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6877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6877A
CN104076877A CN201410100070.4A CN201410100070A CN104076877A CN 104076877 A CN104076877 A CN 104076877A CN 201410100070 A CN201410100070 A CN 201410100070A CN 104076877 A CN104076877 A CN 104076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display part
support portion
hous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00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6877B (zh
Inventor
冨田隆广
曾根原隆
清水稔
本石拓也
荻下直树
久保田裕己
飞山了介
山口昌信
广吉高一
高桥和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76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6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6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6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06F1/16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changing, e.g. reversing, the face orientation of the screen with a two degrees of freedom mechanism, e.g. for folding into tablet PC like position or orienting towards the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user to show to a second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7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detecting open or closed state or particular intermediate positions assumed by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e.g. detection of display lid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main body in a laptop, detection of opening of the cover of battery compart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9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locking or maintaining the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in a fixed position, e.g. latching mechanism at the edge of the display in a laptop or for the screen protective cover of a PDA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onitor
    • G06F2200/1614Image rotation following screen orientation, e.g. switching from landscape to portrait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具有显示部和支撑显示部的支撑部件的第二壳体;以及相对于第一壳体可旋转地连接第二壳体的壳体连接部。支撑部件包括:与壳体连接部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固定地支撑显示部的第二支撑部;以支撑连接部,该支撑连接部位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并且具有相对于第一支撑部可旋转地连接第二支撑部的挠性。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3月26日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13-064122和于2013年8月12日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13-167751的权益,这些日本在先专利申请中的每一个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更具体地涉及被构造成使得具有显示部的显示侧壳体能够通过连接部相对于主体侧壳体旋转的电子设备。
可折叠的笔记本个人计算机已经成为普遍的电子设备。在这样的电子设备中,作为铰链的连接部相对于具有操作部的第一壳体可旋转地连接具有显示部的第二壳体。
JP2011-48536A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通过连接部旋转显示部,以能够相对于主体部打开和闭合。此外,JP2011-48536A的显示部具有触摸面板。此外,当显示部打开时,用户在观看显示部的同时操作主体部上包含的操作键,并且,当显示部闭合时,用户在观看显示部的同时执行触摸操作(所谓的平板电脑)。
发明内容
随便提一下,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是多样化的,并且,需要其中允许显示部处于相对于主体部的多种旋转状态的构造的实现。为了实现这样的需要,考虑了其中包含多个连接部的措施。
但是,如上述JP2011-48536A中所示,连接部具有内置有各种部件的复杂的构造,并且,连接部的厚度会容易增加。因此,当多个连接部被包含在内时,整个电子设备的厚度会容易增加。
因此,本公开提出了这样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在允许具有显示部的第二壳体通过多个连接部相对于第一壳体以多种旋转状态旋转的同时抑制设备厚度的增加。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具有显示部和支撑显示部的支撑部件;以及壳体连接部,把所述第一壳体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壳体,使得所述第二壳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旋转。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壳体连接部连接,第二支撑部,固定地支撑所述显示部,以及支撑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把所述第一支撑部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挠性(flexibility)。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公开,在允许具有显示部的第二壳体通过多个连接部相对于第一壳体以多种旋转状态旋转的同时抑制设备厚度的增加变成可能。
请注意,并不一定限制于上述的效果,并且,在本公开中要示出的任何效果,或者,可以根据本公开理解的其它效果,可以与上述效果一起或者替代上述效果来被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在闭合状态中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当通过铰链机构部130和140旋转显示侧壳体110时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当通过连接弯曲部117旋转显示侧壳体110时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当通过连接弯曲部117旋转显示侧壳体110时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
图11是示出在翻转状态中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
图13是示出当通过铰链机构部130旋转处于翻转状态中的显示侧壳体110时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
图15是用于描述内置入电子设备100中的磁体的位置的图;
图16是用于描述显示部112的驱动基板175的位置的图;
图17是用于描述连接弯曲部117的附接位置的图;
图18是用于描述连接弯曲部117的附接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19是示出连接弯曲部117的构造的例子的平面图;
图20是示出连接弯曲部117的构造的例子的横截面图;
图21是示出当显示侧壳体110处于闭合状态时铰链机构部的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22是示出当显示侧壳体110处于闭合状态时铰链机构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3是示出当显示侧壳体110处于打开状态时铰链机构部的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24是示出当显示侧壳体110处于打开状态时铰链机构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铰链机构部130的详细构造的立体图;
图26是示出铰链机构部140的详细构造的立体图;
图27是用于描述铰链机构部130的操作例子的图;
图28是用于描述铰链机构部140的操作例子的图;
图29是示出显示侧壳体110的旋转位置与铰链力矩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30是用于描述电子设备100在闭合状态和翻转状态之间的旋转操作的流程的图;
图3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构造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3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显示侧壳体110的内部构造的例子的平面图;
图33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弯曲部117的构造的例子的横截面图;
图3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构造的例子的侧视图;
图35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抓住部(seizing section)310的构造的例子的图;
图36是示出当第二支撑部116被旋转时抓住部310和第二支撑部116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3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构造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38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锁定机构410的构造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39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锁定机构410的构造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40示出其中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显示部112被锁定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1是图40的Z-Z立体图;
图42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锁定机构410的操作的例子的横截面图;
图43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锁定机构410的操作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44是用于描述通过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显示部112的磁体进行保持的图;
图45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磁体173b的布置状态的图;
图46是示出当显示部112处于标准位置中时的磁体173b的状态的图;
图47是示出当显示部112处于翻转位置中时的磁体173b的状态的图;
图48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非接触式IC卡的读取方法的图;
图49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主体侧壳体120的底表面侧的图;以及
图50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由橡胶腿620限制非接触式IC卡690的读取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请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
将按照以下顺序给出描述。
1.第一实施例
1-1.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构造
1-2.连接弯曲部和周边构造
1-3.铰链机构部的详细构造
1-4.电子设备在闭合状态和翻转状态之间的旋转操作
1-5.总结
2.第二实施例
3.第三实施例
4.第四实施例
5.第五实施例
6.第六实施例
<1.第一实施例>
(1-1.电子设备的构造)
将参照图1至图14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构造的例子。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在闭合状态中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当通过铰链机构部130和140旋转显示侧壳体110时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图。图6是图5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当通过连接弯曲部117旋转显示侧壳体110时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图。图8是图7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图9是示出当通过连接弯曲部117旋转显示侧壳体110时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图。图10是图9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图11是示出在翻转状态中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图。图12是图11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图13是示出当通过铰链机构部130和140旋转处于翻转状态中的显示侧壳体110时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
例如,电子设备100是笔记本个人计算机。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侧壳体110、主体侧壳体120以及铰链机构部130和140,铰链机构部130和140可旋转地连接显示侧壳体110和主体侧壳体120。例如,显示侧壳体110和主体侧壳体120均是平板状,并且,以相同的尺寸形成。请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主体侧壳体120对应于第一壳体,显示侧壳体110对应于第二壳体,并且,铰链机构部130和140对应于壳体连接部。
显示侧壳体110具有显示部112。例如,显示部112由诸如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装置构成。显示部112具有显示各种类型信息的显示屏幕。请注意,能够通过用户的触摸进行操作的触摸面板被叠加在显示部112上。这样,当显示侧壳体110处于翻转状态(图13)时,用户可以执行触摸操作。也就是说,电子设备100可以用作所谓的平板电脑。
主体侧壳体120具有接受用户的输入操作的输入部122。如图1所示,输入部122包括键盘、触摸板等。输入部122检测用户的输入操作,并且输出与输入操作相应的电信号。当显示侧壳体110处于打开状态(图1)时,用户用输入部122执行输入操作。
铰链机构部130和140相对于主体侧壳体120可旋转地连接显示侧壳体110(具体地,支撑板114)。铰链机构部130和140被包含在主体侧壳体120的长方向(图1中示出的X方向)的两侧上。显示侧壳体110通过铰链机构部130和140在打开状态(图1)和闭合状态(图3)之间旋转,在打开状态中相对于主体侧壳体120打开显示侧壳体110,在闭合状态中相对于主体侧壳体120闭合显示侧壳体110。例如,位于图1(图2)中示出的打开状态的显示侧壳体110通过旋转经由图5(图6)中示出的旋转状态置于位于图3(图4)中示出的闭合状态。请注意,稍后将描述铰链机构部130和140的详细描述。
随便提一下,显示侧壳体110具有支撑板114,该支撑板114是在显示部112的背面侧支撑显示部112的支撑部件的例子。支撑板114的尺寸近似与显示部112的尺寸相同。本实施例的支撑板114具有通过在图3中示出的Y方向上夹入小的空间被分成两个的第一支撑部115和第二支撑部116。第一支撑部115和第二支撑部116是每一个都具有近似相同的尺寸的支撑板。
如图7所示,第一支撑部115被连接到铰链机构部130。第二支撑部116在显示部112的背面侧上固定地支撑显示部112。第一支撑部115的厚度是与第二支撑部116的厚度相同的尺寸。这样,当显示侧壳体110如图3所示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支撑部115和第二支撑部116将构成平的顶板。
如图8所示,在第一支撑部115和第二支撑部116之间包含连接弯曲部117,该连接弯曲部117是具有挠性以相对于第一支撑部115可旋转地连接第二支撑部116的支撑连接部。连接弯曲部117被构造成通过具有附加的挠性而容易弯曲。此外,通过使连接弯曲部117弯曲,显示部112被固定地支撑到其上的第二支撑部116将相对于第一支撑部115旋转。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部112的旋转形式由铰链机构部130和140以及连接弯曲部117改变。
例如,通过连接弯曲部117使第二支撑部116相对于第一支撑部115旋转,在图1中示出的打开状态中的显示侧壳体110经由图7(图8)和图9(图10)中示出的旋转状态置于图11(图12)中示出的翻转状态,在翻转状态中,显示部112被翻转。由于在如图12所示的翻转状态中显示部112相对于主体侧壳体120倾斜,所以用户容易观看在显示部112上显示的信息。请注意,稍后将描述连接弯曲部117的详细构造。
另外,在电子设备100中,如图13(图14)所示,在显示部112位于翻转状态的状态中,可以允许显示侧壳体110旋转。这样,用户可以向面对用户的人出示显示部112。
随便提一下,为了保持旋转的显示侧壳体110的状态,多个磁体被置于电子设备100中。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5描述通过磁体的磁力来实现的显示侧壳体110的状态保持。
图15是用于描述置入电子设备100中的磁体的位置的图。显示侧壳体110具有置入壳体的四个角部中的磁体171a,171b,171c和171d。主体侧壳体120具有置入当显示侧壳体110处于闭合状态(图1)时与磁体171a和171b相对应的位置中的磁体172a和172b。支撑板114的第一支撑部115具有置入铰链机构部130侧的两个角部中的磁体173a和173b(参照图22)。
此外,当显示侧壳体110位于闭合状态时,吸引力作用在磁体171a(171b)和磁体172a(172b)之间,并且,吸引力作用在磁体171c(171d)和磁体173a(173b)之间,从而显示侧壳体110的闭合状态变得容易保持。此外,当显示侧壳体110位于翻转状态时,吸引力作用在磁体171a(171b)和磁体172a(172b)之间,并且,吸引力作用在磁体171c(171d)和磁体173a(173b)之间,从而显示侧壳体110的翻转状态变得容易保持。
此外,在连接弯曲部117不弯曲的状态(图6等)中,通过使吸引力作用在磁体171c(171d)和磁体173a(173b)之间,显示部112被保持在第一支撑部115上。这样,在第一支撑部115保持显示部112的状态中,显示侧壳体110旋转。
此外,控制显示部112的显示的驱动基板被包含在电子设备100中。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部112的驱动基板被包含在显示侧壳体110和主体侧壳体120当中的显示侧壳体110内。
图16是用于描述显示部112的驱动基板175的位置的图。在图16中,第二支撑部116与显示侧壳体110脱离。驱动基板175被包含在显示部112的背面上,并且被定位成面对第二支撑部116。这样,在抑制显示侧壳体110的厚度的增加的同时,第一支撑部115和第二支撑部116变成相同的表面。
此外,电子设备100具有NFC天线177,该NFC天线177是用于执行近场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部。NFC天线177被包含在显示侧壳体110的显示部112侧上。具体地说,如图11所示,NFC天线177被布置为与显示部112(显示屏幕)相邻。通过允许NFC天线177的这样的布置,由于在显示侧壳体110处于打开状态(图1)或者翻转状态(图11)的任意情况中,NFC天线177都将面朝外,所以可以适当地执行无线通信。
(1-2.连接弯曲部117和周边构造)
将参照图17至图20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弯曲部117和周边构造的例子。
图17是用于描述连接弯曲部117的附接位置的图。图18是用于描述连接弯曲部117的附接结构的横截面图。图19是示出连接弯曲部117的构造的例子的平面图。图20是示出连接弯曲部117的构造的例子的横截面图。
连接弯曲部117围绕长方向(图17中示出的X方向)相对于第一支撑部115可旋转地连接第二支撑部116,显示部112被固定地支撑在第二支撑部116上。连接弯曲部117在显示侧壳体110的中心侧处沿着长方向(图17中示出的X方向)只被包含与显示侧壳体110的宽度相当的长度。
例如,连接弯曲部117是具有规定厚度的片状部件。这样,由于连接弯曲部117的厚度可以被减小,所以即使连接弯曲部117被包含在内,也可以抑制电子设备100的厚度的增加。例如,连接弯曲部117由橡胶或弹性体形成。这样,可以确保连接弯曲部117的挠性,并且,可以减小连接弯曲部117的厚度。请注意,连接弯曲部117的材料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材料,并且,例如,可以是合成材料。
连接弯曲部117被夹入显示部112与第一支撑部115和第二支撑部116之间。此外,连接弯曲部117的短方向(图17中示出的Y方向)的一端侧被固定到支撑板114的第一支撑部115的背面。此外,连接弯曲部117的短方向的另一端侧被固定到第二支撑部116的背面。
具体地,如图18所示,连接弯曲部117的一端侧通过带181被固定到第一支撑部115,并且通过带182被固定到框架185。类似地,连接弯曲部117的另一端侧通过带183被固定到第二支撑部116,并且通过带184被固定到显示部112的框架186。
当第二支撑部116相对于第一支撑部115旋转时,连接弯曲部117的短方向将弯曲。这样,用户可以翻转固定地支撑第二支撑部116的显示部112。
通过包含上述的连接弯曲部117,在连接弯曲部117处于不弯曲的状态并且显示侧壳体110处于相对于主体侧壳体120的闭合状态的情况中,显示部112将面对作为主体侧壳体120的主表面的操作表面121(图1)。另一方面,在连接弯曲部117处于弯曲的状态并且显示侧壳体110处于相对于主体侧壳体120的闭合状态的情况中,支撑板114将面对主体侧壳体120的操作表面121。
随便提一下,如图19和图20所示,挠性线缆118穿过连接弯曲部117的内部,该挠性线缆118是被连接在主体侧壳体120和显示侧壳体110之间的平面状布线线缆。挠性线缆118连接在主体侧壳体120内包含的基板和在显示侧壳体110内包含的基板。当连接弯曲部117根据固定地支撑显示部112的第二支撑部116,相对于第一支撑部115的旋转而弯曲时,挠性线缆118也联动地弯曲。
如图19所示,挠性线缆118被布置为相对于连接弯曲部117内部的连接弯曲部117的短方向倾斜。通过允许挠性线缆118的这样的布置,与将挠性线缆118平行于连接弯曲部117的短方向布置的情况相比时,可以提高挠性线缆118的挠性。结果,即使挠性线缆118随着连接弯曲部117的弯曲反复地弯曲,也可以抑制挠性线缆118的断裂。
此外,如图19和图20所示,导线119被嵌入在连接弯曲部117的长方向的两端侧的内部。导线119被包含在内,以与连接弯曲部117正交。通过包含这样的导线119,可以抑制由于连接弯曲部117的反复弯曲而导致的膨胀。
请注意,虽然已经描述了挠性线缆118被布置为相对于连接弯曲部117的短距离倾斜,但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挠性线缆118可以被布置为与连接弯曲部117的短方向平行。在这种情况中,对于挠性线缆118使用具有高刚性的材料是优选的。
此外,虽然上述的导线119被嵌入在连接弯曲部117的内部,但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导线119可以被嵌入在连接弯曲部117中。
(1-3.铰链机构部130和140的详细构造)
如上所述,允许显示侧壳体110旋转的铰链机构部130和140被包含在主体侧壳体120的长方向(图1中示出的X方向)的两侧上。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1至图28来描述铰链机构部130和140的详细构造。
图21是示出当显示侧壳体110处于闭合状态时铰链机构部的状态的横截面图。图22是示出当显示侧壳体110处于闭合状态时铰链机构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3是示出当显示侧壳体110处于打开状态时铰链机构部的状态的横截面图。图24是示出当显示侧壳体110处于打开状态时铰链机构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5是示出铰链机构部130的详细构造的立体图。图26是示出铰链机构部140的详细构造的立体图。图27是用于描述铰链机构部130的操作例子的图。图28是用于描述铰链机构部140的操作例子的图。
如图22所示,铰链机构部130被包含在主体侧壳体120的长方向的一端侧上。如图25所示,铰链机构部130具有旋转轴131、固定部分132、凸轮133、凸轮连接杆134、锁定钩135、钩弹簧136和可变铰链块137,该可变铰链块137是力矩变化部的例子。
旋转轴131随着显示侧壳体110的旋转而旋转。固定部分132是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131的末端的部分,并且被固定到主体侧壳体120。凸轮133被包含在旋转轴131中,并且形成近似半圆形的形状。凸轮133随着旋转轴131的旋转而旋转。凸轮连接杆134在与凸轮133接触的状态中随着凸轮133的旋转而连锁地旋转。
锁定钩135是能够在释放位置(图24和图27的状态301)和锁定位置(图22和图27的状态302)之间移动的锁定部件。当显示侧壳体110位于闭合位置时,锁定钩135位于锁定位置。钩弹簧136对锁定钩135施加规定的激励力(energizing force),并且将锁定钩135置于释放位置。请注意,通过在旋转期间推凸轮连接杆134,锁定钩135将置于锁定位置,以抵抗锁定钩135的激励力。
当显示侧壳体110相对于主体侧壳体120旋转时,可变铰链块137允许根据旋转角改变旋转力矩(所谓的铰链力矩)。为了改变铰链力矩,例如,可变铰链块137具有可变凸轮138和板弹簧139。可变凸轮138随着旋转轴131的旋转而旋转。可变凸轮138具有凹凸部分138a,并且,凹凸部分138a的旋转位置随着旋转轴131的旋转改变。板弹簧139对可变凸轮138施加压缩力(图25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压缩力随着凹凸部分138a的旋转位置而改变。由于板弹簧139的压缩力的这种变化而导致铰链力矩将改变。
如图22所示,铰链机构部140被包含在主体侧壳体120的长方向的另一端侧上。如图26所示,铰链机构部140具有旋转轴141、固定部分142、凸轮143、凸轮连接杆144、锁定钩145、钩弹簧146和可变铰链块147。请注意,由于旋转轴141、固定部分142、凸轮143、凸轮连接杆144、锁定钩145、钩弹簧146和可变铰链块147的构造和操作与铰链机构部130(参照图28)的旋转轴131、固定部分132、凸轮133、凸轮连接杆134、锁定钩135、钩弹簧136和可变铰链块137的构造和操作相同,所以将省略详细描述。
这里,将参照图29描述显示侧壳体110的旋转位置与铰链力矩之间的关系。图29是示出显示侧壳体110的旋转位置与铰链力矩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曲线图的水平轴是示出显示侧壳体110的旋转状态的角度,并且,垂直轴是力矩的大小。例如,在角度是0的情况中,显示侧壳体110位于图3中示出的闭合状态,并且,在角度是90度的情况中,显示侧壳体110位于图1中示出的打开状态。
图29的G1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铰链力矩的变化。G2示出根据变型例的铰链力矩的变化,G3示出其中在铰链力矩上没有变化的比较例。如从G1可以明白的,当显示侧壳体110从闭合状态移动到打开状态时,铰链力矩将改变。具体地说,铰链力矩与旋转角的增加成比例地增加。因此,在显示侧壳体110的旋转角小的情况中,允许用户以小的力旋转显示侧壳体110,并且,在旋转角大的情况中,允许用户以大的力旋转显示侧壳体110。请注意,铰链力矩的变化可以被设置为变成G2,而不是上述的G1。
(1-4.电子设备100在闭合状态和翻转状态之间的旋转操作)
将参照图30描述电子设备100在闭合状态和翻转状态之间的旋转操作。图30是用于描述电子设备100在闭合状态和翻转状态之间的旋转操作的流程的图。
在下文中,将描述当允许用户将电子设备100从闭合状态改变为翻转状态时电子设备100的旋转操作。这里,显示侧壳体110位于闭合状态(状态311)。然后,允许用户通过铰链机构部130和140相对于主体侧壳体120顺时针地旋转显示侧壳体110(状态312),并且,电子设备100切换到打开状态(状态313)。在这种情况中,如上所述,铰链力矩根据显示侧壳体110的旋转角改变。此外,显示部112维持通过第一支撑部115的磁体173a和173b(图15)保持在第一支撑部115上的状态。此外,连接弯曲部117不被弯曲。
接下来,允许用户旋转位于打开状态的显示侧壳体100的第二支撑部116,使得连接弯曲部117弯曲(状态314)。在这种情况中,显示部112由于抵抗磁体173a和173b的吸引力而旋转。请注意,由于连接弯曲部117具有挠性,所以第二支撑部116通过用施加小的力弯曲连接弯曲部117来旋转。另一方面,由于如上所述铰链力矩将在打开状态中大,所以即使施加小的力,第一支撑部115也不会旋转。
其后,用户施加力,使得在进一步弯曲连接弯曲部117的同时,显示侧壳体110的第一支撑部115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状态315)。其后,当用户施加另外的力时,显示侧壳体110将转变到翻转状态(状态316)。
请注意,当用户将电子设备100从翻转状态改变为闭合状态时,电子设备100执行与上述的旋转操作相反的操作。
(1-5.总结)
如上所述,通过铰链机构部130和140被可旋转地连接到主体侧壳体120的显示侧壳体110具有支撑显示部112的支撑板114。此外,支撑板114包括与铰链机构部130连接的第一支撑部115、支撑显示部112的第二支撑部116、以及连接弯曲部117,连接弯曲部117具有挠性,以相对于第一支撑部115可旋转地连接第二支撑部116。
根据这种构造,可以允许显示侧壳体110通过铰链机构部130和140以及连接弯曲部117以多个旋转状态旋转。此外,由于连接弯曲部117具有与铰链机构部130和140不同的简单构造和可以被减少的厚度,所以可以抑制显示侧壳体110的厚度的增加。
此外,由于当与铰链机构部130和140相比时连接弯曲部117容易以小的力弯曲,所以连接弯曲部117可以在第一支撑部115停止在打开状态的状态中旋转固定地支撑显示部112的第二支撑部116。这样,可以允许用户在期望的旋转状态中容易地旋转显示部112,而不用担心第一支撑部115的旋转。
另外,由于可以通过让连接弯曲部117连接第一支撑部115和第二支撑部116来使得第一支撑部115和第二支撑部116的厚度相同,所以可以将支撑板114制成平的顶板。
<2.第二实施例>
将参照图31至33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构造的例子。
图3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构造的例子的立体图。图3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显示侧壳体110的内部构造的例子的平面图。图33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弯曲部117的构造的例子的横截面图。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33所示的片状通电部件210被嵌入在连接弯曲部117的长方向(图31的X方向)的两端侧的内部。例如,通电部件210是FPC(柔性印刷电路)。通电部件210比连接弯曲部117薄,并且,沿着连接弯曲部117的短方向(图31的Y方向)穿过连接弯曲部117的内部。通过包含这种通电部件210,可以抑制由软材料形成的连接弯曲部117在短方向上的膨胀。特别地,当第二支撑部116通过连接弯曲部117相对于第一支撑部115旋转时,可以抑制连接弯曲部117在短方向上的膨胀。
由于连接弯曲部117是如上所述的片状部件,所以厚度将是薄的。因为允许片状通电部分210穿过这种薄连接弯曲部117的内部,所以它们是有效的。
此外,如图32所示,通电部件210连接作为金属板的第一支撑部115和第二支撑部116。这样,由于通电部件210可以在第一支撑部115和第二支撑部116之间执行通电,所以增强显示侧壳体110中的接地(GND)变成可能。
<3.第三实施例>
将参照图34至36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构造的例子。
图34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构造的例子的侧视图。图35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抓住部310的构造的例子的图。图36是示出当第二支撑部116被旋转时抓住部310和第二支撑部116之间的关系的图。
如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通过弯曲连接弯曲部117(显示部112据此被翻转),电子设备100从图1和图2中示出的打开状态转变到图13和图14中示出的翻转状态。其后,在图1中示出的显示部112的翻转之前的位置将被称为标准位置,并且,在图13中示出的显示部112的翻转之后的位置将被称为翻转位置。请注意,在第三实施例中,标准位置对应于其中显示部112被第一支撑部115支撑的支撑位置。此外,显示部112从标准位置(例如,图34中示出的位置)旋转到的位置对应于分离的位置。
随便提一下,当显示部112位于图1中示出的标准位置时,将会发生如下问题。第一支撑部115被连接到铰链机构部130和140(参照图1),并且通过铰链机构部130的力矩在图35中示出的方向D1(参照图36)上移动。另一方面,第二支撑部116支撑显示部112,并且由于其自身的重量而在方向D2(参照图36)上移动,方向D2在与方向D1相反的方向上。由于这种第一支撑部115和第二支撑部116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移动,所以当显示部112位于标准位置时存在在连接弯曲部117中会出现不同的可能性。
在第三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这种不同,在第一支撑部115的第二支撑部116侧的端部上包含抓住部310,如图34和图35所示,当显示部112位于标准位置时,抓住部310与第二支撑部116接合。抓住部310被包含在连接弯曲部117的两个外侧上,这两个外侧是显示侧壳体110的长方向的两个端侧。此外,锁定部310由树脂制成。
如图36所示,当显示部112被移动到标准位置时,抓住部310装配到第二支撑部116的抓住槽320中并与该抓住槽320接合。此外,由于可以通过使抓住部310与第二支撑部116接合来限制第一支撑部115的在方向D1上的移动和第二支撑部116的在方向D2上的移动,所以可以防止出现不同。
请注意,在电子设备100位于图3或图4中示出的闭合状态的情况中,抓住部310位于主体侧壳体120的长方向上的键盘的外侧。因此,可以防止通过抓住部310推键盘的操作键。此外,由于抓住部310由树脂制成,所以可以防止损坏位于键盘的外侧的主体侧壳体120的上表面的部分的外观。
<4.第四实施例>
将通过参照图37至43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构造的例子。
图37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构造的例子的立体图。图38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锁定机构410的构造的例子的立体图。图39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锁定机构410的构造的例子的立体图。图40示出其中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显示部112被锁定的状态的平面图。图41是图40的Z-Z立体图。图42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锁定机构410的操作的例子的横截面图。图43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锁定机构410的操作的例子的立体图。请注意,图43中示出的锁定机构410的状态481对应于图42中示出的状态471。类似地,锁定机构410的状态482对应于状态472,并且,状态483对应于状态473。
如上所述,通过使第二支撑部116相对于第一支撑部115旋转,显示部112在标准位置(图1)和翻转位置(图13)之间转变。此外,在第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5具有允许位于标准位置的显示部112被锁定的锁定机构410。如图37至图39所示,锁定机构410具有锁定按钮412、锁爪414、片状金属部件420和锁定杆430。请注意,在第四实施例中,锁爪414对应于锁定部,并且,锁定杆430对应于限制部。
锁定按钮412是能够通过用户的操作在图37中示出的箭头的方向上移动的操作按钮。锁定按钮412如图38中所示被附接到片状金属部件420的长方向的中心侧,并且,在锁定按钮412的操作方向上互锁地移动。通过当显示部112位于标准位置时操作(移动)锁定按钮412,可以允许用户锁定显示部112。
锁爪414允许通过与位于标准位置的显示部112的背面侧接合来锁定显示部112。锁爪414如图38中所示被附接到片状金属部件420的长方向的两端侧,并且,在锁定按钮412的操作方向上互锁地移动。这样,锁爪414在锁定位置(图41中示出的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中,允许位于标准位置的显示部112被锁定,在开放位置中,显示部112能够从标准位置移动到翻转位置。
片状金属部件420是沿着第一支撑部115的长方向(图37的X方向)的第一支撑部115的内部包含的片状部件。通过在锁定按钮412的操作方向上互锁,片状金属部件420在长方向上移动。此外,在片状金属部件420中形成锁定槽422,锁定杆430与锁定槽422接合。在锁定杆430与锁定槽422接合的情况中,不能移动片状金属部件420(换句话说,不能操作锁定按钮412)。
锁定杆430可以围绕支撑片状金属部件420的轴432移动。如图38所示,锁定杆430具有能够与片状金属部件420的锁定槽422接合的锁定部434。通过使锁定杆430对附接到轴432的弹簧440施加激励力,锁定部434与锁定槽422接合(图42的状态471.图43的状态481)。此外,在锁定杆430中形成当显示部112位于标准位置时被按压到显示部112的端部112a(参照图42)的踏板部436。通过用踏板部436按压,锁定部434的锁定槽422的锁定通过使锁定杆430围绕轴432旋转来被释放(图42的状态472,图43的状态482)。通过释放锁定部434的锁定槽422的这种锁定,移动片状金属部件420(锁定按钮412)变成可能。结果,锁爪414可以从开放位置被移动到锁定位置(图42的状态473,图43的状态483),并且可以锁定位于标准位置的显示部112。
另一方面,当显示部112的锁定被释放(也就是说,在锁爪414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中),并且显示部112从标准位置移动(图37中示出的状态)时,限制移动到锁爪414的锁定位置。具体地说,锁爪414(锁定按钮412)被维持在开放位置中而不能移动。在这种情况中,由于可以防止显示部112在锁爪414移动到锁定位置的状态中移动到标准位置,所以可以防止由于显示部112与位于锁定位置的锁爪414碰撞而引起的损坏。此外,通过使锁爪414维持在开放位置,在显示部112被锁定时,用户将锁爪414移动到开放位置会变成不必要的。此外,在显示部112的旋转期间操作锁定按钮412也会变成不必要的,并且,可以防止手指被夹在显示部112和锁定按钮412之间。因此,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构造,将提高了在锁定显示部112时的操作性。
<5.第五实施例>
将参照图44至47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构造的例子。
图44是用于描述通过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显示部112的磁体进行保持的图。图45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磁体173b的布置状态的图。图46是示出当显示部112处于标准位置中时的磁体173b的状态的图。图47是示出当显示部112处于翻转位置中时的磁体173b的状态的图。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100的显示侧壳体110具有磁体171a,171b,171c和171d(图15),并且,主体侧壳体120具有磁体172a和172b(图15)。此外,第一支撑部115具有磁体173a和173b(图22)。此外,如图44所示,显示部112通过显示侧壳体110的磁体171d和第一支撑部115的磁体173b之间的吸引力来保持标准位置。此外,显示部112通过显示侧壳体110的磁体171b和磁体173b之间的吸引力(磁力)来保持翻转位置。请注意,在第五实施例中,磁体173b对应于第一磁体。
在第五实施例中,磁体173b被包含在内,其能够在第一支撑部115的厚度方向上被移动。具体地说,虽然磁体173b被布置在第一支撑部115的空间510中,但是,磁体173b的厚度方向的宽度W2小于空间510的厚度方向的宽度W1,如图45所示。因此,磁体173b在空间510内沿着厚度方向移动变成可能。
如图46所示,当显示部112位于标准位置时,磁体173b向着显示部112中包含的磁体171d吸引,并且,被保持在第一支撑部115的第一表面151a侧。也就是说,由于磁体173b接近磁体171d,所以允许显示部112位于标准位置的保持力将变强。因此,即使磁体173b小,也确保强的保持力。
另一方面,如图47所示,当显示部112位于翻转位置时,磁体173b向着显示部112中包含的磁体171b吸引,并且,被保持在第二表面151b侧,该第二表面151b侧是与第一支撑部115的第一表面相对的一侧。也就是说,由于磁体173b接近磁体171b,所以允许显示部112位于翻转位置的保持力将变强。因此,通过使位于第二表面151b侧的磁体171b与主体侧壳体120分离,磁力对置入主体侧壳体120中的硬盘具有负面影响变得困难。
此外,磁体173b被作为覆盖部件的覆盖板520覆盖。覆盖板520具有磁性。因此,当显示部112在标准位置和翻转位置之间旋转时,磁体173b被吸引到覆盖板520。结果,可以防止当显示部112在标准位置和翻转位置之间移动时由于磁体173b在空间510内移动产生的声音。
<6.第六实施例>
将参照图48至50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构造的例子。
图48是用于描述通过根据第六实施例的非接触式IC卡的读取方法的图。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通过下述方式来读取非接触式IC卡690:让用户将非接触式IC卡690插入电子设备100的主体侧壳体120与电子设备100被放置在其上的放置表面680之间的空间,如图48所示。例如,非接触式IC卡690是记录介质,例如,NFC卡。
图49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主体侧壳体120的底表面侧的图。图50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由橡胶腿620限制非接触式IC卡690的读取位置的图。如图49所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具有在主体侧壳体120的底表面600上的橡胶腿620和读取部610。
读取部610位于主体侧壳体120的与触摸板126相对的一侧(参照图48)。也就是说,当从用户观看时,读取部610位于主体侧壳体120的底表面600上的短方向的前侧的端部上。读取部610读取被插入主体侧壳体120和放置表面680之间的读取位置中的非接触式IC卡690。
橡胶腿620在读取部610周围被凸起地包含在内。具体地说,橡胶腿620被形成为沿着主体侧壳体120的长方向从底表面600凸出。这样,当电子设备10被放置在放置表面680上时,橡胶腿620与放置表面680接触。此外,橡胶腿620被包含在与非接触式IC卡690接触的位置处,该非接触式IC卡690被插入到读取部610进行读取的位置处。换句话说,橡胶腿620限制插入的非接触式IC卡690的位置。这样,由于非接触式IC卡690可以被引导到读取位置,所以即使用户难以观看到读取部610,读取部610仍然可以适当地读取非接触式IC卡690。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换,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的范围内即可。
虽然上面在笔记本个人计算机作为上述的电子设备被包含在内的情况中进行了描述,但是电子设备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是具有能够通过连接部旋转的壳体的游戏机、电子词典等。
此外,在本公开中描述的效果并不仅仅局限于描述或示出的效果。也就是说,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实现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开的描述清楚的其它效果以及上述效果,或者,替代上述效果,实现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开的描述清楚的其它效果。
另外,本技术还可以被构造为如下。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具有显示部和支撑显示部的支撑部件;以及
壳体连接部,相对于第一壳体可旋转地连接第二壳体;
其中,支撑部件包括
第一支撑部,与壳体连接部连接,
第二支撑部,固定地支撑显示部,以及
支撑连接部,位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相对于第一支撑部可旋转地连接第二支撑部的挠性。
(2)根据(1)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是支撑所述显示部的背面侧的支撑板,并且
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厚度相同。
(3)根据(1)或(2)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支撑连接部被夹于所述显示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
(4)根据(1)至(3)中的任何一项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支撑连接部是片状部件,
所述支撑连接部的一端侧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撑部,并且
所述支撑连接部的另一端侧被固定到所述第二支撑部。
(5)根据(4)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支撑连接部由橡胶或弹性体形成。
(6)根据(1)至(5)中的任何一项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平面状布线线缆,被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其中,所述布线线缆被布置为穿过所述支撑连接部的内部。
(7)根据(6)的电子设备,
其中,当所述第二支撑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旋转时,所述支撑连接部的短方向弯曲,并且
所述布线线缆的长方向在所述支撑连接部内相对所述支撑连接部的短方向倾斜。
(8)根据(7)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穿过所述支撑连接部的长方向的端部的内部的导线。
(9)根据(1)至(8)中的任何一项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所述显示部的驱动基板,
其中,所述驱动基板被设置在所述显示部的背面上,且在面对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位置处。
(10)根据(1)至(9)中的任何一项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当所述支撑连接部不弯曲时通过磁力保持所述显示部的磁体。
(11)根据(1)至(10)中的任何一项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壳体连接部具有包括旋转轴的铰链机构。
(12)根据(11)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壳体连接部具有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旋转所述第二壳体时允许根据旋转角来改变旋转力矩的力矩变化部。
(13)根据(1)至(12)中的任何一项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部具有显示屏幕;并且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无线通信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显示屏幕侧,所述无线通信部执行近距离无线通信。
(14)根据(1)至(13)中的任何一项的电子设备,
其中,在所述支撑连接部处于不弯曲的状态并且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中,所述显示部面对所述第一壳体的主表面,并且
在所述支撑连接部处于弯曲的状态并且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中,所述支撑部件面对所述第一壳体的主表面。
(15)根据(1)至(6)中的任何一项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穿过所述支撑连接部的长方向的端部的内部的片状通电部件,并且
所述通电部件将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部。
(16)根据(1)至(15)中的任何一项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部在由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的支撑位置和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旋转,并且
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当显示部位于所述支撑位置时抓住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抓住部。
(17)根据(1)至(16)中的任何一项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部在由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的支撑位置和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旋转,并且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锁定部,在允许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所述显示部被锁定的锁定位置和所述显示部能够从所述支撑位置旋转到所述分离位置的开放位置之间移动;并且
限制部,当在所述锁定部位于所述开放位置的状态中从所述支撑位置移动所述显示部时,所述限制部限制移动到所述锁定部的所述锁定位置。
(18)根据(1)至(17)中的任何一项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被设置为能够在厚度方向上移动的第一磁体,
当所述显示部面对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一表面时,所述显示部通过第一磁体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部中的磁体之间的吸引力而保持在所述第一表面侧处,并且
当所述显示部面对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一侧的第二表面时,所述显示部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部中的磁体之间的吸引力而保持在所述第二表面侧处。
(19)根据(18)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覆盖所述第一磁体的覆盖部件,并且
所述覆盖部件具有磁性。
(20)根据(1)至(19)中的任何一项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读取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表面上,并且读取记录介质;以及
限制部,在所述读取部周围被凸起地设置在所述底表面上,并且限制所述记录介质的读取位置。

Claims (2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具有显示部和支撑显示部的支撑部件;以及
壳体连接部,把所述第一壳体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壳体,使得所述第二壳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旋转;
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
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壳体连接部连接,
第二支撑部,固定地支撑所述显示部,以及
支撑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把所述第一支撑部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挠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是支撑所述显示部的背面侧的支撑板,并且
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厚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支撑连接部被夹于所述显示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支撑连接部是片状部件,
所述支撑连接部的一端侧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撑部,并且
所述支撑连接部的另一端侧被固定到所述第二支撑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支撑连接部由橡胶或弹性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平面状布线线缆,被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其中,所述布线线缆被布置为穿过所述支撑连接部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当所述第二支撑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旋转时,所述支撑连接部的短方向弯曲,并且
所述布线线缆的长方向在所述支撑连接部内相对所述支撑连接部的短方向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穿过所述支撑连接部的长方向的端部的内部的导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所述显示部的驱动基板,
其中,所述驱动基板被设置在所述显示部的背面上,且在面对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当所述支撑连接部不弯曲时通过磁力保持所述显示部的磁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壳体连接部具有包括旋转轴的铰链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壳体连接部具有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旋转所述第二壳体时允许根据旋转角来改变旋转力矩的力矩变化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部具有显示屏幕;并且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无线通信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显示屏幕侧,所述无线通信部执行近距离无线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在所述支撑连接部处于不弯曲的状态并且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中,所述显示部面对所述第一壳体的主表面,并且
在所述支撑连接部处于弯曲的状态并且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中,所述支撑部件面对所述第一壳体的主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穿过所述支撑连接部的长方向的端部的内部的片状通电部件,并且
所述通电部件将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部在由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的支撑位置和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旋转,并且
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当显示部位于所述支撑位置时抓住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抓住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部在由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的支撑位置和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旋转,并且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锁定部,在允许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所述显示部被锁定的锁定位置和所述显示部能够从所述支撑位置旋转到所述分离位置的开放位置之间移动;并且
限制部,当在所述锁定部位于所述开放位置的状态中从所述支撑位置移动所述显示部时,所述限制部限制移动到所述锁定部的所述锁定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被设置为能够在厚度方向上移动的第一磁体,
当所述显示部面对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一表面时,所述显示部通过第一磁体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部中的磁体之间的吸引力而保持在所述第一表面侧处,并且
当所述显示部面对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一侧的第二表面时,所述显示部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部中的磁体之间的吸引力而保持在所述第二表面侧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覆盖所述第一磁体的覆盖部件,并且
所述覆盖部件具有磁性。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读取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表面上,并且读取记录介质;以及
限制部,在所述读取部周围被凸起地设置在所述底表面上,并且限制所述记录介质的读取位置。
CN201410100070.4A 2013-03-26 2014-03-18 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0768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4122 2013-03-26
JP2013064122 2013-03-26
JP2013167751A JP6155952B2 (ja) 2013-03-26 2013-08-12 電子機器
JP2013-167751 2013-08-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6877A true CN104076877A (zh) 2014-10-01
CN104076877B CN104076877B (zh) 2018-11-23

Family

ID=499997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0070.4A Active CN104076877B (zh) 2013-03-26 2014-03-18 电子设备
CN20142012243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43297U (zh) 2013-03-26 2014-03-18 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2243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43297U (zh) 2013-03-26 2014-03-18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9280181B2 (zh)
EP (1) EP2784624B1 (zh)
JP (1) JP6155952B2 (zh)
CN (2) CN104076877B (zh)
RU (1) RU20141105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1606B (zh) * 2022-02-16 2024-02-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6181B (zh) * 2011-12-31 2017-03-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JP6155952B2 (ja) * 2013-03-26 2017-07-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WO2015026351A1 (en) * 2013-08-22 2015-02-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splay member and base member magnetically attracted
US9277661B2 (en) * 2014-02-20 2016-03-01 Apple Inc. Magnetic latch
US9857847B2 (en) * 2014-03-28 2018-01-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llapsible hinge assembly
EP3129848A4 (en) * 2014-04-09 2017-04-1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cover for computing device
CN105378582B (zh) 2014-04-10 2019-07-23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计算设备的可折叠壳盖
KR20160143784A (ko) 2014-04-10 2016-12-14 마이크로소프트 테크놀로지 라이센싱, 엘엘씨 컴퓨팅 디바이스용 슬라이더 커버
EP3161579A4 (en) * 2014-06-27 2018-01-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uting device with a rotatable display member
CN107155357B (zh) * 2014-06-27 2020-07-1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具有可旋转显示构件的计算装置
US20160120050A1 (en) * 2014-10-24 2016-04-28 Penetek Technology, Inc. Multi-directional display device
WO2016065568A1 (en) 2014-10-30 2016-05-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configuration input device
USD820251S1 (en) * 2017-05-01 2018-06-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mputer
USD820829S1 (en) 2017-05-01 2018-06-19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mputer
US11216042B2 (en) 2017-06-06 2022-01-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uting devices with a kickstand
CN107740919B (zh) * 2017-11-09 2024-05-17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脚垫和电子设备
US10912213B2 (en) * 2017-12-27 2021-02-02 Lg Display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maintaining a folding angle by magnetic force
JP1626172S (zh) * 2018-05-28 2019-03-11
USD872073S1 (en) * 2018-06-11 2020-01-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uter
TWI687147B (zh) * 2018-10-12 2020-03-0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卡扣組件
USD904396S1 (en) * 2018-10-12 2020-12-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aptop computer
CN109917855A (zh) * 2019-03-04 2019-06-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USD927482S1 (en) * 2019-05-08 2021-08-10 Dynabook Inc. Electronic computer
TW202204775A (zh) * 2020-07-22 2022-02-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D213229S (zh) * 2020-09-29 2021-08-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筆記型電腦
JP7046247B1 (ja) 2021-03-11 2022-04-01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2676A (en) * 1992-03-12 1995-07-11 Hitachi,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case with wiring member embedded in a molded plastic hinge
US5489924A (en) * 1991-12-18 1996-02-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input function
US6775129B1 (en) * 2003-02-14 2004-08-10 Intel Corporation Convertible and detachable laptops
CN2645409Y (zh) * 2003-06-20 2004-09-29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轴接装置
CN204143297U (zh) * 2013-03-26 2015-02-04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71954U (ja) * 1992-03-01 1993-09-28 光雄 菊地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H11284700A (ja) 1998-03-27 1999-10-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端末
JP2000315132A (ja) 1999-04-30 2000-11-14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媒体
US6430038B1 (en) * 2000-04-18 2002-08-0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puter with articulated mechanism
US6829140B2 (en) * 2001-12-17 2004-12-07 Toshiba America Information Services, Inc. Portable computer usable in laptop and tablet configurations
US6845005B2 (en) * 2001-12-17 2005-01-18 Toshiba America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Portable computer usable in a laptop and tablet configurations
US6903927B2 (en) * 2002-12-17 2005-06-07 Nokia Corporation Convertible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JP2004348650A (ja) * 2003-05-26 2004-12-09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US6947279B2 (en) * 2003-06-04 2005-09-20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host and display modules interconnected by a folding pivot module
US6961234B2 (en) 2003-09-04 2005-11-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splay support mechanism
KR100630956B1 (ko) * 2004-08-17 2006-10-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컴퓨터
TWI265770B (en) * 2005-06-15 2006-11-01 Asustek Comp Inc Portable computer
US7215538B1 (en) * 2005-10-18 2007-05-08 Shaofen Che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multi-sectioned arms to support display position adjustment and multiple configurations
JP2008021171A (ja) * 2006-07-13 2008-01-31 Dialogue Technology Corp ノート型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JP2008033745A (ja) * 2006-07-31 2008-02-14 Fujitsu Ltd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8250835A (ja) 2007-03-30 2008-10-16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US8520377B2 (en) * 2007-05-01 2013-08-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lectronic device adjustable display member
JP5099753B2 (ja) 2007-05-28 2012-12-19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US8289688B2 (en) 2008-04-01 2012-10-16 Litl, Llc Portable computer with multiple display configurations
TW201106132A (en) * 2009-08-11 2011-02-16 Acer Inc Notebook computer
JP5333054B2 (ja) 2009-08-26 2013-11-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8390997B1 (en) * 2009-10-06 2013-03-05 Brenda Dominy Portable computer with adjustable monitor
JP4810601B2 (ja) * 2009-11-30 2011-11-09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4892051B2 (ja) * 2009-11-30 2012-03-07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及び機能設定データ設定方法
JP5517201B2 (ja) 2010-03-03 2014-06-11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008932A (ja) * 2010-06-28 2012-01-12 Sharp Corp 電子機器
JP2012008929A (ja) 2010-06-28 2012-01-12 Sharp Corp 電子機器、動作制御方法
US8390411B2 (en) * 2010-09-17 2013-03-05 Apple Inc. Tablet device
US20130016467A1 (en) * 2011-07-11 2013-01-17 Allen Ku Leather case with keyboard
JP5033256B1 (ja) 2011-07-12 2012-09-26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ビデオゲーム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749969B2 (en) * 2011-08-24 2014-06-10 Hong Yang Screen position adjustment for a laptop computer
JP2013084246A (ja) * 2011-09-30 2013-05-09 Sony Corp 保護カバー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TWI498866B (zh) * 2012-01-17 2015-09-01 First Dome Corp Multi-directional support structure of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US8654518B2 (en) * 2012-01-20 2014-02-18 Ht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apparatus
TWM434422U (en) * 2012-03-13 2012-07-21 Wistron Corp Suppor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upporting device
US8687355B2 (en) * 2012-03-16 2014-04-01 First Dome Corporation Slide and rotation module for executable multiple operation mode electronic device
US8988354B2 (en) * 2012-04-17 2015-03-24 Logitech Europe S.A. Input device for a display
TWI505069B (zh) * 2012-05-22 2015-10-2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電子裝置
TWI502313B (zh) * 2012-06-08 2015-10-01 Wistron Corp 用來支撐顯示模組於支撐座上之支撐機構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03677111B (zh) * 2012-09-26 2017-05-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TWI479298B (zh) * 2012-09-28 2015-04-01 Wistron Corp 可攜式電子裝置
JP6201508B2 (ja) * 2013-03-26 2017-09-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14225189A (ja) * 2013-05-17 2014-12-04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USD737269S1 (en) * 2013-05-31 2015-08-25 Sony Corporation Computer
TWI520675B (zh) * 2013-08-19 2016-02-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改變軸心位置之樞軸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CN105706019B (zh) * 2013-11-15 2019-10-1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用于计算装置的柔性铰链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89924A (en) * 1991-12-18 1996-02-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input function
US5432676A (en) * 1992-03-12 1995-07-11 Hitachi,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case with wiring member embedded in a molded plastic hinge
US6775129B1 (en) * 2003-02-14 2004-08-10 Intel Corporation Convertible and detachable laptops
CN2645409Y (zh) * 2003-06-20 2004-09-29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轴接装置
CN204143297U (zh) * 2013-03-26 2015-02-04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1606B (zh) * 2022-02-16 2024-02-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4110511A (ru) 2015-09-27
US20160170444A1 (en) 2016-06-16
JP6155952B2 (ja) 2017-07-05
US9952623B2 (en) 2018-04-24
EP2784624B1 (en) 2019-10-16
EP2784624A3 (en) 2014-11-19
CN104076877B (zh) 2018-11-23
US20170147032A1 (en) 2017-05-25
JP2014209301A (ja) 2014-11-06
US9280181B2 (en) 2016-03-08
EP2784624A2 (en) 2014-10-01
US9552014B2 (en) 2017-01-24
US20140293525A1 (en) 2014-10-02
CN204143297U (zh) 2015-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6877A (zh) 电子设备
AU2019236740B2 (en) Input device attachment
US9176901B2 (en) Flux fountain
US20140132550A1 (en) Electrical Contacts and Connectors
US8873227B2 (en) Flexible hinge support layer
WO2014120966A1 (en) Electrical contacts and connectors
CN106484030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15830993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