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6369B - 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6369B
CN104106369B CN201410385874.3A CN201410385874A CN104106369B CN 104106369 B CN104106369 B CN 104106369B CN 201410385874 A CN201410385874 A CN 201410385874A CN 104106369 B CN104106369 B CN 1041063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bambusoides
shoot
forest land
bamboo sh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58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6369A (zh
Inventor
江志标
陈双林
叶生月
李明良
郭子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LU COUNTY FORESTRY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S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Original Assignee
TONGLU COUNTY FORESTRY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S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LU COUNTY FORESTRY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S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filed Critical TONGLU COUNTY FORESTRY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STATION
Priority to CN20141038587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063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06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6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6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63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8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rming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主要包括竹林选择、林分结构调控、覆土、林地垦复、施肥、竹笋采收、病虫害生态防控,所述覆土方法为:选择客土均匀地加在高节竹林地上,覆土时间为9月至翌年2月,所述客土为:没有经过耕作的黄壤或红壤,土壤粘粒50-70%、容重1.2左右、pH值4.5-5.5,并去除客土中的石块、树蔸,覆土厚度为25-35厘米。该技术一次覆土可保持3-5年的高节竹高品质竹笋经营,出笋期可延长15天左右,提高了竹笋品质和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节竹笋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是优良的笋材兼用竹种,高节竹笋期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较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迟,因大部分高节竹林在栽培过程中,整体经营水平不高,立地生产力发挥不佳,根据现有技术培育出来的竹笋笋体大小不均匀,外观较差,笋质口味参差不齐,商品价值低,导致产值效益不高,每亩收益平均不到1000元。当前,随着饮食绿色消费的盛行和倡导自然保健食物的时尚化,质味具佳的笋产品备受市场和消费者的重视和青睐,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而目前还未见培育高品质高节竹笋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通过采用高节竹覆土延出高效培育技术,延长出笋期,提高鲜笋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竹林选择、林分结构调控、覆土、林地垦复、施肥、竹笋采收、病虫害生态防控,所述覆土方法为:选择客土均匀地加在高节竹林地上,覆土时间为9月至翌年2月,所述客土为:没有经过耕作的黄壤或红壤,土壤粘粒50-70%、容重1.2左右、pH值4.5-5.5,并去除客土中的石块、树蔸,覆土厚度为25-35厘米,优选为30厘米。
所述的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林选择为:选择具有丰产林分结构,林地坡度15-25度的高节竹林。
所述的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林分结构调控的目标为建立丰产的林分结构:立竹密度500-600株/亩、立竹胸径5-6厘米、1年生:2年生:3年生立竹数量比例4:4:2,其调控措施主要包括:
1)留笋养竹:每年的出笋盛期的后期留养健壮标准竹笋长竹,前期笋和后期笋悉数采收,及时采收退笋和弱小笋,年留养新竹数210-250株/亩,新竹在林分中分布均匀;
2)伐竹:采用选择性伐竹方法,于6-7月结合林地垦复挖除3年生以上及部分3年生立竹及弱小竹、病虫竹、风倒竹,伐竹数量不超过留笋养竹数量,以维护林分立竹密度的稳定,年伐竹数量200-240株/亩;伐竹时先将竹梢放置在林地中,待竹叶干枯自然脱落后,再将竹梢移出林外。
所述的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林地垦复采用每年二次垦复的方法,具体如下:
第一次为6-7月,结合伐竹和新竹抽枝长叶后施肥,进行林地深翻,垦复深度25-35厘米,清除竹伐蔸和覆土层中的竹鞭,保持林地土壤疏松;第二次为9-10月,结合笋芽分化期施肥,进行林地深翻,垦复深度25-35厘米,清除覆土层中的竹鞭。
所述的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分为:1)覆土前施肥:覆土前先在高节竹林中均匀地撒施复合肥50公斤/亩,后覆土;
2)覆土后施肥:实行每年三次施肥的方法,包括笋前施肥、新竹抽枝长叶后施肥和笋芽分化期施肥;
所述笋前施肥方法为:在4月,降水前撒施复合肥40公斤/亩或开20厘米深、10厘米宽的水平沟施入速效氮肥20公斤/亩;
所述新竹抽枝长叶后施肥方法为:6-7月,结合林地垦复施肥,先在林地中均匀地撒施复合肥50公斤/亩,后深翻林地;
所述笋芽分化期施肥方法为:9-10月,结合林地垦复施肥,先在林地中均匀地撒施复合肥50公斤/亩,后深翻林地。
所述的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笋采收方法为:早晨进行竹笋采挖,在竹笋刚露出土时或即将出土时进行采挖。
所述的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虫害生态防控方法为:预防为主,加强测报,控制竹林病虫害于经济阈值内,所述的经济阈值是指病虫危害的经济损失与各种防治措施所消耗的成本相同的值,其范围为8-12%,以生物、物理、营林措施防治为主;
其中竹螟的防治方法为:秋冬季沿新竹1米半径范围内或整个林地浅挖10厘米,破坏越冬场所,击毙土茧;5-7月份成虫期灯光诱杀,每20亩高节竹林中设置一只诱虫灯;
一字竹象虫的防治方法为:秋冬季林地松土10厘米,破坏成虫越冬环境;利用假死性人工捕获成虫;
竹丛枝病的防治方法为:及时剪除病枝,严重的病株连竹蔸全部挖除并烧毁;加强竹林抚育管理,合理砍伐,保持适当密度,培土施肥。
本发明以科学的立地选择,林分结构调控为基础,科学选用适宜的客土、合适的时间、合理的覆土厚度,配套相应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技术开展高节竹高品质竹笋生产,该技术一次覆土可保持3-5年的高节竹高品质竹笋经营,出笋期可延长15天左右,竹笋的适口性和笋个体重量能明显提高,竹笋品质明显改善,如明显改善了高节竹笋外观形态质量,增加香味和甜味,减少酸涩味和粗糙度,竹笋品质和适口性明显提高,通过这种技术措施提供的高节竹笋,产品价格高,市场价每斤在10-20元。此外,本发明可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富含营养价值粗纤维的食品,为食品产业的安全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竹笋又是中国独特的“森林蔬菜”,有利我国竹笋产业走向国际市场,带动我国竹产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高节竹覆土高品质竹笋栽培技术。
1、竹林选择
选择具有丰产林分结构,竹笋基础产量高(1.5吨/亩以上),坡度20度左右,最好在15-25度之前(易于客土竹林中搬运和竹笋采挖),沿公路或近公路(易于客土道路运输与竹林中搬运),土壤深厚、疏松、水肥条件好的高节竹林进行覆土高品质竹笋栽培。
2、覆土
9月份至翌年2月份利用建房、林道修建等的土方,在选择的高节竹林中均匀地加客土30厘米左右,最好在25-35厘米之间。客土为黄壤、红壤,不用沙石土、泥沙土,去除客土中的石块、树蔸(根)等;
一次覆土可保持3-5年的高节竹高品质竹笋生产。覆土层竹鞭去除可保持5年的高品质竹笋生产,覆土层竹鞭不去除保持高品质竹笋生产3年。
3、林分结构调控
(1)留笋养竹
为建立丰产的林分结构(立竹密度500-600株/亩、立竹胸径5-6厘米、1年生:2年生:3年生立竹数量比例4:4:2),采取定时、定量、定点的留笋养竹方法;
每年的出笋盛期的后期(5月上旬)留养健壮标准竹笋长竹,前期笋和后期笋悉数采收,及时采收退笋和弱小笋。年留养新竹数210-250株/亩,新竹在林分中分布均匀;
(2)伐竹
采用选择性伐竹方法。夏季(6-7月份)结合林地垦复挖除3年生以上及部分3年生立竹及弱小竹、病虫竹、风倒竹等。伐竹数量不能超过留笋养竹数量,以维护林分立竹密度的稳定。年伐竹数量200-240株/亩;
为促进竹叶养分的林地归还,伐竹时先将竹梢放置在林地中3天左右,待竹叶干枯自然脱落后,再将竹梢移出林外。
4、林地垦复
实行每年二次垦复的方法:
第一次为6-7月份,结合伐竹和新竹抽枝长叶后施肥,进行林地深翻,垦复深度30厘米左右,清除竹伐蔸和覆土层中的竹鞭(可用于鞭笋生产),保持林地土壤疏松;第二次为9-10月份,结合笋芽分化期施肥,进行林地深翻,垦复深度30厘米左右,清除覆土层中的竹鞭(可用于鞭笋生产)。
5、施肥
(1)覆土施肥:覆土前先在高节竹林中均匀地撒施复合肥50公斤/亩,后覆土。
(2)覆土后施肥:实行每年三次施肥的方法:
1)笋前施肥:在4月份,降水前撒施复合肥40公斤/亩或开20厘米深、10厘米宽的水平沟施入速效氮肥20公斤/亩;
2)新竹抽枝长叶后施肥:6-7月份结合林地垦复施肥。先在林地中均匀地撒施复合肥50公斤/亩,后深翻林地;
3)笋芽分化期施肥:9-10月份结合林地垦复施肥。先在林地中均匀地撒施复合肥50公斤/亩,后深翻林地。
6、竹笋采收:除留养的竹笋外,其它竹笋要及时采挖;
每天早晨进行竹笋采挖。竹笋刚露出土时或土壤开裂处,寻找土中竹笋,用锄头挖开竹笋四周土壤,后用笋铲挖出完整竹笋,笋箨基本为白色,少有深色。为保障竹笋品质,竹笋不能出土太高,否则笋箨色深,竹笋品质变差。
7、高节竹林病虫害生态防控
预防为主,加强测报,控制竹林病虫害于经济阈值允许范围内,经济阈值是指病虫危害的经济损失与各种防治措施所消耗的成本相同的值,其范围为8-12%。以生物、物理、营林措施防治为主。覆土高品质竹笋栽培高节竹林中每20亩设置一只诱虫灯。
竹螟:以老熟幼虫在土茧中越冬,成虫有取食花蜜,补充营养特性。秋冬季沿新竹1米半径范围内浅挖林地10厘米左右,破坏越冬场所,可击毙土茧,也可整个林地浅翻,效果更好;5-7月份成虫期灯光诱杀,每20亩设置一只诱虫灯。
一字竹象虫:1年1代,成虫土中越冬,翌年4-5月成虫出土。秋冬季林地松土10厘米左右,破坏成虫越冬环境;利用假死性人工捕获成虫。
竹丛枝病的防治方法为:及时剪除病枝,严重的病株连竹蔸全部挖除并烧毁;加强竹林抚育管理,合理砍伐,保持适当密度,培土施肥。
实施例2:覆土栽培下高节竹笋品质与适口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桐庐县莪山乡(29°35′~30°05′N,119°11′~119°58′E),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6 ℃,极端高温41.7 ℃,极端低温-9.5 ℃,全年≥10 ℃的积温5262 ℃,年平均无霜期252 d,年平均降水量1462 mm,年平均蒸发量1385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土壤为红壤,土层厚度80 cm以上。当地高节竹资源丰富,全乡有高节竹林面积0.14万hm2,是浙江省“高节竹之乡”。以高节竹资源为主的竹产业已成为莪山乡农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近年来,为提高高节竹笋品质和竹林经营效益,规模化推广应用高节竹覆土栽培技术措施,具体方法为9月份至翌年2月份利用建房、林道修建等的土方,在具有丰产林分结构的高节竹林中均匀地加团聚体结构好、土壤粘粒50-70%、容重1.1-1.3,最好为1.2左右、pH值4.5-5.5、去除石块、树蔸等的黄壤和红壤客土30 cm左右,6月、10月份挖除覆土层土壤中的竹鞭,实行季节性施肥、林地垦复和林分结构调控。
试验方法
2014年5月分别选择立地条件基本一致,面积不少于0.2 hm2的覆土1年、2年和不覆土栽培高节竹试验林,分别设置10m×10m样地,调查试验林立竹密度、立竹胸径、立竹年龄结构等林分结构状况。覆土1年、2年和不覆土栽培高节竹试验林立竹密度分别为11481、11586、11112株.hm-2,立竹胸径分别为5.83、5.94、5.72 cm,立竹年龄结构1年生∶2年生∶3年生分别为1.21∶1.15∶1、1.14∶1.12∶1、1.33∶1.29∶1。
在覆土1年、2年和不覆土栽培高节竹试验林中随机挖取刚出土的完整竹笋各30株,测量笋个体重量(g)、基茎(mm)、长度(cm),然后剥去笋壳,称重,计算竹笋可食率(%)。另分别取竹笋样品约1 kg,置于冰盒带回试验室,剥去笋壳,用组织捣碎机匀浆,用于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草酸、单宁、总酸和氨基酸等测定;并取部分样品在烘箱中60 ℃烘干,研磨过40目筛,用于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测定。蛋白质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脂肪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可溶性糖采用铜还原碘量法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7),草酸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俞乐等,2002),单宁采用分福林酚比色法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8),总酸采用滴定法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游离氨基酸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莫润宏等,2012),纤维素、木质素采用硫酸水解法测定(王玉万和徐文玉,1987)。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在Excel 2003统计软件中进行整理和图表制作,在SPSS 17.0统计软件中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0.05水平的LSD多重比较,分析覆土和不覆土栽培高节竹林竹笋外观形态质量、营养品质和适口性间的差异。
2 结果分析
2.1 覆土栽培对高节竹笋外观形态质量的影响
由表1分析可知,与不覆土高节竹林相比,覆土栽培高节竹笋个体重量显著增加,覆土栽培1年、2年的高节竹笋个体重量增幅分别达107.58%和165.73%。覆土栽培后高节竹笋基茎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大,覆土栽培1年的高节竹笋基茎较不覆土栽培竹笋有小幅度提高,而覆土栽培2年的高节竹笋基茎显著增大。覆土栽培后高节竹笋长度显著增长。高节竹笋可食率高,达60%以上,覆土栽培1年、2年的高节竹笋可食率有显著提高,与不覆土栽培高节竹笋相比,增幅分别为8.77%和13.63%。竹笋个体重量、基径、可食率覆土栽培2年的较覆土栽培1年的也有显著提高。说明覆土栽培总体上能提高高节竹笋的外观形态质量。
表1 试验高节竹林竹笋外观形态质量
注:同列比较。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覆土栽培对高节竹笋营养品质的影响
从表2分析可知,覆土栽培后高节竹笋蛋白质含量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覆土栽培1年、2年的高节竹笋蛋白质含量较不覆土栽培的高节竹笋分别下降了42.94%和30.83%。覆土栽培的高节竹笋脂肪含量则有明显的提高,覆土栽培1年、2年的高节竹笋脂肪含量分别较不覆土栽培的高节竹笋增加87.79%和113.81%。覆土栽培1年的高节竹笋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变化并不明显,但覆土栽培2年的高节竹笋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则有较明显的下降,降幅分别为12.09%、23.21%。说明覆土栽培能增加高节竹笋的芳香味,降低竹笋粗糙度。
表2 试验高节竹林竹笋营养品质指标
2.3 覆土栽培对高节竹笋呈味物质含的影响
从表3分析可知,覆土栽培对高节竹笋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覆土栽培1年、2年的高节竹笋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不覆土栽培的竹笋提高15.31%和24.48%,糖酸比分别提高180.69%和64.12%。覆土栽培对高节竹笋单宁、草酸和总酸含量也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覆土栽培1年、2年的高节竹笋单宁、草酸和总酸含量分别较不覆土栽培的竹笋降低51.45%和13.53%、59.75%和44.30%、29.75%和55.68%。说明覆土栽培能明显促进高节竹笋可溶性糖的积累,抑制酸涩味物质的积累,提高竹笋甜味,降低竹笋酸味和苦涩味。
表3 试验高节竹林竹笋呈味物质含量
2.4 覆土栽培对高节竹笋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的影响
高节竹笋中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均值为4.69 mg.g-1,其中,苦味氨基酸、芳香类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和40%左右(表5)。与不覆土栽培的高节竹笋比较,覆土栽培1年、2年的高节竹笋氨基酸总量和苦味氨基酸、芳香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含量均有明显的降低,降幅分别为44.83%和19.05%、52.79%和25.95%、53.29%和16.22%、59.15%和16.59%、23.06%和12.86%、36.67%和16.37%(表4)。说明虽然覆土栽培会引起高节竹笋氨基酸总量降低和组分的变化,但鲜味、甜味和芳香类等提高竹笋口感的氨基酸比例有所升高,而苦味氨基酸比例有所降低。
表4 试验高节竹林竹笋氨基酸含量
表5 试验高节竹林竹笋氨基酸组分比例

Claims (7)

1.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竹林选择、林分结构调控、覆土、林地垦复、施肥、竹笋采收、病虫害生态防控,所述覆土方法为:选择客土均匀地加在高节竹林地上,覆土时间为9月至翌年2月,所述客土为:没有经过耕作的黄壤或红壤,土壤粘粒50-70%、容重1.2左右、pH值4.5-5.5,并去除客土中的石块、树蔸,覆土厚度为25-35厘米;
所述林地垦复采用每年二次垦复的方法,具体如下:第一次为6-7月,结合伐竹和新竹抽枝长叶后施肥,进行林地深翻,垦复深度25-35厘米,清除竹伐蔸和覆土层中的竹鞭,保持林地土壤疏松;第二次为9-10月,结合笋芽分化期施肥,进行林地深翻,垦复深度25-35厘米,清除覆土层中的竹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土的容重为1.2,覆土厚度为3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林选择为:选择具有丰产林分结构,林地坡度10-25度的高节竹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林分结构调控的目标为建立丰产的林分结构:立竹密度500-600株/亩、立竹胸径5-6厘米、1年生:2年生:3年生立竹数量比例4:4:2,其调控措施主要包括:
1)留笋养竹:每年的出笋盛期的后期留养健壮标准竹笋长竹,前期笋和后期笋悉数采收,及时采收退笋和弱小笋,年留养新竹数210-250株/亩,新竹在林分中分布均匀;
2)伐竹:采用选择性伐竹方法,于6-7月结合林地垦复挖除3年生以上及部分3年生立竹及弱小竹、病虫竹、风倒竹,伐竹数量不超过留笋养竹数量,以维护林分立竹密度的稳定,年伐竹数量200-240株/亩;伐竹时先将竹梢放置在林地中,待竹叶干枯自然脱落后,再将竹梢移出林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分为:1)覆土前施肥:覆土前先在高节竹林中均匀地撒施复合肥50公斤/亩,后覆土;
2)覆土后施肥:实行每年三次施肥的方法,包括笋前施肥、新竹抽枝长叶后施肥和笋芽分化期施肥;
所述笋前施肥方法为:在4月,降水前撒施复合肥40公斤/亩或开20厘米深、10厘米宽的水平沟施入速效氮肥20公斤/亩;
所述新竹抽枝长叶后施肥方法为:6-7月,结合林地垦复施肥,先在林地中均匀地撒施复合肥50公斤/亩,后深翻林地;
所述笋芽分化期施肥方法为:9-10月,结合林地垦复施肥,先在林地中均匀地撒施复合肥50公斤/亩,后深翻林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笋采收方法为:早晨进行竹笋采挖,在竹笋刚露出土时或即将出土时进行采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虫害生态防控方法为:预防为主,加强测报,控制竹林病虫害于经济阈值内,所述的经济阈值是指病虫危害的经济损失与各种防治措施所消耗的成本相同的值,其范围为8-12%,以生物、物理、营林措施防治为主;
其中竹螟的防治方法为:秋冬季沿新竹1米半径范围内或整个林地浅挖10厘米,破坏越冬场所,击毙土茧;5-7月份成虫期灯光诱杀,每20亩高节竹林中设置一只诱虫灯;
一字竹象虫的防治方法为:秋冬季林地松土10厘米,破坏成虫越冬环境;利用假死性人工捕获成虫;
竹丛枝病的防治方法为:及时剪除病枝,严重的病株连竹蔸全部挖除并烧毁;加强竹林抚育管理,合理砍伐,保持适当密度,培土施肥。
CN201410385874.3A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063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5874.3A CN104106369B (zh)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5874.3A CN104106369B (zh)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6369A CN104106369A (zh) 2014-10-22
CN104106369B true CN104106369B (zh) 2015-07-22

Family

ID=51703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587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06369B (zh)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063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0576A (zh) * 2019-12-20 2020-02-18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 黄甜竹山地笋用林丰产培育技术模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9060A (zh) * 2016-06-23 2016-11-09 徐华龙 一种笋用丛生竹丰产培育方法
CN106613547A (zh) * 2016-10-08 2017-05-10 黄保成 一种麻竹大象虫的防治方法
CN106688578A (zh) * 2016-12-28 2017-05-24 郴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楠竹冬笋丰产培育方法
CN108739098B (zh) * 2018-04-20 2020-06-05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大中型材用丛生竹林的间伐抚育方法
CN109302953A (zh) * 2018-11-21 2019-02-0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毛竹林覆盖促成栽培方法
CN109392620A (zh) * 2018-12-03 2019-03-01 浙江九川竹木股份有限公司 大径竹材培育方法
CN109452094A (zh) * 2018-12-10 2019-03-12 江西多盛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红壤山区的雷竹种植方法
CN111415269B (zh) * 2020-05-18 2022-07-29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针对茶竿竹原竹材利用的竹林定向培育方法
CN112772084A (zh) * 2021-02-05 2021-05-1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减量化雷竹林施肥方法
CN113475210B (zh) * 2021-08-02 2022-04-22 丽水学院 毛竹笋用林非均匀点穴式施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节竹丰产栽培技术";刘森勋等;《林业科技开发》;20021230;第16卷;86-88 *
"高节竹笋用林培育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方伟等;《竹子研究汇刊》;19980815;第17卷(第3期);15-20 *
从江县志编纂委员会.从江县志1991-2008.《从江县志》.1999,66-67. *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竹类研究室.竹林培育.《竹林培育》.1974,256-259,266-267. *
萧江华.中国竹林经营学.《中国竹林经营学》.2010,128-137.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0576A (zh) * 2019-12-20 2020-02-18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 黄甜竹山地笋用林丰产培育技术模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6369A (zh) 2014-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6369B (zh) 一种提高高节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
CN102318533B (zh) 一种广玉兰的栽培方法
CN101176407A (zh) 黑果枸杞盐碱地人工栽培技术
CN103782762A (zh) 一种中药材三叶青的林下栽培方法
CN106508382A (zh) 一种黄精种植方法及其在种植多花黄精方面的应用
CN104996124B (zh) 一种刺五加的栽培方法
CN104982194B (zh) 一种适用新疆南疆地区果林间小麦收获后套种玉米的方法
CN105075652A (zh) 红壤丘岗区新垦油茶幼林林地快速培肥的方法
CN104871913A (zh)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大果山楂树的栽培方法
CN103718816B (zh) 一种盐碱地种植沙枣绿化林的方法
CN103444409A (zh) 一种桃园地力快速提升方法
CN105210775A (zh) 一种长白山野生软枣猕猴桃人工栽培方法
CN107046975A (zh) 一种用于山药的半套管栽培方法
CN104303754B (zh) 一种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
CN103875419B (zh) 一种扦插用桑品种的培育及快速建园方法
CN103782734A (zh) 一种人工栽培大黄的方法
CN103004431B (zh) 一种大叶速生槐营养盘育苗方法
CN104996263A (zh) 峨眉问春茶树培育方法
CN104285627A (zh) 一种烤烟宽窄行高低垄的种植方法
CN103907468A (zh) 一种块状山药种薯苗床高效繁殖方法
CN105941041A (zh) 一种促进梨树早结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03155777B (zh) 野生四数九里香的驯化、选育与繁殖方法
CN102668842A (zh) 采用根茎繁殖马兰的方法
CN105027961A (zh) 一种农林间作食用玫瑰栽培方法
CN103988659A (zh) 黄花矶松的覆膜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