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6780B - 螺杆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螺杆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6780B
CN104136780B CN201380010269.1A CN201380010269A CN104136780B CN 104136780 B CN104136780 B CN 104136780B CN 201380010269 A CN201380010269 A CN 201380010269A CN 104136780 B CN104136780 B CN 1041367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bricating oil
bearing
oil
operating room
bear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02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36780A (zh
Inventor
千叶纮太郎
纸屋裕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36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6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36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6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8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 F04C18/1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 F04C18/1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oothed rotary pistons
    • F04C18/1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oothed rotary pistons with helical teeth, e.g. chevron-shaped, screw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1Control systems for the circulation of the lubrica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以提供能够以适合压缩气体的工作室和安装轴承的轴承室两者的供给量供给润滑用液体的螺杆压缩机为课题。本发明的螺杆压缩机(1)包括:压缩机主体(10),其形成有一对阴阳转子旋转的工作室和配备支承转子的轴承的轴承室;向工作室供给润滑油的工作室给油管(20c);向轴承室供给润滑油的轴承室给油管(20d);冷却从工作室排出的润滑油的油冷却器(3);旁通油冷却器(3)的旁通管道;和打开、关闭旁通管道的三通阀(21)。并且,工作室给油管(20c)将由油冷却器(3)冷却后的润滑油供给到工作室,轴承室给油管(20d)从工作室给油管(20c)分支,将由油冷却器(3)冷却后的润滑油供给到轴承室,在轴承室给油管(20d)上具备调节润滑油流量的流量调节单元(22)。

Description

螺杆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杆压缩机。
背景技术
螺杆压缩机向组装有支承螺杆转子的轴承的轴承室和压缩气体的工作室供给润滑油等润滑用的液体。其中,向轴承室的液体供给量(给油量)对轴承的可靠性和螺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有较大影响。
如果对轴承室的给油量过多,轴承的动力损耗增大,螺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如果对轴承室的给油量过少,轴承的润滑性能降低,轴承的可靠性降低。因此,为了提高轴承的可靠性并且降低动力损耗,需要以良好的精度控制供给到轴承室的给油量。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由上述油分离器5分离的油通过油冷却器6冷却,供给到上述压缩机1。该油进行压缩机的转子间、转子与壳体间、以及轴承的润滑,并且进行压缩过程中的冷媒气体的冷却。在上述油冷却器6的下游设置有三通控制阀8,其调节旁通绕过该油冷却器的油量来调节供给到压缩机的油的温度,还在该三通控制阀8的下游设置有控制阀7,其调节供给到压缩机的油流量”(参照段落002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901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通过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油冷却器的流向后(下游)侧设置调节润滑油的流量的控制阀,能够调节供给到注油式螺杆压缩机的润滑油的给油量。
然而,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无法个别地调节对轴承室的给油量。因此,如果根据压缩后的流体的排出温度来调节对工作室的给油量,则存在对轴承室的给油不是最佳给油量的情况。即,对轴承室的给油量不是提高轴承的可靠性且降低动力损耗的最佳给油量。
因此,本发明以能够供给分别适合压缩气体的工作室和安装轴承的轴承室的供给量的润滑用液体的螺杆压缩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螺杆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其形成有通过一对阴阳转子旋转来压缩气体的工作室以及具有支承转子的轴承的轴承室;向工作室供给润滑用的液体的第一管道和向轴承室供给液体的第二管道;冷却从工作室排出的液体的冷却单元。而且,特征在于从第一管道向工作室供给液体,从具备流量调节单元的第二管道向轴承室供给液体。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提供能够供给分别适合压缩气体的工作室和安装轴承的轴承室的供给量的润滑用液体的螺杆压缩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螺杆压缩机的压缩机主体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螺杆压缩机的润滑油的给油通路的图。
图3是表示润滑油的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的润滑油的流动的图。
图4是表示额定运转时润滑油的流动的图。
图5是表示运转负载较高的情况下的润滑油的流动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2的螺杆压缩机的润滑油的给油通路的图。
图7(a)是表示自主式三通阀的结构的截面图,(b)是表示自主式开闭阀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8(a)是润滑油的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的润滑油的流动的图,(b)是表示额定运转时润滑油的流动的图。
图9(a)是表示运转负载较高的情况下的润滑油的流动的图,(b)是表示螺杆压缩机在轴承的负载达到最大限度的状态下运转时的润滑油的流动的图。
附图记号说明
1……螺杆压缩机
3……油冷却器(冷却单元)
10……压缩机主体
11……阳转子(螺杆转子)
13……工作室
14a、14b……轴承
15a、15b……轴承室
20c……工作室给油管(第一管道)
20d……轴承室给油管(第二管道)
21……三通阀(开闭单元)
22……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单元)
50……自主式开闭阀(流量调节单元)
51……自主式三通阀(开闭单元)
52……节流栓(第二流量调节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合适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螺杆压缩机的压缩机主体的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螺杆压缩机的润滑油的给油通路的图。
实施例1的压缩机主体10装入在图2所示的螺杆压缩机1内,为通过相互啮合地旋转的一对阴阳螺杆转子(阳转子11和阴转子(未图示))来压缩空气的压缩机。
阳转子11与未图示的阴转子一起收纳在形成为壳体12的中空部的工作室13内,以各转子的旋转轴(图1中表示了阳转子11的旋转轴11a)贯穿工作室13的方式设置。工作室13在旋转轴11a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形成有轴承室15a、15b,这些轴承室中安装有在两端侧支承旋转轴11a的轴承14a、14b。
此外,虽然未图示,阴转子也同样地构成,其旋转轴由轴承室15a、15b中配备的未图示的轴承所支承。
壳体12上形成有将待压缩的气体(实施例1中为空气)吸入工作室13中的吸入口16a和将压缩后的空气从工作室13排出的排出口16b。而压缩机主体10以从吸入口16a吸入的空气通过阳转子11和阴转子(未图示)的旋转而被压缩、从排出口16b排出的方式构成。
为了润滑轴承14a、14b,向轴承室15a、15b供给润滑用液体(实施例1中为润滑油)。
为此,在轴承室15a、15b上分别形成轴承润滑油供给口17a、17b。进一步地,为了排出所供给的润滑油,在轴承室15a、15b上分别形成轴承润滑油排出口18a、18b。轴承润滑油排出口18a、18b为连通轴承室15a、15b与工作室13的连通通路,从轴承室15a、15b排出的润滑油被供给到工作室13。此外,润滑用液体并不限定于润滑油,也可为水或液体冷却剂等其它液体。
此外,壳体12上形成有用于向工作室13供给润滑油的工作室给油口19。螺杆压缩机1中,为了工作室13中压缩的空气的冷却、阳转子11和阴转子(未图示)的润滑和工作室13上形成的间隙的密封,也向工作室13供给润滑油。在实施例1中,从工作室给油孔19和轴承润滑油排出口18a、18b向工作室13供给润滑油。然后,供给到工作室13的润滑油和压缩后的空气一起从排出口16b排出。
此外,阳转子11将轴承室15a侧作为吸入侧,将轴承室15b侧作为排出侧。工作室13在阳转子11的吸入侧形成低压区,在排出侧形成高压区。
而轴承润滑油排出口18a、18b以连通轴承室15a、15b与工作室13的低压区的方式构成。此外,吸入口16a形成在工作室13的低压区,排出口16b形成在工作室13的高压区。进一步地,排出侧的轴承室15b配备轴承温度传感器15c,测量所供给的润滑油的温度来作为轴承14b的温度。该轴承温度传感器15c以测量排出侧的轴承14b的外圈温度的方式构成。
如图2所示,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压缩机主体10被装入具有润滑油的给油通路的螺杆压缩机1内。
压缩机主体10的排出侧16b通过排出管道20a连接到油分离器2。油分离器2中,与压缩后的空气一起从压缩机主体10排出的润滑油与空气分离。而油分离器2通过第三管道(冷却管道20b)连接到冷却润滑油的油冷却器3的上游侧。
通过该结构,能够将从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13(参照图1)排出的润滑油供给到油冷却器3。
油冷却器3为通过与风扇3a提供的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来冷却润滑油的冷却单元。此外,在如图2所示的给油通路中,润滑油从油分离器2送出并在给油通路中循环,其中油分离器2被由压缩机主体10压缩后的空气的压力加压。而图2所示的给油通路的上游和下游为将送出润滑油的油分离器2作为上游的、沿着润滑油的流动所定义的上游和下游。
即为润滑油依次流过压缩机主体10、油分离器2、油冷却器3、压缩机主体10时的上游和下游。
油冷却器3的下游侧通过第一管道(工作室给油管20c)与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给油口19相连接。通过该结构,能够将由油冷却器3冷却后的润滑油通过工作室给油管20c供给到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13(参照图1)。
此外,在分支点P1从工作室给油管20c分出第二管道(轴承室给油管20d)。轴承室给油管20d分支成吸入侧给油管20d1和排出侧给油管20d2,吸入侧给油管20d1连接到形成在吸入侧的轴承室15a(参照图1)上的轴承润滑油供给口17a。此外,排出侧给油口20d2连接到形成在排出侧轴承室15b(参照图1)的轴承润滑油供给口17b。通过该结构,能够将由油冷却器3冷却后的润滑油经过轴承室给油管20d供给到压缩机主体10的轴承室15a、15b。
此外,在分支点P2从连接油分离器2和油冷却器3的上游侧的冷却管道20b分出第一旁通管20e,在分支点P3从连接油冷却器3的下游侧与工作室给油口19的工作室给油管20c分出第二旁通管20f。从工作室给油管20c分出第二旁通管20f的分支点P3优选比分出轴承室给油管20d的分支点P1更靠上游(即,在分支点P1与油冷却器3之间)。进一步地,在形成于轴承室给油管20d上的分支点P4分出第三旁通管20g。分支点P4形成在从工作室给油管20c分出轴承室给油管20d的分支点P1与压缩机主体10的轴承室15a、15b之间。
而第一旁通管20e、第二旁通管20f和第三旁通管20g连接到三通阀21。
三通阀21具有三个连接口(第一连接口21a、第二连接口21b、第三连接口21c),以通过未图示的阀芯的动作分别打开和关闭三个连接口的方式构成。
在实施例1中,第一旁通管20e连接到三通阀21的第一连接口21a,第二旁通管20f连接到第二连接口21b,第三旁通管20g连接到第三连接口21c。此外,三通阀21例如由控制装置4控制。
此外,三通阀21的第一连接口21a、第二连接口21b、第三连接口21c独立地打开和关闭。因此,三通阀21中,连接到第一连接口21a的第一旁通管20e、连接到第二连接口21b的第二旁通管20f、连接到第三连接口21c的第三旁通管20g作为独立打开和关闭的开闭单元工作。
此外,轴承室给油管20d在与工作室给油管20c的分支点P1和与第三旁通管20g的分支点P4之间配备调节润滑油的流量的流量调节单元22。实施例1的流量调节单元22可具有限制流过轴承室给油管20d的润滑油的流量的功能,也可为流量调节阀或单纯的节流机构。
图3~5为表示实施例1中润滑油的流动的图,实线表示润滑油流过的路径,虚线表示润滑油未流过的路径。此外,点线的箭头表示润滑油的流动。
实施例1中,控制装置4根据从轴承温度传感器15c输入的检测信号,计算(推算)排出侧的轴承14b(参照图1)的温度,基于计算得到的轴承14b的温度来控制三通阀21。即,三通阀21基于排出侧的轴承14b的温度工作。
图3是表示在螺杆压缩机1刚启动等时润滑油的温度(排出侧的轴承14b的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的润滑油的流动的图。
螺杆压缩机1的刚启动时油分离器2并未处于被充分加压的状态。此外,润滑油的温度也较低,处于粘度高的状态。
因此,控制装置4在根据从轴承温度传感器15c输入的检测信号计算的轴承14b的温度低于规定值(启动判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螺杆压缩机1刚启动。然后控制装置4使三通阀21的第一连接口21a、第二连接口21b、第三连接口21c全部打开。将该状态作为三通阀21的第一状态。
三通阀21设定为第一状态时,为第一旁通管20e、第二旁通管20f和第三旁通管20g连通的状态。
油冷却器3为了高效地冷却润滑油而为流量较少的结构,相对于第一旁通管20e和第三旁通管20g,其对润滑油的流动的阻力较大。因此,三通阀21设定在第一状态时,从油分离器2送出的润滑油流过第一旁通管20e,绕过油冷却器3。
流过第一旁通管20e的润滑油被三通阀21分流到第二旁通管20f和第三旁通管20g。
从三通阀21流入第二旁通管20f的润滑油从分支点P3流入工作室给油管20c,从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给油口19供给到工作室13(参照图1)。
另一方面,从三通阀21流入第三旁通管20g的润滑油从分支点P4流入轴承室给油管20d,进一步地,分流到吸入侧给油管20d1和排出侧给油管20d2。然后,润滑油从吸入侧给油管20d1经过轴承润滑油供给口17a供给到吸入侧的轴承室15a(参照图1),从排出侧给油管20d2经过轴承润滑油供给口17b供给到排出侧的轴承室15b(参照图1)。
供给到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13(参照图1)和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的润滑油和压缩后的空气一起从排出口16b排出,流过排出管道20a,流入油分离器2。在油分离器2中润滑油与压缩后的空气分离并被贮存。
这样,在轴承14b的温度比规定的启动判定阈值低的情况下,从油分离器2送出的润滑油绕过流动的阻力较大的油冷却器3供给到压缩机主体10。因此,即使在油分离器2未充分地被加压而启动时,也能够向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13(参照图1)、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供给充分的量的润滑油。
图4是表示额定运转时润滑油的流动的图。
控制装置4在基于从轴承温度传感器15c输入的检测信号计算的轴承14b的温度上升到比启动判定阈值更高的规定值(额定运转判定阈值)且未上升到比其更高的规定值(高负载判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螺杆压缩机1为额定运转状态。然后,控制装置4使三通阀21的第一连接口21a、第二连接口21b、第三连接口21c全部关闭。将该状态作为三通阀21的第二状态。
三通阀21设定为第二状态时,第一旁通管20e、第二旁通管20f和第三旁通管20g被关闭。因此,从油分离器2送出并流过冷却管道20b的润滑油不在分支点P2流入第一旁通管20e,而流入油冷却器3。流入油冷却器3的润滑油被风扇3a提供的外部空气冷却,流入工作室给油管20c。由于第二旁通管20f被三通阀21关闭,因此流过工作室给油管20c的润滑油不在分支点P3流入第二旁通管20f,而是从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给油口19供给到工作室13(参照图1)。
此外,一部分流过工作室给油管20c的润滑油在分支点P1流入轴承室给油管20d,流过吸入侧给油管20d1和排出侧给油管20d2,从轴承润滑油17a、17b供给到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
供给到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13(参照图1)和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的润滑油和压缩后的空气一起从排出口16b排出,流过排出管道20a,流入油分离器2。在油分离器2中润滑油与压缩后的空气分离并被贮存。
实施例1中轴承室给油管20d上配备流量调节单元22,适当地限制流过轴承室给油管20d的润滑油的流量。因此,对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的润滑油供给量被适当地限制,能够抑制轴承14a、14b(参照图1)上的动力损耗。因此,抑制了螺杆压缩机1的工作效率的降低,达到节能等效果。
此外,流量调节单元22只需为以在可抑制动力损耗的程度下向轴承14a、14b供给润滑油的方式限制轴承室给油管20d的润滑油的流量的结构即可。
如上,在轴承14b的温度上升到规定的额定运转判定阈值的情况下,从油分离器2送出的润滑油流过油冷却器3并被冷却,供给到压缩机主体10。此时,供给到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的润滑油由流量调节单元22限制供给量,能够抑制轴承14a、14b(参照图1)上的动力损耗。
并且向工作室13(参照图1)供给冷却后的润滑油。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工作室13中压缩的空气。
图5是表示例如来自压缩机主体10的空气的排出压力较高时或阳转子11(参照图1)和阴转子(未图示)的转速较高等时运转负载较高的情况下的润滑油的流动的图。
控制装置4在基于从轴承温度传感器15c输入的检测信号计算的轴承14b的温度上升到比额定运转判定阈值更高的规定值(高负载判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螺杆压缩机1为高负载运转状态。然后,控制装置4使三通阀21的第一连接口21a关闭,使第二连接口21b、第三连接口21c打开。将该状态作为三通阀21的第三状态。
三通阀21设定为第三状态时,第一旁通管20e被关闭。因此,从油分离器2送出并流过冷却管道20b的润滑油不在分支点P2流入第一旁通管20e,而是流入油冷却器3。流入油冷却器3的润滑油被风扇3a提供的外部空气冷却,流入工作室给油管20c。
三通阀21的第二连接口21b、第三连接口21c为开阀状态,流过工作室给油管20c的润滑油在分支点P3分流,其中之一流入工作室给油管20c,从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给油口19供给到工作室13(参照图1)。
从分支点P3分流并流入第二旁通管20f的润滑油经过三通阀21流入第三旁通管20g,在分支点P4流入轴承室给油管20d。然后,流过轴承室给油管20d的润滑油流过吸入侧给油管20d1、排出侧给油管20d2,从压缩机主体10的轴承润滑油供给口17a、17b供给到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
供给到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13(参照图1)和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的润滑油和压缩后的空气一起从排出口16b排出,流过排出管道20a,流入油分离器2。在油分离器2中润滑油与压缩后的空气分离并被贮存。
通过从分支点P3经过第二旁通管20f、第三旁通管20g,润滑油可绕过流量调节单元22,能够增加对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的润滑油供给量。由此,在运转负载变高、轴承14a、14b(参照图1)的负载变大的情况下,能够将充分的量的润滑油供给到轴承14a、14b。因此,能够利用润滑油充分地润滑负载变大的轴承14a、14b,能够防止轴承14a、14b的润滑不良。
并且,向轴承14a、14b供给由油冷却器3冷却后的低温润滑油。因此,能够利用润滑油冷却因较大负载而变得高温的轴承14a、14b。
如上,实施例1的螺杆压缩机1以向压缩机主体10中压缩空气的工作室13(参照图1)供给润滑油的给油通路与向压缩机主体10的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供给润滑油的给油通路分别成独立的通路的方式构成。并且,向轴承室15a、15b供给润滑油的给油通路上配备流量调节单元22,进一步地,配备绕过流量调节单元22的给油通路。
由此,能够不对工作室13的润滑油供给量造成较大影响而向轴承室15a、15b供应与启动时、额定运转时、高负载运转时相应的合适的供给量的润滑油。
此外,通过使润滑油经过流量调节单元22,能够适当地限制供给到轴承室15a、15b的润滑油供给量。因此,能够防止动力损耗导致的工作效率的降低。
此外,通过绕过流量调节单元22,能够增加供给到轴承室15a、15b的润滑油供给量。因此,能够根据需要向轴承14a、14b(参照图1)供给充分的量的润滑油,能够维持轴承14a、14b的润滑性能。
这样,能够抑制动力损耗的增大并且维持轴承14a、14b的润滑性能,能够确保轴承14a、14b的可靠性。
此外,采用通过控制装置4对三通阀21的控制来切换润滑油流过流量调节单元22的给油通路和润滑油绕过流量调节单元22的给油通路的结构。
并且,采用控制装置4计算(推算)压缩机主体10配备的排出侧的轴承14b(参照图1)的温度,基于轴承14b的温度来控制三通阀21的结构。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向轴承14a、14b(参照图1)供给与轴承14b的温度相应的合适的供给量的润滑油。
例如,在螺杆压缩机1启动时,能够不经过油冷却器3而向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13(参照图1)、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供给充分的供给量的润滑油。
此外,在螺杆压缩机1的额定运转时,能够向工作室13供给充分的供给量的润滑油,能够向轴承室15a、15b供给抑制动力损耗的供给量的润滑油。
此外,在螺杆压缩机1的运转负载较高时(高负载运转时),能够向工作室13、轴承室15a、15b供给由油冷却器3冷却后的充分的供给量的润滑油。因此,对负载变高的轴承14a、14b(参照图1)也能够供给冷却后的充分的量的润滑油,能够冷却轴承14a、14b。
此外,虽然轴承温度传感器15c的设置位置优选在轴承14a、14b(参照图1)的内圈侧,但由于轴承14a、14b的内圈侧为驱动部,传感器的布线复杂,因此传感器的设置困难。
此外,排出侧的轴承14b比吸入侧配备的轴承14a的载荷负载更大。由上,在实施例1采用轴承温度传感器15c检测排出侧的轴承14b的外圈的温度的结构。
[实施例2]
图6是表示实施例2的螺杆压缩机的润滑油的给油通路的图。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螺杆压缩机中配备的自主式三通阀和自主式开闭阀的结构的图。
实施例2的螺杆压缩机1a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螺杆压缩机1(参照图2)的结构大致相同,对与图2所示的的螺杆压缩机1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以相同记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实施例2的螺杆压缩机1a在轴承室给油管20d的分支点P1与分支点P4之间配备自主式开闭阀(自律式開閉弁)50,来代替流量调节单元22(参照图2)。自主式开闭阀50具有两个连接口50a,轴承室给油管20d连接到该连接口50a上。而自主式开闭阀50与流量调节单元22同样地起到调节流过轴承室给油管20d的润滑油的流量的流量调节单元的功能。
此外,配备自主式三通阀51(自律式三方弁)来代替连接了第一旁通管20e、第二旁通管20f、第三旁通管20g的三通阀21(参照图2)。自主式三通阀51具有三个连接口(第一连接口51a、第二连接口51b、第三连接口51c),第一旁通管20e连接到第一连接口51a,第二旁通管20f连接到第二连接口51b,第三旁通管20g连接到第三连接口51c。
并且,在第三旁通管20g上自主式三通阀51的第三连接口51c与分支点P4之间配备节流栓52。节流栓52起到调节流过第三旁通管20g的润滑油的流量的第二流量调节单元的功能。
自主式开闭阀50为根据润滑油的温度动作的结构,流过拾油管20h的润滑油从吸入口502a吸入,从排出口502b排出到回油管20i。此外,自主式三通阀51也为根据润滑油的温度动作的结构,流过拾油管20h的润滑油从吸入口512a进入,从排出口512b排出到回油管20i。
此外,实施例2的螺杆压缩机1a中可不配备控制装置4(参照图2)和轴承温度传感器15c(参照图2)。
如图7的(a)所示,自主式三通阀51例如具有大致圆筒形的壳体511。在壳体511的内部在轴方向上分割,一侧形成阀芯驱动部512,另一侧形成连接口开口部513。连接口开口部513上沿着轴方向从阀芯驱动部512侧开始依次开设第三连接口51c、第二连接口51b、第一连接口51a。第三连接口51c、第二连接口51b、第一连接口51a通过连接口开口部513相互连通。
此外,壳体511内部配备沿轴方向移动的阀芯514。阀芯514具有从连接口开口部513贯通到阀芯驱动部512的杆514a和安装在杆514a的连接口开口部513侧、根据杆514a的移动在连接口开口部513内沿轴方向移动的开闭部514b。
开闭部514b移动到开设在连接口开口部513上的连接口(第三连接口51c、第二连接口51b、第一连接口51a)的位置时,该连接口被封闭。此外,开闭部514b中形成了使未封闭的连接口相互连通的连通通路514c。通过该结构,开口部514b封闭一个连接口,并使未封闭的两个连接口相互连通。
杆514a在阀芯驱动部512侧的端部装入了蜡(wax)515。蜡515以根据周围的温度变化在阀芯驱动部512的内部沿壳体511的轴方向伸缩的方式构成。并且,在阀芯驱动部512内部充填了使蜡515伸缩来驱动阀芯514的油(阀芯驱动油)。蜡515根据阀芯驱动油的温度而伸缩,杆514a根据蜡515的伸缩沿轴方向移动。
例如,如果为阀芯驱动油的温度越高蜡515越膨胀(伸长)的结构,则阀芯驱动油的温度越高,杆514a越向连接口开口部513侧移动,开闭部514b向远离阀芯驱动部512的方向移动。然后,开闭部514b封闭最远离阀芯驱动部512的第一连接口51a。此时,第三连接口51c与第二连接口51b连通。将该状态作为自主式三通阀51的第一状态。
当阀芯驱动油的温度降低时,蜡515收缩,杆514a向阀芯驱动部512侧移动,开闭部514b向靠近阀芯驱动部512的方向移动。然后,开闭部514b在开设在第三连接口51c与第一连接口51a之间的第二连接口51b的位置上封闭第二连接口51b。此时,第三连接口51c与第一连接口51a通过形成在开闭部514b中的连通通路514c连通。将该状态作为自主式三通阀51的第二状态。
当阀芯驱动油的温度进一步降低时,蜡515进一步收缩,杆514a进一步地向阀芯驱动部512侧移动。然后,开闭部514b向阀芯驱动部512侧移动,封闭第三连接口51c。此时,第二连接口51b与第一连接口51a连通,将该状态作为自主式三通阀51的第三状态。
这样,自主式三通阀51根据充填在阀芯驱动部512中的阀芯驱动油的温度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之间切换。并且,分别封闭第一连接口51a、第二连接口51b、第三连接口51c。因此,自主式三通阀51起到分别封闭连接到第一连接口51a的第一旁通管20e、连接到第二连接口51b的第二旁通管20f和连接到第三连接口51c的第三旁通管20g的开闭单元的功能。
进一步地,阀芯驱动部512中形成了吸入阀芯驱动油的吸入口512a和排出阀芯驱动油的排出口512b。通过这种结构,蜡515根据从吸入口512a吸入的阀芯驱动油的温度而伸缩,使杆514a移动。
实施例2中将润滑压缩机主体10的排出侧的轴承14b(参照图1)后的润滑油作为阀芯驱动油。因此,如图6所示,阀芯驱动部512的吸入口512a通过拾油管20h与压缩机主体10的排出侧的轴承室15b(参照图1)相连接,更具体地,与润滑轴承14b后的润滑油流过的位置相连接。并且,阀芯驱动部512的排出口512b通过回油管20i与排出管道20a相连接。
通过该结构,自主式三通阀51的阀芯驱动部512中充填了润滑轴承14b后的润滑油。然后,自主式三通阀51根据轴承14b的温度,更具体地,根据润滑轴承14b后的润滑油的温度而动作,切换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
自主式开闭阀50为与自主式三通阀51大致等同的结构。如图7的(b)所示,自主式开闭阀50具有例如大致圆筒形的壳体501。在壳体501的内部在轴方向上分割,一侧形成阀芯驱动部502,另一侧形成连接口开口部503。连接口开口部503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口50a,两个连接口50a通过连接口开口部503相互连通。此外,两个连接口50a例如形成在连接口开口部503的轴方向的大致中央部。
壳体501内部配备沿轴方向移动的阀芯504。阀芯504具有从连接口开口部503贯通到阀芯驱动部502的杆504a和安装在杆504a的连接口开口部503侧、根据杆504a的移动在连接口开口部503内沿轴方向移动的开闭部504b。
该开闭部504b移动到开设在连接口开口部503上的两个连接口50a的位置时,两个连接口50a被封闭。
杆504a在阀芯驱动部502侧的端部装入了蜡505。蜡505以根据周围的温度变化在阀芯驱动部502的内部沿壳体501的轴方向伸缩的方式构成。并且,在阀芯驱动部502内部充填了使蜡505伸缩来驱动阀芯504的阀芯驱动油。蜡505根据阀芯驱动油的温度而伸缩,杆504a根据蜡505的伸缩沿轴方向移动。
蜡505与自主式三通阀51的蜡515同样地为阀芯驱动油的温度越高则越膨胀(伸长)的结构,阀芯驱动油的温度越高,杆504a越向连接口开口部503侧移动,开闭部504b向远离阀芯驱动部502的方向移动。
然后,开闭部504b移动到比形成在连接口开口部503的轴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的两个连接口50a更靠连接口开口部503的端部侧,使两个连接口50a开放。该状态为自主式开闭阀50的开阀状态。
当阀芯驱动油的温度降低时,蜡505收缩,杆504a向阀芯驱动部502侧移动,开闭部504b向靠近阀芯驱动部502的方向移动。然后,开闭部504b在两个连接口50a的位置封闭两个连接口50a。该状态为自主式开闭阀50的闭阀状态。
当阀芯驱动油的温度进一步降低时,蜡505进一步收缩,杆504a进一步地向阀芯驱动部502侧移动。然后,开闭部504b向阀芯驱动部502侧移动,使两个连接口50a开放。该状态为自主式开闭阀50的开阀状态。
这样,自主式开闭阀50根据充填在阀芯驱动部502中的阀芯驱动油的温度工作,在开阀状态与闭阀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阀芯驱动部502中形成了吸入阀芯驱动油的吸入口502a和排出阀芯驱动油的排出口502b。通过这种结构,蜡505根据从吸入口502a吸入的阀芯驱动油的温度而伸缩,使杆504a移动。
实施例2中与自主式三通阀51同样地将润滑压缩机主体10的排出侧的轴承14b(参照图1)后的润滑油作为自主式开闭阀50的阀芯驱动油。因此,如图6所示,阀芯驱动部502的吸入口502a与拾油管20h相连接。并且,阀芯驱动部502的排出口502b与回油管20i相连接。
通过该结构,自主式开闭阀50的阀芯驱动部502中充填了润滑轴承14b后的润滑油。然后,自主式开闭阀50根据润滑轴承14b后的润滑油的温度,切换开阀状态和闭阀状态。
这样,实施例2的给油通路上配备了自主式开闭阀50和自主式三通阀51,根据润滑轴承14b(参照图1)后的润滑油的温度来切换润滑油流过的通路。
图8、图9为表示实施例2中润滑油的流动的图,实线表示润滑油流过的路径,虚线表示润滑油未流过的路径。此外,点线的箭头表示润滑油的流动。
图8的(a)是表示在螺杆压缩机1a刚启动等时润滑油的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的润滑油的流动的图。
如上所述,螺杆压缩机1a的刚启动时油分离器2并未处于被充分加压的状态。此外,润滑油的温度也较低,处于粘度高的状态。
由于润滑油的温度较低,润滑轴承14b(参照图1)后的润滑油的温度也较低,自主式三通阀51被设定在第三状态。即,第三连接口51c被封闭,第二连接口51b与第一连接口51a连通。此外,自主式开闭阀50为开阀状态。
如上所述,由于油冷却器3对润滑油的流动的阻力较大,因此当自主式三通阀51设定在第三状态时,从油分离器2送出的润滑油从第一旁通管20e经过自主式三通阀51流入第二旁通管20f,绕过油冷却器3。
流过第二旁通管20f的润滑油从分支点P3流入工作室给油管20c,从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给油口19供给到工作室13(参照图1)。
此外,由于自主式开闭阀50被设定为开阀状态,流过工作室给油管20c的润滑油在分支点P1分流,一部分流入轴承室给油管20d,进一步地,分流到吸入侧给油管20d1和排出侧给油管20d2。然后,润滑油从吸入侧给油管20d1经过轴承润滑油供给口17a供给到吸入侧的轴承室15a(参照图1),从排出侧给油管20d2经过轴承润滑油供给口17b供给到排出侧的轴承室15b(参照图1)。
供给到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13(参照图1)和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的润滑油和压缩后的空气一起从排出口16b排出,流过排出管道20a,流入油分离器2。在油分离器2中润滑油与压缩后的空气分离并被贮存。
这样,在螺杆压缩机1a刚启动等时润滑油的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从油分离器2送出的润滑油绕过流动的阻力较大的油冷却器3供给到压缩机主体10。因此,即使在油分离器2未充分地被加压而启动时,也能够向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13(参照图1)、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供给充分的量的润滑油。
图8的(b)是表示额定运转时润滑油的流动的图。
螺杆压缩机1a的运转状态持续并成为额定运转状态时,润滑油的温度上升。然后,润滑轴承14b(参照图1)后的润滑油的温度上升时,自主式三通阀51被设定为第二状态。即,第二连接口51b被封闭,第三连接口51c与第一连接口51a连通。此外,自主式开闭阀50为闭阀状态。
当自主式三通阀51设定为第二状态时,从油分离器2送出并流过冷却管道20b的润滑油在分支点P2分流,一部分流入第一旁通管20e。然后,流过第一旁通管20e的润滑油经过自主式三通阀51流入第三旁通管20g。流过第三旁通管20g的润滑油在分支点P4流入轴承室给油管20d,进一步地,分流到吸入侧给油管20d1和排出侧给油管20d2。然后,润滑油从吸入侧给油管20d1经过轴承润滑油供给口17a供给到吸入侧的轴承室15a(参照图1),从排出侧给油管20d2经过轴承润滑油供给口17b供给到排出侧的轴承室15b(参照图1)。
此外,从油分离器2送出并流过冷却管道20b的润滑油也流入油冷却器3,被冷却后流过工作室给油管20c。自主式三通阀51为第二状态,第二旁通管20f被关闭。因此,流过工作室给油管20c的润滑油不在分支点P3流入第二旁通管20f。此外,自主式开闭阀50为闭阀状态,流过工作室给油管20c的润滑油不在分支点P1流入轴承室给油管20d。于是,流过工作室给油管20c的润滑油全部从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给油口19供给到工作室13(参照图1)。
供给到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13(参照图1)和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的润滑油和压缩后的空气一起从排出口16b排出,流过排出管道20a,流入油分离器2。在油分离器2中润滑油与压缩后的空气分离并被贮存。
如上,当螺杆压缩机1a为额定运转状态,润滑油的温度上升时,从油分离器2送出的润滑油经过第一旁通管20e、第三旁通管20g供给到压缩机主体10的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供给到轴承室15a、15b的润滑油不经过油冷却器3,不进行冷却。因此,能够向轴承室15a、15b供给温度较高、粘度较低的润滑油,维持高润滑性能。
此外,第三旁通管20g上配备节流栓52,适当地限制供给到轴承室15a、15b的润滑油供给量。因此,能够抑制轴承14a、14b(参照图1)上的动力损耗,能够防止螺杆压缩机1a的工作效率的降低。
并且,由于第三旁通管20g上配备的节流栓52,对流过第一旁通管20e的润滑油产生流动的阻力,由于该阻力的影响,流过冷却管道20b的润滑油也流入油冷却器3。然后,向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13(参照图1)供给由油冷却器3冷却后的润滑油。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工作室13中压缩的空气。
图9的(a)是表示例如来自压缩机主体10的空气的排出压力较高时或阳转子11(参照图1)和阴转子(未图示)的转速较高等时运转负载较高的情况下的润滑油的流动的图。
此时,润滑油的温度上升得比螺杆压缩机1a的额定运转时更高,润滑轴承14b后的润滑油的温度也变高,自主式三通阀51被设定在第一状态。即,第一连接口51a被封闭,第三连接口51c与第二连接口51b连通。此外,自主式开闭阀50维持闭阀状态。即,图9的(a)表示达到自主式三通阀51被设定为第一状态且自主式开闭阀50被设定为闭阀状态的润滑油温度时的润滑油的流动。
当自主式三通阀51设定在第一状态时,从油分离器2送出并流过冷却管道20b的润滑油不在分支点P2流入第一旁通管20e,而流入油冷却器3。然后,由油冷却器3冷却,流入工作室给油管20c。
流过工作室给油管20c的润滑油在分支点P3分流,一部分流入第二旁通管20f,经过自主式三通阀51流入第三旁通管20g。然后,流过第三旁通管20g的润滑油在分支点P4流入轴承室给油管20d,进一步地,分流到吸入侧给油管20d1和排出侧给油管20d2。然后,润滑油从吸入侧给油管20d1经过轴承润滑油供给口17a供给到吸入侧的轴承室15a(参照图1),从排出侧给油管20d2经过轴承润滑油供给口17b供给到排出侧的轴承室15b(参照图1)。
另一方面,在分支点P3分流并流入工作室给油管20c的润滑油从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给油口19供给到工作室13(参照图1)。
供给到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13(参照图1)和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的润滑油和压缩后的空气一起从排出口16b排出,流过排出管道20a,流入油分离器2。在油分离器2中润滑油与压缩后的空气分离并被贮存。
这样,当润滑油的温度比螺杆压缩机1a的额定运转时更高时,从油分离器2送出的润滑油被油冷却器3冷却后供给到压缩机主体10。因此,能够向轴承14a、14b(参照图1)供给由油冷却器3冷却后的润滑油。由此,能够适当地防止轴承14a、14b变得高温,能够维持可靠性。
此外,通过使润滑油经过配备节流栓52的第三旁通管20g,能够适当地限制供给到轴承14a、14b的流量,抑制动力损耗导致的增加。
图9的(b)是表示螺杆压缩机在轴承的负载达到最大限度的状态下运转的情况下的润滑油的流动的图。
此时,润滑油的温度进一步上升,润滑轴承14b后的润滑油的温度也变高。于是,自主式三通阀51被设定在第一状态,自主式开闭阀50为闭阀状态。
当螺杆压缩机1a为该状态时,从油分离器2送出并被油冷却器3冷却后的润滑油流过工作室给油管20c时,在分支点P1分流,其一部分流入轴承室给油管20d。流入轴承室给油管20d的润滑油分流到吸入侧给油管20d1和排出侧给油管20d2。然后,润滑油从吸入侧给油管20d1经过轴承润滑油供给口17a供给到吸侧的轴承室15a(参照图1),从排出侧给油管20d2经过轴承润滑油供给口17b供给到排出侧的轴承室15b(参照图1)。
另一方面,在分支点P1分流并流入工作室给油管20c的润滑油从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给油口19供给到工作室13(参照图1)。
供给到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13(参照图1)和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的润滑油和压缩后的空气一起从排出口16b排出,流过排出管道20a,流入油分离器2。在油分离器2中润滑油与压缩后的空气分离并被贮存。
这样,螺杆压缩机1a在轴承14a、14b(参照图1)的负载达到最大的状态下运转的情况下,能够绕过节流阀52向轴承14a、14b供给润滑油。因此,能够增加对轴承14a、14b的润滑油供给量,能够利用润滑油充分地润滑负载达到最大的轴承14a、14b。
此外,能够向轴承14a、14b供给由油冷却器3冷却后的低温润滑油。因此,能够利用润滑油有效地冷却因较大负载而变得高温的轴承14a、14b。
如上,实施例2的螺杆压缩机1a以向压缩机主体10的工作室13(参照图1)供给润滑油的给油通路与向轴承室15a、15b(参照图1)供给润滑油的给油通路分别成独立的通路的方式构成。通过该结构,能够不对工作室13的润滑油供给量造成影响而调节对轴承室15a、15b的润滑油供给量。
并且,采用在向轴承室15a、15b供给润滑油的给油通路上配备节流栓52、可限制向轴承14a、14b(参照图1)供给的润滑油供给量的结构。由此,能够防止动力损耗导致的工作效率的降低。
并且,配备绕过节流栓52向轴承14a、14b供给润滑油的给油通路。通过该结构,能够根据需要向轴承14a、14b供给充分的量的润滑油。因此,能够维持轴承14a、14b的润滑性能。
并且,采用流过润滑油的通路的切换使用自主式三通阀51和自主式开闭阀50的结构。
通过该结构,能够在不进行电气的控制下根据润滑油的温度切换润滑油流过的通路。
因此,能够防止控制装置等电器的故障导致的螺杆压缩机1a的工作故障。
此外,由于不需要测量轴承14b(参照图1)的温度的轴承温度传感器15c(参照图1),因此能够达到螺杆压缩机1(参照图1)的成本降低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例如,上述实施例是为了对本发明简单易懂地说明而进行的详细说明,并非限定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的结构。
此外,可将某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成其它实施例的结构,或者可在某实施例中添加其它实施例的结构。
例如,如图2所示,实施例1中采用通过三通阀21连接第一旁通管20e、第二旁通管20f和第三旁通管20g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可为连接配备开闭阀的第一旁通管20e、配备开闭阀的第二旁通管20f和配备开闭阀的第三旁通管20g的结构。在该结构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通过对各旁通管配备的开闭阀适当地进行控制,能够与三通阀21同样地切换润滑油的通路。
例如,当所有旁通管的开闭阀开阀时,等同于设定为第一状态的三通阀21,当所有旁通管的开闭阀闭阀时,等同于设定为第二状态的三通阀21。
此外,当第一旁通管20e的开闭阀闭阀、第二旁通管20f的开闭阀与第三旁通管20g的开闭阀开阀时,等同于设定为第三状态的三通阀21。
这样,能够实现各旁通管配备开闭阀来代替三通阀21的结构。
同样地,实施例2也可为第一旁通管20e、第二旁通管20f和第三旁通管20g分别配备自主式开闭阀50(参照图7的(b))来代替自主式三通阀51(参照图6)的结构。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各旁通管的开闭阀中适当地改变相对于润滑油温度的阀芯动作,能够使其具有与自主式三通阀51相同的功能。
例如,可为在第一旁通管20e上配备润滑油高温时闭阀的自主式开闭阀50、在第三旁通管20g上配备润滑油低温时闭阀的自主式开闭阀50的结构。进一步地,可为在第二旁通管20f上配备在比第一旁通管20e的自主式开闭阀50闭阀的温度低、比第三旁通管20g的自主式开闭阀50闭阀的温度高的温度下闭阀的自主式开闭阀50的结构。
这样,能够实现各旁通管配备自主式开闭阀50来代替自主式三通阀51的结构。
此外,图7所示的自主式三通阀51和自主式开闭阀50的结构也并非加以限定。
此外,实施例2可为配备电动式开闭阀来代替自主式开闭阀50(参照图6)。此时配备轴承温度传感器15c(参照图1)和控制装置4(参照图1),为控制装置4基于轴承温度传感器15c测量的轴承14b的温度来控制电动式开闭阀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可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

Claims (4)

1.一种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主体,其形成有通过一对阴阳转子旋转来压缩气体的工作室和具有支承所述转子的轴承的轴承室;
向所述工作室供给润滑用的液体的第一管道;
向所述轴承室供给所述液体的第二管道;
冷却从所述工作室排出的所述液体的冷却单元;
将从所述工作室排出的所述液体供给到所述冷却单元的第三管道;
旁通所述冷却单元的旁通管道;和
流量调节单元,其设于所述第二管道,调节所述液体的流量,
所述第一管道将由所述冷却单元冷却后的所述液体供给到所述工作室,
所述第二管道从所述第一管道分支,将由所述冷却单元冷却后的所述液体供给到所述轴承室,
所述旁通管道,由从所述第三管道分支的第一旁通管,在所述第二管道从所述第一管道分支的分支点与所述冷却单元之间从所述第一管道分支的第二旁通管,以及在所述流量调节单元与所述轴承室之间从所述第二管道分支的第三旁通管连接而构成,
具备分别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旁通管、所述第二旁通管和所述第三旁通管的开闭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二流量调节单元,其调节流过所述第三旁通管的所述液体的流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单元和设于所述第二管道的所述流量调节单元的至少一者基于所述轴承的温度而动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的温度为润滑所述轴承后的所述液体的温度。
CN201380010269.1A 2012-05-22 2013-02-20 螺杆压缩机 Active CN1041367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6838A JP5827172B2 (ja) 2012-05-22 2012-05-22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JP2012-116838 2012-05-22
PCT/JP2013/054192 WO2013175817A1 (ja) 2012-05-22 2013-02-20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6780A CN104136780A (zh) 2014-11-05
CN104136780B true CN104136780B (zh) 2016-06-29

Family

ID=49623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0269.1A Active CN104136780B (zh) 2012-05-22 2013-02-20 螺杆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827172B2 (zh)
CN (1) CN104136780B (zh)
WO (1) WO20131758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3355A (zh) * 2014-11-14 2015-0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油温控制装置及油温控制方法
US10288070B2 (en) 2014-12-17 2019-05-14 Carrier Corporation Screw compressor with oil shutoff and method
JP6392448B2 (ja) * 2015-03-31 2018-09-19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JP6511321B2 (ja) * 2015-04-10 2019-05-15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給油式容積型圧縮機
DE102015007552A1 (de) * 2015-06-16 2016-12-22 Man Diesel & Turbo Se Schrauben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selben
US10995756B2 (en) * 2016-06-28 2021-05-04 Hitachi, Ltd. Air compressor
TWI628361B (zh) * 2017-07-31 2018-07-01 復盛股份有限公司 水潤滑壓縮系統
US12104599B2 (en) 2020-09-18 2024-10-01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Liquid feed type gas compressor having a liquid supply system with first and second cooling units
CN113323873B (zh) * 2021-07-05 2022-07-22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电动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66573A (zh) * 2021-07-07 2021-08-17 张家港市江南利玛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分子量气体压缩的喷油螺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30686U (zh) * 1987-02-18 1988-08-26
JP2002332980A (ja) * 2001-05-08 2002-11-22 Kobe Steel Ltd 油冷式圧縮機
JP3990186B2 (ja) * 2002-05-02 2007-10-10 中部電力株式会社 超臨界蒸気圧縮回路における高圧側圧力制御方法と回路装置
JP4627492B2 (ja) * 2005-12-19 2011-02-09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油冷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JP5110882B2 (ja) * 2007-01-05 2012-12-26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無給油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JP4885077B2 (ja) * 2007-07-03 2012-02-29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無給油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JP2010275939A (ja) * 2009-05-29 2010-12-09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水冷式オイルフリー空気圧縮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41920A (ja) 2013-12-05
WO2013175817A1 (ja) 2013-11-28
JP5827172B2 (ja) 2015-12-02
CN104136780A (zh)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6780B (zh) 螺杆压缩机
CN203067286U (zh) 螺杆式压缩机
JP6713439B2 (ja) 給油式空気圧縮機
EP3387258B1 (en) Method for regulating the liquid injection of a compressor, a liquid-injected compressor and a liquid-injected compressor element
CN105952639B (zh) 压缩机设备以及此种压缩机设备的应用
JP6170334B2 (ja) 油冷式圧縮機
CN103486768B (zh) 压缩装置以及包括该压缩装置的热力学系统
CN102792026A (zh) 包括流量和温度控制装置的压缩机系统
JP2010031814A (ja) 油冷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とモータ駆動システム及びモータ制御装置
CN103161728B (zh) 变速涡旋式制冷压缩机
CN104235022B (zh) 油冷式螺杆压缩机
KR101981877B1 (ko) 오일-주입 압축기 설비 또는 진공 펌프의 오일 온도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205260257U (zh) 一种压缩机
CN101963162A (zh) 涡轮压缩机以及冷冻机
JP6511321B2 (ja) 給油式容積型圧縮機
JP6675286B2 (ja) スクリュ圧縮機
CN109072921A (zh) 制冷剂压缩机单元
JP4699501B2 (ja) 容積形圧縮機
CN102242708B (zh) 注水式涡旋空气压缩机
CN205744457U (zh) 用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及压缩机
US8974205B2 (en) Progressing cavity gas pump and progressing cavity gas pumping method
JP5997670B2 (ja) 油冷式空気圧縮機
JP2006138309A (ja) 内部燃焼エンジン用の高圧ポンプ
US20230332602A1 (en) Liquid feed type gas compressor
CN103154516A (zh) 铁道车辆用空气压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