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1627A - 网络监视装置及网络监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网络监视装置及网络监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1627A
CN104081627A CN201380007233.8A CN201380007233A CN104081627A CN 104081627 A CN104081627 A CN 104081627A CN 201380007233 A CN201380007233 A CN 201380007233A CN 104081627 A CN104081627 A CN 1040816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threshold value
data
accident
systematic failu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72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田启一
奥田实
西田知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81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16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J13/00034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elements or equipment being or involving an electric power subst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01R31/088Aspects of digital comput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8Network protocols supporting networked applications, e.g. includ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Abstract

网络监视装置具备:监测部,监测由对变电站的电力系统进行监视控制的网络传送的数据;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表示所述电力系统中的事故与由所述网络传送的数据的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部,计算由所述监测部监测到的数据量;第1判别部,判别所述数据量是否大于阈值;第2判别部,在所述监测到的传送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及所述监测到的数据的种类,判别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以及停止控制部,在所述第2判别部判别为发生了所述系统事故时,使所述第1判别部的判别停止。

Description

网络监视装置及网络监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变电站的电力系统进行监视控制的网络中的网络监视装置及网络监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对于电力的安全、可靠、有效的运用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实施变电站的监视、控制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也推进了数字化,伴随于此,构成系统的各装置也通常成为通过网络结合的构造。
特别是,近年来应用于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国际标准IEC61850是经由网络对变电站内的监视信息、控制信息、事故信息进行数据收发的标准,监视网络的负荷(通信量)并防止传送容量超标导致的传送延迟、数据丢失是非常重要的。
已经公开了对网络的构成要素进行解析,监视网络上流动的数据量(通信量)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0-508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9-173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这些技术中,变电站特有的现象(系统事故发生时的暂时性传送负荷上升)也被判定为传送过负荷,所以存在误检测的可能性。
在变电站中,误检测导致的警报发令对通常的变电站运用业务来说成为较大的妨碍,需要尽量防止误检测。因此,在变电站中的网络的负荷监视中,需要采用考虑了变电站特有的现象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误检测的网络监视装置及网络监视方法。
解决课题所采用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网络监视装置,具备:监测部,监测由对变电站的电力系统进行监视控制的网络传送的数据;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表示所述电力系统中的事故与由所述网络传送的数据的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部,计算由所述监测部监测到的数据量;第1判别部,判别所述数据量是否大于阈值;第2判别部,在所述监测到的传送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及所述监测到的数据的种类,判别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以及停止控制部,在所述第2判别部判别为正发生所述系统事故时,使所述第1判别部的判别停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减少误检测的网络监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电站的电力系统及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的框图。
图3是说明网络20的传送状态在通常状态和系统事故状态下怎样变化的图。
图4A是表示网络监测器61中的网络负荷异常检测的阈值与系统事故发生及通信异常发生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4B是表示网络监测器61中的网络负荷异常检测的阈值与系统事故发生及通信异常发生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网络监测器61中的网络的负荷判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的框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网络监测器61中的网络的负荷判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的框图。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网络监测器61中的网络的负荷判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的框图。
图11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的框图。
图12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的框图。
图13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的框图。
图14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的框图。
图15是表示传送数据量的趋势数据与阈值的关系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电站的电力系统及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图。图2是表示图1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的框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变电站的电力系统中,通过2个变压器15将送电线(超高压送电线)11逐次低恒压化后供给至送电线、配电线。该电力系统由送电线11、母线12、断流器13、断路器14、变压器15、CT(Current Transformer:电流互感器)16、VT(Voltage Transformer:电压互感器)17等构成。
送电线11是从发电站向变电站供给电力的电线。
母线12是将来自送电线11的电力经由断流器13、断路器14供给至变压器15等的电线。
断流器13是在正常动作时对母线12的负荷电流进行开闭的电力设备。
断路器14是在无负荷时对母线12的电压进行开闭的电力设备。
变压器15是对电压进行变换的电力设备。
CT16是将母线12的电流变换为低电流并测定的电力设备。
VT17是将母线12的电压变换为低电压(例如110V)并测定的电力设备。
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对变电站进行监视,具有网络20、MU(31~35)、IED(41~45)、SC51、HMI52、网络监测器61、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
网络20是将MU(31~35)、IED(41~45)、SC51、HMI52、网络监测器61连接的信息传送路,传送各种数据。
MU(合并单元:Merging Unit)(31~33)是与电力系统的构成要素(断流器13、断路器14、CT16、VT17)连接、并从这些构成要素收集数据的设备。例如,像“MU1(31):VT17、MU2(32):CT16、MU3(33):断流器13”这样,MU1(31)~MUn(35)分别连接有电力系统的构成要素。MU(31~35)收集到的数据分别被传递到IED(41~45)的某一个。
IED(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41~45)是保护继电器,通常也被称为智能电子装置(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IED(41~45)从MU(31~35)接受信息,并传递至SC51。
SC(StationComputer)51是对变电站整体的状态进行监视控制的计算机。
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52是SC51与操作员之间的接口(输入输出装置),具有显示装置、信息输入装置等。
网络监测器61与网络20连接,监视网络20的负荷状态。
网络监测器61能够检测在与网络20连接的设备(IED(41~45)、MU(31~35)、SC51、HMI52)间传送的数据。即,网络监测器61作为监测部发挥功能,监测由对变电站的电力系统进行监视控制的网络传送的数据。
由网络20传递的数据作为包含头(发送侧地址、接收侧地址等)和数据本体的包,从发送侧的设备发送。因此,通过监测网络20上的信号,能够知道各个包中的发送侧的设备、接收侧的设备、数据的内容、数据量。
网络监测器61计算所监测到的数据量。即,网络监测器61作为计算部发挥功能,计算由监测部监测到的数据量。该计算例如以1秒单位、100m秒单位等规定间隔进行。
这时,网络监测器61能够计算通过网络20传送的数据的总量。此外,网络监测器61也可以计算发送侧的每个设备(或者接收侧的每个设备)的数据量。如上述那样,根据包头(地址)的信息能够判别进行收发的设备。
网络监测器61判别计算出的数据量是否大于阈值。即,网络监测器61作为判别数据量是否大于阈值的第1判别部发挥功能。
网络监测器61在监测到的传送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基于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及所述监测到的数据的种类,判别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即,网络监测器61作为第2判别部发挥功能,在监测到的传送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基于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及所述监测到的数据的种类,判别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另外,详细情况留待后述。
网络监测器61在由所述第2判别部判别为正发生系统事故时,能够使所述第1判别部的判别停止。即,网络监测器61作为停止控制部发挥功能,在由所述第2判别部判别为正发生系统事故的情况下,使所述第1判别部的判别停止。
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将网络监测器61与其他设备(IED(41~45)、MU(31~35)、SC51、HMI52等)独立地示出。也可以将网络监测器61的功能安装到IED(41~45)及MU(31~35)、或者SC51及HMI52。
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是用于在网络监测器61的网络负荷监视中判别系统事故的数据库。在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中,示出了电力系统中的事故与有网络20传送的数据的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保持着表示与电力系统中的事故对应的数据的种类(例如,用于通知电力系统中发生了事故的数据、表示发生的事故的种类的数据、用于识别检测到发生的事故的设备(IED(41~45)、MU(31~35))的数据、以及用于对事故采取对策的控制数据等)的数据类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测网络20中的负荷异常时,采用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判别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网络监测器61基于监测到的传送数据与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示出的数据的类型是否一致,能够判别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进而,能够判别系统事故的种类、以及检测到发生的事故的设备。
以下,说明在检测网络20中的负荷异常时需要判别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的理由。
图3是说明在通常状态和系统事故状态下网络20的传送状态怎样变化的图。(A)、(B)分别表示通常状态和系统事故发生状态。
(1)通常时的网络20内的通信状态(图3(A))
通常时的网络20内的通信状态如下所示。
从MU35向IED45通信的数据为大部分,其以外的、例如如下的在设备间a)~e)通信的数据量较少。
a)从IED(41~45)向MU(31~35)
b)从IED(41~45)向SC51
c)从SC51向IED(41~45)
d)从SC51向MU(31~35)
e)从SC51向HMI52
此外,数据量虽然有些许变动,但是不会较大地变化(几乎恒定)。
(2)系统事故发生时的网络20内的通信状态(图3(B))
系统事故发生后,除了从MU35向IED45的通信以外,在设备间a)~e)进行如下的通信。
1)系统事故除去的指令从IED(41~45)被发送到MU(31~35),从MU(31~35)向断流器13输出切断指令。与此同时,断流器13已成为切断状态的数据从MU(31~35)被发送到IED(41~45)。即,在IED(41~45)和MU(31~35)之间发送的数据量增加。
2)或者,从IED(41~45)向SC51发送系统事故信息,进而,该信息从SC51被发送到HMI52,并向操作员显示信息。即,从IED(41~45)向SC51、从SC51向HMI52发送的数据量增加。
因此,网络中流动的数据量和时间的图表(图3(B))成为与通常状态的图表(图3(A))不同的趋势,从系统事故发生时刻起,数据量暂时增大。
另外,根据发生的系统现象,来自各个MU(31~35)和IED(41~45)的传送数据量不同,并且根据各个现象,IED(41~45)和MU(31~35)所发送的数据量也不同。
图4A、图4B分别是表示网络监测器61中的网络负荷异常检测的阈值与系统事故发生及通信异常发生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图4A的(A)、图4B的(C)及图4A的(B)、图4B的(D)分别表示通常状态、系统事故发生状态。在(A)、(B)中设定根据通常状态推测出的阈值Th01,在(C)、(D)中考虑到系统事故时而设定比阈值Th01更大的阈值Th02。设想通过将这些阈值Th01、Th02与在网络20上收发的数据量进行比较来检测通信异常。
如图4A的(A)、(B)所示,在基于通常状态的数据量设定的阈值Th01的情况下,发生系统事故时,数据传送量暂时增加,所以可能误检测为通信异常。
另一方面,如图4B的(C)、(D)所示,在基于系统事故发生状态的数据量设定的阈值Th02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发生了系统事故的情况下的通信异常的误检测。但是,在系统事故时和通信异常时的数据量没有太大差异的情况下,可能无法检测通信异常。
如以上那样,为了明确地判别系统事故时和通信异常时,希望判别系统事故的有无。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网络监测器61中的网络的负荷判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1)网络监测器61取得网络20中流动的数据(步骤S11),计算传送数据量(步骤S12)。例如,计算每规定间隔的数据的总量。
(2)比较预先设定的阈值Th和计算出的传送数据量(步骤S13)。该阈值Th是传送数据量是否过剩的(通信异常的有无)大致基准。但是,如前述那样,仅通过该阈值Th,可能会导致通信异常的误检测,所以如后述那样,还并用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的判定。
(3)在传送数据量未超过阈值Th的情况下,进行正常判定(未检测到通信异常)(步骤S14)。
(4)在传送数据量超过阈值Th的情况,将传送的数据与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比对(步骤S15),判定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步骤S16)。如前述那样,基于监测到的传送数据与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中示出的数据的类型是否一致,能够判别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
(5)在未发生系统事故的情况下,传送数据量超过阈值Th,所以判断为传送负荷异常(检测到通信异常)(步骤S17)。
在判断为发生了系统事故的情况下,即使传送数据量超过阈值Th,也判断为正常(未检测到通信异常)(步骤S18)。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由网络监测器61进行的通信异常的检测停止。
这样,在系统事故发生时,能够使网络监测器61的网络监视功能暂时停止,能够防止通信异常的误检测。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6与图2对应,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的框图。
在此,MU(31~35)、IED(41~45)分别与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71~76)连接。MU(31~35)、IED(41~45)分别使用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71~76)判别是否发生了系统事故,并经由网络20将结果通知给网络监测器61。
结果,即使网络监测器61未安装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也能够判别系统事故。
另外,IED(41~45)、MU(31~35)中的系统事故判断,除了安装数据库(71~76)之外,也可以作为IED(41~45)、MU(31~35)自身的功能来实现。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网络监测器61中的网络的负荷判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在此,网络监测器61对从IED(41~45)、MU(31~35)发送来的数据进行解析(步骤S15a),判定是否发生了系统事故(步骤S16)。除这一点以外,本变形例与第1实施方式没有实质性差异,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第2实施方式)
图8与图2对应,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的框图。
在此,网络监测器61与存储部81连接,该存储部81存储2种阈值(正常时(通常运转时)的传送负荷阈值Th1、异常时(系统事故发生时)的传送负荷阈值Th2)。一般来说,阈值Th2大于阈值Th1。
像这样,通过安装2种阈值并根据状态来切换各个阈值,来防止系统事故导致的误检测(参照图4A、图4B),并且在事故后将阈值切换为正常时的阈值Th1,从而能够检测系统事故发生时的负荷异常。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网络监测器61中的网络的负荷判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1)网络监测器61取得网络20中流动的数据(步骤S11),计算传送数据量(步骤S12)。例如,计算每规定间隔的数据的总量。
(2)将正常时的传送负荷阈值Th1与计算出的传送数据量进行比较(步骤S13a)。该阈值Th1是传送数据量是否过剩(通信异常的有无)的大致基准。
(3)在传送数据量未超过阈值Th1的情况下,进行正常判定(未检测到通信异常)(步骤S14)。
(4)在传送数据量超过阈值Th1的情况下,将传送的数据与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比对(步骤S15),判定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步骤S16)。如前述那样,基于监测到的传送数据与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示出的数据的类型是否一致,能够判别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
(5)在未发生系统事故的情况下,传送数据量超过阈值Th1,所以判断为传送负荷异常(检测到通信异常)(步骤S17)。
在判断为发生了系统事故的情况下,判定传送数据量是否超过异常时的阈值Th2(步骤S21)。如果判断为未超过异常时的阈值Th2,则判定为正常(步骤S22)。在超过异常时的阈值Th2的情况下,判定为异常(步骤S23)。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系统事故发生时将阈值从正常状态的阈值Th1切换为异常状态的阈值Th2,能够防止误检测。
另外,也可以如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那样,在IED(41~45)、MU(31~35)中安装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71~75)。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由各IED(41~45)、MU(31~35)判别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并将其结果通知给网络监测器61而判别系统事故。这种方式除了第2实施方式以外,也能够应用于第3~第7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
图10与图2对应,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的框图。
在此,网络监测器61与存储部82连接,该存储部82存储系统的每个种类的现象的阈值。如前述那样,数据量根据发生的系统现象而不同(参照图3)。设置与发生的系统现象相应的阈值,根据使用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得出的判定结果来切换阈值。结果,防止系统事故导致的误检测,并且通过在事故后将阈值切换为正常时的阈值Th1,能够检测通信异常发生时的负荷异常。
图9的流程图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网络监测器61中的网络的负荷判定处理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为发生了系统事故的情况下,将发生的现象与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进行比对。然后,将阈值从正常时的阈值Th1切换为与发生的现象相应的阈值Th2,判断是否超过了该阈值Th2(步骤S21)。其他方面与第2实施方式没有太大差异,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系统事故发生时将阈值从正常状态的阈值切换为与发生的现象相应的阈值来进行判定,能够防止误检测,并且更高精度地判别装置异常导致的传送异常。
(第4实施方式)
图11与图2对应,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的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网络监测器61与存储部83连接,该存储部83存储检测到系统事故的装置单独的阈值。如前述那样,根据发生的系统现象,从各装置发送的数据量不同(参照图3)。对于检测到系统事故的每个装置单独地设置阈值,根据使用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得出的判定结果,切换各自的阈值。结果,防止系统事故导致的误检测,并且通过在事故后将阈值切换为正常时的阈值,能够检测通信异常发生时的负荷异常。
图9的流程图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网络监测器61中的网络的负荷判定处理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为发生了系统事故的情况下,根据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确认正检测到系统事故发生的装置。然后,将阈值从正常时的阈值Th1切换为装置单独的阈值Th2。此外,计算来自正检测到系统事故发生的装置的传送数据量,判断该传送数据量是否超过装置单独的该阈值Th2(步骤S21)。其他方面与第2实施方式没有太大差异,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系统事故发生时将阈值从正常状态的阈值切换为正检测到事故发生的装置单独的阈值,能够防止误检测,并且更高精度地检测装置异常导致的传送异常。
(第5实施方式)
图12与图2对应,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的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网络监测器61与存储部84连接,该存储部84存储所发生的系统现象的种类及装置单独的阈值。如前述那样,根据发生的系统现象、并且按照每个现象从各装置发送的数据量不同(参照图3)。按照每个系统现象、进而根据每个现象对检测到系统事故的装置单独地设置阈值,根据使用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得出的判定结果来切换各个阈值。结果,防止系统事故导致的误检测,并且通过在事故后将阈值切换为正常时的阈值,能够更高精度地检测通信异常发生时的负荷异常。
图9的流程图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网络监测器61中的网络的负荷判定处理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为发生了系统事故的情况下,根据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判别所发生的系统的现象种类,并且确认正检测到系统事故发生的装置。然后,将阈值从正常时的阈值Th1切换为现象种类及装置单独的阈值Th2。此外,计算来自正检测到系统事故发生的装置的传送数据量,判断该传送数据量是否超过现象种类及装置单独的该阈值Th2(步骤S21)。其他方面与第2实施方式没有太大差异,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系统事故发生时将阈值从正常状态的阈值切换为每个系统现象种类、且正检测到事故发生的装置单独的阈值来进行判定,能够防止误检测,并且更高精度地检测装置异常导致的传送异常。
(第6实施方式)
图13与图2对应,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的框图。
网络20与VLAN1(21)、VLAN2(22)、VLANn(25)将各装置划分为虚拟网络。网络监测器61与存储部85连接,该存储部85存储所发生的系统现象的种类、以及与虚拟网络VLAN1(21)~VLANn(25)及分别构成虚拟网络的装置(例如,如果是VLAN1(21),则是IED1(41)和MU1(31))相应的阈值。
如前述那样,根据发生的系统现象、且按照每个现象从各装置发送的数据量不同。将关联的装置用虚拟网络(21~25)进行分类,按照每个系统现象、进而根据每个现象对检测到系统事故的装置单独地设置阈值,根据使用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得出的判定结果来切换阈值。结果,防止系统事故导致的误检测,并且通过在事故后将阈值切换为正常时的阈值,能够更高精度地检测通信异常发生时的负荷异常。
图9的流程图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网络监测器61中的网络的负荷判定处理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为发生了系统事故的情况下,根据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判别发生的系统现象的种类,并且确认正检测到系统事故发生的装置。然后,将阈值从正常时的阈值Th1切换为各虚拟网络、现象种类及装置单独的阈值Th2。此外,计算来自正检测到系统事故发生的装置的传送数据量,判断该传送数据量是否超过现象种类及装置单独的该阈值Th2(步骤S21)。其他方面与第2实施方式没有太大差异,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虚拟网络组来分类,能够按照关联的每个装置来设定阈值,所以能够将系统现象和与其对应的装置相关联地管理。
(第7实施方式)
图14与图2对应,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的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网络监测器61与存储部85连接,该存储部85存储构成系统的各装置(IED1(41)~IEDn(45)、MU1(31)~MUn(35))的传送数据量的趋势数据,使用趋势数据来对装置单独地设定阈值。
如前述那样,根据发生的系统现象、且按照每个现象,从各装置发送的数据量不同。阈值的设定不是使用事先计算的理论值,而是事先准备根据过去的现象的趋势数据计算出的装置单独的阈值,根据使用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62得出的判定结果来切换各个阈值。结果,防止系统事故导致的误检测,能够更高精度地检测通信异常发生时的负荷异常。
图15是表示传送数据量的趋势数据与阈值的关系的例子。对于构成系统的各装置(IED1(41)~IEDn(45)、MU1(31)~MUn(35)),单独地保管本例这样的数据量的趋势数据,并能够基于该数据决定正常时的阈值和异常时的阈值。不是使用事先计算的理论值,而是使用实际的数据来计算阈值,从而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阈值设定,实现传送负荷误检测的防止和高精度的检测。
另外,该阈值也可以如第5实施方式所示那样,按照每个系统现象来计算,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更细致的判定。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扩展和变更,扩展或变更后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符号的说明
11 送电线
12 母线
13 断流器
14 断路器
15 变压器
16 CT
17 VT
20 网络
31~35 MU
41~45 IED
51 SC
61 网络监测
62 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

Claims (12)

1.一种网络监视装置,具备:
监测部,监测由对变电站的电力系统进行监视控制的网络传送的数据;
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表示所述电力系统中的事故与由所述网络传送的数据的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
计算部,计算由所述监测部监测到的数据量;
第1判别部,判别所述数据量是否大于阈值;
第2判别部,在所述监测到的传送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及所述监测到的数据的种类,判别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以及
停止控制部,在所述第2判别部判别为正发生所述系统事故时,使所述第1判别部的判别停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监视装置,
还具备:
第3判别部,在所述第2判别部判别为正发生所述系统事故时,基于所述监测到的传送量是否大于比所述阈值大的第2阈值,判别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监视装置,
所述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表示所述电力系统中的事故的种类与由所述网络传送的数据的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监测到的传送量大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2判别部基于所述监测到的数据的种类及所述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判别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及事故的种类,
所述第2阈值与所述判别出的事故的种类对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监视装置,
所述网络传送多种设备之间的通信,
所述第2阈值与所述设备的种类对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监视装置,
所述网络被划分为多个网络,
所述第2阈值与所述多个网络对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监视装置,
还具备:
趋势数据蓄积部,将由所述网络传送的数据作为趋势数据进行蓄积;以及
决定部,基于所述蓄积的趋势数据,决定所述阈值及所述第2阈值。
7.一种网络监视方法,包括:
监测由对变电站的电力系统进行监视控制的网络传送的数据的步骤;
计算所述监测到的数据量的步骤;
判别所述数据量是否大于阈值的步骤;
在所述监测到的传送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基于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及所述监测到的数据的种类,判别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的步骤,该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表示所述电力系统中的事故与由所述网络传送的数据的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和
在判别为正发生所述系统事故时,使判别所述数据量是否大于阈值的步骤停止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监视方法,
还包括:
在判别为正发生所述系统事故时,基于所述监测到的传送量是否大于比所述阈值大的第2阈值,判别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监视方法,
所述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表示所述电力系统中的事故的种类与由所述网络传送的数据的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监测到的传送量大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监测到的数据的种类及所述系统事故判别数据库,判别系统事故发生的有无及事故的种类,
所述第2阈值与所述判别出的事故的种类对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监视方法,
所述网络传送多种设备之间的通信,
所述第2阈值与所述设备的种类对应。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监视方法,
所述网络被划分为多个网络,
所述第2阈值与所述多个网络对应。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监视方法,
还包括:
将由所述网络传送的数据作为趋势数据进行蓄积的步骤;以及
基于所述蓄积的趋势数据,决定所述阈值及所述第2阈值的步骤。
CN201380007233.8A 2012-02-20 2013-02-15 网络监视装置及网络监视方法 Pending CN1040816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4248A JP2013172524A (ja) 2012-02-20 2012-02-20 ネットワーク監視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監視方法
JP2012-034248 2012-02-20
PCT/JP2013/000828 WO2013125189A1 (ja) 2012-02-20 2013-02-15 ネットワーク監視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監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1627A true CN104081627A (zh) 2014-10-01

Family

ID=49005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7233.8A Pending CN104081627A (zh) 2012-02-20 2013-02-15 网络监视装置及网络监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30531A1 (zh)
EP (1) EP2819270A4 (zh)
JP (1) JP2013172524A (zh)
CN (1) CN104081627A (zh)
WO (1) WO20131251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5137B (zh) * 2013-11-25 2016-05-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变电站拓扑网络遥信数据辨识实现方法
CN105305620B (zh) * 2015-10-22 2017-07-28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合闸控制回路断线监视系统
CN105634867B (zh) * 2016-01-04 2019-08-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onu启停方法及系统
EP3389227B1 (en) * 2017-04-10 2020-07-15 General Electric Technology Gmb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failover in digital substations
FR3070495B1 (fr) * 2017-08-28 2019-09-06 Enedis Detection de defaillance d'un reseau de distribution electrique
CN111193608B (zh) * 2019-11-19 2023-03-24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质量探测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2713649B (zh) * 2020-10-22 2022-08-09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的电力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5509A (zh) * 2005-04-06 2006-10-11 阿拉克斯拉网络株式会社 网络控制装置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102055A (zh) * 2006-07-07 2008-01-09 王勇 基于配电线路实现对电涌保护器进行监控的系统及方法
US20090232000A1 (en) * 2005-04-06 2009-09-17 Alaxala Networks Corporation NETWORK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WITH FLOW ANALYSIS AND CONTROL FUNCTION (As Amended)
CN101826755A (zh) * 2010-05-11 2010-09-08 羿宝存 智能配电网及用电实时监控管理系统
CN102323469A (zh) * 2011-07-27 2012-01-18 四川大学 谐波负荷状态监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4738A (ja) * 1995-08-17 1997-02-25 Toshiba Corp 電力系統の情報伝送装置
JP2005027464A (ja) * 2003-07-04 2005-01-27 Tm T & D Kk 変電機器保護制御システム
US8154297B2 (en) * 2007-07-05 2012-04-10 Abb Technology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dictive maintenance of a battery assembly using temporal signal processing
JP4852486B2 (ja) 2007-07-06 2012-01-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トラフィック監視システム
US8000913B2 (en) * 2008-01-21 2011-08-16 Current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information
JP2010050890A (ja) 2008-08-25 2010-03-04 Nec Corp ネットワーク監視制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監視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110040A (ja) * 2008-10-28 2010-05-13 Toshiba Corp 電力系統監視制御装置
CN102625916A (zh) * 2009-07-18 2012-08-01 纳克斯伦特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系统传感器装置、电力系统监测方法以及电力系统监测系统
BR112012002904A2 (pt) * 2009-08-10 2016-04-05 Scweitzer Engineering Lab Inc sistema e método para controlar um sistema de distribuição de energia elétrica, e,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inteligent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5509A (zh) * 2005-04-06 2006-10-11 阿拉克斯拉网络株式会社 网络控制装置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090232000A1 (en) * 2005-04-06 2009-09-17 Alaxala Networks Corporation NETWORK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WITH FLOW ANALYSIS AND CONTROL FUNCTION (As Amended)
CN101102055A (zh) * 2006-07-07 2008-01-09 王勇 基于配电线路实现对电涌保护器进行监控的系统及方法
CN101826755A (zh) * 2010-05-11 2010-09-08 羿宝存 智能配电网及用电实时监控管理系统
CN102323469A (zh) * 2011-07-27 2012-01-18 四川大学 谐波负荷状态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72524A (ja) 2013-09-02
US20140330531A1 (en) 2014-11-06
EP2819270A1 (en) 2014-12-31
EP2819270A4 (en) 2015-11-04
WO2013125189A1 (ja) 201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1627A (zh) 网络监视装置及网络监视方法
EP3817174B1 (en) Nested microgrid control system
CN100403622C (zh) 智能配电管理中心
CN103475059B (zh) 多路输出协调控制电动汽车一体化充电机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6340959B (zh) 电力网监视系统和方法
CN110048507B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巡检方法及系统
KR101266953B1 (ko) 분산전원을 이용한 건전구간 전원공급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218268B1 (ko) 고장판단 및 고장복구 시나리오 자동생성 기능을 탑재한 변전소 자동화시스템 운영장치
WO2018113270A1 (zh) 自动导引运输车的电池模组管理方法、装置
CN101673926B (zh) 具有过电流后备保护的断路器控制器及其保护方法
CN103124086A (zh) 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
US10476268B2 (en) Optimized decoupling and load shedding
CN103296733B (zh) 直流供电系统中电池组供电回路状态的监测方法
CN114594349B (zh) 一种储能系统中直流绝缘监测方法及终端
CN103076478A (zh) 一种通信基站防窃电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CN109193947A (zh) 配电房监控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549245B1 (ko) IoT 기반 전기차 급속/완속 충전기 원격 차단기 제어시스템
JP5210611B2 (ja) 開閉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自動検針システム
CN108757418A (zh) 活塞式空压机故障预警方法、活塞式空压机及轨道列车
EP391695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ic systems monitoring and/or failure detection
JP5755027B2 (ja) 配電系統監視制御システム、監視制御サーバ、および電力機器
CN110807602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调度系统故障检测方法
CN103309252B (zh) 用于控制电气装备的选择性的方法和设备
Allen Effects of wide-area control on the protection and oper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s
CN103368149B (zh) 低压配电系统故障监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