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3798A - 电动工具用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具用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3798A
CN104103798A CN201410130985.XA CN201410130985A CN104103798A CN 104103798 A CN104103798 A CN 104103798A CN 201410130985 A CN201410130985 A CN 201410130985A CN 104103798 A CN104103798 A CN 1041037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entioned
length
leaf spring
spr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309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3798B (zh
Inventor
内藤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03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3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3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3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6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erminals of battery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01M50/516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by weld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48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detecting conditions inside cells or batteries, e.g. details of voltage sensing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用电池组,使电池侧端子与设备侧端子的电连接更加可靠。右上板簧接点部(94)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1”)和左上板簧接点部(97)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3”)被设定为互不相同的长度。另外,右下板簧接点部(95)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2”)和左下板簧接点部(98)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4”)被设定为互不相同的长度。由此,即使有时因从外部施加冲击、振动而使端子(80)共振,也能防止所抵接的右上板簧接点部(94)和左上板簧接点部(97)双方的接点彼此同时共振,进一步能防止所抵接的右下板簧接点部(95)和左下板簧接点部(98)双方的接点彼此同时共振。

Description

电动工具用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对于电动工具的工具主体、充电器等设备主体能够装卸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电动工具中,利用相对于工具主体能够装卸的由充电式电池构成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在将该电动工具用电池组安装于工具主体使用后,将该电动工具用电池组从工具主体卸下由充电器进行充电。由充电器充电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再次安装于工具主体。此外,以下,将供该电动工具用电池组安装的工具主体、充电器统称为设备主体。这样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一般具备也作为外装发挥功能的框形壳体和装置在框形壳体内的电池主体。电池主体具备能够充放电的多个电池单元、和控制上述多个电池单元的充放电的电路基板。因此,在电路基板上设置有为了对电池单元进行充放电而连接的正负的充放电端子、和用于相对于所安装的工具主体、所安装的充电器收发信号的信号端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样的充放电端子、信号端子由能够与设置于工具主体、充电器等设备主体的凸形端子连接的凹形端子构成。凸形端子形成为平板形。凹形端子形成为以夹入的方式纳入该平板形的凸形端子的夹入形。平板形的凸形端子在平板形的延伸方向上滑动而被夹入夹入形的凹形端子之间,由此产生电接点。该电接点能够进行电力的收发、通信信号的收发。将设置于这样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的充放电端子以及信号端子统称为“(夹入形)电池侧端子”。另外,将与该凹形连接端子连接的设备主体侧的凸形端子总称为“(平板形)设备侧端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0315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中,有时施加电动工具进行作业时的作业的冲击、工具驱动的振动。受到这样的冲击、振动的电池侧端子有时使分别与两侧面抵接的电接点部分双方均同时共振。若像这样使电接点部分双方均同时共振,则可能损害相对于设备侧端子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在相对于电动工具的工具主体、充电器等设备主体能够装卸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中,使电池侧端子与设备侧端子的电连接更加可靠。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采用如下方案。即,本发明的第1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相对于电动工具的工具主体、充电器等设备主体能够装卸,该电动工具用电池组的特征在于,设置有与平板形的设备侧端子电连接的电池侧端子,上述电池侧端子具有:一侧面抵接部,其与上述设备侧端子的上述平板形的一侧面抵接而构成电接点;以及另一侧面抵接部,其与成为和上述设备侧端子的上述平板形的上述一侧面相反的侧面的另一侧面抵接而构成电接点,上述一侧面抵接部所抵接的接点范围和上述另一侧面抵接部所抵接的接点范围被设定为互不相同的长度。
根据该第1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由于一侧面抵接部所抵接的接点范围和另一侧面抵接部所抵接的接点范围被设定为互不相同的长度,所以能够防止使分别抵接于两侧面的电接点同时共振的情况。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确保设备侧端子的两侧面中的任一侧面的电接点,所以能够使电池侧端子与设备侧端子的电连接更加可靠。
另外,在上述第1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的基础上,第2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的特征在于,成对的上述一侧面抵接部和上述另一侧面抵接部设置有两对,与上述一侧面抵接的两个上述一侧面抵接部以及与上述另一侧面抵接的两个上述另一侧面抵接部中的、与任一个面抵接的两个面抵接部彼此的相互之间的上述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不同的长度。
根据该第2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与任一个面抵接的两个面抵接部彼此的相互之间的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不同的长度。由此,能够防止与任一个面抵接的电接点双方均同时共振的情况。因此,能够使电池侧端子与设备侧端子的电连接更加可靠。
另外,在上述第1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的基础上,第3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的特征在于,成对的上述一侧面抵接部和上述另一侧面抵接部设置有两对,与上述一侧面抵接的两个上述一侧面抵接部彼此的相互之间的上述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不同的长度,与上述另一侧面抵接的两个上述另一侧面抵接部彼此的相互之间的上述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不同的长度。
根据该第3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两个一侧面抵接部彼此的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不同的长度,两个另一侧面抵接部彼此的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不同的长度。由此,能够更进一步防止与两侧面分别抵接的电接点双方均同时共振的情况。因此,能够使电池侧端子与设备侧端子的电连接越发可靠。
另外,在上述第3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的基础上,第4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的特征在于,对角配置的上述一侧面抵接部和上述另一侧面抵接部各自的上述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相同的长度。根据该第4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对角配置的一侧面抵接部和另一侧面抵接部各自的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相同的长度,所以能够使一侧面抵接部和另一侧面抵接部的接点平衡在对角方向上均衡。另外,由于能够使对一侧面的抵接力和对另一侧面的抵接力接近,所以也能够使对设备侧端子的抵接力平衡良好。
另外,在上述第3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的基础上,第5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的特征在于,对面配置的上述一侧面抵接部和上述另一侧面抵接部各自的上述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相同的长度。根据该第5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对面配置的一侧面抵接部和另一侧面抵接部各自的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相同的长度,所以能够使一侧面抵接部和另一侧面抵接部的接点平衡在对面方向上均衡。另外,由于能够使对一侧面的抵接力和对另一侧面的抵接力接近,所以也能够使对设备侧端子的抵接力平衡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主要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上表面的外观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电池组的前侧的外观的外观图。
图3是分解表示图1的电池组的整体的整体分解立体图。
图4是相对于电池主体已组装的图3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在下侧壳体收容有电池主体的图3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收容有电池主体的下侧壳体的内部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图1的(VII)-(VII)剖面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将图7的电池组沿中心左右方向剖切的剖面的剖面立体图。
图9是放大表示作为充放电端子以及信号端子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10是从前侧观察图9的端子的俯视图。
图11是从后侧观察图9的端子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图9的端子的左侧面的左视图。
图13是表示图9的端子的右侧面的右视图。
图14是从上侧观察图9的端子的俯视图。
图15是从下侧观察图9的端子的仰视图。
图16是从后侧观察设置有图9的端子的电路基板的俯视图。
图17是从后侧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端子的俯视图。
图18是从后侧观察第3实施方式的端子的俯视图。
图19是从后侧观察第4实施方式的端子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电池组安装于充电器的连接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电池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11...壳体,12...下侧壳体,121...内部底面,13...螺钉孔,14...排水孔,15...支承凸棱,16...抑制凸棱,18...开口端缘,181...嵌合凹槽,19...螺钉部件,21...上侧壳体,22...螺钉凸起,231、232...滑动引导部,233...凹部,241...充放电端子用狭缝,242...信号端子用狭缝,243、244...引导狭缝,261...钩用开口部,262...操作用开口部,28...开口端缘,281...嵌合凸条部,30...电池主体,31...电池部,33...电池单元,331...第1电池单元,332...第2电池单元,333...第3电池单元,334...第4电池单元,335...第5电池单元,34...正电极,35...负电极,36...绝缘片,37...导线板,371...第1导线板,372...第2导线板,373...第3导线板,374...第4导线板,375...第5导线板,376...第6导线板,38...缓冲垫,41...控制部,42...电路基板,44...充放电端子,441...正连接用端子,442...负连接用端子,46...信号端子,461...第1信号端子,462...第2信号端子,463...第3信号端子,464...第4信号端子,50...电池单元托架,51...外缘体,52...基板合体部,521...前侧卡定钩,522...后侧卡定钩,60...电池单元收容部,61...收容划分部,63...电池单元保持部,70...凸形钩机构,71...钩形构造体,72...钩部,73...操作部,80、80A、80B、80C...端子(电池侧端子),81...三边支承基体,83...后侧壁,831...右端缘,832...左端缘,84...电路接点部,85...右侧壁,86...电路接点部,87...左侧壁,88...电路接点部,90...延伸部,901...右侧延伸部,902...左侧延伸部,91...接点形成部,911...右侧接点形成部,912...左侧接点形成部,92...延伸支承部,921...右侧延伸支承部,922...左侧延伸支承部,93、93C...右侧板簧接点部,94、93A、94B...右上板簧接点部,941、951、971、981...接近倾斜部,945、955、975、985...电接点,95、95A、95B...右下板簧接点部,96、96C...左侧板簧接点部,97、97A、97B...左上板簧接点部,98、98A、98B...左下板簧接点部,941、951、971、981...接近倾斜部,942、952、972、982...纳入引导部,945、955、975、985...电接点,100...充电器,101...电池组安装部,102...设备侧端子,103...正端子,104...负端子,105...收发端子,106...第1收发端子,107...第2收发端子,108...第3收发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6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附图标记10是与本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相当的电池组。该电池组10是通过在例如以电动驱动器为代表的各种电动工具的工具主体滑动而能够装卸地构成的充电式电池。安装于工具主体的电池组10作为电动工具的电源发挥功能。因此,对于电池组10而言,若充电量减少则将其从工具主体取下并安装于充电器进行充电。由该充电器完成了充电的电池组10作为电动工具的驱动电源而再次安装于工具主体。此外,这些工具主体、充电器相当于本发明的设备主体。即,图1是表示主要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的上表面的外观的外观图。图2是表示图1的电池组10的前侧的外观的外观图。图3是分解表示图1的电池组10的整体的整体分解立体图。图4是相对于电池主体30已组装的图3的电池组10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在下侧壳体12收容有电池主体30的图3的电池组10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收容有电池主体30的下侧壳体12的内部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图1的(VII)-(VII)剖面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将图7的电池组10沿中心左右方向剖切的剖面的剖面立体图。此外,附图中规定的电池组10的前侧,是以基于该电池组10的滑动安装方向的方向设定的。另外,附图中规定的电池组10的上侧,是以基于该电池组10安装于未图示的工具主体的方向的方向设定的。
如图1~图8所示,电池组10大致具备壳体11、装置于该壳体11的内部的电池主体30(参照图4等)。壳体11作为构成电池组10的外装并内置电池主体30的框体发挥功能。该壳体11构成为具有上下分割为两半的构造。该壳体11是将下侧壳体12和上侧壳体21在上下方向上合体而构成的。合体后的下侧壳体12和上侧壳体21经由图3所示的螺钉部件19而保持为合体状态。这样合体而成的壳体11在内部形成能够装置电池主体30的箱形空间。
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下侧壳体12形成为上表面开口的大致箱形。该下侧壳体12呈主要收容下文进行说明的电池主体30的电池部31的大致箱形。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下侧壳体12形成为具有能够将沿前后方向并列的五个电池单元33收容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的尺寸。换句话说,下侧壳体12形成为:相对于电池主体30的电路基板42(控制部41)从下侧壳体12的收容区域向上侧突出。
如图4所示,在该下侧壳体12的侧面角缘,设置有用于固定螺钉的螺钉孔13。另外,在左右两侧的内部侧面,设置有支承凸棱15和抑制凸棱16。支承凸棱15形成为以大致矩形突出的形状。该支承凸棱15设定于与设置于电池单元托架50的间隙部形状嵌合来限制下侧壳体12的内部的电池单元托架50的前后方向的移动的部分。另外,抑制凸棱16形成为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凸条突出的形状。该抑制凸棱16是以将导线板37朝向电池单元33侧压紧的方式与导线板37抵接的凸棱。该抑制凸棱16设定为随着朝向下侧而与导线板37抵接的范围扩大。此外,下文中也进行说明,配置于电池部31的上侧的控制部41收容于接下来进行说明的上侧壳体21。
如图3所示,上侧壳体21配置于下侧壳体12的上侧。该上侧壳体21通过螺钉部件19而被螺旋固定从而与下侧壳体12成为一体。换句话说,在上侧壳体21,设置有供穿过下侧壳体12的螺钉孔13的螺钉部件19旋合的螺钉凸起22。该上侧壳体21形成为能够将下文中进行说明的电池主体30的控制部41收容的下表面开口的大致箱形。
上侧壳体21构成使电池组10滑动安装于设备主体(电动工具的工具主体、充电器)时的连接侧的外装。在上侧壳体21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左右成对的滑动引导部231、232。该滑动引导部231、232引导该电池组10相对于工具主体等设备主体的滑动安装。因此,滑动引导部231、232形成为以沿能够滑动安装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朝向左右两侧伸出的凸缘形状。在该滑动引导部231、232分别设置有凹部233。该凹部233具有下述功能:在将电池组10安装于电动工具的情况下,缓冲因电动工具驱动而产生的振动向电池单元33传递。另外,在上侧壳体21,以能够与设备主体侧的端子电连接的方式形成有下文中进行说明的充放电端子44以及信号端子46。即,在上侧壳体21设置有充放电端子用狭缝241和信号端子用狭缝242。这些狭缝241、242以能够供呈板形的凸形外部端子插入的方式形成。另外,在该上侧壳体21设置有用于使电池组10滑动安装于设备主体的引导狭缝243、244。
另外,在该上侧壳体21设置有钩用开口部261以及操作用开口部262。钩用开口部261是能够使凸形钩机构70的钩部72向外部突出的开口部。从钩用开口部261突出的钩部72相对于外部的未图示的电动工具或者充电器的凹形部卡合。操作用开口部262是使上述凸形钩机构70的操作部73能够向外部露出的开口部。能够从操作用开口部262被操作的操作部73能够通过用户对从钩用开口部261向外部突出的钩部72的卡合进行解除操作。
凸形钩机构70具有在使电池组10相对于设备主体滑动安装的情况下相对于该设备主体能够取下地卡定的构造。即,如图3等所示,凸形钩机构70具备:具备钩形状以及搭指形状的钩形构造体71;以及将该钩形构造体71向卡定方向施力的施力弹簧75。该钩形构造体71具备上述的钩部72和操作部73。这样构成的凸形钩机构70基于施力弹簧75的作用力而自动地使钩部72卡定于设备主体的凹形部分。另外,若克服施力弹簧75的作用力对操作部73进行拉下操作,则能够解除钩部72相对于设备主体的凹形部分的卡定,能够使电池组10滑动而从设备主体取下。
将配置于上侧的上侧壳体21通过螺钉部件19螺旋固定于如上述那样形成的下侧壳体12而构成壳体11。对于这样与下侧壳体12合体的上侧壳体21和下侧壳体12之间的关系,设置有使相互的合体状态更稳固的构造。即,如图7以及图8中的空心圆的图所示,在下侧壳体12的朝向上侧开口的开口端缘18,沿该开口端缘18设置有嵌合凹槽181。该嵌合凹槽181在开口端缘18的板厚方向的中央位置沿开口端缘18设置。因此,该嵌合凹槽181以遍及下侧壳体12的前后左右的开口端缘18的全部的方式设置。该嵌合凹槽181的凹槽宽度以开口端缘18的板厚的大致3分之1设定。另外,嵌合凹槽181的凹槽深度设定为与开口端缘18的板厚大致相同。
与此相对,在上侧壳体21的朝向下侧开口的开口端缘28,设置有相对于该嵌合凹槽181嵌合的嵌合凸条部281。该嵌合凸条部281遍及该上侧壳体21的前后左右的开口端缘28的全部而设置,形成为具有与设置于下侧壳体12的嵌合凹槽181的深度相对应的突出宽度和突出长度。具体而言,该嵌合凸条部281的突出宽度以开口端缘28的板厚的大致3分之1设定。另外,嵌合凸条部281的突出长度设定为与开口端缘28的板厚大致相同。
因这样的设定特征而嵌合的嵌合凹槽181与嵌合凸条部281的关系使相互的开口端缘18、28彼此稳固地结合。换句话说,即使上侧壳体21对下侧壳体12相对地施加负载、或下侧壳体12对上侧壳体21相对地施加负载,也能够较强地抑制相互的相对错位。
接下来,对装置于上述壳体11的内部的电池主体30进行说明。电池主体30装置于上述壳体11的内部。该电池主体30具有作为成为充电式电池的电池组10的各种功能。如图4等所示,该电池主体30具备电池部31和控制部41。如图3所示,电池部31具备5节电池单元33(331、332、333、334、335)。该电池单元33是广泛利用的能够充放电的电池单元,外形形成为圆柱形状。该电池单元33从前侧起按顺序为第1电池单元331、第2电池单元332、第3电池单元333、第4电池单元334、第5电池单元335。该5节电池单元33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置方式在前后方向并列。因此,5节电池单元33的正电极34和负电极35配置于左右两侧端。此外,如图3所示,在各个正电极34安装有绝缘片36。
在该5节电池单元33的左右两端的电极34、35,设置有用于将相互的电极34、35彼此电连接的导线板37(371、372、373、374、375、376)。即,如图3所示,在电池单元33的左右两端的电极34、35,分别通过焊接结合有第1导线板371、第2导线板372、第3导线板373、第4导线板374、第5导线板375、第6导线板376。这些导线板37(371、372、373、374、375、376)相当于本发明的电极部件。此外,该5节电池单元33由下文中详述的电池单元托架50保持。另外,图示的附图标记38是敷设于成为下侧壳体12的内表面的内部底面121的缓冲垫。该缓冲垫38具有由具有弹性的树脂成形而成的片形状。该缓冲垫38以达到电池单元33并列的前后方向的范围的方式形成。该缓冲垫38以留出下文中详述的电池单元托架50的电池单元保持部63的配设位置的方式具有适当的间隔而设置。
控制部41配置于电池部31的上侧。该控制部41具有进行各种控制处理的电路基板42。对于电路基板42而言,装备有微机,经由所结合的导线板37来监视电池单元33的状态并进行与充放电相关的控制。因此,该电路基板42与安装于5节电池单元33的左右两端的电极34、35的导线板37的上端电连接。具体而言,这些导线板37(371、372、373、374、375、376)的上端通过焊接与电路基板42结合。这些导线板37通过焊接而与电池单元33的电极34、35和电路基板42结合。
在电路基板42的上表面,设置有充放电端子44和信号端子46。这些充放电端子44和信号端子46下文中进行详述,是如图20所示那样与充电器10电连接的端子。这些充放电端子44和信号端子46通过将下文中进行说明的端子80安装于电路基板42而设定。该放电端子44在将电池组10作为电源安装于工具主体(设备主体)的情况下作为放电用端子发挥功能。另外,充放电端子44在将电池组10安装于充电器(设备主体)的情况下作为充电用端子发挥功能。因此,该充放电端子44具备:与设备主体侧的正端子连接的正连接用端子441;和与设备主体侧的负端子连接的负连接用端子442。这些正连接用端子441以及负连接用端子442两者都是使两个端子沿前后方向并列设置。
信号端子46设置有4个。上述3个信号端子46的各个在电池组10安装于设备主体时,作为与该设备主体之间发送接收相互的信息的端子而构成。即,第1信号端子461是对所连接的充电器发送充电结束信号的信号端子。具体而言,在电路基板42判断为电池单元33的电压成为任意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该第1信号端子461以使所连接的充电器的充电控制强制停止的方式,向所连接的充电器发送充电结束信号。另外,第2信号端子462是始终向充电器发送电池单元33的温度的监视电压信息的信号端子。具体而言,在电池单元33的温度达到异常温度的情况下,该第2信号端子462判断为电池单元33的温度达到异常温度而以使充电器的充电控制停止的方式向所连接的充电器发送监视电压信息。另外,第3信号端子463是对所连接的充电器发送过充电防止信号的信号端子。具体而言,在无法通过上述的第1信号端子461使充电器的充电控制停止的情况下,该第3信号端子463以使充电器的充电控制停止以便电池组10不会过充电的方式,向与该第3信号端子463连接的充电器发送过充电防止信号。另外,第4信号端子464是对所连接的工具主体发送过放电防止信号的信号端子。具体而言,在电路基板42判断为电池单元33的电压成为任意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该第4信号端子464以使所连接的工具主体的放电控制强制停止的方式,向所连接的工具主体发送放电停止信号。此外,在上述的6个并列配置的信号端子46彼此之间,以越是不希望电连接的信号端子46彼此之间越尽可能远离的方式排列。另外,利用上述信号端子46发送接收的信息不限定为上述内容,只要是与电池组10、设备主体相关的适当的信息便可以。另外,所发送接收的信号是基于电路基板42的控制处理的信息。
电池单元托架50作为为了使5节电池单元33(331、332、333、334、335)收容保持于下侧壳体12的内部而将该5节电池单元33汇集为一个的托架而构成。该电池单元托架50由适当的塑料树脂成形。该电池单元托架50大致具备:成为作为电池单元托架50的骨架的外缘体51;和被该外缘体51支承并收容电池单元33的电池单元收容部60(601、602、603、604、605)。
外缘体51具有承受来自壳体11的支承的构造,并具有支承电池单元收容部60的构造。该外缘体51对形成电池单元收容部60的收容划分部61进行支承。在该外缘体51设置有基板合体部52。基板合体部52是电池单元托架50相对于上述电路基板42卡定的部分,具有用于与上述电路基板42卡定的前侧卡定钩521以及后侧卡定钩522。这样,具有前侧卡定钩521和后侧卡定钩522的基板合体部52以使电池单元托架50和电路基板42成为一体的方式使它们合体。
电池单元收容部60收容5节电池单元33(331、332、333、334、335)。因此,电池单元收容部60形成为能够收容电池单元33的空间。在该电池单元收容部60设置有对所收容的电池单元33进行保持的电池单元保持部63。该电池单元保持部63通过按压电池单元33的外周面,来把持该电池单元33。
然而,上述的充放电端子44以及信号端子46分别通过在电路基板42安装成为相同的构成部件的端子80来进行设定。图20的剖视图中,表示在作为设备主体的充电器100安装电池组10的连接位置的剖面。如图20所示,在充电器100设置有用于使上述的电池组10滑动安装的电池组安装部101。在该电池组安装部101设置有能够与充放电端子44以及信号端子46连接的设备侧端子102。该设备侧端子102大致具备正端子103、负端子104、收发端子105。正端子103与作为电池组10的充放电端子44的正连接用端子441连接。负端子104与作为电池组10的充放电端子44的负连接用端子442连接。另外,收发端子105设置有3个,具有第1收发端子106、第2收发端子107以及第3收发端子108。第1收发端子106与第1信号端子461连接。第2收发端子107与第2信号端子462连接。第3收发端子108与第3信号端子463连接。此外,在该充电器100未设置与设置于电池组10的第4信号端子464连接的收发端子。此外,设置于该充电器100的电池组安装部101的正端子103、负端子104、以及第1~第3收发端子106~108全部并列配置。另外,在该充电器100的电池组安装部101,设置有成为上述的电池组10的滑动引导部231、232的插入对象的引导部111、112。
接下来,参照图9~图16对成为上述的充放电端子44以及信号端子46的端子80进行说明。此外,充放电端子44(正连接用端子441、负连接用端子442)以及信号端子46(第1~第4信号端子461~464)相互通过在电路基板42设置6个相同结构的端子80而构成。即,图9是放大表示成为充放电端子44以及信号端子46的端子80的立体图。图10是从前侧观察图9的端子80的俯视图。图11是从后侧观察图9的端子80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图9的端子80的左侧面的左视图。图13是表示图9的端子80的右侧面的右视图。图14是从上侧观察图9的端子80的俯视图。图15是从下侧观察图9的端子80的仰视图。图16是从后侧观察设置有图9的端子80的电路基板42的俯视图。
该端子80相当于本发明的电池侧端子。该端子80通过对具有通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切削加工以及折弯加工而成形。即,如图9~图16所示,端子80大致具有三边支承基体81和接点形成部91。三边支承基体81主要成为设置于电路基板42的端子80的支承构造。因此,三边支承基体81能够设置于电路基板42,并且具有用于构成端子80的刚性。
从上面以及下面观察,三边支承基体81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那样形成为具有“コ”字状的三边。即,三边支承基体81具有配置于后侧的后侧壁83、配置于右侧的右侧壁85、以及配置于左侧的左侧壁87。后侧壁83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壁形状。因此,后侧壁83形成为面向前后方向的壁形状。在该后侧壁83的下端,设置有进一步向下侧突出的电路接点部84。该电路接点部84成为与电路基板42电连接的接点构造。因此,后侧壁83的下端缘与电路基板42的上表面抵接。
在后侧壁83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右侧壁85和左侧壁87。即,右侧壁85以从后侧壁83的右端缘831向前侧突出的方式与右端缘831连接而设置。另外,同样地,左侧壁87以从后侧壁83的左端缘832向前侧突出的方式与左端缘832连接设置。右侧壁85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壁形状。因此,右侧壁85成为面对左右方向的壁形状。在该右侧壁85的下端设置有进一步向下侧突出的电路接点部86。该电路接点部86成为与电路基板42电连接的接点构造。因此,右侧壁85的下端缘与电路基板42的上表面抵接。另外,左侧壁87也与右侧壁85相同,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壁形状。因此,左侧壁87也成为面对左右方向的壁形状。在该左侧壁87的下端设置有进一步向下侧突出的电路接点部88。该电路接点部88成为与电路基板42电连接的接点构造。因此,左侧壁87的下端缘与电路基板42的上表面抵接。
像这样构成的三边支承基体81由于被电路基板42支承的下端缘形成为“コ”字状,所以以被电路基板42面支承的方式起作用而提高三边支承基体81的刚性。另外,电路接点部84、86、88以埋入电路基板42的方式与电路基板42一体化。像这样与电路基板42一体化了的三边支承基体81的下端缘使形成为“コ”字状的三边与电路基板42抵接。由此,该三边支承基体81以被电路基板42面支承的方式起作用,而被电路基板42稳固地支承。另外,由于三边支承基体81的三边分别被电路基板42支承,所以也提高了该三边支承基体81本身的刚性。
在三边支承基体81中的右侧壁85和左侧壁87上,分别经由向上侧延伸的延伸部90而设置有接点形成部91。此外,在该三边支承基体81的后侧壁83未设置这样的延伸部90。
延伸部90(901、902)以从右侧壁85和左侧壁87分别向上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即,右侧延伸部901通过使右侧壁85向后侧倾斜并且向上侧延伸而形成。另外,左侧延伸部902通过使左侧壁87向后侧倾斜并且向上侧延伸而形成。因此,右侧延伸部901和左侧延伸部902形成为具有沿与延伸的下侧的右侧壁85和左侧壁87大致相同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壁形状。换句话说,这些右侧延伸部901和左侧延伸部902沿插入方向形成为面对称。在这些右侧延伸部901和左侧延伸部902的上侧设置有后述的接点形成部91(911、912)。
在上述的延伸部90(901、902)的上侧,连接设置有接点形成部91(911、912)。具体而言,在右侧延伸部901的上侧,连接设置有右侧接点形成部911。另外,在左侧延伸部902的上侧,连接设置有左侧接点形成部912。该右侧接点形成部911和左侧接点形成部912是相互对置配置的端子。换句话说,右侧接点形成部911相当于本发明的一侧面抵接部。该右侧接点形成部911被设定为与作为上述的设备侧端子102的平板形的一侧面的右侧面抵接而成为电接点的部分。另外,左侧接点形成部912相当于本发明的另一侧面抵接部。该左侧接点形成部912被设定为与作为上述的设备侧端子102的平板形的另一侧面的左侧面抵接而成为电接点的部分。换句话说,左侧接点形成部912抵接于与右侧接点形成部911所抵接的设备侧端子102的右侧面相反的一侧的左侧面。
然而,对于这些右侧接点形成部911和左侧接点形成部912而言,除了与下文中详述的板簧接点部94(941、942)相关的设定事项之外的大体结构形成为大致相同。即,这些接点形成部91(911、912)大致具备延伸支承部92(921、922)和板簧接点部93、96。延伸支承部92形成为从延伸部90(901、902)的上端向上侧延伸。该延伸支承部921、922也与延伸部901、902相同,形成为经由延伸部901、902从右侧壁85以及左侧壁87向上侧延伸。个别地具体而言,右侧延伸支承部921以从右侧延伸部901的上端向铅垂方向上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左侧延伸支承部922以从左侧延伸部902的上端向铅垂方向上侧延伸的方式形成。这些右侧延伸支承部921和左侧延伸支承部922以相互平行配置的方式延伸。
在这些右侧延伸支承部921和左侧延伸支承部922,设置有向前侧呈带状地延伸的右侧板簧接点部93和左侧板簧接点部96。换句话说,延伸支承部92(921、922)具有作为对向前侧延伸的右侧板簧接点部93和左侧板簧接点部96进行支承的后端侧的支柱的功能。换句话说,在右侧延伸支承部921设置有向前侧延伸的右侧板簧接点部93。另外,在左侧延伸支承部922设置有向前侧延伸的左侧板簧接点部96。这些呈带状地延伸的板簧接点部93、96被分割为上下两层而向前侧呈带状地延伸。具体而言,右侧板簧接点部93由成为被分割为两层的上侧的右上板簧接点部94和成为被分割为两层的下侧的右下板簧接点部95构成。另外,左侧板簧接点部96由成为被分割为两层的上侧的左上板簧接点部97和成为被分割为两层的下侧的左下板簧接点部98构成。这些具有两层分割构造的右侧板簧接点部93和左侧板簧接点部96分别具体地如下形成。即,右上板簧接点部94和右下板簧接点部95分别大概具有接近倾斜部941、951和纳入引导部942、952。另外,左上板簧接点部97和左下板簧接点部98分别大概具有接近倾斜部971、981和纳入引导部972、982。
右上板簧接点部94和右下板簧接点部95的接近倾斜部941、951具有如下倾斜形状,即,以右侧延伸支承部921为后端侧支柱,随着朝向前侧延伸而朝向左侧板簧接点部96接近。与此相对,左上板簧接点部97和左下板簧接点部98的接近倾斜部971、981具有如下倾斜形状,即,以左侧延伸支承部922为后端侧支柱,随着朝向前侧延伸而朝向右侧板簧接点部93接近。这样,这些右侧板簧接点部93和左侧板簧接点部96的接近倾斜部941、951、971、981彼此的间隔形成为随着朝向前侧而接近。换句话说,接近倾斜部941、951、971、981彼此的对面间隔形成为随着朝向前侧而缩小。像这样随着朝向前侧而对面间隔缩小的接近倾斜部941、951、971、981彼此在其前端部分配置为相互如紧贴那样接近。像这样接近地配置的接近倾斜部941、951、971、981的前端部分彼此具有与插入的平板形的设备侧端子102接触的电接点945、955、975、985。
另外,这些右侧板簧接点部93和左侧板簧接点部96的纳入引导部942、952、972、982在接近配置的接近倾斜部941、951、971、981的前端部分彼此之间,具有供平板形的设备侧端子102容易插入的引导形状。即,该纳入引导部942、952、972、982以对面间隔随着朝向前侧而扩大的方式弯曲。像这样形成的纳入引导部942、952、972、982以使平板形的设备侧端子102的插入朝向接近倾斜部941、951、971、981所面对之间的方式进行引导。此外,从该接近倾斜部941、951、971、981向纳入引导部942、952、972、982切换的接近倾斜部941、951、971、981的前端部分被设定为上述的电接点945、955、975、985。
然而,上述的右侧接点形成部911和左侧接点形成部912构成为在形成电接点时以相互面对的方式配置。即,右侧板簧接点部93和左侧板簧接点部96构成为以相互面对的方式配置。更加详细而言,右上板簧接点部94和左上板簧接点部97以相互面对的方式配置。此处,右上板簧接点部94通过相对于平板形的设备侧端子102的抵接而产生电接点945,左上板簧接点部97通过相对于平板形的设备侧端子102的抵接而产生电接点975。并且,右下板簧接点部95和左下板簧接点部98也以相互面对的方式配置。此处,右下板簧接点部95通过相对于平板形的设备侧端子102的抵接而产生电接点955,左下板簧接点部98通过相对于平板形的设备侧端子102的抵接而产生电接点985。换句话说,相互面对的右侧接点形成部911和左侧接点形成部912具有构成电接点945、975的上层接点部分、和构成电接点955、985的下层接点部分。这样,相互面对的右侧接点形成部911和左侧接点形成部912构成为具有成为上层以及下层两层的两对接点构造。这样,右侧接点形成部911和左侧接点形成部912共产生4点电接点945、955、975、985。
此外,这些电接点945、955、975、985相当于端子的抵接位置。换句话说,这些电接点945、955、975、985的上下方向的范围相当于本发明的端子所抵接的接点范围。此处,这些电接点945、955、975、985的上下方向的接点范围取决于右上板簧接点部94的上下方向的接触长度、左上板簧接点部97的上下方向的接触长度、右下板簧接点部95的上下方向的接触长度、以及左下板簧接点部98的上下方向的接触长度。此处,这些电接点945、955、975、985的范围(接点范围)以用于构成该范围的弹簧接点部94、95、97、98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来作为接触长度而取决于该长度。
因此,电接点945的上下方向的接点范围取决于右上板簧接点部94的上下方向的(接触)长度“K1”。另外,电接点955的上下方向的范围取决于右下板簧接点部95的上下方向的(接触)长度“K2”。另外,电接点975的上下方向的接点范围取决于左上板簧接点部97的上下方向的(接触)长度“K3”。另外,电接点985的上下方向的接点范围取决于左下板簧接点部98的上下方向的(接触)长度“K4”。
构成这些电接点945、955、975、985的上下方向的范围的、各板簧接点部94、95、97、98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1”、“K2”、“K3”、“K4”的设定事项如下所述。
即,构成电接点945的接点范围的右上板簧接点部94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1”被设定为比与其对面配置的构成电接点975的接点范围的左上板簧接点部97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3”长的长度。换句话说,右上板簧接点部94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1”和与其对面配置的左上板簧接点部97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3”被设定为互不相同的长度。另外,构成电接点955的接点范围的右下板簧接点部95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2”被设定为比与其对面配置的构成电接点985的接点范围的左下板簧接点部98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4”短的长度。换句话说,右下板簧接点部95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2”和与其对面配置的左下板簧接点部98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4”被设定为互不相同的长度。此外,右上板簧接点部94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1”被设定为比右下板簧接点部95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2”长的长度。
此处,构成电接点945的接点范围的右上板簧接点部94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1”相比于与其对角配置的构成电接点985的接点范围的左下板簧接点部98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4”,被设定为相同的长度。另外,构成电接点975的接点范围的左上板簧接点部97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3”相比于与其对角配置的构成电接点955的接点范围的右下板簧接点部95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2”,被设定为相同的长度。换句话说,右上板簧接点部94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1”和与其上下并列的右下板簧接点部95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2”被设定为互不相同的长度。另外,左上板簧接点部97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3”和与其上下并列的左下板簧接点部98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4”被设定为互不相同的长度。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能够起到如下作用效果。即,根据上述的电池组10,右上板簧接点部94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1”(电接点945的接点范围)和左上板簧接点部97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3”(电接点975的接点范围)被设定为互不相同的长度。由此,在使右上板簧接点部94和左上板簧接点部97双方分别抵接于设备侧端子102的两侧面的情况下,即使有时因从外部施加冲击、振动而使端子80共振,也能够防止所抵接的电接点945和电接点975双方均同时共振。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确保设备侧端子102的两侧面中的任一侧面的电接点945、975,所以能够使(电池侧)端子80与设备侧端子102的电连接更加可靠。另外,与此相同,右下板簧接点部95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2”(电接点955的接点范围)和左下板簧接点部98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4”(电接点985的接点范围)被设定为互不相同的长度。由此,在使右下板簧接点部95和左下板簧接点部98双方分别抵接于设备侧端子102的两侧面的情况下,即使有时因从外部施加冲击、振动而使端子80共振,也能够防止所抵接的电接点955和电接点985双方均同时共振。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确保设备侧端子102的两侧面中的任一侧面的电接点955、985,所以能够使(电池侧)端子80与设备侧端子102的电连接更加可靠。
另外,根据上述的电池组10,对于右上板簧接点部94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1”和右下板簧接点部95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2”而言,彼此的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不同的长度。另外,对于左上板簧接点部97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3”和左下板簧接点部98的上下方向的长度“K4”而言,彼此的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不同的长度。由此,能够使电池侧端子与设备侧端子的电连接越发可靠。
另外,根据上述的电池组10,由于对角配置的右上板簧接点部94和左下板簧接点部98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1”以及“L4”成为相同的长度,对角配置的左上板簧接点部97和右下板簧接点部95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3”以及“L2”成为相同的长度,所以能够使电接点相对于设备侧端子102的平衡在对角方向上均衡。另外,也能够使设备侧端子102的两表面的抵接力平衡良好地均衡。
另外,如图16所示,通过将成为相同的构成部件的端子80安装于电路基板42,能够成为充放电端子44以及信号端子46。此处,由于提高了端子80被上述的三边支承基体81支承的刚性,所以与以往相比能够缩小用于配设端子80的范围。该电路基板42中,能够利用基板合体部52(521、522)来进行电路基板42的一体化,而能够实现该电路基板42的前侧空间的简化。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7~图19对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的变形例即第2~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的第2~第4实施方式中,仅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中的上述端子80中的、右上板簧接点部94、右下板簧接点部95、左上板簧接点部97、左下板簧接点部98的各长度不同。因此,以下的说明中,仅对这些端子80A~80C的各板簧接点部94、95、997、98的各长度进行说明,除此以外的结构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端子80的结构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17的俯视图是从后侧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端子80A的图。该第2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端子80比较,板簧接点部94、95、97、98的各长度不同。即,构成电接点945的接点范围的右上板簧接点部94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1”相比于与其对面配置的构成电接点975的接点范围的左上板簧接点部97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3”,被设定为相同的长度。另外,构成电接点955的接点范围的右下板簧接点部95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2”相比于与其对面配置的构成电接点985的接点范围的左下板簧接点部98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4”,被设定为相同的长度。此外,右上板簧接点部94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1”被设定为比右下板簧接点部95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2”长的长度。
此处,构成电接点945的接点范围的右上板簧接点部94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1”被设定为比与其对角配置的构成电接点985的接点范围的左下板簧接点部98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4”长的长度。另外,构成电接点975的接点范围的左上板簧接点部97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3”被设定为比与其对角配置的构成电接点955的接点范围的右下板簧接点部95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2”长的长度。
像这样构成的端子80B中,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端子80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只是,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端子80中对角配置的板簧接点部彼此成为相同的长度,但该第2实施方式的端子80A中对面配置的板簧接点部彼此成为相同的长度,所以起到如下的作用效果。即,根据设置有该第2实施方式的端子80A的情况,对面配置的右上板簧接点部94和左上板簧接点部97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1”以及“L3”成为相同的长度,对面配置的右下板簧接点部95和左下板簧接点部98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2”以及“L4”也成为相同的长度,所以能够使电接点相对于设备侧端子102的平衡在对面方向上均衡。另外,也能够使设备侧端子102的两表面的抵接力平衡良好地均衡。
[第3实施方式]
图18的俯视图是从后侧观察第3实施方式的端子80B的图。该第3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端子80比较,也是板簧接点部94、95、97、98的各长度不同。即,构成电接点945的接点范围的右上板簧接点部94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M1”被设定为比与其对面配置的构成电接点975的接点范围的左上板簧接点部97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M3”长的长度。另外,构成电接点955的接点范围的右下板簧接点部95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M2”被设定为比与其对面配置的构成电接点985的接点范围的左下板簧接点部98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M4”长的长度。此外,右上板簧接点部94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M1”相比于右下板簧接点部95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M2”,被设定为相同的长度。另外,左上板簧接点部96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M3”被设定为比右下板簧接点部96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M4”短的长度。
像这样构成的端子80B中,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端子80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像这样构成的端子80B中,对于板簧接点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的总和而言,右侧较长。因此,像这样构成的端子80B中,从左右平衡的观点来看上述的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端子80、80A比较有利。但是,像这样构成的端子80B中,从端子的成形的观点来看能够简化从而有利。
[第4实施方式]
图19的俯视图是从后侧观察第4实施方式的端子80C的图。该第4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端子80比较,仅在上侧1层构成板簧接点部93C、96C。此外,构成为:在该第3实施方式的端子80C中,仅留有第1实施方式的端子80的右上板簧接点部94以及左上板簧接点部97的结构,而削除右下板簧接点部95以及左下板簧接点部98的结构。此处,构成电接点945的接点范围的右上板簧接点部93C的上下方向的长度“N1”被设定为比与其对面配置的构成电接点975的接点范围的左上板簧接点部96C的上下方向的长度“N2”长的长度。
像这样构成的端子80C中,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端子80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只是,该第3实施方式的端子80C中,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端子80比较,仅是1层的结构。因此,与上述的第1~第3实施方式相比,从共振时确保电接点的观点来看存在不利的方面,但在能够提高通常时的通电性能的方面有利。
此外,本发明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中,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适当地变更位置来构成。即,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电池单元的个数被设定为5个,但作为本发明的电池单元的个数,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被设定为适当的个数。另外,也可以与像这样配设的电池单元的个数相应地决定导线板的配设数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充放电端子44在将电池组10作为电源安装于工具主体的情况下作为放电用端子发挥功能,在将电池组10安装于专用充电器的情况下作为充电用端子发挥功能。换句话说,充放电端子44是作为充电和放电这双方在用途方面共用的端子。然而,本发明的充放电端子并不限定为这样的共用端子的例子,作为各个放电用端子和充电用端子,也可以构成为区分各个用途的个体。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力收发、信号收发的连接端子构造,将电池组10侧设定为电池侧端子,将电动工具的工具主体、充电器等设备主体(例如图示附图标记100)侧设定为设备侧端子。此处,电池侧端子作为以上述的端子80、80A、80B、80C为代表的凹形连接端子而构成。换句话说,设备侧端子作为能够插入于这些凹形连接端子的板状的凸形连接端子而构成。然而,连接端子的凹凸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例子反转的对应关系。换句话说,设备侧端子也可以作为以上述的端子80、80A、80B、80C为代表的凹形连接端子而构成,电池侧端子也可以作为能够插入于凹形连接端子的板状的凸形连接端子而构成。这样的情况下,上述的端子80、80A、80B、80C设置在电动工具的工具主体、充电器等设备主体(图示附图标记100)侧。

Claims (5)

1.一种电动工具用电池组,相对于电动工具的工具主体、充电器等设备主体能够装卸,
上述电动工具用电池组的特征在于,
设置有与平板形的设备侧端子电连接的电池侧端子,
上述电池侧端子具有:
一侧面抵接部,其与上述设备侧端子的上述平板形的一侧面抵接而构成电接点;以及
另一侧面抵接部,其与成为和上述设备侧端子的上述平板形的上述一侧面相反的侧面的另一侧面抵接而构成电接点,
上述一侧面抵接部所抵接的接点范围和上述另一侧面抵接部所抵接的接点范围被设定为互不相同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成对的上述一侧面抵接部和上述另一侧面抵接部设置有两对,
与上述一侧面抵接的两个上述一侧面抵接部以及与上述另一侧面抵接的两个上述另一侧面抵接部中的、与任一个面抵接的两个面抵接部彼此的相互之间的上述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不同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成对的上述一侧面抵接部和上述另一侧面抵接部设置有两对,
与上述一侧面抵接的两个上述一侧面抵接部彼此的相互之间的上述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不同的长度,
与上述另一侧面抵接的两个上述另一侧面抵接部彼此的相互之间的上述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不同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对角配置的上述一侧面抵接部和上述另一侧面抵接部各自的上述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相同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工具用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对面配置的上述一侧面抵接部和上述另一侧面抵接部各自的上述接点范围的长度被设定为相同的长度。
CN201410130985.XA 2013-04-04 2014-04-02 电动工具用电池组 Active CN1041037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8795A JP6091968B2 (ja) 2013-04-04 2013-04-04 電動工具用電池パック
JP2013-078795 2013-04-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3798A true CN104103798A (zh) 2014-10-15
CN104103798B CN104103798B (zh) 2017-01-04

Family

ID=50434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0985.XA Active CN104103798B (zh) 2013-04-04 2014-04-02 电动工具用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77228B2 (zh)
EP (1) EP2787557B1 (zh)
JP (1) JP6091968B2 (zh)
CN (1) CN10410379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6144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株式会社牧田 充电装置用端子以及充电装置
CN109166994A (zh) * 2018-09-13 2019-01-08 宁波中鹏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65227A1 (de) * 2015-03-06 2016-09-07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Mehrfachstecker auf Schiene
DE102016203422A1 (de) * 2015-03-06 2016-09-08 Robert Bosch Gmbh Akkupack für eine Handwerkzeugmaschine
USD790453S1 (en) * 2015-08-06 2017-06-27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Battery pack
JP6699169B2 (ja) * 2015-12-28 2020-05-2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パックの製造方法
JP6743443B2 (ja) * 2016-03-24 2020-08-19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動工具
WO2018079722A1 (ja) * 2016-10-31 2018-05-03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パックを用いた電気機器、電気機器システム
US10903670B2 (en) * 2016-12-01 2021-01-26 Black & Decker Inc. Accessories with battery charger interface and battery pack interface
USD818948S1 (en) * 2017-03-09 2018-05-29 7Rdd Limited Battery pack
USD819562S1 (en) * 2017-03-09 2018-06-05 7Rdd Limited Battery pack
JP6848711B2 (ja) * 2017-06-16 2021-03-24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パック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EP3441193A1 (de) * 2017-08-08 2019-02-13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Akkueinheit mit verriegelungsmechanismus
DE102018206883A1 (de) * 2018-05-04 2019-11-07 Robert Bosch Gmbh Akkupack
KR20210025294A (ko) * 2019-08-27 2021-03-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커넥터
CN113681518A (zh) * 2020-05-18 2021-11-23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
KR20210148750A (ko) 2020-06-01 2021-12-08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클립 타입 커넥터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0149B1 (en) * 1999-08-19 2002-02-26 Makita Corporation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terminals for establishing electrical contact between a battery pack and an electrical device
JP2008010315A (ja) * 2006-06-29 2008-01-17 Makita Corp 手持式電動工具用電池パック
CN101140984A (zh) * 2006-09-07 2008-03-12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池组以及电池组与电动工具或充电器的组件
JP2008066144A (ja) * 2006-09-07 2008-03-21 Hitachi Koki Co Ltd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パックを用いた電動工具
CN201051541Y (zh) * 2007-05-08 2008-04-23 康联精密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装置
JP2011119075A (ja) * 2009-12-01 2011-06-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電池間接続装置
DE102010030723A1 (de) * 2009-07-24 2011-08-25 DENSO CORPORATION, Aichi-pref. Kartenrandverbinder und Verfahren zur Fertigung eines Kartenrandverbinders
CN102376922A (zh) * 2010-08-20 2012-03-1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具备防水结构的电池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15173U (zh) * 1988-01-29 1989-08-02
JP4181307B2 (ja) * 2001-01-19 2008-11-12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5197216B2 (ja) * 2008-08-05 2013-05-1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多接点端子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JP6016095B2 (ja) 2011-09-22 2016-10-2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接合方法及び接合部品
US9112292B2 (en) 2012-03-16 2015-08-18 Makita Corporation Terminal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0149B1 (en) * 1999-08-19 2002-02-26 Makita Corporation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terminals for establishing electrical contact between a battery pack and an electrical device
JP2008010315A (ja) * 2006-06-29 2008-01-17 Makita Corp 手持式電動工具用電池パック
CN101140984A (zh) * 2006-09-07 2008-03-12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池组以及电池组与电动工具或充电器的组件
JP2008066144A (ja) * 2006-09-07 2008-03-21 Hitachi Koki Co Ltd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パックを用いた電動工具
CN201051541Y (zh) * 2007-05-08 2008-04-23 康联精密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装置
DE102010030723A1 (de) * 2009-07-24 2011-08-25 DENSO CORPORATION, Aichi-pref. Kartenrandverbinder und Verfahren zur Fertigung eines Kartenrandverbinders
JP2011119075A (ja) * 2009-12-01 2011-06-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電池間接続装置
CN102376922A (zh) * 2010-08-20 2012-03-1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具备防水结构的电池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6144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株式会社牧田 充电装置用端子以及充电装置
CN109166994A (zh) * 2018-09-13 2019-01-08 宁波中鹏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包
US10998573B2 (en) 2018-09-13 2021-05-04 Ningbo Zhongpeng Lithium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Lithium battery package
CN109166994B (zh) * 2018-09-13 2022-04-15 宁波中鹏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02369A1 (en) 2014-10-09
JP2014203662A (ja) 2014-10-27
JP6091968B2 (ja) 2017-03-08
CN104103798B (zh) 2017-01-04
US9577228B2 (en) 2017-02-21
EP2787557A1 (en) 2014-10-08
EP2787557B1 (en) 2018-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3798A (zh) 电动工具用电池组
CN104103783B (zh) 电动工具用电池组
JP2020513664A (ja) 拡張型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構造を有する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104103782A (zh) 电动工具用电池组
US20200127476A1 (en) Battery conn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912758B2 (en) Power storage apparatus, power storage system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power storage system by using the same
CN101901942B (zh) 2种方形充电电池的充电器
CN104779356A (zh) 电动工具用电池组
KR20180003562A (ko) 배터리 크러시 보호 시스템
CN101388443A (zh) 包括电联接装置的电池组及其制造方法
US20170025654A1 (en) Battery cell holder member
US20060208697A1 (en) Gangable charger
US20200036049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EP1536540A3 (en) Battery assembly and battery pack
CN106982398A (zh) 有源扬声器柱系统
CN109075282B (zh) 电池组
CN203674764U (zh) 充电器
CN102881847A (zh) 电池保持装置
JP3124307U (ja) 変換アダプター付き充電装置
JP6355557B2 (ja) 携帯型充電式電源装置
KR102565891B1 (ko) 배터리 팩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KR101284950B1 (ko) 끼움식으로 연결되는 전지셀 케이스
EP4148864A1 (en) Battery pack, electronic device and vehicle
KR20220127625A (ko) 대기노출 이동 및 사용환경에서의 각형 인산철배터리 조립체
KR101568322B1 (ko) 확장가능한 배터리셀 조립홀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