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7774A -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7774A
CN104127774A CN201410346747.2A CN201410346747A CN104127774A CN 104127774 A CN104127774 A CN 104127774A CN 201410346747 A CN201410346747 A CN 201410346747A CN 104127774 A CN104127774 A CN 104127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medicament
tinea
skin
water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67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坚
柯义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3467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277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27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77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混合而成,组份A由白花蛇舌草、蛇床子、土茯苓、黄柏、生百部和当归制成,组份B由冰片、红花、苦参、透骨草、地锦草和雄黄制成,组份C由韭菜、马齿苋、仙人掌和鲜蒲公英。本发明通过选用具有抗菌抑菌作用的中药材,并从中提取出具有杀菌抑菌作用的有效成分,同时选用合适的辅助药剂,通过多种药剂的混合,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药效,使得皮肤癣患者在用本发明时,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快速的杀灭引发皮肤癣的真菌,并促使新的皮肤的生长以使患处皮肤与其它处皮肤肤色一致。经验证,本产品对皮肤癣的治愈率达到100%。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疾病治疗领域所用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癣菌病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毛发、皮肤和指(趾)甲的浅部感染,但目前也有其引起深部感染的报告。临床上常见者为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及癣菌疹等。偶可累及深部组织。引起深部感染。皮肤癣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可引起病灶外皮肤的变态反应,称癣菌疹。皮肤癣菌病是一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皮肤科就诊病例中,次于皮炎和湿疹,而在感染性皮肤病中则居首位。在我国,患病人数至少以亿计算,所以积极防治皮肤癣菌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治疗皮肤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产品涂抹在患处,可以有效的杀灭引起皮肤癣的病菌,并抑制病菌的再次复发。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混合而成,且按照重量份数比,组份A由1-2份的白花蛇舌草、2-3份的蛇床子、4-5份的土茯苓、2-3份的黄柏、3-5份的生百部和3-4份的当归制成,组份B由1-2份的冰片、3-4份的红花、6-7份的苦参、2-3份的透骨草、4-5份的地锦草和0.1-0.3份的雄黄制成,组份C由7-8份的韭菜、3-4份的马齿苋、4-5份的仙人掌和2-3份的鲜蒲公英。
所述组分A中还含有2-3份的白鲜皮和1-2份的白蒺藜,组分B中还含有1-2份的大蒜和1-2份的栀子,组分C中还含有1-2份的佛手。
上述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A的药材放入熬煮容器内,然后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8-10倍的水并记下此时的水位,加热煮沸直至水位减少到原有水位的1/10,冷却后过滤得到组分A药液,备用;
2)按照上述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B的药材放入熬煮容器内,其中,明矾和冰片粉碎成粉末状后加入,向熬煮容器中加入药材重量8-10倍的水并记下此时的水位,加热煮沸直至水位减少到原有水位的2/10,冷却后过滤得到组分B药液,备用;
3)按照上述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C的药材经切碎和捣泥后放入熬煮容器内,然后向其中加入1-2份的水,并在50-60℃的温度下加热1h后过滤,取滤液即为组分C;
4)将制得的组分A药液、组分B药液和组分C混合后,在50-60℃、真空度为0.1-0.2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原有体积的1/10即制得产品。
本发明所用的各药材的药理和药性以及部分组分的来源如下:
白花蛇舌草:又名二叶葎,味苦、微甘,性微寒,归心、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喘咳、热淋涩痛、湿热黄疸、毒蛇咬伤、疮肿热痈等症;
蛇床子:别名野胡萝卜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肾经;有解毒杀虫、燥湿祛风之功效,用于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湿疹疥癣、寒湿带下、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等;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经、胃经、脾经;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之功效;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味苦,性寒,归肾经、膀胱、大肠经;有清热解毒、清热燥湿之功效;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盗汗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 等症;
生百部:味甘、苦,性微温,归肺经;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之功效,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部骚痒;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等症;
冰片:味辛、苦,性凉;入心、肺经;具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红花:性温,味辛,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苦参:为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的根,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主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透骨草:味辛、苦,性温,归肝经;具有祛风湿、活血、舒筋、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痛,闪挫伤,无名肿毒,阴囊湿疹;
地锦草:为大戟科植物的地锦草,是一种中药材,在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味辛、性平,归肺、肝、胃、大肠、膀胱经;能够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主痢疾、泄泻、黄疸、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乳汁不下、跌打肿痛及热毒疮疡等;
雄黄:味辛,性温,有毒,归肝、大肠经;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之功效,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等症;
韭菜(本发明采用全韭菜,即既有韭菜叶也有韭菜根):韭菜根味辛,性温;入肝、胃、肾经,有温中开胃、行气活血、补肾助阳、散瘀的功效;韭菜叶味甘、辛、咸,性温,入肝、胃、肾经,具有温中行气、散瘀解毒的功效;
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主治痢疾,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
仙人掌:性寒,味苦、涩;入心、肺、胃三经;具有清热解毒、舒筋活络、散瘀消肿、解肠毒、凉血止痛、润肠止血、健胃止痛、镇咳之功效,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痔疮,急性痢疾,咳嗽;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痈疖肿毒,洗痔,蛇咬伤,烧烫伤;
鲜蒲公英:选取鲜嫩的蒲公英全株(以便于充分利用其内部的汁液),味甘、微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糖、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
白鲜皮: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味苦、咸,性寒,归脾经、肺经、小肠经、胃经、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之功效;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
白蒺藜:味辛、苦,性微温,入肝、肺经;具有疏肝解郁、祛风明目、行气活血、祛风止痒的功效:用于风疹瘙痒;
大蒜:性温,味辛平;入脾、胃、肺经;功用主治:解毒杀虫、 消肿止痛、止泻止痢、治肺、驱虫;此外还有温脾暖胃、治痈疽肿毒、白秃癣疮、痢疾、泄泻、肺痨、顿咳、蛔虫蛲虫、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行气消积、杀虫解毒的功效;
栀子:味苦、性寒、无毒;归心经、肝经、肺经、胃经、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味辛、苦、甘,性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味辛苦,性凉,归胃经、脾经;功能主治: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选用具有抗菌抑菌作用的中药材,并从中提取出具有杀菌抑菌作用的有效成分,同时选用合适的辅助药剂,通过多种药剂的混合,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药效,使得皮肤癣患者在用本发明时,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快速的杀灭引发皮肤癣的真菌,并促使新的皮肤的生长以使患处皮肤与其它处皮肤肤色一致。经验证,本产品对皮肤癣的治愈率达到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用的药材和组分均来自市售或采摘。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混合而成,且按照重量份数比,组份A由1份的白花蛇舌草、2份的蛇床子、4份的土茯苓、2份的黄柏、3份的生百部和3份的当归制成,组份B由1份的冰片、3份的红花、6份的苦参、2份的透骨草、4份的地锦草和0.1份的雄黄制成,组份C由7份的韭菜、3份的马齿苋、4份的仙人掌和2份的鲜蒲公英。
上述治疗脚气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A的药材放入熬煮容器内,然后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8倍的水并记下此时的水位,加热煮沸直至水位减少到原有水位的1/10,冷却后过滤得到组分A药液,备用;
2)按照上述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B的药材放入熬煮容器内,其中,明矾和冰片粉碎成粉末状后加入,向熬煮容器中加入药材重量8倍的水并记下此时的水位,加热煮沸直至水位减少到原有水位的2/10,冷却后过滤得到组分B药液,备用;
3)按照上述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C的药材经切碎和捣泥后放入熬煮容器内,然后向其中加入1份的水,并在50-60℃的温度下加热1h后过滤,取滤液即为组分C;
4)将制得的组分A药液、组分B药液和组分C混合后,在50-60℃、真空度为0.1-0.2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原有体积的1/10即制得产品。
以上为本实施例的基本实施方式,为了使效果更加的优良,可以在以上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
如,在所述组分A中还加入有2份的白鲜皮和1份的白蒺藜,组分B中还加入有1份的大蒜和1份的栀子,组分C中还加入有1份的佛手。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混合而成,且按照重量份数比,组份A由2份的白花蛇舌草、3份的蛇床子、5份的土茯苓、3份的黄柏、5份的生百部和4份的当归制成,组份B由2份的冰片、4份的红花、7份的苦参、3份的透骨草、5份的地锦草和0.3份的雄黄制成,组份C由8份的韭菜、4份的马齿苋、5份的仙人掌和3份的鲜蒲公英。
上述治疗脚气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A的药材放入熬煮容器内,然后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并记下此时的水位,加热煮沸直至水位减少到原有水位的1/10,冷却后过滤得到组分A药液,备用;
2)按照上述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B的药材放入熬煮容器内,其中,明矾和冰片粉碎成粉末状后加入,向熬煮容器中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并记下此时的水位,加热煮沸直至水位减少到原有水位的2/10,冷却后过滤得到组分B药液,备用;
3)按照上述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C的药材经切碎和捣泥后放入熬煮容器内,然后向其中加入2份的水,并在50-60℃的温度下加热1h后过滤,取滤液即为组分C;
4)将制得的组分A药液、组分B药液和组分C混合后,在50-60℃、真空度为0.1-0.2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原有体积的1/10即制得产品。
以上为本实施例的基本实施方式,为了使效果更加的优良,可以在以上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
如,在所述组分A中还加入有3份的白鲜皮和2份的白蒺藜,组分B中还加入有2份的大蒜和2份的栀子,组分C中还加入有2份的佛手。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混合而成,且按照重量份数比,组份A由1.5份的白花蛇舌草、2.5份的蛇床子、4.5份的土茯苓、2.5份的黄柏、4份的生百部和3.5份的当归制成,组份B由1.5份的冰片、3.5份的红花、6.5份的苦参、2.5份的透骨草、4.5份的地锦草和0.2份的雄黄制成,组份C由7.5份的韭菜、3.5份的马齿苋、4.5份的仙人掌和2.5份的鲜蒲公英。
上述治疗脚气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A的药材放入熬煮容器内,然后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9倍的水并记下此时的水位,加热煮沸直至水位减少到原有水位的1/10,冷却后过滤得到组分A药液,备用;
2)按照上述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B的药材放入熬煮容器内,其中,明矾和冰片粉碎成粉末状后加入,向熬煮容器中加入药材重量9倍的水并记下此时的水位,加热煮沸直至水位减少到原有水位的2/10,冷却后过滤得到组分B药液,备用;
3)按照上述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C的药材经切碎和捣泥后放入熬煮容器内,然后向其中加入1.5份的水,并在50-60℃的温度下加热1h后过滤,取滤液即为组分C;
4)将制得的组分A药液、组分B药液和组分C混合后,在50-60℃、真空度为0.1-0.2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原有体积的1/10即制得产品。
以上为本实施例的基本实施方式,为了使效果更加的优良,可以在以上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
如,在所述组分A中还加入有2.5份的白鲜皮和1.5份的白蒺藜,组分B中还加入有1.5份的大蒜和1.5份的栀子,组分C中还加入有1.5份的佛手。
病例实验
采用推广的方式,在2013年9月到12月的4个月内供100名脚气患者免费使用本发明的产品,具体用法为:
将本发明的产品涂抹于患处,每天三至五次根据需要,每七天为一疗程。
实验结果:71名患者在一个疗程治愈;使用两个疗程后,95名患者达到上述治愈效果;剩余的5名患者在四个疗程内也全部治愈。
典型病例
1、王某某,男,24岁,2013年9月初诊,近两个月来上肢皮肤表面出现小丘疹,继而慢慢扩大成钱币大小的圆形斑,边缘清楚隆起,基地鲜红、中间较平,上覆少许鳞屑,自觉瘙痒,局部皮肤粗糙,真菌阳性,诊断为体癣,使用本产品一个疗程后,皮肤颜色有减,继续服用两个月后痊愈;
2、张某,女,24岁,大腿内侧湿癣1-2寸,发痒时搔后有黄赤水流,疼痛难忍,曾服用中药汤剂,外用皮炎平数月不愈;2013年10月来我处就诊,使用本产品10天后,患处瘙痒极大幅度减轻,坚持服用本产品一个月后皮损消失,两个月后痊愈
3、赵某某,女,46岁,2013年8月发现颈部和腰骶部出现钱币状圆癣,开始有粟粒大小的小丘疹,继而出现斑状,时有痒感,2013年10月开始使用本产品,七天后,瘙痒感消失,20天后患处皮肤恢复原皮状,一个月后完全治愈;
4、吴某,男,35岁,每逢季节性变化,面部干燥瘙痒,有大小不等的斑片,圆形,浅色白或淡红,皮肤角化,经诊断为风癣和桃花癣,2013年11月开始服用本产品,十天后,面部皮肤回复光泽,瘙痒感消失,二十天后痊愈。

Claims (3)

1.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其特征在于: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混合而成,且按照重量份数比,组份A由1-2份的白花蛇舌草、2-3份的蛇床子、4-5份的土茯苓、2-3份的黄柏、3-5份的生百部和3-4份的当归制成,组份B由1-2份的冰片、3-4份的红花、6-7份的苦参、2-3份的透骨草、4-5份的地锦草和0.1-0.3份的雄黄制成,组份C由7-8份的韭菜、3-4份的马齿苋、4-5份的仙人掌和2-3份的鲜蒲公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中还含有2-3份的白鲜皮和1-2份的白蒺藜,组分B中还含有1-2份的大蒜和1-2份的栀子,组分C中还含有1-2份的佛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A的药材放入熬煮容器内,然后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8-10倍的水并记下此时的水位,加热煮沸直至水位减少到原有水位的1/10,冷却后过滤得到组分A药液,备用;
2)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B的药材放入熬煮容器内,其中,明矾和冰片粉碎成粉末状后加入,向熬煮容器中加入药材重量8-10倍的水并记下此时的水位,加热煮沸直至水位减少到原有水位的2/10,冷却后过滤得到组分B药液,备用;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C的药材经切碎和捣泥后放入熬煮容器内,然后向其中加入1-2份的水,并在50-60℃的温度下加热1h后过滤,取滤液即为组分C;
4)将制得的组分A药液、组分B药液和组分C混合后,在50-60℃、真空度为0.1-0.2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原有体积的1/10即制得产品。
CN201410346747.2A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1277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6747.2A CN104127774A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6747.2A CN104127774A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7774A true CN104127774A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00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6747.2A Pending CN104127774A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2777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1376A (zh) * 2016-07-28 2018-02-06 熊贱林 一种缓解腋毛癣的中药组合物
CN113713054A (zh) * 2021-10-11 2021-11-30 郭成才 一种治疗皮肤病、性病的中药组合物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0661C (zh) * 2003-11-18 2007-04-18 薛自新 治疗皮肤癣症的中药汤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0661C (zh) * 2003-11-18 2007-04-18 薛自新 治疗皮肤癣症的中药汤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德生等主编: "《中医验方全书(珍藏本)超值版》", 31 August 2013,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1376A (zh) * 2016-07-28 2018-02-06 熊贱林 一种缓解腋毛癣的中药组合物
CN113713054A (zh) * 2021-10-11 2021-11-30 郭成才 一种治疗皮肤病、性病的中药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7172B (zh) 用于治疗乌龟肠胃炎病的功能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7860A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9626A (zh) 中药复方制剂舒阴液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4940727A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0780A (zh) 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1769A (zh) 治疗外伤的中药复方凝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381352A (zh)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外用中药洗液
CN103656513A (zh) 一种治疗玫瑰糠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27774A (zh)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0817A (zh) 用于治疗狗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9413A (zh) 用于治疗乌龟肠胃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07366A (zh)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涂敷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7639A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57441A (zh) 一种祛风除湿、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外用药膜涂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97063A (zh) 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27765B (zh) 一种治疗皮肤癣的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85281A (zh) 治疗慢性肾炎的一种中药
CN104324257A (zh) 治疗膀胱炎的中药制剂
CN104257871B (zh) 用于治疗湿热毒蕴型急性网状淋巴管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3095A (zh) 一种治疗脚气的药膏
CN103285339B (zh) 一种治疗骨痛病的外用药物
CN107496765A (zh) 一种可有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2595A (zh) 一种用于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7859A (zh) 一种治疗风湿骨痛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063A (zh)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饮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