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7669A - 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7669A
CN104127669A CN201410359609.8A CN201410359609A CN104127669A CN 104127669 A CN104127669 A CN 104127669A CN 201410359609 A CN201410359609 A CN 201410359609A CN 104127669 A CN104127669 A CN 104127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rt
chinese medicine
radix
medicine composition
heart fail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96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27669B (zh
Inventor
李晓
姜萍
杨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4103596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276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27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7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27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7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包括下列组分的原料,按重量为:党参15~30g、黄芪20~30g、桂枝10~15g、白芍10~15g、麦冬20~30g、白术15~20g和甘草6~9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补气养心,调和营卫,改善心功能,维持心脏交感—迷走神经平衡,显著提高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保护心脏神经功能等功效,尤其适用于营卫失和型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5年的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心功能Ⅳ级(NYHA分级)患者的病死率可达40%~50%,未能控制的心衰患者,5年的病死率可达62%。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可见于各种心脏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心力衰竭时不仅心肌细胞坏死、重构,心脏自主神经亦受到破坏。心脏自主神经受损,可以加重心衰的进展和严重程度,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临床上常表现出体位性低血压、无痛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等。调节自主神经及治疗心脏自主神经损伤是治疗心衰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对心衰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比较局限,多从改善心衰方面及(或)延缓神经病变入手,往往不能真正治疗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下降,维持心脏自主神经平衡,治疗效果较差,不能达到令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目前西医治疗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治疗,1)α-硫辛酸,延缓自主神经病变的进展;2)维生素B12的衍生物甲钴胺,能够刺激神经膜细胞的蛋白合成,改善神经传导速度;3)醛糖还原酶抑制药物,通过延缓而不能逆转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进展;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也能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能提高心脏副交感神经的活性;5)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等药物通过改善心衰,改善心功能,从而影响神经功能。以上药物主要通过延缓疾病进展,保护神经功能,不能够维持或调节自主神经的平衡,不能治愈病情,患者长期受到疾病带来的折磨,而且长期服用西药对身体副作用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疗效确切,不易复发。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列组分的原料,按重量为:党参15~30g、黄芪20~30g、桂枝10~15g、白芍10~15g、麦冬20~30g、白术15~20g和甘草6~9g。
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优选配比,包括下列组分的原料,按重量为:党参20g、黄芪30g、桂枝12g、白芍12g、麦冬20g、白术20g和甘草6g。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剂药物按重量称取原料药,温水浸泡30-50分钟,加水没过原料药材约1-2厘米,原料药材煎煮2次,第一煎煮沸后约30分钟,第二煎煮沸后约20分钟,合并两次药液共400ml,分早、晚餐后1小时温服,每次200ml,每日一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组方依据:
组方理论依据来源于《难经》:“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五脏之损的治疗法则。依据“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治疗心损性疾病的方法及桂枝汤调和营卫的功用,组方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一)组方分析:
君药:桂枝、白芍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宗于桂枝汤调和营卫之功。徐彬:“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桂枝辛甘,性温,能助心阳,通血脉。如《金贵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伤寒论》炙甘草汤中桂枝助心阳,通血脉,治疗心悸动,脉结代。白芍味酸,有养血敛阴之功,与桂枝同用,一阳一阴,共达调和营卫之功,故共为君药。
臣药:党参、黄芪
慢性心衰多由心气虚引起,故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加入党参、黄芪治疗心气虚。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虚,用以调补,甚为平安。”《本草正义》:“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本草汇言》:“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用党参、黄芪两位补气药,同补脾、肺之气,气充则血充,气血运行流畅,并在心气的鼓动下,周流全身,以濡养脏腑、肌肉、经脉、关节。党参兼能补血,黄芪兼能升阳,益卫固表。两药合用,不仅补气,而且能补血、升胸中下陷之气及益卫止汗。
佐药:白术、麦冬
营卫同出中焦,中焦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营卫充足。脾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主升清。摄入的食物和水液,经过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作用,吸收精微物质并将其转输至心肺,化生气血,布散周身,濡润脏腑、肌肉、经络、关节。脾喜燥恶湿,易被湿困,脾运化失常,易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本草通玄》:“补脾胃之药,更无出其右。土旺则能健运,故不能食者,食停滞者,有痞积者,皆涌至也。土旺则能胜湿,故患痰饮者,肿满者,湿痹者,皆赖之也。土旺则清气善升,而精微上奉,浊气善除,而糟粕下输,故吐泻者,不可阙也。”故用白术健运脾胃,使营卫气血生化有源。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能养心阴,清心热,除烦安神。《本草汇言》:“清心润肺之要药。主心气不足,惊悸怔仲,健忘恍惚,精神失守”。同时,能制约桂枝、黄芪、白术的温热之性,使之补气温阳而不伤心阴。
使药:甘草
甘草: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能补益心气,益气复脉,同时善入中焦,补脾益气,《本草正》:“助参芪成气虚之功”。甘草不仅能补心、脾之气,同时与桂枝合用辛甘化阳,与芍药合用酸甘化阴,共达调和阴阳之功。
全方以桂枝白芍为君,调和营卫;以黄芪党参为臣,补益心气,养心并助心行血,以白术、麦冬为佐药,健运中焦,使气血生化有源,营卫之气调和,甘草调和诸药为佐。全方注重调理中焦气血阴阳,调和营卫,营卫和则气血充,心有所养,从而预防心衰的进展恶化。
由于慢性心衰属于中医学“心损”的范畴,是一种本虚标实的疾病,依据“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治疗原则,组方中药组合物,治疗慢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下降的患者,并取得较好疗效。但由于慢性心衰病机复杂,多以气虚、气阴两虚、阳虚为本,瘀血、水湿、痰饮为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以调和营卫,补气养心为用,以补虚为本,调理气血阴阳。故临床应用时多以中药组合物为基础方,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随证加减,以调和营卫为本,兼以活血、利水、化痰或并行,以求标本兼治,最终达到治疗预防慢性心衰,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二)现代药理研究
1)桂枝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桂枝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冠脉循环,增加心脉的营养血流量。桂枝的主要成分桂皮醛有中枢性及外周性血管扩张作用,能增加血液循环。桂枝蒸馏液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抑制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的释放,降低过氧化物的生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从而改善心肌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桂枝挥发油能够抑制前列腺素E(PGE)和炎症介质组织胺(Histamine)的释放,清除的自由基(LPO、MDA),从而对心肌细胞膜和细胞起抗氧化作用,减轻损伤。
2)白芍
现在药理研究表明,白芍水溶物可明显改善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心肌缺氧从而起保护作用,对抗由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的变化,抑制血小板聚集。白芍总苷能使离体的兔耳血管扩张,能增加去甲肾上腺素(NA)对兔主动脉的收缩作用,升高舒张压,减慢心率,同时,白芍能够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急性炎症水肿及镇痛、解痉作用。
3)党参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能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少肌酸激酶的释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明显改善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并能增加心输出量、冠脉流量、每搏输出量及降低心率,提示党参对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心肌脂质过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党参对离体血管肌条有松弛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内皮细胞释放NO而产生的;而丹参对离体血管平滑肌条无直接松弛作用。党参对神经有兴奋和抑制都有影响,对动物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并且又能升高晚期失血性休克家兔的血压,能够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抗缺氧、抗辐射和延缓衰老等作用。
4)黄芪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够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从而抗心肌缺血,黄芪皂甙(AS)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动脉血栓形成时间,从而发挥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黄芪能抑制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线粒体丙二醛、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增高及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从而保护心脏。黄芪还能能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能调节血糖,兴奋呼吸和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降血脂,抗衰老等作用。
5)白术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术能促进胃排空,增加小肠推进功能,抑制子宫平滑肌、调节免疫及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能促进电解质尤其是钠的排除,且不影响垂体后叶素的抗利尿作用,还能够调节腹膜孔,起到消除腹水作用。白术有强壮作用,能够促进小鼠体重增加及升高升白细胞的作用,还能降血糖、保肝、利胆、利尿、抗菌、抗肿瘤、抗血凝等作用。
6)麦冬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冬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麦冬可能是通过保护心肌的SOD活性,防止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及改善脂肪酸代谢,从而发挥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同时麦冬总皂苷有保护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作用,而且麦冬能影响心肌的电生理特性,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麦冬水煎剂及提取物能降低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血黏度,有抗血栓形成作用。麦冬能保护心肌细胞缺血,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收缩力,从而改善左心室功能及抗休克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有益效果为:
1)补气养心,调和营卫,尤其适用于营卫失和型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
 
2)改善心功能,维持心脏交感—迷走神经平衡,显著提高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保护心脏神经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临床试验数据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
选取7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下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和其他药物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跟踪观察,并对结果进行比对。
一、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技术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症候诊断标准”及综合慢性心衰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研究制定了营卫失调证型的中医诊断标准。
主证:心悸、气短、疲倦乏力、失眠、自汗、盗汗。
次证:胸闷(痛)、面肢浮肿、气喘、小便短少、咳嗽、咳痰、颈部青筋暴露、腹胀。
舌脉:舌质淡或红,脉沉细或细数。
凡具备4项主证和具备次证任意3项及3项以上,同时参照舌脉即可诊断为营卫失调型。
(二)西医诊断标准
  表1参照Framingham的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如下
具备两项主要标准,或一项主要标准及两项次要标准,即可确诊。
(三)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参照《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制定如下:
(1)静息状态下心动过速伴有胸闷、气短;
(2)心率较固定,没有正常的昼夜节律变化;
(3)体位性低血压并伴有头晕、眼花。
符合上述3项中1项及1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四)心功能分级标准
心功能NYHA分级法 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1928年标准。
表2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分级)
二、症状量化标准
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指导原则”制定。
(一)心力衰竭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中医症候分级标准
轻度:中医症候积分≤11分。
中度:中医症候积分12~32分。
重度:中医症候积分≥33分。
(二)心力衰竭西医症状评分标准
采用Lee氏(N.Engl.J.Med 1982;306,699)于1982年根据临床与X射线改变制定的评分系统。
心力衰竭症状分级标准
轻度:心力衰竭症状积分<6分
中度:心力衰竭症状积分6~12分
重度:心力衰竭症状积分≥12分
三、病例选择标准
(一)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NYHA分级)的轻、中度心力衰竭及有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
(2)年龄45岁~75岁。
(3)合并症(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糖尿病等)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并维持稳定。
(4)中医辨证分型符合营卫失调的诊断标准。
(5)患者志愿受试,并知情同意者。
(二)病例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及资料不全者。
(2)年龄<45岁或>75岁患者。
(3)心力衰竭为重度,心功能Ⅳ级患者。
(4)由于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导致心力衰竭者。
(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多重药物过敏者。
(6)合并有肝、肾及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7)有精神异常及不愿合作者。
(8)凡能增加死亡率的因素:如心源性休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梗阻型心肌病、未修补的瓣膜病、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肺栓塞、有明显感染者,以及没有控制的高血压等,均不宜入选。
(三)脱落、剔除与终止观察的病例标准
(1)试验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的患者。
(2)试验过程中自行要求退出或未按规定要求服药的患者。
(3)不能遵照研究方案,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分组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
(二)治疗方法
对照组
参照我国2007年最新《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推荐的方法方案及原则。
(1)一般治疗:
 1)消除诱因,如感染、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肺梗死和药物使用不当;2)积极控制基础心血管疾病;3)严格限制钠盐摄入(轻度2~3g/d或中重度<2g/d)、限制液体摄入、低脂饮食、戒烟等;4)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各种精神刺激。
(2)药物治疗:
1)ACEI药物: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国药准字 H20083605,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2.5mg,2次/日,从小剂量开始,如患者耐受逐渐加量至目标剂量。
2)β-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片(国药准字 H32025391,阿斯利康有限公司),6.25-12.5mg,1次/日,从小剂量开始,如患者耐受,可2-4周将剂量加倍,逐渐加量至目标剂量。
3)利尿剂:氢氯噻嗪片(国药准字 H37020788,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25mg,1次/日。根据液体潴留情况调整剂量,一旦病情控制,可以用最小有效剂量长时间维持。如水肿症状不能改善或加重,可改用呋塞米20mg,1次/日,并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剂量。
在上述三种药物联合应用下,应注意血压、心率变化,如仍有持续收缩性心衰症状表现,可加用地高辛片(洋地黄制剂,国药准字: H3102067,上海信宜药厂有限公司生产),0.125-0.25mg,1次/日,并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党参20g、黄芪30g、桂枝12g、白芍12g、麦冬20g、白术20g和甘草6g。 
以上中药均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房。
煎煮方法:每剂药物按重量称取原料药,温水浸泡30-50分钟,加水没过药物约1-2厘米,药物煎煮2次,第一煎煮沸后约30分钟,第二煎煮沸后约20分钟,合并两次药液共400ml,,分早、晚餐后1小时温服,每次200ml,每日一剂。
疗程: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
(三)观察指标
(1)动态心电图:观察记录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
 1)时域指标: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分钟窦性心搏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小时相邻窦性心搏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MSD)、24小时相邻窦性心搏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心搏占总心搏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
 2)频域指标: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
(2)超声心动图:检测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d)的变化。
(3)检测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估心衰病情。
(四)临床疗效评定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心力衰竭积分法判定中医症候疗效:疗效指数(N)=(疗效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N≥70%;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N<70%;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甚或加重,N>30%;
加重:原有症状治疗后有所加重,总积分较治疗前增加10%以上。
(五)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SD)表示,方差不齐进行秩和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性,P<0.01为非常显著差异性。
五、疗效分析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V的比较(±S)
表3各组治疗前后比较:* P<0.05,** 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 ,△△P<0.01。
由表3可见,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SDNN、SDANN、RMSSD、PNN50、HF、LF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对照组治疗后均升高,其中RMSSD、HF、LF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SDNN、SDANN、PNN50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的疗效比较(%)
由表4可见,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6%、88.6%,经X 2检验,X 2=4.158,P=0.041,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S)
表5各组治疗前后比较:* P<0.05,** 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 ,△△P<0.01。
表5可见,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评分比较(±S)
表6各组治疗前后比较:* P<0.05,** 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 ,△△P<0.01,治疗前两组比较:P<0.05,▲▲P<0.01。
由表6可见,两组治疗前后比较,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主要中医症状积分下降,其中气短、疲倦乏力、自汗、盗汗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次要中医症状评分比较(±S)
表7各组治疗前后比较:* P<0.05,** 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 ,△△P<0.01,治疗前两组比较:P<0.05,▲▲P<0.01。
由表7可见,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次要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明显小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次要中医症状积分下降,其中面肢浮肿、气喘、咳嗽、咳痰、尿少、腹胀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
由上述统计数据可见,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改善心功能,显著提高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维持心脏自主神经的平衡,疗效可靠。
下面选取典型病例及优选配方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孟某,男,61岁,2007年因“胸闷、憋喘”于当地医院就诊,行心脏彩超,提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未予重视,未行服药治疗。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冠心病10余年,心律失常5年余。2010年开始患者曾多次入院进行治疗,入院后前后予心先安、左卡尼丁入极化液组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疏血通活血化瘀,托拉塞米、呋塞米静推以利尿,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倍他乐克减轻心肌耗氧量,降低心率,延缓心衰的进展,洛丁新、拜心同控制血压,拜阿司匹灵抗血小板凝集,来适可调节血脂,效可。出院后患者病情时有反复。
2013年7月13日初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憋喘、端坐呼吸,自行吸氧后缓解,憋喘夜间及活动后加重,气短、心慌,乏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偶咳嗽,咯少量粘痰,腹胀,纳可,眠差,二便调,舌暗苔薄黄,脉沉。辅助检查示:24h动态心电图示:SDNN 87.7ms,SDANN 57.2ms, RMSSD 62.8ms, PNN50%  6.2% LF 472ms2,HF 268 ms2。心脏彩超:升主动脉径35mm,左房前后径53mm,左室前后径74mm,室间隔12mm,右房横径65*75mm,右室前后径46mm,左室功能EF33%,SV102ml,FS16%,全心扩大,左室流出道增宽,呈喇叭口征。左室壁及室间隔厚度正常,室壁增厚率减低;二尖瓣开放幅度小,关闭欠佳,M型二尖瓣前后叶逆向,呈钻石样,EPSS约22mm。余瓣膜形态及运动正常;主动脉内径正常;主肺动脉内径宽约33mm,右下肺动脉宽约25mm。心脏心包:左室后壁厚见5mm心包液性暗区。彩色及频谱多普勒特征:三尖瓣见中量反流信号,估测SPAP53mmHg,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见少量反流信号。二尖瓣口血流E/A >1。超声提示:扩张性心肌病——三尖瓣关闭不全(中度),肺动脉高压(轻度);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室收缩功能减退;左室充盈异常,心包积液(少量)。中医诊断:心衰病(心阳亏虚,心脉瘀阻);西医诊断:1.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 NYHA分级)2.扩张型心肌病3.冠心病4.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5.心律失常。
治疗上以益气温阳活血,调和营卫为原则,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其配比,按重量为:党参20g、黄芪30g、桂枝12g、白芍12g、麦冬20g、白术20g和甘草6g。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服用7天。
2013年7月20日二诊:患者诉夜间憋喘现象稍有缓解,仍不能平卧,气短、心慌稍有减轻,咳嗽咯痰消失,腹胀减轻,纳眠可,小便短少,大便稍干,舌暗苔薄黄,脉稍沉。
继续服用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剂。
2013年7月27日三诊:患者诉夜间憋喘现象明显缓解,夜间可以平卧,气短、心慌明显减轻,腹胀消失,纳眠可,二便调,舌暗苔薄,脉稍沉。
   继续服用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4剂,加以巩固,服尽后复查24h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
2013年8月4日四诊:患者自述近来夜间无憋喘现象,无明显气短、乏力、心慌等症状,纳眠正常,二便调,舌稍暗苔薄白,脉稍沉。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嘱患者调畅情志,避寒暑,适寒温,适当运动。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复检结果。24h动态心电图示:SDNN 102.9ms,SDANN 70.6ms,RMSSD 69.5 ms,PNN50 6.5% ,LF 5121ms2 ,HF 7436ms2。心脏彩超示:升主动脉径36mm,左房前后径46mm,左室前后径66mm,室间隔10mm,左室后壁厚9mm,右房横径51*80mm,右室前后径36mm,左室功能EF45%,SV151ml,FS23%,全心扩大,左室流出道增宽,呈喇叭口征。左室壁及室间隔厚度正常,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室壁增厚率减低;二尖瓣开放幅度小,关闭欠佳,M型 二尖瓣前后叶逆向,呈钻石样。余瓣膜形态及运动正常;主动脉内径正常;肺动脉内径增宽。心脏心包:未见液性暗区。彩色及频谱多普勒特征:舒张期于左室流出道内探及源于主动脉瓣中量返流信号,收缩期于左、右房内分别探及源于二、三尖瓣返流信号,据三尖瓣返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50mmHg。舒张期于右室流出道内探及源于肺动脉瓣少量返流信号,二尖瓣血流E/A>1。超声提示:1)扩张性心肌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中度);左室收缩功能减退;2)肺动脉瓣返流(轻度)。患者经过治疗后,24h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指标均明显好转,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提高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善心功能,维持心脏神经的平衡。
实施例2
赵某,女,65岁,2008年因“心慌、胸闷、憋喘”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心脏彩超提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未予重视,未行治疗。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冠心病10余年,心律失常3年。患者平素自服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代文控制血压,倍他乐克缓释片降低心率,减轻心肌耗氧量,拜阿司匹灵抗血小板凝集,瑞脂调节血脂,效可。
2013年3月4日一诊:患者因劳累过度出现胸闷、心慌,伴憋喘,夜间尤甚,活动后加重,不能平卧,咳嗽、腹胀,全身乏力,双下肢轻度浮肿,纳眠差,小便短少,大便干,舌暗红有瘀斑,苔薄黄,脉沉数。辅助检查:24h动态心电图示:SDNN 57.4ms, SDANN 51.9ms, RMSSD 21.5ms, PNN50% 1.1ms, HF 277ms2, LF 82ms2。心脏彩超示:升主动脉径39mm,左房前后径46mm,左室前后径75mm,室间隔7.3mm,左室后壁厚8.9mm,右室前后径38mm,左室功能EF31%,SV100ml,FS15%,全心扩大,左室壁及室间隔厚度正常,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室壁增厚率减低;二尖瓣开放幅度小,关闭欠佳,M型二尖瓣前后叶逆向,呈钻石样。余瓣膜形态及运动正常;主动脉内径正常;肺动脉内径增宽。心脏心包:未见液性暗区。彩色及频谱多普勒特征:舒张期于左室流出道内探及源于主动脉瓣少量返流信号,收缩期于左、右房内分别探及源于二、三尖瓣返流信号,据三尖瓣返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55mmHg。舒张期于右室流出道内探及源于肺动脉瓣中量返流信号,二尖瓣口血流E/A<1。超声提示:扩张性心肌病——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度);肺动脉返流(中度);肺动脉高压(轻度);左室收缩功能减退;左室充盈异常。中医诊断:心衰病(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西医诊断:1.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 NYHA分级)2.扩张型心肌病3.冠心病4.高血压病5.心律失常。
治疗上予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调和营卫为原则,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其配比,按重量为:党参20g、黄芪30g、桂枝12g、白芍12g、麦冬20g、白术20g和甘草6g。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次200ml,服用7天。
2013年3月11日二诊:患者自诉胸闷、心慌减轻,乏力减轻,双下肢水肿减轻,纳眠好转,食欲好转,食量渐增,睡眠好转,小便少,大便可,舌暗红,苔薄黄,脉沉。
继续服用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剂。
2013年3月18日三诊:患者诉胸闷、心慌明显减轻,乏力明显减轻,双下肢无水肿,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稍沉。
继续服用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4剂。
2013年4月1日四诊: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无心慌、胸闷、憋气,无乏力、气短,无下肢浮肿,纳眠可,二便调。24h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复检结果:24h动态心电图示:SDNN 70.4ms, SDANN 69.9ms, RMSSD 25.5ms, PNN50% 1.1ms, HF 423ms2, LF 179ms2。心脏彩超示:升主动脉径38mm,左房前后径45mm,左室前后径70mm,室间隔厚11mm,左室后壁厚9mm,右房横径53*71mm,右室前后径28mm,左室功能EF43%,SV95ml,FS18%。全心扩大,左室流出道增宽,呈喇叭口征。左室壁及室间隔厚度正常,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室壁增厚率减低;二尖瓣开放幅度小,关闭欠佳,M型二尖瓣前后叶逆向,呈钻石样。余瓣膜形态及运动正常;主动脉内径正常;肺动脉内径增宽。心脏心包:未见液性暗区。彩色及频谱多普勒特征:舒张期于左室流出道内探及源于主动脉瓣中量返流信号,收缩期于左、右房内分别探及源于二、三尖瓣返流信号,据三尖瓣返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56mmHg。舒张期于右室流出道内探及源于肺动脉瓣中量返流信号,二尖瓣血流E/A>1。超声提示:1)扩张性心肌病——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中度);左室收缩功能减退;2)肺动脉瓣返流(中度);3)肺动脉高压(中度)。
    以上2例典型病例,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明显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保持心脏交感—迷走神经的平衡。

Claims (3)

1.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组分的原料,按重量为:党参15~30g、黄芪20~30g、桂枝10~15g、白芍10~15g、麦冬20~30g、白术15~20g和甘草6~9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组分的原料,按重量为:党参20g、黄芪30g、桂枝12g、白芍12g、麦冬20g、白术20g和甘草6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水煎服;按重量称取原料药,温水浸泡30-50分钟,加水没过原料药材约1-2厘米,原料药材煎煮2次,第一煎煮沸后约30分钟,第二煎煮沸后约20分钟,合并两次药液共400ml,分早、晚餐后1小时温服,每次200ml,每日一剂。
CN201410359609.8A 2014-07-28 2014-07-28 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Active CN1041276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9609.8A CN104127669B (zh) 2014-07-28 2014-07-28 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9609.8A CN104127669B (zh) 2014-07-28 2014-07-28 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7669A true CN104127669A (zh) 2014-11-05
CN104127669B CN104127669B (zh) 2017-03-08

Family

ID=51800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9609.8A Active CN104127669B (zh) 2014-07-28 2014-07-28 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2766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29787A (ko) * 2010-05-26 2011-12-02 재단법인 전라남도생물산업진흥재단 비파엽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dgat 활성저해제
CN103721205A (zh) * 2012-10-11 2014-04-16 戴秀芳 一种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29787A (ko) * 2010-05-26 2011-12-02 재단법인 전라남도생물산업진흥재단 비파엽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dgat 활성저해제
CN103721205A (zh) * 2012-10-11 2014-04-16 戴秀芳 一种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大晅等: "《药房里买得到的祖传秘方》", 30 April 2013,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姚保杰等: "桂草养心方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现代中医药》 *
曲淑荣: "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沈北华: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陆娇娇等: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见证侯证侯要素及治法方药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7669B (zh)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1816B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04605357B (zh) 一种调理亚健康的功能性保健品
CN103405668B (zh) 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剂
CN103169862A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组方
CN101524469B (zh) 一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02879B (zh) 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211930A (zh) 一种降血脂、降血压的中药制剂
CN104147345B (zh) 一种治疗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CN105920546A (zh) 一种治疗乙肝肝硬化的软肝缩脾中药组合物
CN104645249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
CN106880826A (zh) 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0839A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胶囊
CN104707004A (zh) 降血压的药物
CN101406673B (zh) 专治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口服液
CN101584805B (zh) 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
CN104707090A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方
CN102961688A (zh) 一种降低甲胎蛋白防治肝癌的中药汤剂
CN104127669B (zh) 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71056A (zh)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8747B (zh) 一种三刺降三高的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2556A (zh) 用于调节血糖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461A (zh) 一种治疗心肌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127670A (zh) 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汤剂
CN104116908A (zh) 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汤剂
CN102526516B (zh) 治疗慢性心功不全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