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4941B - 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74941B CN104074941B CN201410114741.2A CN201410114741A CN104074941B CN 104074941 B CN104074941 B CN 104074941B CN 201410114741 A CN201410114741 A CN 201410114741A CN 104074941 B CN104074941 B CN 1040749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m screw
- gear shape
- driving means
- driven pulley
- belt tensio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022/466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 actu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022/46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clutching means between actuator and belt r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Gears, Cam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用于张紧能够围绕卷绕轴卷绕的安全带,其包括:由驱动单元驱动的主轴,以及带有蜗杆和从动轮的蜗杆传动装置,其中蜗杆以非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主轴上,从动轮以非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卷绕轴上并与蜗杆啮合。按照本发明,蜗杆包括具有第一齿轮形状的第一齿段,并且在蜗杆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齿段与从动轮啮合;蜗杆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二齿轮形状的第二齿段,且第二齿段位于第一齿段后,并且两个齿段的齿轮形状设计得完全不同;并且蜗杆在承受轴向力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产生轴向位移,其中在第一位置,蜗杆通过第一齿段与从动轮啮合;在第二位置,蜗杆通过第二齿段与从动轮啮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根据权利要求书前序部分的内容,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用于张紧能够围绕卷绕轴卷绕的安全带。
背景技术
这种可逆的安全带缩紧驱动装置是通过德国专利DE102008048339A1而被熟知,在这项专利里一个电动机通过第一变速器(具体为螺旋齿轮变速器)驱动主转轴,主转轴通过在它一侧的第二变速器驱动以非转动方式安装在卷绕轴上的驱动轮以卷起安全带。这个第二变速器由一个安装在主转轴上的螺杆和一个驱动轮的外螺旋齿轮构成。
可逆的安全带张紧装置在不同情况下会被激活,例如在轻微撞击或者有生命危险的撞击时,在越野驾驶或是车辆出现迅速制动减速时,通过以上的激活可以引起安全带的绷紧。为了在这些情况下保持安全带的张紧,电动机会流通一个高强度的电流,通过该电流流通,汽车的电路会出现不希望的负荷过重。
安全带张紧装置在撞击情况下进行收紧会产生烟火并导致满负荷张紧,这会引起安全带张紧装置的电动机断路。接着导致安全带张紧装置会通过剩余电流由电力驱动,因此会再次联接安全带张紧装置,导致对功率极限值的干扰。此外,电动机的剩余电流会使车辆的电器网络负担加重。
除此之外,在满负荷张紧时,会出现高动态负荷状况。这种负荷会导致在安全带张紧装置驱动阶段的高扭矩(保持阶段),从而导致大的啮合力,尤其是在使用的齿轮构件是外螺旋齿轮时,会导致高的轴向力,这种高的轴向力会引起啮合构件(例如齿轮体和安全带张紧装置壳内的轴承)的变形,因此可能导致稳定性降低,最终导致啮合构件的损害及机械性能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先指定形式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在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高被动负荷(比安全带主动张紧负荷要高很多)情况下不存在任何啮合零件损坏或者故障的危险,从而使得负载能力至少不会降低。此外,在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触发时,安全带快速张紧也成为可能。
该目的将通过具有权利要求所述特征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实现。
这种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可以用于张紧能够围绕卷绕轴卷绕的安全带,其包括一由驱动
单元驱动的主轴和带有蜗杆和从动轮的蜗杆传动装置,其中所述蜗杆以非转动连接方式
(drehmomentfest)安装在所述主轴上,所述从动轮以非转动连接方式(drehfest)安装在卷绕
轴上并与所述蜗杆啮合;
根据本发明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杆包括具有第一齿轮形状的第一齿段,并且在蜗杆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齿段与从动轮啮合;
-所述蜗杆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二齿轮形状的第二齿段,第二齿段位于第一齿段后,第一齿轮形状和第二齿轮形状不相同;并且
-所述蜗杆在承受轴向力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产生轴向位移,其中在第一位置,蜗杆通过第一齿段与从动轮啮合;在第二位置,蜗杆通过第二齿段与从动轮啮合。
按照本发明的蜗杆实施例,由于施加到蜗杆上轴向力使得具有相应齿轮形状的齿段通过非转动连接的蜗杆的轴向位移与从动轮嵌接啮合。从动轮处的齿轮形状设计成可以使蜗杆传动装置达到理想的传动系数,也就是在少量负荷的情况时,会产生高的传动系数,在大负荷的情况下,从动轮处会产生小的传动系数。
比如,在作为蜗杆静止位置的第一位置上,就可以通过选择第一齿轮形状,在扭矩较小的情况下,迅速避免安全带松脱,并将扭矩迅速传递,在从动轮所承受载荷不断增大时,通过使蜗杆轴向位移,使第二齿段上的齿轮与从动轮相啮合。而选择第二齿段是由于在蜗杆的该位置上传递较大的扭矩的过程中,可以自动调节成相应较小的传动系数。这样,从动轮达到较高的耦合力,从而可以通过蜗杆轴向位移来消除过载的危险。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的承载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同时根据正常乘客身体前移而产生的载荷来设计蜗杆驱动装置的结构强度。
在本申请中,可以将蜗杆的第二齿段齿轮形状设计成可以降低传动系数的结构,以便在传动系数降低后可以使蜗杆传动装置形成自锁,由此可以在没有由实施为电动机的驱动单元提供的逆流()的条件下就能顶得住从动轮上巨大的有效载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蜗杆被安装在主轴上并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以移动的情况下便会体现出尤为明显的优势,并且使安全带张紧装置结构更为简易单。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设置一个弹簧元件,其朝着第一位置的方向向蜗杆施加一预应力。这样的话,只是在第二位置上的时候才需要一个轴向力来推动蜗杆,因为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时,蜗杆可以在弹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自动被弹回。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进一步的优选结构设计中,在蜗杆上使用了促动器,产生一个作用到蜗杆上的轴向力,以使蜗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蜗杆通过一个弹簧元件沿第一位置的方向承受预应力的情况下,该促动器可以引起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位移,因为在弹簧元件弹力作用下,蜗杆会沿相反方向被推回至第一位置。
该促动器优选为带有齿轮的电动机组,蜗杆的齿条结构同该齿轮形成有效的啮合。由此蜗杆可以自由转动,不过也可以通过和蜗杆齿条结构相啮合的齿轮作用沿轴向移动。
作为替换,也可以用一个电磁系统来替代电动机组,该电磁系统具有一在两个切换位置之间枢轴摆动的控制摇杆,在电磁系统运转的过程中,控制摇杆可操作的连接到蜗杆。在电磁系统通电的情况下,控制摇杆被切换到一蜗杆将被移动到的位置处。当蜗杆被弹簧元件向第一位置的方向施加了一预应力的情况下,电磁系统只有通过使用控制摇杆才能使蜗杆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位移,因为在相反的方向上,蜗杆在弹簧元件弹力的作用下会被推回到第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通过在从动轮上施加载荷,进而产生施加到蜗杆上的轴向力,由于施加在从动轮上的载荷的作用,蜗杆顶着弹簧元件的弹力从第一位置移动第二位置。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从动轮和/或蜗杆上的载荷确定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具有相应齿轮形状的蜗杆齿段可以通过非转动连接的蜗杆的轴向位移自动地与从动轮啮合。这里,齿段上的齿轮形状可以进行特殊设计,以便可以相应地实现预想的传动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蜗杆上面有第一、第二两种齿轮形状,其齿距也不相同。同第一齿轮形状相比,第二齿轮形状的齿距更小一些。
在蜗杆的第一位置上,载荷较小的情况下,第一齿轮形状和从动轮的啮合的传动比小于在载荷逐渐增大的情况下蜗杆沿轴向移动到第二齿轮形状与从动轮啮合位置的值。这就意味着,与移动后的位置相比,蜗杆在第一位置可以传递输出一个更高的转数。这样就可以在与负载相关的传动比变化与传动效率的变化之间建立起联系。
特别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中,蜗杆具有第一、第二两种不同的齿轮形状,其中第二齿轮形状的齿距是第一齿轮形状的齿距的整数因子,优选地约为第一齿轮形状齿距大小的1/2。由于这个1/2的关系,蜗杆的第一齿轮形状与从动轮啮合时的传动比是第二齿轮形状与从动轮啮合时的二倍。
进一步,可以使第二齿轮形状的齿距在第二齿段上连续减小,这样一来当蜗杆在轴向的位移逐渐增加时,在第二齿段上蜗杆传动装置可以形成自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蜗杆上有第一、第二两种齿轮形状,其中第一齿轮形状和第二齿轮形状之间有连续的过渡。因此可以减小在第一、二齿段之间的过渡阶段的啮合阻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为了实现不同的齿轮形状,蜗杆可以设计成具有第一、第二两种齿轮形状,并且第二齿轮形状的齿宽比第一齿轮形状的齿宽大。这样一来,当从动轮上的载荷逐渐增加时,从动轮和蜗杆就会被卡住而连接在一起,从而增大从动轮可传递的扭矩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蜗杆上有第一、第二两种齿轮形状,其中第二齿轮形状的齿宽从与第一齿轮形状的齿宽相等的起始值开始逐渐连续地增大。随着齿宽逐渐增大,从动轮上载荷也不断增大,同时,在啮合齿之间将其连到一起的夹紧力也在增大,这就意味着能传递的扭矩也变大了。这也能让蜗杆传动装置形成自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将从动轮的齿轮形状设计成球状。这样由于蜗杆上齿轮形状的变化,尤其是齿距的变化,会使啮合阻力减小。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蜗杆由蜗杆元件和驱动元件组成,其中所述蜗杆元件可移动地安装在主轴上并且包括第一齿段和第二齿段,所述驱动元件以非转动连接方式连接到主轴上,所述蜗杆元件转动耦合到所述驱动元件上,并且在所述蜗杆元件和驱动元件之间安装有弹簧元件。上述系统和主轴一起使得蜗杆的结构变得简单。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下面将描述按照本发明的各个装配部件示例的具体内容,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电动机驱动的蜗杆传动装置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的蜗杆传动装置示意图,其中蜗杆与从动轮在第一位置啮合;
图3是图2中的蜗杆与从动轮啮合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所示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的蜗杆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蜗杆与从动轮在第二位置啮合;
图5是图4所示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的蜗杆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蜗杆与从动轮在第二位置啮合;
图6是图1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的蜗杆传动装置示意图,其中蜗杆与从动轮在第一位置啮合;
图7是图6所示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的蜗杆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蜗杆与从动轮在第二位置啮合;
图8是图1所示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的安装在主轴上的蜗杆在其第一位置I的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安装在主轴上的蜗杆的示意图,其中该蜗杆从第一位置I沿轴向移出;
图10是图4所示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的蜗杆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蜗杆与从动轮在第一位置啮合,并且将促动器应用到第一实施例中来推动蜗杆;
图11是图10所示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的蜗杆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将促动器应用到另一实施例中来推动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只显示了本发明装置中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的主要部分,其中电动机3作为驱动单元。电动机轴4通过传动装置5和蜗杆传动装置10的主轴13相连,可将卷绕轴4张紧,从而安全带2围着卷绕轴4绕紧。传动装置5设计成一蜗杆传动装置,由以非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电动机3的电动机轴4上的蜗杆6和与蜗杆6配合的蜗轮7构成,其中蜗轮7固定安装在蜗杆传动装置10的主轴13上。而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的外壳在图1中没有显示出来。
根据本发明的蜗杆传动装置10包括蜗杆12和从动轮11。其中蜗杆12安装在主轴13上,并且在弹簧元件16的弹力作用下,可以沿R的方向移动;从动轮11表面是外齿并且和蜗杆12相啮合。从动轮11和卷绕轴1通过一个耦合器(图中并未显示)相连。弹簧元件16也安装在主轴13上。
蜗杆12上有两段依次排列且具有不同齿轮形状的锯齿段a和b,第一齿段a具有第一齿轮形状14,第二齿段b具有第二齿轮形状15。
在图1中,从动轮11和第一齿段的第一齿轮形状14相啮合,由此形成蜗杆12的第一位置I。图2显示了安装在主轴13上的蜗杆12的该第一位置I的侧视图。图3显示了第一齿轮形状14与从动轮11的齿啮合部分的详细视图。
两个齿段a和b具有不同的齿轮形状,分别为14和15,两者的齿距P也是不同的。这里,蜗杆12的第一齿段a上的第一齿轮形状14的齿距P1是第二齿段b上第二齿轮形状15的2倍。可以表达为:
P2=(1/2)P1
在蜗杆12的第一位置I上,第一齿轮形状14与从动轮11的齿在刚开始啮合的时候所受的载荷是很低的。蜗杆12的第一位置I标记为其静止位置。在静止位置,在电动机3相应的驱动下,通过迅速的扭矩传递,可以迅速避免安全带2的松脱。
在防止安全带松脱过程结尾,载荷会逐渐增大,而从动轮11会在此载荷的作用下,沿着指示箭头的方向D承受更大的压力,这样一来,蜗杆12逆着弹簧元件16的弹力作用沿R方向产生位移。如图4所示,通过主轴13上的蜗杆12这个轴向的位移,第二齿段b上的第二齿轮形状15就与从动轮11上的锯齿相啮合了。
第二齿轮形状15的齿距是第一齿轮形状14的一半。从动轮11上的每一个齿啮合进第二齿轮形状15中的每个齿缝中去(请参阅图5),但是在蜗杆12的第一位置I上,从动轮11上面的每两个齿啮合进入第一齿轮形状14的齿缝中去(请参阅图3),因此在蜗杆12的第该位置处的传动比(根据图4)比在第一位置I的传动比(根据图2)要小。所以根据图4,在蜗杆12的该位置处,第二齿轮形状15在啮合的时候在承受高载荷的同时也具有更大的传动比。
与第一位置I相比,大的传动比就意味着较小的传动效率值,因此,通过从动轮11就可以传递比较大的扭矩值,而在位置I却只能传递一个相对较小的扭矩值。通过采用设计成不同几何形状的14、15两种啮合齿,可以根据负荷的不同情况调节传动比,尤其是在转速较快、小扭矩变成强负荷、大扭矩的情况下扭矩传递过程中对于从动轮11来说,可以很好地实现传动比的动态匹配。此外,从动轮11将通过轴向位移,即蜗杆12的移动来承受过载,由此可以根据一个正常的乘客前移时产生载荷而计算出相应的传动机构稳定强度,进而生产出蜗轮蜗杆传动装置10。
同样也可以制造出第二齿轮形状15,该段同第一部分螺旋升角为α1的齿段a在过渡部分开始连续衔接,第二齿段的螺旋升角为α2并且连续增大,直至终值。终值的大小可以进行选择,即当蜗杆12产生与负荷相关的对应位移,并与第二齿段15形成啮合,该齿段的螺旋升角终值能够实现蜗杆传动装置10的自锁。因此,在没有电动机3提供的逆流的情况下,在从动轮11上可以一直保持和位移相关的载荷值。这可以当作比较稳定耐用的插销使用。
蜗杆12轴向的位移运动通过弹簧零件16的弹簧特性曲线确定。由此可以将弹簧零件16和两种齿轮形状14、15相互进行协调匹配。
从动轮11的齿可以加工成球状,用来降低在从动轮与第一齿轮形状14以及第二齿轮形状15之间在啮合过程中,由于齿距不断变化而产生的啮合阻力。
根据不同的齿轮形状,尤其是在两段间的过渡部分,可以有意识地允许从动轮11的齿和蜗杆上第一齿轮形状14、第二段齿轮形状15之间,尤其是由不同的齿轮形状的过渡区域产生的啮合阻力,以便由此可以持续降低传动效率,因为传动效率过高则会导致从动轮一侧输出较高的制动力。
图6和7显示了蜗杆传动装置10,其带有具有不同齿轮形状14和15的第一齿段a和第二齿段b。第一齿轮形状14与图2和图4中所示的齿轮形状14一致,而第二齿轮形状15的齿宽是比第一齿轮形状14更宽。这里,以第一齿轮形状14的齿宽为初始值,在两种齿轮形状14和15的过渡部分齿宽连续增大,直到增加到终值。例如,图7中,第一齿段齿轮形状14的齿宽是1.3毫米,而第二齿段齿轮形状15的齿宽以1.3毫米为初始值一直增加到最末端的终值1.5毫米。
图6和7显示了安装在转轴13上处于位置I处的蜗杆12,如上所述,第一齿轮形状14设计用于防止安全带的松脱,由此涡轮蜗杆传动装置10就可以实现较低的传动比。
在从动轮11上由于从动轮输出一侧的载荷,导致在方向D上产生一个作用力。在此力作用下,在主轴13上的蜗杆12由于弹簧元件16的弹力作用在方向R上轴向移动。然后齿宽相对较大的第二齿轮形状15与从动轮11的齿啮合。接着,从动轮11在不断增加的载荷条件下,就同蜗杆12一起形成了有效的夹紧连接,并可以由此提升从动轮11可以传递的扭矩值。通过在第二齿轮形状15上选择相应的齿宽,可以在蜗杆传动装置10上实现自锁。
图8和9显示是在主轴13上安装的蜗杆12的具体结构。根据图8,蜗杆12位于位置I处,第一齿段a和从动轮11刚好在此啮合。根据图9,在蜗杆12所处的位置上,由于弹簧元件16的弹力作用,蜗杆12在主轴13上沿方向R轴向移动。
在图8和9中都有蜗杆12,蜗杆12包括一蜗杆元件17和一传动元件18。蜗杆元件17上有两个齿段a和b,分别具有第一齿轮形状14和第二齿轮形状15。传动元件18以非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主轴13上,包括传动装置5的蜗轮7。
蜗杆元件17由第一部分17a和一与此相连的管状第二部分17b组成,其中第一部分17a由两个齿段a和b的组成,第二部分17b可以伸缩,并连接着传动元件18上的圆柱体部分18a。其中,该管状的第二部分17b以非转动连接方式与圆柱体部分18a相连,比如可以通过一在圆柱部分18a上轴向安装的隔片连接在一起。17b部分可以嵌入在一个外形上与之相契合并且轴向上呈锯齿状的凹槽内。
在不使用轴向锯齿状隔片和附带的凹槽的条件下,而是采用螺旋形式的锯齿状隔片及凹槽,也同样可以使第二部分17b和圆柱体18a两部分的扭矩耦合,从而产生一个纯沿轴向的位移。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由轴向位移产生的力矩和轴向位移产生的拧紧的效果,来暂时实现传动比的改变。
在第二部分17b的管状内部有弹簧元件16安装在主轴13上,该元件的作用是抵住传动元件18的圆柱体部分18a。
如上所述,在从动轮11所受载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蜗杆元件17由于受到弹簧元件16的弹力,而在传动元件18的方向上沿轴向移动,也就是沿着R方向上。由于位移作用,蜗杆元件17到达的位置如图9所示,并且同图4中蜗杆12的位置相同。
根据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弹簧元件16中采用一螺旋形的压力弹簧。对于蜗杆12来说,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弹簧元件,例如有拉力作用的螺旋形弹簧元件,或者是盘形弹簧(也称为膜片弹簧)。
在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中,蜗杆12的位移由输出端的载荷决定。图10和11描述了另一选择,即控制蜗杆12的位移,使之不依赖从动轮11上的载荷,而成为如下两种切换状态之中的一种,在第一种状态下,蜗杆12在第一位置I同第一齿段a啮合;在第二种状态下,蜗杆在第二位置II同第二齿段b进行啮合。
为此,在图10和11中可以看出,增加了一个促动器20,由此可以将蜗杆12从第一位置I推向第二位置II(由a段向b段)。到达第二位置II之后,蜗杆12再次不受促动器20控制,而是通过弹簧元件16的作用又被推回到第一位置I。
图10和11中的蜗杆驱动装置10的实施例与图4是相同的。
根据图10,由一个电动机机组来充当促动器20,举例来说,就是一个电动机,带动一个作为正齿轮安装的齿轮21,与在蜗杆12的一端安装的齿条结构19进行啮合。
如图10所示,齿条结构19被设计成环形槽,以便蜗杆12可以自由旋转,在电动机组20通电的状态下,将齿轮21驱动,蜗杆12顶着主轴13上弹簧元件16产生的弹力从第一位置I轴向移动到第二位置II。当电动机组20断电的情况下,蜗杆12在弹簧元件弹力作用下又被弹回到第一位置。
在图11中,蜗杆传动装置10的促动器20是电磁系统,该电磁系统具有一可在两个切换位置之间枢轴摆动的控制摇杆22。如图11所示,当电磁系统20运转时,控制摇杆22将摆动到第一位置,同时蜗杆12在弹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被控制摇杆压到第一切换位置。当电磁系统不运转时,控制摇杆22便会掉回至第二切换位置,由此,蜗杆12也会在弹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重新回到第一位置I。
通过一个促动器20来推动蜗杆也可以通过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蜗杆传动机构10来实现。
此外,根据图10和11,促动器20也可以被设计成这样的结构,即可以不使用弹簧元件16,而是单独靠促动器20就可以推动蜗杆12在两个位置I、II间沿双向运动。
最终蜗杆传动机构10也可以被设计成这样:蜗杆12同主轴13以非转动方式相连,也可以在推力作用下连带主轴13一起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弹簧元件16自然就需要一个不与主轴13连接的挡块了。
相关附图标记列表
1.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
2.安全带
3.驱动单元、电动机
4.电动机3的轴
5.驱动装置
6.驱动装置5的蜗杆
7.驱动装置5的蜗轮
10.蜗杆驱动装置
11.从动轮、蜗轮
12.蜗杆
13.主轴(spindelwelle)
14.蜗杆12的第一齿轮形状
15.蜗杆12的第二齿轮形状
16.弹簧元件、压力弹簧
17.蜗杆元件
18.传动元件
19.蜗杆12的齿条结构
20.促动器、电动机组、电磁系统
21.齿轮
22.控制摇杆
Claims (16)
1.一种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用于张紧能够围绕卷绕轴(4)卷绕的安全带(2),其包括:
-由驱动单元(3)驱动的主轴(13),以及
-带有蜗杆(12)和从动轮(11)的蜗杆传动装置(10),其中所述蜗杆(12)以非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所述主轴(13)上,所述从动轮(11)以非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卷绕轴(4)上并与所述蜗杆啮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杆(12)包括具有第一齿轮形状(14)的第一齿段(a),并且在蜗杆的第一位置(I)所述第一齿段(a)与所述从动轮(11)啮合;
-所述蜗杆(12)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二齿轮形状(15)的第二齿段(b),第二齿段(b)位于第一齿段(a)后,第一齿轮形状(14)和第二齿轮形状(15)不相同;并且
-所述蜗杆(12)在承受轴向力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位置(I)和第二位置(II)之间产生轴向位移,其中在第一位置(I),蜗杆通过第一齿段(a)与从动轮(11)啮合;在第二位置(II),蜗杆通过第二齿段(b)与从动轮(11)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2)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主轴(13)上的第一位置(I)和第二位置(II)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安装了弹簧元件(16),其朝着第一位置(I)的方向向蜗杆施加一预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使用一促动器(20)产生轴向力施加在蜗杆(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器(20)和所述弹簧元件(16)设计成这种结构,即在由促动器(20)产生的轴向力作用下,所述蜗杆(12)(12)顶着由弹簧元件(16)产生的弹力,从第一位置(I)移动到第二位置(II)。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器(20)为带有齿轮(21)的电动机组,所述蜗杆(12)包括与齿轮(21)可操作连接的齿条结构(19)。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器为具有一在两个切换位置之间枢轴摆动的控制摇杆(22)的电磁系统(20),在电磁系统(20)运转的过程中,控制摇杆(22)可操作的连接到蜗杆(1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施加到蜗杆(12)上的轴向力通过所述从动轮上的载荷产生,通过在所述从动轮(11)上施加的外力载荷的作用,所述蜗杆(12)顶着弹簧元件(16)产生的弹力,产生从第一位置(I)到第二位置(II)的轴向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2)上有所述第一齿轮形状(14)和所述第二齿轮形状(15),它们具有不同大小的齿距(P1、P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第二齿轮形状(15)的齿距(P2)小于第一齿轮形状(14)的齿距。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2)上有第一齿轮形状(14)和第二齿轮形状(15),其中第二齿轮形状(15)的齿距(P2)是第一齿轮形状(14)的齿距(P1)的整数因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2)上有第一齿轮形状(14)和第二齿轮形状(15),其中第一齿轮形状(14)和第二齿轮形状(15)之间有连续的过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2)上有第一齿轮形状(14)和第二齿轮形状(15),其中第二齿轮形状(15)的齿宽比第一齿轮形状(14)的齿宽大。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2)上有第一齿轮形状(14)和第二齿轮形状(15),其中第二齿轮形状(15)的齿宽从与第一齿轮形状(14)的齿宽相等的初始值开始逐渐连续地增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11)的齿轮形状为球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2)由蜗杆元件(17)和驱动元件(18)组成,其中所述蜗杆元件(17)可移动地安装在主轴(13)上并且包括第一齿段(a)和第二齿段(b),所述驱动元件(18)以非转动连接方式连接到主轴(13)上,所述蜗杆元件(17)转动耦合到所述驱动元件(18)上,并且在所述蜗杆元件(17)和驱动元件(18)之间安装有弹簧元件(16)。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3205246.4 | 2013-03-25 | ||
DE102013205246.4A DE102013205246B3 (de) | 2013-03-25 | 2013-03-25 | Gurtstrafferantrieb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74941A CN104074941A (zh) | 2014-10-01 |
CN104074941B true CN104074941B (zh) | 2016-09-07 |
Family
ID=50239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14741.2A Active CN104074941B (zh) | 2013-03-25 | 2014-03-25 | 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15747B2 (zh) |
EP (1) | EP2783925B1 (zh) |
KR (1) | KR101570927B1 (zh) |
CN (1) | CN104074941B (zh) |
DE (1) | DE102013205246B3 (zh) |
ES (1) | ES2539103T3 (zh) |
IN (1) | IN2014DE00813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4200312A1 (de) * | 2014-01-10 | 2015-07-16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Reversibler Gurtstraffer |
DE102014012292A1 (de) | 2014-08-22 | 2016-02-25 | Audi Ag | Stellantrieb für eine Luftleitvorrichtung |
DE102016001917A1 (de) * | 2016-02-18 | 2017-08-24 | Trw Automotive Gmbh | Gurtaufroller |
CN105620413B (zh) * | 2016-03-03 | 2017-10-10 | 东方久乐汽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以弹性形变为预紧动力的预紧式安全带 |
CN105774749A (zh) * | 2016-03-03 | 2016-07-20 | 东方久乐汽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预警式安全带 |
JP6080066B1 (ja) * | 2016-03-07 | 2017-02-15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パンチルト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装置 |
CN105927711A (zh) * | 2016-06-21 | 2016-09-07 | 苏州华徕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整传动间隙的蜗轮蜗杆结构 |
CN106704524A (zh) * | 2017-01-22 | 2017-05-24 | 蔡东武 | 一种电动执行器过力矩保护机构 |
CN111853185B (zh) * | 2019-04-25 | 2024-01-16 | 中粮工程装备(张家口)有限公司 | 涨紧装置及磨粉机 |
CN110254304A (zh) * | 2019-06-24 | 2019-09-20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儿童安全座椅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60951Y (zh) * | 2004-04-08 | 2007-01-24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卷带装置 |
CN102361783A (zh) * | 2009-03-25 | 2012-02-22 | 法雷奥系统公司 | 电动辅助驱动器,特别是擦拭器驱动器 |
CN102627095A (zh) * | 2011-02-07 | 2012-08-08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安全带卷绕装置 |
CN102649417A (zh) * | 2011-02-28 | 2012-08-29 | 沃尔沃汽车公司 | 用于座椅的安全带系统、座椅组件以及车辆 |
CN102712291A (zh) * | 2009-12-25 | 2012-10-03 | 高田株式会社 | 预张紧器、具有其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及具有其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95730A (en) * | 1991-12-18 | 1994-03-22 | Itt Corporation | Double enveloping worm and gear seat recliner |
US5605071A (en) * | 1995-06-06 | 1997-02-25 | Itt Automotive Electrical Systems, Inc. | Enveloped worm gear clutch wedgelock responsive to reaction force |
KR200242094Y1 (ko) | 2001-04-26 | 2001-10-12 | 김홍규 | 분쇄기 웜 구동장치 |
JP2005231388A (ja) | 2004-02-17 | 2005-09-02 | Tokai Rika Co Ltd | 駆動力伝達機構及び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
JP2009257515A (ja) * | 2008-04-18 | 2009-11-05 | Aisin Ai Co Ltd | 自動変速装置のシフト機構 |
DE102008048339B4 (de) * | 2008-09-22 | 2016-07-28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Reversibler Gurtstraffer |
ES2533495T3 (es) * | 2009-10-30 | 2015-04-10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Tambor de arrollamiento de cinturón de seguridad con un dispositivo tensor |
DE102012208347B4 (de) * | 2012-05-18 | 2015-08-27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Gurtstrafferantrieb |
-
2013
- 2013-03-25 DE DE102013205246.4A patent/DE102013205246B3/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03-11 EP EP14158712.1A patent/EP2783925B1/de active Active
- 2014-03-11 ES ES14158712.1T patent/ES2539103T3/es active Active
- 2014-03-19 US US14/219,221 patent/US941574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3-20 IN IN813DE2014 patent/IN2014DE00813A/en unknown
- 2014-03-25 KR KR1020140034759A patent/KR10157092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03-25 CN CN201410114741.2A patent/CN1040749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60951Y (zh) * | 2004-04-08 | 2007-01-24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卷带装置 |
CN102361783A (zh) * | 2009-03-25 | 2012-02-22 | 法雷奥系统公司 | 电动辅助驱动器,特别是擦拭器驱动器 |
CN102712291A (zh) * | 2009-12-25 | 2012-10-03 | 高田株式会社 | 预张紧器、具有其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及具有其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
CN102627095A (zh) * | 2011-02-07 | 2012-08-08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安全带卷绕装置 |
CN102649417A (zh) * | 2011-02-28 | 2012-08-29 | 沃尔沃汽车公司 | 用于座椅的安全带系统、座椅组件以及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415747B2 (en) | 2016-08-16 |
EP2783925B1 (de) | 2015-04-01 |
US20140312155A1 (en) | 2014-10-23 |
DE102013205246B3 (de) | 2014-05-15 |
CN104074941A (zh) | 2014-10-01 |
IN2014DE00813A (zh) | 2015-06-19 |
EP2783925A1 (de) | 2014-10-01 |
KR20140116828A (ko) | 2014-10-06 |
KR101570927B1 (ko) | 2015-11-20 |
ES2539103T3 (es) | 2015-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74941B (zh) | 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 | |
CN202987258U (zh) | 车辆的转向装置 | |
EP2715181B1 (de) | Elektromechanisch betätigbare kraftfahrzeugbremse mit wahlweiser selbsthemmung | |
EP3086987B1 (de) | Elektromechanisch und hydraulisch betätigbare kraftfahrzeugbremse mit wahlweiser selbsthemmung | |
CN105276026A (zh) | 一种单向超越离合器结构、两挡变速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2159851B (zh) | 螺旋传动机构 | |
US20050173209A1 (en) | Actuator | |
JP4663266B2 (ja) | 織機の経糸送り出し装置 | |
JP6034645B2 (ja) | 電動ダイカストマシン | |
DE102005003042A1 (de) | Automatisches Öffnungs- und Schließ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 |
CN102878284A (zh) | 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电动驻车机构 | |
CN103419743A (zh) | 安全带拉紧器驱动器 | |
US4354396A (en) | Speed change mechanism with load bearing saddle | |
DE4138625A1 (de) | Elektromotorischer stellantrieb | |
US20070272504A1 (en) | Electric parking brake device | |
EP1726467A1 (en) | Sunshade unit for motor-vehicles with a shape memory actuator | |
CN104203626B (zh) | 斜齿啮合的传动装置以及电机 | |
CN201725722U (zh) | 高压开关用双向离合齿轮箱 | |
JP2005534570A (ja) | 駐車ブレーキ用の作動機構 | |
CN205173288U (zh) | 单向超越离合器结构及两挡变速系统 | |
CN206446584U (zh) | 拉索松弛余量自动调节器 | |
EP3556582A1 (de) | Aktive stabilisierungsvorrichtung | |
KR100559843B1 (ko) | 차량용 다기능 조향장치 | |
CN220118597U (zh) | 一种调速减速机 | |
DE60011865T2 (de) | Kraftfahrzeug-anlasser mit reibungsantrieb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German donaneschingen Patentee after: IMS gear GmbH & Company Address before: German donaneschingen Patentee before: IMS Gear GmbH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