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6638U - 轉軸結構 - Google Patents
轉軸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06638U TWM606638U TW109213958U TW109213958U TWM606638U TW M606638 U TWM606638 U TW M606638U TW 109213958 U TW109213958 U TW 109213958U TW 109213958 U TW109213958 U TW 109213958U TW M606638 U TWM606638 U TW M606638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ft
- component
- rotating member
- way
- fixing bas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案提供一種轉軸結構,適用於一電子裝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組件與一第二組件。此轉軸結構包括一扭力轉軸與一單向樞接機構。其中,扭力轉軸包括一第一固定座與一第一旋動件,第一固定座係連接第一組件,第一旋動件係可轉動地連接第一固定座。第二組件係透過此單向樞接機構係樞接於第一旋動件。
Description
本案係關於一種轉軸結構,尤其是關於一種用於電子裝置之轉軸結構。
筆記型電腦的轉軸結構往往會採用扭力轉軸使螢幕可以固定在需要的角度位置。不過,因為採用扭力轉軸,傳統的筆記型電腦無論在打開螢幕或合上螢幕的過程中都需施力。特別是在打開螢幕的過程中,使用者往往需要使用雙手同時扶住主機跟螢幕,方能順利打開螢幕。
依據本案之一實施例,本案提供一種轉軸結構,適用於一電子裝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組件與一第二組件。此轉軸結構包括一扭力轉軸與一單向樞接機構。其中,扭力轉軸包括一第一固定座與一第一旋動件,第一固定座係連接第一組件,第一旋動件係可轉動地連接第一固定座。第二組件係透過單向樞接機構樞接於第一旋動件。
依據本案之另一實施例,本案提供另一轉軸結構,適用於一電子裝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組件與一第二組件。此轉軸結構包括一第一扭力轉軸、一第二扭力轉軸、一第一單向樞接機構與一第二單向樞接機構。
第一扭力轉軸包括一第一固定座與一第一旋動件,第一固定座係連接第一組件,第一旋動件係可轉動地連接第一固定座。第二扭力轉軸包括一第二固定座與一第二旋動件,第二固定座係連接第一組件,第二旋動件係可轉動地連接第二固定座。第二組件係透過第一單向樞接機構樞接於第一旋動件。第一單向樞接機構係透過第二單向樞接機構樞接於第二旋動件。其中,第一單向樞接機構與第二單向樞接機構之可轉動方向相反。
透過本案所提供之轉軸結構,使用者在打開第二組件(例如筆記型電腦的螢幕)的過程中,第二組件只會帶動單向樞接機構轉動,並不會帶動扭力轉軸;反之,使用者在合上第二組件的過程中只會帶動扭力轉軸轉動。如此,即可透過扭力轉軸提供足夠支撐力,使第二組件維持在需要的角度位置,同時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地單手打開第二組件。
下面將結合示意圖對本案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更詳細的描述。根據下列描述和申請專利範圍,本案的優點和特徵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圖式均採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案實施例的目的。
請參照第一A與一B圖,第一A與一B圖係本案電子裝置處於打開與合上狀態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如圖中所示,此電子裝置10包括一第一組件12、一第二組件14與二個轉軸結構100。此二個轉軸結構100係設置於第一組件12與第二組件14之連接處,使第二組件14可相對於第一組件12進行打開與合上的動作。在一實施例中,此電子裝置10係一筆記型電腦,第一組件12係筆記型電腦的主機部分,第二組件14係筆記型電腦的螢幕部分。
請一併參照第二圖,第二圖係放大顯示第一B圖中之轉軸結構100。如圖中所示,此轉軸結構100包括一扭力轉軸120與一單向樞接機構140。其中,扭力轉軸120包括一第一固定座122與一第一旋動件124。第一固定座122係連接第一組件12,第一旋動件124係可轉動地連接第一固定座122。在一實施例中,扭力轉軸120可利用第一固定座122與第一旋動件124間之摩擦阻力作為扭力來源以支撐第二組件14。
單向樞接機構140包括一第一軸接件142與一第二軸接件144。其中,第一軸接件142係連接第二組件14,第二軸接件144係單方向可轉動地連接第一軸接件142,且第二軸接件144係可移動地連接第一旋動件124。
一實施例中,第二軸接件144係沿著單向樞接機構之軸向X1可移動地連接第一旋動件124,第二軸接件144與第一旋動件124間並具有一彈性件146用以將第二軸接件144推向第一軸接件142。關於第一軸接件142與第二軸接件144之間的單向轉動機制,在後續對應於第三與四A圖的段落會有更詳細的說明。關於彈性件146在轉動過程中的作用在後續對應於第六A與六B圖的段落會有更詳細的說明。
請一併參照第三圖與第四A圖,其中,第三圖係第二圖中第一軸接件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第四A圖係第二旋動件朝向第一軸接件之一側之立體示意圖。如圖中所示,第一軸接件142包括一第一端面1422與一圓形開孔1424,第一端面1422係位於第一軸接件142朝向第二軸接件144之一側,圓形開孔1424係形成於第一端面1422的中心處。
第二軸接件144包括一第二端面1442與一圓柱狀突出1444,第二端面1442係位於第二軸接件144朝向第一軸接件142之一側,圓柱狀突出1444係形成於第二端面1442的中心處。第二軸接件144之圓柱狀突出1444係用以設置於第一軸接件142之圓形開孔1424內,使第二軸接件144樞接於第一軸接件142。
第一端面1422具有複數個第一斜齒結構1423。這些第一斜齒結構1423係以一預設方向環設於圓形開孔1424的周圍。第二端面1442具有複數個第二斜齒結構1443。這些第二斜齒結構1443係以一預設方向環設於圓柱狀突出1444的周圍。這些第二斜齒結構1443係對應於第一端面1422上的複數個第一斜齒結構1423。
在一實施例中,請參考第三圖以及第四A圖,第一斜齒結構1423係面對第二斜齒結構1443,其環設方向相反,且第一斜齒結構1423的齒距P1與齒高H1係相同於第二斜齒結構1443的齒距P2與齒高H2。
各個第一斜齒結構1423包括一斜面1423a與一直面1423b,各個第二斜齒結構1443包括一斜面1443a與一直面1443b。第一斜齒結構1423之斜面1423a的傾斜角度相同於第二斜齒結構1443之斜面1443a的傾斜角度,第一斜齒結構1423之直面1423b係垂直於第一端面1422,第二斜齒結構1443之直面1443b係垂直於第二端面1442。
當第二組件14朝向第一組件12的方向轉動時,也就是使用者將第二組件14蓋上時,第一斜齒結構1423的直面1423b會抵靠於第二斜齒結構1443的直面1443b,而使第一斜齒結構1423咬合於第二斜齒結構1443。此時,第二軸接件144會隨同第一軸接件142一起轉動,第二軸接件144會同時帶動扭力轉軸120之第一旋動件124轉動,並由扭力轉軸120提供轉動阻力。
當第二組件14朝向遠離第一組件12的方向轉動時,也就是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向上打開時,第一斜齒結構1423的斜面1423a會抵靠於第二斜齒結構1443的斜面1443a,並產生作用力將第二軸接件144朝向遠離第一軸接件142的方向推動,進而使第一斜齒結構1423脫離第二斜齒結構1443。透過前述作動機制,只需要很小的外力,即可使第一軸接件142相對於第二軸接件144產生轉動。
請一併參照第四B圖與第五圖,第四B圖係第二旋動件朝向第一旋動件之一側之立體示意圖,第五圖係本案第一旋動件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如圖中所示,第二軸接件144包括一套接部1446,套接部1446係位於第二軸接件144朝向第一旋動件124之一側,也就是第二軸接件144遠離第一軸接件142之一側。套接部1446內包括至少一滑槽1447(圖中以三個為例)。
第一旋動件124包括一端部1246。端部1246係位於第一旋動件124朝向第二軸接件144之一側,且套合於套接部1446內。
請參考第四B圖以及第五圖,端部1246並包括至少一凸出件1247(圖中以三個為例)。這些凸出件1247係滑動地設置於滑槽1447,以限制第二軸接件144相對於第一旋動件124的轉動,並使第二軸接件144可沿著軸向X1相對於第一旋動件124移動。
配合前述第三至五圖中關於第一軸接件142與第二軸接件144間之連接結構、以及第二軸接件144與第一旋動件124間之連接結構的說明,第六A與六B圖顯示本案轉軸結構100在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向上打開之整體運作過程。
如圖中所示,當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向上打開,第一軸接件142被第二組件14帶動旋轉。此時,請一併參照第三與四A圖,第一端面1422上的第一斜齒結構1423會將第二端面1442上的第二斜齒結構1443朝向遠離第一軸接件142之方向推動,使第一斜齒結構1423脫離第二斜齒結構1443,進而使第二軸接件144脫離第一軸接件142。
當第一斜齒結構1423將第二斜齒結構1443朝向遠離第一軸接件142之方向推動,第二軸接件144會朝向第一旋動件124之方向移動而使彈性件146會受壓變形。彈性件146受壓變形會產生彈性回復力將第二軸接件144朝向第一軸接件142的推動,使第一斜齒結構1423與第二斜齒結構1443回復其原本咬合狀態。重複前述運作機制,只需要很小的外力,即可將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向上打開。
反之,當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的方向轉動時,第一斜齒結構1423會咬合於第二斜齒結構1443。此時,第二軸接件144會隨同第一軸接件142一起轉動,第二軸接件144會同時帶動扭力轉軸120之第一旋動件124轉動,並由扭力轉軸120提供轉動阻力以支撐第二組件14。透過前述運作機制,即可產生開輕關重的效果。
第七圖係本案轉軸結構另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如圖中所示,轉軸結構200包括一扭力轉軸220、一單向樞接機構240與一扭力彈簧260。
扭力轉軸220包括一第一固定座222與一第一旋動件224。第一固定座222係連接第一組件12,第一旋動件224係可轉動地連接第一固定座222。
單向樞接機構240包括一第一軸接件242與一第二軸接件244。第一軸接件242係連接第二組件14,第二軸接件244係單方向可轉動地連接第一軸接件242。第二軸接件244係沿著單向樞接機構240的軸向X2可移動地連接第一旋動件224。
也就是說,第一旋動件224會隨同第二軸接件244一起轉動,不過,第二軸接件244可沿著單向樞接機構240的軸向X2移動。第二軸接件244與第一旋動件224間並具有一彈性件246。本實施例之扭力轉軸220與單向樞接機構240的連動方式類似於第二圖中的扭力轉軸120與單向樞接機構140,在此不予贅述。
扭力彈簧260係設置於第一軸接件242遠離第二軸接件244之一側。扭力彈簧260之一端固定於第一組件12,另一端由第一軸接件242所帶動。
請一併參照第八A與八B圖。第八A圖係第七圖中之第二固定座朝向第二旋動件之一側之立體示意圖。第八B圖係第七圖中之第二固定座遠離第二旋動件之一側之立體示意圖。如圖中所示,第一軸接件242包括一第一端面2422與一圓形開孔2424,第一端面2422係位於第一軸接件242朝向第二軸接件244之一側,圓形開孔2424係形成於第一端面2422的中心處。第一端面2422具有複數個第一斜齒結構2423。這些第一斜齒結構2423係以一預設方向環設於圓形開孔2424的周圍。其結構類似於第四A圖所示之第一軸接件142,在此不予贅述。
不過,不同於第四圖所示之第一軸接件142,本實施例之第一軸接件242在遠離第一端面2422之一側具有一凸塊2426,用以連動與扭力彈簧260。
請一併參照第九A與九B圖,第九A與九B圖顯示第七圖之轉軸結構200在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向上打開之整體運作過程。如圖中所示,在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向上打開角度小於90度時,第一軸接件242上的凸塊2426不會接觸扭力彈簧260。當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向上打開90度時,凸塊2426才會抵靠於扭力彈簧260,開始施力於扭力彈簧260。也就是說,在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打開角度大於90度時,扭力彈簧260會受力(拉力)變形而產生扭力支撐第二組件14。
透過本實施例之轉軸結構200,除了可以產生開輕關重的效果,並可在開啟角度大於90度時,提供第二組件14所需的支撐。
第十圖係本案轉軸結構又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如圖中所示,此轉軸結構300包括一第一扭力轉軸320、一第二扭力轉軸340、一第一單向樞接機構360、一第二單向樞接機構380與一扭力彈簧350。
第一扭力轉軸320包括一第一固定座322與一第一旋動件324。第一固定座322係連接第一組件12,第一旋動件324係可轉動地連接第一固定座322。第一扭力轉軸320類似於第二圖中的扭力轉軸120,在此不予贅述。
第二扭力轉軸340包括一第二固定座342與一第二旋動件344。第二固定座342係連接第一組件12,第二旋動件344係可轉動地連接第二固定座342。第一扭力轉軸320與第二扭力轉軸340係位於此轉軸結構300之相對兩側。此第二扭力轉軸340亦類似於第二圖中的扭力轉軸120,在此不予贅述。
請一併參照第十A圖,第十A圖顯示第十圖之轉軸結構300中之單向軸承的設置位置。
如圖中所示,第一單向樞接機構360包括一第三固定座362與一第一單向軸承363。第三固定座362係連接第二組件14。此第三固定座362係透過第一單向軸承363樞接於第一扭力轉軸320之第一旋動件324。第一單向軸承363可限制第一旋動件324相對於第三固定座362的轉動方向。
第二單向樞接機構380包括一第三旋動件382與一第二單向軸承383。第三旋動件382係透過第二單向軸承383樞接於第二扭力轉軸340之第二旋動件344,且第三旋動件382係由第二旋動件344朝向第三固定座362之方向延伸,以連動於第三固定座362。第二單向軸承383可限制第二扭力轉軸340之第二旋動件344相對於第三旋動件382的轉動方向。第二單向軸承383與第一單向軸承363的可轉動方向相反。
扭力彈簧350係設置於第三固定座362與第二旋動件344之間。在一實施例中,如圖中所示,扭力彈簧350係套接於第三旋動件382上。扭力彈簧350之一端固定於第一組件12,另一端由第二單向樞接機構380之第三旋動件382所帶動。
第十一A與十一B圖係第十圖中之第三固定座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第十一A圖係第十圖中之第三固定座朝向第一旋動件之一側之立體示意圖。第十一B圖係第十圖中之第三固定座朝向第二旋動件之一側之立體示意圖。
如圖中所示,第三固定座362在朝向第一旋動件324之一側具有一圓柱狀突出3622。第一旋動件324在朝向第三固定座362之一側具有一套筒(圖未示)。第一單向軸承363係組裝於圓柱狀突出3622與套筒間,使第三固定座362可轉動地連接於第一扭力轉軸320之第一旋動件324。
第三固定座362在朝向第二旋動件344之一側具有一凸塊3624。此凸塊3624係在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向上打開90度時,抵靠於第三旋動件382。
請回到第十圖,第三旋動件382係透過第二單向軸承383樞接於第二旋動件344,且由第二旋動件344朝向第三固定座362的方向延伸。扭力彈簧350係套置於第三旋動件382上。第三旋動件382在遠離第二旋動件344之一側並具有一端部3822。此端部3822係用以抵靠施力於扭力彈簧350。
請一併參照第十二A與十二B圖,第十二A與十二B圖顯示第十圖之轉軸結構在第二組件相對於第一組件向上打開之整體運作過程。
在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向上打開且打開角度小於90度時,因為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之打開方向相同於第一單向軸承363的可轉動方向,使用者只需很小外力即可開啟第二組件14。
在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向上打開的角度達到90度時,第三固定座362之凸塊3624抵靠於第三旋動件382之端部3822,開始帶動第三旋動件382旋轉,同時也透過第三旋動件382之端部3822施力於扭力彈簧350。
當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打開的角度超過90度時,由於第二單向軸承383的可轉動方向與第一單向軸承363相反,第三旋動件382會直接帶動第二扭力轉軸340之第二旋動件344旋轉。第二扭力轉軸340轉動所產生的扭力即可用以支撐第二組件14。
當第二組件14由前述開啟位置朝向第一組件12的方向移動,因為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之合上方向與第一單向軸承363的可轉動方向相反,第三固定座362會直接帶動第一扭力轉軸320之第一旋動件324旋轉。同時,扭力彈簧350會將第三旋動件382推動至定位,也就是第三旋動件382的端部3822剛好抵靠於扭力彈簧350的位置。
如此,在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之打開角度小於90度時,本實施例之轉軸結構300可以產生開輕關重的效果;在第二組件14相對於第一組件12之打開角度大於90度時,亦可以有效支撐第二組件,以因應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第一A與一B圖之實施例中,轉軸結構100係樞接於一筆記型電腦之主機部分(即第一組件12)與螢幕部分(即第二組件14)之間。不過本案不限於此。
第十三圖係本案電子裝置另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20包括一底座22、一螢幕24與一支撐架26。螢幕24係樞接於底座22。支撐架26之一端係樞接於螢幕24背面的中間位置,另一端係可滑動且可轉動地連接至底座22。透過改變螢幕24與支撐架26間之角度,即可調整螢幕24的傾斜角度。本實施例的轉軸結構100係設置於螢幕24與支撐架26之間。不過亦不限於此。圖中之轉軸結構100亦可以第七圖之轉軸結構200或是第十圖之轉軸結構300取代。
第十四圖係本案電子裝置又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30包括一底座32、一螢幕34與一支撐架36。螢幕34係樞接於底座32。支撐架36之一端樞接於螢幕34背面的中間位置,另一端係可滑動且可轉動地連接至底座32。透過改變支撐架36與底座32間之角度,即可調整螢幕34的傾斜角度。本實施例的轉軸結構100係設置於底座32與支撐架26之間。不過亦不限於此。圖中之轉軸結構100亦可以第七圖之轉軸結構200或是第十圖之轉軸結構300取代。
透過本案所提供之轉軸結構100, 200, 300,使用者在打開第二組件14(例如筆記型電腦的螢幕)的過程中不會帶動扭力轉軸轉動,因此,不會感受到扭力轉軸轉動時所會產生的轉動阻力。反之,使用者在合上第二組件14的過程中則會帶動扭力轉軸轉動。如此,即可透過扭力轉軸提供足夠支撐力將第二組件14維持在需要的角度位置,同時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地單手打開第二組件14。
上述僅為本案較佳之實施例而已,並不對本案進行任何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案的技術手段的範圍內,對本案揭露的技術手段和技術內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換或修改等變動,均屬未脫離本案的技術手段的內容,仍屬於本案的保護範圍之內。
10,20,30:電子裝置
12:第一組件
14:第二組件
100,200,300:轉軸結構
120,220:扭力轉軸
140,240:單向樞接機構
122,222,322:第一固定座
124,224,324:第一旋動件
X1,X2:軸向
142,242:第一軸接件
144,244:第二軸接件
146,246:彈性件
1422,2422:第一端面
1424,2424:圓形開孔
1442:第二端面
1444,3622:圓柱狀突出
1423,2423:第一斜齒結構
1443:第二斜齒結構
P1,P2:齒距
H1,H2:齒高
1423a,1443a:斜面
1423b,1443b:直面
1446:套接部
1447:滑槽
1246:端部
1247:凸出件
260,350:扭力彈簧
2426,3624:凸塊
320:第一扭力轉軸
340:第二扭力轉軸
360:第一單向樞接機構
380:第二單向樞接機構
342:第二固定座
344:第二旋動件
362:第三固定座
363:第一單向軸承
382:第三旋動件
383:第二單向軸承
3822:端部
22,32:底座
24,34:螢幕
26,36:支撐架
第一A與一B圖係本案電子裝置處於打開與合上狀態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放大顯示第一B圖之轉軸結構;
第三圖係第二圖中之第一軸接件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四A圖係第二旋動件朝向第一軸接件之一側之立體示意圖;
第四B圖係第二旋動件朝向第一旋動件之一側之立體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案第一旋動件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六A與六B圖顯示本案轉軸結構在第二組件相對於第一組件向上打開之整體運作過程;
第七圖係本案轉軸結構另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八A圖係第七圖中之第二固定座朝向第二旋動件之一側之立體示意圖;
第八B圖係第七圖中之第二固定座遠離第二旋動件之一側之立體示意圖;
第九A與九B圖顯示第七圖之轉軸結構在第二組件相對於第一組件向上打開之整體運作過程;
第十圖係本案轉軸結構又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十A圖顯示第十圖之轉軸結構中之單向軸承的設置位置;
第十一A與十一B圖係第十圖中之第三固定座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十二A與十二B圖顯示第十圖之轉軸結構在第二組件相對於第一組件向上打開之整體運作過程;
第十三圖係本案電子裝置另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以及
第十四圖係本案電子裝置又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12:第一組件
14:第二組件
100:轉軸結構
120:扭力轉軸
140:單向樞接機構
122:第一固定座
124:第一旋動件
X1:軸向
142:第一軸接件
144:第二軸接件
146:彈性件
1442:第二端面
1443:第二斜齒結構
1444:圓柱狀突出
Claims (15)
- 一種轉軸結構,適用於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組件與一第二組件,該轉軸結構包括: 一扭力轉軸,包括一第一固定座與一第一旋動件,該第一固定座係連接該第一組件,該第一旋動件係可轉動地連接該第一固定座;以及 一單向樞接機構,該第二組件係透過該單向樞接機構樞接於該第一旋動件。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轉軸結構,其中,該單向樞接機構包括一第一軸接件與一第二軸接件,該第一軸接件係連接該第二組件,該第二軸接件係連動於該第一旋動件,該第一軸接件包括一第一端面,該第二軸接件包括朝向該第一端面之一第二端面,該第一端面具有複數個第一斜齒結構,環設於該第一端面,該第二端面具有複數個第二斜齒結構,環設於該第二端面。
- 如請求項2所述之轉軸結構,其中,該第二軸接件係沿著該單向樞接機構之軸向可移動地連接該第一旋動件。
- 如請求項2所述之轉軸結構,其中,該第二軸接件包括一套接部,該第一旋動件包括一端部,該端部係延伸至該套接部內。
- 如請求項4所述之轉軸結構,其中,該套接部包括一滑槽,該端部包括一凸出件,該凸出件係滑動地設置於該滑槽。
- 如請求項2所述之轉軸結構,其中,更包括一彈性件,設置於該第一旋動件與該第二軸接件之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轉軸結構,其中,該單向樞接機構包括一第二固定座與一單向軸承,該第二固定座係連接該第二組件,該第二固定座係透過該單向軸承可轉動地連接該第一旋動件。
- 如請求項2所述之轉軸結構,更包括一扭力彈簧,該扭力彈簧之一端固定於該第一組件。
- 如請求項8所述之轉軸結構,其中,該第一軸接件在遠離該第一端面之一側具有一凸塊。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轉軸結構,其中,該第一組件係一主機部分,該第二組件係一螢幕部分。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轉軸結構,其中,該第一組件係一螢幕,該第二組件係一支撐架。
- 一種轉軸結構,適用於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組件與一第二組件,該轉軸結構包括: 一第一扭力轉軸,包括一第一固定座與一第一旋動件,該第一固定座係連接該第一組件,該第一旋動件係可轉動地連接該第一固定座; 一第二扭力轉軸,包括一第二固定座與一第二旋動件,該第二固定座係連接該第一組件,該第二旋動件係可轉動地連接該第二固定座; 一第一單向樞接機構,該第二組件係透過該第一單向樞接機構樞接於該第一旋動件;以及 一第二單向樞接機構,該第一單向樞接機構係透過該第二單向樞接機構樞接於該第二旋動件; 其中,該第一單向樞接機構與該第二單向樞接機構之可轉動方向相反。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轉軸結構,其中,該第一單向樞接機構包括一第三固定座與一第一單向軸承,該第二單向樞接機構包括一第三旋動件與一第二單向軸承,該第三固定座係連接該第二組件,且透過該第一單向軸承可轉動地連接該第一旋動件,該第三旋動件透過該第二單向軸承可轉動地連接於該第二旋動件,且該第三旋動件係連動於該第三固定座。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轉軸結構,其中,該第三固定座在朝向該第三旋動件之一側具有一凸塊。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轉軸結構,更包括一扭力彈簧,設置於該第三固定座與該第二固定座之間,該扭力彈簧之一端固定於該第一組件,另一端抵靠於該第三旋動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13958U TWM606638U (zh) | 2020-10-23 | 2020-10-23 | 轉軸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13958U TWM606638U (zh) | 2020-10-23 | 2020-10-23 | 轉軸結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06638U true TWM606638U (zh) | 2021-01-11 |
Family
ID=75238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213958U TWM606638U (zh) | 2020-10-23 | 2020-10-23 | 轉軸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0663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51754B (zh) * | 2020-10-23 | 2022-01-01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轉軸結構 |
CN114278665A (zh) * | 2021-12-21 | 2022-04-05 | 广东湾区智能终端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
-
2020
- 2020-10-23 TW TW109213958U patent/TWM606638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51754B (zh) * | 2020-10-23 | 2022-01-01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轉軸結構 |
CN114278665A (zh) * | 2021-12-21 | 2022-04-05 | 广东湾区智能终端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68556B (zh) | 電子裝置及其鉸鏈組件 | |
JP4740627B2 (ja) | 電子機器の二軸ヒンジ装置 | |
US9435410B2 (en) | Pivot structure | |
TWI529314B (zh) | 樞軸結構 | |
TW201933971A (zh) | 電子裝置 | |
TWM606638U (zh) | 轉軸結構 | |
US10884519B2 (en) | Scroll wheel module | |
JP2006283824A5 (zh) | ||
TWM460317U (zh) | 顯示面板裝置 | |
TWI684966B (zh) | 樞轉機構與電子裝置 | |
US10294703B2 (en) | Hinge module and assembling method | |
US11797063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JP2011166738A (ja) | スライド式電子装置 | |
TWI695667B (zh) | 連動機構及電子裝置 | |
TWI751754B (zh) | 轉軸結構 | |
TWI608177B (zh) | 樞軸模組及組裝方法 | |
TWI715198B (zh) | 轉軸模組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 |
TWM575953U (zh) | Bend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screen display device | |
JP5598776B2 (ja) | ヒンジ装置 | |
TW202131778A (zh) | 轉軸模組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 |
CN111749975A (zh) |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 |
TWM549296U (zh) | 支撐架 | |
TW202218518A (zh) | 轉軸結構與電子裝置 | |
TWM608518U (zh) | 轉軸結構與電子裝置 | |
TW201817989A (zh) | 樞軸模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