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4604A - 内置闸门式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内置闸门式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4604A
CN104074604A CN201310292515.9A CN201310292515A CN104074604A CN 104074604 A CN104074604 A CN 104074604A CN 201310292515 A CN201310292515 A CN 201310292515A CN 104074604 A CN104074604 A CN 104074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chamber
rod
pow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925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2925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746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74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46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内置闸门式发动机,包括活塞和弹性活塞环,还包括闸盒、第一弹簧、第一支撑部、铰接轴、第一传动杆、第一滚轮、第一回转轮、火花塞、限位部、第二传动杆、第二滚轮、第二回转轮、动力输出轴、第二弹簧、第二支撑部、第三传动杆、第四传动杆、闸板、具有外缸壳和内缸壳的机缸、环形转盘、总体呈闭合环状的轮轨、间歇开闭阀、第五传动杆、铰接杆、第三滚轮、第三支撑部。本发明结构合理,运行噪音更小,无往振动源,无振颤,扭矩均匀,油耗低,加工技术难度低,易于被推广。

Description

内置闸门式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输出装置,特别是内置闸门式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汽车发动机绝大多数是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工作时,活塞在汽缸里沿直线做上下往复运动。现有汽车发动机为了把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必须使用曲柄连杆机构,这些曲柄连杆机构受活塞作用即可往复转动,以进而连通活塞等机缸内部件共同完成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等工作过程,其不足之处是活塞始终沿直线方向往复运动而做功,缸内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能需由曲柄连杆机构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则通过旋转的动力输出轴输出,因此,现有汽车发动机的扭矩波动较大,从而使曲柄连杆机构的运转不太平稳流畅。
目前,也有极少部分的汽车发动机是三角转子发动机,如马自达的RX-8型车系的转子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其壳体的内部空间(或旋轮线室)总是被分成三个工作室,在转子的运动过程中,这三个工作室的容积不停地变动,在摆线形缸体内相继完成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等工作过程,而每个工作过程都是在摆线形缸体中的不同位置完成的,这明显有别于往复式发动机,所以,三角转子发动机油耗高,由于三角转子发动机采用偏心轴,导致缸壳振动幅度较大,而且其功率输出轴(主轴)位置不够合理,加工制造技术难度大,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闸门式发动机,其结构合理,运行噪音更小,无往振动源,无振颤,扭矩均匀,油耗低,加工技术难度低,易于被推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置闸门式发动机,包括活塞(21)和弹性活塞环(32),还包括闸盒(1)、第一弹簧(3)、第一支撑部(4)、铰接轴、第一传动杆(5)、第一滚轮(6)、第一回转轮(7)、火花塞(9)、限位部(15)、第二传动杆(17)、第二滚轮(12)、第二回转轮(13)、动力输出轴(14)、第二弹簧(300)、第二支撑部(10)、第三传动杆(16)、第四传动杆(11)、闸板(18)、具有外缸壳(19)和内缸壳(20)的机缸、环形转盘(22)、总体呈闭合环状的轮轨(23)、间歇开闭阀(27)、第五传动杆(35)、铰接杆(34)、第三滚轮(36)、第三支撑部(37);内缸壳(20)固装在外缸壳(19)内部,内缸壳(20)壳壁与外缸壳(19)壳壁之间的空隙形成环形冷却液过流室,在环形冷却液过流室内设置着润滑油供给室(26),机缸上设置有的穿透其壁体的冷却液通流孔(31)分别位于闸盒(1)的两侧,该两冷却液通流孔(31)均邻近闸盒(1)且仅通过环形冷却液过流室相互连通,在内缸壳(20)壳壁内部设置着总体呈闭合环状的环形燃烧作功室(25)和被环形燃烧作功室(25)围绕的中心安装室,环形燃烧作功室(25)通过其内周侧相应开设的环形间隙连通中心安装室且通过内缸壳(20)壳壁设置有的润滑油出孔(30)连通润滑油供给室(26);在机缸上固定设置着闸盒(1),围成环形燃烧作功室(25)的壳体其位于闸盒(1)与中心安装室之间的壳壁开设有的将环形燃烧作功室(25)断开的C形间隙相应形成闸门,闸盒(1)壳壁围成的闸板收纳室(29)通过C形间隙连通环形燃烧作功室(25),在环形燃烧作功室(25)内设置着活塞(21),活塞(21)由内部设有中空室的弹性空心塞(24)构成, 弹性空心塞(24)与环形燃烧作功室(25)内壁面滑动配合,在机缸上设置着连通环形燃烧作功室(25)的燃料进入孔(8),在燃料进入孔(8)上安装着间歇开闭阀(27),在机缸上设置着连通环形燃烧作功室(25)的火花塞安装孔(28),在火花塞安装孔(28)内安装着火花塞(9),火花塞(9)的放电端头朝向环形燃烧作功室(25),在机缸上还设置着排气孔(2),环形燃烧作功室(25)通过排气孔(2)连通大气,燃料进入孔(8)、火花塞安装孔(28)和排气孔(2)均邻近闸门,且燃料进入孔(8)、火花塞安装孔(28)一同位于闸门的一侧,排气孔(2)则位于闸门的另一侧,在机缸内安装着经内缸壳(20)壳壁和外缸壳(19)壳壁分别开设的轴孔伸出机缸之外的动力输出轴(14),在动力输出轴(14)上固装着位于外缸壳(19)壳壁之外的第一回转轮(7)、第二回转轮(13)和位于中心安装室内部的环形转盘(22)、总体呈闭合环状的轮轨(23),在第一回转轮(7)轮廓周面上设置的第一凹陷部,在第二回转轮(13)轮廓周面上设置着第二凹陷部,第一滚轮(6)以在第一回转轮(7)外转轮轮廓周面、第一凹陷部具有的凹陷面上滚动的方式对应与第一回转轮(7)外转轮轮廓周面、第一凹陷部具有的凹陷面相接触;外缸壳(19)外壳壁表面上固装着第一支撑部(4),铰接轴经其盒壁的轴孔穿过闸盒(1),在铰接轴伸出闸盒(1)的两端头上分别固装着限位部(15),第一传动杆(5)经第一支撑部(4)开设的穿孔穿过第一支撑部(4)且经闸盒(1)盒壁开设的穿孔穿过闸盒(1),在第一传动杆(5)位于第一支撑部(4)与闸盒(1)之间的部分杆体上固装着第一阻挡部,在第一传动杆(5)位于第一阻挡部与闸盒(1)之间的杆体上安装着被第一阻挡部与闸盒(1)限位在此两者之间的第一弹簧(3),第一传动杆(5)其位于外缸壳(19)壳壁之外的根端安装着第一滚轮(6)且其位于闸板收纳室(29)内的顶端铰接位于闸板收纳室(29)内的第二传动杆(17)的一端,第二传动杆(17)的另一端与位于闸板收纳室(29)内的第三传动杆(16)的一端铰接,第三传动杆(16)的另一端与铰接轴固接,铰接轴与在闸板收纳室(29)内设置的闸板(18)相固接,闸板(18)可插入C形间隙内并与C形间隙动密封配合,第二滚轮(12)以在第二回转轮(13)外转轮轮廓周面、第二凹陷部具有的凹陷面上滚动的方式对应与第二回转轮(13)外转轮轮廓周面、第二凹陷部具有的凹陷面相接触,外缸壳(19)外壳壁表面上固装着第二支撑部(10),第四传动杆(11)经第二支撑部(10)开设的穿孔穿过第二支撑部(10),在第四传动杆(11)位于其根端与第二支撑部(10)之间的部分杆体上固装着第二阻挡部,在第四传动杆(11)位于第二阻挡部与第二支撑部(10)之间的杆体上安装着被第二阻挡部与第二支撑部(10)限位在此两者之间的第二弹簧(300),第四传动杆(11)的一端安装着第二滚轮(12)且其另一端与间歇开闭阀(27)连接,环形转盘(22)以围绕动力输出轴(14)自转方式与内缸壳(20)壳壁其被环形燃烧作功室(25)所围住的相对内壁面和/或环形间隙动密封配合,弹性空心塞(24)固装在环形转盘(22)上,在动力输出轴(14)上固装着总体环绕其轴体的轮轨(23),轮轨(23)仅有的弯曲部朝向动力输出轴(14)拱起以至相对轮轨(23)朝向动力输出轴(14)轴向投射出的正投影也具有唯一向动力输出轴(14)凹陷的凹陷部,在第五传动杆(35)的根端安装着的第三滚轮(36)以滚动方式与轮轨(23)接触配合且受轮轨(23)约束而只能沿轮轨(23)总体轮廓线所形成的圈状曲线轨迹运动,在弹性空心塞(24)内部具有的中空室内固定设置着第三支撑部(37)和铰接杆(34),在弹性空心塞(24)外部表面设置的凹槽(33)通过弹性空心塞(24)位于凹槽(33)底部壳壁设置的连接孔连通中空室,在凹槽(33)内配装有弹性活塞环(32),弹性活塞环(32)与环形燃烧作功室(25)的内壁面动密封配合,在第五传动杆(35)穿过环形转盘(22)设置有的导向滑槽或导向孔道(240)且其顶端经弹性空心塞(24)壳壁开设的穿孔而伸入中空室内并与经第三支撑部(37)设置的穿孔穿过第三支撑部(37)的铰接杆(34)的一端铰接,铰接杆(34)的另一端与弹性活塞环(32)连接;仅当动力输出轴(14)转动以至弹性空心塞(24)被环形转盘(22)转动而以在环形燃烧作功室(25)滑动方式接近已处于C形间隙的闸板(18)但未穿过闸门且第一滚轮(6)被第一弹簧(3)恢复原状的弹力推至第一凹陷部内滚动之时,第一弹簧(3)借助其弹力驱使第一传动杆(5)、第二传动杆(17)、第三传动杆(16)和铰接轴往复运动并依次通过第一传动杆(5)、第二传动杆(17)、第三传动杆(16)和铰接轴相应迫使原本位于C形间隙内的闸板(18)以转动方式离开C形间隙而敞开闸门;仅当动力输出轴(14)转动以至第二滚轮(12)被第二弹簧(300)恢复原状的弹力推至第二凹陷部内滚动之时,第一弹簧(3)借助其弹力驱使第四传动杆(11)往复运动并通过第四传动杆(11)相应控制间歇开闭阀(27)打开或关闭燃料进入孔(8);仅当动力输出轴(14)转动以至弹性空心塞(24)被环形转盘(22)转动而以在环形燃烧作功室(25)滑动方式接近已处于C形间隙的闸板(18)但未穿过闸门且第三滚轮(36)被轮轨(23)仅有的弯曲部强制向动力输出轴(14)导引而更加接近动力输出轴(14)之时,轮轨(23)仅有的弯曲部驱使第五传动杆(35)和铰接杆(34)往复运动并通过第五传动杆(35)和铰接杆(34)相应迫使弹性活塞环(32)将原本处于原状的弹性空心塞(24)体积压缩而不会在穿过闸门时与闸门相碰触。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可得知,本发明结构结构合理,运行噪音更小,无往振动源,无振颤,扭矩均匀,油耗低,加工技术难度低,易于被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观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观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外观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三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四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二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五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第六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第七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内置闸门式发动机,如图1至图15所示,包括活塞(21)和弹性活塞环(32),还包括闸盒(1)、第一弹簧(3)、第一支撑部(4)、铰接轴、第一传动杆(5)、第一滚轮(6)、第一回转轮(7)、火花塞(9)、限位部(15)、第二传动杆(17)、第二滚轮(12)、第二回转轮(13)、动力输出轴(14)、第二弹簧(300)、第二支撑部(10)、第三传动杆(16)、第四传动杆(11)、闸板(18)、具有外缸壳(19)和内缸壳(20)的机缸、环形转盘(22)、总体呈闭合环状的轮轨(23)、间歇开闭阀(27)、第五传动杆(35)、铰接杆(34)、第三滚轮(36)、第三支撑部(37);内缸壳(20)固装在外缸壳(19)内部,内缸壳(20)壳壁与外缸壳(19)壳壁之间的空隙形成环形冷却液过流室,在环形冷却液过流室内设置着润滑油供给室(26),机缸上设置有的穿透其壁体的冷却液通流孔(31)分别位于闸盒(1)的两侧,该两冷却液通流孔(31)均邻近闸盒(1)且仅通过环形冷却液过流室相互连通,在内缸壳(20)壳壁内部设置着总体呈闭合环状的环形燃烧作功室(25)和被环形燃烧作功室(25)围绕的中心安装室,环形燃烧作功室(25)通过其内周侧相应开设的环形间隙连通中心安装室且通过内缸壳(20)壳壁设置有的润滑油出孔(30)连通润滑油供给室(26);在机缸上固定设置着闸盒(1),围成环形燃烧作功室(25)的壳体其位于闸盒(1)与中心安装室之间的壳壁开设有的将环形燃烧作功室(25)断开的C形间隙相应形成闸门,闸盒(1)壳壁围成的闸板收纳室(29)通过C形间隙连通环形燃烧作功室(25),在环形燃烧作功室(25)内设置着活塞(21),活塞(21)由内部设有中空室的弹性空心塞(24)构成, 弹性空心塞(24)与环形燃烧作功室(25)内壁面滑动配合,在机缸上设置着连通环形燃烧作功室(25)的燃料进入孔(8),在燃料进入孔(8)上安装着间歇开闭阀(27),在机缸上设置着连通环形燃烧作功室(25)的火花塞安装孔(28),在火花塞安装孔(28)内安装着火花塞(9),火花塞(9)的放电端头朝向环形燃烧作功室(25),在机缸上还设置着排气孔(2),环形燃烧作功室(25)通过排气孔(2)连通大气,燃料进入孔(8)、火花塞安装孔(28)和排气孔(2)均邻近闸门,且燃料进入孔(8)、火花塞安装孔(28)一同位于闸门的一侧,排气孔(2)则位于闸门的另一侧,在机缸内安装着经内缸壳(20)壳壁和外缸壳(19)壳壁分别开设的轴孔伸出机缸之外的动力输出轴(14),在动力输出轴(14)上固装着位于外缸壳(19)壳壁之外的第一回转轮(7)、第二回转轮(13)和位于中心安装室内部的环形转盘(22)、总体呈闭合环状的轮轨(23),在第一回转轮(7)轮廓周面上设置的第一凹陷部,在第二回转轮(13)轮廓周面上设置着第二凹陷部,第一滚轮(6)以在第一回转轮(7)外转轮轮廓周面、第一凹陷部具有的凹陷面上滚动的方式对应与第一回转轮(7)外转轮轮廓周面、第一凹陷部具有的凹陷面相接触;外缸壳(19)外壳壁表面上固装着第一支撑部(4),铰接轴经其盒壁的轴孔穿过闸盒(1),在铰接轴伸出闸盒(1)的两端头上分别固装着限位部(15),第一传动杆(5)经第一支撑部(4)开设的穿孔穿过第一支撑部(4)且经闸盒(1)盒壁开设的穿孔穿过闸盒(1),在第一传动杆(5)位于第一支撑部(4)与闸盒(1)之间的部分杆体上固装着第一阻挡部,在第一传动杆(5)位于第一阻挡部与闸盒(1)之间的杆体上安装着被第一阻挡部与闸盒(1)限位在此两者之间的第一弹簧(3),第一传动杆(5)其位于外缸壳(19)壳壁之外的根端安装着第一滚轮(6)且其位于闸板收纳室(29)内的顶端铰接位于闸板收纳室(29)内的第二传动杆(17)的一端,第二传动杆(17)的另一端与位于闸板收纳室(29)内的第三传动杆(16)的一端铰接,第三传动杆(16)的另一端与铰接轴固接,铰接轴与在闸板收纳室(29)内设置的闸板(18)相固接,闸板(18)可插入C形间隙内并与C形间隙动密封配合,第二滚轮(12)以在第二回转轮(13)外转轮轮廓周面、第二凹陷部具有的凹陷面上滚动的方式对应与第二回转轮(13)外转轮轮廓周面、第二凹陷部具有的凹陷面相接触,外缸壳(19)外壳壁表面上固装着第二支撑部(10),第四传动杆(11)经第二支撑部(10)开设的穿孔穿过第二支撑部(10),在第四传动杆(11)位于其根端与第二支撑部(10)之间的部分杆体上固装着第二阻挡部,在第四传动杆(11)位于第二阻挡部与第二支撑部(10)之间的杆体上安装着被第二阻挡部与第二支撑部(10)限位在此两者之间的第二弹簧(300),第四传动杆(11)的一端安装着第二滚轮(12)且其另一端与间歇开闭阀(27)连接,环形转盘(22)以围绕动力输出轴(14)自转方式与内缸壳(20)壳壁其被环形燃烧作功室(25)所围住的相对内壁面和/或环形间隙动密封配合,弹性空心塞(24)固装在环形转盘(22)上,在动力输出轴(14)上固装着总体环绕其轴体的轮轨(23),轮轨(23)仅有的弯曲部朝向动力输出轴(14)拱起以至相对轮轨(23)朝向动力输出轴(14)轴向投射出的正投影也具有唯一向动力输出轴(14)凹陷的凹陷部,在第五传动杆(35)的根端安装着的第三滚轮(36)以滚动方式与轮轨(23)接触配合且受轮轨(23)约束而只能沿轮轨(23)总体轮廓线所形成的圈状曲线轨迹运动,在弹性空心塞(24)内部具有的中空室内固定设置着第三支撑部(37)和铰接杆(34),在弹性空心塞(24)外部表面设置的凹槽(33)通过弹性空心塞(24)位于凹槽(33)底部壳壁设置的连接孔连通中空室,在凹槽(33)内配装有弹性活塞环(32),弹性活塞环(32)与环形燃烧作功室(25)的内壁面动密封配合,如图4所示,在第五传动杆(35)穿过环形转盘(22)设置有的导向滑槽或导向孔道(240)且其顶端经弹性空心塞(24)壳壁开设的穿孔而伸入中空室内并与经第三支撑部(37)设置的穿孔穿过第三支撑部(37)的铰接杆(34)的一端铰接,铰接杆(34)的另一端与弹性活塞环(32)连接;仅当动力输出轴(14)转动以至弹性空心塞(24)被环形转盘(22)转动而以在环形燃烧作功室(25)滑动方式接近已处于C形间隙的闸板(18)但未穿过闸门且第一滚轮(6)被第一弹簧(3)恢复原状的弹力推至第一凹陷部内滚动之时,第一弹簧(3)借助其弹力驱使第一传动杆(5)、第二传动杆(17)、第三传动杆(16)和铰接轴往复运动并依次通过第一传动杆(5)、第二传动杆(17)、第三传动杆(16)和铰接轴相应迫使原本位于C形间隙内的闸板(18)以转动方式离开C形间隙而敞开闸门;仅当动力输出轴(14)转动以至第二滚轮(12)被第二弹簧(300)恢复原状的弹力推至第二凹陷部内滚动之时,第一弹簧(3)借助其弹力驱使第四传动杆(11)往复运动并通过第四传动杆(11)相应控制间歇开闭阀(27)打开或关闭燃料进入孔(8);仅当动力输出轴(14)转动以至弹性空心塞(24)被环形转盘(22)转动而以在环形燃烧作功室(25)滑动方式接近已处于C形间隙的闸板(18)但未穿过闸门且第三滚轮(36)被轮轨(23)仅有的弯曲部强制向动力输出轴(14)导引而更加接近动力输出轴(14)之时,轮轨(23)仅有的弯曲部驱使第五传动杆(35)和铰接杆(34)往复运动并通过第五传动杆(35)和铰接杆(34)相应迫使弹性活塞环(32)将原本处于原状的弹性空心塞(24)体积压缩而不会在穿过闸门时与闸门相碰触。
如图11所示,当活塞位于标记a所处的第一状态位置时,闸门被闸板关闭,第三滚轮未被轮轨仅有的弯曲部强制向动力输出轴导引,所以,活塞环未发生弹性形变(弹性空心塞也相应未被活塞环压缩),与环形燃烧作功室内壁面相互充分接触,闸板、活塞、环形燃烧作功室其位于闸门、活塞之间的内壁面、环形转盘共同围成形成密闭的燃烧室,第二滚轮被第二弹簧推至第二凹陷部内在其第二凹陷面上滚转,动力输出轴则通过第四传动杆迫使间歇开闭阀打开原本被其封堵的燃料进入孔,燃料进入闸门与活塞间的密闭的燃烧室之后,第二滚轮相应脱离第二凹陷部,燃料进入孔被间歇开闭阀关闭,而火花塞立即放电而产生电火花继而点位于燃密闭的燃烧室内的燃料,即经燃料进入孔进入燃烧室内的燃料被电火花点燃后开始燃烧,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则热膨胀以推动活塞在环形燃烧作功室围绕动力输出轴公转,活塞进而推动动力输出轴自转,并通过动力输出轴驱动第一回转轮、第二回转轮和轮轨围绕动力输出轴自转,直至热膨胀的气体推动活塞公转至标记b所在的位置。当活塞位于标记b所处的第二状态位置时,先前位于活塞和闸板之间的做过功而逐渐冷却的气体也基本被活塞经排气孔强行排出至大气当中,而活塞也已接近被闸板关闭的闸门。当活塞位于标记c所处的第三状态位置时,第一滚轮被第一弹簧推至第一凹陷部内在其第一凹陷面上滚转,动力输出轴则通过第一、第二和第三传动杆迫使原本位于C形间隙内(封堵住闸门)的闸板脱离C形间隙,闸门处于敞开状态,活塞则可穿过敞开的闸门,同时,动力输出轴通过轮轨仅有的弯曲部迫使第三滚轮靠近动力输出轴,并通过第五传动杆、铰接杆使弹性活塞环向其所环绕的中心收缩以便连同被弹性活塞环压缩的活塞通过闸门,当弹性活塞环穿过闸门后,则会恢复至原状,第三滚轮相应也离开第二凹陷部,当活塞运动到标记a所处的第一状态位置时,便完成一次如上所述的做功工作循环,活塞便可进行下一次做功工作循环。润滑油供给室置靠近排气孔,这是考虑到当活塞运行至第三状态位置时,燃烧室内的气体压力已比较小,不会妨碍润滑油供给室内的润滑油经润滑油出孔流入环形燃烧作功室内。

Claims (1)

1.一种内置闸门式发动机,包括活塞(21)和弹性活塞环(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闸盒(1)、第一弹簧(3)、第一支撑部(4)、铰接轴、第一传动杆(5)、第一滚轮(6)、第一回转轮(7)、火花塞(9)、限位部(15)、第二传动杆(17)、第二滚轮(12)、第二回转轮(13)、动力输出轴(14)、第二弹簧(300)、第二支撑部(10)、第三传动杆(16)、第四传动杆(11)、闸板(18)、具有外缸壳(19)和内缸壳(20)的机缸、环形转盘(22)、总体呈闭合环状的轮轨(23)、间歇开闭阀(27)、第五传动杆(35)、铰接杆(34)、第三滚轮(36)、第三支撑部(37);内缸壳(20)固装在外缸壳(19)内部,内缸壳(20)壳壁与外缸壳(19)壳壁之间的空隙形成环形冷却液过流室,在环形冷却液过流室内设置着润滑油供给室(26),机缸上设置有的穿透其壁体的冷却液通流孔(31)分别位于闸盒(1)的两侧,该两冷却液通流孔(31)均邻近闸盒(1)且仅通过环形冷却液过流室相互连通,在内缸壳(20)壳壁内部设置着总体呈闭合环状的环形燃烧作功室(25)和被环形燃烧作功室(25)围绕的中心安装室,环形燃烧作功室(25)通过其内周侧相应开设的环形间隙连通中心安装室且通过内缸壳(20)壳壁设置有的润滑油出孔(30)连通润滑油供给室(26);在机缸上固定设置着闸盒(1),围成环形燃烧作功室(25)的壳体其位于闸盒(1)与中心安装室之间的壳壁开设有的将环形燃烧作功室(25)断开的C形间隙相应形成闸门,闸盒(1)壳壁围成的闸板收纳室(29)通过C形间隙连通环形燃烧作功室(25),在环形燃烧作功室(25)内设置着活塞(21),活塞(21)由内部设有中空室的弹性空心塞(24)构成, 弹性空心塞(24)与环形燃烧作功室(25)内壁面滑动配合,在机缸上设置着连通环形燃烧作功室(25)的燃料进入孔(8),在燃料进入孔(8)上安装着间歇开闭阀(27),在机缸上设置着连通环形燃烧作功室(25)的火花塞安装孔(28),在火花塞安装孔(28)内安装着火花塞(9),火花塞(9)的放电端头朝向环形燃烧作功室(25),在机缸上还设置着排气孔(2),环形燃烧作功室(25)通过排气孔(2)连通大气,燃料进入孔(8)、火花塞安装孔(28)和排气孔(2)均邻近闸门,且燃料进入孔(8)、火花塞安装孔(28)一同位于闸门的一侧,排气孔(2)则位于闸门的另一侧,在机缸内安装着经内缸壳(20)壳壁和外缸壳(19)壳壁分别开设的轴孔伸出机缸之外的动力输出轴(14),在动力输出轴(14)上固装着位于外缸壳(19)壳壁之外的第一回转轮(7)、第二回转轮(13)和位于中心安装室内部的环形转盘(22)、总体呈闭合环状的轮轨(23),在第一回转轮(7)轮廓周面上设置的第一凹陷部,在第二回转轮(13)轮廓周面上设置着第二凹陷部,第一滚轮(6)以在第一回转轮(7)外转轮轮廓周面、第一凹陷部具有的凹陷面上滚动的方式对应与第一回转轮(7)外转轮轮廓周面、第一凹陷部具有的凹陷面相接触;外缸壳(19)外壳壁表面上固装着第一支撑部(4),铰接轴经其盒壁的轴孔穿过闸盒(1),在铰接轴伸出闸盒(1)的两端头上分别固装着限位部(15),第一传动杆(5)经第一支撑部(4)开设的穿孔穿过第一支撑部(4)且经闸盒(1)盒壁开设的穿孔穿过闸盒(1),在第一传动杆(5)位于第一支撑部(4)与闸盒(1)之间的部分杆体上固装着第一阻挡部,在第一传动杆(5)位于第一阻挡部与闸盒(1)之间的杆体上安装着被第一阻挡部与闸盒(1)限位在此两者之间的第一弹簧(3),第一传动杆(5)其位于外缸壳(19)壳壁之外的根端安装着第一滚轮(6)且其位于闸板收纳室(29)内的顶端铰接位于闸板收纳室(29)内的第二传动杆(17)的一端,第二传动杆(17)的另一端与位于闸板收纳室(29)内的第三传动杆(16)的一端铰接,第三传动杆(16)的另一端与铰接轴固接,铰接轴与在闸板收纳室(29)内设置的闸板(18)相固接,闸板(18)可插入C形间隙内并与C形间隙动密封配合,第二滚轮(12)以在第二回转轮(13)外转轮轮廓周面、第二凹陷部具有的凹陷面上滚动的方式对应与第二回转轮(13)外转轮轮廓周面、第二凹陷部具有的凹陷面相接触,外缸壳(19)外壳壁表面上固装着第二支撑部(10),第四传动杆(11)经第二支撑部(10)开设的穿孔穿过第二支撑部(10),在第四传动杆(11)位于其根端与第二支撑部(10)之间的部分杆体上固装着第二阻挡部,在第四传动杆(11)位于第二阻挡部与第二支撑部(10)之间的杆体上安装着被第二阻挡部与第二支撑部(10)限位在此两者之间的第二弹簧(300),第四传动杆(11)的一端安装着第二滚轮(12)且其另一端与间歇开闭阀(27)连接,环形转盘(22)以围绕动力输出轴(14)自转方式与内缸壳(20)壳壁其被环形燃烧作功室(25)所围住的相对内壁面和/或环形间隙动密封配合,弹性空心塞(24)固装在环形转盘(22)上,在动力输出轴(14)上固装着总体环绕其轴体的轮轨(23),轮轨(23)仅有的弯曲部朝向动力输出轴(14)拱起以至相对轮轨(23)朝向动力输出轴(14)轴向投射出的正投影也具有唯一向动力输出轴(14)凹陷的凹陷部,在第五传动杆(35)的根端安装着的第三滚轮(36)以滚动方式与轮轨(23)接触配合且受轮轨(23)约束而只能沿轮轨(23)总体轮廓线所形成的圈状曲线轨迹运动,在弹性空心塞(24)内部具有的中空室内固定设置着第三支撑部(37)和铰接杆(34),在弹性空心塞(24)外部表面设置的凹槽(33)通过弹性空心塞(24)位于凹槽(33)底部壳壁设置的连接孔连通中空室,在凹槽(33)内配装有弹性活塞环(32),弹性活塞环(32)与环形燃烧作功室(25)的内壁面动密封配合,在第五传动杆(35)穿过环形转盘(22)设置有的导向滑槽或导向孔道(240)且其顶端经弹性空心塞(24)壳壁开设的穿孔而伸入中空室内并与经第三支撑部(37)设置的穿孔穿过第三支撑部(37)的铰接杆(34)的一端铰接,铰接杆(34)的另一端与弹性活塞环(32)连接;仅当动力输出轴(14)转动以至弹性空心塞(24)被环形转盘(22)转动而以在环形燃烧作功室(25)滑动方式接近已处于C形间隙的闸板(18)但未穿过闸门且第一滚轮(6)被第一弹簧(3)恢复原状的弹力推至第一凹陷部内滚动之时,第一弹簧(3)借助其弹力驱使第一传动杆(5)、第二传动杆(17)、第三传动杆(16)和铰接轴往复运动并依次通过第一传动杆(5)、第二传动杆(17)、第三传动杆(16)和铰接轴相应迫使原本位于C形间隙内的闸板(18)以转动方式离开C形间隙而敞开闸门;仅当动力输出轴(14)转动以至第二滚轮(12)被第二弹簧(300)恢复原状的弹力推至第二凹陷部内滚动之时,第一弹簧(3)借助其弹力驱使第四传动杆(11)往复运动并通过第四传动杆(11)相应控制间歇开闭阀(27)打开或关闭燃料进入孔(8);仅当动力输出轴(14)转动以至弹性空心塞(24)被环形转盘(22)转动而以在环形燃烧作功室(25)滑动方式接近已处于C形间隙的闸板(18)但未穿过闸门且第三滚轮(36)被轮轨(23)仅有的弯曲部强制向动力输出轴(14)导引而更加接近动力输出轴(14)之时,轮轨(23)仅有的弯曲部驱使第五传动杆(35)和铰接杆(34)往复运动并通过第五传动杆(35)和铰接杆(34)相应迫使弹性活塞环(32)将原本处于原状的弹性空心塞(24)体积压缩而不会在穿过闸门时与闸门相碰触。
CN201310292515.9A 2013-07-11 2013-07-11 内置闸门式发动机 Pending CN1040746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2515.9A CN104074604A (zh) 2013-07-11 2013-07-11 内置闸门式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2515.9A CN104074604A (zh) 2013-07-11 2013-07-11 内置闸门式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4604A true CN104074604A (zh) 2014-10-01

Family

ID=51596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92515.9A Pending CN104074604A (zh) 2013-07-11 2013-07-11 内置闸门式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7460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K5793A3 (sk) * 1993-02-03 1994-08-10 Dusan Adamec Motor s krúžiacim piestom
JPH1182040A (ja) * 1997-09-05 1999-03-26 Hinomoto Sangyo Hisada Kk 内燃機関
CN101067399A (zh) * 2005-03-06 2007-11-07 张社钦 凸轮式转子发动机
CN201661355U (zh) * 2010-04-28 2010-12-01 杨志安 多腔闸门式正圆发动机
CN201687569U (zh) * 2010-06-02 2010-12-29 杨志安 闸门式正圆发动机
CN203321672U (zh) * 2013-07-11 2013-12-04 姚勇 内置闸门式发动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K5793A3 (sk) * 1993-02-03 1994-08-10 Dusan Adamec Motor s krúžiacim piestom
JPH1182040A (ja) * 1997-09-05 1999-03-26 Hinomoto Sangyo Hisada Kk 内燃機関
CN101067399A (zh) * 2005-03-06 2007-11-07 张社钦 凸轮式转子发动机
CN201661355U (zh) * 2010-04-28 2010-12-01 杨志安 多腔闸门式正圆发动机
CN201687569U (zh) * 2010-06-02 2010-12-29 杨志安 闸门式正圆发动机
CN203321672U (zh) * 2013-07-11 2013-12-04 姚勇 内置闸门式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78803C2 (ru) Роторно-поршневой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CN104100299A (zh) 转动装置及应用其的流体马达、发动机、压缩机和泵
WO2016095757A1 (zh) 旋转活塞式工作机
CN105756932A (zh) 球形压缩机
CN110439677A (zh) 一种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CN103541892B (zh) 球形压缩机
CN203321672U (zh) 内置闸门式发动机
CN204299624U (zh) 旋转活塞式工作机
KR20110003396A (ko) 감람형 회전식 엔진
CN103233782B (zh) 旋塞式旋转压缩膨胀机构
CN104074604A (zh) 内置闸门式发动机
CN110500177A (zh) 一种双转子同程内燃机
CN203548210U (zh) 一种球形容积式泵
US8141475B2 (en) Piston machine
CN110139975A (zh) 多轴线旋转式发动机
CN203239447U (zh) 圆环发动机
CN103016147A (zh) 新型内燃机发动机
CN108547770B (zh) 变排气孔口大小的涡旋式制冷压缩机
CN207315656U (zh) 一种三腔室凸轮压缩机
CN207315648U (zh) 一种带齿轮传动的压缩机
CN205477923U (zh) 汽车用内燃式圆周转子发动机
CN105673489A (zh) 球形压缩机
CN205955827U (zh) 一种半气缸式发动机
CN103758633A (zh) 一种柔性滚动式转子发动机
CN205841004U (zh) 旋转气缸活塞式转子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