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8393B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 Google Patents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8393B
CN104088393B CN201410316280.7A CN201410316280A CN104088393B CN 104088393 B CN104088393 B CN 104088393B CN 201410316280 A CN201410316280 A CN 201410316280A CN 104088393 B CN104088393 B CN 104088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ind hole
building block
hole
row
bl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162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88393A (zh
Inventor
孙洪明
陈文�
曹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Priority to CN20141031628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88393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31014061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32142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88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8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88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8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是在砌块上沿砌块上表面向下开2~4排扁型条状竖向盲孔,孔宽16mm~18 mm,盲孔底端距砌块本体底平面的距离为10±0.5 mm;1≤每排上的盲孔数量≤4个,盲孔与盲孔间隔热桥尺寸宽度必须大于30 mm、两排盲孔间距必须≥30 mm且≤60 mm;砌块本体沿长度方向两个端部边肋不得小于30 mm、沿宽度方向两侧边肋不得小于40 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芯孔孔洞率不超过24.0%。

Description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4月23日,申请号为2013101406145,名称为纳米建材绿色度增进剂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方案涉及一种混凝土砌块,尤其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自保温砌块种类分为:1、混凝土自保温砌快、轻集料混凝土自保温砌块。这类砌块是在混凝土砌块的孔洞中填塞高效保温材料,如:XPS、EPS、PU、PF、脲醛等可燃材料,防火性能差。还有填塞珍珠岩、玻化微珠等保温材料或浇筑发泡水泥等形式,这类热工性能较差,生产方式为浇筑和模压两种方式成型,一般采用自然养护,也有采用常压蒸汽养护。这类砌块保温性能指标热阻在1.0~2.2( m2·K)/W,孔洞率大于45%,而本方案孔洞率小于25%(体积计算法)。其抗压强度(砌体)利用系数仅有0.2~0.3,而本方案产品强度利用系数高,可达到0.6以上。由于其自然养护,干燥收缩值都较大,含水率高(大于10%)导致热工性能不稳定。这类保温砌块的成型方式决定孔尺寸大,孔最小宽度大于20毫米,孔宽尺寸再小就成不了型了,因为模芯拔出阻力太大,拔出时就破坏了结构。再就是这类保温切块造价高,成本在400元每立方左右。
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这类保温砌块由于为实心、含水率高导致其热工性能不稳定,240毫米厚的墙体热阻一般小于1.4( m2·K)/W,不满足现行节能标准要求。但是造价低。其生产方式是发泡成型-切割-高压蒸养方式。是国内成熟的墙体材料。
3、免蒸养发泡水泥保温砌块。这类保温切块是以水泥添加发泡剂、改性剂、减水剂、水等经浇筑发泡成型切割,自然养护而成。这类砌块由于自然养护质量不稳定、耐冻融性能差, 240毫米厚的墙体热阻一般小于1.5( m2·K)/W,造价高,成本不低于320元每立方。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020602891.5涉及一种混凝土砌块,特别是一种高效节能型多排孔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该砌块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的砌块本体上沿高度方向开有至少3排直径为8~15mm的竖向贯通孔或盲孔,盲孔距砌块本体底端面的距离为2~3cm。所述的砌块本体其中一种尺寸为600×300×200mm,其上开有3~4排贯通孔或盲孔,每排上的贯通孔或盲孔为6~20个。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砌块本体上开设了贯通孔或盲孔,盲孔距砌块本体底端面的距离仅为2~3cm,即盲孔的深度很大,进一步降低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导热系数,提高了其保温隔热性能,具有更高的节能效果。
发明内容
本方案基于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特殊的盲孔结构以及排列组合,形成高性能自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满足低能耗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一种纳米建材绿色度增进剂,主要成分为膨润土1份,铝矾土2~4份、硅藻土1~2份,掺加0.3份纳米偶联剂混合后磨细至比表面积≥600m2/kg而成,所述纳米偶联剂由纳米硅酸钠与铝酸酯按照1:1的比例经过常温复合而成,是本增进剂的改性激发剂。
绿色度增进剂适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通常分为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水泥加气混凝土砌块。使用方法为:在通常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工艺制浆工序中加入绿色度增进剂,掺加量为粉料的5%-8%。绿色度增进剂能有效改善浆体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能有效提高活性材料与激发剂的接触面积,提高水化速度和水化程度。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增加气孔壁的密实程度、改善气孔壁内水化产物的堆积结构,促进蒸压加气混凝土微晶结构的生成,形成缠绕搭接方式,提高其抗压强度和耐冻融性能,由于水化产物铝硅酸盐凝胶的量增加导致砌块密实度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铝硅酸盐凝胶继续密实块体的微细孔隙,块体的收缩减小,块体强度增加。铝硅酸盐凝胶存在于水化晶体之间,改变了水化晶体间的热传导性能,降低了本体砌块的导热系数,由于强度的增加和结构的改善,提高了蒸压加气混凝土使用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特殊的结构能有效固结有毒离子延缓释放,显著提高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利用膨润土的保湿呼吸特性使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了调湿功能,从而提高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的绿色建材的特性。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是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制浆工序添加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建材绿色度增进剂,掺加量为粉料的5%~8%,搅拌制浆,利用蒸压过程中190℃的高温、大于100%的高湿、蒸汽压力1.2MPa的高压环境,促进微晶硅酸盐矿物形成,同时改变矿物的堆积构造,形成缠绕搭接结构。
本方案的具体特点还有,在砌块上沿砌块上表面向下开2~4排扁型条状竖向盲孔,孔宽16mm~18 mm,盲孔底端距砌块本体底平面的距离为10±0.5 mm;1≤每排上的盲孔数量≤4个,盲孔与盲孔间隔热桥尺寸宽度必须大于30 mm、两排盲孔间距必须≥30 mm且≤60 mm;砌块本体沿长度方向两个端部边肋不得小于30 mm、沿宽度方向两侧边肋不得小于40 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芯孔孔洞率不超过24.0%。
在盲孔的端部四角,设有半径5 mm的倒角。
所述盲孔为4排,第一排和第三排并列布置两个中盲孔,第二排和第四排均自左至右并列布置有短盲孔,中盲孔和短盲孔。
所述盲孔为三排,第一排和第三排并列布置两个中盲孔,第二排布置有长盲孔。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是在砌块上沿砌块上表面向下开2~4排扁型条状竖向盲孔,孔宽16mm~18 mm,盲孔底端距砌块本体底平面的距离为10±0.5 mm;1≤每排上的盲孔数量≤4个,盲孔与盲孔间隔热桥尺寸宽度必须大于30 mm、两排盲孔间距必须≥30 mm且≤60 mm;砌块本体沿长度方向两个端部边肋不得小于30 mm、沿宽度方向两侧边肋不得小于40 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芯孔孔洞率不超过24.0%。
本方案的具体特点还有,在盲孔的端部四角,设有半径5 mm的倒角。
所述盲孔为4排,第一排和第三排并列布置两个中盲孔,第二排和第四排均自左至右并列布置有短盲孔,中盲孔和短盲孔。
所述盲孔为3排,第一排和第三排并列布置两个中盲孔,第二排布置有长盲孔。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制浆工序添加本方案的绿色度增进剂,掺加量为粉料的5%~8%,搅拌制浆,利用蒸压过程中的高温(190℃)、高湿(大于100%)、高压(蒸汽压力1.2MPa)环境,促进微晶硅酸盐矿物形成,同时改变矿物的堆积构造,形成缠绕搭接结构,从而降低本体砌块的导热系数,提高了蒸压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实现增强,强度可提高35%以上;由于盲孔的设置改变了热传导的路径,降低了本体砌块的传热系数提高了砌块的热阻,由于块体收缩值的降低,避免了由砌块砌筑成的墙体开裂的通病,满足生产要求。
在盲孔中不需填塞高效保温材料,也不需要灌注发泡材料或玻化微珠类保温材料,利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块体特有的盲孔结构和精确尺寸,完全实现了薄灰缝砌筑,灰缝控制在2.5±0.5毫米,大幅度降低了传统砌筑方式带来的灰缝热桥的影响,确保了墙体热工性能的有效性。反砌成墙体后,块体中的所有盲孔在墙体中形成了封闭结构的热流阻断构造,由于本方案的独特构造,特殊的盲孔宽度,有效控制了孔洞内的热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的强度,从而获得了大幅度提高砌块砌体热阻值的效果,使其节能保温效果达到了最佳,与无孔普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比可提高热阻一倍。所述规格尺寸的砌块砌体热阻≥2.60( m2·K)/W,高于JGJ 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外墙的要求。本砌块结构合理,砌体强度利用系数高,可达到0.60以上(普通砌块一般0.2~0.3),物理力学指标好,抗压强度≥3.5 MPa,完全满足GB 50574-2010《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规定。防火、保温、隔热性能完全满足低能耗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本方案加工方法采用循环利用,无废环保,实现清洁生产。本方案的性能指标:
1、抗压强度 ≥3.5 MPa,按照GB 4111-1997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检验方法》;
2、含水率≤6%,按照GB 11969-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试验方法》
3、 干燥收缩值≤0.60mm/m,按照GB 11969-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试验方法》
4、 密度≤580kg/m3,,按照GB 11969-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试验方法》
5、按照体积计算法孔洞率≤24%;
6、 砌体热阻 ≥2.60 (m2·K)/W,高于现行国家行业 JGJ 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外墙的要求,满足低能耗绿色建筑外墙的保温要求。
7、隔声性能大于50bd GB/T 19889.3规定方法
由于本方案孔型特别的排列方式,增加了吸声效果,虽然重量轻了,但隔声效果更好。
8、燃烧分级 A级,耐火极限达2小时以上。
GB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9、本方案产品本身具有的结构特点,用于墙体时强度利用系数高可达到0.60以上,利用该产品砌筑的墙体安全性高,这是其它任何多孔砌块达不到的。
10、本方案的产品完全采用无机材料,没有高效有机保温材料(XPS、EPS、PU等等有机高效保温材料),消除火灾隐患,节约石化资源;本方案加工方法采用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无废环保,利于减排;本方案产品本身是节能产品,节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上四排盲孔分布示意图(四排孔分布方案一);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制作方法流程图;图4盲孔宽度与热组关系曲线图;图中横轴为B孔宽度,mm;纵轴为高效盲孔砌块砌体热阻值R,(m2·K)/W;基本热阻R0为无孔本体砌块(普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热阻;当孔宽度等于砌块宽度时为b。图5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上双排盲孔分布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图7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上三排盲孔分布方案一示意图;图8是图7的左视图;图9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上三排盲孔分布方案二示意图;图10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上三排盲孔分布方案三示意图;图11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上三排盲孔分布方案三示意图;图12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上三排盲孔分布方案四示意图;图13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上三排盲孔分布方案五示意图;图14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上三排盲孔分布方案六示意图;图15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上三排盲孔分布方案七示意图;图16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上四排盲孔分布方案二示意图(实施例3)。
图中:1-长盲孔;2-中盲孔;3-短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纳米建材绿色度增进剂,主要成分为膨润土1份,铝矾土3份、硅藻土1份,掺加0.3份纳米偶联剂混合后磨细(比表面积不小于600m2/kg)而成,所述纳米偶联剂由纳米硅酸钠与铝酸酯按照1:1的比例经过常温复合而成,是本增进剂的改性激发剂。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砌块上表面向下开4排扁型条状竖向盲孔,第一排和第三排并列布置两个中盲孔,第二排和第四排均自左至右并列布置有短盲孔,中盲孔和短盲孔。孔宽16-18 mm,盲孔底端距砌块本体底平面的距离为10±0.5 mm;2≤每排上的盲孔数量≤4个,盲孔与盲孔间隔热桥尺寸宽度大于30 mm、两排盲孔间距≥30 mm且≤60 mm;砌块本体沿长度方向两个端部边肋不小于30 mm、沿宽度方向两侧边肋不小于40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芯孔孔洞率不超过23.0%。在扁型盲孔的端部四角,设有半径5 mm的倒角。
在通常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制浆工序添加本方案的绿色度增进剂,掺加量为粉料的5%~8%,搅拌制浆,利用蒸压过程中的高温(190℃)、高湿(大于100%)、高压(蒸汽压力1.2MPa)环境,促进微晶硅酸盐矿物形成,同时改变矿物的堆积构造,形成缠结结构。
本方案所述的纳米建材绿色度增进剂,主要成分为膨润土1份,铝矾土3份、硅藻土1份,掺加0.3份纳米偶联剂混合后磨细(比表面积不小于600m2/kg)而成,所述纳米偶联剂由纳米硅酸钠与铝酸酯按照1:1的比例经过常温复合而成,是本增进剂的改性激发剂。
盲孔分为:长盲孔、中盲孔、短盲孔3种,孔长分别为537 mm(见图16四排孔分布方案二)、253 mm、111 mm、孔宽16 mm;孔高227 mm。孔型可组合成多种形式,有效阻断热流。按照本方案的三种孔有机组合最少两排孔,可达到本方案的效果。盲孔宽度为16-18毫米,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盲孔宽度与本方案产品的热阻紧密相关。当盲孔宽度小于12毫米或大于22毫米时,热阻减小,与本体无孔砌块相比热阻值提高幅度小于35%,效果并不理想。大量实验结果证明孔宽在16-18毫米时其热阻最好,最佳。这主要是当盲孔宽度小于12毫米,孔内辐射传热加剧;当盲孔宽度大于22毫米时,孔内空气沿孔两侧壁对流换热加剧。实测结果见下面热阻与孔宽趋势图。当孔宽是砌块宽度b时,热阻为零,无保温效果。
本方案孔宽度在16~18毫米。这是本方案的重要结论。本方案利用防护热箱法热工性能检测仪 按照国家标准GB/T 13475-2008《绝热 稳态传热性制的测定 标定和防护热箱法》进行检测,对于本方案的孔型不同孔宽度的砌块进行了对比研究,统计规律如图4所示。详见图4盲孔宽度与热组关系曲线图(统计图)。
产品规格尺寸精度要求高。与符合GB 11968-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标准的砌块相比,提高了长度、宽度、厚度尺寸偏差均要求,控制在±0.5毫米,同时增加了孔宽度偏差控制±0.5毫米,以确保最佳热工性能。
采用本方案的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为原材料,在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铣床---加工中心精细加工,对砌块四面进行加工后,再在平行多排铣钻的车床上移动加工,一次成孔,孔深比块厚度小10毫米,形成盲孔砌块,砌墙时砌块反过来砌筑,完全实现了薄灰缝砌筑,灰缝控制在2.5±0.5毫米,大幅度降低了传统砌筑方式带来的灰缝热桥的影响,确保了墙体热工性能的有效性。
利用防护热箱法热工性能检测仪,按照GB/T 13475-2008《绝热 稳态传热性制的测定 标定和防护热箱法》进行测定,经过大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得出以下结论:
盲孔底端距砌块本体底平面的距离P每增加10毫米,热阻降低3%左右,当达到30毫米时,热阻降低11%以上,例如:规格为600×300×200mm的砌块,高度为200毫米,当P值取30毫米时:
热桥面积比为15% ,通过外墙散失的热量增加15%,热阻减小了15%,这是有害的技术方案。
所以盲孔底端距砌块本体底平面的距离P值越小越好,但是,当是通孔时,施工过程中砌筑砂浆就会沿孔上端开口掉落进孔中,失去开孔意义,实践证明,通孔在施工过程中对热工性能难以保证。
精细加工生产线排出的废渣可以循环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循环生产使用,做到清洁生产节能减排。
高效的保温性能。本方案的区别于其他保温切块特点就是在块孔中不需填塞高效保温材料,也不需要灌注发泡材料或玻化微珠类保温材料,利用块体特有的盲孔结构,反切成墙体后,块体中的所有盲孔在墙体中形成了封闭结构的热流的阻断构造。依据GB/T13475-2008《绝热 稳态传热性制的测定 标定和防护热箱法》经大量的检测,采用本方案技术加工后的产品,其性能与原材(采用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相比,导热系数不变(材料本质未变),其他物理性能几乎不变,砌成对比墙体按照GB/T 13475-2008《绝热 稳态传热性制的测定 标定和防护热箱法》检测,其热阻提高一倍左右,(三排、四排孔砌块)墙体热阻大于2.60( m2·K)/W。
本方案的独特加工方法,也适用于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发泡水泥等等一切可能的基材制作的砌块体,进行本方法的铣孔方式加工,但加工的产品热工性能难以保证,也达不到本方案的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是实施例3砌块盲孔分布图见图16(四排孔布置方案二),各项指标如下:
所述的砌块本体其中一种尺寸为597×240×237mm,利用本方案的加工方法,在精细加工中心一次加工成型。其上开有4排盲孔,。本方案所述盲孔孔型为带有倒角的矩型孔,种类为3种,分为:长盲孔、中盲孔、短盲孔3种,孔长分别为537 mm、253 mm、111 mm、孔宽16mm;孔高227 mm;孔与孔间隔热桥尺寸宽度大于30 mm、两排孔间距≥30 mm且≤60 mm;砌块本体沿长度方向两个端部边肋不小于30 mm、沿宽度方向两侧边肋不小于40 mm;砌块及孔洞各尺寸偏差控制在±0.5 mm。
不同种盲孔的组合,形成多种形式的砌块,但是每排孔的孔个数不超过4个,以控制传热路径尽量长,减少热桥数量,以实现最佳效果。
仅以图1尺寸符号说明规格尺寸:
(原材料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胚体的规格尺寸为600×240×240mm)
产品主规格a×b×h=597×240×237mm;其他规格符合GB 11968-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标准要求
端部边肋 y≥30 mm (本方案构造的要求)
边肋 x≥40 mm (本方案构造的要求)
盲孔宽度 w: 16 mm (本方案构造的要求)
热桥 Z : 30mm 结构性连接部位,控制其尺寸目的是控制热流传递的截面积,提高热工性能。也称为热桥。
孔底端距砌块本体底平面的距离P取值 10毫米。
相邻两排盲孔间距必须:≥30 mm.且≤60 mm;
本方案的生产工艺过程:
胚体尺寸:600×240×240mm;切削洗孔误差控制:±0.5毫米;
产品尺寸:597×240×237mm;干燥烘干控制指标:含水率≤6% ;
抽真空:真空度≥500Pa。
施工使用方法:
1、采用专用砌筑砂浆,满足JC890-2001《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
2、将本方案砌块顶面与底面翻转180°,将盲孔口朝下,底面抹砂浆,砌块反砌,形成封闭孔。
以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试验,在制浆工序添加本方案实施例1配方的绿色度增进剂,掺加量为粉料量的6.0%,搅拌制浆,以国内通常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工序进行生产,利用蒸压过程中的高温(190℃)、高湿(大于100%)、高压(蒸汽压力1.2MPa)环境,蒸养8小时。
以本体砌块为盲孔砌块的生产基材,在精细加工生产线经两端面及上、下两面完成切削后,再进行铣孔,经过6分钟快速烘干,冷却后进行真空包装。然后按照按照GB 4111-1997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检验方法》,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按照GB11969-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试验方法》采用电子天平和电热鼓风干燥箱,进行块体密度试验;利用防护热箱法热工性能检测仪,按照GB/T 13475-2008《绝热 稳态传热性制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进行砌体热组实验。
在防护热箱法热工性能检测仪试件安装部位上砌筑试验用盲孔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专用砌筑砂浆砌筑裸体墙体(墙体两侧不抹灰,只勾缝),采用薄灰缝砌筑,灰缝控制在2.5±0.5毫米,砌筑完成放置10天后进行实验,实验室环境温度20±3℃,经实测四排盲孔孔宽16毫米:热阻为2.668(m2·K)/W;抗压强度为4.4MPa,盲孔砌块密度456kg/m3。实测本体砌块抗压强度6.9MPa,无孔砌块密度576kg/m3
对比例1
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试验条件,用检测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按照GB4111-1997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检验方法》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利用防护热箱法热工性能检测仪,按照GB/T 13475-2008《绝热 稳态传热性制的测定 标定和防护热箱法》进行热组实验。
试验样本是普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砂加气),胚体砌块样本规格尺寸相同,设置四排圆形,每排采用直径15毫米10个圆形盲孔,孔深比砌块厚度小30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宽度选用240毫米。
对比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采用相同的试验条件,胚体砌块样本规格尺寸相同,不同之处是,试验样本是普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砂加气),设置四排圆形,每排采用直径15毫米20个圆形盲孔,孔深比砌块厚度小30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宽度选用240毫米。
对比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采用相同的试验条件,不同之处是,普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砂加气),胚体砌块样本规格尺寸相同,采用本方案的孔型,采用孔宽15毫米方案样本。
对比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采用相同的试验条件,不同之处是,试验样本是普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样本规格尺寸相同,为无孔砌块。
试验结论:无孔砌块块密度均在580公斤左右,其砌体热阻和砌块抗压强度结果如下:
热阻结果: 抗压强度: 无孔砌块密度
对比例1:1.464(m2·K)/W; 3.6 MPa 同对比例4
对比例2:1.748 (m2·K)/W; 3.1 MPa 同对比例4
对比例3:1.869(m2·K)/W; 2.4 MPa 同对比例4
对比例4:1.217 (m2·K)/W; 4.3 MPa 589kg/m3
实施例3:2.668(m2·K)/W; 4.4 MPa 576kg/m3
以上结果分析可知:
A:对比例2 热阻仅为1. 748(m2·K)/W,与对比例4比较热阻仅提高43.6%、抗压强度为3.1 MPa,达不到3.5 MPa本方案的最低要求;
本方案实施例3、对比例2、对比例4相互比较,实施例3热阻结果是对比例2的152.6%、实施例3是对比例4的219.22%;对比例2热阻结果是对比例4的146.3%、是实施例3的65.5%;
本方案实施例3、对比例2、对比例3相互比较,实施例3热阻结果是对比例3的142.8%;对比例2 热阻结果是对比例3的93.5%、对比例2 是实施例3的65.5%;
说明本方案实施例3盲孔宽16毫米的效果是对比例2、对比例3的15毫米所不能取代的,也就是说15毫米效果是不行的。
本方案实施例3与对比例2比较,实施例3抗压强度是对比例2的141.9%,实施例3盲孔砌块抗压强度与对比例4的无孔砌块样本的抗压强度基本相同。
这说明普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采用本方案增强改性技术,是难以达到本方案效果的。同时也说明本方案技术效果是对比例1和2远远达不到的。
B:而对比例3采用本方案的孔型的方案与对比例2方案相比,热阻提高6.9%,抗压强度2.4 MPa,抗压强度与对比例2比较,降低41.5%,该结果已经不能满足GB 50574-2010《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规定。
根据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与孔洞率关系曲线,孔洞率越高强度越低,当圆形孔变成扁长孔后,其抗压强度与孔洞率关系曲线变成指数衰减关系,所以圆形孔结构不能变成扁长孔结构。尤其当孔洞率24%后,抗压强度衰减更厉害,所以本方案控制芯孔孔洞率不超过24%。
这说明201020602891.5专利所指的本体砌块,即便采用扁长孔孔宽15毫米的方案,不仅达不到本方案技术的结果,就是其抗压强度也不能满足标准要求,生产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GB 50574-2010《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的规定。
实施例4(见图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是实施例4砌块盲孔分布图见图5,为双排孔盲孔砌块。
采用本方案研发的实施例1配方的纳米建材绿色度增进剂,在以粉煤灰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线试验,在制浆工序添加本方案的绿色度增进剂,掺加量为粉料的5.0%,搅拌制浆,生产过程同实施例3,试验方法同实施例3,双排盲孔孔宽18毫米,在砌块上表面向下开2排扁型条状竖向盲孔,孔宽18 mm,盲孔底端距砌块本体底平面的距离为10±0.5 mm;每排上的盲孔数量1个,盲孔与盲孔间隔热桥尺寸宽度大于30 mm、两排盲孔间距60 mm;砌块本体沿长度方向两个端部边肋不小于30 mm、沿宽度方向两侧边肋大于40 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芯孔孔洞率12.9%。在盲孔的端部四角,设有半径5 mm的倒角。
实测结果为:热阻为2.275(m2·K)/W;抗压强度为4.2 MPa,双排长盲孔砌块密度518kg/m3。本体无孔砌块抗压强度6.3MPa,密度603kg/m3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是实施例5砌块盲孔分布图见图7和8,为三排孔盲孔砌块。
采用本方案研发的实施例1配方纳米建材绿色度增进剂,在粉煤灰-水泥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线试验,在制浆工序添加本方案的绿色度增进剂,掺加量为粉料的8%,搅拌制浆,生产过程和试验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所述盲孔为3排,第一排和第三排并列布置两个中盲孔,第二排布置有长盲孔。三排盲孔孔宽16毫米,在砌块上表面向下开3排扁型条状竖向盲孔,孔宽16 mm,盲孔底端距砌块本体底平面的距离为10±0.5 mm;每排上的盲孔数量小于等于2个,盲孔与盲孔间隔热桥尺寸宽度大于30 mm、每排盲孔间距56 mm;砌块本体沿长度方向两个端部边肋不小于30 mm、沿宽度方向两侧边肋40 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芯孔孔洞率22.9%。在盲孔的端部四角,设有半径5 mm的倒角。
实测结果为:热阻为2.603(m2·K)/W;抗压强度为3.8 MPa,三排盲孔砌块密度482kg/m3。实测本体砌块抗压强度6.5MPa,砌块密度576kg/m3
通过以上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可以看出:绿色度增进剂,掺加量为粉料的6.0%时增强效果最优。大量的实验证明:掺加量低于5%或高于8%时,强度增强效果相对降低。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是实施例6砌块盲孔分布。如图9-15所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上三排盲孔分布方案二至七示意图。

Claims (3)

1.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是在砌块上沿砌块上表面向下开2~4排扁型条状竖向盲孔,孔宽16mm~18 mm,盲孔底端距砌块本体底平面的距离为10±0.5 mm;1≤每排上的盲孔数量≤4个,盲孔与盲孔间隔热桥尺寸宽度必须大于30 mm、两排盲孔间距必须≥30mm且≤60 mm;砌块本体沿长度方向两个端部边肋不得小于30 mm、沿宽度方向两侧边肋不得小于40 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芯孔孔洞率不超过24.0%;
在盲孔的端部四角,设有半径5 mm的倒角;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制浆工序添加使用纳米建材绿色度增进剂,掺加量为粉料的6%~8%,搅拌制浆,利用蒸压过程中190℃的高温、大于100%的高湿、蒸汽压力1.2MPa的高压环境,促进微晶硅酸盐矿物形成,同时改变矿物的堆积构造,形成缠绕搭接结构;
纳米建材绿色度增进剂,主要成分为膨润土1份,铝矾土2~4份、硅藻土1~2份,掺加0.3份纳米偶联剂混合后磨细至比表面积≥600m2/kg而成,所述纳米偶联剂由纳米硅酸钠与铝酸酯按照1∶1的比例经过常温复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是所述盲孔为4排,第一排和第三排均并列布置两个中盲孔,第二排和第四排均自左至右并列布置有短盲孔,中盲孔和短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是所述盲孔为3排,第一排和第三排均并列布置两个中盲孔,第二排布置有长盲孔。
CN201410316280.7A 2013-04-23 2013-04-23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Active CN104088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6280.7A CN104088393B (zh) 2013-04-23 2013-04-23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0614.5A CN103214204B (zh) 2013-04-23 2013-04-23 纳米建材绿色度增进剂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CN201410316280.7A CN104088393B (zh) 2013-04-23 2013-04-23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0614.5A Division CN103214204B (zh) 2013-04-23 2013-04-23 纳米建材绿色度增进剂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8393A CN104088393A (zh) 2014-10-08
CN104088393B true CN104088393B (zh) 2016-08-17

Family

ID=51636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6280.7A Active CN104088393B (zh) 2013-04-23 2013-04-23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883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6750A (zh) * 2020-06-06 2020-09-11 江门市擎宏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抗裂高强度加气砌块
CN114538870A (zh) * 2022-03-18 2022-05-27 山东英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蒸压加气混凝土双孔自保温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48694C1 (ru) * 1998-06-22 2000-05-10 Галеев Ирек Абударович 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камень
CN2688790Y (zh) * 2004-02-23 2005-03-30 金立虎 高强、保温、隔音砼多孔砖
CN2697181Y (zh) * 2003-08-18 2005-05-04 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西峰集团新兴建材公司 表面开盲孔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CN101338604A (zh) * 2008-08-08 2009-01-07 长沙市新型墙体材料开发总公司 一种空心砖
DE202008014415U1 (de) * 2008-10-30 2009-01-22 Schlagmann Baustoffwerke Gmbh & Co. Kg Wärmedämmziegel
CN201433498Y (zh) * 2009-07-03 2010-03-31 翁履谦 一种多排盲孔保温烧结砖或砌块
CN201486016U (zh) * 2009-03-09 2010-05-26 姚卫平 轻集料空心砌块
CN203174864U (zh) * 2013-04-23 2013-09-04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37235Y (zh) * 2007-11-20 2008-10-22 绵阳市四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烧结盲孔多孔砖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48694C1 (ru) * 1998-06-22 2000-05-10 Галеев Ирек Абударович 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камень
CN2697181Y (zh) * 2003-08-18 2005-05-04 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西峰集团新兴建材公司 表面开盲孔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CN2688790Y (zh) * 2004-02-23 2005-03-30 金立虎 高强、保温、隔音砼多孔砖
CN101338604A (zh) * 2008-08-08 2009-01-07 长沙市新型墙体材料开发总公司 一种空心砖
DE202008014415U1 (de) * 2008-10-30 2009-01-22 Schlagmann Baustoffwerke Gmbh & Co. Kg Wärmedämmziegel
CN201486016U (zh) * 2009-03-09 2010-05-26 姚卫平 轻集料空心砌块
CN201433498Y (zh) * 2009-07-03 2010-03-31 翁履谦 一种多排盲孔保温烧结砖或砌块
CN203174864U (zh) * 2013-04-23 2013-09-04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8393A (zh) 2014-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4073B (zh) 一种利用黄河沙制备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7013B (zh) 一种楼层复合材料保温隔音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5829B (zh) 一种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5242731U (zh) 组合式防火保温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
CN110204282A (zh) 一种无机微珠改性硅塑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03295A (zh) 一种纤维增强轻质粉煤灰基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8393B (zh)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CN105837150B (zh) 一种内墙复合材料保温隔音板及其制备方法
Sinka et al. Hempcrete–CO Neutral Wall Solutions for 3D Printing
CN107098723A (zh) 一种节能保温材料
CN106631120A (zh) 秸秆纤维页岩烧结微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8378A (zh) 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4204B (zh) 纳米建材绿色度增进剂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CN102888942A (zh) 一种纸面脱硫石膏空心轻质隔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6144007U (zh) 墙体板材及应用其的楼宇建筑
CN203174864U (zh)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CN103058606A (zh) 高掺量炉渣粉煤灰混凝土
CN105601184A (zh) 一种硅酸钙板的制备方法
CN206144015U (zh) 墙体板材
CN204492152U (zh) 一种保模一体板
CN111677150A (zh) 一种mu五点零陶粒复合自保温砌块
CN101413319A (zh) 一种轻质、高强、高保温隔热复合砌块
CN101812878B (zh) 一种含有保温内胆的外墙外保温板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94617A (zh) 一种绿色节能复合保温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6252B (zh) 蒸压自保温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1

Address after: 250031 Shandong Province Flyover District of Ji'nan City Road 29.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Academy of Building Scie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031 Shandong Province Flyover District of Ji'nan City Road 29.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