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7608B - 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7608B
CN104107608B CN201410144962.4A CN201410144962A CN104107608B CN 104107608 B CN104107608 B CN 104107608B CN 201410144962 A CN201410144962 A CN 201410144962A CN 104107608 B CN104107608 B CN 104107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cylinder
air inducing
level
level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49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7608A (zh
Inventor
张宏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449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076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07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7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7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76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一种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它包括一级引风雾化装置、一级蓄水筒以及消雾装置,所述的一级引风雾化装置包括与进气管道对接的引风壳体,在引风壳体内穿插有喷水轴,所述的引风壳体内安装有与喷水轴固定的引风风叶,在进气管道内安装有套装于喷水轴上的离心雾化网,所述的进气管道后端设置有前大后小的导流板,导流板的后端伸入引风风叶内;所述的一级蓄水筒的底部蓄水,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消雾装置包括消雾筒以及消雾层。本发明通过喷雾装置使尾气中的烟尘、有毒物质及各种酸快速混入碱性水雾中,最终排出纯净的气体。具有结构简单、净化效率高的优点,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Description

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于各种排放的尾气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具体是指一种能除去尾气排放中的烟尘、有毒物质及各种酸的净化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发展,各种工业废气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工业废气中往往会带有烟尘以及大量有毒物质,不但会污染环境严重影响工人及工厂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更是对地球生态的严重破坏。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主要是通过向废气中喷水雾的方法,使废气中的烟尘及有毒物质混入水雾中,但是均没有较好的办法使水雾从气流中完全分离开来,因此排出的气体中烟尘和有毒物质仍无法有效的去除。中国专利公报在2009年5月6日公开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1231118Y”的“烟囱尾气净化装置”,它包括烟囱、直烟道、净化池、水雾喷淋装置;直烟道设置在烟囱下段和产生尾气的作业房之间,烟囱及直烟道构成尾气排放通道;水雾喷淋装置包括水喷枪和气雾喷枪,水喷枪设置在沿烟气流动方向的尾气排放通道前段内,若干气雾喷枪设置在尾气排放通道后段内;净化后直烟道内和烟囱内的污水通过管道流入净化池,水雾喷淋装置通过管道与压缩气体和净化池内的净化水相连通。所述烟囱内气雾喷枪上方还设置有捕雾器,捕雾器上方设置有冲洗装置。这种设备的喷雾装置喷化效果不理想,因而无法使水雾与尾气充分接触混合,并且其捕雾器的捕雾效果也不理想,仍有部分携带着烟尘和有毒物质的水雾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雾化效果好、除雾效率高的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用于对尾气进行净化过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包括一级引风雾化装置、一级蓄水筒以及消雾装置,所述的一级引风雾化装置包括与进气管道对接的引风壳体,在引风壳体内穿插有喷水轴,该喷水轴由电机直接或间接驱动,喷水轴的后端通过机械密封件与进水管对接,喷水轴前端穿过引风壳体并与固定在进气管道上的端部轴承相插接;所述的引风壳体内安装有与喷水轴固定的引风风叶,在进气管道内安装有套装于喷水轴上的离心雾化网,所述的进气管道后端设置有前大后小的导流板,导流板的后端伸入引风风叶内;所述引风壳体内的气流和部分水排入一级蓄水筒,所述的一级蓄水筒的底部蓄水,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的一级蓄水筒内安装有筒内过滤网,在筒内过滤网的下方设置有筒内喷水管,该筒内喷水管与进水管相通;所述一级蓄水筒顶部的排气口与消雾装置相通,所述消雾装置包括消雾筒以及消雾层,消雾筒的内径大于一级蓄水筒,消雾层包括两块网板以及置于两块网板之间的填充物,相邻的填充物之间留有不规则的间隙。
还包括二级引风雾化装置和二级蓄水筒,所述的消雾装置安装在二级蓄水筒上方,二级引风雾化装置的结构与一级引风雾化装置相同,二级蓄水筒的结构与一级蓄水筒的相同。
所述的离心雾化网的后侧安装有改道圈,所述的改道圈包括两块网板以及置于两块网板之间的填充物,相邻的填充物之间留有不规则的间隙。
所述的机械密封件安装在密封件基座内,密封件基座的前后设置有油封,内部灌装有润滑油,在密封件基座内还安装有轴承。
所述的进气管道内设有补充水管,该补充水管同样与进水管相通,在补充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头,其中一部分的喷水头与离心雾化网相对,剩余的喷水头与引风风叶相对。
所述一级引风壳与一级蓄水筒之间设有一级过道管,在一级过道管内设置有钢丝网,所述的钢丝网上端向引风壳体倾斜,在钢丝网的前侧安装过道喷水管。
所述一级蓄水筒与二级引风雾化装置之间设有二级过道管,二级过道管的内径大于一级蓄水筒顶部的排气口,在二级过道管内设有倾斜的管内过滤网以及二级过道喷水管,所述的管内过滤网的上端向一级蓄水筒一侧倾斜。
所述的二级蓄水筒与一级蓄水筒之间设置有流通管。
所述一级蓄水筒或二级蓄水筒的侧边设置有净水筒,一级蓄水筒或二级蓄水筒通过净水装置后与净水筒相通,在净水筒内安装有抽水泵,该抽水泵的输出端对进水管供水。
所述一级蓄水筒或二级蓄水筒的侧壁还安装有自动加碱装置,该自动加碱装置包括储碱腔以及下滑管道,储碱腔的底部呈上大下小的漏斗形,在储碱腔和下滑管道之间安装有送碱转轴,在送碱转轴的圆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量碱槽,量碱槽朝上时,碱块可以滑入量碱槽,量碱槽朝下时,碱块会滑入下滑管道;下滑管道的底部弧形弯折,并向一级蓄水筒或二级蓄水筒内延伸,在下滑管道的底部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
本发明通过喷雾装置使尾气中的烟尘、有毒物质及各种酸快速混入碱性水雾和水墙中,最终排出纯净的气体。具有结构简单、净化效率高的优点,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级引风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级引风雾化装置和一级蓄水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二级引风雾化装置和二级蓄水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它包括一级引风雾化装置100、一级蓄水筒300、二级引风雾化装置500和二级蓄水筒600,在二级蓄水筒600的上方设置有消雾装置700。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一级引风雾化装置100包括与进气管道114对接的引风壳体107,在引风壳体107内穿插有喷水轴106,该喷水轴106由电机101直接或间接驱动,喷水轴106的后端通过机械密封件103与进水管800对接,使喷水轴106在转动的同时还能与进水管800保持密封。本装置主要通过皮带轮102的传动使电机101可以驱动喷水轴106,这样喷水轴106的管径可以做大,能保证有较大的进水量。所述的机械密封件103安装在密封件基座104内,密封件基座104的前后设置有油封,内部灌装有润滑油。在密封件基座104还安装有轴承,以减少喷水轴106与密封件基座104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的引风壳体107后壁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轴承座105,在轴承座105内安装有轴承,以减少喷水轴106与引风壳体107之间的摩擦力。轴承座105的前后也设置有油封,内部灌装有润滑油,保证喷水轴106转动平稳。
喷水轴106前端穿过引风壳体107并与固定在进气管道114上的端部轴承113相插接,使喷水轴106旋转平稳。所述的引风壳体107内安装有与喷水轴106固定的引风风叶117,在进气管道114内安装有套装于喷水轴106上的离心雾化网111。所述的离心雾化网111包括轴套112以及安装在轴套112上的多层钢板网,相邻两块钢板网的网眼交错设置,轴套112上开设有倾斜的喷水槽115。在喷水轴106与引风风叶117及离心雾化网111相对位置开设有喷水孔,从喷水孔喷出的水经过离心雾化网111可以打散成水雾。在离心雾化网111的后侧安装有改道圈109,所述的改道圈109包括两块网板以及置于两块网板之间的填充物,相邻的填充物之间留有不规则的间隙,从而改变水雾和气流的行进方向。因为在通过离心雾化网111后,气流和水雾由于离心力,会紧贴管道内壁螺旋向后排出,这样的话水雾容易在管道内壁凝结,通过改道圈109改道后可以增加气流与水雾的接触时间。所述的进气管道114后端设置有前大后小的导流板108,导流板108的后端伸入引风风叶117内,气流和水流直接排入引风风叶117的内圈,水流会附着在引风风叶117的叶片上,形成厚厚的水墙,与气流充分撞击摩擦,使气流中的杂质更易于溶入水中。为了避免从喷水轴106喷出的水太少,可以在进气管道114内加装补充水管110,该补充水管110同样与进水管800相通,补充水管110的中心设置有供喷水轴106穿过的通孔。所述的补充水管110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头,其中一部分的喷水头与离心雾化网111相对,用于对离心雾化网111补充水,使水雾能布满整个进气管道114。剩余的喷水头与引风风叶117相对,用于对引风风叶117内侧补充水,使水墙布满引风壳体107。
如果引风壳体107内积水过多,影响水雾消热,并且还会加大引风风叶117的负荷,为此可以在引风壳体107的底部设置排水口118,并使排水口118与一级蓄水筒300相通,使引风壳体107内的多余水可以快速排入一级蓄水筒300。
如图4所示,引风壳体107内的气流和部分水通过侧壁的的一级过道管200排入一级蓄水筒300。所述的一级过道管200内设置有钢丝网203,水遇到钢丝网203撞击后会沿钢丝网203向下流动,通过水的张力,使钢丝网203的网眼布满水,形成以钢丝网203为骨架的水墙,气流在通过时必需要穿过水墙。所述的钢丝网203上端向引风壳体107倾斜,这样气流会推动水珠沿钢丝网203下滑,使水珠更容易布满钢丝网203的网眼。如果水流过少钢丝网203就难以布满,为此在钢丝网203的前侧可以安装过道喷水管201,该过道喷水管201同样与进水管800相通。气流中的杂质有可能受到钢丝网203的阻拦,随水流下滑到钢丝网203的底部,从而堆积起来。为了排出这些杂质和垃圾,可以在钢丝网203的底部开设排污口202,排污口202可以通入一级蓄水筒300,将杂质和垃圾排入一级蓄水筒300。
所述的一级蓄水筒300的底部蓄水,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的一级蓄水筒300内安装有筒内过滤网302,在筒内过滤网302的下方设置有筒内喷水管301,该筒内喷水管301与进水管800相通。所述的筒内喷水管301由一根直管和多根横管组成,在筒内喷水管301上设置有多个有筒内过滤网302相对的喷水头。喷水头喷出的水随气流撞击在筒内过滤网302上,并随着水的流动将筒内过滤网302的网眼布满。所述的筒内过滤网302可以选用10目至100目的,在靠近一级过道管200的一侧向下倾斜,使水更容易布满筒内过滤网302的网眼。
所述一级蓄水筒300顶部的排气口通过二级过道管400与二级引风雾化装置500相连。二级过道管400的内径大于一级蓄水筒300顶部的排气口,以减缓气流在二级过道管400内的流速。在二级过道管400内装有倾斜的管内过滤网401以及二级过道喷水管402,水遇到管内过滤网401撞击后会沿管内过滤网401向下流动,通过水的张力,使管内过滤网401的网眼布满水,形成以管内过滤网401为骨架的水墙,气流在通过时必需要穿过水墙。所述的管内过滤网401的上端向一级蓄水筒300一侧倾斜,这样气流会推动水珠沿管内过滤网401下滑,使水珠更容易布满管内过滤网401的网眼。水流难以到达二级过道管400,如果不安装二级过道喷水管402,管内过滤网401就难以起到作用。二级过道喷水管402只需要与管内过滤网401的上侧相对即可,能确保管内过滤网401的网眼填充的水不破。
所述的二级引风雾化装置500与一级引风雾化装置100的结构基本相同,因此不再累述。
二级引风雾化装置500通过三级过道管1000到达二级蓄水筒600,在三级过道管1000内也可以像一级过道管200一样安装钢丝网203和过道喷水管201,也可以选择不安装。
所述的二级蓄水筒600底部同样蓄水,二级蓄水筒600与一级蓄水筒300之间设置有流通管900,使两者之间的水能相互补充,使水面等高。在一级蓄水筒300或二级蓄水筒600的侧边设置有净水筒1100,一级蓄水筒300或二级蓄水筒600通过净水装置1101后与净水筒1100相通。在净水筒1100内安装有抽水泵1102,该抽水泵1102抽出的水对进水管800供水。
所述一级蓄水筒300或二级蓄水筒600的侧壁还安装有加碱装置1200,该加碱装置1200包括储碱腔1201以及下滑管道1204,储碱腔1201的底部呈上大下小的漏斗形,在储碱腔1201和下滑管道1204之间安装有送碱转轴1202,在送碱转轴1202的圆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量碱槽1203,量碱槽1203朝上时,碱块可以滑入量碱槽1203,转动送碱转轴1202使量碱槽1203朝下时,碱块会滑入下滑管道1204。下滑管道1204的底部弧形弯折,并向一级蓄水筒300或二级蓄水筒600内延伸,在下滑管道1204的底部侧壁开设有多个小孔1205,使一级蓄水筒300或二级蓄水筒600内的水能冲刷碱块,使碱能快速溶入水中。送碱转轴1202自动或者手转控制,并且可以在一级蓄水筒300或二级蓄水筒600内设置有PH传感器,当等到PH值低于一定数值时,转动送碱转轴1202固定周数或角度,由于量碱槽1203的容积不变,因此每次的加碱量都是固定的。通过加碱可以使一级蓄水筒300、二级蓄水筒600及净水筒1100内的水具有碱性,经进水管800喷出后可以用来去除气流中的酸。
所述的二级蓄水筒600内也同样可以安装有筒内过滤网302,在筒内过滤网302的上方或下方设置有筒内喷水管301,该筒内喷水管301与进水管800相通。所述的筒内喷水管301由一根直管和多根横管组成,在筒内喷水管301上设置有多个有筒内过滤网302相对的喷水头。喷水头喷出的水随气流撞击在筒内过滤网302上,并随着水的流动将筒内过滤网302的网眼布满。
所述的二级蓄水筒600的上方为消雾装置700,消雾装置700包括消雾筒701以及消雾层702,消雾筒701的内径大于一级蓄水筒300和二级蓄水筒600,气流到达消雾装置700后流速减缓。所述的消雾层702与改道圈109一样,包括两块网板以及置于两块网板之间的填充物,相邻的填充物之间留有不规则的间隙,从而改变气流的行进方向。由于气流流速减缓,在行进时气雾与消雾层702上的填充物撞击会凝结成水珠落下。
最终净化后的气流从消雾筒701的上方排出。

Claims (10)

1.一种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它包括一级引风雾化装置(100)、一级蓄水筒(300)以及消雾装置(70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引风雾化装置(100)包括与进气管道(114)对接的引风壳体(107),在引风壳体(107)内穿插有喷水轴(106),该喷水轴(106)由电机(101)直接或间接驱动,喷水轴(106)的后端通过机械密封件(103)与进水管(800)对接,喷水轴(106)前端穿过引风壳体(107)并与固定在进气管道(114)上的端部轴承(113)相插接;所述的引风壳体(107)内安装有与喷水轴(106)固定的引风风叶(117),在进气管道(114)内安装有套装于喷水轴(106)上的离心雾化网(111),所述的进气管道(114)后端设置有前大后小的导流板(108),导流板(108)的后端伸入引风风叶(117)内;所述引风壳体(107)内的气流和部分水排入一级蓄水筒(300),所述的一级蓄水筒(300)的底部蓄水,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的一级蓄水筒(300)内安装有筒内过滤网(302),在筒内过滤网(302)的下方设置有筒内喷水管(301),该筒内喷水管(301)与进水管(800)相通;所述一级蓄水筒(300)顶部的排气口与消雾装置(700)相通,所述消雾装置(700)包括消雾筒(701)以及消雾层(702),消雾筒(701)的内径大于一级蓄水筒(300),消雾层(702)包括两块网板以及置于两块网板之间的填充物,相邻的填充物之间留有不规则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级引风雾化装置(500)和二级蓄水筒(600),所述的消雾装置(700)安装在二级蓄水筒(600)上方,二级引风雾化装置(500)的结构与一级引风雾化装置(100)相同,二级蓄水筒(600)的结构与一级蓄水筒(300)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雾化网(111)的后侧安装有改道圈(109),所述的改道圈(109)包括两块网板以及置于两块网板之间的填充物,相邻的填充物之间留有不规则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密封件(103)安装在密封件基座(104)内,密封件基座(104)的前后设置有油封,内部灌装有润滑油,在密封件基座(104)内还安装有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道(114)内设有补充水管(110),该补充水管(110)同样与进水管(800)相通,在补充水管(110)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头,其中一部分的喷水头与离心雾化网(111)相对,剩余的喷水头与引风风叶(117)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引风壳与一级蓄水筒(300)之间设有一级过道管(200),在一级过道管(200)内设置有钢丝网(203),所述的钢丝网(203)上端向引风壳体(107)倾斜,在钢丝网(203)的前侧安装过道喷水管(20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蓄水筒(300)与二级引风雾化装置(500)之间设有二级过道管(400),二级过道管(400)的内径大于一级蓄水筒(300)顶部的排气口,在二级过道管(400)内设有倾斜的管内过滤网(401)以及二级过道喷水管(402),所述的管内过滤网(401)的上端向一级蓄水筒(300)一侧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蓄水筒(600)与一级蓄水筒(300)之间设置有流通管(90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蓄水筒(300)或二级蓄水筒(600)的侧边设置有净水筒(1100),一级蓄水筒(300)或二级蓄水筒(600)通过净水装置(1101)后与净水筒(1100)相通,在净水筒(1100)内安装有抽水泵(1102),该抽水泵(1102)的输出端对进水管(800)供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蓄水筒(300)或二级蓄水筒(600)的侧壁还安装有加碱装置(1200),该加碱装置(1200)包括储碱腔(1201)以及下滑管道(1204),储碱腔(1201)的底部呈上大下小的漏斗形,在储碱腔(1201)和下滑管道(1204)之间安装有送碱转轴(1202),在送碱转轴(1202)的圆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量碱槽(1203),量碱槽(1203)朝上时,碱块可以滑入量碱槽(1203),量碱槽(1203)朝下时,碱块会滑入下滑管道(1204);下滑管道(1204)的底部弧形弯折,并向一级蓄水筒(300)或二级蓄水筒(600)内延伸,在下滑管道(1204)的底部侧壁开设有多个小孔(1205)。
CN201410144962.4A 2014-04-13 2014-04-13 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07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4962.4A CN104107608B (zh) 2014-04-13 2014-04-13 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4962.4A CN104107608B (zh) 2014-04-13 2014-04-13 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7608A CN104107608A (zh) 2014-10-22
CN104107608B true CN104107608B (zh) 2016-01-20

Family

ID=51704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496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07608B (zh) 2014-04-13 2014-04-13 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076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2881B (zh) * 2020-07-26 2021-11-05 江苏沛源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无需排水的节能型家用空调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31A (zh) * 1989-12-27 1991-07-10 贵州省化工设计院 硫酸生产的水洗封闭净化工艺
CN1168642A (zh) * 1994-12-05 1997-12-24 通用电气公司 烟道气洗涤装置
KR100519986B1 (ko) * 2005-07-05 2005-10-13 금호환경 주식회사 고성능 멀티콘 스크러버
CN202410509U (zh) * 2012-01-12 2012-09-05 于维礼 烟气湿法脱硝工艺系统
CN102716651A (zh) * 2012-06-26 2012-10-10 艾淑艳 脱硫脱硝一体化烟气净化处理系统及其净化处理工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31A (zh) * 1989-12-27 1991-07-10 贵州省化工设计院 硫酸生产的水洗封闭净化工艺
CN1168642A (zh) * 1994-12-05 1997-12-24 通用电气公司 烟道气洗涤装置
KR100519986B1 (ko) * 2005-07-05 2005-10-13 금호환경 주식회사 고성능 멀티콘 스크러버
CN202410509U (zh) * 2012-01-12 2012-09-05 于维礼 烟气湿法脱硝工艺系统
CN102716651A (zh) * 2012-06-26 2012-10-10 艾淑艳 脱硫脱硝一体化烟气净化处理系统及其净化处理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7608A (zh) 2014-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9923A (zh) 一种水循环利用的多机理湿式除尘设备及除尘方法
CN102949925B (zh) 尾气脱硫除尘装置
CN107174899B (zh) 一种螺旋式喷淋除尘器
CN202237757U (zh) 一种燃煤烟气旋流除尘脱硫装置
CN102836607B (zh) 除漆除尘过滤器
CN102179139B (zh) 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07237542U (zh) 水浴除尘器
CN107551737B (zh) 一种落煤塔螺旋雾化吹吸式除尘装置
CN105251300B (zh) 一种隧道窑废气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CN104107608B (zh) 尾气除酸净化过滤器
CN202061509U (zh) 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07237541U (zh) 内循环水浴除尘系统
CN204724013U (zh) 一种具有双摆雾化装置的节能型脱硫塔
CN204319979U (zh) 喷漆废气处理装置
CN107265143A (zh) 水雾降尘导料装置及降尘方法
CN207324385U (zh) 一种简易环保的除尘器
CN201154279Y (zh) 湿式除烟尘装置
CN102210956B (zh) 消热除尘装置
KR102400974B1 (ko) 사이클론 포그 필터
CN206152544U (zh) 多效多层石棉过滤排烟管净化器
CN205886495U (zh) 气液分离装置
CN107138007A (zh) 一种超重力自增压自清洗的烟气处理装置
CN203002195U (zh) 尾气脱硫除尘装置
CN203043776U (zh) 除漆除尘过滤器
CN204051321U (zh) 一种用于激光焊接的湿式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