ja) * | 2011-12-22 | 2016-06-0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機器 |
US20140201226A1 (en) * | 2013-01-14 | 2014-07-17 | Asustek Computer Inc. |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eme |
WO2015098841A1 (ja) | 2013-12-25 | 2015-07-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伝送システム |
JP6398489B2 (ja) | 2014-09-04 | 2018-10-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
CN105991953B (zh) * | 2015-02-04 | 2020-08-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JP6661940B2 (ja) * | 2015-09-29 | 2020-03-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5578105B (zh) * | 2015-12-22 | 2019-03-12 |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Hdmi版本切换方法及显示设备 |
US10511700B2 (en) | 2016-02-25 | 2019-12-17 | Ricoh Company, Ltd.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th first application displaying status of second application |
US10356361B2 (en) | 2016-09-16 | 2019-07-16 | Ricoh Company, Ltd.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isplay method |
CN109270857B (zh) * | 2017-07-18 | 2020-10-2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车载显示屏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
CN111596878B (zh) * | 2020-05-13 | 2023-06-20 |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US11665097B2 (en) * | 2021-04-27 | 2023-05-30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fferentiating MEC flows using IP header signaling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99355A (zh) * | 2002-10-29 | 2004-05-26 | 微软公司 | 用单一视频电缆连接多个显示器的显示控制器 |
CN101025882A (zh) * | 2006-02-23 | 2007-08-29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控制设备的显示时序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79212B2 (ja) | 1989-07-17 | 1998-07-2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ワイド画面/標準画面テレビジョン信号受信装置 |
WO1995007004A1 (en) * | 1993-08-30 | 1995-03-09 | Sony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image data |
US5481312A (en) * | 1994-09-12 | 1996-01-02 | At&T Corp.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high and low priority segments of a video bitstream over packet networks |
US6037991A (en) * | 1996-11-26 | 2000-03-14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video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956623B1 (en) * | 2001-08-27 | 2005-10-18 | At&T Cor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scanning television channels |
AU2002361483A1 (en) * | 2002-02-06 | 2003-09-02 | Nice System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deo content analysis-based detection, surveillance and alarm management |
US20040223054A1 (en) * | 2003-05-06 | 2004-11-11 | Rotholtz Ben Aaron | Multi-purpose video surveillance |
US20040257434A1 (en) * | 2003-06-23 | 2004-12-23 | Robert Davis | Personal multimedia device video format conversion across multiple video formats |
KR100548383B1 (ko) * | 2003-07-18 | 2006-02-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디지털 비디오 신호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
JP2005039794A (ja) * | 2003-07-18 | 2005-02-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表示処理方法及び表示処理装置 |
JP2005109703A (ja) * | 2003-09-29 | 2005-04-21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画像出力装置、画像出力方法、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出力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記録媒体 |
US7113200B2 (en) | 2004-05-21 | 2006-09-26 | Polycom,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paring video communication image for wide screen display |
US8004540B1 (en) | 2006-10-10 | 2011-08-23 |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 Display resolution boundary |
US8248455B2 (en) * | 2006-12-12 | 2012-08-21 | Polycom, Inc. | Method for creating a videoconferencing displayed image |
GB0819389D0 (en) | 2008-03-12 | 2008-11-26 | Skype Ltd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TWI381733B (zh) * | 2007-06-11 | 2013-01-01 | Quanta Comp Inc | 高解析度視訊會議系統 |
JP4296213B2 (ja) * | 2007-12-21 | 2009-07-15 | 株式会社東芝 | 情報処理装置 |
US8134587B2 (en) * | 2008-02-21 | 2012-03-1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ggregation of video receiving capabilities |
US20090278871A1 (en) * | 2008-05-09 | 2009-11-1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ntrolling Display Resolution Of A Computer Display |
JP2010014979A (ja) * | 2008-07-03 | 2010-01-21 | Sharp Corp | 表示装置、映像出力装置及び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
US9032461B2 (en) * | 2008-09-12 | 2015-05-12 |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deo conferencing through a television forwarding device |
US8208001B2 (en) * | 2008-09-12 | 2012-06-26 |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changes for video conferencing through a set-top box |
US8804821B2 (en) * | 2008-09-26 | 2014-08-12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daptive video processing of an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
JP2010256794A (ja) | 2009-04-28 | 2010-11-11 | Toshiba Corp |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表示制御方法並びに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
NO332170B1 (no) * | 2009-10-14 | 2012-07-16 | Cisco Systems Int Sarl | Anordning og fremgangsmate for kamerakontroll |
JP2013051664A (ja) | 2010-11-30 | 2013-03-14 | Ricoh Co Ltd | 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用プログラム |
US8665312B2 (en) | 2010-12-06 | 2014-03-04 | Ricoh Company, Ltd.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ing data transmission, and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program |
JP5903835B2 (ja) * | 2011-04-28 | 2016-04-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伝送端末、画像表示制御方法、画像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伝送システム |
JP5927900B2 (ja) * | 2011-12-22 | 2016-06-0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機器 |
JP5994313B2 (ja) * | 2012-03-21 | 2016-09-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提供装置、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6111753B2 (ja) * | 2013-03-11 | 2017-04-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処理装置、伝送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
-
2011
- 2011-12-22 JP JP2011281949A patent/JP5927900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12-17 CN CN201280070125.0A patent/CN10413717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12-17 SG SG11201402636RA patent/SG11201402636RA/en unknown
- 2012-12-17 EP EP12861002.9A patent/EP2795607A4/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2-12-17 WO PCT/JP2012/083178 patent/WO201309471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2-17 US US14/362,547 patent/US931962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12-17 AU AU2012354743A patent/AU2012354743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2-12-17 CA CA2858345A patent/CA285834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99355A (zh) * | 2002-10-29 | 2004-05-26 | 微软公司 | 用单一视频电缆连接多个显示器的显示控制器 |
CN101025882A (zh) * | 2006-02-23 | 2007-08-29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控制设备的显示时序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3094714A1 (en) | 2013-06-27 |
AU2012354743B2 (en) | 2016-03-10 |
JP2013130823A (ja) | 2013-07-04 |
SG11201402636RA (en) | 2014-11-27 |
CA2858345A1 (en) | 2013-06-27 |
US20140313283A1 (en) | 2014-10-23 |
AU2012354743A1 (en) | 2014-06-19 |
JP5927900B2 (ja) | 2016-06-01 |
CN104137172A (zh) | 2014-11-05 |
EP2795607A1 (en) | 2014-10-29 |
US9319628B2 (en) | 2016-04-19 |
EP2795607A4 (en) | 2015-05-20 |
AU2012354743A8 (en) | 2014-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37172B (zh) | 电子装置 | |
JP7303499B2 (ja) | 第一の伝送端末、伝送方法、伝送用プログラム及び伝送システム | |
CA2834135C (en) | Transmission terminal, imag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image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 |
CN106134184A (zh) | 信息终端、系统、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 |
CN104137068A (zh) |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控制程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