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3041B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3041B
CN104123041B CN201410352897.4A CN201410352897A CN104123041B CN 104123041 B CN104123041 B CN 104123041B CN 201410352897 A CN201410352897 A CN 201410352897A CN 104123041 B CN104123041 B CN 1041230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ouch
communication
drive module
wire l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28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23041A (zh
Inventor
卢峰
马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528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23041B/zh
Priority to US14/520,258 priority patent/US9733781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123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3041A/zh
Priority to DE102014222532.9A priority patent/DE102014222532A1/d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23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30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2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xchanging data with external devices, e.g. smart pens, via the digitiser sensing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执行触控功能的触控驱动模块、用于执行近场通信功能的通信驱动模块和线圈回路,其中,所述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共用所述线圈回路分别进行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收发。本发明通过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共用线圈回路分别进行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收发,以分别实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不仅可以降低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复杂程度,而且还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会在显示装置中设置相应的组件来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功能或电磁触控功能等,以给使用者带来应用上的便利。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近场通信功能,会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背面设置一个线圈回路,即该线圈回路可以完成近场通信信号的收发;同时,为了实现电磁触控功能,会在显示面板中设置另一个线圈回路,实现过程可以为:当电磁笔接近显示装置时,线圈回路的感应电流发生变化会产生相应的触控信号,根据得到的触控信号通过计算来确定触控点。
上述的电磁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通过设置在显示装置中的两个独立的线圈回路来分别实现,这样不仅会使显示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还会增加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降低显示装置的结构复杂程度和生产成本。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触控驱动模块,用于为所述显示装置实现触控功能提供驱动;
通信驱动模块,用于为所述显示装置实现近场通信功能提供驱动;还包括线圈回路,其中,所述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共用所述线圈回路分别进行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收发。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驱动方法采用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来执行,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所述触控驱动模块和所述通信驱动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信号收发,以分别实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通过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共用线圈回路来分别进行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收发,不仅可以降低显示装置的结构复杂程度,而且还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中的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与线圈回路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中的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与线圈回路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同时执行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的效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采用分时工作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采用同时工作方式进行信号发射的流程示意图;
图7b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采用同时工作方式进行信号接收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触控驱动模块11、通信驱动模块12和线圈回路13,其中,所述触控驱动模块11和通信驱动模块12共用所述线圈回路13分别进行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收发。
需要说明的是,触控驱动模块11用于为显示装置实现触控功能提供驱动,所述触控驱动模块11可以为显示装置中的触控驱动控制电路或者包含触控驱动控制电路的器件等;通信驱动模块12用于为显示装置实现近场通信功能提供驱动,所述通信驱动模块12可以为显示装置中的通信驱动控制电路或者包含通信驱动控制电路的器件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触控驱动模块11是否需要发射触控信号,可以由显示装置外部的电磁装置(例如电磁笔)决定。当电磁装置为有源电磁装置(例如有源电磁笔)时,因为该电磁装置能够自动产生电磁信号,所以不需要充电,因此,触控驱动模块11不需要通过线圈回路13发射触控信号(该触控信号为不包含数据信息的电磁信号,用于为无源电磁装置充电)。当电磁装置为无源电磁装置(例如无源电磁笔)时,因为该电磁装置不能够自动产生电磁信号,需要先充电,因此,触控驱动模块11需要通过线圈回路13发射触控信号,该触控信号可以为无源电磁装置充电。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涉及到触控驱动模块11通过线圈回路13发射触控信号,则一般可以认为外部的电磁装置为无源电磁装置。
显示装置除了上述的触控驱动模块11、通信驱动模块12和线圈回路13外,还包括其他的组件。例如,当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时,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彩膜基板、与彩膜基板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位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用于为显示装置实现显示而提供驱动的驱动控制电路等。为了实现更好的触控效果和近场通信效果,优选地,可以将线圈回路13设置在彩膜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中的触控驱动模块11和通信驱动模块12通过共用设置在显示装置中的线圈回路13分别进行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收发,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通过两个线圈回路分别进行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收发相比,不仅可以降低显示装置的结构复杂程度,减少其内部空间的占用,而且还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回路13可以包括第一方向线圈回路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线圈回路交叉绝缘的第二方向线圈回路;所述第一方向线圈回路和所述第二方向线圈回路全部与所述触控驱动模块11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线圈回路和/或第二方向线圈回路,全部或部分与所述通信驱动模块12电连接。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中的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与线圈回路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中的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与线圈回路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a和图2b,在显示装置的触控面板21上设置由线圈回路13,其中,线圈回路13包括第一方向线圈回路131和与第一方向线圈回路131交叉绝缘的第二方向线圈回路132,并且第一方向线圈回路131和第二方向线圈回路132全部与所述触控驱动模块11电连接,以及在图2a中,第一方向线圈回路131全部与通信驱动模块12电连接,在图2b中,第一方向线圈回路131和第二方向线圈回路132部分与通信驱动模块12电连接。
参见图2a或者图2b优选为第一方向线圈回路131和第二方向线圈回路132垂直交叉且绝缘。这样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构成了笛卡尔坐标系,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垂直相比,在进行触控时,会更加容易计算出触控点的位置,从而提高触控的响应速度。
参见图2a,优选为所述通信驱动模块12的输入端IP和输出端OP电连接同一个方向的线圈回路13(在图2a中为第一方向线圈回路131)。通过这样设置用于实现近场通信功能的线圈回路,可以减少显示装置中的布线数量,降低其结构的复杂程度,从而可以降低功耗。或者参见图2b,也可以优选为所述通信驱动模块12的输入端IP电连接一个方向的线圈回路(在图2b中为第一方向线圈回路131),所述通信驱动模块12的输出端OP电连接另一个方向的线圈回路(在图2b中为第二方向线圈回路132)。通过这样设置用于实现近场通信功能的线圈回路,不仅可以降低复杂程度,还可以缩短通信驱动模块的输出和输入操作的切换时间,进而提高近场通信的响应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a或图2b,优选为所述线圈回路13是电磁触控线圈回路。除此之外,线圈回路13也可为电磁电容集成触控线圈回路或者电容触控中接地线圈回路。其中,对于电磁电容集成触控线圈回路可以是由电磁电容集成触控结构中的电磁触控线圈回路来提供,这样该线圈回路的工作原理就与图2a或者图2b中的线圈回路的工作原理相似,可以分别实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并且,电磁电容集成触控结构可以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彩膜基板一侧,也可以设置在TFT阵列基板一侧。对于电容触控中接地线圈回路,通过相应的控制电路可以得到:当显示装置实现电容触控功能时,该线圈回路接地,整个线圈回路为地电位,用于对电容触控结构中的触控电极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当显示装置不实现电容触控功能时,可以将该线圈回路与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电连接,以分别实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共用线圈回路来分别进行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收发,不仅可以降低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复杂程度,而且还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在上述实施例一中,参见图3,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中央控制模块14,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用于控制所述触控驱动模块11和所述通信驱动模块12,分别通过所述线圈回路13进行信号收发,以分别实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在图3中,中央控制模块14与触控驱动模块11和通信驱动模块12分别电连接,以实现对触控驱动模块11和通信驱动模块12的控制,例如,中央控制模块14可以通过向触控驱动模块11发送触控发射请求信号,使触控驱动模块11执行触控功能,或者中央控制模块14也可以通过向通信驱动模块12发送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使通信驱动模块12执行近场通信功能,中央控制模块14也可以发送相应的暂停信号使触控驱动模块11或者通信驱动模块12暂停正在执行的功能等等。此外,在发射信号时,中央控制模块14先将相应的数据发送给通信驱动模块12,再由通信驱动模块12以近场通信信号的形式发射出去;在接收信号时,触控驱动模块11和通信驱动模块12将接收到的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传送给中央控制模块14,由中央控制模块14对相应的信号进行处理。其中,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可以为显示装置中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者为显示装置中的包含CPU的器件或者为显示装置中与CPU具有相同功能的器件等。
进一步地,当发射近场通信信号时,中央控制模块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并传送给通信驱动模块;当接收近场通信信号时,通信驱动模块产生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并传送给中央控制模块。
基于上述原理的显示装置有多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例如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可以以分时或者同时工作方式通过共用线圈回路来分别进行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的收发,下面将就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以分时工作方式使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通过共用线圈回路来分别进行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的收发。参见图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所述的中央控制模块14,还可以用于控制所述触控驱动模块11和所述通信驱动模块12,分时通过所述线圈回路13进行信号收发,以分时实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
显示装置通过中央控制模块14对触控驱动模块11和通信驱动模块12的控制来分时实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也就是说,在此种工作方式下,触控信号的收发与近场通信信号的收发不会同时进行。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通过两个独立的线圈回路来实现,有可能同时执行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并且实现两种功能的通信原理相似,因此,在同时进行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的收发时,可能会产生电磁干扰的问题。而本实施例通过采用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分时实现的方式,可以避免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之间的电磁干扰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收发的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如上所述,既然两种功能采用分时来实现,那么针对两种功能,显示装置可以有两种工作状态:第一种工作状态为显示装置以执行触控功能为主,当显示装置需要执行近场通信功能时,停止执行触控功能,并开始执行近场通信功能;第二种工作状态为显示装置以执行近场通信功能为主,当显示装置需要执行触控功能时,停止执行近场通信功能,并开始执行触控功能。这两种显示装置的工作状态相似,在本发明接下来的实施例中仅以第一种工作状态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来进一步地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分时工作方式优选为所述触控驱动模块11按照第一频率扫描线圈回路13,以检测线圈回路13中是否有触控信号;所述通信驱动模块12按照第二频率扫描线圈回路13,以检测线圈回路13中是否有近场通信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频率高于所述第二频率。需要说明的是,通信驱动模块12按照第二频率扫描线圈回路13,只对应显示装置接收近场通信信号的过程,与发射近场通信信号的过程无关,而触控驱动模块11按照第一频率扫描线圈回路13,主要是对应显示装置接收触控信号的过程,但是在显示装置外部的电磁装置为无源电磁装置(例如无源电磁笔)时,触控驱动模块11在对线圈回路13进行扫描时,也可以向线圈回路13施加触控信号(该触控信号为不包含数据信息的电磁信号,用于为无源电磁装置充电),再通过线圈回路13发射给无源电磁装置,以给无源电磁装置充电。
具体地,触控驱动模块11按照第一频率扫描线圈回路13,以检测线圈回路13中是否有触控信号,其过程可以为:触控驱动模块11按照第一频率扫描线圈回路13,以检测线圈回路13中是否有由显示装置外部的电磁装置(例如电磁笔)产生的触控信号,如果有触控信号,则触控驱动模块11向中央控制模块14发送触控接收请求信号,并开始从线圈回路13中接收触控信号,再将接收到的触控信号传送给中央控制模块14进行处理;通信驱动模块12按照第二频率扫描线圈回路13,以检测线圈回路13中是否有近场通信信号,其过程可以为:通信驱动模块12按照第二频率扫描线圈回路13,以检测线圈回路13中是否有由显示装置外部的近场通信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具有近场通信功能的电磁卡等)产生的近场通信信号,如果有近场通信信号,则通信驱动模块12向中央控制模块14发送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并开始从线圈回路13中接收近场通信信号,再将接收到的近场通信信号传送给中央控制模块14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显示装置外部用于产生触控信号的电磁装置选择电磁笔,那么当电磁笔选为有源电磁笔和无源电磁笔时,触控驱动模块11按照第一频率扫描线圈回路13,以检测线圈回路13中是否有触控信号的过程有些不同。当电磁笔为有源电磁笔时,其会自动产生电磁信号,并且当有源电磁笔靠近或者接触显示装置时,会在显示装置的线圈回路13中产生触控信号,此时通过触控驱动模块11对线圈回路13的扫描即可检测到相应的触控信号。当电磁笔为无源电磁笔时,由于无源电磁笔不能够自动产生电磁信号,因此,在其处于未充电的状态下,其靠近或者接触显示装置时,在显示装置的线圈回路13中不会产生触控信号。对于此种情况,触控驱动模块12按照第一频率扫描线圈回路13时,同时在线圈回路13中施加触控信号(该触控信号为不包含数据信息的电磁信号,用于为无源电磁笔充电),该触控信号可以给无源笔充电,即无源笔接收到显示装置发射的触控信号后,经过充电,会产生电磁信号,此时,当它靠近或者接触显示装置时,触控驱动模块12扫描线圈回路13即可检测到相应的触控信号。
上述在扫描线圈回路13时,如果触控驱动模块11扫描线圈回路13的第一频率高于所述通信驱动模块12扫描线圈回路13的第二频率,这样可以使显示装置是在上述的第一种工作状态下工作。例如:可以设置第一频率为100Hz,第二频率为40Hz,可以理解为:触控驱动模块11每秒钟对线圈回路13扫描100次,通信驱动模块12每秒钟对线圈回路13扫描40次。在设计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对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进行设置。
针对显示装置以上述第一种工作状态执行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优选为所述第一频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频率的19倍。这样可以进一步地确保显示装置以执行触控功能为主,在上述第一种工作状态下执行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时,停止触控驱动模块11的信号收发,并使所述通信驱动模块12通过所述线圈回路13进行近场通信信号的发射,完成发射之后,切换到所述触控驱动模块11以通过所述线圈回路13继续执行触控功能;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接收到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时,停止触控驱动模块11的信号收发,并使所述通信驱动模块12通过所述线圈回路13进行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完成接收之后,切换到所述触控驱动模块11以通过所述线圈回路13继续执行触控功能;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没有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或者没有接收到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时,保持所述触摸驱动模块11继续通过所述线圈回路13执行触控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装置工作时,在其内部的各个模块处于通电状态,在未执行相应的功能时,则会处于待机状态。鉴于此,当中央控制模块14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时,会停止触控驱动模块11的信号收发,并将该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发送给通信驱动模块12,通信驱动模块12接收到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后会自动通过所述线圈回路13进行近场通信信号的发射,完成发射之后,通信驱动模块12会向中央控制模块14发送报完信号,然后通信驱动模块12处于待机状态,中央控制模块14接收到通信驱动模块12发送的报完信号后,会继续使触控驱动模块11通过线圈回路13执行触控功能。对于接收信号过程,与发射信号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通过使中央控制模块来控制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分时通过线圈回路进行信号收发,以分时实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这种工作方式可以避免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之间的电磁干扰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收发的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以同时工作方式使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通过共用线圈回路来分别进行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的收发。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同时工作方式可以理解为:当触控驱动模块通过线圈回路发射触控信号时,与此同时通信驱动模块也可以通过线圈回路发射近场通信信号;当触控驱动模块通过线圈回路接收触控信号时,与此同时通信驱动模块也可以通过线圈回路接收近场通信信号。在同时工作方式下,图3中的中央控制模块14还可以用于控制所述触控驱动模块和所述通信驱动模块,同时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信号收发,以同时实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时,保持触控驱动模块11通过所述线圈回路13进行触控信号收发,并使所述通信驱动模块12通过所述线圈回路13进行近场通信信号的发射;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接收到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时,保持触控驱动模块11通过所述线圈回路13进行触控信号收发,并使所述通信驱动模块12通过所述线圈回路13进行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没有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或者没有接收到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时,保持所述触摸驱动模块11继续通过所述线圈回路13执行触控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装置工作时,在其内部的各个模块处于通电状态,在未执行相应的功能时,则会处于待机状态。鉴于此,当中央控制模块14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时,会保持触控驱动模块11通过所述线圈回路13进行触控信号收发,并将该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发送给通信驱动模块12,通信驱动模块12接收到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后会自动通过所述线圈回路13进行近场通信信号的发射,即实现了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同时通过线圈回路进行发射。对于接收信号过程,与发射信号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使本实施例中的同时工作方式的收发信号的效果更好,可以在图3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一个或几个相应的处理模块。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参见图3和图4a,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混频模块16,当显示装置发射信号时,所述混频模块16将触控发射信号和近场通信发射信号进行混频产生混频信号,并将此混频信号加载至线圈回路13。
需要说明的是,近场通信信号的工作频率大约为13.56MHz,触控信号的工作频率大约为300KHz-500KHz。由于这两种信号的工作频率不同,因此,在通过线圈回路13同时进行发射时,需要将这两种信号进行混频并产生混频信号再进行发射,而这个产生混频信号的处理过程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混频模块16来完成。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通过两个独立的线圈回路来实现,有可能同时发射触控发射信号和近场通信发射信号,并且实现两种信号的通信原理相似,因此,在同时进行触控发射信号和近场通信发射信号的发射时,可能会产生电磁干扰的问题。而本实施例虽然采用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同时实现的方式,但是在进行信号发射前,对触控发射信号和近场通信发射信号通过混频模块进行了混频处理并产生了混频信号,这样可以避免触控发射信号和近场通信发射信号之间的电磁干扰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触控发射信号和近场通信发射信号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进一步地,参见图4a,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滤波模块17,当显示装置接收信号时,将接收到的混频信号经过所述第一滤波模块17高通滤波后,作为近场通信接收信号,传送至通信驱动模块12;将接收到的混频信号传送至触控驱动模块11,作为触控接收信号。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近场通信信号和触控信号的工作频率不同,且触控信号的工作频率低于近场通信信号的工作频率,因此,在接收信号时,为了防止较低频率的触控信号对近场通信信号的干扰,需将接收到的混频信号经过第一滤波模块17的高通滤波,将混频信号中的较低频率的触控信号过滤掉后,得到的信号作为近场通信接收信号,再传送至通信驱动模块12。而较高频率的近场通信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较小,因此,可以直接将接收到的混频信号传送至触控驱动模块11,作为触控接收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显示装置中设置第一滤波模块17,在进行信号接收时,可以避免触控信号对近场通信信号的电磁干扰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通信驱动模块12接收到的近场通信接收信号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a,优选为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滤波模块18,当显示装置接收信号时,将接收到的混频信号经过所述第二滤波模块18低通滤波后,作为触控接收信号,传送至触控驱动模块11。尽管较高频率的近场通信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较小,但是为了提高触控驱动模块11接收到的触控接收信号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需将接收到的混频信号经过第二滤波模块18低通滤波后,将混频信号中的较高频率的近场通信信号过滤掉后,得到的信号作为触控接收信号,传送至触控驱动模块11。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同时执行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的效果示意图。如图4b所示,一个电磁笔32和一个磁卡33同时接触在显示装置31中的显示区域311的表面,其中,电磁笔32可以为有源电磁笔或者无源电磁笔,磁卡33为具有近场通信功能的银行卡、信用卡或者身份识别卡等。此时,显示装置可以采用上述的同时工作方式来执行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同时工作方式使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通过共用线圈回路来分别进行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的收发,且通过在显示装置中设置相应的处理模块,可以避免在信号收发时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之间的电磁干扰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收发的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由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显示装置来执行,关于相关的工作原理的描述和相关概念的解释与说明,请参见上述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401、在显示装置中设置线圈回路。
步骤402、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分别通过线圈回路进行信号收发,以分别实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通过设置在显示装置中的线圈回路,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分别实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复杂程度,而且还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
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四中,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触控驱动模块和所述通信驱动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信号收发,以分别实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
进一步地,当发射近场通信信号时,中央控制模块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并传送给通信驱动模块;当接收近场通信信号时,通信驱动模块产生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并传送给中央控制模块。
基于上述原理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有多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例如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可以采用分时或者同时工作方式通过线圈回路进行信号收发。接下来就以优选的实施例来分别对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通过同时工作方式来实现和分时工作方式来实现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由上述实施例二的显示装置进行执行,关于相关的工作原理的描述和相关概念的解释与说明,请参见上述实施例二,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采用分时工作方式来进行工作,即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采用分时工作方式通过线圈回路进行信号收发。
如上所述,既然两种功能采用分时来实现,那么针对两种功能,显示装置可以有两种工作状态:第一种工作状态为显示装置以执行触控功能为主,当显示装置需要执行近场通信功能时,停止执行触控功能,并开始执行近场通信功能;第二种工作状态为显示装置以执行近场通信功能为主,当显示装置需要执行触控功能时,停止执行近场通信功能,并开始执行触控功能。这两种显示装置的工作状态相似,在本发明接下来的实施例中仅以第一种工作状态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来进一步地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通过分时工作方式来实现,优选为所述触控驱动模块按照第一频率扫描线圈回路,以检测线圈回路中是否有触控信号;所述通信驱动模块按照第二频率扫描线圈回路,以检测线圈回路中是否有近场通信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频率高于所述第二频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频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频率的19倍。关于此处的解释说明,请参见实施例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通过分时工作方式来实现,可以包括: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时,停止触控驱动模块的信号收发,并使所述通信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近场通信信号的发射,完成发射之后,切换到所述触控驱动模块以通过所述线圈回路继续执行触控功能;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接收到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时,停止触控驱动模块的信号收发,并使所述通信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完成接收之后,切换到所述触控驱动模块以通过所述线圈回路继续执行触控功能;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没有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或者没有接收到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时,保持所述触摸驱动模块继续通过所述线圈回路执行触控功能。
下面就以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为例来对上述分时工作方式的原理做进一步地说明。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采用分时工作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6,显示装置对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采用分时工作方式的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501、触控驱动模块对线圈回路进行触控扫描;
步骤502、中央控制模块是否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给出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仍是以显示装置在上述的第一种工作状态下进行工作为例,也就是说,显示装置是以执行触控功能为主,偶尔会执行近场通信功能。
在本步骤中,如果中央控制模块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则执行步骤503,否则,执行步骤506。
步骤503、中央控制模块暂停触控驱动模块,并使通信驱动模块通过线圈回路发射近场通信信号;
步骤504、显示装置与外部近场通信接收装置进行近场通信数据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部近场通信接收装置可以是具有近场通信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或者磁卡等。
步骤505、近场通信信号发射完成,通信驱动模块处于待机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完本步骤,则返回到步骤501,重复上述步骤。
步骤506、显示装置是否进行近场通信接收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可以通过通信驱动模块对线圈回路的扫描来实现,如果通信驱动模块从线圈回路扫描到显示装置外部发射的近场通信信号,则表明显示装置需要进行近场通信接收操作,否则,显示装置不需要进行近场通信操作信号。
在本步骤中,如果显示装置需要进行近场通信接收操作,则执行步骤507,否则返回步骤501。
步骤507、中央控制模块是否接收到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
如上所述,如果通信驱动模块从线圈回路扫描到显示装置外部发射的近场通信信号,通信驱动模块会产生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并传送给中央控制模块。
在本步骤中,如果中央控制模块接收到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则执行步骤508,否则,返回步骤501。
步骤508、中央控制模块暂停触控驱动模块,并使通信驱动模块通过线圈回路接收近场通信信号;
步骤509、显示装置与外部近场通信发射装置进行近场通信数据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部近场通信发射装置设备可以是具有近场通信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等。
步骤510、近场通信信号接收完成,通信驱动模块处于待机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完本步骤,则返回到步骤501,重复上述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通过采用分时工作方式通过线圈回路进行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收发,可以避免在信号收发时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之间的电磁干扰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收发的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实施例六
本实施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由上述实施例三的显示装置进行执行,关于相关的工作原理的描述和相关概念的解释与说明,请参见上述实施例三,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采用同时工作方式来进行工作,即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采用同时工作方式通过线圈回路进行信号收发。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通过同时工作方式来实现,可以包括: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时,保持触控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触控信号收发,并使所述通信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近场通信信号的发射;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接收到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时,保持触控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触控信号收发,并使所述通信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没有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或者没有接收到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时,保持所述触摸驱动模块继续通过所述线圈回路执行触控功能。
为了使本实施例中的同时工作方式的收发信号的效果更好,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混频模块和第一滤波模块,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通过同时工作方式来实现包括:发射信号时,所述触控驱动模块将产生的触控发射信号,所述通信驱动模块将产生的近场通信发射信号,分别提供至所述混频模块进行混频;所述混频模块将混频信号加载到所述线圈回路进行发射;接收信号时,所述触控驱动模块从所述线圈回路获取接收到的混频信号,作为触控接收信号;所述通信驱动模块从所述线圈回路获取接收到的混频信号,经所述第一滤波模块高通滤波后,作为近场通信接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发射信号时,如果只有触控发射信号时,该信号经混频模块后在通过线圈回路进行发射,此时的混频信号只是触控发射信号;当中央控制模块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并发送给通信驱动模块,通信驱动模块接收到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后会产生近场通信发射信号,并传送给混频模块,通过混频模块将触控发射信号和近场通信发射信号进行混频后,再把所得的混频信号传送给线圈回路,通过线圈回路进行信号的发射;当发射完近场通信信号时,通信驱动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此时的混频信号又只是触控发射信号。对于接收信号过程,与上述的发射信号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更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滤波模块;接收信号时,所述触控驱动模块从所述线圈回路获取接收到的混频信号,作为触控接收信号,可以包括:接收信号时,所述触控驱动单元从所述线圈回路获取接收到的混频信号,经所述第二滤波模块低通滤波后,作为触控接收信号。
下面就以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为例来对上述同时工作方式的原理做进一步地说明。
图7a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采用同时工作方式进行信号发射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7a,显示装置对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进行同时发射的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601、触控驱动模块产生触控发射信号;
步骤602、中央控制模块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
步骤603、通信驱动模块接收到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并产生近场通信发射信号;
步骤604、混频模块对触控发射信号和近场通信发射信号进行混频并产生混频信号,传送给线圈回路进行发射。
图7b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采用同时工作方式进行信号接收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7b,显示装置对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进行同时接收的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701、线圈回路从显示装置外部接收到混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混频信号为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混频后的信号,其中,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由显示装置外部的具有相应功能的装置发射出来。
步骤702、触控驱动模块从线圈回路获取接收到的混频信号,经第二滤波模块低通滤波后,作为触控接收信号;
步骤703、通信驱动模块从线圈回路获取接收到的混频信号,经第一滤波模块高通滤波后,作为近场通信接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当线圈回路中为混频信号时,即为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混频后的信号,步骤702和步骤703同时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通过采用同时工作方式通过线圈回路进行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收发,并根据需要在显示装置中设置相应的处理模块,可以避免在信号收发时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之间的电磁干扰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收发的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1)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触控驱动模块,用于为所述显示装置实现触控功能提供驱动;
通信驱动模块,用于为所述显示装置实现近场通信功能提供驱动;
线圈回路,其中,所述触控驱动模块和通信驱动模块共用所述线圈回路分别进行触控信号和近场通信信号收发;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触控驱动模块和所述通信驱动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信号收发,以分别实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
当发射近场通信信号时,中央控制模块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并传送给通信驱动模块;当接收近场通信信号时,通信驱动模块产生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并传送给中央控制模块;
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时,保持触控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触控信号收发,并使所述通信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近场通信信号的发射;
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接收到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时,保持触控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触控信号收发,并使所述通信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
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没有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或者没有接收到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时,保持所述触控驱动模块继续通过所述线圈回路执行触控功能;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混频模块,当显示装置发射信号时,所述混频模块将触控发射信号和近场通信发射信号进行混频产生混频信号,并将此混频信号加载至线圈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回路包括第一方向线圈回路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线圈回路交叉绝缘的第二方向线圈回路;
所述第一方向线圈回路和所述第二方向线圈回路全部与所述触控驱动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方向线圈回路和/或第二方向线圈回路,全部或部分与所述通信驱动模块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驱动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电连接同一个方向的线圈回路;或者
所述通信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一个方向的线圈回路,所述通信驱动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另一个方向的线圈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回路是电磁触控线圈回路或者电磁电容集成触控线圈回路或者电容触控中接地线圈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滤波模块,当显示装置接收信号时,将接收到的混频信号经过所述第一滤波模块高通滤波后,作为近场通信接收信号,传送至通信驱动模块;将接收到的混频信号传送至触控驱动模块,作为触控接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滤波模块,当显示装置接收信号时,将接收到的混频信号经过所述第二滤波模块低通滤波后,作为触控接收信号,传送至触控驱动模块。
7.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来执行,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所述触控驱动模块和所述通信驱动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信号收发,以分别实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通过同时工作方式来实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通过同时工作方式来实现,包括:
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时,保持触控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触控信号收发,并使所述通信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近场通信信号的发射;
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接收到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时,保持触控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触控信号收发,并使所述通信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线圈回路进行近场通信信号的接收;
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没有产生近场通信发射请求信号或者没有接收到近场通信接收请求信号时,保持所述触控驱动模块继续通过所述线圈回路执行触控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混频模块和第一滤波模块,触控功能和近场通信功能通过同时工作方式来实现包括:
发射信号时,所述触控驱动模块将产生的触控发射信号,所述通信驱动模块将产生的近场通信发射信号,分别提供至所述混频模块进行混频;
所述混频模块将混频信号加载到所述线圈回路进行发射;
接收信号时,所述触控驱动模块从所述线圈回路获取接收到的混频信号,作为触控接收信号;
所述通信驱动模块从所述线圈回路获取接收到的混频信号,经所述第一滤波模块高通滤波后,作为近场通信接收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滤波模块;
接收信号时,所述触控驱动模块从所述线圈回路获取接收到的混频信号,作为触控接收信号,包括:
接收信号时,所述触控驱动模块从所述线圈回路获取接收到的混频信号,经所述第二滤波模块低通滤波后,作为触控接收信号。
CN201410352897.4A 2014-07-23 2014-07-2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ctive CN1041230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2897.4A CN104123041B (zh) 2014-07-23 2014-07-2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14/520,258 US9733781B2 (en) 2014-07-23 2014-10-21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alizing touch sensing function and NFC function
DE102014222532.9A DE102014222532A1 (de) 2014-07-23 2014-11-05 Anzeigegerät und Verfahren zum Treiben desselb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2897.4A CN104123041B (zh) 2014-07-23 2014-07-2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3041A CN104123041A (zh) 2014-10-29
CN104123041B true CN104123041B (zh) 2017-06-16

Family

ID=51768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2897.4A Active CN104123041B (zh) 2014-07-23 2014-07-2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33781B2 (zh)
CN (1) CN104123041B (zh)
DE (1) DE1020142225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3041B (zh) 2014-07-23 2017-06-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503611B (zh) * 2014-12-09 2017-12-22 深圳市海富莱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触摸集成电路、芯片及触摸屏终端
CN104484071B (zh) * 2014-12-25 2018-01-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9513756B1 (en) 2015-08-28 2016-12-06 Clover Network, Inc. Provid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hrough a touch screen
CN105224136B (zh) * 2015-10-13 2018-0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5630248B (zh) * 2016-02-23 2018-03-30 深圳市华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阵列双功能触控感应器、控制检测系统、触控模组和触控显示装置
JP6193450B1 (ja) * 2016-06-24 2017-09-0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タッチパネルの誤動作を防止する電子機器および誤動作の防止方法
US10229633B2 (en) * 2017-03-10 2019-03-1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tenna with display pixel activation line
CN109376724A (zh) * 2018-09-06 2019-02-22 深圳市华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触控显示技术的银行电子签名识别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0911A (zh) * 2011-06-10 2012-12-12 美国博通公司 触摸近场通信(nfc)装置的天线以控制其操作
CN103838418A (zh) * 2012-11-23 2014-06-0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5459B2 (en) * 2007-10-01 2012-02-28 Igt Multi-user input systems and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serving multiple users
GB0319945D0 (en) * 2003-08-26 2003-09-24 Synaptics Uk Ltd Inductive sensing system
WO2008120200A2 (en) * 2007-03-29 2008-10-09 N-Trig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object detection on a digitizer system
US8810523B2 (en) * 2009-04-20 2014-08-19 Broadcom Corporation Inductive touch screen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US8508497B2 (en) 2009-04-20 2013-08-13 Broadcom Corporation Inductive touch screen with antenna mode for use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TW201137718A (en) * 2010-04-29 2011-11-01 Waltop Int Corp Method for multiple pointers on electromagnetic detecting apparatus
WO2013006855A1 (en) 2011-07-07 2013-01-10 Cirque Corporation Cancelling induced currents in a touch sensing device having an embedde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tenna
GB2499242A (en) * 2012-02-10 2013-08-14 Alterix Ltd methods of operating excitation circuitry and/or measurement circuitry in a digitiser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transducer for a digitiser
KR101428568B1 (ko) * 2012-08-08 2014-08-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4123041B (zh) 2014-07-23 2017-06-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0911A (zh) * 2011-06-10 2012-12-12 美国博通公司 触摸近场通信(nfc)装置的天线以控制其操作
CN103838418A (zh) * 2012-11-23 2014-06-0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222532A1 (de) 2016-01-28
CN104123041A (zh) 2014-10-29
US20160026276A1 (en) 2016-01-28
US9733781B2 (en) 201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3041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2714884B (zh) 对联系人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472546B (zh) 近场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730827A (zh) 一种对象显示的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03384369B (zh) 一种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02661A (zh) 组合指纹识别触摸屏设备和驱动方法及包括它的电子设备
CN109976570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4169849A (zh) 使用具有时变特性的驱动信号的触控面板激励
CN107394908A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
CN109367403B (zh) 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机扭矩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09196463A (zh) 有源触摸输入设备配对协商
EP284903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haptic sensation
CN104795042B (zh) 一种触控驱动方法、系统、驱动模块和显示装置
CN105591672A (zh) 基于nfc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7656661A (zh) 带指纹识别的互电容触摸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CN109819007A (zh) 多个不同机器的远程控制
CN110073358A (zh) 天线模块、显示装置、天线驱动方法、控制程序及记录介质
CN11039911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5474609A (zh) 终端装置
CN113558531A (zh) 清洁设备及其作业管理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6598391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盲操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616172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717599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nfc事件上报方法及设备
CN105335007B (zh) 触摸控制方法、用户设备、输入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9712275A (zh) 解锁控制装置、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