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1606B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31606B TWI831606B TW112104323A TW112104323A TWI831606B TW I831606 B TWI831606 B TW I831606B TW 112104323 A TW112104323 A TW 112104323A TW 112104323 A TW112104323 A TW 112104323A TW I831606 B TWI831606 B TW I83160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am
- support base
- electronic device
- limiting component
- rotating shaf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一支撐座、一連動組件、一第二機體以及一限位組件。第一機體具有一第一側。支撐座具有相對的一第二側以及一第三側,其中第二側緊鄰第一側設置。連動組件連接於第一機體及支撐座,而支撐座藉由連動組件以相對第一機體掀開或閉合。第二機體具有一第四側,第四側樞接於第三側。限位組件包括一第一限位部件以及一第二限位部件,其中第一限位部件位於支撐座內而第二限位部件位於第二機體內,且第一限位部件與第二限位部件彼此限位。在支撐座相對第一機體掀開一預設角度之後,限位組件受連動組件連動而解除第一限位部件及第二限位部件的彼此限位,第二機體能夠相對支撐座掀開。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較佳可視角度的電子裝置。
一般的筆記型電腦在將顯示螢幕相對下方主機掀開時,通常只有一段式翻轉,且顯示螢幕相對下方主機翻轉的角度範圍是固定的。
對於使用者來說,為了取得較佳的可視角度,通常還需要將底座墊高。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較佳可視角度的電子裝置。
本發明的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一支撐座、一連動組件、一第二機體以及一限位組件。第一機體具有一第一側;支撐座具有相對的一第二側以及一第三側,其中第二側緊鄰第一側設置;連動組件連接於第一機體及支撐座,而支撐座藉由連動組件以相對第一機體掀開或閉合;第二機體具有一第四側,第四側樞接於第三側;限位組件包括一第一限位部件以及一第二限位部件,其中第一限位部件位於支撐座內而第二限位部件位於第二機體內,且第一限位部件與第二限位部件彼此限位。在支撐座相對第一機體掀開一預設角度之後,限位組件受連動組件連動而解除第一限位部件及第二限位部件的彼此限位,第二機體能夠相對支撐座掀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機體具有一輸入介面,其中輸入介面包括一鍵盤及一觸控板的至少其中一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機體具有一顯示螢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預設角度的範圍為72度~88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機體適於相對支撐座在一角度範圍內掀開,其中角度範圍介於0度~35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連動組件包括一第一轉軸組、一第一固接件、一第二固接件、一凸輪組以及一限位連動桿。第一固接件連接第一轉軸組並固接於第一機體;第二固接件連接第一轉軸組並固接於支撐座;凸輪組連接於第一轉軸組,且第二固接件位於凸輪組及第一固接件之間;限位連動桿樞設於支撐座,限位連動桿的其中一端連接於凸輪組,且另一端滑設於支撐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轉軸組包括一第一轉軸、一扭力組件以及一扭簧。扭力組件套設於第一轉軸;扭簧,套設於第一轉軸,其中扭力組件位於第一固接件及扭簧之間,且扭簧的一引腳部抵靠第一固接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凸輪組包括一凸輪軸、一凸輪連接件以及一凸輪件。凸輪軸具有多個第一滑接孔以及一第一凸輪部;凸輪連接件呈L形,具有一第二凸輪部及多個第二滑接孔;凸輪件具有一第三凸輪部,其中凸輪軸穿過第二凸輪部及凸輪件,凸輪連接件能夠在第一凸輪部及第三凸輪部之間轉動及移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在支撐座相對第一機體轉動44度之內,凸輪連接件以凸輪軸的軸向為轉動軸心而相對凸輪軸轉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在支撐座相對第一機體轉動44度至88度,凸輪連接件以凸輪軸的一軸向為轉動軸心而相對凸輪軸轉動的同時還沿著軸向移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限位連動桿包括一第一連桿部以及一第二連桿部,第一連桿部樞設於支撐座,且第一連桿部的一端連接凸輪組,而第二連桿部的一端連接於第一連桿部的另一端,且受第一連桿部帶動而移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限位部件及第二限位部件為磁鐵,且第一限位部件設置於第二連桿部遠離第一連桿部的另一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限位部件為卡勾及卡槽的其中一種,而第二限位部件為卡勾及卡槽的其中另一種,第一限位部件設置於限位連動桿遠離凸輪組的一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支撐座更具有一連通槽,而第二連桿部適於在連通槽中移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還包括第二轉軸組,連接支撐座及第二機體,以使第二機體能夠相對支撐座掀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轉軸組包括一第二轉軸、一第一固定件以及一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連接第二轉軸並固接於支撐座;第二固定件連接第二轉軸並固接於第二機體。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具有兩段式開啟機構,此設計使得第二機體在相對第一機體開啟之後能夠有一個較高的高度,進而提供使用者較佳的可視角度。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為筆記型電腦,其具有兩段式開啟機構,且兩個機體之間設置了支撐座,因此當使用者欲使用此電子裝置而將上機體相對下機體掀開的時候,上機體連同支撐座首先相對下機體轉動,且在支撐座相對下機體轉動至預設角度之後支撐座不再相對下機體轉動,此時上機體才能夠再相對支撐座轉動。透過這樣的設置架構,上機體能夠以較高的高度及較佳的可視角度提供使用者觀看。
以下將對電子裝置的架構及作動進一步說明。
第一實施例
圖1A至圖1C為本發明的一種電子裝置從閉合到開啟的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A至圖1C及圖2,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包括一第一機體110、一支撐座120、一連動組件130、一第二機體140以及一限位組件。
上述的第一機體110及第二機體140透過支撐座120而組接。具體地說,第一機體110具有一第一側110a,支撐座120具有相對的一第二側120a以及一第三側120b,而第二機體140具有一第四側140a,其中第二側120a緊鄰第一側110a設置且第四側140a樞接於第三側120b。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機體110例如可為筆記型電腦的底座,其具有一輸入介面,其中輸入介面包括鍵盤及觸控板的至少其中一種。此外,第二機體140例如可為顯示器,且第二機體140具有一顯示螢幕。再者,亦可將處理器、記憶體、硬碟、散熱器等用於運算的相關裝置設置在支撐座120中。
圖3為連動組件130的組裝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2及圖3,連動組件130連接於第一機體110及支撐座120,而支撐座120藉由連動組件130以能夠相對第一機體110掀開或閉合。
圖4A為連動組件130的組裝示意圖,而圖4B為圖4A的連動組件130的分解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2、圖4A及圖4B,連動組件130包括一第一轉軸組131、一第一固接件132、一第二固接件133、一凸輪組134以及一限位連動桿135。第一固接件132連接第一轉軸組131並固接於第一機體110;第二固接件133連接第一轉軸組131並固接於支撐座120;凸輪組134連接於第一轉軸組131,且第二固接件133位於凸輪組134及第一固接件132之間;限位連動桿135樞設於支撐座120,限位連動桿135的一端1351a(示於圖6)連接於凸輪組134,且另一端1351b(示於圖6)滑設於支撐座120。此處所指的滑設是指限位連動桿135的另一端1351b可以在支撐座120內移動。
上述的第一轉軸組131包括一第一轉軸1311、一扭力組件1312以及一扭簧1313。扭力組件1312套設於第一轉軸1311;扭簧1313,套設於第一轉軸1311,其中扭力組件1312位於第一固接件132及扭簧1313之間,且扭簧1313的一引腳部1313a抵靠第一固接件132。
圖5A為圖3中的凸輪組134的組裝示意圖,而圖5B為圖5A的凸輪組134的分解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3、圖5A及圖5B,上述的凸輪組134包括一凸輪軸1341、一凸輪連接件1342以及一凸輪件1343。凸輪軸1341具有多個第一滑接孔1341a以及一第一凸輪部1341b,其中凸輪軸1341藉由第一滑接孔1341a而固接於第一機體110;凸輪連接件1342呈L形,具有一第二凸輪部1342a及多個第二滑接孔1342b,其中第二凸輪部1342a環繞部分的凸輪軸1341以可旋轉地設置於凸輪軸1341,而第二滑接孔1342b滑接於支撐座120;凸輪件1343具有一第三凸輪部1343a。凸輪軸1341穿過第二凸輪部1342a及凸輪件1343,使得凸輪連接件1342能夠在第一凸輪部1341b及第三凸輪部1343a之間轉動及移動。
圖6為圖3中的限位連動桿135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2、圖3及圖6,上述的限位連動桿135包括一第一連桿部1351以及一第二連桿部1352,第一連桿部1351樞設於支撐座120,且第一連桿部1351的一端1351a連接凸輪組134的凸輪連接件1342,而第二連桿部1352的一端1352a(靠近凸輪組134)連接於第一連桿部1351的另一端1351b,且受第一連桿部1351帶動而移動。
具體地說,凸輪連接件1342還具有一凸軸1342c,而第一連桿部1351在連接凸輪組134的一端1351a具有一滑孔1351c(即滑孔1351c位於第一連桿部1351的一端1351a處),而凸軸1342c對應設置在滑孔1351c中。
此外,第一連桿部1351在連接第二連桿部1352的一端1351b設置有凸軸1351d,即凸軸1351d位於第一連桿部1351的一端1351b處。第二連桿部1352連接第一連桿部1351的一端1352a具有滑孔1352c,即滑孔1352c位於第二連桿部1352的一端1352a。藉此,第一連桿部1351的凸軸1351d對應設置在第二連桿部1352的滑孔1352c中。
請同時參考圖3、圖8及圖9,上述的限位組件包括一第一限位部件152以及一第二限位部件154,其中第一限位部件152位於支撐座120內而第二限位部件154位於第二機體140內,且第一限位部件152與第二限位部件154彼此限位。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限位部件152設置在第二連桿部1352中,且位於相對遠離第一連桿部1351的另一端1352b處。第一限位部件152及第二限位部件154例如可為磁鐵,其中透過第一限位部件152與第二限位部件154的磁力相吸,以使第二機體140緊靠支撐座120。
此外,支撐座120更具有一連通槽122(示於圖12),而受到第二機體140相對第一機體110掀開的作動,第二連桿部1352受到帶動而在連通槽122中移動。
圖7為第二轉軸組160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2及圖4,電子裝置100還包括第二轉軸組160,其中第二機體140透過第二轉軸組160樞接於支撐座120,以使第二機體140能夠相對支撐座120掀開。
上述的第二轉軸組160包括一第二轉軸162、一第一固定件164以及一第二固定件166。第一固定件164連接第二轉軸162並固接於支撐座120;第二固定件166連接第二轉軸162並固接於第二機體140。
簡單地說,在支撐座120相對第一機體110掀開一預設角度之後,限位組件受連動組件130連動而解除第一限位部件152及第二限位部件154的彼此限位,第二機體140能夠相對支撐座120掀開。
以下將對電子裝置100的作動詳細說明。
圖8為電子裝置100整機閉合模式的示意圖。請參考圖8,當電子裝置100處於整機閉合模式的時候,第二機體140相對第一機體110閉合並緊靠第一機體110,且支撐座120的正投影落入第二機體140及第一機體110的正投影範圍中。
當電子裝置100在整機閉合模式時,支撐座120與第二機體140藉由第一限位部件152與第二限位部件154的磁性相吸而緊靠在一起。舉例來說,第一限位部件152的S極與第二限位部件154的N極對應配置,且第一限位部件152的N極與第二限位部件154的S極對應配置。
此外,在電子裝置100為整機閉合模式的時候,連動組件130的第一轉軸組131的扭簧1313被扭轉壓縮而儲存能量。
圖9為電子裝置100的第一掀開模式的第一作動的示意圖,而圖10為電子裝置100的第一掀開模式的第二作動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9及圖10,在電子裝置100的第一掀開模式中,透過第二機體140連同支撐座120相對第一機體110掀開的角度而有漸進式的機構作動。
具體地說,當將電子裝置100從整機閉合模式掀開時,使第二機體140相對第一機體110掀開,其中掀開的角度的範圍例如可為0度至44度,此時支撐座120與第二機體140藉由第一限位部件152與第二限位部件154的磁性相吸而緊靠在一起,且隨著第二機體140相對第一機體110的掀開,支撐座120透過連動組件130的第一轉軸組131而相對第一機體110轉動。
當第二機體140連同支撐座120相對第一機體110的掀開角度超過44度而到一最大角度的範圍時(在本實施例中的最大角度的範圍例如可為72度~88度),連動組件130將帶動第一限位部件152相對第二限位部件154移動,使得第一限位部件152與第二限位部件154錯位,解除了第一限位部件152與第二限位部件154彼此磁力相吸的限位關係。如此一來,使用者可以容易地將第二機體140相對支撐座120旋開。上述的最大角度可為88度、80度或72度等,可依照使用者需求而決定。
具體地說,藉由凸輪組134的設置架構,與凸輪組134連接的限位連動桿135將依據支撐座120相對第一機體110的轉動角度的大小而被或不被凸輪組134帶動以產生作動。
圖9A至圖9C為凸輪組134的作動的示意圖。如圖9A及圖9B所示,在支撐座120相對第一機體110轉動的角度為一預設的角度之內時(在本實施例中的預設的角度例如可為44度),凸輪連接件1342以凸輪軸1341的軸向X為轉動軸心而僅相對凸輪軸1341轉動。
圖11A為限位連動桿135未受凸輪組134帶動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9A、圖9B及圖11A,在支撐座120相對第一機體110轉動的角度在預設的44度之內時,凸輪連接件1342僅相對凸輪軸1341轉動,此時限位連動桿135的狀態如圖11A所示,第一連桿部1351的凸軸1351d位於第二連桿部1352的滑孔1352c的接近第一限位部件152的一端。
圖12為電子裝置100的第二掀開模式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2,在支撐座120相對第一機體110掀開超過預設的最大角度時,第一限位部件152與第二限位部件154受到連動組件130的帶動而錯位,第一限位部件152的N極與第二限位部件154的N極對應,進而產生磁斥力,此時透過錯位而產生的磁斥力給予使用者一輔助動力,讓使用者能夠輕鬆地將第二機體140相對支撐座120掀開,以進一步微調第二機體140的視角。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機體140能夠相對支撐座120掀開的角度範圍例如可為介於0度~35度。
具體地說,如圖9B及圖9C所示,在第二機體140連同支撐座120相對第一機體110打開至最大角度時,在支撐座120相對第一機體110掀開的過程中,隨著掀開的角度越大,凸輪連接件1342以凸輪軸1341的軸向X為轉動軸心而相對凸輪軸1341轉動的同時,還因為第一凸輪部1341b、第二凸輪部1342a及第三凸輪部1343a的結構設計,使得凸輪連接件1342不僅以凸輪軸1341的軸向X為轉動軸心而相對凸輪軸1341轉動的同時,還會沿著凸輪軸1341的軸向X朝向第一固接件132靠近。
凸輪軸1341的第一凸輪部1341b、凸輪連接件1342的第二凸輪部1342a及凸輪件1343的第三凸輪部1343a分別具有導引斜面(未標示),且透過這些導引斜面的彼此導引而使得凸輪連接件1342能夠沿著凸輪軸1341的軸向X做直線運動,以靠近第一固接件132。凸輪連接件1342沿著凸輪軸1341的軸向X做直線運動的距離依照第一凸輪部1341b及第三凸輪部1343a的設置位置而決定。
圖11B為限位連動桿135受凸輪組134帶動而產生位移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9C及圖11B,在支撐座120相對第一機體110打開的角度進入44度至88度此一範圍時,凸輪連接件1342相對凸輪軸1341轉動的同時還沿著凸輪軸1341的軸向X朝向第一固接件132靠近,凸輪連接件1342的移動進而帶動第一連桿部1351以其樞接在支撐座120的樞接點P為轉動軸心而轉動,其中第一連桿部1351連接凸輪連接件1342的一端1351a被凸輪連接件1342帶動而向下移動(即第一連桿部1351的一端1351a向下移動),而第一連桿部1351的另一端1351b則向上移動,進而使第一連桿部1351的凸軸1351d在滑孔1352c中朝向遠離第一限位部件152的方向移動,進而帶動第二連桿部1352朝向上方移動。
此外,扭簧1313所儲存的能量釋放,因此扭簧1313提供輔助動能予第二機體140,使第二機體140朝向相對遠離第一機體110的方向掀開。
圖13A為整機閉合模式時,第一轉軸組131的定位牆1311a與第一固接件132的擋牆132a沒有接觸的示意圖,而圖13B為支撐座120翻轉到最大角度時,第一轉軸1311的定位牆1311a與第一固接件132的擋牆132a互相抵靠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3A及圖13B,在整機閉合模式的情況下,第一轉軸1311的定位牆1311a與第一固接件132的擋牆132a並沒有接觸;而在支撐座120翻轉到最大角度時,第一轉軸1311的定位牆1311a與第一固接件132的擋牆132a互相抵靠。如此,可以避免支撐座120相對第一機體110過度翻轉。
上述的第一轉軸組131的翻轉角度的範圍是由擋牆132a與定位牆1311a的設置位置來定義,且此翻轉角度的範圍可以依照設計需求來調整。
須注意的是,由於第一機體110的連動組件130的第一轉軸組131的扭力大於第二機體140與支撐座120的重量的總和,且壓縮能量被釋放的扭簧1313也同時提供相對應的支撐力,因此當微調第二機體140的角度時,支撐座120不會受到第二機體140的帶動,因此能夠避免支撐座120朝向第一機體110的方向轉動進而撞擊而損壞。
第二實施例
圖1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子裝置200的局部示意圖。圖15為圖14之電子裝置200中的連動組件230的組裝示意圖。
請同時參考圖3、圖14及圖15,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之處在於: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限位部件252為卡勾,而第二限位部件254為卡槽,第一限位部件252設置於限位連動桿235遠離凸輪組234的一端。
圖16A為圖14之電子裝置200的整機閉合模式的示意圖、圖16B為圖16A之電子裝置200的第二機體140相對第一機體110掀開的角度範圍小於最大角度的示意圖,而圖16C為圖16B之電子裝置200的第二機體140相對第一機體110掀開至最大角度的示意圖。
如圖16A所示,當電子裝置200處於整機閉合模式時,為卡勾的第一限位部件252卡入於為卡槽的第二限位部件254。
如圖16B所示,當將電子裝置200從整機閉合模式掀開時,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扭簧1313的壓縮能量被釋放並提供輔助動能以讓使用者可以較省力地將支撐座120相對第一機體110打開。在第二機體140連同支撐座120相對第一機體110翻轉的角度未達到最大角度之前,卡勾仍然扣合於卡槽中。
如圖16C所示,當第二機體140連同支撐座120翻轉到最大角度時,凸輪組234將帶動限位連動桿235同時產生轉動及線性移動,進而解除為卡勾的第一限位部件252與為卡槽的第二限位部件254的卡合。
圖17A為圖14之電子裝置200的凸輪組234的組裝示意圖,而圖17B為圖17A的凸輪組234的分解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5B、圖17A及圖17B。
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還有另一不同之處在於:在本實施例的凸輪組234中,凸輪軸2341的第一凸輪部2341a、凸輪連接件2342的第二凸輪部2342a及凸輪件2343的第三凸輪部2343a的導引斜面的設置方向不同於前述第一實施例的凸輪軸1341的第一凸輪部1341b、凸輪連接件1342的第二凸輪部1342a及凸輪件1343的第三凸輪部1343a的導引斜面的設置方向。
具體地說,如圖5B所示,在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一凸輪部1341b、第二凸輪部1342a及第三凸輪部1343a的導引斜面的設置方向為自右上向左下傾斜;而本實施例中,如圖17B所示,第一凸輪部2341a、第二凸輪部2342a及第三凸輪部2343a的導引斜面的設置方向為左上向右下傾斜。透過導引斜面的設置方向不同,使得本實施例的凸輪連接件2342沿著凸輪軸2341的軸向X的移動方向不同於第一實施例中的凸輪連接件1342沿著凸輪軸1341的軸向X的移動方向。
圖18A、圖18B及圖18C為電子裝置200從整機閉合一直到第二機體140相對第一機體110掀開至最大角度的凸輪組234的對應作動示意圖。如圖18A及圖18B所示,當第二機體140相對第一機體110掀開的角度在44度以內時,凸輪連接件2342以凸輪軸2341的軸向X為轉動軸心而相對凸輪軸2341轉動。接著如圖18B及圖18C所示,在第二機體140相對第一機體110掀開的角度大於44度且小於88度的情況下,凸輪連接件2342以凸輪軸2341的軸向X為轉動軸心而相對凸輪軸2341轉動的同時,凸輪連接件2342還沿著軸向X移動以遠離第一固接件132。
圖19A為限位連動桿235與凸輪連接件2342的示意圖。如圖19A所示,限位連動桿235具有滑孔2351c,而凸輪連接件2342具有凸軸2342c,其中凸軸2342c設置在滑孔2351c中。
請同時參考圖18A、圖18B及圖19A,在整機閉合模式時,凸輪組234呈現如圖18A的狀態時,限位連動桿235與凸輪組234的相對位置如圖19A所示,此時凸軸2342c鄰近滑孔2351c的第一端處,此第一端為靠近樞接點P的一端。
接著如圖18B所示,當第二機體140相對第一機體110掀開的角度在44度以內時,凸輪連接件2342以凸輪軸2341的軸向X為轉動軸心而相對凸輪軸2341轉動時,限位連動桿235還不會被帶動而產生位移。
圖19B為限位連動桿235受凸輪連接件2342帶動而產生作動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8B、圖18C及圖19B,在第二機體140相對第一機體110掀開的角度大於44度且小於88度的情況下,凸輪連接件2342轉動的同時還沿著軸向X移動以遠離第一固接件132,其中藉由凸軸2342c在滑孔2351c中的移動,同時帶動限位連動桿235進行槓桿原理的轉動,使得限位連動桿235以其樞接於支撐座120的樞接點P作為旋轉中心,帶動設置在限位連動桿235相對遠離凸輪組234的另一端的第一限位部件252(卡勾)朝向第一固接件132的方向移動以脫離第二限位部件254(卡槽)。
雖然本實施例的第一限位部件252設置為卡勾,而第二限位部件254設置為卡槽,但並不以本實施例所舉的例子為限。也可以是將第一限位部件252設置為卡槽而第二限位部件254設置為卡勾,或是其他適合的結構。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電子裝置提供了一種兩段式開啟機構。相比於習知的電子裝置,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在第一機體及第二機體之間設置支撐座,使得具有顯示螢幕的第二機體的高度可以進一步抬高,以較為符合使用者的視角。此外,第二機體140透過第二轉軸組的設置而能夠對視角進一步調整。
再者,透過連動組件及限位組件的互相配合,使得支撐座相對第一機體掀開在預設的角度範圍之內,第二機體仍然緊靠支撐座,並不會相對支撐座旋開;而在支撐座相對第一機體掀開達到最大角度且相對第一機體固定住時才能解除限位組件的限位,進而讓第二機體相對支撐座在另一預設的角度範圍內旋轉。如此,可以防止第二機體及支撐座同時相對第一機體有不同方向的轉動而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困難。
又,在支撐座相對第一機體掀開達到最大角度且相對第一機體固定住時,支撐座不會受到第二機體的轉動影響而被帶動,可以防止支撐座朝向第一機體轉動並撞擊第一機體。
100、200:電子裝置
110:第一機體
110a:第一側
120:支撐座
120a:第二側
120b:第三側
122:連通槽
130、230:連動組件
131:第一轉軸組
1311:第一轉軸
1311a:定位牆
1312:扭力組件
1313:扭簧
1313a:引腳部
132:第一固接件
132a:擋牆
133:第二固接件
134、234:凸輪組
1341、2341:凸輪軸
1341a:第一滑接孔
1341b、2341a:第一凸輪部
1342、2342:凸輪連接件
1342a、2342a:第二凸輪部
1342b:第二滑接孔
1342c、1351d、2342c:凸軸
1343、2343:凸輪件
1343a、2343a:第三凸輪部
135、235:限位連動桿
1351:第一連桿部
1351a、1351b、1352a、1352b:一端
1351c、1352c、2351c:滑孔
1352:第二連桿部
140:第二機體
140a:第四側
152、252:第一限位部件
154、254:第二限位部件
160:第二轉軸組
162:第二轉軸
164:第一固定件
166:第二固定件
X:軸向
P:樞接點
圖1A至圖1C為本發明的一種電子裝置從閉合到開啟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3為連動組件的組裝示意圖。
圖4A為連動組件的組裝示意圖,而圖4B為圖4A的連動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5A為圖3中的凸輪組的組裝示意圖,而圖5B為圖5A的凸輪組的分解示意圖。
圖6為圖3中的限位連動桿的示意圖。
圖7為第二轉軸組的示意圖。
圖8為電子裝置整機閉合模式的剖面示意圖。
圖9為電子裝置的第一掀開模式的第一作動的示意圖。
圖9A至圖9C為凸輪組的作動的示意圖。
圖10為電子裝置的第一掀開模式的第二作動的示意圖。
圖11A為限位連動桿未受凸輪組帶動的示意圖。
圖11B為限位連動桿受凸輪組4帶動而產生位移的示意圖。
圖12為電子裝置的第二掀開模式的示意圖。
圖13A為整機閉合模式時第一轉軸組的定位牆與第一固接件的擋牆沒有接觸的示意圖,而圖13B為支撐座翻轉到最大角度時第一轉軸的定位牆與第一固接件的擋牆互相抵靠的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圖15為圖14之電子裝置中的連動組件的組裝示意圖。
圖16A為圖14之電子裝置的整機閉合模式的示意圖。
圖16B為圖16A之電子裝置的第二機體相對第一機體掀開的角度範圍小於最大角度的示意圖。
圖16C為圖16B之電子裝置的第二機體相對第一機體掀開至最大角度的示意圖。
圖17A為圖14之電子裝置的凸輪組的組裝示意圖。
圖17B為圖17A的凸輪組的分解示意圖。
圖18A、圖18B及圖18C為電子裝置從整機閉合一直到第二機體相對第一機體掀開至最大角度的凸輪組的對應作動示意圖。
圖19A為限位連動桿與凸輪連接件的示意圖。
圖19B為限位連動桿受凸輪連接件帶動而產生作動的示意圖。
100:電子裝置
110:第一機體
120:支撐座
130:連動組件
131:第一轉軸組
132:第一固接件
133:第二固接件
134、234:凸輪組
135:限位連動桿
140:第二機體
160:第二轉軸組
162:第二轉軸
164:第一固定件
166:第二固定件
P:樞接點
Claims (16)
-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一第一機體,具有一第一側; 一支撐座,具有相對的一第二側以及一第三側,其中該第二側緊鄰該第一側設置; 一連動組件,連接於該第一機體及該支撐座,而該支撐座藉由該連動組件以相對該第一機體掀開或閉合; 一第二機體,具有一第四側,該第四側樞接於該第三側;以及 一限位組件,包括一第一限位部件以及一第二限位部件,其中該第一限位部件位於該支撐座內而該第二限位部件位於該第二機體內,且該第一限位部件與該第二限位部件彼此限位, 其中在該支撐座相對該第一機體掀開一預設角度之後,該限位組件受該連動組件連動而解除該第一限位部件及該第二限位部件的彼此限位,該第二機體能夠相對該支撐座掀開。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機體具有一輸入介面,其中該輸入介面包括一鍵盤及一觸控板的至少其中一種。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機體具有一顯示螢幕。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預設角度的範圍為72度~88度。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機體適於相對該支撐座在一角度範圍內掀開,其中該角度範圍介於0度~35度。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連動組件包括: 一第一轉軸組; 一第一固接件,連接該第一轉軸組並固接於該第一機體; 一第二固接件,連接該第一轉軸組並固接於該支撐座; 一凸輪組,連接於該第一轉軸組,且該第二固接件位於該凸輪組及該第一固接件之間;以及 一限位連動桿,樞設於該支撐座,該限位連動桿的其中一端連接於該凸輪組,且另一端滑設於該支撐座。
-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轉軸組包括: 一第一轉軸; 一扭力組件,套設於該第一轉軸;以及 一扭簧,套設於該第一轉軸,其中該扭力組件位於該第一固接件及該扭簧之間,且該扭簧的一引腳部抵靠該第一固接件。
-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凸輪組包括: 一凸輪軸,具有多個第一滑接孔以及一第一凸輪部; 一凸輪連接件,呈L形,具有一第二凸輪部及多個第二滑接孔;以及 一凸輪件,具有一第三凸輪部, 其中該凸輪軸穿過該第二凸輪部及該凸輪件,該凸輪連接件能夠在該第一凸輪部及該第三凸輪部之間轉動及移動。
- 如請求項8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在該支撐座相對該第一機體轉動44度之內,該凸輪連接件以該凸輪軸的軸向為轉動軸心而相對該凸輪軸轉動。
- 如請求項8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在該支撐座相對該第一機體轉動44度至88度,該凸輪連接件以該凸輪軸的軸向為轉動軸心而相對該凸輪軸轉動的同時還沿著該軸向移動。
-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限位連動桿包括一第一連桿部以及一第二連桿部,該第一連桿部樞設於該支撐座,且該第一連桿部的一端連接該凸輪組,而該第二連桿部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一連桿部的另一端,且受該第一連桿部帶動而移動。
-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限位部件及該第二限位部件為磁鐵,且該第一限位部件設置於該第二連桿部遠離該第一連桿部的另一端。
-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限位部件為卡勾及卡槽的其中一種,而該第二限位部件為卡勾及卡槽的其中另一種,該第一限位部件設置於該限位連動桿遠離該凸輪組的一端。
-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支撐座更具有一連通槽,該第二連桿部適於在連通槽中移動。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還包括第二轉軸組,連接該支撐座及該第二機體,以使該第二機體能夠相對該支撐座掀開。
- 如請求項1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轉軸組包括: 一第二轉軸; 一第一固定件,連接該第二轉軸並固接於該支撐座;以及 一第二固定件,連接該第二轉軸並固接於該第二機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263310586P | 2022-02-16 | 2022-02-16 | |
US63/310,586 | 2022-02-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34781A TW202334781A (zh) | 2023-09-01 |
TWI831606B true TWI831606B (zh) | 2024-02-01 |
Family
ID=88927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2104323A TWI831606B (zh) | 2022-02-16 | 2023-02-07 | 電子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831606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02158A (ja) * | 2000-01-20 | 2001-07-27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携帯型電子機器 |
CN101737595A (zh) * | 2008-11-07 | 2010-06-16 |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连杆式支撑架装置 |
CN201916341U (zh) * | 2011-01-07 | 2011-08-03 | 陆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具支杆的平板式枢钮器 |
TW201240456A (en) * | 2011-03-31 | 2012-10-01 | Jarllytec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support |
CN104076877A (zh) * | 2013-03-26 | 2014-10-01 | 索尼公司 | 电子设备 |
-
2023
- 2023-02-07 TW TW112104323A patent/TWI831606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02158A (ja) * | 2000-01-20 | 2001-07-27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携帯型電子機器 |
CN101737595A (zh) * | 2008-11-07 | 2010-06-16 |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连杆式支撑架装置 |
CN201916341U (zh) * | 2011-01-07 | 2011-08-03 | 陆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具支杆的平板式枢钮器 |
TW201240456A (en) * | 2011-03-31 | 2012-10-01 | Jarllytec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support |
CN104076877A (zh) * | 2013-03-26 | 2014-10-01 | 索尼公司 | 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34781A (zh) | 2023-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80598B (zh) | 电子设备 | |
US10936015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ple screens | |
US9429986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1495938A (zh) | 用于电子设备的抗旋转机构 | |
US9624704B1 (en) | Pivot pin device | |
TWI733435B (zh) | 電子裝置 | |
US20120300381A1 (en) | Hinge device and keyboard dock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US20010031570A1 (en) | Flap actuation mechanism for an electronic unit | |
TW201018799A (en) | Multi-staged hinge assembly and portable electrical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 |
US20110051326A1 (en) | Angle Positioning Device of Rotation Shaft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TWI831606B (zh) | 電子裝置 | |
CN106462182B (zh) | 用于具有可旋转的显示构件的计算设备的联动机构 | |
TW202103541A (zh) | 連動機構及電子裝置 | |
US11256290B2 (en) | Display device | |
EP3796126A1 (en) | Hinge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TWM617297U (zh) | 折疊式電子裝置 | |
TWM606638U (zh) | 轉軸結構 | |
TWI751754B (zh) | 轉軸結構 | |
TWI763514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
TWM603543U (zh) | 轉軸模組與折疊式電子裝置 | |
CN112711299A (zh) | 电子装置 | |
EP2690520A2 (en) | Dampen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 |
JP6807989B1 (ja) | 電子機器 | |
TWI843482B (zh) | 單軸鉸鍊 | |
TWI855785B (zh) | 鉸鏈模組及電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