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9754B - 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9754B
CN104079754B CN201410122992.5A CN201410122992A CN104079754B CN 104079754 B CN104079754 B CN 104079754B CN 201410122992 A CN201410122992 A CN 201410122992A CN 104079754 B CN104079754 B CN 1040797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touch sensor
touch
field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29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9754A (zh
Inventor
赤木宏仁
胁阪政晶
佐藤祥尔
村田晃
村田晃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79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9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9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9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12.5D-digitiser, i.e. digitiser detecting the X/Y position of the input means, finger or stylus, also when it does not touch, but is proximate to the digitiser's interaction surface and also measures the distance of the input means within a short range in the Z direction, possibly with a separate measurement set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8Touchless 2D- digitiser, i.e. digitiser detecting the X/Y position of the input means, finger or stylus, also when it does not touch, but is proximate to the digitiser's interaction surface without distance measurement in the Z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触摸传感器,该触摸传感器被配置成通过检测电容变化来检测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以及近场通信器,该近场通信器被配置成执行与信息处理终端的近场通信,该信息处理终端存在于能够进行近场通信的通信区域中,该信息处理终端能够执行近场通信,其中,触摸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的距离比近场通信器能够与信息处理终端进行近场通信的距离短。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置成执行与信息处理终端的近场通信的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经开发了能够执行与诸如智能电话和平板个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终端的近场通信的通信装置,如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在近场通信中,可以仅通过使信息处理终端靠近通信装置来执行数据的传送和接收。一些通信装置设置有用于检测诸如用户的手指的输入物体的靠近或者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型的操作按钮。(输入物体可以被称为输入物体。)作为触摸传感器类型的操作按钮,已知用于利用电容变化,换言之,通过检测电容变化,来检测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的操作按钮,如在下面的专利文献2中所描述的。
专利文献1:JP-A-2012-160207
专利文献2:JP-A-2012-95180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利用电容变化的触摸传感器类型的(在适当时,在下文中被称为“电容型触摸传感器”)的操作按钮和近场通信是非常实用的技术手段。当在通信装置中使用该技术手段的情况下,提高了通信装置的实用性。然而,当使信息处理终端靠近通信装置以建立近场通信时,存在电容型触摸传感器可能被错误地激活或者操作的风险。
鉴于这样的情况已经开发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有电容型触摸传感器并且能够执行与信息处理终端的近场通信的通信装置中提供一种防止当使信息处理终端靠近通信装置时错误地激活电容型触摸传感器的技术。
可以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来实现上述目的,该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触摸传感器,该触摸传感器被配置成通过检测电容变化来检测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以及近场通信器,该近场通信器被配置成执行与信息处理终端的近场通信,该信息处理终端存在于能够进行近场通信的通信区域中,该信息处理终端能够执行近场通信,其中触摸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的距离比近场通信器能够与信息处理终端进行近场通信的距离短。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通信装置,触摸传感器可检测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的距离比近场通信器能够与信息处理终端进行近场通信的距离短。因此,能够在信息处理终端或者持有信息处理终端的用户的手指等进入触摸传感器可检测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的传感器检测区域之前建立近场通信。此外,能够在近场通信中使用的无线电波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之前建立近场通信。即,能够防止诸如信息处理终端的输入物体或者在近场通信中使用的无线电波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从而防止触摸传感器被错误地激活。
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来实现上述目的,该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触摸传感器,该触摸传感器被配置成通过检测电容变化来检测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以及近场通信器,该近场通信器被配置成执行与存在于能够进行近场通信的通信区域中的信息处理终端的近场通信,该信息处理终端能够执行近场通信,其中触摸传感器具有基底主体,该基底主体被覆盖有传感器顶盖,其中近场通信器具有天线部,该天线部被覆盖有通信器顶盖,并且其中在传感器检测区域中距触摸传感器最远的位置和传感器顶盖之间的距离比在通信区域中距近场通信器最远的位置与通信顶盖之间的距离短,在传感器检测区域中,触摸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输入工具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通信装置,在传感器检测区域中距触摸传感器的最远距离的位置和传感器顶盖之间的距离比在通信区域中距近场通信器最远的位置与通信顶盖之间的距离短,在传感器检测区域中,触摸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输入工具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因此,虽然需要在传感器顶盖附近操作触摸传感器,但是可以执行与位于远离通信器顶盖的信息处理终端的近场通信。即,即使信息处理终端与通信顶盖稍微隔开,也能够执行近场通信,从而防止信息处理终端接近触摸传感器。因此,能够防止触摸传感器被错误地激活。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通信装置中,在近场通信器与信息处理终端的近场通信是可执行的状态下,可以减小触摸传感器可检测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的传感器检测区域。在该布置中,即使在使信息处理终端靠近触摸传感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触摸传感器被错误地激活。
如上所述构造的通信装置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在触摸传感器检测到电容变化的情况下,触摸传感器以预定的放大系数放大检测到的电容变化的值,以便于获得放大的值,并且触摸传感器在放大值已经超过设定的阈值的条件下检测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在由此构造的通信装置中,可以通过减小预定的放大系数或者通过增加阈值来减小传感器检测区域,从而能够适当地减小传感器检测区域。
在通信装置具有多个触摸传感器的情况下,在近场通信器与信息处理终端的近场通信是可执行的状态下,布置在近场通信器附近的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仅一些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检测区域可以被减小。在该布置中,除了其传感器检测区域被减小的触摸传感器之外的触摸传感器能够像往常一样被操作。
在通信装置具有多个触摸传感器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检测区域,使得比较靠近近场通信器的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检测区域的减小比率比远离近场通信器的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减小比率大。在该布置中,能够减小将以高的可能性错误地激活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检测区域,从而有效地防止触摸传感器的错误激活。
在如上所述的被构造的通信装置中,即使在近场通信器与信息处理终端的近场通信是可执行的状态下,当在预定的时间段内触摸传感器被操作多次时,可以限制传感器检测区域被减小。换言之,当用户使用触摸传感器执行输入操作时,可以保持在其被减小之前的传感器检测区域。因此,能够在考虑到用户的意图的同时使用触摸传感器适当地执行输入操作。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通信装置中,在天线部和通信器顶盖之间的距离可能比基底主体和传感器顶盖之间的距离短。即,天线部被布置为位于比基底主体更加靠近顶盖,使得天线部容易地发射和接收在近场通信中使用的无线电波。因此,没有必要采用大型的天线部,确保空间节省。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通信装置中,传感器顶盖和通信器顶盖可以被布置在通信装置的主体的一个表面上。在本实例中,近场通信器和触摸传感器有可能被布置为彼此相邻。因此,能够充分地享受减小传感器检测区域的优点。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通信装置中,传感器顶盖和通信器顶盖可以被形成为彼此齐平。该布置消除在触摸传感器的表面和近场通信器的表面之间的水平差,增强操作性。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通信装置中,传感器顶盖和通信器顶盖可以由一个透明的板构件形成。该布置确保所要求的通信装置的组件的数目减小。
附图说明
当考虑到结合附图时,通过阅读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的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
图1是MFP10的框图;
图2是示出MFP10中的面板16、按钮输入部18以及天线部80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MFP10中的面板16、按钮输入部18、以及NFC I/F28的天线部80的横截面图;
图4是示出MFP10中的面板16、按钮输入部18、以及天线部80的平面图和指示通过数字键的触摸传感器的检测值、放大系数、传感器值、以及阈值的表;
图5是示出MFP10中的面板16、按钮输入部18、以及天线部80的平面图和指示通过数字键的触摸传感器的检测值、放大系数、传感器值、以及阈值的表;
图6是示出在MFP10中的面板16、按钮输入部18、以及天线部80的横截面图;
图7是示出在MFP10中的面板16、按钮输入部18、以及天线部80的横截面图;
图8是示出MFP10中的面板16、按钮输入部18、以及天线部80的平面图和指示通过数字键的触摸传感器的检测值、放大系数、传感器值、以及阈值的表;
图9是示出MFP10中的面板16、按钮输入部18、以及天线部80的平面图和指示通过数字键的触摸传感器的检测值、放大系数、传感器值、以及阈值的表;
图10是示出MFP10中的面板16、按钮输入部18、以及天线部80的平面图和指示通过数字键的触摸传感器的检测值、放大系数、传感器值、以及阈值的表;
图11是示出MFP10中的面板16、按钮输入部18、以及天线部80的平面图和指示通过数字键的触摸传感器的检测值、放大系数、传感器值、以及阈值的表;
图12是在MFP10中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MFP10中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MFP10中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MFP10中的面板16、按钮输入部18、以及天线部80的平面图和指示通过数字键的触摸传感器的检测值、放大系数、传感器值、以及阈值的表;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MFP10中的面板16、按钮输入部18、以及天线部80的平面图和指示通过数字键的触摸传感器的检测值、放大系数、传感器值、以及阈值的表;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MFP10中的面板16、按钮输入部18、以及天线部80的平面图和指示通过数字键的触摸传感器的检测值、放大系数、传感器值、以及阈值的表;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MFP10中的面板16、按钮输入部18、以及天线部80的平面图和指示通过数字键的触摸传感器的检测值、放大系数、传感器值、以及阈值的表;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MFP10中的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MFP10中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作为本发明中的通信装置的一个示例)10的框图。MFP10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作为控制器的一个示例和计算机的一个示例)12、存储器14、面板16、按钮输入部18、打印机20、扫描仪22、调制解调器24、电话线连接器26、以及NFC(近场通信)I/F(作为近场通信器的一个示例)28。经由输入/输出端口30这些组件被相互可通信地耦合。
面板16具有要显示MFP10的各种功能的显示面板。按钮输入部18包括触摸传感器,并且被配置成检测按钮输入部18或者在按钮输入部18上的输入物体(将会加以描述)的接近或者触摸,并且接受用户的按钮操作。输入物体可以被称为输入对象。
打印机20被配置成执行打印。扫描仪22被配置成扫描文档以形成扫描数据。调制解调器24被配置成将要通过传真功能发送的文档数据转换成可传送到电话线网络32的信号,并且经由电话线连接器26将信号发送到电话线网络32。调制解调器24还被配置成经由电话线连接器26接收来自于电话线网络32的信号并且将该信号解码成文档数据。
CPU12被配置成根据存储在存储器14中的控制程序(作为程序的一个示例)执行处理。控制程序50是用于通过按钮输入部18的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改变输入工具的接近或者触摸的检测的区域的程序。注意的是,通过随机接入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硬盘(HDD)、CPU12的缓冲器等的组合来组成存储器14。
存储器14具有数据存储区域52。数据存储区域52是用于存储诸如用于在面板16上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和对于控制程序50的执行所需要的数据的各种数据的区域。
NFC I/F28被配置成能够基于国际标准ISO/IEC21481或者ISO/IEC18092,与电话70(作为信息处理终端的一个示例)执行根据NFC(近场通信)的无线通信60。即,当根据NFC的无线通信60是可用的时,MFP10能够与移动电话70直接地执行数据通信。
<MFP的操作>
如上所述,MFP10能够经由NFC I/F28执行的根据NFC(在适当的情况下,在下文中被称为NFC通信)无线通信60并且能够直接地执行与移动电话70的数据通信。更加具体地,NFC I/F28包括天线部(作为天线部的一个示例)80,该天线部80被配置成发射和接收在与移动电话70的无线通信60中使用的无线电波。如在图2中所示,天线部80被布置在MFP10的主体(作为主体的一个示例)82的上表面(作为一个表面的示例)上。按钮输入部18被布置为紧挨着天线部80(的左侧),并且面板16被布置为紧挨着按钮输入部18(的左侧)。
如在图3中所示,天线部80被覆盖有顶盖(作为传感器顶盖的一个示例、通信器顶盖的一个示例、以及板构件的一个示例)86。顶盖86也覆盖按钮输入部18的触摸传感器88(均作为触摸传感器的一个示例)和面板16的显示部90。即,一个顶盖86用作天线部80的顶盖、按钮输入部18的顶盖、以及面板16的顶盖。
为了在MFP10和移动电话70之间建立NFC通信,用户使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当通过移动电话70与天线部80的接近而使在移动电话70和天线部80之间的距离落入移动电话70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区域或者天线部80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区域内时,在移动电话70和天线部80之间,即在移动电话70和MFP10之间,建立NFC通信。因此,MFP10能够利用NFC通信来将诸如电话号码和图像的数据发射到移动电话70并且从移动电话70接收诸如电话号码和图像的数据。
然而,在MFP10中,NFC I/F28的天线部80被布置在按钮输入部18的触摸传感器88的附近。因此,在NFC通信中使用的无线电波可能引起触摸传感器88的错误激活,换言之,可能通过无线电波错误地激活触摸传感器88。此外,当用户使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以在MFP10和移动电话70之间建立NFC通信时,移动电话70或者持有移动电话70的用户的手指(用作输入工具)可能错误地激活触摸传感器88。在设计装置中适当地确定在天线部80和触摸传感器88之间的距离。在MFP10中,在天线部80和触摸传感器88之间的距离是,在无线电波的强度正常并且触摸传感器88的检测能力正常的实例中,当在移动电话70和天线部80之间能够进行NFC通信时,在无线通信60中使用的无线电波和触摸传感器88之间引起干扰的距离。
将会详细地解释通过触摸传感器88检测输入工具的检测方法。如在图3中所示,各个触摸传感器88包括基底主体(基底板,主体)96和LED98。LED98被配置成照明与触摸传感器88相对应的顶盖86的一部分。当相应的触摸传感器88的LED98被接通时,在顶盖86上显示按钮输入部18的按钮,如在图2中所示。基底主体96被配置成能够检测顶盖86的一部分上的电容变化。因此,当诸如手指等的输入工具100接近顶盖86时,通过基底主体96检测电容变化。通过基底主体96检测的电容变化的值被视为检测值(检测到的值),并且以特定的放大系数(增益)来放大检测值以获得放大的值。放大的值被视为触摸传感器88的传感器值,并且判断传感器值是否大于阈值,换言之,判断是否传感器值已经超过阈值。
当传感器值大于阈值时,判断输入工具已经进入通过触摸传感器88可检测输入工具的触摸或者接近的区域(在合适的情况下,在下文中被称为传感器检测区域)。结果,通过触摸传感器88来检测输入工具的触摸或者接近。另一方面,在传感器值不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判断输入工具没有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在本实例中,没有通过触摸传感器88来检测输入工具的触摸或者接近。注意的是,由此构造的触摸传感器88被称为电容型触摸传感器。
将会具体地解释当用户在按钮输入部18的特定键上操作时的检测方法。如在图4中所示,通过九个数字键120和三个单独的键122组成按钮输入部18。参考在图4中示出的表,将会详细地解释当操作九个数字键120当中的指示“3”的数字键120时的检测方法。当用户使诸如他的/她的手指等的输入工具100靠近指示“3”的数字键120时,通过指示“3”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检测检测值(=10)。此外,当输入工具100接近指示“3”的数字键120时,输入工具100也接近指示“6”的数字键120。因此,通过指示“6”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检测检测值(=3)。
然而,在输入工具100和指示“6”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之间的距离比在输入工具100和指示“3”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之间的距离长。因此,通过指示“6”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检测到的检测值(=3)小于通过指示“3”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检测到的检测值(=10)。因为指示“9”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远离指示“3”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指示“9”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没有检测到检测值。即,检测值是0。
随后,以特定的放大系数(增益)放大由各个触摸触感器88检测到的检测值。因此,通过将检测值乘以放大系数(=10)来计算传感器值。然后,判断各个触摸传感器88的传感器值是否大于阈值(=50),即,各个触摸传感器88的传感器值已经超过阈值(=50)。指示“3”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的传感器值是100并且因此大于阈值(=50)。另一方面,指示“6”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的传感器值是30,并且因此不大于阈值(=50)。因此,通过指示“3”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检测输入工具的触摸或者接近。即,指示“3”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被操作。
因此,各个触摸传感器88利用电容变化,换言之通过检测电容改变,来检测输入工具的触摸或者接近。因此,当使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时,电容改变并且触摸传感器88可能被错误地激活。更加具体地,当使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时,如在图5中所示,天线部80的附近的电容由于移动电话70或者持有移动电话70的用户的手指(用作输入物体)而改变或者天线部60的附近的电容由于在根据NFC的无线通信60中使用的无线电波而改变。由于在天线部80的附近的电容变化而导致通过指示“3”的数字键120、指示“6”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6”的数字键120的相应的触摸传感器88中的每一个来检测检测值(=6)。在所有的指示“3”的数字键120、指示“6”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9”的数字键120中通过将检测值乘以放大系数(=10)所获得的传感器值是60。换言之,指示“3”的数字键120、指示“6”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9”的数字键120的各自的触摸传感器88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值(=60)大于阈值(=50)并且因此判断指示“3”的数字键120、指示“6”的数字键120、指示“9”的数字键120被操作。
在本实例中,尽管用户不打算操作数字键120的事实,出现通过使天线部90靠近移动电话70而错误地激活数字键120的风险。鉴于此,在MFP10中,使用于各个触摸传感器88的传感器检测区域小于能够进行通过移动电话70和天线部80的通信的通信区域。(在合适的情况下,在下文中,此通信区域可以被称为“NFC通信区域”。)换言之,使通过触摸传感器88可检测输入物体100的触摸或者接近的距离比通过天线部80和移动电话70能够进行NFC通信的距离短。
更加具体地,在图6中示出的输入物体100位于传感器检测区域中的离触摸传感器88最远的位置处。在输入物体100和各个触摸传感器88的基底主体96之间的距离(=L1)是最大距离,在该距离处,可以通过触摸传感器88来检测输入物体100的触摸或者接近。换言之,如果输入物体100远离超过距离=L1的触摸传感器,则无法通过触摸传感器88来检测输入物体100。
另一方面,在图6中示出的移动电话70位于离天线部80最远的NFC通信区域中的位置。在移动电话70和天线部80之间的距离(=L2)是最大距离,在该最大距离处,能够通过天线部80与移动电话70进行NFC通信。换言之,如果移动电话70位于远离超出距离=L2的天线部80,则与移动电话70的通过天线部80的通信是不可能的。NFC通信区域是天线部80能够接收从移动电话70产生的无线电波126的区域,并且可以被称为在NFC通信中使用的无线电波126到达天线部80的区域。
从图6中显而易见的是,使在其内通过各个传感器88可检测的输入物体100的触摸或者接近的距离(=L1)比在其内与移动电话70的通过天线部80的NFC通信是可能的距离(=L2)短。在该布置中,天线部80能够在从移动电话70产生的无线电波126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之前接收无线电波126,从而避免触摸传感器88的错误激活。
根据NFC在无线通信60中使用的无线电波不仅包括从移动电话70产生的无线电波126,而且包括从天线部80产生的无线电波128,如在图7中所示。当使用无线电波128执行根据NFC的无线通信60时,移动电话70能够进入无线电波128的区域,即,NFC通信区域。在本实例中,当移动电话70或者持有移动电话70的用户的手指等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时,存在触摸传感器88能够被错误地激活的风险。
然后,在MFP10中,使在其内通过各个传感器88可检测的输入物体100的触摸或者接近的距离(=L1)比在其内移动电话70的和天线部80的NFC通信是可能的距离(=L2)短。因此,当使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时,移动电话70能够在移动电话70或者持有移动电话70的用户的手指等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之前接收无线电波128,从而避免触摸传感器88的错误激活。
从图6和图7显而易见的是,使输入物体100和顶盖86的表面之间的距离(=L3)比在移动电话70和顶盖86的表面之间的距离(=L4)短。在该布置中,虽然需要操作在顶盖86附近的触摸传感器88,但是通过位于远离顶盖86的移动电话70能够执行NFC通信。即,即使移动电话70与天线部80稍微隔开,也能够执行NFC通信,从而防止移动电话70接近触摸传感器88。而且在该布置中,能够避免触摸传感器88的错误激活。
天线部80被布置为接触顶盖86,而各个触摸传感器88的基底主体96被布置为稍微地远离顶盖86。更加具体地,在天线部80和顶盖86之间的距离基本上是0并且比在基底主体96和顶盖86之间的距离(=L2)短。即,天线部80被布置为使得位于比基底主体96更加靠近顶盖86,使天线部80更加容易地发射和接收在NFC通信中使用的无线电波126。因此,没有采用大型的天线部,确保空间节省。
如在上面所陈述的,在MFP10中,通过调节传感器检测区域的大小、NFC通信区域的大小等避免触摸传感器88的错误激活。然而,当为了执行NFC通信用户使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时,用户有时候将移动电话70移向在其处移动电话70比在图6和图7中示出的移动电话70的位置更加靠近天线部80的位置。换言之,存在不管移动电话70已经进入NFC通信区域的事实用户移动移动电话70更加靠近天线部80的实例。在特别的情况下,用户将移动电话70放置在顶盖86上。在这样的示例中,即使使传感器检测区域比NFC通信区域小,存在触摸传感器88可能被错误地激活的风险。
鉴于上述,在MFP10中,当NFC通信是可执行的时减小传感器检测区域。更加具体地,在MFP10中,选择性地建立其中能够执行NFC通信的通信可执行状态和其中不能够执行NFC通信的通信不可执行状态。在通信不可执行状态中,指示NFC通信不能够被执行,即,NFC通信被禁用的显示屏幕被显示在MFP10的面板16上,如在图2中所示。因此,用户识别不能够执行NFC通信并且没有使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
MFP10被提供有按钮(未示出),其用于能够进行NFC通信。当用户操作按钮时,在面板16上显示指示NFC通信能够被执行,即,NFC通信能够的显示屏幕,如在图8中所示。虽然显示屏幕被显示在面板16上,能够执行NFC通信,并且当用户想要执行NFC通信时用户使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因此,为了防止触摸传感器88被错误地激活,在存在用户使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的可能性的实例中,即,在NFC通信是可执行的实例中,减小传感器检测区域。
因此,通过将用于放大检测值的放大系数减小到6,为了防止触摸传感器88的错误激活减小传感器检测区域。例如,当使移动电话70接近如在图9中所示的天线部80时,由于移动电话70等的接近或者在根据NFC的无线通信60中使用的无线电波在天线部80的附近的电容改变。结果,在所有的指示“3”的数字键120、指示“6”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9”的数字键120中,通过指示“3”的数字键120、指示“6”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9”的数字键120的各自的触摸传感器88中的每一个检测检测值(=6)。通过将检测值乘以放大系数(=6)获得的传感器值是36。换言之,指示“3”的数字键120、指示“6”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9”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值(=36)不大于阈值(=50),并且因此判断指示“3”的数字键120、指示“6”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9”的数字键120没有被操作。因此,能够防止否则当使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时可能引起的触摸传感器88的错误激活。
即使当放大系数被减小时,能够适当地检测数字键120上的用户的操作。例如,当为了操作指示“3”的数字键120用户使诸如他的/她的手指等的输入物体100靠近指示“3”的数字键120时,通过指示“3”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检测检测值(=10),如在图10的表中所示。此外,当输入物体100接近指示“3”的数字键120时,输入物体100也接近指示“6”的数字键120。结果,通过指示“6”的数字键120的触摸触感器88检测检测值(=3)。
通过将通过各个触摸传感器88检测到的检测值乘以放大系数(=6),计算传感器值,并且判断是否各个触摸传感器88的传感器值大于阈值(=50)。指示“3”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的传感器值是60并且因此大于阈值(=50),然而指示“6”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的传感器值是18并且因此不大于阈值(=50)。因此,通过指示“3”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检测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并且判断指示“3”的数字键120被操作。
因此通过将用于放大检测值的放大系数减小到6,能够防止触摸传感器88被错误地激活并且通过触摸传感器88能够适当地检测输入物体100。此外,MFP10被配置成根据在各个触摸传感器88和天线部80之间的距离改变传感器检测区域的减小比率。更加具体地,当触摸传感器88远离天线部80时,触摸传感器88不可能被以移动电话70等或者在NFC通信中使用的无线电波126影响。鉴于此,使更加远离天线部80的触摸传感器88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检测区域的减小比率小于更加靠近天线部80的触摸传感器88的减小比率。
具体地,当NFC通信是可执行的时,在指示“2”的数字键120、指示“5”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8”的数字键120的各自的触摸传感器88中的每一个中使用的放大系数被变成8。在本实例中,当使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时,通过指示“2”的数字键120、指示“5”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8”的数字键120的各自的触摸传感器88中的每一个检测检测值(=4),如在图11的表中所示。在所有的指示“2”的数字键120、指示“5”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8”的数字键120中通过将检测值乘以放大系数(=8)获得的传感器值是32。换言之,指示“2”的数字键120、指示“5”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8”的数字键120的各自的触摸传感器88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值(=32)不大于阈值(=50),并且因此判断指示“2”的数字键120、指示“5”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8”的数字键120没有被操作。
因此,MFP10被配置成使得使不可能被移动电话70等的接近或者在NFC通信中使用的无线电波126影响的触摸传感器88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检测区域的减小比率变小,从而避免操作性的劣化。布置防止否则当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时可能引起的触摸传感器88的错误激活并且避免操作性的劣化。当NFC通信是可执行的时,在指示“1”的数字键120、指示“4”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7”的数字键120的各自的触摸传感器88中的每一个中使用的放大系数变成9,从而进一步避免操作性的劣化。
在MFP10中,数字键120被布置为靠近天线部80同时单独的键122被布置远离天线部80。因此,数字键120有可能被移动电话70等的接近或者使靠近天线部80的移动电话70的无线电波126影响,然而单独的键122不可能被移动电话70等的接近或者无线电波126影响。因此,即使当NFC通信是可执行的时,各个单独的键122的放大系数没有被减小,使得传感器检测区域没有被减小。因此,当NFC通信是可执行的时能够像往常一样操作单独的键122。
布置在天线部80附近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可以被称为被布置在无线电波126、128的区域内的触摸传感器,同时被布置为远离天线部80的单独的键122的触摸传感器88可以被称为被布置在无线电波126、128的区域外的触摸传感器。
在MFP10中,在其中传感器检测区域被减小的情况下连续地操作操作键,即,数字键120和单独的键122的实例中,禁止各自的触摸传感器88的传感器检测区域被减小。换言之,在其中各自的触摸传感器88的放大系数被减小的情况下连续地操作操作键120、122的实例中,放大系数能够变回原始值(=10)。这是因为,在操作键120、122被连续地操作的实例中使用操作键120、122用户正常地期待优选地执行按钮输入。布置使用户能够适当地执行所期待的按钮输入。
基于通过操作键120、122的触摸传感器88的输入物体的检测次数判断在操作键120、122上的连续操作。即,在预定的时间段内通过操作键120、122的触摸传感器88的输入物体的检测次数是多次的情况下,判断操作键120、122被连续地操作。
<控制程序>
通过CPU12的控制程序50的执行来执行在上面描述的各自的触摸传感器88的传感器检测区域的减小。参考图12和图13,将会具体地解释用于当NFC通信是可执行的时减小传感器检测区域的流程。当MFP10被接通时重复地执行程序。此外,与程序的执行平行,当在其中能够NFC通信的状态下移动电话70以在其处移动电话70能够与天线部80通信的适当的距离靠近天线部80时,MFP10执行与移动电话10的NFC通信。
根据控制程序50,通过CPU12判断是否NFC通信是可执行的(步骤100)。(在下文中,“步骤”被缩写为“S”)。如上所述,MFP10被提供有用于建立NFC通信的按钮。判断当通过按钮能够进行NFC通信时NFC通信是可执行的。如果NFC通信是可执行的(S100:是),则在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中使用的放大系数被减小(S102)。根据在相对应的数字键120和天线部80之间的距离设定在减小之后的各个放大系数。另一方面,如果NFC通信是不可执行的(S100:否),则S102中的处理被跳过。
随后,通过CPU12判断是否通过操作键120、122的触摸传感器88检测到的传感器值大于阈值(S104)。换言之,判断是否操作键120、122被操作。如果通过操作键120、122的触摸传感器88的传感器值不大于阈值,即,如果操作键120、122没有被操作(S104:否),则控制流程进入S112。
另一方面,如果通过操作键120、122的触摸传感器88的传感器值大于阈值,即,如果操作键120、122被操作(S104:是),则根据被操作的操作键120、122执行处理(S106)。然后通过CPU12判断在事先操作操作键120、122之后的预定时间短内是否再次操作操作键120、122。
如果在预定的时间段内没有再次操作操作键120、122(S108:否),则控制流程进入S112。另一方面,如果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再次操作操作键120、122(S108:是),则被减小的放大系数被变回减小之前的放大系数(S110)。例如,其中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再次操作操作键120、122的情况包括,当使用打印机功能时要打印的片材的数目的设定和用于传真传输的目的地号码的输入。然后通过CPU 12判断是否在NFC通信中的处理和在操作键120、122上的按钮输入(在操作键120、122上的按钮操作)被完成(S112)。
在此,在NFC通信中的处理包括利用NFC通信通过MFP 10执行的打印处理等。在利用NFC通信的由MFP 10执行的打印处理中,由于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通过NFC通信将打印命令等从移动电话70发射到MFP 10,并且根据打印命令执行打印。当打印处理被完成时,通过NFC通信将指示打印处理被完成的数据从MFP 10发射到移动电话70。即,判断当MFP 10将指示打印处理的完成等的数据发射到移动电话70时NFC通信中的处理被完成。此外,通过判断是否其中操作键120、122没有被操作的状态在预定的时间段内继续来确定在操作键120、122上的按钮操作的完成。即,如果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其中操作键120、122没有被操作的状态继续,则判断操作键120、122上的按钮操作被完成。当在S104中判断任何传感器值大于阈值时此预定的时间段开始计数。当在预定的时间段流逝之前任何传感器值再次变成大于阈值时,在已经被重置之后预定的时间段被再次开始计数。
如果还没有完成在操作键120、122上的输入(操作键120、122上的按钮操作)和NFC通信中的处理(S112:否),则控制流程返回到S104。另一方面,如果在NFC通信中的处理和在操作键120、122上的输入(操作键120、122上的按钮操作)被完成(S112:是),NFC通信被禁用(S114)。即,MFP10被放置在其中不能够执行NFC通信的通信不可执行的状态下。然后被减小的放大系数被变成在减小之前的放大系数(S116)。根据上述处理,控制程序50结束。
<CPU的功能结构>
可以鉴于通过CPU12执行的处理考虑到如上所述的被配置成执行控制程序50的CPU12具有在图1中示出的功能结构。从图1中显而易见的是,CPU12具有检测区域减小部130和减小限制部132。
检测区域减小部130是执行控制程序50的S102中的处理的功能部,即,减小用于从而减小传感器检测区域的放大系数的功能部。减小限制部132是在控制程序50的S110中执行处理的功能部,即,当操作键120、122被连续地操作时限制传感器检测区域的减小的功能部。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会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MFP1的操作。第二实施例的MFP10在构造上与第一实施例的MFP10相同,并且被分配有第二实施例的MFP10的构造的详细解释。
在第一实施例的MFP10中,当在其中传感器检测区域被减小的情况下操作键120、122被连续地操作时传感器检测区域被变回原始区域。在第二实施例的MFP10中,在其中传感器检测区域被减小的情况下甚至操作键120、122被连续地操作,传感器检测区域保持被减小。参考图14,将会解释用于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MFP10中减小传感器检测区域的流程。因为图14的流程大体上与图12和图13的流程相同,将会简要地解释图14的流程。
最初,在S200-S206中,通过CPU12执行与在图12的S100-S106相同的处理。然后控制流程进入S208。在S208-S212中,通过CPU12执行与在图13的S112-S116中的处理大体上相同的处理。因此,在第二实施例的MFP10中减小传感器检测区域。在第二实施例的MFP10中,即使在其中传感器检测区域被减小的情况下连续地操作操作键120、122,传感器检测区域保持被减小,使得能够以高的可靠性防止触摸传感器88的错误激活。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MFP10的操作。第三实施例的MFP10在构造上与第一实施例中的MFP10相同,并且被分配有第三实施例的MFP10的构造的详细解释。
在第一实施例的MFP10中,通过减小放大系数减小传感器检测区域。在第三实施例的MFP10中,通过增加阈值减小传感器检测区域。更加具体地,在其中不能够执行NFC通信的通信不可执行的状态中,第一阈值被设定在50,并且第二阈值被设定在40,如在图15的表中所示。第一阈值时用于输入物体100的触摸或者接近的检测,并且第二阈值是用于判断输入物体100分离触摸传感器88。
更加具体地,当传感器值大于第一阈值时,检测输入物体100的触摸或者接近。在检测到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之后,保持检测输入物体100的触摸或者接近直到传感器值变成等于或者小于第二阈值。即,在传感器值变成51并且检测到输入物体100的触摸或者接近之后,例如,输入物体100的触摸或者接近被保持被检测直到传感器值变成等于或者小于40。此布置考虑到下述。即使用户不打算移动输入物体100远离触摸传感器88,存在其中传感器值可能被稍微地降低的实例。在这样的实例中,上面的布置放置通过触摸传感器88的输入被从导通切换到截止。
当在其中用于检测输入物体100的触摸或者接近的第一阈值被设定在50并且用于判断输入物体100的分离触摸传感器88的第二阈值被设定在40的实例中使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时,通过指示“3”的数字键120、指示“6”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9”的数字键120的各自的触摸传感器88中的每一个检测检测值(=6),如在图16的表中所示。在所有的指示“3”的数字键120、指示“6”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9”的数字键120中通过放大系数(=10)放大检测值获得的传感器值是60。换言之,指示“3”的数字键120、指示“6”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9”的数字键120的各自的触摸传感器88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值(=60)大于第一阈值(=50),并且因此判断指示“3”的数字键120、指示“6”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9”的数字键120被操作。
在本实例中,尽管用户不打算操作数字键120,则出现通过使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可能错误地激活数字键120。鉴于此,在第三实施例的MFP10中,当NFC通信是可执行的时通过增加阈值减小传感器检测区域,从而防止触摸传感器88的错误激活。例如,当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时,通过指示“3”的数字键120、指示“6”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9”的数字键120的各自的触摸传感器88中的每一个检测检测值(=6),如在图18的表中所示。在所有的指示“3”的数字键120、指示“6”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9”的数字键120中通过将检测值乘以放大系数(=10)获得的传感器值是60。
在本实例中,当NFC通信是可执行的时第一阈值被增加到80。因此,指示“3”的数字键120、指示“6”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9”的数字键120的各自的触摸传感器88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值(=60)不大于第一阈值(=80),并且因此判断指示“3”的数字键120、指示“6”的数字键120、以及指示“9”的数字键120没有被操作。因此,能够防止否则当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时可能引起的触摸传感器88的错误激活。注意的是,第二阈值也被增加到70。
即使在阈值被增加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检测数字键120的用户的操作。例如,当为了操作指示“3”的数字键120用户将诸如他的/她的手指等的输入物体100靠近指示“3”的数字键时,通过指示“3”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检测检测值(=10),如在图18的表中所示。此外,当输入物体100接近指示“3”的数字键120时,输入物体100也接近指示“6”的数字键120。结果,通过指示“6”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检测检测值(=3)。
通过将各个触摸传感器88的检测值乘以放大系数(=10),计算传感器值,并且判断是否各个触摸传感器88的传感器值大于第一阈值(=80)。指示“3”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的传感器值是100并且因此大于第一阈值(=80)。另一方面,指示“6”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的传感器值是30并且因此不大于第一阈值(=80)。因此,通过指示“3”的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检测输入物体100的触摸或者接近,并且判断指示“3”的数字键120被操作。
因此通过增加用于输入物体100的触摸或者接近的检测的第一阈值,能够防止触摸传感器88被错误地激活并且能够通过触摸传感器88适当地检测输入物体100。
参考图19和图20,将会解释用于减小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MFP10中的传感器检测区域的流程。因为图19和图20的流程大体上与图12和图13的流程相同,将会简要地解释图19和图20的流程。
最初,在S300中,通过CPU12执行与在图12的S100中相同的处理。然后控制流程进入S302。在S302中,在数字键120的触摸传感器88中使用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被增加。注意的是,根据数字键120和天线部80中的每一个的距离设定被增加的阈值,像第一实施例中的放大系数一样。
随后,在S304-S308中,通过CPU12执行与图12的S104-S108中的处理大体上相同的处理。然后控制流程进入S310。在S310中,被增加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被变回在增加之前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随后,在S312和S314中,通过CPU12执行与在图13的S112和S114中的处理大体上相同的处理。然后控制流程进入S316。在S316中,被增加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被变回在增加之前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因此,根据流程的处理结束。
<修改示例>
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在上面图示的实施例的详情,但是可以以在本领域中对于技术人员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具体化。在被图示的实施例中,放大系数或者阈值被变成预设的放大系数或者阈值。放大系数或者阈值可以变成基于触摸传感器88的传感器值设定的各自的值。更加具体地,根据用户的操作的传感器值、当移动电话70靠近天线部80时检测到的传感器值等可以被存在在CPU12中。基于被存储的传感器值,在CPU12中可以设定防止触摸传感器88的错误激活并且避免操作的恶化的最佳放大系数或者阈值。
在第三实施例中,采用两个阈值,即,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并且通过增加两个阈值减小传感器检测区域。仅可以采用一个阈值,并且可以通过增加一个阈值减小传感器检测区域。此外,而且在第三实施例中,即使当在其中传感器检测区域被减小的情况下连续地操作操作键120、122时传感器检测区域可以保留被减小,与在第二实施例中一样。换言之,即使当在其中传感器检测区域被减小的情况下连续地操作操作键120、122时,其中阈值被增加的状态可以被保持。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采用MFP10作为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被配置成执行与移动电话70的无线通信60。可以采用诸如打印机和个人计算机(PC)的各种装置作为通信装置。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采用移动电话70作为信息处理终端,该信息处理终端被配置成执行与MFP10的无线通信10。可以采用平板装置、智能电话等作为信息处理终端。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根据NFC的无线通信作为近场通信。能够根据闪传支撑等采用无线通信。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通过CPU12执行在图12-图13、图14、以及图19和图20中示出的处理。CPU12、ASIC、以及其它的逻辑集成电路可以相互协作以执行处理。

Claims (20)

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被配置成通过检测电容变化来检测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
近场通信器,所述近场通信器被配置成执行与信息处理终端的近场通信,所述信息处理终端存在于能够进行近场通信的通信区域中,所述信息处理终端能够执行所述近场通信;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所述触摸传感器对所述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的检测来控制所述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触摸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所述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的距离比所述近场通信器能够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进行近场通信的距离短,
其中,当所述近场通信被使能时,所述控制器减小所述触摸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所述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的传感器检测区域,以及
其中,当所述近场通信未被使能时,所述控制器不减小所述传感器检测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当所述触摸传感器检测到电容变化时,所述触摸传感器以预定的放大系数来对检测到的电容变化的值进行放大以获得放大的值,并且所述触摸传感器在所述放大的值已经超过设定的阈值的条件下检测所述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通过减小所述预定的放大系数来减小所述传感器检测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当所述触摸传感器检测到电容变化时,所述触摸传感器以预定的放大系数来对检测到的电容变化的值进行放大以获得放大的值,并且所述触摸传感器在所述放大的值已经超过设定的阈值的条件下检测所述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通过增加所述阈值来减小所述传感器检测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包括多个触摸传感器,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都作为所述触摸传感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减小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布置在所述近场通信器附近的仅仅一些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检测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包括多个触摸传感器,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都作为所述触摸传感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减小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检测区域,使得更接近所述近场通信器的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检测区域的减小比率比远离所述近场通信器的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检测区域的减小比率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即使在所述近场通信器能够执行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的所述近场通信的状态下,当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多次操作所述触摸传感器时,限制所述传感器检测区域的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触摸传感器具有基底主体,所述基底主体被覆盖有传感器顶盖,
其中,所述近场通信器具有天线部,所述天线部被覆盖有通信器顶盖,并且
其中,在所述天线部和所述通信器顶盖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基底主体和所述传感器顶盖之间的距离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触摸传感器具有基底主体,所述基底主体被覆盖有传感器顶盖,
其中,所述近场通信器具有天线部,所述天线部被覆盖有通信器顶盖,并且
其中,所述传感器顶盖和所述通信器顶盖被布置在所述通信装置的主体的一个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顶盖和所述通信器顶盖被形成为彼此齐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顶盖和所述通信器顶盖是由一个透明板状构件形成的。
1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被配置成通过检测电容变化来检测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
近场通信器,所述近场通信器被配置成执行与信息处理终端的近场通信,所述信息处理终端存在于能够进行所述近场通信的通信区域中,所述信息处理终端能够执行所述近场通信;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所述触摸传感器对所述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的检测来控制所述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触摸传感器具有基底主体,所述基底主体被覆盖有传感器顶盖,
其中,所述近场通信器具有天线部,所述天线部被覆盖有通信器顶盖,
其中,在传感器检测区域中距所述触摸传感器最远的位置和所述传感器顶盖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通信区域中距所述近场通信器最远的位置与所述通信顶盖之间的距离短,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区域中,所述触摸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
其中,当所述近场通信被使能时,所述控制器减小所述传感器检测区域,以及
其中,当所述近场通信未被使能时,所述控制器不减小所述传感器检测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当所述触摸传感器检测到电容变化时,所述触摸传感器以预定的放大系数来对检测到的电容变化的值进行放大以获得放大的值,并且所述触摸传感器在所述放大的值已经超过设定的阈值的条件下检测所述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通过减小所述预定的放大系数来减小所述传感器检测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当所述触摸传感器检测到电容变化时,所述触摸传感器以预定的放大系数来对检测到的电容变化的值进行放大以获得放大的值,并且所述触摸传感器在所述放大的值已经超过设定的阈值的条件下检测所述输入物体的触摸或者接近,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通过增加所述阈值来减小所述传感器检测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包括多个触摸传感器,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都作为所述触摸传感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减小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布置在所述近场通信器附近的仅仅一些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检测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包括多个触摸传感器,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都作为所述触摸传感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减小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检测区域,使得更接近所述近场通信器的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检测区域的减小比率比远离所述近场通信器的所述多个触摸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检测区域的减小比率大。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即使在所述近场通信器能够执行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的所述近场通信的状态下,当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多次操作所述触摸传感器时,限制所述传感器检测区域的减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天线部和所述通信器顶盖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基底主体和所述传感器顶盖之间的距离短。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顶盖和所述通信器顶盖被布置在所述通信装置的主体的一个表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顶盖和所述通信器顶盖被形成为彼此齐平。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顶盖和所述通信器顶盖是由一个透明板状构件形成的。
CN201410122992.5A 2013-03-29 2014-03-28 通信装置 Active CN1040797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2168 2013-03-29
JP2013072168A JP5884764B2 (ja) 2013-03-29 2013-03-29 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9754A CN104079754A (zh) 2014-10-01
CN104079754B true CN104079754B (zh) 2017-04-12

Family

ID=51600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2992.5A Active CN104079754B (zh) 2013-03-29 2014-03-28 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95360B2 (zh)
JP (1) JP5884764B2 (zh)
CN (1) CN1040797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1175B2 (en) 2014-11-02 2017-03-07 Clover Network, Inc. Connecting a printer and a mobile device us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nted by the printer
CN104954947A (zh) * 2015-06-12 2015-09-3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音箱、音频播放系统及音频播放方法
JP6547501B2 (ja) 2015-08-04 2019-07-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513756B1 (en) 2015-08-28 2016-12-06 Clover Network, Inc. Provid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hrough a touch screen
CN105812992A (zh) * 2016-04-26 2016-07-27 镇江艾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86型蓝牙发射面板
US9723434B1 (en) * 2016-05-24 2017-08-01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proximity sensing
JP6315141B2 (ja) * 2017-06-23 2018-04-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566577A (zh) * 2017-09-29 2018-01-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JP7011435B2 (ja) * 2017-10-03 2022-0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操作スイッチ押下誤検出防止装置、操作スイッチ押下誤検出防止方法及び操作スイッチ押下誤検出防止用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操作パネル及び複合機
JP7180460B2 (ja) * 2019-03-07 2022-1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3675582A (zh) * 2020-05-15 2021-11-19 威速达(苏州)电子有限公司昆山分公司 具有近场通讯电路的触控组件
KR102627002B1 (ko) * 2021-05-24 2024-01-22 (주) 에이엘웍스 일체 타발 방식의 안테나 터치패드 구조체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안테나 터치패드 구조체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0815A (ja) * 2002-03-26 2003-10-02 Smkr & D Kk アンテナ付タッチパネル
JP2006309333A (ja) * 2005-04-26 2006-11-09 Sony Corp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1043672A (zh) * 2006-03-24 2007-09-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中输入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JP2012179936A (ja) * 2011-02-28 2012-09-20 Denso Corp アクセルペダル誤操作対応装置およびアクセルペダル誤操作対応装置用のプログラム
JP2012185297A (ja) * 2011-03-04 2012-09-27 Sharp Corp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情報処理端末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88147B2 (en) * 2003-04-16 2006-08-08 Cirrus Logic, Inc. Sample and hold circuits and methods with offset error correction and systems using the same
US7071778B2 (en) * 2003-04-28 2006-07-04 Sony Corporation High-speed low-power dynamic current bias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JP4702944B2 (ja) 2005-12-16 2011-06-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4371129B2 (ja) * 2006-07-31 2009-11-2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US8093914B2 (en) * 2007-12-14 2012-01-10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ompensation circuit for a TX-RX capacitive sensor
JP2010193089A (ja) * 2009-02-17 2010-09-02 Toshiba Corp 離散時間系回路
US9008574B2 (en) * 2009-09-14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cused antenna, multi-purpose antenna,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US20110177780A1 (en) 2010-01-15 2011-07-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5293618B2 (ja) 2010-01-15 2013-09-18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JP3160091U (ja) * 2010-03-31 2010-06-10 株式会社ディ・エム・シー 近距離無線通信用アンテナ付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近距離無線通信用部品
EP2385577B1 (en) 2010-05-06 2019-03-20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an integrated battery/antenna and related methods
JP5533558B2 (ja) 2010-10-28 2014-06-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US9030421B2 (en) * 2011-04-01 2015-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ouchscreen controller with adjustable parameters
CN103168281B (zh) * 2011-08-10 2016-08-10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检测传导体的存在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55629B (zh) * 2011-08-26 2017-09-12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接近或接触式传感器
US20130169340A1 (en) * 2011-12-30 2013-07-04 Yonghong Tao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interface
US9134397B2 (en) * 2012-04-17 2015-09-15 Synaptics Incorporated Reducing bending effects in touch sensor devices
JP5374609B2 (ja) 2012-04-27 2013-1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9684025B2 (en) * 2013-11-26 2017-06-20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DUT continuity test with only digital IO structures apparatus and methods associated thereof
US20150338363A1 (en) * 2014-05-13 2015-11-26 Auburn University Capacitive fringing field sensor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ensors integrated into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9558390B2 (en) * 2014-07-25 2017-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resolution electric field sensor in cover glass
US9995781B2 (en) * 2014-08-25 2018-06-1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Ground fault detection for PCB and isolation grounds
JP6162679B2 (ja) * 2014-12-19 2017-07-12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コモン信号の故障箇所を検出するマトリクス回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0815A (ja) * 2002-03-26 2003-10-02 Smkr & D Kk アンテナ付タッチパネル
JP2006309333A (ja) * 2005-04-26 2006-11-09 Sony Corp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1043672A (zh) * 2006-03-24 2007-09-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中输入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JP2012179936A (ja) * 2011-02-28 2012-09-20 Denso Corp アクセルペダル誤操作対応装置およびアクセルペダル誤操作対応装置用のプログラム
JP2012185297A (ja) * 2011-03-04 2012-09-27 Sharp Corp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情報処理端末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84764B2 (ja) 2016-03-15
US20140292359A1 (en) 2014-10-02
CN104079754A (zh) 2014-10-01
US10095360B2 (en) 2018-10-09
JP2014197287A (ja) 2014-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9754B (zh) 通信装置
CN104038658B (zh) 通信装置
US9106779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7660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認証方法および認証プログラム
US10628035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EP2202626A2 (en) Inputting apparatus
US20100231553A1 (en) Information input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osi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position determination program
US8964233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14197288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10059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182934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7588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516570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program
US885468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etting screen, sett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encoded with setting program
JP2008276277A (ja) 操作表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94758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07632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入力方法
JP6187050B2 (ja) 画像形成指示プログラム及び携帯端末
CN103970326B (zh) 用于检测错误的键选择输入的电子装置
JP5831715B2 (ja) 操作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CN112749373A (zh) 电子设备以及记录程序的记录介质
US2019019986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4073065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1002365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185394A (zh)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