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6591A -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6591A
CN104126591A CN201410352728.0A CN201410352728A CN104126591A CN 104126591 A CN104126591 A CN 104126591A CN 201410352728 A CN201410352728 A CN 201410352728A CN 104126591 A CN104126591 A CN 104126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plant
plant growth
banana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27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26591B (zh
Inventor
梅谷训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hon Nohyak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hon Nohya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hon Nohya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hon Nohya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26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65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265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65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8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nd either one oxygen atom or one sulfur atom in positions 1,2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8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hree ring hetero ato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Zo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Botan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栽培植物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作,其是香蕉栽培等作物的栽培中新的、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通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在通式(I)中,A表示氮原子或C-hal(式中,hal表示卤原子)。B表示氮原子。R1表示卤原子、C1-C6烷基或C3-C6环烷基。R2表示羟基;C1-C6烷氧基;苄氧基;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原子、氰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中的1个以上取代基的苄氧基;苯基氨基或在环上具有相同不同的选自卤原子、氰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中的1个以上取代基的苯基氨基)。

Description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
本申请是同名发明名称的中国专利申请第201280005073.9号的分案申请,原案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2/050099,国际申请日为2012年1月5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后述通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并提供一种作为栽培植物,特别是增加香蕉的收获量和叶数、促进新假茎部(子株)的生长(肥大化)等植物生长调节效果优异的药剂。
背景技术
芭蕉科芭蕉属所属的植物、特别是香蕉是食用果实的品种群的统称,而且是指它的果实。该植物主要栽培于中国、台湾等东亚、菲律宾、印尼、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印度等西亚、巴西、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危地马拉、哥伦比亚、秘鲁等中南美、坦桑尼亚、刚果、乌干达、南非等非洲,还进行了种植园栽培而可以全年栽培。在这些各个国家中栽培、收获的香蕉被送往世界各地。
在香蕉栽培中,包括茎部的根部在地下,在地上部分高高地伸出如茎那样的部分为假茎,实际上是由多重叶鞘叠裹而成的,从假茎的顶端大大生长出长椭圆形的叶子(叶片),进而从假茎的顶端生长出果柄,在其顶端形成包括果指、果梳在内的果穗,香蕉以果穗(串)的形式生长。香蕉收获后,将该假茎部(母株)在地上部2m左右的高度处切割。此时,将从地下根部重新生长出来的新假茎部(子株)以同样方式繁殖或者将新假茎部(子株)分株繁殖,由此反复收获香蕉。
对香蕉的栽培来说,剩多少片叶子(功能叶)是很重要的,由于从最后的叶的摘取(开花前)至收获有三个月,因此,必须在开花期至少残留12~13片左右的功能叶。在功能叶的片数不充分时,在栽培过程中植物就会被砍伐。
对栽培植物(作物)的栽培、特别是香蕉栽培而言,通过病害虫的防除使收获量增加是最重要的课题,但由于在现有技术中要进行多次药剂处理,因此,需要付出大量劳力,进而,耐药剂菌或耐药剂害虫的出现使防除变得更困难。
另一方面,也进行了如下尝试:使用具有作物的生长促进作用等的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使作物健康地生长,增加收获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995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99/024413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99749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2010/037482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2010/089055号小册子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he Pesticide Manual,第14版(British CropProduction Council)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香蕉等作物的栽培中,也进行了使用作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使作物健康地生长以增加收获量的尝试,但尚无可发挥令人满意的效果的药剂。因此,在香蕉栽培等作物的栽培中需要新的、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令人吃惊的发现,具有杂环结构的特定的杀菌活性化合物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效果,可利用该化合物使作物健康地生长,可增加收获量,进一步进行研究,至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至少涉及以下的各发明。
(1)一种栽培植物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通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
[式1]
(式中,A表示氮原子或C-hal(式中,hal表示卤原子)。B表示氮原子。R1表示卤原子、C1-C6烷基或C3-C6环烷基。R2表示羟基;C1-C6烷氧基;苄氧基;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原子、氰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中的1个以上取代基的苄氧基;苯基氨基或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原子、氰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中的1个以上取代基的苯基氨基)。
(2)上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中,栽培植物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或香蕉。
(3)上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中,栽培植物为香蕉。
(4)如上述任一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中,通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为噻酰菌胺或异噻菌胺。
(5)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其用有效量的以通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栽培植物进行处理,
[式2]
(式中,A表示氮原子或C-hal(式中,hal表示卤原子)。B表示氮原子。R1表示卤原子、C1-C6烷基或C3-C6环烷基。R2表示羟基;C1-C6烷氧基;苄氧基;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原子、氰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中的1个以上取代基的苄氧基;苯基氨基或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原子、氰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中的1个以上取代基的苯基氨基)。
(6)上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其中,栽培植物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或香蕉。
(7)上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其中,栽培植物为香蕉。
(8)上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任一项的使用方法,其中,通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为噻酰菌胺或异噻菌胺。
(9)上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任一项的使用方法,其中,对栽培植物的处理为喷撒处理、涂布处理、注入处理或土壤灌注处理。
(10)一种调节栽培植物的生长的方法,其用有效量的以通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栽培植物进行处理,可实现下述中的1种或2种以上:该栽培植物的叶数或功能叶数的增加,植物高度伸长,新假茎部或茎的肥大化,包括根的生长促进、伸长量的增加和/或根生长早期化在内的根的发生和/或生长的活化,植物的活力增强,下部叶子的枯萎减少,植物的耐盐性、耐旱性和耐低温性的增强,果实的着色促进,谷类、果实、薯类等的生长促进,果实、薯类等的糖度提高、作物的品质提高和/或收获量的增加,
[式3]
(式中,A表示氮原子或C-hal(式中,hal表示卤原子)。B表示氮原子。R1表示卤原子、C1-C6烷基或C3-C6环烷基。R2表示羟基;C1-C6烷氧基;苄氧基;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原子、氰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中的1个以上取代基的苄氧基;苯基氨基或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原子、氰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卤代烷氧基中的1个以上取代基的苯基氨基)。
通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为公知化合物,通式(I)中所包括的通用名——噻酰菌胺(tiadinil)和异噻菌胺(isotianil)已知是稻瘟病的防除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和非专利文献1)。另外,已知除了这两种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也可用作各种病害的防除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5)。然而,还不知道这些杂环化合物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完全不知道该化合物对增加香蕉的收获量和叶数、促进(肥大化)新假茎部(子株)的生长等的效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可促进栽培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大收获量、降低采用现有的病害虫防除剂进行的处理,降低对环境的负荷。特别是在香蕉栽培中,可发挥增加其收获量和叶数(功能叶)、以及促进(肥大化)新假茎部(子株)的生长等优异的植物生长调节效果。
作为作物、特别是香蕉的收获量和叶数的增加、新假茎部(子株)的生长促进(肥大化)等植物生长调节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有效成分的通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为公知化合物,噻酰菌胺和异噻菌胺可容易地从市场上购得,其它杂环化合物也可通过上述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方法来制造。
作为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有效成分的通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中优选的化合物,可例示以下的化合物:
·A为氮原子或C-Cl的化合物;
·R1为卤原子、C1-C3烷基或C3-C6环烷基的化合物;
·R2为羟基、C1-C3烷氧基、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原子的1个以上取代基的苄氧基、或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原子、氰基、C1-C6烷基或者C1-C6烷氧基中的1个以上取代基的苯基氨基的化合物。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有效成分的通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中更优选的化合物,可分别例示:A为氮原子或C-Cl的化合物、R1为Cl、C1-C3烷基或C3-C6环烷基的化合物、和R2为羟基、C1-C3烷氧基或者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作为1个以上取代基的1个以上Cl的苄氧基、或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作为1个以上取代基的氰基、C1-C3烷基或者C1-C3烷氧基的苯基氨基的化合物。
进而,在上述通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中,当A为氮原子时,优选R1为C1-C3烷基或C3-C6环烷基,特别优选R1为CH3或c-C3H7
另外,在上述通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中,当A为C-hal时,优选R1为卤原子、特别优选是Cl。当A为C-hal时,更特别优选A为C-Cl且R1为Cl。
在通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中,作为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优选的是噻酰菌胺和异噻菌胺。其中,噻酰菌胺不仅作为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起作用,而且作为病害防除剂有效,因而优选。已知噻酰菌胺例如对如下病害显示优异的防除效果:种子处理或块茎处理中的各种病害、例如水稻黄矮病、水稻苗立枯病、稻恶苗病、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褐斑病、水稻褐变穗、水稻红变米、水稻稻曲病、水稻细菌性谷枯病、水稻叶鞘褐变病、水稻褐条病、水稻细菌性苗立枯病、水稻白叶枯病、小麦雪腐病(褐色)、小麦雪腐病(红色)、小麦雪腐病(大粒菌核病)、雪腐病(黑色小粒)、雪腐病(褐色小粒)、小麦赤霉病、麦角病、小麦立枯病、小麦根腐病、纹枯病(sharp eyespot)、小麦白粉病、小麦颖枯病、小麦叶锈病、小麦黑锈病、小麦条锈病、小麦眼纹病、小麦叶枯病、小麦黄斑叶枯病、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秆黑粉病、马铃薯粉痂病、马铃薯疮痂病、马铃薯/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黑痣病、马铃薯环腐病、环腐病。
另外,已知噻酰菌胺对如下病害等也有效:黄瓜细菌性疫病、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水稻细菌性苗立枯病、细菌性枝枯病、柑橘溃疡病、甘蓝黑腐病、桃细菌性穿孔病、苹果和梨等梨状果的火疫病、软腐病、菜豆细菌性疫病、根癌病、柑橘顽固病、番茄溃疡病、柑橘黄龙病、水稻细菌性谷枯病、水稻叶鞘褐变病、茄科蔬菜青枯病、水稻白叶斑病、葡萄/苹果黑腐病、软腐病、葡萄根癌病等细菌病害。进而,已知噻酰菌胺对如下病害也有效:白纹羽病、梅白粉病、桃/梅黑星病、柿圆斑病、柿炭疽病、柿叶枯病、柿角斑病、柿黑星病、枇杷炭疽病、芒果炭疽病、香蕉叶斑病、香蕉巴拿马病、根癌病等。
在表1中举出通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的代表性化合物,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化合物。表中“c-”表示环、“hal”表示卤原子、“Ph”表示苯基。予以说明,噻酰菌胺为No.1的化合物、异噻菌胺为No.12的化合物。
[表1]
No. A B R1 R2 hal
1 N N CH3 3-Cl-4-CH3-PhNH -
2 N N CH3 2-CN-PhNH -
3 N N CH3 CH3O -
4 N N CH3 OH -
5 N N c-C3H7 3-Cl-4-CH3-PhNH -
6 N N c-C3H7 2-CN-PhNH -
7 N N c-C3H7 2,4-(OCH3)2-PhNH -
8 N N c-C3H7 2,4-Cl2-PhCH2O -
9 N N c-C3H7 CH3O -
10 N N c-C3H7 OH -
11 C-hal N Cl 3-Cl-4-CH3-PhNH Cl
12 C-hal N Cl 2-CN-PhNH Cl
13 C-hal N Cl 2,4-(OCH3)2-PhNH Cl
14 C-hal N Cl 2,4-Cl2-PhCH2O Cl
15 C-hal N Cl CH3O Cl
16 C-hal N Cl OH Cl
在本发明中,植物生长调节效果或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包括:植物(作物)的叶数增加,植物高度伸长,茎的肥大化,根的发生和/或生长的活化(根的生长促进、伸长量的增加或根生长早期化),植物的活力增强,下部叶子的枯萎减少,植物的耐盐性、耐旱性和耐低温性的增强,果实的着色促进,谷类、果实、薯类等的生长促进,果实、薯类等的糖度提高,从而使得作物的品质提高和/或收获量增加。另外,香蕉中的植物生长调节效果或植物生长调节作用是通过叶数(功能叶)的增加或新假茎部(子株)的生长促进(肥大化)等,来实现香蕉果实的收获量增加。
在使用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在像噻酰菌胺和异噻菌胺那样具有市售制品时,可直接使用该制品。另外,可将通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有效成分化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以及任选的佐剂一起以适当的比例配合并溶解于适当的惰性载体中,或者与任选的佐剂一起以适当的比例配合并溶解、分离、混悬、混合、含浸、吸附或附着于适当的惰性载体,由此制成适当的剂型,例如混悬剂(悬浮剂)、乳化悬浮剂、乳剂、液剂、可湿性粉末、水可分散性颗粒、粒剂、粉剂、片剂、大粒剂(jumbo agent)或包剂等来使用。
作为在本发明中可使用的惰性载体,可以为固体或液体的任一种,作为可成为固体惰性载体的材料,例如可举出:植物质粉末类(例如大豆粉、谷物粉、木粉、树皮粉、锯屑粉、烟草茎粉、胡桃壳粉、麸子、纤维素粉末、提取后的植物提取物残渣等)、粉碎合成树脂等合成聚合物、粘土类(例如,高岭土、膨润土、酸性白土等)、滑石类(例如,滑石粉、叶蜡石等)、二氧化硅类{例如,硅藻土、硅砂、云母、白碳墨类(也被称为“含水微粉硅”、“含水硅酸”的合成高分散性硅酸,根据制品种类可包含硅酸钙作为主要成分)、活性炭、天然矿物质类(例如,硫粉、浮石、凹凸棒石和沸石等)、焙烧硅藻土、砖粉碎物、飞灰、砂、塑料载体等(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偏氯乙烯等)、碳酸钙、磷酸钙等无机矿物性粉末、硫酸铵、磷酸铵、硝酸铵、尿素、氯化铵等化学肥料或堆肥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二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作为在本发明中可使用的可成为液体惰性载体的材料,除了从本身具有溶剂功能的载体中选择以外,还可以从虽然不具有溶剂功能但可通过佐剂辅助而使有效成分化合物分散而成的载体中选择,作为典型的例子,可例示以下举出的载体,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2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例如可举出:水、醇类(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乙二醇等)、酮类(例如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酮、二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醚类(例如乙醚、二噁烷、溶纤剂、二丙基醚、四氢呋喃等)、脂族烃类(例如煤油、矿物油等)、芳族烃类(例如苯、甲苯、二甲苯、溶剂石脑油、烷基萘等)、卤代烃类(例如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等)、酯类(例如乙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酰胺类(例如二甲基甲酰胺、二乙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腈类(例如乙腈等)、二甲亚砜类等。
作为其它佐剂,可举出以下例示的代表性佐剂,这些佐剂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并用2种以上,或在本发明中完全不使用佐剂。
为了对有效成分化合物进行乳化、分散、溶解和/或湿润,可使用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高级脂肪酸酯、聚氧乙烯树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烷基芳基磺酸盐、萘磺酸缩合物、木质素磺酸盐、高级醇硫酸酯等表面活性剂。
作为其它佐剂,可举出以下例示的代表性佐剂,这些佐剂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并用2种以上,或在本发明中完全不使用佐剂。
为了对有效成分化合物进行乳化、分散、溶解和/或湿润,可使用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高级脂肪酸酯、聚氧乙烯树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烷基芳基磺酸盐、萘磺酸缩合物、木质素磺酸盐、高级醇硫酸酯等表面活性剂。
作为混悬性制品的抗絮凝剂,可使用例如萘磺酸缩合物、缩合磷酸盐等佐剂。
作为消泡剂,可使用例如硅油等佐剂。
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100质量份中的有效成分化合物的配合比例可根据需要增减,没有特别限制,通常只要从0.1~50质量份的范围适宜选择即可,优选从1~50质量份的范围中适宜选择即可。
作为可使用本发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栽培植物,没有特殊限定,例如可举出:谷类(例如,水稻、大麦、小麦、黑麦、燕麦、玉米、高粱等)、豆类(例如,大豆、小豆、蚕豆、豌豆、花生等)、果树/果实类(例如,苹果、柑橘类、梨、葡萄、桃、梅、樱桃、核桃、杏仁、香蕉、草莓等)、蔬菜类(例如,甘蓝、番茄、菠菜、花椰菜、莴苣、洋葱、葱、青椒等)、根菜类(例如,胡萝卜、马铃薯、甘薯、萝卜、莲藕、芜菁等)、用于加工的作物类(例如,棉、麻、葡蟠、黄瑞香、油菜籽、甜菜、啤酒花、甘蔗、甜菜、橄榄、橡胶、咖啡、烟草、茶等)、瓜类(例如,南瓜、黄瓜、西瓜、甜瓜等)、牧草类(例如,鸭茅、高梁、梯牧草、三叶草、紫花苜蓿等)、草坪类(例如,高丽芝草、常绿草等)、用于香料等的作物类(例如,薰衣草、迷迭香、百里香、芹菜、胡椒、姜等)等。在食品生产方面,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或马铃薯是重要的,在特定的地域中,从经济价值的观点考虑,果树/果实类是重要的,在东亚、东南亚、西亚、中南美洲、非洲地域中,香蕉也是重要的,在这些栽培植物中优选使用本发明。
这些栽培植物中,优选在芭蕉科植物中使用,作为芭蕉科植物,例如可举出Gros Michel(大米歇尔)、Cavendish(卡文迪什)、DwarfCavendish、Dwarf Chinese、Enano、Caturra、Giant Cavendish、GranEnano、Grande Naine(大矮蕉)、Williams Hybrid(威廉斯香蕉)、Valery、Robust、Poyo、Lacatan、Monte cristo、Bout rond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特别优选通常作为食用栽培的包括Giant Cavendish、DwarfCavendish、Cavendish、车前草、红香蕉、苹果香蕉、猴子香蕉、岛上香蕉等在内的全部的香蕉种类。
另外,在可使用本发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栽培植物中,还包括作为针对耐除草剂基因、杀虫性抗害虫性基因、抗病原性物质产生基因、油成分改性或氨基酸含量增加性状等有用性状进行基因转换的转基因物质(GMO)的相同植物。
在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使用方法或调节栽培植物的生长的方法中,通过将上述制剂直接、或者用水等适宜稀释、或者以混悬的形式,以可显示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有效的量,对对象栽培植物进行喷撒(散布)、涂布或注入处理、对对象栽培植物的周边土壤进行灌注处理,可发挥期望的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特别是对于香蕉来说,通过对其茎叶部、叶鞘部进行喷撒或涂布处理、用注射器等对它们进行注入处理、对周边土壤进行灌注处理,可以发挥优异的植物生长调节作用。
在通常的种植园栽培中,每公顷(ha)栽培的香蕉的根数为1500本~2000根左右,其处理量根据有效成分的配合比例、气象条件、制剂形态、处理时期、处理方法、处理场所等而不同,没有特殊限定。混悬剂(悬浮剂)为常用的剂型,在采用相同剂型的情况下,在喷撒处理或灌注处理中,只要在对象植物或对象植物生长的周边土壤中从每公顷1~10L(根据药液的浓度、比重等而不同,作为有效成分含量,优选300g~3000g/ha的范围)的范围适宜选择来喷撒(散布)或灌注即可。在注入处理中,只要将稀释至规定浓度的药液从每根植物体0.2ml~10ml(根据药液的浓度、比重等而不同,作为有效成分含量,优选40mg~800mg的范围)的范围适宜选择来向假茎部注入即可。通过本发明这样的注入处理,可实现药剂使用量的降低,与使用者实施喷撒(散布)的情况不同,使用者不会暴露于药液中(通常对于喷撒情况来说),可以更安全地使用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使用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时,或使用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栽培植物的生长时,为了防止同一时期产生的病虫害,可以同时使用农园艺用杀菌剂或农园艺用杀虫剂。所述农园艺用杀菌剂或农园艺用杀虫剂的代表性的化合物例示如下,但所述农园艺用杀菌剂或农园艺用杀虫剂并不限定于此。
作为农园艺用杀菌剂,可以与例如稻瘟灵(isoprothiolane)、三环唑(tricyclazole)、嘧菌酯(azoxystrobin)、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丙环唑(propiconazole)、有机铜(copper-8-quinolinolate)、苯氧菌胺(metominostrobin)、环丙酰菌胺(carpropamid)、四氯苯酞(fthalide)、春雷霉素(kasugamycin)、咯喹酮(pyroquilon)、烯丙苯噻唑(probenazole)、活化酯(acibenzolar-S-methyl)、氟酰胺(flutolanil)、灭锈胺(mepronil)、呋吡菌胺(furametpyr)、戊菌隆(pencycuron)、噻氟菌胺(thifluzamide)、井冈霉素(validamycin)、哒菌酮(diclomezine)、嘧菌腙(ferimzone)、双胍辛乙酸盐(guazatine)、腈菌唑(myclobutanil)、己唑醇(hexaconazole)、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联苯三唑醇(bitertanol)、
氟环唑(epoxiconazole)、三唑酮(triadimefon)、咪鲜胺(prochloraz)、丁苯吗啉(fenpropimorph)、十三吗啉(tridemorph)、甲霜灵(metalaxyl)、碱性氯化铜(copper oxychloride)、碱性硫酸铜(basic copper sulfate)、代森锰锌(mancozeb)、丙森锌(propineb)、福美锌(ziram)、福美双(thiuram)、霜脲氰(cymoxanil)、百菌清(chlorothalonil)、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克菌丹(captan)、多抗霉素(polyoxin)、异菌脲(iprodione)、腐霉利(procymidone)、苯菌灵(benomyl)、甲基硫菌灵(thiophanate-methyl)、多菌灵(carbendazim)、三乙膦酸铝(fosetyl-aluminium)、噁霉灵(hymexazol)、喹菌酮(oxolinic acid)、咯菌腈(fludioxonil)、嘧菌胺(mepanipyrim)、嘧菌环胺(cyprodinil)、嘧霉胺(pyrimethanil)、甲基立枯磷(tolclofos-methyl)、稻瘟酰胺(fenoxanil)等农园艺用杀菌剂混合使用。
作为农园艺用杀虫剂,可以与例如丙硫克百威(benfuracarb)、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PHC(残杀威(propoxur))、呋线威(furathiocarb)、灭多威(methomyl)、NAC(甲萘威(carbaryl))、噁虫威(bendiocarb)、棉铃威(alanycarb)、吡虫啉(imidacloprid)、烯啶虫胺(nitenpyram)、啶虫脒(acetamiprid)、噻虫嗪(thiamethoxam)、噻虫胺(clothianidin)、呋虫胺(dinotefuran)、丙虫磷(propaphos)、乙拌磷(disulfoton)、二嗪磷(diazinon)、敌百虫(trichlorfon)、倍硫磷(fenthion)、乙酰甲胺磷(acephate)、
噁唑磷(isoxathion)、异柳磷(isofenphos)、甲基毒死蜱(chlorpyrifos-methyl)、毒虫畏(chlorfenvinphos)、乐果(dimethoate)、地虫硫磷(fonofos)、哒嗪硫磷(pyridafenthion)、久效磷(monocrotophos)、杀螟丹(cartap)、杀虫环(thiocyclam)、杀虫磺(bensultap)、乙氰菊酯(cycloprothrin)、醚菊酯(etofenprox)、氟硅菊酯(silafluofen)、七氟菊酯(tefluthrin)、噻嗪酮(buprofezin)、氟虫脲(flufenoxuron)、
灭蝇胺(cyromazine)、虱螨脲(lufenuron)、虫酰肼(tebufenozide)、甲氧虫酰肼(methoxyfenozide)、环虫酰肼(chromafenozide)、杀线威(oxamyl)、吡唑硫磷(pyraclofos)、噻唑磷(fosthiazate)、唑螨酯(fenpyroximate)、氟虫腈(fipronil)、硫丹(endosulfan)、四聚乙醛(metaldehyde)、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e-benzoate)、多杀菌素(spinosad)、虫螨腈(chlorfenapyr)、茚虫威(indoxacarb)等混合使用。
实施例
以下,例示本发明的代表性配方例及试验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予以说明,在配方例或试验例中,“份”表示“质量份”。
[制剂例1]
将以上物质均匀地混合溶解,制成乳剂。
[制剂例2]
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           3份
粘土粉末                      82份
硅藻土粉末                    15份
将以上物质均匀地混合粉碎,制成粉剂。
[制剂例3]
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              5份
膨润土和粘土的混合粉末           90份
木质素磺酸钙                     5份
将以上物质均匀地混合,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捏合、造粒、干燥,制成粒剂。
[制剂例4]
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                         20份
高岭土和合成高分散硅酸                      75份
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和烷基苯磺酸钙的混合物     5份
将以上物质均匀地混合粉碎,制成可湿性粉末。
[制剂例5]
将以上物质均匀地混合并分散在水中,制成混悬剂(悬浮剂)。
试验例1  香蕉中的功能叶的片数的增加试验(注入处理)
将制剂例5的制剂配方的药剂(有效成分:化合物No.1)用水稀释5倍,将得到的药液向香蕉子株或母株的假茎部使用10ml的注射器在地上部1m左右的高度处注入每株10ml的量(有效成分的量为600mg)。从药剂处理后第11天计算每株的功能叶(功能健全的叶子)的总片数,然后,每周计算一次,连续7周进行同样的计算(每个区域有4株)。予以说明,母株假茎处理区的功能叶的片数表示为从同一根部生长出的子株假茎的功能叶的片数。
结果示于表2。
[表2]
如表2所示,在试验例1中,化合物No.1(噻酰菌胺)的处理区与未处理相比,母株假茎处理和子株假茎处理的香蕉的功能叶与未处理区相比均显著增加。从而表明,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植物生长调节效果显著,有助于香蕉的健康的生长。
试验例2  基于母株处理的对子株的植物生长调节效果(注入处理)
将制剂例5的制剂配方的药剂(有效成分:化合物No.1)用水稀释5倍,将得到的药液向母株的假茎部使用10ml的注射器在地上部1m左右的高度处注入每株10ml的量(有效成分的量为600mg)。药剂处理后,在规定天数,测定和计算子株假茎直径、子株的植物高度、香蕉的收获量(每个区域平均80株)。予以说明,为了防除自然发生的病害,在全部的试验区中从处理10天后至125天后,每隔约1周,将72%的百菌清悬浮剂以1L/ha的药量且以100L/ha的散布水量,进行叶茎处理。结果示于表3。
[表3]
如表3所示,在试验例2中,化合物No.1(噻酰菌胺)的处理区与未处理区相比,子株假茎直径和子株植物高度在调查时均显著增加,结果,香蕉收获量也显著增加。本试验例是显示本发明显著效果的又一个例子。
试验例3  基于喷撒或灌注处理的植物生长调节效果
将制剂例5的制剂配方的药剂(有效成分:化合物No.1)以3L/ha的量(有效成分的量为900g)向茎叶部分喷撒或向植物体基部周边土壤进行灌注处理。药剂处理后,在规定天数,测定和计算每株的功能叶(功能健全的叶子)、植物高度、假茎直径、子株的植物高度、香蕉的收获量(每个区域平均80株)。予以说明,为了防除自然发生的病害,在全部的试验区中从处理7天后至122天后,每隔约1周,将72%的百菌清悬浮剂以1L/ha的药量且以100L/ha的散布水量,进行叶茎处理。结果示于表4。
[表4]
如表4所示,在试验例3中,化合物No.1(噻酰菌胺)的处理区的叶茎处理和土壤灌注处理与未处理区相比,每株的功能叶片数、植物高度、假茎直径、子株的植物高全部在调查时显著增加,结果,香蕉收获量也显著增加。本试验例为显示本发明的显著的效果又一个例子。
试验例4  基于各种药剂的母株处理的对子株的植物生长调节效果(注入处理)
将制剂例5的药剂或基于制剂例5制备的药剂(有效成分:化合物No.1、化合物No.7和化合物No.12)用水稀释至规定药量,向香蕉的亲株假茎部使用注射器在地上部1m左右的高度处注入每株10ml的量,在药剂处理后从第17天开始,每隔约2周测量子株的植物高度和假茎直径,计算平均值(每个区域平均20株)。予以说明,为了防除自然发生的病害,在全部的试验区从处理7天后开始,每隔约1周,将72%的百菌清悬浮剂以1L/ha的药量且以100L/ha的散布水量,进行叶茎处理。
[表5]
*药量:每株的有效成分量(mg)
如表5所示,由本试验结果可知,本发明的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化合物No.1、化合物No.7和化合物No.12)的处理区通过向母株的假茎部进行注入处理,显著地增加香蕉的子株的植物高度和假茎直径。即,更进一步表明,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优异的植物生长促进效果。
产业使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可促进栽培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大收获量、降低现有的病害虫防除剂的处理、降低对环境的负荷,特别是对于香蕉来说上述效果显著。因此,本发明对于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大有助益。

Claims (3)

1.一种栽培植物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噻酰菌胺作为有效成分。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中,栽培植物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或香蕉。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中,栽培植物为香蕉。
CN201410352728.0A 2011-01-12 2012-01-05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41265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3603A JP2014088322A (ja) 2011-01-12 2011-01-12 植物成長調節剤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11-003603 2011-01-12
CN201280005073.9A CN103313603B (zh) 2011-01-12 2012-01-05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5073.9A Division CN103313603B (zh) 2011-01-12 2012-01-05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6591A true CN104126591A (zh) 2014-11-05
CN104126591B CN104126591B (zh) 2017-06-23

Family

ID=465071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2728.0A Active CN104126591B (zh) 2011-01-12 2012-01-05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
CN201280005073.9A Active CN103313603B (zh) 2011-01-12 2012-01-05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5073.9A Active CN103313603B (zh) 2011-01-12 2012-01-05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088322A (zh)
CN (2) CN104126591B (zh)
CR (1) CR20130311A (zh)
GT (1) GT201300181A (zh)
MX (1) MX359165B (zh)
TW (1) TWI571204B (zh)
WO (1) WO20120962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A036773B8 (ru) * 2015-09-30 2021-04-29 Байер Кропсайенс Акциенгезельшафт Применение изотианила для борьбы с 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sp и/или candidatus phytoplasma ssp и способ борьбы с 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sp и/или candidatus phytoplasma ssp в растениях семейства solanaceae
WO2020090603A1 (ja) * 2018-10-31 2020-05-07 クミアイ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ムギ類の病害防除方法、ムギ類の種子及びムギ類の倒伏被害抑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9272A (en) * 1977-06-23 1979-01-24 Schering Ag 1*2*33thiadiazoll55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 * production thereof and herbicidal and growth controllz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CN101222847A (zh) * 2005-07-21 2008-07-16 巴斯福股份公司 杀真菌活性组合物
CN101265240A (zh) * 2008-05-12 2008-09-17 南开大学 利用提高植物免疫力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及其用途
CN101528040A (zh) * 2006-10-19 2009-09-09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杀菌和杀虫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09991A1 (de) * 1979-03-12 1980-10-02 Schering Ag 1,2,3-thiadiazol-5-carbonsaeurederivat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ieser verbindungen sowie diese enthaltende mittel mit herbizider und wuchsregulatorischer sowie fungizider wirku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9272A (en) * 1977-06-23 1979-01-24 Schering Ag 1*2*33thiadiazoll55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 * production thereof and herbicidal and growth controllz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CN101222847A (zh) * 2005-07-21 2008-07-16 巴斯福股份公司 杀真菌活性组合物
CN101528040A (zh) * 2006-10-19 2009-09-09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杀菌和杀虫组合物
CN101265240A (zh) * 2008-05-12 2008-09-17 南开大学 利用提高植物免疫力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及其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卫光等: "新型稻田杀菌剂噻酰菌胺", 《农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3603A (zh) 2013-09-18
CN104126591B (zh) 2017-06-23
TW201309201A (zh) 2013-03-01
JP2014088322A (ja) 2014-05-15
MX2013007449A (es) 2013-07-22
GT201300181A (es) 2015-01-16
MX359165B (es) 2018-09-18
WO2012096214A1 (ja) 2012-07-19
CR20130311A (es) 2013-08-08
TWI571204B (zh) 2017-02-21
CN103313603B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6679B (zh) 杀线虫剂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JP6752210B2 (ja) 農園芸用殺菌剤組成物
UA124376C2 (uk) Мікробна композиція та спосіб її застосування для покращення росту рослин та життєздатності рослин
CN103025160B (zh) 香蕉叶斑病的防除方法
JP2018508470A (ja) 植物の成長に利益を与えるために土壌殺虫剤と組み合わせて使用するための微生物組成物
JP5450096B2 (ja) 植物健康組成物
EA023712B1 (ru) Комбинации активных соединений, содержащие производн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тио)карбоксамида и фунгицидн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CN103037696A (zh) 增加植物健康的方法
EA020599B1 (ru) Фунгицидные смеси, содержащие замещенные 1-метилпиразол-4-илкарбоксанилиды и абамектин
EA030055B1 (ru) Комбинации активных соединений, содержащие (тио)карбоксамидное производное и фунгицидн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UA120837C2 (uk) Тверді форми фунгіцидних піразолів
UA116582C2 (uk) Кристалічна форма 2-{3-[2-(1-{[3,5-біс(дифторметил)-1h-піразол-1-іл]ацетил}піперидин-4-іл)-1,3-тіазол-4-іл]-4,5-дигідро-1,2-оксазол-5-іл}-3-хлорфенілметансульфонату для застосування в агрохімічних препаратах
UA80378C2 (en) Fung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pyridylethylbenzamide derivative and compound capable of ingibiting methionine biosynthesi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vely or curatively combating phytopathogenic fungi of crops
UA118281C2 (uk) Фунгіцидні композиції алкоксіамідів піразолкарбонових кислот
RU2656550C2 (ru) Композиция стереоизомеров дифеноконазола с пониженной фитотоксичностью
CN106922703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17500377A (zh) 具有基于吡唑的构建单元的金属有机框架
CN103313603B (zh)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
TWI536909B (zh) 植物成長調節劑及其使用方法
CN110301450A (zh) 四唑吡氨酯在降低或防止作物病害中的用途
CN110301445A (zh) 一种含四唑吡氨酯和噁霉灵的杀菌组合物在降低或防止作物病害中的用途
CN113135864B (zh) 一种硫醚三氮唑类化合物或其作为农药可接受的盐、组合物及其用途
UA81074C2 (en) Fungicidal mixture, agent,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ed and use of compoun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