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3392A - 排阻器 - Google Patents

排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3392A
CN104103392A CN201310123851.0A CN201310123851A CN104103392A CN 104103392 A CN104103392 A CN 104103392A CN 201310123851 A CN201310123851 A CN 201310123851A CN 104103392 A CN104103392 A CN 104103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struction
removing device
resistive element
those
resistive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238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良才
黄湘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l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 Corp filed Critical Ali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1238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03392A/zh
Priority to TW102113303A priority patent/TWI5147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03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33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排阻器,包括多个电阻群组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电阻元件。所述多个电阻群组分别包括多个第一电阻元件,且各个第一电阻元件具有第一电阻值。第二电阻元件与所述多个电阻群组交错配置,其中第二电阻元件具有相异于第一电阻值的第二电阻值。

Description

排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排阻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提升信号传输品质的排阻器。
背景技术
随着制程的演进与技术的进步,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等电路组件的工作速率也越来越快。对于印刷电路板布局设计(Printed Circuit Board Layout Design)而言,电路组件的工作速率提升也意味着布局设计的困难度相对的增加。
电阻是电路设计中经常使用到的基本电子元件。在印刷电路板布局中,电阻可利用单电阻或是排阻的形式来实现。其中,由于单电阻焊盘较大,故在高速信号传输时很容易造成信号的损耗,进而使得信号传输品质降低。此外,相较于排阻而言,使用单电阻也会使得电路布局的走线长度增长,导致印刷电路板的面积增大。
因此,在高速电路的布局中,一般会采用4输入引脚(pin)-4输出引脚的排阻。此类型的排阻通常包含有4个电阻值相同的电阻元件,藉以提供两组高速信号的信号传输路径,其中由于各个电阻元件之间的距离相当接近,因此可节省电路布局的面积。
然而,也因为各个电阻元件之间的距离相当接近,当高速信号传递时,在各个电阻元件所提供的信号传输路径之间也很容易发生串音干扰(cross-talk)的问题。此外,对于高速信号而言,在此类型排阻器中并没有完整的接地信号可作为参考。而上述的问题皆会使得高速信号的传输品质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排阻器,其可有效地提升电路板上的信号传输品质。
本发明的排阻器包括多个电阻群组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电阻元件。所述多个电阻群组分别包括多个第一电阻元件,且各个第一电阻元件具有第一电阻值。第二电阻元件与所述多个电阻群组交错配置,其中第二电阻元件具有相异于第一电阻值的第二电阻值。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阻群组包括第一与第二电阻群组,其中第一与第二电阻群组分别包括二第一电阻元件。该第二电阻元件配置于第一与第二电阻群组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阻群组更包括第三电阻群组,其中第三电阻群组包括二第一电阻元件。该些第二电阻元件其中之一配置于第一与第二电阻群组之间,且第二电阻元件其中之另一配置于第二与第三电阻群组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排阻器更包括多个输入引脚以及多个输出引脚。所述多个输入引脚分别耦接第一电阻元件以及第二电阻元件的一端。所述多个输出引脚分别耦接第一电阻元件以及第二电阻元件的另一端。第二电阻元件适于耦接至一接地端。
本发明的排阻器包括n+1个电阻群组以及n个第二电阻元件,其中n大于或等于1,且为正整数。各个电阻群组包括2个第一电阻元件,且各个第一电阻元件具有第一电阻值。各个第二电阻元件与各个电阻群组交错配置,其中各个第二电阻元件具有相异于第一电阻值的第二电阻值。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排阻器更包括3n+2个输入引脚以及3n+2个输出引脚。所述输入引脚分别耦接第一电阻元件以及第二电阻元件的一端。所述输出引脚分别耦接第一电阻元件以及第二电阻元件的另一端。
本发明的排阻器包括至少一个电阻群组以及多个第二电阻元件。电阻群组包括多个第一电阻元件,且各个第一电阻元件具有第一电阻值。所述多个第二电阻元件分别与电阻群组交错配置,其中各个第二电阻元件具有相异于第一电阻值的第二电阻值。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阻群组包括第一电阻群组。第一电阻群组包括二第一电阻元件,其中第一电阻群组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阻元件其中之一与其中之另一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阻群组更包括第二电阻群组。第二电阻群组包括二第一电阻元件,其中第二电阻群组配置于其中之另一第二电阻元件与所述多个第二电阻元件其中之又一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排阻器更包括多个输入引脚以及多个输出引脚。所述多个输入引脚分别耦接第一电阻元件以及第二电阻元件的一端。所述多个输出引脚分别耦接第一电阻元件以及第二电阻元件的另一端。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排阻器,所述的排阻器配置有多个具有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元件,且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元件之间是以交错排列的方式配置于排阻器中。在应用所述排阻器设计电路板的布线结构时,设计者可通过将具有第一电阻值的电阻元件耦接至对应的信号线并且将具有第二电阻值的电阻元件耦接至接地网络的配置方式,使得各组信号线之间的耦合现象被接地信号所屏蔽,进而抑制信号线之间的串音干扰并且使得信号传输的品质提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阻器的示意图。
图2为依照图1的一实施例的排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应用图2的排阻器的电路板的布线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依照图1的另一实施例的排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排阻器的示意图。
图6为依照图5的一实施例的排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应用图6的排阻器的电路板的布线结构示意图。
图8为依照图5的另一实施例的排阻器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10’:电路板
100、200、200_1~200_3、400、500、600、600_1~600_7、800:排阻器
110、210_1、210_2、410_1、410_2、410_3、510、610、810_1、810_2:电阻群组
112、212_1~212_4、412_1~412_6、512、612_1、612_2、812_1~812_4:第一电阻元件
120、220、420_1、420_2、520、620_1、620_2、820_1~820_3:第二电阻元件
GND:接地端
IP:输入引脚
OP:输出引脚
TL:信号线
TLP:信号线对
VIA:贯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排阻器,所述的排阻器配置有多个具有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元件,且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元件之间是以交错排列的方式配置于排阻器中。在应用所述排阻器设计电路板的布线结构时,设计者可通过将具有第一电阻值的电阻元件耦接至对应的信号线并且将具有第二电阻值的电阻元件耦接至接地网络的配置方式,使得各组信号线之间的耦合现象被接地信号(ground signal)所屏蔽,进而抑制信号线之间的串音干扰并且使得信号传输的品质提升。为了使本揭露的内容更容易明了,以下特举实施例作为本揭露确实能够据以实施的范例。另外,凡可能之处,在图式及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标号的元件/构件/步骤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阻器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排阻器100包括多个电阻群组110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电阻元件120。电阻群组110中包括多个第一电阻元件112,且各个第一电阻元件112具有第一电阻值。第二电阻元件120与电阻群组110交错配置,并且第二电阻元件120具有相异于第一电阻值的第二电阻值。
更具体地说,在排阻器100中,每n+1个电阻群组110会对应配置有n个第二电阻元件120,并且各个第二电阻元件120会与电阻群组110相互交错排列,其中n为正整数,且其数值可根据设计需求而更动。亦即,在排阻器100中,每两个电阻群组110之间即配置有一个第二电阻元件。
举例来说,以每个电阻群组110中包括2个第一电阻元件112为例,若n=1,则排阻器100会包括5个电阻元件112与120,其中各个电阻元件112与120由上至下(相对于图式所绘示的方向)的排列顺序为112→112→120→112→112;若n=2,则排阻器100会包括8个电阻元件112与120,其中各个电阻元件112与120由上至下的排列顺序为112→112→120→112→112→120→112→112,其余配置皆可以此类推。
为了更进一步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图2为依照图1的一实施例的排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应用图2的排阻器的电路板的布线结构示意图。
请先参照图2,排阻器200包括电阻群组210_1与210_2以及第二电阻元件220,其中电阻群组210_1与210_2分别包括两第一电阻元件212_1~212_2与212_3~212_4。此外,排阻器200还包括多个用以与外部电路相互耦接的输入引脚(pin)IP与输出引脚OP,其中各个输入引脚IP分别耦接第一电阻元件212_1~212_4及第二电阻元件220的一端,且各个输出引脚OP分别耦接第一电阻元件212_1~212_4及第二电阻元件220的另一端。换言之,在本实施例的配置下,排阻器200具有5引脚输入-5引脚输出的结构。
从排阻器200的具体应用观点来看,请同时参照图2与图3,电路板10的布线结构包括信号线对TLP、贯孔VIA、接地端GND、排阻器200_1~200_3以及其他电子元件(例如电容器、电感器或电晶体等)(未绘示)。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0例如为具有双层板结构的印刷电路板。每一信号线对TLP包括两条信号线TL,其中一个信号线对TLP可用以传递一组传输信号。贯孔VIA与接地端GND会相互电性连接以形成一接地网络,其中所述接地网络提供一接地信号作为电路板10上各个传输信号的参考。此外,排阻器200_1~200_3为图2所示的排阻器200在电路板10上的实体布线结构。
详细而言,设计者可根据需求而选用具有特定且非零的电阻值的电阻元件作为各个排阻器200_1~200_3中的第一电阻元件212_1~212_4,并且选用电阻值实质上等于0欧姆的电阻元件作为各个排阻器200_1~200_3中的第二电阻元件220。在实际的应用中,第二电阻元件220可利用低阻抗导线来实现,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此外,应注意的是,本领域通常知识者应可了解"电阻值实质上等于0欧姆"是指电阻值趋近于一甚小的数值,使得第二电阻元件220的两端可视为互相短路连接,而并非指第二电阻元件220的电阻值完全等于0。
在电路板10中,各个排阻器200_1~200_3的第一电阻元件212_1~212_4会分别通过对应的输入引脚IP与输出引脚OP耦接对应的信号线TL,藉以提供具有特定电阻值的信号传输路径。其中,一个电阻群组(如210_1或210_2)可作为一组传输信号的信号传输路径。另外,各个排阻器200_1~200_3的第二电阻元件220会分别通过对应的输入引脚IP与输出引脚OP耦接邻近的贯孔VIA或接地端GND,以共同耦接至接地网络。
根据上述的配置,由于在各个排阻器200_1~200_3中,每一组传输信号之间皆会间隔一个可视为短路到接地网络的第二电阻元件220,使得每一组传输信号之间的耦合现象会受到第二电阻元件220上的接地信号所屏蔽,进而抑制了传输信号之间的串音干扰。此外,在排阻器200_1~200_3中,每一组传输信号都可利用相邻的第二电阻元件220上的接地信号作为参考,使得传输信号较不易产生失真(distortion)的现象。再者,相较于传统的4输入引脚-4输出引脚的排阻器而言,由于本实施例的排阻器200仅增加了一个电阻元件,因此整体的体积并不会与传统的排阻器有太大的差异。
应注意的是,图3所绘示的电路板10的布线结构仅为示意本发明实施例的排阻器200的应用,其中电路板10上的各个电子元件间的相对配置实际上会根据电路设计者的设计考量而有所更动,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图4为依照图1的另一实施例的排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排阻器400包括电阻群组410_1~410_3以及第二电阻元件420_1与420_2,其中电阻群组410_1~410_3分别包括两第一电阻元件412_1~412_2、412_3~412_4以及412_5~412_6。此外,排阻器400同样包括多个输入引脚IP与输出引脚OP,其中各个输入引脚IP分别耦接第一电阻元件412_1~412_6及第二电阻元件420_1与420_2的一端,且各个输出引脚OP分别耦接第一电阻元件412_1~412_6及第二电阻元件420_1与420_2的另一端。
相较于图2的排阻器200而言,本实施例的排阻器400具有8引脚输入-8引脚输出的结构。除此之外,排阻器400在结构上与应用上的特性皆与排阻器200大致相同,故相同或相似部分请参照前述实施例,于此不再重复赘述。
根据图2与图4实施例所教示的内容,图1实施例所绘示的排阻器100的多种实施态样已经被充分地支持。于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自图1至图3实施例而自行推知其他不同引脚数目的排阻器架构,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实施态样。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排阻器的示意图。排阻器500包括至少一个电阻群组510以及多个第二电阻元件520。电阻群组510中包括多个第一电阻元件512,且各个第一电阻元件512具有第一电阻值。第二电阻元件520与电阻群组510交错配置,并且第二电阻元件520具有相异于第一电阻值的第二电阻值。
更具体地说,在排阻器500中,每n个电阻群组510会对应配置有n+1个第二电阻元件520,并且各个第二电阻元件520会与电阻群组510相互交错排列。亦即,在排阻器500中,每两个第二电阻元件520之间即配置有一个电阻群组510。
举例来说,以每个电阻群组510中包括2个第一电阻元件512为例,若n=1,则排阻器500会包括4个电阻元件512与520,其中各个电阻元件512与520由上至下(相对于图式所绘示的方向)的排列顺序为520→512→512→520;若n=2,则排阻器500会包括7个电阻元件512与520,其中各个电阻元件512与520由上至下的排列顺序为520→512→512→520→512→512→520,其于配置皆可以此类推。
为了更进一步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图6为依照图5的一实施例的排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应用图5的排阻器的电路板的布线结构示意图。
请先参照图6,排阻器600包括电阻群组610以及第二电阻元件620_1与620_2,其中电阻群组610包括两第一电阻元件612_1与612_2。此外,排阻器400还包括多个用以与外部电路相互偶接的输入引脚IP与输出引脚OP,其中各个输入引脚IP分别耦接第一电阻元件612_1与612_2以及第二电阻元件620_1与620_2的一端,且各个输出引脚OP分别耦接第一电阻元件612_1与612_2及第二电阻元件620_1与620_2的另一端。换言之,在本实施例的配置下,排阻器600具有4引脚输入-4引脚输出的结构。
从排阻器600的具体应用观点来看,请同时参照图6与图7,电路板10’的布线结构包括信号线TL、贯孔VIA、接地端GND、排阻器600_1~600_7以及其他电子元件(例如电容器、电感器或电晶体等)(未绘示)。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0’与前述图3实施例的电路板10大致相同,两者间的差异仅在于所应用的排阻器类型不同,故相同或相似的部分请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说明,于此不再赘述。此外,排阻器600_1~600_7为图6所示的排阻器600在电路板10’上的实体布线结构。
详细而言,设计者可根据需求而选用具有特定且非零的电阻值的电阻元件作为各个排阻器600_1~600_7中的第一电阻元件612_1与612_2,并且选用电阻值实质上等于0欧姆的电阻元件作为各个排阻器600_1~600_7中的第二电阻元件620。
在电路板10’中,各个排阻器600_1~600_7的第一电阻元件612_1与612_2会分别通过对应的输入引脚IP与输出引脚OP耦接对应的信号线TL,藉以提供具有特定电阻值的信号传输路径。其中,一个电阻群组(如610)可作为一组传输信号的信号传输路径。另外,各个排阻器600_1~600_7的第二电阻元件620_1与620_2会分别通过对应的输入引脚IP与输出引脚OP耦接邻近的贯孔VIA或接地端GND,以共同耦接至接地网络。
根据上述的配置,由于在各个排阻器600_1~600_7中,每一组传输信号的两侧都配置有可视为短路到接地网络的第二电阻元件620_1与620_2,使得各个排阻器600_1~600_7所对应的传输信号之间的耦合现象会受到第二电阻元件620_1与620_2上的接地信号所屏蔽,进而抑制了传输信号之间的串音干扰。此外,在排阻器600_1~600_7中,每一组传输信号都可利用相邻的第二电阻元件620_1与620_2上的接地信号作为参考,使得传输信号较不易产生失真(distortion)的现象。
应注意的是,图7所绘示的电路板10’的布线结构仅为示意本发明实施例的排阻器600的应用,其中电路板10’上的各个电子元件间的相对配置实际上会根据电路设计者的设计考量而有所更动,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图8为依照图5的另一实施例的排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8,排阻器800包括电阻群组810_1与810_2以及第二电阻元件820_1~820_3,其中电阻群组810_1与810_2分别包括两第一电阻元件812_1~812_2以及812_3~812_4。此外,排阻器400同样包括多个输入引脚IP与输出引脚OP,其中各个输入引脚IP分别耦接第一电阻元件812_1~812_4及第二电阻元件820_1~820_3的一端,且各个输出引脚OP分别耦接第一电阻元件812_1~812_4及第二电阻元件820_1~820_3的另一端。
相较于图6的排阻器600而言,本实施例的排阻器800具有7引脚输入-7引脚输出的结构。除此之外,排阻器800在结构上与应用上的特性皆与排阻器600大致相同,故相同或相似部分请参照前述实施例,于此不再重复赘述。
根据图6与图8实施例所教示的内容,图5实施例所绘示的排阻器500的多种实施态样已经被充分地支持。于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自图5至图8实施例而自行推知其他不同引脚数目的排阻器架构,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实施态样。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排阻器,所述的排阻器配置有多个具有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元件,且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元件之间是以交错排列的方式配置于排阻器中。在应用所述排阻器设计电路板的布线结构时,设计者可通过将具有第一电阻值的电阻元件耦接至对应的信号线并且将具有第二电阻值的电阻元件耦接至接地网络的配置方式,使得各组信号线之间的耦合现象被接地信号所屏蔽,进而抑制信号线之间的串音干扰并且使得信号传输的品质提升。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排阻器,包括:
多个电阻群组,分别包括多个第一电阻元件,且各该些第一电阻元件具有一第一电阻值;以及
至少一第二电阻元件,与该些电阻群组交错配置,其中该至少一第二电阻元件具有相异于该第一电阻值的一第二电阻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阻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电阻群组包括:
一第一与一第二电阻群组,分别包括二第一电阻元件,其中该第二电阻元件配置于该第一与该第二电阻群组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阻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电阻群组更包括:
一第三电阻群组,包括二第一电阻元件,其中该些第二电阻元件其中之一配置于该第一与该第二电阻群组之间,且该些第二电阻元件其中之另一配置于该第二与该第三电阻群组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阻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多个输入引脚,分别耦接该些第一电阻元件以及该至少一第二电阻元件的一端;以及
多个输出引脚,分别耦接该些第一电阻元件以及该至少一第二电阻元件的另一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阻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二电阻元件适于耦接至一接地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阻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二电阻元件为一低阻抗导线。
7.一种排阻器,包括:
n+1个电阻群组,各该些电阻群组包括2个第一电阻元件,且各该些第一电阻元件具有一第一电阻值,其中n大于或等于1,且为正整数;以及
n个第二电阻元件,各该些第二电阻元件与各该些电阻群组交错配置,其中各该些第二电阻元件具有相异于该第一电阻值的一第二电阻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阻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3n+2个输入引脚,分别耦接该些第一电阻元件以及该些第二电阻元件的一端;以及
3n+2个输出引脚,分别耦接该些第一电阻元件以及该些第二电阻元件的另一端。
9.一种排阻器,包括:
至少一电阻群组,其中该至少一电阻群组包括多个第一电阻元件,且各该些第一电阻元件具有一第一电阻值;以及
多个第二电阻元件,分别与该至少一电阻群组交错配置,其中各该些第二电阻元件具有相异于该第一电阻值的一第二电阻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阻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电阻群组包括:
一第一电阻群组,包括二第一电阻元件,其中该第一电阻群组配置于该些第二电阻元件其中之一与其中之另一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排阻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电阻群组更包括:
一第二电阻群组,包括二第一电阻元件,其中该第二电阻群组配置于该其中之另一第二电阻元件与该些第二电阻元件其中之又一之间。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阻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多个输入引脚,分别耦接该些第一电阻元件以及该些第二电阻元件的一端;以及
多个输出引脚,分别耦接该些第一电阻元件以及该些第二电阻元件的另一端。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阻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电阻元件适于耦接至一接地端。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阻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电阻元件分别为一低阻抗导线。
CN201310123851.0A 2013-04-10 2013-04-10 排阻器 Pending CN1041033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23851.0A CN104103392A (zh) 2013-04-10 2013-04-10 排阻器
TW102113303A TWI514759B (zh) 2013-04-10 2013-04-15 排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23851.0A CN104103392A (zh) 2013-04-10 2013-04-10 排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3392A true CN104103392A (zh) 2014-10-15

Family

ID=51671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23851.0A Pending CN104103392A (zh) 2013-04-10 2013-04-10 排阻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03392A (zh)
TW (1) TWI51475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7323A (ja) * 1982-12-23 1984-07-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抵抗モジユ−ル
JPH0242701A (ja) * 1988-08-02 1990-02-13 Nec Corp ネットワーク抵抗器
JPH0335505A (ja) * 1989-06-30 1991-02-15 Murata Mfg Co Ltd チップrネットワークの製造方法
CN1981349A (zh) * 2004-06-30 2007-06-13 索尼化学&信息部件株式会社 传输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69479A (zh) * 2008-10-14 2009-02-18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元件排及其印刷电路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70008A1 (en) * 2002-10-09 2004-04-15 Sun Microsystems, Inc. High speed dual-port memory cell having capacitive coupling isolation and layout design
US6954167B2 (en) * 2003-06-03 2005-10-11 Silicon Labs Cp. Inc. Common centroid layout for parallel resistors in an amplifier with matched AC performance
US8269308B2 (en) * 2008-03-19 2012-09-18 Stats Chippac,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cross-talk isolation using M-cap and method thereof
US8706432B2 (en) * 2011-05-19 2014-04-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sistor matrix offset compens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7323A (ja) * 1982-12-23 1984-07-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抵抗モジユ−ル
JPH0242701A (ja) * 1988-08-02 1990-02-13 Nec Corp ネットワーク抵抗器
JPH0335505A (ja) * 1989-06-30 1991-02-15 Murata Mfg Co Ltd チップrネットワークの製造方法
CN1981349A (zh) * 2004-06-30 2007-06-13 索尼化学&信息部件株式会社 传输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69479A (zh) * 2008-10-14 2009-02-18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元件排及其印刷电路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0426A (zh) 2014-10-16
TWI514759B (zh) 2015-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58886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having differential line pairs with a percentage of their lengths disposed as an outer signal layer
US20110030997A1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3338019A (zh) 巴伦电路
TWI671723B (zh) 一種積體電路、手機和顯示器
EP2882266B1 (en) Trace structure for improved electrical signaling
US20160285428A1 (en) Parallel via to improve the impedance match for embedded common mode filter design
CN102761314B (zh) 单晶片功率分配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单晶片功率合成器
CN203193684U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lvds电路以及pcb板
US7307492B2 (en) Design, layou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for a circuit that taps a differential signal
JP6202859B2 (ja) プリント回路板及び電子機器
US9337521B2 (en) Crosstalk reduction in signal lines by crosstalk introduction
CN104103392A (zh) 排阻器
Enriquez et al. Additional coupling for far end crosstalk cancellation in high speed interconnects
TW201414103A (zh) 高速傳輸介面電路及其設計方法
US8456457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14302554B (zh) 基于电容提高跨分割信号完整性的pcb板及其布图方法
CN106604520B (zh) 印刷电路板结构
TWI442839B (zh) 軟性電路板
CN203589372U (zh) 一种信号传输装置
TWI442843B (zh) 軟性電路板
TWI593323B (zh) 電路佈局方法以及兩層式印刷電路板
CN101460006B (zh) 一种信号分路器及信号传输设备
TW201141332A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layout method thereof
CN203015270U (zh) 一种电路板
Lee et al. Propagation velocity equalizer circuit on multi microstrip transmission line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