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8876B - 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8876B
CN104088876B CN201410343405.5A CN201410343405A CN104088876B CN 104088876 B CN104088876 B CN 104088876B CN 201410343405 A CN201410343405 A CN 201410343405A CN 104088876 B CN104088876 B CN 1040888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lower contact
shape
hole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34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88876A (zh
Inventor
林一心
印惠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OBCARE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OBCARE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OBCARE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OBCARE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4340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888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88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8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88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88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包括两套下连接构件和一个下连接片。下连接构件包括下接头、拉手、塔形弹簧和开口挡圈,下接头外形为‘L’形,在‘L’形下接头转弯处的外侧沿着水平面延伸方向还设有一个连接端,拉手垂直端插接在连接端内的台阶通孔上,塔形弹簧卡持在开口挡圈和台阶通孔之间的垂直端上。下连接片连接在相邻连接端之间,下连接片上设有两个椭圆形通孔,椭圆形通孔套在拉手的垂直端上。整个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单,外表美观,连接牢固,受空间影响小,拆装方便,特别适合在办公环境中连接使用。

Description

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屏风的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支撑牢固、操作方便,可有效简化和提高屏风下框架连接过程的连接机构及其连接方法,属于办公家具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办公家具正在向简约化、线条化方向发展,各种连接构件也逐渐趋向轻巧化、方便化和组合化。在各种开放式办公环境中,屏风作为空间分隔和功能区划分的主要手段,其作用和效果尤为突出,并深受广大使用者的喜爱。
在现有屏风结构中,屏风单元间的相互连接是组装过程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其连接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屏风的整体稳定性和平衡性,是最后使用性能的直接体现。屏风单元主要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立柱、面板以及一些连接构件等,其中,上、下横梁与立柱之间分别通过‘L’形角码连接完成,而屏风单元之间的横梁连接,则采用连接片进行组装,连接片不仅结构单薄,连接后稳定性差,而且,连接时需在立柱表面进行螺丝锁紧固定,破坏了立柱整齐的外表,美观性较差,已不适合现代干净、整洁办公环境的使用需要。
如何对现有连接构件进行结构改进,以提高连接稳定性和美观性,就成为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和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组装简单、安装方便、连接牢固、不会对立柱表面产生任何破坏的用于屏风下框架连接的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以方便连接过程,提高连接效率,方便后期维护。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包括在两个屏风单元中分别将立柱与下横梁连接的两套下连接构件,以及将两个屏风单元中两套下连接构件相互连接的一个下连接片;下连接构件包括下接头、拉手、塔形弹簧和开口挡圈;下接头的外形为‘L’形;所述‘L’形下接头的水平面上设有三个连接螺孔,水平面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水平面的宽度大于‘L’形下接头垂直面的宽度;‘L’形下接头转弯处的外侧沿着水平面延伸方向还设有一个连接端,连接端表面设有横向的开口槽,连接端的底面中心设有突台,突台和连接端内设有贯穿开口槽的台阶通孔,与突台对应的台阶通孔外围设有沉孔,沉孔的圆周面上设有突出的限位棱;拉手外形为‘L’形,‘L’形拉手的水平端为支撑平面,‘L’形拉手的垂直端为圆柱体,靠近圆柱体顶部的圆柱表面设有两块对称分布的凸块,凸块下方的圆柱表面设有卡槽,靠近圆柱体下方的圆柱表面设有台阶状的限位台;拉手由台阶通孔下方穿入,塔形弹簧套在拉手的圆柱体上,开口挡圈卡在塔形弹簧上端的卡槽中,限位台与限位棱相配合;下连接片为长方形片体,下连接片上设有两个椭圆形通孔,下连接片嵌入在相邻屏风单元中两套下连接构件中的连接端开口槽中,两个椭圆形通孔分别套在开口槽中拉手顶部的凸块上。
所述‘L’形下接头的垂直面外侧设有定位凹坑。
一种屏风下框架连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两个‘L’形下接头分别插入到相邻两套屏风单元中的下横梁和立柱间接口上。
步骤二、利用下接头水平面上的三个螺纹孔,用两个螺丝任意连接分别将下接头水平面与下横梁固定连接。
步骤三、用定位螺丝将立柱与‘L’形下接头的定位凹坑连接定位。
步骤四、将拉手由连接端的台阶通孔下端穿入,塔形弹簧套在拉手的垂直端上,开口挡圈卡在塔形弹簧上端的卡槽中,拉手下端的限位台与台阶通孔中的限位棱相对应,限位台表面在塔形弹簧张力的作用下与突台内的沉孔底面相接触。
步骤五、将相邻屏风单元下方的两个拉手分别向下拉伸,在相邻下接头连接端的开口槽中放入下连接片,并松开拉手,使两个拉手的顶部凸块分别穿入并对应在下连接片椭圆通孔中,拉手顶部的两个凸块对应排列在椭圆形通孔的长径方向上。
步骤六、分别将拉手向内旋转90度,使顶部两个凸块旋转并与椭圆形通孔的短径内壁相接触,完成两个拉手与下连接片的卡持,相邻屏风单元下框架连接完成。
具体步骤还包括:
步骤七、当需要拆分相邻屏风单元时,分别将拉手向外旋转90度,使顶部两个凸块旋转并与椭圆形通孔的长径方向一致,向下拉出拉手,下接头圆柱体从椭圆形通孔中脱出,取出连接片,相邻屏风单元下框架拆分完成。
本发明所述的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
1、利用‘L’形下接头完成下横梁与立柱间的牢固连接,保证了屏风单元内下横梁连接的紧密性和可靠性。
2、通过螺丝将‘L’形下接头的水平面与下横梁连接固定,同时,通过定位螺丝将‘L’形下接头的垂直面与立柱固定连接,提高了下接头连接的牢固性和准确性,保证了连接质量。
3、通过下连接片以及与下连接片配合使用的拉手进行相邻屏风单元间的连接,避免了以往直接螺钉连接对立柱的破坏,简化了连接过程,提高了连接强度,同时,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4、下连接片为侧面插入连接,可在较小空间操作完成,对环境要求小,组装方便。
5、插入开口槽中的下连接片受到全方位移动限制,保证了下接头圆柱体插入和旋转过程的可靠进行。
6、整个连接过程不会在立柱和下横梁表面产生任何破坏,外表美观,简洁实用,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图2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拉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右视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下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中心是设计一种可将屏风单元内下横梁和立柱可靠连接,同时,又可快速将相邻屏风单元间下横梁相互组装联合的下框架连接机构,以方便屏风连接过程,提高连接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图5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包括在两个屏风单元中分别将立柱60与下横梁50连接的两套下连接构件,以及将两个屏风单元中两套下连接构件相互连接的一个下连接片20。下连接构件包括下接头70、拉手15、塔形弹簧40和开口挡圈30。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下接头的外形为‘L’形,下接头采用压铸锌合金制成。为适应不同型材的下横梁,在‘L’形下接头的水平面2上设有三个连接螺孔5,‘L’形下接头水平面2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水平面2的宽度大于‘L’形下接头垂直面1的宽度,并与下横梁通槽的宽度相适应,‘工’字形水平面2可与下横梁通槽形成紧密的插接配合。‘L’形下接头的垂直面1的形状与需连接立柱的通槽形状相匹配,‘L’形下接头的垂直面1外侧设有与立柱连接的定位凹坑10。为便于连接下连接片,在‘L’形下接头转弯处的外侧沿着水平面2延伸方向还设有一个连接端4,连接端4表面设有横向的开口槽9,连接端4的底面中心设有突台12,突台12和连接端4内设有贯穿开口槽的台阶通孔6。在与突台12对应的台阶通孔6外围还设有沉孔7,沉孔7内壁上设有突出的限位棱8。
如图6、图7所示,拉手外形为‘L’形,‘L’形拉手的水平端为支撑平面,用于与地面进行支撑。‘L’形拉手的垂直端为一个圆柱体,靠近圆柱体顶部的圆柱表面设有两块对称分布的凸块18,凸块18成弧形突出并包围在圆柱体表面。凸块18下方的圆柱表面上设有卡槽16,靠近圆柱体下方的圆柱表面设有突出的、台阶状的限位台17。
如图1所示,当拉手15由台阶通孔下方穿入时,塔形弹簧套40在拉手15的圆柱体上,开口挡圈30卡在塔形弹簧40上端的卡槽中,拉手15下端的限位台则与沉孔中的限位棱相配合。利用塔形弹簧40的张力和限位台与沉孔的配合,拉手15与下接头70的位置被相对固定,方便了后期拉手15的使用。
如图8所示,下连接片20为一个长方形金属片体,下连接片20上设有两个椭圆形通孔21,椭圆形通孔21用于与拉手的圆柱体顶部凸块相配合,以完成下连接片20与拉手间的可靠连接。
下面附图1对本发明所述的屏风下框架连接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述的屏风下框架连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将两个‘L’形下接头70分别插入到相邻两套屏风单元中的下横梁50和立柱60间接口中,利用‘L’形下接头70的垂直面和水平面分别与立柱60和下横梁50紧密连接。
步骤2、用两个螺丝3将下接头水平面与下横梁50固定连接。
两个螺丝3可分别连接在‘L’形下接头水平面上的外侧两个连接螺孔中,同时,由于螺丝3位于下横梁50的内表面,不会影响屏风外表的美观性。
步骤3、用定位螺丝11将立柱60与‘L’形下接头70的定位凹坑定位连接。
定位螺丝11嵌入到立柱凹槽的内部,将下接头70在垂直方向上定位,与连接在水平面上的两个螺丝3一起,实现了下接头70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定位连接,保证了下接头70对立柱和下横梁连接的可靠性。
步骤4、将拉手15由连接端的台阶通孔下端穿入,塔形弹簧40套在拉手15的垂直端上,开口挡圈30卡在塔形弹簧40上端的卡槽中。
安装时,拉手15下端的限位台与台阶通孔中的限位棱相对应,塔形弹簧40被压缩后连接在开口挡圈30与台阶通孔之间的拉手圆柱体上,而限位台表面在塔形弹簧40张力的作用下与突台内的沉孔底面相接触,实现了无外力作用下拉手15与下接头70的有效连接。
步骤5、将相邻屏风单元下方的两个拉手15分别向下拉伸,在相邻下接头连接端的开口槽中放入下连接片20,松开拉手15,在塔形弹簧40张力的作用下,两个拉手15上升,顶部凸块分别穿入并对应在下连接片20的椭圆形通孔中,拉手15顶部的两个凸块对应排列在椭圆形通孔的长径方向上。
向下拉伸拉手15,可以方便下连接片20从侧面放入到开口槽中,方便了相邻屏风单元间在狭小空间的相互连接,简化了连接过程。受拉手圆柱体长度的限制以及在塔形弹簧40张力的辅助作用下,松开后拉手15上升,圆柱体顶部凸块正好与放入开口槽中的下连接片20的椭圆形通孔长径方向相对应,不会对下连接片20产生任何作用力,并为后续拉手15与下连接片20间的卡紧过程做好了准备。
步骤6、分别将拉手15向内旋转90度,使顶部两个凸块旋转并与椭圆形通孔的短径内壁相接触,完成两个拉手15与下连接片20的卡持,相邻屏风单元下框架连接完成。
由于两个凸块对称分布,当拉手15旋转90度后,凸块正好转到椭圆形通孔的短径方向,使得两个凸块与短径方向的椭圆形通孔内壁紧密接触,实现了二者间的卡持连接。在卡持旋转中,由于下连接片20自身嵌入在左、右两个开口槽中,下连接片20不能产生水平方向的转动,同时,与下接头70插接后的立柱60的底面压在连接端表面,使得下连接片20也无法向上移动,从而在全方向限制了下连接片20的移动,保证了旋转卡持过程的可靠、顺利、有序进行。
步骤7、当需要拆分相邻屏风单元时,分别将拉手15向外旋转90度,使顶部两个凸块旋转并与椭圆形通孔的长径方向排列一致,凸块与椭圆形通孔内壁解除卡持,然后,向下拉出拉手15,塔形弹簧40受压变形,下接头70的圆柱体从椭圆形通孔中脱出,从侧面取出连接片20,相邻屏风单元下框架拆分完成。
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环境空间要求较小,特别适合在拥挤环境中对屏风单元进行组装连接。

Claims (4)

1.一种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两个屏风单元中分别将立柱与下横梁连接的两套下连接构件,以及将两个屏风单元中两套下连接构件相互连接的一个下连接片;所述下连接构件包括下接头、拉手、塔形弹簧和开口挡圈;所述下接头的外形为‘L’形;所述‘L’形下接头的水平面上设有三个连接螺孔,水平面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水平面的宽度大于‘L’形下接头垂直面的宽度;所述‘L’形下接头转弯处的外侧沿着水平面延伸方向还设有一个连接端,连接端表面设有横向的开口槽,连接端的底面中心设有突台,突台和连接端内设有贯穿开口槽的台阶通孔,与突台对应的台阶通孔外围设有沉孔,沉孔的圆周面上设有突出的限位棱;所述拉手外形为‘L’形,‘L’形拉手的水平端为支撑平面,‘L’形拉手的垂直端为圆柱体,靠近圆柱体顶部的圆柱表面设有两块对称分布的凸块,凸块下方的圆柱表面设有卡槽,靠近圆柱体下方的圆柱表面设有台阶状的限位台;所述拉手由台阶通孔下方穿入,塔形弹簧套在拉手的圆柱体上,开口挡圈卡在塔形弹簧上端的卡槽中,限位台与限位棱相配合;所述下连接片为长方形片体,下连接片上设有两个椭圆形通孔,下连接片嵌入在相邻屏风单元中两套下连接构件中的连接端开口槽中,两个椭圆形通孔分别套在开口槽中拉手顶部的凸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下接头的垂直面外侧设有定位凹坑。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两个‘L’形下接头分别插入到相邻两套屏风单元中的下横梁和立柱间接口上;
步骤二、利用下接头水平面上的三个螺纹孔,用两个螺丝任意连接分别将下接头水平面与下横梁固定连接;
步骤三、用定位螺丝将立柱与‘L’形下接头的定位凹坑连接定位;
步骤四、将拉手由连接端的台阶通孔下端穿入,塔形弹簧套在拉手的垂直端上,开口挡圈卡在塔形弹簧上端的卡槽中,拉手下端的限位台与台阶通孔中的限位棱相对应,限位台表面在塔形弹簧张力的作用下与突台内的沉孔底面相接触;
步骤五、将相邻屏风单元下方的两个拉手分别向下拉伸,在相邻下接头连接端的开口槽中放入下连接片,并松开拉手,使两个拉手的顶部凸块分别穿入并对应在下连接片椭圆通孔中,拉手顶部的两个凸块对应排列在椭圆形通孔的长径方向上;
步骤六、分别将拉手向内旋转90度,使顶部两个凸块旋转并与椭圆形通孔的短径内壁相接触,完成两个拉手与下连接片的卡持,相邻屏风单元下框架连接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还包括:
步骤七、当需要拆分相邻屏风单元时,分别将拉手向外旋转90度,使顶部两个凸块旋转并与椭圆形通孔的长径方向一致,向下拉出拉手,下接头圆柱体从椭圆形通孔中脱出,取出连接片,相邻屏风单元下框架拆分完成。
CN201410343405.5A 2014-07-18 2014-07-18 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888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3405.5A CN104088876B (zh) 2014-07-18 2014-07-18 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3405.5A CN104088876B (zh) 2014-07-18 2014-07-18 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8876A CN104088876A (zh) 2014-10-08
CN104088876B true CN104088876B (zh) 2016-02-17

Family

ID=51636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340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88876B (zh) 2014-07-18 2014-07-18 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888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7930B (zh) * 2017-10-02 2019-07-16 北京伟森盛业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工位对接的办公桌用对接隔栏
CN108333483B (zh) * 2018-01-19 2021-05-11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试验用盆式绝缘子装配组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65125A (ja) * 1999-12-03 2001-06-19 Kokuyo Co Ltd 部材連結構造及びその連結方法並びに傘立て
CN203023206U (zh) * 2012-12-18 2013-06-26 诺梵(上海)办公系统有限公司 屏风框架的立柱与横梁连接结构
CN203506207U (zh) * 2013-05-30 2014-04-02 优比(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一种新型90度转角屏风连接结构
CN203516342U (zh) * 2013-07-31 2014-04-02 黄山帅旗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屏风边框的连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65125A (ja) * 1999-12-03 2001-06-19 Kokuyo Co Ltd 部材連結構造及びその連結方法並びに傘立て
CN203023206U (zh) * 2012-12-18 2013-06-26 诺梵(上海)办公系统有限公司 屏风框架的立柱与横梁连接结构
CN203506207U (zh) * 2013-05-30 2014-04-02 优比(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一种新型90度转角屏风连接结构
CN203516342U (zh) * 2013-07-31 2014-04-02 黄山帅旗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屏风边框的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8876A (zh) 2014-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73273U (zh) 一种发动机下箱体翻转装置
CN104088876B (zh) 屏风下框架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
CN202726785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罩装配工装
CN207080824U (zh) 具二段压入式开关的led灯管及其导电片
CN203104226U (zh) 直流电机装配时的专用夹具
CN205691888U (zh) 眼镜附加太阳镜片的可翻转夹持机构
CN203560343U (zh) 防脱型沙发弹簧组件
CN202755782U (zh) 双向免工具式开门结构
CN206363591U (zh) 一种汉语教学教具
CN203571650U (zh) Led无边框多功能安装系统
CN205921862U (zh) 非金属户外机柜的主箱体
CN204050448U (zh) 简易型血浆滤白架
CN203225255U (zh) 光伏组件夹扣
CN215358119U (zh) 一种手机屏安装夹具
CN203950505U (zh) 双面屏壳体结构及双面屏
CN202796830U (zh) 一种组合开关的固定结构
CN203570100U (zh) 一种灯箱门框的安装结构
CN218856097U (zh) 半自动多联导光柱机
CN213894513U (zh) 一种放卷机构
CN217487850U (zh) 一种具有摇手固定装置的户外伞
CN210769182U (zh) 一种高压清洗机的电机支架与油缸的连接结构
CN202597162U (zh) 一种风扇固定装置
CN202742360U (zh) 一种防盗门的装配台
CN209213134U (zh) 一种优化电子膨胀阀
CN208460131U (zh) 方便组装的新型拉线警示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Termination date: 2016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